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中医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41例高血压患者治疗显效人数为14例(34.14%),有效人数为24例(58.54%),无效人数为3例(7.32%),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5例冠心病患者治疗显效人数为10例(28.57%),有效人数为21例(60.00%),无效人数为4例(11.43%),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22例心绞痛患者治疗显效人数为7例(31.82%),有效人数为13例(59.09%),无效人数为2例(9.09%),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中医方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治疗冠心病,缓解患者心绞痛,提高了患者恢复速度并实现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临床疗效;心血管疾病;中医治疗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对病因以及病理机制等有着深刻的见解[1]。中医中的辩证施治是重要特征之一,从古代发展以来一直受到中医学者的关注与重视[2]。因为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医疗领域必须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给予高度的重视,现阶段中医治疗方式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中医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中医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人数为45例,女性患者人数为53例,年龄在38~79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7.92±9.71)岁。其中41例高血压患者、35例冠心病患者、22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中医治疗,早晚各服用一次,150 mL/次,一剂/d。先将中药用清水浸泡,之后煎至30 min,患者饮食后服用,十天为一疗程,服用六个疗程。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

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0版) 第一部分冠心病合并高血糖的流行病学研究 一、国外研究表明,冠心病人群中高血糖的比例约为2/3 目前得到的白种人相关研究结果,一般都具有“2/3”现象。欧洲心脏调查(糖尿病和心脏)结果于2004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上公布。研究纳入欧洲25个国家,110家医疗中心,共496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2107例由于急性心血管事件急诊入院后接受调查,2854例病情稳定而择期接受调查。除已知糖尿病患者(n=1524)外,其余均采用空腹血糖(FPG)检测,其中1920例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糖代谢状况。研究结果于2004年11月正式发表在Eur Heart J上1。研究结果表明,高达“2/3”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包括糖调节受损(IGR)或糖尿病,图1];如果单检测空腹血糖(FPG),会漏诊“2/3”的高血糖人群。 图1 欧洲心脏调查中的血糖分布情况1 在2005ESC年会上,再次发布了这一研究的进一步分析结果。2003年11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正常FPG的诊断切点由6.1 mmol/L下调到5.6 mmol/L。这样,有关FPG的诊断切点就存在1997年6.1 mmol/L和2003年5.6 mmol/L两个标准。欧洲心脏调查分别采用FPG 6.1 mmol/L和5.6

mmol/L作为FPG诊断切点,对数据进行再分析。结果显示,采用FPG 水平6.1 mmol/L作为诊断切点,则漏诊64%的高血糖;如果采用FPG水平5.6 mmol/L作为诊断切点,还漏诊48%的高血糖。这表明,即使FPG诊断切点作了调整,仍需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提高诊断高血糖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既往多认为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监测出的高血糖可能与应激因素有关。然而,2002年发表的GAMI研究首次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大约2/3的确存在糖代谢异常。在GAMI研究(Gluco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12个月时接受OGTT检测。结果表明,高血糖人群的比例一直维持在“2/3”的规律(分别占总人数的67%、66%和65%,图2)2。这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时诊断的高血糖,有相当比例是由于代谢紊乱引起的持续性高血糖,而不是由于应激状态引起的一过性高血糖。 图2 GAMI研究中,高血糖人群的比例一直维持在2/32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NA VIGATOR(Nateglinide and Valsartan in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outcomes research)研究3于43,509 例心血管高危人群中进行OGTT检测,合并高血糖(IGR和糖尿病)

中医治疗心血管病

首都国医名师学术精粹 廖家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益气活血通补并用---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人民网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廖家桢教授是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他率先应用中医气血理论指导治疗心血管疾病,并提出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治疗应以益气活血为基本治则。笔者在此简要介绍其应用气血理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 气虚血瘀是基本病机 气血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可以生血、行血、统血;血可以载气运行。《血证论》说:“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张氏医通》说:“盖气与血,两相维附,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不得气,则凝而不流。”可见,气起着主导作用,气的病理改变可导致血的运行异常。 《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即全身血脉统属于心。血液在脉中环流不息,濡养周身,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若心气异常,则可导致血瘀。气滞与气虚皆可致瘀,然而气滞血瘀是实证,气虚血瘀是本虚标实。 心绞痛是气滞血瘀为主,还是气虚血瘀为主,应“审证求因”,具体分析。心绞痛的患者多有胸骨后或心前区部位的固定性压闷作痛,并兼有舌质紫黯,少数还有瘀斑,这是血瘀的见证。除此之外,还多有疲乏、气短、胸闷、自汗、心悸、脉弦细或结代,部分病例舌淡胖、有齿痕,这些四诊所见显然不属气滞而是气虚的证候。气虚引起血瘀,血瘀又影响气的流畅,而致心脉瘀滞,引起疼痛及舌质紫黯。 《金匮要略》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心居胸中,主阳气,主血脉,今阳气虚亏,而致血脉瘀阻作痛。已故名医蒲辅周也认为:“冠心病属虚者多,而实者少。” 因此,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气虚血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据临床观察冠心病辨证为气虚血瘀证者达70%以上。然而,也有少数冠心病者,除有胸闷、心绞痛外,并无气虚征象,可归属于气滞血瘀证。益气活血通补兼用 廖家桢认为,多数冠心病心绞痛病例可以把“益气活血”作为基本治则,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并用。在组方时可选用二三味补气药如党参、黄芪、黄精,三四味活血药如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等组方,以此为基本方,再根据兼证不同加减选用其他药物。 痰浊:胸阳不振,津凝为痰。其特点为舌苔厚腻,口黏无味,胸腹胀满,纳食不香,脉兼滑象。治宜宣痹通阳,选用瓜蒌、薤白、半夏等。痰浊久郁又可化热,症见苔黄腻,口干口苦,心绞痛发时局部有灼热感。治宜清热豁痰,选用瓜萎、黄连(或黄芩)、半夏。 寒凝:胸中阳微,寒邪侵袭,脉泣不行。其特点为胸痛遇冷易发,痛时肢冷汗出,面色苍白,脉迟舌淡。治宜芳香温通,选用荜茇、细辛、桂枝、石菖蒲等。 气滞:气机不畅,血脉泣涩。其特点为胸痛因七情而发,两胁不适,胸闷不舒,脉弦。而这类患者气虚较不明显。治宜行气解郁,可选用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等。 阴虚:阳损及阴,阴精不足。其特点为舌红苔少或无苔,或舌有裂纹,五心烦热,心烦少寐,口干喜冷,小便黄,脉细数。治宜滋补心肾,可选用麦冬、五味子、枸杞子、女贞子等。 阳虚:久病及肾,心肾阳虚。其特点为畏寒肢冷,腰酸腿软,或心悸气促,面浮肢肿,舌淡而胖,

常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常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虽然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药物治疗仍然是基础治疗、最为重要和首选的方法之一。不仅仅要求医生,患者本人以及家属也要熟悉常用的心血管疾病用药的知识,如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毒副作用及应用注意事项等。 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常按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大的分类,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β-阻滞剂、硝酸酯类、利尿剂、α-阻滞剂、强心药及洋地黄类、调血脂药物、抗心律失常药、钙通道阻滞剂、心肌营养药等。也有按具体疾病的治疗药物选择进行分类,如降血压药物、治疗冠心病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抗凝抗栓药物等,不同分类各有其优点,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对药、对病都要掌握,在诊疗指南的框架内,个体化治疗,最终实现治病、“救人”的目的。下面根据药理作用机制的异同,重点介绍主要的药物。 一、血管扩张剂 血管扩张剂是现代心血管病治疗学的基础,该类药物通过各种机制最终导致动脉和/或静脉扩张,降低体、肺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心脏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不仅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也是治疗心力衰竭、休克和改善脏器微循环的重要措施。不少血管扩张剂能直接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良药。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直接作用的血管扩张剂;②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③影响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药物。 ④其他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β-阻滞剂等。 ●直接作用的血管扩张剂 本类药物主要包括硝酸酯类、硝普钠和肼酞嗪(肼苯哒嗪)类及其他药物,分述如下: (一)硝酸酯类

浅议心血管疾病及中医治疗

浅议心血管疾病及中医治疗 【摘要】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实际上,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学家、胸部外科医生、血管外科医生、神经学家及介入性放射学家来治疗。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治疗;预防 1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1.1心悸心悸是主观感觉及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主观上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快速、不整或搏动有力。客观检查可见心跳频率过快、过缓或不齐,即有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1.2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也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客观上呼吸次数增多,动作快而幅度加大。 1.3紫绀紫绀是体征,指粘膜和皮肤呈青紫色。体内还原血红蛋白(未经氧饱和的血红蛋白)绝对值超过5g%(6~7vol%的不饱和度)。紫绀的机制为缺氧血,血红蛋白过多,及血液淤滞。有中心型及周边型两种。 1.4眩晕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使患者自觉周围景物或自身在旋转及摇晃,眩晕发作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1.5晕厥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的脑缺血、缺氧,导致大脑皮质一过性功能障碍,引起突然的、可逆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的一种临床病征。在发生意识丧失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1.6疲劳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当心脏病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稍,令人产生疲劳感。疲劳可轻可重,轻的可不在意,重的可妨碍工作。但心脏病疲劳没有特殊性,它与其它疾病所致的疲劳难以区分。 2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2.1合理膳食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在饮食上要严格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研究证明,高胆固醇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少吃动物脑髓、内脏、蛋黄、蟹黄等胆固醇高的食物。(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饱和脂肪酸能升

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

有强心作用的中草药 2008年03月30日星期日上午 11:39 老年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使用强心甙类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大,甚至引起意外。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以中草药配成药膳食用,对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兹介绍如下。 ????人参?? 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疲劳;能兴奋肾上腺—垂体系统,提高机体对外界不良条件的抵抗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其作用特点与强心甙相同。????黄芪?? 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正常心脏收缩的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衰竭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能扩张血管而有显着的降压和利尿作用。 ????何首乌?? 有滋养肝血,补益肾精,解毒通便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可调剂血压,使血压稳定:对离体蛙有兴奋作用,特别是对疲劳的心脏强心作用显着。本品有泻下作用,对心衰伴便秘者尤为适宜。 ????灵芝?? 有养心安神,补益气血,止咳平喘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耗糖量,增强心肌及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有抗过敏作用;又能止咳、祛痰。 ????三七?? 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有迅速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能兴奋心肌而有强心作用。 ????丹参?? 有活血化淤,养血安神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丹参酮、丹参醇、丹参素、隐丹参酮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微循环,降低血压。 ???女贞子?? 有补益肝肾,明目益睛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所含的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作用;有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能使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 ????茶叶?? 有清热除烦,清利头目,消食化积,通利小便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咖啡碱、鞣质、挥发油等,可兴奋神经,消除疲劳,强心利尿,降压降脂,促进消化,抑菌杀菌等。其提取物茶色素可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血脂,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防治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脑动脉硬化。 ???姜黄?? 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姜黄酮,姜油烯,姜黄索等,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及兔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能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能增加纤溶酶活性,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生地?? 有滋明补血,明目益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梓醇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中等量的地黄流浸膏对蛙心有显着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显着,并有利尿作用及轻微降血糖作用。 ????玉竹参?? 有润肺滋阴,生津养胃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强心、降压、降糖作用。与党参合用,能改善心肌缺血,因而可治疗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观察发现,以本品为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的Ⅱ-Ⅲ度心力衰竭,服药后在5-10天内症状控制,病情改善。 ????桂枝?? 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能。药理研究表明,桂皮醛可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通过发汗,加速体温散失而引起解热作用:桂皮油有健胃、

心血管病科普知识讲解学习

心血管疾病 实况报道第317号 2013年3月 重要事实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多于任何其它死因 (1)。 ?估计在2008年有1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0%(1)。这些死者中,估计730万人死于冠心病,620万人死于中风(2)。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受到的影响尤甚:超过8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男性和女性的情况几尽相同(1)。 ?到2030年,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人数将增加至2330万人(1,3)。预计心血管疾病将继续成为单个首要死因(3)。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都可以通过解决诸如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和肥胖、缺乏身体活动、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升高等危险因素而得到预防。 ?每年有940万例死亡,或所有死亡数的16.5%可能由高血压造成(4)。这包括51%因中风造成的死亡以及45%因冠心病造成的死亡(5)。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 ?冠心病——心肌供血血管的疾病 ?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 ?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手臂和腿部供血血管的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由链球菌造成的风湿热对心肌和心脏瓣膜的损害 ?先天性心脏病——出生时存在的心脏结构畸形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腿部静脉出现血块,它可脱落并移动至心脏和肺部。 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常属于急症,主要是由于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心脏或大脑。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在心脏或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堆积有脂肪层。中风也可能是因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 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心脏病和中风的最重要行为危险因素是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身体活动、使用烟草和有害使用酒精。行为危险因素引发大约80%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1)。 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造成的影响在个体中可能表现为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升高,以及超重和肥胖;这些“间接危险因素”可在初级保健机构得到衡量,它表明出现心脏病发作、中风、心衰和其它并发症的危险有所上升。 已经证明,停止使用烟草、减少膳食盐含量、使用水果蔬菜、有规律进行身体锻炼以及避免有害使用酒精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通过预防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升高,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一些政策可创造出有利环境,使人们能够承担并可得到健康的选择。这些政策对鼓动人们采用健康行为并加以保持是必不可少的。 心血管疾病还有一些潜在的决定因素,或“起因的起因”。它们体现出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的主要力量——全球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其它决定因素包括贫穷、压力,以及遗传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症状是什么? 心脏病和中风的症状 潜在的血管病通常没有症状。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可能是潜在疾病的最初警告。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包括: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 一、心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 心脏病导致的胸痛有其规律,应注意与呼吸系统的胸痛鉴别。 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时也有呼吸困难感觉,停止运动后很快恢复。心脏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因此要与正常运动后的呼吸困难相鉴别。 患者表现不能平卧或不能长时间地平卧,斜靠位甚至于端坐,双下肢垂于床边。不能平卧的机制是①平卧时下肢和腹腔的血液失去地心引力作用,返回心脏增多,加重了心脏的工作负荷。②平卧时肺活量降低。正常人平卧位的肺活量有轻度降低(-5%),病人因肺淤血等因素,肺活量下降更多(可达-25%)。要与一些骨疾病导致的不能平卧相鉴别。 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 (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 动态血压监测是近10年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监测高血压的技术,有助于了解患者接近真实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以及患者血压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二)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 因为可以连续24小时甚至72小时记录日常生活状态下的体表心电图,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诊断心律失常、筛查心律失常事件高危患者、评价药物或起搏器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还可以记录到常规心动图不易记录到的心肌缺血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三)运动负荷试验: 是目前对已知或可疑冠心病进行临床评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检查手段。该试验与一些具体的检查方法结合,如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运动核素心肌显像等检查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无创检查手段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四)心血管超声技术: 体表Doppler技术在检测心脏各房室大小、室壁运动、血流速度和心脏功能方面可以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和心瓣膜病的最方便、最安全和比较可靠的检查手段。近10年来,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风湿性心脏病中医治疗大全

概述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在我国的心血管中占29.95%,学龄儿童的发病率为1‰。其病因为急性风湿热,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3周。主要侵犯心脏及大关节,心脏受侵率约41%。关节炎治愈后不遗留任何后遗症,全可反复发作。多次侵犯心脏,则可造成永久性损害,形成慢性风心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内感染,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属于常见的结缔组织病,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累及心脏,导致心脏瓣膜损害而形成:对于风湿热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学曾有过链球菌毒学说、过敏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和毒性上一免疫学假说等等,但至今尚未十分明确,因而对积极防治风心病带来一定的困难。 中医学虽无此病名,根据心悸、气急、浮肿、咯血等主要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心痹”,亦可归属于“惊悸”、“怔忡”或“喘证”等范畴。《黄帝内经》所载:“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可见对本病之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已有一定认识。之后,张仲景应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了一些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剂,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心瘁证出现的证候特征分成心悸、喘哮、水忡等几个阶段进行论述,与本病临床表现颇相类似。宋代陈无择、清代沉金鳌等医家分别对本病病理机制及症候特征的描述,增添了部分新的内容,值得现代临床借鉴。现代中医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研究,初见于1955年。在50~60年代,用传统经验和方法对本病进行临床验证观察,报道虽不多,但其优势已初见端倪。70年代,曾掀起过用针灸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热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本病广泛深人的研究,则是在80年代以后,广大医者在继承古今医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和实验验证,已逐步认识到外邪虽系诱发因素,而心体残损,心脉瘀阻,阳衰血寒实为其主要病理变化。由于血液流变学改变,造成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全身各脏器相继受累而引起一系列临床危重症。因而活血化瘀,温通心脉已成为主要治则之一。辨证分型亦开始趋于集中统上。临床用药除继续沿用经验方外,又出现了不少自拟方剂,使疗效不断提高。同时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较70年代更为客观、深入。近年来又大力挖掘气功、食疗、民间单方验方等传统疗法,均已显示出可喜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也正在引起重视,首先对一些有效的中草药进行药理分析,如发现党参、黄芪能提高动物的DNA合成率,增加心肌的抗病能力,因此对于阳气虚型患者,有显着的疗效i在针刺机理研究中观察到针刺内关穴后,可提高患者血浆cAMP含量,使心肌收缩增强,进一步证明了内关穴为治疗风心病的有效穴位。 病因病机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西方医学及中医学均冠以“风湿”之名,可见两者的认识颇为一致。通过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实践,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机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其病因外为风湿之邪侵袭,内为脏腑虚损,病机演变过程可分述如下: 风湿外侵,心体受损禀赋素虚,屡受风寒湿邪侵袭,风湿入络迁延不愈,痹阻经脉;或因风湿人脉郁而化热,心营为之病变,气血运行不畅,盖人体气血之循脉皆赖于脏腑之气,尤依仗于心气之鼓动,心脏负担过重,心体受累而致病。此常见于病变早期或急性活动期。心脉痹阻,气血瘀滞风湿性心脏病既成,耗气伤血,气虚不能布血,血虚难以荞心,心气过耗,以致心脏推动血液功能障碍,血循失常,瘀痹于心,心脉为之痹阻,脉络不通,故见唇绀舌紫之外象,咳血、咯血之肺脾郁血之症。 心体内虚,累及他脏心病既久,势必累及肺、脾、肾诸脏。肺贯心脉而司呼吸,心血郁阻,株连肺脏,移邪于肺,而致痰瘀交阻,肺气肃降无权,故有咳嗽痰喘,甚则倚息不能平卧。心气虚影响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而致心血愈虚,呈现惊悸、眩晕,食少便溏等心脾两虚证,脾阳不振,难以运湿;水湿内停,肾阳虚衰,蒸化无权,聚水成饮;水

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概况.认为:大多数活血化淤中药在血液流变学、血液黏度、血小板功能、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应用广泛。在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积极发现和提取其有效单一化舍物、探寻新配伍、研究新剂型,将成为深入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并开发其新药的趋势. 目前,国内对活血化淤中药的药理、临床研究成为热点.实验证明一些常用活血化淤中药(君山第四代降脂宁颗粒、银杏叶片。决明子血脂安等),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活性、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心、脑缺血,对心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等药理活性.随着对活血化淤中药单体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活血化瘀中药剂型的改革、成药的开发尤其是注射剂型的开发应用,该类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已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在减少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活血化淤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与其它类药物相比,不良反应小,相对较为安全,在预防、治疗、康复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包括美、俄、日等国在内的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可以预见,活血化瘀中药将在更广阔的医学领域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研究表明冠心病、脑血栓的发病与高血压、高血脂、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功能增强、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体内自由基含量增高等因素密切相关.活血化瘀类中药能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多数活血化淤中药在改变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血小板功能、抗凝血、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由此可见,活血化瘀药物及其疗法对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十分有效.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导读:高血压患者在平时应该积极采用饮食方法和针灸推拿进行降压治疗。这两种中医降压方法都是高血压的治疗理想辅助方法,因此患者在平时要重视运用,让自己的血压平稳的降下来,避免负面健康影响的发生。…… 临床上,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有许多方法,通过合理发挥这些方法的作用,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下面大家就一起来具体的认识一下这些对高血压患者康复有益的中医方法。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对于患者日常是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个降压方法,可以说,饮食治疗是中医治疗的一个特色,虽然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中西医共同提倡的,但中医的认识远不止与此。中医讲究“天人和一”,人要顺应天时,食疗和药膳也应如此。随着四时气候变化,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饮食药膳的配合治疗,也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不错的选择。 针灸推拿 针灸推拿是中医疗法的一个特色,它的降压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针灸推拿作为对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非常适宜,通过针灸推拿,可以使经脉气血畅通,阴阳归于平衡,精神和肌肉得到松弛,从而使血压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适应针灸推拿疗法。临床上应该根据医师的建议

和患者的配合程度进行具体治疗。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应该积极采用饮食方法和针灸推拿进行降压治疗。这两种中医降压方法都是高血压的治疗理想辅助方法,因此患者在平时要重视运用,让自己的血压平稳的降下来,避免负面健康影响的发生。 温馨提示:以上是提供的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相信阅读完全文后你对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阅读完全文后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到39健康问答(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9983016.html,)进行提问,专家将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心血管疾病防治基本知识

全面认识高血压 ——主讲人: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副教授周桃元 【主持人】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你的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就在我们身边。我国高血压已突破3.3亿,其中1.38亿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所以我们一起来全面认识高血压。今天我们请到了权威专家,来自祁阳县中医院心血管科的副教授周桃元主任,周主任您好。 [周桃元简介] 周桃元,男,1965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科副主任医师,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祁阳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省中医心血管科学会委员及永州心血管科学会委员。曾在湘雅医院进修心血管科一年,每年都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会议2-3次,毕业后一直从事科临床工作,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诊治各种心血管科疾病及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七篇。 [周主任] 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周主任,心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波及全球,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是哪种疾病? [周主任] 是高血压病。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跟高血压有关的疾病。 ?每100个脑出血病人中有93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脑梗塞病人中有86人患高血压 ?每100个冠心病人中有50~70人患高血压。 【主持人】高血压总是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健康,早期患者并

无明显的不适感,因此高血压患者并不重视,我国的高血压现状怎样? [周主任] 我国高血压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可以概括为:三高、三低、三误区。 三高:患病率高(11.26%);死亡率高(41%);致残率高。 三低:知晓率低(35.6%);治疗率低(17.1%);控制率(4.1%)。 三个误区: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病情服药。 【主持人】什么是血压? [周主任]血液要想在全身流动就需要有压力,血压就是指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主持人】高血压表现多样化,有的毫无症状,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症状。怎样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周主任] 诊断高血压时要确诊血压值,通常是用三次非同日同时的平均血压,也就是说测三天不同时辰的三个血压值,取其平均值。量血压时要注意在安静状态下,室温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在20C。左右,要以右手为准,取坐位,当然必要时可以测立位,甚至下肢血压。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可有头痛、头昏、心悸、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则在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压≥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5/75mmHg. 血压高低与症状不成正比,有无症状都要常规测血压。 【主持人】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周主任]有以下情况的人,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大:吸烟、饮酒过量、焦虑、不经常活动、肥胖、摄入盐和脂肪过多,胆固醇高,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辨析概要

匿眶猛粼.。N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辨析 潘俊伟 (黑龙江省五常市中医院黑龙江五常 150200 中医中药 l摘要】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绝大多数患者都需终身服药。资料显示:2000年世界心血管药物市场销售额近500亿美元,占世界药品销售总额的18.5%,并且还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深入研究心血管疾病机御以及开发有效的心血管疾病药物,盛将有益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医药益气活血,祛瘀生新等许多治疗法则以及临床的有效性。也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体现中医药的独特疗效。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中医理论中药应用 【中图分类号l R 256.2【文献标识码】A I文章编号l 1674-0742(200902(c一0094一oI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目前世界医学领域的热点课题。深入研究心血管疾病机制以及开发有效的心血管疾病药物,必将有益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医药益气活血、祛瘀牛新等许多治疗法则以及临床的有效性,也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体现中医药的独特疗效。下面辨析一下中医药对心血管疾病治疗。 1病因病机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功能的维持均有赖于脾胃不断地运化精微营养;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因此,脾肾虚衰,运化与气化功能失衡,机体功能低

下,抗邪能力下降,一些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浊、水湿等蓄积于体内,从而引发心血管疾患。 1.1气虚血瘀 气和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统血;血能化气,血能藏气,血能载气。气不得血,则气无所依附,气布以血为根;血不得气,则血不得流通,血行以气为帅。气血冲和,分布均匀。正如Ⅸ读医随笔》云:“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气血失和是导致人体疾病的基本原因,常见的病理表现大概有气血虚弱、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随血逆、气不摄血、血随气脱等类型。心血管病大多以气虚血瘀为病机。气虚血瘀证即有气虚证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息微等表现,又有瘀血证的疼痛、肿块、唇爪青紫、舌紫等症状和体征,临床特点是劳累后瘀血证明显加重,这是因为“劳则气耗”,过分劳倦会导致气虚加甚,无力推动血行,而使瘀血加剧,血瘀日久则气虚更甚。Ⅸ景岳全书》言:“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瘀滞, 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现代医学研究说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呈黏、聚倾向,微循环障碍,凝衄功能亢进,纤溶活性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缩血管物质减少,细胞酶活性降低,免疫细胞功能低下。’ 1.2痰瘀互结 痰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而瘀血是指阻滞于血脉、脏腑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或指积于体内之离经之血。痰来自津, 瘀本于血,生理上“津血『_l 源”,病理上“痰瘀同病”,瘀血日久又可变生瘀浊,血瘀的病机主要是血行不畅,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痰的形成又与脾胃,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Ⅸ张氏通》说:“痰挟死血,随后攻注,流走刺痛。”痰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因此,疼痛部位多固定且较顽固,或刺痛,或持续性阵痛。如痰瘀互结聚于心则胸痹心痛。中医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证治准绳》云:“百病由瘀血者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瘀证、痰证均有血液流变高、黏、聚的特征。痰浊与瘀血在微循环、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全文)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全文)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实践中,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自身特点,并有确切疗效。但在国内相关指南中却少之寥寥,原因是缺乏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循证证据和明确的作用机制。2017年,张运院士基于2006年-2016年发表的较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系统评估了中医药对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风、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认为中医药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补充和替代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开展严格设计的RCT以评估中医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硬终点的影响。既肯定了中医药的价值,又指明了研究不足和方向[1]。中医药缺乏高级别的循证证据已经成为制约其推广应用和深入发展的瓶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循着这一方向,我们重点检索了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9983016.html,)和美国临床试验中心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9983016.html,),追踪中医药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及成果报道,旨在把握当前研究趋势,分析中医药治疗的相对优势和特点,展望未来应用前景。 一、中医药治疗高血压 中医药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高血压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头痛、眩晕等),改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还可以有效平稳地协同降压,可为不能耐受西药的患者提供另一种选择,且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和对重要脏器的保护效应[3,4],但中医药对血压和心血管事件的长期效果尚不明确[5]。 2010年以来有20余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注册,多数为RCT试验,样本量为60例至660例不等,干预措施包括中药汤剂(天麻钩藤饮、清肝滋肾方等)、中成药(松龄血脉康胶囊、养血清脑丸)及针刺等,主要结局指标包括即刻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血压达标率、SF-36量表等。这些临床研究设计较为严谨、规范,但主要结局指标为替代终点,缺乏诸如对死亡率、器官终末损伤、卒中、冠状动脉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等硬终点的评价。 目前,依托于不同行业协会发布的《高血压中医诊疗指南》[6]、《高血压中医诊疗专家共识》[7],较好地总结了既往中医药干预高血压的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临床。 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缓解心绞痛、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防治再灌注后无复流、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8-10],加载中医药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

中医治疗心脏病

中医治疗心脏病 治疗心脏病,只要从疏通经脉、恢复元气入手,使用祛邪扶正的药物,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但对于危重患者,使用回阳药物,只能十救二三。倘若使用阴寒之品,死亡率必为100%。《灵枢经•经脉》中说:脾足太阴之脉,......注心中,...烦心,心下急痛。所以,服用附子理中汤、参附汤之类的回阳救逆的药物来恢复脾胃的功能,就可以治愈由于心血不足所造成的心脏病。 中药验方: [方一] 炙甘草、阿胶各10克,党参15克,生地20---30克,桂枝9克,麦冬10克,柴胡9克,五加皮10克,丹参11)--15克,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方二] 汉防己15克,玉竹9克,黄芪18克,白术9克,白茯苓30--45克。上药混合置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过滤取液,余渣再加水400毫升,煎至80毫升,过滤取液,与头煎混合,共180毫升,分3次温服。 [方三] 炙附子7.5克,白术、茯苓各25克,白芍15克,生芪、五加皮各25克,细辛5克,桂枝7.5克,五味子、甘草各10克,生姜15克。先将药加水浸泡半小时,水煎煮;首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慢火煎20分钟,两煎混合一起。分2次服,每次100毫升,早晚餐后1小时左右服用。 [方四] 山药960克,黑芝麻、赤小豆各360克,鸡内金30克,炒枣仁480克,柏子仁360克。共研细末,每天早晚饭前服30克,以开水调为糊状服之。 [方五] 食油、味精、盐、海带、苡仁、鸡蛋、胡椒粉适量。将海带洗净,切条,苡仁洗净,共放入高压锅内,加水将海带、苡仁炖至极烂,铁锅置旺火上,放人食油,将打匀的鸡蛋炒熟,即将海带、苡仁连汤倒入,加盐、胡椒粉适量,炖煮片刻,起锅时加味精,即可服食。 强心、利尿、活血、软坚,适于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食用。 中药处方: (一) 【辨证】湿阻血瘀。 【治法】利湿除痰,活血化瘀。 【方名】利湿化瘀汤。 【组成】制半夏9克,枳实9克,茯苓30克,丹参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沙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2剂,30剂为1疗程。 (二)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心血管疾病常用中成药

心血管疾病常用中成药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的一种综合征,即伴有临床症状的()
? ? ? ?
A.心功能不全 B.肾功能不全 C.肺功能不全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2 . 补益强心片的用法用量为 1 次 4 片,1 日 3 次,()为一疗程。
? ? ? ?
A.一周 B.两周 C.三周 D.四周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3 . 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加重引起()、暂时的()与()的临床综合 征。
? ? ? ?
A.心肌急剧的 B.缺血 C.缺氧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4 .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药物治疗:()药物(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 ? ? ?
A.β 受体阻滞剂 B.钙通道阻滞剂 C.抗血小板药 D.硝酸酯类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5 . 复方丹参滴丸(胶囊、颗粒、片)的不良反应包括()
? ? ? ?
A.个别患者有口干 B.偶见胃肠道不适 C.舌燥现象 D.眼干现象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6 . 心律失常中医多属“心悸”范畴,其核心病机为()
? ? ? ?
A.气血阴阳亏虚 B.邪扰心神 C.虚实错杂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7 . 观察结果证明玉丹荣心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疗效。
? ? ? ?
A.几乎没有 B.没有特殊的 C.有较好的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 C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 月~2014年9月我院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研究组予以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 照组8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14,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可以产生现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中医治疗;研究 心血管疾病实际上就是循环系统疾病,主要包含有:冠心病、心肌梗死以及 高血压和心绞痛等。随着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 得到了明显的增加,据统计,每年全世界大概有一千多万人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 而死亡[1]。中医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依据, 因为中药和相应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多组分性,所以给心血管疾病病人进行中医 治疗,具有改善病人微循环、使冠脉得到扩张、使血流量增多以及抗氧化等作用,产生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本文随机选取我院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医治疗 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做出了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我院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医治疗资 料进行分析和比较,其中有49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5~82岁,平均44.6±5.4岁,患者病程2个月~18年,平均病程是4.76±1.38年,依据中医辨证对患者进行分型:肝气郁结的患者有27例,气滞痰郁的患者有21例,心脾肾 虚的患者有18例,阴虚火旺的患者有1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研 究组和对照,两组心血管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进行治疗。进行治疗之前,给患者使用1.2×106U的尿 激酶,之后注射低分子肝素0.5×104U,每天2次。同时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前 三天每次服用0.3克,之后每次服用75~150毫克,每天1次。对于心肌梗死或心脏功能有问题的患者,可以给其输入硝酸甘油,同时每次输入250~500毫升的右 旋糖酐,每天1次,晚上给患者服用辛伐他汀,每晚1次,每次10~40毫克。 所选取的患者全部进行的是中医治疗。分别给患者使用丹参、银杏、川芎以 及葛根和红花等药物进行治疗,先将重要在1000毫升的中药中浸泡半小时,然 后采用武火把清水煮开,然后用文火煎半个小时,每天1剂,分两次进行煎服, 每次350毫升,每次在吃饭1个小时之后服用,10天是一个疗程,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总共给患者服用3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患者产生的所有临床症状都消失,其心电图指标显示 为正常值,患者的生活处于正常状态;显效:患者产生的临床症状显著得到了缓解,其心电图指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不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影响;有效:患 者产生的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其心电图指标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日常生活中, 患者不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无效:患者产生的临床症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心电 图指标也保持不变,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

心血管疾病营养治疗原则(内容充实)

心血管疾病营养治疗原则 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是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营养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脂、血压、血糖和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同时,增加保护因素。鼓励内科医生自己开营养处方,或推荐病人去咨询临床营养师。对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营养师作为多学科小组(包括医师、心理医师、护士和药剂师)的成员,通过提供医学营养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减少再入院和住院天数、提高对限制钠及液体摄入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等心衰患者的治疗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营养治疗和咨询包括客观地营养评估、准确地营养诊断、科学地营养干预(包括营养教育)、全面地营养监测。推荐首次门诊的时间为 45- 90 min,第 2-6 次的随访时间为 30-60 min,建议每次都有临床营养师参与。从药物治疗开始前,就应进行饮食营养干预措施,并在整个药物治疗期间均持续进行膳食营养干预,以便提高疗效。 医学营养治疗计划需要 3-6 个月的时间。首先是行为干预,主要是降低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即减少肉类食品、油炸油煎食品和糕点摄入;减少膳食钠的摄入量,清淡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其次是给予个体化的营养治疗膳食 6 周。在第 2 次随访时,需要对血脂、血压和血糖的变化进行评估,如有必要,可加强治疗。 第 2 次随访时可指导患者学习有关辅助降脂膳食成分(如植物甾醇和膳食纤维)知识,增加膳食中的钾、镁、钙的摄入量,此阶段需对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进行监控。在第 3 次随访时,如果血脂或血压没有达到目标水平,则开始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当血脂已经大幅度下降时,应对代谢综合征或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管理。 校正多种危险因素的关键是增加运动,减少能量摄入和减轻体重。通过健康教育和营养咨询,帮助患者学会按膳食营养处方计划合理饮食、阅读食品营养标签、修改食谱、准备或采购健康的食物,以及外出就餐时合理饮食。 极低脂肪膳食有助于达到降脂目标。在二级预防中,这类膳食也可以辅助药物治疗。这类饮食含有最低限度的动物食品,饱和脂肪酸 (<30/0)、胆固醇(<5 mg/d) 以及总脂肪(<10%) 的摄入量均非常低,该类膳食主要食用低脂肪的谷物、豆类、蔬菜、水果、蛋清和脱脂乳制品,通常称之为奶蛋素食疗法。对于有他汀类药物禁忌证的患者可以选择极低脂肪膳食进行治疗,或由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选择。 (一)总原则 1.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平衡膳食。 2.总能量摄入与身体活动要平衡:保持健康体重,BMI 在 18.5-<24.0 kg/m2。 3.低脂肪、低饱和脂肪膳食: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 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 10%,尽量减少摄入肥肉、肉类食品和奶油,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 20 -30 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