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篇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的:

1、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才能。

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究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p 。

教具准备:

位值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

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场!

(核对答案)

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

1、口算38+25

(出示动感画面)

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

(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

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

(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

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

2、计算方法探究

师: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答复)

30+20=50 50+13=63 40+23=63

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

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

(再请两个同学)

38+20=58 35+25=60

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

(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开展过程”的理念,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才能,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三、练习1

师:我们如今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假如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请2个同学)

学生任意选两样玩具,口算价格,在小组内交流

师:如今假如给你两样玩具,你会怎么选,要付多少钱?请你们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学生自由说,老师巡视去听,请两个学生说。)

(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学生在这一节课里将不再是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学会了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四、总结

师:刚刚我们学了些什么新本领?

篇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教学准备

教学目的

1.结合详细情景,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展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进步估算才能。

教学重难点

会进展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以下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39、74、68、99、17、44

2、以下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

二、亲身经历,探究新知

1、出例如题2的主体图。

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主体图向我们提供了有关多媒体老师里的哪些信息?

2、教学例题2.

老师:根据画面的内容,口头编一道应用题。

出例如题2:多媒体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个座位,如今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1)老师:这一道题只要我们判断多媒体老师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学,因此不用大家计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大家想应什么方法估算?以四人为一小组进展讨论。

(2)汇报: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小结:大家根据已学在估算知识,想出了三种方法,通过这一道我们知道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展计算。

三、稳固练习,运用新知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完成。然后老师讲评。

提问:你是怎么估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课堂本上。然后老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画面的内容说说从“学生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篇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教学准备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进步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才能和计算技巧,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详细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历,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理论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1.出例如3情景图。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每箱保温壶有12个,一共卖出了5箱,每个保温壶需45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3.分析^p 与解答。

(1)每箱卖了多少钱?

45×12=540(元)

(2)一共卖了多少钱?

45×12×5= 12×5×45=

(1)学生考虑。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方法一:

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卖出了多少个保温壶?

列式为:12×5=60(个)

再求这60个保温壶一共多少钱?

列式为:60×45=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

方法二:

先求出每箱可以卖多少钱?

列式为:45×12=540(元)

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列式为:540×5=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

(4)如何列综合算式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方法一:12×5×45=60×45=2700(元)

方法二:45×12×5=540×5=2700(元)

4.回忆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p 、解答,考虑:知道数量和单价,如何求总价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小结:知道数量和单价,求总价,总价=数量×单价。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考虑的?点两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集体讲评。

2.完成教材第54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考虑的?点两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集体讲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数连乘应用题,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列式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要弄清数量关系,注意题目要求,同时也要拓展思路,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课后作业】

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2~5题。

篇4: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教学准备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

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使学生经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

难点: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根底铺垫,引入课题。

1、见课件

(学生抢答,直接说出得数。)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一:

(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提问题)

1、出示:1套书有15本,问:

(1)3套书有一共有多少本?

(生:考虑: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

(2)引导学生列式;

2、讨论算理

(1)方法一;连加计算(学生说算的过程)

(2)用竖式计算(笔试)

(3)用数的组成计算:

①(老师引导学生表述口算的思维过程)

②(小组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描绘算法)。

11×5= 14×4= 15×6= 23×4=

(4)学生交流,老师观察,并让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

(二)出示情境图二:

1、买1套书需要120元,问:买3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依问题列式)

(1)学生考虑并正确列式

2:讨论算理:

(1)方法一:用数的组成口算

1、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见投影片)

2、学生分组用数的组成描绘下题的算理

110×5= 140×4= 270×3=

(2)方法二:将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添0法”的简算方法)(见板书)。

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也可以把几百几十的数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展口算。

3、同桌用“添0法”的算法再描绘上题的计算过程。

三、应用测试题,

1、学生分组进展测试练习(分两组测试,后学生互相评价完成情况)

(学生完成作业)

3、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

(1)课本43页和第三题(见投影)

(2)学生评议,交流算法。。

四、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它说给小组同学听!

五、课后作业练习九的第2题。(“摘香蕉”游戏)

(1)用自己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数学书练习十四第2题。

(2)开个小火车说算式!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把它说给小组同学听!

课后习题

11×6=

14×4=

27×3=

110×5=

140×4=

我对你的评价是:A组题:

11×6=

14×4=

27×3=

110×5=

140×4=

我对你的评价是B组题:

17×5=

42×2=

23×4=

110×3=

120×4=

我对你的评价是:

17×5=

42×2=

23×4=

110×3=

120×4=

篇5: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考虑,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

4、交流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

小组二:12x4x6=288

小组三:12x3x8=288

小组四:12x20+12x4=288

小组五:用竖式计算

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

7、研究笔算方法

8、稳固法那么

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点

三、教学完毕:

布置学生课后编5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6: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准备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p 和处理数据方法,开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敏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师:读情境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搜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搜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搜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搜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搜集到的这些塑

料瓶按照人数进展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搜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搜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

生:每人搜集的个数一样。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搜集的个数一样呢?

生: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平均数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展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搜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搜集了13个。

师:刚刚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搜集

了13个矿泉水瓶,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搜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搜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而是4个人的总体程度。

小结:平均搜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搜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搜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刚刚我们初步学会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篇7: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准备

教学目的

1.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步学生构建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才能。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其算法。

2.2 教学难点:

理解并用平均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6.1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都接触过哪些数呢?有没有听说过平均数?

生: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的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局部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小组合作才能。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 42÷6=72÷9= 2、最大能填几? 〔〕×4<25 〔〕×7<60 〔〕×4<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途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老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忆刚刚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忆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稳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 篇〕 篇1:《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安徽省淮南市杨祠小学:王红梅 学习目的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2.投影片。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挂图(或播放课件),说说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题谈话。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吗?是从哪里知道的?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绸”是翘舌音,“尚”是后鼻字,“费事”的“烦”读轻声。 认清字形。“渠”是上下构造,“灌”是左右构造,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与“概”的区别。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读后小组讨论、交流。老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按“摸清内幕、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局部。 课文释疑,学习“摸清内幕”局部(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 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内幕”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老师点拨的根底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 a.理解原因。 b.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c.理解受害者。 d.理解漳河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4.引导学生探究。 a.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内幕”?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b.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 c.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研读探究,学习“破除迷信”局部(第10~15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要求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记下读不懂的问题,准备和同学讨论。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a.西门豹怎样惩治巫婆的?

2022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8篇)

2022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8篇) 2021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12÷6=2(元) 解法二:3×6=18(元) 解法三:12÷3=4(瓶) 321812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 答:每瓶便宜1元。 6、(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篇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的: 1、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才能。 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究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p 。 教具准备: 位值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 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场! (核对答案)

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 1、口算38+25 (出示动感画面) 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 (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 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 (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 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 2、计算方法探究 师: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答复) 30+20=50 50+13=63 40+23=63 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

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 (再请两个同学) 38+20=58 35+25=60 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 (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开展过程”的理念,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才能,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三、练习1 师:我们如今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假如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请2个同学) 学生任意选两样玩具,口算价格,在小组内交流 师:如今假如给你两样玩具,你会怎么选,要付多少钱?请你们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此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注意有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一天,小猴.小狗.小松鼠到企鹅博士家做客,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欢迎你们的 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7.3.9摆出所有的三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四个.)他们三个好朋友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帮他们吗?生:能.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这三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呢?密码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先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 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一个人思考,也可以和同桌合作.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数学应用之广泛,小至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买卖、利率、保险、医疗费用的计算,大至天文地理、环境生态、信息网络、质量控制、管理与预测、大型工程、农业经济、国防科学、航天事业均大量存在着运用数学的踪影。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1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 统计 1.简单的数据分析 一、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汇总八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 的吗? 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参看课本第3页)

三年级教案数学人教版下册

三年级教案数学人教版下册 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教案数学人教版下册,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教案数学人教版下册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视察分析,掌控寻觅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视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摸索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爱好。 【重点难点】 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教学进程: 【新课讲授】 1.(课件出示)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小红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县里面举行的跳棋比赛。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事,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张,同学们你能帮帮小红吗? 2.(屏幕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红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答:2件上衣,3件下衣) 你会建议小红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3.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学生摸索) 此时,很多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 同时摸索: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小组讨论交换,教师巡查指导。 5.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进程) (1)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能够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请同学们回想刚才的搭配方法,摸索:上衣的数量和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摸索回答)2×3=6(种)。(板书) 6.同学们真棒,刚才老师还给你们留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回答) 刚才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视察得出来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学具卡片拿出来,现在我们有一张图,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连线)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再课件演示) 7.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你们为小红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搭配(板书课题)。 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活中发觉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 刚才同学们为小红搭配的衣服,每一套她都非常爱好,老师代表小红谢谢你们,选好了衣服,小红该吃早餐了,她又拿不定主张了,你能再帮她一次吗?(生答)(课件出示) 同学们请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生答) 如果饮料和点心各挑选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来。学生交换,教师巡查指导。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 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学校三班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培育同学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力量、 2、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同学探究学问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同学自己探求学问的欲望,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同学抽象思维的进展、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使同学理解和把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 使同学娴熟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 3040=640=20210=8050= 128=3220=1504=2402=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

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数学例1:熟悉:单价数量=总价 (1)例1、铅笔每枝5角,买3枝用: 53=15(角) 15角=1元5角 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 702=140(元) 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 94=36(元) (2)引导同学明确: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价是5角,数量是3枝,总价是1元5角、 其次个问题里的单价是70元,数量是2个,总价是140元、 第三个问题里的单价是9元,数量是4千克,总价是36元、 从例1可以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3)反馈练习: ①口答:每件商品的价钱叫(),买多少叫(),一共用多少钱叫(),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②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3、教学例2、熟悉: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例2、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

数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

数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 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数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进程: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摸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 4、交换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 小组二:12_4_6=288 小组三:12_3_8=288 小组四:12_20+12_4=288 小组五:用竖式运算 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 7、研究笔算方法 8、巩固法则 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控了本节课知识点 数学三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2 设计说明 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进程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了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几何图形知道算理和

学生已有的认知体会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运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利用几何图形去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相干运算算理,并能正确地处理运算进程中的进位问题、 2、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进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运算方法,解决问题的爱好,并渗透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重点: 1、能够简单利用几何图形运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掌控运算中为何进位。 难点: 让学生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进程: 学生课前准备:练习本和文具 教师准备: PPT课件、题卡、动物卡片、水果卡片。 教学进程 一、课前和学生互动,游戏水果蹲 学生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并选一类水果、最后,选出一组水果获胜、 二、复习 利用课前水果蹲获胜水果小组,引出复习习题,并找一位学生到前面板演、(一边运算一边想你是怎么运算的)23×13= (一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 师:通过复习出示(两位数成两位数笔算)板书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运算表内除法,掌控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觉知识的进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运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知道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 小方块。 教学进程 一、复习旧知: 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42÷6=72÷9= 2、最大能填几? ()×4 25()×7 60()×4 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2 教案内容: 一、学生情形分析 本学期连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控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惰,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落后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除法年、月、日平移和旋转乘法视察物体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认识小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形)、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运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进程与方法。 ·能初步知道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知道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定平年、闰年,能运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一、理解平均数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 师:同学们,电视上比赛评分时,为何要去掉一最高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说说理由吗? 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后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巩固训练 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三年级下册第1—3单元教案{2015春)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重点: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研究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教学难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朴的路线图(四个偏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内容:p3例1及练一1-2题 教学方针: 1、使学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0 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 五、作业练习 教学设计: 1、通过解决问题,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2、创设生活中分糖果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每组数据的总合不能反映总体的情况,而是用平均数才能反映每组数据体现的情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 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会方向的相对性,进一步发 展其空间观念。 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够区分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 教学准备:准备“东、南、西、北”四个字贴、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出示图片,询问学生关于天安门广场周围建筑物位置的描述,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描述的不确定性,为后续研究做铺垫。 2.初步感知东南西北 1)寻找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介绍生活中常用的方位词汇,让学生通过生活常识来辨认方向。 出示图片《方向歌》,帮助学生记忆方位词汇。 2)明确教室中的四个方向 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升起的方向,确定教室中的四个方向,贴上方位词汇。 3)观察学校平面图 出示学校平面图,让学生通过图示来辨认方向,巩固研究。 4)游戏巩固四个方向的位置关系 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研究,提高学生对方向的敏感度。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方向的相对性,发展了空间观念。 板书:东←→XXX→西←→北。游戏2:2名学生先相对 站立指同一方向;再有一名同学变化方向指同一方向。提问:从刚才2名同学所指的方向来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结: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变动,他们所指的方向相同,也就是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永远不变。 在这个游戏中,两名学生先相对站立指同一方向,然后另一名同学变化方向也指同一方向。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变动,所指的方向始终相同,也就是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永远不变。 5)体会方向的相对关系。 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说出你和周围同学所在位置的关系吗? 预设:我在××同学的南边,在××同学的北边,在××同学 的西边,在××同学的东边。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目录 一、位置与方向 位置与方向 (2)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14) 笔算除法(20) 整理和复习 (35) 三、统计 简单的数据分析(39) 平均数(43) 四、年、月、日 认识年、月、日 (48) 24时计时法 (50) 制作年历(53)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55)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57) 笔算乘法(59) 整理和复习 (63) 六、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65)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6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69)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71) 公顷、平方千米………………73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小数 (75) 小数的大小比较 (77) 认识小数的练习 (79)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80) 小数加减法练习 (82) 八、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一) (84) 解决问题(二)(86) 解决问题的练习 (88) 设计校园 (89) 九、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一) (91) 数学广角(二)(93) 十、总复习 总复习(一) (96) 总复习(二) (98) 总复习(三) (100) 总复习(四) (102)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

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二、发展性目标 1.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根据学生原有认识,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表达和交流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安排的知识点,主要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学习重点是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几个方向;学习难点是用语言正确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和行走路线。 【教学课时】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科书2、3页及练习一1、2题。【教学目标】 1.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能正确运用词语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复习,引出问题 1.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他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2.问:太阳在哪个方向升起? 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方位词(“前”、“后”、“左”、“右”或“东"等)来表述。引出认识东西南北的问题. 二、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操场上,找一找太阳在哪个方向升起,在哪个方向落下,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学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把看到的主要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 3.到教室,请各小组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教科书第4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能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绘制校园示意图。 2.能准确运用词语正确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问题 1.连一连,找出相对的方向。 前左下东南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导入新课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新知识点: 1、口算除法 (1)口算。 (2)估算。 2、笔算除法。 (1)基本的笔算除法 (2)除法的验算。 教学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

形成估算的*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景中。 (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惯,从而自主

人教版下册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0篇)

人教版下册三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0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三的第2、9、11、12、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乘加(或减),除减(或加)两步计算解问题。 2、借助习题中的事例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解答问题方法,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0×3 6×7 4×61 5×4 60×4 20÷4 36÷6 84÷4 600÷3 306÷3 2、计算 20×3+6 88-15×3 72×2-100 20-45÷3 60÷3+50 99÷3-25 4×8+3X6 2×9+5×4 要求:①观察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②计算结果,鼓励学生用口算。 二、探究新知 1、导人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今天,老师这里又有一个数学问题,你们可以帮助老师来解决吗?想想看吗? 2、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01页的第2题) (1)出示题目:看图观察,把学生带人生活情境。 (2)提示问题。可同时接待多少位客人? (3)收集信息:①圆桌有7张,方桌有6张;②每张方桌可以坐4人,每张圆桌可以坐4人。 (4)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进行汇报。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① 4×7+4×6==52(人) ② 4×(7+6)或(7+6)×4=52(人) 每种方法,要求学生说明理由。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5)及时训练:课本第103页的第9题。 ①说一说,题目描述的情景。②整理题目的信息,所求问题。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教师要进行简要总结。 3、除法和精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04页的第11题) (l)出示题目:学生观察,结合题目情境对学生避行环保敏育,说明益鸟益虫的好处。 (2)提出问题:小鸟比青量导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3)收集信息数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让学生独立思考确定解诀问题脚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复习年月日相关的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3、明确时间的重要性,增强时间观念。 导学案 自主预习整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1、我们认识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了24时计时法,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归纳: 年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月大月:()()()()()()()31天 小月:()()()()30天 二月:平年()天闰年()天 日1日=()时 时1时=()分 分1分=()秒 3、做一做P114页第6题,说说怎样想的? (1)、3年=()个月24个月=()年

(2)、7月有()天15时是下午()时 (3)、展览馆每天的开放时间是从8:30到16:30,一天共开放()小时。 交流合作 1、说一说时间单位的知识。 2、议一议有关时间知识的要点。 3、你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经验。 4、你会计算起止时间和经过的时间吗?怎么算? 展示提升小组抢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会用什么方法记忆?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普通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说。 反馈测评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五第6 题: 小华每天早上7时30分到校,11时50分放学回家。下午2时到校,16时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 (1)先求上午在校时间: (2)再求下午在校时间: (3)最后算出全天在校时间: 2、出示钟面: (1)现在是几时几分? (2)17:00开往长沙的火车现在开始检票了,还有多少分钟开车?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位置与方向(一)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材第2、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1.通过观察等具体的实践活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能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去北京吗?今天我们就去参观参观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平面示意图。) 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用自己所掌握了的方位知识(前后左右)描述天安门广场及各建筑物的位置。

因为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所具有的相对性,学生窥察的偏向不同,描述也会不同,教师可利用这一冲突,引出新课的讲授研究。 二、探索新知 1.率领学生去操场真实感触感染东、南、西、北四个偏向的详细位置。 (1)早晨,太阳在甚么偏向?现在是早晨,我们又朝着太阳,那我们面临的是甚么偏向?我们背对的偏向是甚么? 教师夸大:我们面向的偏向是东,背对的偏向是西。 (2)师: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手,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方指的方向是南。(学生相互说说两手指的方向) 教师夸大:我们前面是东方的时候,左手指向北方,右手指向南方。 2.讲授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仔细观图读题。 提问: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大门分别在校园的哪一面? 指名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教师讲解:小明站在校园中央,他面向图书馆,体育馆在他背对的方向,教学楼在他的左面,学校大门在他的右面,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