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希腊服饰的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服饰的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服饰的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服饰的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服饰的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

披挂、垂褶、缠绕。凸显人体的自然形态。1.中世纪罗马时代的垂褶2.16世纪早期意大利高腰身3.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高腰身和垂褶4.

哥特和现代哥特风格的不同?

哥特艺术是14世纪发祥于北法兰西流行于欧洲(希腊除外)的新兴的国际化文化样式。现代哥特艺术是1970年代从哥特摇滚发展出的一种年轻人的亚文化

运动。现代哥特艺术特点:脸部的黑白对比、黑色网袜、五角星徽章、黑色皮衣、黑色指甲油等。

古代服装史

1.古代服装文化的共同特点

服装造型、材料、审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民族文化造就的民族风格古

代社会服装的阶级象征性

2.古代服装的特点:

古代人的生活是以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受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比较大。服装造型、材料和审美都明显的表现出这些特征。

3.古代服装所使用的材料:

古代服装多采用自然纤维制成。亚麻和毛织物是最普遍使用的面料。通过丝绸之路而传入地中海沿岸的中国丝绸成为当时的神奇衣料,价格可与黄金媲美。也因此成为上层阶级的财富和特权的象征。

4.古代服装的阶级象征性:

古代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增长而产生的奴隶制社会。以服装

作为区分阶级的象征与标志,早在原始社会便已出现,开始是以衣着的多少来

区分等级差异,后来便出现式样与质料不同的服装。(例如,古埃及的平民仅

仅是以缠腰布为衣时,上层阶级就通过在衣服上做褶或是进行刺绣与镶嵌黄金

与珠宝来显示他们的富有与高贵以及利用颜色来判定一个人的身份。古罗马不

同颜色与种类的托加的也象征不同的身份社会地位及级别)

中世纪的服装史

1、拜占庭文化:拜占庭文化是希腊、罗马的古典理念、东方的神秘主义和

新兴基督教文化三种异质文化的混合物。

2、省道产生的时间与在服装史上的意义。

哥特式时代。确立近代服装三维空间的基型。这种立体化的裁剪手段是将包裹人体的衣服由过去的二维构成向三维构成发展。并确立了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

窄衣基型。这在服装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哥特式时代成为古代到近代、东

方和西方的分水岭。

3.哥特式时代的服装特点:

省道的产生

男女服装造型上的分离家徽图案在服装上的运用男子二部服饰的确立

独具时代特色的服饰造型体现哥特式建筑风格特征

中世纪女装发生的变化和意义?

中世纪女装从拜占庭时期的达尔马提卡到罗马时期的布利奥再到哥特式的科塔

尔迪体现出了从宽衣到窄衣,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的质的变化。

4.影响中世纪服装演变与发展的社会因素。中世纪服装的发展在服装史中的地位。

影响中世纪服装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与普及;十字军东侵以

及十字军东侵所带来的商业文明的发展;城市文明的发展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建立;封建制度的衰落与突如其来的瘟疫,都对中世纪的服装发展与演变起了重

要的作用。

中世纪的服装发展史不是建立在单纯的服装变化中的。在十三世纪,人们就已

经建立起了伟大的国家,发展了规模宏大的商业中心。世界处处充满了生动。

这种生动带来的社会变革也深入影响了人的道德观念和意识,中世纪的服装是

在人们经历了这些社会变化后的自行当中慢慢地走向近代的。在中世纪,西洋

服装脱离了古代平面性的单纯结构,进入三维空间的立体构成阶段现代与古代、西方与东方,服装文化以中世纪的哥特式时代为分水岭,服装的构成形式与构

成观念发生了变化。因此,社会变革和服装的演变是以相辅相成的态度出现在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的。

近世纪的服装史

名词解释:

1、拉夫领:流行于16~17世纪初期的白色褶饰花边立领。男女皆用。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具特色的一个服饰配件。是独立制作可以拆卸的部件。来协助西班

牙风时代塑造人工贵族样式。

2、Slash(斯拉修)装饰:盛行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风格时代的裂

口装饰。普遍用于男女服装之上。

3、巴斯尔样式:巴斯尔样式指的是利用“臀垫”塑造的服装外轮廓造型,最

早起源于1670年代,在十八世纪末期也曾出现过短暂的流行;成为女性的主

要流行款式则是在1870-1890年代。主要是形成“臀部凸出”的轮廓,并改变了19世纪流行的轮廓线。

4、行走的花园:洛可可风格给人以精巧、轻松和娇媚之感。因此在女装上面极尽所能装饰着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的皱褶飞边、蕾丝、缎带、蝴蝶结和鲜花,

这种复杂的装饰是女人被称为行走的花园。体现了洛可可时期华丽,奢靡的宫

廷趣味。

西班牙风格时代服装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拉夫领的流行;

2、填充物的大量使用;

3、 16世纪后半叶西班牙贵族创造了裙撑法勤盖尔Farthingale;

4、约1577年,出现了紧身胸衣Corp Pique。这些服装款式及配件的发明,主要是强调出高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西班牙权贵特色.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的特点

在文化上,文艺复兴标志着人类的腾飞和胜利,创造性占主导地位,由于强烈

的渴望创造,于是不满足于创造正常的形象,总是要夸大重要的特征;文艺复

兴时期把理想的人体夸大为巨人的形象。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男女通

过加入填充物等装饰手法来体现人的力量的伟大。并强调和夸张性别的差异。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构成上与中世纪截然不同,显示出与建筑一样的构筑性与

硬直性特征。

十七世纪巴罗克时期

巴洛克艺术特征和风格(Baroque)

是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华美、灿烂、极其富于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巴罗克一词,一般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 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外表有瑕疵的珍珠。一般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稀奇古怪的、离经叛道的、

不合常规的事物。在建筑、雕塑绘画中都有体现。荷兰风时代的服装 17世纪

荷兰风时代也被称为3L时代,即Longlook(长发)、Lace(蕾丝)、Leather(皮革)的时代。

由于三十年战争的影响,便于活动的骑士服成为一种时髦,促使男装先于女

装急速向实用化发展。实用的荷兰风格服装取代了西班牙的人工贵族样式。荷

兰风时代的服装实现从僵硬到柔和,从锐角到钝角,从紧缚到宽松的样式变化。填充物被取掉,拉夫领(Ruff)被拉巴领(Rabat)所取代。蕾丝装饰普遍用于服装上面。

女服与男服一样,脱离了西班牙风格时代的僵硬感,线条变得平缓、浑圆、柔和。出现了大袒胸领的造型。女装着重自由随意,强调自然的比例,讲究穿着舒适。

洛可可艺术(Rococo)

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艺术风格。来自意大利语巴罗克一词的一个双关语。含义是石头和贝壳。主要是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所崇尚的艺术风格,特征是: . 纤细、精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

. 喜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清淡柔和的色彩

与巴罗克风格相比较,洛可可风格给人以精巧、轻松和娇媚之感,而巴罗克风格的装饰则给人以宏大、庄重和压抑。近世纪服装发展史综述(女装的发展)

近世纪的女装由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工贵族样式发展到十七世纪的富丽华美的巴洛克风格,继而逐渐演变为洛可可时期的轻便、纤巧与装饰性。女装的发展象征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尤其是洛可可时代繁复精巧的装饰正体现了妇女是有闲阶层,阻止和限制了女性的发挥。紧接而来的法国大革命,是巴黎的服装声名日盛,女装也由于革命而最终变化为简约和朴素。

近世纪服装发展史综述(男装的发展)

近世纪的男装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虚张声势的人工样式发展到十七世纪的富丽华美的巴洛克风格,继而逐渐演变为洛可可时期的轻便、纤巧;是受社会因素制约的。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的复苏,十七、十八世纪的整合与发展,欧洲的资本主义阔步前进,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服装也开始向实用的、现代型慢慢演变。

近代服装史

名词解释:

1、薄衣时代:新古典主义时代的女装主要是Chemise Dress衬裙式连衣裙。用白色细棉布制成。形式向古希腊、罗马靠拢。由于是薄衣型的服装款式,因此服装史上称这一时期为薄衣时代。

2、Bloomers 布卢默套装:

一种东方风格的阿拉伯式的宽松灯笼裤的造型。1851年由美

国女权运动的先驱Ms. Amelia Jenks Bloomer发表。象征着在服装史上女权运动的开始。随着在妇女教育中体育活动的开展,裤子在女装中的应用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

3、S形样式:受新艺术流动曲线的造型影响。这一时期的女装使用紧身胸衣

将胸托起,将腹部压平把腰勒细,后身紧贴背部,将腰臀的曲线自然表达,从腰向下摆,裙子自然张开,形成喇叭状波浪的样式。外形从侧面看呈挺胸收腹翘臀的优美纤细流畅的S形。

4、科尔塞特教育:科尔塞特教育是指西方受社会审美的影响,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300多年的时间里,贵族家庭的少女使用紧身胸衣来塑出细腰的过程。它反映了长期以来西方人对女体的审美概念。这种束腰活动被称为科尔塞特教育。

5、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

新艺术运动是以流畅的“S”型线条为设计美学的艺术风格。它是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盛行于欧洲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场否定传统造型样式的运动潮流。强调为装饰而装饰以及“柔性、婉约、浪漫、端庄、高雅”的精神。打破美术与实用美术之间的界限,强调从实用、装饰的目的出发进行创造。

近代服装发展与演变的特点

男装:男装的发展转向简洁功用性,追求服装的合理性、活动性和机能性。女装:女装按照服装史发展的顺序周期性的重现过去曾出现过的样式,因此19 世纪又被称为流行的世纪,或“样式模仿的世纪”

19世纪服装流行的特点

19世纪被称为“流行的世纪”,这里的流行主要指的是女装。女装在19世纪将古希腊风格、西班牙风格、洛可可风格和巴斯尔样式一一重现。所以,从服装样式的变化上,一般将 19世纪分为五个时期:

新古典主义时代(1789~1825)

浪漫主义时代(1825~1850)

新洛可可时代(1850~1870)

巴斯尔样式(1870~1890)

S形时代(1890~1914)

7.新古典主义时代(1789~1825)

18世纪最后10年和19世纪头20年是督政府时期和帝政时期。具体时间是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开始一直到1820年乔治四世去世。督政府使法国1795年——1799年的一个临时政府。拿破仑在1804年称帝,并且一直保留此头衔到1814年。

在这段时期,服饰风格有了变化

1、一个主要的原因是18世纪新古典主义复兴,人们重新发现了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和哲学。崇尚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共和理想,督政府时期偏爱希腊风格,而帝政时代更喜欢罗马风格。

2、第二个原因就是政治。在18世纪下半叶,服饰风格在英国的影响下趋于简约,但在1789年——1790年血腥的政治冲突中,人们希望穿上代表革命颜色的红、白、蓝来表现自己的政治派别。并且,工人阶层普遍穿着的裤子取代了贵族们穿的及膝马裤克尤罗特和长筒袜。

3、技术和起源

工业化为服装制作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19世纪初织布机的机械化使得布料特别是棉布的生产急剧增加。女装仍然是由裁缝缝制而成。但是男装随着裁剪方式的标准化开始在19世纪20年代进入半成品时代。

1789年的法国革命就像刀一样把服装史割裂了,其最初的效果就是将女性流行的裙装剪小了,最迅速也最根本的时尚变化发生在1789——1800年。最开始,质地轻薄甚至透明的白色布料开始成为新的时尚。因此白色成为新古典主义的服饰色彩,直到后来彩色服装重新又流行起来。裙撑也被取消。在这段时间里,大的矩形披肩非常流行,当时英国的城市或典型的乡村房屋通常都有穿堂风,这种披肩为只穿稀薄的棉纱和丝绸长袍的人提供些许保暖。这种饰品让人想起了在希腊罗马时代的帕拉和希腊长袍。夏天的披肩用柔软的羊绒、丝绸或者细薄棉纱制作。当时的苏格兰花呢也极受欢迎。

新古典主义时代产生的背景:

8. 18世纪中叶的考古发现

. 对于英雄主义的崇拜和革命的需要 . 艺术趣味的改变

. 启蒙运动与自然主义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主义男子两种基本款式 .

燕尾式的夫拉克

前腰节水平向后裁断,后边呈燕尾式。现代燕尾服的前身。

前襟向后斜裁的夫拉克

从高腰身处向后斜裁的大衣样式。现代晨礼服的前身

浪漫主义时代

浪漫主义是欧洲继古典主义之后的另一种文化艺术思潮。盛行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愁善感。

浪漫主义的特质:综合与抒情强调统一与综合(融合多种艺术)爱是基本的

表现主题回归自然

题材上喜欢描写特殊的性格、异国情调、神秘的幻觉和异常的事件

浪漫主义的女装特征:

腰线下落到自然位置 . 重新穿用紧身胸衣

. 裙子膨大化(吊钟型外观,多层衬裙) . 浪漫造型的高领口和低领口 . 独特

的袖型

. 轻盈飘逸的面料与柔和淡雅的色彩 . 独具风格的服饰品

浪漫主义时代的女装强调的是下垂的肩线,

Bloomers 布卢默套装

1851年由美国女权运动的先驱Ms. Amelia Jenks Bloomer发表。随着在妇女教育中体育活动的开展,裤子在女装中的应用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自行车的发明,促使女子裤装流行开来。

科尔塞特教育

指西方受社会审美形态的影响,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300多年的时间里,贵族家庭的少女使用紧身胸衣来塑出细腰的过程。它反映了长期以来西方人对

女体的审美概念。这种束腰活动被称为科尔塞特教育。

纵观整个外国服装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请大家根据以下几点作为思考:

1、中西服装服装发展与演变的对比变化

从中西方着装观念、裁制特征、服装流行发展演变的现象入手。

根据西方服装发展的因素,分析论述西方服装的等级观念在服装上得表现。从服装的等级观念用实例来分析西方的服装等级化的身体概念是怎样的,主要特

征是什么?

16-19世纪女性服装外部廓型的变化显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到近代资产阶级文化

对身体的描述及被等级化了的身体概念。

简述男装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并分析其成因。

19世纪的社会大变革进一步将男子推向了社会前沿,男子广泛参加工业活动和

商业活动,其活动场所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对服装的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

男装向现代形态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

1、现代形态的雏形期,受大革命的冲击平民阶层的服装成为时尚,黑色上升成礼仪正式服色。上衣夫拉克开始流行,前襟从高腰身处斜着向后裁下来,衣长

短至膝部,有立领或翻领,后开禊。前门襟的扣子一个也不扣或只扣两粒。基

莱色调明快成为重要的装饰,单色的庞塔龙。

2、现代形态的成长期,受女装的影响,出现了收腰身,耸肩的造型,三件头的套装向修长风格发展。夫拉克的驳头翻折下延到腰际,前襟敞开不扣,露出基莱。紧身的庞塔龙用淡色的针织面料穿着时加上裤脚在脚底带蹬。

3、现代形态的确立期,三件头的在19世纪50年代最终确立,标志有两点:一

是用同色、同质面料制作;二是形成按用途穿相应套装的习惯,上衣变化最多,分化出礼服和便服。

4、现代形态的稳定期,男装在这一时期处于稳定,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套

装的变化也只在细节部分或是面料的更新。基莱不再是装饰的重点。人们的注

意力转移到上衣和裤子的质地和颜色上,并以同色同质为美。衬衣很快形成现

代型的成衣,领口系上领带或蝴蝶结。

工业革命后男装形成了按用途穿着的套装形式,其中上衣分为哪些?

(1)晨礼服前襟自腰部斜着向后裁下来,腰部有直横切断接缝,后片有一直

开到腰部的开衩,开禊顶端有两粒装饰扣,衣长至膝。袖口有四粒装饰扣。

(2)夜礼服,又叫燕尾服,成为男子夜间参加聚会的正式礼服。造型的显著

特点在后片和驳头。后片分成两个燕尾,衣长至膝;驳头尖角向上,成为戗驳头。前衣片短至腰际,双排扣6枚。

(3)大礼服前门襟为直摆,双排扣,4-6粒扣,衣长过膝。后成为男子昼间正

式礼服。

(4)外出便装维斯顿。腰部没有横切断接缝,稍收腰身,衣长至臀部,一般

为平驳头单排扣,2-3粒扣,也有双排扣的,较为宽松舒适。

1、Christian Dior 法国

2、 Cristobal Balenciaga 法国巴伦夏加

2、皮尔巴尔曼nino cerruer意大利

3、森英惠HANAE MORI

4、高田贤三Kenzo

5、川久保玲Rei Kawakubo Comme des Gar?ons

6、渡边淳弥(Junya Watanabe

7、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

8、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9、薇薇安韦斯特伍德英国(vivienne westwood

10、乔治阿玛尼GiorgioArmani 意大利

11、让保罗高缇耶Jean-Paul Gaultier

12、范思哲Versace Gianni Versace 詹尼·范思哲

13、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 英国

14、詹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é意大利

15、卡尔因克莱因Felix Christian Klein德国

16、拉尔夫劳伦RalphLauren 美国

17、卡尔拉格菲尔德德国

18、拉尔夫维克多Viktor&Rolf荷兰

19、Martin Margiela 比利时

20、Dries Van Noten 比利时

21、加勒斯普Gareth Pugh英国

22、Ann Demeulemeester比利时

23、Dirk bikkembergs比利时

24、Dirk van seane比利时

25、Walter van beirendonck 比利时

26、英国:British England

Belgium

27、比利时

为什么学习外国服装史,举例说明。

瓦伦蒂诺加拉瓦尼高贵的罗马式风格

瓦伦蒂诺的设计善于表达高贵优雅的造型,强调成熟端庄的女人韵味,体现了华丽壮美的罗马式艺术风格。他的高级女装精美绝伦,充满女性魅力,用色华贵、典雅,造型优美、俏丽,用料讲究、高档,做工考究、细致。他的设计在名流社交圈中广受名媛淑女的欢迎。70年代开始男装、童装以及装饰布的设计。瓦伦蒂诺(又称华伦天奴)的品牌飘洋过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他的专卖店和那醒目的V字。"追求优雅,绝不为流行所惑",是瓦伦蒂诺的名言。他将这一设计思想充分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上。无论时装潮流如何变化,他始终遵循高级时装的传统,追求华贵、典雅和精工细作,使服装具有大都市和贵族化的气派。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与朋克式

她的作品反映了现代大都市部分青年的追求,是对传统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的背叛,同时又极具创造力,往往预示着未来时装发展的趋势。从70年代初开始,创作了"朋克"风采系列;80年代推出“新浪漫主义”和“海盗服”;1983年"美女"

主题,她连接不断地让英国妇女领略了诸如紧身橡胶女商人套装、无跟袜、无

上衣的撑架裙、有吊袜带的西短裤、带葡萄叶的紧身衬裤、外穿的文胸等奇装

异服。她的作品是将现世的丑陋和阴暗面暴露出来,给予公开化,从而唤起人

们对改革的重视。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风格家具详解

一、古埃及家具 公元前15世纪 1、风格形成 古埃及是奴隶制专制国家的典型代表,具有从法老到大臣、平民、奴隶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社会性结构。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法老专制一方面禁锢了艺术的创作自由,确立了种种艺术规范;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古埃及艺术的统一风格和宏伟巨作的产生,最终使埃及艺术保持了稳定的传统,形成了自由独特的风格。 另外,埃及人对“死后生活的崇拜”这一特殊的宗教信仰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艺术风格,人死后将到一个另一个永恒的世界去生活,现实世界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过渡,只要保存好死者的尸体让其灵魂有所归宿,人就会永远快乐的生活。埃及的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人死后的生活而展开的,埃及家具风格也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 古埃及属于政教合一的王国,宗教信仰与王权的崇拜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把至高无上的法老奉为神灵,想象为人兽的混合体,这也是渊源于原始埃及人对动物的崇拜,当时凡动物都是埃及人的“神”,各个部落,都有其某种动物为标志的“图腾”。埃及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以可以维护政权的各种“神”为主体。 家具作为活人和死去的人“生活”中的主要器具,常常又见各种神化了的动物,如:以鹰头男人为形象的象征智慧和保卫王权的“荷鲁斯”神、太阳神、母牛形象的哈托尔女神、马头、马脚、狮头、狮身人首、鹅头、鸭头等或整体或局部地出现在家具上。借喻统治者坐卧于“神体之上臣民和奴隶必须俯首贴耳”。 古埃及家具装饰图案在特征上以直线占优势,多将家具的腿雕刻成牛蹄、马脚和狮爪状,动物腿脚采用双腿静止时的自然姿势,放在圆柱形支架上。采用几何或螺旋形植物图案装饰,用贵重的图层和各种材料镶嵌弧形座位的凳子;折凳的四腿,如剪刀状分两组交叉,脚部常采用鸭嘴图案的雕刻装饰;宝座两边常采用全身的狮子雕刻以作装饰;其他椅塌的兽形腿多呈动物走路时的姿态,作同一方向行进的方式安排。 2、风格特征 古埃及的贵族们,在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2181年,包括第四王朝到第六王朝)就开始使用椅子、凳子和床等家具,并在上面饰以金、银、宝石、象牙、乌木等,还做了细致的雕刻,如1925年出土的古王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2600年第四王朝的赫特菲尔斯女王的黄金床和座椅等。无不反映埃及宫廷的家具是统治者地位的象征。在精雕细刻之后,还要

古罗马古希腊时代特征讲解学习

古罗马古希腊时代特 征

古罗马古希腊时代特征 政治上:古罗马民主政治机构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给后人世界以借鉴,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源头,而在古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独树一帜,构成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法律基础。罗马法蕴含着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具有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价值,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先声,并影响亚洲,美洲国家的法律制定。 经济上: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为希腊的民主,罗马法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 文化: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年改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3~16世纪时代特征 经济上:1、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先对的孤立状态,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经济全球化由此起步。 2、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扩张开始,它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封建主义的衰落,为工业化的到来提供了基础。 思想文化: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 1

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推动着欧洲朝着理性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7世纪—18世纪(革命时代) 经济:殖民扩张不断发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廉价原料和市场,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人类开始迈入工业时代。 政治方面:英美法资产阶级开始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体,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 文化方面: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人类进入科学时代,同时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并冲击着专制王权和宗教神权,推动了人类社会走向理性化。 19世纪~20世纪初时代特征 经济上: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后逐渐走向欧美国家扩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整个世界开始在此基础上连成一体,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时代到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由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古罗马的法律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古罗马的法律 一、选择题 1.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解析A、D都是雅典民主制的具体内容,故不能支持“不民主的基础”的论断;C项是陶片放逐法的表现,也是雅典民主改革的内容,故排除;雅典民主只是雅典公民的少数人的民主,占大多数的奴隶不能享受民主权利,故可以支持该论断,B为正确 答案 B 2.翻阅下面这部著作,你不可能看到的论述是()。 A.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B.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C.城邦的狭小阻碍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D.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治 解析城邦的狭小使得公民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答案 C 3.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意思是:在雅典民主制下,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做法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答案 B 4.帕帕迪是雅典郊区的一位农民,今年(前399年)30岁,他是家里的男主人。今天,他和妻子去城里参加公民大会,结果他遇到了如下图所示的情况。帕帕迪遇到的情况不能表明()。 A.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监督制 B.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C.雅典民主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D.妇女和外邦人的民主权利受到歧视 答案 C 5.“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解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陪审团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排除C。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所以还有改进的空间,不能为后世提供完备的司法程序,排除D。“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说明雅典尊重公民的权利,“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所以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B。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

希腊服装

服装鉴赏----希腊风格 班级:10服装设计(一)班姓名:尉迟小雨 服装材料:羊毛&亚麻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推动服装文化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古埃及的衣料主要是亚麻织物,古代西亚主要是毛织物,而到古希腊时期,这两种植物都发展到相当水平。这是伴随着文明的交流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克里特人自古精通航海和商贸,在其全盛期,他们经常袭击处于黎明期的希腊人和爱琴海域的沿海城市。那里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常常不得不向克里特人进贡。被掳掠到克里特的妇女和孩子就成了克里特的努力。克里特人经常把自己生产的织物、银器和陶器运到地中海的各个城邦,并且把与埃及交易来的亚麻织物,以及其他物产拿来与希腊人交换油、谷物和葡萄酒等农副产品。他们在爱琴海域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太林斯、迈锡尼和特洛伊就是其中几个代表性的殖民地。 服饰色彩 希腊文明:希腊人所使用的色彩,据荷马记载,有黄、绿、红、暗红、暗紫等几种,所使用的染料和矿物染料,例如铁锈、散沫花、果树的茎、植物那种发暗的绿,其它还有白色和黑色。在衣服的色彩当中黄色只用于女性的衣服。推罗出产的紫色非常出名,也相当贵重。古典期的顶峰时期几乎还原到白色。这是希腊人对衣服的造型感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恶整,因为丰富的衣襞无需那么多彩的纹样再去装饰。除了特殊场合外,一般图案多装饰在较为平整没有衣褶的衣服表面,这种设计上的美学原理通过他们的实践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从留存至今的大理石雕像看,一般人们认为那时的服装都是白色的,没什么色彩和纹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那时的雕像原本都涂有写实的色彩,随着年代推移,颜色剥落或褪色了,只留给人们大理石本身的白色,这种效果反过来得到后世艺术家们的认可,于是现在的雕刻就形成了不施色彩的习惯。当然在古典时期的雅典,上层社会确实曾流行白色,但一般还都使用彩色图案装饰的布料。这可从一部分雕像的凹部看到留存至今的着色痕迹,另一方面,从希腊瓶画上看,古典期以前的作品,衣服上是有非常精美的满地花纹的) 4 ?" S) j 约公元前4世纪,世界服装进入了以欧洲希腊为代表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希腊人以其涌动不息的创造激情,创造出了服装艺术无比幽雅,无比轻松的整体形象,从而被后世树为楷模,称之为古典而完美的形式.后来的罗马文明也深受其影响 在古希腊,穿在身上的都叫CHITON(如果在GOOGLE中查找,有两个选择,1服装2海洋生物)男子常服,劳动服也可简称CHITON,采用的是快料横向对折包住身躯,一方面与他们的审美观有关,另一方面则取决纺织技术. s! G' r; b$ l/ h. Q 美索不达米亚及美洲常见的原始腰织机所织的布门幅比较窄,只有30CM左右,希腊采用的悬挂式织机可织出1米以上的布料,没一件CHITON都可以用一整

古罗马时期艺术风格特征

古罗马时期艺术风格特征 罗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邦,逐渐发展成控制整个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共和国,最后扩展为统治整个地中海地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罗马帝国。东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北包括高卢,南至埃及和北非,罗马帝国一直延宕至公元15世纪,这期间,分化、整合;整合、分化,直到拜占庭王朝——东罗马帝国消亡,整整进行了一千余年。这样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帝国,又有着上千年的演化历史,反映 在文化与艺术上,必然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古罗马文化是在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人的强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古罗马文化与艺术,主要繁荣于共和末期和帝国时期,古老的意大利土著文化,深受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影响。伊达拉里亚人早在公元前8—3世纪,就创造了拱券建筑和具有东方风格的装饰壁画,以及有力而写实的雕刻,这些对古罗马艺术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古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古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古希腊人征服。古罗马人是古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摹仿者。古希腊艺术对古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民族特点,古罗马艺术也有其不同于古希腊艺术的独特之处。相比之下,罗马人的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

上追求宏伟壮丽,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古罗马文化与艺术的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 刻方面。 一、罗马时期建筑风格特征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 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 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的建筑最辉煌、最有艺术价值的则是为经济服务或为人的生活(物质、精神)服务的建筑,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如广场、道路、桥梁、高架输水道、隧道、剧场、竞技场、浴场、住宅和别墅等等。这些建筑几乎全是直接为人的物质生活或精神享受服务的。在艺术风格方面,它们也追求和谐,追求完美,追求崇高,但已不是一种“神圣”的和谐、完美、崇高了,而是现实人生的一种“合宜”,是经济繁荣,和平安定,和追求现实刺激的“崇高”,有的“崇高”还直接与某种“悲剧”情绪相联系,如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它那完美、和谐、崇高的造型,因与其功能性的悲剧意味相联系着,是沐浴着奴隶血泪的一种崇高,所以,使这种崇高、完美,更具有了世俗性,它能让人赞叹、使人振奋,但难以产生像希腊神庙的那种“神圣”感。这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风格中的和谐、完美、崇高与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最大区别。至于另一些世俗的建筑,如卡拉卡拉浴场,它那和谐、完美而又雄伟的风格,也主要来自于世俗的情感,而不是来自 理想主义的神圣意识。 在具体建筑的造型风格方面,古罗马的建筑也是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风格,又革新、发展了它。如古罗马大斗兽场的外部立面,特别是高4层的外部立面,就是古希腊柱式构图的复写,它的底层是多立克柱式,第二层是爱奥尼克柱式,第三层则是科林斯柱式,在顶层则围绕着壁柱。但是,古希腊的这种柱式,在古罗马的这座杰作中已不再像在古希腊建筑中那样起结构作用了,它已蜕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装饰,真正起结构作用的部件是隐藏于墙壁之中的结构体。同时,在屋顶造型方面,古罗马人更是极大地革新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方式,将古希腊习用的梁柱结构,代之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拱券支撑方法,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这种拱券结构因经济、实用,且审美效果也很好,故不仅应用于神庙、宫殿等特殊建筑,而且扩展到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如道路、桥梁、输水道、港口、剧场、住宅、仓库和下水道等。从而使许多雄伟建筑在表现和谐、完美、崇高的同时,具有了一种明显的“圆”味。但同时,古罗马的建筑又

古希腊艺术

第五章古希腊艺术 古希腊美术的发展历程 1.爱琴文化时期(公元前31世纪~前13世纪) 这是希腊美术的前源。爱琴文化的发现,得力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和英国学者伊文思。由于他们深信荷马史诗中所描述的英雄神话真有其事,便随史诗所描述的线索进行考古工作,从而使过去一直被认为仅仅是荷马艺术幻想的情景,突然以确凿的实物给予证实。爱琴文化的发现,使人们了解到,早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人就从石器时代转到青铜时代,此后1000多年间,克里特、迈锡尼,还有季克拉基斯群岛曾有过十分发达的经济与文化。 2.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 这是古希腊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传说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吟唱过两部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部史诗成为今天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主要文献资料,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荷马时期”。 荷马时期在文学、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神话和史诗,美术上的成就可谓黯淡无光。自从北方来的部落统治希腊以后,希腊美术既见不到克里特那种快乐的风格,又失去了迈锡尼艺术的写实性,在几个世纪里,作品相当粗糙和简陋与原始。从目前遗留下的艺术作品上看,大部分都是僵硬的几何形,没有对细节的描绘和刻画。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是用于敬神和陪葬的陶瓶。这些陶瓶造型简朴,大胆地描绘的对称图案形成一种匀称的表面结构。因此,荷马时期在美术史上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3.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 此时的古希腊,不仅正式确立了奴隶制的城邦国家,而且完成了它在地中海及黑海沿岸的移民过程。这在社会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艺术创造上也是再生的开端。在频繁的东西贸易交往中,东方文化不断传入,并希腊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希腊艺术生长的土壤毕竟与东方先进国家不一样,它不能完全照抄东方文化,而是吸收东方文化的长处,另一方面尽量摆脱东方文化的影响,发展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艺术风格的变化也十分迅速,这集中反映在瓶画、建筑和雕刻方面不断创新所取得的成就上。 4.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公元前5世纪前期的希波战争,拉开了希腊古典时期的帷幕。这场战争由于希腊各城邦之间非凡的合作,最终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希腊人的民族优越感。可是,战争带来的和平和安宁并不持久,它很快的被曾在反波斯战争中扮演领导角色的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争夺所取代。此后,希腊城邦之间的不和带来了不少的骚乱。就在这一时期,希腊进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进一步成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特别是在文学艺术上,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高峰。可以说,古典时期的美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雕刻和建筑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5.希腊化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公元前334年,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大帝继承父亲的遗志,率领军队发动战争,侵略东方,进攻波斯。他的霸业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把东方文化带到了希腊,同时又把希腊文化传到了东方。因此,在历史上一般把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到公元前1世纪希腊历史结束,称为“希腊化时期”或“泛希腊时期”。 古希腊美术的酝酿与诞生 真正意义的欧洲美术该从古希腊开始。希腊美术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因此被视为爱琴美术的延续。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无法想像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 进入奴隶社会的希腊半岛,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城郊农村组成大小不等国家,各自为政。其中最强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实行强国强兵政策,在城邦内部实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十分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所以管理国家、锻炼身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希腊本土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适宜于户外裸体锻炼比赛。由于裸体运动,改变人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反以健美身体为光荣,这引起美学家们的关注和艺术家的表现,美学家们发现人体美,艺术家们创造美的人体。大政治家伯里克利斯说:“我们是爱美的人。”希腊民族是爱美、创造美的民族。 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

古希腊服装的演变与希腊元素在现代服装的运用

一、古希腊服装的演变 古希腊服装从着装体态上大致可分希顿(chiton)和希玛纯(himation)两种。其中希顿相当与我们现在的连衣裙,是最基础的衣服。希玛纯则是缠裹在希顿外面的一块布,相当与外套。 希顿是古希腊男女皆穿的一种衣服,从着装状态和方式上有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两种。 多利亚式(Doric Chiton) 这种希顿一开始由多利亚人穿,它没有袖子,造 型简单、粗狂,多用白色毛织物,在布的边缘还 织着色线装饰,也常用靛蓝藏红花等来染色,或 织出各种纹样。毛织物厚重,垂感好,很适合表 现这种悬垂褶饰的服装造型。 着装方式:先把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 腰际线的长度,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对折的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提起布,在前面用别针固定起来。多余的布料自然地垂挂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接着再系腰带是,要把布往上提一提,使布在腰间形成膨胀的余量,以致垂下来盖住腰带。

爱奥尼亚式(Ionic Chion) 爱奥尼亚式原是小亚细亚西岸的爱奥尼 亚地区人穿的,最初是男子的衣服,后来 男女共用。公元前6世纪前后传入雅典被 普遍采用。基本结构仍保持原有特色,与 多利安式不同的是它的侧缝有缝合并且 有袖子,尖头别针由安全别针取代固定方 式和位置也有所不同。这种希顿的材料很 薄,主要是亚麻的绉布,经常用地中海出 产的紫贝来染色。这种式样使整体造型更 加古典、柔美、优雅。 着装方式: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侧缝除留出伸手的一段外,其 余部分缝合,形成筒状。从双肩到两臂用安全别针一段一段固定起来。 腰间根据不同需求可系腰带在不同地方,也可不系。 希玛纯是指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它没有固定的造型,一 般为方形的毛织物,有各种大小。在用途上可分为有里子的外出用 的和没里子的平常用的两种。 另外还有一种叫克拉米斯的小斗篷。之后在希腊化的放荡铺张

从城邦看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摘要:西方政治思想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而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可以说,那里诞生了西方民主的精神文化,为以后的文艺复兴也奠定了基础。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以城邦为中心的城邦民主制,它继古老的东方文明之后而居上,在公元前一千世纪散发熠熠历史光辉,成为难以泯灭的历史遗产。当然这种制度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它对现代社会仍有着重要影响和启发。 关键字:地理因素城邦民主制局限性历史意义 正文: 古代希腊是民主政治的萌芽。从词源意义上讲,民主一词的意义是“由希腊语的demos(人民)和kratia(统治或权威)派生出来的—democratic,意为‘由人民进行统治’”。从严格意义上讲,人类今天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政治学,也是从古希腊那种倡导理论思考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中产生出来的。“主权在民”,亦即实施公民的平等原则是它的本质特征,也是希腊式的城邦制度的基础。所以,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探讨那些相关的政治科学的基本概念时,也不能不重新回到古希腊这个曾经孕育现代科学文明原初状态的城邦社会中。 一、城邦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古希腊文明始于希腊半岛最早的克里特文化与迈锡尼文化。在这两种文化相继兴盛的过程中,希腊人在对外移民和部族征战中逐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邦制度。希腊特殊的地理条件为城邦的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古希腊的地理范围是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东面的爱琴海群岛、西面的伊奥尼亚海群岛,以及今天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希腊半岛80%是山地,山岭纵横,河流交错,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海岛星罗棋布,气候温和、湿润。这些地理特点对古希腊影响重大: 第一,群山把古希腊分割成众多面积不大的地区,很容易构成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的城邦国家。所以促使希腊城邦的确立。第二,古希腊国家的国土面积小、山地众多,交通异常困难,再加上地域的割裂、不便的交通导致城邦很难实现统一,造成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导致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为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第三,古希腊被分割成许多地区,各地区间彼此隔绝,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所以城邦政体多元化。第四,在狭小的城邦国家里人们比较熟悉,给古希腊城邦实行直接民主提供了条件。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思想观念上

中外服装史学习心得

中外服装史学习心得 本学期的辅修课程中,我校开设了中外服装史这门课程,而我对服装本来就很感兴趣,对于这门可以让我纵观中外数千年服装文明发展的课程我更是非常喜欢。 在整个课程的前大部分,老师带我们领略了从古埃及古罗马时代直到现代的西方服装发展过程。老师通过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服装实物图以及自己实地参观拍摄的照片向我们讲述各个地域各个时期的服装样式,服装特点,服装和时代的关系等等。我觉得西方服装史中最值得关注的主要是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文明最初兴起时的服饰,以及十七十八世纪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服饰,还有一二战时期现代服饰的兴起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对世界服装中心的影响。我们不但看到了古埃及服饰的富丽堂皇、古希腊服饰的高贵典雅、巴洛克时期的华丽庄严、洛可可时期的艳丽自由,还看到了西方现代服饰的渊源和发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十六世纪开始出现的对人体的大量人为化造型,比如女子的紧身胸衣和女子裙撑。经紧身胸衣的束造,女性的胸部被抹平出现平板僵硬的外观,腰部被勒得极其纤细,而女子裙撑的人为塑造女子下体造型更使得女性整体造型夸张,为追求一时的时髦而对当时的欧洲女性造成了巨大的摧残。 此外,我还知道了服装起源有御寒护体,吸引异性等说法,知道了古希腊时期服饰和建筑造型的一定联系,知道了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服装开始了男子上宽下窄女子上窄下宽的人为化造型,还知道了路易十四在十七世纪下半叶推动法国巴黎成为世界服装中心以及在 十九与二十世纪时服装的迅速变化和多元化发展。在十九及二十世纪,一大批服装设计师如雨后春笋般在西方各处开始崭露头角,而如今的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如Dior,Channel等等都是在当时开创了女装的新风尚。 不知不觉,我们已学习完西方服装史,继而开始对中国服装历史进行全面的学习。与西方服装史的极其多变化并追求时髦不同,中国服装更多的会体现一种文化内涵和等级差异,这与我们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有着巨大的关系。作为一个学生,我在学习中国服装史之前从各种历史剧纪录片中也看到过古代的衣冠服饰,但如今我对它们有了更深入更专业的了解。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服饰可谓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服饰中往往会融合如由白,青、黑、赤、黄代表的金、木、水、火、土,即“五方正色”,而寓意美好的事物如蝙蝠,寿桃,梅花等等也会频繁出现在古代人们的服饰上。同时,随着朝代的变迁,封建统治的加强,服装也有了区分官员等级和权贵阶级的作用,比如在唐高宗时代黄色也开始成为封建集权者服饰的专用色,武,到明清时期官服上所绣的图”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则天时期规定官服上 案已经可以完全体现一个人的地位和权势了。而如同西方妇女的穿紧身胸衣一样,从五代时期开始中国女性就要遭受裹小脚之苦,直到民国时期才有所好转。而在民国时期后中国服饰就大大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开始向舒适性实用性和多风格方向发展了。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特征 一、古希腊文化及其文化特征 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大。换言之,上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却未被湮没,足可见其文化内涵的深刻性。希腊是城联邦,各城即是独立的奴隶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政体。所谓的希腊文明是个包罗万象的文明,主要是包括雅典文明、特洛伊文明、斯巴达文明等等。比较注重文学、哲学、数学、天文学等科学,总得来说都是比较先进。 古希腊文化的特征主要有四方面:1、理想主义。古希腊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就是和谐是美。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黄金比例的观点,并运用于绘画雕刻。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观一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宇宙和世界按照“数”的关系和原则构成的,因此是最和谐的`最具有数的规律性。文学作品中,男性大多具有非凡的力量`英俊的相貌`发达的肌肉。女性则有惊世的容貌,诱人的胴体。神其实与人一样拥有情感`缺点,只是他们拥有人不具有的神力,换言之,神只是理想化了的人。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决不偶然。古希腊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希腊人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享乐。希腊神话中经常出现半神般的英雄,像赫拉克勒斯`忒修斯`珀修斯等,不需要再举例。神同人一样,追求女色,争强好胜。3、理性主义。希腊人是奔放的,拥有所谓的“酒神情绪”。但比起其他民族,理性色彩还是比较突出的。古希伯人信奉上帝`埃及人崇敬太阳神,印度人膜拜的就更多了。希腊人对神的态度与其说是崇拜不如说追求向往。人甚至敢开神的玩笑。这种理性主义使得苏格拉底可以为真理喝下毒酒。希腊人将这运用到哲学,思考世界的本原,探讨悖论的逻辑;运用到科学,研究杠杆`滑轮`浮力,发现数的奥秘。4、悲剧性。自身的追求与命运的矛盾,就形成悲剧。严格说,每个民族都有悲剧性,但希腊最浓,似乎只有日本与其向近。荷马史诗就是悲剧的代表。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是两种典型的悲剧人物。前者是自身追求与命运矛盾,后者是自身思想与国家使命矛盾。这里不祥加介绍。5、雄伟性。这点是上面一点的延续。悲剧不是侧重写悲,而是写悲壮雄伟。希腊的史诗戏剧大多体现英雄主义色彩,抒情性较强。语言高亢,句式短促。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高大壮观,雕塑《掷石饼者》形象健美,都体现这一点。 二、古罗马文化及其文化特征 古代罗马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与希腊毗邻。公元前5世纪希腊古典文化高度繁荣之时,罗马还是一个刚刚步入文明的城邦。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罗马文化也影响越来越大。罗马文化是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希腊文化有着千扮万缕的历史联系。无论在建筑、宗教、科学、折学,还是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和印记,是对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但它在这些方面的成就却又比希腊更胜一筹。 罗马人早期是一个农业民族,在很长的时间内,他们一直保持着一种浑厚质朴、勤恳务实的民风。共和早期的罗马人生活节价、不事奢华,人们衣着朴素、饮食简单。在罗马民族精神的影响下,质朴务实成为罗马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如:罗马艺术更倾向于实用,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观,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罗马艺术的突出成就表现在建筑和雕刻上。罗马建筑在整体规划、建筑技术结构的复杂、用途的广泛类型的多样化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希腊,形成了罗马风格的建筑。大圆柱型和拱券结构是罗马式建筑的显著特点,同时逐渐形成了罗

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代希腊人在学科、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恩格斯说的“没有希腊、罗马奠定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 公元前6~前5世纪之间,希腊进入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工商业奴隶主掀起的民主运动,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悲剧、喜剧、音乐、雕塑等,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同时有推动了自由辩论和对于知识的重视,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哲学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性的反省和思考,产生和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它支配了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 最早提出较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是一些研究宇宙构成的哲学家。他 们认为宇宙是由某种或某些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构成的;人的心灵 也是由同样的元素构成的,因之人能够认识世界。公元前 6世纪的毕达哥 拉学派认为,数的秩序、比例和尺度,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而且构成了 宇宙的和谐。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不同长短 高低的声音,按照数的比例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个宇宙是一曲和谐的音 乐。他们有“天体音乐”的讲法,其他如“黄金分割”、“多样统一”等 美学上的形式观念,也是根据数的秩序提出来的。节奏、对称、和谐等形 式观念,是希腊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毕达哥拉关于和谐的观点,不过他认为和谐不是由"联 合同类的东西"造成,而是由“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 最美的和谐”,和谐是从斗争中产生的。德谟克利特则提出文艺创作中灵 感与模仿两个重要的美学观念。到了苏格拉底,希腊哲学的重点从宇宙论 转到政治伦理方面,美学思想也强调对于人类社会的效用。苏格拉底认为 同样的东西,当它适合目的,对人有用的时候,是美的;反之,当它不适 合目的,对人无用的时候,就是丑的。亚里士多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 的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从而成为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 基者。 柏拉图在把美学思想融贯在哲学思想中,广泛地探讨了美与艺术的问 题。他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理念”,现实世界是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 事物的美也是从美的理念派生出来的,美的理念是“美本身”。现实事物 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美本身”。他离开美的事物,认为另外还有一 个高高在上的美的理念存在,这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把美学研究从现 象引向美的本质,从个别事物的美引向美的普遍规律,则是一个历史的贡 献。西方美学史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争论,是从柏拉图开始的。柏拉图比 较系统地提出了“艺术是模仿”的理论。他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 仿,而艺术又是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艺术是“模仿的模仿”,是“影 子的影子”。从而否定了艺术能够认识真理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诗往往 挑动感情,败坏人性,亵渎神圣,因而要把诗人从他的“理想国”中赶出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的。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2.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普罗提诺强调了形式在美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正如克罗齐对他的评论中所说:“那么,被表现为石块的美不存在于石块之中,而只存在于对它进行

古希腊城邦制度

浅论古希腊城邦制度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正文 (2) 一、城邦及城邦制的含义 (2) 二、城邦及城邦制度的演变 (2) (一)城邦的演变 (2) 1、第一阶段 (2) 2、第二阶段 (2) 3、第三阶段 (3) 4、第四阶段 (3) (二)城邦制度的演变 (3) 三、城邦制度的内容 (4) (一)公民权 (4) 1、公民的范围 (4) 2、公民的权利 (4) (二)官制 (5) 1、官职的设定和人选 (5) 2、民主与议事会 (5) (三)法治 (6) (四)陶片放逐法 (6) 1、陶片放逐法的概念 (6) 2、陶片放逐法的利与弊 (6) 四、城邦制度最兴盛时期 (7) 五、城邦制度的衰落 (7) (一)战争 (8) (二)不符合时代发展 (8) (三)伯罗奔尼撒战争 (8) 参考文献 (9)

城邦制度根植于古希腊的城邦,直接演变于原始社会的氏族民主制度,是希腊文化和政治思想的产物,极像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度。城邦里即实行民主制度,同时又存在着奴隶制度,因此,希腊的民主政治只是属于少数人的民主政治,又称为贵族政治。城邦设有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议事会等。希腊在城邦体制下达到了其文明的繁荣昌盛的高峰。 关键词 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公民大会

一、城邦及城邦制的含义 城邦,来源于古希腊语Polis,现在也将其翻译为city-state.①我们可以从这个英文翻译中看出,城邦,就是一个城市连同其周围不大的一片乡村区域就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②当然,这些独立的主权国家疆域是很小的,相对的,这些独立的主权国家的人口也不多。在柏拉图(Polis)的《理想国》中,他所理想的国家就是一个小国寡民的城市国家,和“城邦”相契合。在古希腊,大大小小的城邦星罗密布在希腊半岛上。就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那种不是很成熟的政治结构:有王,像阿克琉斯,统治着他的人民;有人类之主,阿伽门农,像是一个封建君主。他们还组成一个定期的商议会(council)来商量处理各种事务。 城邦制度是希腊的城邦制和兴盛的思想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是希腊的传统,也是希腊政治制度的不可违背的潮流,同时又是希腊政治学的既存前提,离开了城邦制度就没有政治学。 二、城邦及城邦制度的演变 (一)城邦的演变 城邦是从氏族逐渐演变而来的。 1、第一阶段 希腊原始社会及其以前的那段时期,由于各种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家,即氏族,是唯一的社会组织。在那个时期,宗教与政治,即社会组织几乎是一体的,每个氏族都有自己信仰的神,有各自的祭祀,各个氏族之间除去必要的物质交换之外,很少有交往。 2、第二阶段 随着宗教观念和社会组织同时发展,几个氏族开始联合起来。虽然氏族的宗教不允许氏族混合,但他们想到了另一个折中的方法——几个氏族除了各自保留自己的特别宗教外,还另有一个共同崇祀。这若干个氏族合成的团体,便叫居里(curie),其希腊文的名字叫 pluaterie。每个居里各有居里长,希腊①[英]H.D.F..基托著徐卫翔黄韬译:《希腊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集社,2006,第59页。

浅谈古希腊城邦制度

浅谈古希腊城邦制度 姓名:林北辰学号:20153403753 班级:150405 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古希腊城邦的历史意义在古希腊的历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古希腊文明就是城邦文明,一部古希腊的文明史就是它的城邦发生、繁荣及其式微的历史。 且看城邦的定义,城邦或称城市国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原始公社演化而来的一种公民集体。根据目前史料,古希腊城邦中,雅典民主政体的建立在时间上先于其他城邦,因此可以认为雅典是古希腊民主政体的发源地,而雅典民主政体的成因即可视为古希腊民主政体的成因。这些成因不外是:原始社会民主遗风;工商业发展及独立小生产经济的稳定;平民力量增强和贵族内部的分裂;以梭伦等为代表的个人作用等等,均为雅典民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古代希腊城邦在形成之初,政权一般都由原来的氏族贵族把持。原由氏族贵族成员组成的长老议事会转化为城邦的贵族会议,掌握着决定城邦事务的大权。部落军事首领演变为城邦的执政官,负责处理城邦的行政事务。部落民众大会则转变为城邦的公民大会,在形式上保留了对贵族会议的提议进行表决的权力。这样的城邦政权组成形式被称为贵族政治古希腊城邦是在公元前8~前6世纪渐渐发展形成。城邦是古希腊存在的一种基本的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然而每个城邦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也有各自的政体,在各邦之间一般则是平等的邻邦关系。故此,这就形成了古希腊城邦文明的第一个显著历史特色: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之所以说“小国寡民”是因为在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地理面积最大也就是北京的一半,而人口也只有40万人。古希腊更多的是蕞尔小邦,人口不过一两万,大小也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各邦长期独立自治”,是因为城邦的自治权利或多或少属于各邦公民,采取互不干涉原则,政体也是由公民决定,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可将城邦政体划分为若干类型,其中贵族制和民主制在古希腊城邦中最为流行。从这样众多的政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古希腊城邦文明的另一个历史特色:主权在民。即实施公民的平等原则,这也是它的本质特征。雅典的民主并非面向所有公民,而是只适用于雅典的男性成年公民,众多的外邦人和妇女都无权享受这种权利。但它毕竟在盛行专制的的时期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也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值得参照的政治体制形式。 古希腊城邦文明有很多特点,首先古希腊诸帮分立,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帮之间的差距比较大,正因为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也就形成了直接民主制。公民既是城帮的主人,又是城帮本身。因此,它的各邦多实行民主政治,所有城邦的公民都享有政治的垄断权和土地的独占权,非公民则是被统治者的对象,也无权拥有土地。每个城邦都有三种政治机构:由成年男子构成的公民大会、议事会和经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首先是负责军事指挥的公职人员。在希腊城邦的历史上有过君主制,也有过具有个人独裁色彩的僭主政治;但在城邦制度发达时期,以共和政体居多。原始民主遗蕴的影响、经济因素、平民力量增强,都提供了雅典民主形成的可能性。而将可能变成现实还需主观条件的配合,即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的活动。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