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SBR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SBR工艺原理 (3)

第三章工艺流程描述 (4)

第四章 SBR工艺的特点 (6)

第五章 SBR工艺的适用范围 (8)

第六章主要工艺参数及其经验值 (9)

第七章 SBR工艺适用的规范、图集 (10)

第八章主要工艺设备 (11)

第九章主要管材 (11)

第十章国内典型案例 (11)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第一章概述

1.1污水处理综述

废水处理分为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在生化处理中又可分为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而厌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悬浮生长和吸附生长两大类,悬浮生长的典型方法为活性污泥法,而吸附生长即称作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有很多种衍生的工艺,本次主要探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来处理污水。

1.2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简介

活性污泥法是参照水体自净原理发展而来的,可以通过下面说明来加深对这一原理的理解。

假设有一污染物排放源,排放方废水首先直接进入某河流,此时,检测污染物排放口附近的河流水样,会发现测得的COD很高,但是,再到距排放口1km的地方去监测,测得的COD数值却降降低了很多,在到下游几乎检测不到污染物了,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稀释作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被稀释)。

(2)河流底泥的吸附作用(部分可沉降有机颗粒沉降到河流底部,进入河流底泥)。

(3)微生物降解(水体及河流底泥内的微生物分解了水体中的有机物)。

综上分析,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除物理稀释和空气中的化学氧化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水体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起了关键作用。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污水、废水处理工艺中,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食物(有机污染物)、氧气(曝气),就能看到目前生化处理中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

目前一般大型污水处理厂都会采用生化法来处理污水,这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物化法处理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品,处理费用较高。而生化法适合处理大流量污水、废水,这对运行成本的降低十分有利。

活性污泥法虽然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但是也有它的一些适用性,根据具体情况斟酌选择比较合适。下表列出该法的适用范围:

活性污泥法的适用范围

适用性说明

中低浓度污水、废水以进水浓度(COD)低于5000mg/L为佳

水质波动均匀不均匀水质需设置调节池

B/C比要求B/C比不低于0.3为佳

兼带氮磷去除的地物浓度要求低底物浓度对高氮磷去除存在影响

成分单一的工业废水需要补充外加营养源

1.3SBR工艺简介

该工艺是通过程序控制进水、反应、沉淀、滗水、闲置5个阶段,实现对废水的生化处理。

SBR反应器可以分为限制曝气、非限制曝气和半限制曝气3种。限制曝气是污水进入曝气池只做混合而不做曝气;非限制曝气是边进水边曝气;半限制曝气是污水进入的中期开始曝气,在反应阶段,可以始终曝气,为了生物脱氮,也可以曝气后搅拌,或者曝气、搅拌交替进行,其剩余污泥可以闲置阶段排放,也可以在进水阶段或者反应阶段排放。

SBR反应器运行方式应根据废水的性质确定,易降解的有机废水宜采用限制曝气进水方式,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宜采用非限制进水方式。各工序的时间控制欲最终处理指标有关。如处理中仅考虑到COD和BOD的处理效果,曝气时间可以适当减少,以达到节能的效果;若考虑到N、P的

去除,曝气时间至少需要4h;以处理工业废水及有毒有害废水为目标的运行方式建议采用短时间的搅拌加上长时间曝气。

第二章SBR工艺原理

好氧处理的主体就是微生物,而微生物的主体则是各种细菌。所以SBR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微生物生态学和菌群动力学。简单来说,一个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其有效运行的前提就是筛选出具有较好新陈代谢活性的微生物种群(活性污泥),从而实现净化污水的目的。红星污

泥生物絮体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构成,可将水中有机物氧化为有机物并合成新细胞,进而在二沉池内易于沉淀和分离。其主要特性就是絮体结构密实,不含过度生长的丝状菌,沉降性良好。

在SBR反应器中,由于进水阶段和反应阶段是在单一反应池内进行,并且存在多种运行模式,因此,SBR工艺相当于一个可变容积的完全混合式反应池与一个序批式反应池的组合工艺。因此,从时间考虑,SBR工艺的反应阶段完全处于一个真正的、理想的推流状态。需要明确的是,对于采用瞬时进水和静态净水的SBR反应器,实际上完全模拟了一个理想推流式反应池(PFR)。对于多个格室的连续反应池,其水流状态仅仅近似于推流状态。如果SBR反应池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始

终连续进水,也就是说没有纯粹的反应阶段,那么SBR系统与单个完全混合式反应系统十分相似。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不同基质浓度条件下的微生物,其细胞内酶的活性具有较大差异。

长期“暴露”于低基质浓度条件下的微生物,其生长速率缓慢,活性较弱。而长期暴露于高基质浓度条件下的微生物,其生长速率较快,活性较强。长期处于低基质环境中生长的微生物,其细胞内酶的活性将降低。然而当基质浓度逐渐上升之后,微生物细胞内可聚集加快生化反应速率的酶,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增加,活性增强。

此外,人们还发现多种微生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活性污泥吸附法得到有力的证明。当含油溶解性和非溶解性有机物的废水和污泥一起曝气时,BOD值在5~15min内急剧降低,然后缓慢上升,随后又急剧下降。BOD的第一次急剧下降是由于活性较强的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的结果,称之为“初期吸附去除作用”。随后的略有升高是由于被吸附的非溶解状态的

有机物经水解酶水解,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后,部分扩散于废水中,使得混合液中的BOD值升高。

具有较强吸附有机物能力的微生物,在有机物氧化、脱氮除磷等生化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高基质浓度条件下,首先溶解性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并以多聚有机物的形式在细胞内累积。

当基质匮乏时,诸如此类的储存物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从而使微生物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第三章工艺流程描述

在SBR反应中,曝气池与沉淀池合二为一,即生化反应和泥水分离在同一反应池内完成。SBR工艺每个周期可分为五个操作工序:进水,反应,沉淀,滗水,闲置。下图为一个典型运行周期的操作程序:

进水阶段:进水阶段为反应池接纳废水的阶段,在废水进入之前是前一周期排水或闲置状态,因

此反应池内有好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废水进入反应池内,池内液位升高,达到设定的水位时,停止进水。进水阶段仅仅是流入废水,不排放处理水,因此反应池具有调节池的功能。

反应阶段:废水注入达到预定容积后,进行曝气或搅拌反应,以达到去除有机物、硝化、脱氮除磷的目的。如果进行曝气,则系统处于好氧状态,通过好氧生物反应实现有机物氧化、氨氮硝化和吸磷反应。如果进行搅拌,并且存在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的情况下,则系统处于缺氧状态,通过缺氧生物反应实现反硝化脱氮和缺氧吸磷。如果系统不曝气,仅采用搅拌或静态,并且存在电子工体的情况下,则系统处于厌氧状态,通过厌氧反应实现有机物厌硝化、厌氧释磷。

沉淀阶段:停止曝气和搅拌,本阶段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混合液中污泥通过重力沉降实现固液分离,澄清的上清液待排出。由于静止沉降,因此沉淀效率很高。

闲置阶段:沉淀后到下一个周期之前的期间称为闲置阶段。为维持活性污泥的活性,必须进行搅拌或曝气,如考虑节能或厌氧状态下释磷,也可以不进行搅拌或曝气。

在SBR工艺中,剩余污泥的排放通常选择在沉淀阶段之后进行,而不是在反应几乎完成时或沉淀过程中,并且可以每周、每天或者任一周期内进行定期排放。由于SBR工艺是一个固定容积的活性污泥系统,当进水量较大时,处于闲置阶段的SBR反应器可起到调节池的功能。但是,如果通过调节池、出水池或其他有效方法来调节、控制进水量的变化,那么SBR工艺可以不设置闲置阶段。

以下为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图:

对于一个SBR污水处理厂,其采用的SBR反应池数量主要取决于总体处理目标和费用分析结果两个方面。从生化反应原理角度分析,为了能够适用并控制多变的进水条件,应增加SBR反应池的数量。此外,如果考虑废水处理的连续性,一般至少用2个SBR反应池交替进行。

第四章 SBR工艺的特点

SBR工艺是通过时间上的交替来实现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整个运行过程,它在流程上只有一个基本单元,将调节池、曝气池和二沉池的功能集于一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固、液分离等。经典SBR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为:进水→反应→沉淀→滗水→闲置。与其他处理工艺相比,有一下5点有点:

(一)工艺简单,节省费用

原则上SBR法的主体工艺设备,只有一个间歇反应器(SBR)。它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相

比,不需要二次沉淀池、回流污泥及其设备,一般情况下不必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

初次沉淀的。近年来对国外的SBR工艺污水处理厂进行调查,其中只有一个处理厂设置调节

池,另两个处理厂设初次沉淀池。纵观污水人工生物处理各种工艺方法,像SBR法这样简易

的工艺绝无仅有。ketchum等人的统计结果表明:采用SBR法处理小城镇污水,要比用普通活

性污泥法节省基建投资30%多。此外,采用如此简洁的SBR法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还有布置紧

凑、节省占地面积的优点。

(二)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

这是SBR法最大的优点之一。SBR法反应器中的底物和微生物浓度是变化的,而且不连续,因此,它的运行是典型的非稳定状态。而在其连续曝气的反应阶段,也属非稳定状态,但其底物(与有机物或BOD等价)和微生物(MLSS 表示)浓度的变化是连续的。这期间,虽然反应器内的混合液呈完全混合状态,但是其底物与微生物浓度的变化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plug flow)过程,并且呈现出理想的推流状态。

在连续流反应器中,有完全混合式与推流式两种极端的流态。在连续流完全混合式曝气池中的底物浓度等于出水底物浓度,底物流入曝气池的速度即为底物降解速率。根据生化反应动力学,由于曝气池中的底物浓度很低,其生化反应推动力也很小,反应速率与去除有机物效率都低。在理想的推流式曝气池中,污水与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液从池首端进入,呈推流状态沿曝气池流动,至池末端流出,此间在曝气池的各断面上只有横向混合,不存在纵向的“返混”。作为生化反应推动力的底物浓度,从进水的最高逐惭降解至出水时的最低浓度,整个反应过程底物浓度没被稀释,尽可能地保持了最大的推动力。

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所需要的水力停留时间Tc 或有效容积Vc -般要比间歇反应器相应的Tc 和Vc 大3倍。Ngωωn-Jern指出:如果为了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用3BR法曝气15min就够了。

笔者用SBR法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经2h的曝气便将反应器中的COD2000mg/L降到150mg/L左右。

(三)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

SBR法为了不同的净化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手段,灵活地运行。由于在时间上的灵活控制,为其实现脱氮除磷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它不仅很容易实现好氧、缺氧与厌氧状态交替的环境条件,而且很容易在好氧条件下增大曝气量、反应时间与污泥龄,来强化硝化反应与脱磷菌过量摄取磷过程的顺利完成;也可以在缺氧条件下方便地投加原污水(或甲醇等)或提高污泥浓度等方式,提供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使反硝化过程更快地完成;还可以在进水阶段通过搅拌维持厌氧状态,促进脱磷菌充分地释放磷。

应指出,上述复杂的脱氮除磷过程只有在A-A/O工艺中才能完成,而SBR法的单一反应器一个运行周期即可完成。具体操作过程、运行状态与功能如下;进水阶段,搅拌(厌氧状态释放磷)→反应阶段,曝气(好氧状态降解有机物、硝化与摄取磷)、排泥(除磷)、搅拌与投加少量有机碳源(缺氧状态反硝化脱氮)、再曝气(好氧状态去除剩余的有机物)→排水阶段→闲置阶段,然后进水再进入另一个运行周期。并曾做过进水与反应阶段用曝气与搅拌交替进行的运行方式脱氮的试验研究,其脱氮效率更高。

如果原污水中的P:BOD值太高,用普通厌氧/好氧法难于提高除磷率时,可以根据Phostrip法除磷的原理在SBR法中实现,只增加一个混凝沉淀池即可。可见,SBR法很容易满足脱氮除磷的工艺要求,在时间上控制的灵活性又能大大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

(四)防止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

污泥膨胀多为丝状性膨胀,在活性污泥法中间歇式最不易发生膨胀,完全混合式最容易引起膨胀。按照发生膨胀难易程度的排列顺序是:间歇式、传统推流式、阶段曝气式和完全混合式,同时发现其降解有机物(对易降解污水)速率或效率的高低,也遵循这个排列顺序。SBR 法能有效地控制丝状菌的过量繁殖,可从四个方面说明。

a. 底物浓度梯度大(也是F/M梯度),是控制膨胀的重要因素。完全混合式基本没有梯度,非

常易膨胀;推流式曝气池的梯度较大,不易膨胀;而SBR法反应阶段在时间上的理想推流状态,使F/M梯度也达到理想的最大,因此,它比普通推流式还不易膨胀。研究进一步证实,缩短SBR法的进水时间,反应前底物浓度更高,其后的梯度更大,SVI值更低,更不易膨胀。

b. 缺氧好氧状态并存。绝大多数丝状菌,如球衣菌属等都是专性好氧菌,而活性污泥中的细

菌有半数以上是兼性菌。与普通活性污泥法不同的是,SBR法中进水与反应阶段的缺氧(或厌氧)与好氧状态的交替,能抑制专性好氧丝状菌的过量繁殖,而对多数微生物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正因为如此,SBR法中限制曝气比非限制曝气更不易膨胀。

c. 反应器中底物浓度较大。丝状菌比絮凝菌胶团的比表面积大,摄取低浓度底物的能力强,

所以在低底物浓度的环境中(如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往往占优势。在SBR法的整个反应阶段,不仅底物浓度较高、梯度也大,只有在反应进入沉淀阶段前夕,其底物浓度才与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相同。

因此,所以说SBR法没有利于丝状菌竞争的环境。

d. 泥龄短、比增长速率大。一般丝状菌的比增长速率比其它细菌小,在稳定状态下,污泥龄

的倒数数值等于污泥比增长速率,故污泥龄长的完全混合法易于繁殖丝状菌。由于SBR法具有理想推流状态与快速降解有机物的特点,使它在污泥龄短的条件下就能满足出水质量要求,而污泥龄短又使剩余污泥的排放速率大于丝状菌的增长速率,丝状菌无法大量繁殖。

(五)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比推流式曝气池的耐冲击负荷以及处理有毒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强。

SBR法虽然对于时间来说是一个理想的推流过程,但是就反应器本身的混合状态仍属典型的完全混合式,因此具有耐冲击负荷和反应推动力大的优点。而且由于SBR法在沉淀阶段属于静止沉淀,加之污泥沉降性能好与不需要污泥回流,进而使反应器中维持较高的MLSS 浓度。在同样条件下,较高的MLSS浓度能降低F/M值,显然具有更强的耐冲击负荷和处理有毒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

若采用边进水、边曝气的非限制曝气运行方式,更能大幅度增加5BR法承受废水的毒性和高有机物浓度。国外此类实例很多,也是研究与开发的一个热点。

第五章 SBR工艺的适用范围

1.理论上SBR 工艺可应用于所有适用活性污泥法的污、废水处理。SBR 工艺过程不是空间推流式

反应,是在时间上的理想推流式反应,不设二沉池,不需要污泥回流,构筑物较少。

综合考虑SBR 工艺更适用于以下各种废水的处理:

(1)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厂矿企业的工业废水处理,尤其是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地方。

(2).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地方,如风景游览区、湖泊和港湾等,不但要去除有机物,还要求出水中除磷脱氮,防止河湖富营养化。

(3)SBR 系统可GB18918 一级A 的标准,符合再生水处理进水要求;

(4)用地紧张的地方;

(5)水资源紧缺的地方。SBR系统可在生物处理后进行物化处理,不需要增加设施,便于水的回收利用。

(6)对已建污水处理厂的改造等。

(7)用地紧张的地方。

2.SBR 的适用处理规模

过去制约SBR 工艺应用于大规模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因素是: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操作、管理、维护,对操作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近二、三十年以来,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国产化精密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设备的质量已经能够满足SBR 工艺的需求。国家已培养出大量高素

质人才。SBR主要适用的处理规模为中小污水处理厂。

第六章主要工艺参数及其经验值

1、运行周期(T)的确定

SBR的运行周期由充水时间、反应时间、沉淀时间、排水排泥时间和闲置时间来确定。充水时间(tv)应有一个最优值。一般取1~4h。反应时间(tR)是确定SBR 反应器容积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工艺设计参数,其数值的确定同样取决于运行过程中污水的性质、反应器中污泥的浓度及曝气方式等因素。对于生活污水类易处理废水,反应时间可以取短一些,反之对含有难降解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废水,反应时间可适当取长一些。一般在2~8h。沉淀排水时间(tS)一般按2~4h 设计。闲置时间(tE)一般按2h设计。

2、反应池容积的计算

假设每天污水量为q,反应池数量N,周期数n,单个反应池的处理水容积为V =q/n·N 1/2:污水排出比单个反应池的V =q/n·N ×2(m3/d)

3、曝气系统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曝气装置的能力应是在规定的曝气时间内能供给的需氧量,在设计中,高负荷运行时每单位进水BOD为0.5~1.5kgO2/kgBOD,低负荷运行时为1.5~2.5kgO2/kgBOD。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由于在同一反应池内进行活性污泥的曝气和沉淀,曝气装置必须是不易堵塞的,同时考虑反应池的搅拌性能。常用的曝气系统有气液混合喷射式、机械搅拌式、穿孔曝气管、微孔曝气器,一般选射流曝气,因其在不曝气时尚有混合作用,同时避免堵塞。

4、排水系统

⑴上清液排除出装置应能在设定的排水时间内,活性污泥不发生上浮的情况下排出上清液,排出

方式有重力排出和水泵排出。

⑵为预防上清液排出装置的故障,应设置事故用排水装置。

⑶在上清液排出装置中,应设有防浮渣流出的机构。

序批式活性污泥的排出装置在沉淀排水期,应排出与活性污泥分离的上清液,并且具备以下的特征:

1) 应能既不扰动沉淀的污泥,又不会使污泥上浮,按规定的流量排出上清液。(定量排水)

2) 为获得分离后清澄的处理水,集水机构应尽量靠近水面,并可随上清液排出后的水位变化而

进行排水。(追随水位的性能)

3) 排水及停止排水的动作应平稳进行,动作准确,持久可靠。(可靠性)

排水装置的结构形式,根据升降的方式的不同,有浮子式、机械式和不作升降的固定式。

5、排泥设备

设计污泥干固体量=设计污水量×设计进水SS浓度×污泥产率/1000

在高负荷运行(0.1~0.4 kg-BOD/kg-ss·d)时污泥产量以每流入1 kgSS产生1 kg计算,在低负荷运行(0.03~0.1 kg-BOD/kg-ss·d)时以每流入1 kgSS产生0.75 kg计算。反应池出泥进入简易的污泥浓缩池,能够获得2~3%的浓缩污泥。由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不设初沉池,易流入较多的杂物,污泥泵应采用不易堵塞的泵型。

第七章 SBR工艺适用的规范、图集

1、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3、GB 50053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4、GB 50334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CJJ60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6、HJ/T 1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7、HJ/T 96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8、HJ/T 101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9、HJ/T 1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10、HJ/T 24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竖轴式机械表面曝气装置

11、HJ/T 251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罗茨鼓风机

12、HJ/T 25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中、微孔曝气器

13、HJ/T 260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鼓风式潜水曝气机

14、HJ/T 27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旋转式滗水器

15、HJ/T 278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单级高速曝气离心鼓风机

16、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

17、HJ/T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

18、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

19、HJ/T 37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20、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设部,2001 年)

第八章主要工艺设备

主要需要的设备:一体化SBR反应器,水泵,搅拌机,曝气设备,滗水器,自控装置。具体设备原理,效果及厂家、报价见专项方案。

第九章主要管材

需要的管材有:不锈钢管、不锈钢板、玻璃钢管、碳钢管,碳钢钢板等,见附件。

第十章典型案例

东莞某工程实例

污水处理站位于东莞市虎门镇,是为瑞智空压机项目配套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该厂建有职工宿舍与员工餐厅,生活污水主要为厨房、浴室、卫生间及洗衣用水。污水处理站为室外半地上结构,动力设备及控制箱置于临近的设备房内。

1、设计依据

本工程排水量为250 m3/ d ,污水处理站24 h 运行。进、出水水质指标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 1996 一级标准确定。

表1 进出水水质指标 mg/L(pH除外)

项目COD Cr BOD5SS pH NH3-N P 植物油

进水300 200 200 6~8 35 4 40

出水100 30 70 6~9 15 0.5 20

2、工艺设计

2.1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见表1

污水管污泥管空气管

2.2各单元功能说明

格栅槽

工厂所排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具有多、杂的特点,例如袜子、头发等。设置格栅槽隔除这部分悬浮物,否则易堵塞水泵,影响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沉砂池

采用平流式曝气沉砂池,以去除水中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此法既能保护机件和管道免受损失,又可降低SBR 池的负荷。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如下:较普通沉砂池处理效果好,可以去除普通沉砂池不能去除的被有机物包覆的砂粒;由于曝气的作用,废水中的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砂粒互相摩擦并承受曝气的剪切力,砂粒上附着的有机污染物能够去除,有利于取得较为纯净的砂粒。从曝气沉砂池中排出的沉砂,有机物只占5 %左右,一般长期搁置也不腐败。

集水池

集水池用以均化水质。集水池设二台带自藉装置的潜污泵。

SBR 反应池

集水池的水由潜污泵定量打到SBR 反应池中,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后再排入消毒池进行进一步的处理。SBR 反应池内安装潜水式曝气、搅拌机,它的特点是可单独进行曝气和搅拌,气体来源为鼓风机,可满足SBR 反应池反应时曝气和待机、进水时搅拌的要求。因为SBR 反应池内厌氧、缺氧及好氧状态交替进行,所以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可以达到除磷脱氮的目的。

SBR 反应池设计参数如下:SBR 反应池2 座,交替运行;运行周期6 次/ d ;反应2 h ;沉淀1 h ;排水1 h ;污泥负荷:每kg MLSS·d 的BOD5 为0. 07 kg。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的缩写) 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主要特征是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 反应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沉淀等功能于一体,它的操作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等5 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开始到待机时间结束算作一个周期。下面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进水工序是反应池接纳污水的过程。在污水流入开始之前是前一个周期的排水或待机状态,因此反应池内剩有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这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作用,此时反应池内的水位最低。在进水过程所确定时间内或者说在到达最高水位之前,反应池的排水系统一直是在关闭状态。进水工序进行搅拌可达脱氮的目的。反应工序即当废水注入到预定容积后,进行曝气,以达到去除BOD、硝化、除磷的目的。

沉淀工序相应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次沉淀池。停止曝气和搅拌,活性污泥颗粒进行重力沉淀和上清液分离。传统活性污泥的二沉池是各种流向的沉降分离, 而SBR 的沉淀工序是静止沉淀,因而有更高的沉淀效率。沉淀出水的同时进行排泥,以防沉淀下来的磷在厌氧状态下再度释放。待机工序沉淀之后到下个周期开始的期间称为待机工序。待机工序进行搅拌,不仅节省能量,同时利于保持污泥的活性。

消毒池

消毒池的作用是杀死SBR 反应池出水中的微生物与细菌。消毒池采用折流式反应槽,接触时间为30 min。消毒药剂采用漂水。消毒池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

污泥干化池

沉砂池沉渣与SBR 反应池剩余污泥被污泥泵送入污泥干化池进行自然干化,然后再定期清运。滤出液回流格栅槽。

工艺特点

(1) 对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有较好的缓冲作用。(2) 不产生污泥膨胀,污泥指数不超过50~70 mg/ L。

(3) 不需进行连续曝气,且不需污泥、混合液回流系统,运行费用低。

(4) 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可达到除磷脱磷脱氮的目的。

(5) 污水处理站自动化程度高,系统按设定的工作参数进行工作,便于管理,处理效果好。

主要构筑物见表2。主要设备的选型见表3。

表2 主要构筑物

构筑物名称数量/座规格有效容积m3有效水深m

格栅槽 1 1.0m×0.6m×1.9m 0.6 1

沉砂池 1 2.0×4.0m×3.0m 17.4 2.7

集水池 1 3.0m×4.0m×3.0m 32.4 2.7

SBR反应池 2 5.0m×8.0m×4m 148 3.7

消毒池 1 5.0×1.85×3.0m 252 2.7

污泥干化池 1 2.0m×4.0m×1.0m 8

表3 主要设备的选型

设备名称数量/台型号使用数量/台功率/kw 每天运行时间/h 潜污泵 2 Q=21m3/h,H=10m 1 2 12

罗茨鼓风机 2 Q=170m3/h,H=11m 1 4 12

污泥泵 2 Q=10m3/h,H=12m 3 1 2 潜水曝气、搅拌机 2 2 2.2 12 滗水器 2 Q=50m3/h,H=14m 2 0.2 6

运行监测数据

本工程于2001 年底经东莞市环保局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 1996 一级标准。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 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1.002~1.006); 粒径:0.02~0.2mm; 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 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 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 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i)、无机物质(M 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① 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 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 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ixed Volatile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VSS = M a + M e + M i ; 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对城市污水,一般是0.75~0.85 ③ 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 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④ 污泥体积指数(SVI )(Sludge Volume Index ): 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 单位是 ml/g 。 ) /()/((%))/()/(l g MLSS l ml SV l g MLSS l ml SV SVI 10?== 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现象; 城市污水的SVI 一般为50~150 ml/g ; 三、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 1、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工艺特征:吸附和代谢的完整过程、完全生长周期、需氧量延池长逐渐降低。优点:处理效果好经验成熟。问题:前段缺氧后端富余能耗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弱 曝气活性污泥工艺特点:分段进水多段进水、需氧和供氧平衡、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完全混活性污泥工艺:特点:池中个点水质相同各部分有机物降解工况相同、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果差与推流式、易出现污泥膨胀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特点:吸附池能接触时间短、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低于传统法 SBR工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特点:工艺简单可省略掉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反应推动力大效率高、沉淀效果好、调节运行方式可脱氮除磷、便于自动控制、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 AB法工艺:特点:无初沉池、AB段有各自的微生物群体、A段起到微生物选择器作用、处理效果好、可分期建设 活性污泥工艺发展方向:提高氧利用率、减少占地面积、减少运行费用、提供自动化水平、强化净化功能 普通生物滤池:原理:污水时间以滴状喷洒在滤料表面,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并降解,使污泥得以净化。优点:BOD去除率高运行稳定节约能源。缺点:占地面积大进水负荷低易阻塞有气味问题 高负荷生物滤池:特征:大幅提高了滤池负荷、限制进水BOD值、采用处理水回流技术、均化水质加大水力负荷减轻臭味抑制滤池蝇 塔式生物滤池:特征:滤层内部的分层微生物的优势菌种、能抵御较高的冲击负荷、水量不超过10000m3/d、充氧效果好污染物降解速度快 曝气生物滤池:原理:过滤生物吸附与生物代谢作用净化污水。特征:三相接触充分O2的转移效率高、不需要沉淀池占地少、滤料3-5mm比表面积大微生物附着力强、不需要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 向上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在整个滤池高度上提供正压条件避免短流、延长反冲洗周期减少清洗时间和水,气的量 生物转盘:净水机理:当转盘浸没水中时有机物被生物膜吸附、转盘离开水面时固着水层从空气中吸收氧转移到生物膜和污水中、盘的搅动使大气中的氧进入水中、生物膜与水及空气交替接触去除BOD COD工艺特征:转速可调适用性强、耐冲击负荷、不需要污泥回流动力消耗低、不产生池蝇 生物接触氧化池:特征:采用蜂窝状波纹板状软性纤维状填料形成生物膜立体结构、完全混合型流态充氧抑制厌氧膜的增殖、负荷高处理时间短、可间歇运行、不需要污泥回流不产生污泥膨胀 厌氧法工艺:特征:污泥回流可降低停留时间、真空脱气设备可避免污泥上浮、冷却器使混合液降温抑制甲烷菌在沉淀池内活动 厌氧生物滤池:机理:涂料表面形成厌氧生物膜污水淹没通过滤料水中的有机物被截流吸附及分解。特征:生物量浓度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不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方便、适合于处理多种浓度的有机废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槽:特征:适合处理高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无需设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无需填料节约费用提高了容积利用率

3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sbr工艺设计.

设计总说明 本设计是3×104m3/d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工艺设计。该处理厂处理城市污水,根据当地环保部门水质调查及其他城市水质比调查,本城市对污水的处理主要包括COD、BOD5,对脱氮除磷也有要求。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污水厂东侧的受纳水体排污渠,出水最终排入某河,该河段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8918-2002)中的Ⅲ类功能水域,出水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B标准。 根据设计要求,该污水处理工程进水中氮磷含量偏高,在去除BOD5和COD 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脱氮除磷处理,同时,本污水厂处理水量较小,故采用SBR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本工艺的主要构筑物包括格栅、污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厌氧池、SBR、接触消毒池、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等。污水进入污水厂经过中隔栅后经污水泵房提升进入细格栅,在进入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随后进入厌氧池对污水进行水解酸化,再进入SBR池反应,然后进入接触消毒池消毒,污水达到水质要求,经过计量槽后排出污水。SBR的剩余污泥经过污泥泵房提升后进入集泥井,再进入浓缩池浓缩,浓缩后的污泥含水量减少再进入贮泥池,随后进入污泥缩水车间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外运。 本设计污水处理采用了SBR工艺,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工艺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经过这个废水处理工艺的废水可达到设计要求,可以直接排放。产生的污泥经过浓缩、压滤等处理后,进行堆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设计书的主要内容为设计资料、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污水污泥的计算、污水厂平面布置的选择、人员的配置以及工程技术经济的分析。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SBR工艺;脱氮除磷;污泥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AB法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AB法处理工艺(Adsorption—Biooxidation) 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由A级曝气池、中间沉淀池、B级曝气池和最终沉淀池组成。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生物主要为短世代的细菌群落,去除BOD达50%以上。A级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 6kgBOD/(m3·d)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似,负荷较低,- 48 - Technical Department Document 泥龄较长。A级与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AB法A段效率很高,并有较强的缓冲能力,B段起到出水把关作用,处理稳定性较好。对于高浓度的污水处理,AB法具有很好适用性的,并有较高的节能效益。尤其在采用污泥消化和沼气利用工艺时,优势最为明显。但是,AB法污泥产量较大,A 段污泥有机物含量极高,污泥后续稳定化处理是必须的,将增加一定的投资和费用。另外,由于A 段去除了较多的BOD,可能造成炭源不足,难以实现脱氮工艺。对于污水浓度较低

的场合,B段运行较为困难,也难以发挥优势。 目前有仅采用A段的做法,效果要好于一级处理,作为一种过渡型工艺,在性能价格比上有较好的优势。一般适用于排江、排海场合。 AB法在欧洲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到1987年止,已经有22家AB 法污水处理厂投产,21家在建设和规划中。近年来,国内有关单位也对AB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实践证明该工艺是近代污水处理技术中的一项新发展。 1 进水 2 细格栅 3 沉砂池 4 A段曝气池 5 中间沉淀池 6 回流污泥 7 剩余污泥回流 8 浮滓去除 9 污泥调节池 10 B 段曝气池 11 最终沉淀池 12 出水排放 13 剩余污泥至另一处理厂 14 格栅截留物排除 15 沉砂排除 AB工艺的主要特征 1) A级污泥负荷很高,B级污泥负荷较低; A级和B级的微生物群体特性明显不同,并通过互不相关的两套回流系统严格分开。 - 49 - Technical Department Document 2) 不设一沉池,使A级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生物动力学系统。 3) A级可以根据污水组分的不同实行好氧或缺氧运行。 AB工艺的典型设计参数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除磷_水处理技术SBR工艺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进水,反应(曝气)、沉淀、出水、排泥等五个程序进行操纵,从污水的进进开始到排泥结束称为一个操纵周期,这种操纵通过微机程序控制周而复始反复进行,从而达到污水处理之目的。因此SBR工艺最明显的工艺特点是不需要设置二沉池和污水,污泥回流系统;通过程序控制公道调节运行周期使运行稳定,并实现除磷脱氮;不设二沉淀池及省却回流系统,占地少,投资省,基建和运行费低,适合于中小水量污水处理的工艺,但由于该工艺是稳定状态下运行的活性污泥工艺,产业化运用时间较短,尚无十分成熟的设计、运行、治理经验,因此SBR工艺是一种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的技术。

MSBR(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指的是改良式序列间歇反应器,是C.Q.Yang等人根据SBR技术特点,结合传统活性污泥法技术,研究开发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污水处理系统。MSBR既不需要初沉池和二沉池,又能在反应器全充满并在恒定液位下连续进水运行。采用单池多格方式,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SBR 技术的优点。不但无需间断流量,还省去了多池工艺所需要的更多的连接管、泵和阀门。通过中试研究及生产性应用,证明MSBR法是一种经济有效、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的污水处理工艺。

特点 1.1 MSBR的基本组成反应器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曝气格和两个交替序批处理格。主曝气格在整个运行周期过程中保持连续曝气,而每半个周期过程中,两个序批处理格交替分别作为SBR和澄清池。 1.2MSBR的操作步骤在每半个运行周期中,主曝气格连续曝气,序批处理格中的一个作为澄清池(相当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作用),另一个序批处理格则进行以下一系列操作步骤。 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注:以下简称UASB) 厌氧生物处理过程能耗低;有机容积负荷高,一般为5-10kgCOD/m3.d,最高的可达30-50kgCOD/m3.d;剩余污泥量少;厌氧菌对营养需求低、耐毒性强、可降解的有机物分子量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产出的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全社会提倡循环经济,关注工业废弃物实施资源化再生利用的今天,厌氧生物处理显然是能够使污水资源化的优选工艺。近年来,污水厌氧处理工艺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出现,包括有厌氧接触法、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档板式厌氧法、厌氧生物滤池、厌氧膨胀床和流化床,以及第三代厌氧工艺EGSB和IC厌氧反应器,发展十分迅速。而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注:以下简称UASB)工艺由于具有厌氧过滤及厌氧活性污泥法的双重特点,作为能够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再生清洁能源——沼气的一项技术。对于不同含固量污水的适应性也强,且其结构、运行操作维护管理相对简单,造价也相对较低,技术已经成熟,正日益受到污水处理业界的重视,得到广泛的欢迎和应用。 本文试图就UASB的运行机理和工艺特征以及UASB的设计启动等方面作一简要阐述。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指导教师刘军坛 学号 130909221 姓名秦琪宁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引言 (4) 1.1设计依据的数据参数 (4) 1.2设计原则 (5) 1.3设计依据 (5)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比较及选择 (6) 2.1 选择活性污泥法的原因 (6)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设计计算 (7) 3.1设计流量的计算 (7) 3.2格栅 (9) 3.3提升泵房 (9) 3.4沉砂池 (10) 3.5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 (11) 3.6曝气池 (15) 第四章平面布置和高程计算 (25) 4.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5) 4.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26) 第五章成本估算 (27) 5.1建设投资 (27) 5.2直接投资费用 (28) 5.3运行成本核算 (29) 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0)

摘要 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设计规模是200000m3/d。该生活污水氨氮磷含量均符合出水水质,不需脱氮除磷,只考虑除掉污水中的SS、BOD、COD。传统活性污泥法是经验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污泥处理工艺为污泥浓缩脱水工艺。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从泵房到沉砂池,经过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消毒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首先进入浓缩池,进行污泥浓缩,然后进入贮泥池,经过浓缩的污泥再送至带式压滤机,进一步脱水后,运至垃圾填埋场。本设计的优势是:设计流程简单明了,无脱氮除磷的设计,节省了成本,该方法是早期开始使用的一种比较成熟的运行方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BOD 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适用于对处理效果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城市污水多采用这种运行方式。 关键词:城市污水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泥浓缩

污水处理SBR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SBR工艺介绍 1.1在污水系统日常运行中,我们经常听到SBR法,那么SBR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说SBR工艺。SBR是现行的活性污泥法的一个变型,它的反应机制以及污染物质的去除机制和传统活性污泥基本相同,仅运行操作不一样。 1.2SBR工艺的基本原理 1.2.1SBR的操作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等5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开始到待机时间结束算做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一切过程都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池内依次进行,这种操作周期周而复始反复进行,以达到不断进行污水处理的目的。因此不需要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必需设置的沉淀池、回流污泥泵等装置,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在空间上设置不同设施进行固定地连续操作;而SBR是在单一的反应池内,在时间上进行各种目的不同操作。 1.2.2SBR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全称为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process,缩写SBR,是按照间歇曝气的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按照顺序运行和间歇操作,其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1.2.3进水工序 1.2.3.1进水工序是反应池接纳污水的过程。在污水流入开始之前是前个周期的排水或待机状态,因此反应池内剩有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这相当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作用,此时反应池内的水位最低。在进水时间内或者说在到达最高水位之前,反应池的排水系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1.2.3.2一般间断的来水通常采用一个反应器即可满足需要,但若是连续来水,如24小时生产的工厂废水,几乎是连续排放的,那么一个反应池就处理不了全部污水,这样处理系统就需要多个反应池来组成。这种连续进水的SBR系统,称为连续时进水间歇式活性污泥法(CFIO)。

8.1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微孔曝气器、管式曝气器、污水厂、水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一、活性污泥法由五部份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②二沉池: 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③回流系统: 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呈悬浮状态。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 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 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

五种污水处理工艺

五种典型的工艺 (1)间歇活性污泥法(SBR) 间歇活性污泥法也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个或多个SBR池组成,运行时,废水分批进入池中,依次经历5个独立阶段,即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进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应及沉淀用时间控制,一个运行周期的时间依负荷及出水要求而异,一般为4~12h,其中反应占40%,有效池容积为周期内进水量与所需污泥体积之和。 比连续流法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耐负荷冲击的能力强;由于底物浓度高,浓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现缺氧、好氧状态,能抑制专性好氧菌的过量繁殖,有利于生物脱氮除磷,又由于泥龄较短,丝状菌不可能成为优势,因此,污泥不易膨胀;与连续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装置结构简单,当水量较小时,只需一个间歇反应器,不需要设专门沉淀池和调节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运行费用低。 (2) 吸附再生(接触稳定)法 这种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较短的时间里(10~40min),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悬浮的和胶态的有机物,再通过液固分离,废水即获得净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饱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回流的,引入再生池进一步氧化分解,恢复其活性;另一部分剩余污泥不经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处理系统。 分别在两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两段进行。它适应负荷冲击的能力强,还可省去初次沉淀池。主要优点是可以大大节省基建投资,最适于处理含悬浮和胶体物质较多的废水,如制革废水、焦化废水等,工艺灵活。但由于吸附时间较短,处理效率不及传统法的高。(3)氧化沟 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沟槽中设置两个曝气转刷(盘),也有用表面曝气机、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气装置的。曝气设备工作时,推动沟液迅速流动,实现供氧和搅拌作用。 与普通曝气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基建投资省,维护管理容易,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污泥产量少,还有较好的脱N、P作用,适应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4)连续进水周期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应器前部设有预反应区(占池容积的10%)。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并实现连续进水,间歇排水。预反应区一般处在厌氧和缺氧状态,有机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该区还具有生物选择作用,抑制丝状菌生长,防止污泥膨胀。被吸附的有机物在主反应区内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应连续进水,解决了来水与间歇进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该工艺沉淀效果较差、净化效果变差,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泥负荷较低,反应时间长,设备容积增大,投资较大。 (5)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A/O)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机物(如VFA),并以PHB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其所需的能量来自聚磷链的分解。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基质对随回流混合液带入的NO3- 进行反硝化。废水进入好氧池时,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的PHB而获得能量,供细菌增殖,同时将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体内,并以聚磷链的形式贮存起来,随后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系统中好氧区的有机物浓度较低,正有利于该区中自养硝化菌的生长。 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工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较短;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 2.5%以上;厌氧-缺氧池只需轻缓搅拌,使之混合,而以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计算机辅助设计 从目前的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的研究、应用及发展趋势来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能称得上是一种简易、快速且低耗的污水处理工艺,非常适用于水质水量变化大的中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处理,以及易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处理。因此,SBR工艺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处理工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渗透到水处理专业,并被专业人员接受和使用。但目前建筑给排水CAD软件应用广泛,污水处理工程设计CAD系统则研究较少。SBR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也是计算机技术同污水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积极实践,对促进当前污水处理工程CAD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SBR工艺设计计算 SBR工艺设计计算包括SBR反应池容积的确定以及需氧量、污泥量的计算。 SBR工艺设计方法主要分两大类:经验设计法。动力学模式设计法[1]。经验设计法指污泥负荷率法,污泥负荷率是影响曝气反应时间的主要参数,污泥负荷率的大小关系到SBR反应池容积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目前的工程设计中应用较广泛。动力学模式设计法则是根据进水、出水和SBR系统的各种参数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后进行设计。由于动力学模式设计方法用于工程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优化,因

此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针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仍沿用经验设计法。 1.1 参数选取 污泥负荷率与SBR反应池内的混合液污泥浓度是SBR设计与运行的重要参数[2]。 ①对生活污水,污泥负荷普遍采用BOD污泥负荷,其参数值为:高负荷运行时取0.2-0.4kg[BOD5]/(kg[MLSS]·d),低负荷运行时选用0.03-0.07kg[BOD5]/(kg[MLSS].d)。 ②反应池内的污泥浓度(MLSS)可考虑取值3000-5000mg/L。 ③SVI值取90-150mL/g。 ④每周期运行时间一般tr=4.8-12h。 1.2 设计计算步骤 ①确定一个运行周期内曝气时间所占的比例e,根据BOD污泥负荷Ns,计算所需污泥量M; Ns=QS0/eXV (1) M=XV=QS0/eNs (2) 式中:X——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浓度(MLSS),mg/L; Q——平均日污水量,m3/d; S0——进水基质浓度,mg/L; V——反应池总有效容积,m3。 ②根据SVI值和污泥量,计算沉淀时所需的污泥体积Vm; Vm=SVI·M (3) ③确定SBR反应池的个数n,引入每周期运行时间tR,计算每周

03-第三章活性污泥法030916

第三章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 污泥法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在池呈悬浮状态; 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 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1.002 1.006);

粒径:0.02~0.2 mm ; 比表面积:20~100cm 2/ml 。 ② 生化性能: 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 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 )、微生物源代的残留物(M e )、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 解的有机物(M i )、无机物质(M ii )。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① 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 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 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ixed V olatile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VSS = M a + M e + M i ; 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对城市污水,一般是0.75~0.85 ③ 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 olume ): 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④ 污泥体积指数(SVI )(Sludge V olume Index ): 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 单位是 ml/g 。 )/() /((%))/()/(l g MLSS l ml SV l g MLSS l ml SV SVI 10?= = 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 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现象; 城市污水的SVI 一般为50~150 ml/g ; 三、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

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原理

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原理 一、活性污泥的形态、组成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法工艺 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图2-5-1)。废水经初次沉淀池后与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生物细胞,并氧化成为最终产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才被代谢和利用。废水由此得到净化。净化后废水与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内进行分离,上层出水排放;分离浓缩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其余为剩余污泥,由系统排出。 2.活性污泥的形态和组成 活性污泥通常为黄褐色(有时呈铁红色)絮绒状颗粒,也称为“菌胶团”或“生物絮凝体”,其直径一般为0.02~2mm;含水率一般为99.2%~99.8%,密度因含水率不同而异,一般为1.002~1.006g/m3;活性污泥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一般为20~100cm2/mL。 活性污泥由有机物及无机物两部分组成,组成比例因污泥性质的不同而异。例如,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其有机成分占75%~85%,无机成分仅占15%~25%。活性污泥中有机成分主要由生长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群体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如图2-5-2所示),其中以各种细菌及原生动物为主,也存在着真菌、放线菌、酵母菌以及轮虫等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上还吸附着被处理的废水中所含有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质,在有机固体物质中包括某些惰性的难以被细菌降解的物质。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10.5.7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 Sequencing Batch Reacter Activated Sludge Procee,其机理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完全相同。 SBR工艺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进水,反应(曝气)、沉淀、出水、排泥等五个程序进行操作,从污水的进入开始到排泥结束称为一个操作周期,这种操作通过微机程序控制周而复始反复进行,从而达到污水处理之目的。因此SBR工艺最显著的工艺特点是不需要设置二沉池和污水,污泥回流系统;通过程序控制合理调节运行周期使运行稳定,并实现除磷脱氮;不设二沉淀池及省却回流系统,占地少,投资省,基建和运行费低,适合于中小水量污水处理的工艺,但由于该工艺是稳定状态下运行的活性污泥工艺,工业化运用时间较短,尚无十分成熟的设计、运行、管理经验,因此SBR工艺是一种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的技术。

(1)SBR工艺特点 ①工作原理 SBR是活性污泥法的一个变型,它的反应机理以及污染物质的去除机制与传统活性污泥基本相同,仅运行操作不同,操作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排水——排泥5个程序,在一个周期均在一个设有曝气和搅拌装置的反应器(池)中进行,这种操作周而复始进行,以达到不断进行污水处理的目的,省却二沉池和污水、污泥回流系统。 传统SBR工艺在工程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在进水流量较大的情况下,需对反应系统进行调节,如果处理出水要求同时除磷脱氮,则更需对工艺流程进行必要的改造,因而在实际应用中SBR逐渐发展了各种新形式。 ②循环式CAST(CASS)系统 CAST是SBR工艺的一种新型式,称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亦称CASS)它分为主

活性污泥法实验

活性污泥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掌握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控制参数(如污泥负荷、泥龄、溶解氧浓度)对系统的影响; 2、加深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3、掌握生化反应动力学系数K 、Ks 、Vmax 、Y 、Kd 、a 、b 等的测定。 二、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氧参与的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整个过程包括微生物的生长、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整个过程变化规律如何正是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活性污泥生化反应动力学内容包括: (1)底物的降解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有机底物浓度、活性污泥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3)有机底物降解与氧需。 1、底物降解动力学方程 Monod 方程: S Ks S V dt dS +=- max (1) Vmax-------有机底物最大比降解速度, Ks-----------饱和常数, 在稳定条件下,对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有机底物进行物料平衡: 0)(=++-+dt dS V Se Q R Q Se Q R Q So (2) 整理后,得

dt dS V Se So Q - =-)( (3) 于是有 S Ks S V Xt Se So XV Se So Q +=-=-max )( (4) 而M F Xt Se So XV Se So Q /)(=-=-,F/M 为污泥负荷。 完全混合曝气池中S=Se ,所以(4)式整理后可得 max 11max V Se V Ks Se So t X +=- (5) (5)式为一条直线方程,以Se 1 为横坐标,Xt Se So -(污泥负荷)为纵坐标,直 线的斜率为 max V Ks ,截距为max 1 V ,可分别求得max V 、Ks 。 又因为在低底物浓度条件下,Se<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 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 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 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1.002~1.006); 粒径:0.02~0.2 mm; 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 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 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 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i)、无机物质(M 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① 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 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 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ixed Volatile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VSS = M a + M e + M i ; 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对城市污水,一般是0.75~0.85 ③ 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 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④ 污泥体积指数(SVI )(Sludge Volume Index ): 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 单位是 ml/g 。 ) /()/((%))/()/(l g MLSS l ml SV l g MLSS l ml SV SVI 10?== 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现象; 城市污水的SVI 一般为50~150 ml/g ; 三、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 1、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简述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新工艺详细说明

简述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新工艺详细说明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后果缺乏认识,致使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用污泥处理设备处理造纸厂白液,可回收白液中的纸浆,提高造纸厂回收率。若都用振动脱水机对酿酒厂的酒槽和造纸厂的白液进行脱水处理,对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和消除污染公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设计 活性污泥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就是生物絮凝体,上面栖息、生活着大量的好氧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在氧分充足的环境下,以溶解型有机物为食料获得能量、不断生长,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该方法主要用来处理城市污水和低浓度的有机工业污水。所用设备一般由曝气池、二沉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出系统构成,曝气池是其中最主要的系统。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由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供氧装置以及回流设备组成。由初沉池流出的污水与二沉池底部流出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 曝气池,并在曝气池充分曝气,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并与

污水充分接触,同时保持曝气池好氧条件,保证好氧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使污水得到净化。二次沉淀的作用:一是将活性污泥与已被净化的水分离;二是浓缩活性污泥,使其以较 高的浓度回流到曝气池。二沉池的污泥也可以部分回流至初沉池,以提高初沉效果。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 曝气池实际上是一种生化反应器,是活性污泥系统的核心设备,活性污泥系统的净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曝气池的功能是否能够正常发挥。混合液的流态曝气池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和二池结合型三类。严格来说,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只具理论上的意义,工程实践中曝气池的构造和曝气方式密切相关。根据曝气方式的不同,曝气池又可分为鼓风曝气式曝气池和机械曝气式曝气池。 污水处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各种方法将生活污水和生产废 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按其作用原理可将污水处理方法分为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简称为物理法)、污染物的化学转换技术(简称化 学法)、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转换技术(简称物化法)、污染 物的生物化学转换技术(简称生化法)等4大类。而按照处理程度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实验讲义(2015-0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实验讲义 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也称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即SBR工艺(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一.实验目的 1.应熟练掌握SBR活性污泥法工艺各工序操作要点; 2.熟练掌握活性污泥浓度、COD和SV%的测定方法; 3.了解SBR活性污泥工艺曝气池的内部构造和主要组成; 4.了解有机负荷对有机物去除率及活性污泥增长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SBR工艺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去除有机物的机理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同。但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序批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水质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身,无污泥回流系统。正是SBR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 1、理想的推流过程(流态上属于完全混合式,有机物降解方面是随时间上的推流)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序批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SBR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进水反应沉淀闲置 图1 SBR工艺曝气池运行工序示意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