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西药主要用骨营养补充剂、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等治疗,这些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在治疗方面上取得一定程度上的突破,渐渐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手段之一。骨质疏松症与中医的“骨痿”、“骨痹”等比较相似。

一、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名研究

骨质疏松症是现代医学的专业术语,从临床症状看,与中医的“骨痿”、“骨枯”、“骨痹”、“骨极”比较一致。《素问》中曾记载痿躄、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骨重不举、骨髓酸痛等,与骨质疏松症在临床表现中的足疼不能着地、腰背痛、驼背、关节屈伸不利等相符合。而《备急千金要方》对于骨极描述为:牙齿苦痛,手足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因此,骨质疏松症属于祖国医学中的“骨痹”、“骨极”等范畴。

二、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研究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其中大多临床医家认为与肾虚精亏、脾胃虚弱、肝失条达、血淤等有关。

(1)肾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肾生骨髓”,说明肾的生理功能与骨及骨髓有关,若肾精不足,骨髓失养,骨骼生长发育不良,骨质脆弱,易于骨折或者骨质疏松症。《景岳全书·痿证》曰:“肾气热,今水不胜火,则腰脊不举,则骨枯而髓虚,发为骨痿”。无论是《素问》还是《景岳全书》都道明了肾与人体全身骨骼的关系。有研究发现临床通过补肾固本治疗的方法可以改善骨钙素、降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从而抑制骨吸收,又能促进骨形成,还可以提高激素水平,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肾虚患者临床症见腰酸背痛、肢体软弱、女子经少或提前绝经等,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

症状较为相似。

(2)脾胃虚弱李东垣《脾胃论》记载: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这说明如果脾胃如果不好,容易产生湿邪,而湿邪容易下注下焦,从而影响到后天肾水,渐渐出现肢体软弱、骨节疼痛、不久立、骨质脆弱等现象。研究发现,健脾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痂形成有促进作用,而且还能提高骨小梁的质量,促进骨折预后,从而降低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发生率。脾胃得健,水谷精微得以运化,通过后天养先天,骨骼得到润养而健壮,从而达到治疗脾胃气虚证型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3)肝失条达和血瘀《素问》曾记载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如:“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则筋力不健,运动不利”、“肝主身之筋膜”等。中医认为肝为阳中之阴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这两脏容易发生阴液亏损,从而出现膝酸痛,膝软无力,形体消瘦,眩晕耳鸣等症。研究发现肝肾阴虚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血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羧基端肽B特殊序列偏高、血清白蛋白偏低,这些指标的异常容易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关,如β-CTX在破骨细胞对骨基质吸收时,就释放入血循环,其含量的高低是表示机体对骨吸收的状况,临床可以根据其来判断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同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肝肾可以影响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减缓骨丢失、增加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症的症状。骨质疏松症最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是疼痛,用血细胞参数来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血瘀评分及疼痛评分,发现血瘀越严重,则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越也明显,提示血瘀在骨质疏松性疼痛致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可能是瘀血阻滞经络,则导致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养机体,骨骼得不到滋润,日久就会发生骨痹。虽然也有些医家认为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还与脏腑有关,但是中医临床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大多基于肾虚、脾胃虚弱、肝失条达、血瘀等为主。

三、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分型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目前还没形成统一的标准,而名医名家对于骨质疏松症的分型也是各抒己见,各有成就。通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临床辨证分型,大体可以分为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脾胃虚弱型。通过对751例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发现,45-54岁患者大多是肝肾虚损为多,而其他脾胃虚弱、气血瘀滞、肺虚等差异并不

是很明显。这可能与中医理论中的天葵竭,地道不通有关,因为女性绝经后体内激素分泌减少,就会出现更年期一系列症状,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症。根据体质来进行辩证分型,则有平和体质、气虛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等,但是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的BMD水平较低。无论那种分型,基本都是不外乎从肝、肾、脾及血瘀入手,相信随着各个医家不断补充,日后的分型将会越来越标准化。

四、治疗

(1)单味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最近几年,随着GC、HPLC、UHPLC、MS等技术应用到中药研究方面上,中药的研究得到空前的发展。目前,临床发现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单味中药数量较多,但其大体可以归类为调节体内激素类、增强成骨细胞功能类中药、调节细胞因子类中药。

调节体内激素类中药。绝经后由于体内分泌激素水平降低,其中雌激素降低最为明显,而雌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骨骼和影响着骨代谢,所以绝经后的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风险率会相应提高。临床对于绝经后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调节其体内激素,而具有调节体内激素类中药主要有淫羊藿、葛根、杜仲、人参等。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其功效主要为补命门、益精气、强筋骨、补肾壮阳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淫羊藿提取物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对绝经后妇女的骨质流失具有保护作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虽然中医理论记载中有些中药并无强筋骨、补肝肾的作用,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葛根也具有类激素样作用。这可能是葛根含有葛根素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同样也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不仅可以调节体内激素预防骨质疏松症,还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杜仲叶醇提取物能提高雌激素水平,减少尿钙磷的丢失,并且还能降低骨钙素含量,从而调节骨代谢防治骨质疏松症。由于中药毒副作用小,患者比较乐意接受,而且部分中药还可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从而治疗骨质疏松症,这将会是以后临床研究的重点。

增强成骨细胞功能类中药。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与成骨能力和骨吸收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由于体内的成骨能力下降而且骨吸收速度加快,骨代谢无法维持动态平衡而发生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发现,部分中药可以提高成骨细胞活力,从而对骨骼起到保护作用,预防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发现,能够直接刺激成骨细胞细胞的中药大多属于补益类,如巴戟天、黄芪、续断等。巴戟天醇、乙醚、正丁醇提物给予大鼠的成骨细胞,发现其低中高组都能刺激成骨细胞增殖,而正丁醇部位低剂量组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促进骨的生长,在三种不同提取部位中,正丁醇提取部位是最有可能含有直接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成分。巴戟天之所以能够直接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可能与补肾阳,强筋骨功效有关。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黄芪多糖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发现黄芪甲苷可以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与24-羟基化酶、1α-羟化酶、mRNA等的表达。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之功效,现代药理显示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而成骨细胞由于黄芪甲苷所提供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有利于骨的形成,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调节细胞因子类中药。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破骨细胞的生成,加速骨吸收,从而诱发骨质疏松症。具有调节细胞因子的中药并不多,其主要包括牛膝、补骨脂等。含有牛膝提取物能提高OC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OC的分化,有利于骨的形成。研究表明,补骨脂中的补骨脂素通过CD4+T细胞也能抑制的OC骨吸收功能,而且还有具有下调TNF的功能,从而对骨的形成起到保护作用。目前,对于调节细胞因子类中药处于相对不足,还待进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2)中药复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由于单味中药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有限,临床多采取中药复方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整体调理。这些中药复方大多根据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加减化裁员而来,其大多治方以补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为主。

补肝肾。中医通过调补肝肾的方法,使肝血充盈和肾精充足,四肢筋脉得到润养、骨骼变得强壮有力,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采取补肝肾的治疗方法可

以益精血、强筋骨,从而修复骨组织。目前,已有一些补肝肾中成药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其疗效显著,如强骨胶囊、复方制剂的骨疏康、仙灵骨堡等,这说明中医通过补肝肾治疗骨质疏松症,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值得学习借鉴。

健脾益气。中医认为,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若强健,则运化能力强,四肢有力,气血充足而化精润养骨骼肌肤等,反之,则四肢无力,骨质脆弱、疲倦等。临床有些骨质疏松症患者属于脾胃虚弱型,通过益气健脾后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体质也得到很大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活血化瘀。由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临床上有时经过补肝肾、健脾益气的治疗,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时,要考虑骨质疏松症患者是否有淤血造成,适当加入活血化瘀的中药。唐容川《血证论》中指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以其堵塞气之往来,故滞障而痛,所谓痛则不通也”。临床上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有些是不荣则通,但有些血瘀造成的,要注意区分。临床研究发现,单纯钙剂是很难抑制骨质流失,而通过结合活血化瘀的方法,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加速,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药物吸收。

(3)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中医除了药物疗法,还有另一特色,就是通过针灸推拿,调动体内的正气,激发机体的潜能来进行自我修复。这是一种天然的疗法,其副作用越低于药物疗法,安全性较高,疗法明显,其临床应用的热度并不亚于其他疗法。针灸推拿法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比较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针灸推拿可以通过对穴位的小刺激来达到益精填髓、补肾健脾的作用,从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4)中医运动养生。

相对于其他疗法来说,运动疗法既经济又实惠、简便。而中医运动养生历史悠久,其中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能够起到舒经活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作用,骨质疏松症患

者依从性高,现已被用于临床实践中。五禽戏的运动能够对骨质疏松症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效果优于常规运动。与五禽戏相似的八段锦也是广受老年人喜爱的健身养生运动之一。八段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骨细胞的活力,增强肌肉功能及机体平衡力等,从而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健身功法简单易学,可强筋壮骨,增强机体柔韧性及协调能力,应当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医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上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其机制作用的研究尚未成熟,所以能够真正得到临床运用的中药制剂比较少。随着现代科技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人们对于中医药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很多医学难题将会被攻克。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确切,相信不久的将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成方制剂会越来越多,其治疗效果也会越来越趋向于精准化。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docx

精品文档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转载 ) (一 )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 1、健肾地黄丸 【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 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 6 粒重 1 克。口服,每服60 粒( 10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 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2、归肾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 克。口服,成人每服 1 丸( 9 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 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3、苁蓉健肾丸 【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 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 粒重 1 克。口服,每次 3 ~ 9 克,每日 2 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 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 4、鱼鳔补肾丸 【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 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 克,口服,每次服 1 丸,每日2~ 3 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 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5、复方补骨脂冲剂 【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用法与用量】冲剂,每袋重20 克,口服,每次服20 克( 1 袋),每日 3 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用中成药及验方(转载) (一)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 1、健肾地黄丸 【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山药、泽泻、覆盆子、枸杞子、五味子、沙苑子、菟丝子等。 【用法与用量】水蜜丸,每6粒重1克。口服,每服60粒(10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服。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腰膝酸软、乏力倦怠、眩晕、耳鸣为主者。 2、归肾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当归、菟丝子、杜仲、茯苓等。 【用法与用量】水密丸,每丸重9克。口服,成人每服1丸(9克),每日3次,空腹淡盐水送下。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属肝肾阴虚,临床表现以眩晕、腰膝酸痛、耳鸣、夜尿清长、便溏为主者。 3、苁蓉健肾丸

【药物组成】肉苁蓉、锁阳、莲须、熟地黄、茯苓、菟丝子、首乌、淫羊藿、白术、枣仁、羊睾丸、羊鞭、猪脊髓等。 【用法与用量】水丸,20粒重1克。口服,每次3~9克,每日2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健骨强筋。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腰痛腰酸,以酸软为主,腿腰膝无力,畏寒肢冷为主者。4、鱼鳔补肾丸 【药物组成】鱼鳔胶、肉苁蓉、当归、茯苓、潼蒺藜、枸杞、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淮牛膝、莲须、杜仲、补骨脂、肉桂、附片等。 【用法与用量】大蜜丸,每丸10克,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2~3次。 【功能与主治】温补下元,强筋壮骨。主治骨质疏松症,证属肾阳虚衰者,临床表现以腰痛绵绵,酸软无力,形寒畏冷,脉沉细而迟为主者。 5、复方补骨脂冲剂 【药物组成】补骨脂、锁阳、续断、狗脊、赤芍、黄精等。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精)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YYXH/T50-135— 2008》由于年老肾亏,气血不足,或复因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络脉不通,筋骨失养,导致“骨痹”“骨痿”的发生。基本病机是由于本虚, 病位在骨,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弱,尤以肾虚为本,寒湿血瘀为标。初起时以多见实证或虚证多见,发病日久则多虚实夹杂之证。 1.1. 腰背酸痛初期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 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1. 2. 驼背身材缩短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 1.3.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 (二证候诊断 1、阳虚湿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 气滞血瘀证:骨节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3、脾气虚弱证:腰背酸痛,肢体倦怠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4. 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弯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5. 肾阳虚衰证: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6. 肾精不足证: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男子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7、气血两虚证: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 辩证选择汤药或中成药 1、阳虚湿阻证 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方药:肾着汤加减 干姜 6甘草 6茯苓 12牛膝 15苍术 12仙灵脾 15加减偏寒加附子 6, 偏湿加薏米 12,防己 9 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 9克,日 2次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疼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 9羌活 12香附 9川芎 15桃仁 9没药 9牛膝 12地龙 6甘草 6 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

骨质疏松的中西医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定义为:由于骨量减少所导致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所导致的骨强度降低、骨骼脆弱而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系统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则强调,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人骨骼中的骨量自出生后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约在35周岁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当骨量流失严重,骨骼呈现疏松、脆弱且易骨折的状况,也就是患了骨质疏松。除了人体骨骼自身的代谢因素,饮食结构异常,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等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女性,尤其是经绝期妇女,较男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这是因为她们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加速了骨量的流失。 疼痛:最常见的症状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骨质疏松疼痛时无关节红肿、积液,四肢关节活动均正常。骨质疏松骨痛与平时患者的负重活动量及气候、温度变化亦相关。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在于骨折,当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时,患者表现为急性疼痛,并且可能有局部肿痛等症状出现,但在此之前有一个很长的临床前期,期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骨痛,包括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乏力等,患者往往因此来就诊,医生也往往因此诊察出骨质疏松。 因此,若较长时期内出现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乏力,且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患者应想到骨质疏松的可能,并尽快到医院确诊,及时止痛,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西医:用钙剂、降钙素、骨肽等 西医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有许多药物,目前较常用的有激素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阿伦磷酸盐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

骨质疏松疾病的中医治疗

骨质疏松疾病 1.中医药治疗与西医治疗有什么不同? 中医治疗疾病与西医治疗疾病的显著不同是,中医比较强调对患者机体的整体治疗,认为只有通过辨证施治,调节患者全身机体阴阳平衡,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在骨质疏松症治疗方面亦是如此,中医学理论认为,无论是妇女绝经后引起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其本质都是因为人体的衰老而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调所致。所以其治疗主要着重于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使阴阳归于平衡。它与西医那种“对症治疗”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 2.中医对:骨质疏松症是如何进行辨证论治的? :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中“虚劳”、“骨痹”、“骨痿”的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和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点,通常可分为以下四型。 (1)肝肾阴虚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膝疼痛、眩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El干咽燥、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上宜补肾益阴,强身壮骨,方药以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加减。 (2)肾阳虚衰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冷痛、腰膝酸软、畏寒喜暖、神疲倦怠、小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上

宜温肾健脾,强壮筋骨,方药以右归丸或肾气丸加减。(3)血虚水泛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酸痛、四肢关节肿胀、麻木、乏力、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沉滑。治疗上宜养血利水,方药以当归芍药散加减。 (4)气虚血瘀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酸痛或胸肋四肢关节刺痛、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淡暗、脉沉涩。治疗上宜益气养血,方药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减。 3.目前有哪些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 : 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中药主要有:人参、淫羊藿、骨碎补、川续断、熟地黄、牛膝、丹参、玄参、当归、麦冬、肉桂、杜仲、黄芪、防风、茯苓、甘草、葛根、芍药、萆薛、补骨脂、菟丝子、白术、山茱萸、甘菊花、肉苁蓉、五味子、红曲、枸杞子、蛇床子、金毛狗脊、桑寄生、阿胶、鹿茸、鹿角胶、木豆叶、自然铜等。虽然中药的不良作用比西药少,但并不是说没有,建议找专业中医医师辨证论治,指导用药。 4.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方药? 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名的方药有很多,但治疗上应该辨证施治,选用不同的方药,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个。

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2 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就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得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1996)。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骨质疏松症就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得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得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与骨质量。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老年骨质疏松症两种类型。 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得临床表现与发病特点,与中医学医籍中记载得“骨痿”“骨痹”“腰背痛”等近似。中年之后,烦劳过度,耗损肾阴,水不胜火,虚火内盛,二者互为因果,终致虚者愈虚,盛者愈盛,肾精匮乏,髓无以生,骨失所养而发骨痿。腰为肾之府,腰痛得病因虽多,但终与肾虚有关。可见与骨质疏松症相近得骨痿、腰痛等症,其本皆为肾虚。至于疼痛得原因,中医学认为“不通”与“不荣”均可引起疼痛,肾阴亏虚,骨失濡养,虚火内盛,灼伤脉络,可致疼痛;肾气不足,鼓动乏力,气虚血瘀,闭阻经脉,亦可引发疼痛。临床常见得中医证候有肾阳亏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瘀气滞证。

考虑到骨质疏松症得疗程较长,在立题之初,应遵循中医药学理论,充分考虑长期用药可能出现得不良反应,注意组方合理,方证相应。 本指导原则旨在用于指导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得设计。由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老年骨质疏松症得病理机制各有不同,临床表现、证候类型、治则治法等有一定区别,因此,临床试验应作为两个病种分别设计与观察。 本指导原则所提出得要求,只就是药品监管部门目前较为一致得瞧法与认识,具有阶段性得特点。除了药品监管法规与技术要求中所规定得内容以外,其她不要求必须强制执行。如果申请人能够有充分得科学证据说明临床试验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也同样获得认可。同时,随着医学科学与医疗实践得发展,疾病诊断、治疗得手段会不断改进,临床试验得要求也会随之更新,因此,本指导原则也会随着医学科学得进步,在更加科学、合理与方法公认得基础上,及时更新修订。 需要特别说明得就是,本指导原则不能代替申请人根据具体药物得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得、体现药物作用特点得临床试验设计。申请人应根据所研究药物得特点与临床定位,在临床前研究结果得基础上,结合学科进展以及临床实际,并遵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以科学得精神、严谨得态度,设计与实施临床

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由于缺少活动和锻炼,见阳光的时间少,以及生活作息习惯不健康,骨质疏松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在年轻人中间也屡见不鲜。中医如何界定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吃什么比较好呢? 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一、补肾壮骨法 根据"肾主骨"的中医学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有杨氏等选择退化期骨质疏松症患者11例,按临床表现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型,分别用左归丸及右归丸加减治疗,连服2个月,结果9例腰背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用X线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者6例。王氏等用补肾益骨膏

(熟地、淫羊藿、紫河车、泽泻、龙骨等)治疗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服药3个月后,患者挠、尺骨骨矿含量均较治疗前增加。梁氏等以续断、桑寄生、山萸肉、骨碎补、熟地等治疗58例,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密度平均值略有回升,其中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呈进行性减少。由以上临床案例表明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不但使肾虚症状明显改善,且骨矿含量、骨密度等指针的检测亦可得到改善,证实了补肾中药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优良。 二、益气健脾,活血调肝 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补气活血、健脾调肝。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归脾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显示对骨盐量增加明显,可使贫血及更年期指数改善。张氏等发现丹参能使骨折过程中胶原纤维丝形成增多,钙盐沉积丰富,证明了丹参可以从邻近骨折骨组织中调动钙,以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这说明丹参具有直接调节钙代谢的作用。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骨质疏松症诊疗方案

骨质疏松症(骨痹)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YYXH/T50-135—2008》 由于年老肾亏,气血不足,或复因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络脉不通,筋骨失养,导致“骨痹”“骨痿”的发生。基本病机是由于本虚,病位在骨,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弱,尤以肾虚为本,寒湿血瘀为标。初起时以多见实证或虚证多见,发病日久则多虚实夹杂之证。 1.1腰背酸痛初期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1.2.驼背身材缩短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一。 1.3.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2.1 (1)脆性骨折 (3)实验室检查 3.1.骨形成指标 3.1.1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是评价骨形成和骨转换的指标。原发性骨质疏松不明显可作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指标。 3.1.2.血清骨钙素(BCP):反映骨形成及骨转换情况。绝经期妇女中血清骨钙素(BCP)浓度测定是骨质疏松症良好的指标。 3.1.3.Ⅰ型原胶原肽(PICP):反应骨基质形成的良好指标。 3.2骨吸收指标 3.2.1尿羟脯氨酸(HOP):是胶原破坏的指标,反应骨退变、肝代谢、饮食中胶原的含量,特异性不高。

3.2.2尿吡啶交联(PYD):最敏感的骨吸收指标之一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反应破骨细胞状况 3.3骨代谢调节激素 3.3.1.血甲状旁腺苏(PTH):可正常或增高 3.3.2.维生素D:血25-(OH)2D-水平正常或降低 3.3.3.降钙素:可正常或增高 3.4.性激素:血雌二醇降低,血睾酮下降 3.5.X线平片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阳虚湿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气滞血瘀证:骨节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3、脾气虚弱证:腰背酸痛,肢体倦怠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4.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弯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5.肾阳虚衰证: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6.肾精不足证: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男子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7、气血两虚证: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 辩证选择汤药或中成药 1、阳虚湿阻证 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方药:肾着汤加减 干姜6甘草6茯苓12牛膝15苍术12仙灵脾15加减偏寒加附子6,偏湿加薏米12,防己9 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9克,日2次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07T10:50:08.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刘萍英 [导读] 骨质疏松症根据病人的年龄,闭经日期,临床症状,X线表现,对中度和重度型的病人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刘萍英(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骨科 163000)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9-0419-02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诊断治疗 骨质疏松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引起的原因很多,按照不同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种。不论哪一种骨质疏松症,它表现的形式都是一样的,即骨质吸收增多,单位的含量减少,但现存的骨质仍属正常。 【临床表现】 发生骨质疏松部位的骨骼,可能有自发性骨痛或骨压痛,但都不太严重。老年性腰腿痛可因骨质疏松引起,但大多伴有骨质增生或增生性关节炎。严重骨质疏松可导致病理性骨折或压缩性骨折,特别是负重比较大的部位,如脊柱的T12到L2之间,股骨颈、转子间和转子下等部位。老年性驼背者多有骨质疏松,老年性科雷氏骨折也与本症有关。实验室外检查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多属正常范围,而尿钙可能会增高。 【X线检查】 发生骨质疏松的骨骼,表现为骨质的浓度减低,骨皮质变薄而且不均匀,骨小梁减少,小梁间的缝隙增宽。早期的骨质疏松最容易出现在骨端的部位,故有入主张以股骨颈的情况来评价骨质疏松程度的标准。此外还有脊柱、骨盆也都比较明显。骨质疏松的表现形式为呈斑点状,骨内出现多个小的透亮区,这种现象是骨质疏松的开始阶段,随着病情的发展,转变或弥散状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的密度普遍降低。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其X线的表现皆如此。 【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是一种退行性变,诊断骨质疏松症关键是骨骼中骨质减少的程度如何,过去临床医生诊断骨质疏松主要根据X线平片上骨质的表现而定,这种目测法的诊断方式是很粗糙的,有时因受X线照片条件的影响,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只有在骨丢失30%~60%的情况下才能得出骨质疏松的诊断。使用股骨颈骨小梁计数法比前者稍准确一些,但受部位的限制。还有一种诊断法,是用不同厚度的铝板对比法和右手第二掌骨骨皮质厚度测量法,用计算骨皮质的厚薄来测定骨质疏松的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上世纪60年代以后经过20余年的不断努力,创造出了在体外测定骨密度的多种方法,例如定量CT、光子吸收骨密度测量仪、光子散射法骨密度测量仪、中子活化分析法测量骨密度、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法测量骨密度等,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使骨密度的测量越来越达到科学准确的地步,对了解人体骨丢失的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使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我国骨伤科技工作者使用SPA法测量骨密度已建立了数据库,也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新时代。 骨质疏松症根据病人的年龄,闭经日期,临床症状,X线表现,对中度和重度型的病人一般不难作出诊断。但须与骨转移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软化症、骨髓瘤等进行鉴别诊断。因为这些病有的有溶骨性破坏,有的有骨质结构不良,容易混淆,但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可鉴别之。 【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应针对病因进行,对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应注意供给富于蛋白质的食物,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质的食物或药物,多作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坚持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锻炼,以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有胃肠道功能障碍者,应积极治疗,以免影响胃肠道的吸收机能,对绝经后的妇女,有必要时可使用雌激素,但不可长期使用,应按疗程有计划地进行,以免产生副作用。对于长期固定的肢体应及时解除,恢复活动。不过多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病进行医疗时要注意慎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及肝素等避免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近些年来,我国骨科工作者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治则,进行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老年型的,多主张益气补肾的治疗原则,药物有黄芪、鹿角、龟板、人参、枸杞、熟地、杜仲、骨碎补、威灵仙、透骨草、生南星、伸筋草等,或配以丹参、枳壳、牡蛎、蛇床子、肉苁蓉、黑豆、酸枣仁、山楂、神曲等安神健脾、疏肝通络、滋阴潜阳之剂,使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或消失,达到密骨、健身、回春之目的。 对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应以补肾坚骨、调节骨的代谢平衡为治疗原则,药物有黄芪、丹参、淫羊藿、木香、桃仁、黑豆、灵仙、杜仲、熟地、骨碎补等,有填骨生髓、补肾壮骨、调节血钙及激素的平衡,有效地缓解因激素突然减少引起的骨代谢紊乱,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骨密度增加。 近些年来,我国骨科工作者,应用现代科学的形态学、生化学、内分泌学、微量元素及细胞学等先进仪器,验证并探索了祖国医学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则与药物疗效的正确性,发掘出多种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我国和世界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改善和提高老年性群体的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居云,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治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年04月01日. [2]黄宏兴,柴生,黄红,陈希,陈彦东,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6月24卷3期.

中医(专长)-中医骨伤科学-骨质疏松症练习题

第二十五单元骨质疏松症 一、A1 1、下列哪项骨质疏松症多数有家族遗传史 A、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B、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C、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D、老年型骨质疏松症 E、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2、骨质疏松症的病变根本在 A、骨 B、肾 C、肝 D、精 E、髓 3、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为 A、疼痛 B、易骨折 C、身长缩短、驼 D、脊椎后凸 E、骨量减少 4、下列哪项不是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好发部位 A、胸腰段椎体 B、桡骨远端 C、踝关节 D、膝关节 E、股骨上段 5、患者腰背疼痛,腿膝酸软,受轻微外力或未觉明显外力可出现胸、腰椎压缩骨折。驼背弯腰,身高变矮。畏寒喜暖,小便频多且夜尿多,辩证为 A、肾阳虚 B、肾阴虚 C、正虚邪侵 D、先天不足 E、气血不足 6、骨质疏松症先天不足证治疗宜选用 A、左归丸 B、鹿角胶丸 C、骨松宝 D、仙灵骨葆 E、龟鹿二仙胶汤 二、B

1、A.左归丸 B.鹿角胶丸 C.右归丸 D.十全大补汤 E.龟鹿二仙胶汤 <1> 、骨质疏松症正虚邪侵证治疗宜选用 A B C D E <2> 、骨质疏松症肾虚精亏证治疗宜选用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多数有家族遗传史,女性多于男性。 【该题针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该病属中医“痿证”范畴,病变在骨,其本在肾。 【该题针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其原因主要是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该题针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的部位比较固定,好发部位为胸腰段椎体、桡骨远端、股骨上段、踝关节等。 【该题针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肾阳虚:可出现腰背疼痛,腿膝酸软,受轻微外力或未觉明显外力可出现胸、腰椎压缩骨折。驼背弯腰,身高变矮。畏寒喜暖,小便频多且夜尿多。 【该题针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骨质疏松症先天不足证治以填精养血、助阳益气。方用龟鹿二仙胶汤。治疗亦需考虑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病因辨证施治。 【该题针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骨质疏松症正虚邪侵证治以扶正固本。方用鹿角胶丸,方中虎骨改用代用品。 【该题针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_严红梅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严红梅1, 2,张振海1,孙娥1,宋捷1,贾晓斌1, 2* 1.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 2.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利用中药及复方制剂防治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近几年医药界研究的热点,并越来越得到认可。检索近几年国内外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实验研究文献,从现代医学角度,整理了防治骨质疏松症常用中药及复方制剂并进行分类,探索其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了目前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骨质疏松症;雌激素;骨细胞 中图分类号:R284;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4)08 - 1174 - 0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08.023 Research progress on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using Chinese materia medica YAN Hong-mei1, 2, ZHANG Zhen-hai1, SUN E1, SONG Jie1, JIA Xiao-bin1, 2 1. Key Laboratory of New Drug Delivery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28, China 2.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46, China Key word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ompound preparation; osteoporosis; estrogen; bone cell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现阶段对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钙剂、维生素D和骨吸收抑制药(包括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等)等三大类药。但是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会增加患乳腺癌、冠心病等疾病的几率,其他临床上使用的化学合成药物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1]。因此,利用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防治并探讨其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近几年医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检索了近几年国内外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文献,从现代医学角度,整理了常用中药及复方制剂并进行分类,探索其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并分析了目前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抗骨质疏松的常用中药 1.1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的中药 研究表明,卵巢激素分泌不足,雌激素水平下降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表现的最重要原因[2]。成 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细胞中均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3],雌激素可以作用于上述细胞的雌激素受体,从而进一步影响与骨吸收和骨形成有关的若干种细胞因子,起到骨保护的作用[4]。近年来,植物来源的一类与雌激素化学结构和效应类似的化学成分——植物雌激素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5]。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骨质疏松作用[6]。大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较早被作为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使用的植物雌激素样化学成分[7]。染料木素(又名金雀异黄素),其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能与雌激素α、β2种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样作用[8]。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中药中都存在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化合物,发挥着抗骨质疏松作用(表1)。 1.2直接作用于骨细胞的中药 成骨能力下降而骨吸收加快是骨质疏松的主要病理基础,提高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功能对其治疗骨质疏松症有相当重要且直接的意义[21]。 收稿日期:2013-11-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4088,81303275) 作者简介:严红梅,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Tel: (025)85608672 E-mail: yanhongmei0716@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2927192.html, *通信作者贾晓斌,研究员。Tel/Fax: (025)85637809 E-mail: jiaxiaobinpharmacy@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2927192.html,

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附件2 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1996)。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质疏松症两种类型。 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与中医学医籍中记载的“骨痿”“骨痹”“腰背痛”等近似。中年之后,烦劳过度,耗损肾阴,水不胜火,虚火内盛,二者互为因果,终致虚者愈虚,盛者愈盛,肾精匮乏,髓无以生,骨失所养而发骨痿。腰为肾之府,腰痛的病因虽多,但终与肾虚有关。可见与骨质疏松症相近的骨痿、腰痛等症,其本皆为肾虚。至于疼痛的原因,中医学认为“不通”和“不荣”均可引起疼痛,肾阴亏虚,骨失濡养,虚火内盛,灼伤脉络,可致疼痛;肾气不足,鼓动乏力,

气虚血瘀,闭阻经脉,亦可引发疼痛。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有肾阳亏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两虚证、血瘀气滞证。 考虑到骨质疏松症的疗程较长,在立题之初,应遵循中医药学理论,充分考虑长期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组方合理,方证相应。 本指导原则旨在用于指导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试验的设计。由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各有不同,临床表现、证候类型、治则治法等有一定区别,因此,临床试验应作为两个病种分别设计和观察。 本指导原则所提出的要求,只是药品监管部门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和认识,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除了药品监管法规和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内容以外,其他不要求必须强制执行。如果申请人能够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说明临床试验具备科学性、合理性,也同样获得认可。同时,随着医学科学和医疗实践的发展,疾病诊断、治疗的手段会不断改进,临床试验的要求也会随之更新,因此,本指导原则也会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在更加科学、合理和方法公认的基础上,及时更新修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指导原则不能代替申请人根据具体药物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现药物作用特点的临床试验设计。申请人应根据所研究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定位,在临床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学科进展以及临床实际,并遵照药物临床试验质—96—

骨质疏松症(中医骨痿)诊疗规范

骨痿(骨质疏松症)诊疗常规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多发于60岁以上老人中发病率约为60%,且女性远超过男性。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一、病因病机 目前普遍认为OP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多种内分泌紊乱(包括性激素、甲旁腺素、降钙素、前列腺素、活性维生素D以及相关的促激素等)、营养因素(钙缺乏或吸收不良)、遗传因素(VDRG、ERG、Ⅰ型胶原基因、IL-6基因、TGF-β1基因、胶原酶基因等)、废用因素以及吸烟酗酒等等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1、内分泌紊乱: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性激素。 众所周知,雌激素水平下降是POPⅠ型的主要病因,一方面,导致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和活性降低,减少肠道钙吸收,同时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受体直接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骨基质形成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致降钙素水平降低,增强了破骨细胞活性,并增强了骨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敏感性,使骨吸收增多,综合结果,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骨质疏松。但也有研究持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雌激素的减少,并非像某些学者提出的抑制成骨活性,而是同时增强成骨及破骨活性,只因后者作用强于前者,结果导致骨吸收。此外,与POP相关的雌激素还有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活性维生素D(1,25 -(OH) 2D 3 )、甲状腺素、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及细胞因子等。 2、力学因素 过去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的研究多集中在非力学因素上而生物力学的研究多侧重于对POP的后果――骨力学强度下降的检测和分析,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生物力学因素在保持骨的结构与强度、引发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目前的研究认为,骨应变幅度有助于控制骨塑型活动而增加骨强度和骨量,而骨重建则维持或降低骨强度和骨量。无论从应变或应力角度看,骨重建阈值MESr应低于骨塑型阈值MESm,MESm又应低于显微损伤阈值MESp,而MESp则应显著低于骨极限强度即骨折阈值Fx。正常的骨塑型与骨重建可调整骨骼的总体强度和刚度,以保持正常的峰值骨应变E,防止其超过骨塑型阈值和显微损伤阈值,即应满足MESr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

哈喽,亲们今天小编真的真的很努力6:00就起床了,要知道我昨晚三地点多才睡觉的,亲们不要为墨香鼓掌么?来小花花撒起来~喔耶!!!O(∩_∩)O哈哈~好了,不多说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疾病的防治方法,骨质疏松。 大家是不是认为这是老年人一定就会得这种病?其实不然。 首先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的病因吧。 这是一张正常人的X片 其实看起来十分密实的骨头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

而那些细细的支柱就是骨小梁 正常人的骨小梁是很致密的,而患有骨质疏松的人的骨小梁就很稀疏,我们看一下两张图对比一下吧!

因此患骨质疏松的病人的骨头承重就不行了,一压就断了。因为骨质疏松会让骨头中的支柱骨小梁越变越细,稍一受力就会造成骨头内部的坍塌,也就是医生们常说的压缩性骨折。所以病人常常骨折,疼痛难忍。这该怎么治了?有人说补钙,这貌似是对的,可是你要如何补呢?疼痛难忍的病人难道就没补钙么? 其实不是补钙没用,而是方法不对。一天钙片吃吃吃,维生素D3补补补,你的身体其实并没有吸收,所以病还是没有缓解。 这个时候,建议去大医院找中医。因为大家知道西药的副作用很大,而骨质疏松又是一个慢性病,我们的身体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副作用。 中医开方的原则一般是补肾健脾活血止痛,补肾的药像骨碎补、川怀牛膝等,补骨脂像杜仲,健脾用像茯苓、白术等,活血用像川芎,止痛用细辛等。这些汤药一定很有效,可是味道实在很难喝,而骨质疏松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药汤喝不下而且熬汤很麻烦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病人一定想要口感好,又不要量多,携带方便的药吃一吃,这个要求可以被满足么?如果你已经喝汤药喝了两三个月,提这个要求是可以被满足的。一般是换成口服膏状体的药。临床证明,它不影响食欲,也不会影响胃部消化系统。 亲们是不是想问既然膏这么好为什么一开始不用膏呢?别急小编这就为你解答。 膏者,滋也,缓也。它的药效不及汤药迅猛。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需要长期调理,所以膏方就显得特别适合病人。中药的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而汤者,荡也。它的特点是峻猛,起效迅速,急性期是最适合的,可以针对患者情况随症加减,但是当急性期过去了,就不适合用汤药了,这个时候膏方就显现它的优势了。膏方的材料要比汤药的料多很多,能够兼顾到患者的五脏六腑,用药的量比较多,力量比较强,药效时间长,但是它的劲儿并不猛,这就是它柔缓的特点。 误区: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人人都会得,只能听天由命。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可编辑)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 16 7 Vol 16 No 7 第卷第期中国实验方剂学 杂志 20 10 7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July 20 10 年月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 * 郭杨马勇

2 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 10 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内治法则及用药规 律方法检索近年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及用药文献 对其用药及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处方多以右归丸左 归丸归脾汤身痛逐瘀汤等加减用药多涉及熟地黄杜仲 淫羊藿枸杞子黄芪当归白芍蛇床子桃仁红花等结论骨 质疏松症的中医内治应以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 大法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处方分析中医内治 〔〕 R285 6 〔〕 B 〔〕 1005 -9903 20 10 07 -0 188-04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2 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中基本处方 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多针对其肝肾不足脾通过归纳分析发现所有验方的基本方都来源

气亏虚瘀滞阻络病机用药组方通过提高骨量纠 于右归丸左归丸归脾汤身痛逐瘀汤等在此基础 正骨结构及改善骨转换 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方上加减化 裁而成各自的经验方有的以经方加减 10 35 〔1 〕 降低了骨折发生率对近年位医者防治骨质 为名如加 减左归丸有的自拟方名如壮骨益髓 35 〔1-3 1 〕〔2 〕 疏松症的张经验方进行总结分析 汤等

1 处方中常用药物 2 1 右归丸 右归丸为明代名医张介宾所创记载 35 84 在张常用验方中涉及中草药味使用频 《》 于其著景 岳全书具有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之功 10 率最高的有味依次为熟地黄杜仲淫羊藿枸 效方中附 子肉桂鹿角胶补肾温阳益精养血熟 10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西药主要用骨营养补充剂、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等治疗,这些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在治疗方面上取得一定程度上的突破,渐渐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手段之一。骨质疏松症与中医的“骨痿”、“骨痹”等比较相似。 一、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名研究 骨质疏松症是现代医学的专业术语,从临床症状看,与中医的“骨痿”、“骨枯”、“骨痹”、“骨极”比较一致。《素问》中曾记载痿躄、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骨重不举、骨髓酸痛等,与骨质疏松症在临床表现中的足疼不能着地、腰背痛、驼背、关节屈伸不利等相符合。而《备急千金要方》对于骨极描述为:牙齿苦痛,手足疼,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因此,骨质疏松症属于祖国医学中的“骨痹”、“骨极”等范畴。 二、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研究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其中大多临床医家认为与肾虚精亏、脾胃虚弱、肝失条达、血淤等有关。 (1)肾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肾生骨髓”,说明肾的生理功能与骨及骨髓有关,若肾精不足,骨髓失养,骨骼生长发育不良,骨质脆弱,易于骨折或者骨质疏松症。《景岳全书·痿证》曰:“肾气热,今水不胜火,则腰脊不举,则骨枯而髓虚,发为骨痿”。无论是《素问》还是《景岳全书》都道明了肾与人体全身骨骼的关系。有研究发现临床通过补肾固本治疗的方法可以改善骨钙素、降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从而抑制骨吸收,又能促进骨形成,还可以提高激素水平,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肾虚患者临床症见腰酸背痛、肢体软弱、女子经少或提前绝经等,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张山泰,梁 晶,指导:牟惠琴(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老年人高发,尤其是在目前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研究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有其非常实际的意义。总结近10年有关骨质疏松治疗成果,发现中医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好,其方法由单纯中药方剂渐趋向于综合治疗,有补肾、健脾、舒筋活络等法。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证施治。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疗法;补肾;健脾;舒筋活络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813(2009)05-0695-02作者简介:张山泰(198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基础医学。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中医无骨质疏松症病名,根据临床症状与中医“骨痿”“骨痹”“骨枯”等的描述颇为相似,但以“骨痿”最为接近。“骨痿”是由于肝肾亏虚导致骨枯而髓空,髓空不能养骨,病人出现肢体软弱无力之症;并且加之脾胃虚弱,运化乏力,先天之精无以充养,势必加重精亏髓空而百骸痿废;同时血虚致血不化精,骨骼精虚,不能灌注,或血瘀阻碍气机,症见肢体软弱无力甚至疼痛,最终髓空不养骨而导致本症发生。1 肾阳虚型 本型临床多见,治疗以温补肾阳为主,疗效以缓解疼痛,增强骨小梁密度为指数,改善临床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喜温喜按、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小便不利或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无力症状[2]。许正发等[3]认为肾阳虚为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阳不足,影响骨髓和气血之化源,精不生髓,骨失髓血滋养,而发生骨骼脆弱无力之症。用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96例,多数患者腰腿痛症状得以改善,88例骨密度与骨小梁明显改善。丁桂芝等[4]观察补肾健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3个月后,92185%患者腰背痛、腰膝酸软等肾虚症状缓解,6个月后,6818%的患者腰椎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呈上升趋势。张乃金正等[5]采用温补肾阳的强肾增骨宁,刘擎国[6]用自拟益肾活血汤,刘博纯等[7]用补肾健骨汤治疗本病,总有效率达到70%。补肾阳类方药组成中多以鹿茸、淫羊藿、骨碎补、杜仲、巴戟天、肉苁蓉等温补肾阳,以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鹿角胶、龟板、鳖甲等滋补肝肾,外加少量补气活血药物, 如黄芪、白芍、当归、川芎、红花、牛膝等。全方温阳之 力强,同时滋阴、兼有活血,目的在于平补肾气,偏于温阳,有温通经络,运化填精之意。并且治疗时间长,提示要达到壮骨填精的效果必须经过阳化气、阴成形的骨骼修复阶段。2 肾阴虚型 肾阴虚型在临床亦属于常见类型,多见于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本型多兼有肝血不足。治疗方法重在滋肾填精,滋补肝肾,清热养阴为主。改善临床腰背酸痛,兼有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形体消瘦,溲黄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症状。赵刚等[8]认为肾阴虚是导致骨质疏松症,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由于肾阴亏虚,肾水不足不能制火,火热内盛,更耗肾中精气,导致肾无所充,其髓自虚而不养骨,形成骨质疏松,临床以用滋肾方加密钙息和盖尔奇D 治疗2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组雌激素水平和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孙湘[9]用加味左归丸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痛共90例,结果治疗组腰背痛症状改善相对较明显,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滋肾阴的方剂中多以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炙龟板、黄精、枸杞子、女贞子等滋阴补肾,配以少量温补肾阳和活血化瘀的药物如骨碎补、续断、补骨脂、淫羊藿、牡丹皮、丹参、牛膝、当归、三七等。方中药物组成以补阴为主,兼顾补肾阳和活血。其治法意义仍然以平补肾气为要,针对阴虚有热之临床症状,加用滋阴降火药物,为防止滋阴药物滋腻之性,加用养血活血药物,使补而不腻,防止助湿生热。3 肾精亏损型 肾精亏损型亦为临床常见,与肾阴虚型雷同但有区别,前者多见阴虚火旺,而本证则见于阴虚而阳气 — 5 9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