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材料

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材料

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材料
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材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材料

1、通过钻探,可以探索到地球内部有什么?

答:煤、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锌矿、水、无机盐等。

2、科学家是怎样利用地震波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究的?

答: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用仪器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推知地下物质特状态和分布情况了。

3、科学家是怎样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

答: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钻探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

4、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几层?每层各有什么组成?

答: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层,地球最外面一层是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它的下面是地幔,主要有(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它的核心部分叫地核,主要有(铁)和(镍)组成。

5、写出你研究火山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2.往洞里倒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溢出来了。实验结论:岩石受热形成岩浆,在薄弱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6、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融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7、说出火山的利弊。

答:火山喷发造成空气污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但火山喷发过后,能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8、说出我国两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

答:1976 年7 月28 日 3 时42 分河北省唐山市,造成24.2 万人死亡。2008 年5 月12 日14 时28 分,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 级强烈地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往现场指挥救灾。

9、汶川大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试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

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断裂,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震动,这就是地震。

10、地震发生前有什么异常现象?

答:地下水位突然改变,动物惊恐不安等。

11、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办?

答: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用坐垫等较软物品保护好头部。12、火山、地震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火山是(岩浆)喷出地面形成的,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产生的。但都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13、请你写出制作卵石的过程。

答: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放入成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用力摇晃。过一段时间后,碎砖块没了棱角,变成了圆形的。

14、自然界的卵石怎样形成的?

答: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滚落到上游河道中,在水流的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水流冲击和相互摩擦形成的。

15、温度会对岩石造成破坏吗?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

实验过程:1.用燃烧钳夹紧岩石,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2.加热岩石后马上放入水中,反复几次。

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往下掉碎屑。

实验结果:岩石在温度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

16、什么叫风化?

答:位于地球表面或接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17、什么叫矿产?

答: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成为矿产。

18、常见的矿物油那些?

答:常见的有(硫磺)(石墨)(石英)(滑石)(黄铁矿)(斜长石)(方解石)(金刚石)(金刚石)等。

19、请你举出三种能源矿产,五种金属矿产,三种非金属矿产。

答: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铁)(铝),非金属矿产有(石英)(石膏)(滑石)。

20、煤是怎样形成的?

答:很早很早以前,地球上的植物被埋入地下,由于巨大压力和适宜温度的作用,逐渐变为煤。

21、煤有哪些用途?

答:作燃料,制燃料,制药,制杀虫剂,制消毒剂。

22、我们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

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

23、什么叫化石?

答: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

24、说出京杭大运河的起止、长度和流经的河流。

答:中国古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州区北关)全长(1794)千米,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25、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答:有力的方面:植树种草,兴修水利,整平土地。

不利方面:乱开荒山,过度放牧,毁林开荒。

26、提出保护地表的合理化建议。

答:1.停止毁林开荒。2.恢复天然草场。3.不能过量抽取地下水。4.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法》,合理开采资源。

27、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你从固体,液体,气体三个方面各举一个实例。答:1.敲击音叉听到嗡嗡声,固体振动发声。2.气球放气发出噗噗声,气流振动发声。3.用杯子向水槽中倒水,听到水声,液体振动发声。

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8、生活中人们为了控制声音大小采取了哪些方法?

答:1.采用消音器减小声音。如,汽车,摩托车,无声手枪。2.采用共鸣腔增大声音。如,吉他,二胡等。

29、你是怎样通过实验探究谁能传播声音的?

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细绳。

实验过程:1.把闹钟放到空气中。2.把耳朵贴到桌面上,轻轻的挠桌腿。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里。

实验现象:都能听到声音。

实验结论:(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

30、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答: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一圈一圈地向周围扩散,并逐渐消失。

31、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设计实验探究。

答: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里,开始能听到声音。用抽气机往外不停地抽空气,声音越来越小。空气抽没了,声音听不到了。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2、写出你制作简易电话的步骤。

答:在纸杯底上打孔,穿线,打结,拉紧,通话。

33、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否听到声音?

答: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任何工具,听不到声音。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34、耳朵分哪几部分?

答: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和(内耳)两部分。

35、人耳的三部分各有哪些器官?

答: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组成,内耳由(耳蜗)构成,直接与听神经相连的是(耳蜗)。

36、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7、怎样保护我们的听力?

答:一是尽量避开噪声,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三是听到巨大的响声是要张口。四是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五是不要让污水进入外耳道。38、声音的大小是有什么决定的?

答:它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39、音调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它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频率)越慢,音调越高。

40、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是多少赫兹?

答: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 赫兹之间。

41、什么是超声波?有什么用途?

答:振动频率在20000 赫兹以上的的声波叫超声波。医院用超声波探测病灶,潜水艇用超声波导航。

42、什么是次声波?

答:振动频率在20 赫兹以下的的声波叫次声波。用于军事领域,定向导航等。

43、污染环境的四大公还是什么?

答:污水、废气、垃圾、噪声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44、噪声有哪些危害?

答:1.噪声会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妨碍休息和睡眠,造成听力降低,引发心情烦躁。

45、怎样从我做起降低噪声?写一份倡议书。

答:同学们,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我们在学校里必须做到:1.轻声关门;

2.在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

3.楼道里放轻脚步;

4.校园里少放高音喇叭。请同学们互相监督吧。

46、声音有哪几种?

答: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47、降低噪声的材料有何特点?

答:特点是松软、有孔、粗糙、密度小。

48、什么叫星座?

答: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为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 个星座。

49、写出秋季在北天星空的六个星座。

答: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仙女座,织女,英仙座。

50、写出秋季南天星空的六个星座。

答:天箭,天炉,天蝎,飞马,山羊,双鱼,鲸鱼。

51、仙后座是怎样的一个星座?

答: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组成一个M 或W 形,好像一个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52、大熊座是怎样的一个星座?

答:大熊座是北天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俗称勺子星。

53、猎户座是怎样的一个星座?

答:在冬季的上半夜,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星座是(猎户座)

54、北极星和勺子星分别属于什么星座?

答: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勺子星属于(大熊座)。

55、为什么不同时刻、不同季节会看到一些不同星座?

答:不同时刻看到不同星座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不同季节看到不同星座是地球的(公转)形成的。

56、你是怎样探究木头特点的?得出什么结论?

答:1.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木材(有花纹)。2.用点燃的酒精灯烧,发现大部分木材(易燃烧)。3.用小刀刻木材,发现木材(有软有硬)。4.把木材放入水中,发现(有沉有浮)。5.把木材放入水中,发现体积膨胀,说明木材具(有吸水性)。6.把木材接入电路中,发现湿导电,干不导电。

57、什么是天然材料?

答:非人工合成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如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

58、什么是人造材料?

答:人工合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如塑料,人造革,人造纤维。

59、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把字写在哪里?

答: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刻在竹简木简上。

60、什么叫蔡侯纸?

答: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61、汉代造纸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答:碎料—洗料—煮料—捣浆—筛捞—摊平—晾晒。

6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纸的意义是什么?

答: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纸,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及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世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6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答: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64、我国的造纸术分别是什么时间传到世界各地的?

答:公元三世纪传到朝鲜。公元七世纪传到日本。八世纪传到阿拉伯。十二世纪传到欧洲。

65、请你写一份倡导同学们节约纸张的倡议书。

答:同学们,造纸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和柴草,消耗大量的电能,还要排出大量的污水。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能源,就是节约资源,就是保护环境。请同学们节约每一张纸吧!

66、你是怎样探究陶瓷特点的?获得了什么结论?

答:1.用小锤砸陶瓷,陶瓷碎了。说明陶瓷具有易(碎)的特点。用镊子夹住陶瓷片酒精灯上烧,不变形,说明陶瓷(耐高温)。用小刀刻划陶瓷无痕迹,发现陶瓷很(坚硬)。把陶瓷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陶瓷(绝缘)。把硫酸

滴在陶瓷上无变化,说明陶瓷(耐腐蚀)

67、你是怎样探究金属特点的?获得了什么结论?

答:1.把金属用砂纸打磨后,能发光说明金属具有(光泽)。2.金属丝在铁锤的击打下会变长展宽。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3.把金属勺头放入热水中,不长时间,勺把就热了,说明金属(能传热)。4.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亮,说明金属(能导电)。

68、金属从那里来?

答:一是开采金属矿,冶炼提取而来。二是回收废金属,冶炼加工而来。

69、材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答:材料的使用是把双刃剑,例如,煤、石油的燃烧给我们带来能量,却污染了空气。塑料的使用方便了生活却污染了环境。

70、比较玻璃和塑料的特点。

答:玻璃比塑料重、透明度好、易碎、不易燃烧。

71、限塑令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的塑料购物袋。二、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三、加强对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四、提高废塑料袋的回收利用水平。

72、为什么说秸秆餐具绿色环保的餐具?

答:因为这种餐具入土即肥料,入水为鱼饲料,弃之路旁化为乌有。

73、什么是蒸发?

答: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的现象叫做蒸发。

74、水蒸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75、水蒸发得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与水的温度、表面积、上方空气的流动有关。

76、用棉纱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住,沾上水。温度计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答:观察到温度计的温度在逐渐降低。说明水在蒸发时吸热。

77、怎样加快蒸发?

答:1.提高水的温度。2.增大蒸发面积。3.加快空气流动。

78、举例说明水的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答:有利方面:晾衣服,晒粮食,海水晒盐。不利方面:造成干旱。

79、刚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为什么身上会感到冷?

答:因为水蒸发时吸热,带走了身上的热量。

80、什么是沸腾?

答: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汽,整个液体迅速汽化。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81、什么叫沸点?

答:液体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沿海地区沸点是100℃。

82、在喜马拉雅山和青岛烧水,沸腾时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

答:不一样。因为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压力小,沸点低于100℃就沸腾。青岛是沿海城市,海拔低,空气稠密,大气压力大,沸点等于100℃。83、蒸发和沸腾有什么区别?

答:液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沸腾必须达到沸点才能发生。84、对着镜子哈气,有什么现象?这是为什么?

答:镜子表面会模糊不清。原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

85、什么是凝结?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为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86、说出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答;1.初冬早晨门窗玻璃上的水珠。2.浴室顶上的水珠。3.秋天草叶上的水珠。87、冬季怎样防止汽车玻璃内壁上出现水珠?

答:在;汽车内壁上贴隔热膜。

88、写出你制造雨的过程。

答: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三角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把碟子放在烧杯口上。碟子下面滴下的水滴就是雨。

89、请你写出制造露的过程。

答:用干毛巾将较大的不锈钢杯外表面擦干净,然后碎冰块倒入杯内再掺入适量的冷水。静置一段时间,杯壁外挂满了小水珠,这就是露。

90、写出你制造霜的过程:

实验材料:冰、水、食盐、深色搪瓷杯。

实验步骤:1.擦净杯外壁上的水。先倒半杯冷水,再加适量的冰块 2.在冰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静置一段时间。

实验现象:杯的外壁上出现一层白色粉末。

实验结论:水蒸气温度降到0 摄氏度以下就形成霜。

91、写出你制造雾的过程。

答:在广口瓶里倒入少量不冒白气的的温水。用一块冰接近瓶口,出现的白气就是雾。

92、水在自然界有哪三种不同的形态?

答:水在自然界有冰、水、水蒸气三种不同的形态。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温度的变化。

93、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答:空中的水蒸气遇到高于0℃的气温凝结成小水滴聚集落下形成雨。

空中的水蒸气遇到低于0℃凝结成小冰晶聚集落下形成雪。

94、阳光下冰雪融化时,人们为什么感到比下雪时冷?

答:固态的雪融化为液态的水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气温降低。因而人们感到比下雪时冷。

95、水在自然界里不停地循环,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

答?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速度是一定的。当需要大于供给时,就必须节约用水。

96、什么是人工降雨?

答:在空中喷洒制冷剂,使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雨,这就是人工在空中喷洒制冷剂,在空中喷洒制冷剂降雨。

97、29 届奥运会期间气象部门是怎样驱雨的?

答:在目标区的上风口60 公里处进行人工降雨。让雨提前下。

98、气温逐年升高,地球上的冰雪都融化了会怎样?

答: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100 米。沿海城乡被淹没。洪水泛滥,陆地变水泽,桑田变沧海。办法是停止排放温室气体。

六、观察实验。

1、下面是给水加热沸腾的实验,填出仪器的名称。

答:从上到下仪器名称分别是:温度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

2、水开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读数有没有变化?答:温度计读数不变。

3、此时,如果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

答:温度计读数暂时不变;停止加热时间越长,温度下降越大。

七、解决问题: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试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原因。

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小学科学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不需要阳光,土壤。 2.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生物和环境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5.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7.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8.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9.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0.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像动物的眼睛、金子、钻石、月亮都不是光源,相当于镜子。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4.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5.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6.古代的人利用日影变化规律来计时,如日晷、圭表,就是太阳钟。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8.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0.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1.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2.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3.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4.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5.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6.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7.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考卷

五年级科学(上)期末卷(一)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填空:(3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_。 7、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8、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_ ______的运动有关。 9、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 ______。 10、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1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常见的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判断:(20分) 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 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6、光的多少与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7、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8、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9、所有的光源在发光时都会发热。() 10、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三、选择题:(15分) 1、()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 B、黄金 C、土壤 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完整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发芽先看到种皮胀大,然后先长根,再长出叶。根会朝有水的方向生长。 3.植物的生长必要的条件: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9.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10.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2.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植物的根会朝向有水的地方生长;植物的茎和叶会朝向 有光的地方生长;植物的叶子会根据环境中水分的多少发生形态的变化等,以上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很好的实例。 13.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4.当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5.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第二单元光和影 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2.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点亮的白炽灯、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3.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

科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科学》五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 3、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6、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8、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9、会根据要求正确写出食物链 问题: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在“水稻田鼠蛇老鹰”这条食物链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

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他三者会出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 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长短)、(方向)都要发生变化。一天中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3、光是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挡光物会有影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 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吸热快。 7、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 8、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9、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 问题:1、你能想办法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吗?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科学概念)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一、植物的发芽、生长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而生长必需阳光。 ◆总之,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二、动物的生存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三、生物生存的关系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生物的生存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食物链中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也就是说,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池塘里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池塘里有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为了让各种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能画出) ◆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的交换关系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 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3、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4、(1)食物链的举例。 答:①草→兔子→鹰 ②蔷薇→蚜虫→瓢虫→小鸟 ③落叶→蚯蚓→小鸟 ④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 ⑤水稻→田鼠→黄鼠狼→老鹰 (2)写出水田中的3条食物链。 老鹰狗尾草水稻小鸟老鼠蝗虫蛇 ①狗尾草→老鼠→蛇→老鹰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③水稻→老鼠→蛇→老鹰 5、自然保护区。

五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1、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三种土壤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三种土壤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除了渗水性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6、适合在沙质土中生长的有黄豆、西瓜,适合在黏质土中生长的有苦菜花、芦苇,适合在壤土中生长的有小麦、玉米、凤仙花、西红柿、白菜。 7、“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8、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在对比试验中,只有一个条件改变,其他条件相同。 9、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有:水、阳光、温度、空气、肥料等。 10、怎样可以使植物生长的更好? 答:①适量浇水②除草③捉虫④施肥⑤松土⑥间苗⑦给攀援植物搭架。 11、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这类植物的特点是吸收光的能力特别强,能在很弱的阳光下正常生长。如半夏、苔藓;喜阳植物有樟树。 12、根据植物根的不同分类标准把根分为:直根如芹菜、白菜、须根如葱、蒜、贮藏根如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等 13、植物的茎与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芽,节是指茎上长叶的地方。例如姜、藕、马铃薯是茎;甘薯、萝卜是根。 14、根有什么特点? 答:①根都有根尖、根毛②都向下生长③都长在地下。 15、根有什么作用? 答:①固定植物②吸收输送水和无机盐③贮存营养物质④少数植物的根可以繁殖。 16、茎有什么作用? 答:①输导②支持③少数的植物的茎可以繁殖④储藏营养。 17、三种动物的牙齿和爪的特点及捕食的好处。 18 Array、有些 动物只 以植物 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如马、牛、羊、蝗虫等;有些动物以其它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如虎、狼、蛇、青蛙等;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叫杂食性动物如猫、狗、蚂蚁、麻雀、老鼠等。 19、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他们的生存也需要我们人类的关爱。 20、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答:①不在草场或森林里乱倒垃圾②不乱砍滥伐③不随意在草场开荒种田④退耕还林。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又有很多收获,也有一些自己并不满意的环节。现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教材,我是积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杂志,更新观念,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的各种各种能力。 二、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为工作指明方向。 有人觉得教学计划是花架子,是让学校领导看的,我还是不太同意。如果随随便便写一个计划,肯定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如果是悉心制定的计划,价值就太多了。在教学工作进行之前己对全册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对重、难点比较清楚,对学生上学期和现在存在的问题认识清晰,在教学中能把握先机,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在每次单元考试或作业中,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科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科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尽量降 低教学目标。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深入浅出地分析,力求100%的学生理解,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科学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时间,多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平时科学试题中常出现科学探究内容,这对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科学总复习五(上)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温度)、(水)、(光)。 2、各种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的植物生长的(环境不同),(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是植物生长必备的条件。 3、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5、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日光灯、太阳、手电、蜡烛、萤火虫)等都是光源。 2、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一天中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3、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30 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 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 分钟)。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 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吸热快。 7、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

2020学年五年级上期科学总复习资料

2020学年五年级上期科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是:水、空气、适宜的温度。 3、绿豆苗的生长需要:光照(阳光)、水分 4、香蕉的叶非常阔大,这样的叶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它生长在降水丰富的热带雨林;松树的叶细长呈针形,这样的叶需要较多的水分,所以它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地方;仙人掌的茎粗,叶退化成了很小的针刺,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它不需要太多的水分也能生长,所以它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 5、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6、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7、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8、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里;企鹅喜欢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天鹅喜欢生活在湖泊或沼泽地带;青蛙喜欢生活在池塘、稻田等地;北极熊喜欢生活在寒冷的北极。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求,有些动物会寻找地方冬眠;候鸟为了寻找适合的生活环境会迁徙。9、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他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10、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15、为什么说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多种生物? 答: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多种生物。 16、池塘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答:池塘里的动物可以以某些植物为食物;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池塘底的淤泥还可以是一些动物的栖身之所。 1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8、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①找一个透明的塑料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②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 ③在瓶里种上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④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或泥鳅、螺等小动物。 19、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模拟试题

瑞安市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模拟试题 第一关:科学概念(60分) 一、我能判断(本题有10题,每题2分,共20分) 2、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 3、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衣产生的热量多。……………………………………………( ) 4、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 5、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50毫升水和最后50毫升水滴的速度一样快。………( ) 6、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没有快慢的。……………………………………………………( ) 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有关。…………………………………( ) 8、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9、假如地球不自转,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 10、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宜太足,原因是为了防止胎内空气受热胀冷缩爆胎。…( ) 二、我会选择(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 2、下列物体属于冷胀热缩的物体是( ) A 、牛奶 B 、铋 C 、空气 3、下列A 、B 、C 三个物体中,不容易沉入水中的是( )。 A 、500克 B 、 500克 C 、500克 4、古埃及人利用( ) 来计时 A 、星座 B 、太阳钟 C 、沙漏

5、钟面上的时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流逝了()。 A、一天 B、一小时 C、半天 6、下列三种形状、大小相同的物体,传热最快的是() A、木条 B、塑料块 C、铜条 7、在滴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水滴的速度与()无关 A、水位 B、盖子上的孔的大小 C、水的颜色 8、要使浮在液体中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 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 9、一只摆钟一昼夜走慢了5分钟,你的调整方法是() A、调整摆的重量 B、调长摆的长度 C、调短摆的长度 10、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力的情况:。 A、重力<浮力 B、重力>浮力 C、重力=浮力 三、我来连线(10分) 在“北极星不动”模拟实验中,不同的材料或动作各代表什么?请用线连起来。 皮球地球上的观察者 皮球上贴着的纸片地球 黑板地球的自转 黑板上贴着的一颗星星北部的星空 皮球转动北极星 四、我擅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同学们,你们去过海洋馆吗?赶快乘坐潜艇从海面到海底。你能运用学过的沉浮知识解释这个现象吗? (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_________。 (2)、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有关。 (3)、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这种仪器叫_________。 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在广场的上空热气球缓缓地升起了,快运用你掌握的有关热的知识解开热气球上升的原因吗? (1)、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设计的。 (3)、热能从温度________的物体传向温度________的物体。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2.(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3.(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4.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6.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7.(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3.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4.(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5.(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最新小学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知识点总结

1、根有直根和须根;直根的特点:有明显主根和侧根,须根的特点:没有明显 的主根和侧根,都是不定根,根的粗细和长短相近,看上去像一把胡子;直根:白菜、大豆、蒲公英、芝麻,须根:稻、洋水仙。 2、根的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深、广、 多。 3、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就是一个根系,大豆、白菜等属于直根系,它们有 一条较长的主根和许多短而细的侧根;玉米、水稻是须根系,它们没有明显的主根而是长了许多像胡须一样的根。 4、植物根系生长特点与环境有关: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 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在沙漠中的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能较好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吸收水分。 5、从根的顶端到生用根毛的一段,就是根尖。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分为根毛; 根毛的功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分泌酸类物质、溶解土中不易溶解的养分。 6、植物茎的作用:吸收地下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等。 茎的形态:a、按质地分:木质茎和草质茎;b、按生长状况分:直立茎、缠绕茎(自身缠绕)、攀援茎(卷须攀援)、匍匐茎。 茎的特点:有叶、节、芽。 7、为什么树怕剥皮:植物体叶子制造的养分要通过树皮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切断树皮,养分运输通道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和叶也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8、叶片有互不遮蔽的规律,叫叶镶嵌,这样的规律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吸收更多 阳光。 9、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和氧气。 10、几乎所有的生物呼吸都需要氧气,并排放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除了要 进行呼吸之外,它们的叶片在阳光照射下,还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并放出氧气。 11、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并放出二 氧化碳; 植物的绿叶可以把从根部运来的水分和从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制成养料和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①制造有机物;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③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④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作用。光合作用分为: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12、根据花的构造,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在一朵花中,花萼、花 冠、雄蕊、雌蕊四部分俱全的,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缺少其中一至三部分的,叫不完全花。生活中常见的有木棉花、白菜花、萝卜花、油菜花、茄花、蚕豆花、梨花、桃花、柑橘花、牵牛花等;有百合花(缺花萼)、南瓜花(属于单性花,缺雄蕊和雌蕊)、黄瓜花(属于单性花,缺雄蕊和雌蕊)、鸡蛋花(缺花萼)柳树花(缺花冠)。 13、花各部分的作用:a) 花萼保护幼嫩的花蕾b) 花冠保护雄蕊和雌蕊c) 花 瓣:虫媒花花瓣鲜艳吸引昆虫传粉,风媒花花瓣很小或退化有利于接受花粉。 d)雄蕊:雄性生殖器官e) 雌蕊:雌性生殖器官f) 胚珠:发育成种子g) 子 房:发育成果实。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 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 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五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教科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的必须(基本)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条件时,我们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对比实验中只有1个条件不同。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的食物6.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生物之间的存在的是被吃(→) ... 关系。 7.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中绿色植物一般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后面跟着的生物都为消费者。 8.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0.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 。 11.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 12.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4. 知道香蕉,仙人掌,松树的生活环境和叶子特点(书本第8面) 香蕉的叶(宽大)水分丰富的热带雨林 松树的叶(针形)水分较多的地区 仙人掌的叶(刺)干旱的沙漠地区 15. 在生态瓶里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氧气。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蚯蚓生活环境试验 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我们的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湿润的泥土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温度空气三粒大小相同绿豆种子改变的条件:光 实验组: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实验组:将蚯蚓放在黑暗的盒子里 对照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对照组:将蚯蚓放在透明的盒子里 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第二单元光 电灯、点.1.像电灯那样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光源,会举例:太阳、萤火虫、打开的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记录影子的变化和移动。 *能够观察并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建立太阳的运动模式。 *能够用仪器观察记录太阳的高度和当时的气温。 *会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 *能够模拟月相变化。 *能够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记月相日记。 *能够观察一天中月亮的移动,建立月亮的运动模式。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影子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知道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 *知道太阳一天当中的运动模式。 *能够发现太阳高度和当时气温之间的关系。 *知道太阳的影子能够表示时间,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认识日晷等古代的计时工具,了解其他的古代计时工具。 *认识月相变化,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知道月亮一天的运动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持久(为期一天的太阳观察和为期一个月的月相观察)地进行观察。 *体会到长期收集的数据的价值,因为数据中会隐藏着一定的规律。 *体会到看似平常的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和变化中包含着大自然神奇的规律与联系。 *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 *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本单元的内容: 1、太阳和影子 2、太阳钟 3、昼夜交替 4、看月亮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单元教学概念图

本单元试验 前概念调查问卷

第一单元单元调查 班级姓名日期 1、你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吗?请详细说明。 2、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来推算时间,你能说出一种方法吗? 3、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 4、是什么引起了昼夜交替? 5、每天晚上看到的月亮为什么都不一样? 6、昼夜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请说两点。 前概念调查统计 1、你知道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吗?请详细说明。 所有学生都知道太阳和影子是有关系的,但大部分学生只关注到太阳和影子方向之间的关系,对于长短的关系能够意识到的只有少数同学。 2、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来推算时间,你能说出一种方法吗? 有的同学知道用日晷,大部分学生也知道根据太阳方向判断大概的时间,但不知道怎么样推算精确的时间。

(完整版)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何青青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课时 一、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个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把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查漏补缺,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定义和其他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把各部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综合应用,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对于第一单元中种子发芽的几个对比实验;蚯蚓生活环境的两个实验作一回顾并整理。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生物与环境 复习难点:生物与环境 三、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即将结束,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踏上“小科学家之旅”吗?(出示地图)看,这就是我们即将进行的科学之旅。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科考路线,自愿组成科考小组,然后到老师这里取卡片,参考卡片上交待的任务进行考察。别忘了20分钟后要向全班同学汇报你们的考察成果。 (二)展开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三)归纳总结 1.各组汇报考察结果。(回答略) 2.总结归纳,建立知识体系。 师:我们今天的旅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仔细想一想,它们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你发现了吗?(学生回答略)对,这就是我们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