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先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 (每空5分,共20分)

1、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 B )

A、4-13,

B、3-15,

C、4-15,

D、3-14

2、2014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A)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3、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B )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4、重症登革热实验室指征?( D )

A、血小板快速下降

B、血小板快速下降和白细胞升高

C、HCT 升高

D、血小板快速下降和HCT 升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

2、登革热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夏秋季;

3、登革热属于乙类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现后应于 24小时内上报。

4、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5、登革热的预防是控制和消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二、问答题:(共30分)

1、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中高危人群是哪几类?

答:高危人群是:1、二次感染患者;

2、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

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

3、老人或婴幼儿;

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孕妇

登革热诊疗指南(第二版)

登革热诊疗指南 (2014年第2版) 2014-10-1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

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 (一)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2019年第二季度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科室: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 1、登革热潜伏期天,一般为天?( B ) A、4-13,3-5 B、1-14,5-9 C、4-15,5-9 D、3-14,3-5 2、典型的登革热病程临床分期分为哪三期?( B )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3、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 A ) A、双峰热 B、稽留热 C、驰张热 D、波状热 4、登革热主要传染源是( C ) A、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B、库蚊、伊蚊 C、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 D、按蚊 5、2018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 A )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6、登革热属于( B )类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现后应于()小时内上报。 A、甲,2 B、乙,24 C、乙,2 D、丙类,24 7、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D ) A、急性起病,突发高热,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等 B、皮疹:于病程第3 天~第6 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 d~5 d。 C、出血倾向: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 D、登革热无重症病例,不会出现严重脏器损伤:急性心肌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肝损伤、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表现。 8、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A ) A、伊蚊 B、库蚊 C、按蚊 D、以上都是 9、登革热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 C ) A、急性期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 C、高温应以药物为主 D、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10、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 D ) A、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子叮咬史 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C、实验室检查有包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体阳性 D、以上都是 11、一个最长潜伏期内(14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发生多少例或以上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可以认为登革热暴发?( A ) A、3 例 B、10 例 C 、50 例 D 、100 例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指导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登革热,参考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登革热诊断、治疗、预防与控制指南》,结合我国登革热疫情及临床特点,特制定本指南。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601099,股吧)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引发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感染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

登革热调查报告

篇一:登革热个案调查表 附表1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个案调查表 县(市)名称:国标码:□□□□□□病例编号:□□□□□ 一、基本情况 1. 患者姓名:_________ (如患者年龄<14岁,则家长姓名:_____________) 2. 性别: 1男,2女□ 3. 年龄:_____岁□□□ 4. 民族:1汉族,2壮族,3维吾尔族,4其他少数民族□ 5. 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食从业人员(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 (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 6.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7.家庭住址: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县(市区)___乡(镇/居委会)___村(街道) 二、发病情况 1. 发病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2. 就诊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3. 发病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住院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7. 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8. 入院诊断:□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 4其他 9、临床诊断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10. 出院诊断:□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 4其他 11.临床分型:1典型,2轻型,3重型,4其他□ 12. 转归:1 痊愈, 2 好转, 3 死亡(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三、症状和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 1. 起病急:1是,0否□ 2. 乏力:1有,0无□ 3. 发热: 1有, 0无□如有,则热型为:1双峰热,2稽留热,3驰张热,4其他□ 4. 头痛: 1有, 0无□ 5. 颜面潮红: 1有, 0无□ 6. 眶后痛:1有, 0无□ 7. 肌痛: 1有, 0无□ 8. 关节痛: 1有, 2无□ 9. 胸红: 1有, 0无□ 10. 结膜出血:1有, 2无□12. 牙龈出血: 1有, 2无□ 13. 呕血: 1有, 2无□ 14. 便血: 1有, 2无□ 15. 血尿: 1有, 2无□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试题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试题 1、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B ) A、4-13 B、3-15 C、4-15 D、3-14 2、2014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A )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3、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B )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4、重症登革热实验室指征?( D ) A、血小板快速下降 B、血小板快速下降和白细胞升高 C、HCT升高 D、血小板快速下降和HCT升高 5、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 A) A、双峰热 B、稽留热 C、驰张热 D、波状热 6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A ) A.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 B.潜伏期为1—3天,发热同时出皮疹 C.没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肿大 D.登革热没重症病例 7登革热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C ) A.急性期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 C.高温应以药物为主 D.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8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D ) A.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子叮咬史 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C.实验室检查有包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 体阳性 D.以上都是 9登革热的临床分型有(D ) A.典型登革热

B.轻型跟重型登革热 C.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D.以上均是 10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中高危人群有( ABCDE ) A、二次感染患者 B、伴有糖尿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等基础疾病者 C、老人或婴幼儿 D、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E、孕妇 11症登革热的诊断指标中包括( ABCDE ) A、退热后病情恶化 B、腹部剧痛 C、持续呕吐 D、嗜睡,烦躁 E、少尿 12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登革热后,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况即可诊断为重症登革热( ABCDE ) A、皮下血肿 B、黑便 C、急性心功能衰竭 D、休克 E、肝脏损伤 13革热的治疗措施(ABCD ) 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B、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C、补液:口服补液为主 D、可给与安定、安痛定等对症处理。 E、伴有胃出血时可给予插胃管引流 14预防登革热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 ) A、睡觉的时候要挂蚊帐、点蚊香; B、出门郊游要穿长袖衣裤 C、涂防蚊水 D、填平凹陷的地面;注意盖好储水容器;消灭一切蚊子幼虫的孳生地。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传染病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 D ) A、1998年,2003年 B、1989年,2003年 C、1998年,2004年 D、1989年,2004年 2、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C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 3、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下列哪一类:(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4、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5、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乙类:( C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6、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丙类:( A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7、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

D、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甲类传染病是指:( A ) A、鼠疫、霍乱 B、猩红热、淋病 C、艾滋病、鼠疫 D、霍乱、登革热 9.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 B )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A.地方范围 B.责任范围 C.指定范围 D.全国范围 10、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B )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 D、家庭生活困难者免费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D ) A、两类,39种 B、三类,35种 C、三类,37种 D、三类,39种 12、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下列哪项:( C )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D、饮食和托儿工作 13、谁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 )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护士 C、医生 D、防疫人员

疑似登革热病例处置流程图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三水区人民医院发热病人(疑似登革热)处置流程 病人就诊 分诊 发热病人(疑似登革热)其他病人 发热门诊/感染内科门诊(先验血常规)普通诊室 疑似病例,医生填写《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 发病3天后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 临床诊断病例 轻症可居家隔离治疗 住院病例收入感染内科隔离病房非登革热病例 疑似/确诊病例(报疫情) 重症病例(报医务科、院感科)治愈出院(院内区内专家会诊,填表上报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 请市专家会诊转诊 三水区人民医院 2015年5月5日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登革热试题答案完整版

登革热试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 1、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 C )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A、老鼠 B、蟑螂 C、白蚊伊蚊(花斑蚊) D、苍蝇 2、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 B )。 A、与病人直接接触传播 B、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C、饮食传播 D、空气传播 3、白纹伊蚊叮咬人的高峰时间在( A ) A、上午8-9时及下午5-6时 B、晚上9-10时 C、下午7-8时 D、早上5-6时及晚上8-9时 4、下列哪一项不适登革热的典型特征( B ) A、急性起病、发热 B、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疲乏 B、皮疹、淋巴结肿大 D、白细胞显着增多 5、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B )天,多数5-8天。 A、1-2天 B、3-15 C、9-10 D、10-15 6、登革热患者在( A ),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 A、发病前1天至病程第5天 B、发病后1天至病程第5天 C、发病前7天至病程第15天 D、发病后7天至病程第15天 7、下列哪项不是登革热的传染源( D ) A、登革热患者 B、隐形感染者 C、带毒的媒介伊蚊 D、按蚊幼虫 8、预防和防治登革热的环境治理手段,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幼虫的孳生地 B、种植水生植物盆景,每二月换水一次 C、储水容器加盖,经常清理露天积水的器皿 D、填平凹陷的地面,疏导积水 9、预防登革热采取的防护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在外露的皮肤省涂防蚊水 B、睡觉时挂好蚊帐 C、减少到树木丛生的地方活动 D、为避免蚊虫发现,穿深色的长袖衣裤 10、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的症状,除外下列哪项( C ),怀疑得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 A、生活在有登革热现症病例的地区 B、发病前15天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C、在全天气温低于10℃的冬天受了风寒 D、发病期前15天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二、填空题(每题5分)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姓名科室: 分数 1、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 ( C )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A、老鼠 B、蟑螂 C、白蚊伊蚊(花斑蚊) D、苍蝇 2、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 B )。 A、与病人直接接触传播 B、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C、饮食传播 D、空气传播 3、白纹伊蚊叮咬人的高峰时间在( A ) A、上午8-9时及下午5-6时 B、晚上9-10时 C、下午7-8时 D、早上5-6时及晚上8-9时 4、下列哪一项不适登革热的典型特征 ( B ) A、急性起病、发热 B、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疲乏 C、皮疹、淋巴结肿大 D、白细胞显著增多

5、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B ) 天,多数5-8天。 A、1-2天 B、3-15 C、9-10 D、10-15 6、登革热患者在 ( A )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 A、发病前1天至病程第5天 B发病后1天至病程第5天 C、发病前7天至病程第15天 D、发病后7天至病程第15天 7、下列哪项不是登革热的传染源( D ) A、登革热患者 B、隐形感染者 C、带毒的媒介伊蚊 D、按蚊幼虫 8、预防和防治登革热的环境治理手段,哪一项是错误的? |( B ) A、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幼虫的孳生地 B、种植水生植物盆景,每二月换水一次 C、储水容器加盖,经常清理露天积水的器皿 D、填平凹陷的地面,疏导积水 9、预防登革热采取的防护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在外露的皮肤处涂防蚊水 B、睡觉时挂好蚊帐 C、减少到树林丛生的地方活动 D、为避免蚊虫发现,穿深色的长袖衣裤 10、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的症状,除外下列哪项( C ),怀疑得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 A、生活在有登革热现症病例的地区 B、发病前15天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C、在全天气温低于10℃的冬天受了风寒 D、发病期前15天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2、填空题 (每题5分,共50分) 1、登革热属于( 乙)类传染病。可分为血清型( )( Ⅱ )( )( ),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且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 2、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为 (埃及伊蚊 )和( 白纹伊蚊). 3、伊蚊只要与具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 内( 复制8-12天后)即具有传染性,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30 天)甚至终生. 4、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可分为三期:( 急性发热期 )( 极期 )和( 恢复期 ). 5、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 发热 ),可伴畏寒,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Dengue Fever,简称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属黄毒科(F1aviviridae)黄病毒属(F1avivirus)。DEV属虫媒病毒B组,血清学上分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简称DHF) 两种不同临床类型。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但病死率很低。登革出血热是以高热、出血、血浆外渗,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伴有休克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DSS)。近几年来,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洲的一些国家,DHF流行较为严重,已成为该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属黄病毒科,共有四种血清型(DEN-1, DEN-2, DEN-3和DEN-4)和多种生物型。成熟的病毒颗粒核心直径约30 nm,由单股正链RNA与壳蛋白C构成,外包一层厚约10nm的脂质包膜,包含膜蛋白E和膜蛋白M。RNA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架,约含11000个核苷酸序列,编码3种结构蛋白和7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包括核壳蛋白C,包膜蛋白E和M。包膜蛋白E诱导生成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保护性抗体。抗E的抗体具有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登革病毒结构与其它黄病毒相近,4个血清型可与其他B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 登革病毒不耐热,60度30min,100度2min均可使之灭活,但可耐用低温及干燥,对寒冷的低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耐醚。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感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二)传播媒介已知有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不同地区中不同蚊种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如在太平洋岛国及我国的广东、广西,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传播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可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三)易感人群在新疫区各年龄均普遍易感,但青壮年的临床表现较明显。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目前确认有四种型别的登革病毒,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暂且不可靠。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试题 1、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B ) A、4-13 B、3-15 C、4-15 D、3-14 2、2014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A )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3、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B )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4、重症登革热实验室指征( D ) A、血小板快速下降 B、血小板快速下降和白细胞升高 C、HCT升高 D、血小板快速下降和HCT升高 5、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 A) A、双峰热 B、稽留热 C、驰张热 D、波状热 6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 ) A.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 B.潜伏期为1—3天,发热同时出皮疹 C.没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肿大 D.登革热没重症病例 7登革热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 C ) A.急性期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 C.高温应以药物为主 D.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8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 D ) A.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子叮咬史

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C.实验室检查有包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 抗体阳性 D.以上都是 9登革热的临床分型有( D ) A.典型登革热 B.轻型跟重型登革热 C.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D.以上均是 10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中高危人群有( ABCDE ) A、二次感染患者 B、伴有糖尿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等基础疾病者 C、老人或婴幼儿 D、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E、孕妇 11症登革热的诊断指标中包括( ABCDE ) A、退热后病情恶化 B、腹部剧痛 C、持续呕吐 D、嗜睡,烦躁 E、少尿 12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登革热后,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况即可诊断为重症登革热( ABCDE ) A、皮下血肿 B、黑便 C、急性心功能衰竭 D、休克 E、肝脏损伤 13革热的治疗措施 (ABCD ) A、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B、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C、补液:口服补液为主 D、可给与安定、安痛定等对症处理。

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指南

附件2 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指南 一、目的 (一)及时发现、诊断病例。 (二)及时了解伊蚊媒介携带登革病毒状况。 (三)病毒分型和溯源。 (四)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检测对象 (一)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按照登革热诊断标准WS216-2008)。 (二)伊蚊成蚊和幼虫。 三、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 (一)临床标本采集 用无菌真空干燥管,采集患者非抗凝血,及时分离血清,分装2份,保存于带螺旋盖、内有垫圈的冻存管内,标记清楚后低温保存,其中1份用于现场实验室检测,1份用于上级预防控制机构复核(附件1,附表1)。 1.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及疑似病例,每次采集血液标本5mL。 2.登革热临床诊断和疑似的住院病例(包括初筛阴性),应采集双份血液标本,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天各一份。 3.疫点首发病例,必要时应采集第二份血标本,距第一份血样采集日期间隔在7天以上。 (二)蚊媒标本采集 疫点内采集的伊蚊成蚊及幼虫,分类鉴定后,填写媒介标本采集信息表,按照采集地点分装,每管10-20只。 (三)标本保存、运送 标本应-70℃以下保存,血液标本可-20℃以下保存,但不超过1周。 标本运送时采用低温冷藏运输,避免冻融,样本运输应遵守国家相关生物安全规定。 四、检测内容 (一)实验室检测

登革热疑似病例发生所在地医院和/或县(市)疾控机构采集病例血清,检测登革病毒抗原、核酸或抗体,检测流程参见图1。 (二)复核检测 1.送市或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临床标本,抽样30%进行复核检测,疫点首发病例需采用病原学和/或双份标本血清学方法复核检测,暴发疫情复核检测不少于5例,疫情少于5例者应全部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应分型检测。 2.疫点首发病例,重症病例、输入病例急性期标本应采用PCR方法进行分型检测,阳性者分离病毒,从临床标本或所分离病毒中扩增E蛋白编码基因,完成序列分析。 3.每次暴发疫情应开展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4.实验室检测阴性临床病例以及重症病例,应对恢复期血清进行IgM、IgG 抗体和/或中和抗体检测。 (三)媒介标本检测 1.核酸检测 捕获的伊蚊成蚊或幼虫,进行核酸分型检测,并扩增病毒E蛋白编码基因,完成序列分析。 2.病毒分离 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由国家、省或有条件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病毒分离、基因组序列分析。 图1登革热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流程 五、实验室检测方法 (一)临床标本检测 1、病原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主要适用于急性期血液标本。 (1)抗原检测:一般发病后6天内血液标本NS1抗原检出率高。标本中检出NS1抗原可以确诊病毒感染,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附件2,3)。 (2)核酸检测:一般发病后6天内血液标本病毒核酸检出率高。在病人血清中检出病毒核酸,可确诊而且能够分型,可用于早期诊断,但核酸检测容易因污染而产生假阳性,因此要求严格分区操作(附件4)。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1 前言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逐渐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全国各地蔓延。我国登革热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国外地方性流行地区报道有较大差异,绝大多数患者为成人,重症病例多为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临床医师对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救治经验不足。为规范登革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根据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登革热诊疗与防控指南》[1]、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WS216-2018)》[3],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登革热诊断和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涵盖或解决登革热诊治及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师在面对具体患者时,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和C 3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两个等级[根据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和制定及评价(GRADE)分级修订],见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2 术语 DENV:是登革热的病原体,可分为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 非结构蛋白1 (Non-structural protein 1, NS1蛋白): DENV基因组编码的NS1蛋白,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大量分泌于患者血清中,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二次感染异型DENV可出现ADE,是重症发病机制之一。 输入性病例(Imported case)和本地感染病例(Indigenous case):输入病例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境外输入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病例。境内输入病例是指发病前14 d 内离开本县区(现住址)、到过本县区外的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例。本地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未离开本县区(现住址)的登革热病例[4]。

2019年第二季度登革热试题及答案

科室: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革热潜伏期 _ 天,一般为 天? ( B ) A 、4-13,3-5 B 、1-14,5-9 C 、4-15,5-9 D 、3-14,3-5 2、 典型的登革热病程临床分期分为哪三期? ( B ) A 、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C 、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3、 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 A 、双峰热 B 、稽留热 4、 登革热主要传染源是(C ) A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C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 B 、 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D 、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A ) C 、 驰张热 D 、波状热 B 、库蚊、伊蚊 D 、按蚊 5、2018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 C 、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 、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6登革热属于( B )类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现后应于( )小时内上 报。 A 、甲,2 B 、乙,24 C 、乙,2 D 、丙类,24 7、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D ) A 、急性起病,突发高热,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有较剧烈的头痛、 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床类型,(A ) A 、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 、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B、皮疹:于病程第3天?第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 3 d?5 d o C、出血倾向: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 D、登革热无重症病例,不会出现严重脏器损伤:急性心肌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肝损伤、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表现。 8、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A ) A、伊蚊 B、库蚊C 、按蚊D 、以上都是 9、登革热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C ) A、急性期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 C、高温应以药物为主 D、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10、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D ) A、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子叮咬史 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C、实验室检查有包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体阳性 D、以上都是 11、一个最长潜伏期内(14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发生多少例或以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的通知 国卫发明电…2014?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患者医疗救治,保障人民群众 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近期登革热诊疗情况,我委组织 制定了《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可从国 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 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4年10月11日 登革热诊疗指南 (2014年第2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 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

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20200514000005)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1、我国传染病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 D ) A、1998年,2003年 B、1989年,2003年 C、1998年,2004年 D、1989年,2004年 2、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C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 3、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下列哪一类:(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4、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5、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乙类:( C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6、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丙类:( A )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7、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 D、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甲类传染病是指:( A ) A、鼠疫、霍乱 B、猩红热、淋病 C、艾滋病、鼠疫 D、霍乱、登革热 9.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 B )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

登革热考试题目

登革热应急演练考核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以蚊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疾病有登革热、、、 等,以蜱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疾病有莱姆病、新疆出血热、 、等。 2、登革病毒与乙脑病毒一样,属黄病毒属,有个血清型。 3、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经和传播引起的两种临床类型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 4、和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病人发病前1天和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5、登革热内潜伏期天,外潜伏期天。 6、登革热最主要的三大典型临床症状是、、。 7、登革热皮疹在病程第天出现,初期为多形性皮疹。 8、登革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县区内,年度内首次发现病例或1周内,1个县(市、区),发生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 9、登革热治疗高热以为主,慎用,以防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对出血症状明显者,应避免。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蚊虫中,一般雄蚊触角的轮毛密而长,而雌蚊的轮毛则疏而短() 2、一般而言,雌蚊需要吸血才能满足卵巢发育的需要。() 3、登革热病例调查重点关注发病前1周至发病后5天活动情况。() 4、白纹伊蚊主要是白天活动的蚊种,每天有上、下午两个高峰。() 5、登革热血象早期表现为白细胞增多,可见异淋巴细胞,但血小板一般减少。() 三、选择题(每题2.5分,共20分)

1、登革热的典型体征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样性皮疹 B.酒醉貌 C.浅表淋巴结肿大 D.束臂试验阴性 2、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 B.潜伏期为1—3天,发热同时出皮疹 C.没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肿大 D.登革热没重症病例 3、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 A.流行病学资料:蚊子叮咬史 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 疹、出血等 C.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体阳性 D.以上都是 4、关于登革热的流行环节中,蚊子是() A.传染源 B.中间宿主 C.储存宿主 D.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 5、蚊虫幼虫的密度调查中,检查100户,结果在20户的80个容器中发现蚊虫幼虫,该调查布雷图指数为() A.20 B.40 C.60 D.80 6、灭蚊处理前容器指数为60%,处理后容器指数为2%,那么本次处理的绝对密度下降率为() A.30% B.58% C.87% D.97% 7、滞留喷洒是将药物喷在墙壁、天花板上或走廊、牲畜栏内,以杀死吸血前、后栖息的蚊子。作为滞留喷洒的杀虫剂必须对人畜安全、有持效、对蚊敏感、但不损坏物品。以下杀虫剂可用于室内滞留喷洒的是() A.马拉硫磷 B. 溴氰菊酯 C.残杀威 D.敌敌畏 8、伊蚊布雷图指数可作为登革热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的参考指标。当该指数超过20时,判定为危险,如控制措施不落实有流行风险,低于时,流行将停息。 A.5 B.10 C.15 D.20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完整word版)登革热试题答案

2018年登革热防控知识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 1、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 C )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A、老鼠 B、蟑螂 C、白蚊伊蚊(花斑蚊) D、苍蝇 2、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 B )。 A、与病人直接接触传播 B、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C、饮食传播 D、空气传播 3、白纹伊蚊叮咬人的高峰时间在( A ) A、上午8-9时及下午5-6时 B、晚上9-10时 C、下午7-8时 D、早上5-6时及晚上8-9时 4、下列哪一项不适登革热的典型特征( B ) A、急性起病、发热 B、全身肌肉、骨、关节痛及疲乏 B、皮疹、淋巴结肿大 D、白细胞显著增多 5、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B )天,多数5-8天。 A、1-2天 B、3-15 C、9-10 D、10-15 6、登革热患者在( A ),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 A、发病前1天至病程第5天 B、发病后1天至病程第5天 C、发病前7天至病程第15天 D、发病后7天至病程第15天 7、下列哪项不是登革热的传染源( D ) A、登革热患者 B、隐形感染者 C、带毒的媒介伊蚊 D、按蚊幼虫 8、预防和防治登革热的环境治理手段,哪一项是错误的?( B ) A、翻缸倒罐,清除积水,消灭蚊子幼虫的孳生地 B、种植水生植物盆景,每二月换水一次 C、储水容器加盖,经常清理露天积水的器皿 D、填平凹陷的地面,疏导积水 9、预防登革热采取的防护措施下列哪项不正确?( D ) A、在外露的皮肤省涂防蚊水 B、睡觉时挂好蚊帐 C、减少到树木丛生的地方活动 D、为避免蚊虫发现,穿深色的长袖衣裤 10、出现发热、头痛、骨痛的症状,除外下列哪项( C ),怀疑得了登革热,应及时就医。 A、生活在有登革热现症病例的地区 B、发病前15天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C、在全天气温低于10℃的冬天受了风寒 D、发病期前15天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