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族的力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民族的力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民族的力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民族的力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民族的力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昨天一天都在写日志,竟然忘了日子。直到很晚的时候,妹妹说她去参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活动,我才想起来5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后来,她给我发了纪念活动的照片。生机勃勃的绿丝带和温暖的烛光把我带回了去年这个时间。

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我正准备去贵州贫困地区参加科技列车贵州行扶贫和科普活动。傍晚我去王府井买东西,不由得和许多路人一样,停驻在大屏幕前,一边看着报导一边流泪。王府井步行街的采血车前,排了长长的队——当时我看到了希望。

几天后,我去贵州。行程很忙,可是一有时机,几乎所有人都是守在电视前,焦急地看着救援报导。工作的间隙,谈论的话习题也是今天又就出来多少人。记得活动第一天是在一个广场,当时有很多的团体为地震筹款——当我看到一个小小的孩子走到过去,翘起脚来把自己的钱放捐款箱的时候,心里感动得一塌糊涂。

还记得全国悲悼日那天拉响的警笛,那尖利、凄迷的声音到现在还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那一刻,仿佛时间和空间都凝固了;那一刻我们所拥有的,是短暂沉迷于纯粹的悲伤、释放内心情绪的权利;那一刻整个中华民族的心是紧紧相连的。

要不是出国读书,我也会伴随事们一起去参加恢复农业生产的活动了。可是,打开电视,打开互联网,那么多的感人故事无一不在述说四川人民的坚强、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

开展。我为我们的民族感到骄傲!

在国内,经常有人说:中国人单个是条龙,三个以上就变成了虫,因为我们缺少合作精神。到了美国,教师竟然说:美国人的合作精神差,中国人的合作意识非常强。当时觉得非常滑稽。

我也不是没有看见过国人的勾心斗角和道德的败坏。说实话,每每那个时刻,我都愤慨郁闷之极。作为个体,我也不是十全十美,而是毛病成堆。可是我觉得,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中国人都是可以同心同德、共同面对、携手奋斗的。这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开展的底线吧!

就说这次甲型H1N1流感吧!国外的同学和朋友们听说我被隔离了,都担忧得不行。除了担忧我的安康,就是担忧我的自由。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要来营救我。

我和他们说,我来这里是也是自愿的。他们及其不理解,不理解为什么我能放弃宝贵的自由呢。

据我所知,很多同我一起被隔离的人,也是自愿的——至少是理解的。暂时牺牲自己的一些自由,换来国家对病情的控制,换来社会的安心,这难道不值得吗?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8万多人受伤、更多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多元。值此汶川地震1周年之际,盐城市地震局、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协联合主办,各县(市、区)地震局协办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旨在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防震减灾知识,提高人们防震减灾意识。 竞赛说明 一、竞赛日期。本次竞赛活动从即日起至5月28日截止,答卷以参赛者寄出当地邮戳为准。竞赛试题同时在《盐城防震减灾信息网》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1280314.html,网站、市教育局、科协网站上刊登(网上下载的试题、答题卡均有效)。 二、答题办法。判断题正确的打√,错的打×。单选题在答题卡中填上相应的标号。多选题的答案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方格内用黑色钢笔涂黑●。答题卡可复制,涂改无效。参赛者在答题卡上填写身份证号码和工作单位,要求字迹清晰、填写项目完整,否则视为无效答题卡。竞赛试题标准答案5月29日在《盐城防震减灾信息网》刊登。 三、答题卡提交方式。

1、邮寄提交:盐城市行政中心地震局震灾防御处邮编 224005 地址:盐城市世纪大道21号 2、直接提交:盐城市地震局震灾防御处,各县(市、区)地震局。 四、奖励。竞赛设组织奖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二等奖2名,奖金300元;三等奖3名,奖金200元。个人设一等奖100名,奖金200元;二等奖200名,奖金100元;三等奖500名,奖金50元。获奖单位、人员名单适时在《盐城防震减灾信息网》上登载并发放奖牌、证书,。 五、联系电话: 86660444 88190444 一、判断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A、对 B、错 2、城乡规划应当确定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A、对 B、错 3、国家对需要抗震设防的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给予必要支持。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

纪念汶川地震思想汇报

纪念汶川地震思想汇报 导读:本文是关于纪念汶川地震思想汇报,希望能帮助到您! 尊敬的外国语学院英语第三学生党支部: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汶川地震一周年。当日历一页页撕去,当电视、报刊上的头条新闻让位于原来形形色色的社会百态,当灾区伤亡与失踪人员的统计数字增长放缓,渐渐趋于稳定,社会又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生活节奏和轨道,只是偶尔被触动还会回想起那些照片、那些画面和那些废墟中的绝望。当我们转身投入自己忙碌的生活,或许已经渐渐淡忘了那个瞬间的沉痛与醒悟,忘记了当时从心底涌出的悲悯和良善,也忘记了那些被灾难剥夺的鲜活生命。 或许对我们而言是普通的短暂一年,而对灾区的人们来说这一年却漫长而又煎熬。失去至亲至爱的痛,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痛,血肉之躯伤残的痛,历经灾难内心创伤的痛,种种的痛深刻清晰,挥之不去。正是背负着这些沉重的记忆,灾区人民度过了这特殊的一年。好在,政府及时部署了救灾方针,社会立即给予了最热切的关怀帮助。外来的温暖和关怀几乎与地震同步。一年来,这种温暖和关怀,成为了支撑震区民众精神的另一根坚强支柱。家园的恢复,心理的慰藉,未来生活的安置……可以说,过往的一年,是外来者与本地民众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激励的一年。其从对方身上汲取的精神滋养,让他们面容黧黑却精神健硕,重建家园的路因此而充满了希望。

那么一年过去了,汶川怎么样了,那里的人们怎么样了?透过电视,透过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规划中的未来蓝图、整齐排列的崭新楼房、建设中的学校、忙碌的身影、孩子们眼中的期待以及民众透过微笑传递的坚强与释然。宁静却不屈的新生,角角落落、点点滴滴折射出的生命之光,生生不息,温暖到令人感动。颤动过后重新恢复平静的大自然,依然迷人而慷慨。这座城市的上空丝毫没有灾难的阴霾笼罩,尽然有序中我们看到重新崛起的新四川。当然,重建家园的路仍在继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需要源源不断的帮助和支持,但至少,前方是遥遥在望的光明。 有人说,忘记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明天;也有人说,记住过去,才会知道如何将明天的路走好。 对我们而言,我们记住了很多普通人的生命故事,也记住了很多感人的浴血救援。透过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党和国家的身影。无论是灾难甫临时的紧急动员,还是建设灾区时的源源不断的力量输入;无论是十万子弟兵的集体形象,还是国家领导人一笔一划写下的清晰的“多难兴邦”字样;无论是5·19举国默哀的庄严肃穆,还是各省市的无私援建……党和国家的身影,时时处处呈现在民众眼里。 而对于那些经历灾难,重新振作起来的人们来说,该忘记种种的悲痛与不幸,却该记住悲伤沉淀过后的坚强与美好,然后勇敢而自信地昂首向前,迎接崭新的明天。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活动方案【可编辑版】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活动方案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活动方案 “心系汶川”队日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我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引导广大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激发全校师生的爱国热情,在 5.12来临之际,我们精心准备了“心系汶川”中队活动。 一、活动背景: 20**年的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因为无情的大地震摧毁了多少人的梦想。而今年的5月12日,中国人民化悲痛为力量,把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让灾区的人民重燃了希望。全国人民顽强拼搏、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艰苦奋斗,重新建设汶川美好的未来。为了将这抗震救灾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三 (2)中队通过各种方式来以此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二、预期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来深切缅怀地震中逝者。 2、通过系列活动来表达对灾难生还者的慰藉与祝福。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加深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全体队员亲手制作一朵白花。

2、全体队员必须穿校服、统一佩戴红领巾。 3、课前收集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以及灾后重建等相关资料。 4、《汶川周年祭》ppt课件 四、活动对象时间地点: 1、对象:三 (2)班全体队员以及正副班主任、德育处领导。 2、时间201X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 3、活动地点:三 (2)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一)出旗仪式 1、整队集合,各小组清点人数、征求辅导员意见、中队长宣布开始。 2、出旗、敬队礼。 3、齐唱队歌。 (二)全体队员默哀三分钟 向折断了腰的小草默哀,向伤痕累累的家园默哀,向照片上永远的微笑默哀,向被掩埋的歌声默哀…… (三)朗诵诗歌《让爱不老》 20**年5月12日 我们永远记得这个日子 汶川大地震 房屋倒了 亲人没了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2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爱国演讲稿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2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爱国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20**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8级大地震爆发!其能量相当于几百颗原子弹!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桥梁坍塌,房屋倾垮,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千疮百孔!顷刻之间,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使毫无准备的灾区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生死时刻,温总理来了。垮塌的废墟上,留下了总理匆匆的脚步;被掩埋在残垣断壁中的伤者,听到了总理关切的话语。在这生死时刻,抢险部队来了。直升飞机被暴风雨打回来了,空降兵又去了!步兵师被切断去路,便在暴风雨中徒步前行!地面交通受阻,空军运输机、民航客机将数千吨抗灾物资空投到灾区。在这生死时刻,东北的医疗队来了,北京的医疗队来了,海军的医疗队来了,武警的医疗队来了。救援队从四面八方来了!在这生死时刻,各省市的捐款雪花般飞来汶川大地震,不仅让我们各民族的心空前贴近,也让我们收获了精神上的成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民族的力量,让中国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从那一天开始,我懂得了: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叫众人拾柴火焰高;什么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也更加懂得了:我的祖国是多么伟大,祖国的人民是多么的可敬可爱!祖国在我的心中,不再只是一面国旗,一

幅地图,也不再只是一种颜色,两个汉字。祖国在我心中,是一座高高的山,是一条宽宽的河;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从那一天开始,我明白了很多,也长大了很多。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2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

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

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总理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 如今时隔一年,在这一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 ,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

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参与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1-爱国演讲稿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1/爱国演讲稿自有人类始,来自天空和地底下的灾难袭击便一直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噩梦。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的芦苇,不经意间生命就会被灾难这只巨大的黑手轻轻抹去。 正因为在生理构造上如此的脆弱,人类才倾力创造和固执地守望文明。这是一种让人类超越于逆来顺受的动物状态的“第二本能”,它要穿透肉体不可能穿透的黑暗。 在这次让泱泱华夏痛彻心肺的震灾中,文明,成为我们脆弱的血肉之躯的拐杖。 震灾发生几小时之内,温家宝总理就亲赴灾区。国家动用一切必要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废墟中的生命。这是国家对公民生命的责任。人类成立国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免于个体的孤弱。当温家宝总理哽咽着安慰被救出来的孩子,说:“你别哭。政府会管你们的。管你们生活,管你们学习,你们一定会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看着温总理那悲戚的容颜,很多人无法抑制自己的感动。 我们之所以在灾难之中抱成团,正在于文明所塑造的共同体的力量。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的目光都投向了灾区。人们为灾区人民祈祷,捐款捐物,亲赴灾区参与抢救。当逝去的生命越来越多,突破9000,突破120**,再突破14000,到14日14时达到14866人,那些抽象的数字符号像一条鞭子抽在每个人的心上,越来越痛。中华民族在这一刻体现出了巨大的凝聚力。“以最快的速度抢救每一个生命”,成为一个不可违抗的绝对命令。

灾难对生命的摧残,裸露出了人类“存在”的本真状态。这时候,那些穿在“存在”上的外衣,比如种族、国家、政见……都必须脱去。不仅仅是灾区人民承担着不幸,也不仅仅是中国人民承担着不幸,整个人类都在承受这样的不幸。差别仅仅在于,人类的普遍不幸,不幸地在那些不幸的人们身上体现了出来。正是这样,世界对汶川大地震没有无动于衷,而是以捐款、慰问、愿意参与救援等方式,来表达生命至高无上的文明准则。 文明的程度对应着人类的自我拯救能力的强弱。在这次震灾中,一个叫邓清清的贫困女学生,尤其让我们看到文明的美丽和力量。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着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被压在废墟之下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负,那是一种身在地狱的感觉。然而,在绝境之中,她仍用文明的成果来对抗灾难对生命的威胁,从文明的成果中汲取力量来超越恐惧。这种对文明的固守,足以让天地为之动容,人类的心灵为之震撼。文明的美丽,正如她的美丽一样,在灾难的废墟之中格外醒目。在那一瞬,她在废墟下面读书的画面已经永远定格在人类的灾难史中,代表着人类不屈的高贵灵魂。 文明的力量,体现在一个国家的以人为本、政府及民间组织机构的高效、所有人特别是执公权力者的责任心、所有人的同情心、抗击灾难的意志、公民的素质等一系列因素之中,它们的组合构成一个无法被打垮的体系。 它是一个防御体系,可以让人类尽力避免自我伤害和来自自然界的伤害。它同时又是一个自我拯救的体系,当不可抗的灾难发生时,

纪念汶川地震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精选

纪念汶川地震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震撼世界的8.0级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使汶川、北川、绵阳等地方在顷刻间化为废墟,数以万计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陨落,数不清惶恐的眼睛悲伤欲绝,这一切让13亿人民的心都碎了!但是灾难无情人间有爱,13亿人民和全球华人都捂着悲痛的心,一起把爱汇向了汶川。总理来了、人民子弟兵来了、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一点一滴汇成的大爱点燃了废墟中的希望。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信念,诠释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指导思想 学习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奋斗、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感悟同胞间无私的爱心,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学习防震和自救的一些知识。 三、活动主题:关爱生命,健康成长。 四、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五、活动内容 ①组织一次师生地震避险应急演练。(见综治办下发的行动方案)

②组织好《5.12汶川不相信眼泪》观影征文活动。 ③组织“关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班会。 ④星星火炬广播站举办一期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专题节目。 ⑤在地震发生的当天为遇难同胞默哀1分钟。 六、具体活动安排: 1、组织好《5.12汶川不相信眼泪》观影征文活动。该影片将于5月8日至10日在丁玲大剧院上演,由各班主任广泛进行宣传发动,下发活动资料,动员学生由家长带领学生自行观看影片,并写好观后感一篇。活动结束后,由学校办公室、少先大队部组织评选优秀征文。 2、5月11日(星期一)周会升旗仪式进行“关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教育。 3、5月12 日(星期二) ①少先大队部“星星火炬”广播站举办一期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专题节目, ②14时28分,全校师生肃立静默一分钟以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哀思。 ③课间操时间组织一次师生地震避险应急演练。

初中记叙文 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精品

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 我记得那一天,下午跟平常一样,我们这似乎没有什么震感。但万万没想到, 在千 里之外的四川,降临的却是一场灾难.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隧道塌方,几十万人遇难.看 着电视上成片的废墟,数万的难民,我的心情象周围所有的人一样——刺痛. 忘记是什 么时候了解到汶川发生地震了,真正了解到事实之后很难受很难受,什么都是废墟了。那天晚上心情就开始很紧张。 我还没经受过一场地震。我很幸运。可我没有体会过家破人亡的巨大痛苦,所以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我只能祈祷你们坚强。 记性一直不好。我只记得2019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只记得地震中一个 个坚强活下去的人们。我只记得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记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众志成城。我记得国际上的无私援助。当日、美第一时间派遣救援队来的时候,我的确是震 撼了。我想起来温家宝在摇晃中前行;十五名战士写下遗书五千米跳伞;几十岁的老人 捐出大半积蓄;三天之内血库爆满…….我从未见过,甚至未曾想过中国人会如此团结. 我记住了"爱的奉献"晚会上将三千万捐款追加七千万的天津老板;记住了晚会上向所有 人讲述遭遇的汶川女孩;记住了将四名学生掩在身下,自己献出生命的中学教师;也记住 了坚决不收解放军菜钱的四川百姓……因为我为他们哭过.很久没有哭过了,而这一次 是痛哭,那种感觉真的像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人.我感觉到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沉甸甸的 责任,没有人选择逃避,而是主动的替国家分担。我自然也记得范跑跑。我不知道他 到底是什么心情、出于什么动机。 这样看起来我还记得的东西不少,可这远远不够,远远不够……有太多太多的英 雄和感动值得历史铭记。我想起来温总理去灾区视察,胡锦涛去灾区,我想起来中国 每一个城市的对口援助,我想起来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也会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 以十三亿就会变成爱的海洋。我深深的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向地震中伟 大的人们致以最真挚、最崇高的敬意! 我想起来去年时候城市的烛光信念。我想起来天安门前的集会。我想起来小荷、 新浪以及很多很多网站的那三天的灰色,想起来那红遍好友名单的红色头像。我想起来,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家对于自己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随着感情的深入,有一些泪水慢慢堆积,我能想起的也越来越多。我知道我还能 想起更多,因为,让我动情的,有太多的感动和记忆…… 穿越地震带,穿越“5.12”,穿越记忆的沉重。一周年了,汶川。汶川,北川,青川,都不 是忘川。让我们轻轻地伸出手,触摸这一周年,触摸那一片震动世界的大地。在汶川地 震一周年的纪念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起悼念、寄托哀思、收获希望。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在“5.12”汶川大地震灾难中逝去的同胞们。一年前的今日,公元2008年5月12日14: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八级大地震打破了这沉静多年的蜀川大地,撼动全国。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桥梁坍塌,房屋倾垮,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美丽的山河变得千疮百孔,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那一刻,每个中国人的心都紧紧相连,都在为灾区默默的祈祷,天佑我汶川!天佑我中华! “5.12”是国人心中永远无法忘记的伤痛,69227个生命被埋在废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废墟呼唤,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泪,星黯云浓地含愁。全国人民举国悼念,庄严的五星红旗第一次为百姓而垂降,深沉的汽笛第一次为逝去的生灵而哀鸣,共和国的史册上将永远铭记那一刻。今天,我们不愿再去回忆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因为他们就像一把把利剑,将我们的心刺得很疼,很疼。汶川之难,人民之痛,国家之殇,锥心之痛,情何以堪!在生与死的危急关头,伟大的亲情、师生情、同学情、鱼水情,母爱、骨肉爱、同志爱、同胞爱凝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成为永远震不垮的脊梁。同学们,让我们把对死难同胞的追忆化为对灾难中失去亲人者的关爱,转化为让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凝聚力! 大地无情,万民罹难倾血泪;人间有爱,举国同心抗天灾。难忘那段哀痛的日子,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惊叹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指挥下,我们的军队在危急时刻排除万难冲到了最前线,空降兵穿过云层落在地震中心,冲锋艇靠上去了,通往汶川的道路打通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他们的到来而坚强起来。奇迹不断的创造着,无数的幸存者被解放军官兵、武警官兵、消防官兵解救出来。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意着中国的骄傲。

祭奠祈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精品文案范文

祭奠祈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祭奠·祈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看着这一张张记录灾区情况的图片,一种莫名的伤感悄然萦绕心头。去年的5月12号,上午一切还是美好的,人们还在那个并不富裕的 地方过着平淡的生活。可就在下午,嗡嗡的巨响突然打破了宁静,大地开始咆哮,房屋开始摇晃,有的人甚至还没来得及意识到这短暂而可怕的前奏,灾难就降临了。仅仅3分钟,仅仅用了3分钟,大地就用自己可怕的力量摧毁了人们花费30年甚至300年3000年创造出来的东西。3分钟后,大地停止了咆哮。在这3分钟的时间里,它只做了一件事情---把安宁与灾难换了位置…… 人们无望地在废墟里挣扎,四周被黑暗占据着,他们正祈求奇迹可以降临到他们头上,他们坚持着,用数数的方式计算自己生命的剩余长度。突然,一道道光线刺破了黑暗,一双双大手搬起了重砖,他们突然意识到,奇迹真的降临了…… 醒来时,他们惊呆了,不久前自己的家园现在竟已无任何生命的迹象,不久前与亲人的告别竟也成了无意的永别。顿时,他们的视线模糊了,他们的眼睛变得无力,他们是无法承受这生的现实…… 此时,一架专机已从北京起飞,,降落后,一排黑色轿车又迅速驶向 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黄色的车灯整齐地闪烁着,路人说,总理来了。总理的到来,不仅为灾区带来了慰问与祝福,更重要的是,他为遭受了不幸的人带来了希望,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启明星般的在黑暗中为大家指明了行动的方向。不仅如此,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与志愿者在第一时间也赶到了灾区;政府调集军队参与指挥救灾,利用飞机空投药品食品等物资;来自世界各地的捐赠款物不久也纷纷运抵。身着绿杉的解放军战士夜以继日永不放弃地营救使得多少被埋几十个小时的受难者重新得到了生命的眷顾,他们的营救在土黄色的基调上筑起了一道绿色的长城…… 时间过得好快,细细想来,从去年的“512”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了。大地能量3分钟的释放竟使那段痛苦的回忆成为永恒的祭奠。 这一年来,有许多人倒下了,但你没有。哪怕你仅仅是冒着生命的危险返回教室救出自己拄着双拐的同学,因为你知道,既然自己不愿放

【2019年整理】少年英雄,少年强——谨以此文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少年英雄,少年强——谨以此文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 年 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说少年自古出英雄!灾难让我提前长大,我的翅膀已长硬,大中国处处有顶天立地少年,我就是中国少年英雄!——《中国少年英雄》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大地震中,涌现出无数英雄少年。他们的名字早已耳熟能详,他们的先进事迹也不只一次感动过我们。他们都是和我们同龄的中国少年,在灾难面前,一则智,二则勇。他们用他们的勇敢无畏与智慧,自救,救人,展现出新时代新少年的顽强,聪慧和爱心。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 “请家长们来辨认一下遗体,如果是您的孩子,请告诉我姓名和班级!”在废墟旁,他负责登记死者名单,还不断地安慰死者家属。他叫梁强。他扛起的是超越年龄的使命。井然有序的工作,老练和冷静让人很难想到这是一个仅仅16岁的学生。如果是我们,我们在尸体旁还会这样沉静吗?“我在路上想,死人一定很吓人,我也许还会吐出来。”“等真正看到的时候我就不害怕了,我还活着,我很幸运。”这恐怕是刚刚经历生死考验的他最真实的体验。灾难过后,他用自己的幸运,为死者保卫尊严,为生者留存温暖。 “因为我是班长!”9岁的小英雄林浩说道。这么小的年龄,或许他还没有完全理解责任二字的含义,但他知道,他是班长,就应该去救

人!正是他那潜意识里的那一份责任,驱使着他挽救同学的生命,让我们看到了天真,无畏,坚强,乐观的林浩。“你背的动吗?”鞠萍姐姐问道。“当然,我在家还背50斤玉米呢!”稚嫩的脸上,充满着无限自豪和希望。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仅仅成就于灾难袭来的那一瞬间,而是无时无刻不含有英雄气概,英雄智慧和英雄的情怀。正如许许多多像林浩一样的小英雄们。地动山摇之时,他们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安慰自己;灾难之后,他们用自己阳光般纯真的笑脸面对千疮百孔的家园,正视自己残缺不全的肢体,抚慰身边更多支离破碎的心灵。 20位英雄少年,30名优秀少年。他们的名字如同一只只火炬照亮着我们。火炬的光辉引领着我们做个勇敢的人,坚强的人,富有智慧、爱心和道德的人。感动,震撼,赞叹,敬佩。在地震带来的的创伤渐渐被抚平的时候,他们的光芒依旧。 曾经有人批评“90后”是“垮掉的一代”。自私,娇气,缺乏责任感。而灾难这一块试金石证明:“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说少年自古出英雄!”英雄少年们成为我们的时代先锋。一百年多前,梁启超先生提出这样的命题——少年中国说。今天,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命题又得到了新的诠释。不同的时代英雄各有不同,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展示出了新时代少年们的智慧与乐观,仁爱与感恩,坚韧与顽强,团结与奉献。我们都会有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的一天,那时,共和国的中流砥柱将是我们年轻的一代。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痛苦泪水浇灌,断了路梦在天上。

纪念汶川地震思想汇报

---------------------------------------------------------------范文最新推荐------------------------------------------------------ 纪念汶川地震思想汇报 内容摘要:有人说,忘记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明天;也有人说,记住过去,才会知道如何将明天的路走好。 尊敬的外国语学院英语第三学生党支部: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汶川地震一周年。当日历一页页撕去,当电视、报刊上的头条新闻让位于原来形形色色的社会百态,当灾区伤亡与失踪人员的统计数字增长放缓,渐渐趋于稳定,社会又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生活节奏和轨道,只是偶尔被触动还会回想起那些照片、那些画面和那些废墟中的绝望。当我们转身投入自己忙碌的生活,或许已经渐渐淡忘了那个瞬间的沉痛与醒悟,忘记了当时从心底涌出的悲悯和良善,也忘记了那些被灾难剥夺的鲜活生命。 或许对我们而言是普通的短暂一年,而对灾区的人们来说这一年却漫长而又煎熬。失去至亲至爱的痛,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痛,血肉之躯伤残的痛,历经灾难内心创伤的痛,种种的痛深刻清晰,挥之不去。正是背负着这些沉重的记忆,灾区人民度过了这特殊的一年。好在,政府及时部署了救灾方针,社会立即给予了最热切的关怀帮助。外来的温暖和关怀几乎与地震同步。一年来,这种温暖和关怀,成为了支撑震区民众精神的另一根坚强支柱。家园的恢复,心理的慰藉,未来生活的安置……可以说,过往的一年,是外来者与本地民众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激励的一年。其从对方身上汲取的精神滋养,让他们 1 / 6

面容黧黑却精神健硕,重建家园的路因此而充满了希望。 那么一年过去了,汶川怎么样了,那里的人们怎么样了?透过电视,透过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规划中的未来蓝图、整齐排列的崭新楼房、建设中的学校、忙碌的身影、孩子们眼中的期待以及民众透过微笑传递的坚强与释然。宁静却不屈的新生,角角落落、点点滴滴折射出的生命之光,生生不息,温暖到令人感动。颤动过后重新恢复平静的大自然,依然迷人而慷慨。这座城市的上空丝毫没有灾难的阴霾笼罩,尽然有序中我们看到重新崛起的新四川。当然,重建家园的路仍在继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需要源源不断的帮助和支持,但至少,前方是遥遥在望的光明。 有人说,忘记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明天;也有人说,记住过去,才会知道如何将明天的路走好。 对我们而言,我们记住了很多普通人的生命故事,也记住了很多感人的浴血救援。透过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党和国家的身影。无论是灾难甫临时的紧急动员,还是建设灾区时的源源不断的力量输入;无论是十万子弟兵的集体形象,还是国家领导人一笔一划写下的清晰的“多难兴邦”字样;无论是5·19举国默哀的庄严肃穆,还是各省市的无私援建……党和国家的身影,时时处处呈现在民众眼里。 而对于那些经历灾难,重新振作起来的人们来说,该忘记种种的悲痛与不幸,却该记住悲伤沉淀过后的坚强与美好,然后勇敢而自信地昂首向前,迎接崭新的明天。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难以不记得,一年前这个黑色的生活。伴随着汶川的震颤,全体国人的心都在颤抖。那断裂的大地,那一地的废墟,那一具个支离破裂的家庭,那一双双恐怖无助的眼神,无别令人心痛别已。。。。。。五月,穿过春的胸膛,越过四月的轻寒,随着季节的微风,席卷而来,撞击着那些漫别经心的经历,一同走来的还有那川西大地上一道深深的伤口——汶川,是那么的刻骨铭心,那么的让人震撼…… 大地颤栗,山川扭动,强烈的震撼肆意飘摇着汶川,无形的魔掌撕碎了葱绿的川北家园。多少良田被毁;多少高楼大厦成为废墟;多少鲜活的生命在眨眼消亡。望巴蜀大地,满目疮痍、废墟片片。那漫天而起的尘土遮蔽了烈日长空,撕心裂肺的哀号让群星黯然,让寰球停转…… 汶川,那一片贫瘠的土地怎能承受起这样沉重的痛击?汶川,她柔弱的身躯怎么能忍受住上帝莫名的抽打?那一瞬,汶川啜泣的声音撕心裂肺,她用凄迷的眼神看着世人可怜的面孔,她禁别住眼眶中彷徨的泪晶,滴滴如铁。她再也别能经受任何打击了,可是,接踵而至的余震令她灰心无望,那遍体鳞伤的躯壳在中国黄土地上强忍煎熬,她渴望逃离魔爪的折磨,可是残废的肢体差不多别能,别能…… 上苍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没有沉湎于那无尽悲痛,而是擦干眼泪,用钢铁铸就的身躯支撑起那片残缺灰暗的天空。国人发出了一具共同的声音:汶川坚毅!中国坚毅!这声音铿锵有力,这声音淹没了悲哀,这声音残坦断壁中升腾起别屈的希翼! 这希翼伴随着每一具中国人,走过365个日夜。 这希翼在这365个日夜中恢复交通,建筑屋舍,恢复学校,重铸信心! 这希翼让我们坚毅、从容!这希翼让我们别抛弃、别放弃! 这希翼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描绘汶川美好的改日! 让我们一起记住今天——5月12日, 我们眼里充满泪水,我们的心充满悲痛。 让我们共同为灾区同胞丝毫未动! 让们共同携手,让爱的温度传递! 地震的余波还在,神洲大地却沸腾起来,所有善良的人们汇成了万马千军,他们与时刻赛跑,与震魔进行着残酷的生死较量:余震中一次次的壮烈突进,山崩中一次次的翻山越岭,暴雨中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为的是实现一具共同的目标,那算是——救护生命、关爱生命、一切为了生命,那怕有一线的希翼,也要做着百倍的努力……危难面前,九州的天空飞扬着心灵的召唤,炎黄子孙伸出的一双双温暖的手,筑起了“大难兴邦”的钢铁长城。 爱向来在滋生、蔓延、进展…… 汶川,那羸弱的躯体即刻让爱有了温床。我们手牵着手,把爱种植;我们肩并着肩,让爱布满;我们心连着心,让爱进入整个骨瘦嶙峋的汶川。 灾害,让我们更加坚毅。 这一年里,折转起降,步履虽艰,但意志更坚。你看,一年后的今天,大地的裂痕已渐弥合。折断了翅膀的孩子,绽开了天确实笑脸,时间预备着再次翱翔蓝天。他们擦干满脸的尘土和痛失亲人的泪水,将悲痛化成了无畏的力量,勇敢地走向改日,续写着亲人尚未完成的诗篇,重塑着巴蜀文明的辉煌和灿烂。看吧,废墟上崛起的那一座座别致的民居,那一座座新建的校舍,那一排排整齐的农田,无别叠印着一种感动,无别凝聚着一种别屈,无别回荡着一份坚毅与力量! 在这静静的五月,遍野的鲜花又一次重新灿烂,长眠的英魂化作了永恒而耀眼的星星。 在这静静的五月,痛苦的经历应该淡忘,但那份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和信念,我们应该

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散文:震不垮的脊梁-作文

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散文:震不垮的脊梁 (作者:武警水电第十一支队李瑞超) 汶川地震一周年到了,一些感人的场面至今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汶川之难,人民之痛,国家之殇,锥心之痛,情何以堪!在生与死的危急关头,伟大的亲情、师生情、同学情、鱼水情,母爱、骨肉爱、同志爱、同胞爱凝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成为永远震不垮的脊梁。 灾难凝聚人心,国家与人民同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小时,胡总书记立即做出重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飞奔赴灾区,昼夜操劳不息,走公路、搭火车、乘飞机,深入道路尚未打通、余震持续不断的灾区,查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救援人员。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人们记住了共和国总理的凝重神情,记住了他挥别县城废墟的悲壮瞬间,更记住了在异地复课的北川中学师生面前,总理"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犟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的铿锵话语。当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为平民而降,当亿万民众同此国殇,当"中国加油!"、"四川挺住!"、"祖国万岁!"的呼声响彻中国大地,中国人的脉搏已一起跳动,中国人的心已被五星红旗染得鲜红。 灾难磨砺意志,信念与希望同在。信念是不灭的光辉,希望是前行的动力,废墟下演绎的生命之歌让我深深感动,当我们听到废墟下传出六岁女孩儿任思雨《两只老虎》歌声的时候;当我们获知11岁小女孩

李月因地震而失去右腿,仍不灭芭蕾梦想时候;当我们看三岁小男孩郎真从废墟中救出后,仍不忘给救他的解放军叔叔敬礼时候;当我们熟知那个在废墟下打着手电简坚持看书的小姑娘时候;当我们看到11女孩康洁勇敢地从六楼跳下得以幸存,又返回救人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就是中国坚强意志的化身,民族精神的缩影,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即将在废墟上屈起。 灾难塑造灵魂,奉献与灵魂同在。灾难是面镜子,可以照出人的灵魂,天平可以称出身体的重量,却无法称出灵魂的重量。黑暗的废墟下处处闪现人性的光辉,他们把死的厄运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交给学生,有大爱千秋的谭千秋老师、21岁的向倩老师、吴忠红老师、瞿万容老师、张米亚老师......他们以张开爱的羽翼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姿势",塑造了一代宗师的灵魂。 灾难彰显母爱,大爱与坚强同在。当"母亲节"的温馨气息还在萦绕,没有想一场灾难突然降临,此时人类最伟大的爱显示出了她卓越的光辉。有一位贵州母亲她徒步跋涉三天三夜赶到北川中学在废墟上向救援队员指出自己孩子的位置,并奇迹般的救出孩子;有这样一位母亲,她不顾一切的急走了三十多个小时,把剩下的孩子背出了灾区;更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用双手支撑身体死去的姿势保护了身下毫发无损的孩子,还留着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够活着,一定要记着,我爱你;在另外一个废墟中,人们发现了一个脸上红扑扑的婴儿,她在已经停止呼吸的母亲怀中安静吮吸乳汁。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3感恩心-爱国演讲稿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3感恩心/爱国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感恩的心——有感于 5.12汶川地震一周年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 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 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他们用生命挽救生命,用顽强回报顽强,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同胞有难,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志愿者,有钱出钱,有

力出力,13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爱的暖流,给受灾的亲人们以莫大的慰籍。 这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这力量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真爱。 说到爱,下面的这个故事,可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爱的图像。 5月13号,救援人员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发现了一名遇难者,当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停止心跳以后,余震又开始了,救援人员不得不迅速撤离了救援现场,就在这个时候,救援队的队长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又回到了那片废墟中。因为他看到:一名妇女双膝跪地,上身呈匍匐状,他确认这样的姿势一定有特殊的含义,于是又一次仔细的观察,这时候才发现这名妇女的身下,紧紧地护着一个才 三、四个月大的婴儿。经过努力,婴儿得救了。因为母亲的呵护,这个婴儿毫发未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襁褓当中,有一个手机,上面有一封没有发出的短信。信是这样写的:孩子,如果你能幸免于难的话,你要记住: 妈妈爱你。 今天我想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也让我们给这位母亲发一封短信,如果天堂能够收到的话,我想告诉她: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像她一样,爱她的孩子。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但是我也想到了许多网友的留言:不哭、不哭、祖国母亲不哭,灾区人民不哭,就让我们一同努力,让这个因为爱而幸存的生命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死者已如此之坚强,生者更要好好活下去。

纪念汶川大地震高考作文5篇

纪念汶川大地震高考作文5篇 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以纪念汶川地震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纪念汶川地震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 我当时才4岁,但我知道,那是一场让无数家庭沉浸于悲伤的天灾,那时的我对这一切是无奈的,就算我在场,可是我又能有什么力量和地震抗衡,我没那种能力,我只能默默地给受灾者祈祷,此时此刻,我已不是4岁小孩,我深深的明白,这是一场多么让人感到无奈,感到无助的灾难,可是我们不可以一直沉浸于悲伤啊,我们要鼓起勇气,不再悲伤,面对阳光的思想,让我们一起来纪念这场地震69226遇难同胞,愿他们在天堂一路走好,现在我们的家园恢复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场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痛,更不能忘记那遇难的同胞,我们要好好的铭记住这个历史。 时光飞逝,岁月无痕。今天正值5.12国际护士节,也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前的一个午后,四川汶川天崩地裂,山河流泪。我所在的济南军区防化团奉中央军委之命,日夜兼程奔赴灾区。十年前的五月份,感觉气温特别的热,尤其是到了灾区执行任务的时候,好多的同志都中暑、虚脱。在四种绵阳平武县,我们的任务就是每天到受灾严重的村镇进行消毒,那时天气炎热,各种动物的尸体散发出的恶臭异常刺鼻,我们全身防护,一个波次下来,全身都已湿透,汗水都能从防护服里倒出来。我们不仅对所有的村镇道路消毒,还要帮助当地的老百姓重建家园。在平武县南坝镇,我们帮镇上的村民清理废墟,有的新同志没干过这样的重体力劳动,手上第一天就磨起了好几个血泡,第二天把血泡用针挑破后

继续干,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和累。平武县的南坝镇、石坎乡和平通镇都属于山区,我们每天执行消毒任务都要翻山越岭,没有什么像样的路可走,到了执行任务地点,都快到了中午,天气炎热,全身防护后,可谓是寸步难行呀。就这样,我在平武驻守了80多日,最后我们撤走时,当时的老百姓真的是热泪盈眶,一次又一次的挽留与不舍,送行的人们站满了道路,最前面的警备车一点点的挪动,整个车队都被当地的老百姓包围着,久久不愿离去........如今,一晃十年头过去了,当地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已度过难关,重建了家园,人民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无法忘记,也不会忘记,在平武的8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的战士与人民建立的那种深厚的感情。十个年头过去了,我早已转业到了地方工作,许多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的战友大部分也都脱下了军装,但是我想念,只要祖国需要我们,我们依旧为一声令下,奔赴前方........ 十年过去啦,汶川的你们还好吗? 以纪念汶川地震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2 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对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们致意沉痛地悼念。一年前,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罕见的里氏8.0级大地震。14时28分,一种山崩地裂般的声音打破了这沉静多年的大地。房屋、大厦顷刻间倒塌;商店、学校霎时间被摧毁,就连平时最牢固的医院也变得摇摇欲坠。几分钟后,人们的喊叫声和呼唤声逐渐变成了绝望的哭喊声和翻动石块、瓦砾的碰撞声了。当时大多数的灾区在大城镇,可还有一小部分的重灾区在道路不通的偏远乡村。地震发生后,由于有的石块阻碍了前进的道路,所以救援队进不去,灾区群众出不来,为救援工作耽误了不少时间。 更让在安全地带的人们始终悬着一颗一直掉不下来的心。道路打开后虽然救

民族的力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民族的力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昨天一天都在写日志,竟然忘了日子。直到很晚的时候,妹妹说她去参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活动,我才想起来5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后来,她给我发了纪念活动的照片。生机勃勃的绿丝带和温暖的烛光把我带回了去年这个时间。 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我正准备去贵州贫困地区参加科技列车贵州行扶贫和科普活动。傍晚我去王府井买东西,不由得和许多路人一样,停驻在大屏幕前,一边看着报导一边流泪。王府井步行街的采血车前,排了长长的队——当时我看到了希望。 几天后,我去贵州。行程很忙,可是一有时机,几乎所有人都是守在电视前,焦急地看着救援报导。工作的间隙,谈论的话习题也是今天又就出来多少人。记得活动第一天是在一个广场,当时有很多的团体为地震筹款——当我看到一个小小的孩子走到过去,翘起脚来把自己的钱放捐款箱的时候,心里感动得一塌糊涂。 还记得全国悲悼日那天拉响的警笛,那尖利、凄迷的声音到现在还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那一刻,仿佛时间和空间都凝固了;那一刻我们所拥有的,是短暂沉迷于纯粹的悲伤、释放内心情绪的权利;那一刻整个中华民族的心是紧紧相连的。 要不是出国读书,我也会伴随事们一起去参加恢复农业生产的活动了。可是,打开电视,打开互联网,那么多的感人故事无一不在述说四川人民的坚强、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

开展。我为我们的民族感到骄傲! 在国内,经常有人说:中国人单个是条龙,三个以上就变成了虫,因为我们缺少合作精神。到了美国,教师竟然说:美国人的合作精神差,中国人的合作意识非常强。当时觉得非常滑稽。 我也不是没有看见过国人的勾心斗角和道德的败坏。说实话,每每那个时刻,我都愤慨郁闷之极。作为个体,我也不是十全十美,而是毛病成堆。可是我觉得,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中国人都是可以同心同德、共同面对、携手奋斗的。这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开展的底线吧! 就说这次甲型H1N1流感吧!国外的同学和朋友们听说我被隔离了,都担忧得不行。除了担忧我的安康,就是担忧我的自由。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要来营救我。 我和他们说,我来这里是也是自愿的。他们及其不理解,不理解为什么我能放弃宝贵的自由呢。 据我所知,很多同我一起被隔离的人,也是自愿的——至少是理解的。暂时牺牲自己的一些自由,换来国家对病情的控制,换来社会的安心,这难道不值得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