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

尹明丹

摘要:一个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这个阶段也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这非常重要。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幼儿健全人格发展是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据幼儿人格的发展特点 ,确定有效的教育方式,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幼儿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方式、幼儿

一、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一)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在这一时期,孩子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取舍标准,其一切行为极易受到所处环境及其接触的人的诱导;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没有自我评价的意识,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幼儿时期也是孩子发展潜力的奠定时期,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点在于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卫生习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孩子,因该热情大方,会关心同伴,这样的孩子人缘更好,以后也会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这样的孩子求知欲强,思维很活跃,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幼儿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幼儿健全人格培养是有利于其成长中的身心健康

健全人格应具有良好的认知、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4]研究表明 ,人格在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中介变量的作用。 [5]个体对待生活的总体倾向和态度 ,会影响其在生活事件中的取舍 ,最终影响其生理反应和心理健康。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积极调整世界观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和信念 ,从而采取积极的方式和有效的应激机制去适应变化中的环境。

幼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 ,其身心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结构和机能的不断成熟与完善 ,为幼儿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生理基础。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形成是日后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 ,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影响着儿童身体和社会性的发展。

(三)幼儿健全人格培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根本在于具有和谐心理及和谐行为的群体的建设,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健全人格是心理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 ,心理和谐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自我实现。人格作为决定人的典型行为方式的心理系统或动力结构 ,直接影响到人们在环境变化和适应过程中的各种信念、情绪 ,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他人、社会的态度和行为又受自身思想、感情和情绪的支配。因而 ,健全人格与个体心理和谐程度息息相。幼儿期健全人格的形成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自信心、好奇心、自我控制能力在婴幼儿身上充分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父母、幼儿园老师和护理者对幼儿的悉心关怀和照顾。成人要帮助儿童在幼年时期便充分地发展他们的潜力。

二、幼儿人格健全的影响因素

(一)祖辈们的言行及对孩子的态度

当今的社会,多数家庭的重心往往在孩子身上,孩子都通称为“宝”。安全意识让祖辈们处处为孙儿“护驾”,过度的保护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展空间。一种是出于对物品的安全,如为了不弄湿衣服而制止孙儿玩水,为了不搞坏闹钟而把它收藏起来,不打破杯子而不让他自己倒水喝等等;一种是出于对孩子自身的安全,如为了不摔倒而限制他过度的跑跳,为了不割伤手指而不准他用剪刀,为了不交坏朋友而限制他与同伴之间

的交往等等。这些对孩子的“好”都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使其失去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可贵品质,阻碍了孩子心智的发展。

或许天伦之乐真是人间极乐,祖辈们由于晚年孙儿绕膝,欣喜之情无法不言于溢表,狂爱之心无法不倾于孙儿身上,使孩子产生唯我独尊、任性自私、骄横无礼、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都不懂得“心”的健康的重要性。以为孩子吃饱喝足了,不生病不出事,就算是健康的孩子。由此易导致孩子的视野狭小,知识面无法拓宽,缺乏孩子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养成孩子开阔的胸怀,活泼、宽容的性格,不善与人交际,与人合作,易产生孤独、敏感、自卑等心理障碍。

(二)家庭的和谐程度与亲子间的亲密程度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对幼儿的人格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父母之间处理家庭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会被孩子学以自用,用于处理其在生活中的矛盾,并随其成长而形成其固有的价值取舍标准。所以,父母关系的不和谐或生活中的不当言行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孤独、无助,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特点。

此外,如今大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与祖辈抚养。如此,孩子由于很少与父母在一起,在情感上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等到年龄大些的时候回到父母身边,往往对父母的感情是“可敬而不可亲”,易造成两代人交流困难,父母不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这种小时候的心灵“饥饿”,情感缺失,容易产生孤独、不信任、焦虑等人格缺陷。譬如,亲子共读、亲子游戏,与孩子谈天说地、交流思想,与孩子一起摆积木、拼图、涂鸦等,做各种比赛游戏等等,都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三)教师的行为与态度

幼儿很容易受到教师的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学习活动而言,如果教师对某项学习内容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则这种兴趣也会影响幼儿,使幼儿学习起来倍加用心。反之,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将会相应地降低。二是对幼儿而言,幼儿很重视教师对他的爱和尊重,如果他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便会有更强的动机去获得更大的成就,并且觉得自己有能力、有用处。相反,如果幼儿觉得没有人爱他或尊重他,便可能产生自卑感和无能感,失去自信心。教师如能对幼儿完成的学习任务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赞赏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关心、信任和谅解幼儿,则幼儿将会信赖与爱戴老师,乐意完成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学习起来会更有劲头,进取心更强。

三、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方式

(一)父母身教

在幼儿时期,孩子对其个体及外界的认知有限,并且没有形成固定的评价标准。父母常会跟孩子说“你不要乱花钱”,这“乱”字的标准每人不同,当然孩子的“乱”字和其父母的“乱”字标准也不一。父母是否曾转换到他的态度来看?如果父母该转变口气改口说“我们家没有这么多预算,所以你的零用钱要省着用。”这样孩子懂了,知道自己的零用钱要有计划,如此彼此才能得到真正的沟通,也不会再为零用钱伤脑筋。

另外在生活过中,家长应常常在到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比如大人也常跟孩子说:“你要认真一点”。或许在孩子心里也有着疑惑:“我拼命的读书,你交待我的事我都做了,怎么还说我不认真呢?”这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你正在用大人的标准衡量他。这种换位思考的行为,不仅有助于提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效率,同事也有助于孩子养成一种宽容的胸怀。在要求孩子时,要先反观自己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是一代传一代的,即所谓的身教。说孩子不孝顺时,也要想想:孩子对自己的态度是否正是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就算把二十四孝放在孩子的床前也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身教,所以若不喜欢孩子的某些行为时,要先看看是否正是自己做的示范。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应尽量做到平等对待、宽恕、身教、快乐和无条件真爱的原则。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展示面子的工具,要肯定其优点,接受其不足之处;放弃权威,充分尊重孩子的诉求,并全力帮助他达成心愿;当有误解产生时,父母能做到道歉的示范,让孩子也能从中学习误解的化解。

(二)老师依据幼儿人格发展的特点,设计教育活动进行诱导

现在幼儿园设有小、中、大班,各个班的幼儿在人格发展中处于不同的阶段,存在非常显著的年龄差异 ,中班到大班是幼儿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 4岁是幼儿人格发展的关键期 ,其智能特征、认真自控、情绪性均出现较为明显的发展 ,尤其是聪慧性、独立进取、认真尽责、攻击反抗、坚持自制、羞耻内疚、开朗活泼、急躁执拗等特质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尤为明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孩子易于接受的教育活动,对孩子的价值取向加以引导。

1、通过主题游戏是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发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是激发幼儿潜能、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选择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人格发展 ,符合幼儿心理

发展特点和儿童发展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通过与同伴的相互作用 ,开始学会互相理解 ,逐渐形成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并掌握游戏规则,学会轮流、协商、合作等社会技能。主题合适的幼儿游戏,有助于促进其个性与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2、通过浅析音乐欣赏培养幼儿健康人格。幼儿时期的孩子几乎处于听读懂话的阶段,通过说教的方式培养孩子是很难得到好的效果的。这一时期的孩子的主题是“玩”,听音乐往往是孩子们容易接受的“玩”的形式。乐作品都表达了一种内容和情感,以音乐形象中感染人,打动人心,陶冶情操,使人在音乐情感中受到教育。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不仅能培养其的审美情操,更对其格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利用大自然给孩子以美的心灵。随着季节的周而复始,大自然为幼儿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或是将大自然带到孩子身边,那才是幼儿最美妙的课堂,孩子在其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习探索;在丰富其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真、善、美的心灵,在其心灵中种下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种子。

(三)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孩子走上人格发展的良性道路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的一切主要基于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尚的人格魅力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它不仅能够提高德育效能,也会促进孩子的身心良性发展、人格形成。“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时,教师就被家长和学生冠以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所以,身为教师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积善成德。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清贫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

在幼儿园学习的孩子,多是唯以师为尊,教师往往是孩子的第一学习榜样。教师作为施教者,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往往成为对孩子一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健康人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创造性的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的学习意识,促进孩子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以其师爱始终保持对学生态度真诚和善,言行得体,内在表现则是热爱尊重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时刻完善自身的言行,并以身让孩子健全人格。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人格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格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含了人的品德,又包含着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特征。6—7岁的幼儿正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那么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呢? 1、要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的习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当孩子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克服,并给予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包办太多,致孩子锻炼机会少,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从小懒懒散散、怕苦怕累的孩子长大后是很承受挫折的,极易形成消沉的人格,在事业上也很难有所成就。 2、要鼓励孩子积极与伙伴交往,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家长正确的教育会使儿童学会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懂得尊重别人权益,谅解别人短处和失误。这样的人格特征,就会使别人乐于与他交往。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出事,总把孩子关在家里,不与其他孩子接触,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对孩子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 3、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即不骄傲、不自卑,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家长对孩子的优点应恰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但不能抬高自己的孩子而贬低别的小朋友。同样,对孩子的缺点和失误也不能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指责和数落,更不能以揭短的方式进行挖苦讽刺,这样很容易挫伤儿童的自尊心而形成自卑感。 4、培养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乐观开朗的性格是从小形成的。在和睦幸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一般都比较开朗。另外,打骂儿童、苛求责备等压抑个性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孩子对人敌视、自卑、忧愁等消极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有民主的作风,允许儿童发表个人意见,尊重儿童的权益,从多方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5、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人们常说,“适者生存”,适应性强的人能迅速调整自己与新环境不一致的行为习惯,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发展。要增强适应性切忌娇生惯养。为了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应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加强培养和锻炼,以增强其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性。

如何培养幼儿健全人格

“人格” 这个词在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含义。 从心理学上来讲, 人格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三方面的内容,人格最重要的特征可从 气质和性格两方面表现出来。所谓人格,指一个人独特的个性心理特 征,它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生理遗传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践过程形 成的心理、行动风格。它不但揭示了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也 是指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对待自己、 他人及社会,以及一贯的思想、行动风格。 所谓健全人格,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 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 业功能。我们要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人格教 育。人本心理学家马斯络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完美的人性”其内 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他 认为,自我实现者的成就与童年情感等因素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童 年情感的正常发展如果遇到障碍,例如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孩子长 大的就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既 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 一、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 从我国目前及今后发展趋势来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越来 越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但在对幼儿应施加什么教育的问题上,许多 人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他们对幼儿强化的是智力教育,却忽略了幼儿

人格的培养,因而造成幼儿教育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其实, 幼儿教育除智育外,还应包括体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尤其人格培养 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一个人的一生,活得有无作为、价值大小、幸福与否,主要体现 在他如何做人和如何做事上。做人与做事相比较,首先是做人,然后 才是做事。而健全人格的培养,正是教育幼儿将来如何做人的。智力 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则侧重于教育幼儿将来如何做事。我们知道,根据 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在智力方面人们必须接受终身教育,这就意味 着,智力教育对幼儿的一生来说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健全 人格的培养,对儿童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奠基作用。这是因为 婴幼儿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善于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意 识单纯,加之,在生活上特别是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与爱恋,使父母 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对其幼小的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 儿童通过父母长 期的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的最初 观念, 学会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知道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等等。因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就非常强调幼儿时期的人格 培养,他指出:“儿童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主要地决定于你们在他 五岁以前把他造就成一种什么样子。 假如你们在五岁以前没有按照需 要的那样去进行教育,那么,以后就得进行‘再教育’。”〔1〕他 还说:“主要的教育基础,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你们在五岁以前所 做的一切,等于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的工作。”〔2〕我国有 句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为把孩

(完整word版)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迪 摘要: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建功立业必备的品质,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助推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格健全的大学生的参与和努力。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健全人格 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人格是灵魂的骨架,健全的人格能给我们一个正直、清澈的灵魂,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的心灵,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它是一个人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人格是大学生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指其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对待他人具有开阔心胸,能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面对人生能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能够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和自我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1)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定性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如果在这一阶段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将自己心理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与人相处融洽,具有良好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大学生将以一种愉快的心态享受生活。(2)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发展、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掌握竞争主动权。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目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社会、家庭造成的压力,在人格上出现失衡现象,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自大,信心不足,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孤独,自卑。因此,学校要提供条件和时间、空间,努力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坚信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不足分析 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1、无聊。无聊心理的主要特点是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空虚是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太低,人一旦失去目标的牵引,生活就没有动力;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就会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发展到极端是对生命的否定;幻想是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目标太

浅谈家庭教育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浅谈家庭教育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 广泛关注。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已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有的父母绞尽脑汁弹尽竭虑终不能如愿,有的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说明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一生 人格的塑造有多么的重要了。自从孩子哇哇坠地来到人世,睁眼面对的首先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孔圣人曰:“人之初性本善”。初涉人世的孩子本身是无质的区分的,他们清亮的眸子里看到的只是一个纯净无邪的世界。随着一天天的成长,受父母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的影响,越来越显示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体性差异来,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孩子。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又有哪 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因为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的结果就大相径庭了。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生怕有一点点的差错和闪失,也有的父母因为和孩子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辈总用“隔辈亲,奶奶孙子无大小”的话阻拦大人管教孩子,为了省事,也为了免惹爷爷奶奶不高兴,便对孩子放任自由和管理,凡事顺着孩子,任其作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浪就是养成了自以为是、听不进相反意见,自负而飞扬跋扈的恶习。

伟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生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 的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这里可见一斑了。作为一个家庭,孩子是个体的,但相对于社会的一个细胞,他们又都是属于群体的,父母的责任不只是为了繁衍生息,把他们拉大成人就尽到义务了,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他们成才,最终能在滚滚的社会洪流中经得起风浪的拚打,成为中流砥柱。 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父母,已经非常的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和教 育了。他们想充分调动孩子大脑的每一个细胞,从小培养孩子成为天才:二三岁便让他们学唐诗、练英语、学习画画,练习舞蹈。。。”这也成为他们在别人面前炫耀孩子资质的本钱。他们从小教育孩子要听话、懂事、有礼貌、要懂得谦让、要与人为善,要好好学习,要。。。。。总之要求都是很合理的啦!一方面他们在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一方面自己却犯着类似的错误:要求孩子听话却从不去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要求孩子懂事自己却“不讲理没商量”;要求孩子谦让与人为善,自己却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脏话满口,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对学习提不起一点兴趣,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没有耐心讲解和探询,甚至不懂装懂唐塞忽弄孩子,或让孩子问个大张嘴而羞恼成怒。曾见过一个很可笑的场面:某家长领着自己的孩子去朋友家参加生日派对,她给孩子拣这挑那,唯恐孩子吃亏,看的出来那孩子很霸气,凡事都得让着他,不然就不依不饶的,朋友的孩子比她的孩子稍大点,那朋友就总是说“让着点,你是哥哥,要爱护小弟弟。。。。”可以想象不同的两种态度,反映出来的状况肯定天壤之别。后来也是

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

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表,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认识自我的不对,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

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

培养健全的人格 摘要:培养有道德、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是中国素质教育的第一宗旨。大学生有知识和能力,但不一定取得的成功、成为有用之才, 要成为有用人才,还有一个如何运用知识和能力去做事的问题,这其 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格。本文将分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论述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 关键字:人格健全大学生 研究人格有两个重要的价值,一是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二是帮助我们更健康地生活。只有当我们了解自己之后,我们才可以去谈如何成功,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健全的人格更加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加速器。现在我们要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格的内涵和影响人格的因素是什么?各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 作用;如何培养和塑造健全的性格。 一、人格的内涵和影响人格的因素是什么? “人格”一词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等领域都有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人格通常是指人的道德,也就是人品、品格。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格和个性含义相同,都是指一个人在一生漫长的历程中,所逐渐形成的、表现为稳定的和持续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的主题。这些心理特点包括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倾向等。通过对人格的研究,心理学家们总结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由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等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 二、各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1)遗传因素:根据科学家的研究:遗传是人格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难易。 (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使个人嵌入文化形态里。其影响力因文化而异,社会对文化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要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反映在不同文化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自然环境下民族也反映出人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环境因素: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1.权威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控制。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

家庭教育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人格养成的影响 摘要: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本人的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健康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儿童人格家庭教育影响建议 正文: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人格的形成是关系到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本人的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而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 一.概念理解 人格的形成与重要性人格就是与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情感、气质、性格、人际关系等有关的比较稳固的各种个人特征儿童从出生就表现出这些个性特征,例如,饿了、尿湿了、身体不舒适、要睡觉、想让抱等,婴儿的这些需要都是用哭来表达,引起家长的注意,达到和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表现就是人最初的个性特征。 家庭环境,是指笼罩着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它诉诸于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气氛。每个人从出生伊始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经常的、多方面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指的是家庭中能够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 二.家庭教育对人格养成的影响 (一)父母的人格因素是施教的核心力量。

它对儿童的人格形成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影响。由于儿童的模仿性极强,孩子一生中待人接物、处人处世的态度都直接向父母学习模仿而来。父母的人格特点还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继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最核心的是父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是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是对儿童性格最直接的影响。最后是父母的行为方式,这是性格的表现方式。父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用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性格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不论孩子的性格是否与父母相同或相异,都能折射出父母的人格特点。例如.父母热情和蔼、作风民主,孩子容易养成独立、协作、直爽、善于交际等良好的性格。父母冷淡严厉、独断专制,就容易造成孩子胆怯、顺从、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的性格。所以说,家长人格的特点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家庭的教养方式是父母人格、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教育方式的整合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儿童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一般来讲,可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保护型、放任型、民主型和混合型几种。第一类是专横型,常常强调辈份,过分严厉,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往往独断专制,稍有不听从就会受到惩罚。一般说来,专制下的儿童容易形成自卑,他有一个强大的超我,严厉的父母往往剥夺了孩子独立发展的能力,踏入社会往往没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和独立自主的观点孩子往往依赖性过强,独立性差。第二类是溺爱型的,孩子有求必应,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使孩子适应能力差,不能养成独立的能力,依赖感强。第三类是放任型的教养态度,忽略孩子,不关注孩子的发展。第四类是以民主平等的教养态度教育儿童,孩子的错误给以正确的引导,在家庭里把孩子当做与父母平等的朋友,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不

培养健全人格,从已做起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从已做起 如果说把教育比作一座造就人才的高楼大厦,哪么小学的教育就是这座大厦的第一层基石,是学生们养成良好习惯,成形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而做为老师的我们是学生们人生成长旅途中的重要启蒙者之一,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我们除了教授给同学们学习的能力之外,帮助同学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也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既然全人格的养成这么重要,哪么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全人格的教育呢?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我担任着12个班级的课程,每个班一节课,这也就意味着我每周至少有30分钟与孩子们交流的时间。每周30分钟的时间可能大家会认为,这么少的时间连讲课都紧张,且而下课后孩子们离开教室,要到下周才能来,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孩子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当然是班主任的任务了。其实不然,虽然孩子们每周和我相处只有30分钟的时间,但是这些孩子至少要教三年或四年,三四年中我们至少有480个30分钟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细算下来时间真的很多。而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一个长期养成教育,我们有哪么多的时间来影响他们引导他们。我想只要你愿意,一定会有收获。下面我结合自已工作谈几点做法。 首先,我认为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营造良好氛围和以身作则的言传身教。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从已做起,为同学们树力榜样,起到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实现自我人格的提升,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并能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老师要求学生做到,自已一定要做到,自己没有做到的,要求学生做到,学生心里一定不会信服,难以达到要求的目标。只有自已作好了,才能有资格教育学生做到。 其次,培养同学们健康的人格,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是其人格的外化,反过来一个人正常言行的积淀成为习惯就是人格。许多人所具有的坚韧、正直、开朗等优良的人格特征其实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是一点一滴形成的。所在在每个学期开学,我的第一节课就是常规教育、调整座位

如何培育健全人格

如何培育健全人格 进入大学校园,我们就像饥饿的苇草扑入了丰甜的海洋,就像被放生的鸟儿盘旋在蔚蓝的天空。然而在努力学习专业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准备各项专业证书的考级之余,我们是否静下来思考过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究竟该怎样度过这四年?是否制定了适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计划?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去参加参加兴趣活动,广泛交友静结知己,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寻找一切机会提升自己吧。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生活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我们的态度,成熟的个性来自于健全的人格。然而,怎样来培养自身的健全人格呢? 一,什么是人格? 1.1人格的概念 人格就是个性。“人格”一词在生活中有多种含义。道德上的人格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法律意义上的人格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人、文学意义上的人格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我们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而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这个词的概念最早源于拉西语Persona,那时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家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 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说:“人格乃是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身心体系”;艾森克说:“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卡特尔说:“人格乃是可以用来预测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所作行为反应的特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若脱离了社会,不与人们交往,也就谈不到个性,初生婴儿只能算是个体,还没有个性;个性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人际关系的结晶。所以,人的个性乃是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也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1.2人格(个性)的特征 1.2.1个性的倾向性 个性的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它是人格中的一部分,个性可分为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这主要是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倾向体现了人对社会环境的态的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对消费对象的不同态度体验,以及消费行为模式上。 1.2.2个性的复杂性

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主动感对内疚(4-7)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品质是目标品质。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以外,开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这时如果成年人过多的干涉,儿童将会缺乏尝试和主动性。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儿童试图象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他们有时候采取的目标或活动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冲突的,这些冲突可能使他们感到内疚。 判若两人的晶晶 3岁半的晶晶在2岁多一点就上幼儿园了,可是在家里活泼开朗的她,到了幼儿园就像换了一个人:她总是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接近任何人,不说也不笑,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周围的一切;老师提问题时她回答的声音小得只有她自己能够听见;别的小朋友在做操时,她却木木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晶晶的妈妈是教师,她从孩子一出生就她对开始进行早期教育:听莫扎特音乐、每天睡前讲故事、早期识字、培养英语语感、接触大自然,看见什么讲什么……只要是可借鉴的育儿资讯,能做到的她都努力实现,她的希望只有一个: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了抓紧每一分钟的宝贵时间,给孩子的小脑袋里输入更多的东

西,晶晶妈几乎很少带孩子去串门,因为她总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她常用别的孩子串门的时间,带晶晶唱歌、画画、听英语歌曲、玩识字卡片。晶晶妈自从有了孩子,再也不做美容、不逛街了,她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孩子。让她欣慰的是,晶晶在她的教育下聪明可爱,不但会说儿歌、背古诗,识字量也超过了500个,偶尔还会说几句简单的英语短句,各种形状、常见的颜色、百以内的数字也都能准确地说出来。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晶晶妈开始发现晶晶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了:别的孩子在看到同龄的小朋友时都表现出喜悦与兴奋,而晶晶的脑子里却根本没有和别人交往的概念,更不懂得应该怎么与人交往。晶晶妈带晶晶进行饭后散步的时候,她总是拽着妈妈的手,从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每当见了邻居或熟人,不论妈妈怎么让她打招呼,晶晶都总是躲在妈妈后面,着急地拉着妈妈走。 晶晶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她觉得自己只顾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潜能,却忘了孩子终究是社会中的人。一个没有交往能力的人,就算素质再高也没有用武之地!两年以来,晶晶接触的人除了爸爸妈妈就是一些亲戚,晶晶妈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想到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去过集体生活,把她送到幼儿园去。晶晶妈马上到网上查询了关于孩子入园的有关信息,她看到只要孩子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就可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了。由于晶晶已经达到了上述的能力,因此晶晶妈决定把晶晶送到幼儿园去。 由于公立幼儿园只招收3岁以上的孩子,晶晶妈为了早点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得到锻炼,最后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私立幼儿园。晶晶所在的小班一共有20个孩子,年龄都在3、4岁左右,其中只有4个女孩。由于男孩子比较多,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健全人格

论文摘要: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的基础活动之一,不论从新《纲要》提出的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还是从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都应当将户外体育活动放在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因为户外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健康的体魄,,而且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通过体育活动幼儿可以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其次可以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个性;最后还可以和其他幼儿建立合作探索的意识。当然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教师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角色作用,孩子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创设良好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使孩子们能够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孩子体育游戏性格

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健全人格 铜陵市大通幼儿园:汪丽娟 一个人性格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幼儿期。这一阶段,幼儿以主体的身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在各种活动中发展自己。他们通过运动来接触大自然,感知身边的人和物,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不论从新《纲要》提出的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还是从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都应当将户外体育活动放在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 一、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性格的养成起促进作用 幼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而运动成了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为了学习,儿童需要运动,因为运动能够增强儿童各个领域的学习。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强壮了身体,还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那些天生好动,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在成人的称赞中、小伙伴的羡慕和崇拜中,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从而促使他们建立较强的自信心,能独立尝试新的活动。 但是现在,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就是整个家庭的希望,许多家长出现了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他们急切地想教孩子认字、学画,培养孩子所谓的兴趣爱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同样,在幼儿园里,户外场地少得可怜,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桌面智力玩具。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被忽略了,孩子自由奔跑的时间也被掩埋了;智力水平提高了,但爱学习的孩子减少了,幼儿的性格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现在,父母、学校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孩子品格的培养往往被忽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全品格? 良药可以不苦口 张志松(江苏兴化) 儿子做完家庭作业交给我检查。我一看,除了一道题做错外,其余的都作对了。可看到那道错题,我立即火了,我拉下脸批评说:“这么简单的一道题,你也能做错?你为什么不认真一点?太让人失望了。” 说实话,儿子的成绩不太好,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为了让儿子上进,我没少批评他。儿子一听,唯唯诺诺地说:“爸,我错了,我现在就订正。” 我的火气还没发完,仍喋喋不休:“如果你再不认真,再不努力,后面的同学就会超过你,排名落在好多同学的后面,难道你不脸红吗?”儿子一听,放声大哭,边哭边说:“爸,你说够了没有?我不想听了。”说完,一头趴在沙发上哭起来,而他做错的一道题也无心去订正了。晚上,他连晚饭也没吃,就蒙头睡觉去了……

自然,我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儿子,我已经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不光帮儿子报了辅导班,还为他请了好几个家教,可他的学习毫无起色。这让我非常恼火。我正在生闷气,忽然,我想到了邻居大高的孩子成绩一直在班上遥遥领先,便决定登门向大高请教。 在大高家,我原原本本地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跟大高一说,大高听了,不无责备地说:“你怎么能这样批评孩子呢?你这样的批评,不是喧宾夺主吗?”见我不解,大高给我讲了他批评儿子的故事。 起初,大高家的儿子成绩也不太好,也经常做错了作业,但大高并不急着批评,而是先肯定孩子做对的题目,给孩子恰当的表扬和鼓励,既能促使儿子学习不断进步,又能帮助儿子树立自信心。然后,大高才委婉地批评孩子在做作业时还有哪些不足,这样,儿子就能容易虚心地接受,并能认真订正。想想我,一开始就粗暴地批评,不仅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容易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这样孩子的成绩怎么能提高上去呢?我一听,顿时豁然开朗。回去后如法炮制,不足一个月,儿子的成绩明显地提高,这让我感到欣慰。 同是做错一道作业题,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批评恰当,孩子的优势就能充分挖掘出来,成绩自然就能提

家长学校教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家长学校教案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

培养健全人格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培养健全人格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单位:潞河中学 姓名:王福 学科:语文 会员证号:

培养健全人格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看最近一个多月的报道:1、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力从校内行政办公楼楼顶跳下,当场身亡。2、人大女博士跳楼自杀。3、博士后用菜刀砍死妻子,事发甘肃农业大学家属楼。4、浙江一考生高考失利自杀专家呼吁正确对待挫折。5、温州市第七中学初二(5)班的学生吴雯雯未扎头发遭拒考跳湖自杀。 这些都是信手拈来的报道,大到博导,小到初中的学生,都怎么了?从这些事件的发生,难道我们不该思考很多问题吗?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某些学生,人格缺陷很严重。即使我们这样的重点中学的一些学生,也不能不令人担忧(选取几个人格缺陷较多的学生进行分析),他们的表现如下: ①不能战胜各种诱惑。尤其是迷恋网络,交友聊天,早恋。其次是玩游戏,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有的同学趁家长不在家,经常整夜在网上。有的等父母睡着了通宵上网。有的迷恋武侠言情小说,有的迷恋卡通故事等等,以致耽误学习。 ②自己成绩不好,埋怨老师,埋怨家长,埋怨中国的教育制度,埋怨……5个人中有3个埋怨老师教得不好。有3个埋怨家长平时对自己关爱不够,经常把自己丢在家里不管。其中有1个同学埋怨宿舍条件太差,老师讲的她听不懂,要求家长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请家教。家长都给办到了,结果高考成绩全班最低,这个同学埋怨老师最厉害,哪科不懂,对哪科老师埋怨的就最厉害,家长还多次找到相关的老师,也埋怨老师。 ③经常被一些杂事干扰,不能专心致志学习。比如一个住宿生脑子里困绕的经常是这样的问题:那个同学怎么不愿意和我说话?她从家带来的东西给张三吃了,怎么没给我,等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成天在脑子里转游。 ④自立能力差。父母不在家,宁可饿着,也不会自己去做饭。寒暑假这段时间,没有老师管着,很多同学根本就不读书。 ⑤要求标准不高,不能吃苦,知足长乐,没有进取心(这部分同学城里的孩子多)。 ⑥好面子,不能虚心向别人请教,不懂装懂。或者不求甚解,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对自己丧失信心,经常想放弃。 ⑦不能团结互助,从各个方面嫉妒别人,害怕别人比自己强。 ⑧心理素质差,耐挫能力差,禁不起失败的考验,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敏感,老师表扬了另外一个同学,没表扬他;或者表扬了别人两句,表扬了他一句,他都会很生气。等等,我们可以推想这些同学的心理状态该是个什么样子。 ⑨对自己的缺点不能进行自我批评,只爱听表扬的话,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学生,老师批评一次,他能记你很多年,因此不愿意学你这一科,不听这个老师的课,甚至拉上几个要好的同学不听这个老师的课,在评教的时候,几个同学联合起来说这个老师的坏话,或者背后骂老师。 ⑩学习不认真细致,丢三落四。 等等,不一一列举,以上现象在这5名同学身上的表现各有不同。其中一位学生的妈妈和我说,这孩子身上的毛病都是他太奶奶从小给惯出来的,我上班忙又没时间管。具体原因也真说不清,孩子身上的毛病是事实,教育起来见效很难,这都是事实。随着独生子女、小皇帝的大量涌现,我们肩负的教育任务越来越艰巨和复杂。 通过以上的分析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教育要想取得重大突破,必须培养健全人格,做一个合格的人是首要的,其次再谈做学问。目前的教育,喊素质教育的口号喊的响,具体落实往往都是做表面文章。加上每所学校都在搞评教,很多老师不敢管学生,一味的哄学生,顺从学生,甚至讨好学生。因此,我们看看各个学校的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真的不容乐观。

怎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怎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家长会以成绩来标榜一个孩子是好是坏,仿佛看不到孩子的其它优点。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成绩好了未来就一定会一帆风顺?成绩好了杀人放火都可以一笔勾销?好成绩就有好未来?真的是这样吗? 近期网上流传校园打架的事件频发,看到这些视频令人发指,是什么驱使这些孩子做出这么疯狂的举动? 看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势在必行,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呢? [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 (1)教孩子学会勇于正视失败。享受得了成功,经得起失败,才是人生赢家! (2)教孩子学会自信。学会自信才能减少自卑,孩子才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3)不要总是责备孩子。问题责备孩子起不到任何对他好的作用,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自信心,所以要适当对孩子进行夸奖。 [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教孩子“会说话”。“会说话”不是说总是说一些别人喜欢听的话,而是知道怎样把生硬的话说的比较婉转。 (2)教孩子善于与人沟通。学会与人沟通才会结交更多的朋友,拥有好人缘的一件很重要的事! (3)教孩子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种沟通,学会倾听是一种魅力! [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1)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孩子知道了一些安全常识后,遇到危险才能知道应该怎样正确处理。 (2)教孩子学会独立。父母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让孩子学会独立不仅对他好,你也不用总是担心他照顾不了自己。 (3)教孩子有正确的判断力。当孩子遇到诱惑的时候才能从容面对,不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迷失了自己。[培养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教孩子接受现实。现实总要面对,还不如早点学会接受现实,坦然面对生活。 (2)培养孩子乐观、幽默的性格。这种性格相对而言会比较受欢迎,也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3)教孩子有一颗平常心。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不会因为一点“风吹草动”就“波涛汹涌”。[培养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培养孩子心胸宽广。心胸狭窄会让孩子的圈子比较小,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还会让孩子痛苦一生。 (2)教孩子懂礼貌。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礼仪是必要的,没礼貌的孩子只会让的觉得他没家教,不适合更深一步的了解。 (3)教孩子有爱心。有爱心的孩子不会差到哪儿去,及时制止孩子一些残忍的行为。 [培养孩子合理使用钱财的能力] (1)教孩子学会理财。孩子越早学会如何理财,长大后越容易赚到钱,不要排斥钱,它是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2)教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先教孩子懂得储蓄,然后让他把储蓄当成习惯,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孩子不要盲目攀比。小孩子之间最容易出现这种问题,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培养孩子敢于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1)教孩子要有梦想。有梦想才能有创造,谁都想做自己想做的事,鼓励孩子大胆追逐自己的梦想! (2)不要嘲笑、甚至是训斥孩子的梦想。有梦想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每一个梦想都应该受到尊重! (3)善待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孩子有兴趣是一件好事,兴趣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孩子需要你的支持!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教孩子发现自身优点。不要让孩子总是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人无完人。 (2)教孩子要看清自己,不要看轻自己。让孩子学会看清自己,他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3)教孩子学会欣赏别人。学会欣赏别人、赞美别人不仅让孩子更受欢迎,孩子在别人身上也能学到东西。注意事项 不要只注重成绩! 和孩子做朋友! 不要给孩子做不好的示范!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什么样的人格最适合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是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广泛探讨的国际尖端课题。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任务,怎么样能够探索出一套符合学生自己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的培养方式,尤其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给自己准确的人生定位,找到适合他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以便于适应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下面就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得出的一些列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想与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过多年在教育一线的教学工作,不停地在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努力探索和实践习得,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时机,增进了解 要想培养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及思想理念,了解学生个人对学习和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阵下药。 为了对同学们增进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在每次升旗、上课间操时,我坚持跟班,了解他们的情况;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每次同学们进行班内、校内劳动时,我积极与同学们一起劳动,增加与他们每个人接触的机会;在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班级工作与同学们共同协商等。通过以上方法,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这样,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利用青年教师这一年龄优势,在自己在同学中建立威信的基础上,与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 在出现问题时,我从未采用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我虚心地接受,没有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多丢面子”而拒绝接受。比如,我校举行的第一届广播体操比赛中,那几天学校网站工作刚好也比较忙,学生们每天下午的训练时间我就没能长时间陪他们训练,我们班没有得到第一名,同学们都心灰意冷的,就有几位同学哭着给我说:“张老师,这几天您就不管我们的训练才导致今天的表演成绩不高!对我们也太不负责任了吧!”。这使我即高兴又有些愧疚。高兴的是学生们承认了我作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愧疚的是由于其他工作忽略了他们。当时,我诚恳的向他们道歉,并说明了原因,而没有因为我是老师而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予生硬的回答。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三、相信学生,珍视成功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因此,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