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满意答案明朝万历三十五年

满意答案明朝万历三十五年

满意答案明朝万历三十五年
满意答案明朝万历三十五年

满意答案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顺德县杏坛镇右滩村人黄士俊高中状元。相传这位黄状元入仕三十年中曾三次辞官归归故里,中间一次为侍奉病中老父,另两次因看不惯官场倾轧而独善其身。期间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在原太艮城(今大良镇)南郊建筑了黄家祠和天章阁、灵阿之阁。这些祠、阁周围都有花园,这便是清晖园最早的踪迹。到清乾隆年间,黄氏家道中落,上述建筑日渐荒废,故园废址为进士龙应时购得,黄氏仅留黄士俊祖上黄兰圃公祠前座。到嘉庆千年,龙应时早将购得的黄家祠等物业析产给其儿子龙廷槐、龙廷梓。龙廷梓获得左右两部庭院后自成一格,将其改建成以居室为主的庭园,分别称为龙太常花园和楚香园。再后来,龙太常花园的继承人家道中落,将园卖与一经营蚕种生意的商人,挂上“广大”的招牌,故其又称作广大园。龙廷槐则获得黄氏故园的中心部分,并在无意复出官场后将继承部分予以拓建,侍奉年迈的母亲入住,旦夕读书其间。并请同榜进士、江苏书法家李兆洛题写“清晖”的园名,意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示筑园奉母是为了报答父母如日光和煦普照之恩。这也是清晖园园名的由来。龙氏子孙对园内的建筑物曾多次组织重修、增补和改动,逐步构成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园内原有的一些实物,可以看到后人修建的痕迹。如船厅下面的匾额“绿云深处”是乾隆帝之子成亲王手所书;斗洞旁边的“归习寄庐”是李文田辞官归故里时所题;原先正门之上“清晖园”三字,出自清代湖南大书法家何绍基之手。龙廷槐之子龙元任雇工修建了碧溪草堂这组建筑物。龙氏最后一代清晖园主人龙渚惠还带领设计师和工匠远赴苏州园林,吸取江南的造园精华。花亭曾被大风吹倒,也是龙渚惠于1888年重建。在龙家几代的经营下,清晖园逐渐形成了格局完整的岭南园林风貌。1959年3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来我县检查工作时特地视察了清晖园,对这座古代庭园给予高度评价和重视,指示应将其作为文物加以保护、重修,并特地拨专款予以补助。修复工程于同年4月动工,省县人民政府分别为此拨出专款,于国庆十周年前夕峻工。重修后的清晖园,把左邻的楚香园,右邻的广大园以及附近的介眉堂(龙宅)、竞勤堂(杨宅)等合并一起,因龙氏兄弟析产而分割一个多世纪的园址,至此复合为一。经解放后的大规模修复、扩建,清晖园面积由原来的六千六百多平方米扩大到九千七百九十五平方米。重修期间,让园内的碧溪草堂、紫洞船厅、惜阴书屋等一系列建筑物恢复了原来的样式,保持了其原有的独特风格。进入九十年代,顺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进一步开发顺德的旅游资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修复扩建清晖园,使清晖园的游览面积扩大至二万二千平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状元卷全文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状元卷全文 作者简介:赵秉忠(1573年~1626年),官至礼部尚书。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被黄尊素弹劾去职。天启六年(1626年)去世。思宗崇祯三年(1630年)追复原官,赠太子太保,赐祭葬。 殿试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臣对: 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臣听说帝王统治国家,必须有经营管理的实政,而后才可管束臣民,综合处理纷繁的政务,才能实现和乐升平的社会。必须有倡导践行的实心,而后才可鞭策百官,振作整肃种种事务,才能建成昌盛兴隆的国家。」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什么是实政?就是要确立社会规范,整饬法律制度。将它们悬挂到宫门高阙外面,载入法令条文当中,先颁布于朝廷殿堂,再散发至各级官府,一直到达各个地区和海疆边隅。整顿梳理,无论巨细,完备详尽,处处严密,丝毫没有疏漏的地方。什么是实心?就是杜绝懒惰懈怠,激励精明强干,从细节小事做起,发自内心深处,由朝廷帝王开始,再风行于京畿邦域,一直灌输到边疆角落。使之潜移默化深入内心。令这种精神志向无不畅达,以至于沦肌浃髓的程度而毫无阻塞。」 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有此治具,则不徒驭天下以势,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维相制,而雍熙以渐而臻。有此治本,则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劳而至。自古帝王,所为不下堂阶而化行于风驰,不出庙廊而令应于桴答,用此道耳。厥后,崇清净者深居而九官效职,固以实心行实政也。 「公布了实政,属下官员就有了受命实行的依据,黎民百姓就有了効力遵从的法度,闻见一致,视听不乱,不担心法律随意变动,以致人们无所拘束,则治国的具体措施就能得到贯彻;树立了实心,各级官吏就会配合默契,百姓也暗自信服,都按君主的意向志气行事,不逾越规范法度,避免了办事琐屑、懒惰懈怠的弊病,则治国的根本目标就得到巩固。有此治国的具体措施,就不独以权势掌控国家,而是以应遵循的操守昭示天下。君臣上下相互约束制衡,则和乐升平的社会就可逐步造就。有此治国的根本目标,就不独以法令条文操控国家,而是以君主的精神思想晓喻天下。君臣上下相互勉励遵循,则国家的昌盛兴隆就能不期而至。自古以来,帝王的作为,不下皇宫的台阶而其教化却有如风驰四方,不出朝堂,则其号令有如桴鼓相应。就是因为用了这种治国之道!后来,崇尚清净无为而治的君主得以深居内廷而百官忠于职守,原本就是以实心践行实政的缘故。」 后世语精明者,首推汉宣,彼其吏称民安,可为效矣!而专意于检察,则检察之所不及者,必遗漏焉,故伪增受赏所从来也;语玄默者,首推汉文,彼其简节疏目,可谓阔矣!而注精于修持,则修持之所默化者,必洋溢焉,故四海平安所由然也。 「后世论及的精细明察的皇帝,当首推汉宣帝(刘询),他当政时,官吏称职,百姓安宁,其治理可说是有成效的了!但他却只专心于稽查检举,那么检察不到的就必然有所遗漏,这

大明万历皇帝堪称千古一帝

大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73~1619),一个被清史极度污蔑的皇帝,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中国因为他的存在而精彩!或许少一个朝代,中国早就进入君主立宪制,或许多一个万历皇帝,中国的近代史不会如此凄惨.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为明朝修史时的康熙皇帝,两个人的经历极为相似.在位时间长,最初都是有极强势的辅政大臣,有着堪称盛世的年代,有着辉煌的胜利,同样的后期倦政,也有着同样的失败.万历皇帝最大的失败是不 断被满清宣传的萨尔浒之役,损失四万;康熙最大的失败是康熙五十六年六万军队全军覆没于准葛尔;而对应万历帝的矿税,康熙年间的国库有着骇人听闻的四千三百万亏空.两个轨道非常相似的皇帝一个被大肆宣传其缺点错误,甚至推论明亡于万历,真是天下奇闻. 要是明朝后面的几个皇帝能象万历皇帝对待熊廷弼那样对待大臣,明朝的历史将会长很多.而康熙则被宣传成千古一帝,前后近三十年的战争和混乱民不聊生(到二十八年尼布楚条约的签定),后面十几年的九子夺嫡,鸡飞狗跳都被轻轻抹过.不过想想也释然.谁让他有个好孙子,借着修四库全书把史书毁得毁,改得改,文字狱那才叫恐怖,比起他儿子盛世要用禁武令来维持有效多了. 虽然说好皇帝未必就是好人,但让我们首先看看两个人的私德.毫无疑问万历皇帝用情更专,至少比起从洗衣奴到蒙古公主都兼容并蓄的几乎如种马一般的康熙好得太多了.到万历四十多年双方白头万历和郑贵妃的感情始终不变,虽然不如明孝宗,但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仍然不失为道德楷模.关于万历酒色财气的诽谤.”色” 讲过了,”财”放到后面再讲.我们来看

看酒,根据某些”历史学家”的考证,万历每餐必酒每酒必醉,整个一个大酒鬼,但是翻遍史书只有大明万历八年有一次记录,确实是喝多了.只要稍微了解明朝言官的威力,就知道明朝的起居注绝不可能隐瞒万历帝醉酒误事的事件,可是翻遍史料就是没有.而且更耸人听闻的是甚至还有人推论万历后期倦政是因为吸毒,前些日子到定陵,还听到一个导游喋喋不休,万历皇帝好酒而且后来对其骨骸监测,身前还吸过毒,这个简直就是胡扯,每餐必醉加吸毒能执掌中国四十多年?只怕不用几天就玩完了.而康熙虽然没有好酒的谣言,但是对打猎的爱好简直让人吃惊.如果说在承德是为了方便和蒙古各部联系的话,那么密度如此之大的出行这样的理由令人难以信服,一共四十八次的木兰围场,当然还有种说法康熙为了保证八旗军的战斗力,但是前二十年战事不断的时候需要这样的演习吗?后几十年需要每年重复同样的军演吗?只能让人认为康熙因为个人爱好而荒废国事.更糟糕的是康熙曾经自己宣称一日射兔三百一十八只,我说他那天绝对没有时间处理国事,这个推论应该没问题吧。四十八次出巡,这种围猎的时间和金钱的消耗,和一餐酒比起来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就算万历皇帝真天天喝酒也拍马难及,要怪就怪万历偶然一酒没有和拉动内需联系起来.最后再来说”气”的问题,所谓气无外乎万历皇帝曾经杖责过太监,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清朝还要普遍和无情的多,甚至在乾隆以后入宫的太监只能姓秦,赵等几个姓.这一切是因为”英明”的满清皇帝认为明朝太监之祸尤烈,所以清朝对太监的责罚之恐怖让人震惊.不过如果麻子皇帝再活五百年,看到清朝女人之祸尤烈,会不会穿越回那个年代宣称不近女色?

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高清简单明了)

中国古代史地图 1.中国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遗址分布[大约170万年前至四,五千年前] 2.原始社会部落分布[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3.夏朝形势;商朝形势[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前1046年] 4.西周初期形势及主要诸侯国[前1046年-前771年] 5.春秋列国形势[前770年-前476年] 6.战国时期形势[前475年-前221年] 7.秦灭六国;秦统一[前230年-前209年] 8.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战争[前209年-前207年] 9.项羽,刘邦楚汉战争[前206年-前202年] 10.西汉疆域[前206年-公元25年] 11.秦汉关中水利前221年-公元220年] 12.西汉前期形势,七国之乱前206年-前140年] 13.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前138年-前60年] 14.丝绸之路 15.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17年-23年] 16.班超出使西域[73年-97年] 17.东汉羌汉人民反抗斗争形势[111年] 18.黄巾起义[184年] 19.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199年11月] 20.官渡之战[200年-201年] 21.赤壁之战[208年] 22.三国鼎立形势[229年-263年] 23.魏灭蜀形势[263年] 24.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301年-311年] 25.东晋和十六国形势[304年-439年] 26.东晋,前秦形势[351年-394年] 27.淝水之战[383年8月-11月] 28.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523年-528年] 29.南北朝宋,北魏[420年-479年] 30.南北朝齐,北魏[479年-502年] 31.南北朝梁,东魏,西魏[502年-557年] 32.南北朝陈,北齐,北周[557年-589年] 33.隋朝疆域[581年-618年] 34.隋朝运河,广通渠[605年-618年] 35.隋洛阳城[581年-618年] 36.隋末农民战争[611年-618年] 37.唐朝疆域[618年-907年] 38.唐长安城[618年-907年] 39.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640年-907年] 40.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726年-907年]

16种时态及语态总结

时态语态总结 说明: 1. 英语有16种时态,其中常见的有10种; 2.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四种基本时态均有被动语态。

3. 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有被动语态,而将来进行时和过去将来进行时没有被动语态。 4. 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有被动语态,将来完成时和过去将来完成时很少用于被动结构。 5. 完成进行时均没有被动语态(包括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完成进行时、将来完成进行时、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注意:填充单元格为不常用时态。 ▲用法及举例: 1. 一般时态的被动语态 一般时态的被动形式都由“助动词be+过去分词”构成(动作发生时间由be表现出来) (1)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 In China, the railways are owned by the state. 在中国,铁路是国有的。 They are asked to shoulder the costs of the repair. 要求他们承担这笔修理费。 The new drug began to operate not long after it is taken. 这种新药服用后不久就会开始见效。 (2)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Each couple was asked to complete a form. 要求每对夫妇填一张表。 The thief was handed over to the police. 这个小偷已经送交派出所了。 He was admitted into the club as a member. 他被接纳为俱乐部的会员。 (3)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时态详解: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时态详解: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一、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的用法 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表动作从过去某一时间开始一直延续到过去将来某一时间。动作是否继续下去,由上下文决定。如: I heard by July you’d have been teaching here for ten years.我听说到七月份,你就在这里教了10年书了。 二、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构成 过去完成进行时由“would have been+现在分词”构成。如: He said that by the end of the spring term he would have been studying English for three years. 他说到了春季学期末,他就学了三年英语了。 I knew by that time he would have been working there for 30 years. 我知道到那时他他就在那儿工作满30年了。 S he told me she’d have been teaching in that university for 20 years by that summer.她告诉我到年年夏天她在那所大学教书就满20年了。 三、间接引语与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在间接引语中,若主句为过去时态,则用于宾语从句中的间接引语则要把将来完成进行时改为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如: I know by this time next week y ou’ll have been working here for 30 years. →I knew by that time he would have been working there for 30 years. She will have been teaching in this university for 20 years by this summer. →She told me she’d have been teaching in that university for 20 years by that summer. 五、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情态意义 “would have been+现在分词”结构除用于表示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外,有时其中的 would 也可能是情态动词,具有情态意义,比较表示推测或猜想等。如: “What interesting job have you found?” Helen asked him; he knew she would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it. “你找到什么有趣的工作啦?”海伦向他问道。他知道海伦一定会一直想这件事的。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1、宗人府 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 2、三公 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傅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 3、三孤 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 4、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5、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6、东宫 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 7、内阁 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 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 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8、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 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 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 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 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 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中书省 都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检校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检校 照磨一人从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照磨;管勾一人从七品中书省 参议一人正三品中书省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参军一人从三品中书省 断事官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断事官;断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经历一人正七品中书省;知事一人正八品中书省 都镇抚一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 考功郎一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革考功所 中书舍人十人从七品中书省旧名直省舍人 9、吏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吏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 司务二人从九品吏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验封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考功清吏司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文选清吏司洪武三十一年增设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考功清吏司正统十一年增设 10、户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户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 司务二人从九品户部司务厅

明代的各种地图

明代的各种地图及《郑和航海图》 从元朝到明朝,前后历经3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较长的封建王朝,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地图学发展虽说没有新的重大发展,但在传统的编制方法上日趋成熟,图种也渐增多,开始出现了全面表示全国山川城镇的地图,还有不少用于军事防务的军事防务图,其中包括首次出现的沿海防务用的海防图、江防图和用于治理水利用的河防图与航海用的航海图等。这时 的地图内容多是贯彻一套基本的特点: 1. 以中国为主,外国作衬映 2. 以传统的计里画方法为数学基础 3. 注重河流、山川的表示精度 在明朝的众多地图中,《郑和航海图》就是其中一幅具有重大影响的航海图。郑和七次航海,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世界上也是一次罕见的大举,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前后近30年访问了亚洲、非洲等30余国,对促进我国与世界的交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均有极大的作用。这其中据郑和航海经历编成的航海图,是我国地图学史上的一大创作,更是一部专为指导航海用的地图。其表示内容、表示方法与编制方法上有其独特之处: 1. 从方便使用出发,从起点开始至终点,图幅呈一字排列展开的连续拼接。 2. 采用“对景图”的画法,绘制山形形象与有方位意义的地物,可把图与实地一一对景,尽快 判断出自己所处的位置。 3. 绘出平潮时的浅沙、礁石和港口、海岛等航海用的地物要素与居民地、山地等。 明代的地图较发达,尤其到了明末,西方新兴的自然科学技术由一些传教士逐步在华传播,地图 制图术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第一次把西方绘制的世界全图传入中国,把中国的资料补充进去,充实丰富了地图内容。续此之后,西方传教士也陆续来华绘制了一些,这些世界地图经过修编后,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绘图成规,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特点: 1. 把地图的中央经线置于中国,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图面配置。

十六种时态的被动语态

一般现在时:V(含单三) 被动:be P.P = be P.P ●一般过去时及其被动语态 一般过去时:V-ed 被动; be P.P = was/were P.P ●一般将来时及其被动语态 一般将来时:will/shall Vr 被动:be P.P = will/shall be P.P ●现在进行时及其被动语态 现在:V 进行:be V-ing 现在进行时:be V-ing 被动:be P.P = be being P.P

现在:V 完成时:have/has P.P 现在完成时:have/has P.P 被动:be P.P = have/has been P.P ●现在完成进行时及其被动语态 现在:V 完成:have/has P.P 进行:be V-ing 现在完成进行时:have/has been V-ing 被动:be P.P = have/has been being P.P ●过去进行时及其被动语态 过去:V-ed 进行:be V-ing 过去进行时:was/were V-ing 被动:be P.P = was/were being P.P

过去:V-ed 完成:have/has P.P 过去完成时:had P.P 被动:be P.P = had been P.P ●过去完成进行时及其被动语态 过去:V-ed 完成:have/has P.P 进行:be V-ing 过去完成进行时:had been V-ing 被动:be P.P = had been being P.P ●将来进行时及其被动语态 将来:will/shall Vr 进行:be V-ing 将来进行时:will/shall be V-ing 被动:be P.P = will/shall be being P.P

万历清算张居正实属无奈

1.万历清算张居正实属无奈 看了连续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张居正近乎完美的政治经济改革,是濒临绝境的大明王朝又重新崛起。在李太后和冯保的大力支持下,开启万历新政,张居正执政10年,国库充盈,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大明江山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张居正的权势也到了顶峰,可以说虽为宰相,实为行使天子职权,朝野上下莫不仰其鼻息。万历皇帝成了御座上的摆设。当时的万历称呼张居正为相父,君臣关系被称作鱼水关系。可张居正死后,万历180度大转弯,疯狂清算张居正,对张居正灭门抄家,还准备剖棺鞭尸,这又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大多都不得善终,很多都得到残酷的清算。比如商鞅被五马分尸,吴起被乱箭穿身,王安石忧郁而死。其原因是改革虽给民众带来好处,但触犯了豪强地主得既得利益。俗话说:为政不得罪巨室。张居正的雷霆霹雳式的改革,树敌无数,触犯了一些皇室贵族的利益。尤其是以李太后的父亲李伟这位当朝国丈为首的反对派,对张居正是恨之入骨。张居正的悲剧命运也就注定形成。 当时,尽管有李太后的鼎力支持,改革的阻力仍然很大。张居正父亲去世后的反“夺情”事件,就是反对张居正的预演。民间甚至传出了“黑心宰相卧龙床”“张居正与李太后生了两个儿子”“万历是张居正的儿子”之类抹黑张居正的谣言。 当时无法进行DNA鉴定,反对派的谣言的杀伤力确实很大。况且当时貌若天仙的李太后年近28岁寡居,正是青春勃发的美貌少妇,张居正是当时辬准的俊男,靓男俊女相互倾慕实属正常,引起别人的遐想和猜测不可避免。据史料记载,李太后确实心仪张居正,对张居正有过多次示爱的暗示,可是严守臣子礼仪的张居正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至于两人是否有一腿至今仍存争议。后来的张居正纵情声色,不能不说是对“想得到却不敢得到的与李太后爱情”的一种矛盾心情的宣泄。 当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秦始皇即位后,面对巨大的风言风语,只好把吕不韦流放,后来逼其自杀。秦始皇为何这样做呢,因为这影响到皇权的合法性,只有秦始皇对待吕不韦狠,才能堵住“造谣者”的嘴,才能维护封建正统。如果父子相认,结局就是全部灭门,死路一条。 大家看过电影《菊豆》吧,杨天白为何认杨金山这个符合传统礼教的“假爹”,而击毙违反正统观念的杨天青这个“真爹”,就因为假爹被世俗所认可,真爹被舆论所不齿。 想想一下,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自己的正统,自己帝位的合法性,为了堵住来势汹汹的各种谣言,万历只有毁掉张居正“一家”,而保住大明江山这个“大家”。212年,万历神宗皇帝下诏,查抄居正之家,削尽其宫秩,剥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被开棺戮尸。其子其弟等等,全部发配“烟瘴地面”。清算张居正时,平时很多大臣明哲保身,那些对张居正溜须拍马的张四维之类的小人对提拔自己的张居正攻击最踊跃,只有张居正生前最看好的可又平时最不买张居正帐的那位水利专家潘季驯站出来为张居正说了几句公道话。随之,歇斯底里的万历罢免了潘季驯的官。狂呼:“就是天下的所有河道全部决口,也要撤潘季驯的职!”对于儿子的疯狂清算,那位对张居正最为支持的李太后并没有站出来进行阻止,说明她也出于避嫌的考虑。 张居正被清算后,依附张居正的能干的大臣比如名将戚继光等全被弃用,朝堂上到处布满了所谓的只会夸夸其谈的“清流”。这些“清流”没有只会空谈误国,没有实干的能力,大明王朝开始急剧衰败,张居正执政期间生机勃勃的时代结束了。万历从此28年不上朝,或许是对自己身世的不自信,从心里自认为就是张居正的儿子而心存自卑,不敢理直气壮的面对天下?或许是为了堵住波涛汹涌之口,对自己亲自发起的栽赃清算张居正这位为大明江山立下丰功伟绩的千古一相而心存内疚,良心发现而羞于见人? 据说,那位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而被打断双腿的青年俊杰邹元辬,在几十年后,看到腐败不堪的朝政和民不聊生的现实,他终于理解了张居正的良苦用心,终于明白张居正是正确的,自己是错误的。白发苍苍的邹元辬,拖着被张居正打残的双腿,为张居正奔走鸣怨。 皇权保住了,万历的地位稳固了,做了10年宰辅的张居正仅仅查出了10万两银子,不及冯保的百分之一,这在“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社会,实在是不值得一提。清算张居正后,大明王朝再也没有勤于任事、敢于担责的大臣了。朝堂之上布满了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庸官。40年后,面对风雨飘摇、江河日下、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崇祯皇帝终于下诏为张居正平反,并题诗一首:“板荡之后,而念老臣;播迁之余,而思耆俊。”为张居正彻底平反,重新尊为国师。 历史终于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显示其公平!

中国明朝1433年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明朝1433年地图及其说明 张书林编辑 明时期图说(1433年) 元末农民起义军蜂起,随后形成了若干割据政权。朱元璋以1352年起兵于濠州(安徽凤阳),1356年取集庆(南京),改称应天府以为根据地,在破灭上游的陈友谅和下游的张士诚之后,1368年即帝位,建国号明,年号洪武,是为太祖。同年,北伐中原,元帝弃大都北走。明兵又四出征讨,至洪武十五年(1382)平云南,二十年(1386)降辽东元将纳哈出,完成统一。 洪武元年以开封府为北京,应天府为南京,意欲复北宋之旧,定都开封。十一年以开封漕运不便,罢北京;应天府改称京师。成祖永乐元年(1403)以北平府(元大都)为北京,称行在,改府名为顺天。十九年定都北京,以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 洪武初仍无制以中书省及行中书省分统州县;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十三年罢中书省,以所领州县直隶六部。是时全境共有直隶(中央直辖区)一,布政使司十二:浙江治杭州府;江西治南昌府;福建治福州府;湖广治武昌府;山东治济南府;山西治太原府;北平治北平府;河南治开封府;陕西治西安府;广东治广州府;广西治桂林府;四川治成都府。十 五年收安南入版图,置交趾布政使司;十一年置贵州布政使司,至是共有直隶二、布使司十四。宣德二年(1427)弃安南,罢交趾布政司。此后终明一代为直隶二、布政司十三。二直隶又称京师、南京二京,十三布政司流俗仍称十三省。两京十三司总称十五省。宣德称明代盛世,本图以宣德八年(1433)为准。 十五省分统府、州各百数十,县一千一百有余。府州县只领民户,另置卫、所以领军户。全国卫所以千计,分隶于两京都督府及十六都指挥司、四行都指挥司、一留守司。两京都督府各有直隶卫所。十三省各有一都指挥司,京师又有万全都司治宣府卫(河北宣化),大宁都司治保定府,山东又有辽东都司治定辽卫(辽宁辽阳)。又有山西行都司治大同府,陕西行都司治甘州卫(甘肃张掖),福建行都司治建宁府(建瓯),四川行都司治建昌卫(西昌),中都留守司治中都凤阳府(安徽凤阳)。 府州县卫所之外,又有土府、土州、土县隶于布政司,宣慰、宣抚、安抚、长官等土司隶于都司。 两直隶和各布司都司是直辖版图,外此洪武永乐间又在西陲设哈密(新疆哈密)、赤斤蒙古(甘肃玉门西北)、沙州(甘肃敦煌)等羁縻七卫于陕西行都司边外;永乐招抚海西、建州、野人女真诸部,分置数以百计的羁縻卫所于辽东都司边外,又招抚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吉烈述及海东苦夷诸部族,设奴儿干、囊哈儿等卫,统以流官奴儿干都司(治黑龙江口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塔赫塔)。又遣使诏谕西番各族,授其僧俗首领以国师、法王、及都指挥、宣慰使、招付使、元帅、万户等官,因俗以为治。阐化、赞善、护教、阐教、辅教五王各有分地,相当今西藏自治区除阿里以外及青海玉树州之地。又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于今阿里地区。又设乌斯藏、朵甘二都指挥司于五王之地。封大宝、大乘、大慈等法王于乌斯藏之地,设董卜韩胡、长河西鱼通宁远二宣慰司于四川徼外今四川甘孜、阿坝州之地。 1368年元帝退出大都,北走上都;次年明军捣上都,元帝再往北逃;又次年明军克应昌(内蒙古克什克腾西达米诺尔附近),元帝逃往和林,国号仍为元,史称北元。传至1402年去帝号称可汗,去国号称鞑靼。永乐宣德时时或寇边,时或修职贡,受封爵。 元亡之后蒙古分为三部:鞑靼之西为瓦刺,永乐初分马哈木、太平、把秃李思三部,明朝封为顺宁、贤义、安乐三王。数与鞑靼相互攻袭,对明时通贡献,间侵及哈密。 鞑靼之东为兀良哈,洪武时受明招抚,置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其部落,通称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牧地在挑儿河流域及嫩江下游一带。三卫是明的羁縻卫,和鞑靼瓦刺与明朝仅为藩属关系不同。 十四世纪四十年代察合台汗国陷于分裂,六十年代西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帖木儿汗国。明初东察合台汗居别失八里(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永乐十六年(1418)西迁亦力把里(新疆伊宁),明代史籍即以城名作为其国名。其地西起葱岭。库克恰腾吉斯(巴尔喀什湖),而哈实哈儿(喀什)不在境内;东接哈密及撒里畏吾儿阿端曲先等卫;北起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上游,南抵昆仑山。其向阳地区(天山南路)则在贵族朵豁刺惕氏控制之下。 01.京师(北直隶)

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最近,我重读了黄仁宇先生的大作——《万历十五年》。在此书中,黄仁宇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审视了万历十五年前后发生的重大的事件,并提出了自己的“大历史”观,读来感觉焕然一新。但我并不打算从这个视角来评论这本书。由于我最近读了大量有关明朝历史的书籍,再加上专业影响,我准备从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纵观二百多年的历史,明朝虽然历经风雨,但整体上保持着稳定的局面,国家大事由君臣共同决定,官僚们各有职责,又相互牵制。如果仔细分析明朝的历史,就会发现明朝政治体制是权力制衡的几近完美的创作。皇帝与大臣、大臣与大臣甚至于太监与皇帝、大臣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下面仅就这种制约关系阐述如下: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对矛盾,皇帝与宰相围绕权力占有展开无休止的较量。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存在几千年的宰相制度,但由于个人精力的有限,明成祖朱棣设立了内阁作为自己的秘书机构。结果,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内阁首辅相对于以前的宰相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家大小事务都由内阁拟票,皇帝裁决;皇帝的决议需要征求内阁的同意,如果内阁认为皇帝的决议不妥可以“封还”,这就与当今三权分立下美国总统和议会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与内阁的制约实质上是皇帝与文官集团的制约。文官集团的成熟时明朝政治的一大特征。明朝有一个重要的不成文的规定:重用文官。明朝的官员大部分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这些人从小习读四书五经,接受孔孟之道的熏陶,养成了一种独特地文官品格,即:直言敢谏,为了维护纲常伦理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正是这种性格让明朝的皇帝非常头疼,甚至恐惧,文官集团的势力对于皇帝的决策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比如,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为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这个事件中充分表现了文官集团的强大实力和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实际上,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是时常发生的,由于明朝独特地政治文化,直言敢谏、被皇帝处罚的人会马上被世人敬仰,这促使了无数大臣去跟皇帝作对,虽然有些时候对朝政是不利的,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很有益的,对皇帝的不良行为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作用。 文官集团内部的制约也是明朝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特征。首先,从机构设置上,中央设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部门分管不同事务,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部门之间协作、各司其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权的思想,防止了权力的过分膨胀。其次,在品级设置上,权力大小与品级成反比,这也是明朝政治中一个巧妙地设置。比如,内阁辅臣相当于前朝的宰相,国家大小事务都需要内阁辅臣的拟票,皇帝的决定也需内阁的同意,权力很大,但是内阁辅臣的品级大都很低,只有正五品,相对于六部尚书的正二品来说可谓是小官。再如,明朝的御史是皇帝派到各地的特殊人员,有直接向皇帝上奏的权力,所以在地方上权力很大,但是,御史的品级相当低,还不如地方的知府。从这些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明朝

最新16种时态及语态总结

时态语态总结 说明:

1. 英语有16种时态,其中常见的有10种; 2. 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四种基本时态均有被动语态。 3. 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有被动语态,而将来进行时和过去将来进行时没有被动语态。 4. 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有被动语态,将来完成时和过去将来完成时很少用于被动结构。 5. 完成进行时均没有被动语态(包括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完成进行时、将来完成进行时、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注意:填充单元格为不常用时态。 ▲用法及举例: 1. 一般时态的被动语态 一般时态的被动形式都由助动词be+过去分词”构成(动作发生时间由be表现出来) (1)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 In Chi na, the railways are owned by the state. 在中国,铁路是国有的。 They are asked to shoulder the costs of the repair. 要求他们承担这笔修理费。 The new drug bega n to operate not long after it is take n. 这种新药服用后不久就会开 始见效。 (2)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Each couple was asked to complete a form. 要求每对夫妇填一张表。 The thief was handed over to the police. 这个小偷已经送交派出所了。 He was admitted into the club as a member. 他被接纳为俱乐部的会员。 (3) —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The hotel will be closed during repairs. 那家饭店在整修期间将停业。 Light refreshme nts will be served after the meet ing. 会议之后有简单茶点招待。 If you don ' t gcare to your work, you will be fired. 如果你不细心工作,你会被解聘的。 (3)过去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He knew he would be puni shed for it. 他知道他会为此受到惩罚。 They were afraid the city would be bombarded. 他们担心城市会受到轰击。 He hoped that he would be assig ned a more suitable job. 他希望能分配他更合适的工作。 2. 进行时态的被动语态 进行时态的被动形式都由助动词be+being+过去分词”构成: (1) 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 He is be ing treated with a new drug. 他正在接受一种新药的治疗。 The studio is bei ng wired for sou nd. 这个播音室正在安装音响设备用的电线。 The search for a cure for this freque nt disease is being fun ded by the gover nment. 政府正提供资金以探索这种多发病的治疗方法。 (2) 过去进行时的被动语态:

明朝清朝各科殿试金榜(进士)名录077

明朝、清朝各科殿试金榜(进士)名录077 纂辑者:广东海丰刘世高、刘志达、刘志兴2012-09-6 谨献给对明朝、清朝各科殿试金榜有兴趣的贤达参考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仅录取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在于“史”的意味。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称进士出身,在于“子”的意味。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又称亚元。三甲(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称同进士出身,在于“集”的意味。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以下是: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名录 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名录 第一甲进士及第共3名 韩敬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1名进士及第 马之骐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2名进士及第 钱谦益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一甲第3名进士及第

第二甲进士出身共57名 朱彩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1名进士出身 徐尔恒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2名进士出身 郑祖法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3名进士出身 任国桢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4名进士出身 陈伯英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5名进士出身 叶官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6名进士出身 胡一鸿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7名进士出身 梁鼎贤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8名进士出身 赵琦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9名进士出身 林铭鼎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10名进士出身 杨尧华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11

英语中的16种时态详解

全部16种英语动词时态的构成和使用规律 一、英语动词的四时、四态构成其全部时态,共16种。 态时一般态进行态完成态完成进行态过去时过去一般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过去完成进行时过去将来时过去将来一般时 过去将来进行时过去将来完成时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现在时现在一般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将来时将来一般时 将来进行时 将来完成时将来完成进行时 二、英语四时的构成方式。 四时构成方式 过去时动词的过去式,助动词用do,have,be 的过去式did,had,were,was 等 过去将来时用助动词would (will 的过去式) 现在时用动词原形(第三人称单数加s),助动词用be (am,are,is),have (have,has)将来时用助动词will (第一人称常用shall) 三、英语四态的构成方式。 四、16种英语动词时态肯定式的构成。 综合英语四时、四态的构成方式,我们很容易使用三个基本时态助动词will(将来时)、be(进行态)、have(完成态)构成英语所有16种时态(注意:人称和数的变化永远在第一个动词): 五、16种英语动词时态否定式的构成。 除了过去一般时和现在一般时的否定式使用助动词do 的否定式构成外,其余的均只须在肯 四态构成方式 一般态现在时用动词原形(第三人称单数加s),其他时用相应的助动词进行态用助动词be +现在分词完成态用助动词用have +过去分词 完成进行态 用助动词have been +现在分词(be 的完成态+现在分词)16种时态构成方式(以动词make 为例) 过去一般时I (We,You,They,He,She,It)made 过去进行时I (He,She,It)was making,We (You,They)were making 过去完成时I (We,You,They,He,She,It)had made 过去完成进行时I (We,You,They,He,She,It)had been making 过去将来一般时I (We,You,They,He,She,It)would make 过去将来进行时I (We,You,They,He,She,It)would be making 过去将来完成时I (We,You,They,He,She,It)would have made 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I (We,You,They,He,She,It)would have been making 现在一般时I (We,You,They)make ,He (She,It)makes 现在进行时I am making,We (You,They)are making,He (She,It)is making 现在完成时I (We,You,They)have made,He (She,It)has made 现在完成进行时I (We,You,They)have been making,He (She,It)has been making 将来一般时I (We,You,They,He,She,It)will make 将来进行时I (We,You,They,He,She,It)will be making 将来完成时I (We,You,They,He,She,It)will have made 将来完成进行时 I (We,You,They,He,She,It)will have been making

英语中的十六种时态

英语中的十六种时态 一般时态进行时态完成时态完成进行时态 现在do/does am/is/are doing have/has done have/has been doing 过去did was/were doing had done had been doing 将来shall/will do shall/will be doing shall/will have done shall/will have been doing 过去将来should/would do should/would be doing should/would have done should/would have been doing 一、一般现在时 1.概念:表示经常发生的情况;有规律出现的情况;总是发生的;和事实真理 2.时间状语: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everyweek (day,year, month…·), once a week(day,year, month…), on Sundays( on M ondays…·), 3.基本结构:动词原形(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动词上要改为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4.否定形式:主语+am/is/are+not+其他;此时态的谓语动词若为行为动词,则在其前加don’t,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5.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放于句首;用助动词do提问,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6.例句: It seldom snows here.这里很少下雪。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他总是乐于帮助别人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二、一般过去时 1.概念: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过去习惯性、经常性的动作、行为。 2.时间状语:ago, yesterda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last week , last year , night , month . ) , in 1 9 8 9 , just now at the age of 5 , one day , long long ago , once upon a time 3.基本结构:主语+动词的过去式或be的过去式+名词 4.否定形式:主语+was/were+not+其他;在行为动词前加did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5.一般疑问句:was或were放于句首;用助动词do的过去式did提问,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6.例句: She often came to help us in those days.那些天她经常来帮助我们。i didn' t know you were so busy.我不知道你是这么忙 三、一般将来时 1.概念: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打算、计划或准备做某事。

明朝万历三年

明朝万历三年(1575),烟草由吕宋传人台湾、福建。1579年,利玛窦把鼻烟带入广东,中国吸烟人口大增。开始传入的是晒晾烟,距今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1900年在台湾试种烤烟,自1910年后相继在山东、河南、安徽、辽宁等地试烤烟城功,1937—1940年开始在四川、贵州和云南试种,发展成为我国主产优质烟区。20世纪50年代引进香料烟,60年代引进白肋烟,分别在浙江新昌、湖北建始试种成功。黄花烟约在200年前由俄罗斯传入我国北部地区种植。请查看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2097610.html, 5、国外的烟草是如何传播的?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率船队探险航行在美州圣萨尔瓦多岛,看见那里的印度第安人手执火把,嘴里叼着草叶在吸烟雾,感到很奇怪。当他们继续舫行到今天的古巴和海地时,又见到许多男女也是手里拿着点燃的草叶在吸,后来才知道他们点燃的是用烟草叶包裹的玉米叶丝。哥伦布本人虽然对印第安人抽烟的习俗并不感兴趣,但是船上的那些来自西班牙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水手们却对此着迷不已,步后尘者还有西班牙殖民者和殖民地居民们。殖民者们返回自己的国家后,便将抽烟的习俗带回西班牙和葡萄牙。后来这种象征财富的习俗又传入法国,再通过派驻葡萄牙的法国大使让·尼科(Jean Nicot,尼古丁和烟草的拉丁文学名Nicotianatabacum就是取自他的名字)传入意大利。在英国,沃尔特雷利(Walter Raleigh)爵士可能是引入烟草并使抽烟成为一种新时尚的第一人。1612年,美国的弗吉尼亚(Virginia)州就率先开辟了烟草种植园。1631年,马里兰(Maryland)州也开始种植烟草. 请查看网站 戒烟产品请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2097610.html, 戒烟知识请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2097610.html, 6、我国的烟草是如何传播的? 明末名医张介宾的《景岳全书》中记载:“烟草自古未闻,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种植之矣。”现代历史学家吴晗经过考证认为:“最初传入烟草的是17世纪初的福建水手,他们从吕宋带回烟草的种子,再从福建南传到江浙。”有四条:(1)第一条路线:从吕宋直接传到我国福建的漳、泉两州。(2)第二条路线:从南洋即南海以西的沿海各国或越南传入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