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德育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幼儿园德育教育论文

摘要: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幼儿德育行为习惯启蒙教育道德观念品质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教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现在,文明礼貌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人们自身文化修养水平。文明礼貌是良好的道德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文明礼貌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从小班到大班在礼貌教育上有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是,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至关重要。

全球现代化过程中,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不断出现。给幼儿德育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应该用新的观念看待新一代人才的素质。事物的发展,在于新旧事物的更替和求新的过程。如果一味沿袭传统事物,则发展必将缓慢,幼儿德育也是这样。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冲破旧思维。作为幼儿一线教育者,有责任去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幼儿德育更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促进幼儿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目前幼儿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流于说教。说教是指成人以单向的说服和语言训导的方式,将成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幼儿,并要求幼儿无条件地接受并付诸日常行为。在说教的过程中,幼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较多弊端:

1.许多教师的说教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空洞无物的训话,不考虑幼儿的知识经验水平和特殊的认知心理。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降低了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威信,给以后的教育工作设置了障碍。

2.由于幼儿的道德行为具有反复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反复地、耐心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才行。而许多教师因为日常教学、幼儿生活以及个人琐事的烦恼而懒得“多费口舌”,或干脆认为“幼儿不懂事,对他们没道理可讲”,从而以责令、惩罚代替说服,使幼儿因惧怕而被迫服从。从表面上看,压服往往见效快,但压服往往是“压”而不“服”,会使幼儿形成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使矛盾激化,使德育工作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3.由于说教简单易行,所以许多幼儿教师爱用、常用这种方法,有的甚至滥用这种方法。但是从幼儿心理角度看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用角色扮演法、行为养成法以及代币奖励法等专门的方法效果更好,而很多教师却一“说”了之,结果往往不能达到教育目的。

(二),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认为在学识上,地位上幼儿是和教师不平等的,但是在责任上却时时要求幼儿和自己站在同一高度。虽然理论上教师都懂得,在教育中要尊重幼儿主体性,但是具体到实践当中,有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高高地凌驾于幼儿之上,动辄对幼儿发号施令。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命是从,胆小怕事,没有一点闯的精神。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三),不合理科学使用奖励和惩罚。对于幼儿,奖励甚至教师一句普通的口头表扬都具有“正强化”作用,可以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惩罚则具有“负强化”作用,可以抑制或减少他们的不良行为。这一扬一抑,相辅相成,如果运用得法,则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教师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滥用奖励与惩罚,导致结果与愿望背道而驰:

1.在调查中很多教师坦白表示,在使用奖励这一手段时,往往只看重幼儿行为的结果,而不看重为了达到这一结果幼儿所做出的努力,这种“以成败论英雄”的奖励模式,只会使已受到奖励的幼儿更加看重结果甚至是不择手段地去达到某一结果,而使那些做出努力但未达到某一结果的幼儿灰心丧气甚至失去进取心,进而导致幼儿园早期“虚荣性幼儿”的出现。

2.惩罚是一种消极手段,分为体罚和心理惩罚,它只能使幼儿明白什么行为是不允许的,而不能明白道理或正确的做法。有的教师滥用惩罚(如不让参加活动、罚站、嘲笑、打骂),甚至侮辱幼儿,伤害其自尊心,不尊重其人格,这只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四)教师不能给幼儿以好的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幼儿园德育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幼儿由于认知的限制,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常常是以教师的言行为作为示范榜样,在模仿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价值观念。利用榜样进行德育,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常给孩子树立反面的或不好的榜样。如有的教师爱讽刺、挖苦人,有的教师会对幼儿耍脾气,区别对待班级幼儿等等。而幼儿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因此,他们常常会模仿这些负面的榜样。

(五)德育过程中缺乏自觉的方法意识和辩证意识。据研究分析,部分幼儿园德育所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幼儿教师缺乏自觉的方法意识和辩证意识。上述四方面问题都是由这一根本原因引发的。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常常只考虑了德育目标或德育内容,而对完成这一任务的“德育方法”却缺少自觉的、有意识的、理性层面的思考,结果使德育的方法单一,过程粗糙,从而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家园合作意识淡薄。家长过度偏重于幼儿在园的智育发展和技能的提高、只在乎短期成效的获得,忽略了幼儿个体的长期发展和幼儿教育的系统性,这不仅左右幼儿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目标的制定实施,更制约了幼儿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而有些教师又缺乏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致使幼儿德育家园合作程度不够,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和进程。

新时期德育应该包含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即学会做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劳动,具有动手操作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认识社会

问题的能力;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适应社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现实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未来,从而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有神圣尊严、有丰富情感,更有不可遏止的创造力量的人。而针对天真烂漫的孩子,德育启蒙不能是枯燥无味的说教,也不能是简单的走形式,更不能严厉的制止孩子不能这样或不能那样。那么如何开展幼儿德育?

二、注重幼儿情感教育

情感是认知的动力,要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必须唤起幼儿积极的情感经验,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少,思维具体形象,情绪易受暗示,感情丰富易激动等特点,幼儿德育要特别注重从情感入手。

(一)利用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故事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千万不要小看讲故事的作用,它是最能够也是最容易吸引、打动幼儿并能让幼儿受之影响的文学载体。在带班组织幼儿时,每天我都会利用生活中一些零碎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一个童话故事,而每次讲完故事,我都要和幼儿分享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受。如给幼儿讲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于是我把可爱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一般齐。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到排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队等待入厕。在等待的过程中,还可以数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在国庆节、清明节、还给幼儿讲些英雄的故事,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听故事时,幼儿是全神贯注的,他们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此时也是最易于调动幼儿情感积极性的时候,他们时常会将自己引入童话故事的情节之中,将自己的情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外显,从而通过故事引发了幼儿潜在的道德共鸣,使他们用心去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用心去感悟什么是正义与勇敢。在每次讲完故事后,我都会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讲一讲,说一说,通过故事情节对幼儿的德育熏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实践行动,这样既帮助幼儿走出故事角色又非常巧妙的教给了他们日常生活中怎样接人待物、与人相处,也是对幼儿进行了道德启蒙教育。

(二)幼儿的德育是非常具体的,因为它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部分,通常说幼儿日常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本身就是德育,幼

儿德育就是让孩子在玩耍中,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

幼儿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要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点滴小事都可以作为教育孩子明白事理,分辨是非的良好时机,这是因为,孩子虽然小但她是独立的个人,每个孩子除了具有他这个阶段儿童的共性以外,还有他自己的个性,有他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注意到孩子的个性,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家长对孩子生活中流露出的有关思想品德的苗头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并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及时教育,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明辨是非最终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注重养成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失时机地把品德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注重品德教育的随机性。因为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吃饭、入厕、洗手、睡觉、整理日常用品等要占去一半时间,这是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良机。并且养成教育身教重于言教,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午睡起床后幼儿自己叠被子,刚开始有点乱,有的幼儿不想叠,有的不会叠,还有的叠不好生气地把被子扔到一边,我就一边示范一边手把手的教他们。能力强的幼儿叠好了,再去帮助不会叠的幼儿,只要有幼儿叠起来,我就及时表扬。现在我班的大部分幼儿能把自己的被子叠好并摆放在橱子里,幼儿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能充分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进一步培养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在我们班上有的孩子帮助别的幼儿穿衣服、系鞋带,或者游戏时把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他们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我有意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孩子随机进行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倾听,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实施“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

对幼儿进行德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协作。因为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的教育素质,道德水平直接制约着

幼儿道德发展的水平。幼儿教育的实践及科学研究证明,家长如果重视孩子的德育,并配合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则较高,反之亦然。我们的调查表明,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教师和家长,应有两者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来对幼儿进行德育。

(一)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构建以幼儿园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道德为依托的立体化德育网络。这其中,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德育目标,并让家长尝到家园合作的快乐。如:以前带班时班里有位孩子“个性”特别强,老爱和别人对着干。家长告诉我他在家里总是不听话,特别倔,早晨起来不吃饭,为了喂他吃饭,害得孩子的妈妈每天都顾不上吃早饭。针对这个孩子,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妈妈真辛苦”的谈话活动,首先,专门把孩子母亲一天的工作概况录制下来,让孩子们看,并请每个孩子讲一讲自己妈妈的每日工作有多么辛苦。再开展“上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把孩子上幼儿园的情景搬到游戏中,让她亲自体会做母亲的辛苦,又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帮妈妈做事情,让她体会大人的辛劳。几天下来,孩子真的变了,变的懂事了,能体谅大人尊敬老人,家长显得特别激动开心。这个孩子的转变,其实是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努力的结果。老师帮助孩子理解家长的苦心,体验家长的爱意,并引导家长思考自己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如何教育孩子……引导家长与老师共同进行卓有成效的道德启蒙教育。此外,作为幼儿德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德育目标应有一致性。而且,目标的实现有其场合、时间的特定性,家长和教师应利用各自的优势有所侧重,以便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以便一致性、侧重性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教材明确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不失时机的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去认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在我们班有个小朋友李明初爱看动画片《熊出没》,在家整天拳打脚踢,来到幼儿园对同伴表现的不那么亲密,甚至对同伴有攻击性行为。有的幼儿摔倒了,他不但不扶,骑在别人身上当小马,问其原因才知道是爷爷经常在家给他们当小

马骑的缘故。我随即开展一节体育游戏《小马运粮》,让幼儿背着大沙包在草地上爬,让他们去体验爷爷给他们当小马的辛苦,有效的帮助幼儿纠正不适宜的行为。又如,在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后,一次为了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劳动意识,我带着孩子们进行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请孩子们自己制作环保图,引导幼儿将一些废旧的瓶瓶罐罐消毒处理做成各式各样的装饰品布置教室,让幼儿亲自体验变废为宝、勤俭节约及体验劳动的快乐,家长们告诉我:“我的孩子现在一扔东西就要找果皮箱,还时时监督大人呢!家里喝过的一些奶瓶、空盒子,我们和孩子一起做成手工,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增进了与孩子间的感情,同时还潜在进行了德育教育,真好!”由此可见,幼儿德育工作需要教师与教师协调、沟通,教师与家长协调、沟通。因此,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整合教学中进行,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我们班幼儿的自理能力相对比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在班内我们结合主题活动“成长快乐”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系列活动,让幼儿自己整理玩具、图书、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促使幼儿意识到自己能做好一些事情,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为了鼓励幼儿,我们还自制了成长记录奖励牌,谁做得好就在他的后面贴一朵小花,“老师,昨天晚上我自己吃饭,而且吃得很干净”,“张老师,我家孩子现在晚上自己洗脸、刷牙,可能干了”当我表扬那些幼儿,并在他们的名字后面贴上红花或画上笑脸时,幼儿们的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现在吃完饭再也不用老师大声喊,他们会自觉地把自己的小椅子摆放整齐,画画时也少了丢彩笔的事件。

(三)社会方面——社区教育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关系相对比较密切的社会环境首推社区,社区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三课堂,教育要培养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就必须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充分利用社区中的人力资源、物质环境等,拓展幼儿学习、成长的空间。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引人注目的教育定向目标体系:要在自然状态中,让孩子率性发展,在至善至美的体系中,成为聪明和善良的人。他认为:“善良的人可以凭他的美德而感到骄傲。”我们以组织幼儿进行“献爱心”活动为主,要求幼儿自愿把自己穿过的,看过的,玩过的衣服,图书,玩具等捐

献给灾区幼儿;组织,引导家长积极地参与社区的各种“献爱心”活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外因主要通过内因即幼儿的真实感知、领悟或信服才能起作用,忽视幼儿地位与作用不仅容易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而且会使德育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片面状态,从而极大地降低道德教育的效果,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发展需要,塑造和建构幼儿的道德主体。幼儿道德学习是在成人的指导下的自主行为,离开了幼儿的自主性,任何道德教育活动都难以对幼儿产生有效的影响。

六、优化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明行为等方面是良好的,能够对幼儿起表率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积极主动工作的意识,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德育;

(三)对幼儿德育工作的意义和目的有深层次的认识,跳出家庭和个人职业的狭隘圈子,将教育对象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来培养,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四)掌握一定的道德教育的规律和幼儿年龄特点,有效、有序地对幼儿进行德育工作。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应该和幼儿形成共同学习、教学相长、平等交流的道德体系。树立起新型的儿童观、道德观,知识观、评价观,真正落实以幼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时、充分提高幼儿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要形成一种园所舆论,促使幼儿德育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作意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参摩,丰富教师对于道德教育的经验;通过定期举办道德随笔评比,读书沙龙、集体品阅道德教育经典名著、活动组织以及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会等来提高教师的德育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建立社会奖励基金和年终考核奖金,奖励幼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者。

1、合理开发德育内容

以幼儿道德发展为价值取向,从落实教育目标实际出发,因园制宜,进行研究编制,即关注专门性的道德主题教育活动,又关注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节日活动、社会活动中的道德特色教育活动内容的创编。在道德教育课程内容编制上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教师在选择道德教育内容和方式时,周密考虑,确保教育内容的准确和可行、真实、科学。使教育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2)可接受性原则

开展道德教育时,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具有明显差异,充分仔细地筛选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提出相应教育目标。

(3)渗透性原则

新《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内容要和生活,社会环境特别是社区环境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社会文化、社会公德环境教育努力与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家庭、社区等教育因素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4)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当代的民族文化比历史的民族文化更丰富多彩,进步昌明。呈现出多元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幼儿园道德教育应充满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符合时代新需要。不能局限于传统的道德要求。

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做到“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如:利用每年的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利用每周一升旗的机会,着重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明白团结一致、互相协作就会胜利的道理。在玩高跷、跳绳、玩皮球等为主的小型游戏中,教育幼儿互谦互让,不争抢活动器具。在自由活动中同伴遇到困难时,其他幼儿就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去帮助他。当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勇敢与尝试教育。开展“大带小”一起劳动,一起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做事情要有责任心等优良品质。在班级设置值日生,每个区域活动角,均有值日生负责整理,且轮流担任。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与集体荣誉感。

在日常生活中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如:自己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好的发展。

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即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

总之,幼儿德育教师要把握好各种教育资源,从情感入手,以幼儿为中心,创设各种德育环境,通过一点一滴的身教言行,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萌芽,在此基础上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进行德育养成教育,最终使幼儿“文明乐群,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3、冯晓霞:《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4、郄海霞:《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知识结构》,《湖南教育》2003年第20期。

5、马拉古奇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报告书》,台湾光佑文化事业滚粉有限公司1999年版。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梨树县郭家店镇第四小学黄旭 小学正处于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抓好。在教育内容上应反对抽象空洞的说教,强调德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伦理道德。下面,我想从以下几点浅谈我对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看法: 第一,家长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家长是青少年的启蒙教师,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重视德育教育光喊口号不行,光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更是不行,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进行道德教育只让孩子背那些条条框框是不行的,只让孩子停留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表象认识上也不行。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而且付诸以行动中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对于现在的教师也还存有另外一种困惑,那就是小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在老师的教育下、在学校的监督下养成了较好的习惯,能够较好的按照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但到了假期在家长们溺爱的强攻下逐渐迷失方向“重操旧业”,开学以后教师还得从头再来,如此周而复始的教育虽然

耗尽了教师的大量心血但收效甚微。 第二,学校教育应是教育的主导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离不开诸多环境和因素,但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正如俗话说得:嫩枝易弯也易直。 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只是知识注重学生“智”的发展而忽略了“德”的重要性,我们培养出来的将会是一批废品,而当今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校只为应试,一天到晚有讲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只重知识,不重德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上了大学因心理不健康而走向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 此外,学校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或差来界定学生的好与坏,在评价学生方面仍然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综合地衡定。把学习成绩作为一个参考,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乐观、向上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其中,形成一个综合界定的标准。素质教育提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学校要用赏识的态度来对待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鸡西教育局专家报告会有感 密山市当壁镇中心学校 张文阁 2013年3月9日鸡西市教育局举办了专家报告会,聆听了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专家陆教授对我国当前德育教育形式的剖析,和德育教育重要性紧迫感。体会颇深。 科教兴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倡素质教育,而发展教育的希望在少年,他们是初升的太阳,充满朝气和活力,孕育着无限希望。教育的根本不是成绩,人的成长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就突出了德的重要性。所谓“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可见“德”的培养,更应该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同时又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俗话说得好:嫩枝易弯也易直。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品德教育不仅对学生自身同时对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品德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懂道理,会做人。 但是,我国德育现状令人堪忧,很多小学并没有开设思想品德课,或即便开设也被当做“副”科对待,代课老师不予重视,敷衍学生。其他代课老师也常以讲题、补课为由任意占用思想品德课,使本该重要的一门课程完全缺失。而有些学校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也有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题班会等,但这些以直接进行道德教育为目的的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毕竟时间有限,内容上也不足以完成德育工作,这就导致学生德育的不完善。 当前应试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却忽视品德的培养。现有的教育模式必须尽快改变,素质教育不能空喊口号。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了首位。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以学生分数论成败,学生以成绩排名次,教师以分数订优劣。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学生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没有独立性、思考性、自主性,更别说学生的思想品德受到熏陶感染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成绩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1、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 3、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 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与任务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与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方面。 实施德育的途径:1、日常生活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效手段。 3、游戏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力措施。 德育的方法: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学前儿童美感发展过程的特点表现:最初是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应。 逐渐能够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 再发展到有意识的感受美、表现美。 美感的特点:情绪性、表面性、行动性。 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1、学前儿童美育是整个社会审美化的需要。 2、学前儿童美育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 3、学前儿童美育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 美育的任务: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表现力。 美育实施的途径:1、大自然是实施美育的丰富源泉。 2、日常生活是实施美育的广阔天地。 3、艺术教育活动是实施美育的有力手段。 4、游戏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5、节日、娱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特殊渠道。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的意义:1、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2、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1、主动性原则;2、渗透性原则;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5、实践性原则。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1、生活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策略 2、生活活动的指导策略(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 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教学活动的类型 组织形式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多或单领域分: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参与形式分:体验性教学和表现性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和活动方案 课堂教学活动评定的标准:1、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具体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 2、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游戏的特点: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游戏的意义: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4、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 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 游戏按教育作用分: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游戏条件的创设包括: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德育教育优先于其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开展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的作用,教师师德对学生的作用,班级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学生之间品德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校教育;教师师德;学生品德 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传统美德代代相传,除去社会的约束外.更是中华民族重视德育教育的结果.从孔子授徒首开先河到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再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从《论语》到《师说》再到今天的素质教育,每个时期都有德育教育的身影,特别是在现代这个知识和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质的民族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脚跟,才能发挥其应有的贡献。 德育教育优先于其它教育. 素质教育的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首先提出了德育教育,说明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没有了德育教育作为先提条件,就像地基不稳定的建筑,摇摇欲坠,没有了德育教育的教育,无论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都无法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育的长效性和艰巨性,知识可以武装人的头脑,但优秀的品德才是立人的根本。 德育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德育教育优先于其他教育。 德育教育已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教育目的,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以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为最终的结果,使学生明善恶、晓礼仪、通优劣、知荣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德育的基础上开展其他的教育。 德育教育的结果决定了德育教育优先于其他教育。 德育教育的结果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这正是完成其他教育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良好的品质在其他的教育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说德育教育优先于其他教育,那么该怎样开展德育教育呢? 1 德育教育中学校对学生的作用。 1.1 结合学校特点,多渠道开展德育教育.首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寓教于乐,寓德于课堂。课堂教学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进有重点地进行德育教育.其次发挥课外活动的辅助作用,以多样化的活动,多侧面,多角度的培养和教育学生.再次面向社会,开展共建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更是拓展学生视野的良好渠道,从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学校和社会相互补充,不但拓宽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同时也为深入开展德育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近年来,随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不断的增加,教育部门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这个实质性的问题上来。与此同时,也向奋斗在教育事业最前线的教育工作者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中谈学生自治问题时说“近世所倡的自动主义有三部分:一是智育注重自学,二是体育注重自强,三是德育注重自治。”这里他明确使用了“德育”的概念,并把它看成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此,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小学教育,将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呢? 一、将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在新的课改理念的要求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要渗透德育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要渗透法制教育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语文学科的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但能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还能净化人们心灵,塑造美好道德的教化作用。正是由于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古代教育历来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根本,将德育列在教育的首位。自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始,《论语》所收录的孔子对学生的教诲,绝大多数属于德育范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古时通行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也是当时一个人的立世之本。 二、将校园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立足点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字经》中也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说,人的道德品质会根据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教育思想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校园文化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熏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可以利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正如我校开展的“讲故事、明事理、养品行”特色创建活动,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讲故事这个载体,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行。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育人。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和才能,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身心潜能为己任,增强其主体意识,培养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理性思考,自主、自觉并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 三、将深入心灵作为德育教育的敲门砖 德育教育和传授知识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需要学生从心灵深处信服你、佩服你。他们才会将你所讲的东西记住,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摒弃“说教式”、“填鸭式”、“灌溉式”的教育方式。而要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到什么事该做,什么是不能做,并从潜意识里懂得不该做的事的危害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载体,抓做机遇、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

浅议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doc

浅议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 摘要: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生代,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就必须承担起塑造学生人格的伟大使命。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担负着对小学生的理想教育和科学兴国教育,培养劳动为荣、尊师守纪、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德育重要性问题途径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将道德修养教育从小学生抓起。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就必须承担起塑造学生人格的伟大使命。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担负着对小学生的理想教育和科学兴国教育,培养劳动为荣、尊师守纪、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的重大任务。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小学时代就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笔者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德育扎根于中华传统文明中,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德育内容广泛、深厚,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研究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不管是雅典文明,还是希腊文明,在历史的长河里,都已经死去。而只有中华传统文明,五千年来不曾中断,虽然朝代更迭,但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核心不曾丢失,而是在

民族融合与冲突中愈发精致与悠久。因此,传承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吸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优秀的文化在人民中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中国的灵魂,是我国在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教学家们忽视。因此,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的德育教学,必将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续传承与发扬光大,培养出来的国家栋梁才能更适合新时期的需要。 (二)小学生阶段的德育教学事半功倍,至关重要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和强大的重任,可以说,小学六年,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基础时期,其思想极为纯洁,犹如一张白纸,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就好比在一张白纸上作最美的画作,操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所以,在这一时期,通过教师的努力,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等是极其必须的。 (三)正确的道德观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越来越重视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学历已经不再是学生成功的重点,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只有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真正地立足社会。 二、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自古至今,德育教育一直贯穿在对幼儿的基础教育过程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的德育教育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学生的培养了。主要表现在:

浅谈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滨海县滨淮中心小学吴观德 摘要:德育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应努力让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感动中进行,学生才容易产生积极的、健康的、热烈的心理体验,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应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 关键词:德育教育、道德现状、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贯穿德育、 正文: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和统帅。德是学生个性的主导因素,对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更应该发挥德育的基础作用。 一、德育的重要内容 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 小学生的“学生守则”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他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严格地切实地遵照执行。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 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项内容。 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集体主义教育必须要养成学生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关心集体,关心同学,愿为集体和同学服务;学生对集体要有责任感与荣誉感;发展同学间的友谊,促进同学间的团结。我国现在的小学生许多人是独生子女,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他们健康和幸福成长的重要途径。 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理想是人的精神内核。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美好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 础教育应当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二、现代教育中的德育问题及班级管理的现状

浅谈幼儿品德的培养

浅谈幼儿品德的培养 合浦县公馆镇幼儿园潘素萍 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学习做人的基础期,当今社会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娇惯、纵容,成了家庭的小皇帝,骄横跋扈,面对这种现象,幼儿园的品德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性。幼儿园在促进幼儿五大领域全面发展过程中,道德教育放在了首位,在幼儿时期形成的道德品格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对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又时刻受到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而3-6岁是幼儿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这些更是说明了幼儿园幼儿德育工作的重要。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以下是本人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几点实践与探索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我们要熟悉理解幼儿德育的精神实质,及幼儿德育所提出的目标要求,不仅如此,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真正把德育要求落实到每个幼儿。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幼儿1、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强的,因此,我们教师

自身首先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文明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 2、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平时应把幼儿作为一个大人来看待,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注意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受到熏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如孩子在抢夺玩具中,互不相让、引起争夺时,我们解决的方法是,对一方讲:你是好哥哥,你是好孩子,你看他比你小,是你的小妹妹,小妹妹玩完了你在玩,这才是好孩子,一会老师要在全班表扬你互相谦让,并给你带上一朵小红花好吗?.....孩子听了,会高高兴兴把玩具让给小妹妹。应为孩子都喜欢听别人说他是好孩子并且小红花的作用更大,孩子们都想得的红花最多,这样孩子从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就会很愿意把玩具让出来。再如,当许多许多孩子围住某一个玩具时,不能按数计算的排成队,按次序进行,如滑滑梯、荡秋千,幼儿相互数数,玩的次数够了按顺序换人,这样场面又热闹,又井然有序,孩子们兴致更高,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在欢快的玩中形成。 二、采取多种形式,寓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良好的个性品德培养是通过幼儿园的全部教育活动实现的,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培

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德育抓起 林州市采桑镇三中秦晓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德育抓起。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初中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要求,德育对于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的重要作用。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服务,这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所在。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发展他们的思想道德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按照无产阶级的利益调节自己的行为,评价别人的行为,抵制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的侵蚀,立志培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一代,他们肩负的重任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与民族的希望。目前有些学校学生思想觉悟低,拉帮结派的有之;打架斗殴乃至伤人致命的有之;小偷小摸、拦路抢劫的有之;谈情说爱、出双入对闹出桃色新闻的有之;金钱至上、拜金主义致使同学之间不团结的有之等等。种种现象令人瞠目,试问对这些学生若不及时教育他们,拨乱反正,能胜任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吗?能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宏图伟业吗?答案显而易见。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工作者竭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他们的德育信念是责无旁贷的。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教师是具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做怎样的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学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对于幼儿来说,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观。《规程》总则对幼儿思想品德教育任务是这样规定的: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和活泼、开朗地性格。可是,长期以来,不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据调查:从家庭对幼儿教育的侧重点的顺序看,主张身体优先的占52.7﹪,主张智力优先的占41.28%,主张性格优先的只占5.7%,表现出明显的重身体、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也普遍存在“以教为主”而忽视了幼儿良好性格,品德的培养。据调查:城市学前班负责人中,主张以教为主的竟高达99%!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它与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世界发展到今天,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任务的关键时期,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关键,在于是否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然而,要发展科技,教育是基础,幼儿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第一环德育又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组

成部分,对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德育搞不好,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提高与民族的振兴富强。因为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到了21世纪中叶正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做为幼儿教师不仅应该重视幼儿智力的启蒙与开发,更应该至力于幼儿良好品德和性格培养,并把是否完成德育任务作为评估自己工作的标准之一。那么,怎样对幼儿进行德育培养呢? 1. 多启发诱导幼儿由于受年龄和生理的影响,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启发诱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教师首先应该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到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感,再启发幼儿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然后教会幼儿与人相处的方法及规则,怎样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怎样征求他人的意见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例如对幼儿说:“某某小朋友的手娟丢了他真着急”,启发幼儿一齐帮助同伴找手娟;例如告诉幼儿“今天玩医院游戏”,启发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学习征求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2. 善用鼓励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种行为不论好与坏,只要发生后得到鼓励,则这种行为就容易再现,事实证明,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本方法是“正强化”(物质或精神鼓励),幼儿的可塑性强,古人说:“少成若天性”,即幼儿期形成的好习惯像天生的一样非常巩固,能因此终生受益。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幼儿能从中体会到被表扬的快乐,因为由这种快乐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幼儿容易记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指导策略 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容。本文就幼儿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阐述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培养(即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培养这些能力老师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素质,并且就幼儿德育教育中,如何使幼儿免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些见解。 幼儿教育历经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教材改革以及教育观念更新以后,今天着力于教育指导行为的研究与改变,旨在探索和建立与教育整体改革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指导策略。我们认为,研究德育的教育策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社会发生巨变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把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原则的形式强加给儿童,把“忠孝”、“本分”、“循规蹈矩”、“老实”等思想灌输给儿童,显然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诚然,我们传统道德中有优良的精华,但现在更重要的事不仅仅是继承这个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注入新的道德涵。德育容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时代的进步向人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综合的要求,那就是:怎样是幼儿既继承优良传统道德又具备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包蕴着新道德观念的各种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道德观念,才能反映出我们教学者的

理念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教育是相适应的。然而,事实证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一、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表现在教师 发号施令、高高凌驾于幼儿之上。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胆小怕事,无一点敢闯的精神。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呢? 二、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表现在一切采取包办代替,这样做,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其结果是孩子从小到大毫无竞争意识,如此下去,又如何适应当今和未来的社会? 三、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孩子在道德认识上完全混淆,误认为金钱就是一切。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得不使我们教育者去思考怎样使幼儿既 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又具备适应新世纪发展包蕴着新道德观 念的各种能力。在幼儿道德教育中如何能使他们免受或少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影响,而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8-06-14T11:43:57.74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作者:钟远贵[导读]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即是把社会需要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学生就能主动、自觉、努力、积极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 钟远贵(四川省旺苍县河边小学四川旺苍 628200)摘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即是把社会需要的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学生就能主动、自觉、努力、积极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意识地配合教学开展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竞争竞赛活动,以产生自我激励教育作用。 关键词:德育;思品;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6-067-01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做任何事情一个好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其对事情的发展以及最终的结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道理在教育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当代的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要求德智兼备,小学的教学正是一个学生受教育的开始,其德育方面的培养非常重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付诸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同仁的重视,新教改更是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放在当代教育的首要位置。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讲求“毕其功于一役”,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切实地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提出以下教学观点: 一、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做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并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地展示出来,帮助其建立信心。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孩子们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孩子们的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由此增强孩子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竞争,教会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孩子们坚韧的性格,教会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让学生知礼仪、懂廉耻、善言行,做文明之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文明礼仪的民族,礼仪廉耻是每一个人在文化修养和素质上的重要体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更是决定着其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孩子们规范的礼仪和言行,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通过规范的礼仪和言行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也要让学生懂得友爱和宽容,现在大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往往也比较自私,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学着去与别的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避免孩子养成孤僻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会宽容,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不愉快时常发生,并且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着去原谅别人,培养孩子们宽大的胸怀。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谦虚谨慎的品德 我个人认为作为德育教育最为关键之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触摸历史,给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激起学生心中深切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底撒下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不断地求知非常重要,我们要教会孩子们谦虚的品德,勤而好学,不耻下问,并且在治学的过程中要保持谨慎的学习态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表师者之风范。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主动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身作则,使我们的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是生活中良好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决定生命价值和品格 素质的特殊阶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肩膀, 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继承者。没有道德,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因此, 要做好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可以说,优点是无限的,人民是生活的利益,国家是和谐发展的希望。 一是青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和学校教育几乎是一体化的,道德教育 是如此明智。很多人都觉得,今天的青少年是一代被毁,一代人不堪重负。美德和人才的优点是重而轻,市场上有这样的词:美德是真的,美 德是劣质产品,美德是浪费,人才是危险品。如果追溯到早在北宋时期, 司马光就给出了最精辟的结论:人才,德国首都也;德国人,才华横溢的 帅哥;自古以来,国家的混乱,家庭的失败,只有于德不够。 近年来,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更多的家长和教师忽视了 德育的培养,使学生即使在最好的教学时代也能过早地品味生活的苦涩。卡住。在遭受失去脚和痛苦的同时,它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可以看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质量不仅与个人未来的成长有关,而且间

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素质,甚至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延续。 二是学校生活的道德教育 不言而喻,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年轻人的道德理解,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学生心灵的深处,培养良好人性和社会道德的种子,规范行为,使学生成为有利于他人,造福社会的人。校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场所。道德教育的培养应该贯穿始终,不会丢失。就整体环境而言,整个校园应该表现出和谐,温馨,快乐和振奋精神,而不是简单的景观。例如,在娱乐室的墙壁上,添加了各民族的图片和与歌曲一起跳舞的学生,增添了团结友谊的校园氛围,渗透了民族平等的人文理念,使学生无意识地感受到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让它更好地融入集体,与他人相处,互相帮助。 在走廊墙上突出显示神舟空间形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海洋,也可以促进空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学生的心中传播爱国主义。敦促探索知识,并渴望成为一个成年人并为国家服务。门徒在图书馆以书法装饰的形式刻。当学生感受到传统书法的魅力时,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行为准则和行间方式所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逐渐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道德的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接近现实生活进行道德教育,甚至学习单词和计数的简单事物也可以渗透到道德教育中。在教学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德育培养和实践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德育培养和实践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德育培养和实践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的运作。因此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也是幼儿园德育要求的一部分。 关键词:德育互动言传身教 俗话说:三岁起看,到老一半。也就是说,一个人健全品格的形成与从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幼儿时期。但品格健全并不仅仅是指学前教育中的让幼儿学读、写、算、画、唱、跳等等,也包含幼儿的早期品德教育。但现如今我们的孩子大多数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过渡宠爱和包办代替,使他们在家庭中一直处于家庭中的核心位置,加上“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如:不懂得关心别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铺张浪费、不爱劳动,规则意识淡薄等等。 著名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早在三百多年前就指出“德行越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越容易。幼儿期是可塑性很强的时期,作为启蒙教育工作者,我们怎样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去把这些来自不同家庭,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孩子们带上正确的人生旅途?带着这些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幼儿德育教育中做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拓展德育方式,强化德育意识 1、知礼仪、守规矩、勤劳作的日常养成 “一日生活皆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保障。如:教育幼儿见到老师和同伴要懂得问好,离园时懂得与老师和同伴说“再见!”;人家给你东西或帮助你时,要学会说“谢谢!”;会用“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同时把这些礼貌用语以主题墙展示在墙面上,让幼儿在平时交往中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的运作。因此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也是幼儿园德育要求的一部分。班级常规的建立,就是要在班级中建立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两人以上就应该排队,懂得先来后到,学会谦让。当人多资源少的时候能学会轮流,学会分享,当人少困难大时,学会合作,学会互助。当两人产生矛盾时,学会协商而不是武力。这些虽然都是最

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竞争的社会,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现代社会,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成了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视线也正在转移,越来越注重基础教育——幼儿教育已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抓好幼儿时期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俗话说:“要想学会做事,首先学会做人!”多年的幼教实践告诉我,要想教有所获、学有所成,关键的基础和前提是要抓好幼儿期的德育教育。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自私、粗暴、无礼任性等行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家庭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严重。如在幼儿园中争抢玩具,这种行为大部分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样样事情依着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也是心疼,不去批评指正,但现在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任何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下一代提出道德方面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对人道德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当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人才、人力资本决定一切的阶段,人的素质,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许多国家把调整教育目标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对策。而在培养目标中,又将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从而大大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势。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那么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 一、纠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使他健康成长,避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成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的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

浅谈当前背景下做好幼儿德育工作的三个切入点

浅谈当前背景下做好幼儿德育工作的三个切入点 幼儿园张淑贞 【摘要】幼儿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但是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使许多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礼”等不良道德意识。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教师应该形成高尚的师德,同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积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独生子女德育教育合力 泰戈尔说:儿童是诗,是歌,是睡梦中的天使。的确,在儿童的世界里本来应该只有天真单纯,活泼可爱,但随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外界环境逐渐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包括幼儿是非观念的重新确立、行为习惯的变形扭曲等等,尤其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更对幼儿教育提出了严峻考验。古人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作一名好榜样,用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行率先垂范。 “张老师,孩子最听你们的话了,你们说啥就是啥……”在工作中,我们常常能欣慰地听到家长这样说。毋庸置疑,在3—6岁的孩子心目中,教师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幼儿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因此,要使幼儿萌生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美好情感,养

成诚实、自信、友爱、勇敢、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形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是重要因素。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者必先正己”,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在儿童的世界里,随处都是课堂,况且模仿又是幼儿园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手段,因此就要求幼儿教师时刻注重自己的修养、气质、言行。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乃至一个微笑都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那些快乐的老师、温柔的老师、聪明的老师,永远都会是孩子人生的重要向导,成为孩子心中不灭的火焰。 二、做一个有心人,把德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的生活细节中。 你认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对你帮助最大的是哪所学校? 这是记者在采访某位科学家时提出的问题,而他得到的答案是:幼儿园。这位科学家告诉记者,幼儿园的老师教育他睡觉时要把鞋子摆放好,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随手关门……而正是这些良好的习惯影响了他的一生。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日积月累,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作一名幼儿教师,绝不能粗枝大叶,应当心细如发,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积极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为幼儿拥有较强的生活能力奠定基础。每一次设计、组织活动,教师应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例如,喝汤时不发出声音,玩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