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省政府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围绕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的目标,结合本地实际,着力主攻“六个转型升级”,用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加快推进农业增长动力由主要依靠土地、农资消耗,向更加依赖科技和资本驱动转型升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日益发达,各地的科教实力逐步强,但人口密度高,耕地资源少,环境容量小。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潜力,必须把农业增长的动力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的轨道上来。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利用国家、省、各级的农业科研院校的科研实力,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效引进各项技术,因地制宜加以成熟利用。

以黑龙江省农垦为例,加大资本投入和不断科技水平是黑龙江垦区成为全国先进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主要原因。垦区下辖各个农场,以科技示范园为品种试验和肥料与新技术试验的基地,以先进农业人才的引进为重要的智力支持,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引进并使用新技术,集中建立并完善了从总局到农场的信息、土壤化验、气象、农机服务、植保植检等服务部门的站所,并配有先进的感测、化验、推广仪器;同时完善技术管理体系,从整地播种开始,与农户对应技术员跟踪进行技术服务,通过科技创新、良法配套、技术集成、标准提升、措施到位,从而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资本等优势,尤其要发挥现代农业科技在稳粮增收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或劳动投入,向更加注重可控的设施生产和机械化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受制于土壤、温光水气等自然因素影响,主要依靠活劳动投入,很大程度是靠天吃饭、“望天收”。而在黑龙江省劳动力成本普遍相对高的特殊情况下,自然性选择了设施农业和大机械化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突

破口,从而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从传统的锄头、牛马犁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四轮拖拉机,再到今天的最先进的、全自动的智能化大农机,演绎着共和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艰难历程,挺起了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的脊梁。

从黑龙江农垦的机械化发展进程中有几处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首先是生产资料产业化进程促进了设施生产的进步,自2004年以来,通过企业改制、吸纳员工入股融资等收段,成立了专属的种子企业,引进智能化浸种催芽设备,为垦区提供了统一的芽种,同时农药、化肥、农膜、秧盘等生产资料的统一供给和配送,为标准化统一作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次是良好的农机购买补贴政策和配套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有力推动了大型先进精良农机的引用,购买优惠、资金补贴、政策补贴等多种形式的农机补贴,提增了农户配置先进农机具的热情,同时兴建了大型的农机库农机场,利于统一管理;此外阳光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其他农场组织的各项培训中都及时配套地将现有农机

的操作规程、基本维修等通过宣传讲座的形式普及至农户。

三、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主体由兼业化的小农户,向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和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兼业化”现象突出,以规模成本小、技术含量低、运营手段简单、效益不佳为特点,为此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提增农民的专业性,通过讲座、电视、网络教育等手段加强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培训将部分“兼业化”农民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开来,增加至二、三产业,加快改造传统小农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投入资金、技术、政策等等扶植专业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通过典型树立带动周边,从而影响主体,提高专业化生产经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型升级。实践证明,没有规模,生产经营成本降不下,土地产出率就不会高;没有规模,农业标准化推不开,农产品竞争力就不会强;没有规模,专业化生产必然上不去,农业兼业化格局就无法改变。我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条件较为成熟、基础良好,各地要抓住时机更大力度加以推进,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人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再以黑

龙江省农垦为例,由于地理和人口原因,户均占地较多,形成的家庭小农场规模和标准化生产大农场的格局,按照户承租和经营的能力,在企业的基本调控下,进行土地的流转,家庭农场自负盈亏,经过市场经济的调控,将承租土地多少根据农户的经营能力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分配,同时通过各个农场对种、肥、药、农膜等农资规模和产业化经营,以及行政性和技术指导性的标准化统一管理,同种作物区域规模化种植,标准化作业、统一农事,并集中进行市场销售,使得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生产水平有效提高。

五、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转型升级。由单一的生产性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是当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区别于传统农业经营形态,多功能农业从内涵到结构均已发生重大变化,食品和原料供给是最基本的功能,生态保护、能源原料、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不断拓展。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重新考量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功能的多种需求,积极开发农业功能,创新农业经营业态,大力发展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多功能并重的农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以及将来一段时间内一个重

要的课题,个人认为这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单一农业的范畴,而要从历史、观光、经济等其他学科综合考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上讲,农业的基础投入相对大,比较效益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在做转型时候应着力避免孤立决策、片面的追求和盲从。当前国内不乏大量的造林热、城镇化建设热和农业休闲观光热,因地制宜、科学的决策,尽量避免趋同的区域规划,发挥自身农业资源、地理和人文优势,减少“千村一面”现象。当前的思路多从农业和其他行业的横向扩展,少有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出发,集农产品的初级生产、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尤其是第二、三步是社会人文效应和环境效应,优化各级生产步骤,提高地域知名品牌,依靠产品和品牌效应提高文化内涵和观光价值。

六、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内涵由注重一产,向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型升级。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产业链、产

业带、产业群为基础,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结和融合,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打造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重点是做强一产,突破单位产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做大二产,突破精深加工,依靠前端科技提高农产品和副产品的附加值,以质量和效益做强产业,做大品牌;做活三产,突破市场营销,紧抓销售渠道,提高流通服务水平,做好产品的终端服务,构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围绕“六个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当前农业经营管理工作目标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继续推进绿色低碳农业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农民合作组织、规模经营、高效农业、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四位一体”发展;加快农业系统自身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做好农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振奋精神,把握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

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

2012-6-28

《从中央农村会议看未来农业转型》测试答案(2015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从中央农村会议看未来农业转型》测试答案(2015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提交日期:2015-08-27 考试用时:7分钟24秒 考试得分:96.0 未评分试题:0 答对试题数:17 正确率:94% 单选题:共10题,正确9题多选题:共3题,正确3题判断题:共5题,正确5题问答题:共0题,正确0题 1 ()是推进一系列农村改革的前提条件。(分值:4.0/得分:0.0)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宅基地所有权确权登记 宅基地所有权确权登记 2 十八届()全会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可以抵押贷款。(分值:4.0/得分:4.0) 二中 三中 四中 一中 3 我国农产品目标价格机制改革涉及下列哪个品种?(分值:4.0/得分:4.0) 棉花 水稻

《从中央农村会议看未来农业转型》测试答案(2015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小麦 玉米 4 我国提出农业产业化最早是从()开始的。(分值:4.0/得分:4.0) 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5 2014年,国家已经在()启动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分值:4.0/得分:4.0) 河南 山东 西藏 新疆 6 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是指由()设定农产品的目标价格,当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而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则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分 值:4.0/得分:4.0) 农民 市场 收购者 政府 7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挖掘()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分值:4.0/得分:4.0)

《从中央农村会议看未来农业转型》测试答案(2015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农村儿童 农村妇女 农村老人 农民 8 要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下列哪项不属于三条底线?(分值:4.0/得分:4.0) 耕地红线不突破 农民利益不受损 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 土地经营权归农民所有 9 2014年粮食产量实现()。(分值:4.0/得分:4.0) “九连增” “十二连增” “十连增” “十一连增” 10 2014年,我国启动东北和内蒙古()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分值:4.0/得分:4.0) 大豆 水稻 小麦

持续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行动方案(最新)

持续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行动方案(最新)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按照《xx 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的通知》(xx府字〔xx〕96号)、《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x办发〔xx〕3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x办字〔xx〕16号)精神,现就我市持续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制定以下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富民产业兴旺工程,加速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建设现代高效、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农业强市。 二、发展目标 到xx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以上,基本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到xx年,全市六大富民产业总

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生猪规模循环养殖占全市年出栏生猪总量的90%以上,草地畜禽肉类总产占畜禽肉类总产比重18%以上,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80%以上,全市培育超百亿产业2个(稻米、畜牧业)。 (二)绿色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到xx年,在稳定粮食总产82亿斤的前提下,绿色农产品总量占全市农产品总量的6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xx山”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实现对全市名特优农产品全覆盖。 (三)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xx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5%;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 三、工作重点 (一)以“三区”建设为抓手,调优县域农业产业布局 按照国家优化农业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聚焦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划定并建设“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行精准化管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力争每个县(市、区)都有2-3个农业主导产业进入“三区”建设的“笼子”,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在全市主推xx蜜柚、绿色大米、有机蔬菜、有机茶叶、特色竹木、特色药材六大富民产业的总格局下,本着集中集优的原则,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历史传承、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明确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发展的主攻

关于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邢台的农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产量连续增产,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素质显著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但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缓慢。主要表现,一是农业经营方式以个人承包式的家庭分散生产为主,农业园区、观光园区等规模化、集约式经营模式发育程度低,不能适应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和高新技术应用。二是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还很低,产值增加仍呈现以追加投资为主特征,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三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进程缓慢,绿色农业发展不起来,农业生产过程种植中不讲科学,滥用农药化肥者想象比较严重,加上我市当前对农产品的检验监测体系不完善,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品牌意识不够强,或对品牌农产品的投资不够,没有打造出更多更强大的邢台名牌农产品,我市超市也有许多有机食品,顾客虽然很想买但又因为对它们的品牌不了解,对它们的生过程和生产手段,对它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有机食品,到底是不是物有所值心存疑虑,想买而不敢买。五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市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结构雷同,优势产品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未能形成;专用品种、特色品种少,优势品种所占比例较小,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对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六是对农业生产投资少,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缓慢。 在十二五期间,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

水平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建议: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使我市农业持续发展下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我们邢台特色、符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的现代化新路子。首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创新,以提高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民应用科技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积极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我市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其次要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高效种养生态循环、节水节肥节药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再次科学合理利用我市的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推进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向实施可持续发展转变。统筹布局设施农业发展,鼓励利用非耕地和质量提升难度较大的农田发展设施农业,避免与粮争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第四要培育低碳农业的管理理念,降低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二、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农业 1、政府出台具体政策,依据各县市区的资源禀赋和基

申论热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背景链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胡锦涛在提出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专门就河南提出要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对河南农业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 【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不断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第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衣食之源、发展之本。农业经济越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越高,越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保障工业化、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第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快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改善要素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第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对策】 第一,积极倡导和发展农业循环生产模式。要实现改变目前“高投入、高产出、高废物”的粗放生产模式,代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循环生产模式,就必须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生态农业。平原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郑曙东 2010年06月04日09:14 来源:《湖北日报》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关键环节和基础核心。湖北是农业大省,目前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对于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农业发展方式的概念内涵 “农业发展方式”概念及其演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中,关于“农业发展方式”的表述相继出现了“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增长方式、发展方式”四个概念。这四个概念的相继出现,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农村工作发展的阶段性,又体现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规律性。 在计划经济成分占主导位置的情况下,为了追求速度、产量,尽快解决吃饱穿暖问题,当时的中央文件主要强调的是改进生产方式。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农业经济逐步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经营方式的完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主要措施。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都是确定家庭承包经营地位,充实微观经营主体。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始由完善生产经营方式向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是,推进农业结构的市场化、调整农业内部种养结构,农业开发的产业化、倡导农业服务的社会化。 党的十七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走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任务。 现代农业及其特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发展现代农业,所谓现代农业,概言之,就是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和现代物质装备条件武装起来,集市场化、科学化、组织化、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社会化等诸多特性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 湖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备的优势及面临的困境 湖北是农业大省,发展农业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农业资源禀赋优越。湖北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又处于亚热带与温带交替区域,气候具有南北过渡特征,生物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土地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95万亩。土地肥沃,降水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土地资源和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 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基础设施完备,生产装备水平较高。水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农作物产出水平与生产效益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

以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

以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月14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对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肩负着重大的时代责任,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要更加有所作为、有所突破。要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军人才培养、重大科研协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走在全国农业科技系统的最前列,引领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方向。 张桃林对中国农科院提出5点要求,一是在关键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既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又要立足当前从现实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要统筹用好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创新工程和基本科研业务费等资源,尤其要适应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二是在联盟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牵头单位,要准确把握联盟的目标定位,明确发展思路与

重点,以资源共享为抓手,发挥综合优势和独特作用,引导各科研单位密切合作,构建一盘棋农业科研发展的格局,研究一体化农业科技整体解决方案。三要在战略研究上拓宽新理论。要充分发挥人才、学科、信息等方面优势,立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农业智库作用,提出比较全面可行的决策建议,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和政策依据。四是在成果转化上健全新机制。进一步研究探索和扩大科研成果、农业知识产权各个领域权益改革试点,加快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建设,让全社会共享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逐步建立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五是在院所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强研究所领导班子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无论是确保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还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把“粮袋子”变成“钱袋子”;无论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还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更加迫切需要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寻思路、找答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工作时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些重大要求,立足长远,着眼大局,抓住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一连增”,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不仅促进了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也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进一步看,粮食连年丰收还意味着传统农业“牛耕马犁”、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显示了农业科技进步取得的新进展、农业组织化程度的稳步提升,以及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明显成效。当然,总的来看,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农业发展付出了水土污染加剧等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然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无论是确保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还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把“粮袋子”变成“钱袋子”;无论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还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更加迫切需要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寻思路、找答案。要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涉及方方面面,既包括促进农产品[-2.49%资金研报]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也包括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既包括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也包括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变等。实现这些目标,就要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部署、新精神落到实处,在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强化金融服务、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职业培训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难得的机遇。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拿出新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才能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经济日报评论员)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作者:宜都市农业局王本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来稿)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二、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今年计划新发展多经面积2万亩,其中:柑桔1.1万亩,茶叶8000亩,桑园1000亩。截至10月中旬,各乡镇处已收柑桔苗木定金83.69万元,预计发展面积44221亩,已定植35400亩;已收茶苗(或茶

籽)定金104.12万元,预计发展面积9963亩;已收桑苗定金22.85万元,预计发展面积1962亩。到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可实现人平拥有1亩经济林的发展目标;种植业和水产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明显加快;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加,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二)科技入户显见成效。通过办《宜都农业》报、农业“科技110”热线、农业科技短信、科技宣传车、技术培训和精品园示范等形式,扎实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创建、培育科技示范户,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到田率达到了80%以上。 1、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扎实。组织市、乡两级农技干部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82场(次),累计培训农民18.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3.4万份。编印发行《宜都农业》22期、8.8万份;编发《农民读本》8万册,发送农业科技短信息140万条(次)。推广玉米、水稻等各类良种18万公斤,合格率95%以上;引进推广农作物良种25个,选推高效种养模式17类。开展品比、肥效试验共计50项;创办油菜“一菜两用”基地100亩、“无盘抛秧”核心基地500亩,全市“无盘抛秧”面积达到了2000亩,推广面积居宜昌市首位;举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阳光工程在行动”两个电视专题栏目。市水产局组织水产技术培训58场(次),培训6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400份,先后邀请13名专家教授深入库区指导网箱养殖。今春库区鮰鱼遭遇暴发性鱼病危害,由于防治及时,措施得力,成活率仍然达到70%以上。 2、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 4项,引导农民新购置农田耕整机械、水稻插秧机械、粮油牧草收割机械、茶叶修剪采摘机械、新型植保机械500台(套),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5.01万千瓦。今年完成机械耕整10万亩,机械收割5万亩,机械插秧3.09万亩,机械植保30万亩,机械化修剪茶叶 1.5万亩。池塘机械化清淤、水产养殖等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市农机局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四川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2880626.html, 四川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 作者:折宏毅王婷任然 来源:《山西农经》2016年第02期 摘要:现阶段,四川农业产业的产值在四川整体产业结构体系中有持续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间产业结构中呈现趋同性。四川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中种植业中除甘孜、阿坝两地(市)州外,其余地区种植业占农业产值比例趋同;而畜牧业较为集中的地(市)州,也呈现类似情况,畜牧业占农业产值比重趋同;林业上,资源较为丰富的川西北地区、攀西地区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没有凸显明显的地域特点。 关键词: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 文章编号:1004-7026(2016)02-0109-01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 1产业结构趋同且布局不合理 1.1四川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现状 四川农业产业结构在构成形式和比例关系上过于雷同,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也呈现相似的情况。而当前四川农业产业布局中则存在整体规模偏小,区域布局零散,区域特色不足,且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1.2四川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布局四川农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四川农业产业结构的趋同不利于区域市场有序竞争,例如成都平原地区与盆周山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大致相同,但两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这说明两地区部分农业产品可能存在无差异化现象,这必然会导致过度竞争,对两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农业产业结构使得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这样既不利于地区特色产业的培育,也导致区域性产业没有专业化分工,最终不利于区域间农业产业发展。因此,消除结构同质化现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四川农业化产业升级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四川农业产业布局分散,必然导致产业集约、规模程度小,不利于区域专业化分工。而区域特色不明显,会使得地区产业难以利用当地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布局生产,导致区域间同质化的产品过多,无法发挥农产品品牌效应的优势。 2产业链条过短且融合度低 2.1四川农业产业链及产业融合度现状 四川省目前农业产业链呈现“短而细”的畸形结构。从产业链纵向来看,产业链前后一体化程度较低,没有很好的生产、加工、销售整合为一体,尤其是对农产品的深精加工的不足,导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产业兴则乡村兴,农业兴则基础牢。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民稳定增收致富,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当前,在我国传统农业劳动力年龄严重老化、耕地资源日益紧张、劳动力成本高涨、食品质量安全倍受关注的背景下,数字技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 一般认为,数字农业是指在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集约化和信息化农业技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9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为我国传统农业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了深入了解数字农业发展现状,我们先后到xx、xx等地的数字农机、数字水产管理、水稻种植加工、渔业绿色养殖、花卉智慧种植、道地中药材GAP种植和柑橘生产贸易等6家已经建立数字管理平台的企业调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完成了以自然村庄为单元到城镇化的大变革,中国农业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适度规模经营的大变局,中国农民也实现了从乡土依赖到城市就业创业的大变身。对广大农村来说,现在是“‘70后’不愿

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技术变革,30年后中国的土地“谁来耕种”将会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当下,种一亩粮食作物的纯收入仅有五、六百元,还不抵在城市工厂上一周班,农业效益低下成为农民撂荒进城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现行的土地流转为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提供适度规模的土地资源成为可能。同时,传统农业生产用工贵、用工难、用工荒等问题也促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思创新、盼转型。 如上所述,从农业领域来看,我国农业发展步伐与时代经济快速推进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方面是受制于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不同于工商业、服务业,农业的发展需要时机,需要积淀,由大气候促成,对生产要素、配套条件、市场牵引有着严格的要求,过快则拔苗助长,始得其反,过慢则怠误时机,被动挨打。另一方面是受制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与效率,当前我国第一产业相对第二、三产业落后,要素资源、政策激励分配不均衡,产业联接机制不科学、不灵活。农业转型升级其实就是一个产业融合的问题,在农业转型升级中,数字农业通过集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物联网、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便利化的移动终端,进行温、光、水、肥、药、料、排泄物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技术应用连接农业生产前端与后端产业,为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丝曙光,也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一个技术体系,一种运用手段,一套时代模式。 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对数字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日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题库与答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题库 (选择题17题,判断题21题,问答题55,共93题) 一、选择题 1.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CD) A.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B.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 C.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原则 D.对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八大载体的构建进行了部署 2.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什么机遇和条件?(ACD) A.中央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B.广东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C.市场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D.广东的人文精神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厚实的文化积淀 3.“三来一补”是指什么?(ABCD) A.来料加工 B.来样加工 C.来件装配 D.补偿贸易 4.怎样深化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制度保证?(ABCD)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C.深化社会领域各项改革 D.改革一些具体的管理体制和行政运行机制 5.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是什么?(ABD) A.投资 B.消费 C.进口 D.出口 6.广东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开拓新型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B.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保水平,不断培育壮大消费群体 C.加强消费环境建设,改善消费条件

D.采取鼓励消费政策,刺激居民消费 7.广东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B.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C.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D.改善投资服务 8.广东对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采取哪些措施?(BCD) A.发展对外贸易 B.培育现代产业项目,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C.抢占世界产业高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D.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推进绿色增长 9.广东对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采取哪些措施?(AB) A.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 B.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跨越式发展 C.加大“腾笼换鸟”政策力度 D.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10.广东对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加强产业转移力度 B.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C.加强政策调节 D.完善配套措施 11.广东的主体功能区域有哪些分类?(ABCD) A.优化开发 B.重点开发 C.生态发展 D.禁止开发 12.广东对推进自主创新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B.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提升发展高新产业园区,完善自主创新平台 D.完善组织协调与法规政策,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陈广泉综述

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陈广泉 近年来,卓尼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受资源要素、生态环境、市场变化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从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城乡统筹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明确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卓尼县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核心,以“结构调整、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功能拓展、科技创新、品质提升”为重点,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从六个方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一是围绕农业产业功能,加快推进由单纯农业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的转型升级。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多种需求,我们必须从广度和深度来扩展开发农业的功能,大力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在保证食品和原料供给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其生态保护、能源原料、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

经济、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二是围绕农业发展内涵,加快推进由注重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转型升级。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要发挥生产发展在城乡统筹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按照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现有的农业产业链、产业带、产业群为基础,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结和融合,做强一产,突破单位产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做大二产,突破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突破市场营销,提高流通服务水平,构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三是围绕农业增长动力,加快推进由主要依靠土地等自然资源向更加依赖科技和资本驱动的转型升级。我县耕地资源较少,要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潜力,就必须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先进技术装备农业,用优质品牌包装农业,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活动、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提升农产品知名度等一系列措施,把农业增长的后劲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的轨道上来,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是围绕农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和劳动投入向更加注重可控的设施农业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受制于土壤、温度、光照、水、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自然灾害频发的环境下,很大程度是靠天吃饭。我县耕地面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及重点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及重点 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应包括通过走知识农业之路实现从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通过走合作农业之路实现从分散主体参与竞争向联合组织参与竞争转变,等;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应包括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的重点,将加强农业物质装备作为农业生产条件转变的重点,等。总之,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正视和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考核,狠抓措施落实,扎扎实实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道路。 标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重点 在人口刚性增加和耕地刚性减少严重并存,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农业自然灾害愈加频繁和严重,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民增收任务艰巨等新形势下,我国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除了充分认知其客观必要性、现实重要性和时间紧迫性之外,还必须切实把握路径取向,扎实夯实重点环节,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措施。 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深入变革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是从传统农业质变为现代农业进程中必须破题的艰巨任务。一般来说,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要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之外,还应向农业发展目标和功能的多元化转变,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农业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转变,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和生态产业转变,显现全面性、协调性、持续性、人本性等基本特征。笔者认为,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要因地制宜地“走好八条道路,实现八个转变”。 1.通过走知识农业之路,实现从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 现代农业是知识农业。我国的知识农业虽然已经起步,但无论是从知识供给看,还是从知识使用看,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知识供给看,一方面,传统农耕文化精华没能完好地传承下来,更没有发扬光大;另一方面,由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普遍“线断网破人散”,现代农业知识传输和推广使用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从知识使用看,农村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都到城市务工经商了,真正处在农业“一线”的劳动力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即俗称的“386199部队”,远远达不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标准要求。我国农业要从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就必须以新型农业思维,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彰显技术集成和综合配套威力,充分运用现代知识和科学技术,大力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设施化方向发展,大力推动农业经营向产业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推动农村环境向循环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试答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考试答案 注意:题目顺序可能会有不同,请注意核对!为杜绝试卷答案的完全一致性,本群只提供考核通过基本分60分的标准答案,未提供答案的题目请自行答题。 ? 1.近年来,以( C )为主体的全球投资贸易新格局正在形成。(单选题3分) o A.TTIP o B.TPP o C.自由贸易协定 o D.世界贸易组织 ? 2.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机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单选题3分) o A.物质基础比较雄厚 o B.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o C.国内需求潜力巨大 o D.全面深化改革增添新动力 ? 3.下列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D )。(单选题3分) o A.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但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o B.重化工业比重不断上升,但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o C.服务业发展有所加快,但依然滞后 o D.产业布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区域产业差异性过大 ?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经济发展方式,下列对“五个更多”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单选题3分) o A.更多地依靠外需特别是出口贸易拉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o B. 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o C.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o D.更多地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对“四个着力”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D )。(单选题3分) o 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新活力 o 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 o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体系 o D.着力培育封闭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 6.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是( D )。(单选题3分) o A.建立自贸区 o B.改革开放 o C.出口 o D.投资、消费 ?7.要推动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破除( D )。(单选题3分) o A.农村传统风俗习惯 o B.现有行政区划 o C.户籍制度 o D.城乡二元体制 ?8.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D )。(单选题3分) o A.全面从严治党 o B.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o C.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o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关于全面恢复农业生产加强农产品稳产保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全面恢复农业生产加强农产品稳产保供促进农业转 型升级的意见》政策解读 1、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恢复农业生产加强农产品稳产保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什么意义?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总体部署,严格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18号)、《关于推动畜牧业规模养殖创新经营方式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字〔2020〕22号)的工作要求,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切实拉动农村消费,市政府出台了《意见》(青政办字〔2020〕14号)。 2、《意见》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意见》内容具体,措施务实,政策性强,将对实现全面恢复农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意见》共包括复产复工、产销对接、冷链物流设施补贴、农产品调运补助、贴息贷款、信贷担保、税费减免、用地支持等12条方面的政策措施,对全面恢复农业生产加大支持力度。 3、对加快农业企业复工达产有什么措施? 将饲料、兽药、农药、肥料、种业、奶业、屠宰和包装等农业生产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列入复工达产重点农业企业名单,建立“一对一”定点

包保服务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4、在保障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交通运输上有什么支持措施? 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障鲜活农产品免费通行。对持有《战疫情保畅通通行证》和交通运输部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的车辆, 实行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不得违反规定设置障碍。 5、在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有什么措施? 组织农产品团体采购活动,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培育“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业态。依托益农信息社等新型直销平台为社区居民直供农产品。开辟进口农产品食品绿色通道,随报随批。 6、在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上有什么扶持政策? 支持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农产品全程冷链体系、供应链末端惠民网络建设,按照规定给予不超过项目2019年度实际投资额20%的补助。对冷链物流监控设备及系统购置(改造)项目可全额支持。 7、在保障重点农产品调运上有什么扶持政策? 对参与政府组织的农产品调运任务的流通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支持,省内农产品物流成本补助比例原则上不超过30%,跨省调运的补助比例可提高至50%。单个企业补助总额不超过50万元。 8、在保障农业企业用工上有什么措施? 实施“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对有用工需求的农业企业,指导企业通过青岛就业网、青岛人才网等网络平台发布

加快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加快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对策 自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渐趋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但竞争力还有待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有效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困扰着海南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海南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海洋渔业、海洋植物资源,但海南省海洋渔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很低;海南省发展羊牛畜牧业潜力巨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离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海南畜牧业”的目标还很远;海南在热带经济作物、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生产和南繁育种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各自为战、分散经营、耕作技术落后、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尚未形成一条具有紧密联系、门类齐全的主导产业链。第三产业根基薄弱,关键性的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研、咨询、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领域发展相对滞后。 海南省产业转型路径 海南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应将工作重点放到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上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

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低耗低排的绿色发展道路。 农业转型路径: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应从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土地流转以及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考虑。要加快产业融合,以第一产业为主体,将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使原本单一的农业变成集种植、加工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热带特色产业。这对促进产业集聚融合,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有着积极作用。工业转型路径: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以海洋油气和深海生物资源的深加工工业和海洋生物制药业。服务业转型路径: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转型发展互联网、康体、会展、休闲养生医疗旅游、保险、教育、现代金融服务业等高端产业。 海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促进海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需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海南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发展热带果蔬、热带花卉、南

推进“三个转变”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推进“三个转变”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05年08月13日10:03 来源:《求是》期号:2005.1 作者:郭启俊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打印】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河套平原,自古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美誉。河套平原的开发始于秦汉。千百年来,这里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农耕文明和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基础。河套平原还是全国三大自流灌溉区之一,有800多万亩水浇地,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而且优质高产,这是巴彦淖尔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单纯依靠数量扩张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逐渐失去了优势,农业效益下降,出现了连年丰收农民收入却增长缓慢的现象。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市委市政府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共识:要实现河套农业的提质增效,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由种植业为主向养殖业为主转变。目前,从资源禀赋看,巴彦淖尔存在着种养比例不协调问题。2003年全市养殖业占大农业的比重仅为30.4%,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巴彦淖尔的现代农业,必须实现由种植业为主向养殖业为主的转变。一是根据农业基础条件和市场需求情况,确立奶牛业和肉羊业为畜牧业发展重点。由于养奶牛和养羊所需成本、所担风险不同,农户的承受能力也不同,我们提出了“普遍养羊,重点养牛”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在具体实践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提出“全面推广舍饲育肥,有小钱的养羊,有大钱的养牛,稳定发展其他种类养殖,家家种草,户户青贮,四季圈养,常年出栏”的要求,鼓励农户根据自身条件发展养殖业。二是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引导农民确立“为养而种”的意识。几年来,我们在保持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的同时,借助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农户种植饲草料。目前,全市种植秸秆保持在40亿公斤左右,农区人工牧草种植由3年前的2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近130万亩,饲用玉米也由过去的40万亩达到目前的140万亩。三是以数量扩张为导向,引导农户确立“为卖而养”的意识。围绕肉羊、奶牛两大主导产业,我们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逐步形成专业养殖小区,发展规模经营。在此基础上,促进养殖户上质量、上档次,实现经营上的集约化、科学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2003年农牧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595元,比上年增长50.8%。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业经营由原料生产向加工增值转变。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我市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力不强。当前,我市农畜产品与加工增值产品比例仅为1∶0.65,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1.5,这是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直接原因。另外,千家万户的分散式种植、小规模生产,导致生产成本居高,品种千差万别,交易方式分散落后,销售难以形成规模,流通费用高,不仅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制约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由原料生产销售向就地加工增值转变尤为重要。一是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如伊利、蒙牛、汇源、大好大、真心食品、草原兴发、椰风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引进大的,培育中的,发展小的,大中小并举,着力构建产业集群。目前,全市拥有一定规模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387家,限额以上龙头企业74家,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乳、肉、绒、粮油、蔬菜瓜果、饲草料加工六大支柱产业和炒货、酿造、林苇、药材四大特色产业,年加工农产品20.5亿斤,畜产品7.4万吨,带动基地303.2万亩,带动养殖539.3万头(只)。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为了促进农产品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