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哈拉巴文化

一.哈拉巴文化的发现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人们根本不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哈拉巴文化,那时的古代印度历史是从《吠陀》经中记载的传说开始的,最早可以上溯到约公元前十五世纪,即所谓雅利安民族入侵印度的时代。1922年,考古学者在印度河流域的信德和旁遮普地区发现了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两个文化遗址,印度河流域的上古文明才为世人所知。从那以后,考古学者在印度河流域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属于同一文化系统的遗址,共有城市村落二百余处,统称为哈拉巴文化。

哈拉巴文化分布的区域十分广大,东起今印度的北方邦,西到今巴基斯坦的俾路支,长约1,550公里,北自今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南达今印度的古吉拉特邦,相距约1,100公里,面积超过苏美尔和埃及最古文明的总和。

哈拉巴文化的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2500——公元前1750年。①大体与我国传说中的夏代(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同时。

哈拉巴文明的创造者一般认为是土著的达罗毗荼人。但也有人认为是最先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有的甚至认为是来自西亚的苏美尔人。而根据出土的人骨和各类人像分析,印度河流域当时的居民大约有原始澳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和地中海人种等。②看来,哈拉巴文化是几个种族人共同创造的结果。

二.哈拉巴文化

从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哈拉巴文明已进入了城市文明时代,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是其文明的典型代表。这两座城市的面积和布局都很相似,但就考古发掘的成果来看,摩亨佐·达罗比哈拉巴保存得更为完整。该城占地260公顷,分为卫城和下城两部份。卫城有城墙和塔楼,还有规模很大的储粮仓。卫城中心有一个可缘阶而下的大水池,可能与举行宗教仪式有关。下城的街道平直、整齐。街道大都是东西向或南北向的道路,或平行排列,或直角交叉,建筑物转弯处的墙角都砌成圆形。街道两旁房屋排列整齐,一般用烧砖砌成。有些住宅较大,有两三层,并有排水设施,水道同街上的排水沟相连。另外有一长串形状相同的简陋小屋,很像是一些给征召的士兵、劳工或奴隶居住的宿舍。看来,这个城里有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哈拉巴文化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当时已有大量的铜器和青铜器,如斧、镰、锯、刀、鱼叉等,也学会了冶炼金、银、铜、青铜、锡、铅等金属,但尚无铁器。居民以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为生。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棉花、蔬菜、椰枣等,驯养的牲畜主要有牛、羊、狗、猪、马等。当然,捕鱼和狩猎在经济中仍占一定的地位。哈拉巴文化同外界(特别是两河流域)已有联系,在乌鲁克发现有属于哈拉巴的印章可以为证。另外,在波斯湾的巴林岛(古代称为狄尔蒙)也发现有这类印章。从楔形文字的记载和两河流域出土的物品来看,印度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有铜、木料(如柚木)、石料(如闪长石、雪花石膏),奢侈品有象牙制品、天青石、红玛瑙、珍珠以及制成的装饰品等。

哈拉巴文化已经有文字,主要保存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迄今所知的符号已有五百个,其中有些是发音符号,有些是表意字。这种文字至今尚处于解读过程中,还没有得出满意的结果。不过,文字的出现本身就说明其文明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哈拉巴文明存在了几百年,以后就衰亡了。衰亡的原因不清楚。③

哈拉巴文明虽然衰亡了,但这一古代文明的某些因素却保留了下来,同后来的雅利安文明结合,成为印度文明的基础。例如在哈拉巴遗址发现的印章上有一种三面有火神像,很象印度教的大神湿婆。坐的姿势也同后来印度教苦行僧打坐的姿势相似。此外,在哈拉巴发现的赌博用物——骰子也使人联想起梵文文献中常提到的赌博。赌博在古代印度很盛行,摩诃婆罗多史诗中两族混战的原因也与赌博输赢有关,人们常因赌输而沦为奴隶。这些骰子说明赌博之风源起很古,雅利安人也可能是从达罗毗荼人那里学来的。

从哈拉巴文明的衰落,到雅利安人大举入侵这几百年间的历史,基本上是模糊不清的。印度的历史从吠陀时代开始,才有文献记载。

-------------

①为记载王室经济的各种不同业务,支付给王室经济的劳动者的工资,国家官吏的新俸等的文件,其时间为公元前509—494年。

②为记载王室经济的各种不同业务,支付给王室经济的劳动者的工资,国家官吏的新俸等的文件,其时间为公元前492—458年。

③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是奴隶;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他们不是奴隶

世界地理南亚印度知识总结

南亚印度 一:位置范围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纬10°~30°之间,东经70°-90°之间,大体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称为“南亚次大陆” 2:海陆位置: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3:板块位置: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范围 (二)范围 包括: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内陆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二.人口和宗教 1、人口数量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三个国家人口过亿。以白色人种为主 2、三大宗教 佛教为主:斯里兰卡 印度教为主:印度、尼泊尔 伊斯兰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三:气候: 1、主要类型与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西北部印度河流域; 高原山地气候: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西北兴都库什山脉等。 印度 一:地形 1、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沿海是东、西高止山 2、地势特征: 北部地表崎岖,起伏大;中部地势平坦;南部高原较平坦,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二、河流 1、印度河: 源于我国西藏(叫狮泉河)冈底斯山,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的灌溉水源。 2、恒河: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注入孟加拉湾。 3、布拉马普特拉河: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侧,在我国境内为雅鲁藏布江,注入恒河下游。 恒河的水文特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 三: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典型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 特征: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表现: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旱季后期(3至5月),气温迅速升高,半岛内部可达45℃以上,5月份气温最高。 2:热带沙漠气候 塔尔沙漠(印度沙漠)成因: 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②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3:降水 降水空间分布:由西向东增多,沿海多,内陆少。 乞拉朋齐降水最多原因:位于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德干高原东西两侧有比较高峻的东西高止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水汽的深入。 孟加拉国多水患灾害的原因:①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②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在一起,水量大增。③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三:农业 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有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1:农业分布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教案 华东师大版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 【内容标准】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探究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东方人民创建文明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教学要点】 重点:四大文明古国及其重要文明成果。 难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导入新课】 四大文明古国的基本常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一、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学生阅读教材地图,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见板书) 二、古埃及——金字塔的国度 1、古埃及是最早进入奴隶社会(阶级社会)的文明古国(前3100年)。 2、学生阅读课文,从数据方面对金字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讨论:为什么古埃及人要修筑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里边存放着国王的尸体木乃伊(干尸)。古埃及统治者所以费尽心力建造它们,而且越造越大,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宗教原因。古埃及人对“死亡”有独到看法,认为世界以南北走向的尼罗河为界,河东是生者世界,河西是死者世界,就像太阳在早晨从富有生机的河东升起,傍晚落到河西黄沙之中一样。因此,人死了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埋,要埋到西岸。对古埃及人来说,死亡并不是可怕的事,只不过到另一个世界去活罢了。为此,要保存好尸首,要有专人将尸体制成木乃伊,要准备死者在冥世生活的住所即坟墓,还要在住所内放上食品与奢侈品,供死后消费。其次是政治原因。古埃及人无论国王还是平民生前都营造坟墓,只是国王的陵墓要比平民规模大得多。这不止因国王富有财力,更重要的是死去的国王希望用巨大的陵墓表明他不仅在世时享有无比的威严和压倒一切的专制力量,而且死后也同样享有这一切。他们的金字塔具有君临一切的威严,使人们永远感到他们的存在,永远向他们顶礼膜拜。而且,那些活着的国王也希望利用死人的伟大来衬托自己统治的不可动摇。 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学生讨论教材上有关《汉谟拉比法典》图片与文字材料,回答联系中的一些问题。 【总结巩固】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古代埃及国家的出现、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及《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论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论古代印度文明 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发展的原因 印度河是亚洲南部著名大河之一,全长约2900千米,流域面积117万平方千米。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岗仁波齐峰北坡,源头称狮头河,向西经克什米尔奔流于高山深谷之间,绕过南迦峰北侧,切穿喜马拉雅山西缘,南折流入巴基斯坦。进入旁遮普平原,以下为印度河中游,自米腾果德以南为下游,受苏莱曼山脉和沙漠夹持无大支流汇入,于特达附近注入阿拉伯海。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语式拼法Indus--即“河流”之意。河流总长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 印度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但由于东北部高山山脉的影响,使气候通常介于干燥与半干燥、热带与亚热带之间,年平均降水量约300mm。 从河源至河口,印度河地区年降雨量在125~500mm之间。除了巴基斯坦山区部分外,印度河流域均在次大陆最干燥的地区。西风冬季扫过上印度河流域,带来102~204mm的降雨量--这对于小麦和大麦的生长极为重要。流域山区降水形式主要是雪。印度河水的一大部分是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融雪及融化的冰川提供的。季风雨(7~9月)提供其馀水量。印度河流域气候包括信德和下旁遮普的半沙漠气候与科希斯坦、罕萨(Hunza)、吉尔吉特、拉

达克及西藏的严酷高山气候。印度河地表径流一部分来自高山融雪,一部分来自季风降雨,前者变化较少,后者随气候而变化,但年径流量的变化也不大【1】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前1750年。古代印度的文明首先在印度河流域而不是恒河流域萌芽是容易理解的。其中地理位置的差异起了很大作用,印度河流域靠近中亚并接近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四大文明起源之一的两河流域文明,而恒河流域则因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国西南地区崎岖的地形而与四大文明之一的华 夏文明远远相隔离。而且当时的华夏文明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南方发展较缓慢,这样就更加无法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相联系了。再者中亚及亚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具有侵略性的扩张往往能起到联系不同地区 和传播先进文明的作用。虽然据考察,哈拉巴文化文字至今无法解读,印度河史前文化的创造者尚无定论,大概在他们中间有矮黑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和达罗毗荼人【2】,这些人种都与两河流域文明无关联,但印度河流域相对恒河流域的地理优势却是毋庸质疑的。另外印度河流域比恒河流域气候更加干燥,大约处于干旱与半干旱区之间,这样的气候条件更适于食物的保存,对于远古人类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而气候较为湿润的地方食物容易腐烂,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在有大河的地区而气候却相对干旱的原因。 直至今日,哈拉巴文化的衰落仍然是一个谜。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印度的史学家根据遗址和遗物从中提出了种种假说,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两种:其一是外族入侵说。但是这些入侵者却并没有在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教案

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一)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古代埃及国家出现和统一时间。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残酷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劳动人民以智慧和 力量创造的世界古代一大奇迹。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师的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起,从国家的兴盛和国王对人民的残酷奴役两方面思考,使学生认识帝国的实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指导学生初步学习用图示法归纳、概括和综合教材主要内容的能力。 重难点 1.重点:金字塔。埃及的强盛。2.难点: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另外学生刚接触学习世界史,对地理方位、人名、地名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 1.投影仪 2.投影片(自制):(1)古代埃及人赞美尼罗河的诗句;(2)埃及奴隶社会阶级关系图示;(3)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按课本图放大);(4)埃及战车(按课本图放大);(5)本课知识综合图示;(6)课堂检测题。 3.挂图:(1)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挂图;(2)古代埃及挂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举世闻名的埃及大金字塔,你知道它的来历吗?令人神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你知道它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有史以来,从尼罗河畔第一个古王国的建立,一直到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这五千年间,发生过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出现过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流传过多少新奇有趣的故事,至今还留下多少著名的历史遗迹、文化古物和艺术珍

品!这一切都是你们渴望知道,也是应该知道的。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在哪里产生的呢?请打开课本第5 页,今天我们学习第2 课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一)。 2.讲授新课 第2 课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一)(板书) (提问)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是哪四个文明古国?(学生回答。挂《大河流域亚非古国》图,指出文明古国所在州、大河流域地理方位)。 丰富的历史古迹、众多的地下文物和大量的文字记载清楚地告诉我们,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西亚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以及东亚黄河长江之滨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四个摇蓝。五、六千年来,她们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就产生于亚非地区。约从公元前3500 年开始,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奴隶制小国。 一、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国度(板书) (挂“古代埃及地图》,简介地理方位。)非洲东北部,全长5646 公里的尼罗河由南向北从这里流入地中海。每年的七月初,上游地区暴雨和山洪迸发,河水奔腾咆哮倾泻而下,吞浸谷地,形成一片泽国。十月底,雨季过去,下降的河水才流入河床。泛滥期间积下厚厚的一层游泥,成为谷物生长的极好肥料。这条著名的大河不仅给下游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更给这里带来了生命和繁荣,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依靠集体的力量用粗糙的工具清除荆棘草莽,开渠筑坝,引河水灌溉土地,种值庄稼,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蓝之一。 (放投影1《赞美尼罗河诗句》。)“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是古代埃及人民赞颂尼罗河的著名诗篇,说明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 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埃及从原始社会缓慢地进入奴隶社会。公元前3500 年左右,古埃及陆续出现了10 多个奴隶制小国。 这些奴隶制小国之间进行了几百年的战争和兼并,形成了上埃及和下埃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第三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教学设计表 冀教版1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第2课 授课班级单位(学校)历史课程名称设计者 章节名称第一单元 2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学时 1课时 课程标准:第三学段 本节(课)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熟悉教材内容,从网络上搜集有关资料和个人感教学目标 趣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 在世界历史地图上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探讨这些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㈢、情感目标 大江大河滋养孕育出四大上古文明,受惠并传承上古文明的今人应该善待大 自然,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是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和智慧的结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解人类文明的伟大正是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 体验远古文明蕴涵着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1.学生年龄一般在15-16之间,处于形式运演阶段。大多数都很热情开朗,个性突出,智力中常。学生特征 2.学生对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比较熟悉,这段历史故事性较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知识点学习[ 具体描述语句目标编号识理解点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1.2-1 学记忆习 1.2-2 理解知道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目标 描 1.2-3 思考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述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学生读书、讨论,教师总结教学重点 1 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佛教产生的背景探究思考教学难点教学习知识点占用教学使用媒体媒体论结媒体内容要点所得编号时间类型来源目标作用方式学

1.2-1 15′尼罗河的赠与 E F 理解 Flash 知道金字塔和象形文字记忆媒′E 1.2-2 理解A 两河流域的文知道《汉谟拉比法10体明曙光幻灯片典》和楔形文字 (种姓与佛教的理解幻灯片 E 1.2 C 懂得种姓制度,了10′ -3 国度解佛教记忆资 源)的举例验证,C.创设情境,引发动机;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 建立经验;B. 设难置G.D.建立概念;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选K.归纳总结,复习巩固;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 自定义。择讲解—播放—概设疑—播放—讨论;C.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 解;B.边播放、边讲解;G.播放—讨论—总结;E.播放—提问—讲解;F.括;D.讲解—播放—举 例; 自定义。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H. 边播放、边议论;大河流域的 古老文明 . 一古埃及 1.国家出现的地点:尼罗河流域 2.古埃及最著名的历史遗产:金字塔, 是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板世纪(亡)3.古埃及的强盛和灭亡:公元前15世纪(盛)公 元前6 二.两河流域书 1.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设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2. 统一:公元前18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 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计古代印度三. 1.国家出现的地点:印 度河流域 年 2.哈拉巴文明:约公元前2500 1500年雅利安人奴隶制国家建立:公元前 3. 4.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 6佛教 5.产生: 公元前世纪,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2

高中地理小练习:印度河(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印度河 (附答案解析)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两山脉之间,流向西南而贯穿喜马拉雅山,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语式拼法Indu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河流总长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其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图中甲城和乙地分别是巴基斯坦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棉花生产基地。

材料二下表为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 河流 径流量占流 域的比重(%) 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4~6月7~9月10~12月1~3月 印度河干流53 31 54 8 7 支流①13 44 36 8 12 支流②14 28 56 7 9 支流③ 4 30 51 8 11 支流④16 19 64 10 7 材料三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1)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来源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

(2)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3)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向西南流经印度河平原,但中下游地区属于塔尔沙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印度河径流主要来自上游的山地高原。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印度河干支流上游海拔高,山地高原有丰富的冰川和积雪,每年4~6月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补给河流;7~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山地降水较多,加之此时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因此印度河流域干支流进入汛期;10月至次年3月降水减少,且温度较低,冰雪融水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来自地下水。 第(2)题,“西水东调”的主要原因可从西部水资源丰富和东部水资源短缺且需求量大两个角度分析。从材料可知,西部支流①②径流量高于③④,但③④所在流域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灌溉水源需求量大。另外,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缺点,保证冬季用水供应。 第(3)题,评价类问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西水东调”增加了灌溉用水,因此使印度河入海流量减少,加上水库的调节作用,有助于减轻下游和三角洲地区洪水灾害威胁;但水量减少,会使地下水位降低,可能导致海水入侵或海水倒灌,加剧三角洲地区的土壤盐碱化;同时海岸侵蚀加剧,风暴潮威胁增加。

第一单元 亚非大陆上的古老文明(大河流域文明)知识点

第一单元亚非大陆上的古老文明(大河流域文明)知识点 区域国家发源地文明成果 亚 非 文 明 古 国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1.金字塔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1.《汉谟拉比法典》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 文法典; 2.使用楔形文字 古印度 1.创建种姓制度;(制度) 2.创立佛教;(宗教) 3.发明阿拉伯数字 古中国 1.商:甲骨文;青铜器 2.西周:分封制; 《四大文明古国地图》

第二单元西方古典文明(海洋文明)一、知识点 区域国家发源地 文明成果 欧洲 文明 (海 洋文 明) 古希腊地中海地区 的巴尔干半 岛 1.雅典民主政治,对西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 响。 2.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3.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古罗马 地中海中部 的意大利半 岛 罗马城的扩张: 1.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 2.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3.前1世纪中期,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4.前27年,屋大维掌握了最高统治权,成为大权独 揽的君主,罗马共和国成为罗马帝国; 5.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6.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考点】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 3.【考点】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①建筑:希腊的帕提农神庙,既是宗教崇拜中心,也是国家的象征。 罗马人修建的高架引水渠,给城市人口供应清洁的水。 罗马的建筑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希腊的特点,最著名的建筑有万神殿、凯旋门。 ②公历:罗马公历,成为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 ③法律:罗马人创造了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七年级下册地理关于印度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关于印度的知识点 1、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超过10亿,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 德干高原。最大河流是恒河,印度河在巴基斯坦。注:看印度地形图7.34,找出印度所在经纬度、临海,地形的分布特点,主要邻国及方位,主要城市: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海得拉巴、班加罗尔。 3、印度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 两季。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风,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活动p37由于受季 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为抵御水旱灾害,修筑水利工程,如北部 恒河、印度河流域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 4、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产量增长很快。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对照图7.34、7.41、7.42,分析小麦和水稻的 分布与地形和降水的关系。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和甘蔗。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5、印度首都是新德里;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钢铁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 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位置境域 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印 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地形 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山地只占25%,高原 占1\3,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 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 然条件。 气候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印度气候分为雨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凉季11~次年2月,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较无寒流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

巴基斯坦重要水源-印度河水系资源

巴基斯坦印度河水系资源 国内学者大多较为重视美日欧发达国家的研究,针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即便是对与中国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也并不热门,而中国的巴基斯坦研究也长期处于一种边缘位置。如何促进中国的巴基斯坦研究,推动中巴关系向前发展,成为摆在中国学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巴基斯坦研究大多数停留在政策研究领域,对于基础性、理论性投入时间较长、短期收益较少的领域则关注较少,国内对巴基斯坦国内情况分析尚不够深入。(2017,涂华忠,中国的巴基斯坦研究述评,) 一、印度河概况 巴基斯坦可分为三大地理区域,北部及西北部山区(241647km2)、西南部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高原区(242683km2)、印度河流域平原区(311766km2) 印度河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全长3180公里,流域面积约45万平方英里、1165000km2,是世界最大的流域之一,包括印度河干流、右岸的2条主要支流和左岸的5条主要支流。发源于中国境内的冈底斯山西侧,流经中国、克什米尔,再流经巴基斯坦后注入阿拉伯海。对于巴基斯坦,这条河流是唯一给这片干旱土地带来生命的河流,对于印度来说,这条河流为已成为该国粮食基地的北方干旱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印度河下游区(主要为SINDH省)年均降水量低于100mm,当地农业灌溉系统对引用印度河水的依赖性极强,存在重灌轻排的缺陷。

印度河水量的70%至80%是由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提供,是亚洲最依赖于冰川融水的河流(2007,郑宾.科学生活,印度河-全球气候变暖的危险范例)。 印度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年输沙量约为5.4至6.3亿t,平均含沙量为3kg/m3。印度河下游主流蜿蜒、摆动频繁,洪水带来的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形成新的淤积,加剧洪水威胁。印度河下游两岸建有堤防,但缺少控导工程,部分堤防工程直接受含沙水流的冲刷,容易产生横向破坏和侵蚀堤防,是导致决口或险情发生的原因之一。印度下游水文站缺少泥沙测量资料,主河道上建设了一系列拦河闸和引水口,但拦河闸上下游河床变化和渠系泥沙情况并不清楚。 表1 印度河流域各国分布 杰赫勒姆河、拉维河、杰纳布河和萨特莱杰河均是印度河的重要支流,其中杰赫勒姆河、拉维河是杰纳布河的支流,杰纳布河汇入萨特莱杰河,并最终流入印度河。 表2主要国际支流

印度河文明

印度河文明 迄今发现的主要古城市集中地在今拉贾斯坦的卡利班甘(大概是印度发现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巴基斯坦旁遮普的哈拉帕和印度河下游的莫亨焦-达罗。三地共有近200个同一时代的较小城镇或村庄的遗址,它们散布在从印度河流域向东至恒河上游、向南几达今孟买的广阔地域内,它们展示了相似的居住区、陶器、印章(用于标明财产所有权)和艺术品。所有这些遗址的发掘深度和地层性质都相同,这进一步表明了哈拉帕文化的同一性。这个在地域面积上超过所有其他地方所有已知古文明的文化综合体被称为印度河文明,它无疑与这条 河及其支流有密切的关系,如同苏美尔和埃及文明与河流的关系。印度河与尼罗河及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一样,也是一条不稳定的河流,即发源于多水的地方。它的多条支流从有充沛融雪水和夏季季风雨的喜马拉雅山区出发,流过旁遮普和干燥的拉贾斯坦低地,进入信德的沙漠后在今卡拉奇附近入海。所有这些低地都缺雨,而印度河流域的下游部分实际上与苏美尔一样是沙漠,因而农业必须依靠灌溉。一年一度的洪水既提供了水又带来了极肥沃且容易耕种的冲积土壤,再加上长而温暖的生长期和终年不断的日照,构成了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这些条件与促成埃及和苏美尔在掌握了管理利用洪水的方法后达到古代突出地位的条件是相同的。印度河也提供了运输粮食和建筑材料等大宗货物的廉价而方便的手段,它和少树而平坦的平原一起,创造了便利的交通,这对于互通有无和劳动分工都是十分重要的。 古印度对世界文化最重要的影响是直接或间接的创立了大量的宗教,并且把宗教融入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实际上,当深入了解世界各大主要宗教的起源地后,会发现那些地方都曾经或多或少的受到过古印度宗教思想的影响。而且今天许多宗教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都与古印度的宗教思想有关。今天的许多人认为,“宗教就是生活”,这就是来源于古印度的宗教思想。 1.历法:古印度人制定了自己的精确历法。 2.数字:古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 3.文学:古印度的著名史诗是《摩河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4.0-9十个计数符号;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多拉维拉遗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910682132.html, 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多拉维拉遗迹 作者:豆豆\译 来源:《奥秘》2019年第03期 与摩亨约·达罗遗迹、哈拉帕遗迹比肩的古代都市遗迹 印度古吉拉特邦,西边与巴基斯坦国境接壤、南边面朝阿拉伯海。该邦的西北部被广袤 平坦的卡奇沼泽地所占据。这片沼泽地含盐量较高,每到8~9月的季风季节时就会因水涝使得沼泽地水量充沛,而到了旱季由于水分蒸发则会变成陆地,且陆地表面被盐的结晶所覆盖,看上去如同一片白茫茫的雪原,十分美丽。 这片沼泽地中有一座名为卡第路的小岛,岛上有着解开印度河流域文明之谜的关键钥匙——多拉维拉遗迹。 这座遗迹是最近几年才引起世人关注的。遗迹的发现时间在1967年,直到1989年才开 始正式的发掘调查工作。而早在上世纪20年代,在巴基斯坦地区的印度河流域被相继发现的摩亨约·达罗、哈拉帕等遗迹,充分证明了公元前2500~前2000年期间,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鼎盛时期是真实存在的。 多拉维拉遗迹的发掘工作由印度考古局负责,属于国家性质的工作,多年来一直禁止国 外媒体进行采访报道,直到2000年才解禁。 被发现的多拉维拉城整体由外墙包围着,东西长781米、南北长630米。城市被划分为 几个区域,南部区域的宏伟要塞可能是统治者的居住地。要塞东西走向达151米、南北走向118米,由厚度约10米的墙包围着。 遗迹所属时代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整个遗迹的规模堪比摩亨约·达罗遗迹和哈拉帕遗迹,基本可以断定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古代城市遗迹。 未知的印度河流域文字 从多拉维拉遗迹中发现的水渠、道路等结构遗迹说明,这座城市与印度河流域文明其他 城市遗迹一样,都是规划性、计划性很强的城市,而且,这里还有一些独特之处。 与摩亨约·达罗遗迹不同,多拉维拉遗迹最主要的要塞部分并不是砖造的,而是用切成方形的石块堆积建造而成的。 要塞中还建有几座大门,北门面对着广场,可以眺望城市大半部分,据推测可能是城市 的正门。从北门内侧的石阶一下来就能发现“印度河流域文字”,似乎可以从侧面印证这一点。

大河流域文明古国

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第一课时 【内容标准】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探究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东方人民创建文明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教学要点】 重点:四大文明古国及其重要文明成果。 难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导入新课】 四大文明古国的基本常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一、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学生阅读教材地图,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位置。(见板书) 二、古埃及——金字塔的国度 1、古埃及是最早进入奴隶社会(阶级社会)的文明古国(前3100年)。 2、学生阅读课文,从数据方面对金字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讨论:为什么古埃及人要修筑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里边存放着国王的尸体木乃伊(干尸)。古埃及统治者所以费尽心力建造它们,而且越造越大,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宗教原因。古埃及人对“死亡”有独到看法,认为世界以南北走向的尼罗河为界,河东是生者世界,河西是死者世界,就像太阳在早晨从富有生机的河东升起,傍晚落到河西黄沙之中一样。因此,人死了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埋,要埋到西岸。对古埃及人来说,死亡并不是可怕的事,只不过到另一个世界去活罢了。为此,要保存好尸首,要有专人将尸体制成木乃伊,要准备死者在冥世生活的住所即坟墓,还要在住所内放上食品与奢侈品,供死后消费。其次是政治原因。古埃及人无论国王还是平民生前都营造坟墓,只是国王的陵墓要比平民规模大得多。这不止因国王富有财力,更重要的是死去的国王希望用巨大的陵墓表明他不仅在世时享有无比的威严和压倒一切的专

印度地理知识总结

印度地理知识总结 印度 一:地形 1、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沿海是东、西高止山 2、地势特征: 北部地表崎岖,起伏大;中部地势平坦;南部高原较平坦,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二、河流 1、印度河: 源于我国西藏(叫狮泉河)冈底斯山,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的灌溉水源。 2、恒河: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注入孟加拉湾。 3、布拉马普特拉河: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侧,在我国境内为雅鲁藏布江,注入恒河下游。 恒河的水文特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三:气候

1:热带季风气候典型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 特征: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表现: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旱季后期(3至5月),气温迅速升高,半岛内部可达45℃以上,5月份气温最高。 2:热带沙漠气候 塔尔沙漠(印度沙漠)成因: 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②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3:降水 降水空间分布:由西向东增多,沿海多,内陆少。 乞拉朋齐降水最多原因:位于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德干高原东西两侧有比较高峻的东西高止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水汽的深入。 孟加拉国多水患灾害的原因:①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②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在一起,水量大增。③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三:农业

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有利于多种作物种植1:农业分布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1~2题。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气候B.土壤 C.市场D.水源 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弱B.降水少 C.多大风D.低温冻害 解析:1.A 2.D 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第2题,荔枝在生长过程中,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Ⅰ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位置最高,则该区域划分为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 (2018·山东师大附中一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回答3~4题。

3.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地形、热量B.热量、水分 C.水分、热量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4.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①降水丰富②热量充足③光照充足④气温日较差大⑤气温年较差大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③④ 解析:3.B 4.D 第3题,东部季风区从南到北的气候、植被等差异,体现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所以表中空格①是热量。②对应的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热量、水分,B对。第4题,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①错。热量受纬度影响,西北地区没有优势,②错。西北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③④对。气温年较差大,不是优势,⑤错。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⑥错。 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结合下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更适合发展水稻种植 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等林业生产 C.该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和肉食 D.该地区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 6.下列关于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中钙较少有关②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

四大文明之印度河文明观后感

四大文明之印度河文明观后感 1208090532 曹康 印度河文明到底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还是只有目睹、领略之后才可以感悟到那曾经的辉煌与灿烂。精湛的供水设施、印度河流域与人民对神的虔诚建造出了古印度文明。日升日落,潮涨潮汐,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有规律的变化着。文明的诞生、发展以及毁灭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从四大文明的诞生以及对比中不难看出,每一种文明的诞生与发展,都依托着河流、信仰以及人民的劳动与智慧。 水是生命之源,水更是万物之本。世界之初,是水孕育出了第一个有生命体征的物种,再后来,随着世纪的交替,时间的推移,我们人类的进化以及文明的发展都依托于水,都得益于水,也都存在于水。是水,是河流让人与文明快速进步,让人与文明寄付于中。可以说,发展是必然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发展的道路必然是崎岖的,必然是充满艰辛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然,水也不例外。自从有了人类之初,人们所居住的村庄、城市均是靠水而生,依水而兴。但是,自然是多变的,更何况当时的技术并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高度,人们不能准确的测量汛期,人们没有坚固的材料用来抵御洪水,人们更没有可靠的技术来修建牢固的建筑,不过古代人民仍然用他们的劳动与智慧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精彩的篇章。 印度河文明是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这些古迹中以哈拉帕和摩享焦达罗两大城市最为著名,这两座城市采用了相似的建筑方式,城市规

模宏大,严格地遵循着统一的格式,建造的时候显然经过了精确的丈量,甚至连建筑物砖块的形状和大小也有一定的规格,可见当时城市的修建有周密的规划。摩享焦达罗城市的主要街道笔直,宽约3.12米,房屋由砖块砌成,有趣的是沿大街而建的住户都没有门或窗户开向大街,住户的门和窗户都是开向小巷的,这可能是为了防盗,但更可能是为了防洪和排水,因为小巷的地势稍高,从住户到大街越来越低。关于摩享焦达罗,还有一件不平凡的事,在这条街道的拐弯处,有4000年前拉车的驴子蹭出来的痕迹。城市居民的住宅坚固而漂亮,这在古代城市中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把钱财都用在建造寺院、宫殿、坟墓上,一般民众的房屋简陋而矮小。而印度河文明中的一般居民的建筑却很出色,房屋都用砖块砌成,各家沿大街排列,各条街道均成直角相交,构成四方型的城市结构,各家房屋大小虽然不同,但都是独门独户的庭院式建筑,城市各家的房屋,既有两间的小房,也有堪称为宫殿的宽敞房子,每家房子都砌有厚厚的砖墙,居室也是隔开的,房屋通常为多层建筑。更令人惊异的是,各家都备一套发达的卫生设备:有水井、浴室、厕所、下水道,各家的下水道彼此相连,集中流入地下的化粪池中。 印度河文明排水系统的完备,给人以特别的印象,这一伟大业绩使印度河文明有别于世界其它古代文明。考虑到现在世界上许多农村尚无这样的设备,5000年前人们的这种成就实在令人惊叹。摩享焦达罗的浴室为长方形,长55米、宽33米、外墙厚2.4米、四周有走廊和房间,中心是一个巨大的浴池,长12米、宽7米、深约2.4米,

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1课时)

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1课时) 张永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大河流域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的地理位置;列举古埃及、古巴比伦统一时间;说出金字塔名称的由来及用途;知道《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识别“种姓制度”等级名称。归纳古代东方社会政治特征,阐释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通过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使学生认识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并带有原始形态的同态复仇法的特点。 通过阅读理解种姓制度表格内容,使学生认识种姓的等级特点和阶级压迫实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阐释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分析,使学生确立法律和法典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的基本观念。 通过对种姓制度的探讨,使学生认识种姓制度既是等级制度,又是阶级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本课教学难点:一是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二是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师:你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吗?它们叫什么吗? 生:思考回答。 师:请同学们观察《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图,思考“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哪些共同特点?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其它大流域为什么没能产生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文明?” 生:思考讨论。 师:古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下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古埃及国家的产生发展过程。 师:教师运用多媒体地图演示古埃及国家产生发展的过程。 生:理解识记。 师: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希罗多德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3页课外阅读资料——尼罗河浇灌下的古代埃及文明。 生:阅读理解。 师:说到埃及,我们自然会想到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是作什么用的?其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它是怎样建造的?下面我们就一一来解答这些问题。 师: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问题。 生: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古埃及不仅仅有金字塔,还有宏伟的神庙建筑,精美的雕塑等。(教师展示相关图

南亚和印度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南亚和印度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南亚 一、位置与范围 1、海陆位置: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 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2、经纬度位置:记住70°E 、80°E 、90°E 穿过 23.5°N 穿过正中间 3、范围:包括: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内陆国 (2个):尼泊尔、不丹 临海国(3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岛 国 (2个):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二、地形 (“南亚次大陆”之称) 1、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 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沿海是东高止山、西高止山 2、地势特征:北部地表崎岖,起伏大 中部地势平坦; 南部高原较平坦,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三、气候(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 ① 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 特征: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 巴基斯坦 印度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不丹孟加拉国 尼泊尔 克什米尔 孟加拉湾 阿拉 伯 海 10°N 20°N 30°N 70°E 80°E 90°E 2、经纬度位置

②热带沙漠气候——西北部、印度河流域 特征:全年炎热干燥少雨 成因:夏东北信风,冬副高 塔尔沙漠成因: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②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③高原山地气候——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西北兴都库什山脉等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①冬季:受东北新风带控制,气候干燥。吹东北风 ②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南季风,给南亚从印度洋上带来充沛的降水。吹西南风 四、河流 1、印度河:发源于我国西藏冈底斯山,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的灌溉水源。 2、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注入孟加拉湾。 3、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侧,注入恒河下游。在我国境内为雅鲁藏布江。 五、居民和宗教 1、南亚的人口: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2、南亚的宗教:印度、尼泊尔等国的居民多信奉印度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