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免疫性不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免疫性不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免疫性不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免疫性不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利大于弊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医传入中国,17世纪中叶中西医汇通派产生。20世纪50年代,在党中央“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促进中西医结合”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蓬勃发展,目前中西医结合领域已形成了在临床、科研、教学、管理诸方面逐步完善的体系,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医学进步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够认识、解决、治疗当时难以解决、治疗的疾病。如用中药砒霜(AS2O3)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对这种死亡率甚高,对西药(ATRA)治疗无效的难治和易复发的APL,中药显示出其突出的疗效。再如去年在抗击SARS的斗争中,党中央及时指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向,中西医结合在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西医结合是客观存在的,其优势的客观事实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中西医结合是客观需求 存在决定意识。过去,毛主席提出中西医结合是经过长期革命实践,深入基层群众中,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提出的,决不是凭空臆想,一时冲动,它反映了社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目前的实际状况更加清楚地表明了这种需求,根据最新的民意调查,对2748位民众进行“最愿接受(最喜欢)的医疗方法是什么?”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最喜欢西医治疗者276人,最喜欢中医治疗者515人,而最喜欢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者1957人。另一项对3747位民众进行“最喜欢的医生”的民意测验中,最喜欢中医者有741人,最喜欢西医者有426人,最喜欢中西医结合医生者有2580人。这两项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客观需求。中西医结合半个多世纪以来历经风雨仍蓬勃发展的关键正是因为它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已经成为最普遍、最朴实、最一致的选择。 二、中西医结合符合医学科学发展客观规律 中、西医学共同的目标是研究和探索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防病治病的手段、方法。它们共同的对象是人和疾病。由于中、西医学各自形成的社会、历史及哲学背景不同,因此产生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但这不等于说二者是背道而驰、水火不容的,并不是一些人担心的所谓“结合一点,消灭一点;全部结合,全部消灭”。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优秀传统文化应及时吸收现代科技的优势,充实自身,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对现代科技并没有必要拒之门外,这就如同武林高手配上洋枪洋炮,百步穿百杨的功夫,更能御乱于千里之外,又能取胜于近距离的肉搏。反之,即便是张飞、关公也敌不过普通的枪子。世间最珍贵的是生命,在生命受到威胁需要用医疗手段去挽救的时候,不需要、更不应该区分这种医疗手段的出身,用什么理论体系、什么方法,是不是中、西医结合,符合不符合原体系的自身发展规律。只要能及时有效地挽救生命就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和推广,这样的方法相信包括那些反对中西医结合的人也会欣然选择。活血化瘀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从当时单纯西医治疗的30%下降至15%左右。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关研究进入了梗死相关动脉血运重建的阶段,溶栓或经皮冠脉介入(PCI)使闭塞冠脉再通,恢复心肌血流灌注,从而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这使得AMI的病死率下降至5%~7%。不可否认,血运重建是当前无以取代的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方法,但事物的发展总是老问题逐步解决,新问题也逐步产生。如介入治疗半年后的高再狭窄率、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的出现以及再灌注损伤等,这些问题又阻碍了介入治疗的进一步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宗旨是吸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特长,将其有机地进行结合,为我所用,解

上呼吸道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概念: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感冒又称伤风。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本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在季节变换、气候骤变时发病率高。小儿患感冒,因其生理病理特点,易于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西医概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中医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感冒又称伤风。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西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症状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的体征有低热、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 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格检查可见的体征有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3.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1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通过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二、并发症: 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也可继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 中医诊断: 1.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发生高热惊厥。 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3.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妇幼保健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随访期间妊娠率分别为88.24%、73.53%,均优于对照组的70.59%、44.12%,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 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且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人工流产率、性传播疾病以及宫腔内手术增多,最终致使不孕症患者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有数据调查显示,我國约有5~10%的妇女患有不孕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育龄期的妇女造成严重的影响[1]。本文主要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有效性,并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3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3~35岁之间,平均(28±2.14)岁;不孕2~8年,平均(4±1.21)年。另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4例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4~34岁之间,平均(29±1.93)岁;不孕2~9年,平均(4±1.62)年。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分析。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本次所选68例不孕症患者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2]中相关不孕症的诊断标准确诊,且均经病理细胞学、妇科检查等证实;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所选患者中均无合并肝肾等功能障碍者,无合并认知、语言以及精神障碍者,无因男性、免疫异常等其他因素所致不孕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行常规西医治疗,于月经干净后的第3~5日,采用8万U 庆大霉素+5mg地塞米松+4000Uα糜蛋白酶+200mL进行宫腔内注射,隔日一次,一共治疗两次;一个疗程为三个月经周期,治疗三个疗程。 实验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中药内服药方:金银花、赤芍、当归、败酱草各20g,枳壳、三棱、莪术、丹参各15g,桃

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丁元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古代没有抑郁症之名,但从历代文献中可以见到许多与本病临床表现近似的描述,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多种疾病及其证候与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故相关内容散见于郁证、百合病、脏躁、癫证等病证的记载之中。当代医家则从不同角度阐述各自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与实践。 一、当代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一)疏肝解郁法气郁为诸郁之始,治郁先治气,调气先疏肝。多数学者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以疏肝理气解郁为基本方法,从肝论治抑郁症,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二)理气化痰开郁法用于痰浊郁闭,清窍蒙蔽之老年人抑郁症。涤痰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涤痰开窍;常用方剂如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痰热证用温胆汤。 (三)补肾疏肝法乙癸同源,肝肾互生。肾虚肝郁证,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解郁,以标本兼治,常用方剂如滋水清肝饮。 (四)宣阳开郁法阳气不达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指出对抑郁症的治疗当以调和营卫、宣阳开郁为基本方法,同时配伍和营、调神之法,使营卫调和、阳气宣达从而诸证或可愈。治疗抑郁症应重视温通阳气和温补阳气,肝脾之阳气虚弱,其功能渐衰,因阳气虚衰,肝用不强,气不摄血,肝血失调,肝阳虚弱,肝气的激发动力不足,疏泄无力,不能条达气机,抑郁诸症势必加重,此时非温通、温补不能宣达。 (五)调气和中法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失调,升降失司,运化无力,从而产生气郁、痰阻等病理因素以及气血不足的病机变化;此外,土壅木郁,肝气不舒,治疗应当调气和中,畅利中焦气机,振奋阳气,用《温病条辨》桂枝半夏汤加减。 (六)利肺治肝法抑郁症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秋季是抑郁症好发或加重的时间。肺合皮毛,肝主疏泄,五脏以肺应秋,肺属金,金能制木,有学者介绍临床用辛温解表、宣肺平喘的麻黄汤加减调治肝气郁结所致抑郁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指出解表宽中法适用于由外邪而致的气机郁闭,情志郁结病。 简而言之,当代医家大多将抑郁症等同于郁证,因而,将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归于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发生肝气乘脾、肝损及肾,气滞痰凝、血瘀,因实致虚等病机变化;治疗则以疏肝解郁为中心。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小柴胡汤以及甘麦大枣汤等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方剂。 二、关于抑郁症的治疗 (一)宣阳开郁是抑郁症证治关键“阳郁神颓”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神形兼病,神病为主,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抑郁症临床表现虽然复杂,不出神形兼病之范围,并且主要表现为功能活动呈现出抑制性的变化,其中神机颓废是其特征性的改变。而阳气郁痹,生发异常是抑郁症之病机核心。阳气郁痹,则生发之机抑遏,表现为功能活动减弱。功能活动减弱的特征是昼不能精,且至夜则不能寐。进而提出畅达阳气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方法,通过畅达阳气以求达到舒畅气机,鼓舞脏腑气化,振奋神机,宁神定志之目的。心为阳中之太阳,主血脉,藏神明,又为人身精神心理活动之总司。因此,通阳可以治心,治心可以调神。 (二)抑郁症证治以《内经》阳气理论为指导,应用经方治疗抑郁症。在《内经》阳气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抑郁症发病原理,创立宣阳开郁,振奋神机之证治大法,形成抑郁症证治的基本思路。 1.肝气郁结证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痛无定处,纳呆少寐,脘闷嗳气,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冒患儿20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研究组给予感冒清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退热率、咽喉红肿痛消失率、咳嗽消失率、鼻塞流涕消失率及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患儿退热率、咽喉红肿痛消失率、咳嗽消失率、鼻塞流涕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冒疗效明显,可以显著控制小儿感冒症状,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感冒清颗粒 小儿感冒,临床中一般称为上呼吸道感染,该病主要侵犯儿童鼻咽部,并常累及喉、气管、支气管、肺脏等邻近器官,小儿被感染后大多出现发热症状。西医治疗该病较经典的药物为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其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该成分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清热解毒药效。与之相比较,我国传统医学对小儿感冒也有很多经典的用药,如感冒清颗粒。本研究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感冒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冒患儿201例作为研究对象,男90例,女111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年龄(5.0±1.6)岁;病程1~3天。入组标准:所有患儿均确诊为小儿感冒;临床症状均包括发热、咽喉红肿痛、咳嗽、鼻塞流涕;患儿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均无过敏史;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将患儿按随机原则分成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研究组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5.1±1.5)岁。对照组年龄7个月~11岁,平均年龄(5.6±1.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口服感冒清热颗粒(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2次/d,根据小儿具体年龄用量为:6个月~1岁,3g/次,1~3岁,4g/次,3~6岁,6g/次,6~9岁,9g/次,10岁及以上,12g/次。同时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哈药集团),3次/日,根据小儿具体年龄用量为:6个月~1岁,0.3~0.5袋/次,1~3岁,0.5~1袋/次,3~6岁,1~1.5袋/次,6~9岁,1.5~2袋/次,10岁及以上,2~2.5袋/次。对照组单纯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具体用法用量同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中西医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进展心得体会 中医西结合学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李琦 1305033 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中西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晰的认识,当然更谈不上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本文从中西医各自的特点及“共通”点,从能结合宏观与微观的“黑箱方法”这一角度,通过分析人健康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疾病状态时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浅析中西医结合切入点,并提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整体性方向。 1 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及联系 中医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受当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为研究内容,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它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阐明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思维方式上,以形象思维等为主,主要采取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以观察法为主;在医学模式上,以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在诊断方面以望、闻、问、切——人的主观体验为主;在治疗上,采用汤剂、情志调节为主的内治法,和以推拿、针灸等为主的外治法相结合的全方位治疗方法;在发展模式上, 中医以不断充实、完善已固有的理论框架为主。 西医学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受当时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哲学上“还原论”的影响,西医将人体分解成各个不同的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解剖学、生理学等各个学科。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逻辑方式为其思维特征;在诊断上,除通过人体器官的感受外,还引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对人体感官加以延伸;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系统的病变采取化学药品、精神安慰、物理手段、生物手段等疗法;在发展模式上,西医不断吸收哲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从以上对比可知:中医和西医最本质的区别应该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具有整体、系统思维特征的就是中医,具有分析、“还原”思维特征的就是西医,我们不能把是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作为中西医学的判断标准。中医也可以用现代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延伸自已的视听范围。中西医学各有特点,有许多异同之处,但有相通的地方,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另外,它们的目的都是使人体保证健康,促进疾病人体向健康人体转化。这是中西医结合最主要的根据之一。西医发展的模式,即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正与中医朴素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这是中西医能取得共识的又一根据。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概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根据中医文献中的描述,古人将抑郁症多归属于“郁证”范畴。根据其临床症状的不同,又可以归于“不寐”等病。多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气血失调,进而引起功能性心理与情感障碍、睡眠障碍以及五脏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症候群。【诊断】 一、西医诊断: (一)、诊断标准:根据ICD—10诊断标准。 (二)、诊断要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等临床特征来诊断。密切的临床观察,把握疾病横断面的主要症状及纵向病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是临床诊断的可靠基础。其主要临床表现有: 1、情感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患者终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平时非常爱好的活动如看足球比赛、打牌、种花草等也觉乏味,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感到“心

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痛不欲生,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部分患者可伴有焦虑、激越症状,特别是更年期和老年抑郁症患者更明显。典型的病例其抑郁心境具有晨重夜轻节律的特点,即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傍晚时可有所减轻,如出现则有助于诊断。 在情感低落的影响下,患者自我评价低,自感一切都不如人,将所有的过错归咎于自己,常产生无用感、无希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感到自己无能力、无作为,觉得自己连累了家庭和社会;回想过去,一事无成,并对过去不重要的、不诚实的行为有犯罪感;想到将来,感到前途渺茫,预见自己的工作要失败,财政要崩溃,家庭要出现不幸,自己的健康必然会恶化。在悲观失望的基础上,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伴有自责自罪,严重时可出现罪恶妄想;亦可在躯体不适的基础上产生疑病观念,怀疑自己身患绝症等;还可能出现有关系、被害妄想等。部分患者亦可出现幻觉,以听幻觉较常见。 2、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浆糊一样开不动了”。临床表现为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患者感到脑子不能用了,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不想去上班,不愿外出,不愿参加平常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炎症的体会 目的:在对妇科炎症进行治疗时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探讨其疗效。方法:选择80例在我院诊断为妇科疾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程以及病情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完成治疗后,由我院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对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对于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对于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均完全得到了治愈。在80例患者中,共计有13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炎,11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糜烂,24例患者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22例患者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10例患者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的总治愈率达到了97.5%,总有效率达到了100%。结论:临床中在对妇科炎症进行治疗时,选择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100%,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标签:中西医结合;妇科炎症;治疗效果 在当前的妇科中,女性生殖系统的炎症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大约有70%的成年妇女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妇科炎症,在妇女的生殖道中可以出现感染症状,例如宫颈炎、外阴炎以及阴道炎等。当前,单纯地应用西药或者中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均很难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此,我院对80例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获得了明显的研究成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80例在我院诊断为妇科疾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为25~79岁,平均为(41.9± 2.5)岁,患者在治愈前,均经过B超诊断、妇科检查以及化验等诊断方式,其中,共计有13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炎,11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糜烂,24例患者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22例患者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10例患者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 1.2 方法对于所有患者均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中药药方为:150g 炒大黄、100g赤芍、150g苦参、150g黄连、100g吴茱萸、80g当归、150g黄芩、80g蛇床子、50g白矾、150g百部、100g五倍子、30g白果、10g冰片、5g麝香以及10g雄黄。将以上药物焙干并研磨成为细末,而后粉碎经过500目筛子,保证肉眼无法将植物的纤维看清为准,而后在加入10g的水飞朱砂、30g的珍珠粉以及10g的甲硝唑粉,将药粉均匀地混合在一起,而后在取得以上的同样一份药品,并在其中添加青黛粉,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在玻璃质的广口瓶之中进行储存,避免出现泄气的现象,经过专业的高温灭菌操作后,便可以在临床中应用于患者。 在进行操作前,详细地对患者的病史以及病情进行询问,并认真地做好相关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2013级临床医学 金娥 摘要: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血管、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疾病。随着现代基础医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证明了降压治疗主要在于血压降低的本身和保护心脑肾等免受损害。多数患者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长期服用中西医降压药,仍是目前防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无论西药还是中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西药虽然起效快,但副作用大;而中药药性温和,起效较慢。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仍是目前高血压病治疗的最佳方法,较之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很多中药成分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再配合少量西药,起到提高药效的协同作用,又减少了西药的副作用。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上,应中西医结合发挥各有的特点和优势,以期达到治疗高血压的最高目标一治疗高血压,防止心、脑、肾血管病的发生或发展,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发病人数迅速增长,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目前有1.6亿高血压患者,有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第一疾病”【1】。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为心脏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对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单纯运用中、西药物治疗本病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能较好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及治疗并发症【2】。1辨病治疗与辨证施治 辨病治疗是西医的原则,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特点,而中西医结合则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多属“眩晕”、“肝风”等病证。首先,对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是中西医结合的“二级诊断”模式,疗效仍以高血压病某一阶段的“对症”治疗效果为主,远未达到“对病”诊治的深度【3】,应提倡对高血压病首先辨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期(根据有无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分3期);然后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第3步是发现病证之间、分期和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从中医的角度来认识高血压病总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总的病机应为阴阳失调,痰瘀互结。一般早期以阴阳失调为主;中期以痰瘀互结为主;发展至第3期,出现中风、冠心病、心衰和肾病、肾衰则痰瘀胶结、凝滞尤甚。这一分析,从宏观上说明“痰”、“瘀”是高血压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机。我们在治疗高血压病时,配合使用活血化痰的药,取得了比单纯辨证治疗更好的疗效。对于临床无证可辨者,我们给予辨病治疗。而关于活血祛痰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也已见报道【4】。由于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出现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而辨病治疗则是针对高血压病总的病因病机的治疗,具全局性和预防性,故从标本关系上讲,前者治标,后者治本。在症状明显或严重时以治标为主,而症状相对缓和或无症可辨时则以治本为主,防止高血压病向中风发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四季流行性感冒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四季流行性感冒的疗效 高 山 (武警北京总队干休所,北京10002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感冒〔中图分类号〕R5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8-1706-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8.079 第一作者:高 山(1972-),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病的预防保健 工作。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的特点〔1〕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 接触、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尤其老年患者免疫力下降,感冒的 发生率明显增多〔2,3〕 ,与祖国医学冬瘟的理论类似。本文采用 自拟中药结合西药治疗四季流行性感冒的老年患者,观察其临 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 197例四季流行性感冒的老年患者。均为发病2d 内,具备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头晕、周身不适、四肢酸痛等典型症状。全部病例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研究组,98例患者,男51例,女47例,年龄60 89〔平均(69.2?7.4)〕岁;另一组采用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共99例患者,男52例,女47例,年龄60 87〔平均(71.3?7.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和临床症状相近,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 >0.05)。1.2方法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百服宁0.3 0.6g 口服;5%生理 盐水500ml 加注射用阿奇霉素0.25 0.5g 静脉输注,7d 为1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复方中药。处方:防风10g 、荆芥10g 、陈皮15g 、银花20g 、羌活20g 、连翘15 30g 、黄芩15g 、桔梗10g 、野菊花20g 、厚朴15g 、柴胡20g 、甘草10g 等。以咳痰黄稠为主,可加薏苡仁30g 等,痰涎壅盛加车前子20g 、葶苈子20g 等,发热为主可加大柴胡剂量到50g ;加水800ml ,各味药先煎30min ,再加余药煎15min 取滤液,分早、晚各1剂服用。持续服用7d 。1.2.2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根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头痛、鼻塞、恶寒、流涕、咳嗽、全身痛等6项为主要症状,症状程度按照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记为0、2、4、6分,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4〕 。 1.2.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1 2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全身无不适感,体温正常,症状积分减少≥90%;好转:治疗1 2个疗程后伴随症状好转,症状积分减少≥70%;无效:治疗1 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30% 〔5〕 。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 料采用x ?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2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x ?s )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99 4.64?1.198.17?2.351)研究组 98 4.74?1.24 10.21?1.131)2)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 <0.05,与对照组比较:2)P <0.05 2.3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总病程比较与对照组比较, 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和总病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表2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总病程时间比较(x ?s , d )组别n 症状缓解时间总病程时间对照组99 5.23?1.21 4.11?2.14研究组 98 2.14?1.631) 6.36?1.571) 与对照组比较:1)P <0.05 3讨论 流行性感冒病原微生物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有抗原变异、抗原漂移、抗原转变的特点,通常由于老年人对新的亚型缺乏抗体而容易发病。流感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侵入上皮细胞,细胞表面黏多糖类通过神经氨酸酶的作用,在细胞内核蛋白合成可溶性抗原,这种可溶性抗原渗出到胞质外,复制的病毒排出细胞,导致大量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受染、脱落导致炎症反应〔6〕 。患者可以出现发热,全身痛 和白细胞下降等。老人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病毒性肺 炎 〔7〕 。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研究组疗效差异不大。但中西

中西医结合专方治疗不孕症良药分类治疗处方

中西医结合专方治疗不孕症良药 一黄体功能不全 治则:补肾、促黄体功能、安胎 方药一:补肾助孕汤:仙茅10g 仙灵脾10g 肉苁蓉15g 菟丝子15g 何首乌20g 当归20g 熟地黄30g 山茱萸15g 肉桂6g 续断10g 枸杞10g 。可根据舌苔脉象加减肝郁加香附、郁金。血瘀加丹皮。湿热加蒲公英、紫花地丁。于月经第五天开始,每天一剂,共七天。于基础体温上升后第3、5、7天结合西药HCG肌肉注射,每次2000单位。当基础体温上升大于16天,妊娠试验阳性时服用安胎汤:太子参10g 焦白术15g 菟丝子24g 制香附9g 白芍10g 甘草6g 肉苁蓉15g 山茱萸12g 每天一剂共30剂。 方药二:助黄汤:熟地黄30g 何首乌20g 枸杞子10g 玄参10g 麦冬10g 牡丹皮10g 茺蔚子30g 覆盆子10g 菟丝子16g 仙灵脾10g 巴戟天10g 。根据基础体温测试结果,于体温升高第二天开始服药,持续至下次月经来潮为止。如体温升高不明显,则以月经第十六天开始持续服药至下次月经来潮。 二输卵管阻塞 治则:破於通络、清解软坚、补肾益气。 方药一:峻竣煎:三棱12g 莪术12g 地鳖虫12g 香附12g 丹皮12g 丹参12g 夏枯草12g 路路通9g 穿山甲12g(先煎)红藤30g 败酱草30g 黄芪15g 仙灵脾30g 肉苁蓉12g 每日一剂水煎服经期停用。。。 配合灌肠方:三棱莪术皂角刺蜂房赤芍苏木蒲公英。每日一剂水煎两次,两次煎液合并浓煎至150ml。药温降至37°C左右时,低压缓慢保留灌肠,左侧卧位20分钟,平卧20分钟。灌肠时间于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3天停药。20天为一个疗程。 方药二:通管加味汤: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0g 地龙10g 穿山甲6g 皂角刺10g 路路通10g 香附101g 赤芍10g 白芍10g 络石藤15g 青皮10g 连翘15g 甘草6g 用法: 水煎口服,每日一剂,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药,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2-6个疗程。结合西药:甲硝唑、糜蛋白酶、庆大霉素。 三宫腔粘连 治则:活血化瘀解毒通络疏肝解郁。 方药:虎杖10g 紫花地丁15g 归尾15g 赤芍10g 桃仁6g 红花6g 土鳖虫3g 穿山甲10g 水蛭6g 三棱10个莪术10g 路路通15g 黄芪15g 甘草3g 。外敷方:水蛭血竭红花仙灵脾川牛膝蒲公英败酱草白芍鸡血藤地龙路路通香附瓦楞子丝瓜络共研粗末,每份200g 布包蒸40分钟,热敷小腹30分钟,自月经起用15天,每日一次,每包用三天。结合西药:多西环素、甲硝唑。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四无排卵性不孕 根据月经周期予以:补肾促卵泡发育、调经活血促排卵、补肾助黄体、活血通经。 于月经第五天当归15g 熟地24g 杭芍药15g 菟丝子12g 肉苁蓉15g 炒青叶10g 桑寄生12g 阿胶12g 女贞子15g 墨旱莲15g 连用六天。 于月经第十一天当归24g 丹参15g 赤芍10g 香附15g 红花10g 茺蔚子15g 郁金6g 桃仁6g 山药15g 仙灵脾12g。连用六天。 于月经第十七天熟地24g 淮山药15g 续断15g 何首乌15g 当归12g 阿胶12g 龟甲15g 肉苁蓉10g 菟丝子12g 黄芪15g 生龙牡15g 刘寄奴10g 。连用九天。 于月经第二十五天当归24g 丹参15g 赤芍10g 香附15g 泽兰12g 川穹10g 益母草15g 。连用四天。 如果没有月经周期,结合西药黄体酮20mg,每日一次肌肉注射共五天,于出血第五天开始用药。 五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 治则:补肾祛痰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24g 赤芍12g 香附15g 鸡血藤15g 川牛膝6g 坤草10g 通草10g 桑葚10g 仙灵脾12g 党参20g 泽兰10g 菟丝子15g 。另外根据舌苔脉象加减,怕冷加杜仲桑寄生。烦躁汗出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经后加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经期加活血通络药。 结合西药克罗米芬达英-35 。三到六个月为一个疗程。 六免疫性不孕 (1)子宫内膜抗体阳性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炒小茴香3g 炮姜6g 炒延胡索6g 制没药6g 官桂6g 赤芍10g 川穹10g 炒五灵脂10g 当归15g 蒲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炎心得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d1070962.html,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炎心得体会 作者:崔东玉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8期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炎的心得体会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以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为60例,对其进行西医抗炎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为60例,对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1个疗程都为7天。结果:治疗组采用中西 医结合保守治疗方式的治愈率为76. 67%,对照组采用西医抗炎治疗方式的治愈率为63. 33%。在1年后的复发率上,治疗组为14.81%,对照组为48.00%。结论:中西医结果保守治疗阑尾炎,比一般的西医治疗有效率更高,且复发率相对较低,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阑尾炎;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心得体会 是作为外科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阑尾炎在治疗中通常会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如果能对阑尾炎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治疗,则可以使患者免于痛苦的手术治疗。阑尾炎在中医中属于“肠痈”范畴,历代医学家积累了众多宝贵的治疗经验和方法。本文主要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疗效加以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以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普遍在11-53岁,平均年龄为31.45±1.32岁。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为60例,治疗组患者为60例。病程为1-7天,平均病程为3天左右。对照组与治疗组1个疗程不基本资料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60例,对其进行西医抗炎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为60例,对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1个疗程都为7天。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必须禁止吃辛辣刺激食物,且需要好好休息,放松心情,同时需要注意对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 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疗法:在100ml0.9%生理盐水中加入2g氨苄西林,每天两次静脉滴注;50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16万U庆大霉素,每天一次静脉滴注;250ml 2%甲硝唑,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研究对象中无任何人产生药物过敏。当疼痛较厉害时可对患者进行莨菪碱或罗通定肌内注射对症状加以缓解。

郁病(强迫症)中医诊疗方案

郁病(强迫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强迫症是由情志失调导致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主要为多虑而犹豫不决,因而产生强迫性的盲目多谋虑,但却得不出肯定的决断,或有反复的重复行为,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不寐等。初期不易发觉,病程迁延,常见病机有肝郁化火、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郁痰阻、气虚血瘀等。属“郁病”范畴。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均可诊断为强迫症:(1)多虑而犹豫不决,多谋虑,难以决断;(2)重复行为,明知没有必要,但难以控制;(3)上述两种状态同时存在。2.西医诊断: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强迫症的诊断。F42 强迫症A.至少有2周时间在大多数日子里存在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B.强迫思维(思想、观念或表象)和强迫行为(动作)具有下述共同特征,必须全部符合:(1)病人承认它们起源于自已的内心,不是别人或外界影响所强加的。(2)它们反复出现,令人不快,其中至少有一种强迫思维或行为被病人视为毫无意义。(3)病人试图抵制它们(不过,对长期存在的强迫思维或行为的抵制可以是微弱的)。至少存在一种强迫思维或行为,病人未能成功地加以抵制。(4)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的实施不能给本人带来愉快(应与暂时摆脱紧张和焦虑区分开来)。C.强迫思维或行为造成痛苦,或干扰病人的社会或个人功能,往往是由于耗费时间。D.需除外的最常见情况:强迫思维或行为不是由其它精神障碍所致,如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F20-F29)、心境[情感]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中医治疗方法 从中医角度,感冒可大体区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两大类。病毒性感冒并不代表风热感冒,病毒是西医的提法,中医更关注的是人体。所以有些医生将病毒性感冒等同于风热感冒来治疗是不正确的。 风热感冒的症状: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浓涕,通常黄色;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便秘;身热、口渴、心烦;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的为快,为大。 风寒感冒特征症状为: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舌无苔或薄白苔;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中成药:银翘解毒丸(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感冒退热冲剂、板兰根冲剂、强力银翘片等适宜于风热,即发热、咽喉肿痛、流黄涕较突出类型的感冒。桑姜感冒片、参苏丸、感冒通等适宜于风寒感冒,即恶寒、鼻塞、清涕较突出的感冒。 (一)治疗 1、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宜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等,预防并发症。 2、对症治疗对发热、头痛者应予对症治疗;但不宜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热药,尤其是16岁以下患者,因为该药可能与Reye综合征的发生有关。伴随有高热、食欲不振、呕吐的患者应予以静脉补液。 3、抗病毒治疗 (1)离子通道M2蛋白阻抑剂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3)其他抗病毒药物 4、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根据送检标本(如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感染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感染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3-06-25T10:10:11.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6期供稿作者:韩守安[导读] 中医用补气血、去瘀腐、托脓走表使六淫之邪外泄,同时外用中药煨脓长肉,促使坏死组织尽早脱离,新鲜肉芽组织增生。韩守安(和县中医院安徽和县 238200)【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389-01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感染,在慢性感染急性期通过清创、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结合自拟中药内服方、外用中药纱条换药,治疗慢性感染的观察。方法在慢性感染急性期通过清创、局部分泌物的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结合自拟中药内服方、外用中药纱条换药,治疗慢性感染。结果在慢性感染急性期通过清创、局部分泌物的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结合自拟中药内服方、外用中药纱条换药,治疗慢性感染取得满意的疗效,使创面得以愈合,避免慢性感染引起的更大伤害如截肢,使患者得到早期康复。【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内服方中药纱条慢性感染慢性感染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疾患之一,临床上经常出现四肢外伤后,创面感染,皮肤损伤严重出现皮肤缺血坏死后缺省和感染,中风后遗症、慢性病长期卧床后出现褥疮伴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糖尿病干湿性坏疽,有时用抗生素效果不明显,细菌产生耐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或皮肤局部缺省需要植皮,患者拒绝植皮,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 本文总结近3 年来,用自拟中药内服方、外用中药纱条换药结合在慢性感染急性期通过清创、局部分泌物的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20余例慢性感染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3岁,糖尿病足5例,褥疮5例,骨髓炎3例;外伤后感染8例;下肢淋巴管炎慢性2例,其他2例。 1.2中药方剂自拟内服中药方: 桃仁15克,红花12克,山楂15克,生地12克,川芎9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20克,丹参12克,党参15克,紫花地丁20克,皂角刺10克,连翘12克,紫草12克,白芷12克,桑枝15克,血竭5克,益母草20。 下肢加黄柏10克、知母9克,每日一剂,15天一疗程。 方解: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去腐生肌、托脓外泄、煨脓长肉的功效;急性感染则表现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久则邪盛毒深、肉腐为脓,流注于经脉肌肉间隙,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作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合皂角刺、紫草、白芷、桑枝、当归、血竭、益母草能去腐生肌、托脓外泄、煨脓长肉的功效,党参、益母草补气血,本方具有清、消、托等功效,使邪去正存,得以康复。慢性感染多表现为虚中夹实之症,一般为痈疡后期、气血皆虚,见有脓液清稀,疮口久溃不敛,多伴有异味,并可见疮面内有坏死不洁组织,在清热解毒,去腐生肌基础上加用党参、益母草、丹参、桃仁、红花等药,给予补气血、通血脉、去腐生肌、托脓外泄、清热解毒;让腐肉为脓、托脓毒移深就浅、疮面早净,同时煨脓长肉、补气血、通血脉也促进疮面愈合。自拟外用中药换药方紫丹参150克,紫草30克,白芷50克,大黄50克,血竭20克,加水煎至1500毫升。 置纱条消毒后换药。根据疮面情况每天或隔天一次。 1.3治疗方法对于慢性感染患者先行清创、修整创面、局部分泌物的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包扎换药,开始中药内服方每日一剂水煎早中晚分服,中药外用方换药每日一次,在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期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1.4典型病例患者,谢××,女,72岁,因右足不慎被热水袋烫伤一月余,患者自己瞒着家人,后出现异味被家人发现,来院患肢第四趾外侧,第五趾全部坏死,发黑,患足肿胀,足背坏死脓液达跖跗关节,足底坏死脓液也达跖跗关节,伴发热,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近二十年,给予抗炎、降糖和清创处理,术中见第五跖骨发黑、坏死,足背和足底皮下深筋膜及肌肉间隙内坏死组织伴脓液;建议到上级医院会诊,并做血管造影;上级三甲医院会诊意见,建议自小腿中下1/3处截肢,患者拒绝;来院要求保肢治疗。急性期根据细菌培养和联合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和自拟中药内服方每日一剂早晚分服,并用自拟外用中药换药方,开始每天一次,后创面好转改每二天换药一次;经治疗半年创面基本愈合。 2 讨论 慢性感染特别是糖尿病感染引起的坏疽,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病例,糖尿病引起微血管病变和下肢主要血管病变影响下肢远端血供,糖尿病引起末梢神经病变影响肢体远端皮肤张力,慢性感染进一步加剧局部组织微血管堵塞,造成远端组织缺血坏死,传统的观点,糖尿病引起的坏疽,多选择截肢,而且手术前,应给予血管检查,截肢部位应在病变血管以上。根据多年来,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多种原因引起慢性感染的治疗,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明显优越,能避免患者截肢,减少致残。中医认为:脓液是津血在外感六淫演化成的,慢性感染津血丢失,再者影响饮食,久之患者身体亏虚;创面久存,六淫不去,乃正气不到之故,正气依附有形之血,慢性创面血管闭塞,有形之血不到,无形之气远离。中医用补气血、去瘀腐、托脓走表使六淫之邪外泄,同时外用中药煨脓长肉,促使坏死组织尽早脱离,新鲜肉芽组织增生。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去腐生肌、托脓外泄、煨脓长肉的功效;急性感染则表现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久则邪盛毒深、肉腐为脓,流注于经脉肌肉间隙,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作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合皂角刺、紫草、白芷、桑枝、当归、血竭、益母草能去腐生肌、托脓外泄、煨脓长肉的功效,党参、益母草补气血,本方具有清、消、托等功效,使邪去正存,得以康复。慢性感染多表现为虚中夹实之症,一般为痈疡后期、气血皆虚,见有脓液清稀,疮口久溃不敛,多伴有异味,并可见疮面内有坏死不洁组织,在清热解毒,去腐生肌基础上加用党参、益母草、丹参、桃仁、红花等药,给予补气血、通血脉、去腐生肌、托脓外泄、清热解毒;让腐肉为脓、托脓毒移深就浅、疮面早净,同时煨脓长肉、补气血、通血脉也促进疮面愈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