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习报告总结归纳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习报告总结归纳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习报告总结归纳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习报告总结归纳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习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第一章实习时间及对象

第二章实习概况

根据学校对本科生的实习要求,学校安排我们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让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我国的核能、核电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章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概况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隶属,受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她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从事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下设单位

6个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放射化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辐射安全研究所,所下设研究室或中心;

8个工程技术和研究部——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部、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部、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部、放射性“三废”设施治理工程部、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工程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工程部、反应堆工程设计部、放射性计量测试部。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历史贡献

(1)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专门研究机构

我国的核科学技术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有两个核科研机构,一个是解放前不久南京中央物理研究所刚刚设立的原子核物理实验室,仅有吴有训、赵忠尧(在)、李寿枬等5名科技人员;另一个是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基础上成立

的原子学研究所,只有钱三强、夫妇和另一名科技人员。我院的前身就是由北平所和物理所的一部分合并而成的。这就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2)聚集了一批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高级人才

为尽快发展我国的核科学技术,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一方面争取国内的科学家、教授和技术人员来所,如王淦昌、(浙大)、彭桓武、(清华),其他如、李德平、等;另一方面争取国外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工作,从1950年起,前后六、七年时间,先后有赵忠尧、郭挺章、、金星南、、杨澄中、、戴传曾、李整武、、王承书、、朱洪元、、汪德昭、等。

(3)确立了我国核科学技术最初的研究方向

近代所最初确立的研究方向是: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宇宙线和放射化学。到明确为:以原子核物理研究为中心,充分发展放射化学,为原子能应用准备条件。

(4)建立了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

“自己动手,一切从零开始”。有的在、上海外滩等市场或旧货摊上,寻找和购买旧的电子元件器材,改装成科研设备。赵忠尧用自己的积蓄在美国购买了30余箱加速器部件和科研器材,建成了我国第一台静电加速器。杨承宗、杨澄中分别从、英国用国家批的外汇购买了一部分器材,杨承宗还带回了作为对中国人民发展核科技事业的一点心意而赠送给他的含微量镭的标准源。肖健用黄蜡提炼真空封蜡。金建中研制成功各种抽速的金属油扩散泵,我国金属油扩散泵的生产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两弹一艇”研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主要是配合核武器研究所的研究设计开展技术攻关,进行裂变反应数据测定、部件加工过程物理测验、放射性测量方法及标准的建立等。

同时和铀矿选冶所为工厂、矿山建设协同进行技术攻关,确定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培训人员、建立核燃料分析方法等。

(1)轻核反应数据测量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不久,我院即承担了轻核反应数据测量任务,主要是配合氢弹研制部门选择技术路线,由何泽慧挂帅成立了突击队,经过4个半月的苦战,提前一个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入射粒子能量六个反应道的反应截面数据的系统测量。此后又陆续完成了由杨桢战斗队承担的氚截面测量,赵忠尧负责的锂反应截面测量、中子在铀-238上次级中子数测量等。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两、三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2)轻核理论和轻核反应研究早在1960年底,原子能院就开始着手了氢弹研制的有关工作。部长当时指出:“现在九院正忙于‘原’,你们四〇一所应在‘氢字号’方面先走一步,做些准备。”以黄祖洽(后为于敏)为主的轻核理论组主要进行氢弹各种物理过程、作用原理和可能结构的研究;以为主的轻核反应组主要进行轻核反应截面数据调研及测量方法、技术准备。

1960年4月,根据部里的安排,我所就开始考虑研制核潜艇动力堆的研制任务。成立了以为主任的研究室,完成了第一个船用动力堆的初步设计,并开始了堆芯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同时自行设计建成了第一个材料试验堆49-2堆,进行了核潜艇动力堆压力钢和其它堆材料的考验。还承担了其它相关的研究、设计和加工工作。

主要是配合钚-239生产线(包括生产堆、后处理厂)开展的相关科研攻关工作。如:生产堆元件、材料及部件的堆照考验,生次临界考验,水腐蚀试验,传热及水力阻力试验,回路设计及堆内试验(),元件检验及性能评价(),氚靶元件设计和材料试验等。再如:后处理厂萃取法工艺流程(汪德熙、朱永濬)的攻关;临界安全研究(彭桓武、)。在确保“一线”任务的同时,原子能院还开展了其它一些科研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电磁分离器的研制和第一批稳定同位素的生产,的研制,宇宙线高山实验室的建立,研究强子结构的“层子模型”的发现,中子散射能谱测量等。接下来的“文革”期间,科技人员身处逆境,忍辱负重,继续开展了直接与国防和核工业有关的重点科研任务。如氢弹和核潜艇研制的数据测量及核数据编评,氢弹燃耗测定,核武器研制所需要的电子仪器和各种探测器的生产,核潜艇动力堆的堆物理、热工水力、堆安全、屏蔽计算与实验、元件堆内考验及辐照后检验,人造卫星所需要的晶体探测器、

高纯氦-3的研制及元件、部件辐照考验、同位素热源(核电池)的生产,洲际导弹再入时等离子鞘的研究,生产堆后处理三循环改二循环热试验及分析测量方法研究,等等。

实习单位的历史与发展: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她是我国的核科学技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的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专门研究机构,聚集了一大批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高级人才,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建立了基础条件,并为我国“两弹一艇”研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更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基础性的研究成果,如建成大气型质子静电加速器和高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制备成克级较高纯度的氧化铀重水、高纯石墨的研制等。

面对未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将继续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以“基础性、综合性、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科技研究基地”和“创造一流业绩,造就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核科研基地”为目标,以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国实验快堆、北京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和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为科技创新平台,以、核电基础和先进核能、核基础科技与交叉学科、核技术应用及产业化为主要方向,继续发扬“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〇一”精神,不断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为我国核工业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再立新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精神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精神,简称“四○一精神”,其具体表述为:“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

“以身许国”表现的是我院职工国家至上、魂牵梦萦的爱国情怀,科技报国、科技兴国的远大理想,艰苦奋斗、为国拼搏的献身精神;

“敢为人先”体现的是我院职工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豪迈气概,愈挫愈强、百折不回的顽强韧劲,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严谨求实”体现的是我院职工严格严谨、严肃严密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不尚浮夸的科学道德,大力协同、海纳百川的科学胸襟。

“四○一精神”是我院五十多年创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我院几代职工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我院广大职工为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报国志、进取心、科学魂。它是我院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1]

第四章实习目的

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是重要的环节,以巩固、消化和拓展所学专业知识为主,通过走向社会和生产第一线,实现如下目的:

1、对所学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现状;

3、掌握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掌握消除或控制隐患所采取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

4、了解安全技术和管理工作在相关企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现状及发展;

5、了解本专业生产实践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及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参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并将其作为一个窗口,认识和了解我国核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核能、核电的现状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2)更广泛的直接接触反应堆,了解反应堆的构成及其先进的技术,加深对核安全的认识,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进一步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并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

(3)依据实习经历,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

第五章实习任务

安全生产实习是安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在完成专业教学认识实习和修完专业技术基础课与大部分主干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它是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加深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第六章实习形式与时间安排

为期五天的实习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我们于6月17号至6月22号在中国原子能院多功能厅学习了由原子能院相关科研人员所做的相关专业的专题讲座。接下来则在相关接待人员的陪同下到原子能院进行现场具体参观,参观内容包括中国先进研究堆模型、回旋加速器、纳冷快堆厂区参观等。

第七章实习内容

实习讲座

6月17日早上,我们在多功能大厅开始了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实习!为了节省时间以及厉行当下节俭办公的良好风尚,中科院的领导做了一个简短的开场白!他首先代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对前来实习的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其次简单介绍了一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的科研项目,最后对我们的实习提出安全第一、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信息保密等相关要求,并预祝我们此次实习取得圆满成功!

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中科院的领导相继安排一些博士、硕士、研究生就他们各自科研领域及研究方向给我们做报告讲座,其内容涉及快堆发展、反应堆余热排出、次临界反应堆控制、辐射防护及检测、微剂量学测量研究等各个领域,形式多样,内容详实,信息量大,专业性高。

在近四天的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勤做笔记,勇于提问,受益匪浅。

参观学习

经过四天的听课学习,我们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组织安排下有序前往中国实验快堆参观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中国实验快堆的模型与实体,串列加速器及其控制室和乏燃料后处理室等。在老师的讲解与咨询下,我们了解到中国实验快堆(CEFR)是的优选堆型,快堆可将天然铀资源的利用率从压水堆的1%提高到60-70%,可充分有效利用我国铀资源,对我国核电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中国实验快堆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占领核能技术制高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核能系统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实验快堆各项参数:热功率为65MW;电功率20MW;采用钠-钠-水三回路设计,一回路为一体化池式结构;堆芯入口温度360℃,出口温度530℃,蒸

汽温度480℃,压力14MPa;事故余热排出系统采用直接冷却主容器内钠的非能动系统;建筑子项13个,建筑面积44000平方米。

第八章实习收获与总结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实验快堆的有了一定了解,更加深了自己对核安全专业的认识与信心。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的毕业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首先感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来到这里参观学习,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

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任何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做一行就要懂一行。在这一点上我在听报告讲座时深有体会,由于报告讲座信息量大、专业性高,导致自己在很多地方出现知识盲区,这无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核工业部门的战略性及特殊性,对信息的保密处理是尤为重要的。

最后,在实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我虚心学习经验,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多思考,多总结,多请教,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我要感谢中科院的老师们,当我在听讲和参观过程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教他们时,他们都会悉心帮我解答,使我大大提高了与核安全专业相关的知识,这对我的实习经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01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_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附录·201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475 2010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姓名 导师 博士/硕士专业名称 考前单位 王黎明 柯国土 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吴园园 柯国土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张 毅 季松涛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汪 军 赵守智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戴守通 杨文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孙 征 赵守智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赵荣明 胡石林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湖南大学 吴永乐 刘森林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李海亮 马吉增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南华大学 曹勤剑 潘自强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陈 军 刘森林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无 李 航 潘自强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彭建盛 李兴 博士核技术及应用 湖北工学院 王新光 王国保 博士核技术及应用 石油大学(华东) 刘云焰 李兴 博士核技术及应用 无 李建强 何辉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华东地质学院 周贤明 叶国安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天津大学 张继龙 李金英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唐洪彬 叶国安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李 彬 叶国安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四川大学 周 舵 张生栋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鲜 亮 郑卫芳 博士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无 刘巧凤 肖雪夫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张伟华 肖雪夫 博士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吴明宇 周培德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无 宋 维 杨红义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王月英 杨红义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余华金 张东辉 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 翟士桢 杜进 博士核技术及应用 北京大学 彭 慧 罗志福 博士放射性同位素技术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叶 力 柳卫平 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金孙均 王友宝 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兰州大学 张奇玮 李志宏 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南京大学 范 平 竺礼华 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贺林峰 陈东风 博士凝聚态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胡 瑞 陈东风 博士凝聚态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_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附录?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449 2008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录取一览表 姓名 导师 博士/硕士专业名称 考前单位 潘波竺礼华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朱庆福赵志祥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徐新星林承键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李云居李志宏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郑州大学 周志波钱绍钧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李玮倪邦发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张海青倪邦发博士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山西师范大学 李朝历姜山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广西大学 王伟姜山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郑小海侯龙博士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山东省东营市国家安全局 (委培) 王子军陈东风博士 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祖勇陈东风博士 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韩文泽陈东风博士 凝聚态物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刁均辉赵守智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乔雪冬赵守智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陈晓亮赵守智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袁晓明尹邦跃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张东勋尹邦跃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刚直柯国土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付陟玮柯国土博士 核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张宇张生栋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舒复君张生栋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王同兴张生栋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林如山叶国安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四川大学 朱文彬叶国安博士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安世忠张天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樊启文张天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林辉肖雪夫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邱国华潘自强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委培)李国强潘自强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委培)岳维宏潘自强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王茂枝刘森林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岳峰刘森林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岳会国刘森林博士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委培) 张利峰罗志福博士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蔡定勘罗志福博士 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冯婷婷刘一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贾兵刘一兵博士 核技术及应用北大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 梁海英吕建友 硕士 应用数学西华师范大学

同等学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附录·2006年授予硕士(同等学力)学位人员情况405 2006年授予硕士(同等学力)学位人员情况 序号学生姓名导师姓名专业名称论文题目注册时间答辩时间申请学位 1 熊伟李国华应用数学国家核应急系统 中地理信息系统 的研究与实现 2002.09 2006.6.7 硕士 2 王宝祥柳卫平粒子物理 与原子核 物理 低温金属环境中 7Be半衰期的研 究和15O次级束 的产生 2003.09 2006. 7. 3 硕士 3 王涛峰夏海鸿粒子物理 与原子核 物理 Bi、Mo样品共振 区中子全截面实 验测量和共振参 数分析 2003.09 2006.7.11 硕士 4 鲍杰周祖英粒子物理 与原子核 物理 中子积分实验— —9Be板状样品 中子泄漏能谱的 测量 1999.09 2006.7.21 硕士 5 李霞周祖英粒子物理 与原子核 物理 使用HI-13进行 keV共振能区中 子全截面测量的 方法研究 2001.09 2006.7.21 硕士 6 谈树苹吴继宗分析化学影响UO22+荧光 特性的主要因素 研究 2001.09 2006.8.4 硕士 7 董碧波陆道纲核能科学 与工程 中国实验快堆高 温钠管道的蠕变 分析的方法研究 2001.09 2006.7.8 硕士 8 顾剑峰张东辉核能科学 与工程 基于主元分析的 CEFR蒸汽发生 器的故障诊断技 术研究 2003.09 2006.7.20 硕士 9 李海龙陆道纲核能科学 与工程 快堆堆芯抗震模 型的研究 2003.09 2006.7.8 硕士 10 杨长江李吉根核能科学 与工程 CARR堆芯三维 流场和温场数值 模拟研究 2001.09 2006.7.19 硕士 11 徐长江陈海燕核能科学 与工程 ADS液态靶系统 流场可视化研究 及数值模拟分析 2001.09 2006.7.7 硕士 12 刘桂娟段天英核能科学 与工程 CEFR功率调节 系统的研究与设 计 2002.09 2006.7.21 硕士 13 朱庆福史永谦核能科学 与工程 中子源倍增方法 的外中子源影响 效应研究 2000.09 2006.7.13 硕士 14 吕征柯国土核能科学 与工程 潜艇用热电直接 转换核动力装置 可行性研究 2001.09 2006.8.2 硕士 15 孙志勇柯国土核能科学基于Monte Carlo2001.09 2006.8.2 硕士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氧化锆氧量分析仪说明书

目录 1 概述 (1) 2 仪器测量原理 (2) 3 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3) 4 仪器简介 (3) 4.1 仪器组成 (3) 4.2 各部分简介 (4) 4.2.1 探头简介 (4) 4.2.2 变送器简介 (4) 4.2.2.1 基本结构 (4) 4.2.2.2 基本操作 (5) 4.2.2.3 基本设臵 (6) 5 仪器检验 (6) 6 仪器安装 (8) 6.1 安装前的准备 (8) 6.1.1 探头安装位臵的选择 (8) 6.1.2 炉体法兰的焊接 (9) 6.1.3 现场布线 (9) 6.2 安装 (10) 6.2.1 变送器的安装 (10) 6.2.2 探头的安装 (10) 6.3 现场连线 (11) 7 仪器校准 (11) 7.1 校准前的准备 (11) 7.2 校准方法 (11) 8 仪器日常维护与常见故障排除 (13) 8.1 仪器日常维护 (13) 8.2 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13)

1 概述 氧化锆氧分析仪主要用于测定锅炉烟气中的氧分压即氧气的体积百分数含量(简称氧含量或氧量),对于保障锅炉运行安全、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及减少环境污染将起到重要作用。其应用场所主要有: ●火电厂锅炉; ●炼油厂加热炉和输油管道加热炉; ●冶炼厂加热炉和均热炉; ●化工、轻纺、食品加工、制药、水泥和采暖等企业的工业锅炉。 燃料燃烧效率与空气过剩系数密切相关。在燃烧过程中,当空气过剩系数太小即氧量不足时,由于燃料未充分燃烧而导致热效率降低,且排出的未完全燃烧气体也将对导致环境污染;而当空气过剩系数太大即氧量过多时,虽然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但过剩空气带走的热量多,也导致热效率降低,同时过量氧气使烟气中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增大,同样导致环境污染。因此,通过安装氧化锆氧分析仪,在线实时监测烟气中的氧含量,调节空气和燃料的最佳配比,实现优化燃烧,在节能减排与安全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是以核科学为主、多学科并存的综合性大型科研基地,是我国“两弹一艇”事业的摇篮。氧化锆开发研究室是院下属的集科研、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综合性实体,从事氧化锆测氧技术的研究已30余年,编写了国内本行业第一本专著:《氧离子固体电解质浓差电池与测氧技术》。该技术曾先后多次荣获国家发明奖及部科技成果奖。在这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ZO系列氧化锆氧分析仪。该产品曾在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获同类产品最高质量奖,并在全国氧化锆氧分析仪行业质量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01年,该产品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此后,我院开发并推出了防硫型、高温型等多种型号的氧化锆氧分析仪,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229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 曲延涛,郑国文 (辐射安全研究所) 本工作利用中子周围剂量当量测量仪LB6411、高气压电离室RSS-131和NaI剂量率仪MAR-1561U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周围展开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环境辐射中的3种主要成分分别为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中子成分及天然γ成分。 1)中子成分的监测相对独立。测量过程中,借鉴国内外相关工作中采用的技术路线,采用高灵敏的环境中子监测仪直接测量。 2)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与天然γ成分的调查。采用电离室与NaI剂量率仪相结合的方法,在测量地点完成测量。由于NaI剂量率仪对宇宙射线电离成分的响应近乎为零,所以其测量到的主要是天然γ射线成分。电离室同时测量到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与天然γ成分。经处理后可以分别得到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与天然γ成分的辐射水平。 分别在我院20号楼楼顶、20号楼4楼办公室及低本底实验室的铅室内开展测量,结果如下。 1)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与天然γ成分测量结果列于表1。对于20号楼楼顶、低本底铅室的测量值和参考数据较为接近,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室内测量过程中,由于屋顶、墙壁等对宇宙射线电离成分的散射能力低于铅室,因此,其测量值应该介于室外和低本底铅室之间。 2)宇宙射线中子成分测量,测量地点为20号楼楼前广场,中子周围剂量当量测量仪测量结果为(10.7±1.0)nSv/h。 表1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与天然γ成分测量结果 测量地点 测量值/(nGy h-1) RSS-131(电离室)MAR-1561U(NaI)宇宙射线电离成分 20号楼楼顶83.851.332.5(31) 低本底铅室22.2 2.719.5(20) 20号楼420房间118.794.524.2 注:测量中,每3min记录1次实验数据,共记录10组,以上结果均为10次测量的平均值;括号内数据 为参照值 热中子发生器成像检测方法的研究 曲延涛1,王薇1,庞洪超1,吴海成2 (1.辐射安全研究所;2.核物理研究所) 目前国内外对外层包壳为重金属,内层为轻质材料的导弹和点火装置等一般采用X射线或者CT 无损扫描技术,但它们均不能很好地反映该类物质的质量可靠性。使用中子成像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利用中子容易穿透重金属材料而对轻质材料反应截面较大的特点,采用热中子成像力求清晰地显示出金属包装内的含氢轻质材料。本工作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火箭、导弹的动力燃料检查;鱼雷爆发器、延时器、继电器等导弹控制元件的质量检验;其他军用设施加工的均匀性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习报告总结归纳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习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第一章实习时间及对象 第二章实习概况 根据学校对本科生的实习要求,学校安排我们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让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我国的核能、核电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章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概况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隶属,受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她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从事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基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下设单位 6个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放射化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辐射安全研究所,所下设研究室或中心; 8个工程技术和研究部——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部、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部、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部、放射性“三废”设施治理工程部、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工程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工程部、反应堆工程设计部、放射性计量测试部。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历史贡献 (1)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专门研究机构 我国的核科学技术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有两个核科研机构,一个是解放前不久南京中央物理研究所刚刚设立的原子核物理实验室,仅有吴有训、赵忠尧(在)、李寿枬等5名科技人员;另一个是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基础上成立

的原子学研究所,只有钱三强、夫妇和另一名科技人员。我院的前身就是由北平所和物理所的一部分合并而成的。这就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2)聚集了一批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高级人才 为尽快发展我国的核科学技术,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一方面争取国内的科学家、教授和技术人员来所,如王淦昌、(浙大)、彭桓武、(清华),其他如、李德平、等;另一方面争取国外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工作,从1950年起,前后六、七年时间,先后有赵忠尧、郭挺章、、金星南、、杨澄中、、戴传曾、李整武、、王承书、、朱洪元、、汪德昭、等。 (3)确立了我国核科学技术最初的研究方向 近代所最初确立的研究方向是:理论物理、原子核物理、宇宙线和放射化学。到明确为:以原子核物理研究为中心,充分发展放射化学,为原子能应用准备条件。 (4)建立了我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 “自己动手,一切从零开始”。有的在、上海外滩等市场或旧货摊上,寻找和购买旧的电子元件器材,改装成科研设备。赵忠尧用自己的积蓄在美国购买了30余箱加速器部件和科研器材,建成了我国第一台静电加速器。杨承宗、杨澄中分别从、英国用国家批的外汇购买了一部分器材,杨承宗还带回了作为对中国人民发展核科技事业的一点心意而赠送给他的含微量镭的标准源。肖健用黄蜡提炼真空封蜡。金建中研制成功各种抽速的金属油扩散泵,我国金属油扩散泵的生产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两弹一艇”研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主要是配合核武器研究所的研究设计开展技术攻关,进行裂变反应数据测定、部件加工过程物理测验、放射性测量方法及标准的建立等。 同时和铀矿选冶所为工厂、矿山建设协同进行技术攻关,确定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培训人员、建立核燃料分析方法等。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 CARR工程2006年度进展 赵铁军 2006年CARR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土建工程总体完成,安装工作量完成大半,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等重要文件编报送审,主泵、燃料元件等主要设备加工完成,调试文件正在准备。 本年度土建安装同时开展。运行楼(03子项)、通风中心(05子项)继续进行安装工作,电气、照明、管道等系统及热室陆续安装完成,并进行精装修;主厂房(01子项)地下室和1层物理大厅的氦气、真空、中放、通风空调、电缆桥架等系统安装完成,2层主工艺厂房建筑层完成后,将换热器、各种泵安装就位,3层密封厂房进行穹顶预应力张拉和厂房密封施工,中子导管大厅(02子项)、辅助设施厂房(04子项)土建主体封顶,双曲冷却塔(07子项)施工完毕,安装即将完成,通风烟囱(06子项)在四季度安装就位;室外工程在四季度开始,为明年工程安装调试做好准备。 CARR调试运行准备与重要文件编制正在进行。调试队逐步充实了各专业的技术人员,调试大纲编写完成,回路、仪控电、物理启动等项的调试文件正在陆续编制、审核中;在工程建造过程中,对土建、安装和设备加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做出了设计变更;装料前所需评审的调试阶段质保大纲、调试大纲、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编写完成,上报核安全局开始评审。 CARR工程设备大部分均已加工完成或运抵现场。在本年度对燃料元件、主泵、辐射防护系统、装卸料机等重要设备进行了评审验收;UPS蓄电池、热室等大部分设备已经运抵现场;堆本体第2批设备的加工是工程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加工工艺复杂,涉及的制造厂家较多,协调难度大,成立专门技术小组负责处理加工中制造中的问题,并派驻现场监造人员,分别对上海一机床厂、有色院、西航、西北铝厂、原子能院实验工厂等承担的重水箱、导流箱、堆芯容器旋压件、垂直孔道、水平孔道等部件的加工进行认真监造,保证质量和进度的要求;控制棒驱动机构和安全棒在下半年开始加工,明年一季度验收;中子散射终端应用设备研制顺利,从匈牙利引进的冷中子导管和从德国引进的三轴、四圆谱仪正在执行中,完成高分辨粉末中子衍射谱仪的谱仪单色器和探测器的调研与询价工作,并与核技术所签订了单色器屏蔽的计算合同,应力、织构测量中子衍射谱仪机械主体部分配套的单色器和探测器也即将订货,冷中子源设备属于国内首次研制,目前方案正在深化和完善,为订货做好准备。 CARR工程的质保体系有效运行。现场施工和设备制造中遵守质保大纲和程序文件的要求,做好各阶段的质量控制,针对所出现的不符合项及时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全年工程质量保证情况良好,未发生影响施工的重大不符合项,在施工中发生一般不符合项18项,设备加工制造中发生一般不符合项33项,所发生的不符合项都已及时处理解决。 根据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CARR工程制订了2007年度工作计划,在上半年基本完成安装,下半年完成冷调试,年底装料,实现首次临界。由于CARR是一项科学工程,完成以上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所余安装工期较短,安装力量不足;国内首次研制的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技术问题,CARR工程部将与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力争完成年度工程目标。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三废”设施治理工程进展 张存平,杜洪铭 我院已落实的“三废”设施治理专项工程共有6个项目,它们分别是含氚废水空气载带排放站、放射性固体废物回取与整备处理示范设施、放射性排风中心治理工程、163号放射性废液暂存库、中放废液输运系统和低放废液管网系统更新改造。 2006年,工程部按计划完成了主要项目的计划节点。含氚废水空气载带排放站设备安装和交工验收;放射性固体废物回取与整备处理示范设施监理、建安和设备招投标,8月份,199子项基槽开挖,正式揭开了本项目施工建设,年底相继完成了160子项地下放射性管道拆除、放射性污染土清除处理、199子项土建安装、160子项±0.00以下土建施工及预埋件安装;放射性排风中心治理工程建设的监理、建安招投标工作,烟囱基础、室外地下管沟施工,部分非标净化装置及标准设备招投标工作;完成了163号放射性废液暂存库、中放废液输运系统和低放废液管网系统更新改造3个项目的初步设计,并上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其中,163号放射性废液暂存库的初步设计已于12月批复。 6个项目总投资为18 895.8万元,2006年总支出费用为2 502.4万元,总资金完成率为33.5%。各项目资金支出基本与各项目完成工作量相匹配。 2006年,在院、所领导下,工程部全体人员与各相关单位,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了国防科工委考核目标:含氚废水空气载带排放站完成交工验收;放射性固体废物回取与整备处理示范设施于年底完成了4项考核指标(199子项土建、安装顺利完成,160子项±0.00以下土建施工及预埋件安装,完成到位资金60%)。 反向气相色谱法对模拟高放玻璃固化体的表面化学性能研究 张振涛,甘学英,苑文仪,施和平,王雷 高放玻璃固化体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核心屏障,它们在地下水浸泡下的蚀变行为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的研究重点之一,因此,表征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参数十分重要。目前,表征固体表面特征的技术主要是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测量技术,这些电镜技术能够直观地给出固体表面的形貌、测量固体表面的晶体尺寸。但电镜测量技术局限性大,它们只能测量固体表面的物理参数,不能给出固体表面的物理化学参数比表面积和分子范围内的表面粗糙度。因此,需要建立新的表面测量技术,以对固体表面的物理化学参数进行系统测量,从而对固体表面性做系统评估。 反向气相色谱法是研究固体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技术,这项技术已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其原理为:将欲研究的材料填充于气相色谱柱内,然后向色谱柱注入探测分子,探测分子的物理化学性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样本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单位简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创立于1950年, 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 也是中国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从事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基地, 著名科学家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孙祖训、樊明武、赵志祥等著名科学家曾先后担任院( 所) 长, 共有60余位院士曾在我院工作或学习过。现有两院院士4人, 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66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140人, 硕士生导师180多人。原子能院下设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放射化学研究所、核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放射性计量测试部、辐射安全研究所。中国核数据中心、中国快堆研究中心、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核工业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工委放射性计量一级站、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设在该院。原子能院拥有国内核研究领域较完善的设备和设施, 进行着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加速器技术、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同位素技术、放射性计量与辐射防护、新材料、生物医学工程、强激光应用和信息技术等广泛领域的研究, 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所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有着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科研成果丰厚, 近三十年来共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成果一千余项。公开出版物有《原子能科学与技术》、《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同位素》、《质谱学报》等。 原子能院热诚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二、报名须知: 1、凡符合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报考条件的各类人员, 均可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 北京市的考生均到北京理工大学完成现场确认及初试.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招投标数据分析报告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本报告于 2019年11月30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企业类型:/经营状态:/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营业期限:/ 至 / 营业范围:/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1,331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企业招标情况(近一年) 企业近十二个月中,招标最多的月份为,该月份共有个招标项目。 2019年04月236 仅展示最近10条招标项目 序号地区日期标题 1北京2019-11-29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家具采购项目 2海淀2019-11-27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秦山分部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设施设备3海淀2019-11-27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研生产区环境提升三期工程-景观工程4海淀2019-11-27中放惰性气体监测仪(安全级) 5房山2019-11-26国网北京房山供电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新街社区(三供一业)老旧配电设施改造工程-电气劳务分包 6房山2019-11-26国网北京房山供电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新东路小区及东平街社区(三供一业)老旧配电设施改造工程-电气劳务分包 7房山2019-11-26国网北京房山供电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三供一业)配套外电源改造工程-电气劳务分包 8房山2019-11-26国网北京房山供电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三供一业)配套外电源改造工程 9房山2019-11-26国网北京房山供电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新东路小区及东平街社区(三供一业)老旧配电设施改造工程 10房山2019-11-26国网北京房山供电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新街社区(三供一业)老旧配电设施改造工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