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生态学重点总结【精华】

普通生态学重点总结【精华】

普通生态学重点总结【精华】
普通生态学重点总结【精华】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

第五章生态系统

第六章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第七章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

第一章绪论

一.生态学的定义

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E.Haeckel,1866)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

?生物在其历史条件下的适应;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种群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实则上包含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4个理论主体。

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埃

尔顿,1927)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Andrenathes,1954)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E.P.Odum,1956)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

●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E.P.Odum,1997)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971,Odum,《生态学基础》: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1)一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

(2)该地区营养物质和水等非生命物质的质量和分布。

(3)各种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光、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5)环境对生物的调节(如光周期现象)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如固氮作用)

三、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

●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

1、生态学发展简史

(1)生态学萌发阶段(时期)

●公元16 世纪以前:

在我国:公元前1200 年《尔雅》一书,草、木;

公元前200 年《管子》―地员篇‖;

公元前100 年前后,农历确立了24 节气,同时《禽经》一书(鸟类生态)问世;

《本草纲目》。

●在欧洲:公元前285 年也有类似著作问世。

(2)近代生态学阶段

●建立时期:

17世纪后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

1792年德国植物学家C.L.Willdenow出版了《草学基础》;

1807年德国A.Humbodt出版《植物地理学知识》提出―植物群落‖―外貌‖等概念;

1798年T.Malthus《人口论》的发表;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866年Haeckel在他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先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学定义。

1895年E.Warming发表了他的划时代著作《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改写成《植物生态学》)。

●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1)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著作与教科书出版。

代表作:C.Cowels(1910)发表的《生态学》;

F.E.Chements(1907)发表的《生态学及生理学》;

前苏联苏卡切夫的《植物群落学》(1908)、《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

A.G.Tamsley(1911)发表的《英国的植被类型》等;

R.N.Chapman(1931)的《动物生态学》;

中国费鸿年(1937)的《动物生态学》;

特别是W.C.Alle(1949)等的《动物生态学原理》出版,被认为是动物生态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2)学派的形成:主要有

①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结构分析为特点。代表人物:G.E.Du Rietz

②法瑞学派:注重群落生态外貌,强调特征种的作用。代表人物是J.Braum-Blanquet

③英美学派:以动态和数量生态为特点。代表人物是Clements和Tansley

④俄国学派(前苏联学派):植物(群落)与地学结合。代表人物:B.H.Cykayeb

(三)现代生态学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

2、对生态学有重要贡献的中外科学家

●黑克尔(Haeckel E.) (1834-1919)德国动物学家,―生态学‖词汇的创始人。oecologie中的希腊词根oikos

意为房子或住所,logos即学科或讨论。1866他给生态学下的简洁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概念至今仍为各国学者沿用、信守不渝。

●洪堡德(Humboldt A.) (1769-1859)德国植物地理学家。曾进行过环球旅行,对地球上不同区域进行生

物学和地理学考察。1799-1804年到南美洲热带和温带地区对植物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了5年的考察,收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与资料,回国后出版了26卷巨著,从而奠定了植物地理学的基础。1897发表《植物地理学知识》,对世界的植物分布做了理论上的阐述,创立了植物地理学。

●坦斯勒(Tansley A.. G) (1871-1955) 英国著名植物生态学家,以其提出的生态系统概念奠定了他在生态学界的不朽地位。坦氏兴趣广泛,早期对对植物生态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土壤、气候和动物对植物的分布和丰盛度有明显的影响,于是产生了一个概念,即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动植物与其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即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动植物与其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生物与其特定的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著有《英伦三岛的植被》(The British Islands and Their Vegetation)(1926)、《实用植物生态学》(Practical Plant Ecology)(1923)《植物生态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Plant Ecology)(1946)等。

●辛柏尔(Schimper A. F. W.) (1856-1901) 德国植物生态学家,现代植物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以生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1898),奠定了现代植物生态学的学科框架。辛氏从植物生理功能与形态结构、生活力等方面,阐述植物的生态适应;用环境因子综合性的观点,阐明植物分布的多样性;从历史发展的观点,分析研究植物和群落的起源和发展,从而开辟了植物生理生态学和进化生态学研究领域●苏卡却夫(Cykaq?b B. H.)前苏联地植物学家。于1942和1945年提出按照演替的主导因子而划分群落演替类型,如群落发生演替、内因生态发生演替、外因生态演替和地因生态演替等。苏卡却夫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几乎与坦斯勒同时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系统的含义相似,他提出了“生物地理群落”概念(1940-1945),即生物地理群落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地段,在这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群落和其所在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都是相适应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同样的特征,即生物地理群落由生物群落(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和所在生物环境(土壤环境和气候环境)。这一观点实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的理论●克莱门茨(Clements F. F.)美国植物生态学家,首次提出了生物群区(biome)概念,并将这一概念作为生物群体的基本单位。然而他最著名的贡献,是提出了植物群落演替学说,以及植物群落分布气候顶极(climatic climax)或单元顶极(mono climax) 理论。他的研究和学说为后来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和研究打下了基础。总结性专著有《植物的演替》(1916)、《植物演替和指示植物》(1928)、以及与Weaver合著的《植物生态学》(1925)等。

●林德曼(Lindeman R. L.) 美国动物学家,生态系统理论的重要贡献人之一。1941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进行的泥炭湖的生物量、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生物量能流过程的研究。是对生物与环境的联系,生物间相互关系具体实验研究的示范。在该他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结果的支持下,继承和发展的生态系统的理论。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十分之一定律”,即自然界中进入任何群体的能量的一小部分,可以用来维持依靠它为生的群体,在食物链传输的能量,下一级进入到上一级的能量约为10%左右。

●李比西(Liebig J.)德国植物生理学家,矿质营养理论的创始人。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生态学上的最小因子定律,即在能够影响生物的无数因子中,总有一个因字子限制植物的生长、生存或繁殖,这一因子被

成为不可或缺的因子或最小因子(1840)。李氏的这一理论对于植物生理生态学和实验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贡献很大

●侯学煜(1912-1991) 中国植物生态学家, 中国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创始人之一。早年从事植物与土壤关系研究,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植被分区或分类中的指示植物的观点。前苏联著名地植物学家苏卡乔夫将根据这一观点将侯氏做为生态系统土壤顶极的代表人物。1978以来,在大量事实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内当时流行的“以粮为纲”的做法提出质疑,反对毁林开垦、草原开荒、围湖造田、向海要粮。并就自己对生态系统的理解提出了大粮食和大农业的观点。代表作有《中国境内酸性土、钙质土和盐碱土指示植物》(1954);《中国植被的类型》(1956)《中国植被区划》(1960);《中国的植被》(1960);《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1982)等;《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1984)

●马世骏(1920-1991) 著名动物生态学家, 长期从事昆虫生态学研究。晚期从事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理论研究, 提出生态工程、系统生态以及城市生态等重要研究方向。是197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重要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起草人之一。著有《现代生态学透视》(1993)等

四、生态学的学科框架

●按照研究的对象划分

- 植物生态学(Plant Ecology)

- 动物生态学(Animal Ecology)

-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e Ecology)

- 林业生态学(Forestry Ecology)

- 草地生态学(Grassland Ecology)

-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按照研究的内容划分

- 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

-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 生理生态学(Ecophysiology)

●按照问题划分(围绕人类社会发展)

- 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

- 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

- 应用生态学(Applied Ecology)

- 污染生态学(Pollution Ecology)

五、生态学的理论框架

●生态因子的基本原理

- 植物生态学(Plant Ecology)

- 动物生态学(Animal Ecology)

●种群生态学

- 个体生态学(Autecology)

-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 生理生态学(Ecophysiology)

●群落分布及其演替的理论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管理

六、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深入到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中,形成各自的分支学科。

●渗入到人类社会各种活动甚至思维和意识中。

1、个体群落生态系统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侧重个体生态学的研究,继承了自然史、博物学、进化论等许多学科的

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从19世纪末到1930年,以群落为研究重点,由描述到定量、静态到动态、局部到整体、考察到

实验,出现了丰富度、恒定度、频度、演替等概念,把各种生物看成一个整体,并与环境联系起来综合研究。

●20世纪30年代至今,以生态系统的研究为重点,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为生态学带来了自动

调节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揭示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关系。研究涉及农、林、牧、猎、渔、野生动物管理等重大课题。

2、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结合,出现了大量的交叉学科。

●生态系统涉及到整个生物圈,使之与地理学、地球化学交叉。

●由于人口猛增、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社会问题,使人类生态学、污染生态学、资源生态学应运

而生。

●与社会科学(经济、法律、政治学)交叉,出现了《生态学与国际关系》(1978)、《生态学——政

治、法律》(1976)、《政治生态》(1975)、《社会生态学》(1973)

3、以生物为研究中心发展到以人为研究中心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人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

●人类生态学必将得到更快速的发展,使得生态学不仅与技术经济密切相关,而且与政治、法律也

发生了联系。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

一.环境概述

1.环境(e n v i r o n m e n t)概述

(1)环境的定义: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赖以生存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2)环境因素(e n v i r o n m e n t f a c t o r):直接参加有机体物质和能量循环的组成部分。

(3)环境条件(e n v i r o n m e n t c o n d i t i o n):为环境因素提供物质和能量基质的组成部分。

(4)环境科学(e n v i r o n m e n t s c i e n c e):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转化规律的科学。

2.大环境与小环境(环境分类)

二.生态因子

1、定义: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

作用的环境要素。

(1)包括5种类型的因子:

●气候因子(光、温、水、空气等因子);

●土壤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肥力和土壤生物等因子);

●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因子);

●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

●人为因子。

此外,自然因子(physical factors):指光照、温度、水分、矿物质等。实际上狭义的生态因子即为此类,可扩大成6类因子即光、温度、水分、CO2、O2、矿物质等。

(2)生态因子的其它分类

●Smith(1935)

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dependent factors):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有调节种群数量,维持种群平衡的作用,如食物、天敌和流行病等各种生物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于(density independent factors):作用强度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种群密度不能起调节作用,如温度、降水和天气变化等非生物因子。

●前苏联学者(1953)

稳定因子是指终年恒定的因子,如地磁、地心引力和太阳辐射常数等,这些稳定生态因子的作用主要是决定生物的分布

变动因子又可分为周期变动因子和非周期变动因子,前者如一年四季变化和潮汐涨落等;后者如刮风、降水、捕食和寄生等,这些生态因子主要是影响生物的数量。

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一般规律)

(1)综合作用:每一个生态因子那是在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

(3)阶段性作用;

(4)可调节(补偿)作用但不可代替性: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5)限制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某一生态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于生物生长发育的某一特定阶段。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一、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

①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

②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且阻止其生长、繁殖或扩散甚至生存的

因素。

●最小因子法则(law of minimum):Leibig(德国有机化学家)

能够影响生物的无数因子中,总有一个因素限制生物的生长、生存或繁殖。

①只能用于稳态条件下

②必须考虑到各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对于温度和光等多种生态因子都是适用的

耐受性法则(l a w o f t o l e r a n c e)

●耐受性(tolerance):①指生物能够忍受外界极端条件的能力;②指单个有机体或种群能够生存的某一

生态因子的范围。

又称shelford 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制时,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耐性限度(the limits of tolerance):

每个种只能在环境条件一定范围内生存和繁殖。也即生物种在其生存范围内,对任一生态因子的需求总有其上限与下限,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该种对该因子的耐性限度。

生物种的耐受曲线

●耐性限制用曲线表示,称为耐受曲线(tolerance curve)。

●广生态幅生物与狭生态幅生物分布耐性曲线。

二、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

●当湿度很低和很高时,该种生物所能耐受的温度范围都比较窄(中湿条件下所能耐受的温度范围较宽)。

●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两极端温度),该种生物所能耐受的湿度范围也比较窄,而在中温或最适温度条件

下所能耐受的湿度范围比较宽。

●结论:生物生存的最适温度取决于湿度状况,而生物生存的最适湿度又依赖于温度状况。

●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生理耐受范围对植物和动物的分布显然具有重要影响。生物的分布区分为两种情

况:

(1)生理分布区和生理最适分布区:只考虑生物的生理耐受性而排除其他生物对其分布的影响;

(2)生态分布区和生态最适分布区:指生物在自然界的实际分布区,这种分布区是非生物因子和生物

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耐受范围或最适生存区段常因生物

之间的竞争而被改变。

三、大环境和小环境对生物的不同影响

●小环境:指对生物有着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如接近植物个体表面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动物洞穴

内的小气候等。

●大环境:指地区环境(如具有不同气候和植被特点的地理区域)、地球环境(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土壤圈和生物圈的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大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小环境,而且对生物体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生物群落带(biome):指具有相似群落的一个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它把具有相似非生物环境和相似生态

结构的区域连成一个大区。

●小环境的重要性及其与大环境特征的差异程度:

●八齿小蠹对树干小环境的利用情况

●小气候与峰鸟巢的关系

四、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1、驯化:如果一种生物长期生活在它的最适生存范围偏一侧的环境条件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其耐受曲

线的位置移动,并可产生一个新的最适生存范围,而适宜范围的上下限也会发生移动。

●生物借助于驯化过程可以稍稍调整它对某个生态因子或某些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驯化也可理解为生物体内决定代谢速率的酶系统的适应性改变。

●驯化过程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很多小动物最短只需24小时便可完成驯化。

2、休眠(即处于不活动状态):是动植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使动物最大

限度地减少能量消耗。

●埃及睡莲经过了1000年的体眠之后仍有80%以上的莲子保持着萌发能力。

●季节性休眠也是持续占有一个生境的重要方式。

●很多昆虫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往往进入滞育状态。

●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超过适温区过多的时候会进入蛰伏状态。

●冬眠和夏眠现象则是靠中介刺激(如光周期的改变)激发的。

3、昼夜节律和其他周期性的补偿变化

●补偿性的变化往往是有节律的。生物在不同的季节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最适状态(因驯化) ,因此生

物在一个时期可以比其他时期具有更强的驯化能力,或者具有更大的补偿调节能力。

●补偿能力的周期性变化,实际上有很多是反映了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温带地区温度的周期变化和热

带地区干旱季节和潮湿季节的周期变化等。很多沿岸带生物在耐受能力方面常常以潮汐周期和月周期为基础发生变化。

●耐受性的节律变化或对最适条件选择的节律变化大都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即外源性的),很可能是生物

对生态因子周期变化不断适应的结果。

●某些耐受性的周期变化或驯化能力的变化(无论是长期的或昼夜的)至少有一部分是由生物自身的内在

节律引起的。

五、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

●内稳态(homeostasis)机制,即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

种更进步的机制,它或多或少能够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时依赖性。

●具有内稳态机制的生物借助于内环境的稳定而相对独立于外界条件,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

受范围。

●内稳态的基础:生理、行为

●调节体温:生理:恒温动物:控制体内产热

行为:变温动物:减少热量散失,利用环境热源

●调节体内的盐浓度或调节体内的其他各种状态:渗透压调节

●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是生物扩大环境耐受限度的一种主要机制,并被各种生物广泛利用。但扩大耐

受范围不可能是无限的。

●内稳态生物:内稳态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范围就是它的耐受范围。

●非内稳态生物:其耐受限度只简单地决定于其特定酶系统能在什么温度范围内起作用。

●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耐受限度的不同意义

●生物对不同非生物因子的耐受性是相互关联的。可以借助于驯化过程而加以调整,也可在较长期的进

化过程中发生改变。内稳态机制只能为生物提供一种发展广耐受性的方式。

六、生物保持内稳态的行为机制

●在外界条件的一定范围内,动物和植物都能利用各种行为机制使体内保持恒定性。

●植物:叶子和花瓣有昼夜的运动和变化。例如豆叶的昼挺夜垂的变化或睡眠运动、向日葵花序随太阳

的方向而徐徐转动等。

●动物:

(1)身体姿态:如沙漠蜥

(2)往返移动:在比较冷和热的两个地点(都不是最适温度)之间往返移动;

(3)追寻适宜栖地:如生活在特立尼达雨体中的两种按蚊

●其他的行为机制:

(1)躲入洞穴:如鼠兔,抵御一10℃以下的严寒

(2)构筑巢穴:如白蚁巢(具有调节温湿度的作用)、鸟巢(澳大利亚眼斑冢雉)

七、适应组合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范围的扩大或变动(不管是大的调整还是小的调整)都涉及到生物的生理适应和行

为适应问题。

●适应组合(adaptive suites) :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表现出的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的一整套协同的适

应特性。

1、沙漠植物的适应组合:抗干旱、节水的适应性

(1)落叶

(2)形态:叶表皮增厚、减少气孔数目和形成卷叶

(3)旱生植物(肉质植物):

①水分大量贮存在植物的根、茎或叶中

②尽量减少蒸腾作用失水:夜晚才打开气孔

2、沙漠动物的适应组合:热量调节和水分平衡

●骆驼:

(1)清晨取食,获得水分;

(2)尿的浓缩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输出;

(3)脂肪在代谢时会产生代谢水;

(4)失水主要是来自细胞间液和组织间液,细胞质不会因失水而受影响;

(5)红细胞的特殊结构也可保证其不受质壁分离的损害,同样的适应结构也能保证红细胞在血液含水量突然增加时不会发生破裂,一次饮水可以喝下极大量的水分。

(6)在白天可吸收大量的热使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后会减少身体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从而减缓吸热过程。

当需要冷却时,皮下起隔热作用的脂肪会转移到驼峰中,从而加快身体的散热。

第三节生物与光的关系

●地球热量的来源,温度,风,云,自然界一切变化的动力

●光合作用的能源,主要是红光,光合作用两个反应中心, P680 和P720;地区所有生命的最初来源, 生

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动力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生物物的热能代谢,行为,生活周期和地理分布都受光的影响

●动物的昼夜节律,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动植物中的色素形成离不开光

●一些低等植物可以利用一些高等植物不能利用的光,如紫外光

●自然界中的光有量(density)和质(quality)之分

一、光的性质

●可见光的波长在380—760纳米之间

●波长小于380纳米的是紫外光,波长大于760纳米的是红外光

●紫外光对生物和人有杀伤和致癌作用

●只有可见光才能在光合作用中被植物所利用并转化为化学能。

●植物的叶绿素是绿色的,它主要吸收红光(760—620纳米)和蓝光(490—435纳米)

二、光质的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空间变化:短波光随纬度增加而减少,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时间变化:冬季长波光增多,夏季短波光增多;一天之内中午短波光较多,早晚长波光较多。

●森林生态系统:到达下木层的日光中红光和蓝光所剩不多。生活在那里的植物必须对低辐射能环境有

较好的适应。

●水体:水对光有很强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大大限制了海洋透光带的深度。在较深的水层中只有绿光占

有较大优势,红藻紫菜能较有效地利用绿光。

●高山:紫外光的作用抑制了植物茎的伸长,所以很多高山植物都具有特殊的莲座状叶丛。

●动物:光质对于动物的分布和器官功能的影响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在节被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动

物中,有些种类色觉很发达,另一些种类则完全没有色觉。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动物才具有发达的色觉。

三、光照强度的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一)光照强度的变化

●光照强度在赤道地区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光照强度还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强。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山的南坡所接受的光照比平地多,而平地所接受的光照又比北坡多。较高纬度

的南坡可比较低纬度的北坡得到更多的日光能,因此南方的喜热作物可以移栽到北方的南坡上生长。

●在一年中,夏季光照强度最大,冬季最小。在一天中,中午的光照强度最大,早晚的光照强度最小。

●光照强度在生态系统内将会自上而下逐渐减弱,一个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层现象既决定于群落本身,也

决定于所接受的日光能总量。

(二)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

●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

吸量。

●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之处。

●生活在开阔大洋和沿岸透光带中的植物主要是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如果海洋中的浮游藻类沉降到补偿

点以下或者被洋流携带到补偿点以下而又不能很快回升到表层时,这些藻类使会死亡。扎根海底的巨型藻类通常只能出现在大陆沿岸附近,这里的海水深度一般不会超过100米。

(三)光照强度与陆生植物

●阳地植物:适应于强光照地区生活的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高,光合速率和代谢速率都比较高。

●阴地植物:适应于弱光照地区生活的植物,光补偿点位置较低,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比较低。阴

地植物多生长在潮湿背阴的地方或密林内。很多药用植物如人参、三七、等也属于阴地植物。

●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也就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照强度就是

光饱和点。

●植物群体的光合作用是随着光照的不断增强而提高的。

●对植物群体的总光能利用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光合面积:主要指叶面积,通常用叶面积指数来表示。

光合时间:指植物全年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延长叶片的寿命和适当延长植物的生长期。

光合能力:指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和其他生态因子处于最适状态时的植物最大净光合作用速率(g/m2·d) 。群体的光合能力则决定于叶层结构和光的分布情况。

(四)光照强度与动物的行为

●光是影响动物行为的重要生态因子。

●昼行性动物(属广光性动物):适应于在白天的强光下活动。

●夜行性动物(或晨昏性动物或狭光性动物):适应于在夜晚或晨昏的弱光下活动。

●其它广光性动物:既能适应于弱光也能适应于强光,它们白天黑夜都能活动。如田鼠。

●在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常常是由光照强度决定的。

四、日照长度的变化与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现象—生物对光的生态反应与适应

定义: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所表现出的现象称之为光周期现象。

生物的许多周期现象是受日照长短控制的,光周期是生命活动的定时器和启动器。

日照长度是指白昼的持续时数或太阳的可照时数。夏至至短,冬至至长。

表不同纬度地区的日照时间单位:h

(一)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长日照植物:在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否则便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形成花芽。如冬小麦、

大麦、油菜、菠菜,甜菜、甘蓝和萝卜等。人为延长光照时间可促使这些植物提前开花。

●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这类物通常是在早春或深秋开花。常见种类有牵牛、

苍耳和菊类,作物中则有水稻、玉米、大豆、烟草、麻、棉等。

●中间性植物:只要其他条件合适,在什么光照条件下都能开花,如黄瓜、番茄、番薯、四季豆和蒲公

英等。

(二)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日照长短的变化是地球上最严格和最稳定的周期变化,是生物节律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鸟类:迁移、生殖

●哺乳动物:生殖、换毛

长日照兽类:随着春天日照长度的逐渐增加而开始生殖。如野兔、刺猬等。

短日照兽类:随着秋天短日照的到来而进入生殖期。如绵羊、山羊和鹿等。

●鱼类:生殖、迁移

人为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鲑鱼的生殖能力

日照长度的变化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而影响鱼类的迁移。

●昆虫:冬眠、滞育

主要与光周期的变化有关,但温度、湿度和食物也有一定影响

第四节生物与温度的关系

●生物新陈代谢的能量来源,代谢的强度与温度最有关

●生物群落的分布受温度的制约(植物群落分布的纬向地带性)

●生物的行为受温度限制(休眠,变温动物,候鸟,植物的落叶)

●生长发育节律(芽的形成,常绿与落叶,开花与结果)

生长:―三基点‖——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发育:植物的春化作用(某些植物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果)。

●温度过高和过低引起生物的灾害(热损伤, 灼烧, 冻害, 寒害)

一、温度的生态意义

●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必须在—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进行。

●不同的生物和同一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却有很大不同。

●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的改变,如引起湿度、降水、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食物

和其他生物活动和行为的改变等。

二、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一)低温对生物的影响

●临界温度: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

●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可分为冷害、霜害和冻害三种。

●冷害:指喜温生物在零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如海南岛的热带植物丁子香在气温降至6.1℃

时叶片便受害,降至3.4℃时顶梢干枯,受害严重。冷害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展分布区的主要障碍。

●冻害:指冰点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冰晶的形成会使原生

质膜发生破裂和使蛋白质失活与变性。

(二)高温对生物的影响

对植物:

●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

●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加速生长发育,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积累。

对动物:

●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造成缺氧、排泄功能失调和神经系统麻痹等。

三、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一)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1、在形态方面

(1)植物:北极和高山植物的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这种形态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温度,减轻严寒的影响。(2)动物:

●贝格曼(Bergman)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阿伦(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

●增加毛和羽毛的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从而提高身体的隔热性能。

2、在生理方面

(1)植物:

●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极地和高山植物在可见光谱中的吸收带较宽,并能吸收更多的红外线。

●叶片在冬季时由于叶绿素破坏和其他色素增加而变为红色,有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

(2)动物

●增加体内产热量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

●热中性区宽、下临界点温度低和在下临界点温度以下的曲线斜率小。

●减少身体散热,大大降低身体终端部位的温度,而身体中央的温暖血液则很少流到这些部位。

3、在行为上

●休眠和迁移,前者有利于增加抗寒能力,后者可躲过低温环境。

(二)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1、植物

(1)形态:

●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能过滤一部分阳光;

●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

●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线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

●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

(2)生理:

●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有利于减缓代谢速率和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力。

●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使植物体因过热受害。

●反射的红外线多,避免使植物体受到高温伤害。

2、动物

●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的变幅,这样在高温炎热的时刻身体就能暂时吸收和贮存大量的热并

使体温升高,尔后在环境条件改善时或躲到阴凉处时再把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体温也会随之下降。

●夏眠、穴居和白天躲入洞内夜晚出来活动。如沙漠中的啮齿动物。

四、温度与生物发育的关系——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

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昆虫和其他变温动物也符合这一公式。

●K = N · T

●N: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

●发育起点温度(或最低有效温度):生物开始发育的温度。以C表示。

●K = N ( T – C ) T = C + K / N = C + K V

●V:发育速率V = 1 / N

●求C值和K值的简便方法是在两种实验温度(T1和T2)下,分别观察和记录两个相应的发育时间N1值和N2

值。

●K1 = K2 = K

●有效积温法则的实际应用

(1)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年总积温/一个世代所需积温

(2)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3)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

(4)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

(5)可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划

(6)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有效积温法则应用的局限性:

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法则是以温度与发育速率呈直线关系为前提,但事实上两者间是呈S形关系;

生物发育同时还受其他生态因子的影响。

五、温度与生物的分布

●极端温度(高温和低温)常常成为限制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1、高温

●限制生物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破坏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光合呼吸平衡,其次是植物因得不到必要的低

温刺激而不能完成发育阶段,如苹果、桃、梨在低纬地区不能开花结实。

2、低温:

●对植物和变温动物来说,决定其水平分布北界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就是低温。

●对恒温动物分布的直接限制较小,但常常通过影响其他生态因子(如食物)而间接影响其分布。

●温度和降水是影响生物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

地球分布的总格局

第五节生物与水的关系

一、水的生态意义

●水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些生物可达90%以上。

●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

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出入细胞。

●水在3.98℃时密度最大。水的这一特殊性质位任何水体都不会同时全部冻结,寒冷地区生物的生存和

延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水的热容量很大,而且吸热和放热是—个缓慢的过程,为生物创造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温度环境。

●水对陆生生物的热量调节和热能代谢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蒸发散热是所有陆生生物降低体温的最重

要手段。

二、植物与水的关系

1、植物在正常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要损失大量的水分,比动物多得多。

2、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和叶蒸腾水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来维持正常生活。从环境中吸收的水约有99%用于

蒸腾。

●增加吸水能力和减少水分蒸腾的适应性:

①气孔能够自动开关;②体表生有一层厚厚的蜡质表皮;③气孔深陷在植物叶内;④能在晚上进行气

体交换。

3、在低温地区和低温季节,植物的吸水量和蒸腾量小,生长缓慢;在高温地区和高温季节,植物的吸水

量和蒸腾量大,生产量少大。

●需水量:指生产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量。约300—600克。

●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植物需水量都较低。需水量还与其他生态因子有直接关系,如光照强度、温度、大

气湿度、风速和土壤含水量等。

●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吸水量也不相同。

●依据植物对水分的依赖程度的植物生态类型

(1)水生植物

●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系统,以保证身体各部对氧气的需要;叶片常呈带状、丝状或极薄,有利于增加采

光面积和对CO2与无机盐的吸收;植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以适应水的流动;淡水植物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而海水植物则是等渗的。

●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2)陆生植物

●湿生植物:抗旱能力小,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

●中生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大

●旱生植物:能忍受较长时间干旱,主要分布在于热草原和荒漠地区。

少浆掖植物:叶面积缩小,根系发达,原生质渗透压高,含水量极少

多浆液植物:发达的贮水组织,多数种类叶片退化而由绿色茎代行光合作用

三、动物与水的关系

●水生动物:依赖水的渗透作用

●陆生动物:失水:蒸发、排泄、呼吸

得水:食物、饮水、代谢水

●水分的平衡调节总是同各种溶质的平衡调节密切联系在一起。各种调节机制都必须使动物能在各种情

况下保持体内水分和溶质交换的平衡。

(一)水生动物的渗透压调节

1、海洋动物海水的总渗透浓度是1135mmol/Kg

●等渗动物:动物的血液或体波的渗透浓度与海水的总渗透浓度相等或接近;

●一般不会由于渗透作用而失水或得水,但排泄总会损失一部分水。摄取少量的水:①从食物中②饮用

海水并排出海水中的溶质;③代谢水。

●一般不需要饮用海水,代谢水的多余部分还要靠渗透作用排出体外。

●渗透浓度比海水略高的动物,借助于排泄器官把体内过剩的水排出体外。

●低渗动物:动物的血液或体波大大低于海水的渗透浓度。

●体内的水将大量向体外渗透,必须从食物、代谢过程或通过饮水来摄取大量的水。

●有发达的排泄器官,以便把饮水中的大量溶质排泄出去。

●硬骨鱼类和甲壳动物:鳃

K+泵和Na+泵

●软骨鱼类:直肠腺

2.低盐环境和淡水环境中的动物

●变渗动物:体液浓度随着环境渗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的动物。生活在河海交汇处。

●恒渗动物:体液浓度保持恒定,不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动物。

●淡水动物:

●水不断地渗入动物体内,这些过剩的水必须不断地被排出体外才能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丢失溶质:随尿排出、扩散作用

●得到溶质:从食物中获得;鳃或上皮组织的表面能主动吸收钠

(二)陆生动物的渗透压调节

●陆生动物减少或限制失水的适应

1、皮肤的含水量总是比其他组织少,因此可以减缓水穿过皮肤;皮肤中的脂类对限制水的移动。

2、昆虫利用气管系统来进行呼吸,而气门是由气门瓣来控制的;节胶动物的体表有一层几丁质的外骨船,

有些种类在外骨铬的表面还有很落的蜡质层,防止水分的蒸发。

3、鸟类、哺乳类:由肺内呼出的水蒸气,在扩大的鼻道内通过冷凝而回收。

4、许多荒漠鸟兽具有良好重吸收水分的肾脏。

5、哺乳动物以尿素、爬行动物和鸟类则以尿酸的形式排泄合氮废物。

6、在高温下,动物减少呼吸和体表蒸发失水是使体温有更大的波动范围。

例:―沙漠之舟‖骆驼可以17天不喝水,身体脱水达体重的27%,仍然照常行走。它不仅具有贮水的胃,驼峰中还储藏丰富的脂肪,有消耗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分;其血液中具有特殊的脂肪和蛋白质,不易脱水。

四、水的物理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1、水的密度比空气大约大800倍

●对水生生物能起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仍要克服下沉:

(1)很多鱼类的体内都有膘;

(2)大型海藻也有类似的充气器官,可使叶子浮在阳光充足的水面。

(3)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含有比水密度更小的油滴。

(4)鱼类和其他大型的海洋生物也常利用脂肪增加身体的浮力。减少骨路、肌肉系统和体液中的盐浓度也能使水生动物减轻体重增加浮力。

(5)水生脊椎动物低渗透浓度的血浆减少身体密度。

(6)微小的海洋动物往往靠细长的附属物延缓身体的下沉。

2、水的高度粘滞性

●有助于水生生物减缓下沉的速度;对动物在水中的各种运动形成较大的阻力。

●在水中能够快速移动的动物,共身体往往呈流线型。

3、水的浮力

●重力因素对水生生物大小的发展限制较小(大象的体重只有7吨,蓝鲸的体重可达100吨)。水为动

物提供了极好的支持以便克服自身的重力。

五、水生环境与生物呼吸

●溶解氧是水生生物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氧在水中的溶解性受温度和含盐量的影响。

●位于大气和水界面处附近的氧气最丰富,随着水深度的增加,氧气的含量也逐渐减少。

●从水中摄取氧气,水生动物必须让水流不断流经呼吸器官。

●生物的呼吸作用常常会把氧气耗尽,造成缺氧环境,并可减缓或中止生命过程。在污浊的沼泽地和深

海盆地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缺氧环境,以致使有机沉积物难以被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石油和泥炭层。

第六节生物与土壤的关系

一、土壤的生态意义

●土壤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和陆生动物生活的基底。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为土壤动物赖以

生存的栖息场所。

●土壤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生物的活动促进了土壤的形成,而众多类型的生

物又生活在土壤之中。

●土壤是比大气环境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常常成为动物的极好隐蔽所,在土壤中可以躲避高温、干燥、

大风和阳光直射。

●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生态系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的,其中特别

是分解和固氮过程。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1)土壤化学性质与植物的关系

①PH值<3 或>9对根系严重伤害②矿质营养元素与植物

(2)植物的盐害和抗盐性

植物的抗盐方式:

排除盐分——泌盐植物;稀盐植物(稀释盐分);

富集盐分;拒绝吸收

(3)植物对土壤适应的生态类型

对PH值的适应——嗜酸性植物、嗜酸—耐碱植物、嗜碱—耐酸植物、嗜碱植物。

钙土植物、盐生植物、抗盐植物

(4)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

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如汞、镉、砷、化学农药污染等。

监测:植物群落调查,蔬菜及作物调查,实验分析

二、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相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

的85%以上。

1、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不同大小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

●根据土粒直径的大小可把土粒分为粗砂(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mm)和粘

粒(0.002mm以下)。

●砂土: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不到10%,因此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

蓄水和保肥能力差。

●粘土:以粉砂和粘粒为主,约占60%以上,甚至可超过85%,粘土类土壤质地粘重,结构紧密,保水

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

●壤土: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体相等,土壤既不太松也不太粘,通气透水

性能良好且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2、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指固相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等。

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O.25mm)、

团粒结构(直径为0.25—10mm)、

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

●团粒结构: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直径为0.25—10mm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

点。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因为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之间的关系,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3、土壤中的水分

土壤中水分的作用:

●水分可直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该解和移动,有利于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

●调节土壤中的温度

土壤干旱:

●影响植物的生长

●威胁土壤动物的生存。

土壤水分过多:

●使土壤中的空气流通不畅并使营养物随水流失,降低土壤的肥力;

●使动物因缺氧而死亡。

4、土壤中的空气

(1)土壤中空气的成分

●O2:10—12%;CO2:0.1%(空气中:0.03%)

●含量不如大气稳定,常依季节、昼夜和深度而变化。

(2)含氧量的变化:

●在积水和透气不良的情况下,含氧量可降低到10%以下,从而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和影响植物正常的

生理功能,动物则向土壤表层迁移以便选择适宜的呼吸条件。

●干旱时,土壤动物因不利于其皮肤呼吸而重新转移到土壤深层,空气可沿着虫道和植物根系向土壤深

层扩散。

(3)CO2的浓度

●高浓度的CO2:一部分可扩散到近地面的大气中被植物叶子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一部分则可直接被植

物根系吸收。

●过高的CO2浓度:可达到10—15%

①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种子萌发。

②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根系的呼吸功能,甚至导致植物窒息死亡。

③抑制好气性微生物,减缓有机物质的分解活动,使植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减少。

(4)在积水和透气不良时

●O2<10%, CO2升高(10—15%)

●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根系发育、种子萌发。

●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根系呼吸,窒息死亡。

●抑制好氧微生物,减缓有机物的分解,减少养分供应。

●土壤动物向土壤表层迁移。

(5)在干旱和通气过分时

●影响植物的生长,也威胁着土壤动物的生存。

●有机物分解过快,使腐殖质数量减少,不利于养分的长期供应。

●动物向土壤深层迁移,空气沿虫道和植物根系向土壤深层扩散。

5、土壤温度

(1)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土壤温度有周期性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有空间上的垂直变化。

●夏季的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冬季的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白天的土壤温度随深度

的增加而下降,夜间的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土壤温度在35—100cm深度以下无昼夜变化,30米以下无季节变化。

(2)土壤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直接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苗的生长

●大多数作物在10—35℃的温度范围内其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土地温度太高和太低都能减弱根系的呼吸能力。

●土壤温度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气体的交换、水分的蒸发、各种盐类的溶解度以及腐殖质的分解

都有着明显影响。

●对土壤动物的行为具有深刻影响,垂直迁移。

三、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一)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对土壤肥力、土壤微

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

●我国土壤酸碱度分为5级:

pH<5.0 强酸性,

PH5.0—6.5 酸性,

PH6.5—7.5 中性,

pH7.5—8.5 碱性,

pH>8.5 强碱性。

1、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在pH6—7的微酸条件下,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最好,最有

利于植物生长。

●在酸性土壤中容易引起钾、钙、镁、磷等元素的短缺,

●在强碱性土壤中容易引起铁、硼、钢、锰和锌的短缺。

2、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酸性土壤一般不利于细菌的活动,根瘤菌、褐色固氮菌、

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在酸性土壤中难以生存。

3、土壤动物依其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范围可区分为嗜酸性种类和嗜碱性种类。

(二)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包括非腐殖质和腐殖质两大类。

●土壤腐殖质: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多聚体化合物,约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

①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土壤中99%以上的氮素是以腐殖质的形式存在的。

②腐殖质也是植物所需各种矿物营养的重要来源,并能与各种微量元素形成络合物,增加微量元素的有效

性。

③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比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核物的生长和养分

的吸收。

④影响土壤动物的分布,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越多,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多

(三)土攘中的无机元素

●植物从土壤中所摄取的无机元素中有13种必需元素,还有一些元素仅为某些植物所必需。

●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是无机元素的贮备源,通过矿质化过程而

缓慢地释放。

●土壤中必须含有植物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和这些元素的适当比例,才能使植物生长发育良好,因此通过

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是提高植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土壤中的无机元素对动物的分布和数量也有一定影响。

第七节生物与大气的关系

1、氧的生态作用;

2、氮的生态作用;

3、CO2的生态作用(对动植物个体潜在的影响);

①使植物气孔开度减少,减少蒸腾,提高水分利用。

②CO2浓度相对提高,使C3植物光合作用不断增加(C4植物达到饱和点后则不随CO2浓度提高,

光合作用增加)。

③CO2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速率随全球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④高浓度的CO2能改变植物形态结构——幼苗分枝增多,叶面积指数加大等。

4、大气污染与植物

①大气主要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影响)

二氧化硫(SO2)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为0.25~0.55ppm,2~8小时;典型症状——叶片脉间呈不规则的点状、条状或块状坏死区。

氟化氢(HF)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40ppm;典型症状——叶尖和叶缘坏死。

臭氧(O3)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0.05~0.15ppm 0.5~8小时;典型症状——叶面上出现密集的细小斑点。

乙烯对植物的影响:伤害阈值10~100ppb;典型症状:―偏上生长‖致使叶片、花、果脱落。

②植物对大气的净化作用

吸收CO2,放出O2:造林绿化与人类维系呼吸;

吸收有毒气体:吸收二氧化硫(SO2)及氟化氢(HF)最优;

驱菌杀菌作用:有些植物分泌杀菌素,如1ha松柏林24小时分泌34kg杀菌素;

阻滞粉尘:针叶林阻粉尘量32~34吨/年,阔叶林68吨/年;

吸收放射性物质:吸收中子γ-射线。

③大气污染监测——指示植物

a.作为指示植物的基本条件:

?能够综合反映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强度;

?能够较早地发现污染(对大气污染敏感);

?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大气污染物;

?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污染历史(基本年轮的化学分析)。

b.常见(用)的指示植物:地衣最敏感,0.015~0.105ppm二氧化硫下无法生存(但反应慢)。

④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

?形态及生长量观测:

?群落生活力调查现场盆栽定点监测;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气孔开放度,细胞膜透性,叶液PH值变化,植物体内酶体变化等

生态因子的几个基本观点

ν生物的本性与生态因子辨证统一的观点

- 在长期的历史发育和进化过程中, 不同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要求不同。

- 如植物与气候的关系, 有些植物只能在热带或亚热带生长,有些则在温带生长。

- 再如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有些喜欢酸性土(铁芒萁), 有些喜欢碱性土(如碱蓬)。

- 引种植物必须遵守生物的这种基本规律。

ν生态因子综合性的观点

- 影响生物生长的各种生态因子是同等重要的。

- 任何生态因子都不是孤立地对生物发生作用。

- 例如, 茶树需要湿润亚热带气候与排水良好的强酸性土壤所组成的综合环境,北方温带地区虽有酸性土,因气候不适宜就不能正常生长,即使生长, 其品质也非常低下.所以,南茶北移的口号是错误的。

ν生态因子主导性的观点

- 在各种生态因子中,总是有一种或两种起者主导性的作用。

- 当这个主导因子的量低到最小时,就成为成为限制性因素,这就是利比希的最小因子定律或者最小因子定律(Law of minimum)。

- 例如, 在植物的春化阶段(植物开花需要低温刺激的现象), 虽然温度、水分、氧气、和土壤中的矿物质都很重要,但在这个阶段温度的高低却起着主导的作用。

ν生态因子联系性的观点

- 在自然界中, 没有一种生态因子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永远地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

- 改变一种生态因子, 其它生态因子也会相互改变

- 例如, 在北纬27°的贵州西北部山地, 核桃和板栗在海拔1500-2000 m的山谷或坡上生长良好, 但到了在北纬40°的北京附近, 只能栽到600 m 以下地带。海拔本身对植物不起什么作用,只是它所联系的气温、湿度、雨量、光线、风力以及土壤性质等才对植物发生作用。

ν生态因子变动性的观点

- 一年四季或昼夜之间, 日光、温度、水分、土壤肥力等是不断变化着的

-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态因子也是变化的

- 同一种生态因子在植物的某一阶段可能不大,但到了另一阶段却成了必要因素

- 例如, 南方双季稻地区, 在晚稻分孽期和孕穗期特别需要充足的氮肥,如果供应不足,发生黄叶病,以至减产;但是,在水稻的抽穗期间,由于氮肥施用过多,有会发生贪青、徒长叶片、不能结穗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

概述

一、种群的定义(population)

●种群是占据特定空间(地理位置)的同种有机体的集合群。

●种群是占据某一地区的某个种的个体总和(Friederich,1930)

●某一特定时间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同种有机体(Merrile,1981)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种群是一种特殊组合,具有

独特性质、结构、机能,有自动调节大小的能力。

●从进化论观点看,种群是一个演化单位。此外,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种群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

位。

●例如, 池塘中所有的青鱼, 箭竹林中所有的箭竹等。

二、种群生态学

1、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研究同种生物个体群数量动态、特性分化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

(种群生物学population biology)

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例如捕食者与猎物、寄生物与宿主等的相互作用。(教材)

种群生物学:种群生态学和种群遗传学有机地整合起来

2、种群生态学主要代表作:

①J.L.Harper,1977,Population Biology of Plant.Academic press,London and New York.

②J.W.Silvertown,1982.Introduction to plant population ecology.Longman London and New York.

③王伯荪等,1995,植物种群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种群动态

●种群动态:研究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①有多少(数量或密度);②哪里多、哪里少(分

布);③怎样变动(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④为什么这样变动(种群调节)。

●种群动态的基本研究方法有:①野外观察;②实验研究;②数学模型研究。

●研究决定种群数量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具有重大应用价值。例如,确定合理利用渔业和野生动植物管理

中的收获量,改进草场放牧制度、放牧强度和林场采伐制度,制订保护濒危生物、防止绝灭的对策,提出农牧医病虫鼠草害和入畜共患疾病的生态防治措施等。

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一)数量统计

●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目。也有应用每片叶子、每个植株、每个宿主为单位的。

●绝对密度:指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个体数。例如每公顷有10只黄鼠。

●相对密度:只能获得表示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例如每置100铗日捕获10,即10%捕获率。相对密度又

可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如10%捕获率以黄鼠只数表示是直接指标,而每公顷鼠洞数则是间接指标。

●数量统计方法:

1、计数种群:最直接方法,调查适用范围有限

2、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数全部个体,然后以其平均数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最常用

3、标志重捕法:在调查样地上,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经一定期限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取样中标志

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的假定,来估计样地中被调查动物的总数。

●N:M=n:m N=M·n/m

●N:样地上个体总数M:标志数

n:再捕个体数m:再捕中标记数

对于许多动物,相对密度指标成为有用资料,诸如捕获率,遇见率,洞口、粪堆等活动痕迹,鸣声、毛皮收购量,渔获量等。

(二)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1、单体生物:个体很清楚,各个体保持基本一致的形态结构,它们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大多数动

2、构件生物:由一个合于发育成由一套构体组成的个体,并且构件数很不相同,从构件产生新的构件,

其多少还随环境条件而变化。高等植物、营固着群体生活的珊瑚、苔藓虫等。

●对于构件生物就必需进行两个层次的数量统计:①从合子产生的个体数(它与单体生物的个体数相当);

②组成每个个体的构件数。

●构件生物的构件本身,有时也分成两个或若干个水平。

●构件生物的构件包括地面的枝条系统和地下的根系统。

●对许多构件生物,研究构件的数量与分布状况往往比个体数更为重要。一丛稻可以只有一根主茎到几

百个分蘖。

●构件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它决定植物个体与环境相互关系和个体间的相互

作用。

特征:分枝的角度、节间的长度、芽的死亡、休眠、产生新芽的概率等。

(三)种群的空间结构:内分布型

●种群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共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也称种群分布格局(distribution

pattern)——种群内个体空间分布方式或配置特点。

1、随机分布: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

体的分布。比较少见。形成条件: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如面粉中的黄粉虫

2、均匀分布:个体间的距离要比随机分布更为一致。形成条件: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例如

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营养物(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土壤水分。

3、成群分布(集团分布):最常见的内分布型。形成条件是:①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②植物传播种子

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③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如:人类、雪松(种子没有散布能力)

4、种群分布格局的判断方法,

通过公式S2=Σ(x-m)2/(n-1) 计算

其中:n—调查时样方数m—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

x—样方中的个体总数S2—方差(分散度)

根据S2 的值可判断:

当S2=0 时,为均匀分布

当S2= m时,为随机分布

当S2>m 时,为集群分布

●内分布型的研究是静态研究,比较适用于植物、定居或不太活动的动物,也适用于测量鼠穴、鸟巢等

栖居所的空间分布。

三、种群统计学

(一)年龄结构和性比

(1)年龄结构:种群内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分布情况。

增长型种群:年龄结构成典型金字塔型,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老龄个体小,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稳定型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平衡,种群稳定。

下降(衰退)种群:倒金字塔型。种群中幼体减少,老体比例增大,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种群(特别是优势种)年龄结构,直接关系着其本身及其所在群落的发展趋势,是种群及其所在群落的动态趋势的主要指标。测定种群的年龄结构,便可分析它的自然动态,推知它及其所在群落的历史,预测它们的未来。

构件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两个层次:即个体的年龄和组成个体的构件年龄。

(2)性比: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

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2017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要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 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甲亢时 TSH 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 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 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 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注意比较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心肌电生理特性这块需记忆:自律细胞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窦房结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4期自动去极化,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0期去极化速度快、幅度高、有平台期、有超辐射,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避免房室的收缩重叠,窦房结自律性?高,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强,浦肯野纤维传到速度?快,房室交接处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 1.四气:寒、热、温、凉。 2.五味:辛、甘、酸、苦、咸。 3.归经药性:指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在于指明作用部位和范围。 4.向上:呕吐、喘咳; 向下:泻利、崩漏(bēnglòu)、脱肛(gāng); 向外:自汗、盗汗; 向内:疹(zhěn)点隐没; 能够改变或消除这些病势趋向的药物性能,称为升降沉浮。 5.七情: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反、相恶、单行。 6.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叁、沙叁、丹叁、玄叁、细辛、芍药。 7.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宫桂畏石脂;人叁畏五灵脂。 8.特殊煎服方法的目的: ◆后下:防止芳香性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包煎:防止药液发粘糊锅或刺激咽喉出现咳嗽; ◆另煎:避免药液被其它药渣吸收而影响疗效; ◆洋化(即溶化):防止糊锅或形成糊状,影响其它药物有效成分煎出; ◆冲服:充分发挥药效、避免药材浪费。 9.中药: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10.中药鉴别方法:显微鉴定。 11.中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12.中药鉴定的取样原则: ◆100件以下,取样5件;◆100~1000件,按5%取样; ◆超过1000件,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贵重药材,无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1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存期至少1年。 14.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该准确到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15.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该准确到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16.中药害虫防治方法: ◆经验贮藏;◆利用温度贮藏;◆化学试剂处理;◆气调养护和钴辐射灭菌。 17.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8.主要本草著作: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本草经集注》:为我国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 ◆《新修本草》(即《唐本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 ◆《证类本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19.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普通生态学复习资料

普通生态学复习资料 这份资料基于本人上课所做的笔记以及最后一节课上朱明德老师所给的重点和 本人的理解整理而成,并不是一份十分全面的复习参考资料,仅供参考。千万 不要过分依赖此复习资料,平时认真听课、勤做笔记、善于思考才是取得高分 的不二法门!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与社会、经济、人类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 生态学有方法论和层次观。 生态学的4个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生态学的5个研究方法:野外考察、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网络分析、多方 面整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 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 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大环境: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所决定。 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 环境称为生境。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1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 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知识分享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疾病概论 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 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 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普通生态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432450 课程名称:普通生态学学分/学时:2/32 课程层次:全校文化素质教育修读类型:选修考核方式:期末考试80%,平 时成绩20%。 开课学期:春季/秋季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教学目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世界上出现的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本课程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各个层次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介绍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应用生态学内容,并对生态学各个研究方向的近代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教学中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 建立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概念,对现代生态学的新进展,新成就有基本了解。 2. 人类作用是造成环境破坏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学基本要求:系统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内容力求新颖;在课堂讲解课程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学生对生态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介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以及生态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学习生态学,不仅要掌握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更要关注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上的生命 第二节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 思考题: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2、试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学时)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

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茎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 生姜:根茎。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荆芥:干燥地上。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羌活: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细辛:全草。辛温,有毒。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少阴头痛)(汤1-3,散0.5-1) 藁本:根茎及根。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颠顶疼痛)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包煎)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通乳,乳房胀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地上,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 牛蒡子: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惊风,破伤风) 桑叶: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退热截疟) 升麻:根茎。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葛根: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辛苦凉,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含水硫酸钙。辛,甘、大寒,归肺胃经。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收湿,止血。(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生,汤15-60克) 知母:根茎。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鲜、干根茎。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栝楼根,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成熟果实,苦寒,归心肺肝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焦:凉血止血(肝胆湿热、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普通生态学试题

博士考试专业试题-普通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生活型 植物对其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产生的外部表现形式,其形成是不同植物对相同环境产生趋同适应的结果。主要分为五种生活型,一年生植物、隐芽植 物、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物、高位芽植物。这五种生活型之间的比例就是一 个地区的生活型谱。 2、内稳态机制 答:是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一种机制,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更进步的机制,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生物的内稳态是有其生理和行为基础的,如动物对体温的控制,即表现出一定的恒温性。 3、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 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4、meta种群 答:即联种群,当一个大的兴旺的种群因环境污染、栖息地被破坏或其他干扰而破碎成许多 孤立的小种群的时候,这些小种群的联合体或总体就是一个联种群。 5、meta种群灭绝风险模型 答:pe: 单位时间的局部灭绝概率 若只有一个种群p1=1-pe p2=(1-pe)2 若存在两个种群则p2=1-(p e)(p e)=1-(pe)2 若区域内有x个种群则px=1-(pe)x 结论:多种群能分散灭绝风险,斑块越多,联种群灭绝风险越小 生命表:是按种群生长的时间,或按种群的年龄(发育阶段)的程序编制的,系统记述了种群的死亡或生存率和生殖率. 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最初用于人寿保险. 对研究人口现象和人口的生命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静态生命表:又称为特定时间生命表,用于世代重叠的生物,在人口调查中也常用,根据某一特定时刻对种群年龄分布频率的取样分析而获得的,反映了某一特定时刻的剖面。 优点: ①容易使我们看出种群的生存、生殖对策; ②可计算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 ③编制较易. 缺点: ①无法分析死亡原因或关键因素 ②也不适用于出生或死亡变动很大的种群.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完整版)中药资源学资料重点总结.doc

石河子大学2012 级中药学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 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区的草药医生和民间用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加工 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无医药理论指导也无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 3.民族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天然药物及 其加工品。 4.蕴藏量:指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地区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 和可利用蕴藏量 5.年允许量: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6.最大持续产量: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即在正常自 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7.3S 技术:是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三种技术的简称。其中,遥感 技术是基础,地理。。。起辅助信息处理作用,全球。。。用于辅助空间定位。 8.就地保护:是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 植物资源的目的。 9.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珍稀病危药用动植物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 区,动物园植物园等,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10.道地药材 11.外业调查:实地调查是取得中药资源蕴藏量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要在充分掌握被 调查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和农业林业牧业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切可行的调查路线和 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12.内业整理:是对野外实地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资料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并分析研究药材 的历史资料和数据。 13.维药:维药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所长,并受到中 医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历史上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和昌盛做出过重要 贡献。 二、简答题 1.中药资源九大区域(关怀南海,浙川藏蒙维) 2.主要民族药种类:藏蒙维傣壮药五大类 3.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划分为:我国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将濒危植物分为三个 保护等级:即一级保护植物,指具有极为重要的科研,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稀有濒危种类;二 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经济上有重要意义的稀有或濒危种类;三级保护植物,指在科研或 经济上有一定意义的渐危或稀有种类。 4.植物类中药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 5.中药资源学研究内容: a 中药资源调查技术; b 药用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 c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 d 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 究; e 积极寻找和扩大要用动植物新资源; f 濒危用用动植物资源的评价与监测。 中药资源的地位与价值: a 中药资源是人类健康事业的物质保障; b 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物质

普通生态学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耐受范围,既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 大环境macroenvironment: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microenvironment: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大气候 macroclimate: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有大范围因素所决定的。小气候 microclimate:小环境中的气候。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habitat: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dependent factor: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因子,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 density independent factor: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因子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 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任何生态因子,但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组织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 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多型现象:种群内的个体在形态、生殖力、体重及其他生理生态习性上产生差异,而出现种群内不同生物型. 这种不同不单表现在♀♂相异,同性个体也有不同.如飞虱长短翅; 社会性昆虫等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普通生态学重点

生态学重点 名词解释(10空10')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 2、环境因子: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3、单体生物:个体清楚,基本保持一致的体形,每一个体来源于一个受精卵。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如鸟类、兽类、昆虫等。 4、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由这些构件组成个体。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如水稻、浮萍、树木等。 5、同资源集(种)团:生物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合,即占据相似生态位的物种集合。 6、内禀增长能力:① 在种群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即能够排除不利的天气条件,提供理想的 食物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我们能够观察到种群的最大增长能力(rm )。mm最大的瞬 时增长率,即内禀增长率或内禀增长能力。 ②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定 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 ),记作rm。) 7、生物群落: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地域或生境中的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 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9、生态交错区:①不同的群落之间交错的不同群落中物种共存的地区就称为生态交错区。 ②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 的过渡区域。 10、边缘效应:①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 ②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1、次级生产:初级生产以外的生态系统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 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或第二性 生产。 12、生物量:①某一特定观察时刻,某一空间范围内,现有有机体的量。用单位面积或体积的个体数量、重量(狭义的生物量)或含能量来表示,因此它是一种现存量。 ②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13、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它通常指的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物种。 14、关键种:生物群落中,处于较高营养级的少数物种,其取食活动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称关键种。/指的是其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物种,它是优势种或建群种中的一部分。 15、生态价:生态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16、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从无机物合成、转 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由于这种生产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贮存的基础阶段,因此,绿色植物的 这种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 n),或第一性生产。 17、适应:① 生物对环境压力的调整过程。 ②生物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遗传特征。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总论 一、中药的概念 1.“中药”: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2.“草药”:实际也是中药的一部分。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占多数,所以历来就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3.“本草学”:人们习惯称记载中药的典籍为“本草学”。 中药分类: 天然药: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合成药、半合成药:有机药品类、 无机药品类、 生物制品类 二、中药学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三、中药学的内容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劳动创造了医药 中药的起源,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 二、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酒剂、汤剂的发明和应用 《诗经》 《山海经》 三、封建社会中药学的全面发展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0年~公元264年)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本书载药365种,根据药物功效分为上、中、下品三类。 上品120种,当时认为有补益作用,无毒,可以久服的药物。

中品120种,能治病补虚,有毒或无毒,酌情使用的药物。 下品125种,能治病多毒,祛邪破积,不可久服的药物。 本书对中药学的贡献: (1)是按药物功效分类的创始。三品分类法。 (2)所载药物功效大多也都是行之有效的。如:麻黄治喘、常山截疟,黄连治痢、海藻疗瘿、苦楝子驱虫、当归调血、阿胶止血、乌头止痛、水银疗疥等等。 (3)将当时的用药经验,上升为理论。提出四气五味、配伍禁忌、“七情合和”在临床的应用规律。 (4)并介绍了中药的产地、采集、炮制、制剂、配伍、禁忌、服法等用药原则问题。 (5)书中介绍了水银、铅丹、雄黄的提炼在世界制药化学史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6)它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是我国最早的珍贵的药学文献,被奉为医药学的四大典籍著作之一,后世医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发展。 2.两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65年~580年) 《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载药730种 《雷公炮炙论》:南朝刘宋时代,雷敩,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抱扑子》:晋,葛洪,撰写了完整的炼丹著作。 3、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经政府批准,由长孙无忌、李…T领衔编修,由苏敬实际负责。全收药844种,新增药物 114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4、宋金元时期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唐慎微 ,全书 33卷,载药 1558种,较前增加 476种,附方3000余首。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宝贵文献. 5、明代 《本草纲目》, 李时珍,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本书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分为16纲,60类。

普通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 1 .生态因子: 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2. 环境: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3 .生境:特定群落的生态因子的总和(无机环境)称为生境(Habitat)。生境是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4. 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长和生存繁殖的任何因子 5.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指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恒定状态。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6 .内稳态:是指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恒定状态。 7 .适应组合: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表现出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就称为适应组合。 8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该种植物的光饱和点。 9.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 .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和某些变温动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总热量(有效积温)是一个常数。 11 .阿伦(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

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以减少散热量。 12 .贝格曼定律(十分之一法则):恒温动物在寒冷地区个体有增大的趋势; 13. 生物圈:指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圈层。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14.种群:是指特定空间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15. 生态对策:各种生物所特有的生活史(一生中生长和繁殖的模式),被视为生存对策。 16. k-选择:密度制约性自然选择(density-dependent natural selection),种群稳定于K附近。 17. r-对策:是生物对不稳定环境的进化适应, r-对策者向着小型化、发育快速、繁殖能量分配高、产生数量多的后代的方向发展,以量取胜。扩散能力极强,大多数先锋生物属于这类种群。 18.倒数产量法则:植物单株平均重量(w)的倒数与密度(d)呈线性关系,即 1/ w = Ad + B。 19. -3/2幂定律:自疏,导致生物个体大小(干重)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图上表现为典型的-3/2斜率,这种关系也叫-3/2自疏法则。 20. 种间竞争:具有相似生态要求的物种(两种或多种种群)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相互抑制,彼此给对方带来不利影响,被称为竞争。 21.高斯假说:生态习性相近(食物、利用资源的方式等相同)的两

生理学重点总结

生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 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 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 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被动转运: 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如O2、CO2、NH3等。 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主动转运: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消耗能量。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钠泵)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的方式。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分泌递质属于出胞作用;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吞噬异物属于入胞作用。 二.细胞的跨膜电变化1.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兴奋性与与阈刺激:反变关系,阈刺激增大表示细胞兴奋性下降。 刺激的三要素:刺激强度(衡量兴奋性的客观指标)、刺激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2.静息电位RP: ⑴概念: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相对为正,膜内相对为负。 极化: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状态。 去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或除极。 超极化:电位差的数值向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 ⑴形成条件: 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离子不均匀分布); 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 ⑵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⑶特征: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3.动作电位AP ⑴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主要成分是峰电位。 ⑵形成条件:①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差;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上刺激。 ⑶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 ⑷动作电位特征:①产生和传播都是“全或无”式的;②传播的方式为局部电流,传播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③动作电位是一种快速、可逆的电变化;④动作电位期间Na+、K+离子的跨膜转运是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 ⑸兴奋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锋电位,兴奋性降至0,多大刺激也不兴奋 相对不应期:负后电位前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阈上刺激才兴奋 超常期:负后电位后期,兴奋性超过正常,阈下刺激即兴奋 低常期:正后电位,兴奋性低于正常 ⑹.局部电位: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变化。 特点:①不是全或无;②可以总和;③电紧张扩布。 ⑺.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直径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速度快。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鞘纤维传导快。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⑴兴奋收缩耦联过程:耦联因子Ca2+、结构基础三联体

中药学精华总结

中药学精华总结 一、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 药物是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 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

血的药物是地骨皮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紫苏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杜仲、断续既能安胎又能 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黄芩、苎麻根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白术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菟丝子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 志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麝香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冰片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石菖蒲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蟾蜍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牛黄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远志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 百部(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