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11-12章答案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11-12章答案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11-12章答案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11-12章答案

一、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之间的关系

利用几何直观理解高等代数中抽象的定义和定理 一、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关系 代数为几何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法,几何为代数提供直观背景。 解析几何中的很多概念、方法都是应用线性代数的知识、定义来刻画、描述和表达的。例如,解析几何中的向量的共线、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用线性运算的线性相关来刻画的,最终转化为用行列式工具来表述,再如,解析几何中的向量的外积(向量积)、混合积也是行列式工具来表示的典型事例。高等代数中的许多知识点的引入、叙述和刻画亦用到解析几何的概念或定义。例如线性空间的概念表述就是以解析几何的二维、三维几何空间为实例模型。 “如果代数与几何各自分开发展,那它的进步十分缓慢,而且应用范围也很有限,但若两者互相结合而共同发展,则就会相互加强,并以快速的步伐向着完善化的方向猛进。” --------拉格朗日 二、目前将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合并开课的大学 中国科大: 陈发来,陈效群,李思敏,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1. 南开大学: 孟道骥,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上下册)(第二版),科学出版社,北京:2007. 华东师大: 陈志杰,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上下册) (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8. 华中师大: 樊恽,郑延履,线性代数与几何引论,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 同济大学: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05出版) 兰州大学,广西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三、高等代数的特点 1、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2、研究方法的公理性; 3、代数系统的结构性。 四、高等代数一些概念的引入 对于刚上大学的一年级新生, 大多数难以适应高等代数的抽象概念的引入、推导 和应用。通过一些实例,特别是几何实例,引入高等代数的相关概念,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抽象概念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找到理解抽象概念的思维立足点。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试卷及答案.doc

数学必修二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宝鸡铁一中 王芳芳 2010.11 一、选择题: 1.x 轴上任一点到定点(0,2)、(1,1)距离之和最小值是(C ) A .2 B .22+ C .10 D .15+ 2.点(4,0)关于直线5x+4y+21=0对称的点是(B ) A .(-6,8) B .(-6,-8) C .(-8,-6) D .(6,8) 3.直线 032=+-y x l : 关于x y -=,对称的直线方程是(C ) A .032=+-y x B .032=-+x y C .032=--y x D .032=--y x 4.过点P (2,1),且倾斜角是直线l :01=--y x 的倾斜角的两倍的直线方程为(B ) A .012=--y x B .2=x C .)2(21-=-x y D .012=--y x 5.以点A (-5,4)为圆心,且与x 轴相切的圆的方程是(C ) A .25)4()5(22=-++y x B .16)4()5(22=++-y x C .16)4()5(22=-++y x D . 25)4()5(22=++-y x 6.一条直线过点P (-3,23 -),且圆 252 2=+y x 的圆心到该直线的距离为3,则该直线的方程为(C ) A .3-=x B . 23 3- =-=y x 或 C .015433=++-=y x x 或 D .01543=++y x

7.过点A (1,-1),B (-1,1),且圆心在直线02=-+y x 上的圆的方程是(B ) A .4)1()3(22=++-y x B .4)1()1(2 2=-+-y x C .4)1()3(22=-++y x D . 4)1()1(22=+++y x 8.已知圆C :4)2()(2 2=-+-y a x (0 a ),有直线l :03=+-y x ,当 直线l 被圆C 截得弦长为32时,a 等于(A ) A .12- B .2-2 C .2 D .12+ 9.直线)(0)11()3()12(R k k y k x k ∈==--+--,所经过的定点是(B ) A .(5,2) B .(2,3) C .(-21 ,3) D .(5,9) 10.若直线12++=k kx y 与直线2 21 +-=x y 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实数k 的 取值范围是(C ) A .26-- k B .0 61 k - C .061 k - D . 21 k 11.三条直线 155,02,0321=--=-+=-ky x l y x l y x l :::构成一个三角形, 则k 的范围是(C ) A .R k ∈ B .R k ∈且0,1≠±≠k k C .R k ∈且10,5-≠±≠k k

高中数学 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 章末复习

解析几何初步章末复习 知识网络构建 高频考点例析 考点一直线的方程 例1直线l过点P(8,6),且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直线l的方程. [解]解法一:直线l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必须且只需直线l在两条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且不为0, 故设直线l的方程为x a +y a =1或x a +y -a =1(a≠0), 当直线l的方程为x a +y a =1时, 把P(8,6)代入得8 a +6 a =1,解得a=14, ∴直线l的方程为x+y-14=0; 当直线l的方程为x a +y -a =1时,

把P (8,6)代入得8a -6 a =1,解得a =2, ∴直线l 的方程为x -y -2=0. 综上所述,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4=0或x -y -2=0. 解法二:设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b (k ≠0,b ≠0), 令x =0,得y =b ;令y =0,得x =-b k . ∵直线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b |=??????-b k . ∵b ≠0,∴k =±1. 当k =1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x +b , 把P (8,6)代入得6=8+b ,解得b =-2, ∴直线l 的方程为y =x -2, 即x -y -2=0; 当k =-1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x +b , 把P (8,6)代入得6=-8+b ,解得b =14, ∴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4,即x +y -14=0. 综上所述,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4=0或x -y -2=0. 类题通法 常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 求直线方程的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要掌握直线方程五种形式的适用条件及相互转化,能根据条件灵活选用方程,当不能确定某种方程条件具备时要另行讨论条件不满足的情况.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之间的联系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之间的关联性 数学0803班康若颖20081692 内容摘要: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发现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中有很多相似之处。确切的说是高等代数中 的一些理论是从解析几何中发展和改进而来的。比如说通过解析几何中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高等代数提出了行列式,使行列式有了几何意义,同时是行列式直观化。也是通过行列式,多元方程组的解答更便捷、快速。又比如说欧式空间的提出。我们都知道几何空间中的向量以及他的一些性质。在高等代数中先后提出来线性空间、欧式空间。线性空间将向量做了推广,使向量抽象化。欧式空间在线性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内积,使几何空间中的向量的一些度量性质推广化,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总体来说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可以更确切一点的说是解析几何是高等代数的基石,而高等代数是解析几何的推广和并使之抽象化。 关键词:行列式、正交变换、向量、线性方程组、二次型和二次曲线、二次曲面、欧式空间 导言:从代数与几何的发展来看,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从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的关系可以归 纳为“代数为几何提供研究方法,几何为代数提供直观背景”。通过对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解析几何和高等代数中有着紧密的联系。运用解析几何来分析高等代数更直观,同时,高等代数也是解析几何的一个发展、拓宽。比如说欧式空间。运用高等代数的解题方法来解答解析几何中的一些问题更加简便,快捷。比如说运用行列式的计算来解答多元方程组问题。 内容: 解析几何中以代数为工具,解析几何中的很多概念、方法都是应用线性代数的知识来定义来刻画、 描述和表达的。例如,解析几何中的向量的共线、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用线性运算的线性相关来刻画的,最终转化为用行列式工具来表述,再如,解析几何中的向量的外积(向量积)、混合积也是行列式工具来表示的典型事例。高等代数中的许多知识点的引入、叙述和刻画亦用到解析几何的概念或定义。例如线性空间的概念表述就是以解析几何的二维、三维几何空间为实例模型。从概念的内涵的外延来看,两门课之间存在着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解析几何的一、二、三维空间是线性代数n 维空间的特例,而线性空间的大量理论又是来源于一、二、三维几何空间的推广(抽象)。平面方程及平面间的位置关系与线性方程组的理论,二次曲线,二次曲面的化简与代数中的二次型理论,几何与代数中欧式空间的理论等等。 (一)线性代数中一些概念的几何直观解释: 1.关于行列式的几何背景 设α=(321,,a a a ),β=(321,,b b b ),γ=(321,,c c c );两个向量的向量积可以用行列式写为 321 32 1b b b a a a k j i =?βα 它在几何上表示的是与α,β向量都垂直且成右手系的向量。 三个向量的混合积可以用行列式表示为图1 平行六面体 (γβα,,)=(βα?)γ?=321 32 132 1c c c b b b a a a 此行列式的几何解释是它的绝对值等于以它们3个向量为相邻棱所作的平行六面体的体积(如图1)。特别地,当(α,β,γ)=0时,由于平行六面体的体积为零,所以共面。γβα,,0321321 321 ?=c c c b b b a a a 图1 平行六面体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第七章(1-3习题)线性变换与相似矩阵答案

第七章线性变换与相似矩阵 习题 7.1 习题 7.1.1 判别下列变换是否线性变换? (1)设是线性空间中的一个固定向量, (Ⅰ),, 解:当时,显然是的线性变换; 当时,有,,则 ,即此时不是的线性变换。 (Ⅱ),; 解:当时,显然是的线性变换; 当时,有,,则 ,即此时不是的线性变换。 (2)在中, (Ⅰ), 解:不是的线性变换。因对于,有,,所以。 (Ⅱ); 解:是的线性变换。设,其中,,则有 ,

。 (3)在(Ⅰ)解:是中, , 的线性变换:设,则 , ,。 (Ⅱ)解:是 ,其中 的线性变换:设 是中的固定数; ,则 , ,。 (4)把复数域看作复数域上的线性空间, 共轭复数; 解:不是线性变换。因为取,时,有 ,即。,其中是的 , (5)在中,设与是其中的两个固定的矩阵,,。 解:是的线性变换。对,,有 , 。 习题7.1.2 在中,取直角坐标系,以表示空间绕轴由 轴向方向旋转900的变换,以表示空间绕轴由轴向方向

旋转 900的变换,以表示空间绕轴由轴向方向旋转900的变换。证明(表示恒等变换), , ; 并说明是否成立。 证明:在中任取一个向量,则根据,及的定义可 知:, ,, ; ; , , , ,即,故。 因为因为 , ,所以 , ,所以 。 。 因为, ,所以。 习题 7.1.3 在中,,,证明。证明:在中任取一多项式,有 。所以。 习题 7.1.4 设,是上的线性变换。若,证明 。 证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有

命题成立。假设等式对成立,即。下面证明等式对 也成立。因有 ,即等式对也成立,从而对任意自然数都成立。习题 7.1.5 证明(1)若是上的可逆线性变换,则的逆变换唯一; (2)若,是上的可逆线性变换,则也是可逆线性变换,且 。 证明:(进而(2)因1)设 ,都是 都是的逆变换,则有, 。即的逆变换唯一。 上的可逆线性变换,则有 。 ,同理有 由定义知是可逆线性变换,为逆变换,有唯一性得 。 习题7.1.6 设是上的线性变换,向量,且,,,都不是零向量,但。证明,,, 线性无关。 证明:设,依次用可得 ,得,而, 故即得 ;同理有: ;依次类推可得,即得 ,得, ,进而得。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附件1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Advanced Algebra and Analytic Geometr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课程类别: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中数学 学分:4+4 总学时数:72+72 周学时数:4+4 适用专业:统计学 适用学生类别:内招生 开课单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数学系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1.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不仅是学习后继课程及在各个学科领域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必要基础,同时还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训练。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今后的提高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的概貌、各部分内容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代数与几何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及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及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等各个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做到概念清晰、推理严密、运算准确,并且学会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及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略。由课任教师自行掌握)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精讲、细读、自学相结合方法,加强课内外训练为手段。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文献 教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上、下)(第二版),孟道骥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 1.《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陈志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数论基础》,张君达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五、考核形式与成绩计算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成绩计算: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小测验、考勤等)占30%, 期末考试占70%。 六、基本教学内容 第二学期 第一周—第二周:(8课时) 第一章:向量代数与解析几何基础 1.代数与几何发展概述。 2. 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几何意义:定义与性质、向量的共线、共面与线 性关系 3. 坐标系:标架、向量和点的坐标、n维向量空间。 4. 向量的线性关系与线性方程组。 5. 三维空间中向量的乘积运算:内积、外积、混合积、三重外积。 6. 方程及几何意义: (1)二元方程及几何意义:平面曲线的表示(非参数式、极坐标、 参数式、向量式); (2)三元方程及几何意义:直线与平面方程、曲线与曲面方程(非 参数式、参数式、向量式)。 第三周—第五周:(12课时)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同济答案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同济答案 【篇一:大学所有课程课后答案】 资料打开方法:按住 ctrl键,在你需要的资料上用鼠标左键单击 资料搜索方法:ctrl+f 输入关键词查找你要的资料 【数学】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习题答案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计算机/网络/信息】 o

o o o 【经济/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o o o o o

【篇二:各门课程课后答案】 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参考答案 [word格式]《实用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word格式]《会计电算化》教材习题答案(09年) [jpg格式]会计从业《基础会计》课后答案 [word格式]《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第3版,宋承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七版,多恩布什) [word格式]《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 p.林德特王新奎)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 [word格式]《金融工程》课后题答案(郑振龙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布兰查德版) [jpg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英文版,牛逼版) [pdf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博迪,第四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 [word格式]《公司理财》课后答案(英文版,第六版) [word格式]《国际经济学》教师手册及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第六版)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上)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 1、) ()b -a ()b a (=?+ 。 0、A )(2b a B ?、 22b a C -、 )(2a b D ?、 2、),(,,2,14)32,1(B A -点P 为线段BA 成定比32:-,则点P 的坐标为( )。 )0,7,10(P A 、 )0,6,12(P B 、 )0,7,10(-P C 、 )0,7,10(--P D 、 3、已知b 3a +与b 5a 7 -垂直,b 4-a 与b 2a 7 -垂直,则a 与b 的夹角为( )。 6π、A 4π、B 3π、C 2 π 、D 4、当a 为何值时,四点)(,,),,(,,6,1,0)7,100(a 2,13)54,a (D C B A ---共面。( ) 2=a A 、 1113= a B 、 21113==a a C 或、 211 12 ==a a D 或、 5、设A 为3阶矩阵,8=A ,则)(2=-A 。 16-A 64-B 48C 32D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7题,共21分。) 1、已知1b a == , 2、几何空间中4个或 3、若向量(0,3,2),c (1,-1,-2),b ), 3,2,4 (a === 则由这三个向量张成的平行六面体的体 积为——————。 4、已知(1,-2,-1), b ), (-4,5,-2a == 则→a 在→b 的单位向量→0b 上的射影为—————。 5、已知排列n x x x 21的逆序数为a ,则排列121-n x x x x n 的逆序数为—————。 6、使1725836j i 成偶排列,则 =i —————,=j ————。 7、n 阶方阵n n ij a A ?=)(,D A =,则 当j k ≠时,=+++nk nj k j k j A a A a A a 2211———。 当j k =时,=+++nk nj k j k j A a A a A a 2211———。

北师大版必修二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综合测试题

北师大版必修二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综合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2 1x y ,则它的圆心坐标是( ) A .()2,0- B .()0,2- C .()0,2 D .()2,0 2.直线30x y a ++=是圆22240x y x y ++-=的一条对称轴,则a =( ) A .1- B .1 C .3- D .3 3.直线x +(m +1)y ﹣1=0与直线mx +2y ﹣1=0平行,则m 的值为( ) A .1或﹣2 B .1 C .﹣2 D .12 4.已知直线1l :210x ay +-=,与2l :()12102a x ay --+ =平行,则a 的值是( ) A .0或1 B .0或14 C .0 D .14 5.已知两条直线()1:3450l a x y ++-=与()2:2580l x a y ++-=平行,则a 的值是( ) A .7- B .1或7 C .133- D .1-或7- 6.已知点(2,A 0,1),(4,B 2,3),P 是AB 的中点,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1,2) B .(3,1,4) C .()0,2,1-- D .(6,4,5) 7.直线210x y --=与圆221x y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 B .相交且直线过圆心 C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D .相离 8.已知点A (-1,0),B (0,2),点P 是圆22:(1)1C x y -+=上任意一点,则△P AB 面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 ) A .2,2 B .2,2 C ,4 D . +1-1 9.已知圆O 1的方程为x 2+(y +1)2=6,圆O 2的圆心坐标为(2,1).若两圆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4,则圆O 2的方程为( ) A .(x -2)2+(y -1)2=6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

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1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1.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课时目标】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2.掌握求直线斜率的两种方法.3.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 1.倾斜角的概念和范围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l,把x轴(正方向)按____________方向绕着交点旋转到和直线l重合所成的角,叫作直线l的倾斜角.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直线倾斜角α的范围是0°≤α<180°. 2.斜率的概念及斜率公式

一、选择题 1.对于下列命题 ①若α是直线l的倾斜角,则0°≤α<180°; ②若k是直线的斜率,则k∈R; ③任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有斜率; ④任一条直线都有斜率,但不一定有倾斜角.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1B.2C.3D.4 2.斜率为2的直线经过点A(3,5)、B(a,7)、C(-1,b)三点,则a、b的值为( ) A.a=4,b=0B.a=-4,b=-3 C.a=4,b=-3D.a=-4,b=3 3.设直线l过坐标原点,它的倾斜角为α,如果将l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直线l1,那么l1的倾斜角为( ) A.α+45° B.α-135° C.135°-α D.当0°≤α<135°时,倾斜角为α+45°;当135°≤α<180°时,倾斜角为α-135° 4.直线l过原点(0,0),且不过第三象限,那么l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A.[0°,90°]B.[90°,180°) C.[90°,180°)或α=0°D.[90°,135°]

5.若图中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k2、k3,则( ) A.k10B.mn<0 C.m>0,n<0D.m<0,n<0 二、填空题 7.若直线AB与y轴的夹角为60°,则直线AB的倾斜角为____________,斜率为____________. 8.如图,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且底边BC与x轴平行,则△ABC三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之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α-20°,则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0.如图所示,菱形ABCD中,∠BAD=60°,求菱形ABCD各边和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解析几何第四版复习重点第二章轨迹与方程

第二章 轨迹与方程 §2.1平面曲线的方程 1.一动点M 到A )0,3(的距离恒等于它到点)0,6(-B 的距离一半,求此动点M 的轨迹方程,并指出此轨迹是什么图形? 解:动点M 在轨迹上的充要条件是MB MA 21= 。设M 的坐标),(y x 有 2222)6(2 1)3(y x y x ++=+- 化简得36)6(22=+-y x 故此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36)6(22=+-y x 此轨迹为椭圆 2.有一长度为a 2a (>0)的线段,它的两端点分别在x 轴正半轴与y 轴的正半轴上移动, 是求此线段中点的轨迹。A ,B 为两端点,M 为此线段的中点。 解: 如图所示 设(,),A x o (,)B o y .则(,)22x y M .在Rt AOB 中有 222()(2)x y a +=.把M 点的坐标代入此式得: 222()x y a +=(0,0)x y ≥≥.∴此线段中点的轨迹为222()x y a += 3. 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定值2m ,求此动点的轨迹. 解:设两定点的距离为2a ,并取两定点的连线为x 轴, 两定点所连线段的中垂线为y 轴.现有:2AM BM m ?=.设(,)M x y 在Rt BNM 中 2 22()a x y AM ++=(1) 在Rt BNM 中222()a x y BM -+=.(2) 由(1)(2)两式得: 22222244 ()2()x y a x y m a +--=-. §2.2 曲面的方程 2、在空间,选取适当的坐标系,求下列点的轨迹方程: (1)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2)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3)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4)到一定点和一定平面距离之比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 解:(1)取二定点的连线为x 轴,二定点连接线段的中点作为坐标原点,且令两距离之比的常数为m ,二定点的距离为a 2,则二定点的坐标为)0,0,(),0,0,(a a -,设动点),,(z y x M ,所求的轨迹为C ,则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教学大纲 学时数:192 学分:12 适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一、课程说明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是高校数学系课程中联系十分密切的两门的基础课.作为高等代数的主要内容,线性代数是由二维、三维几何空间中的向量代数进一步抽象推广得来的,高等代数的多数概念和方法都有着很强的几何背景.而解析几何的研究对象则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空间的几何问题.因此,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可归纳为“代数为几何提供研究方法,几何为代数提供直观背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代数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行列式、矩阵、向量代数、线性方程组、多项式理论、二次型、向量空间、线性变换、欧氏空间、二次型、常见曲面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它一方面为后继课程(如近世代数、离散数学、计算方法、微分方程、泛涵分析)提供一些所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另一方面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能、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及培养学生创造型能力等重要作用.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是学习近世代数、离散数学、计算方法、微分方程、泛涵分析等课程的基础. 三、大纲部分 以下按各章具体写出 第一章预备知识(6学时) 本章的内容为介绍性质的,主要是为本课程的学习所做的预备工作,因而其中的内容基本相对独立.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数环与数域的定义;突出三个常用的数域,即有理数域、实数域 和复数域,理解整数的整除性;理解第二归纳法原理;理解映射的定义、满射、单射和双射.数学重点数域的定义,映射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对映射定义的理解;对满射的理解和应用. 新知识点数域性质的应用;整数整除性质的推广.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细读——精讲——习作”这一现代教学方法完成本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1.数环和数域 1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小检测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检测题 考试时间 45分钟 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7’× 5) 1.已知直线的方程是21y x +=--,则 ( ) A.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B .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C.直线经过点(-2,-1),斜率为1 D.直线经过点(-1,-2),斜率为-1 2.过点A(4,1)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的方程是 ( ) A.5x y += B.5x y -= C.5x y +=或40x y -= D.5x y -=或40x y += 3.斜率为-3,在x 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是 ( ) A.360x y ++= B.320x y -+= C.360x y +-= D.320x y --= 4.直线20x y k -+=与4210x y -+=的位置关系是 ( ) A.平行 B.不平行 C.平行或重合 D.既不平行也不重合 5.已知A(-4,-5)、B(6,-1),则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 ) A.()()221329x y ++-= B.()()22 1329x y +++= C.()()2213116x y ++-= D.()()2213116x y -++= 二、填空题(7’× 2) 6.若直线x +2my -1=0与直线(3m -1)x -my -1=0平行,那么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_. 7.点P(5a +1,12a )在圆()2 211x y -+=的内部,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14’ + 17’+ 20’) 8.已知P(3,m )在过点M(2,-1)和点N(-3,4)的直线上,则m 的值是多少? 9.直线l 过点P(-2,3)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与A 、B 两点,若P 恰为线段AB 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 10.已知点P (0,5)及圆C :22 412240x y x y ++-+=, (1)若直线l 过P 且被圆C 截得的线段长为l 的方程; (2)求过P 点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北师大数学必修二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单元测试题

《解析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卷 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 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已知A (x 1,y 1)、B (x 2,y 2)两点的连线平行y 轴,则|AB |=( ) A 、|x 1-x 2| B 、|y 1-y 2| C 、 x 2-x 1 D 、 y 2-y 1 2、方程(x-2)2+(y+1)2=1表示的曲线关于点T (-3,2)的对称曲线方程是: ( ) A 、 (x+8)2+(y-5)2=1 B 、(x-7)2+(y+4)2=2 C 、 (x+3)2+(y-2)2=1 D 、(x+4)2+(y+3)2=2 3、已知三点A (-2,-1)、B (x ,2)、C (1,0)共线,则x 为: ( ) A 、7 B 、-5 C 、3 D 、-1 4、方程x 2+y 2-x+y+m=0表示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m ≤2 B 、 m<2 C 、 m<21 D 、 m ≤2 1 5、过直线x+y-2=0和直线x-2y+1=0的交点,且垂直于第二直线的直线方程为 ( ) A 、+2y-3=0 B 、2x+y-3=0 C 、x+y-2=0 D 、2x+y+2=0 6、圆心在直线x=y 上且与x 轴相切于点(1,0)的圆的方程为: ( ) A 、(x-1)2+y 2=1 B 、(x-1)2+(y-1)2=1 C 、(x+1)2+(y-1)2=1 D 、(x+1)2+(y+1)2=1 7、光线沿直线2x-y-3=0经两坐标轴反射后所在的直线是( ) A 、2x+y+3=0 B 、2x+y-3=0 C 、2x-y+3=0 D 、x-2y-3=0 8、已知直线ax+y+2=0及两点P (-2,1)、Q (3,2),若直线与线段PQ 相 交,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人教B版数学必修二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附解析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直线经过点A(1,-5)和点B(1,2),则直线AB的斜率为() A.0B.-3 C.2 D.不存在 2.经过圆x2+y2=10上一点M(2,6)的切线方程是() A.x+6y-10=0 B.6x-2y+10=0 C.x-6y-10=0 D.2x+6y-10=0 3.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x-2y-1=0 B.x-2y+1=0 C.2x+y-2=0 D.x+2y-1=0 4.已知两直线x-ky-k=0与y=k(x-1)平行,则k的值为() A.1 B.-1 C.1或-1 D.2 5.已知圆x2+y2=100,则直线4x-3y=50与该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B.相切 C.相交D.无法确定 6.若P(2,-1)为圆(x-1)2+y2=25的弦AB的中点,则直线AB的方程是() A.2x-y-5=0 B.2x+y-3=0 C.x+y-1=0 D.x-y-3=0 7.若直线(a+2)x+(1-a)y=a2(a>0)与直线(a-1)x+(2a+3)y+2=0互相垂直,则a等于() A.1 B.-1 C.±1 D.-2 8.两直线3ax-y-2=0和(2a-1)x+5ay-1=0分别过定点A、B,则|AB|等于()

A .895 B .175 C .135 D .115 9.直线l 过点M (-1,2),且与以P (-2,-3),Q (4,0)为端点的线段PQ 相交,则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25,5 B.???? ?? -25,0∪(0,5] C .??????-25,π2∪? ?? ??π2,5 D .? ? ? ??-∞,-25∪[5,+∞) 10.关于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一点P (1,2,3),有下列说法: ①点P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13; ②OP 的中点坐标为? ?? ??1 2,1,32; ③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3); ④点P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3); ⑤点P 关于坐标平面xOy 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2,-3).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11.已知圆M :x 2+y 2-2ay =0(a >0)截直线x +y =0所得线段的长度是22,则圆M 与圆N :(x -1)2+(y -1)2=1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相离 12.圆O 的方程为x 2+y 2=2,圆M 方程为(x -1)2+(y -3)2=1,P 为圆M 上任一点,过P 作圆O 的切线P A ,若P A 与圆M 的另一个交点为Q ,当弦PQ 的长度最大时,切线P A 的斜率是( ) A .7或1 B .-7或1 C .-7或-1 D .7或-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过两点A (-1,1),B (3,9)的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教材特色与比较

1、《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上下册)(第2版)》简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是大学数学系的 三大基础课程,南开大学数学系孟道骥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第2版 (2011年1月5日)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平装: 480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12457012.html,/jpkc/gdds/ 第二版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修改。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根据第一版使用的经验和反馈,我们把第一章里有关线性流形和子空间的内容删去,让这些概念到第三章才出现。第二章的行列式定义还是使用通常的乘积交叉和的形式,把第一版使用的有向体积(即多重线性函数)定义作为几何意义放在评注里。还把几何空间的直线与平面的内容集中放到新设的第四章。考虑到以后计算多重积分的需要,在第六章第8节补充了有关求空间区域到坐标平面投影的求法,给出一个例题和一些习题。此外对习题的顺序和配备做了整理,增加了一些入门级的基本题,较难的题排在后面,还打上星号,这样虽然每一节后面有不少习题,但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取习题,从最易到很难,有很大选择余地。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几年来的经验,第一学年每周6学时(其中2学时习题课)可以把不打星号的内容教完。第3学期开设每周2学时的选修课,讲授第十四章以及其他一些打星号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兴趣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 在帮助学生熟悉数学软件方面,第二版增加了与Mapie平行的:Mathematica的内容,使用者可以从中选择一种。由肖刚教授开发的网上互动式多功能服务站(WIMS)有了汉化的光盘版KNOWIMS,这是一个开放软件,可以免费使用。即使在上网不易的偏远地区,只要有一台电脑,就能拥有一个w:IMS系统,而且教师还可以在这个系统里自行开发各种练习。我们在附录中介绍了WIMS的用法,许多章节后面会介绍相应的练习。希望广大师生能喜欢它,发展它。当然这些有关计算机的内容都是选学的,有兴趣的读者可向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社索取相关软件光盘。 第一章向量代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向量及其代数运算。我们在力学和物理中已经遇到过既有大小义有方向的量,如力、速度等。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从数学的观点研究向量的特性以及它的各种运算。利用向量往往能使某些几何问题更简捷地得到解决。向量方法也是力学、物理学和工程技术中常用的有力工具。向量无疑是一个几何概念,但是在空间中建立了坐标系后,向量与它的坐标问有了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就使得许多涉及向量的几何问题转换成了它的坐标(数组)间的代数问题,为应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桥梁。本章的有些例题与习题就是展示向量代数方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反之,取定了原点和坐标系后,一个二元或三元的数组又能被看成以原点为始点的向量。例如复数就可被看成平面向量。这样又使得许多抽象的代数概念获得了具体的几何背景。数(或公式)与图形的结合及转化始终是数学发展的有力手段。于是几个数的数组被看成了虚构的高维空间中的向量。现实空间中向量的各种运算被推广到了高维数组构成的“空间”,抽象的数组被赋予了直观的形象。我们这门课程把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揉合在一起,既是为了给几何问题提供代数工具,也是为了给抽象的代数概念提供几何的背景。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时对于形数结合给予更多的重视。并把本章学习的重点放在对各种向量运算以及向量的线性相关性的直观理解上,为以后的代数化作准备。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上下册)(第2版)》分上、下册,第1章讨论多项式理论;第2章介绍行列式,包括用行列式解线性方程组的Craner法则;第3章矩阵,主要介绍矩阵的计算、初等变换及矩阵与线性方程组的关系;第4章介绍线性空间;第5章介绍线性变换;第6章多项式矩阵是为了讨论复线性变换而设的;第7章介绍Euclid空间;第8章介绍双线性函数与二次型;第9章讨论二次曲面;第10章介绍仿射几何与影射几何。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上下册)(第2版)》附有相当丰富的习题。 个人认为这套教材总体还算不错(虽然系里大多数人都认为很烂),内容、观点还是比较新颖的,不同于一般的教材。不足之处(应该也是同学们“讨厌”的地方)在于有些比较重要的定理写的过于简略,进展太过

解析几何答案 廖华奎 王宝富 第二章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 习题 1.求通过两点(2,3,4)A 和(5,2,1)B -的直线方程。 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为(3,1,5)AB =--u u u r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234 .315 x y z ---==-- 2.在给定的仿射坐标系中,求下列平面的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 (1)过点(1,2,0),(2,1,4),(3,1,5)----; (2)过点(3,12)-和z 轴; (3)过点(2,0,1)-和(1,3,4)-,平行于y 轴; (4)过点(1,5,4)--,平行于平面3250x y -+=。 解:(1)平面的方位向量为12(1,3,4),(4,1,5)v v =--=--,所以平面的参数方程 14, 23,45.x y z λμλμλμ=--+?? =--??=-? 平面的普通方程为 121340,4 1 5 x y z +---=--即19111330.x y z ++-= (2)平面的方位向量为12(3,1,2),(0,0,1)v v =-=,所以平面的参数方程 33,1, 22.x y z λλλμ=+?? =+??=--+? 因为过z 轴,所以也可选经过的点为(0,0,0),那么参数方程也可以写为 3,,2.x y z λλλμ=?? =??=-+? 平面的普通方程为 3120,0 1 x y z -=即30.x y -= (3)平面的方位向量为12(3,3,5),(0,1,0)v v =-=,所以平面的参数方程

23,3,15.x y z λλμλ=-?? =+??=-+? 平面的普通方程为 213350,0 1 x y z -+-=即5370.x z +-= (4)平面的方位向量平行于平面3250x y -+=,方位向量(,,)X Y Z 满足 320X Y -=,因此可以选为12(2,3,0),(0,0,1)v v ==。所以平面的参数方程 12,53,4.x y z λλμ=-+?? =-+??=+? 平面的普通方程为 1542300,0 1 x y z ++-=即3270.x y --= 3.在直角坐标系中,求通过点(1,0,2)-并与平面 1:220x y z ∏+--=和2:30x y z ∏---= 均垂直的平面方程。 解:平面12,∏∏的法向量分别是12(2,1,1),(1,1,1)n n =-=--,所求平面与12,∏∏均垂直,所以它的法向量n 与12,n n 均垂直,因此 12(2,1,1)(1,1,1)n n n =?=-?--(2,1,3),=-- 平面的方程为2(1)3(2)0,x y z --+-+=即2360.x y z -++= 4. 在直角坐标系中,求经过点12(3,1,4),(1,0,3)M M --,垂直于平面 2510x y z +++=的平面方程。 解:设平面的法向量为n ,则它与12M M u u u u u u u r 垂直,它又与平面2510x y z +++=的法向 量(2,5,1),故(2,1,7)(2,5,1)12(3,1,1).n =--?=--所以所求平面的方程为

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 章末总结

第二章 章末总结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即把代数中的“数”与几何上的“形”结合起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数形结合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以“形”助“数”,以“数”解“形”. 本章直线的方程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有些问题,如距离、倾斜角、斜率、直线与圆相切等都很容易转化成“形”,因此这些问题若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处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1 设点P (x ,y )在圆x 2+(y -1)2=1上. 求y +2x +1 的最小值.

例2讨论直线y=x+b与曲线y=4-x2的交点的个数. 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分类讨论的思想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其实质就是整体问题化为部分问题来解决,化成部分问题后,从而增加了题设的条件.(在用二元二次方程x2+y2+Dx+Ey+F=0表示圆时要分类讨论);直线方程除了一般式之外,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在应用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时,要注意到截距等于零的情形;在用到与斜率有关的直线方程时,要注意到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例3过点P(-1,0)、Q(0,2)分别作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使它们在x轴上截距之差的绝对值为1,求这两条直线方程. 例4求过点A(3,1)和圆(x-2)2+y2=1相切的直线方程. 三、对称问题 在解析几何中,经常遇到对称问题,对称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对称,一类是轴对称. 1.中心对称 (1)两点关于点对称:设P1(x1,y1),P(a,b),则P1(x1,y1)关于P(a,b)对称的点P2(2a -x1,2b-y1),也即P为线段P1P2的中点,特别地,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P′(-x,-y). (2)两直线关于点对称:设直线l1,l2关于点P对称,这时其中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关于P 对称的点都在另外一条直线上,并且l1∥l2,P到l1、l2的距离相等. 2.轴对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