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

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

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
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

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

第一节油气分布特点概述

《油气分布特征》

一、地壳中油气分布特征

地壳中油气分布特征可概括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广泛性和不均一性;天然气的分布比石油更广泛。

1、油气在时间上的分布

根据现有的资料和认识,油气可能从(前寒武系)震旦统一直到第四系都能生成。

就油气储量的时代分布来看,中新生代油气储量最大。

2、油气在平面上的分布很不均一

油气主要分布在:古地台的边缘坳陷区;古地台和古生代褶皱带之间的坳陷区;现代大陆边缘向海洋下陷的巨大坳陷区;

这些地区是地壳长期以来以沉降为主的地区。一侧相对稳定,一侧相对比较活动。

3、油气在深度上的分布

总的看来,油藏平均深度浅于生油门限深度,比生油高峰期的深度要浅得多。说明油气向上运移聚集是一个重要趋势。

4、天然气分布比石油更广泛

天然气除了和石油伴生外,也可以自己独立形成气藏。和石油相比,天然气分布无论在时间、空间、还是深度上都具有更大的广泛性。

二、含油气盆地中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

纵向上:主要受生、储、盖组合,不整合的控制。横向上:受构造带及有利相带的控制。油气二次运聚方向:凹中隆、正二级构造带、周边隆起区。

1、沉积盆地与油气的关系

1.1 盆地的沉积中心决定了有利生油区的分布,有效生油凹陷基本控制了油气田的分布范围。

油气藏(田)围绕生油凹陷中心环带状分布,中心区以岩性(浊积砂体)油气藏为主。位于凹中的隆起带,以断块或者背斜油气藏为主,凹陷边缘为岩性尖灭,地层超覆、削蚀不整合等油藏。凹陷之间凸起,以潜山披覆构造油气藏为主。

纵向上,主力含油气层多数位于生油层系内或与其间互。即凹陷中的主要生储盖组合控制了油气藏的分布,一般垂向运移较短。。

1.2 正向二级构造带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带

继承性二级构造带:如凹中隆、继承性隆起、控制油气运移指向。

非继承性二级构造带:如断裂构造带,形成时间与运移时间配置时,若邻近生油凹陷或者位于其中,利于聚集油气。

1.3 盆地内大型断层控制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

1.4沉积相带影响油气的富集程度。三角洲地区是油气生成,聚集的有利地区。

生油条件:前三角洲相-最好的生油区。储集条件:三角洲前缘相-有最好的储集砂体。盖层条件:三角洲平原相泥质沉积-很好的盖层。

海退时,其平原相泥为前缘砂盖层。海进时,其前三角洲泥为前缘砂体盖层。

圈闭条件:向盆地自然倾斜,沉积快、厚度大,产生重力滑动和差异压实,形成同生断层和滚动背斜,断层走向大致平行古海(湖)岸线。另外,三角洲沉积体系内各种岩性交错穿插,可形成地层岩性油气藏。

2、不整合与油气的关系

2.1 不整合面是区域油气运移的通道

不整合曾反映该区一度抬升遭风化、淋滤或溶蚀等,使岩石孔隙性增强,裂缝扩大,孔渗性增强,可作为油气区域性运移的通道。

2.2 不整合上下常有良好的储集体

不整合之下岩石风化所致孔渗性增强。而不整合之上接受沉积的一般都是浅水砂砾岩,这些不整合面上下常是良好储集体。

2.3 不整合的存在协助形成多套生油岩系。

2.4 不整合代表构造运动,可形成各种圈闭。构造运动本身可使岩层变形变位,地层发生区域性倾斜,有利于油气二次运移。

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

第二节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1.油田分布概况

到1987年底,全国共发现302个油田,89个气田。

东部地区包括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和华北南部的一些盆地。石油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4.5%,原油产量1.2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8.6%。

松辽盆地面积26万平方公里,已发现了31个油田,储量占全国的38%,原油产量5841万吨(年),占全国总产量的42%。

渤海湾盆地面积20万平方公里,已发现了146个油田,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4.3%,原油年产量643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6.4%。

(东部含南阳、泌阳)

西部地区,共发现油田36个,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2%,原油产量706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

中部地区:(四、鄂)共发现油田34个,石油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6%,产量171.6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1.2%。

南方地区储量不到全国储量的1%,原油产量只有全国的1.2%。

海域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8%,产量占全国产量的0.5%。

2.我国油气资源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分布

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直接受区域大地构造特征所控制。

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和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的长期作用,造成中国板块的地壳结构及大地构造性质东西差异悬殊。

我国西部构造线,以北西西向为主,构造活动性大,构造线排列向南越趋紧

密,构造活动及岩浆活动均有向南增强之势。

我国东部构造线,古生代以东西向为主,中、新生代以北北东向为主。古生代构造活动性弱,沉积较稳定;中、新生代以来,整个东部地区受燕山及喜山运动影响,北东向及北北东向构造线发育,呈现出五个沉陷带,形成块断作用分割明显、大小悬殊的沉积盆地,接受了厚薄不均的中、新生界陆相为主的沉积。

上述大地构造特征,在中国平均布伽重力异常图及莫霍面深度图上得到明显的表征,显示出中、新生代以来中国板块可分成西部聚敛区、东部扩张区、中部过渡区三种不同的构造格局,相应地可将我国的含油气盆地划分为三大类,归属三个含油气大区:(1)西部造山带挤压型盆地(有些具压扭型),属西部含油气大区;(2)东部裂谷带拉张型盆地(有些具张扭型),属东部含油气大区;(3)中部克拉通过渡型盆地,属中部含油气大区,位于前两大区之间。

3.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特点

我国油气资源蕴藏丰富,分布广泛,归纳起来具有下列特点:

(1)由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在我国造成数量众多、类型较全的含油气盆地。在燕山-喜山运动作用下,接受了巨厚中、新生代陆相沉积,成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一些含油气区域,拥有石油资源量813×108T,占全国石油资源量的86%。

(2)海相与陆相生、储油气层系在我国都很发育,在中、新生界陆相沉积之下,还有古生界及中、上元古界海相地层,构成多时代生、储油气层系重叠的多层结构。

因此,产油气地层时代延续很长,从中、上元古界至第四系几乎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3)我国油气资源的地理分布主要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及海域。从不同地理条件分析,平原、丘陵地区与高原、黄土塬、山地、沙漠、沼泽、海滩、海域等复杂地形区几乎各占一半:

平原丘陵区504×108t,占53%

复杂地形区440×108t,占47%

(4)我国油气资源的深度分布基本适中,深层尚有潜力:

<2000m 127.5×108t,占18.37%

2000~3500m 356.4×108t,占51.35%

3500~4000m 103.2×108t,占14.88%

>4500m 102.5×108t,占14.78%

所以,我国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浅于3500m的范围内,约480×108t;深于3500m的资源量尚有205×108t,潜力值得注意。

第三节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轮廓〉

板块构造学说将地壳划分为若干稳定区域,即太平洋板块、亚洲诸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中国-东南亚板块)、北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等,成为各大洲、大洋的核心。在其周缘常为活动带所环绕,在整个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们常常相互影响。

上述稳定的大型板块,多以前寒武纪结晶变质岩系为基底,按有无沉积盖层可分为地台与地盾。

地盾为长期稳定上升区域,前寒武纪变质岩广泛出露或为第四系所覆盖,这种区域一般不产石油,如波罗的地盾、加拿大-格陵兰地盾。

地台为板块上的凹陷区域,其中的内部坳陷、边缘坳陷及断陷都是长期坳陷部分,有较厚的古生界及其后的沉积盖层,地层产状常很平缓,形成巨大长垣或隆起,有利于油气生成和聚集。

在各板块之间常为地壳的活动带,地壳升降、挤压、断裂、岩浆、地震等各种活动异常剧烈,经常出现“混杂岩”,这正是板块之间相互碰撞的结果,显然这里不利于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

但是,在褶皱带的前缘或内部,常伴生山前坳陷、山间坳陷及中间地块,沉积岩系发育,有利于形成油气藏,但保存条件有时较差。

上述地壳上稳定区与活动区的大地构造特征,控制了世界含油气盆地的分布。目前世界上共约发现了160个含油气盆地,都受各大板块及其间褶皱带的大地构造特征所控制,所以可将它们归属下列含油气区域:

亚洲诸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主要包括中国-东南亚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及其边缘的各时期褶皱带。

北欧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包括波罗的地盾、乌克兰地盾、俄罗斯地台及其西北缘加里东褶皱带、西南缘海西褶皱带、南缘阿尔卑斯褶皱带。

非洲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主要包括非洲地台和阿拉伯地台,其间为红海地堑所隔。

北美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北美板块由加拿大-格陵兰地盾和北美地台组成。

南美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包括巴西-圭亚那地台,东缘濒海,西缘及北缘为安底斯褶皱带。

印度洋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澳大利亚地台及印度地台,东、东南缘为海西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

第四节主要类型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主要类型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一、前陆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位于褶皱山系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包括从山前坳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结构不对称,靠近造山带一侧较陡,近克拉通一侧较宽缓,与地台层序逐渐合并。

两类烃源岩层系: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型、前陆坳陷型。主要岩石类型为海相碳酸盐岩、页岩和陆相泥页岩。成熟的生油气中心总是靠近深坳带一侧,受造山期间的挤压以及地层负荷的作用,深坳陷部位的油气沿断层、不整合面或渗透储层向上或向克拉通一侧进行运移。

两大类储集岩体系:下部以台地相碳酸盐岩为主体、上部以陆相碎屑岩为主体。最普遍、最重要的圈闭:背斜构造圈闭、断层圈闭和地层圈闭。油气田分布主要是受圈闭展布特点的控制。靠近冲断带一侧或冲断带内,主要是背斜和断层圈闭油气藏;靠近克拉通一侧的前缘斜坡带主要分布砂岩体上倾尖灭或地层

超覆油气藏以及与张性或张扭性断层有关的断块油气藏。

在平面上,前陆盆地内的油气围绕生油气中心呈条带状分布于平行造山带的构造带上。因构造活跃,油气藏常遭破坏较严重。

1、裂谷盆地油气生成特点

从寒武系到下第三系都有烃源岩分布。岩性以泥岩、页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含有大量的水生生物为主的有机物质。烃源岩主要形成于裂谷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烃源岩厚度大、丰度高、分布广、类型多,由于具有较高的地热背景,有机质演化成烃条件优越。同一盆地不同深度段有机质丰度、类型都有明显的变化。

2.裂谷盆地储集层特征

坳陷型裂谷在稳定沉积环境下储集层发育、规模大、横向稳定、成熟度高,沉积体系以河流-三角洲-湖泊系为主体,储层以河流相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为主。

断陷盆地在块断运动作用下发育的沉积体系规模小、类型多、横向变化大。储层主要沉积相类型为冲积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滩坝、湖底扇、浊流扇等。

4.裂谷盆地盖层与储盖组合特点

区域性盖层宏观上控制了裂谷盆地内油气运聚与分布;直接盖层直接影响了油气藏内油气聚集。盖层岩石类型:主要有泥岩、页岩、盐岩、石膏、裂缝不发育的致密碳酸盐岩。

储盖组合在裂谷盆地发育的不同阶段差别较大:裂谷前期阶段发育的裂谷盆地以新生古储式组合为主;裂谷期发育的裂谷盆地以自生自储式组合为主;而裂谷后期发育的裂谷盆地以古生新储组合为主。

4.油气运移特点

既存在侧向运移又存在垂向运移,以垂向运移为主,断裂带控制了裂谷盆地

中油气田的地理分布。

断裂体系发育,油气纵向运移十分活跃,有多期运聚、重新分配、多期成藏的特点,油气往往沿断裂向上运移,在断裂两侧富集,纵向上含油气井段长。

5.油气分布特征

油气藏类型多,主要有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等。

坳陷型裂谷盆地中部,一般发育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断陷盆地陡坡带则主要发育滚动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洼陷带岩性油气藏发育,缓坡带则以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断块型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为主。

1、沉积特征及生储盖组合

在世界主要克拉通含油气盆地中,从寒武系到白垩系都有烃源岩分布,岩性主要为泥岩、页岩和碳酸盐岩等,源岩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从20米到1000米,不同盆地有机质丰度差别很大。有机质类型较好,大多为Ⅰ、Ⅱ型。在同一盆地不同的演化阶段,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可能存在差别。

克拉通盆地中分布有丰富的储集层,在与裂谷形成有关的克拉通盆地与无裂谷的克拉通盆地之间,储层的分布特征有所差别。

2.克拉通盆地的油气聚集和分布特征

大油田数和大油田油当量位居各类盆地的第二。石油占总量的11%以上,所含的天然气占总量的48%以上,即占总油当量的四分之一。

3.油气藏类型:以构造/地层圈闭为主

A、与基底隆起有关的潜山圈闭油气藏,基底构造横向不均一性决定了克拉通盆地的隆坳构造格局,因此与基底地貌起伏、基底顶面风化有关的油气藏类型也广为发育。

B、基底隆起之上的构造,常为同沉积背斜或与基底(断裂)有关的构造。

C、岩性圈闭,可分为沉积型和成岩型两种基本类型。

D、与基底关系不大的背斜圈闭。

E、地层—岩性复合圈闭,最主要的圈闭类型。

4.油气运移特征:盆地内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也有垂向运移特征。

5.油气分布特征

A.油气田发育具有分区性,油气藏围绕生油凹陷呈环状分布,围绕优势运移方向展布,隆起带为主要油气田发育区。

B.油气田分布具有分层性,往往发育多套产油气层。

第九章油气资源分布与评价

第五节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

一、油气资源概念及序列

(一)资源和储量油气资源是指地壳中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数量。

根据人们对油气在地壳中赋存状况的认识程度及其开发的经济技术条件,分为储量和资源量两大类:

储量:已经探明或基本探明的,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那部分油气数量;

资源量: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和石油地质理论或勘探经验推测可能存在的油气数量。

资源(即总资源):地壳内部或地表天然气生成的矿藏。在目前或将来,从经济上讲是值得开采的,而在技术上又是能够开采的油气总和。

待发现资源:依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和理论预测可能存在的油气。

验证的资源:矿藏的位置、规模、数量和质量根据地质资料作过估计,而且相当一部分经过钻井、测试等技术的直接测定。

经济资源: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采出而又值得采出的油气。

次经济资源:当前由于经济或(和)技术原因不能开采,今后可能开采的油气。

推测资源量:是指区域勘探阶段中,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勘探、区域地球化学勘探和区域探井钻探等综合勘探,经过盆地分析评价方法,推测出的含油气盆地、含油气凹陷或含油气区带蕴藏的远景资源量。推测资源量还未落实在具体勘探目标,是预探部署的重要依据。

潜在资源量:是指预探阶段过程中,通过以地球物理勘探为主的综合勘探,经过圈闭识别、描述评价方法,估算出的含油气圈闭可能存在的资源量。潜在资源还未经钻探证实,是部署预探井的重要依据。

预测储量:是指预探阶段完成后,对已获得工业油气流的圈闭,通过圈闭精细描述评价或油气藏早期描述评价,预测出的油气藏的油气储量。

控制储量:是指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过程中,通过以地震勘探和评价井钻探

等综合勘探,经过油气藏描述评价,计算出的油气藏的油气储量。

探明储量: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完成后,经过油气藏精细描述评价,计算出的油气藏的油气储量。——油气藏勘探的最终勘探成果,为油气田开发提供依据。

(二)油气资源评价的任务

评价区有无资源?有多少?在哪里?好还是差?以当前的技术条件能否采出来?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值不值得勘探和开发?

具体任务如下:1.预测油气资源的潜力与方向;2.指出各油气区及各级资源的经济条件; 3.提出勘探意见与部署。

二、油气资源评价的层次、基本内容及方法

(一)含油气大区评价

含油气大区可以是一个大的地质构造单元,也可以是一个地质、地理甚至与行政区划有关的单元,还可以指一个巨型盆地或一群盆地,这些盆地在地质成因结构或含油气层系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也可以是石油经济地质有共性的地区。

大区评价是作为一个大国或大的跨国公司为制订远期勘探规划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含油气区的含油气特征分析与对比选择。

主要评价内容: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资源量预测和经济决策分析。

(二)盆地评价

盆地评价是区域性评价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或石油公司为制定中期战略规划而进行的评价工作。

盆地资源评价是在对盆地环境、盆地基本特征(构造、沉降、沉积等)、盆地演化等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盆地的构造史、沉积史、生烃史及聚集史,建

立地质模型并求取相关的评价参数,估算油气资源量。

目前油气资源的估算一般是通过资源评价系统来实现的,主要途径是统计模拟、数字模拟、专家系统三类。目前常用的盆地资源评价方法可分为体积法、地球化学法、勘探效果分析法及类比法四大类。

(三)区带评价

区带评价是勘探中进行局部评价的基本单元,区带评价是依据地区性的战略部署规划的需要,是一项具体的,用于生产实际的评价技术。区带(play)比二级构造带具有更广泛的意义,除了具有一组圈闭、一群构造、一个构造带和岩性圈闭带以外,还可指对某一层系为目的的一轮勘探行动而言。

——是在盆地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丰富和充实盆地研究。除了要研究勘探区带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沉积特点、地质演化史、生储油特征外,还必须指出有利的含油气区带圈闭的个数、层位以及圈闭规模和资源的分布概率。

区带研究的内容包括区带构造评价、区带生烃评价、储集层和盖层评价以及勘探效果研究。构造研究的基础是区域地层,在地层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构造模式的研究和评价。生烃研究是根据有机地球化学理论,通过对评价区带的沉积相和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的相关研究,建立有机地球化学剖面,估算生烃量和排烃量。

区带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累加圈闭法与体积法、供油单元法、区带分析法等。累加圈闭法是将一个区带中的每一个圈闭的资源量累加起来即为区带的资源量。供油单元法是从生烃量入手,划分区带内的供油单元,计算供油单元内所能聚集的油气资源量。

(四)圈闭评价

圈闭评价是各级油气资源评价中最具体、最实际的工作,也是勘探阶段的最终目标,其目的在于拟定探井井位,直接发现油气田。

地质评价的方法:风险概率统计法、评分法与定性排队法等。对于一个圈闭来说,在不同的勘探进程中,评价的方法及地质风险分析的不同,储量计算的公式及参数应用也不同。

油气资源评价基础知识

1.油气藏的形成原理 生油层:具有良好的油气源岩是沉积盆地形成油气聚集的首要条件。通常将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称为生油层。 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盖层: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将盖层分为不同类型。一般是根据盖层的岩性、分布范围、成因、均质性和组合方式等进行分类。 2 油气藏类型 2.1 构造油气藏:造油气藏是指构造运动使储油层发生褶皱、断裂等形变,从而形成了圈闭条件的油气藏。由于这种圈闭较易于用地质测量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确定,因此,这种油气藏发现的较早,研究也较充分,是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中的主要类型。常见的构造油气藏有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等。 2.2 地层油气藏:地层圈闭是指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在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地层油气藏。 地层圈闭与构造圈闭的区别:构造圈闭是由于地层变形或变位而形成;地层圈闭则主要是由于储集层上、下不整合接触的结果,储集层遭风化剥蚀后,又被不渗透地层所超覆,形成不整合接触。 2.3 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成为岩性油气藏。储集层岩性的纵向变化可以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形成,也可以是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但是大多数岩性圈闭是沉积环境的直接产物。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导致沉积物岩性发生变化,形成岩性上倾灭及透镜体圈闭。 2.4 水动力油气藏: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石联合圈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这类油气藏易形成于地层产状发生轻度变化的构造鼻和挠曲带、单斜储集层岩性不均一和厚度变化带以及地层不整合附近。在这些部位,当渗流地下水的动水压力和油气运移的浮力方向相反、大小大致相等时,可阻挡和聚集油气,形成水动力油气藏。 2.5 复合油气藏:油气圈闭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当多种作用起大体相同的作用时,就成为复合圈闭,即如果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是由构造、地层、岩性和水动力等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可称为复合圈闭。在其中形成的油气藏称为复合油气藏。从勘探实践来看,大量出现的主要是构造-地层、构造-岩性等复合油气藏。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地层或岩性-水动力油气藏。 3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量: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地层中已发现(包括已采出)和待发现的油气聚集的总量。 油气储量:已发现的储层中原始存在、可能采出的油气总量,通常表示资源量中的已发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精品文档5页

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和分布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600亿吨,基础储量为3700亿吨;矿山铁(即铁矿石中所含的金属铁)储量为800亿吨,基础储量为1800亿吨。由表3—1可知,世界铁矿石储量主要集中在乌克兰、俄罗斯、巴西、中国和澳大利亚,储量分别为300亿吨、250亿吨、210亿吨、210亿吨和180亿吨,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8.8%、15.6%、13.1%、13.1%和工1.3%,五国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71.9%;另外,哈萨克斯坦、美国、印度、委内瑞拉和瑞典也有较丰富的铁矿资源,其铁矿石储量分别为83亿吨、69亿吨、66亿吨、40亿吨和35亿吨,分别占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的5.2%、4.3%、4.1%、2.5%和2.2%。同时,由表3—1还可看出,世界矿山铁储量主要集中在巴西、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储量分别为140亿吨、140亿吨和110亿吨,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7.5%、17.5%和13.8%,三国储量之和占世界总储量的48.8%。矿山铁储量和基础储量最能代表一国铁矿资源的丰富程度,因此,巴西、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是世界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这同时也说明,乌克兰和中国虽然铁矿石储量很大,但贫矿多、富矿少,铁矿石含铁量低。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矿山锰(即锰矿石中所含的金属锰)储量为3。8亿吨,基础储量为51亿吨。世界锰矿资源(基础储量)分布很不平衡,在已探明的51亿吨矿山锰基础储量中,南非独占40亿吨,占世界锰矿资源总量的近80%;乌克兰拥有5.2亿吨,占世界锰矿资源总量的lo%;而其它国家拥有的锰矿资源仅占世界锰矿资源总量的10%。从储量方面来看,世界矿山锰的储量分布要相对均衡—些。乌克兰储量为1.4亿吨,占世界储量的36.8%,居世界首位,其后依次为印度、中国、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和加蓬,储量分别为0.93亿吨、0.4亿吨、0.32亿吨、0.32亿吨、0.23亿吨和0.2亿吨,分别占世界储量的24.5%、10.5%、8.4%、8.4%、6.1%和5.3%o上述七国储量之和几乎等于世界储量。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铬铁矿储量为8.1亿吨,基础储量为18亿吨,但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和非洲南部。哈萨克斯坦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分别为2.9亿吨和乙7亿吨,其占世界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的比重分别为35.8%和26.1%。南非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分别为1亿吨和2亿吨,其占世界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的比重分别为12.3%和11.1%。哈萨克斯坦和南非两国铬铁矿储量之和占世界储量的48%,两国铬铁矿基础储量之和占世界基础储量的37%。另外,印度铬铁矿储量和基础储量也比较丰富,分别为0.25亿吨和0.57亿吨,其占世界铬铁矿储量与基础储量的比重分别为3.1%和3.2%。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一70。之间,约占世界煤炭资源的70%。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分布有煤炭资源,其中60多个国家进行了规模性开采。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截止2019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4.5亿吨,其中无烟煤和烟煤可采储量5190.6亿吨,占总储量的52.7%;褐煤和亚烟煤可采储量为4653.9亿吨,占47.3%。 尽管全球煤炭资源分布很广,但储量分布极不平衡。截止2019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中的一半以上(52.9%)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此外,印度、澳大利亚、德国和南非的探明储量合计占世界总储量的28.6%。上述七大产煤国的煤炭探明储量占到世界总储量的

《油气资源评价》知识点 总结

I.基本概念 1.油气资源评价(Petroleum Resource Assessment)是在油气成藏条件和成 藏规律综合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已掌握的资料,使用可能的方法对评价对象内尚未发现而将来可能或应当发现的油气的量、分布和勘探效益进行评价,最后制定出勘探决策的一门科学。 2.油气资源是在自然条件下生成并赋存于天然地层中,最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 和方法被人类开采利用的石油与天然气的总体。为已经发现及尚未发现,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采及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采的各类各级油气的总称。 3.地质资源量(resources in place):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勘探工作 量和勘探技术充分投入的条件下最终可探明的地层中的油气总量。包括已发现(包括已采出的)储量和未发现的远景资源量。 4.可采资源量( recoverable resources):是在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给定 的技术条件下,预期能从储集体中最终采出的油气数量。也称技术可采资源量。 5.经济可采资源量( economic recoverable resources):是指通过经济可 行性评价,依据当时的市场条件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它条件允许,即储量收益能满足投资回报要求的那一部分可采资源量。 6.油气资源分类体系指油气资源评价中建立的资源概念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7.证实储量(Proved Reserves)是在现行经济条件、操作方法和政府法 规下,根据地质和工程资料的分析,能以合理的确定性估算的,在某一指定日期以后,从已知油气藏中可以商业性采出的油气数量。证实储量可细分为已开发的和末开发的。 8.概算储量(Probable Reserves):通过地质和工程资料分析,表明采出的 可能性比采不出的可能性更大的未证实储量。按照这一逻辑,当采用概率法时,预计实际可采量将大于或等于证实加概算储量的概率至少应为50%。9.可能储量(possible reserves)是通过地质和工程资料分析,表明采出的 可能性比概算储量还低的储量。按照这一逻辑,当采用概率法时,预计实际可采量将大于或等于证实加概算加可能储量的概率至少应为10%。 10.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勘探阶段完成后,或在开发过程中计算的储量,探 明储量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的投资决策、油气田开发分析与管理的依据。探明储量按开发状态划分为已开发探明储量(I)和未开发探明储量(II)和基本探明(III)三类。 11.控制储量是在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 勘探过程中计算的储量。控制储量可作为进一步评价勘探、编制中期和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12.预测储量是在地震普查和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 流,或综合分析有油气层存在,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的储量。预测储量是制定评价勘探方案的依据。

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应用

油气资源及勘探潜力分析 导读:油气资源及勘探潜力分析,油气资源勘探,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评价及优选,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的新进展 1 我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喜获成果 6 西藏地区油气资源潜力与战略选区 8 新疆煤炭油气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法律对策研究 13 油气回收是提高油气资源利用率的必要之举 16 油气资源犯罪防控对策研究 19 油气资源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应用 24 油气资源分类及评价方法 31 二、发展篇 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简析 36 油气资源税改革下的新疆财税形势浅析 37 油气资源所在地政府构建和谐油地关系的问题与对策 39 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41 中国海相残留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技术探索 45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前景 51 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56 中国石化西部油气资源前景解读 58 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挑战 59 中国油气资源生产发展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研建 66 中国与中亚油气资源合作现状与展望古丽娜尔 70 中哈油气资源合作面临的挑战趋势及启示 72 中日东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及法律适用 77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资源经济研究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的新进展* 彭飞鸽1袁飞2李志学1 (1.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5;2.江苏省江阴市人事局,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我国现行的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其制订初的目的相悖甚远,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基于石油行业面临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在酝酿对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为了促进改革,国内对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总的来说,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从我国油气资源税费改革研究、油气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国家石油安全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关系研究、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关系研究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的,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其中仍有不足之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油气资源;有偿使用;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F4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645(2009)02-0005-05 0引言 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中存在油气资源税费远不能反映资源的真正价值、税费体系设计不规范、油气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这些问题已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因此对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研究就显得相当的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对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研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1996年,蒲志仲、刘永爱等人提出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为改善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应建立科学的油气价值理论,实现矿权配置的市场化,规范油气资源所有者、经营者和作业者之间关系等建议。[1](P24-27)之后,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对我国油气资源税费改革的研究 对于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资源税费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最初,国内学者们大多都是介绍了国外石油税费制度,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比较来讨论我国油气资源税费制度。他们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国外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的了解,对我国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2001年,雷涯邻、赖月莲对我国石油税制进行了分析,并从征收办法这一新角度对国外油气税收制度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油气资源税费存在资源差异考虑不充分、征税方式和计税依据不合理的问题,使得国内的研究更进了一步。[2](P37-41)2005年,王甲山、李绍 收稿日期:2008-11-28 作者简介:彭飞鸽(1983-),女,陕西武功人,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会计与审计。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环境补偿机制研究0(项目编号08E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水平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的不断发展,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持续快速升温,因此,建立实际有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标准是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根据页岩油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建立把测井资料与地化分析相结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体系。 关键字:页岩油气资源ΔLgR模型页岩有效厚度氯仿沥青“A”法 0 引言 中国沉积盆地中富有有机质的泥页岩广泛分布,从震旦系到古近系均有分布;页岩厚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生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页岩油气资源成藏的基本条件,勘探前景非常广阔。如何估算这些油气资源,对于我国的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在页岩候选区评价中所采用的关键参数大致有2类,即地质条件与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地质类参数控制着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与富集,包括页岩面积、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及油气显示等方面;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包括埋深、地貌条件等,控制着开发成本。本文主要研究页岩油气资源的地质条件,把测井资料等地物手段与地化实验分析相结合,通过对页岩有效厚度、TOC含量的分析,来预测页岩油气资源的含量[1]。

1 页岩油的特征 页岩油是指储存于富有机质,纳米级孔径为主页岩地层中的石油,一般只经过一次运移或进行了极短暂得到二次运移过程,在泥页岩层析中自生自储,以吸附态或游离态的形式赋存于泥页岩的纳米级孔隙或裂缝系统中。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受到页岩中有机质的演化阶段影响,只有在有机质进入生油窗后,才可能生成油气资源,有机质演化程度过高,则会转化形成页岩气。页岩油主要包括游离油和吸附油,但在目前的开采水平阶段,吸附油很难开采出来,所以现今页岩油一般都指页岩油中的游离油;页岩气则同样包括游离气和吸附气。 2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页岩有机碳含量 2.1 页岩测井响应特征 理论假设烃源岩有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的流体组成;而非烃源岩仅由岩石骨架和充填孔隙流体组成;成熟烃源岩则由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流体(水和生成的烃类)组成。测井曲线对着3种情况表现出不同响应。 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和测井曲线相对大小可以快速而直观的识别页岩气储层。所需的常规测井曲线主要包括:自然伽马,井径,中子密度,岩性密度,体积密度,声波时差及电阻率等测井曲线。有机质一般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在测井曲线上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响应特征,即高自然伽马和能谱测井,低密度,高声波时差,相对高电阻

油气资源评价课程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油气资源评价的定义是什么?与其它学科有什么关系? 答:(1)油气资源评价是石油勘探综合研究与系统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介于石油地质学和勘探经济学之间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为油气勘探决策部门和决策者提供油气勘探决策的依据,为政府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提供依据的一门科学。 油气资源评价是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油气资源评价必须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 必须与油气勘探工程(甚至开发工程)相结合; 必须考虑经济学问题(经济评价),决策分析 2、油气资源评价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评价内容? 答:(1) 有无油气资源?地质评价要解决的问题 有多少资源?资源量估算要解决的问题 资源在哪里?地质评价与资源量估算共同解决的问题 资源的质量与效益?经济评价解决的问题 如何获得资源?勘探决策分析 (2)油气资源评价的研究内容:①地质评价:研究油气资源的形成条件:②资源量估算;估算各级资源量的大小;③经济评价:估算资源的经济效益 3、油气资源评价对象(评价层次)有哪些?不同评价者的评价对象有何不同? 答:(1)油气区(Petroleum Province):油气区可以是一个大的地质构造单元,也可以是一个地质、地理甚至与行政区划有关的单元,它还可以指一个巨型盆地或盆地群,这些盆地在地质成因结构和含油气层系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油气区评价的目的:油气区评价是一种战略性的评价,它作为石油大国或大的跨国公司为制定远期勘探规划而提出的。同时,油气区评价也是国家制定能源政策和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的重要依据。 (2)盆地评价:是以盆地(Basin)为基本评价单元进行的油气资源评价,是国家或石油公司为制定中期勘探规划进行的评价。 盆地是资源评价的基本单元之一。盆地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盆地的地质评价、盆地资源量的估算、盆地资源分布等。 (3)区带评价:是以区带(Play)为评价对象进行的油气资源评价,是一项具体的、直接用于生产的资源评价工作。 区带评价不仅要估算出区带的资源量,而且还要指出区带中圈闭的个数、层位以及圈闭的规模和资源的分布等。 (4)圈闭评价:圈闭(Prospect)评价是勘探目标的评价,是与勘探生产关系最密切的经常性的评价活动。 其目的在于为勘探目标优选和探井井位部署提供依据,为直接发现油气田服务。 政府部门的资源评价:重点是盆地评价和油气区评价 大油公司的资源评价:重点是盆地评价和区带评价 小油公司的资源评价:重点是区带评价和圈闭评价 4、油气资源评价的理论和原则是什么? 答:(1)石油地质基本原理是油气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①油气成因理论:成因评价方法的基础;②油气成藏理论:盆地与区带地质评价的基础,类比方法的重要基础; (2)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是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和方法论:统计理论和方法不涉及成因过程,主要根据对油气资源量与地质变量的统计分析建立资源量预测模型。是统计法计算资

全球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全球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文|康玉柱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全球共发育上千个沉积盆地,它们的形成演化以及所经历的构造作用非常复杂,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沉积盆地类型进行过多种划分,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笔者基于对全球主要大型盆地进行的几十年的研究工作成果,对沉积盆地提出以下划分标准: ①大地构造背景及环境、构造体系特征、地球动力学因素等; ②盆地形成演化及纵横向结构特征; ③盆地充填沉积及相变。 据此将上千个沉积盆地总体上划分为3大类型:克拉通盆地、断陷盆地、前陆盆地等。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其演化特征、沉积体系及油气分布规律等均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研究盆地类型及盆地演化特征,不但可以丰富石油地质 理论,而且对油气勘探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古生代克拉通盆地 1.1克拉通盆地的概念 克拉通盆地的概念:有广泛沉积、-般规模较大,以浅海相沉积为主,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岩浆活动较弱,多呈碟状、大而平缓的沉积盆地。该类盆地主要发育在古生代及中生代早期。

全球克拉通盆地分布广泛,在各大地块均有。如中国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盆地,俄罗斯西伯利亚盆地,美国密执安、二叠盆地,中东波斯湾盆地,非洲利比亚木祖克盆地等(图)。 1.2克拉通盆地的演化 1.2.1中国克拉通盆地的演化

中国大陆的形成及演化情况如表所示。 中国克拉通盆地演化共分4个阶段(表),塔里木、华北、扬子等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演化特征如图所示。

1.2.1.1裂陷-克拉通盆地演化阶段(Z-O2) 震旦纪早期-早寒武世昆仑-秦岭裂谷带已扩张成洋盆,发育了完整的洋脊型蛇绿岩套,华南陆块与华北-塔里木-柴达木陆块分离。此时,后3个陆块尚未分离,遍布于华北陆块南缘,如河淮、豫西、北秦岭、北祁连镜铁山、北山,柴达木陆块欧龙布鲁克、阿尔金山,塔里木陆块鲁克塔格等地,震旦系-下寒武统冰碛岩是充分的证据。 祁连-阿尔金的裂谷期延续到中寒武世早期。甘肃郭米寺一带早寒武世晚期-中寒武世早期大面积出露的富钠酸性火山岩和少量双峰式基性火山岩,含有多金属硫化矿产的较深水硅泥质沉积标志了裂谷轴之所在。中寒武世中晚期洋脊型-裂谷型蛇绿岩的出现表明北祁连已从裂谷阶段演化到了洋盆阶段。这时塔里木陆

油气资源分类及评价方法_刘广野

ISSN100922722 CN3721118/P 海洋地质动态 Marine Geology Letters 第25卷第3期 Vol25No3 文章编号:100922722(2009)0320032205 油气资源分类及评价方法 刘广野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610059) 摘 要:对我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包括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俄罗斯和我国新实行的油气资源分类标准和基本概念;将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为:成因法、类比法、统计法、德尔菲(Delp hi)法4大类;较详细的介绍了盆地模拟法、氯仿沥青“A”法、有机碳法、面积丰度法、体积丰度法、统计趋势预测法、油气田(藏)规模概率分布法、地质因素分析法、圈闭法等具体评价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和特征。 关键词:油气资源;分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TE155 文献标识码:A 1 油气资源评价分类 油气资源泛指在地壳中天然生成并聚集起来的液态和气态的赋存于地下的以碳氢化合物(烃)为主的混合物,包括原油、凝析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其伴生物质的油气自然富集物。 国外对油气资源量有详细而全面的分类方法。首先说明,资源量(Resources)相当于我国的探明地质储量,储量(Reserve)相当于我国的剩余可采储量。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将油气总资源量分为以发现的(Identified)和待发现的(Undiscovered)两类,以发现的再分为可采资源量和非可采资源量,可采资源量由储量和累计产量组成,而储量分为探明的(Proved)和待探明的,后者再分为概算储量 收稿日期:2008211228 作者简介:刘广野(1986—),男,硕士,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石油地质专业.(Probable)和可能储量(Possible)两类。此分类即所谓的3P划分法。 俄罗斯根据探明认识程度和经济价值将油气资源分为A、B、C、D4级标准。其中A、B级标准为钻井生产后计算的储量(A+B);C级标准包括C1、C2两级储量,分别为根据勘探成果概算储量(C1)和根据地质、物探资料证实的初算储量(C2);D级标准包括三级地质资源量: D0级标准表示远景资源量,D1、D2标准表示推测资源量。 我国于2004年颁布实施了新的资源量/储量分类体系(图1),该分类体系的特点是既有地质资源分类,又有可采量分类,也有储量状态的分类。 按此分类体系,总原地资源量是指根据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所提供的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经过综合地质,选择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所估算求得的储集体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其中已发现的为地质储量,末发现的为原地资源量。

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姓名:龚文 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班级:矿物S101 学号:201071012 2011 年 6 月

油气资源评价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班级:矿物S101 学生:龚文学号:201071012 资源评价是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在大量勘探数据、成果与地质认识综合分析归纳基础上,通过恰当方法,对地下油气资源总量与分布做出估算与评价。油气资源评价是为油气勘探决策部门和决策者提供油气勘探决策的依据,为政府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提供依据的一门科学,它是石油勘探综合研究与系统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介于石油地质学和勘探经济学之间的一门应用学科。 油气勘探评价包括区域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及具体勘探目标评价两大方面。油气勘探评价结果是制定勘探部署决策、开展具体勘探生产实践的主要依据与基础,可以说,勘探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中首要且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因此,探讨与分析油气勘探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技术发展水平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对于进一步提高勘探评价水平,不断满足勘探生产的实际需要,以及促进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油气勘探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 1 .1区域资源评价只关注总资源量,不能提洪资源的空间分布,无法称总资源量落实到具体目标,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成因法、类比法、统计法及专家特尔斐法等四大类川。 以盆地模拟为主的成因法,虽然能够较好地揭示评价区内各烃源灶的生烃潜力,但由于目前在油气运聚模拟方面还存在诸多的技术难题,尚无法在工业评价中真实重建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从而难以直接得到各勘探目标的工业聚集量(资源量)。因此,在实际工业化评价中,成因法资源量计算一般采用生烃量乘以运聚系数或排烃量乘以聚集系数的方式得到。 类比法是在对低勘探程度地区进行评价时通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理论依据为地质成因与结构相似的地质对象之间,其油气资源潜力具有相应的可比性。因此,类比法的主要做法是:首先进行评价对象的地质特征分析并选定已知类比对象;然后根据类比对象之间的具体参数指标值确定两者的相似性与相似系数,从而确定评价区的关键参数—资源丰度值;最后利用资源丰度值,采用对应的面积丰度法、体积丰度法、沉积岩体积法得到评价对象的总资源量。可见,作为一类应用于低勘探程度地区的简便评价方法,类比法无法提供具体目标及目标资源量。 统计法,是根据数理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整理、分析已完成的勘探工作和(储量)成果,建立预测模型,进而预测未发现油气资源量并估算总资源量。根据其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及着眼点的不同,又可分为统计趋势预测法、油气田(藏)规模概率分布法、地质因素分析法等3类。

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孙家海]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早上好: 首先,欢迎各位参加《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成果的新闻发布会。大家都知道,石油天然气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害资源,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都超过50%,加快石油天然气的调查评价,提高国内供给能力,对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开展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结束之后,全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为及时跟踪变化情况,准确掌握油气资源潜力,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为了使社会更加全面了解《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今天就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通报。应邀出席的领导有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矿产资源储量司副巡视员黄干洲,油气中心车长波副主任,此外,还邀请课题组有关人员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2011-11-24 10:05)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 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发布的《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是国土资源部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布的一份全面反映我国油气资源潜力、未来发展趋势等综合信息的报告。目的是进一步体现政府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客观性和权威性,是进一步配合《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的贯彻实施。下面我就《动态评价》工作的背景、过程和主要成果向大家作个通报。 一、《动态评价》的基本情况 第一,《动态评价》的背景与意义。2003~2007年,国土资源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获得了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油砂和油页岩五种资源潜力的数据,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制定能源和油气资源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以来,随着油气资源勘探投入不断增加、理论认识不断提高和方法技术的不断进步,全国石油储量进入高位稳定增长阶段,天然气储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种情况下,为及时掌握全国油气资源潜力变化情况,反映重点盆地油气勘探进展,国土资源部组织石油公司选择了渤海湾、鄂尔多斯、四川、珠江口、琼东南及北部湾等六个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或进展的地区和盆地作为动态评价区,系统完成了动态评价工作。因此可以说,《动态评价》是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的拓展、延伸,是政府层面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评价工作,是积极应对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满足低碳经济对清洁能源的强劲需求、缓解我国逐年攀升的油气对外依存度的重要举措;同时还为我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能源及油气资源发展战略,以及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油气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动态评价》的组织实施。首先,在评价对象选择上,重点考虑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以来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较快的海域、滩海和中部油气盆地,石油侧重渤海海域和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侧重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通过动态评价,还有效解决了部分盆地油气高探明程度引发的勘探规划部署难的困惑。其次,在任务分工上,本次评价从2008 年到2010 年,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庆油田分公司、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中海油研究总院等单位分别评价6个盆地矿权区内油气资源,由油气中心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负责成果汇总研究。在评价思路上,我们确定评价资源序列为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并根据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以盆地、坳陷或重点层系作为不同层级的评价单元;在总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和生产量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和生产量 世界煤炭资源在地区分布广泛且具有不平衡性。全世界拥有煤炭资源的约有80个国家,共有大小煤田2,371个。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是地史上最主要的聚煤期。从资源的地区分布看,集中北半球,北半球北纬30°~7 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煤带,占有世界煤炭资源量的70%以上,尤其集中在北半球的中温带和亚寒带地区。 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以两条巨大的聚煤带最为突出,一条横亘欧亚大陆,西起英国,向东经德国、波兰、原苏联,直到我国的华北地区;另一条呈东西向绵延于北美洲的中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煤田。南半球的煤炭资源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比较丰富的有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其中地质储量在5,000亿吨以上的7个大煤田是苏联的勒拿、通古斯、泰梅尔、坎斯克——阿钦斯克和库兹巴斯,巴西的阿尔塔—亚马孙,美国的阿巴拉契亚。此外,储量超过10亿吨的煤田尚有近200个。 各大洲相比,北半球的三大洲都比较丰富,现探明煤炭资源量中,亚太地区296889百万吨,约占世界的32.7%;北美洲有254432百万吨,约占世界的28.0%;欧洲及欧亚大陆有287095百万吨,约占世界的31.6%。南半球各大洲的煤炭资源都比较少,其中中南美洲19893百万吨,约占世界的2.2%;非洲和中东50755百万吨,约占世界的5. 6%。 从各国拥有煤炭资源来看,储量上100亿万吨的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巴西10个国家。其中最多的是美国,探明储量246643百万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27.1%;其次是俄罗斯,探明储量157010百万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7.3%;中国和印度分别是114500百万吨和92445万吨,分别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2.6%和10.2%。 2005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量909064百万吨,其中:北美洲254432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28.0%;中南美洲19893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2.2%;欧洲及欧亚大陆287095 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31.6%;非洲与中 东50755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5.5%;亚太地区296889百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探明储量的32.7%。

全球油气资源分布格局

1 中国于年开始,石油消费量大于生产量,成为石油进口国A.1978B.1985C.1993D1999答案C 2 中国天然气生产量一直自我消费,从年开始天然气消费量开始大于生产量,成为天然气进口国A.1978B.1990C.2001D.2009答案D 3 OPEC国家包括国家A.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以色列B.伊朗、卡塔尔、利比亚、印度C.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巴尼亚、尼日利亚等D.科威特、伊拉克等答案:D 4全球最大油田是沙特阿拉伯的油田。发现于1948年,1951年投产,最终可采储量107亿吨大庆布尔干加瓦尔基尔库克答案:C 5全球最大气田是气田,拥有天然气探明储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 A.卡塔尔-伊朗的北方-南帕斯B.克拉2C.苏里格D.乌连戈依答案:A 6海上大气田分布较多的盆地主要是等A.欧洲的北海盆地和波斯湾海盆地 B.墨西哥湾岸盆地和渤海湾盆地C.吉普斯兰盆地和巴布亚湾盆地D.波斯湾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答案:A 7中国最大整装气田是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的气田A.苏里格B.克拉2C.普光D.威远答案:A 8中国天然气丰富的盆地主要有A.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B.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C.渤海湾盆地和沁水盆地D.江汉盆地和四川盆地答案:B 9欧洲的含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其东部、西部和南部,有等。 A.伏尔加-乌拉尔盆地、中欧盆地等B.北海盆地、巴黎盆地、洛杉矶盆地等C.莫斯科盆地、波罗地盆地和红海盆地D.北海盆地、西西伯利亚盆地等答案:A 10 欧洲的主要产油国为等A.英国、阿尔巴尼亚等B.挪威、荷兰、英国等C.挪威、德国等D.英国、波兰等答案:B 11全球油气最丰富的含油气盆地是等A.波斯湾盆地、西西伯利亚盆地等 B.波斯湾盆地、莫斯科盆地等C.红海盆地、三叠盆地等D.渤海湾盆地、吐哈盆地等答案:A 12全球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是 A.西西伯利亚盆地B.波斯湾盆地C.塔里木盆地D.滨里海盆地答案:A 13 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域分布不均。目前发现主要集中于等地区A.中东、俄罗斯B.非洲和北美C.东南亚、大洋洲D.非洲和中南美洲答案:A 14全球石油生产开始的时间很早,最早开始有石油产量记录的时间是年 A.1850B.1857C.1901D.1910答案:B 15 国家是全球第一个有产量记录的国家A.俄罗斯B.美国C.加拿大D.罗马尼亚答案:D 16天然气勘探比石油勘探要晚!年才有天然气年产量记录,当年产气710亿方A.1920B.1936C.1940D.1960答案:B 17 年,全球石油产量超过1亿吨。A.1910B.1921C.1931D.1938答案:B 18 . 2010年末,全球天然气年产量由高到低排名的国家依次是等A.沙特阿拉伯、伊朗B.美国、俄罗斯、加拿大C.伊朗、卡塔尔和中国D.卡塔尔、俄罗斯、伊朗答案:B 19 全球已探明的超重原油和沥青砂的地质储量较高的国家主要是等A.俄罗斯、美国、沙特阿拉伯B.加拿大、俄罗斯、委内瑞拉C.加拿大、俄罗斯、委内瑞拉D.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伊朗答案:B 20 全球主要产煤国有和澳大利亚。A.俄罗斯、加拿大B.中国C.美国、加拿大D.澳大利亚答案:A

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

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 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 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世界竹类资源分布状况 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已达220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左右;年竹材产量1500万~2000万吨。 世界竹子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 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有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 印度有竹林面积约万公顷;缅甸有竹林面积有217万公顷;泰国有竹林面积81万公顷左右;孟加拉国有竹林面积60万公顷;越南有竹林面积100万公顷;美洲的竹产区南至阿根廷南部,北至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70多种在北美,主要集中在东部。 亚马孙河流域有34,000万公顷森林中,有1,020万公顷的竹林,占森林面积的3%;非洲竹区范围较小,南起莫桑比克南部,北至苏丹东部: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 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状况 亚太竹区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5%,竹种资源占全世界竹种资源总数的80%。 1、中国竹产业。 历史悠久,树立了产业榜样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作“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探究 导读:本辑归纳了油气资源与选区评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进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主要影响因素与特色技术,油气资源投资环境分析,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现状与潜力探析。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俄罗斯海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现状与潜力探析 1 俄罗斯油气资源依附型经济论析田畑 8 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29 非常规油气资源选区评价方法研究 37 南沙的油气资源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39 南沙群岛海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现实分析 41 前苏联地区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及利用前景 46 全球化格局中的中国油气资源国际合作 51 全球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56 全球油气资源分布及我国海外油气资源战略举措 60 全球油气资源新考量 66 二、发展篇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 71 沙特油气资源投资环境浅析 76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油气资源合作 79 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 80 石油巨头纷纷行动巨资并购非常规油气资源 81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及利用前景 83 世界油气资源变化特征和潜力分析 90 世界油气资源储产量动态 96 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98 新疆油气资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103 新形势下新疆油气资源开发用地的对策建议 107 中国与中亚油气资源合作现状与展望古丽娜尔 109 中日东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及法律适用 111

92 海洋科学/ 2010年 / 第34卷 / 第8期 俄罗斯海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现状与潜力探析 The status quo and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of Russian marine continental shelf oil and gas resources 王四海1,2, 孙运宝3,4,5 (1. 中国地质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 中国地质大学 资源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3.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266071; 4. 中国科学院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5.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中图分类号: TE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96(2010)08-0092-07 俄罗斯具有丰富的海洋大陆架油气资源, 为与俄罗斯建立良好的油气资源战略合作关系, 作者对俄罗斯大陆架海洋油气资源量的分布、勘探程度、开发及投资趋势进行研究, 发现俄罗斯海洋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其油气储量达1 000亿t 油当量, 其中石油占13%、天然气占87%, 但分布明显不均。俄海洋地震平均勘探密度较低, 研究程度极其低下, 且地域研究不均衡, 其中萨哈林大陆架是俄罗斯大陆架油气地质勘探和开发程度最好的地区, 可作为中俄油气资源合作的重要战略选区。通过对俄罗斯海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现状和潜力的研究, 有利于我们掌握世界油气工业的发展动态、了解先进成熟的勘探开发技术, 为我国在中俄乃至全球油气资源合作方面掌握主动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俄罗斯大陆架海洋油气资源的战 略地位 俄罗斯东临太平洋, 西临大西洋, 北靠北冰洋, 南部通过黑海与大洋相连, 海岸线漫长, 内海与边缘海共有14个, 是世界上大陆架面积最大的国家, 其大陆架面积约为620万km 2(400万km 2为油气远景区), 占世界总大陆架面积21%。现有勘探资料表明, 俄罗斯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原始可采储量超过1 000亿t 油当量, 在巴伦支海(施托克玛诺夫油气田), 喀拉海(列宁格勒凝析油气田、鲁萨诺夫凝析油气田)和鄂霍茨克海(柴沃油气田、奥多普图油气田、阿尔库顿-达金油气田、皮里通-阿斯托赫油气田、隆斯科叶油气田等)均已发现多个储量可 观的油气田[1~3]。 21世纪下半叶, 世界油气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俄罗斯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对今后世界油气工业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俄罗斯大陆架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 既可以保证其今后几十年内自身的能源需求, 也可以保障其履行相关国际协议, 完成向相关国家出口油气资源的义务。此外, 俄罗斯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还可以使俄罗斯保持其在世界油气资源贸易中领先地位[4~6]。 近年来俄罗斯联邦政府为了增强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后劲、加快东北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油气资源向亚太地区的出口、实现未来的能源战略安全、迎合21世纪世界油气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开始把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大陆架, 加大了对本国大陆架油气资源研究力度和开发资金投入, 把俄罗斯北部和东北作为了重点研究区域。根据联邦政府最新制定的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战略, 到2010年俄联邦沿海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量将分别达到 1 000万t/a 和300亿m 3/a, 到2020年将分别增加到9 500万t/a 和3 200亿m 3/a, 从2006年到2020年俄联邦开发本国大陆架油气资源投资将高达3 320亿卢布[5, 7, 8]。 收稿日期: 2009-05-21; 修回日期: 2010-06-21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Z-YW-203) 作者简介: 王四海(1963-), 男, 黑龙江庆安人, 教授, 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海洋地质, E-mail: wangsihai2008@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5670329.htm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