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变态心理学复习提纲资料

变态心理学复习提纲资料

变态心理学复习提纲资料
变态心理学复习提纲资料

人格解体的特征

感觉到自己很奇特或不真实(感觉好像从自己的身体中游离出来或者觉得自己变得很机械)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分布特征:

广泛猜疑

易产生病态嫉妒。

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

3.正常抑郁和不正常抑郁得区别

正常的抑郁:经历了近期的应激后出现的抑郁(如遭受挫折、居丧反应等)被视为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抑郁能在短期内自行缓解,因此不需要寻求专业的求助,轻微的正常抑郁如哀伤、部分产后抑郁等。

异常的抑郁:经历了一次或多次的抑郁发作,期间没有躁狂发作,被称为抑郁症,也称单向情感障碍。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复发情况多样,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附加症状:集中注意和注意能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发作至少持续2周。

正常焦虑和不正常焦虑的区别

正常的焦虑:信号功能,动员机体处于战斗准备状态,帮助人们预见危险,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焦虑并不都是有害的,适度的焦虑是正常且有益的。

异常的焦虑:只有焦虑过度,焦虑无明确的诱因或仅有微弱的诱因是,才能视为病理性的。

4. 强迫思维的类型: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性回忆

5.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的主要功能

额叶:语言能力(布洛卡区、语言中枢)、精细自主运动、高级的认知功能、重要的比较器官、克服心理惰性、整合情感和认知

颞叶:控制听觉和部分视觉加工系统(精神分裂症),在记忆中发挥作用

顶叶:(躯体感觉中枢)感觉的内在整合中心,调控运动、躯体感觉,顶叶损伤通常导致空间定向障碍和粗大运动行为能力丧失

枕叶:控制视觉分辨与视觉记忆

6.如何进行心理评估:观察法、会谈法和测验法

7.性偏好障碍的分布特征:

性行为与社会普遍接受的的观点不一致;

在性行为中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如恋童症或性施虐症;

有自我的痛苦体验,这种痛苦来自社会的态度(如社会对异装症的态度),自己的性渴求和道德准则之间的冲突,或是知道自己要对他人造成某种伤害。

8.进食障碍的类型:神经性厌食(限制性、暴食-泄出型)、神经性贪食

9.焦虑是一种能让人致病的负性情绪。

10.森田疗法的原则:“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

11.目前我国对于精神障碍的分类的原则:

⑴单维原则—按维度或变量分类;

⑵层次原则—按层次或等级;

⑶独立原则—具有特定内涵和外延

12.厌食症的核心特征:是对肥胖的强烈恐惧以及对苗条的狂热追求。永远不满足于体重的减轻,对身体形象的歪曲知觉,一般不会主动求医,有更高的死亡率。

13.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类型:①偏执型:又称妄想型,是最常见类型,起病较缓慢,发病多在青壮年和中年一开始表现多疑敏感,逐渐发展为妄想;有时便有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等)。幻觉:幻听、幻视妄想:被害、影响、嫉妒、钟情、夸大妄想其他思维障碍:联想障碍、逻辑障碍自知力障碍等。②紧张型:多在青壮年起病,以木僵状态常见,主要症状是言语运动不同程度的受抑制。患者失去活力,运动缓慢,少语少动;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③青春型:又称紊乱型、瓦解型,多起病青少年,主要症状是思维内容荒谬、思维破裂,情感不协调,表情做作,行为幼稚,常有冲动性行为和本能意向亢进,幻觉妄想凌乱,社会退缩严重,自知力障碍等

14.恐怖症的原因:⑴生物学因素:遗传;⑵心理社会因素:①心理分析理论认为,恐惧是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机制,而焦虑的产生根源则在被压抑的无意识的本我冲动;②行为主义观点认为,所以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③认知理论认为,恐怖症患者总是高估所害怕情境和事物的危险性,过分担心某一消极事件将会发生;④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

15.变态心理学疾病的分类的方法: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症状学相结合的方式

16.儿童十大心理障碍包括哪些:精神发育迟滞、学习障碍、行为技能障碍、沟通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婴儿或者儿童早期的喂食或进食障碍、抽动性障碍、排泄性障碍、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其他障碍

17.神经症是一组精神疾病,而非单一的某一种疾病。

18.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抑郁发作与抑郁症、躁狂发作与双相心境障碍、恶劣心境障碍与环性心境障碍

20.各种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⑴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猜疑、对他人持久的不信任、社会隔离;⑵分裂样人格障碍:社会隔绝、情感远离、孤单、冷淡、沉默、不介入日常事务,不交际、不关心他人;⑶分类型人格障碍:社会隔绝、行为古怪、多疑;⑷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退缩,过分敏感,易于焦虑,对自我价值缺乏信心,长期和全面的脱离社会关系;⑸依赖型人格障碍:缺乏自信、依附于他人;⑹强迫型人格障碍:过分追求完美和秩序性,固执、僵硬、异常节俭、谨小慎微、犹豫不决、严肃沉闷;⑺表演型人格障碍:过分招摇和轻浮的表现突出而引人注目;⑻自恋型人格障碍:狂妄自大、自我中心;⑼边缘型人格障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⑽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经常发生违反社会法律和规范行为

21.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和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以解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

22.躯体形式障碍:是指心理冲突或者心理障碍以身体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胃疼、呼吸问题等;这些躯体形式障碍不是有意识假装出来的,病人真诚的相信自己有病,而且很严重,只是医生没有发现。

23.精神障碍:有时也译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含义大致相同,属于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精神疾病内容包括了精神障碍的所有内容,例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或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

24神经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神经病学研究的范畴。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的疾病。例-面瘫

25神经症:其发病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征常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26.PTSD:是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急事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

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其特点是时过境迁后的痛苦体验仍然驱之不去,持续回避于事件有关的刺激,并长期处于警觉焦虑状态

27恐怖症:是以恐怖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而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并主动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这种不安。患者明知恐惧情绪不合理、不必要,但却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其正常活动。28性别认同障碍: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异己性别的身份认同(不仅仅事项以作为另一性别而获得社会文化上的好处)。患者为自己的性别感到持久的不舒服,或者认为自己目前的性别觉得很不适合,性别认同与自己生理上的性别不一致,强烈地希望成为异性,常常寻求各种方法试图改变他们的身体特征。

29双相心境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疾病

30强迫思维:一些字句、话语、观念或信念,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干扰了正常思维过程,但又无法摆脱。表现形式有强迫怀疑、强迫性回忆、强迫性对立性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联想。

31广场恐怖症:又译场所恐怖症,病人害怕开放的空间或害怕离家或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处所;

32心理评估:是指通过观察、会谈和测验等手段来对来访者的心理或行为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分析描述的方法和过程。包括:观察法、会谈法和测验法

33 特殊恐怖症:又译特定恐惧症、单纯恐怖症,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出现的不合理焦虑;以儿童常见,恐惧对象有某些动物、昆虫、登高、雷电、黑暗、坐飞机、外伤或出血、锐器,以及特定的疾病等。

34临床评定:是介于结构会谈和自我报告之间的一种测定方式,即由熟知病人情况的医生对某些症状有无做出判断。这种方法比临床会谈省时,也比自我报告更客观,但实施的条件是病人必须是长期住院的患者或多次在某一心理治疗师处就诊,治疗师或医生才可能对该病人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以完成对于病人情况的临床评定。

35转换性障碍:是指身体机能发生障碍,比如瘫痪、麻痹、抽搐、失明、失音、失聪等,但无生理性或器质性的病变,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症状特点:对症状漠不关心;有直接应激事件,发作迅速;症状有选择性;催眠暗示治疗有效;不知道自己能正常行使功能,不是有意假装

36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同一个个体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身份或人格状态

37性别认同障碍: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异己性别的身份认同(不仅仅事项以作为另一性别而获得社会文化上的好处)。患者为自己的性别感到持久的不舒服,或者认为自己目前的性别觉得很不适合,性别认同与自己生理上的性别不一致,强烈地希望成为异性,常常寻求各种方法试图改变他们的身体特征。

38几种主要神经递质的作用:

乙酰胆碱(ACh):与睡眠和阿尔采默氏病有关

多巴胺(DA):(兴奋剂作用于多巴胺系统)过度的DA活动被认为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内啡肽(End):这类物质可能作用于脑内的阿片受体(如海洛因)内啡肽是体内的自然药物r-氨基丁酸(GABA):镇静剂就是通过增加GABA的活动来抑制焦虑的

去肾上腺素(NE):(躁狂,抑郁均为去甲肾上腺素异常)参与战斗和逃跑反应-心率加快和血压增高,在中枢神经系统,NE激活对危险的警觉

五羟色胺(5-HT):(重要的抑制作用)5-HT与NE的不平衡可能与严重的抑郁有关

39.DSM-4对于强迫思维的定义:

⑴在病程中某一时间所体验过的思想、冲动意念或表象,会反复或持久地很不合时宜地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

⑵这种思想、冲动意念或表象不单纯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过分担心;

⑶患者企图忽视或压抑这些思想、冲动意念或表象,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动来中和它们;

⑷患者认识到这些强迫性思想。冲动意念或表象都是他自己头脑的产物(并不是被强加的思想插入)

40.如何对自杀进行预防:

⑴评估自杀的危险因素:

①痛苦②计划③既往史④附加情况;

⑵热线干预与危机干预

41.张伯源提出的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以经验为标准以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为标准以统计和测量结果为标准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医学标准)

42.判定有无精神病性疾病的依据:是否有器质性病变、病程长短、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是否受损、有无自知力

43.DSM-Ⅳ中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⑴拒绝维持自己的体重在最低的正常体重水平或以上(以个人的年龄和身高计算);比如体重下降或在生长期不能达到应有的体重增加,从而导致体重持续低于标准体重的85%。

⑵尽管体重已经低于标准体重的下限,仍然极度害怕体重增加。

⑶对体重或体型的感知障碍;体重或体型状况在自我评价中有过分的影响作用;或否认目前低体重的危害性。

⑷已经成熟的女性出现闭经现象,即至少连续3个月没有月经(如果一个妇女是在激素作用下才来月经,也被认为是闭经)。

44异常心理学生物学模型的主要研究方法:遗传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45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

(1)遗传因素:①双生子研究②家庭研究③寄养子研究④染色体与基因研究

(2)神经生化研究:①多巴胺假说②5-HT假说③乙酰胆碱能假说(3)大脑及脑影像学研究

(4)社会心理因素:①早期的心理创伤、心理诱因和生活事件②心理学对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研究-心理动力学观点、家庭研究观点(5)心理病理学研究:①思维形式障碍②妄想③幻听

(6)认知功能研究

(7)产前和产后因素

46.心境障碍的主要病因:

郁的生物学因素:①遗传学因素②神经生理学的研究③生物化学研究④神经内分泌系统;

⑵抑郁的社会心理学因素:①心理动力学观点:对丧失的反应-自我惩罚、对丧失的补偿②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观点③行为主义的观点:消退、回避型社会行为、强化④认知理论的观点:Beck的理论、无助感和无望感的三种理论⑤社会因素

47.PTSD的发病原因:创伤性事件、生物学因素(遗传)、心理社会因素

48.疑病症指什么: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是最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之一,它的核心表现是焦虑或恐惧—对自己患有一种严重疾病的可能性的焦虑或恐惧,会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过分关注,坚信自己要的或已经患了一种严重的疾病,出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疑病症病人频繁出入医院,有一点需要强调,疑病症病人并不是在假装有病

49.疑病症与躯体形式障碍的区别: 躯体化障碍发病于青春期,多发于女性,常与其他障碍共病,有文化差异,患者有情感障碍问题,对自身情绪体验缺乏描述能力,缺乏象征意义,思维过于具体且僵化。与疑病症的区别:关注“症状”本身,而非疾病;对待症状的方式不同。

50.神经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者病前常有一定的人格基础

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会现实检验能力未受损害,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⑸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⑹一般自治力完整,有求治要求

51分离性遗忘与器质性遗忘的区别

分离性遗没有器质性损伤;选择性记忆缺失。丧失情节记忆,而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保存完好,外显记忆缺失,而内隐记忆却存在;逆行性遗忘;通常发生在重大创伤事件之后,有适应性意义;对症状漠不关心,在催眠状态下记忆可能恢复;伴随抑郁等其它精神症状,除人格解体外,所有分离性障碍都伴随遗忘。

52广场恐怖症临床表现的三个主要特点:

①焦虑症状:担心昏倒,或失去自控;植物性神经功能激活的表现;惊恐发作

②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人群拥挤的场合、封闭场所、难以立即逃到安全的地方等情境

③回避行为:立即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

53人格解体的常见症状:

精神方面:自我存在感丧失、自我统一感丧失、自我相同感丧失;

躯体方面:自身存在感丧失、自身所属感丧失、自身常态感丧失

变态心理学练习题举例及答案

、单选题 1.判别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的基本标准是 ( B ) 。 A. 适应不良 B .痛苦或损伤 C. 其他人感到不适 D .违背标准 2.病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对能引起正常人悲伤或愉快的事无动于衷, 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完全丧失,这种心理障碍是 ( C ) 。 A. 抑郁 B .情感倒错 C .情感淡漠 D .焦虑 3. 最早、最系统的应用医学模型对心理异常进行分类的学者是( C )。 A. 盖伦 B .希波克拉底 C. 克雷佩林 D.高尔登 4.关于区分变态心理非标准化方法的阐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 B .从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和行为 C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做是个体心智的低下 D .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 【答案】 C 5.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 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适应方式, 这种适应方式是 ( )。 A .积极适应 B .消极适应 C .主动适应 D .拒绝适应 【答案】 B 6.在常识性区分法中,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关键不包括( )。 A .有无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B .有无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C .有无个体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D .有无明显躯体反应 【答案】 D 练习题举例: 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 A .主 —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C .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的一致 原则 8. 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症状, 是为了( A .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 C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学标准 ”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原则的是( C )。 D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B )。 B .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D .对变态人格进行有效 的咨询 )现象,有时表现为意志

2020年(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重点和难点

《变态心理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精神病的认识 当下尽量不用精神病这壹说法。因为精神病这壹概念是壹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 当下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等。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针对对象:心理不健康)和心理治疗(针对对象: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工作对象。 2、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归类 课件上列举的症状有很多,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免容易混淆。首先要对总体分类有壹个大概的印象,就像抓住壹棵树的树干壹样: (壹)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和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感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二)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 归类中,壹些常见的考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思维鸣响属于壹种幻觉,而不属于思维障碍,谨防多选题中用来作干 扰项; (2)语词新作、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被洞悉感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这三个规律性不强的症状谨防考归类; (3)三个倒错: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倒错属于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意向倒错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4)俩个强迫: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强迫动作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5)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因规律性不强,谨防考归类多选题。 3、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鉴别 壹些容易混淆的关联症状需重点鉴别清楚: (1)非真实感和幻觉:非真实感是被动感受,环境不会“动”。幻觉可主动摄取, 感到环境“动”的诊断幻觉。 例:病人坚持睡走廊而不睡床,因为躺上床上即感到床摇得厉害。(幻觉)(2)内感性不适和内脏幻觉:性质是否明确,部位是否具体。 (3)思维破裂和思维不连贯: 意识是否清晰,基础疾病为器质性疾病仍是功能性疾病。

浙江省自考变态心理学试题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变态心理学试题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变态心理学试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变态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6053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2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5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同性恋属于( ) A.性指向障碍 B.性选择障碍 C.性偏好障碍 D.性身份障碍 2.个体的内部动员以作好应对外界紧张刺激的准备是应激反应的________阶段。( ) A.警戒期 B.报警期 C.抵抗期 D.衰竭期 3.从医学角度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表现、诊治和预防的学

科是( ) A.临床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精神病学 D.健康心理学 4.酒精属于( ) A.挥发性溶剂 B.致幻剂 C.中枢神经抑制剂 D.中枢神经兴奋药 5.“影视中的暴力镜头和黄色文化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有明显的塑造作用”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 ) A.认知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6.________被认为是变态心理学生物学观点的创始人。( ) A.巴甫洛夫 B.克雷圣林 C.希波克拉底 D.弗洛伊德 7.“将镜子挂在房门口”是( ) A.征兆 B.祈求 C.驱鬼 D.避邪 8.能自动缓解,疗效好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类型是( ) A.偏执型 B.青春型 C.单纯型 D.紧张型 9.全国流行学调查发现,神经症在临床门诊中的患病率是( )

心理笔记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量学概述 人的心理活动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主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像也是精神病学的对介。不过二门学科有侧重点,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说明心理异常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个体心理差异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与预后以后精神障碍康复。 学科简史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有三个方面: 保障人顺利的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变态心理学把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称为异常。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年提出的四类标准) 医学标准:神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如人的某种心时或行为疑为有病就需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出厂上认为该人有精神障碍。其民证明或行为表现,刚被视为疾病的症状,产生原因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病理的变化,是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 统计学标准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可根据统计学正态分布中的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标准的缺陷:如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很少,很少就会被认为病态。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心理测量内容受社会文化的制约。故统计学标准的普遍性也只是相对的。 内省经验标准 内省经验涵盖二方面:病人的内省经验,自我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的不舒适感,自认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二是观察者的内省经验。如观察者把自己看到的行为与过往经验相比,从而对被观察者做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判断有主观性)。 社会管适应标准 人能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因些说他的行为是一种社会适就性行为。如果器质或功能缺陷,使某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照社会认可方式行事,我们认为此人有精神障碍(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的比较得出)。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2020年(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考试试题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考试试题

09年11月三级考试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试题 单选: 32、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A)真性幻觉(B)假性幻觉 (C)主观幻觉(D)脑内幻觉 33、人于经历压力事件时且不感到孤独无助,这可能是()。 (A)认知支持系统的作用(B)心理调节能力强 (C)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D)压力适应能力强 53、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是()。 (A)能够互相转化的(B)无法进行分析的 (C)能够直接测量的(D)无法间接测量的 54、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壹种常见形式是()。 (A)思维奔逸(B)思维散漫 (C)被洞悉感(D)妄想心境 74、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 (A)心理不健康状态(B)异常心理状态 (C)功能性机能失调(D)神经过程紊乱 多选: 90、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 (A)总是感到不安(B)对他人意见过分敏感 (C)壹贯猜疑偏执(D)习惯性夸大潜于危险

104、正常心理活动能保证我们()。 (A)顺利适应环境(B)维持生理机能 (C)进行人际交往(D)认识客观世界 107、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 (A)能否提供和咨询密切联系的资料 (B)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 (C)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怎样解释 (D)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怎样解释 117、意志缺乏者的临床症状包括()。 (A)精神活动不协调(B)自知力不完整 (C)缺乏应有的主动性(D)生活极端懒散 技能考试部分案例四: 壹般资料:刘某,女性,l9岁,大学壹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刘某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总说上大学后追求者不断,受此影响,现已不能正常学习。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刘某的壹段鉴别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是些什么人追求你吗?。 刘某:太多了,我均受不了,无论上课仍是走于路上男同学均盯着我见,均喜欢我,说我漂亮,连老师也喜欢我,我们班的辅导员对我特别好,均结婚了,仍说要和我谈恋爱。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辅导员对你特别好? 刘某:我去教室,他就到教室等我,有时仍专门于路边等我,我有时没下课,他

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

《变态心理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精神病的认识 现在尽量不用精神病这一说法。因为精神病这一概念是一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 现在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等。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针对对象:心理不健康)和心理治疗(针对对象: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工作对象。 2、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归类 教材上列举的症状有很多,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免容易混淆。首先要对总体

分类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就像抓住一棵树的树干一样: (一)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感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二)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 性抑制。 归类中,一些常见的考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思维鸣响属于一种幻觉,而不属于思维障碍,谨防多选题中用来作干扰项; (2)语词新作、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被洞悉感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这三个规律性不强的症状谨防考归类; (3)三个倒错: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倒错属于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意向倒错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4)两个强迫: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强迫动作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5)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因规律性不强,谨防考归类多选题。

自考变态心理学(05626)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心理病症现象 (3) 第三章神经症 (5) 第四章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 (7) 第五章人格障碍 (10) 第六章心境障碍 (12)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 (14) 第八章进食与睡眠障碍 (16) 第九章性功能与性心理障碍 (19) 第十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1) 第十一章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23) 第十二章老年期精神障碍 (26)

第一章绪论 领会: 1.变态心理学评估的几种方法 (1)临床访谈 (2)行为评估 (3)身体检查 (4)心理测试 (5)生理心理评估 (6)脑成像技术 2.心理障碍的多维综合模型与经典的4大心理学对变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多维综合模型: 3.变态心理评估工具的基本元素 评估工具的基本要素:信度、效度、标准化。 识记: 1.变态心理的概念和标准p3 变态心理是一个很难精确定义的概念。一般认为,变态心理或在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三个基本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2.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10种分类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质。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青少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钱铭怡版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版《变态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什么就是变态心理学 (简答)变态心理学又称病理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动机与智力,意志活动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对这些就是异常进行分类与解释,阐明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原因与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简单地说,变态心理学就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名词)变态心理学就是探索、理解与预测人类心理异常的一门科学。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心理的原因、机制与心理结构问题。 (2)正常与异常的区别以及判断标准。 (3)心理异常的分类与表现特点。 (4)解释心理异常的心理学理论,都以各种学派对正常人格的观点为基础。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联系与区别: 变态心理学偏重于对异常心理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并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认识对精神病学也就是一种有益的促进。而精神病学侧偏重于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临床治疗以及护理与预防,它也就是变态心理学的基础之一,它的临床实践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的某些理论与假设。 心理异常的类别与范畴: (1)严重的心理异常;(2)轻度的心理异常;(3)心身疾病;(4)心身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但无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基础,也无明显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组疾病;(5)大脑疾患与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6)行为偏离与人格障碍;(7)药物依赖及儿童青少年障碍。

严重心理异常与轻度心理异常的区别 严重心理异常轻度心理异常 精神病症状重轻 社会适应丧失(严重适应不良) 部分丧失 人格改变明显部分 自知力没有有 主动求治不会会 心理异常就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与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心理异常的实质: 首先,异常的精神活动的就是大脑机能障碍的表现,这种障碍也有其物质基础。 其次,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即大脑的发展水平越高,症状就越丰富,但这种观点不应把大脑的高级机能与低级机能截然分开,两者就是有机联系的。 再次: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瞧,心理异常就是不健全的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应,所有症状都来源于客观现实,取材于现实生活。 变态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就是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提供划分心理异常的标准与有效的方法,并为各种临床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探明人类的心理活动的实质。从实践上说,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对心理异常的各种解释 首先,从统计意义上讲,心理异常就是指与某个确定的常模的偏离,当代很多作者都把统计上的偏离作为判断心理异常的标准。 第二,心理异常也被理解为就是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偏离。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10 分) 1.把心理异常解释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的学者是( B ) A 盖伦 B 希波克拉底 C 克雷佩林 D 高尔登 2.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 D ) A 美国 B 墨西哥 C 日本 D 匈牙利 3.在金赛等人提出的同性恋-异性恋比例表中,单一的异性恋和单一的同性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 35%,1% B 35%,4% C 80%,4% D 80%,10% 4?智力迟滞的边缘状态所指的智商(IQ)分数为(C ) A 70 - 84 B 75 ------ 84 C 70---79 D 65---79 5.人本主义理论认为,造成情感障碍的原因是( D ) A 自我惩罚 B 习得的无助感 C 高度的成就感 D 难以处理的独立状态 6.具有神经症行为风格的人在人际关系中通常带有明显的( A ) A 依赖倾向 B 暴力倾向 C 合作倾向 D 隐瞒倾向 7.心理防御机制中,不包括( C ) A 否认 B 合理化 C 学习 D 升华作用 8.被看作是心理治疗的“第三势力”的心理疗法是( B ) A 行为疗法 B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C 精神分析 D 认知治疗

9.若某患者经过长期训练可学会基本卫生习惯,但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需要他人照顾,基本丧失学习能力,情感幼稚,情绪反应容易过头,那么该患者属于( B ) 1 / 37 A 极度智力迟滞 B 重度智力迟滞 C 中度智力迟滞 D 智力迟滞的边缘状 态 10.先天愚型的智力迟滞又叫( B ) A 猫叫综合症 B 唐氏综合症 C 特纳综合症 D 弗伶综合症二.多选(每小 题1分,共5分) 1.吸毒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 A 超剂量中毒 B 戒断反应 C 自杀 D 多种物质混杂滥用中毒 2.变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 A 相关研究方法 B 实验方法 C 病史与临床方法 D 跨文化研究法 3.致依赖性物质包括( ) A 中枢神经抑制剂 B 中枢神经兴奋剂 C 致幻剂 D 挥发性溶剂 4.在自杀的治疗和预防中,现在普遍采用的方式有( ) A 社区调查 B 心理治疗 C 学校教育 D 热线电话 5.可以用来治疗单项抑郁症的药物包括( ) A 阿密替林 B 氟哌啶醇 C 氯丙嗪 D 丙咪嗪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从心身医学的观点出发,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为:紧张刺激--情绪反应--( )--细胞疾病--( ).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重点与难点最全版

(情绪管理)变态心理学重 点与难点

《变态心理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精神病的认识 当下尽量不用精神病这壹说法。因为精神病这壹概念是壹个日常概念。界定的范围不明确。 当下的概念体系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和非精神病性障碍。 所谓精神病性障碍是指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所谓非精神病性障碍是相对前者而来的,是指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各种心理障碍,比如:各种没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和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等等。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针对对象:心理不健康)和心理治疗(针对对象: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工作对象。 2、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归类 教材上列举的症状有很多,对于学习者来说,难免容易混淆。首先要对总体分类有壹个大概的印象,就像抓住壹棵树的树干壹样: (壹)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记忆和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感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 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二)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脑 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

(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 性抑制。 归类中,壹些常见的考点需要重点关注: (1)思维鸣响属于壹种幻觉,而不属于思维障碍,谨防多选题中用来作干扰项; (2)语词新作、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被洞悉感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这三个规律性不强的症状谨防考归类; (3)三个倒错:逻辑倒错属于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倒错属于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意向倒错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4)俩个强迫: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强迫动作属于精神运动性抑制(意志行为障碍)。 (5)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作态,强迫动作。因规律性不强,谨防考归类多选题。 3、常见异常心理的表现(症状)鉴别 壹些容易混淆的相关症状需重点鉴别清楚: (1)非真实感和幻觉:非真实感是被动感受,环境不会“动”。幻觉可主动 摄取,感到环境“动”的诊断幻觉。 例:病人坚持睡走廊而不睡床,因为躺上床上即感到床摇得厉害。(幻觉)(2)内感性不适和内脏幻觉:性质是否明确,部位是否具体。 (3)思维破裂和思维不连贯: 意识是否清晰,基础疾病为器质性疾病仍是功能性疾病。 (4)强迫观念和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

2018年自考《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1.变态心理学就是精神病学。 ( ×)2.思维奔逸现象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 √)3.思维破裂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词语杂拌。 ( √)4.神经症患者无器质性病变、自知力完整。 ( ×)5.神经症起病与患者的人格特征没什么关系。 ( √)6.精神疾病导致自杀死亡的患者中以心境障碍最多见。 ( √)7.冻火鸡法脱毒是指强制中断吸毒者的毒品供给, 使其戒断症状自然消退而达到脱毒目的的一种戒毒方法。 名题解释: 1、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不识症:患者不能把客观物体作为整体来感知,不能识别物体的性质和含义,不能说出物体的名称,这种感知异常现象称为"不识症". 3、错觉:错觉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歪曲的感知,即把客观外界存在着的某种事物感知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 4、幻觉:幻觉是一种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感知体验,即外界环境并不存在某种事物而主题却简直认为感知到该事物的存在. 5、遗忘症:对既往经验过的重大事件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出现完全性的遗忘,称为遗忘症. 6、虚构症:病人在回忆中把过去从未发生过而可能是纯属幻想

的事件,当作亲身的经历,并坚信确有其事. 7、似曾相识症:病人在接触到新的环境,事物或人的时候,好象过去曾经见到过或经历过,因而在自己的记忆中有一种早就体验过的熟悉的感觉. 8、病理性激情:是一种在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发作的,爆发性的情感异常. 9、情感倒错:是一种认识过程之间丧失其协调一致的联系而出现脱节的现象. 10、情感淡漠:情感淡漠的病人对慰藉的任何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如在生离死别或久别重逢的情况下病人表现得无动于衷. 11、违拗症:病人对别人加于他的动作和提示不仅没有相应的反应,而且加以抗拒。 12、刻板动作:病人在没有任何目的和意义的情况下,持久地,机械地重复做着一种单调的动作,称为刻板动作. 13、作态:病人做出一写古怪的,愚蠢的和做作的幼雅动作,姿势,步态或表情,使人感到好象故意装出来似的. 14易性症:易性症患者认定自己应有的性别与现有的性别特征和性别身份相违背.强烈希望借助医学手段改变自己的性器官外形和体态,向异性转化。 15易装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恋物症,表现为对异性衣着的特别喜爱反复出现穿戴异性服饰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 16双相心境障碍;即有抑郁与狂躁期的心理障碍.

变态心理学复习资料

投射:把自己内心存在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态度和行为推诿到他人身上或归咎于别的原因。 自我的防御机制:自我在为本我的服务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很多策略,称为自我防御机制,用来控制不能被接受的本我冲动,并避免或减少这些冲动引起的焦虑。 电休克疗法:亦称电抽搐治疗,一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全身抽搐,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患者。 当事人中心疗法:通过治疗师提供一种特殊的治疗关系,为当事人创造一种理想的心理氛围。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生物的自发活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方式,帮助病人改变认知,以减少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 心理诊断:指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评定个体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并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判断异常心理的程度和性质,以作出一个心理障碍或疾病的诊断。心理评估:是指评估者主要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状态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诊断的过程。 评估工具:信度、效度、标准化程度是选择恰当评估工具的条件。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内心活动予以量化。 人格测验:也称个性测验,测量个体行为独特性和倾向性等特征,最常用的方法有问卷法和投射技术。

投射测量:是指把模糊的刺激,诸如人物或事物图像呈现给来访者,让他们把看到的描述出来,临床工作者借助于此,对个体无法意识到的想法与感受进行评估的一种评估技术。 DSM-IV-TR: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标签化:将某人或某物定型化或归入某一类,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惊恐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的特定的情景,具有不可预测性。 恐怖症:一种持久的恐惧反应,他同危险的真实性是极其不成比例的。这种恐惧反应可能会妨碍到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特定恐怖症。 广泛性焦虑: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强迫观念:是持续反复的念头、影响或闯入意识的冲动。 强迫行为:是对强迫观念的反应,包括固定仪式(如洗手、检查、擦抹)或心理活动(如数数、祈祷或默默地重复某个词语)。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癔症:是指一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和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符。 分离性身份障碍:是一类以存在两种或多种独立的身份或人格状态和相应行为,并以不能回忆个人重要经历为特征的心理障碍。

变态心理学自考试卷01-0901-03带选择填空答案

2001年下半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变态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把心理异常解释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的学者是( B ) A、盖伦 B、希波克拉底 C、克雷佩林 D、高尔登 2.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墨西哥 C、日本 D、匈牙利 3.在金赛等人提出的同性恋-异性恋比例表中,单一的异性恋和单一的同性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B ) A、35%, 1% B、35%, 4% C、80%, 4% D、80%, 10% 4.智力迟滞的边缘状态所指的智商(IQ)分数为( C ) A、70----84 B、75----84 C、70---79 D、65---79 5.人本主义理论认为,造成情感障碍的原因是( D ) A、自我惩罚 B、习得的无助感 C、高度的成就需要 D、难以处理的独立状态 6.具有神经症行为风格的人在人际关系中通常带有明显的( A ) A、依赖倾向 B、暴力倾向 C、合作倾向 D、隐瞒倾向 7.心理防御机制中,不包括( C ) A、否认 B、合理化 C、学习 D、升华作用 8.被看作是心理治疗的“第三势力”的心理疗法是( B ) A、行为疗法 B、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C、精神分析 D、认知治疗 9.若某患者经过长期训练可学会基本卫生习惯,但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需要他人照顾,基本丧失学习能力,情感幼稚,情绪反应容易过头,那么该患者属于( B ) A、极度智力迟滞 B、重度智力迟滞 C、中度智力迟滞 D、智力迟滞的边缘状态 10.先天愚型的智力迟滞又叫( B) A、猫叫综合症 B、唐氏综合症 C、特纳综合症 D、弗伶综合症 二.多选(每小题1分,共5分) 11.吸毒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D ) A、超剂量中毒 B、戒断反应 C、自杀 D、多种物质混杂滥用中毒 12.变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BC) A、相关研究方法 B、实验方法 C、病史与临床方法 D、跨文化研究法 13.致依赖性物质包括( ABCD ) A、中枢神经抑制剂 B、中枢神经兴奋剂 C、致幻剂 D、挥发性溶剂 14.在自杀的治疗和预防中,现在普遍采用的方式有( BD ) A、社区调查 B、心理治疗 C、学校教育 D、热线电话 15.可以用来治疗单项抑郁症的药物包括( AD ) A、阿密替林 B、氟哌啶醇 C、氯丙嗪 D、丙咪嗪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从心身医学的观点出发,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为:紧张刺激--情绪反应--( 功能障碍)--细胞疾病--( 组织结构改变). 17.在比内-西蒙智力量表中,智商=( 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 18.有代表性的认知疗法包括:艾利斯创造的( 理性情绪疗法),贝克发展起来的( 认知转变法). 19.引起应激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 应激源),无论是愉快的还是厌恶的,产生的应激反应都是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历史上的观点 变态行为的定义 ?违反社会标准(norm violation) 准则(norm):告诉我们何为对错、何时何地应与谁在一起的规则 被接受和不被接受的行为,其分界线在哪里 什么样的不被接受的行为才被认为是“失调(disorder)” 准则是十分可变的,但在定义变态中又相当重要 ?统计标准(statistical rarity) 正态分布曲线,处于“黄金平均数”(大多数人)之外的就是变态;E.g. 精神发育迟滞 缺陷:没甚价值。无法区分优劣,分数论本身也是危险的,不应以分数完全评判一个人 ?个体不舒适感(这条标准应用最广泛)E.g. 判断青年吸毒成瘾者 个体会被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所折磨,故可以让人们自己判断是否变态 缺陷:评估行为时没有标准 ?行为适应不良 一个人能否运用他的方式来适应他的生活,与违反社会标准有所重叠 关注实际中的行为,故很有效,但应适用范围广就意味着价值不高 ?综合标准(要全面考虑) 注重价值(value):norm violation & 个体不舒适感 注重事实(facts):统计标准、行为适应不良 与群体有关的变态行为 不同群体间1)失调的分布不同;2)对心理失调的经历和表达方式不同;3)参照的准则不同会影响诊断 ?文化和种族之间的差异 美国的抑郁率是台湾农村的4倍,是新西兰的三分之一 ?性别差异 抑郁的男性—远离人群;抑郁的女性—依赖人 女性:抑郁、饮食障碍、焦虑更普遍;男性:滥用药物、反社会、偏执狂 变态行为的解释 ?医学模式(治疗变态行为最好由医生来进行;要住院、服药,而且所有术语都是医学的) 变态行为是一种病,每种行为都有具体的病因和一系列症状 变态行为是生物原因的,由身体功能损害而造成 批判:1)大多数变态行为仍未找出生物原因;2)医学模式助长了严重的恶习 发展成神经科学 ?心理学的方法 把异常归于个人在和环境互相作用中的心理过程 起因:忽视教育、创伤经历、社会知觉偏差、太多压力等 1.心理动力学:变态行为来源于童年的潜意识心理冲突 2.行为主义:来源于不良的学习,适应不良的行为得到强化,适应良好的行为却没被强化 3.认知理论:变态行为是对自己和环境的知觉和想法不适应所导致的 4.人际关系理论:是人际关系混乱的结果 5.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关注影响到诊断的歧视 变态行为的治疗:最好是综合治疗 影响因素:1)社会的性质(大v.小);2)如何解释这样的行为(不同解释引向不同治疗模式)

变态心理学考试(05626)复习应考小资料(知识点)

西师大自考 变态心理学(5626)应考资料 一、名词解释: 环境决定论:洛克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环境决定论。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幻觉是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换言之,幻觉是一种虚幻的主观直觉体验,主体的感受与知觉相似。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知觉障碍。 妄想是一种错误、委屈的病理性信念或判断,不理性与现实不符且不可能实现但坚信的错误信念。包括错误的判断与逻辑推理。 意向倒错:指患者的意志活动与正常人的意志相违背,难以理解。例如伤害自己等。 自知力是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自知力: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它是临床上判定病情轻重和病情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刻板动作是指随意、重复、刻板、没有功能的(常是节律性的)运动,亦称刻扳性运动障碍。本身不能构成任何已知的精神或神经科诊断。属非自伤性质的有:摇动身体、摇头、拔毛、拧头发、作态、弹指和拍手等。属自伤性质的有:反复撞头、打自己耳光、刺自己眼睛,及咬手、嘴唇或身体其他部位。刻板动作最常见于精神发育迟滞,亦常是儿童癫痫与自闭症的早期症状。 情感淡漠是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对自己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是如此。患者对周围发生时事漠不关心、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多见于单纯型或慢性精神分裂症。 强迫观念或强迫性思维,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思维内容障碍之一。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内容的荒诞,包括妄想、超价值观念和强迫观念。另外,国内临床医学专家将强迫症的表现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意向和行为两大部分,所以强迫观念也属于医学上的强迫症。 感知综合障碍指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空间距离产生与该事物不相符合的感知。 木僵指患者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处于完全的抑制状态,大小便潴留。由于吞咽反射的抑制,大量唾液积存在口腔内,侧头时顺着口角外流。 思维奔逸又称观念飘忽,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患者表现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如悬河、出口成章,诉述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思维敏捷,概念一个接一个不断涌现出来,说话增多,语速加快,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改变(随境转移),也可有音韵联想(音联)字意联想(意联)。多见躁狂症 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 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 焦虑障碍。 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所害 怕的特定事物或处境是外在的,尽管当时并无危险。 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当事人极 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 不相称,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 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 广泛性焦虑障碍简称广泛焦虑症,是以持续的显著紧 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 一种慢性焦虑障碍。 强迫观念或强迫性思维,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 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 摆脱。思维内容障碍之一。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 为思维内容的荒诞,包括妄想超价值观念和强迫观念 强迫行为是强迫症患者典型的症状”,是指按某种规 则或刻板程序做出重复的动作或活动,主要包括强迫 洗涤、强迫检查、强迫定式动作等。 癔症性躯体障碍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 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 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 而缺乏相应的机体器质性改变的基础。可由暗示诱 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多认为 文化落后地区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在16-35岁之间 女性多于男性,少数病人超过40岁,心理暗示治疗 效果好。 癔症性精神障碍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 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等引起。临床 主要表现为意识状态改变、情绪暴发、遗忘、身体障 碍等。其症状表现可具有做作、夸大和富有情感色彩 等特点,可因暗示诱发或消失;有反复发作倾向。多 认为文化落后地区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在16-35 岁之间,少数病人超过40岁女性多于男性。心理暗 示治疗效果好。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hysteria的译音。是一种常 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有人称其为 “疾病模仿家”。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 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而引起的一 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 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 器质性基础。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遗传,但性格牲 如情感丰富、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等具有 癔病性格特点的人是癔病的易患因素。 PTSD是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指人在遭遇或对抗 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这些经 验包括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 上的胁迫。有时候被称之为创伤后压力反应以强调这 个现象乃经验创伤后所产生之合理结果,而非病患心 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又译为创伤后压力症、创伤 后压力综合症、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重大打击后 遗症。 癔症性漫游症是分离性癔症的一种特殊形式,常在急 剧的精神刺激作用下发病,病人几乎总是从不顺心的 住所出走,到外地旅行,旅行地点可能是以往熟悉和 有情感意义的地方,此时病人意识范围缩小,但日常 的基本生活(如饮食起居)能力和简单的社交接触(如 购票、乘车、问路等)依然保持,他人看不出其言行 外表有明显异常,历时几十分钟到几天,清醒后对病 中经过不能回忆或仅能片断回忆。 急性应激障碍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 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多数病 人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症状与精神刺激的 内容有关,其病程与预后也与及早消除精神因素有 关。本症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 碍和精神病性障碍。可发生在各年龄期,多见于青壮 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适应性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是因 环境改变、职务变迁或生活中某些不愉快的事件,加 上患者的不良个性,而出现的一些情绪反应、及生理 功能障碍,并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 退。此种心理障碍常见于入伍新兵、大学新生、移民 或灾民之中。 暴露疗法是指让病人暴露在各种不同的刺激性情境 之中,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主要 分为两类:一类是快速暴露法,又称满灌疗法;另一 类是缓慢暴露法,即系统脱敏法。它是治疗恐怖症和 强迫症等神经症最常用的行为疗法。其治疗方式是使 用与应激有关的诱发刺激(如商场、公共车辆、会场 等),通过有步骤地反复暴露取得适应来消除病人的 应激反应。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 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 障碍。这类人一般较孤独、沉默、隐匿,不爱人际交 往,不合群。既无什么朋友,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 显得与世隔绝。他们虽然因此而痛苦,但并不能意识 到自身的问题。 分裂样人格障碍是以社会隔绝和情感疏远为特征的 一类人格障碍。最主要的特征是缺乏人际交往,有一 个普遍式的模式就是脱离了各类社会关系,很少与人 接触,常独处。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变态人格、精神病态、人 格异常等。所谓人格障碍,是指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 展起来的严重人格缺陷或病理人格改变,或者人格在 总体上不适应的一类心理疾病。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 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 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性 格,而另外一个是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 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气 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上的特点,比如 说,同样是劳动,可是气质不同的人表现就不同:有 的人动作快,但质量不高,这可能是胆汁质的人; 有的人很细致,但动作缓慢,可能是黏液质的人。气 质和性格这样构成了人格。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的一种分类,指的是患者既有 抑郁症也有躁狂症。抑郁症与躁狂症是两个不同的病 症,两者的外在表现相反,当抑郁症者出现了躁狂后, 就认为是双相情感障碍。出现这种状况一般是患者 先有抑郁症,抑郁症严重导致长时间失眠,接着就会 出现躁狂。 三元认知学说:贝克基于对大量抑郁症病人的治疗提 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抑郁症是由于个体对自身、现 在的经历以及将来的消极观念所产生的 森田博士的人际关系疗法:是有意通过与他人进行语 言与非语言的积极交流,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提 高心理激活水平的心理治疗方法。 心境障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 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原称“情感性精 神障碍”,现称“心境障碍”。本病实际上是多源的, 常见于精神科和内外科各科。心境障碍是指悲伤或情 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并且持久,超过了对生活事件 应激反应的程度。 环性心境障碍: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