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市鲁迅中学高中拓研教案: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上海市鲁迅中学高中拓研教案: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上海市鲁迅中学高中拓研教案: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上海市鲁迅中学高中拓研教案: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教学目标[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2492026.html,]了解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教学方式多媒体展示、分析、讲解

教学过程[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2492026.html,]备注

一、车体设计原理

A:手把连接前轮的转向机制是轮轴的运用,一般女装车

手把大多比较宽,就是因为把“轮”的半径加大,可以更省力,

骑起来很优雅.

B:剎车把手是一个简单的杠杆,使用者用很小的力就可

对剎车片产生很大的压力.

C:前剎片是利用摩擦力使车轮减速,同时在接地点产生

向后的摩擦力来使车体减速.以前轮夹式剎车和传统后轮轴心

的盘式剎车来比较,对同样大小的剎车压力而言,前者因力臂

较长,会比后者有较大的力矩,效果较佳.

D:接地的轮胎也是靠摩擦力使车子前进,剎车也是同样

道理.

E:轮轴中央用滚珠轴承加黄油来减少摩擦,提高传动效

率.

F:踏板是轮轴的运用.

G:前后齿轮是利用链条传动的齿轮系统,因为前大后小,

所以费力而省时,可以把车子加速到很快.

H:后齿轮传动给后轮是一种作用力施在轴上的轮轴系

统.

I:有些座垫下方是以弹簧为避震器,是弹簧在日常生活

中除了做为弹簧秤外,另一大用途.

J:新型自行车有些装上油压避震器,是帕斯卡原理的运

用.

二、为何自行车刚骑动时手把会不自觉转动?[来源:学+科+网Z+X+X+K]

三、变速原理

四、剎车原理

(二)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一、力学知识

1.摩擦方面

2.压强方面

3.轮轴方面[来源:Z。xx。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2492026.html,]

4.杠杆方面:

5.惯性方面

6.能量转化方面[来源学科网]

7.声学方面[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e82492026.html,]

8.齿轮传动方面

二、热学知识

在夏天自行车轮胎内的气体不能充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爆胎,因为对于质量、体积一定的气体,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爆胎的情况.

三、光学知识[来源学科网ZXXK]

四、电学方面

作业:[来源:学#科#网]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测试英语试题

鲁迅中学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十一月测试卷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0% 1.A. Blueberry B. Apple pie C. Chocolate cake D . Strawberry 2.A. The movie will not be shown. B. They want to see the movie. C. All the ticket s were sold out. D. The movie is famous. 3.A. To the school. B. To his home C. To help the woman D. To the supermarket 4.A. Boring B. Entertaining C . Touching D. Encouraging 5.A. Teacher and student B. Husband and wife C . Boss and secretary D . Mother and son 6.A. In the restaurant B. In the hotel C . In the museum D. In the theater 7.A. 7: 30 B. 7: 45 C 7: A.5 D. 7: 00 8.A. She didn’t catch the bus B. She happened to meet a friend C. Something prevented her from catching the bus D. Her car broke down 9.A. Rich is the man’s cousin B. The man has graduated from technical school C. It’s hard to find a job D. Rick got a good job 10.A. Drive on through the night B. Check out of the motel. C. Cancel their motel reservation D. Stop driving for the rest of the day 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tion A5%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wo passages. Fill in the blanks to make the passage coherent. For the blanks with a given wo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 For the other blanks,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one proper word. Make sure that your answers are grammatically correct. As a student, I get so many assignments every day. I have to stay up late in order to finish all my homework. I used to complain about all this pressure (11) school with my classmates. We did not appreciate our teachers for their hard work. We only knew that we got a lot of homework. After a few months, we did not complain about homework anymore because we knew that our teachers worked (12) (hard) than we did. We had no right to complain. Sometimes, we said, “I didn’t go to bed until 12:00 o’clock last night. Now I just want to sleep.” Our teacher would answer us, “I go to bed at 1:00 a.m. every day.” Since we knew how hard teach ers work, we started to appreciate them. To give our thanks, we wrote a big card to the teachers (13) it was teachers’ day. When they got our card, they (14) (touch) because their students finally knew the

鲁迅中学时代回忆

鲁迅中学时代回忆 1.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3.青年应当天真烂漫。 4.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名言: 自杀是卑怯的行为。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 鲁迅作品:《伪自由书》文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二心集》文选《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 1、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解释: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 比喻有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培育出好的人才。鲁迅《未有天才之前》:“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

比花木还重要。” 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解释: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 指只要能对美好事物有一点好处,就乐于牺牲自己的利益。鲁迅《〈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贪图用力少,绍介多,有些不肯用尽呆力气的坏处,是自问恐怕也在所不免的。但也有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的近于不坏的意思。” 3、青年应当天真烂漫。 4、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解释:斗争需要继续,但牺牲是难免的,如果生存下来,学习与斗争都同样有必要加强。 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解释: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出自鲁迅的《自题小像》。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现归纳如下: 声的现象: 自行车车铃的把手经过手的拨动,带动了齿轮,齿轮使带有弹簧锤的轴旋转起来,弹簧锤敲打铃盖,车铃就叮铃响。拨动自行车的车铃能发声,是因为振动的物体能发声,用手按住铃盖,铃声振动停止。 光的现象: 自行车的尾灯的反射面由很多红色的立方体直角组,可以把照在尾灯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使车后各个方向上的人均能看到红色的光,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摩擦的现象: 1.车的前轴、中轴、后轴上装有滚动轴承及润滑油,车轮是圆形的,是为了减少摩擦。 2.车外胎、把手塑料套和脚踏板上都刻有花纹,车的把手上有凹槽,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3.若车铃不响,是因为轴与齿轮之间的咬合部分太涩了,加几滴油润滑,减小摩擦。 4.车把的塑料套紧套在车把套上,是为了增大与车把套的压力来增大摩擦。 5.刹车时,应用力捏车闸,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6.旋紧自行车各种紧固螺丝,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7.自行车的前轮为从动轮,摩擦力的方向向后,与运动的方向相反。后轮为主动轮,摩擦力的方向向前,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同。紧急刹车时,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 压强的现象: 1.自行车的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的压强。 2.脚蹬板很宽,也是为了增大与脚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脚部的压强。 3.用橡胶制成的车胎并且打足气,是为了通过减轻压力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同时通过弹力的作用可起缓冲作用。 4.给车胎打气时,越打越费力,车胎越硬,是因为越打里面的气体越多,里面的压强越大。 杠杆的现象: 1.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运动方向和平衡。 2.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比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3.支持人重和货重的杠杆──三角杠、货架、前叉、后三角杠:用以形成车重和承重。 4.中轴上的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因为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的半径。 5.自行车手把与前叉轴:组成省力轮轴,因为手握把外的半径大于前叉轴的半径。 6.自行车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组成费力轮轴,因为齿轮的半径小于后轮的半径。 电的现象: 自行车前轮旁边的照明灯能发光,因为内部有旋转磁极式发电机,圆形磁体的轴与前轮摩擦转动而产生感应电流。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而发光,把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起到会聚作用,增加灯的亮度。 热的问题: 1.夏天,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若停在烈日下,车胎会爆裂。因为在烈日下,车胎内的气温升高,压强增大,当压强增大到超过车胎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时,车胎会爆裂。 2.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不一会儿气筒壁就会热起来,是因为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气体内能传给筒壁,使筒壁温度升高。同时打气过程也是克服活塞和筒壁摩擦力做功过程,也使筒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上海市虹口区高中排行

上海市虹口区高中排行 上海市虹口区中学排行 1上海鲁迅中学 2虹口实验学校 3上海长青学校 4上海市复兴中学 5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一实验学校 6上海钟山高级中学 7上海市鲁迅初级中学 8上海市民办新北郊初级中学 9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外附中)10上海市长青学校 11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 12上海北郊高级中学 13民办新北郊中学 14上海钟山初级中学 15上海民办克勒外国语学校 16上海江湾高级中学 17北虹初级中学 18上海虹教附中 19上海市钟山初级中学

20上海迅行中学 21上海民办新江湾高级中学22上海五十二中学 23上海新市学校 24复兴高级中学 25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第一分26上海市迅行中学 27上海市鲁迅中学 28上海北虹中学 29上海新沪中学 30上海市第五中学

Word 是学生和职场人士最常用的一款办公软件之一,99.99%的人知道它,但其实,这个软件背后,还有一大批隐藏技能你不知道。掌握他们,你将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Tab+Enter,在编过号以后,会自动编号段落 Ctrl + D调出字体栏,配合Tab+Enter全键盘操作吧 Ctrl + L 左对齐, Ctrl + R 右对齐, Ctrl + E 居中 Ctrl + F查找, Ctrl + H 替换。然后关于替换,里面又大有学问! 有时候Word文档中有许多多余的空行需要删除,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完全可以用“查找替换”来轻松解决。打开“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对话框,把光标定位在“查找内容”输入框中,单击“高级”按钮,选择“特殊字符”中的“段落标记”两次,在输入框中会显示“^P^P”,然后在“替换为”输入框中用上面的方法插入一个“段落标记”(一个“^P”),再按下“全部替换”按钮。这样多余的空行就会被删除。 Ctrl + Z是撤销,那还原呢?就是Ctrl + Y,撤销上一步撤销! 比如我输入abc, 按一下F4, 就会自动再输入一遍abc

鲁迅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

鲁迅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 他是几十年来中国学生最痛恨的历史人物前三,是学校教室墙壁上的刷屏之王,是语文课本里永远的戏霸,是各种书店里的镇店之宝。 同时,他是所有政治领袖各类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之一,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一百多年来的头号扛把子。 他还是中国媒体的话题之王,中国文化影视学术界的超级IP,靠骂他出名的人排成串,而靠研究他吃饭的有2万人之多。 这么说吧,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有关读书,你就绕不开这位先生。 众所周知,书单君的本职工作,也是写东西。虽然这位老先生在书单君最需要长身体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期摧残了我那么久,可是,摸着良心说话,今天我还能够靠着一点码字的基本功生存在这个世界,老先生功莫大焉。 在这个晴朗的秋日,书单君再也不能装作看不见,偷偷避开这位大神了。因为今天就是老先生的生日(9月25日),而下个月,马上就是他逝世八十周年纪念日(10月19日)。 不过,书单君不想谈他的文章、思想,相信大家对这些早就看腻了。 我想说的是,我们对鲁迅的遗产太过了解,以至于忘记了真去了解这个人。在生活中,若想要跟一个人做朋友,肯定不能只是仰慕他的文字,你还要知道他的其他方方面面,那才是了解一个立体的丰满的人。 所以,我想和“书米”们分享的,是真实世界里的鲁迅,是那个杂七杂八的鲁迅,是那个好玩儿有趣,七情六欲甚至远高于一般人的鲁迅。 看完之后,你会不会也像我一样感叹一句,哦,原来你居然是这样的鲁迅呀。

谈起鲁迅,印象中,他应该是这样儿的: 老先生须发直立、横眉怒目的头像,简直是晚近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之一。 可是,至少有不下十个他的朋友回忆说,真实的鲁迅并不严肃,甚至是一个大逗逼。老先生去朋友家玩儿,兴致一好,就在地板上打旋子,同时还乐不可支,严重话痨(那画面太美),要知道,他当时可是五十多岁的人。 所以,真实的鲁迅应该是这样的吧。

上海市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65070

直线运动 知识点拨: 1.质点 用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的几何点来代替物体。这个点叫质点。一个实际的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处理的两个基本原则:(1)做平动的物体。(2)物体的几何尺寸相对研究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2.位置、路程和位移 (1)位置:质点在空间所对应的点。 (2)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 (3)位移:质点运动位置的变化,即运动质点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是矢量。 3.时刻和时间

(1) 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确定的点。如“3秒末”和“4秒 初”就属于同一时刻。 (2) 时间:是时间轴上的一段间隔,即是时间轴上两个不同的时刻 之差。21t t t =- 4.平均速度、速度和速率 (1) 平均速度(v ):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 = s t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s 的方向相同。在S - t 图 中是割线的斜率。 (2) 瞬时速度(v ):当平均速度中的Δt →0时, s t ??趋近一个确定的值。它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运动方向。在S - t 图中是切线的斜率。 (3) 速率:速度的大小。它是标量。 5.加速度

描写速度变化的快慢。它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变化所用的时间之比值,即: a = t v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 与速度方向一致时,质点作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质点作减速运动。 6.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点: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1)基本公式: S = v o t + 12 a t 2 v t = v 0 + a t (2)导出公式: ① v t 2 - v 02 = 2aS ② S =v t t - 1 2 a t 2 ③ v =S t =02 t v v +

课题: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课题: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教学目标: 1、“物理学就在你身边”的主题探究活动 2、让学生对自行车进行观察,描述其构造。说明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比较系统地写出调查报告。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辨别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5.通过成果展示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具准备:自行车一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出示一辆自行车,交代本节课的任务:“物理学就在你身边”的主题探究——探究自行车的物理知识成果展示。 三、自行车各部件名称的认识。(由学生完成,对照自行车上讲台说明。) 四.、研究自行车的物理知识: 每一子课题研究组派出一位同学,,代表本组公布探究结果。结果公布之后,请全体同学评议,并提出质疑,让其答辩,也可作适当补充, 老师作适当指导、点评。 附参考资料: 一、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方法的应用: 1、增大摩擦的方法的运用: 许多部件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如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 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用力刹车,刹车橡皮紧压钢圈,用以增大刹车橡皮对钢圈的压力,以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刹车过程开始与钢圈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最后是静摩擦. 变滚动为滑动增大摩擦:刹车过程中,车轮从纯滚动变为滑滚结合的运动,车轮与地面摩擦力增大 2、减小摩擦的方法的运用:

变滑动为滚动:自行车的各轮轴均采用滚珠轴承,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有害摩擦. 加润滑油:在自行车滚动轴承处以及其他运动部分,定时加润滑油减小有害摩擦,防止这些部件磨损过快. 车胎注入一定气体:其目的一方面能使自行车有一定弹性,减少往径向颠簸对车圈的冲击,另一方面,能在自行车负载情况下,减小路面同车胎的摩擦力. 3、压强知识的运用: 座垫、按钮扳手、蹬板等处,适当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压强,使骑车人行驶时操作舒适,给自行车胎打气应适量,以防压强过大或热膨胀引起内胎爆裂. 4、力的知识的运用: 骑自行车时,地面给后轮(驱动轮)静摩擦力向前,前轮(从动轮)受到地面摩擦力向后. 拐弯时,人和车身一起倾斜一个角度,这时轮胎受带一个沿半径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它作为向心力,因为地面对车的作用力与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人和车一起倾斜,快速骑车时,用躬身以减小阻力,要减速时特意挺直身体以增大阻力. 5、惯性知识的运用: 在平路上骑车,使劲蹬几下以后不再蹬脚踏板,自行车还能行驶一段距离.下坡或高速行驶时,不能单独用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 6、简单机械知识的运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把、连杆和刹车皮由一系列省力杠杆组成,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自行车还使用了轮轴,如链轮压盘与脚蹬、后轮与飞轮、车把与转向龙头。其中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轮盘),被动齿轮(又称飞轮),链条及变速器等,齿轮比与传动比关系看自行车的使用效率. 7、功能知识的运用: 功的原理:人们在骑车上陡坡时,常行"S"形路线,可以省力,但却费距离. 机械能相互转化:骑车上坡时,人们往往要用力蹬车,这里是动能转化为势能;而骑车下坡,不用蹬车,车速也越来越快,这里为势能转化为动能. 能量转换:人们骑车通过"V"形地时,从其中一顶点出发,利用惯性顺坡滑行,自行车并不能爬上另一坡同样高的顶点.这一过程不仅有势能变动能又变为势能的

钱理群:中学时代怎样与鲁迅相遇

钱理群:中学时代怎样与鲁迅相遇钱理群:中学时代怎样与鲁迅相遇,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遗产。但鲁迅自己说过: “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这说明不是所有鲁迅的作品都适合中学生读,必须有所选择。在我看来,鲁迅这样的经典作家的作品,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学生一次性读懂,完全理解的,而是要“有所懂,也有所不懂”。因为鲁迅作品是要终生读,而且是常读常新的,因此中学阶段读鲁迅,主要是懂得一个大意,能够有点了解,有点感悟,这就够了。而且我们对中学生的理解力、感悟力的估计常常是偏低的,特别是今天的孩子,他们的社会接触,以及他们的视野,比我们自己童年时要开阔得多,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也远远比我们成年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关键还是我们如何去引导。 引导中学生读鲁迅要抓两头,一是鲁迅思想与作品的实际与实质,一是中学生智力发育的特点与生命成长的内在欲求,力图在“相信鲁迅其人其文的魅力”与“相信中学生经过引导能够与鲁迅相通”这两个基本信念上,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 引导中学生读鲁迅,应该是一种与鲁迅相遇的“过程性”阅读——先“感受鲁迅”,再“阅读鲁迅”,又“研究鲁迅”,最后自己“言说鲁迅”,使中学生与鲁迅发生逐渐深入的关系。 感受鲁迅首先要面对一个现实:中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及其他途径,已经有了对鲁迅的“前理解”,这些理解有的有助于学生接近鲁迅,有的则使学生对鲁迅“望而生畏”,因而远离、甚至拒绝鲁迅。如何使中学生对鲁迅产生亲切感,愿意接近他,使“(老师)要我读(鲁迅)”变成“我(自己)要读”,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感受鲁迅,就是把鲁迅看作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寻找生命的共通点,并思

上海市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直线运动 知识点拨: 1. 质点 用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的几何点来代替物体。这个点叫质点。一个实际的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处理的两个基本原则:(1)做平动的物体。(2)物体的几何尺寸相对研究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2. 位置、路程和位移 (1) 位置:质点在空间所对应的点。 (2) 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 (3) 位移:质点运动位置的变化,即运动质点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 向线段。它是矢量。 3. 时刻和时间 (1) 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确定的点。如“3秒末”和“4秒初”就 属于同一时刻。 (2) 时间:是时间轴上的一段间隔,即是时间轴上两个不同的时刻之差。 21t t t =- 4. 平均速度、速度和速率 (1) 平均速度(v ):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 = s t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s 的方向相同。在S - t 图中是割线的斜率。 (2) 瞬时速度(v ):当平均速度中的Δt →0时,s t ??趋近一个确定的值。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运动方向。在S - t 图中是切线的斜率。 (3) 速率:速度的大小。它是标量。 5. 加速度 描写速度变化的快慢。它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变化所用的时间之比值,即:

a =t v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 方向一致时,质点作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质点作减速运动。 6.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点: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1)基本公式: S = t + 12 a t2 = v0 + a t (2)导出公式: ① 2 - v02 = 2 ② S t - a t2 ③ v == 2 t v v + ④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Ⅱ-S Ⅰ=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可导出: - =(M -N) ⑤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⑥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注: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2 < 2 ⑦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内的位移之比为: S Ⅰ:S Ⅱ:S Ⅲ:……: = 1:3:5……:(21); 1、 2、3、…… ⑧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t Ⅰ:t Ⅱ:t Ⅲ:…:=1:( )21-:()23-……(n n --1); 1、2、3、 7.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

上海市鲁迅中学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等级班测试试题一(含解析)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等级班测试试题一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新航路开辟的最大意义。所以“分水岭”的含义是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 美洲 B. 非洲 C. 亚洲 D. 大洋洲 【答案】C 【解析】 在葡萄牙人沿着非洲海岸探索航行的同时,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坚信地圆说,认为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也一定能到达中国和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横渡茫茫的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了陆地,他以为这里就是印度。 3.1522年9月6日,西班牙国王举行褒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给远航归来的勇士,他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以下属于这次远航经历的是 A. 第一次横跨大西洋到达美洲

B. 第一次到达非洲最南端 C. 第一次经印度洋到达印度 D. 第一次由大西洋经太平洋印度洋回到大西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班牙国王举行褒奖仪式”“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可知,材料内容指的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由大西洋经太平洋印度洋回到大西洋,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横跨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是哥伦布,故A选项错误;第一次到达非洲最南端的是迪亚士,材料内容指的是麦哲伦,故B选项错误;第一次经印度洋到达印度的是达·伽马,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4.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 B. 亚洲、非洲、美洲的黄金储量丰富 C. 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D. 欧洲人聚敛财富的强烈要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问题,所以排除A项。B项内容与材料不符合,所以排除B 项。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实质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不是为了聚敛财富,所以排除D项,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5. 有学者认为,15世纪欧洲的绘画把人放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它严格按照物理学规律来绘画,肯定自然主义,反对中世纪的象征主义,为近代科学创造了一个理论前提。该观点 A. 描绘了艺术与科学的必然关系 B. 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

鲁迅作品读后感2000字

鲁迅作品读后感2000字 鲁迅作品读后感2000字(一) 《呐喊》正如书名,是鲁迅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为了民族为了人民,发出的最深沉的呐喊疾呼。 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其中《狂人日记》是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人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痛失独子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的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写作风格显示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愤恨。精炼而写实的艺术显示了作者写作手法的纯熟。洗练而朴实的笔精彩的勾勒了一幅小镇风俗画,而人物的刻画与对话的描写,更难有一字更改,实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

左右,作品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本篇的写作特点,一是运用对比手法,将车夫和“我” 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显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车夫的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这种对比的妙处在于以间接而含蓄的笔墨突出劳动者的朴实无私。在表现形式上,本篇好似一篇速写画,又近于当代的“小小说”,短小精悍,清新可人而意味深长;情节真实可信,成为现代小说中传颂最广的名篇之一。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 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

上海市鲁迅中学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第4课 阿房宫赋 第3课时 教案

《阿房宫赋》教案 王情 一、教学目标: 1、赏析文章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夸张、铺陈等艺术手法,体会“赋”的文体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表达的骄奢淫逸必然亡国的深刻道理。 二、教学重点: 体会“赋”的文体特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作者表达的骄奢淫逸必然亡国的深刻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三段 昨天上课我们把第三段的字词梳理完了,回顾一下第三段讲了什么内容。第三段以“嗟乎”引发感叹,极写秦统治者“爱纷奢”。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一句总起之后,连写了六句排比句,我们一起把这六句排比句读一下,然后详细分析一下它们要表达的内容。“使负栋之柱”预备起!大家看一下这六个句子,从修辞手法上看,除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之外,它们还有没有用到其他的修辞手法? 学生预设:夸张。 教师预设:这六句句子是如何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它的好处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先看前两句,负栋之柱和架梁之椽比农田里的农夫和织布机上的工女都要多,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农夫和工女来作为比较对象呢?同学们学历史应该知道,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男子耕田、女子织布是古代社会最普遍的现象。文中说,做阿房宫房屋主要支撑部分的“柱”和“椽”,比耕田的农夫和织布的女子都多,很明显是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为了表现阿房宫内建筑多,阿房宫面积广大。夸张的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呢?让所描写的对象或叙述的事件,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再看三四句,它们是如何体现夸张修辞手法的?请大家思考一下,我请同学来说。 要堆成露天的谷仓,需要多少颗谷粒?要做成一件衣服,需要多少缕丝线呢?阿房宫建筑上突出的钉头和参差的瓦缝,竟然比比露天谷仓里一粒粒的谷粒、比构成衣服的一缕缕的线条还要多。参差的瓦缝,与上文中“各抱地势”相呼应,建筑物高高低低,随地形而建,因而出现了参差的瓦缝。这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明了阿房宫内部建筑之多,之密集。 我们看最后两句。如果说前两句是从阿房宫建筑物内部构造材料上来作比较,那么三四句将视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力 1.1力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1.2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1.3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1.4摩擦力

自行车中的力学原理

自行车中的力学原理 00班王高旻 PB05000608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它的出现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最早的自行车是由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的,它没有传动系统,靠两脚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达到时速20公里。后来苏格兰人皮埃尔发明了前轮带脚蹬的自行车。第一辆现代意义的自行车出现在19世纪末的英国,后由传教士带入中国。据统计目前中国有大约五亿辆自行车。 左图为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1:前轮 2:辐条 3:花鼓 4: 前叉 5:前刹 6:钢索 7: 刹车及变速把手 8:车把 9:竖杆 10:车架 11:前变 速 12:车座杆 13:车座 14:后刹 15:货架 16:飞 轮 17:反光镜 18:后轮 19:后变速 20:脚撑 21: 气门 22:后轮 23:链条24: 轮盘 25:脚踏 26:曲柄*几个重要的概念: 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轮盘)、被动齿轮(飞轮)、链条及变速器。 齿轮比:主动齿轮(轮盘)与被动齿轮(飞轮)的齿数之比; 传动比:齿轮比乘以后轮的直径; 传动行程:传动比再乘以圆周率即为传动行程,即每蹬踏一周单车前进 的距离。 *自行车运动力学 自行车运动是一种半机械化运动。人们应掌握一定的机械原理和力学知识,有效地利用传动速比,合理掌握运动强度,巧妙节省体能消耗,从而以充沛的体力,达到高效的运动 ·自行车传动 自行车是传动式机械,它的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被动齿轮、链条及变速器等。齿轮比与传动比关系着自行车的使用效率。后轮运转实质在于:在链条传动下的飞轮带动后轮转动,飞轮与后轮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后轮半径远大于齿轮半径,由线速度增大,提高了车速。 齿轮比:主动轮对被动轮的齿数之比为齿轮比。如果两个齿轮的齿数相同,那末踏蹬一周,两个齿轮和后轮都各旋转一周。假如主动齿轮的齿数大于被动齿轮的齿数,那么每踏蹬一周,被动齿轮转的圈数就大于一周多,速度加大。因此,齿轮比与主动轮的齿数成正比,与被动齿轮的齿数成反比。 以g代表齿轮比,c代表主动齿轮的齿数,f代表被动齿轮的齿数,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即:g=c/f 例如:赛车轮盘为49齿,飞轮为14齿,即可求出齿轮比为: g=c/f=49/14=3.5 也就是说蹬踏轮盘一周,飞轮转三周半。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的教学设计

自行车的物理知识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用重力、压强的公式实行计算。 2、知道力的概念、力和运动的关系、简单机械等力学知识。 3、学生通过探究对力学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理顺知识结构使之形成系统化。 4、学生通过探究学会使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 5、通过探究、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水平。 6、通过自行车的探究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二、教学重点 1、会用重力、压强的公式实行计算。 2、知道力的概念、力和运动的关系、简单机械等力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自行车放在讲台上,(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提出问题:“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它身上有哪些物理知识是大家学过? (二)分组探究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后回答。 生1上台演示,边骑自行车边说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生2上台,指出轮胎、车把套、刹车块、脚踏板有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水准来增大摩擦;车轴处装有轴承,里面有滚珠,滚动代替滑动能够减小摩擦,车轴处加油减小接触面的粗糙水准来减小摩擦。 生3:自行车的车胎上刻有载重量,明确告诉人们:不能超载,如车载过量,车胎受力面积不变,则车胎受到太大的压强将被压破. 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时感到较舒适. 生4:人们在骑自行车上较陡的坡时,往往走"S"形路线,这是根据功的原理.如图,坡长相当于斜面长,坡高相当于斜面高,根据功的原理:W1=W2,即FL=Gh,亦可写作:,可看出,斜面长L是斜面高h的几倍,所用的力F就是重力G的几分之一,所以,在高度h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走"S"形路线是为了增大斜面长,从而能顺利上坡. 生5:自行车高速行驶特别是下坡时,不能单独用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其原因是:前闸刹车,前轮被迫静止,而作为驱动轮的后轮车架和骑车人因为惯性还要保持原有的高速运动的趋势,这时就会以前轮与地面接触处为支点,向前翻转,造成翻车事故. 生6: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刹车皮的拉力.另外,链轮牙盘与脚蹬,后轮与飞轮,车龙头与转轴等都是轮轴,利用它们能够省力.

上海市鲁迅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鲁迅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迫使其成为雇佣劳动者的资本原始积累,这一过程典型地体现在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英国 D. 意大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英国圈地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一过程典型地体现在英国的圈地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把土地上的劳动者赶走,迫使他们成为雇佣劳动者,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也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下列属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是 A. 开设工厂 B.投资银行 C. 手工工场 D. 采用黑奴【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C项正确;开设工厂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的觉形式,开设银行是投资,采用黑奴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1558—1603年英国处于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之下,当时英国的国家政治体制被定义为 A. 封建等级制 B. 等级君主制 C. 君主专制 D. 君主立宪制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国家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C项正确;封建等级是8—11世纪时期的英国国家政体,等级君主制是12—15世纪,16世纪英国的君主专制政体逐步建立,1689年开始,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4.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A.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B. 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C. 造船、航海技术发达 D. 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追求货币和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观动力,不是客观条件,D项错误,符合题意,其它ABC三项均为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不符合题意。 5. 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史学界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或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和观点的是 A. 发现了“新大陆” B. 开辟了“新航路” C. 找到了“无主地” D. 证实了“地圆学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对欧洲殖民主义者而言,美洲是美洲是““无主无主””土地,他们最先土地,他们最先“发现了”美洲,自然成为这块所谓美洲,自然成为这块所谓新土地的主人,故C项正确;AB项是全球史观;D项从地理学方面。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评价 6.“人类将自己智慧与才华创造的一切,都看作是上帝的恩赐”,这种观念最初受到冲击,主要始于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