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地区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上海地区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上海地区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上海地区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上海地区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上海地区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上海地区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鲍芸,肖艳群,蒋玲丽,王雪亮,杨依绡,王华梁(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200126)摘要:目的通过开展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2、*3、*17位点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项目,评估参评临床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及存在的问题。方法2015年2次室间质评样本盘均分为2组,每组各包含5支样本。要求参评实验室收到样本后在规定时间内检测样本并网上上报检测结果。依据回报结果计算各实验室成绩,汇总不同位点的总体符合率,并分析检测方法和试剂的符合率。结果2015年2次室间质评分别收到16份和17份有效回报结果,成绩满分的实验室分别占93.75%和88.24%,CYP2C19*2、*3和*17检测总符合率分别为95.00%、95.00%、100.00%和98.82%、98.82%、95.00%。2次室间质评中,使用自配试剂进行检测的实验室分别占37.5%和35.3%,满分实验室占83.33%和83.33%。使用注册试剂检测实验室成绩为满分的分别占100%和90.91%。结论各实验室在CYP2C19基因各位点检测总体准确率很高,但个别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提高。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氯吡格雷;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性是所有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特征。长期研究表明,编码药物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和药物靶向作用位点基因的变异,能够影响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浓度分布及药理作用效果。氯吡格雷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广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抗栓治疗。但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本身无活性,需代谢转化为活性形式发挥作用,其用药剂量在不同患者间差异很大[1-2]。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cytochrome P450 2C19,CYP2C19)是氯吡格雷在体内代谢和作用的关键酶,CYP2C19*2、*3、*17是目前经大量研究表明影响氯吡格雷用药剂量个体差异中最主要的遗传

因素[3-5]。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 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将CYP2C19相关位点基因型的检测列入氯吡格雷药物处方给药提示中。目前,针对氯吡格雷用药前的基因检测在欧美及亚洲等多国成为个体化用药

的常规检测项目[6-7]。目前,我国用于氯吡格雷临床基因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聚合酶链反应-芯片杂交法、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数字荧光杂交法、测序法等,而Sanger双向测序法一直被认为是临床基因分型的金标准[8]。但当前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的氯吡格雷基因检测商品化试剂盒不多,临

床上药物基因检测项目的开展时间不长,其临床质量控制还不完全成熟。本研究旨在通过2015年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结果分析目前上海地区氯吡格雷临床基因多态性检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临床检测质量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1.1.1 室间质评样本的制备(1)血液样本由人体外周血样本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作为抗凝剂制成,每支质评样本中含有500 μL外周血样本。(2)人来源基因组DNA样本是用人体外周血样本使用“大量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北京天根生化科技公司)提取得到基因组DNA原液,经Qwell3000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后稀释成50 μg/μL分装。每支质评样本为20 μL,约含1 μg基因组DNA样本。1.1.2 室间质评样本靶值的确定(1)血液样本验证首先用QIAamp血液小量DNA提取试剂盒(德国Qiagen公司)进行DNA提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浓度和纯度。用Sanger双向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芯片杂交法(上海百傲科技有限公司)对制备样本进行基因型验证。(2)人来源基因组DNA样本同样采用Sanger双向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芯片杂交法(上海百傲科技有限公司)对制备样本进行基因型验证。 1.2 方法 1.2.1 室间质评方案设计

为保证室间质评成绩能真实反映各实验室的检测水平,防止不同实验室间进行结果比对,2015年第1次和第2次室间质

评样本盘分别含有10支样本,分为2组,1组为5支血液样本,2组为5支DNA样本。将样本统一编码后冷链快递至各参评实验室。本项目共涉及CYP2C19基因的3个位点[*2(rs4244285)、*3(rs4986893)及*17(rs12248560)],考虑到不同临床实验室实际检测情况,可选择本实验室开展的检测位点进行结果回报。要求参评实验室运用日常检测系统(仪器、试剂和方法)进行样本检测,并在规定时间内(自样本接收后1周之内)将检测结果上报至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数据库,超过规定时间系统将不再接收数据。1.2.2 结果评价与分析依据回报结果计算各参评实验室的得分。检测结果与预期相符的百分率计为该实验室本次室间质评成绩(不回报结果的位点不参与计分),≥80分判定为室间质评成绩合格。依据注册试剂和实验室自配试剂进行分类,分析和汇总检测成绩。同时对错误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计算不同突变位点及不同检测方法的符合率。 2 结果2.1 室间质评样本验证结果室间质评样本同时采用Sanger双向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芯片杂交法2种方法进行基因型检测。2次室间质评样本盘构成及预期结果见表1。2.2 各检测实验室各项总体回报情况报名参加2015年2次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室间质评计划的实验室分别为18家和20家,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的有效回报结果分别为16份(上海地区9家,其他地区7家)和17份(上海地区10家,其他地区7家)。

各样本实验室检测符合率见表1。表1 2015年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样本盘构成和实验检测结果CYP2C19*2 CYP2C19*3 CYP2C19*17预测基因型符合率(%)预测基因型符合率(%)预测基因型符合率(%)第1次1组室间质评分组样本号1521 AA(突变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1522 AA(突变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1523 AA(突变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1524 GG(野生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1525 GG(野生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1521 GG(野生型)90 GG(野生型)90 CC(野生型)100 1522 AA(突变型)90 GG(野生型)90 CC(野生型)100 1523 GG(野生型)90 GG(野生型)90 CC(野生型)100 1524 AG(杂合突变型)100 GG(野生型)90 CC(野生型)100 1525 GG(野生型)90 AG(杂合突变型)100 CC(野生型)100第2次1组2

组1531 GG(野生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1532 GG(野生型)100 AG(杂合突变型)100 CC(野生型)100 1533 AG(杂合突变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1534 GG(野生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1535 AG(杂合突变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2组1531 AA(突变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1532 GG(野生型)

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75 1533 AG(杂合突变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100 1534 GG (野生型)90 AG(杂合突变型)90 CC(野生型)75 1535 GG(野生型)100 GG(野生型)100 CC(野生型)75 在2次室间质评活动中,实验室利用自配试剂进行检测的比例分别为37.5%(6/16)和35.3%(6/17)。荧光分子杂交法是最常用的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方法,分别为37.5%(6/16)、41.2%(7/17),其次为Sanger双向测序法,分别为25.0%(4/16)、23.5%(4/17),再次为芯片杂交法,分别为25.0%(4/16)、23.5%(4/17)。见图1。图1 2015年参评实验室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试剂和方法使用情况注:(a)参评实验室检测试剂使用情况,自配试剂,华夏时代,百傲生物;(b)参评实验室检测方法使用情况,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分子杂交法,焦磷酸测序法,Sanger双向测序法,芯片杂交法 2.3 各实验室检测能力评价2015年2次室间质评活动中,回报结果完全正确的实验室分别占93.75%(15/16)和88.24%(15/17)。成绩合格的实验室分别占93.75%(15/16)和100.00%(17/17),见表2。本研究还将2次室间质评中使用注册试剂和自配试剂检测的准确性进行了比对。使用厂家注册试剂检测在2次室间质评中成绩合格的实验室分别占100.00%和100.00%,而使用实验室自配试剂检测得满分的实验室分别为88.33%和100%。实验室总体

检测能力和准确度有提高。本项质评计划涉及CYP2C19 基因的3个位点(*2、*3和*17),本研究针对不同位点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度。CYP2C19*2、*3和*17位点在2次室间质评中检测总符合率分别为95%和95%、100%和

98.82%、98.82%和95%。第1次室间质评中,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在3个位点的符合率分别为20%(1/5)、20%(1/5)和100%(5/5);第2次室间质评中,Sanger测序法对*17位点的检测符合率仅为80%(12/15),总符合率为94.5%

(52/55)。表2 注册试剂和自配试剂质评成绩汇总[实验室数(%)]试剂类型第1次室间质评第2次室间质评参评实验室数100分80分<80分参评实验室数100分80分<80分厂家注册试剂10 10(100.00)0(0.00)0(0.00)11 10(90.91)1(9.09)0(0.00)自配试剂6 5(83.33)0(0.00)1(16.67)6 5(83.33)1(16.67)0(0.00)合计16 15(93.75)0(0.00)1(6.25)17 15(88.24)2(11.76)0(0.00)表3 各基因位点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实验室数)]检测方法第1次室间质评第2次室间质评CYP2C19*2 CYP2C19*3 CYP2C19*17 CYP2C19*2 CYP2C19*3 CYP2C19*17芯片杂交法100.00(20/20)100.00(20/20)- 95.00(19/20)95.00(19/20)-Sanger双向测序法100.00(20/20)100.00(20/20)100.00(10/10)100.00(20/20)100.00(20/20)80.00(12/15)焦

磷酸测序法100.00(5/5)100.00(5/5)100.00(5/5)100.00(5/5)100.00(5/5)100.00(5/5)荧光分子杂交法100.00(30/30)100.00(30/30)100.00(30/30)100.00(35/35)100.00(35/35)100.00(35/35)荧光聚合酶链反应20.00(1/5)20.00(1/5)100.00(5/5)100.00(5/5)100.00(5/5)100.00(5/5)合计95.00(76/80)95.00(76/80)100.00(50/50)98.82(84/85)98.82(84/85)95.00(57/60)3 讨论CYP2C19基因是氯吡格雷药物在人体内代谢和作用的关键酶,*2、*3和*17位点基因型差异能直接影响患者的给药剂量[3-5]。因此,其检测过程的质量保证工作十分重要。室间质评计划能够有效地监测实验室检测能力,发现日常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基因检测室间质评计划对上海及其他地区临床实验室CYP2C19相关位点基因检测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的检测准确性整体水平较好,个别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有待提高,这与国内外其他室间质评研究结果较一致[9-10]。2015年2次室间质评显示总体检测能力有提高,但是得满分的实验室分别占93.75%和88.24%,说明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第1次室间质评中,参评实验室回报结果显示荧光聚合酶链反应的检测准确性最低,在*2和*3 2个位点的检测准确率均仅为20.00%。2个位点检测正确的样本结果应为杂合突变型,而检测错误的结果为野生型和纯和突变

型。分析其错误原因为:(1)实验室使用了自配试剂,可能对自配试剂的检测性能事先没有进行充分的方法学确认。(2)可能为对报告位点结果解读的错误,或是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出现错误,而又没有采取适当的质控措施,因此无法判断出错误的检测结果。我们认为可从上述几方面考虑,加强监管,提高检测质量。Sanger双向测序法一直被认为是临床基因分型检测的“金标准”[12]。但我国目前尚无采用Sanger双向测序法检测CYP2C19基因位点分型的注册试剂,采用Sanger双向测序法进行检测的实验室均为实验室自配

试剂。需要指出的是Sanger双向测序法检测总符合率为94.5%,其错误原因是将野生型样本检测为杂合突变型。这说明部分实验室自配试剂的检测性能存在差异,应对其检测性能进行充分论证,检测时注意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虽然Sanger双向测序法是公认的分型检测“金标准”,但临床检测实际中也会出现错误结果,“金标准”和检测准确度不存在必然联系,进一步说明不管采用何种检测方法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一旦忽视了日常检测的质量控制,就可能导致错误检测结果的产生。建议实验室在开展实验室自建方法进行检测前应做好性能确认,在日常实验中做好室内质控。建议实验室采用无模板对照为阴性质控品并参与全部的扩增步骤,证实样本和试剂无核酸污染。阳性质控品应包括至少1个已知突变位点,可以采用基因型明确的患者留样样本或国

际标准品。质控样本无需在每批检测中包括所有突变类型加入,只需加入1个已知突变位点的质控品,但最好有多个突变的质控品,并在日常检测中轮流使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实验室采用注册试剂进行检测,也会出现错误的回报结果,分析其错误原因可能有实验操作上的失误和对检测结果的错误解读2方面,建议实验室应针对这2方面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近年来,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被发现参与药物人体代谢过程并用于相关药物

临床用药指导。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逐步开展相关药物基因分型检测项目,相关质量保证工作对于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希望通过室间质评项目的开展,帮助临床实验室及时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检测质量。参考文献:[1] MEGA J L,HOCHHOLZER W,FRELINGER A L 3rd,et al. Dosing clopidogrel based on CYP2C19 genotype and the effect on platelet 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JAMA,2011,306(20):2221-2228. [2] DE MIGUEL A,IBANEZ B,BADIMóN J J.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clopidogrel resistance[J]. Thromb Haemost,2008,100(2):196-203. [3] MEGA J L,CLOSE S L,WIVIOTT S D,et al. Cytochrome p-450 polymorphisms and response to clopidogrel[J]. N Engl J Med,2009,360(4):354-362. [4] HORENSTEIN R B,MADABUSHI R,ZINEH I,et al.

Effectiveness of clopidogrel dose escalation to normalize active metabolite exposure and antiplatelet effects in CYP2C19 poor metabolizers[J]. J Clin Pharmacol,2014,54(8):865-873. [5] KELLY R P,CLOSE S L,FARID N A,et a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following maintenance doses of prasugrel and clopidogrel in Chinese carriers of CYP2C19 variants[J]. Br J Clin Pharmacol,2012,73(1):93-105. [6] SCOTT S A,SANGKUHL K,STEIN C M,et al. Clinical pharmacogenetics implementation consortium guidelines for cyp2c19 genotype and clopidogrel therapy:2013 update[J]. Clin Pharmacol Ther,2013,94(3):317-323. [7] 曹艮元,闫国强. 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与氯吡格雷临床应用的相关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4):433-435. [8] BAKKER E. Is the DNA sequence the gold standard in genetic testing? Quality of molecular genetic tests assessed[J]. Clin Chem,2006,52(4):557-558. [9] LIN G,YI L,ZHANG K,et al. Implementation of cell samples as controls in national proficiency testing for clopidogrel

therapy-related CYP2C19 genotyping in China:a novel approach[J]. PLoS One,2015,10(7):e0134174. [10] WU A H. Genotype and phenotype concordance for pharmacogenetic tests through proficiency survey testing[J]. Arch Pathol Lab

Med,2013,137(9):1232-1236.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概要[J].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5,3(5):257-267. [12] CAO H,WANG Y,ZHANG W,et al. A shortread multiplex sequencing method for reliable,costeffective and high-throughput genotyping in largescale studies[J]. Hum Mutat,2013,34(12):1715-1720.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for clopidogrel therapy-related genotyping in Shanghai

BAO Yun,XIAO Yanqun,JIANG Lingli,WANG Xueliang,YANG Yixiao,WANG Hualiang.

(Shanghai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y,Shanghai20012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for clopidogrel therapy-related genotyping for cytochrome P450 2C19(CYP2C19)*2,*3 and *17,to evaluate and discuss the problem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participated in the programs. Methods The sample panel of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2015 contained 2 different groups,and each group consisted of 5 different samples. Participating laboratories were asked to report the results before deadlines. The scores of these laboratorie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ir results,and the overall coincidence rates of different loci,methods and reagent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2015 for clopidogrel therapy-related genotyping was set twice a year. A total of 16 and 17 valid laboratory results were received respectively. About 93.75% and 88.24% of the laboratories submitted correct results for all samples. The overall coincidence rates ofCYP2C19 *2,*3 and *17 were 95.00%,95.00%,100.00% and 98.82%,98.82%,95.00%,respectively. The laboratories using laboratory-developed tests accounted for 37.5% and 35.3% of all participating laboratories,of which 83.33% and 83.33% of them got full marks in 2 programs of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2015. Meanwhile,100% and

90.91% of laboratories using registered reagents got full marks. Conclusions The overall accuracy rate of participating laboratories is high,while some laboratories'performance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Quality control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are essential to assure the accuracy of results. Key words:Clopidogrel;Cytochrome P450 2C19;Genotyping;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文章编号:1673-8640(2017)01-0229-05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7.03.017 (收稿日期:

2016-09-05)(本文编辑:范基农)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要疾病联合攻关项目

(2013ZYJB0010)作者简介:鲍芸,女,1983年生,博士,主要从事临床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质量控制工作。通信作者:王华梁,联系电话:021- 68315622。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简介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简介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是指由于编码代谢酶的DNA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等可遗传变异,导致的不同种群之间代谢酶的底物特异性无变化,但是代谢酶的活性存在显著的差别的现象。由此可能造成个体间PK和药物反应的差异,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治疗失败和毒副作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存在于Ⅰ相代谢酶、Ⅱ代谢酶和转运体等多个方面,其中临床影响较大的为CYP450酶的基因多态性,因此了解不同人群代谢酶活性的差异有助于理解种群间PK差异和实现个性化治疗。SNPs存在于许多亚型的代谢酶中,Sarah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如下图,其中高加索人种中CYP2D6多态性的频率最高,其次为CYP2A6和2B6。但是并非所有的CYPs均参与药物代谢,既存在较高频率的多态性,又与药物代谢相关的为CYP1A2, 2D6, 2C9和2C19,其中CYP2D6与多数药物的代谢相关,下文将以CYP2D6为代表阐述其进化特征、功能多样性和临床影响等相关内容。 CYP2D6是由49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对生物碱类物质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该酶不可被环境因素调控且不能被诱导。最早CYP2D6的多态性是由

于个体间PK差异引起人们注意的,而后随着生物技术手段的提升才逐渐揭开其遗传基础。CYP2D6位于染色体22q13.1上,其邻近包含两个假基因CYP2D7和CYP2D8。至今发现了几十种CYP2D6的等位基因,大多数编码有缺陷的基因产物,最常见的突变型等位基因分布于不同种群中,如CYP2D6*2, CYP2D6*4, CYP2D6*5, CYP2D6*10和CYP2D6*17等,详细见下图,其可分为彻底失活、活性降低、正常、活性增加和活性本质上的改变五大类,在不同种群中分布特点有明显的差异。亚洲人群最常见的CYP2D6*10,其发生了P34S的有害突变导致了P450折叠功能的丧失而造成不稳定性,且降低了底物的亲和力。非洲人群中常见突变体为CYP2D6*17发生的错义突变导致其活性位点结构发生改变,由此造成底物特异性发生改变,且其活性低于野生型。 如下图演示了CYP2D的演变规律,啮齿动物与人的活性CYP2D基因的数量存在巨大的差异,小鼠有9个不同的活性基因,而人只有1个,且7%的高加索人群缺失该活性基因。由于CYP2D6对于生物碱类的生物毒素具有高亲和力,进化角度可以认为小鼠需要保留较多的活性基因来维持解毒能力,而人类的饮食结构更为严谨进而逐渐不需要更多的活性基因。 不同人群中的CYP2D6的代谢活性可分为超快代谢(ultrarapid metabolizers, UMs)、快代谢(extensive metabolizers, EMs)、中等代谢(intermediate metabolizers, IMs)和慢代谢(poormetabolizers, PMs)四种类型。一般而言,白人种PMs的频率较高约为10%左右,而亚洲人群中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项目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项目 药物体代谢、转运及药物作用靶点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影响药物的体浓度和敏感性,导致药物反应性个体差异。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药物基因组学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基因组生物标记物及其检测方法相继涌现。药物基因组学已成为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评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指导新药研发和评价新药的重要工具,部分上市的新药仅限于特定基因型的适应症患者。美国FDA已批准在140余种药物的药品标签中增加药物基因组信息,涉及的药物基因组生物标记物42个。此外,部分行业指南也将部分非FDA批准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特性(如MGMT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列入疾病的治疗指南。药物反应相关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分子检测是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前提。 药理学与遗传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两方面。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侧重于阐明药物的体过程;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其容包括药物与作用靶位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化、生理学和形态学变

化,侧重于解释药物如何与作用靶点发生作用。对药物代谢酶和药物靶点基因进行检测可指导临床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剂量,实现个体化用药,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美国FDA和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都已批准了一系列的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试剂盒。这些试剂盒基本都是对人DNA样本进行基因检测。而在基因表达的检测方面,由于RNA的稳定性差,样本处置不当可导致目标RNA降解,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临床判断。因此,RNA检测试剂的研发相对滞后。1. 药物代谢酶与转运体基因多态性检测 1.1 ALDH2*2多态性检测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同时具有乙醛脱氢酶和酯酶活性,参与乙醇、硝酸甘油等药物的代谢。ALDH2代谢活化硝酸甘油成其活性代谢产物一氧化氮。ALDH2*2(Glu504Lys,rs671)多态导致所编码蛋白质504位谷氨酸被赖氨酸所取代,携带突变等位基因(ALDH2*2)的个体ALDH2酶活性下降,杂合子个体酶活性仅为野生型个体的10%,突变纯合子个体酶活性缺失。因此,携带ALDH2*2等位基因的个体酒精代谢能力下降,少量饮酒即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不适;代谢硝酸甘油的能力下降,硝酸甘油抗心肌缺血的效应减弱。亚洲人群中ALDH2*2等位基因的携带率为30~50%。携带ALDH2*2等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 因检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氯吡格雷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的基础药物,但4%~30%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氯吡格雷疗效下降,甚至出现氯吡格雷抵抗。氯吡格雷为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CYP2C19基因存在多态性,其酶有四种不同的代谢类型:快代谢型(RM,*1/*1);超快代谢型(UM,*17/*17);中间代谢型(IM,*1/*2,*1/*3,*17/*2,*17/*3);慢代谢型(PM,*2/*2,*2/*3,*3/*3)。中国人群中14%为CYP2C19慢代谢型,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慢代谢型患者中产生的活性代谢物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下降,形成血栓风险增加;而在超快代谢型患者中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出血风险增加。2010年美国FDA修改的氯吡格雷说明书中黑框警示: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应作为医生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对于CYP2C19PM型患者,建议考虑调整治疗方案或治疗策略。此外,ABCB1-3435C>T影响到氯吡格雷在肠道的吸收,突变型(TT型)肠道吸收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CC型)。同时携带ABCB1突变基因和CYP2C19突变基因与携带ABCB1和CYP2C19野生型等位基因相比,其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比达到。最新研究证实,PON1在氯吡格雷生物转化上起着关键作用。PON1-G576A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氯吡格雷中间代谢产物2-氧代-氯吡格雷转化为活性硫醇衍生物的能力,从而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与PON1-576GG型比较,GA型患者半年后出现支架内血栓的风险比为,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而AA型患者发生的风险比分别为和,携带此等位基因的患者往往存在氯吡格雷抵抗风险。因此,建议在使用氯吡格雷前进行PON1、CYP2C19和ABCB1基因检测,依据患者基因型确定合适给药方案。 该项目收费为1600元,每个患者只需检测1次即可。临床医生可按照相应流程提出检测申请,并采用EDTA抗凝真空采血管(紫色帽头)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无需空腹,无论是否用药,随时抽取血标本),检测人员将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基因检测报告,并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供临床参考。 医院在用的氯吡格雷规格:

基因检测与用药

基因与用药指导 新用药时代 科学的发展让许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攀月登空,潜海游龙。如今我们身边充斥着诸多高科技的元素,基因——DNA更是这其中耀眼的明星。日常我们听到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动物、DNA眼霜。这些看似高科技外衣下的产品,使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听说基因的消息,那基因DNA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 平日老百姓生活最普通的一部分,感冒发烧,到医院拿点药,或者干脆自己到药店买点儿药。好了也便好了,不好只能归咎于“病毒性的”。遇到大病,医生幵药也是按照常规处方,摸着石头过河。患者更是糊里糊涂,听大夫的便是。至于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那只能说个人差异了。 岂不知,这差异就体现在基因上,而这吃药也是有讲究的。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吃什么药管用,吃什么药不管用。正确合理的用药是未来个体化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患者中,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死于自然疾病本身。 “基因指导用药” 这个概念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抗生素耐药”。后者是针对侵害人体的细菌而言,抗生素是一类能够破坏细菌生理结构或生长代谢的物质。 细菌通过不断的优胜劣汰以抗拒抗生素对它们的杀灭,导致耐药菌株队伍不断壮大,这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并且这种耐药形势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下不断恶化,以至于出现了“超级病菌”。 “基因指导用药”则是针对我们每个人先天的遗传基因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基因是伴随我们一生不变的,上面提到医生常规用药,同样的病、同样剂量的药,不同患者服用后疗效可能大相径庭,比如:高血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约2亿。高血压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死亡超过700万人,也就是每分钟约有13个人因高血压而与世长辞。很多高血压患者有过用药、疗效不佳、换药的经历。为什么同是高血压,同样的药却结果不一样呢?答案是:基因。基因决定了一个人吃何种药有效、吃何沖药无效,甚至有不良反 应。根据现有研究表明,部分抗高血压的药物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主要是因为相关药物的代谢酶、转运体和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所致。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13-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其中大部分抗高血压药物可能因为基因多态性差异,致使不同患者个体间出现降压效应的差异。 患者当发现患上高血压时,应到相关医院咨询,医生幵具化验单检测上述基因,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以免贻误病情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前言 药物体内代谢、转运及药物作用靶点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影响药物的体内浓度和敏感性,导致药物反应性个体差异。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药物基因组学领域得到了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基因组生物标记物及其检测方法相继涌现。药物基因组学已成为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评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指导新药研发和评价新药的重要工具,部分上市的新药仅限于特定基因型的适应症患者。美国FDA已批准在140余种药物的药品标签中增加药物基因组信息,涉及的药物基因组生物标记物42个。此外,部分行业指南也将部分非FDA批准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特性(如MGMT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列入疾病的治疗指南。药物反应相关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分子检测是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前提。 药理学与遗传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两方面。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侧重于阐明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其内容包括药物与作用靶位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化、生理学和形态学变化,侧重于解释药物如何与作用靶点发生作用。对药物代谢酶和药物靶点基因进行检测可指导临床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剂量,实现个体化用药,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美国FDA和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都已批准了一系列的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试剂盒。这些试剂盒基本都是对人DNA样本进行基因检测。而在基因表达的检测方面,由于RNA的稳定性差,样本处置不当可导致目标RNA降解,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临床判断。因此,RNA检测试剂的研发相对滞后。 本指南旨在为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提供一致性的方法。本指南中所指的药物基因组生物标志物不包括影响抗感染药物反应性的微生物基因组变异。此外,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个体化医学检测指南见《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检测技术指南》。 本指南起草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并经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组织修订。 本指南起草人:周宏灏、陈小平、张伟、刘昭前、尹继业、李智、李曦、唐洁、俞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报告单模板氯吡格雷等

XXXXXXXXXXXXXXX药剂科 脱氧核糖核酸(DNA)位点测定报告单 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67 身高:体重:民族: 科室:心内科病历号:病床号:33 送检医生:XXXX 送检日期:.02.09 临床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PCI术后 DNA序列测定结果:(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 序号检测基因检测位点检测结果 1 CYP2C19* 2 681G>A(rs4244285)GG 2 CYP2C19* 3 636G>A(rs4986893)GG CYP2C19*1/*1野生纯合型 4 PON1 576 G > A (rs662) AA:PON1突变纯合型 检测结论:该患者CYP2C19酶为正常代谢型,酶活性表达正常,PON1基因型突变纯合型(AA),酶活性表达减弱。该患者PCI术后,行标准氯吡格雷治疗,1年后发生支架血栓的风险,比正常人高11.6倍,因此,从理论上认为该患者使用常规剂量(75mg/d)的氯吡格雷可能无法有效转化为其活性代谢产物,可能导致氯吡格雷抵抗,使得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个体化用药建议: (1)该患者采用氯吡格雷(75mg,qd)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无法发挥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因此,建议替 代使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但应关注替格瑞洛所致呼吸困难。或给予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者将阿司匹林剂量增加至200~300mg/d;或停用氯吡格雷,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 (2)调整给药方案后,应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或血栓弹力图以评价临床疗效。 (3)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及消化道等部位出血的发生,若出现则应调整给药方案。 (4)在应用氯吡格雷时,应避免使用CYP2C19酶抑制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因其可 抑制CYP2C19酶,导致CYP2C19酶活性进一步减弱,使得氯吡格雷生物转化进一步下降,而降低氯吡格雷疗效。如必须使用,可替代使用其他对氯吡格雷作用影响较弱的药物如雷贝拉唑或H2受体阻断剂如雷尼替丁等。 (5)合并使用他汀类降脂抗炎药物,应避免使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药物,体外研究表明,阿托伐他 汀及其体内代谢产物阿托伐他汀酯均对氯吡格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可降低氯吡格雷生物转化达90%,并呈浓度依赖性,可能会导致氯吡格雷疗效进一步减弱。可选择对氯吡格雷影响较弱的瑞舒伐他汀钙或氟伐他汀钠。 (6)上述建议仅供临床医生参考,具体使用还应该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制定和调整用药方案。 说明:氯吡格雷为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CYP2C19基因存在多态性,其酶有四种不同的代谢类型:快代谢型(RM,*1/*1);超快代谢型(UM,*1/*17,*17/*17);中间代谢型(IM,*1/*2,*1/*3,*17/*2,*17/*3);慢代谢型(PM,*2/*2,*2/*3,*3/*3)。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慢代谢型患者中产生的活性代谢物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下降,形成血栓风险增加;在超快代谢型患者中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出血风险增加。2010年美国FDA修改的氯吡格雷说明书中黑框警示: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应作为医生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此外,ABCB1-3435C>T为氯吡格雷第二独立风险因素,突变型(TT型)肠道吸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CC型)。最新研究证实,PON1在氯吡格雷生物转化上起着关键作用,PON1-576G>A基因多态性可影响PON1活性表达,是氯吡格雷疗效重要预测因子。与野生型(GG型)比较,GA型和AA型氯吡格

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通过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提高药物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临床研究证实,CYP2C19*2、*3、*17位点多态性影响氯吡格雷的代谢速率,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权威机构推荐: 2012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 )在氯吡格雷说明书中增添了药物基因组学意见, 指出CYP2C19慢代谢情况与氯吡格雷的作用降低相关。 美国FDA 、欧盟药品局(EMA )、日本药品与医疗器械管理局(PDMA )、加拿大健康局 (HCSC )强调CYP2C19慢代谢者使用氯吡格雷的疗效降低,发生副作用的风险增加。 2015年,国家卫计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肯定了CYP2C19基因检测在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中作用。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 探针法,技术成熟可靠。重复性高:批内及批间重复性均达95%以上。准确度高:探针引物特异性高,准确性达95%以上。 杭州中翰金诺医学检验所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兴国路519号电 话:4000 919 220 传真:0571-8902 8159网 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11385433.html, 邮 箱:info@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11385433.html, 注: * 表示用药建议仅供临床医生参考,不作为最终治疗依据,具体药物选择及用法用量请遵医嘱。1. SA Scott, K Sangkuhl, EE Gardner, et al. Clinical Pharmacogenetics Implementation Consortium guidelines for cytochrome P450-2C19 (CYP2C19) genotype and clopidogrel therapy. Clin Pharmacol Ther. 2011,90(2):328-32. 2. Holmes D R, Dehmer G J, Kaul S,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0, 56(4): 321-341. 3. 丁力平, 胡桃红,马会利等. 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下的支架血栓治疗一例.中国心血管病研.2010,8(12):926-927 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概要[J].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5, 3(5):257-267. 样本要求:EDTA 抗凝外周血 2ml 保存及运输条件:2~8℃低温保存、运输

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

荧光PCR仪检测平台: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 一、叶酸能力代谢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1、提前预防脑卒中,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型变异是导致我国人群脑卒中高发最主要的遗传危险因素。 MTHFR基因的多个位点在人群中具有多态性,其中与功能和疾病最为相关的是C677T位点多态性。在MTHFR基因第677个核苷酸位置,其碱基可发生胞嘧啶(C)向胸腺嘧啶(T)的突变,MTHFR酶的活性逐级降低(CC型活性为100%,CT型活性为70%,TT型活性为35%),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在人体内不同程度的蓄积,破坏全身血管,从而形成”H型高血压”,导致卒中风险比一般人高出11-28倍。因此提前检测与脑中风最相关的基因MTHFR677C/T基因对预防脑卒中,提前进行干预治疗,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提前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是常见的新生儿缺陷。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而大量的研究表明MTHFR677C/T基因突变会导致孕妇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从而导致孕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因此提前检测与孕妇早产,新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基因,提前进行干预治疗,从而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以及孕妇早产,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降低国家和家庭负担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检测试剂盒介绍及优势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对MTHFR 基因C677T 位点多态性进行定性检测:首先从EDTA 抗凝的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利用探针可与DNA模板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报告荧光的不同来分辨出样本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基因型,最后通过电脑软件自动计算给出结果,区分该基因位点的野生型(CC)、杂合型(CT)和纯合突变型(TT)。 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盒优势: 1.灵敏度高:可以对低至1ng的DNA模板准确的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

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结果报告(汇编)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脱氧核糖核酸(DNA)位点测定报告单 NO. 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民族: 科室:病历号: 病床号: 送检医生: 送检日期: 临床诊断: DNA序列测定结果:(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 序号检测基因检测位点 检测结果 1 CYP2C19*2 681G>A(rs4244285)GA 2 CYP2C19*3 636G>A(rs4986893)GG CYP2C19*1/*2突变杂合型3 CYP2C19*17 806C>T (rs12248560) CC 4 PON1 576 G > A (rs662) GA:PON1突变纯合型 检测结论:该患者PON1为突变杂合型此基因型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水平减弱,血小板活性较少被抑制。CPY2C19酶活性表达弱,因此,从理论上认为该患者使用常规剂量(75mg/d)的氯吡格雷有一定抵抗风险,应关注血小板等指标,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 个体化用药建议: 1)目前可使用氯吡格雷标准方案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但使用氯吡格雷血栓风险中等,特别是半年后引发 支架血栓与心肌梗死风险。应持续关注抗凝效果,如抵抗应及时调整方案,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2)如发生抵抗,建议治疗卒中等脑血管狭窄等可将氯吡格雷换为西洛他唑或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复合剂 型,如心血管狭窄可换用替格瑞洛或使用三抗治疗; 3)或上调氯吡格雷剂量至150mg/d持续1至3个月后根据血小板情况调整方案。 4)如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建议同时补充叶酸,VB6,VB12等药物控制水平。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 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及消化道等部位出血的发生,若出现则应调整给药方案,并加用保护胃黏膜药物或PPI类药物,该患者如继续使用氯吡格雷,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奥美拉唑等PPI类药物,可选择如雷贝拉唑等不经CYP2C19代谢的药物; 5)调整给药方案后,应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或血栓弹力图以评价临床疗效; 本结论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得出,具体用药方案,尚需结合患者血小板反应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说明:氯吡格雷为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CYP2C19基因存在多态性,其酶有四种不同的代谢类型:快代谢型(RM,*1/*1);超快代谢型(UM,*1/*17,*17/*17);中间代谢型(IM,*1/*2,*1/*3,*17/*2,*17/*3);慢代谢型(PM,*2/*2,*2/*3,*3/*3)。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慢代谢型患者中产生的活性代谢物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下降,形成血栓风险增加;在超快代谢型患者中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出血风险增加。2010年美国FDA修改的

药物基因检测位点及意义

药物基因检测位点及意义

检测项目名称基因位点检测意义 氯吡格雷01CYP2C19*2(G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2型,代谢酶 预测氯吡格雷抵 抗风险,给出个体 合适剂量,提高氯 吡格雷疗效,降低 无效用药风险。 氯吡格雷为前药, 体外无活性,口服 经肠(ABCB1)吸 收,入肝脏,经肝药 酶CYP2C19*2、 *3、*17代谢激活, 其活性代谢产物, 再经过PON1激 活,才能发挥抗血 小板的功效。 CYP2C19*2、*3、 *17及PON1酶活 性决定了氯吡格 雷的疗效。 其中, CYP2C19*17突变02CYP2C19*3(G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3型,代谢酶 60CYP2C19*17(C >T)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17型,代谢 酶 152PON1(A>G) 对氧磷酶1,代谢 酶

后,氯吡格雷活性增强,敏感度高,出血风险高,需高度关注出血风险,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氯吡格雷简化版(只测两个位点)01CYP2C19*2(G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2型, 代谢酶 仅仅判断氯吡格 雷抵抗风险,只能 测出部分抵抗患 者,会有漏检,且 不能判断出血风 险。 02CYP2C19*3(G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2C19*3型, 代谢酶 华法林69VKORC1(1639 G>A) 维生素K环氧化 物还原酶复合物1 亚单位,靶点 华法林经CYP2C9 代谢后失活,基因 突变者导致该药 在体内蓄积,应减 量;VKORC1为

12CYP2C9*3(107 5A>C) 细胞色素氧化酶2C9*3型,代谢酶华法林作用靶点,基因突变者,对华法林敏感性增加,应减量。VKORC1 CYP2C9用于起始剂量和维持剂量的计算,起始剂量给药五天后,转入维持剂量微调。缩短调药时间,降低血栓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 阿司匹林106PEAR1(G>A)PEAR1 :GG等位基因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应答好;AA\AG基因型,用阿司匹林(或结合氯吡格雷),PCI患者,心梗和死亡率高。预测疗效,给出个

氯吡格雷基因检测结果报告

脱氧核糖核酸(DNA)位点测定报告单 NO. 姓名:性别:年龄: 身高:体重:民族: 科室:病历号:病床号: 送检医生:送检日期:临床诊断: DNA序列测定结果:(氯吡格雷用药相关基因) 序号检测基因检测位点检测结果 1 CYP2C19* 2 681G>A(rs4244285)GA 2 CYP2C19* 3 636G>A(rs4986893)GG CYP2C19*1/*2突变杂合型 3 CYP2C19*17 806C>T (rs12248560) CC 4 PON1 576 G > A (rs662) GA:PON1突变纯合型 检测结论:该患者PON1为突变杂合型此基因型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水平减弱,血小板活性较少被抑制。CPY2C19酶活性表达弱,因此,从理论上认为该患者使用常规剂量(75mg/d)的氯吡格雷有一定抵抗风险,应关注血小板等指标,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 个体化用药建议: 1)目前可使用氯吡格雷标准方案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但使用氯吡格雷血栓风险中等,特别是半年后引发 支架血栓与心肌梗死风险。应持续关注抗凝效果,如抵抗应及时调整方案,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2)如发生抵抗,建议治疗卒中等脑血管狭窄等可将氯吡格雷换为西洛他唑或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复合剂 型,如心血管狭窄可换用替格瑞洛或使用三抗治疗; 3)或上调氯吡格雷剂量至150mg/d持续1至3个月后根据血小板情况调整方案。 4)如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建议同时补充叶酸,VB6,VB12等药物控制水平。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 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及消化道等部位出血的发生,若出现则应调整给药方案,并加用保护胃黏膜药物或PPI类药物,该患者如继续使用氯吡格雷,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奥美拉唑等PPI类药物,可选择如雷贝拉唑等不经CYP2C19代谢的药物; 5)调整给药方案后,应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或血栓弹力图以评价临床疗效; 本结论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得出,具体用药方案,尚需结合患者血小板反应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说明:氯吡格雷为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CYP2C19基因存在多态性,其酶有四种不同的代谢类型:快代谢型(RM,*1/*1);超快代谢型(UM,*1/*17,*17/*17);中间代谢型(IM,*1/*2,*1/*3,*17/*2,*17/*3);慢代谢型(PM,*2/*2,*2/*3,*3/*3)。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慢代谢型患者中产生的活性代谢物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下降,形成血栓风险增加;在超快代谢型患者中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出血风险增加。2010年美国FDA修改的氯吡格雷说明书中黑框警示: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应作为医生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此外,ABCB1-3435C>T为氯吡格雷第二独立风险因素,突变型(TT型)肠道吸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CC型)。最新研究证实,PON1在氯吡格雷生物转化上起着关键作用,PON1-576G>A基因多态性可影响PON1活性表达,是氯吡格雷疗效重要预测因子。与野生型(GG型)比较,GA型和AA型氯吡格雷抵抗风险增加,其半年后发生支架内血栓风险亦明显增加。

CYP2C19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2 CYP2C19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CYP2C19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CYP2C19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也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药物代谢酶在药物体内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活性强弱是药物代谢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药物作

用的强度和持久性。人体内的药物代谢酶主要有细胞色素P450(CYP450)同工酶和N-乙酰转移酶(NAT)等。CYP2C19酶是一种重要的CYP450同工酶,临床以CYP2C19酶为主要代谢酶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和质子泵抑制剂等。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广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包括非ST段抬高性ACS(不稳定性心绞痛UA或非Q波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其中,非ST段抬高性ACS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外周动脉性疾病患者;近期心肌梗死或近期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作为一种前体药物,本身并无药理活性,主要经CYP2C19酶代谢活化,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后者与血小板表面的P2Y12受体不可逆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干扰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发挥抗血小板效应。 CYP2C19酶的编码基因为CYP2C19基因,位于人类10号染色体上。CYP2C19基因含有42个等位基因,CYP2C19*1为野生型等位基因,其编码的酶具有正常活性。CYP2C19*2(rs4244285,c.681G>A)和CYP2C19*3(rs4986893,c.636G>A)编码的CYP2C19酶活性降低,是中国人群中存在的2种主要的等位基因,在中国人群的发生频率分别为23.1%~35%和2%~7%。CYP2C19*17(rs12248560,c.-806C>T)编码的CYP2C19酶活性增强,在中国人群的发生频率约为0.5%~4%。除CYP2C19*2/*3/*17之外,可能影响CYP2C19酶活性的CYP2C19等位基因还包

药物代谢酶CYP1家族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药物代谢酶CYP1家族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景峰 药物的代谢酶最主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 (CYP-450)酶系,约40 %~50 %的药物降解需要它的参与,其活性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和血药浓度。 CYP1主要由CYP1A1、CYP1A2 和CYP1B1组成[1]。CYP1A1是一种肝外酶,广泛分布于肺、肾、胃肠道、皮肤、喉、胎盘、淋巴细胞及脑等肝外组织,在外源物代谢中CYP1A1 占2.5% ,参与烃类致癌物的代谢,多环芳烃是环境化学致癌物的主要组成物质,通过呼吸或饮食进入体内,经CYP1A1 代谢为活性中间物而致癌,主要致癌靶器官为肺和皮肤[1,2]。 1 CYP1A1 CYP1A1占肝脏P450 的比例不到1%但参与2.5%的药物代谢,CYP1A2为主要的存在形式,占肝脏P450的13%,参与8%药物的第1相氧化代谢作用;CYP1B1是人类第三种CYP1酶,属于一个独立的亚家族,在几种组织中以极低的水平(<1%)存在,在内源性雌激素的4-羟化代谢中起重要的作用[3]。 1.1 CYP1A1的主要突变形式及其与代谢表型间的对应关系CYP1A1基因多态性目前已知有4种基因多态性,常见的突变等位基因为m1(CYP1A1*2A)、m2(CYP1A1*2 C)、m3(CYP1A1*3)和m4(CYP1A1*4)。 1.1.1 m1 是MspI 多态性(CYP1A1*2A),MspI 多态有三种基因型:野生型纯合子(wt/wt)、杂合型(wt/vt)和突变纯合型(vt/vt)型。经限制性内切酶MspI 酶切后, 可明确MspI 多态性类型。 1.1.2 m2 是Ile/ V al多态性(CYP1A1*2C),又称为Exon7 多态性。它也有三种基因型: 野生型(Ile/ Ile 型), 杂合型(Ile/ V al 型)及突变纯合型(V al/ V al 型)三种形式。m2 与m1位点突变高度关联。 1.1.3 m3 是AA多态性(CYP1A1*3),AA多态性的改变是美籍非洲人和非洲人所特有。 1.1.4 m4(CYP1A1*4)是位于Ile/ V al 多态性位点上的碱基,导致CYP1A1 酶蛋白的苏氨酸(Thr)被天冬酰胺(Asp)替换的突变。 1.2 参与烃类致癌物的代谢CYP1A1可活化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化合物,苯并芘(BAP)是一种具有强致癌性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需经CYP1A1活化后方能致癌。研究表明苯并芘首先被CYP1A1环氧化,经环氧化物水解酶水解后形成二羟基化合物,经CYP1A1 再一次环氧化形成致癌物—二醇环氧化物,具有显著的致癌和诱变作用。带突变型CYP1A1 基因的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是其他基因型的7.3倍,且吸烟量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也增加。我国的肺癌病人中携带突变性CYP1A1和CYP2E1基因型的人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携带突变型CYP1A1基因的吸烟者比非突变型的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度高 2.2倍。在食管癌病人中携带突变基因CYP1A1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CYP1A1的突变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易感性之一[4,5]。

基因检测与用药

基因与用药指导新用药时代 科学的发展让许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攀月登空,潜海游龙。如今我们身边充斥着诸多高 科技的元素,基因——DNA更是这其中耀眼的明星。日常我们听到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 动物、DNA眼霜。这些看似高科技外衣下的产品,使我们越来越习惯于听说基因的消息, 那基因DNA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 平日老百姓生活最普通的一部分,感冒发烧,到医院拿点药,或者干脆自己到药店买点儿 药。好了也便好了,不好只能归咎于“病毒性的”。遇到大病,医生幵药也是按照常规处 方,摸着石头过河。患者更是糊里糊涂,听大夫的便是。至于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那 只能说个人差异了。 岂不知,这差异就体现在基因上,而这吃药也是有讲究的。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吃什么 药管用,吃什么药不管用。正确合理的用药是未来个体化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卫 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患者中,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死于自然疾病本身。 “基因指导用药”这个概念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抗生素耐药”。后者是针对侵害人体的细菌而言,抗生素是一类能够破坏细菌生理结构或生长代谢的物质。 细菌通过不断的优胜劣汰以抗拒抗生素对它们的杀灭,导致耐药菌株队伍不断壮大,这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并且这种耐药形势在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下不断恶化,以至于出现 了“超级病菌”。 “基因指导用药”则是针对我们每个人先天的遗传基因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基因是伴随 我们一生不变的,上面提到医生常规用药,同样的病、同样剂量的药,不同患者服用后疗 效可能大相径庭,比如:高血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约2亿。高血压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死亡超过700万人,也就是每分钟约有13个人因高血压而与世长辞。很多高血压患者有过用药、疗效不佳、换药的经历。为什么同是高血压,同样的药却结果不一样呢?答案是:基因。基因决定了一 个人吃何种药有效、吃何沖药无效,甚至有不良反 应。根据现有研究表明,部分抗高血压的药物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主要是因为 相关药物的代谢酶、转运体和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所致。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13-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其中大部分抗高血压药物可能因为基因多态性差异,致使不同患者个体间出现降压效应的差异。 患者当发现患上高血压时,应到相关医院咨询,医生幵具化验单检测上述基因,并在医生 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以免贻误病情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另一个重要的基因指导药物的代表是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主要 通过生成一氧化氮(NO)而起血管扩张作用。ALDH2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是使硝酸甘油生

解读2015年发布的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解读2015年发布的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药物代谢动力学(PK)侧重于阐明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效应动力学(PD)侧重于解释药物如何与作用靶点发生作用。对药物代谢酶和药物靶点基因进行检测可指导临床针对特定的患者(可理解为具有相同临床表型和相同基因型的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剂量,实现个体化用药,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止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指南中所指的药物基因组生物标志物不包括影响抗感染药物反应性的微生物基因组变异。 1.本指南适用对象:开展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 2.本指南目的:为药物基因检测提供标准化指导。 3.包含重点内容: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的适应人群、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处理、样本检测、结果报告与解释、室内室间质控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4.药物基因检测流程 患者知情同意→填写规范的申请单→标本采集→标本送检(连同申请单)→标本接收登记→对检测项目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与送检医师讨论)→标本处理→基因检测(及分析中质量控制)→出具报告单(析后质量保证)→检测后样本的保存和处理。 注意: 1)用于药物基因检测的标本类型有多种,包括全血标本、组织标本(新鲜组织、冰冻组织、石蜡 包埋组织、穿刺标本)、口腔拭子、骨髓、胸腹水等。 2)个体化用药领域发展迅速,临检实验室应及时了解临床需求,优化项目目录(并非一成不变)。 实验室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定期对检验申请进行评审。 3)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涉及基因扩增的检测项目必 须在通过技术审核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完成(不涉及基因扩增的则在普通实验室完成即可)。 5.实验室设计要求 按照《个体化医学检测质量保证指南》的要求进行。其中作为药物基因检测核心技术之一的PCR,其检测实验室应按《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进行设置,并按要求严格控制空气流向,避免PCR产物污染。 6.药物基因检测方法 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PCR开展起来的,包括PCR-直接测序法、PCR-焦磷酸测序法、荧光定量PCR法、PCR-基因芯片法、PCR-电泳分析、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PCR-

铁代谢的基因研究

doi:10.1182/blood-2009-07-232496 Pre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30, 2009;2010 115: 94-96 Bandinelli, Dan L. Longo and Luigi Ferrucci D. Walston, Linda P. Fried, Andrew Singleton, Jack Guralnik, Gon?alo R. Abecasis, Stefania Toshiko Tanaka, Cindy N. Roy, Wenliang Yao, Amy Matteini, Richard D. Semba, Dan Arking, Jeremy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serum iron concentratio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11385433.html,/content/115/1/94.full.html Updated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can be found at: (332 articles) Red Cells, Iron, and Erythropoiesis (3439 articles)Clinical Trials and Observations Articles on similar topics can be found in the following Blood collectio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11385433.html,/site/misc/rights.xhtml#repub_requests Information about reproducing this article in parts or in its entirety may be found online a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11385433.html,/site/misc/rights.xhtml#reprints Information about ordering reprints may be found online a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e11385433.html,/site/subscriptions/index.xhtml Information about subscriptions and ASH membership may be found online at: Copyright 2011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Washington DC 20036.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2021 L St, NW, Suite 900, Blood (print ISSN 0006-4971, online ISSN 1528-0020), is published weekl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