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1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41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41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41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恙虫病(scrub typhus或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sushi,Ot,原称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l tsutsugamushioi)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经恙螨幼虫叮咬传播。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严重者可发生死亡。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东亚各国流行较为广泛。恙虫病在我国呈广泛分布,大部分省份都曾有病例报告。我国恙虫病疫情在80年代末期达到高峰,年报告约2500例。1989年后不再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始网络直报,全国病例报告数呈上升趋势,北方地区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多次出现局部暴发疫情。由于医务人员对该病缺乏认识,故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为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该病的发现、报告、诊断、治疗、个人防护、实验室检测和疫情调查与处置工作,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正确开展恙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 (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恙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恙虫病病原体是恙虫病东方体,原属于立克次体科(Rickensieae)的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后经研究发现,该病原体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于该属其它立克次体,从而将其另立一属,称东方体属(Orientia),将恙虫病立克次体改称为恙虫病东方体。 1.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 恙虫病东方体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附近的胞质内寄生,行二分裂繁殖。经Giemsa或Guneinez染色光镜下可见立克次体,大小为0.3-0.5μm×1.2-3.0μm,在电镜下可见其多形态,呈圆形、椭圆形、短杆状及哑铃状等。 (2)培养特性 恙虫病东方体的分离和鉴定常采用小白鼠,培养多采用鸡胚卵黄囊和组织细胞。鸡胚培养时,多采用7-9日龄,行卵黄囊接种,濒死收获即可获丰富的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东方体多采用Vero和L929培养。 2. 恙虫病东方体的分型 (1)血清型 恙虫病东方体存在抗原型的多样性和混合型。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已从患者、媒介昆虫及啮齿动物中分离到百余株恙虫病病原体,公认的标准型为Karp、Kato和Gilliam 3个血清型,在中国均有分布,据目前文献报道,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以Karp型为主,长江以北地区以Gilliam型居多。 (2)基因型

18例恙虫病的治疗体会

18例恙虫病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3-14T16:47:06.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47期供稿作者:贺勇谭萍萍[导读] 如需在丛林绿野、溪畔湖岸劳作尤其是5至10月份,必须加强个人防护。 贺勇谭萍萍(湖南耒阳市中医院 421800) 【中图分类号】R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7-0281-01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所致的机型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因通过恙虫病幼虫叮咬传播得名。临床上以叮咬部位出现焦痂或溃疡形成、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以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为特征。恙虫病近半年来在我市广泛流行,我科连续收治恙虫病患者。由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该病治疗无效,且容易并发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消化道出血、支气管肺炎甚至心功能、肾功能衰竭。所以掌握好该病的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大为重要。 现报告恙虫病患者18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9-55岁,平均37岁。病程3天至1个月。入院时均有发热18例,可见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淋巴结肿大17例,周围血液白细胞减少13例,心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15例,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减少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予以卧床休息,进食高能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高热患者尽量予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乙醇擦浴等,尽量避免使用大易发汗药物。 1.2.2 病因治疗口服盐酸多西环素0.1 Q 12h连服6天 1.2.3 并发症的处理本组18例患者中,均不同程度地并发了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肺炎、消化道出血。针对并发症予以了异甘草酸镁针100mg静滴护肝,参麦针40ml静滴,口服曲美他嗪、三磷酸腺苷护心,泮托拉唑针40mg制酸护胃,并发了支气管炎选用头孢二代药物抗感染。 2 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其中16例在本院积极治疗痊愈出院,2例并发了严重的心功能、肾功能衰竭,转院后也治愈,无1例出现生命危险及后遗症。 3 讨论 恙虫病患者好发于我市农村,主要见于野外劳动及在河边洗菜洗衣的农民,笔者认为该病重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组18例患者在外院均有治疗史,最长者治疗达1个月。院外用药经查实均不同程度使用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其中有1例患者在当地卫生院连续输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达1个月,该患者3周前右侧腋下出现1×1cm大小焦痂,并且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胀痛,现焦痂已脱落形成疤痕。该患者入院后诊断为恙虫病,经口服多西环素及对症支持治疗10天,患者痊愈出院。通过对18列恙虫病治疗,笔者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早期诊断、合理用药由于我市乡村医师、乡镇卫生院医师对该病缺乏认识,导致漏诊、误诊,不能正确用药,使患者迁延不愈,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故应加强学习,仔细询问病史,因恙虫叮咬部位隐蔽,仔细查体将更加重要。 2)积极处理并发症由于该病全身毒血症状较重,易并发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故应及时综合治疗。 3)如需在丛林绿野、溪畔湖岸劳作尤其是5至10月份,必须加强个人防护。

恙虫病58例报告及误诊分析

恙虫病58例报告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恙虫病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12~2013年收治的58例恙虫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果入院初步诊断恙虫病25例,误诊有33例,误诊率达57%;该病早期易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支气管肺炎、血液病、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药物热、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律失常等疾病。33例误诊病例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恙虫病特异性焦痂确诊,其中12例外斐试验阳性;经及时诊治,预后良好。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对本病应高度重视,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体格检查,合理分析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多科会诊,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恙虫病及减少误诊极其重要。 标签:恙虫病;发热;误诊;胃肠炎;胆囊炎 恙虫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叮咬处皮肤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表现多样、复杂、合并症较多,本地既往发病少,近年来发病增多,医务人员对该病缺乏认识,一旦发生本病,容易误诊。我院在2012~2013年共收治恙虫病58例,其中入院时收入内科33例,均误诊,首诊误诊率达57%,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8例患者均生活在农村,其中男25例,女33例;年龄33~82岁,平均48岁;诊断按照第7版《传染病学》标准[1],发病在10月2例,11月53例,12月3例,发病高峰为11月;所有病例否认既往有血液、心、肝、肾等疾病史。 1.2 临床症状体征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在38.0~41.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伴明显头痛及全身酸痛。其中伴咳嗽、咯痰26例,呼吸困难4例,胸闷、心悸16例,腹痛、呕吐、腹泻7例;便秘1例;神志恍惚、重听4例。主要体征:伴有肝脾肿大者8例,均无压痛。伴结膜充血12例。肺部湿罗音5例,墨菲征阳性5例,脑膜刺激征阳性5例,相对缓脉14例。58例均可见一个焦痴或溃疡,皮损分布于颈段8例,腋窝及胸腹背部12例,腹股沟、会阴部38例;皮损附近有淋巴结肿大,多在腹股沟、腋下,大小不一,个别大于2cm,活动性好,有压痛6例,伴有皮疹18例,为充血性暗红色斑丘疹,多发生在胸腹背部,少数可发生于四肢。 1.3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白细胞(3.5~1 2.5×109/L),白细胞正常42例,升高5例,下降11例;血小板计数减少者3例;蛋白尿(+)以上者6例;肝功能ALT升高≥正常值12例,≥正常值2倍者5例,AST升高10例,无总胆红素升高;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升高18例,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19例,C反应蛋白升高24例,无肌酸激酶、CK同工酶升高,肾功能尿素氮升高2例,无肌酐升高;血清外斐反应(+)22例(>1:160)。

60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60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恙虫病临床特点,加深对恙虫病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60例恙虫病作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加以总结。结果:60例患者发病前均有草地坐卧史。60例均有发热,占100%;57例有焦痂,占95%;50 例浅表淋巴结肿大,占83%;有并发症15例,占25%;误诊6例,误诊率为10%;外斐反应阳性48例,阳性率为80%;四环素治疗31例,发热在24 h消退29例,48 h消退2例,阿奇霉素治疗29例,发热在24 h 消退25例,48 h消退1例,72 h消退3例,治愈率为100%,60例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复发。结论:恙虫病只要诊断正确,及时规范治疗,预后良好。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与传统四环素治疗,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标签:恙虫病;临床特点;治疗;阿奇霉素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该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恙螨幼螨叮咬人体传入病原体——恙虫病立克次氏体后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国内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各省及西南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一般自5月开始出现病例,以6~9月为高峰,但也有呈全年型,甚至冬季型者[1]。临床主要以发热,皮疹,焦痂或溃疡,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为主要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99-2009年本院收治恙虫病患者60例,男51例,女9例,比例为5.6∶1;年龄24~60岁;职业:工人52例,退休8例。发病前均有草地坐卧史,其中45例患者均来自昆明郊区呈贡县王家营。发病季节为6~9月47例,10~12月10例,2月3例。 1.2 临床表现60例均有发热现象,其中,中高度发热(T 38~40 ℃)58例,超高热(T>40 ℃)2例,同时有胃寒、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的症状。其中伴腹痛、腹泻1例,伴咳嗽咳痰15例,伴尿频尿急2例,伴咽痛5例,伴胡言乱语、烦躁1例。焦痂57例,分布部位:腹股沟31例,腘窝10例,小腿内侧2例,脐部1例,阴囊5例,腋窝3例,上臂2例,颈部1例,背部1例。以上均为单个呈现,尚有1例分布在双侧肩胛部位呈现2个。浅表淋巴结肿大50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34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腋窝淋巴结肿大5例,頜下淋巴结肿大1例。诊断标准:(1)根据流行病史;(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传染病学》第3版羌虫病诊断标准[2]。 1.3 辅助检查 1.3.1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1:160 54例,OXk<1:80 4例。 1.3.2 器械检查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3例,窦性心率不齐3例。胸部X 线检查提示:肺炎4例,支气管周围炎11例,腹部B超检查提示:脾肿大10例,肝肿大2例,腹腔积液1例。胸部CT检查提示:胸腔积液,腹腔积液1例。 1.4 并发病例并发急性支气管周围炎11例,其中10例伴肝功能损害,心肌损害,肺炎4例,其中1例伴低蛋白血症1例伴尿路感染. 1.5 误诊病例2例误诊为急性肺炎,1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误诊为急性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急性尿路感染,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2 结果 经确诊后31例病例给予口服四环素治疗,每次0.5 g,每天4次,疗程10 d,29例病例给予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疗程10 d。四环素治疗病

糖尿病合并恙虫病1例报告

糖尿病合并恙虫病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9-29T09:52:10.0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6期供稿作者:薛智崚杨建芳 [导读] 患者女性,64岁,农民。因烦渴、多饮、乏力半月,发热4天,咯血1次,于2004年9月4日入院。 薛智崚杨建芳(云南省墨江县人民医院云南墨江 654800)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6-0153-0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4岁,农民。因烦渴、多饮、乏力半月,发热4天,咯血1次,于2004年9月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无诱因出现烦渴、多饮,每日饮水约2500ml,伴全身无力,不思饮食,腹部隐痛不适,大便时干时稀。曾测空腹血糖7.33mmol/L,嘱行饮食治疗,未服药治疗。入院前5天上述症状不减而复查空腹血糖8.2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28 mmol/L,诊断为“糖尿病”,给“二甲双胍0.25每日3次”口服治疗。但未服药就出现持续发热、体温达38℃以上,伴咳嗽、咯白色黏痰,呼吸困难,全身酸痛,每日解稀水泡沫样便3~4次,量少、尿频、尿急、尿痛、咯鲜血1次,量约20ml,在院外治疗无效,而收入院。既往史:有“慢支炎、支气管扩张”病史十余年。体检:体温:38.5℃,脉搏:10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0/80mmHg,急性病容,精神萎靡,懒言,咽充血,舌干津少,双肺呼吸音粗糙。中下肺可闻及中等量湿性啰音,心率10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肝脾未触及,肠鸣音6次/分,右下肢足背可见一0.3cm皮损,有焦痂,其基底部发红,面积约1.5cm×1cm。血常规:WBC:9.2×109/L,N:60%、L:35%、M:5%,尿常规:WBC 0-2,管型 0-2,GLU(-)、KET(-)、PRO ±;大便常规:正常;血糖 5.6mmol/L,CO2CP14 mmol/L,Ca2+2.2 mmol/L;肝功:总蛋白 54.87g/L,白蛋白 28.85 g/L,白/球=1:1、ALT 160U/L、AST 279.4U/L,余项正常;查肥达氏实验,外裴氏实验阴性;肝炎病原学检查无异常。腹部B超示:(1)轻度脂肪肝;(2)脾肿大。胸片示:双下肺野感染。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大致正常心电图;血培养,痰菌培养及找抗酸杆菌均无异常提示。入院后诊断:(1)糖尿病待分型;(2)双下肺支气管炎;给“明可欣、甲硝唑”静点“氨茶碱、沐舒坦、臭灵丹合剂”口服,予抗炎、平喘、止咳、祛痰治疗,辅以补钾、支持、吸氧,“柴胡”肌注及物理降温等治疗1周。入院时症状无好转,呈加重之势,追问病史,患者起病前20天有草地上活动史,根据“恙虫病”诊断依据,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医技资料检查结果,诊断“恙虫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氯霉素0.75每日2次”静点,次日体温降至正常,2天后咳嗽、咯痰好转,呼吸困难改善,能进食及下床活动,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消失。(在上述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糖波动在4.8~10 mmol/L,未给降糖治疗)。体检:一般情况可,咽充血退、舌润、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仍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率 84次/分,律齐。右下肢足背皮损干燥,基底部发红消退。给予停服“氯霉素”改“四环素 0.5 每日4次”口服巩固治疗,又过2天将“四环素变为0.25 每日4次”口服1周。复查血常规:WBC 4.4×109/L,N:39.6%、L:52.7%、M:7.7%,复查肝功、肾功正常。同时查与“糖尿病”相关的GAD、ICA、IAA、C肽、胰岛素释放试验、OGTT、血尿β2微球蛋白均支持“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饮食后空腹血糖12.5mmol/L,予“普通胰岛素12U三餐前30’H”血糖控制良好,出院前复查外裴氏反应,肥达氏实验阴性。 2 讨论 恙虫病为一种疫源性疾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得此病是由于在疫区的草地工作、活动,卧位休息,被有病原体的幼虫爬上身体叮咬而发生感染。本例患者发病具有其特殊性,在临床上较少见:(1)发病先表现为烦渴、多饮、乏力,腹部不适,大便时干时稀,血糖升高等症状,然后才出现持续高热,极易造成误诊,但“糖尿病”是否为“恙虫病”诱发值得观察。(2)开始发病就表现为严重的全身症状:肝损伤、脾大、支气管肺炎、消化道症状,尿中蛋白、管型,是否在老年患者中或“糖尿病”患者中更为突出,有待进一步研究。(3)焦痂出现部位又巧在极少见处的足背,不痛不痒,也易造成遗漏。(4)实验室检查早期无特征性发现。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在对于发热及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在治疗、诊断中要面面俱到,不能只被明显的症状、体征诱导治疗而忽略原发病的存在,以减少误诊、误治。因为治疗和预后不同,并且恙虫病的治疗必需是“氯霉素”或“四环素”,在目前来讲仍为首选。

恙虫病患者的护理对策

恙虫病患者的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8-03-22T13:15:41.8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作者:黄晓萍 [导读] 我科通过结合患者的疾病特点,将多种护理手段落实到位,能够对恙虫病加以早期诊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目的:探究恙虫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我科收治的50例恙虫病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经护理后,治愈出院的患者有33例,病情好转的患者有17例。结论:我科通过结合患者的疾病特点,将多种护理手段落实到位,能够对恙虫病加以早期诊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恙虫病患者;护理对策;早期诊断;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275-02 恙虫病也称之为丛林斑疹伤寒,疾病传播手段为恙螨幼虫叮咬;发热临床表现以发热、叮咬部位发生焦痂或溃疡、皮疹等是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其这类疾病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若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将会损害多种器官,严重情况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为此,医院需要给予恙虫病患者科学的、合理的护理措施,从而做到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及用药的安全性。我科结合恙虫病患者的疾病特点,做出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下为我科的护理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 观察资料 将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恙虫病患者者,纳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一系列护理措施,其中患者有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53)岁,多数患者都来自农村,患者发病前有进行野外活动与田间劳动。 1.2 临床表现 本次研究对象都存在发热情况,体温在37.5。C~39.5。C,热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伴头痛、畏寒、全身乏力与酸痛症状;有40例患者出现溃疡或焦痂;有10例患者伴有皮疹。 1.3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一系列护理措施,具体有: (1)常规护理:由于恙虫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为此在患者发热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加以密切观察;若患者高热,护理人员应给予为温水擦浴及冰袋降温;同时,在使用药物降温时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药物降温效果与物理降温效果进行仔细观察,避免因降温过快而导致患者出现虚脱情况;降温后患者的出汗量较大,护理人员应对被单、床单与患者衣裤进行及时的更换,并定期对病房进行整理、清洁与通风,确保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从而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此外,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饮食进行合理的安排,发热期间的患者应食用半流质的食物,注意少食多餐,且患者应多食用蔬菜水果。 (2)心理护理:由于恙虫病患者在患病是高热持续反复、起病急骤等,加上大多数患者在入院前虽接受过一定的治疗,但病情仍无好转,这就使得其产生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治疗配合程度较低;为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焦虑,多关心患者,从而让患者信任自己;同时,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 (3)焦痂与溃疡护理:护理人员应做好焦痂与溃疡位置的干燥、清洁工作,自行脱落痂皮,对于局部的消毒,可以使用0.5% 碘伏,1天2次,从而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同时,由于恙螨幼虫通常侵袭人体气味比较浓、比较隐蔽及潮湿的部位,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 (4)皮疹护理:少数皮疹患者通常出现在病程4~6天左右,发生部位主要在患者的背部、胸部、腹部,并会朝着患者的四肢扩展,该情况一般持续3~7天,即可消退,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应叮嘱患者保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不可搔抓,从而避免患者出现感染。 (5)并发症的护理:对于中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尽量满足其生活所需,限制家属或亲朋的探视,确保患者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多给予患者一些富有营养的食物,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心肌修复与代谢,对于静脉注射应严格控制滴速,一般1分钟25滴左右。对于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多休息,尽量减少活动,这样能够增加患者的肝脏血流量,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忌辛辣,多食用易消化与维生素丰富的事物,按照医嘱给予患者降酶、保肝与有利于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对于出现呼吸系统损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做好病房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若患者出现胸痛情况,护理人员应给予其侧卧位,吸氧4L/min,对输液速度进行严格控制,通常低于40滴/min,这样能够避免患者出现肺水肿;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咳嗽情况、咳痰难以程度、痰液的量、颜色、气味、性质等加以评估,对于痰液粘稠者应对其采取雾化疗法,1天2次,从而促进患者排痰。 (6)药物护理:医院主要给予恙虫病患者多西环素治疗,治疗疗程为10天,该药物能够较强抑制立克体的繁殖,并具有较大的脂溶性,通过口服可以完全吸收,分布患者全身;同时,食物不会影响该药物的吸收,在24小时以上能够对血药浓度进行有效维持,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使用;该药物会产生不良反应,通常为轻度胃肠刺激,患者饭后服用此药物能够时减轻不良反应;此外,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 (7)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解讲解预防恙虫病的防治知识,告知其应做好住宅内外的环境卫生,并做好预防与灭菌等工作,在野外会董事,应穿长裤、长衫,并在外露的皮肤涂抹杀虫剂。 2.结果 经护理后,治愈出院的患者有33例,病情好转的患者有17例。 3.讨论 对于恙虫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恙虫病的疾病特征,对患者的体格进行仔细检查,从而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能够给予患者及时的对症治疗与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本次研究,通过给予患者常规护

小儿恙虫病1例

小儿恙虫病1例 小儿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恙虫病立克次体。此病的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皮疹及被恙虫咬伤部位的早期溃疡或焦痂,焦痂周围淋巴结肿大为特点。临床工作中,患儿年龄小,表达能力差,恙虫咬伤部位不易发现,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的发生。通过本病例的分析,以提高对小儿恙虫病的认识,减少临床中误诊、漏诊的发生。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患儿女,3岁零5个月,居地属亚热带林区的河边,常年气温偏高,环境卫生差。因寒战、高热、双下肢皮疹、腹胀5d于2013年5月19日收住我院。患儿5d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寒战、高热、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皮疹、腹胀。查体:T39.80C,一般情况差,急性病容,精神差,腋下、腹股沟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肿大。右大腿外侧可见一圆形焦痂,直径约为1cm,边缘稍突起,高出皮肤表面,周围有红晕,中央稍凹陷,表面黑色不化脓,不痛不痒,肝脾未触及肿大。见图1。 1.2 辅助资料 1.2.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5月19日WBC 7.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4.9↓℅,PLT40↓×109/L。5月20日WBC 6.2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9.8↓℅,P LT37↓×109/L。5月22日WBC 15.8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9.7↓℅,PLT158×109/L。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9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26U/L,谷氨酰基转移酶(GGT)110U/L。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C-反应蛋白(CRP)阳性。电解质未见异常。由于医疗条件限制,血清反应及立克次体无法分离。 1.2.2影像学检查胸片X线片:两肺纹理增强,肺内未见明显渗出性病灶。腹部X线片:

恙虫病的观察与护理

恙虫病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让护士对恙虫病有进一步的认识,使恙虫病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收治的48例恙虫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正确治疗,精心护理,本组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恙虫病;观察;护理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其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农民、与草地频繁接触的人、从事野外劳动者易得该病。临床以高热、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1]。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6~10月份,8~9月份为最高峰,但全年也有发病者。我市地处西南边陲,是恙虫病的好发区、流行区。我所观察本院内科近2年来所收治的恙虫病患者48例,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18例,女30例,其中只有2例是退休职工,其余46例都是农民,均有野外活动史。本组1例患者,女,56岁,农民,因头痛高热等症状,在当地卫生所吃药,输液(用药不详)3

天,病情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急性病容、畏寒、高热,X线片示肺纹理有增粗,以“肺炎”收入内科观察治疗,按肺炎治疗3天后患者仍有高热畏寒,患者自觉症状无好转,第4天主治医师在查房时又仔细地对患者进行全身体检,发现患者腋窝下有一个蚊虫叮咬样焦痂,随后对患者进一步检查,疑为恙虫病,并改用恙虫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用5%GS 500ml+氯霉素1g静滴及其他对症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病情好转,1周后痊愈出院。通过这例患者的治疗,内科医生有了宝贵的经验,在随后的几十例患者中,医生们都能对此做出正确诊断,确诊后给予氯霉素、四环素或多四环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 2 观察与护理 2.1 心理护理恙虫病患者90%以上都具有恐惧心理,所以我们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精神安慰,讲解本病的发病原因、传播方式,让患者知道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染的,使患者和家属消除对此疾病的恐惧心理,同时要耐心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提问并给予解释,以减轻他们的疑惑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发热的观察与护理因发热病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而机体分解代谢增加,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应及时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并嘱病人要少食多餐,同

恙虫病诊断标准2010-9-23

附件1: 恙虫病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诊断: 1、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疹+明确排除其他疾病。 2、无法获得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同时具备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皮疹,并明确排除其他疾病。 (二)临床诊断病例: 1、疑似病例 + 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2、明确流行病学史 + 发热 + 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三)实验室诊断病例: 1、疑似病例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性、PCR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到病原体(三者之一) 2、临床诊断病例 + 外斐氏试验阳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性、PCR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到病原体(四者之一)

重症恙虫病的诊断标准 (初稿) 一、在恙虫病流行季节,发病前3周内症到过恙虫病流行 区,或有野外活动史。 二、临床表现 1.持续高热体温可高达41℃以上,伴寒战、畏寒 2.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3.局部淋巴结肿大 4.皮疹 5.肝脾肿大 6.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 ⑴肝功能衰竭: ①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大 于正常值上限10倍(≧171umol/L)或每日 总胆红素上升大于17.1umol/L ②出血倾向明显,PT延长3秒以上、PTA≦ 40%,且排除其他原因 ⑵肾功能衰竭 ①少尿(尿量<400ml/d)或无尿(尿量 <100ml/d) ②血肌酐(血肌酐平均每日上升≧44.2u mol/L)和尿素氮升高 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⑶呼吸衰竭 ①可出现呼吸浅促、困难,口唇紫绀部分患者有 呼吸节律改变 ②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啰音 ③PaO2<60mmHg 伴或不伴PaCO2>50 mmHg ⑷心功能衰竭 ①气促、烦躁、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②双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 ③第一心音减弱,频率快、同时伴有舒张期奔马 律 ④血压持续下降<90/60mmHg ⑸休克 ①血压降低:收缩压<90 mmHg、脉压<20mmHg ②皮肤苍白、厥冷,脉率快 ③意识模糊 ④少尿(尿量<400ml/d)或无尿(尿量<100ml/d)⑹DIC ①出血 ②血小板降低<109 /L ③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④纤维蛋白原减少 ⑤3P试验阳性 治疗原则: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衰竭重症患者,在病原治疗的基础上,予脏器支持治疗,有条件者建议转ICU治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