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

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

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自本世纪

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

和规模上发展很快。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

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

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

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

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

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

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

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

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

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

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1.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

张,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然比

北欧这些国家起步晚,但是地下

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

下商场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日

本最具特色是地下商业街的建设规模

大,抗灾能力强,从80年代

以后,日本单个的地下街的规模

越来越大,设计指标越来越高,

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国家在

立法、规划、设计质量方面已经

形成了一整套较健全的地下商业

街开发利用体系,据统计日本已经在26个城市建设地下商业街146所,日进入

地下商业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9/1。日本的地下共同沟建设经验

成熟,建设数量居于世界前列。

1.2北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美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因城市高度集中,城市矛盾仍十分尖锐,而土地压

力和地价上涨并没有构成一种压力因素,反而促进了记下空间的利用。美国基本

上是实行道路交通的地下化。波士顿中央大道就是经历了城市由高架道路转入地

下到的过程,验证了城市道路及高架道路走进地下化的发展趋势。现在我们国家

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普遍采用地上高架路,实际上地上高架路投资比地下快速

道高一点,只要哪一段高架路发生问题,整个城市就陷入瘫痪,所以中国现在的

城市发展在国外在过去修建高架路的做法,现在国外是拆高架路,修建地下交通

快速道。美国的地铁建设在世界上运营最长,纽约有443公里,车站的数量达

504个,每天接待510多万人次,每年将近20亿人次,真正的市中心曼哈顿地

区常住人口只有10万,但白天进入该地区是300万,多数是乘坐地铁到目的地。

地下步行通道,很好地解决了人、车分流的问题,如典型的洛克菲勒中心地下步

行道系统,在10个街区范围内,将主要的大型公共建筑通过地下通道连接起来;休斯敦市地下步行道系统也有相当规模,全长4.5km,连接了350座大型建筑物。除此之外,美国地下建筑单体设计在学校、图书馆、办公楼、实验中心、工业建

筑中也有显著成效,一方面较好地利用地下特性满足了功能要求,同时又合理解

决了新老建筑结合的问题,并为地面创造了开敞空间

加拿大:加拿大国土辽阔,比中国还大一点,北部冬季高寒漫长,出行困难。加拿大突出的做法就是重点建设地下步行系统,以庞大的交通,综合的服务设施

和优美的环境享有盛名,保证加拿大在严冬时期,各种商业、文化及其他事务交

流活动的进行。蒙特利尔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借助1972年举办世博会,成功

地开发了大规模的地下综合体,被认为是西方国家最先进、最大的地下购物中心

之一。全市地下空间开

发利用达360多万平方

米,并建成了世界最长

的地下步行街系统。多

伦多地下步行道系统在

70年代已有4个街区

宽,9个街区长,在地下连

接了20座停车库、很多旅

馆、电影院、购物

中心和1000家左右各类

商店,此外,还连接着

市政厅、联邦火车站、

证券交易所、5个地铁车

站和30座高层建筑的地

下室。这个系统中布置

了几处花园和喷泉,共

有100多个地面出入口。

北美几个城市的地下步行道系统说明,在大城市的中心区建设地下步行道系

统,可以改善交通、节省用地、改善环境、保证了恶劣气候下城市的繁荣,同时

也为城市防灾提供了条件,它们的经验是要有完善的规划、设计要先进、管理要

严格,其中重要的问题是安全和防灾,系统越大,问题越突出,必须予以足够重

视。通道应有足够数量的出入口和足够的宽度,避免转折过多,应设明显的导向

标志。

1.3北欧和西欧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瑞典的地质条件良好,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地区,地下开发空间利用

与民房工程建设相结合,实现平战兼容是其突出特点。瑞典是一个多山体北欧国

家,他们除了国家要求在住宅下

要修建地下室以外,他们利用坚

固的岩石和山体的洞穴修建地下

工程,如地下商城、地下街道、

地铁隧道、公用设施沟、停车场、

空调设施及地下的污水处理场,

地下工厂、地下核电站、石油储

罐、食品仓库、地下避难所还有

文化娱乐设施等。瑞典大型的地

下排水系统在世界上是领先地

位,城市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

统都在地下,特别是瑞典的南部整个地下排水系统达到80多公里长,埋深30-90

米,靠重力自流。还有斯德哥尔摩,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厂全在地下,大型

排水隧道200公里。拥有大型污水处理厂6座,处理率为100%。

芬兰重视开发地下空间,基本上实施了市政建设地下化,地下文化体育娱乐

设施建设项目多、规模大。赫尔辛基市拥有大型地下供水系统,隧道长120公里,

过滤等处理设施全在地下,其市购物中心的地下游泳馆面积达10210平方米。

法国也是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比较早的国家,第一就是对废弃的矿井再开发利用,改变为城市的下水道、共同沟和防空设施,巴黎市早在18世纪末就开发

利用了几个世纪之前的废弃矿井,于1890年成功用于巴黎世博会中国馆和印度

馆的设计,取得了非常成功的

效果。再一个就是大力建设地

下车库,巴黎市地下建设了83

座地下车库,可容纳43000多

辆车,弗约大街建设有欧洲最

大的地下车库,地下四层,可

停放3000辆车。第三就是保护

历史文化景观,巴黎市中心的

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宫殿,在

无扩建用地,又要保留原有的

古典建筑的情况下,设计者利

用宫殿建筑周围的拿破伦广场

下的地下空间容纳了全部扩建内容,为了解决采光和出入口布置,在广场正中和两侧设置了三个大小不等的锥形玻璃天窗,成功地对古典建筑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巴黎的列·阿莱地区是旧城再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典范。

俄罗斯属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国家,特点是地铁系统和城市共同沟系统发达。莫斯科地铁,分为三层,纵横交错,埋深达80多米,地铁以其建筑和

运营上的高质量而闻名于世,每年客运量高达26亿人次。俄罗斯的地下共同沟

也相当发达,莫斯科地下有130公里的共同沟用于敷设各种管线。另外,战后修建的纪念馆、博物馆、商业中心也多数利用的市中心广场的地下空间。

北欧地下空间的利用与民防工程的结合是其一大特点。

1.4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利用地下空间成为新兴的稳步发展的国际潮流。伴随着城市的增长,现在和未来的高科技将使这种运动潮流有更大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也将更加多样化。从国外地下空间现状分析,其发展有以下一些趋势。

①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自然延伸的简单利用(消极空间)发展为相对独立的

实体(积极空间)。

②因地铁建设地下空间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拓宽,从布置上分散,功能单一的

孤立的地下建筑物发展成功能复杂的大型综合空间,并因经济上的赢利性

调动社会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积极投资。

③在旧城再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交通是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交通拥挤是二十世纪不变的城市问

题,城市道路建设赶不上机动车数量的发展也是二十世纪城市发展的规

律。地下高速轨道交通将成为大城市和高密度、高城市化地区城市间交通

的最佳选择。

⑤一些先进城市地下浅层部分已基本利用完毕,且深层开挖技术和装备的逐

步完善,使之在竖向上进行功能分区、逐步向深层发展成为可能。同时各

空间层面分化趋势越来越强,以减少相互干扰,但又能消除传统城市分区

格局中功单元之间联系不便的弊病,便分隔和联系得以统一。

⑥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逐渐克服、

缓解地下空间一些固有不足,塑造成为富有特色的地下环境,从技术建筑

中分离出来,设计上注重文化价值。

虽然地下建筑与传统的地上建筑相比,在建设初期的费用更高一些,但是更多的实际经验,大规模的开发和技术的进步能够保证在建筑使用年限的全过程中,建筑的价格无论地下还是地上会持平。由于世界范围内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地价的飙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越来越膨胀,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因素,地下空间利用的增长已成必然。在技术上,日本、瑞典、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已经证明了利用地下空间是非常切实可行的。然而,要改善地下空间的使用,使地下空间在将来变成一种完全可行的选择,就必须在一些领域中,尤其是诸如工作条件,对健康(生理的和心里的)的益处,睡眠条件,创造性成果以及心理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设计理念的创新。

1.5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过去开发的城市地下空间,在80年代以前,即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多是以战备为目的人防工程,强调人防作用,组织上平用“群众运动”,技术上采

用“群众创造”,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功能单一、灵活性差、质量低,大部分工程

布局不合理,与城市建设脱节,除少数多层百货商店在地下室内经营商业外,很少单独或综合开发。

80年代初期,有一些过去修建的地下人防工程为了平战结合而被改造成商

业空间,尽管质量较差,但只要地点适中,也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如南京夫子庙地下商场,成都地下商业街,在当时城市商业网点稀少的情况下是很自然的。

8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经济随改革开放而逐渐繁荣,各种城市矛盾也急剧

尖锐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城市已经或正在准备对部分矛盾集中的地区实行综合开发。例如:上海人民广场南半部的再开发,沈阳北部客站地区的再开发,吉林、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地下街的建设,鞍山、西安、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站前广场的再开发,徐州市中心广场的改建,以及兰州中心广场的再开发规划,其中地下空间的开发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已建或正在建的地下综合体。面积在3000平方注以上,有80余处,其中43%包括商业、服务空间。

特别近几年来,为改变我国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利用的落后状况,充分发挥地下空间在大城市旧城改造,中心区再开发中的积极作用,结合城市交通改造地铁的建设尝试大规模的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如:

⑴北京西单商业区(东北部分)再开发规划设计(设计完已建);北京西单地区是全市三大商业区,准备经过分期再开发,建成大型的市级商业,服务业和文化娱乐业中心;再开发中,配合地铁建设,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开发利作,在总面积7.6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中,共安排商店,饮食店19000平方米,占24.6%,西单公园下沉广场的四周还开设一些风味小吃以取代目前存在于该地的露天夜市。

⑵上海人民广场南侧在综合体: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市内唯一

的一块空地,东西长550米,南北中

轴线310米,北面正中是市人大常委

办公楼,为适应整个城市发展建设的

需要,改变市中心环境差而乱的局面,

缓解两藏路。南京路一带停车问题,

进行综合规划,地上地下立体化改造,

以便不损害原有景观和旧有风貌,地

面以美化为主,增加的功能主要置于

地下,广场东南角为220kv地下变电

站,南部为2万吨水库,西南角600

辆停车库。主要购物人流通过下沉广

场进出,东侧地铁1、4号线站与车库、商场联系。

⑶沈阳北新客站站前地下街;设计中在地上,地下空间统一规划,同步开发

方面都有考虑,也考虑了对地面人流的分流作用和停车需要,同时在商业中安排

了一些为旅客服务的内容,旅客可以从车站地下室进入地下街,沿地下街又没有

与下型建筑物地下室相连通道,使地下街在商业、交通、服务等方面均起到好的

作用。

在一些大城市的传统商业或商业街的改造过程中,已经利用地下空间得以保

存地面上传统风貌的尝试,如苏州观前街地区,南京夫子庙地区,沈阳后宫商业

城,北京的前门商业区,同时利用地下空间的开发,尽可能保留地面上的开敞空

间扩大绿地范围改善环境。

现阶段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已经从单纯扩大商业空间容量进入综合开

发阶段,开始与改善城市交通的措施结合起来,内部环境和安全问题也全受到重

视。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地下公共空间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有:a)车库一商场型,

如上海人民广场,大连站前广场;b)地下过街通道──商场型,如长春市中心、

吉林市中心,沈阳北新客站前广场,天津东站站前广场;c)利用良好的经济、地理条件(譬如火车站前广场)简单建造以方便旅客或市民购物营利为目的独立的

地下商场,如广州市中心南方大厦洞天商场。即音站前迎宾商场;d)车库──过街通道型,如兰州中心广场地下部分这些规模相对较小,层数为地下一层或二层,范围较小,视为我国城市建设在市中心和交通枢纽地带地下空间利用的开始,比过去单纯为战备目的而建造的人防工程向前迈了一步。

1.6存在问题

早期由人防工程改造使用的地下空间(绝大部分为商业)规模小,内部环境质

量差,辅助设施简陋,设计水平低下,使人们对地下公共空间利用认识上产生不

好的印象,使用上人防工程战时的封闭性与地下空间特别使用的开敝性产生较大

的矛盾。现有大部分地下空间多处于浅层地下空间,特别是城市中心区,从长远

来说,是对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因为地下共公空间开发在相当程度上的不可逆

性,已形成的地下空间可能成为将来在规模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障碍。

而近期建设的大型地下空间也存在一些问题:

(1)多功能综合空间并没有摆脱传统的平面组织格局。综合体的交通功通和

服务功能(商业服务中心)没有完全作为复合空间的构成要素而统一建设,大多缺

乏空间上的结合而单独集中发展。

(2)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立体化空间开发概念,客流疏散和市内交通工具的分割服务方式没有改变,如西安站结合环城路地下通道的建设,预建一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服务设施及小汽车停车场,使地下公共空间中服务与市内交通和出站道路相结结但在地面空间设计中却没有统一考虑。

总之,我国目前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7设计理念未能与城市地下交通和城市地面建设真正的有机结合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统一规划形成地上、地面、地下一体化的立体综合空间的开发,又要研究资源调查和需求预测,并考虑财力和筹资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没有全面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仅依靠两结合规划不可能有力地促进城市交通、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建设用地问题的总体解决,甚至造成地下空间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1.8较差的内部环境

包括行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国内地下公共空间由于技术、经济和设计上的原因。这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此外,安全问题,由于在认识上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和缺乏必要的法规和设计标准,普遍存在安全没有充分保障的情况;

1.9管理体制是人防和城建的二套管理体系矛盾

显然地下空间本来应该属于建筑范畴,它的利用应该在城市规划中统一考虑,同时设计,但由于人防城建的二套管理体系,造成地上、地下分家,或者把地下只作为道路、绿化、管线等相提并论的一种专业性工程设计,在规划阶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与地面规划同时进行,常常是在规划之后,再由人防部分“挤”进一个商场或停车场项目。虽然从表面上看,城市再开发包括了利用地下空间的内容,但毕竟貌合神离,在与交通设施的关系,与地下公用设施的关系,与周围建筑物地下室关系等方面,很难达到有机的统一。

1.10目前国内城市设计才起步。

城市规划往往不能为建筑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完善指引方向,以致可能成为建筑创作的一种束缚。地下空间的开发一般没有在城市区域范围内进行论证和研究,这种局部范围的地下空间利用成为将来经济发展后城市进一步改造开发时,大规模地下利用的障碍而使得宝贵的市中心地下空间资源被浪费无法得到充分

利用。

1.11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无法可依。

我国对地下空间建设的管理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除人防工程建设的规划、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以外,关于地下空间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到地下空间开发战略、方针、政策、管理体制、建设标准、技术标准、设计施工规程等一系列问题基本上都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下空间的发展。没有使用权、管理权的法规,很少有人愿意对地下空间投

资领域问津,而有的外商批租了地皮,则对地下空间无限制地使用,一些深层桩基和地下箱形基础影响到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没有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施工设计规程,项目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形不成系统的整体的效益,使工程事故、工程质量问题不易杜绝,出了问题既无法明确责任,也不易找到问题的原因。地下空间资源规划与管理法规等的缺位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理顺地下空间的管理机制刻不容缓。

1.12已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功能较为单一。

近年来地下空间开发的类别以商场居多,有的城市已从一点扩展到一条街或几条街。而城市中心区最为缺乏的地下停车场、市政实施,由于其经济效益较小,故开发很少。反过来,由于交通、市政设施的相对滞后,也影响了中心区综合效益的提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地下空间开发的决策层次不高,没有从城市全局或地区全局统筹规划,造成了地下空间开发布局上的混乱与功能上的单一,即使被作为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地下工程又往往因为投资大、短期利润低等因素失去对开发者的吸引力。

1.13地下空间的开发缺乏建筑师的参与。

在地下空间的设计、施工中往往只有结构工程师和施工工程师,缺乏建筑师的参与,缺乏地下建筑设计规范和地下建筑设计资料,例如国内外地下建筑资料汇编及施工、设计实例等。所以现有的地下建筑除少数外,一般现代化气息不够,内部环境质量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标准,与高层地面建筑及国外先进地下建筑相比有一定差距,影响了人们在地下空间的心理感受,从而成为地下空间进一步开发的一个消极因素。

1.1.3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2.3.1土地利用高效化

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数量将达到顶峰值约16亿即便我国的经济达到预

期目标,人多地少的现实是不可回避的,这一点我们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比。大量的人-涌人城市,仅靠挖掘地面以上城市空间是不够的。为此,我国特大城市,

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积应达到城市地面面积的10%-30%,城

市地下硅筑面积应占城市建筑总面积10%-30%甚至更多:其他大城市以及所有

人防设防城市都应积极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状况。

从城市中心区的广场和重要街道交叉点开始发展起来的地下综合体,逐步向外扩展和延伸.地下公共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音乐艺术中心等相对适合地下环境的建筑类型使得地下空间功能趋于多样化,形成一个地下网络。在城市居住小区里,地下空间利用也将达到新高度。地下便民超市,地下文体中心等各种商业和生活服务网点普遍为居民所接受,地下停车库更是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停车方式。大大改变居住区内各种月盼网点噪音扰民,私人轿车占据小区道路的混乱状况,绿化面积因此而大增。

2.3.2城市交通地下化

到21世纪中叶,按保守估计,中国至少有20个城市拥有地铁。北京、上海等城市将逐步建成多平面多层次的地铁交通网络,郊区以地面高架为主,进入市

区后转入地下。通过地下高速轨道系统的建设,地下空间网络,地下步行道系统

更加完善,地下商业,文娱,餐饮活动将大大分流地面步行者,人车混杂现象大

大缓解。

对于汽车,在这个阶段地下空间所起到的作用主要还是解决静态交通问题。除居住区的私人汽车地下车库外,在高层商业建筑,体育场馆,公交公司,公园

的地下空间修建大量社会地下停车库。

在交通特别繁忙的城市中或是当经济能力达到相当的高度时,个别城市开始尝试修建地下公路系统。大部分汽车交通也转入地下,地面交通进一步好转,主

要街道实行步行化和大面积绿化。

1.14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

由于共同沟为各类市政公益管线设施创造了一种“集约化、综合化、廊道化”的铺设环境条件,使道路下部的地层空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使内部管线有一种

兼顾的结构物保护,使管线的运营与管理能在可靠的监控条件下安全高效地进

行。到21世纪中叶,地下共同沟(市政设施综合管廊)将获得广泛的发展,并随

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共同沟内还可提供预留发展空间。首先在城市新开发区,然

后在老区利用原有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同时加紧改造,争取将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收容在同一隧道。大城市还将逐步建立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和生活垃圾的地下回收,空气吹送等处理系统。建设地下变电站,高压电

直送市区,实现城市供电地下化。在暴雨集中城市和缺水城市修建地下雨水蓄水池,既可以供贮水,又加强城市排洪能力。

1.15防灾设施可靠化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人民防空工程师我国的基本国策。到21世纪中叶,在多年的人防建设基础上,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城市综合防灾系统中的主体。平时

发挥着重要的城市功能,当包括战争在内的各种城市灾害到来的时刻,迅速发挥

作用.成为城市居民的避难空间并组成防灾救灾指挥系统,通信系统和支援系统。城市综合防灾的能力,因地下空间的完善而提高。

1.16能源及资源利用的永续化

到21世纪中叶,我国地下贮存技术同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除地下粮库,

地下冷库以及贮存常规能源外,利用深层地下空间的大容量,热稳定性和承受高

温高压的能力,贮存供热供电系统之低峰负荷时的多余能量,供高峰时使用;对

太阳能,风能等间隙性能源的贮存技术也初步成熟。

2015年国内外制造业发展趋势

国内外制造业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徐志磊尚林盛 [摘要]阐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并通过与国外先进制造业进行对比,提出了发展的总趋势和发展对策。 制造业是国家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的支柱,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一个国家无法实现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制造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将受到威胁;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实现现代化将失去坚实的基础。我国制造业每年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1/3,为国家财政提供1/3的收入,吸纳就业人员8000余万人。 我国制造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大量国外企业进入中国,我国制造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目前是世界第四大工业生产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2001年我国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相当于1998年美国的近1/3、日本的1/2,与德国的相近。纺织品及服装、家用电器、照相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逐步成为世界工厂,而且在一些行业中,制造业已经拥有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但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制造业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在2001年世界500强中,我国企业仅有11家,但没有一家是制造业。技术含量高的“中国制造”产品航空制造技术第二产业产值只占到5%的世界份额,远远没有达到当年英美两国的水平。 当前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 我国目前只在IT产业和制造方面有些优势,但核心技术还掌握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企业手里。世界工厂是全球产业链的概念,是一个标志,不同的产业壁垒不一样,美国有世界工厂,例如飞机、尖端军工产品、高技术通讯设备,日本有众多的世界工厂。 我国的制造企业集中度低,大型骨干企业少,而且围绕大型骨干企业的中小型企业群体也未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外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依附于国外组装比重大。 总体上看,我国的装备制造设备陈旧、落后,缺乏核心技术,大多数核心技术和产品依靠从国外引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低,销售收入利润仅为3.64%(1999年统计),劳动生产率为3.36万元/人?年。从上海汽车工业分析看,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贡献率达100%,人工对工业增加值贡献为。技术进步的贡献,西方国家为80%,我国汽车工业为27.5%。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2007年以来,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高筑。为了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大国地位迅速崛起和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需要,充实和增加我国进口贸易、服务进出口贸易,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 优化贸易结构,增强我国在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发展趋势建议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都是以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货物贸易是我国主要的贸易形势。但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人的活动,是一国与它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有形的、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并符合于严格的服务定义的。直接的服务输出与输人。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人和输出,也包括在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 一般我们所指的服务贸易都是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国际服务贸易”或“服务贸易”才是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这里的“服务贸易”及“国际服务贸易”均指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而通常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 世贸组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服务贸易包括一系列的产业、职业、行政机关的产出:空运业、银行业、保险业、旅馆业、餐饮业。理发业、教育、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研究、娱乐业、按摩院、旅游业与旅游代理、计算机软件业、信息业、通信业、医疗与护理、印刷、广告、租赁、汽车出租服务等。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这些行业部门的产出品向其他国家居民的销售。中国的服务贸易行业在近年来也在蓬勃发展,涉及到了相关行业,但总体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精编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试卷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是()。 A .美国 B.德国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 [A] 得分: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 A .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D] 得分: 3.综合案例分析,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注重于()。 A.政策驱动力和商业理念 B.统一规划 C.合理开发 D.综合管理 E.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一体化 用户答案:[BCDE] 得分: 4.国内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主要应用在()。 A.地下研究,试验 B.轨道交通 C.地下街、地下商场 D.应急给水池,贮水池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材料132 姓名: 论文题目: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六年五月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角度展开问题讨论,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所遇到的瓶颈、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在外部环境下发展的误区警示四个点进行主题的分析。特别提到了当今制造业提改革却过于概念化的问题,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误区警示。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警示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 n d u s t r y College of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XXXXXXXXX Abstract: The discussion was expanded from the basic view tha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ubject was analyzed under the four subtitl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encountering bottleneck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warnings of its 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issue of conceptualizing reform in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as mentioned. Keyword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warning 引言 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资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制造业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实现创新的舞台。没有制造业,所谓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无处体现。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业已拥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发展历史,是我国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掌握标准化制造必做的四项工作; ●正确进行精益制造; ●了解管理型和改善型企业的区别。 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一、野蛮制造 如图1所示,世界制造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野蛮制造、标准化制造、精益制造。每个阶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托于一项管理方式。 图1 生产制造的三大趋势 从无到有是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界制造都是从野蛮制造开始的。 野蛮制造依托的管理方式是经验管理。经验管理如同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徒弟吸收知识多少完全依靠自身模仿能力的强弱,再加上师父在教徒弟时还喜欢留一手,让经验传承非常不完整。 经验管理建立在人为基础上,是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如果任其发展,企业很难有大的作为。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就要将野蛮制造向标准化制造和精益制造的方向发展。 二、标准化制造 1.标准化制造必做的四项工作

标准化制造依托的管理方式是规范化管理(模式化管理),也被称为克隆机制,就是要建立一个相应的模式。 在规范化管理模式中,制造业的规范管理有四项工作要做: 员工职业化 中国企业员工的总体现状是素质偏低,喜欢我行我素。这样的员工是没有作为的,企业想要发展,必须打造职业化的员工。 工作标准化 做同样工作的员工,做到最后所使用的时间、做出产品的质量都应该是一样的。 流程再造流程 在企业中,再造流程需要精简部门和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因为流程太长会导致信息传达受阻。比如,正常流程下做一个产品需要4天,客户要求在1天之内完成,就需要企业再造流程来适应客户的需要,如四个部门压缩成一个机构。 组织重组 组织重组是规范化管理必须做的事情,也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2.充分发挥模式的力量 一家企业做到员工职业化、工作标准化、再造流程、组织重组以后,要想扩大规模,就需要收购其他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标准化制造必不可少。在进行收购之前,企业要创立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在收购的同时做到统一。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总部都在美国,但能在全世界的连锁店保持着同样的品位和服务,依靠的就是模式的力量。 要点提示 世界制造的发展趋势: ①第一阶段:野蛮制造; ②第二阶段:标准化制造; ③第三阶段:精益制造。 三、精益制造 标准化制造的企业只能保本经营,制造业的目标是赚钱,所以要进行精益制造。找到标准之后,将工作流程中最重要的拿出来做就叫精益。 1.精益制造的前提 精益制造的前提是规范化管理。

家政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AA85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bd8420790.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家政服务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AA858←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99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我国家政服务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于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小型化趋势显现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民进城务工,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逐渐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家庭服务业大致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涉及家务劳动、家庭护理、维修服务、物业管理、社区导购、生活百事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据统计,2014年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总值达到9383.7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8%。 2014年我国家政行业主要细分市场规模统计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节奏的加快,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步伐也日益提速,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渐趋升。长期以来,我国家政行业规模小,操作混乱,但是随着用户需求数量和需求质量的同步提升,原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 我国家政行业市场潜力巨大,相关数据显示,有约70%的城镇居民对家政服务有需求。与市场刚开发阶段相比,家政行业的进入门槛已相对提高,现在的家政服务业已从粗放型经营走到了精细化、规范化经营阶段。 二十多年来,我国家庭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为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尤其是促进弱势群体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2014年我国家政企业数量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防备空袭而建造的人民防空工程。从1950年开始,我国人防工程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78年,第三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提出了“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1986年国家人防委、建设部在厦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平战结合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实行平战结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使人防工程除战略效益外,充分发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成为今天以解决城市交通阻塞和缓解城市服务设施紧缺为动因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据2005年统计,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的人防工程达数千万平方米,年产值和营业总额近千亿元。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防空需要而修建的人防工程。目前,除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建设了地下交通和少量共同沟之外,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地下项目主体依然是人防工程。许多城市建设的地下商城和地下商业街,也大都是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项目。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建设也实现了一个跨越跃式发展。 一是结合城市广场公园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目前,北京比较流行的方式是结合绿地公园修建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契合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主题。河南省信阳、驻马店、漯河等中小城市引资建设的平战结合人防项目,都是位于城市广场地下。 二是结合城区道路改扩建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著名的长沙市黄兴北路地下商业街,就是抓住了黄兴北路打通的机会而修建的。 三是结合大型场馆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青岛市“五四广场”人防工程就是结合奥运场馆建设而修建的。济南市经十一路地下商业街项目,也是结合省体育中心及周边设施改造而同步建设的。四是结合地铁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广州市黄沙区地铁站地下综合体,就与地面广场、汽车站、过街地道等实现了有机组合,将商业、娱乐、人员转乘、掩蔽等多种功能集为一体。 在城市交通的改善方面,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地铁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南京,地铁总运营长度近500余公里,目前,国家还批准了青岛、杭州、武汉、重庆、成都、哈尔滨、苏州、无锡等城市兴建地铁。同时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长春、鞍山、佛山、乌鲁木齐等城市也正着手筹建地铁的工作。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是未来杭州的中心,是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为辅的行政商务中心(CBD)。核心区用地4.02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用地159公顷,地面总建筑面积达65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3440户,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约150万至200万平方米。其重点区域集中位于富春江路与新安江路和奉化路交叉口处的地下轨道交通站之间形成的南北轴;市民中心东部市民公园、杭州大剧院、商务科技馆、高架城市阳台和市民中心西部中央公园、会展中心之间形成的东西轴之间。 新城地下空间功能主要包括地下交通、商业、文化、休闲、停车、防灾等,届时,两条地铁线、两个地铁站将把地下城和其他城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近20年以来,上海地下空间建设的特点不包括()。 A.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平面布局 B.分层利用的竖向布局 C.人性化的构建形式 D.相互衔接的功能体系 用户答案:[C]得分:6.00 2.标志着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在()建成并通车的。 A.巴黎 B.伦敦 C.东京 D.莫斯科 用户答案:[B]得分:6.00 3.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得分:6.00

4.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得分:6.00 5.下面关于地下空间火灾防救的描述错误的是()。 A.防火分区设计面积必须超过500平方米 B.建立监测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 C.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至少要两个 D.提高自救能力 用户答案:[A]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CD]得分:0.00 2.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的是()。

世界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几点启示

世界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几点启示 世界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几点启示 面对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机遇千载难逢,面临挑战前所 未有。本文在系统梳理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对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塑造我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建言献策。 从生产手段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随着信息技术 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普及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日益渗透融入到产品 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推动产品的生产过程产生了重大变革。一方面,研发设计技 术的数字化、智能化日益明显,缩短了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时间消耗,极大地降低 了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 另一方面,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在生产中得 到广泛应用,“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手段。国际 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人总数已经超过百 万台。同时,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平台不断涌现,全球的产业链、创新链的运转更为高效,异地设计、就地生产的协同化生产模式已经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和采用。 从发展模式看,绿色化、服务化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趋势。生态环境与生产制 造的矛盾日益激化,推动了全球工业设计理念的革新和传统技术的改造升级,以实现资源 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小化。欧美的“绿色供应链”、“低碳革命”、日 本的“零排放”等新的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兴起,“绿色制造”等清洁生产过程日益普及, 节能环保产业、再制造产业等静脉产业链不断完善,都表明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目标已经 成为制造业的共识。而低能耗、低污染的产品也逐步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中怡康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国内空调市场中,节能变频空调销售占比已经达到58.5%,同比上涨37%,显示出消费者对节能型产品的热情与日俱增。同时,服务化也已经成为引 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制造业的生产将从提供传统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生产、制造与 研发、设计、售后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 员中,有34%是在从事服务类的工作,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占整个制造业产出的20%—25%。 从组织方式看,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已成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 势的新途径。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传统的工业化思维以层级结构管理企业的内部运行,以串 联结构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形成产业链条,强调管理组织等级分明,强调企业业务“大 而全”,难于适应市场和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而当前的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协作与分享,要求减少企业管理的内部层级结构,在产业分工中注重专业化与精细化,企业的生产组织 更富有柔性和创造性。例如,海尔通过不断合并业务单元、削减边缘业务等方法来实现企 业运作的扁平化,将8万多员工变成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的“小海尔”模式,最小的自

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本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管是产量仍是销量都是在快速的上升,这主要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人们糊口水平的进步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也在发展之中。 “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定义是指汽车从经销商出售给顾客的那一刻起.直至该汽车报废送至回收站之前,为该汽车提供全过程的各项服务,包括车辆保险、上牌、年检、养护、维修、配件更换、装具添置、清洗加油、停车治理、行使指挥、违章处罚、信息提供等等的一切服务。 1.1中国汽车行业的需求状况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发生深刻的改变,中国汽车也将从封锁走向开放,国外一些提高前辈的汽车理念,也将会源源不段的输入到中国汽车行业中来。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私家汽车消费比重逐年进步,有关专家估计,因为海内市场需求量大,私家购车的需求将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最具活力、增长最快速的区域市场的决定性气力。2004-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以16%-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在6650-8431万辆之间。可以推算2010年汽车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00-1900万辆之间。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泛起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汽车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的前市场比较,比例大约是7∶3。也就是

说,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上,后市场产生的利润至少要超过前市场1倍以上。我国汽车后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增长期。由于一般情况下,车辆使用4年到9年之间,其售后服务的市场是最大的。因此,中国有望在21世纪前10年景为世界上最具成长性的汽车消费市场,海口汽车违章。汽车在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将直接推动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 1.2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经营模式、治理服务、竞争意识等还存在一系列的题目。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我国汽车行业迫切需要明确汽车后市场在整个汽车行业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进步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2.1规模小、经营分散、缺乏行业组织性 我国汽车后市场目前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小而散,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租赁、配件和用品供给、汽车改装、美容养护、检测维修、金融信贷、保险、俱乐部等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各企业各自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用度去搜集、分析有关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信息,但因为种种原因,所得资料的置信水平较低,因而导致企业在制定一系列决议计划时产生偏差甚至重大失误,给企业发展带来严峻的负面影响,也使企业经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规模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资金和技术的实力,只有上规模,才能与国外企业抗衡。 1.2.2治理服务水平低 中国汽车后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因为长期受政府的行政干涉干与

地下空间开发

地下空间开发专题 随着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开发地下空间成为必然的选择。我国可利用的地下空间约3873.60亿立方,对于构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意义重大。一:地下空间功能划分 地下空间开发按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八个领域 1、交通设施:城市地下通道、城市地铁、隧道等。 2、商业设施:地下商城、地下娱乐场所,废弃矿井商业开发等。 3、地下车库:解决城市中心区的公共停车和居住区的个人停车等。 4、市政管廊设施:城市给排水管道,通讯,电缆,供热,供气管道,为以后添加设施提供预留空间。 5、城市灾害防治系统建设:人民防空、抵御自然灾害。 6、军事工程:地下军事指挥中心、重要军事设施(军事光缆、通道、物资储备等)。 7、工业设施:地下核电站,地下电厂,地下车间,厂房,仓库等。 8、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增加建筑面积、抗灾防震。 二:国外地下空间开发现状 1、日本地下空间开发注重分层开发,商业街置于浅层,深层地下空间定义为公共用途,预留设置城市市政基础设施

和共同沟;注重地铁车站与地下商业街,公共中心,停车场综合开发,容积率达到10以上;注重都市圈周围地下排水系统建设。 2、美国注重地铁建设,地下通道建设较多,将主要的大型公共建筑通过地下通道连接起来。 3、瑞典大型的地下排水系统在世界上是领先地位,城市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都在地下。 4、俄罗斯将地铁系统与共同沟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分层开发。 5、法国将废弃矿井进行改造,开发为城市下水道,共同沟系统,大力建设地下车库。 三、国内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1、北京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3、深圳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4、雄安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5、山东地下空间开发规划 5.1济南地下空间规划 《济南市中心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5.2青岛地下空间规划 《青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14-2030年)》青岛人防办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这是19世纪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的名言。到了21世纪的今天,作为信息产业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测试测量行业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发展保障。 而测试仪器作为测试测量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不断增加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对仪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测试仪器市场也正在快速发展。 全球测试仪器市场情况及分析 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在经过一段沉寂后,慢慢开始复苏。产品大幅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通信、广播电视市场的巨大发展,引发了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迅速增长,二是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近几年迅速向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出了部分数字化产品,因而在若干个门类品种上取得了较快增长。从近期中国仪表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势头喜人的,与全国制造业一样,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仍然保持了向上发展的态势。 尽管中国仪器市场正在快速的发展着,但与国外仪器生产企业比较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主要科研单位、学校以及企业等单位中使用的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同时,国外公司还占有国内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依然非常大。目前,在世界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以往,测试仪器生产厂商主要都将仪器产品的高性能作为竞争优势,厂商开发什么,用户买什么。而今则已变成厂商努力开发用户需要的仪器,并且把更便宜、更好、更快、更易使用的测试仪器作为奋斗目标。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全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人们普遍认为,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前景依然乐观。 国际仪器发展趋势和国内现状 一、国际趋势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就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就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与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就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就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政策研究 学号:20100003236 姓名: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002班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重要角色,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但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在国际上的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主要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预见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国际竞争力政策研究 1.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和我国服务贸易之间的概况 1.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 服务贸易世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的地位在一国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比重也在逐步的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中,增长迅猛,规模也持续扩大。根据WTO不完全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8.8个百分点,为1.44万亿美元。2004年超过2万亿美元,占有19.6个百分点,到2009年占到了21.1个百分点。虽然在十年的发展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可是在全体中还是发展迅速的。 表1 2000-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与全球贸易的比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全面的发展中,服务贸易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虽然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较低,只有17.97%的是服务贸易,而82.03%是货物贸易。所以服务贸易未来发展潜力也不断提升,我们要把握发展机会。 1.2)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 我国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分析占比重低,但在发展速度上看较快,可是在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还是比较低。在2000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2.2个百分点,到2009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4.5个百分点。如下表3:

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大厦密集,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但是于此同时,问题也接踵而来: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这给人们居住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制约着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转向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到底有多少呢?一般说来,地下空间的资源就是城市总面积乘上开发的深度,再乘上4 0%的可开发系数,就是可开发的地下空间的资源。这个量是很大的,一般要达到一个城市的已有空间容量的数倍。有人提出来,地下空间开发造价很高。地下建设的造价确实比地面造价要高,一般高三到四倍,最少也在两倍以上。比如东京地下商业街的造价,每平方米平均是2 5?9 0万日元,是地面同类型建筑的三到四倍。但是地面建设要加上土地的价值--每平方米300万日元的土地费,这样地下建筑的造价反而比地面建筑要低,仅为后者的1/4到1/12。因为地面拥挤,地面土地的价格就猛涨,这个时候来开发地下空间的话,反而便宜。 虽然地下空间的可利用资源很多,但是仍有很多人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产生质疑,下面我将从3 方面论述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 一、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利处看其必要性。 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对于解决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是对于缓解土地紧张方面:在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与自然资源的渐趋枯竭,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城市发展上则表现为人们对城市容量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所谓的生存空间危机。 地上空间和土地的面积成正比关系。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上空间往往被垒加起来使用,如多层立交桥。很多城市设施的建设都在争地。越是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这种矛盾越显突出,地价也越来越贵,尤其是在旧城区,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是“发展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使城市的部分功能由地上转入地下,实现由“二维”向“三维”转变,能够极大地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率,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 其次是对于缓解城市交通矛盾方面: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与日俱增。机动车辆的大量增加和车均道路面积的减少,在城市中产生了交通拥挤、行车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