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脑电图操作规程

脑电图操作规程

脑电图操作规程

一、脑电图室

(一)脑电图室环境

脑电图室应安静,光线柔和,温度适宜,避免使患者过热出汗或过冷寒战影响记录效果;

脑电图室周围应避免存在功率较强的电源或电器设备,若无法避免,应安装金属网屏蔽室,且屏蔽室应良好接地。

(二)脑电图仪

1.电源:

我国使用的50Hz交流电可能干扰脑电图记录,电源系统应尽量远离脑电图前置放大器和患者,以避免干扰,必要时应使用电源隔离器;

脑电图仪的电源应尽量不是用电源延长线,因为电缆虽绝缘,但可能仍有小的电容作用,可能干扰脑电图记录;

在供电不稳定的环境中,应配置不间断电源,以保证意外断电时仪器和数据安全;

2.电极:

脑电图电极用于采集脑电信号,通常为银-氯化银电极,也有不锈钢、金、铂职称的无极性电极,颅内电极常用不锈钢或铂铱合金制成,需要在安放电极的情况下行MRI检查的情况下一般使用铂铱合金电极;

电极种类分为:

①柱状电极,安装方便快捷,用于短程普通脑电图记录,但容易脱落;

②盘状电极,可用火棉胶固定在头皮,不易脱落,适用于睡眠记录、长程记录及不合作者的记录,但安装及拆除较费力;

③针电极:多用于特殊部位如蝶骨电极记录,偶用于昏迷患者头皮记录,使用时应严格消毒头皮,并使用一次性针电极,使用时需注意前后方向平行排列针电极,否则可造成波幅不对称和波形畸变;

④耳电极:用弹簧夹或胶布固定于耳垂的盘状电极或螺旋式电极。

3.电极盒:

电极盒位于患者和脑电图仪之间,表面有插孔,数目因放大器通道数目而异。

电极盒有如下功能:

①连接作用:将头皮上任何一个电极连接至任何一个放大器的输入1或输入2端口可形成不同导联方式;

②放大功能:前置放大器位于电极盒内,放大后再进入脑电图仪,可保证不因患者与脑电图仪距离过远而造成信号衰减;

带前置放大器的电极盒应尽可能靠近患者头部,电极线不宜过长,以减少干扰;

国际脑电图协会技术用于委员会协议规定,脑电图仪放大器的输入端1相对输入端2为负相,使波形向上偏转,向下偏转的波形为正相;

前置放大器的性能用共模抑制比表示:共模抑制比=异相信号放大倍数:同相信号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越大越好,一般应在5000:1以上;

放大器的带通范围一般在0.1~100Hz,但颅内皮质或深部记录时,需要宽带滤波放大器。

③测试功能:测试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阻抗。

4.后置放大器:

将从前置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功率放大,从而带动记录笔的运动,数字化脑电图仪无后置放大部分。

(三)闪光刺激器:

刺激器以圆形最好,也可以是矩形,直径13cm可产生大范围白色弥散光圆形照射区,散射灯罩的中心标出一个注视点,灯罩表面应无条纹图案,以免产生图形刺激效果;

光照度不小于10万烛光(>100Nit);

刺激脉宽在0.1~10ms,刺激频率在1~60Hz之间可调;

刺激器放在患者旁边,刺激脉冲通过连接线疏松值脑电图记录仪的主机与脑电图信号同步记录和显示。

(四)安全措施

脑电图仪器电源应连接医院专用的安全供电系统,安全供电系统的线路及插座质量及安全标准均高于普通市电电路,应使用三相插头和插座,并保证其中地线连接正常;

脑电图仪器的电源插头和插座应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检查;

脑电图仪器应良好接地,最好埋设脑电图室专用地线,地线连接脑电图仪的一端插入仪器专用地线插口或固定在一起外科的金属螺丝部位,接地一端连接同伴深埋于地下,周围用木炭填充,对地阻抗值≤3Ω;

若患者身体连接有其他电子仪器,如心电图机或监护仪,则各台一起的地线应连接到共同的一个地线,即单点接地原则;

对患者进行具有某些危险的特殊操作时(如在癫痫持续状态是静脉应用止惊剂,或使用中枢兴奋性药物进行诱发试验),需具有资质的医师在场,并具备适当的抢救设备;

癫痫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临床发作时,应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继续进行脑电图记录,应现场观察判断患者的意识水平和特殊反应,以便对脑电图结果做出正确解释。

二、检查前准备

(一)患者准备

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解释此项检查无痛苦、无伤害,减少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记录脑电图前一天应洗头;

记录前应对头皮进行认真清洁,可用酒精或丙酮去除头皮油脂;

检查前避免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和中枢兴奋药物;

癫痫患者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除有特殊诊断需要,一般不停药;

清醒脑电图检查前一天应充分睡眠,避免检查中困倦;

日间睡眠脑电图检查前应进行12~24小时睡眠剥夺,入睡非常困难的患者可在检查前酌情应用水合氯醛等药物诱导睡眠;

检查应在进食后3小时之内进行,避免因饥饿造成低血糖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中应安慰患者情绪放松,避免紧张焦虑;

视患者情况可采取作坐位或卧位,婴幼儿患者可在家长怀抱下接受检查;

仪器条件允许时应同步记录1导心电图,必要时增加其他生理参数记录,如表面眼动图、肌电图、呼吸等。

(二)仪器准备

在为患者安放电极之前接通电源,开启仪器,进入脑电图记录程序,然后开始安放电极(具体如后述),按照以下顺序对仪器进行操作和调试:

1.电极安放

⑴安放要求:

头皮和电极之间应使用导电膏或盐水等电介质溶液,保证界面的导电性能良好;

如果放大器两端输入端的一对电极之间阻抗过低,如出汗或两个电极下的导电膏或盐水相互有接触,可产生“盐桥”导致短路效应,使两点之间的电压差过低甚至呈直线;

长时间记录可用火棉胶固定电极。

⑵电极命名规则:

①代表数码:头皮电极的代表数码国际通用阿拉伯数字;左半球为奇数,右半球为偶数。A1 和A2 代表左右耳垂(参考电极)

②电极位置:应根据颅骨标志经测量加以确定,测量应尽可能与头颅大小及形状成正比例,电极的标准位置应适当地分布在头颅的各个部位。

③电极名称:根据脑解剖部位命名,如额、颞、顶、枕等(常以各部位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F、T、P、O等来表示)。相关脑区各解剖部位电极应代表和体现各个脑皮质区的功能。

⑶电极的安放位置:

一般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包括19个记录电极和2个参考电极,具体如下:

首先在头皮表面确定两条基线,一条为鼻根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连线为100%,另一条为双耳前凹之间的左右连线为100%。二者在头顶的交点为Cz电极的位置。从鼻根向后10%处为FPz(额极中线),从FPz向后每20%为一个电极的位置,依次为Fz(额中线)、Cz(中央中线)、Pz(顶中线)及Oz(枕中线)。Oz 与枕外粗隆的间距为10%。双耳前凹连线距左耳前凹10%处为T3(左中颞)电极位置,以后向右每20%放置一个电极,依次为C3(左中央)、Cz(中央中线)、C4(右中央)和T4(右中颞)。T4距右耳前凹间距为10%。从FPz通过T3至

Oz的连线为左颞连线,从FPz向左10%为FP1(左额极),从FP1沿左外侧向后每20%放置一个电极,依次为F7(左前颞)、T3(左中颞)、T5(左后颞)及O1(左枕),其中T3为此线与双耳前凹连线的交点,O1距Oz为10%。FP2沿右外侧向后连线与此相对应,从前向后依次为FP2(右额极)、F8(右前颞)、T4(右中颞)、T6(右后颞)及O2(右枕)。从FP1至O1和从FP2至O2各作一连线,为左、右矢状旁连线,从FP1和FP2直线向后每20%为一个电极位点,左侧依次为F3(左额)、C3(左中央)、P3(左顶)和O1(左枕),右侧依次为F4(右额)、C4(右中央)、P4(右顶)和O2(右枕)。在10-20系统中,FPz 和Oz不包括在19个记录位点内。

⑷蝶骨电极:

蝶骨电极的安放应使用间断裸露的绝缘针电极,穿刺点位于颧弓中点下缘乙状切迹处,耳屏前方1.5cm,穿刺方向略像后上方,深度4~5cm,接近卵圆孔周围。

⑸参考电极的位置:

理论上参考电极应为零电位,但人体表面几乎没有这样的部位,因此只能选择相对受各种生物电场影响较小且较少运动的部位作为参考电极位置。常用的有:

①耳垂参考电极:是10-20系统的标准参考电极位置,分别标记为A1和A2,较少受躯体运动与心电活动的干扰,但颞区记录电极由于与耳垂电极距离近,容易活化耳电极从而抵消部分颞区电极,造成颞区电压偏低。一侧耳电极被领巾脑电活动或外来干扰活化还可引起左右半球假性不对称图形,甚至掩盖异常波的起源。

②平均参考导联法:将头皮的每个记录电极分别串联一个1~2MΩ的电阻,然后再并联在一起,经处理后,头皮个点的点位被显著减弱并平均,电位接近于零。可以克服一侧耳电极活化造成的双侧半球不对称,且可使个记录电极电压具有可比性。但如果某一个或几个记录电极有一过性非常高的电压,则将会在平均参考电极反应出来,引起所有记录部位出现一个与其急性相反的波形,而引起参考电极活化的波源则被其相反的极性抵消。前额极的眨眼伪差,浅睡期顶尖波或极高波幅棘波常造成这种情况,使得整个波幅和图形被严重歪曲。

③发生源导联法:通过Laplacian算法,将某个记录电极周围数个电极的电位进行叠加平均后,作为该电极的参考电极,比平均参考发更能消除其他部位电位的影响,更容易记录出局部脑电活动变化,但通常电压比其他导联法更低。

⑹导联组合和定位:

脑电图反映的是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因此每一导联的脑电图必须有两个电极进入同一放大器的正负两端才能产生,数字化脑电图仪器可对同一段记录采用多种形式的导联方式分析,增加发现异常波的机会。常用的有如下:

①参考导联:又称单极导联,记录电极连接放大器负端(G1),参考电极连接正端(G2)。

②双极导联:将两个记录电极分别连接前置放大器的G1和G2端,实际引出的波形为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对于分析在极性上有明显改变的图形特别有效,但波形不稳定。

2.信号接地

又称患者接地。导线一端通过电极连接患者身体表面的任何部位,一般防治在前额正中或颅顶,另一端介入仪器头盒的接地端口。信号接地是放大器电路的点位参考点,若信号接地接触不良可导致所有导联脑电信号受干扰。

3.阻抗测试

脑电信号非常微弱,为最大限度采集到真实的脑电信号同时消除各种外界干扰,需尽可能降低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阻抗,除患者头皮清洁与电极安放时的注意事项外,每次记录前均应测试每个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阻抗,要求再100~5000Ω之间。电阻过高可产生各种干扰,常见的如50Hz交流电干扰,而电阻过低,如产生“盐桥”,则导致两点之间电压差过低。

有时金属电极表面的例离子可于导电膏或盐水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在头皮与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直流补偿电压,直流补偿电压可通过脑电放大器差分放大作用消除,但当直流补偿电压差过大,如输入放大器两端的一对电极之间阻抗差别过大时,可形成“电桥”,造成脑电图失真。

4.校准电压

首先记录并测量方波校准电压,方波定标时,推荐尝试不同滤波设定状态下记录并测量校准电压,必要时进行生物校准,即各导联均连接到同一电极部位,

如O1-A1,记录10秒钟,确保所有导联的图形在波形、波幅和相位上完全一致。

5.脑电图仪参数设置

⑴带通滤波:

滤波的目的在于减少干扰,更好滴显示索要分析的脑波,尽可能保持所要观察信号的真实性,但滤波总会对脑电信号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普遍接受的标准时,对所要观察频率范围内的脑波,至少应能显示其真实电压的70%以上,及滤波衰减不应超过30%。滤波包括以下几类:

①高频滤波(低通滤波):需要衰减某些高频信号时,适当降低上限频率,放大器频率曲线高峰段向左偏移,使脑电活动中高频快波被衰减,低频慢波不受影响,目的在于减少高频信号干扰。通常有100Hz,70(或60)Hz,35(或30)Hz及15Hz几个档位。国际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学会规定将高频滤波设定在70Hz 左右,以减少肌电信号干扰;

②低频滤波(高通滤波):需要衰减或消除某些低频信号时,适当提高下限频率,放大器频率曲线高峰段向右偏移。一般有0.1,0.3Hz,0.5Hz,1Hz,5Hz,10Hz等档位,国际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学会规定低频滤波为0.3Hz或0.5Hz。提高低频滤波截止点可衰减患者的运动、呼吸、出汗、眼球漂移引起的缓慢基线漂移。北京有较多0.5~1Hz的慢波是,因供选择较低的低频滤波。较高的低频滤波可是快波变得更明显;

⑵陷波滤波:

有选择地衰减某一频率信号。比如国内市电频率一般为50Hz,可开启50Hz 陷波,以滤除交流电干扰,但有可能使棘波失真,故应尽量去除周围环境干扰,保证仪器良好接地,尽量避免使用陷波滤波。

⑶灵敏度:

指输入信号电压与图形振幅的比值,不同的档位用于调节记录波幅的高低,,不同仪器灵敏度档位设置不尽相同,但至少应有2μV/mm,7μV/mm,10μV/mm,20μV/mm几个档位;

成人一般用7μV/mm或10μV/mm,儿童可选用10μV/mm或20μV/mm;

儿童慢波睡眠期、阵发性放电或异常慢波背景时,波幅可能高达数百微伏,可适当降低灵敏度;

脑死亡的脑电图标准为没有超过2μV的电活动,因此在怀疑脑死亡是,应将灵敏度增加值2μV/mm;

低于2μV的信号很难区分是脑电信号还是仪器噪声。

⑷纸速:

纸速是影响脑电信号清晰度和时间分辨率的因素之一,脑电图仪的标准纸速为30mm/s,数字化脑电图仪不涉及纸速问题,但打印的图纸符合上述标准,在使用屏幕检测时,可用每屏8~10秒;

为观察一些间隔较长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多导睡眠监测观察睡眠周期变化时也可采用15mm/s的慢纸速,但慢纸速降低了时间分辨率,不能用于观察分析波形变化,不提倡用于常规脑电图记录;

为提高时间分辨率,观察快波成分及精确测量频率,区别干扰和无节律肌电活动,分析微笑不同步活动等,也可使用60mm/s的快纸速。

三、脑电图记录

常规脑电图描记至少应记录20分钟清醒状体下的图形,在此期间应进行常规的诱发试验,并同步进行事件标注,事件标注包括:

①导联方式的改变,

②各项记录参数的调整,

③患者状态的改变(如意识水平、睁眼、闭眼、过度换气开始和结束、过度换气的力度、思睡、睡眠、觉醒或唤醒、儿童哭闹等),

④患者在记录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如头痛、意识障碍、惊厥发作等),

⑤各种来源的伪差,

⑥记录中给予的声、光、躯体刺激及患者的反映情况,

⑦记录过程中给予的特殊药物或其他处理,

⑧记录中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

常规的诱发试验包括:

1.睁闭眼试验:

令患者进行数次睁眼和闭眼,每次闭眼至少持续10秒,具体如下:

⑴睁眼状态:在室内灯光或自然光线下,保持清醒放松睁眼状态至少10~20秒,作为基础脑电图形对照;

⑵合眼敏感:令患者闭眼并保持10秒,然后睁眼并保持10秒以上,闭眼后最初3秒成为合眼状态,如在合眼时间段内出现癫痫样放点,但仅能维持3~5秒即小时,反复试验排除偶然巧合后,即可确认为合眼敏感;

⑶闭眼敏感:令患者闭眼并保持10秒或更长时间,然后睁眼并保持10秒以上,如闭眼后出现癫痫样放点并持续或反复发放,直至睁眼后放电才被抑制,保持睁眼状态者没有货很少放点,反复试验排除偶然后,可确认为闭眼敏感。闭眼敏感常与失对焦敏感同时存在;

⑷失对焦敏感:在消除中心视野对焦的装填下出现癫痫样放电,具体方法可选择一下几种:①保持闭眼状态;

②将患者置于完全黑暗的房间内并保持睁眼状态;

③在室内灯光或自然光环境中佩戴只透光不透物象的磨砂眼镜;

④将写有文字或图像的白纸置于患者眼前非常近的距离令其注视。

如在上述失对焦状态下脑电图出现持续或反复癫痫样放电,观察1分钟左右后进行恢复对焦,具体方法对应失对焦方法有:

①睁眼;

②在按室内令患者注视用激光笔照在前方墙壁上的红点;

③用激光笔直接照射在磨砂眼睛上;

④移走眼前图像。如恢复对焦后放点即刻被抑制,则确定为失对焦敏感;

对于合眼敏感或失对焦敏感者,应进行闪光刺激试验。

2.过度换气:

在没有禁忌证的患者可进行。检查时患者呈坐位或站立位,最好不采取卧位,否则不易观察到轻微的失张力发作。

令患者闭目状态下连续做3分钟深呼吸,呼吸频率在20~25次/分,换气量约为正常的5~6倍,必要时可嘱患者跟随节拍器进行深呼吸,小儿不合作时可引逗其吹纸条或风车。

对于高度怀疑癫痫患者,如3分钟内未能获得阳性结果,可适当延长至5分钟。

过度换气前应至少描记1分钟,过度换气结束后应至少继续记录3分钟的闭眼状态脑电图,若有异常现象则应继续记录直至异常现象消失。

有下列情况的患者不应进行过度换气试验,包括:急性脑卒中、近期颅内出血、大血管严重狭窄、伴有TIA、确诊的Moyamoya病、颅内压增高、严重心肺疾病、镰状细胞贫血、临床情况危重者。

3.节律性闪光刺激:

节律性闪光刺激应在过度换气至少3分钟以后进行,患者鼻根距离距离光源30cm,眼睛固定注视刺激器中心,每串闪光刺激持续10秒,间隔至少7秒。

常规情况下进行一次闭眼状态下的全序列闪光刺激,必要时增加睁眼及合眼状态下的闪光刺激;

睁眼刺激时,应令患者在整个刺激期间保持睁眼状态并注视刺激器中心,闭眼刺激时应令患者在整个刺激期间保持闭眼状态,合眼刺激时令患者在每串闪光刺激开始时同时闭眼,治刺激结束时即刻睁眼,直至下一次闪光刺激开始时再次闭眼,如此反复。也可按照Kasteleijn-Nolst等的方法,在每串刺激的前5秒保持睁眼,后5秒保持闭眼。

刺激频率可递增或递减,推荐刺激序列为1.2.3.4.6.8.10.12.14.16.18.20Hz递增,然后60.50.40.30.25Hz递减。

如果出现光阵发反应,立即停止刺激。

闪光刺激的效果取决于:①刺激频率②光强度③光通量④光波长⑤光对比度

⑥注视水平⑦患者意识水平。

4.睡眠诱发:

对怀疑为癫痫的患者,应尽可能进行睡眠脑电图记录,记录时间可适当延长,应记录到入睡过程和浅睡期(NREM睡眠I~II期)图形。经过适当的睡眠记录后可唤醒患者,并继续记录一段清醒脑电图,一般总记录时间为30~60分钟。具体方法包括:

①自然睡眠:不改变患者的睡眠习惯,一般采用夜间记录的方法,应尽量记录从清醒到入睡过程的脑地啊你图,并至少记录到NREM睡眠II期,有时睡眠过深可能使异常波减少或消失,可给予适当刺激使之保持在浅睡期;

②药物诱导睡眠:常用口服10%水合氯醛或速效巴比妥类药物诱导睡眠,检

查方便,入睡快,但小儿入睡过快可能记录不到思睡期和浅睡期,药物引起的快波影响对脑电图的分析,而水合氯醛可能抑制癫痫样放电或癫痫发作;

③剥夺睡眠:可避免镇静催眠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同时比自然睡眠出现癫痫样放电和癫痫发作的几率更高,但操作繁琐,部分患者不能耐受,也有部分患者入睡过快,深睡眠时间长。成人一般连续剥夺24小时睡眠,小儿更具年龄不同在检查前夜不同时间开始禁睡,一般10岁以上全夜禁睡,10岁以下可从凌晨0~3点后禁睡,婴幼儿比习惯的晨醒时间提前1~2小时即可。

5.减停抗癫痫药物诱发:

通过减停抗癫痫药物诱发癫痫发作主要用于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诊断,但突然停药可导致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频率增加,范围扩大,局部起源的发作快速继发全面性发作,且癫痫发作可能比患者平时的发作症状更广泛或持续时间更长,故可根据患者发作频率和对药物的反应,采用减少而不是完全停用抗癫痫药物的方法,并适当延长脑电图监测的时间。此试验应在住院条件下进行,停药前后和监测过程中应准备好预防和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措施,一旦发作持续10分钟以上不能终止,应尽快静脉注射抗癫痫药物,并注意防止其他并发症。具体方案如下:

⑴如现有抗癫痫药物治疗下发作频繁这,容易检测到自然发作,可保持原有用药状态;

⑵对于发作无规律,或发作不频繁这,在视频脑电图监测1天取得基础数据后,可逐渐减少或停用抗癫痫药物:

①单药治疗者,可将现有剂量减少1/3,如3天内仍未记录到发作,再减量1/3后监测1~3天,如仍未记录到发作,则全部停药继续监测;

②多药治疗者,首先停用被评估为无效或可能加重无关发作的药物,或药物半衰期较短的药物,观察1~3天,若未能记录到发作,提示该药物对抑制发的可能作用较弱,术后不在考虑使用该药物,然后再撤下相对有效药物,如能记录到发作,术后可考虑继续应用该药,③此外,多药治疗者也可参考单药治疗者的减药方案,每次将目前使用的抗癫痫药剂量减少1/3,观察1~3填,记录发作,但此方法难以评价现用各种药物的相对疗效;

④苯巴比妥及苯二氮卓类不宜减量过快;

⑤癫痫内科脑电图检查不提倡检查前停药,如无阳性发现,可反复多次检查或进行长程监测,仅在临床高度怀疑为假性发作时,才可尝试在密切监护下停药检查。

6.特殊患者脑电图记录

⑴儿童脑电图记录:儿童脑电图记录了的设备和方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需注意以下方面:①国际10-20系统也适用于儿童,但儿童在记录过程中容易活动,最好使用电极膏或火棉胶固定盘状电极,

②幼儿脑电活动电压较高,需要适当调整灵敏度(10~20μV/mm),但对低波幅快波仍应使用7~10μV/mm的灵敏度,

③记录要尽可能包括睁闭眼状态,3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通过被动闭眼记录后头部优势节律,有适应证的小儿应进行1~20Hz的节律性闪光刺激,

④尽可能记录睡眠期脑电图,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剂,但睡眠脑电图不能取代清醒期脑电图,

⑤随时观察并注明记录过程中小儿的状态。

⑵新生儿脑电图记录:新生儿脑电图记录的基本方法与常规脑电图相同,但应注意新生儿的特点。

①应了解并记录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胎龄、检查当天的日龄并计算出受孕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否应用镇静剂、抗惊厥药、肌松剂等以供参考。

②新生儿头围小,可适当减少记录电极的数目,使用16导联或9导联记录电极,9导联闹点记录电极包括Fp1、Fp2、C3、Cz、C4、T3、T4、O1、O2。

③新生儿脑电图电极安放时应注意左右两侧对称性,并尽量避开颅骨未闭合部位、头皮水肿、头皮血肿或头皮破损区。

④参数也可做适当调整:波幅较低时灵敏度可调至7μV/mm,为更宏观地观察费连续图形或交替图形的周期性特点,可将纸速减慢至15mm/秒,低频滤波可调至0.5Hz,以减少因呼吸、出汗等原因引起的缓慢基线波动。

⑤新生儿脑电图中常出现广泛而持续的心电活动伪差,多数是通过活化从参考电极所致,改用双极导联记录可去除大多数心电位差.

⑥最好同时检测心电、肌电、眼动、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多种信号以便于判

断新生儿的觉醒-睡眠状态。

⑦记录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并应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的情形-活动睡眠-安静睡眠期,不能使用镇静剂诱导睡眠,不推荐使用节律性闪光刺激,但可在记录结束前睡眠状态剩下给予适当声、光和躯体感觉刺激,以观察脑电图对刺激的反应性,同时,检查人员应在床旁随时观察并实时记录患儿的体位变化、肢体运动、面部运动、睁闭眼、可疑发作等事件。

⑶反应异常者脑电图记录:对于有反应异常,怀疑有意识障碍、缄默状态或假性发作的患者,应首先通过问答测试和简单的神经系统检查判断患者的意识水平;

如患者处于睁眼状态且不能配合睁闭眼试验,可通过毛巾遮盖双眼的方法进行被动的睁闭眼试验。

在此类患者,过度换气试验难以进行,但可进行被动的节律性闪光刺激。对于此类患者的检查,不建议是用镇静剂,一面影响从临床和脑电图方面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

⑷ICU或急诊室内重症患者的脑电图记录:此类患者病情通常较危重,脑电图电极的安装应快速有效,减少对患者的扰动。同时,此类患者常同时接受心电图、输液微量泵、呼吸机等多种仪器的检查和治疗,对脑电图仪造成各种干扰,因此记录人员需现场快速判断干扰图形,查找干扰源并及时排除。特别是患者身体连接有多种电子仪器室,要注意仪器的低吸纳单点接地保证安全。

7.动态脑电图监测:

动态脑电图仍采用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头皮需要使用丙酮脱脂以降低电阻,盘状电极用火棉胶固定,一般不适用蝶骨电极或其他侵入式电极。

动态脑电图记录盒应先与主机连接进行测试和参数调试正常后,先进行睁闭眼试验和过度换气试验,以获得背景活动和诱发试验的基本资料,然后再断开与主机连接,开始连续记录。

记录开始前应详细告知患者及陪护人员下列事项:

①妥善保护记录和的安全以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②记录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安静,避免过多活动,不吃零食,远离各种电器设备,尽量减少各种干扰,

③详细记录患者的各种状态(清醒、活动、安静、睡眠及其他日常活动),

如遇临床发作或可疑发作,记录准确时间和症状,如仪器有事件报警按钮,则应于发作时及时按下,

④检测结束后技术人员应询问检测过程中的情况,特别是有无发作,如有发作应详细询问和记录发作症状,以供分析。

在结果回放分析和剪切编辑时应注意:需是典型图形,能反映患者的脑电图特点,对阵发性放电或发作期图形要保留一定的前后北京活动做对照,每次发作期脑电图尽量完整剪切或打印,所有的剪切或打印片段均应标注状态和临床情况。

四、检查结果报告

脑电图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一般情况介绍:患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利侧手等),患者检查前的准备(睡眠剥夺、药物诱导睡眠等),患者当前正在服用的可能对脑电图产生影响的药物,如果是癫痫患者,应注明最近一次发作的时间,脑电图记录时患者的状态(清醒、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导睡眠、昏迷等)、体位,脑电图记录的地点(脑电图室、ICU病房、急诊室等),脑电图记录的方式和记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2.脑电图记录的描述:应客观全面买哦书脑电图记录到的各种正常及异常特征,避免加入主观判断,应包含以下内容:①背景活动;②诱发试验;③睡眠;④异常波;⑤其他;⑥临床发作;⑦脑电图记录中的特殊用药;⑧干扰波。

3.结论和解释

脑电图的结论和解释应有具有丰富脑电图诊断经验和一定临床经验的脑电图医师在综合临床和脑电图资料的基础上谨慎做出。

①应对脑电图正常与否及异常程度作出结论,异常脑电图应进一步知名异常所在,特别是异常波形和出现部位等主要特征;

②脑电图结论中一般不涉及临床疾病的诊断;

③当脑电图,特别是视频脑电图检测记录到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时,多数可作出明确的临床诊断,而对于发作期录像脑电图分析仍不能确定诊断的患者,应

如实表述并说明原因;

④经脑电图检测证实患者、家属或遗失怀疑的症状为非癫痫性时间时,也应说明;

⑤长程脑电图的目的主要是鉴别发作性质和确定发作类型,因此在检测到发作的患者,应根据对发作期临床-脑电图特征的描述,在结论中尽可能作出发作性质和发作类型的诊断;

⑥如果脑电图异常可能与药物或其他治疗干预的影响有关,或可能与患者的特殊临床事件有关时,应当注明。

脑电图室制度流程及操作规范

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 一、脑电图室负责所有住院、门诊脑电图检查任务,必须坚守工作岗位,特殊情况随叫随到。 二、病员作脑电图,由医师填写申请单,危重病人优先安排。 三、病员作检查前,均需预约并详细交待注意事项,严格审核适应症、禁忌症,按指定日期、时间护送来查。 四、检查前应详细查阅申请单,核对病员姓名、了解病员准备情况及特殊要求。 五、门诊报告于检查后半小时发出。住院病员报告发给本人或经治医生并有登记手续。 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各种检查记录应妥善管理.建立档案及借阅簿。 七、离开检查室前检查门窗、水电,切断仪器电源。 八、负责仪器的清洁,一级保养及有关仪器的技术档案、附件等保管,发现故障及时登记报告,请修理人员检修。 九、遵守纪律,坚守岗位,着装整齐,礼貌待患。室内不会客,不吸烟,不闲谈,不以医谋私。 脑电图室工作人员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日常工作。 二、热情接待病员,配合临床,详细询问病史,对病员进行仔细检查,正规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并认真及时报告,严防差错事故。 三、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四、各种仪器由专人保管,严格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如遇故障时,应立即上报领导,查找原因,通知有关部门修理。 五、做好本科室的工作总结及统计工作。 六、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员检查工作,严防病员出现意外。 七、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负责本室内物品的请领、保管、使用。 仪器管理、使用、维修制度 1、脑电图仪器属于精密贵重仪器,必须要有专人保管,定期保养、调试。 2、建立脑电图机的仪器档案,出现故障应找专职人员维修并将维

修情况予以记录,纳入档案,以备下次故障维修时参考。 脑电图室继续教育制度 遵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度 紧急意外抢救预案与流程 一、紧急意外抢救预案 为了防范患者进行检查过程中突发性疾病(心跳、呼吸骤停)能得到有效、规范、快速的抢救,特制订本预案。 1、检查室每位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抢救流程。 2、在进行检查的患者一旦病情突变出现各种危重情况(心跳骤停等),立即按流程启动抢救过程。 3、负责检查的医师立即原地实施心肺复苏等基本抢救措施,其他医护人员配合抢救(通知急会诊、给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及吸氧等)。 4、通知总住院医师或科主任到场参与抢救工作,按病情通知急诊科、心内科、ICU、麻醉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医师急会诊,协助、指导抢救。 5、一旦患者病情允许,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即转送至相关科室继续诊治。 6、科室内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各种基本抢救技能(心肺复苏等)的培训及演练,以不断提高实战能力及抢救成功率。 7、危重病人检查需临床医生在场陪同,如遇紧急情况需抢救,应原地抢救,检查医师予以协助(通知急会诊、给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及吸氧等)。 8、科室或护理部安排到检查室的护士负责定期检查抢救设施、设备及药品的完好情况,发现损坏及药品过期等,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及更换。 二、抢救流程 1、病员检查时突发病情变化危及生命时,要立即实施救治措施。 2、第一发现者一方面指导家属将病人放平,实施救治,另一方面通知科内其他人员紧急联系急诊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共同抢救患者。 3、立即抢救、快速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大动脉搏动、自主呼吸。 4、受限进行胸外按压(参照心肺复苏急救流程),人工呼吸,建立

脑电图室制度流程及操作规范

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一、脑电图室负责所有住院、门诊脑电图检查任务,必须坚守工作岗位,特殊情况随叫随到。 二、病员作脑电图,由医师填写申请单,危重病人优先安排。 三、病员作检查前,均需预约并详细交待注意事项,严格审核适应症、禁忌症,按指定日期、时间护送来查。 四、检查前应详细查阅申请单,核对病员姓名、了解病员准备情况及特殊要求。 五、门诊报告于检查后半小时发出。住院病员报告发给本人或经治医生并有登记手续。 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各种检查记录应妥善管理.建立档案及借阅簿。 七、离开检查室前检查门窗、水电,切断仪器电源。 八、负责仪器的清洁,一级保养及有关仪器的技术档案、附件等保管,发现故障及时登记报告,请修理人员检修。 九、遵守纪律,坚守岗位,着装整齐,礼貌待患。室内不会客,不吸烟,不闲谈,不以医谋私。 脑电图室工作人员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日常工作。 二、热情接待病员,配合临床,详细询问病史,对病员进行仔细检查,正规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并认真及时报告,严防差错事故。 三、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四、各种仪器由专人保管,严格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如遇故障时,应立即上报领导,查找原因,通知有关部门修理。 五、做好本科室的工作总结及统计工作。 六、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员检查工作,严防病员出现意外。 七、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负责本室内物品的请领、保管、使用。 仪器管理、使用、维修制度 1、脑电图仪器属于精密贵重仪器,必须要有专人保管,定期保养、调试。

2、建立脑电图机的仪器档案,出现故障应找专职人员维修并将维修情况予以记录,纳入档案,以备下次故障维修时参考。 脑电图室继续教育制度 遵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度 紧急意外抢救预案和流程 一、紧急意外抢救预案 为了防范患者进行检查过程中突发性疾病(心跳、呼吸骤停)能得到有效、规范、快速的抢救,特制订本预案。 1、检查室每位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抢救流程。 2、在进行检查的患者一旦病情突变出现各种危重情况(心跳骤停等),立即按流程启动抢救过程。 3、负责检查的医师立即原地实施心肺复苏等基本抢救措施,其他医护人员配合抢救(通知急会诊、给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及吸氧等)。 4、通知总住院医师或科主任到场参和抢救工作,按病情通知急诊科、心内科、ICU、麻醉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医师急会诊,协助、指导抢救。 5、一旦患者病情允许,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即转送至相关科室继续诊治。 6、科室内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各种基本抢救技能(心肺复苏等)的培训及演练,以不断提高实战能力及抢救成功率。 7、危重病人检查需临床医生在场陪同,如遇紧急情况需抢救,应原地抢救,检查医师予以协助(通知急会诊、给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及吸氧等)。 8、科室或护理部安排到检查室的护士负责定期检查抢救设施、设备及药品的完好情况,发现损坏及药品过期等,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及更换。 二、抢救流程 1、病员检查时突发病情变化危及生命时,要立即实施救治措施。 2、第一发现者一方面指导家属将病人放平,实施救治,另一方面通知科内其他人员紧急联系急诊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共同抢救患者。

脑电图室制度流程及操作规范

一、脑电图室负责所有住院、门诊脑电图检查任务,必须坚守工作岗位,特殊情况随叫随到。 二、病员作脑电图,由医师填写申请单,危重病人优先安排。 三、病员作检查前,均需预约并详细交待注意事项,严格审核适应症、禁忌症,按指定日期、时间护送来查。 四、检查前应详细查阅申请单,核对病员姓名、了解病员准备情况及特殊要求。 五、门诊报告于检查后半小时发出。住院病员报告发给本人或经治医生并有登记手续。 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各种检查记录应妥善管理.建立档案及借阅簿。 七、离开检查室前检查门窗、水电,切断仪器电源。 八、负责仪器的清洁,一级保养及有关仪器的技术档案、附件等保管,发现故障及时登记报告,请修理人员检修。 九、遵守纪律,坚守岗位,着装整齐,礼貌待患。室内不会客,不吸烟,不闲谈,不以医谋私。 脑电图室工作人员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日常工作。 二、热情接待病员,配合临床,详细询问病史,对病员进行仔细检查,正规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并认真及时报告,严防差错事故。 三、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四、各种仪器由专人保管,严格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如遇故障时,应立即上报领导,查找原因,通知有关部门修理。 五、做好本科室的工作总结及统计工作。 六、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员检查工作,严防病员出现意外。 七、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负责本室内物品的请领、保管、使用。 仪器管理、使用、维修制度 1、脑电图仪器属于精密贵重仪器,必须要有专人保管,定期保养、调试。 2、建立脑电图机的仪器档案,出现故障应找专职人员维修并将维修情况予以记录,纳入档案,以备下次故障维修时参考。 脑电图室继续教育制度 遵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度 紧急意外抢救预案与流程

脑电图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脑电图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2016年8月修订) 一、对环境的要求 1.脑电图仪应放置于屏蔽室内,防止外界交流电噪单干扰,保障脑电图描记的稳定,波形清楚。 2.室温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避免因寒冷引起的肌电干扰。 3.无关人员不要随意在室内特别是接近被检者行走,避免因此引起的磁场干扰。 二、准备工作 1.向被检者交待清楚在检查前一天用肥皂水洗头。 2.要求被检查者检查前3天停服镇静剂、安眠药及抗癫痫药物。 3.被检者者检查当天应进食,不宜空腹。 4 .对初次接受检查者,事先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更好地配合检查。 三、皮肤处理和电极安放 1.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发。 2.应用导电膏涂擦放置电极的皮肤处,不能只是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避免用棉签或毛笔沾生理盐水或酒精等代替导电膏。 3.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8导联脑电图电极,特殊情况下的蝶骨电极按统一标准安放。 4.为评判有无其它干扰因素,应同步放置眼动电图和下颌肌电图电极。 常规脑电图操作流程 1.打开电脑主机,并连接蓝牙装置。 2.连接导联电极,后将放大盒和导联线接好。 3.打开电脑上的工作界面。 4.打开放大盒的开关,电脑显示器上工作界面左下角的圆点变蓝色,表示主机已接收到放大盒的信号,可以操作。 5.电脑操作:点击工作界面的“增加病历”,会弹出新病历的信息框,完善相关信息,后点击该界面的“脑电图采集”,进入脑电图的界面,附加视频。 6.点击下方的“监视”,通过脑电波检查导联是否都连接好。 7.点击“记录”。让患者闭眼、放松、平静呼吸,一般记录3--5分钟。 8.点击下方的“停止”,再输入报告,然后打印结果。 9.取下患者头部导联线及电极,并嘱患者带好个人物品。 10.疑诊为癫痫患者时需做过度换气和闪光刺激诱导有无异常波形出现;若多数 导联均正常仅有一个或两个导联呈直线,应注意是否为该导联接触不良,应重新安放电极;若常规脑电图无法明确是否有异常波形时,应进行24小时

脑电图、脑电形图仪-操作规程

EGC2011心电图机检定仪操作规程 仪器简介: EGC 系列智能化心脑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检定仪可依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543-2008《心电图机》、JJG1041-2008《数字心电图机》、JJG1043-2008《脑电图机》、JJG760-2003《心电监护仪》,JJG954-2000《数字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仪》、JJG1042-2008《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JJF1149-2006《心脏除颤和心脏除颤监护仪校准规范(监护部分)》进行检定、校准。此外,还可提供超低频信号及模拟心电信号灵活地运用于生理电等方面的测试。EGC 系列智能化心脑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检定仪也完全符合JJG749-2007《心、脑电图机检定仪》、JJG1016-2006《心电监护仪检定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并可按照这两部规程方便地实现量值溯源。 1、目的: 为了规范EGC2011数字脑电图仪及脑电地形图仪的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 EGC2011心电图机检定仪适用于数字脑电图仪及脑电地形图仪。 3、技术参数: ▲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小于80%;供电电源:220(1±10%)V,50(1±5%)Hz ▲技术指标 ●平衡衰减器:衰减比:1/1000;衰减比最大允许误差:±0.3%。 ●方波信号:幅度范围(峰峰值):8.00μ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见附注) 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80.0μ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50.0μV~80.0μV ±1%;8.00μV ~50.0μV±10%周期范围:2ms~50s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μs)

脑电图操作规程

脑电图操作规程 一、脑电图室 (一)脑电图室环境 脑电图室应安静,光线柔和,温度适宜,避免使患者过热出汗或过冷寒战影响记录效果; 脑电图室周围应避免存在功率较强的电源或电器设备,若无法避免,应安装金属网屏蔽室,且屏蔽室应良好接地。 (二)脑电图仪 1.电源: 我国使用的50Hz交流电可能干扰脑电图记录,电源系统应尽量远离脑电图前置放大器和患者,以避免干扰,必要时应使用电源隔离器; 脑电图仪的电源应尽量不是用电源延长线,因为电缆虽绝缘,但可能仍有小的电容作用,可能干扰脑电图记录; 在供电不稳定的环境中,应配置不间断电源,以保证意外断电时仪器和数据安全; 2.电极: 脑电图电极用于采集脑电信号,通常为银-氯化银电极,也有不锈钢、金、铂职称的无极性电极,颅内电极常用不锈钢或铂铱合金制成,需要在安放电极的情况下行MRI检查的情况下一般使用铂铱合金电极; 电极种类分为: ①柱状电极,安装方便快捷,用于短程普通脑电图记录,但容易脱落; ②盘状电极,可用火棉胶固定在头皮,不易脱落,适用于睡眠记录、长程记录及不合作者的记录,但安装及拆除较费力; ③针电极:多用于特殊部位如蝶骨电极记录,偶用于昏迷患者头皮记录,使用时应严格消毒头皮,并使用一次性针电极,使用时需注意前后方向平行排列针电极,否则可造成波幅不对称和波形畸变; ④耳电极:用弹簧夹或胶布固定于耳垂的盘状电极或螺旋式电极。 3.电极盒: 电极盒位于患者和脑电图仪之间,表面有插孔,数目因放大器通道数目而异。

电极盒有如下功能: ①连接作用:将头皮上任何一个电极连接至任何一个放大器的输入1或输入2端口可形成不同导联方式; ②放大功能:前置放大器位于电极盒内,放大后再进入脑电图仪,可保证不因患者与脑电图仪距离过远而造成信号衰减; 带前置放大器的电极盒应尽可能靠近患者头部,电极线不宜过长,以减少干扰; 国际脑电图协会技术用于委员会协议规定,脑电图仪放大器的输入端1相对输入端2为负相,使波形向上偏转,向下偏转的波形为正相; 前置放大器的性能用共模抑制比表示:共模抑制比=异相信号放大倍数:同相信号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越大越好,一般应在5000:1以上; 放大器的带通范围一般在0.1~100Hz,但颅内皮质或深部记录时,需要宽带滤波放大器。 ③测试功能:测试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阻抗。 4.后置放大器: 将从前置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功率放大,从而带动记录笔的运动,数字化脑电图仪无后置放大部分。 (三)闪光刺激器: 刺激器以圆形最好,也可以是矩形,直径13cm可产生大范围白色弥散光圆形照射区,散射灯罩的中心标出一个注视点,灯罩表面应无条纹图案,以免产生图形刺激效果; 光照度不小于10万烛光(>100Nit); 刺激脉宽在0.1~10ms,刺激频率在1~60Hz之间可调; 刺激器放在患者旁边,刺激脉冲通过连接线疏松值脑电图记录仪的主机与脑电图信号同步记录和显示。 (四)安全措施 脑电图仪器电源应连接医院专用的安全供电系统,安全供电系统的线路及插座质量及安全标准均高于普通市电电路,应使用三相插头和插座,并保证其中地线连接正常;

医用脑电图机的使用方法

医用脑电图机的使用方法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 用于监测和记录脑电活动。医用脑电图机是一种专门用于记录和分析 脑电信号的设备。本文将介绍医用脑电图机的使用方法,帮助医务人 员正确操作和获取准确的脑电图结果。 一、准备工作 在使用医用脑电图机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脑电图室的准备:确保检查环境安静、相对舒适,避免干扰因素 的影响。 2.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检查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如保持安静并 避免剧烈运动、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 3. 准备脑电图仪器:检查前需要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电极是否 完好,并准备录制所需材料:导电胶浆、电极帽、纱布等。 二、设置脑电图机参数 在使用脑电图机进行检查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参数。包括: 1. 采集速度: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速度,常用为每秒采集250 或500次。 2. 滤波器设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滤波器类型和截止频率,常见的 有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3. 通道设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采集通道数量和位置,通常会选择国际10-20系统或者国际10-10系统。 三、电极的贴附和连接 在进行脑电图检查时,需要将电极正确贴附在患者头部,并与脑电图机连接。 1. 准备电极:使用导电胶浆将电极贴附在电极帽的相应位置,保证电极处于良好的导电状态。 2. 定位电极帽:根据国际10-20系统或者国际10-10系统的指导,将电极帽正确地戴在患者的头部上。 3. 连接脑电图机:将电极帽与脑电图机的相应通道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且信号传输畅通。 四、进行脑电图记录 完成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始进行脑电图检查。 1. 记录脑电图:打开脑电图机的记录功能,开始采集脑电信号。在记录期间,患者应保持静止,避免产生运动伪波。 2. 实时监控:同时,医务人员需要实时监控脑电信号的质量,如检查是否存在电极脱落、波形是否清晰等。 3. 检查结束:根据实际需要,记录一定时间后,可以结束脑电图检查,停止记录并关闭脑电图机。 五、脑电图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脑电图室规章制度

脑电图室规章制度 脑电图室规章制度 篇一: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一、凡脑电图检查者,由医师认真填写“脑电图申请单位”并按申请单的需求做好检查准备。 二、检查者需详细阅读病历申请单,明确检查目的。 三、操作人员要熟悉脑电图机的使用知识和操作技术,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四、开机时要认真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如有噪音和其它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修。 五、建立逐日登记薄。 六、结合临床,提高诊断复合率,书写报告单自己要清晰。发送报告单要及时。 七、工作室内温度必须适宜,对受检者态度要和蔼,解除畏惧情绪,取得配合。 八、工作室内保持安静、卫生、清洁,严禁吸烟。 九、按时上下班,遵守工作纪律。 十、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脑电图室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一、服从职能管理部门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 二、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三、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四、质量管理目标: 1、图形描记清晰,报告准确率达95%,阳性率》50%。 2、服务态度热情,争取做到零差错,零投诉,零纠纷。 五、质量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脑电图室操作规范及操作流程进行检查。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严格执行报告单签发制度。 4、严格执行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5、严格按照脑电图室履职要求进行工作。 6、每月自查并制定整改措施记录在《医疗医技综合记录本》上。 7、每月进行培训并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操作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核。 篇二:脑电图室制度流程 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一、脑电图室负责所有住院、门诊脑电图检查任务,必须坚守工作岗位,特殊情况随叫随到。 二、病员作脑电图,由医师填写申请单,危重病人优先安排。 三、病员作检查前,均需预约并详细交待注意事项,严格审核适应症、禁忌症,按指定日期、时间护送来查。 四、检查前应详细查阅申请单,核对病员姓名、了解病员准备情况及特殊要求。 五、门诊报告于检查后半小时发出。住院病员报告发给本人或经治医生并有登记手续。 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各种检查记录应妥善管理.建立档案及借阅簿。 七、离开检查室前检查门窗、水电,切断仪器电源。 八、负责仪器的清洁,一级保养及有关仪器的技术档案、附件等保管,发现故障及时登记报告,请修理人员检修。 九、遵守纪律,坚守岗位,着装整齐,礼貌待患。室内不会客,不吸烟,不闲谈,不以医谋私。 脑电图室工作人员职责 一、在门诊部主任和科主任领导下进行日常工作。 二、热情接待病员,配合临床,详细询问病史,对病员进行仔细检查,正规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并认真及时报告,严防差错事故。 三、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长程脑电图仪SOP

文件编号:SJ-SOP-(YQ)002-2012/00 长程脑电监测仪标准操作规程 版本号:2012/00 页数:3页(包括封面) 颁布日期:2012-08-01 起效日期:2012-09-01 起草人: 2012年07月10日 审核人: 2012年07月20日 批准人: 2012年08月01日

文件类别:标准操作规程版次:2012/00 文件名称:长程脑电监测仪SOP页码:第1页共2页 1目的:为了规范长程脑电监测的管理及使用过程,使操作规范、及时、准确,提高医疗和临床试验质量。 2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长程脑电监测的管理及使用全过程。 3职责:接诊、治疗的医护人员对本操作规程负责。 4修订(制订)理由:原始版。 5依据:长程脑电监测仪器说明书。 6定义:无。 7程序内容: 7.1机器准备:检查安装脑电监测放大器,将导联线与心电图机接稳妥,打开电源开关,预热机器1-2分钟。 7.2患者准备:让受检者取端坐,身体保持放松,暴露安放电极的部位。注意避开疤痕及炎症的部位。 7.3减少干扰:用盐水棉球或酒精棉球分别擦拭头皮及耳垂皮肤相应部位以脱脂,减少干扰。 7.4接导连线:各肢体导联的电极板固定在相应的位置,松紧要合适,然后连接记录器,完毕核对一次,确保安放位置无误。 具体安放如下: 7.4.1电极导联放置部位: 7.4.1.1 FP1—左侧前额。 7.4.1.2 FP2—右侧前额。 7.4.1.3 F 3—左侧中额。 7.4.1.4 F 4—右侧中额。 7.4.1.5 T 3—左侧中颞。 7.4.1.6 T 4—右侧中颞。 7.4.1.7 C 3—右侧中颞 7.4.1.8 C 4—右侧中颞 7.4.1.9 C Z—中线中点 7.4.1.10 F 7—左侧前颞 7.4.1.11 F 8—右侧前颞 7.4.1.12 P3—左侧顶点 7.4.1.13 P 4—右侧顶点 7.4.1.14 O1—左侧枕部 7.4.1.15 O2—右侧枕部 7.4.1.16 A1—左侧耳垂 7.4.1.17 A2—右侧耳垂 7.5嘱受检者平静呼吸,做睁闭眼试验数秒钟,后闭眼深呼吸3分钟同时描记脑电图。 7.6描计长程脑电图操作技术要点 7.6.1接通电源。

脑电图室规章制度

脑电图室规章制度 篇一: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一、凡脑电图检查者,由医师认真填写“脑电图申请单位”并按申请单的需求做好检查准备。 二、检查者需详细阅读病历申请单,明确检查目的。 三、操作人员要熟悉脑电图机的使用知识和操作技术,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四、开机时要认真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如有噪音和其它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修。 五、建立逐日登记薄。 六、结合临床,提高诊断复合率,书写报告单自己要清晰。发送报告单要及时。 七、工作室内温度必须适宜,对受检者态度要和蔼,解除畏惧情绪,取得配合。 八、工作室内保持安静、卫生、清洁,严禁吸烟。 九、按时上下班,遵守工作纪律。 十、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脑电图室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一、服从职能管理部门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

二、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三、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四、质量管理目标: 1、图形描记清晰,报告准确率达95%,阳性率》50%。 2、服务态度热情,争取做到零差错,零投诉,零纠纷。 五、质量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脑电图室操作规范及操作流程进行检查。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严格执行报告单签发制度。 4、严格执行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5、严格按照脑电图室履职要求进行工作。 6、每月自查并制定整改措施记录在《医疗医技综合记录本》上。 7、每月进行培训并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操作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核。 篇二:脑电图室制度流程 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一、脑电图室负责所有住院、门诊脑电图检查任务,必须坚守工作岗位,特殊情况随叫随到。 二、病员作脑电图,由医师填写申请单,危重病人优先安排。 三、病员作检查前,均需预约并详细交待注意事项,严格审核适应症、禁忌症,按指定日期、时间护送来查。

脑电图仪标准操作规程(五篇范例)

脑电图仪标准操作规程(五篇范例) 第一篇:脑电图仪标准操作规程 对环境的要求 1.1 脑电图仪应放置于屏蔽室内,防止外界交流电噪单干扰,保障脑电图描记的稳定,波形清楚。 1.2 室温要求保持温暖(不低于18℃),避免因寒冷引起的肌电干扰。1.3 无关人员不要随意在室内特别是接近被检者行走,避免因此引起的磁场干扰。2 准备工作 2.1 向被检者交待清楚在检查前一天用肥皂水洗头。 2.2 要求被检查检查前3天停服镇静剂、安眠药及抗癫痫药物。 2.3 被检者检查当天应进食,不宜空腹。 2.4 对初次接受检查者,事先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更好地配合检查。3 皮肤处理和电极安放 3.1 如果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有污垢或毛发过多,应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发。3.2 应用导电膏涂擦放置电极的皮肤处,不能只是把导电膏涂在电极上。避免用棉签或毛笔沾生理盐水或酒精等代替导电膏,这类方法处理皮肤,皮肤和电极间的接触阻抗较在,极化电位不稳定,易引起基线漂移或其它伪差。3.3 严格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安放常规16导联脑电图电极,特殊情况下的蝶骨电极按统一标准安放。 3.4 为评判有无其它干扰因素,应同步放置眼动电图和下颌肌电图电极。4 描记脑电图 4.1 正式描记脑电图前应调整好阻抗、噪音,调整走纸速度。观察描记图下方的定标是否准确,如有不妥及时调整。 4.2 按照脑电图仪的使用说明进行标准操作。常规包括I导、II导、III导和IV导,根据申请情况可加用V导和VI导。 4.3 疑诊为癫痫患者时需做过度换气和闪光刺激诱导有无异常波形出现。4.4 若多数导联均正常仅有一个或两个导联呈直线,应注意是否为该导联接触不良,应重新安放电极。 4.5 若常规脑电图无法明确是否有异常波形时,应进行24小时脑

脑电图室工作制度(写写帮整理)

脑电图室工作制度(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脑电图室工作制度(写写帮整理) 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一、凡脑电图检查者,由医师认真填写“脑电图申请单位”并按申请单的需求做好检查准备。 二、检查者需详细阅读病历申请单,明确检查目的。 三、操作人员要熟悉脑电图机的使用知识和操作技术,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四、开机时要认真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如有噪音和其它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修。 五、建立逐日登记薄。 六、结合临床,提高诊断复合率,书写报告单自己要清晰。发送报告单要及时。 七、工作室内温度必须适宜,对受检者态度要和蔼,解除畏惧情绪,取得配合。 八、工作室内保持安静、卫生、清洁,严禁吸烟。 九、按时上下班,遵守工作纪律。 十、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脑电图室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一、服从职能管理部门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 二、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三、各级责任人应明确自己的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 四、质量管理目标: 1、图形描记清晰,报告准确率达95%,阳性率》50%。 2、服务态度热情,争取做到零差错,零投诉,零纠纷。 五、质量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脑电图室操作规范及操作流程进行检查。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严格执行报告单签发制度。 4、严格执行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5、严格按照脑电图室履职要求进行工作。 6、每月自查并制定整改措施记录在《医疗医技综合记录本》上。 7、每月进行培训并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操作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核。 第二篇:TCD、脑电图、肌电图工作制度 TCD室工作制度 一、在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师的诊断工作负责,主任/副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 二、在各种诊疗工作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上级医师有责任查询下级医师的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 三、诊断报告应及时发出,一般门诊患者20分钟内出报告,疑难复杂者30分钟内出报告;住院患者当天下午出报告。书写报告要求医学术语规范,字迹清楚,TCD所见描述详细,重要频谱及参数的分析应重点提示。 四、工作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和安静。严禁在室内吸烟、谈笑,科室人员在工作时间应穿戴整洁,佩戴胸牌。 五、TCD检查必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包括相关病史,体征及有关资料,并说明检查目的,要求及部位,方可检查。 六、急诊病例,临床医师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送来检查者尽快检查。危重抢救病人检查时应有医护人员陪护。需预约时间的检查应详细交代注意事项,如有传染病患者应在检查后严密消毒仪器和用具。 七、检查者在操作前及签发报告单时,要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TCD号、检查项目是否齐全,切忌漏检误报。 八、及时准确发放检查结果,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科室或病人,一份电脑备份存档。遇疑难问题应与临床医师联系,共同研究解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