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最新治疗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最新治疗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最新治疗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最新治疗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最新治疗

目的通过总结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最新治疗方法,旨在临床上科学有效的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达到最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86例患者的最新治疗方式,记录治疗效率。结果82例患者治疗有效,无效3例,死亡1例。结论及时的止血、保护胃黏膜、维持水电平衡等治疗能显著提高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有效率。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combined with hemorrhage of digestive tract,to clinical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alimentary tract hemorrhage,achieve the best clinical effect. MethodsIn 2012 January~2013 year in December to accept the new therapy for 86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record. Results82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treatment, 3 cases were ineffective, 1 cases of death. ConclusionTimely hemostasis,protect the gastric mucosa,maintain water balance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in cirrhosis of the liver has efficiency.

Key words:Liver cirrhosis;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Treatment肝硬化是一種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病变使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呈弥漫性增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极易引起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目前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方式较多,本研究通过临床治疗和总结旨在探讨出最新最具疗效的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8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

2.28岁,患者病程1~12年,经B超、CT、肝功能及胃镜诊断患者是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原因为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4例患者,15例为消化性溃疡出血,11例为操劳过度,过量饮酒所致消化道出血16例。

1.1.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腹部胀痛、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呕血、黑便、严重时伴有失血性休克。

1.1.2诊断标准结合肝硬化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有高压症、有肝硬化病史,B超和CT显示有肝硬化现象,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出现便血、黑便,对大便进行实验室检查隐血阳性,血常规诊断为慢性或急性失血。

1.2方法采用8%去甲肾上腺素盐水50ml 每2h 1次,对患者进行及时止血治疗,同时补充清蛋白对肝脏予以保护治疗,对于腹水量多的患者要限制水钠的

上消化道出血规范

上消化道出血(丙级) 中西医概述 西医:消化道是指从口腔开始至肛门的一个管道系统,是一个连续的中空性器官,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肛门以及开口此管道的腺体,如胰腺、胆道系统等。在解剖上,人们以Treitz韧带为界,将其以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一段称为上消化道。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将Treitz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及上段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率统划归于上消化道出血。本单病种不包括肝硬化并发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中医:中医认为上消化道出血为血证,便血、吐血、呕血。若血随呕吐而出,血色紫黯,或夹有食物残渣,称吐血、呕血。因上消化道血量小或幽门以下部位出血常只引起黑便,故称为便血。 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原则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可根据病人情况,明确诊断,选择各种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的止血措施,对于轻、中度出血者,一般经过临床治疗后,多数能使出血停止,病情恢复,然后再针对出血原因,采用相应的根治措施。对于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则首先在于抢救休克和控制出血,同时或随后查明出血病因,进行综合性的全面治疗。 中西医结合诊断规范 中医辨证诊断规范 1.脾虚不摄证 主症:吐血暗淡,绵绵不断,时轻时重,体倦神疲,形色惟淬,心悸,头晕,大便色黑,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2.胃中积热证 主症:胃脘热作痛,恶心泛呕吐血量多,色泽鲜红或紫暗,或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而色黑,舌红,苔黄,脉滑数。 3.肝火犯胃证 主症:吐血鲜红,口苦胁痛,心烦善怒,寐少梦多,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脉弦数。 4.肝胃虚寒证 主症:吐血色黯或大便色黑,缠绵难愈,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白光白,纳呆,常感腹中冷痛,眩晕,舌淡苔白腻,脉细滑或沉微。 5.气血两虚证 主症:胃脘隐痛,吐血色黯量少,唇甲色淡,疲倦乏力,面色苍白,或常伴有自汗,动则气促,眩晕耳鸣,神疲,大便色黑,色淡苔少,脉沉涩。 西医诊断规范 1.呕血与黑便:一般幽门以下出血或胃出血少者不引起恶心、呕吐,亦不发生呕血,只解黑便。如果出血量大,可引起恶心、呕血,如果血液在胃内滞留时间短,呕吐物则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如果血液在胃中停留时间长,氧合血红蛋白受胃酸作用变成正铁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胃内出血若末呕出,便排入肠道,形成黑便或柏油样便,出血量大、肠道蠕动快时可为暗红色血便。 2.上腹疼痛及不适感:大多数溃疡病患者出血前上腹疼痛、发作或加剧,而出血后往往疼痛减轻或消失。

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可能的病因、诱因:1、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常常伴有门静脉高压,所以较易出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当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时可加剧门静脉高压,导致已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2、肝硬化患者合并有凝血机制障碍时也较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凝血机制障碍的原因:①肝硬化时肝功能降低,当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时,就可引起凝血机制障碍;②当脾功能亢进时,血小板破坏增加,凝血机制也会发生障碍。3、胃肠粘膜糜烂也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肝硬化患者常常由于门静脉高压,而较易引起胃肠道淤血、消化粘膜水肿糜烂等症,当食物食入不当时,或过度劳累、用力排便时糜烂面就会破损,而引起出血。4、肝硬化腹水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减低门脉高压性胃病、肝源性溃疡、异位静脉曲张以及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疾病,也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以饮酒等饮食不当最多,其次是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评估 正确估计出血量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当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烦躁不安、心悸、口渴、上腹饱胀、频繁呃逆等症状,同时伴有肠蠕动加速、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的症状,这些现象表明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的倾向。此时,护理人员应观察其呕吐物及大便性质和量。一般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在5ml/d以上;出现黑便出血量在50~70ml/d以上;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以上引起呕血;柏油样便则提示出血量大约为500~1000ml。轻度出血患者,除有头晕乏力外,脉搏血压,血红蛋白均无变化,出血量占血容量10%,即<500ml;中度出血患者出现烦躁口渴尿少症状,脉搏100次/min,血压轻度下降,血红蛋白70~100g/L,出血量占总血容量20%,即1000ml左右;重度出血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出冷汗等出血性休克症状,脉搏120次/min以上,收缩压<1016KPa,血红蛋白<70g/L,估计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30%,即>1500ml。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失血性休克:当出血量<500ml时,脉搏、血压均无变化;出血量达1000ml,患者脉搏100次左右,血压轻微下降;出血量>1500ml时患者脉搏细速,120次/min以上,收缩压1016KPa,故应重点观察血压脉搏。如果患者轻微活动即出现头晕心慌、出汗、脉搏增快、提示血量大,应紧急输血。输血应输新鲜血,因为库存血含氨量高,易诱发肝昏迷。若患者头晕、乏力、口渴、心悸、尿少或无尿,查体可见皮肤、口唇、甲床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细速,烦躁不安,提示有失血性休克症状。 观察呕吐物、粪便颜色性质和量呕血多为咖啡或棕褐色液状物或块状物,是由于血液经胃酸用,形成正铁血红蛋白之故,若出血量大,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的血液呈新鲜血块或紫红色血液。典型黑白便呈柏油样是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 及时发现异常,预防并发症肝硬化引起消化道出血,可使病情加重,产生腹水、黄疸,电解质紊乱,昏迷等并发症。如肝昏迷早期,有轻微精神差,性格和行为改变 临床表现(一)呕血与黑使、血便如出血量小或出血速度慢时,幽门以上出血亦可只有黑便而无呕血,反之如出血速度快或出血量大时,幽门以下出血亦可表现为呕血。呕血多伴有黑便,而黑便未必伴有呕血。(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乏力、头昏、口渴、恶心、尿少或无尿、黑朦或晕厥、皮肤灰白湿冷、脉速、血压下降等。(三)发热多数病人有低热,一般不超过38.5℃。(四)氮质血症对肝硬化患者来说不管何种氮质血症产生。都有诱发肝性脑病的可能。(五)出血后肝硬化病情可明显恶化表现为进行性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精神变差、尿少,黄疸加深,腹水增多。 治疗措施: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观察及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观察及护理 1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观察及护理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182-0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且死亡率较高,若治疗和护理不当会导致失血性休克、肝功能衰竭,诱发肝性脑病,不仅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也对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护理环节采取干预措施,对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命和预防再出血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院 2007 年 1月至 2009 年 4 月共收治的 35 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 2007 年 1 月至 2009 年 4 月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35 例,男 29 例,女 6 例,年龄 47~68 岁;出血量 400~2400ml,其中 11 例曾因反复出血多次住院,临床表现多以呕血为主,有 29 例伴有黑便,5 例患者入院时出血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本组 35例除1 例死亡和 1 例自动出院外,其余 33 例经 7~40 天精心治疗护理,病情稳定后出院。 2 先兆症状观察及分析 2.1 自觉症状本组病人在大出血前一般均有口渴、灼2 心、呃逆、消化道症状为甚,主要有胃脘胀满,堵塞感,疼痛,恶心及难以形容的上腹不适等症状,而且均为 1 / 4

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 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这种情况,这样也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专家指出,这往往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家要关注这个问题了,下面让大家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1、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肝硬化患者常常伴有门静脉高压,所以较易出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当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时可加剧门静脉高压,导致已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第一、患者的皮肤表现 早期肝硬化患者面部皮肤表现为,脸部渐渐失去光泽和弹性,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出现黝黑肤色,眼圈周围灰暗尤其明显,有像熊猫眼。肝硬化皮肤暗沉是咋回事?还有的患者颜面部或鼻尖部出现细小的毛细血管扩张,像纤维状的网络。 第二、皮肤症状说明 患者的这种病症表现在肝硬化早期就会有所表现,甚至慢性肝炎患者也有这样的症状。如果肝炎患者出现的这一症状,说明肝部遭到了进一步的损伤,此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防止肝硬化的发生。 第三、内分泌功能紊乱 慢性肝病患者内分泌功能紊乱是肝硬化患者皮肤变暗的原因。它会影响色素代谢,使色素在皮肤沉积,同时又由于肝硬化患者肾上腺功能减退,肝脏不能正常代谢垂体前叶所分泌的黑色素细胞刺激素,就会促使黑色素分泌增加。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肝硬化患者如果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那么看看是不是胃肠粘膜糜烂,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也希望大家发生疾病后,一定要及早进行检查和治疗,切勿大意对待,以免产生严重后果来不及施治。 尿毒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原因 1.尿毒症患者常合并胃炎 研究发现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胃炎。这可能与服用对胃肠黏膜有损害的药物有关,如:阿司匹林、泼尼松、非甾体类抗炎药、铁剂等有关。尿毒症时,胃泌素的灭活和排泄减少,胃泌素水平升高,兴奋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破坏胃黏膜屏障,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2.尿毒症患者尿素氮、肌酐、胃泌素升高 本研究发现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尿素氮、肌酐、胃泌素水平比无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症尿毒症患者高。出血可能是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3.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健康教育 肝硬化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门脉高压的三大临床表观是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而侧支循环开放主要的是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是晚期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大量呕血或黑便,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如抢救不及时,短时间内可以死亡。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5~2009年1月共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其中男83例,女23例,年龄为18~69岁。 2 护理方法 2.1 大出血期的健康教育 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饮食不当可加重出血。同时给予静脉高营养,防肝昏迷发生。同时帮助分析病情,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有利止血,取得患者密切配合。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使患者尽快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配合治疗,有利于止血。大量出血时,可采取平卧位,下肢略微抬高以保证脑部的供血,呕血时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正确卧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禁食的时间,禁食期间能否喝水、口唇及口腔黏膜干燥时的处理方法,饮食不当可引起或加重出血。向患者解释两条静脉输液输血时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在出血后数小时至1 d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可持续3~5 d。用三腔管止血的患者,让患者及家属知道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方法及重要性,应如何配合插管,并交待插管后的注意事项。鉴于近年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的进步,目前已不推荐气囊压迫作为首选止血措施。53例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47例一年内未再出血,另外6例一年内再次出血,一年内再出血率11.3%。 2.2 出血减少期的健康教育 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对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的担心,是否会再次大出血,应多给予解释、关心、鼓励,将心理学知识大胆地运用于临床,为顺利好转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饮食由禁食向流质饮食过渡的要求,请营养师制订一个“自我辅助治疗”方案,并随病情而进行调整,合理饮食促进止血,增强营养,饮食不当可引起或加重出血,给患者交待治疗用药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1]。教会患者及家属会观察呕血、便血的量、性质和次数,说出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如患者反复呕血,黑便,颜色由黯黑变为暗红,甚至呕吐物转为鲜红色,血压、脉搏不稳定均提示再出血。教会患者及家属能观察再出血的症状和体征。通过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53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中50例一年内未再出血,另外3例一年内再次出血,一年内再出血率5.7%。 2.3 病情稳定,康复期健康教育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二科魏端 摘要:在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从身体, 心理及人文关怀上给予关心和指导,可提高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护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导致肝癌肝硬化等慢性肝脏疾病患者产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80%以上的肝癌患者均有肝硬化,肝硬化可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门脉-体循环之间的侧支循环开放。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随着病情进展,最终导致已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此病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大多数患者均有慢性病毒性肝病、慢性血吸虫病或慢性酒精中毒病史。发病前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先兆或不适,有些患者在呕血前可有口干及上腹饱胀感。此病发病时呕血量较多,多呈鲜红色或棕褐色涌吐而出,可呈喷射性呕血,一般数小时内失血量可超过1000ML或超过全身血量的20%,同时伴有柏油样黑便。病情凶险,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是此病存活的关键。 临床资料 从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共收治此病例35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为29——65岁,平均47岁。其中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出血的有31例,其它为4例,病史最短的3年,最长的40年。我科成功抢救33例,2例死亡,成功率为94% 引起出血的原因: 1.明确的乙肝病史大多数患者均有乙肝病史多年, 2.存在明显的诱因 A.进食较硬的食物(瓜子,花生,小骨头,鱼刺)未咀嚼碎而引起出血的占绝大多数; B.进食过烫、过辣过多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咖啡色样物,伴黑色或柏油样便的患 C.原来就有胃炎病史 D.用力排便或者剧烈咳嗽但此比例少。 治疗措施: 除了给氧,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一般处理外,特殊的处理方法如下 1·迅速建立二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为专用输血通道,另一条通道则用于输止血及补液。2·遵医嘱给予皮下注射奥曲肽0.1MG每8小时一次,同时输入垂体24个单位加入葡萄糖中,如果是静脉给药,一定要控制好输液的滴数,以免患者血压下降过快引起休克。3·上三腔二囊胃管压迫止血,同时用生理盐水40ML加正肾2MG快速胃管内注入。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1)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2012-08-01 15:36来源:中国医刊作者:孙芳芳等 字体大小 -|+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 常危及患者生命, 尤以肝硬化合并大出血明显。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重症之一, 如抢救不及时, 患者可因失血性休克而迅速死亡。本文就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做一简要概述。 1. 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通常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PHG)、肝源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和PHG, 而肝源性溃疡导致出血居于其次。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的加重,PHG 发生出血的概率明显增加, 少部分患者为两种原因共同所致。极少数患者出血原因不明, 可能与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肠球后降部、水平部或屈氏韧带以下等因素有关。 2.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2.1 内镜治疗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及时行内镜检查, 急诊胃镜除了能迅速明确出血原因, 还可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内镜治疗达到控制止血、预防再出血目的。常用的内镜下止血方法及机制为:①局部喷洒止血药如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巴曲酶、孟氏液、组织胶合物、中药五倍子等, 通过闭塞病灶周围血管起到止血作用;②注射肾上腺素高渗盐水、无水乙醇、乙氧硬化醇等使血管内血栓形成, 周围组织坏死后继发纤维形成而发挥作用; ③将血管夹置于出血部位夹闭出血血管, 起机械压迫作用;④应用微波、激光、热探头等在出血部位产生的热效应, 使组织凝固, 达到止血效果;⑤曲张血管套扎等。 对内镜检查仍不能确定出血部位的患者, 可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 特别是对出血速度较快者(每分钟大于0.5m1), 往往能有所帮助, 同时可找到出血部位后经导管行栓塞术。核素检查常用静脉注射锝标记的红细胞, 行腹部扫描, 只要出血达0.05—0.1mL/L 以上, 核素即能聚集在溢血部位显像, 但定位精确性有限。对于内镜不能控制的出血, 可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气囊压迫止血效果肯定, 但缺点是患者痛苦大, 并发症多, 停用后早期再出血率高, 仅用于抢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受益, 但在二甲以下医院(包括不少二甲医院) 这些技术开展不够普及, 未推广应用, 因此在基层医院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应立即判断出血原因及部位, 积极采取药物治疗。 2.2 药物治疗 2.2.1 止血药目前选用的药物有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两类:①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以垂体后叶素应用最普遍, 垂体后叶素是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常用的止血药物, 特点为价格低、直接收缩肠系膜动脉和其内脏血管, 减少门脉血流, 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救

北京军区总医院周荣斌 写在课前的话 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但在诊治方面不规范,治疗效果差异大,目前迫切需要规范和普及急救评估流程,以提高治疗成功率。本文主要讲述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系统诊治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诊治专家共识有何意义? 一、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诊治专家共识的意义及诊治流程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诊治专家共识的意义有:第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尤其是急诊较常见。第二,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方面不规范,治疗效果差异大,据统计其死亡率为5% —40%之间。第三,没有证据支持静脉止血药物有效,但是现在静脉止血药物在临床上消化道出血中一直在应用。第四,药物治疗为新进展,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的首选。第五,在降低死亡率方面能够做得更好。第六,目前上消化大出血迫切需要普及和规范急救评估流程,提高治疗成功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流程主要包括:第一,首先要进行基本的评估,需判断到底是消化道出血、口鼻部的出血,还是来自于呼吸道的。第二是紧急评估病人意识状态,检查病人的气道是否得到保护、是否昏迷及呼吸、循环和血压情况。第二,紧急处理。如果心跳呼吸停止,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其生命体征平稳,进行规范化治疗。如果病人情况比

较紧急应立刻开始下列治疗:气道保护和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或者输血治疗;经验性的合并用药(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PPI),如果有静脉曲张出血或者时间较长的出血要考虑到加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或者加血管生长药的应用,如果给予其他治疗后,病人生命体征仍不平稳,要考虑血管加药素的应用。第四,二次评估,包括4个方面:1、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2、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3、病人活动性出血是否止住了,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4、对病人预后的评估。第五,确定诊疗策略。进行二次评估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病人血止住了,进行内镜检查确定病人出血的原因和部位。第六,检查后再评估,如果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入门诊和住院治疗,如果病情不稳定,仍在出血,可进入介入外科手术治疗。 二、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胆道的急性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包括非静脉曲张的消化道出血和静脉曲张(EVB)的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为发生于Treitz 韧带以上,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胆道、胰管,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大出血指数小时内的出血量超过1000ml 或循环血容量的20% ,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临床急症。 大多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首诊于急诊科,病人常以头晕、乏力、晕厥等不典型症状就诊,急诊医生应该正确、迅速而合理的进行诊断。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推荐使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对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和管理。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和用药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和用药 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散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呕血或黑便,出血量较大,可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肝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引起患者死亡。[1]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以及消化性溃疡出血,并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大部分。 一、发病机制: (1)肝硬化由于出现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明显减少,同时脾功能亢进,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增加,血小板数量减少,此为肝硬化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基础; (2)肝硬化患者易发生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发生静脉曲张,曲张的静脉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或饮酒、暴饮暴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诱凶作用下发生破裂而出血; (3)门静脉高压导致胃肠道循环发生瘀血,胃黏膜不能得到正常的血液供应而发生缺血缺氧,同时肝功能下降,对体内毒性物质的排出功能下降,潴留在胃肠道黏膜下,导致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损坏胃黏膜或微血管而出血。[1] 二、使用药物: 1、止血药物: (1)血管加压素: 包括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特利加压素等,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垂体后叶素。[2] (2)生长抑素: 因能选择性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明显减少内脏血流量从而减少门脉高压患者肝脏的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和曲张的食管静脉压力,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者。生长抑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较好疗效。 (3)奥曲肽: 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可在最短时间内使该类患者的出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并能够有效防止在停药后出血现象再次出现,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 2、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有强烈持续的抑制作用,起到保护胃壁免于酸侵蚀,促进血小板在出血部位聚集、凝集,并使胃蛋白酶处于失活状态,减少血凝块的溶解,配合降门静脉压治疗而有利于止血。且有抗HP(幽门螺杆菌)作用,减少胃酸和HP对于食管静脉丛的刺激,利于血管的愈合和粘膜的再生。[2]常用以下两种: (1)奥美拉唑; (2)泮托拉唑。 3、抗菌药物: 活动性出血时常存在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炎性水肿,预防性使用抗菌素有助于止血,并可减少早期再出血及预防感染。抗菌素可通过减少再出血及感染提高生存率。因此,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短期应用抗菌素,可使用喹诺酮类抗菌素,对喹诺酮类耐药者也可使用头孢类抗菌素。[4] 3、使用保肝药物,保护肝脏;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与护理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1-06-23T15:17:24.59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朱宝凤[导读] 上消化道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 h内出现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 d降至正常。朱宝凤【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59-01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 发生大量呕血或黑粪,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很高[1]。近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临床止血效果、转归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治疗方法,而且与良好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1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 1.1诱发因素:林春华[2]和周瑞红[3]等对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诱因分析认为:饮食不当、劳累、腹压增高、情绪激动等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据林春华报道,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初次出血与再次出血的诱因不完全相同,初次出血与劳累、饮食有关,劳累占71.4%;而再次出血与饮食关系更为密切,占61.1%,饮食不当是第一位诱因,常因进食干、硬、油炸、辛辣食物,误吞尖硬果核、骨刺等而导致出血。同时与腹压增高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1.2与季节变化有关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关,在寒冷的冬、春季出血率明显高于温热的夏、秋季,且冬季最高,春季、秋季次之,夏季最低[4-5]。其原因与天气冷暖变化、机体神经系统状态有关。在寒冷季节,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皮肤血管收缩,机体表层血流量减少,深层血管流量增加,造成肝硬化患者门脉压力更加升高,食管静脉曲张更加严重,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危险性大大增加。此外,在低温及气候变化大的冬、春、秋季,感冒多发,打喷嚏或咳嗽易使腹内压骤然升高,造成门脉压力突然大幅度上升而引起出血[5]。 1.3与昼夜时间的关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发生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时间有规律性变化,夜间发病明显高于白天[6-7],白天发病占37.8%,夜间发病占6 2.2%。其原因之一可能与夜间睡眠状态下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有关[6]。另一观点则认为,门脉高压引起曲张静脉内流体静压过高而导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午夜是门脉血流量和心输出量的峰值,这样使曲张静脉内的流体静压进一步增高而致出血的几率增加[7]。同时,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而死亡的时间规律与出血的时间规律基本一致,其原因可能与各时间段的出血发生率的高低有关,还可能与夜间病人熟睡,不易觉察自己已发生出血而延误抢救时机等因素有关。 2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2.1急救护理:轻度出血者嘱其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重度出血应绝对卧床休息。消除紧张情绪,减少搬动。大量呕血的病人应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置弯盘和沙布备用,防止剧烈呕吐引起窒息。呕吐后立即清理,并给予温水漱口,每日3次口腔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烦燥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迅速采取如下急救措施:取平卧位,头及双下肢抬高15~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必要时氧气吸入;采血进行交叉配血、查血常规、电解质等,同时建立两条输液通路,加快输血、补液,输液时要根据情况,正确掌握输注速度,防止肺水肿、心衰的发生;每小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输入液量、出血量及尿量;肝硬化患者不易大量输注库血,以免诱发肝昏迷。大量出血者禁饮食,少量出血病人宜进温流质饮食。严密观察出血量、出血速度及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正确估计出血量和判断出血程度,并留取标本送检,作好特别记录,为了解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反复大量出血难以止血需做外科手术者,应做好术前准备。 2.2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在抢救危重病人过程中的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警惕高危人群,加强出血高发季节、高发时间段的病情观察是争取抢救时机,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4-6]。在出血高发时间段,特别是夜间和晚餐前后应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加强晚间值班制度,加强巡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时发现出血的早期征象。如出现咽部发痒、胃部不适、恶心、欲吐等应想到有呕血的可能;当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肠鸣音亢进等应想到便血的可能[7-8]。同时还要注意综合分析病情,加强出血抢救技术水平的训练,保证抢救器材、药品的完备,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文献报道[8],部分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前3日的脉搏明显增快,此现象出现早于其他症状,应予以重视。脉搏增快机理是因肝内阻力增加,使门静脉供肝的血流量和氧减少,来自门静脉的亲肝因子和胰高血糖素减少以及交感神经压力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使心脏功能发生改变,心输出量增加而使心跳加快。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往往以脑缺血、缺氧综合征、心律失常、心绞痛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特殊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亦应综合分析考虑。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身体各系统发生生理性变化,内环境稳定性显著降低,自我修复能力处于失调状态,往往一个脏器同时有多种病变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上消化道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 h内出现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 d降至正常。与感染性发热不同,无全身中毒症状,因此可根据有无发热估计出血量多少及有无活动性出血,也可根据发热是否消退判断出血是否停止。引起发热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循环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再加以贫血的影响等因素有关[1]。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07-508 [2] 林春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22 [3] 周瑞红,费艳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分析与护理[J].当代护士,2000,7(1):32 [4] 袁金明.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季节变化规律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3):66 [5] 王肃清,习羽.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四季分析调查与防护[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64 [6]李婧.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与气温的关系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9):688 [7]罗莎莎,周彤.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分析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02 [8] 赵彤.老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0,6(5):81 作者单位:154100黑龙江省鹤岗市东方红乡医院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内容摘要:【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肝硬化是因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2]。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其常见病因为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等。而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更为凶险。同时肝硬化晚期常伴有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在内科治疗中对肝硬化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护理工作显得相当重要。本文就我院2006~2008年73例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73例,均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17例,年龄45~71岁,其中18例出现腹水,9例合并肝性脑病。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休息、体位、皮肤)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体质较差,应嘱其多卧床休息,增加肝脏血液循环,以利于肝病恢复,大出血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对于长期卧床者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每天擦洗皮肤,预防褥疮发生。患者病情重,全身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各种感染,应做好通风等环境清洁,减少感染的机会。患者由于体力下降,卧床时间长,故应加强皮肤护理,故每日应保持患者身体的洁净,对于长期卧床者,可经常拍背,每3h翻身防褥疮。大小便失禁者,应随时更换或留置导尿,保持干爽,每天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保持床铺的干燥清洁。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避免受压部位出现红肿或褥疮。 2.2 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期的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发病突然,失血量大,病情凶险,常可引起出血性休克和肝性脑病[3]。(1)要禁食。出血缓解或停止出血24h后可以按医嘱进食流质,并逐渐加量进食。出血时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窒息。(2)密严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出入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皮肤变化、观察呕吐物及排便情况,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监测。并应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防止输液过快而发生肺水肿,重点监测排尿量。(3)协助医生插三腔二囊管。插管前仔细检查,确保食管引流管、胃管、食管囊管、胃囊管通畅并分别作好标记,检查两气囊无漏气后抽尽囊内气体,备用。协助医生进行插管,留置三腔二囊管时要定时抽取胃内液体和血液,要观察呼吸是否通畅以及出血是否停止,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同时遵医嘱定期观察三腔二囊管的位置。(4)输血、输液的观察。急性出血期,根据患者脉搏、血压、尿量和血红蛋白来掌握输血、输液速度。如果脉搏在120次/分以上,收缩压<88mmhg,心功能好可补液300ml/h以上。在不用升压药的情况下,血压稳定在6h以上,脉搏<100次分,就应控制输液、输血速度,若为两条静脉通道,则累计输入速度70滴/分。 2.3 上消化道出血稳定期的护理 (1)饮食护理:饮食营养是改善肝功能的基本措施之一。其基本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无刺激性、纤维素少饮食。适当限制动物脂肪。一般要求每日总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一)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 根据呕血、黑粪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呕吐物或黑粪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下降的实验室证据,可作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但必须注意以下情况: 1.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 (1)排除来自呼吸道的出血: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诊断可参阅《诊断学》有关章节。 (2)排除口、鼻、咽喉部出血:注意病史询问与局部检查。 (3)排除进食引起的黑粪:如动物血、炭粉、铁剂或铋剂等药物。注意询问病史可鉴别。 2.判断上消化道还就是下消化道出血呕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黑粪大多来自上消化道出血,而血便大多来自下消化道出血。但就是,上消化道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亦可表现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此时如不伴呕血,常难与下消化道出血鉴别,应在病情稳定后即作急诊胃镜检查。胃管抽吸胃液检查作为鉴别上、下消化道出血的手段已不常用,因为胃液无血亦不能除外上消化道出血,这一方法一般适用于病情严重不宜行急诊胃镜检查者。高位小肠乃至右半结肠出血,如血在肠腔停留时间久亦可表现为黑粪,这种情况应先经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后,再行下消化道出血的有关检查(详见本章第二节)。 (二)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与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据研究,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粪便隐血试验出现阳性,每日出血量50~100ml 可出现黑粪。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因轻度血容量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脏贮血所补充,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慌、乏力等。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急性大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最有价值的指标就是血容量减少所导致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而周围循环衰竭又就是急性大出血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将对周围循环状态的有关检查放在首位,并据此作出相应的紧急处理。血压与心率就是关键指标,需进行动态观察,综合其她相关指标加以判断。如果患者由平卧位改为坐位时出现血压下降(下降幅度大于15~20mmHg)、心率加快(上升幅度大于10次/分),已提示血容量明显不足,就是紧急输血的指征。如收缩压低于90mmHg、心率大于120次/分,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则已进入休克状态,属严重大量出血,需积极抢救。 应该指出,呕血与黑粪的频度与量对出血量的估计虽有一定帮助,但由于出血大部分积存于胃肠道,且呕血与黑粪分别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因此不可能据此对出血量作出精确的估计。此外,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虽可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并不能在急性失血后立即反映出来,且还受到出血前有无贫血存在的影响,因此也只能供估计出血量的参考。 (三)出血就是否停止的判断 上消化道大出血经过恰当治疗,可于短时间内停止出血。由于肠道内积血需经数日(一般约3日)才能排尽,故不能以黑粪作为继续出血的指标。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或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伴有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充分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时好转而又恶化;③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四)出血的病因 过去病史、症状与体征可为出血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确诊出血的原因与部位需

2007年美国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指南(1)

2007年美国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指南 1.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肝硬化,是所有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可导致门脉高压。由于肝脏纤维化和再生结节导致肝脏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而发生门脉高压。除了肝脏结构发生改变以外,肝内血管收缩在门脉高压的形成中占20~30%,主要是由于内源性的一氧化氮合成减少所致。门脉高压导致门体分流。然而,在门体分流形成后,门脉高压持续存在的原因是 1.在门体分流的同时,内脏小动脉血管舒张导致脾静脉回流增多。2.通过机能不全的分流方式降门脉压力,较正常肝脏相比阻力高。因此,以上两个方面导致门脉压力梯度增高,同时门脉血流的阻力也是增加的(肝内和侧枝的),门脉入肝血流也是增加的。 2. 门脉高压的评价 首选的,虽然是间接的,评价门脉高压的方法仍然是WHVP肝静脉楔压,通过肝内静脉置管,楔入小分支或者保持不动,利用前端膨胀的小球,堵塞较大的肝静脉。已经证明在酒精性或者非酒精性肝硬化中,WHVP与门静脉压力的相关性比较好。由于腹内压的升高(如腹水等情况),WHVP需要校正。主要是减去游离肝静脉压(FHVP)或者减去腹内下腔静脉压(被认为是腹腔内压力的零点)。由此得到的压力就是HVPG,最好的方法时利用带球囊的导管,一般重复三次读数。当使用的测量方法适当的时候,结果是可信和可重复性的。由于是测量肝窦状隙的压力,在肝内原因导致门脉高压时HVPG会升高,例如肝硬化的时候;但是肝前性原因导致的门脉高压的时候,HVPG是正常的,例如门静脉血栓的时候。HVPG正常值是3~5mmHg。HVPG以及HVPG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以下情况有预测价值,主要是:食道和胃静脉曲张发展,曲张出血的风险,门脉高压的非曲张出血的并发症的发展,以及死亡。单次测量对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肝硬化的评价有意义,重复测量对治疗的药理学监测以及肝脏疾病的进展有帮助。当缺乏本地经验和对指南的良好执行时,限制HVPG的广泛测量工作可以增加对测量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保证,同时减少其有创性的并发症。 3. 静脉曲张的自然病程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是与门体分流相关的最相关的并发症,由于曲张破裂导致最严重的肝硬化的并发症。存在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并发症的患者的HVPG最少在10~12mmHg。5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静脉曲张。而且这种曲张与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hild-Pugh A级的患者40%存在,而Child-Pugh C级的患者85%存在。PBC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甚至在没有明显的肝硬化的证据的时候就出现静脉曲张和出血。16%的存在桥接纤维化的丙型肝炎患者存在食道静脉曲张。 每年有8%的患者出现静脉曲张。对于在首次胃镜检查时没有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HVPG>10mmHg对预测静脉曲张的出现有较强的预测价值。每年有8%的患者从小的静脉曲张发展到大的静脉曲张。失代偿期肝硬化(Child B/C),酒精性肝硬化,以及在基线胃镜检查的时候存在红色凸出条痕(认为是在食道表面小静脉曲张所导致的),均被认为是从小的静脉曲张发展到大的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的几率在5~15%,对于出血的最佳预测因素是曲张静脉的大小。存在大的静脉曲张的患者,发生曲张破裂出血的几率较大(每年15%)。其他的预测出血的因素是:失代偿期肝硬化(Child B/C),在基线胃镜检查的时候存在红色凸出条痕。尽管自发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最新治疗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最新治疗 目的通过总结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最新治疗方法,旨在临床上科学有效的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达到最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86例患者的最新治疗方式,记录治疗效率。结果82例患者治疗有效,无效3例,死亡1例。结论及时的止血、保护胃黏膜、维持水电平衡等治疗能显著提高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有效率。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combined with hemorrhage of digestive tract,to clinical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alimentary tract hemorrhage,achieve the best clinical effect. MethodsIn 2012 January~2013 year in December to accept the new therapy for 86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record. Results82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treatment, 3 cases were ineffective, 1 cases of death. ConclusionTimely hemostasis,protect the gastric mucosa,maintain water balance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in cirrhosis of the liver has efficiency. Key words:Liver cirrhosis;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Treatment肝硬化是一種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病变使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呈弥漫性增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是消化道出血极易引起患者发生出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目前治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方式较多,本研究通过临床治疗和总结旨在探讨出最新最具疗效的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8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4 2.28岁,患者病程1~12年,经B超、CT、肝功能及胃镜诊断患者是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原因为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44例患者,15例为消化性溃疡出血,11例为操劳过度,过量饮酒所致消化道出血16例。 1.1.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腹部胀痛、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呕血、黑便、严重时伴有失血性休克。 1.1.2诊断标准结合肝硬化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有高压症、有肝硬化病史,B超和CT显示有肝硬化现象,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出现便血、黑便,对大便进行实验室检查隐血阳性,血常规诊断为慢性或急性失血。 1.2方法采用8%去甲肾上腺素盐水50ml 每2h 1次,对患者进行及时止血治疗,同时补充清蛋白对肝脏予以保护治疗,对于腹水量多的患者要限制水钠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