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探究

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探究

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探究
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探究

临床研究医药前沿 2016年3月 第6卷第8期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1周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1月角膜散光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散光情况(x-±s)

组别例数1周角膜散光(D)1月角膜散光(D)

观察组150 2.09±0.630.98±0.58

对照组1500.95±0.68 1.01±0.55 t 4.35-0.12

P<0.05>0.05

3.讨论

白内障在临床上是一种可治愈的致盲性眼科疾病。目前,硬核白内障进行治疗时通常时机偏晚,且特别是成熟期白内障, 晶体核大且影, 红光无反射, 撕囊处理较为困难,若实施乳化术,则极易导致玻璃体脱入至前房,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切口无缝线摘除术,以隧道方式将角巩膜做一切口,前房切口时需处于透明角膜缘内1mm处,以便制造完整巩膜瓣,避免术中或术后虹膜脱出,对于术后切口的密闭也具有一定作用。连续环形撕囊可有效加强囊袋的稳定性,使囊口平滑保持弹性。因此,一个完整且较大的撕囊口,易于顺利吸出硬核及皮质。另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可有效的避免高超声能量对角膜产生影响,通过粘弹剂的保护,娩出晶状体核,较为安全可靠。在吸取皮质时,应从侧切口与隧道切口二者相交处进行吸出,不仅可增加操作点,还可抵消由于隧道切口形成导致的角膜散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周的角膜散光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术在短期时间内其视力恢复及角膜散光状况均优于超声乳化术。

综上所述,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于硬核白内障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视力及角膜散光情况,且较为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段素芳.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5):131-132.

[2]马惠玲,王海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硬核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 (9):711-712. [3]张双虎.硬核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吉林医学, 2012,22(21):4513.

[4]张文九,陈陶阳,戴追等.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临床观察.医药论坛杂志,2011,11(11):75.

肺栓塞指的是肺动脉及其分支中出现嵌塞物质,并导致组织血液供应阻断的情况[1],以血栓为最常见的栓子。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规实验室检查并不具有特异性,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肺栓塞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数据显示,经及时诊治后,肺栓塞的病死率可从20%~30%之间降至8%[2]。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多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在45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2.6)岁。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痰、咯血、憋喘、胸痛等临床症状。

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

1.2 方法

采用荷兰飞利浦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16排PHILIPS Brilliace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扫描开始前,做好对患者的屏气训练。先对患者的胸廓入口到双肾动脉平面进行常规平扫,设置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400mAs,层厚5mm,层间隔5mm,探测器×准直为16×0.75,螺距为0.875。然后使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造影剂的浓度为300mgI/ml,注射速率为3.0~3.5ml/s),行增强扫描,注射开始后,至CT值达到150Hu后,延迟4s实施扫描,扫描范围是从肺尖到膈上水平,在1次屏气状态下,从头侧向足侧扫描。将获得的图像数据资料传输到工作站后,对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矩阵为512mm×512mm,重建层厚5mm,层间距5mm,重建范围在主动脉弓上2cm 到膈顶处。

重建方法包括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显示(VRT)、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曲面重建(CPR)。由两位高年资的影像学医师阅片并经协商达成共识。

观察回顾患者的CT诊断影像学特征,对其栓塞血管数目、形态、栓子状态、管壁形态等进行分析。

2.结果

60例肺栓塞患者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血管均显示良好,病变共累及肺动脉164支,其中包括主肺动脉16支、肺叶动脉78支、 肺段动脉55支、 亚段动脉15支。

在CT造影图像均可观察到其肺动脉分支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其中,中心型充盈缺损的肺动脉有18支,偏心型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探究

景诗贤 王经国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医院放射科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将获得的扫描资料传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并对其肺栓塞累及的血管数目、形态等进行分析。结果:60例肺栓塞患者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血管均显示良好,病变共累及肺动脉164支,其中包括主肺动脉16支、肺叶动脉78支、肺段动脉55支、亚段动脉15支。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可以对病变累及的血管数量、形态,栓子状态、肺动脉分支内的充盈缺损程度等进行直观判断,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栓塞;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03-02

医药前沿103

临床研究医药前沿 2016年3月 第6卷第8期

损的肺动脉有72支、附壁血栓的肺动脉共40支,完全闭塞的肺动脉共34支。部分患者还表现出肺动脉扩张(31例)以及肺梗死(12例)的情况,其中肺梗死的患者可以观察到梗塞区有肺纹理减少的表现,并伴有胸腔积液。

3.讨论

临床肺栓塞诊断过程中,由于其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征性表现,常规X线胸片无法获得直接诊断征象,很容易造成误漏诊的发生[3],耽误患者的治疗,威胁其生命安全。而肺栓塞的“诊断金标准”:肺动脉造影,虽然可以对栓塞范围、形态等进行有效诊断,且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其属于有创检查,不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而且在急、重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

本文60例肺栓塞的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均可获得清晰的肺动脉诊断图像,并能通过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通过应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曲面重建等对患者的图像进行更为直观立体的观察,了解患者肺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栓塞血管的数目、形态、肺动脉分支内充盈缺损的程度、肺动脉内栓子的位置、形态、栓子与血管壁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存在肺动脉扩张、肺梗死、是否合并胸腔积液等。临床诊断中常将肺动脉分支内充盈缺损的程度、管腔管壁形态、栓子形态等作为肺栓塞诊断的直接征象,而其他相关变化作为间接诊断征象,特别是肺动脉分支内充盈缺损的程度,本文栓塞的肺动脉中,以偏心型缺损的肺动脉为主,检出率高于其他类型。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可以通过多排探测器、准直器的应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即获得直观满意的图像信息。但要注意把握其造影剂用量、流速计延迟时间等指标,提高扫描的质量。陈介华[5]的研究中,还对不同重建层厚(1.0mm和0.75mm)、不同重建方法(MIP和MPR、VRT)获得的肺动脉栓塞诊断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层厚对诊断结果并显著影响,而VRT在肺段动脉和亚段肺动脉的显示效果上比较差,在诊断中要加以注意。

总的来说,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操作简便、无创、检查时间短、无创、安全性好、可重复性强,是理想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介华.MSCT 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甘肃医药,2013,11(3):196-197.

[2]王辉成.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肺栓塞病理生理诊断意义 [J].中国处方药,2015,13(10):128-130.

[3]郑鹏宇,陆明园,高畅等.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患者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7):53-55.

[4]王振刚.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栓塞表现和严重性判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 :96-97.

[5]陈介华.MSCT 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甘肃医药,2013,11(3):196-197.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0.2岁。其中,右肺上叶切除2例,右肺中叶切除2例,右肺下叶切除4例,左肺上叶切除2例,左肺下叶切除6例,对6例原发性肺癌还同期施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1.2 手术方法

麻醉、体位、切口设计及探查:双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单肺通气,健侧90°卧位。取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作为观察孔,切口长约1.5cm,主操作孔选在腋前线与锁骨中线之间,长约3~4cm,上叶肺切除选在第3肋间,中、下叶肺切除选在第4肋间;副操作孔选在肩胛下角线第8或9肋间,长约1.5~2cm。各个肺叶的切除步骤如下。

1.2.1右上肺叶切除:将右上肺夹持并向后卷起,将右侧的肺门暴露于视野之内。从主操作口将右肺上静脉采用电凝钩进行剥离操作,于副操作口置入吸引器,用以协助游离,同时用切割缝合器从副操作口置入,将右肺上静脉进行离断操作。将右肺动脉干暴露于视野,然后游离血管鞘膜,直到游离出至右上肺的第一分支,离断。游离上叶支气管,从副操作孔伸入切割缝合器将其离断。最后,将右上叶的剩余肺动脉分支充分暴露,选择主操作孔进行操作,采用4号丝线结扎器,将这些费动脉分支全部结扎离断。待将上叶根部淋巴结切除后,将肺裂部分的肺进行切除。

1.2.2切除右肺中叶:将需要进行切除的右肺卷起,将右侧肺门的前方暴露出来,采用电凝钩和吸引器缓慢游离,直至最浅面右肺中叶静脉,然后将切割缝合器从副操作孔置入,将右肺上静脉离断。然后继续进行游离,至深面的中叶支气管后,采用切割缝合器将其离断。将中叶支气管远端提起,用4号丝线推结器进行结扎离断。

1.2.3切除右肺下叶:从副操作孔将腔镜环钳置入并将右下肺夹持,将右侧肺门的下方暴露出来。采用电凝钩从副操作孔置入将肺韧带钩断,并将吸引器头从主操作孔置入将膈肌压住。然后向下肺静脉方向进行游离,将右肺下静脉用切割缝合器将其离断。采用腔镜环钳牵拉将肺裂部位显露出来,游离出右下肺动脉,将支气管和肺动脉残端周围的淋巴结清除干净,然后将肺裂部分的肺组织进行切除,该操作均采用切割缝合器进行。

1.2.4切除左肺上叶:将左肺上叶卷起,将左肺门前方暴露于操作视野之内,并以从前至后的顺序进行游离,同时将左上肺静脉和左上叶支气管离断。

1.2.5切除左肺下叶:将肺部向上方卷起,暴露出左肺门下方,自下至上离断下肺韧带,继续向上游离左下肺静脉,采用切割缝合器自主操作孔置入,将左下肺静脉离断,显露叶间肺动脉并离断,游离左下肺支气管,在游离左下肺支气管时应特别注意鉴别左上、下叶支气管分叉,以便明确游离深度。离断左下叶支气管,最后处理叶间裂。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手术治疗肺部疾病16例体会

韩旭 崔进才 戴新龙

(泗洪县中心医院胸外科 江苏 泗洪 223900)

【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L)治疗肺部疾病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分析泗洪县中心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16例肺部疾病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58.6±34.4min,术中出血量183.5±76.5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3±2.6d,术后住院时间为7.6±3.5d。本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术后肺持续漏气2例,肺部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在对早期周围型肺癌以及需要进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采取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如此,该术式相对安全、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但是,该手术操作要求较高,需要专业技术过硬的医师进行操作。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04-02

104 医药前沿

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

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吕飙 写在课前的话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 综合征。临床表 现多种多样,轻者可无症状,重者表现为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常见的 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 血、晕厥等,它们可单独出现或共同表现。既往无心肺疾患 的PE 患者中97%的人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晕厥或胸痛,可发生休克或猝死。 一、 肺动脉栓塞的定义 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 征。本病的发病率 高,起病较急,对于急性的病人来说,死亡过程较快。如果是慢性的反复 的肺动脉栓塞可以引起慢性肺动脉 高压。 目前公认的首位的病因是盆腔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约占2/3左右。其他的栓子来源可以是瘤栓、脂肪栓、羊水栓塞或气栓。 二、 流行病学特点 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 因此临床上非常容易误诊和漏诊。 以美国为例, 每年发病人数为 30万?60万,每年死亡人数10?20万。近年来我国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 深。我国肺栓塞 协作组 40家医院统计的肺栓塞病例数比 90年代增加将近10倍,安贞医院 的统计从2002年?2007年病例 总数为700多例,平均每年118例。肺动脉栓塞及时的诊断、 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的降低死亡率。 检查方法我们怎么选择才能是最理想的? 思考 肺动脉血栓栓塞是一个发病率较高、 容易漏误诊的疾病, 其是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检查方法较多,尤 这么多的影像学

三、肺栓塞的诊断方法 (一)非影像学检查 1.D-二聚体 对于怀疑肺栓塞的门急诊病人,D-二聚体的检查结果如果小于500 g/L ,基本上可以除外肺栓塞,如果大于500卩g/L应该安排进一步的检查。 D-二聚体诊断的局限性并不高,肿瘤、手术、创伤、感染、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都可以 造成D-二聚体增高。从临床角度来讲,结果为阴性时有助于排除肺栓塞的诊断,单纯的D- 二聚体阳性结果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不大。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的特异性较差,70%^上的肺栓塞病人可表现为心电图异常,而多数在发病后当时即刻出 现,并且呈一个动态性变化,所以临床上观察到心电图的动态改变比静态异常对于提示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更 大的意义。但是心电图没有异常仅能够说明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绝不能完全除外肺栓塞的可能性。 (二)影像学检查 1.X平片 (1)区域性肺纹理稀疏和肺纹理消失。 (2)对于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病人会发现右下肺动脉宽,肺动脉段突出,这个表现在临床上的发生率 约为20% (3 )右心室的扩大。 (4)对于伴发肺梗死的病人或有肺部反应性炎性渗出的病人,能看到肺部炎性浸润的阴影,这个比 例将近1/3。 (5)如果患 侧的膈肌抬高,往往代表肺组织的容积有一定的缩小,这个比例约60% (6)少数病人还可以伴有胸腔积液,陈旧的反复发作的肺栓塞慢性病人可能有胸膜肥厚 (7)至少有30%^上的肺栓塞病人平片的表现可以完全正常。 2.超声心动图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摘要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症状的不典型性容易引起误诊。诊断和危险分层决定了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抗凝和系统性溶栓是几十年来的主要的治疗选择,腔内介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尤其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病人,可能可以达到降低病人的总体风险,改善预后的作用。仍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研究数据提供更多临床证据完善相关诊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第三大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以往常常认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率在亚洲人群中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VTE的诊治率得到大大提高[1-2]。由于大多数急性PE病人的死亡发生在最初的数小时或数天,<70%的死亡发生在第一个小时,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PE,并进行适当的干预至关重要。 1 急性P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

1.1 急性PE的诊断急性PE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缺少特异性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临床表现与血管栓塞栓子的多少、发生的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氧饱和度下降、胸痛、晕厥、低血压等,胸背部或胁肋部压痛可能是肺梗死的表现。轻者可以无症状,严重者发生猝死。在临床上如果有以下情况,应注意警惕PE 的发生:与肺部体征不相称、难以用基础肺部疾病解释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但病人可以平卧;突发昏厥或休克;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的临床表现,特别对于长期卧床、手术史等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人。通过整体病史和临床表现预测PE的可能性常用的量表有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笔者中心常采用Wells评分进行评估。在辅助检查方面,常规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很难发现特异性改变。D-二聚体已是公认的PE首选的筛选检查。它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低,肿瘤、创伤、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年龄因素都可能使D-二聚体升高。其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PE。但由于阳性预测值低,阳性结果不能确诊P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以发现心内或肺动脉主干的栓子,并能观察到右心室负荷过重的征象。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诊断PE的金标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在肺动脉CTA中可以观察到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阻断。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V/Q)可用于不适合行CTA的病人,或当病人无法进行CTA使用便携式V/Q扫描。当怀疑有PE且无法进行肺血管检查时,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可能是一种辅助方法。诊断流程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病人的PE临床可能性预测,见图1。

肺栓塞的快速识别和治疗技术

肺栓塞的快速识别和治疗技术 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具有高发病率、高漏诊率、高死亡率、低检出率的“三高一低”特点,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一、肺栓塞的定义 肺栓塞是一种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征、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1.大面积肺栓塞(高危) 急性肺栓塞伴有持续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至少15分钟,排除非肺栓塞所致的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败血症或左室功能障碍)、症状性心动过缓(有休克症状或体征,且心率<40次/分)。 2.次大面积肺栓塞(中危) 急性肺栓塞不伴低血压(收缩压≧90mmHg),但有右心室功能障碍或心肌缺血证据。 3.低危肺栓塞 存在急性肺栓塞但缺乏大面积及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指标。 二、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可以无症状,也可以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发生猝死。主要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多少、栓塞部位和范围、发病速度、发病前的心肺功能状态。临床上所谓的“肺栓塞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不足30%。表1为肺栓塞的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概率。

表1肺栓塞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概率 三、肺栓塞临床预测评分 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第3版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对肺栓塞的临床判断评分进行了修订,如表2。 表2肺栓塞临床预测评分 四、发现可疑肺栓塞患者 1.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易发因素,如骨折、骨科手术史、久坐不动(如乘坐长途车或飞机)、卧床>3天、静脉曲张等。

2.突发“原因不明”的气短、胸痛、咯血、晕厥、低血压、紫绀,低氧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恶化、手术后肺炎等。 3.注意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炎、胸膜炎等。 4.常规行D-二聚体检测,做出排除诊断。 5.超声检查。 五、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2.血浆D-二聚体 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具有较大的排除诊断价值,若其含量低于500μg/L,可基本除外急性肺栓塞。但手术、外伤、肿瘤、感染及组织坏死等情况D-二聚体也可增高。因此,其阴性预测价值较大,主要用于排除诊断。 3.心电图 图1肺栓塞心电图表现1

2020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2020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摘要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症状的不典型性容易引起误诊。诊断和危险分层决定了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抗凝和系统性溶栓是几十年来的主要的治疗选择,腔内介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尤其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病人,可能可以达到降低病人的总体风险,改善预后的作用。仍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研究数据提供更多临床证据完善相关诊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第三大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以往常常认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率在亚洲人群中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VTE的诊治率得到大大提高[1-2]。由于大多数急性PE病人的死亡发生在最初的数小时或数天,<70%的死亡发生在第一个小时,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PE,并进行适当的干预至关重要。 1 急性P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 1.1 急性PE的诊断急性PE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缺少特异性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临床表现与血管栓塞栓子的多少、发生的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氧饱和度下降、

胸痛、晕厥、低血压等,胸背部或胁肋部压痛可能是肺梗死的表现。轻者可以无症状,严重者发生猝死。在临床上如果有以下情况,应注意警惕PE 的发生:与肺部体征不相称、难以用基础肺部疾病解释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但病人可以平卧;突发昏厥或休克;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的临床表现,特别对于长期卧床、手术史等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人。通过整体病史和临床表现预测PE的可能性常用的量表有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笔者中心常采用Wells评分进行评估。在辅助检查方面,常规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很难发现特异性改变。D-二聚体已是公认的PE首选的筛选检查。它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低,肿瘤、创伤、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年龄因素都可能使D-二聚体升高。其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PE。但由于阳性预测值低,阳性结果不能确诊P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以发现心内或肺动脉主干的栓子,并能观察到右心室负荷过重的征象。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诊断PE的金标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在肺动脉CTA中可以观察到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阻断。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V/Q)可用于不适合行CTA的病人,或当病人无法进行CTA使用便携式V/Q扫描。当怀疑有PE且无法进行肺血管检查时,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可能是一种辅助方法。诊断流程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病人的PE临床可能性预测,见图1。 图片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昌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郑春华 肺栓塞(PE)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病理生理特征。 PTE是最常见PE。 15%发生肺梗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症状 典型肺梗死三联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仅占所有肺栓塞患者的1/3 常见症状顺序依次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咳嗽,咯血,焦虑,晕厥 特别强调 “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仔细询问病史,明确呼吸困难的诱因、加重、缓解方式及对治疗的反应。误诊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仍无好转迹象时,应进一步行血气分析及其他各项检查。 胸痛:常有持续性胸痛,患者经硝酸甘油等不能缓解疼痛。 晕厥:大面积肺栓塞导致脑供血不足时,可引起晕厥,晕厥也常常是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最早的症状之一。一些肺栓塞以晕厥为首发症状,常被误诊为心源性及血管源性晕厥。如果能排除其它因素引起的晕厥,因该警惕是否存在肺栓塞。 咯血 体征 低热,紫绀,呼吸次数增加,窦性心动过速,P2 亢进,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杂音,三尖瓣返流性杂音,胸膜摩擦音等。 血气分析 严重的低氧血症 心电图 目前则认为,几乎所有有症状的急性PE患者,心电图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心电图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肺栓塞最为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SI加深,QⅢ出现及TⅢ倒置,胸前导联V1-4T波倒置,或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既往无慢性肺病疾患病史的患者,还有一些心电图异常也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avL导联S波>1.5mm; 胸前导联过渡区左移至V5导联 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5mm)等。 还要留心观察一些心电图不典型或轻微的改变 TV1-2倒置,SV1 (或V3R-V5R)粗钝挫折,也可能提示PE。 这些异常的心电图尤其注意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塞鉴别。 年龄较大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如果有胸痛,同时心电图一些导联出现T波改变,易首先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但是肺栓塞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血气分析及放射性核素肺

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吕飙 写在课前的话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 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者可无症状,重者表现为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常见的 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它们可单独出现或共同表现。既往无心肺疾患 的PE患者中97%的人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晕厥或胸痛,可发生休克或猝死。 一、肺动脉栓塞的定义 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 征。本病的发病率高,起病较急,对于急性的病人来说,死亡过程较快。如果是慢性的反复 的肺动脉栓塞可以引起慢性肺动脉高压。目前公认的首位的病因是盆腔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约占2/3左右。其他的栓子来源可以是瘤栓、脂肪栓、羊水栓塞或气栓。 二、流行病学特点 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上非常容易误诊和漏诊。以美国为例, 每年发病人数为30万~60万,每年死亡人数10~20万。近年来我国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 深。我国肺栓塞协作组40家医院统计的肺栓塞病例数比90年代增加将近10倍,安贞医院 的统计从2002年~2007年病例总数为700多例,平均每年118例。肺动脉栓塞及时的诊断、 有效的治疗可以明显的降低死亡率。 肺动脉血栓栓塞是一个发病率较高、容易漏误诊的疾病,检查方法较多,尤其是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么多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我们怎么选择才能是最理想的?

三、肺栓塞的诊断方法 (一)非影像学检查 1.D-二聚体 对于怀疑肺栓塞的门急诊病人,D-二聚体的检查结果如果小于500 μg/L,基本上可以除外肺栓塞,如果大于500 μg/L应该安排进一步的检查。D-二聚体诊断的局限性并不高,肿瘤、手术、创伤、感染、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都可以造成D-二聚体增高。从临床角度来讲,结果为阴性时有助于排除肺栓塞的诊断,单纯的D-二聚体阳性结果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不大。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的特异性较差,70%以上的肺栓塞病人可表现为心电图异常,而多数在发病后当时即刻出现,并且呈一个动态性变化,所以临床上观察到心电图的动态改变比静态异常对于提示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更大的意义。但是心电图没有异常仅能够说明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绝不能完全除外肺栓塞的可能性。 (二)影像学检查 1.X平片 (1)区域性肺纹理稀疏和肺纹理消失。 (2)对于伴有肺动脉高压的病人会发现右下肺动脉宽,肺动脉段突出,这个表现在临床上的发生率约为20%。 (3)右心室的扩大。 (4)对于伴发肺梗死的病人或有肺部反应性炎性渗出的病人,能看到肺部炎性浸润的阴影,这个比例将近1/3。 (5)如果患侧的膈肌抬高,往往代表肺组织的容积有一定的缩小,这个比例约60%。 (6)少数病人还可以伴有胸腔积液,陈旧的反复发作的肺栓塞慢性病人可能有胸膜肥厚 (7)至少有30%以上的肺栓塞病人平片的表现可以完全正常。 2.超声心动图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 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证据系统研判,并参考国际最新急性PE诊断和治疗指南[4],经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订了本指南。与我国2010年专家共识相比,本指南在易患因素、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策略、新型口服抗凝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对妊娠期和肿瘤患者PE的治疗给出正式推荐,旨在为PE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帮助临床医师作出医疗决策,但在临床实践中面对每一个具体患者时,应该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诊疗措施。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多因素权衡利弊,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仍沿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式: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一、流行病学 急性PE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多数情况下PE继发于DVT,现有的流行病学多将VTE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危险因素、自然病程等研究,其年发病率100-200/10万人[5,6]。 PE可以没有症状,有时偶然发现才得以确诊,甚至某些PE患者的首发表现就是猝死,因而很难获得准确的PE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流行病学模型估计[6],2004年总人口为4.544亿的欧盟6国,与PE有关的死亡超过317,000例。其中,突发致命性PE占34%,其中死前未能确诊的占59%,仅有7%的早期死亡病例在死亡前得以确诊。PE的发生风险与年龄增加相

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早期识别

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早期识别 内容导学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 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本节课内容主要探讨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分层以及在临床上应该样能够早期识别肺栓塞。 一、肺栓塞 (一)命名变化 从命名变化可以得出:命名更注重功能上的描述。 (二)肺栓塞危险分层的意义 1. 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肺栓塞的面积、发展速度、原有的心肺功能状态、肺血管 内皮细胞及神经体液反应. 2. 累及2-3 肺段无任何症状,重症15-16 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 3. 患者预后决定于病情的轻重和治疗策略的选择。 (三)肺栓塞危险分层的方法 1. 血液动力学分层2008 ESC:SBP<90mmHg 或降低40mmHg 持续15min 或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2011 AHA:无脉或持续心动过缓(HR<40bpm 伴有休克症状或体征)。 2. 右心功能不全的分层(1)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2)右心室扩张;(3)右心 室/左心室舒张内经比率>0.9;(4)右心室游离壁运动机能减弱;(5)右心功能下降伴右心室后负荷增加;(6)心室间隔左移;(7)左心室舒张充盈障碍;(8)心电图出现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2004 ACCP ?大块 ?次大块 ?非大块 2008 ESC ?高危 ?中危 ?低危3. 生物标记物 (1)对于肺栓塞并发血液动力学异常患者无意义. (2)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依据生物标记物进行分层有意义:BNP>90pg/mL , pro-BNP>500pg/mL,TNI >0.4ng/mL ,TNT>0.1ng/mL. (3)TNI or BNP 正常,多无右心功能不全. (4)TNI or BNP 增高者,右心功能不全、正常或不正常。 4.解剖学分层CT 下发现典型的充盈缺损,肺栓塞2 个肺叶或7-8 个肺段以上,PIOPED I、PIOPED II、PIOPED III。 (四)心脏超声检查意义 1. 作为高危组患者确诊的手段. 2. 显示肺栓塞的阳性表现,甚至可以提示肺动脉内血栓. 3. UCG 可以做出快速鉴别诊断:心源性休克、急性瓣膜性功能障碍、心包填塞及主动 脉层。UCG 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是90%,敏感性60%~70% ,阴性也不能除外。

肺栓塞诊断标准

肺栓塞诊断标准 肺栓塞在临床上是各种内源性以及是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 障碍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它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等。PTE是PE的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通常所说的PE即指PTE。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PTE的年发病率约为50/10万,已经构成了世界性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过去我国医学界曾将PTE视为“少见病”,但这种观念近年来已经发生彻底改变。虽然我国目前尚无PTE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诊断意识和检查技术的提高,诊断例数已有明显增加。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60万人患PE占死因的第四位。 PTE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未经治疗的PTE的病死率为25-30%,同时由于PTE发病和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和复杂性,临床医生对PTE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普遍较高。由此可见PTE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PTE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PTE的诊断现状与进展做如下综述。 诊断程序与诊断措施 PTE的临床表现复杂,有时隐匿,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特殊检查。检出PTE的关键是提高诊断警惕性,对于高危人群中出现疑似表现者,应及时安排相应检查。诊断程序通常包括疑诊、确诊、求因三个步骤。 (一)根据临床情况疑诊PTE(疑诊) 对于有创伤、手术、骨折、恶性肿瘤、长期卧床、应用止血剂和口服避孕药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活动后突然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或气促、胸痛、晕厥、低血压、休克、咯血、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的情况下,尤其是伴有单侧或双侧不对称性下肢肿胀、疼痛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如下检查,以尽可能提供进一步支持或排除PTE的证据。

肺灌注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与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93例肺栓塞患者分为两组(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组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分别对全体患者、不同分组患者肺V/Q显像与CTPA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V/Q显像与CTPA总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在非大面积肺栓塞组中肺V/Q显像检出率高于CTPA(P<0 05);在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组中CTPA检出率高于肺V/Q显像(P<0 05)。结论CTPA与肺V/Q显像诊断肺栓塞各有优缺点,应将两种诊断技术优势互补,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有效信息。 【关键词】肺通气/灌注显像;CT肺动脉造影;肺栓塞 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肺栓塞(PE)的无创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作为PE的一线诊断手段,CT肺动脉造影(CTPA)也是一种新兴的有价值的无创诊断方法。近期有学者推荐将CTPA作为PE的一线诊断手段,但是也有学者并不认同。本文回顾了93例PE患者的肺V/Q显像与CTPA的影像学特点,并对二者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对解决上述争论有所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 1 对象与分组2003年5月~2006年10月,经肺动脉造影(PAA)确诊并在确诊前7 d内采用过CTPA及肺V/Q显像诊断的PE患者93例(CTPA及肺V/Q显像间隔时间不超过3 d),其中男60例,女33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3 5±8 3)岁。依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制定的分型标准〔1〕,将全体患者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PE组(A组,n=42)和非大面积(不含次大面积)PE组(B组,n=51)两组。 1 2 检查方法 1 2 1 肺灌注显像患者取仰卧位,静脉注射99mTc 聚合白蛋白(MAA,北京欣科思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85~370 MBq,应用单光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hilips Sky Light)选用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进行常规8体位平面显像,每个体位采集计数为5×105,采集矩阵为256×256,窗宽20%,放大倍数1 5。 1 2 2 肺通气显像采用99mTc 亚锡喷替酸(DTPA,北京师宏药物研制中心),经雾化吸入装置(北京核健科技贸易公司)雾化后,嘱患者吸入肺内,氧气流量为7~10 L/min,吸入时间为5~10 min。肺通气显像采集条件与肺灌注显像相同。 1 2 3 CTPA 采用连续容积扫描方式(Light Speed Q16,GE),范围自胸廓入口至左侧肋隔角以下2 cm,层厚1 5~3 mm,层数为45~90层。单层扫描时间为100 ms。利用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Omnipaque 300),总量约50~100 ml,流速约3 0~4 0 ml/s,扫描延迟时间14~25 s,平均(16 56±2 73)s。 1 3 影像分析CTPA由3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0为管腔通畅;1为中心区充盈缺损;2为附壁血栓;3为完全阻塞;4为部分充盈缺损。1、2、3和4判断为阳性,

肺栓塞习题(建议收藏)

肺栓塞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最常合并肺栓塞(A ) A 下肢深静脉血栓 B 肾盂肾炎 C 房间隔缺损 D 冠脉造影术 后 2、男,60岁,下肢水肿病史5年,右下肢水肿较剧,无高血压及 糖尿病史,昨晚在看电视时突发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不伴有咳嗽、咳痰,其可能的诊断为(B).。....文档交流 A肺动脉血栓形成 B 肺动脉血栓栓塞 C 肺动脉脂肪栓塞 D 肺血流量增加 3、男患,46岁,高血压病史,突发剧烈胸痛,呈撕裂状,累及胸骨后 及上腹部,伴大汗,持续1小时不缓解,查体:血压200/110mmHg,心率90次/分,心(-)肺(-)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伴V5—V6 ST 段压低0。1MV,最可能诊断为(D).。。。。。文档交流 A 冠心病心绞痛 B 急性心肌梗死 C 肺动脉栓塞 D 主动脉夹 层、 4、可以排除急性肺栓塞的指标是(A) A D-二聚体小于500ug/L B PO2下降 C PCO2下降 D 肺动脉 高压 5、肺的血液供应有(C) A 支气管动脉 B 肺动脉 C 二者均是 D 二者均不是。 二、多选题

1、肺栓塞常见的栓子有(A B C D) A 血栓 B 羊水 C 脂肪 D 空气 2、属于肺栓塞溶栓绝禁忌症的有(A B C ) A有活动性内出血 B近期自发性颅内出血C 2周内大手术、分娩、器官活检 D 顽固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文档交流 3、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有价值征象(A B C D) A肺动脉内充盈缺损 B肺动脉分支完全阻塞(截断现象) C肺野无血流灌注D肺动脉分支充盈和排空延迟. 4、下列哪些核素肺显象结果不能诊断肺栓塞(BCD) A肺通气显像正常,而灌注呈典型缺损B病变部位既无通气,也无血流灌注 C肺通气显像异常,灌注无缺损. D肺通气与灌注显像均正常.。。。.。。文档交流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由可逆性因素导致的初发肺栓塞,推荐至少应用华法林治疗3个月. B对于不明原因的初发肺栓塞,推荐至少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6-12个月。 C对于大部分再次发生的不明原因的PE患者推荐无限期抗凝。 D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根据INR进行调整,INR目标值为 2.5(2.0-3。0) 三、填空题 1、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一组疾病

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探究

临床研究医药前沿 2016年3月 第6卷第8期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1周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1月角膜散光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散光情况(x-±s) 组别例数1周角膜散光(D)1月角膜散光(D) 观察组150 2.09±0.630.98±0.58 对照组1500.95±0.68 1.01±0.55 t 4.35-0.12 P<0.05>0.05 3.讨论 白内障在临床上是一种可治愈的致盲性眼科疾病。目前,硬核白内障进行治疗时通常时机偏晚,且特别是成熟期白内障, 晶体核大且影, 红光无反射, 撕囊处理较为困难,若实施乳化术,则极易导致玻璃体脱入至前房,从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切口无缝线摘除术,以隧道方式将角巩膜做一切口,前房切口时需处于透明角膜缘内1mm处,以便制造完整巩膜瓣,避免术中或术后虹膜脱出,对于术后切口的密闭也具有一定作用。连续环形撕囊可有效加强囊袋的稳定性,使囊口平滑保持弹性。因此,一个完整且较大的撕囊口,易于顺利吸出硬核及皮质。另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可有效的避免高超声能量对角膜产生影响,通过粘弹剂的保护,娩出晶状体核,较为安全可靠。在吸取皮质时,应从侧切口与隧道切口二者相交处进行吸出,不仅可增加操作点,还可抵消由于隧道切口形成导致的角膜散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周的角膜散光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术在短期时间内其视力恢复及角膜散光状况均优于超声乳化术。 综上所述,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于硬核白内障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视力及角膜散光情况,且较为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段素芳.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5):131-132. [2]马惠玲,王海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硬核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 (9):711-712. [3]张双虎.硬核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吉林医学, 2012,22(21):4513. [4]张文九,陈陶阳,戴追等.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临床观察.医药论坛杂志,2011,11(11):75. 肺栓塞指的是肺动脉及其分支中出现嵌塞物质,并导致组织血液供应阻断的情况[1],以血栓为最常见的栓子。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规实验室检查并不具有特异性,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肺栓塞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数据显示,经及时诊治后,肺栓塞的病死率可从20%~30%之间降至8%[2]。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多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在45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2.6)岁。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痰、咯血、憋喘、胸痛等临床症状。 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 1.2 方法 采用荷兰飞利浦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16排PHILIPS Brilliace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扫描开始前,做好对患者的屏气训练。先对患者的胸廓入口到双肾动脉平面进行常规平扫,设置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400mAs,层厚5mm,层间隔5mm,探测器×准直为16×0.75,螺距为0.875。然后使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造影剂的浓度为300mgI/ml,注射速率为3.0~3.5ml/s),行增强扫描,注射开始后,至CT值达到150Hu后,延迟4s实施扫描,扫描范围是从肺尖到膈上水平,在1次屏气状态下,从头侧向足侧扫描。将获得的图像数据资料传输到工作站后,对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矩阵为512mm×512mm,重建层厚5mm,层间距5mm,重建范围在主动脉弓上2cm 到膈顶处。 重建方法包括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显示(VRT)、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曲面重建(CPR)。由两位高年资的影像学医师阅片并经协商达成共识。 观察回顾患者的CT诊断影像学特征,对其栓塞血管数目、形态、栓子状态、管壁形态等进行分析。 2.结果 60例肺栓塞患者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血管均显示良好,病变共累及肺动脉164支,其中包括主肺动脉16支、肺叶动脉78支、 肺段动脉55支、 亚段动脉15支。 在CT造影图像均可观察到其肺动脉分支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其中,中心型充盈缺损的肺动脉有18支,偏心型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意义探究 景诗贤 王经国 (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医院放射科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栓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将获得的扫描资料传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并对其肺栓塞累及的血管数目、形态等进行分析。结果:60例肺栓塞患者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血管均显示良好,病变共累及肺动脉164支,其中包括主肺动脉16支、肺叶动脉78支、肺段动脉55支、亚段动脉15支。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可以对病变累及的血管数量、形态,栓子状态、肺动脉分支内的充盈缺损程度等进行直观判断,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栓塞;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03-02 医药前沿103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2014)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预防与治疗专家共识(2014)王秀丽(共同执笔人),王庚,冯泽国,江伟,张兰,张英泽(共同执笔人),陈绍辉,金善良,姚尚龙(共同执笔人),徐懋,郭向阳(负责人) 一、前言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I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围手术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多见于骨科、妇产科、血管外科和胸外科手术病人,以骨科手术最为常见。我国每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骨科大手术的数百万病例中,有近50%患者形成DVT其中20%出现有症状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美国1988年调查结果提示大约17%的孕产妇死亡是由于静脉血栓栓塞所致;另外,大面积烧伤等也是诱发DVT的高危因素。因此,对手术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及早诊断,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发生PE的风险,降低患者死亡率, 还可有效地减少医疗费用。 二、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定义/诊断 (一)定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近端(腘静脉或其近侧部位)DVT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预防DVT可降低发生PTE的风险。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 :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碍和呼吸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包括PTE脂肪栓塞、羊水栓塞和 空气栓塞等。其中PTE为PE的最常见类型,通常所说的PE即指PTE围术期的PTE多见于静脉系统的栓子脱落,偶见心房纤颤者心房栓子脱落,是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诊断:可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物理、化验检查,做出较明确诊断。 1. 临床表现 下肢DVT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患侧肢体皮肤颜色变紫变暗。腓静脉型DVT多无临床症状,约40%-50%有症状者血栓向近端延展。近端DVT患者出现患肢疼痛、肿胀等症状,其中近一半发生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肺栓塞。 PE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和肺循环状态,清醒病人的主要症状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呼吸困难多为靠近肺门中心部的PE引起,胸痛一般 是远端栓子刺激胸膜所致,晕厥是因脑动脉供血减少、心律失常、迷走反射等因素引起。全身麻醉状态下,PE主要表现为突发、无诱因的低氧血症,大面积肺栓塞可致呼气末二氧化碳骤降、高碳酸血症和循环衰竭(临床上以休克和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即体循环动脉收缩压< 90mmH或较基础值下降幅度>40mmHg寺续15 分钟以上。需除外新发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或感染中毒症所致血压下降)。 有下列情况可考虑PE①下肢无力,静脉曲张,不对称下肢浮肿,血栓性静脉炎;②外伤后呼吸困难,胸痛、咯血;③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或原有的呼吸困难加重;④原因不明的血

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文档语言:中文 ?文档大小:47KB ?文档类型:PPT ?发布时间:2013-6-16 4:27:21 ?应用平台:Win9x/Me/NT/2000/XP ?相关网站:internet ? ?版权说明: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本站刊载,仅限于促进医药行业发展、科技进步之目的。如本站行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妥善处理。给您带来不便,敬请原谅。 ?幻灯介绍: 急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首都医科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张维君 介入性心脏病学发展简史(1) Andre Cournand描述心导管检查始于1844年,当时Claude Bernard在马的颈静脉和颈动脉进行插管送入左右心室行导管检查 1929年Forss mann在荧光屏监视下暴露自己的左上臂静脉将导管经静脉送入右心房。1930年Kiein报道了11例病人进行右心导管检查。 1947年Dexter报道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右心导管检查。 1953年Seldinger应用经皮穿刺技术进行左、右心导管检查。 介入性心脏病学发展简史(2) 60~70年代心导管检查作介入性治疗手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64年Doter医生应用同轴导管扩张周围血管取得成功。

从1977年9月Gruentzig在瑞士苏黎士大学首例进行了冠状动脉成形术获得成功后,介入性心脏病学领域迅速发展,较的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在周围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疾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疾病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直到近年才应用于肺动脉疾病的治疗。肺栓塞介入治疗开展情况 Kasper W 对204家医院,1001例广泛型肺栓塞患者的观察结果是接受介入性检查和治疗的院内死亡率为11%,而未能积极检查和治疗的院内死亡率达到45%,表明了广泛型急性PE采用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日本也有报道广泛型急性肺栓塞(APE)经介入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下降,心输出量增加,治疗效果良好。 我国国内在肺栓塞的治疗方面也作了许多工作,几家大医院已开展了急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24例危重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导管吸栓和导管内给药溶栓,症状缓解率达95.8%。 肺栓塞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1998年Sors提出导管介入治疗肺栓塞(PE)的适应证:急性大面积PE、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溶栓疗效不佳或有禁忌者、经皮心肺支持(PCPS)禁忌或不能实施者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导管操作组。 我们认为肺栓塞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包括: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伴进展性低血压、严重呼吸困难、休克、晕厥、心脏骤停;溶栓禁忌症者;开胸禁忌症者和/或伴有极易脱落的下腔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者。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故仍具有最终诊断价值,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诊断方法的出现,其应用正在逐渐减少,主要应用于非创伤性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无法作出诊断时。但在肺栓塞的介入治疗中,肺动脉造影是首要和必要的步骤。 肺动脉造影的入路: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肘正中静脉。 PE肺动脉造影的征象 肺动脉分支有充盈缺损,该相应肺叶、段的远端分支延迟充盈或不充盈 肺动脉分支完全截断 肺动脉分支延迟充盈

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的护理

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时所引起的一组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病死率高[1]。大多数肺栓塞由血栓引起,但导致肺栓塞的栓子也可以是脂肪、羊水和空气等。肺血栓栓塞症(PTE)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目前,VTE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在西方国家,PTE的病死率占全部疾病死亡原因的第3位[2],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肌梗死。近年来,随着诊断意识和检查技术的提高,诊断例数明显增加,尤其是CT肺动脉造影(CTPA)是诊断PTE可靠、安全、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2],临床值得推广。现对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106例行CTPA 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有106例患者行CT-PA,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90岁。采用PHILIPS Brilliance64排CT配合ULRICH高压注射泵,取20G 静脉留置针穿刺上肢粗大弹性好的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注射量为30~40mL,注射速率为4.0mL/s,在对比剂注射完毕后以相等速率继续追加注射生理盐水30mL,以便冲管及减少因上腔静脉及右心房内对比剂浓度过高造成的伪影。使用对比剂团注追踪法自动启动扫描,选取气管隆嵴下1cm水平作同层监控扫描,于肺动脉干水平取感兴区(ROI),触发域值110HU。扫描范围从肺尖至隔顶。 2护理 2.1操作前准备肺动脉栓塞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常为突发的、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胸痛和心动过速。当医生高度怀疑该病时,一般会电话通知CT室做好准备。护理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至机房,准备好氧气、急救药品和物品;打开高压注射泵,装好碘海醇,排尽管道内空气待用;备好静脉注射盘及20G静脉留置针、胶贴;抽取地塞米松10mg;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作好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编号、病情、检查要求及检查部位的登记,以利用医院的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的传输、重建、发送报告等。 2.2患者到达后的护理 2.2.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如呼吸困难、气急、胸痛、晕厥、咳嗽或咯血等症状的折磨使得患者及家属均有焦虑、紧张、恐惧感,护士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否有遇碘过敏、甲亢患者禁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的情况。告知患者检查是无痛苦的,消除其心理障碍使之配合检查[3],保证增强扫描图像的质量和安全性。2.2.2静脉穿刺要求CT室护士具有娴熟的穿刺技巧,快速、细心选择上肢粗大弹性好的静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局部皮肤采用0.5%的聚维酮碘棉签消毒2次,待干;穿刺点避开关节、静脉窦,采取0°~15°[4]直刺血管以保证外套管进入血管内的有效长 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的护理 吴新华(泰兴市人民医院CT室,江苏泰兴225400) 【关键词】肺栓塞;肺动脉;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2-1881-02中图法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