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季鸾人物系统分析

张季鸾人物系统分析

张季鸾人物系统分析
张季鸾人物系统分析

张季鸾人物分析

一、历史背景

1927年后,中国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时期,基于这特殊的历史背景,新闻事业恢复和发展了报刊政论传统,同时也继承了明初的“以新闻为本位”的办报思想。

二、张季鸾生平

2、1901年,父亲死后,他随母亲扶柩返回榆林,后就读烟霞草堂,师从关

3、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张季鸾以一个报人的身份能够赢得方方面面的认可,实在是他的独到之处。

三、新闻传播活动

1、1905年,张季鸾官费留学日本,攻读政治经济学,课余主编倡导革命的《夏声》杂志,开始他的办报生涯。

2、1911年回国,任上海《民立报》记者。

3、辛亥革命后,张季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起草《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4、1916年至1924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总编辑。

5、1926年,张季鸾与胡政之、吴鼎昌合作,组建了“新记公司大公报”,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主要负责评论工作。在此后的十五年间,他始终坚持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论,紧扣读者心声,使《大公报》发行量跃居当时中国

报业发行量的榜首。

6、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荣获当时国际新闻界极富声誉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奖。张季鸾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并称为“陕西三杰”。

四、新闻思想

1、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后,提出了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1)“不党”,就是报纸不属于任何党派,“原则上等视各党,纯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

(2)“不卖”,就是“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存”、“不以言论作交易”;

(3)“不私”,就是“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4)“不盲”,就是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

他的“四不主义”界定了《大公报》的堂堂“报格”,并付诸行动以使天下公众监督。在办报过程中,张季鸾始终坚持对时局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论。

2、张季鸾社评的选题范围

(1)揭露社会黑暗,抨击腐败政治

作为一名抱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浓厚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报刊政论家,张季鸾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十分鲜明。其批评矛头所向,往往直指当权者,揭露其反动、虚伪的真面目。在他担任《大公报》总编辑兼社评主笔的初期,曾发表了3篇斥责权贵、胆识过人的社评,即著名的“三骂”:一为《跌霸》(1926年12月4日),对曾“独霸一时”而今大势已去的吴佩孚之所以有今天的结局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该文也成为吴氏及直系军阀的送终之作。二为《呜呼领袖欲之罪恶》

(1927年11月4日),对忽而“联共”、忽而“清共”、“分共”的汪精卫之反复无常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十余年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的原因,是“领袖欲与支配欲为之祟耳”。三为《蒋介石之人生观》(1927年12月2日),专门就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发表的声明进行了深刻而辛辣的讽刺和批判,不仅揭露了蒋介石的虚伪,还将蒋宋联姻放在大批兵士殉生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对照,表现出其社评鲜明的立场和强烈的爱憎。

(2)揭露日本野心,宣传抗日救国

张季鸾早年留学日本,对日本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其主持《大公报》笔政的15年间,先有“九.一八”事变,后有“七.七”卢沟桥事变,他目睹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变为侵略行为的过程,直至他去世之时,抗日战争仍处于僵持阶段。因此,在张季鸾大量的时事型社评中,有关日本问题、中日关系和抗日战事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反苏”“反共”,“骂蒋”“拥蒋”,坚守“国家中心论”

(4)关注社会教育,开启民智民风

张季鸾“新闻救国”、“言论报国”思想的另一表现形式,就是他的社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关心青年,关怀妇女,关注教育,以此来开启民智,倡导新风。

(5)申明办报宗旨,倡导新闻自由

新闻媒介之社论,不仅可以代表媒介发表对新闻事件及社会问题的看法,也可以代表媒介传播其办报宗旨及职业追求。

作为总编辑兼社评主笔的张季鸾,在其职业生涯中,不仅深感新闻自由之可贵,亦感新闻自由之必需。在其撰写的社评中,多次表达出对国民党政府控制舆论、限制新闻自由的不满,并在文中直陈其危害。此类评论有《国府当局开放言

论与表示》(1929年12月26日),《改善取缔新闻之建议》(1936年4月2日)。

三、张季鸾的政论特色

张季鸾逝世后,周恩来同志在唁电中称其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蒋介石则将其誉为“一代论宗”。亦有台湾学者认为“论文笔,论影响力,他超越了梁启超。”

(1)增强时效性,追求新闻价值基础上的评论价值

在张季鸾接掌《大公报》社论主笔之时,中国的新闻事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媒介的增多,信息的发达,使新闻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大大提高。作为一个报人,张季鸾将社评的议论对象,更多地锁定于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在对由头或论据时间的表述上,也从“近日”、“日前”,逐渐变为“前日”、“昨日”。如1931年11月20日发表的《马占山之教忠!》,在开篇处介绍了新闻事实:“马占山将军与其所部诸将士,孤军守土,援绝弹尽,竟已于十八日撤退,昨夜日军占齐齐哈尔……”所依事实一为“前日”,一为“昨夜”,后者距报纸发排不过几个小时,其时效可见一斑。

(2)讲求预见性,洞悉时局与事态的本质及趋势

以《中国之前途》(1936年11月30 日)为例,在抗日战争尚未爆发,“西安事变”即将上演之际,文章对中日关系走势做出了明确的的预测:虽然“时局紧张与重大”,但“前途光明有必然者”。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统一之凝固,自古以来,无如今日”;二是“在中国自力更生之过程中,国际大事如何,自亦与我有重大之影响,由此而论,亦与中国有利益。”“西安事变”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珍珠港事件”后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形成,都印证了张季鸾在了解国内外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时局走势基本判断的准确性。

(3)注重逻辑性,文章结构严谨,论证缜密

与梁启超纵横捭阖,跌宕起伏的文风相比,张季鸾的社评更注意逻辑的严密与议论的严整。

《妇女与抗战》是发表在1938年“三八”妇女节次日的一篇社评,其直接的新闻由头是,前一天武汉妇女纪念“三八”节大会上发出《告全国妇女书》;而直接的新闻背景是,在两个月多前的南京大屠杀中,无数妇女遭蹂躏、被屠杀,日军暴行令人发指。文章开头部分说道:“此次敌寇在中国,罪恶万端,而特别是凌辱残害妇女,为其最大之罪状。”为何将其视为“最大之罪状”?文章提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是保护女性”,“自古重视婚姻”,“严男女之别”,这也是中华民族形成伟大文明和最大民族的原因之一;但由此也形成了中国的“贞操论”。对“贞操论”应怎么看?过去的看法虽与今日不合,但中华民族的根本道德“以凌辱妇女为最大的罪恶——则永远不会变更。”

以上一个自然段的逻辑论证为基础,文章由古论今,分析男女平等的合法性,使保护妇女有了文化上、道德上以及法律上的依据。接着笔锋一转,提出:日本的入侵与占领,“使我们的文化,法律,善良风俗及传统信仰……立刻一切失其保障”。在列举日军暴行后,作者提出两点倡议,一为全国男子承担起保护妻儿姊妹的责任;二为妇女自保互保。光保护还不行,还要做实际的指导。而只有保护中国,才能保护妇女。全文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结构严密,层层推进,不仅使道理越讲越明,也使话题越议越深。

张季鸾的其他作品,如前文中提到的“三骂”,“西安事变”中的四评,虽议论方式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其说服人、打动人的逻辑力量。

(4) 走向通俗性,用平实畅达的语言叙事说理

张季鸾的社评有一个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变和过渡的过程。在接任《大公报》总编辑的初期,他所写的评论半文半白者居多,还带有明显的文言文的痕迹。对此,徐铸成的评价是“张先生的白话文,还有裹过脚的痕迹。”(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而到其任社论主笔的中后期,白话文运用的越来越多,而且,尽量使用平民的语言,议百姓关心的事情。

在《最低调的和战论》中,有这样一段议论:“这四个月来,以海路空大军进攻中国南北省区,其直接加诸中国的军事的摧残不用说了,其在城市,在乡村,在陆,在海,以飞机,以炮火杀戳我们的平民,不知道多少千,多少万,焚烧摧毁我们平民的财产,又不知道是多少亿,多少兆,这都不用说了,而现在一面言欢迎调解,一面庆祝进攻我首都!”这段文字叙议结合,以叙为主;句式长短结合,以短为主;既像作者对读者诉说,又像一位劫后余生的难民在向世人控诉。文中“不用说了”,“这都不用说了”这类老百姓生活中的语言,用于社评之中,非但不显得浅白,反而给人以平易近人,深入浅出之感。

若把张季鸾社论写作的通俗性与同处一个时代的韬奋的小言论比较,后者则更为平易、平等,这既与报刊定位、体裁特点有关,也与个人风格有关。

(5) 标榜公正性,在“客观”与“敢言”间寻求平衡

“四不”原则是《大公报》追求“公正性”的基石,虽然其“公正性”在报刊发展的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且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但与同时期的大多数报刊言论相比,张季鸾的社评还是力求表现出一种客观公正的取向。例如,在抨击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政治时,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客观的分析;在困难当头、抗战在即时,能够冷静分析敌我力量对比,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在抗战烽火正烈,全国军民共御外侮时,能够把日本政府与日本人民相区别,不一概而论、统统加以声讨。

张季鸾1936年4月1日在《今后之大公报》中对该报“公正性”的解释是:“要求同人尽可能地剖析事实,衡量利害,不畏强权,不媚时尚,期以工整健实之主张,化全国各种感情思想上之歧界”。

《大公报》还素以“敢言”著称,这一点仍与“四不”原则相关。无论是针砭时政,抨击权贵,还是为民请命,代民立言,张季鸾时期的《大公报》》社论,都以鲜明的个性体现着这位“文人加报人”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追求。

史上最牛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申报书

史上最优秀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标申报书 (2014年最新版) 课题名称新记《大公报》再研究——以“蒋介石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0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2页,不能加页) 一、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新闻史研究中,个案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近代中国新闻史上众多的报刊中,新记《大公报》(以下简称《大公报》)乃是最受学界重视的个案之一,自50年代至今,已经有了颇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史料的局限和历史观的影响,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历史研究,首重材料。1997年2月,“蒋介石档案”(以下简称“蒋档”)在台北对外开放,该档案集合了从1923年至1975年间与蒋及其重要官员、幕僚有关的电文、信函、记录等文件共计273000件,为近代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遗憾的是,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些材料仍未能引起大陆新闻史研究者的充分重视。据申请人统计,“蒋档”中与《大公报》有关的文件有数百份之多,时间跨度从1929年到1948年,基本涵盖了整个《大公报》的全部时期。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档案史料对《大公报》进行再研究,具有以下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1.对于《大公报》研究的价值:长期以来,缺乏第一手材料导致了对于《大公报》历史上许多重大问题的评价存在一定的误解和误区。引入档案文献,结合原有的材料进行再研究,可以更好地还原历史原貌,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大公报》的历史地位。比如,申请人以“蒋档”材料为依据,对于该报申请20万美元官价外汇事件、在“飞机洋狗事件”中的表现以及在“九一八”前后的言论倾向是否是接受了蒋的指示等该报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已经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及《国际新闻界》等学术杂志上,澄清了前人的误解和误区。 2.对新闻史学研究的价值:档案文献对于新闻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如前所述,“蒋档”的材料尚未能引起新闻史学界的足够重视,相关研究在新闻史学界并不多见。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新闻史学界对于档案文献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推动新闻史学研究的进展。 3.对于新闻理论研究的价值:建国以来,大陆学界对于《大公报》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全面否定到毁誉参半再到全面肯定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新闻理论的传入,“独立报业”、“新闻专业主义”等观点在我国影响甚广,而《大公报》作为近代史上一家有重大影响的民营报纸,则恰可以成为这些理论的最好例证,所以近年来《大公报》几乎成为了“独立”、“公正”、“不党不私”的代名词。但是,从“蒋档”中的材料来看,该报与蒋政府一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蒋对该报的言论方针屡有指示,该报在经营上也颇得政府关照。所以我们认为,在当前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历史大背景下,理清该报与政府的关系,对于探讨新闻事业与政府的关系、应当如何看待“独立报业”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界对于《大公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新闻史领域的研究,如德国学者Mohr 于1972年所作的《现代中国报业史》中,便有专门介绍该报的内容;其二是近代史领域的研究,如《剑桥中华民国史》等著作中,都将该报作为重要的史料来源,特别是胡素珊教授所著的《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中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胡将该报作为内战期间国统区民间舆论的代表,大量引用其社评、新闻等内容,用以说明当时国统区的舆论倾向,并认为在张主政时期,虽然“该报声名远播……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报宣称的‘不党’……是无可怀疑的。”王接手后,虽然该报“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性”,“但在内战期间,该报还是为政府在某些问题上的立场摇唇鼓舌”。总的来看,国外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史料引述及评论阶段,缺少对该报自身系统化的研究。

新闻事业史课后题

第二章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 3、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消极作用: 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 积极影响: 使中国人认识近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经验和方法,并使一批中国人(梁发、王韬、钱昕伯)受到新闻工作的职业训练; 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最早的中文铅字和印刷机,都是从国外进口,首先在外报使用的) 5、简要评述王韬的生平与主要贡献。 生平: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又名瀚。1862年改为韬,江苏苏州人。在传教士麦都思办的墨海书馆,协助外国传教士译书,参加《六合丛谈》工作,因涉及上书太平天国被清政府通缉逃往香港。曾游历英法,任《近事编录》主编。1870返回香港,在《香港华字日报》连载他编译的《普法战纪》。1874年2月4日,与他人共同创办《循环日报》,著有《弢园文录外编》等。 主要贡献: 鼓吹国人办报。中国人应自行办报,不仅办中文报纸还要办西文报纸 重视报刊政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 致力于革新文风。用浅显的文字议论时政。 创办了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弱及强之机,强击弱之渐,此乃循环之道然也。因此,要宣传变法自强。” 6、外报和中国古代报纸的区别 ①内容方面: 外报可以报道百姓的日常生活琐事;古代报纸只记载“朝廷之政事”。 ②办报思想方面: 外报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中国古代报纸却找不出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办报方针的文章。 ③在形式上: 外报拥有新闻、评论、文艺作品(副刊)、广告等题材形式;而中国古代报纸始终以官方文书为基本形式。 ④在机构设置与专业分工上: 外报的报馆是独立的机构,办报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报馆内部有明确的分工,从出版到营销能有序的运作;中国古代邸报的运作属于官方行为,没有专设的办报机构,京报也设有抓也的编辑人员。 ⑤在新闻传输和印刷技术方面: 外报已经利用近代科学技术;而邸报、京报只是手抄或木刻活字印刷。 ⑥在传播范围和效果上: 外报面向社会发行,办报纸有明确的读者观念和市场意识,努力强化传播效果,扩大销售市场;邸报主要在官吏中传播,范围很小,发布者不需考虑效果和市场问题。 7、《申报》和《上海新报》竞争的成功经验 第一,力求报纸适合中国人阅读,聘请中国人担任编辑工作

新闻传播史论真题整理

清华大学618新闻与传播史论真题(07-13)+(01-06真题) 2013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5*8) 1、李普曼 2、公共领域 3、群众办报 4、张季鸾 5、Tim Berners-Lee 6、LBS 7、流动空间 8、Kevin Kelly 二、简答(10*5) 1、历史视角谈“喉舌论” 2、“网络社会” 3、微博与中国社会舆论 4、技术决定论 5、批判理论模式的波特方格的主要构成元素 三、论述(20*3) 1、举例论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会受到哪些行业外的社会因素影响。 2、论当前人们使用社交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对射虎产生的影响。 3、结合网络侵权事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中国网络著作权发展现状。

一、名词解释(5*6) 1、新闻框架(news frame) 2、媒介素养(media lieracy) 3、“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4、North 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报》) 5、密尔顿(John Milton) 6、中国报刊的“喉舌”功能说(历史变迁) 二、简答(15*4)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2、“走转改”的含义是什么?简述这项活动的意义 3、简述美国新闻史上“客观性”的演变 4、述评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两类新闻模式:故事模式与信息模式 三、论述(30*2) 1、试分析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2、试论中国当代文化体制改革对传媒业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8*5) 1、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2、黄色新闻 3、《论出版自由》 4、布鲁诺的“自我互动理论” 5、“报刊的有机运动” 二、简答(15*4) 1、英尼斯对传播学的学术贡献 2、清末明初的新闻法制和自由 3、碎片化的受众 4、典型报道的历史变化 三、论述(25*2) 1、中国当代新闻媒体体制变迁 2、如何理解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和传播功能的区别 3

【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四不方针的新闻专业主义

大公报“四不”方针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大公报是唯一一家拥有百年报龄的报纸。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唯一获得国际荣誉的报纸。大公报之所以能受到国内外新闻界的重视,离不开其先进的办报方针。 从创刊者英敛之把报名中的“大”和“公”两字解释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并以此作为办报宗旨,到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提出“四不”方针,大公报坚守“文人论政,商业经营”原则,力图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服务于社会。笔者认为,“四不”方针蕴涵着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这是促使新记大公报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 “四不”方针与新闻专业主义 1926年,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复办大公报。当时中国报业的状况是:“报业之厄运,至今日而极矣!军权压力,重逾万钩;言论自由,不绝一线。而全国战兴,百业俱敝,报纸营业遂亦大难。通观国中,除三数社外,大抵呻吟憔悴于权力、财力两重压之下,发发不可终日。” 但张季鸾仍坚持认为:“报业天职,应绝对拥护国民公共之利益,随时为国民贡献正确实用之知识,以稗益国家。业言论者,宜不媚强御,亦不阿群众。”于是,大公报在复刊之日发表了《本社同人之志趣》。这篇文章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所谓“不党”,是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所谓“不卖”是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所谓“不私”,是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所谓“不盲”,是指不“随声附和”、不“评诋激烈,昧于事实”。 “四不”方针的提出与新记大公报创办者秉承的办报思想分不开。张季鸾曾在1939年5月5日大公报香港版评论《抗战与报人》中写道:“中国报人本来以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为理想,是自由职业者的一门。其信仰是言论自由,而职业独立。对政治,贵敢言;对新闻,贵争快。从消极地说,是反统制,反干涉。”吴鼎昌也曾表示:“我们办报是为新闻的——我们办的这张报纸是毫无目标,如果说有目标的话那就是为新闻而新闻,要真心做人民的喉舌。我们不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办报,更不是为了某一派别而办报,也绝不为某一个人而办报,我们是为了人民全体的利益而办报。” 可见,大公报是信奉自由主义、坚持不偏不倚的立场以求生存与发展。 大公报“四不”方针所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与西方新闻界以客观性、真实性、自由性、独立性为特征的新闻追求有意识共通之处,这正是今天所谓“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精神。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美国新闻史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它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从而服务于全体人民。 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倾向还体现在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不仅为大公报设立了专门词条,还为英敛之、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等12位大公报人设了专门的人物词条。近代以来,有幸作为人物词条入选这部国家级百科全书的新闻工作者仅有108名,而大公报竟占了1/9。正是这些人才使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在新闻实践中得以贯彻。 “四不”方针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 在国家动荡不安的年代,大公报“四不”方针的新闻专业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两点。首先表现为政治上的客观公正报道。国共两党对峙时,大公报既骂过国民党也骂过共产党,既帮过国民党也帮过共产党。但它的新闻报道与评论都是基于自己民间报纸的独立立场,至于帮了谁骂了谁那只能说是客观上起到的作用。 大公报给国民党帮过忙。从大革命后期帮起,“清共”和“分共”的时候帮过,攻打苏区的时候帮过,“九一八”事变前后帮过,西安事变前后帮过,抗日战争时期帮过,解放战争开始的一段时间也帮过。一般来说,拥蒋反共就是帮国民党的忙。但大公报也帮过共产党的忙。大公报第一个派记者到苏联采访、向中国读者介绍建设中的苏联的真实情况;第一个派记者去边区、向全国人民报道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真实情况和边区建设情况。

10月全国新闻采访写作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要建设高素质的记者队伍,首先要提高的素质是( ) A.业务素质 B.心理素质 C.思想政治素质 D.身体素质 2.新闻的基本社会功能是( ) A.交流经验 B.传播信息 C.公共服务 D.文化娱乐 3.在采访中,事件的目击者或知情者向记者讲述的材料,属于( ) A.骨干材料 B.背景材料 C.第二手材料 D.第一手材料 4.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 ) A.采访决定写作 B.写作决定采访 C.采访与写作分离 D.采访与写作同等重要 5.新闻的宣传价值一般包含的因素有一致性、典型性、时宜性,以及( ) A.创新性 B.求实性 C.政策性 D.针对性 6.要达到新闻的最佳选择,必须是( ) A.新闻的时效性和时宜性的统一 B.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 C.新闻的快速和准确的统一 D.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7.记者寻找、发现新闻线索的根本途径,就是要( ) A.多搜集材料 B.多跑领导机关 C.多结交朋友 D.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 8.在我国的记者队伍中,曾经冒着生命危险,采写出《中国的西北角》的著名记者是( ) A.邹韬奋 B.戈公振 C.黄远生 D.范长江 9.采访中召开座谈会是因为它可以( ) A.谈话有针对性 B.抓住主要矛盾 1

C.各方摆出事实了解全面情况 D.了解的情况深入细致 10.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采访对象不想谈,而记者需要,此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 A.开放式提问 B.闭合式提问 C.直接式提问 D.迂回式提问 11.顾客对某商场的意见很大,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去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 A.蹲点采访 B.易地采访 C.隐性采访 D.巡回采访 12.因事件访问与因人物访问的区别是( ) A.是否了解新闻五要素 B.是否有一定的准备 C.能否随机应变 D.以了解人物还是以了解事件为中心展开 13.采访中的抓问题就是( ) A.采访反面问题 B.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 C.写批评性报道 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 14.记者在某公路国道沿线进行采访,这一方式叫( ) A.易地采访 B.隐性采访 C.巡回采访 D.交叉采访 15.采访中分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 A.听取别人意见 B.具体事物具体分析 C.与采访对象讨论 D.与其他记者讨论 16.通讯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以典型生动的细节,恳切优美的笔调为读者所喜爱, 其作者是( ) A.邵飘萍 B.范长江 C.邹韬奋 D.张季鸾 17.在新闻五要素中,作为核心要素的是( ) A.何时 B.何事 C.何地 D.何人 18.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 的,它被称为( ) A.动态性新闻 B.事件性新闻 C.解释性新闻 D.非事件性新闻 19.摄取新闻事实和新闻景观中富有特征和感人的场面加以描绘和再现的新闻体裁,属于 ( ) 2

报人张季鸾

报人张季鸾 报人张季鸾每人抄一份.边走边熟悉. 3月5日的下午.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而在另一边的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团员们则用歌声向大家宣传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人们听到这从未听过的歌声.不禁被歌声所吸引.纷纷主动地围上来聆听这首 斗志昂扬的歌曲,甚至有人当场要求文工团的团员教自己唱. 群众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歌曲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了文工团员的想像,于是大家开始在"中山公园音 乐堂"等多种场合演出这首歌曲.1963年10月在《解放军歌曲》上发表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词曲.文工团员录音之后,由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男女老幼人人会唱.这首歌对于宣传雷锋精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雷锋成为一代代人学习的榜样. 1964年5月.在"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中, 合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荣获"优秀奖".1989 年.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唤起美好回忆的那些歌"评选活动中,《学习雷锋好榜样》又被大众推举出来,并再获"优秀作品奖"殊荣. (选自《共和国的歌声》/刘达丽主编/山东 画报出版社/2009年9月版) 报人张季鸾 更风流;日日忙人事,时时念国仇. 卫神州;君莫谈民立,同人尽白头. ——

于右任《寿张季子五十》 望平街上的报人,张季鸾也是有声誉的一位.大家看到了《大公报》,就会想到 了张季鸾. 张氏名炽掌,陕西榆林人,和于右任同乡:清末便到了上海,在于氏所主持的《民立报》工作,后来转到 民立图书公司去.1913年,他到北京去主持北京《民立报》.宋教仁案起,袁世凯嫉视党人,赣皖兵作,他被 囚于军政执法处,经三月才释放.他又回到上海参加胡政之所主持的《大共和日报》任翻译,兼任中国公学 教职.1916年,又回北京任上海《新闻报》驻京记者.1919年,又回上海,主办《中华新报》.到了1924年冬 天,《中华新报》停刊,他又回北京去.那时,胡政之也从上海到了天津,他们联 合吴鼎昌,三人接办天津《大 公报》,这才发挥了他们三人的才能和抱负.他一生就用全副精神办《大公报》.他也是蒋介石的智囊之一, 其影响还在陈景韩之上.邵力子的任陕西省主席和驻苏联大使,还是他所推荐的.不过他是影响蒋氏的政 策的人,并不曾进入蒋氏的幕府 《大公报》的社论,一向很认真,大部分出于他们三人的手笔,而张所执笔的尤多.他在《大公报》一万 号上,重叙他们接办《大公报》时的四事:"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他说:"日不党.'纯以公民之地 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日不卖.'声明不以言

张季鸾

【张季鸾】(1888~1941)报人。名炽章。榆林人。1905年留学日本。其间加入同盟会,主编会刊《夏声》,鼓吹革命,走上“言论报国、新闻救国”的道路。1911年归国,应于右任邀请赴上海主编《民主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经于右任推荐,任孙中山的秘书,起草了《临时大总统宣言》等重要文献。从1915年起创办《民信日报》、北京《中华新报》,揭露袁世凯、段祺瑞复辟帝制、丧权辱国的罪行,因此两次被捕入狱。从1926年起担任《大公报》总编辑,主持笔政长达15年之久,力主使该报成为反映中国自由舆论的喉舌。九一八事变后,他以民族大义为重,强烈反对伪满洲国,明确提出“对日无和平之可求”、“必须抗拒至最后时日”。1934年他突破国民党封锁,对革命根据地作了客观介绍。1935年底连载长篇通讯,向全国公开报道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相。七七事变后,他主张共赴国难,坚决抗战,写了许多鼓舞人心的社评,揭露和控诉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指出中国已面临亡国的危险,“只有彻底牺牲,才能自救”。1941年《大公报》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新闻奖。同年9月6日,因长期积劳成疾,在重庆逝世。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公葬。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给予他极高评价,称其“功在国家”,是“文坛巨擘,报界宗师”。 【尤仙航】(1900~1995)传染病专家。又名鸿炳。榆林人。1917~1923年就读于榆林中学。1930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后入北平中央防疫处及同仁会北京医院,研究细菌学及临床医学。1931~

1932年陕北流行鼠疫、霍乱,他为防疫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率医疗队深入重疫区,采取紧急防治措施,将该病迅速扑灭。1933~1937年间在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进修,获博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陕西省卫生处防疫检验科科长、省立传染病院主任、西北大学医学系教授。1941年在西安开设弘慈诊所。1946年回榆林继续行医。后来担任榆林县人民医院院长,榆林县和陕西省人大代表、榆林县政协副主席。他擅长传染病、内科疾病的诊治,并掌握日、德、英语。先后撰写专业论文30余篇,译文10多篇。50年代初,被国务院聘为陕北、伊盟烈性传染病防治顾问。 【胡星元】(1903~1993)爱国港商。榆林人。早年因家贫辍学,到银炉当学徒。后学会驾驶汽车,先后在沈阳、西安从事营运。抗战胜利后,他与友人合资在香港与美国之间从事贸易。1982年秋,他以80高龄重返阔别60多年的故乡。此后10年间,他为振兴家乡文教卫生事业,共捐献人民币1000多万元,修建“星元图书楼”、“星元小学”、“星元医院”(由陕西省政府命名)。为了表彰他的义举,榆林各界人士集资修建了“星元功德牌坊”,同时推举他为陕西省政协委员、榆林市政协名誉主席,并出版了《胡星元传》和《悠悠故乡情——胡星元先生与榆林》画册。 【高普煦】(1873~1924)地方绅士、教育家。字晴轩。榆林人。自幼攻读旧学,学习近代科学,尤长于数学。历任三原宏道书院教习,榆阳书院教习、山长。有“榆林人教数学者自晴轩始”之说。辛亥革命时积极推动榆林的民主革命运动,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地方士绅

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国新闻传播史,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 学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中国日报》《民报》《新民丛报》梁启超 2.《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3.简述?°苏报案?±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4.简述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5.简述辛亥革命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6.比较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新闻思想的异同,并分别对其予以评价。 第一节资产阶级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 一、19世纪下半叶的海外华文报刊 1.美洲:《沙架免度新录》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 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 2.南洋: 新加坡《叻报》“南洋第一报” 菲律宾《华报》、《岷报》、《益友新报》 马来亚《槟城新报》 二、方兴未艾的改良派报纸——维新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1、《清议报》:1898创刊于日本,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海外的第一个机关 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旬刊。 业务方面颇多改进,记者、党报、机关报等名目均源于该报。 梁启超的《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1901),强调耳目喉舌的功能,提出衡量报刊优劣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 2、《新民丛报》:康梁保皇会在日本的机关报。梁启超1902年2月8日创办 于日本横滨,并任主编。该报宗旨在于“开民智”、“造新民”,成为保皇会最主要的言论机关。1907年8月悄然停刊。 ●告别线装书形式,改用白报纸印刷。 ●该报虽未站在时代前列,但该报对西方政治学说的介绍和提高民族素 质的倡导,客观上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17期发表梁启超的《敬告我同业诸君》,提出报馆两大天职“监督 政府”和“向导国民” 。 ●1902年,第一次提到麦喀士(马克思)的名字。 ●创刊号 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以此病而药治之,务采合中

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过去很久了,民国中的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基本上离开了我们。但是民国的历史却让我们无法忘记,那是一个经济和政治上一塌糊涂的年代,却又在文化教育思想学术上取得了炫目的辉煌。即便是现在,几乎在每个领域中,都可以在民国中找到让我们敬仰的名字,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不要说大师即便是贩夫走卒,也有数不清的故事。随着时间的远去,民国中的人物不但没有让我们忘记,反而让我们感觉越来越高大。 中国历史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和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时代的话,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国。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两个时代都是思想大解放、人性大解放的时代,正因为这种“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时代特质,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均出现了让世界惊羡的“井喷”现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国的品格。遗憾的是,虽然民国那些人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曾经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什么是民国风度,其实那个年月的人,有各种各样的风度,书里面提到的每个人,都是很有个性很有性格的又风度的人。这些人随便拿出来一个,就会让你侧目,你会找出很多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想这是因为那个年代,因为乱,所以具有了一个好处,就是自由,无论你是留辫子穿长袍,还是穿西服打领带,都会有人反对,同时也都会有人支持和赞美。于是各种文化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使劲发展,让你看得目不暇接,这就是民国的魅力所在吧。 今天读徐百柯所著《民国风度》,见识了那个时代众多专家学者和科学家,比较他们追求真理的执着、热情、风骨尤为感慨,也许那个时代的学者更有书生气而少有铜臭气,也许那个时代的学者更有钻研精神而少有投机取巧,民国时期的那些学者,有着与今天的学者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在全然不失风骨、风趣和风雅,内心都坚守着一个“人”字和一个“士”字,虽性格特立独行而不失硬朗,却又都懂得生活的乐趣着实好玩得有趣。 虽然民国的那些人物,以前也多少了解一些,至少也混个耳熟,但是也仅仅是一些模糊的印象,要是较真起来,还很难说准确了。在这本书里,却把这些人物几乎一网打尽,一个一个娓娓道来。如果说有人缺席,那么就是缺少了两种人,一种是军人,一种是政治家,也许是这两类人太敏感,很多问题现在还不好说吧。总之书里面的人物都是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明星。 《民国风度》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民国风度》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徐百柯的《民国风度》以钩沉的方式,通过追忆梅贻琦、张伯苓、马相伯、许崇清等早已成为中国名校名片的一校之长,李济、叶企孙、丁文江、何廉等基础学科在中国的奠基者,张季莺、胡政之、张元济、王云五、徐伯昕等行业前辈,赵元任、张申府、卢作孚、曹聚仁、周太玄、丁西林等既可以叫天才的奇人,也可以叫奇人的天才,还有黄远生、方大曾、王小亭等不应被忘记但事实上已经被遗忘的人物。追忆民国那些人,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大师们的风骨与才华,感受到独特的民国风度与民国精神。与《民国那些人》相比,本书无论是序言中杜涌涛的《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还是钱理群的《谈谈“民国那些人”》;无论是延伸阅读的《大学氛围不存,大学精神焉附》和《过去的中学》,还是作为后记的《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这些新增的内容与“民国那些人”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民国精神。

张季鸾的四不理论

张季鸾的“四不主义”对现代新闻事业的影响 张季鸾,陕西榆林人。中国现代著名报人、政论家。于《大公报》续刊之日,他执笔撰写《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办报方针,即“四不主义”。 不党,并非中立之意,也不是敌视政党,而是与党派无一切连带关系,原则上等视各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在中国,目前是共产党执政,当然也存在着其他大大小小的党派。各党派也有自己的党报,来宣传各党的政治理念等等。在现代这种一党独大的情况下,遵从“不党”原则尤为重要。新闻工作者在办报,播报新闻时应抛开自己所属的政党,纯以公民的地位,客观公正地播报新闻。尤其不应夹带对其他党派的抨击和不满。此外,各党派也不应过分干预新闻言论的自由。张季鸾也认为报纸是公共论坛,“公众的喉舌”,因此报纸要超越党派,言论独立。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地方性的报纸做得比较好。比如,历史上著名的911事件,全球各大报纸都以此为头版头条,唯独人民日报以领导会面,会议为头版,911事件仅占了报纸版面的一小部分。但地方性报纸有自己的独立性。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不会带有过重的政治色彩。 不卖,就是经济自存,不以言论做交易,不接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的金钱补助和政治方面的入股投资。这样看来,就是保持新闻的独立性。在当时,胡政之说过,其实国人办报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政治办报,为一党一派做政治宣传,没有把办报本身当成一种事业来做。而当宣传目的达到之后呢,报纸也就跟着枯竭了。另外一种是商业报纸,不问政治。只做生意经上的打算。他希望接手《大公报》,开创中国报业的新道路。在现代,许多报业都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刊登揭露他人隐私,威胁社会稳定的新闻或者准确的说是八卦。这些报业可以吸引人们的视线,却危害人们的心灵,在道德层面来说也是违反道德的。还有一些报业私相授受,接受高官,明星的贿赂,不顾事实的为贿赂他们的人做宣传。在娱乐圈,就经常存在买新闻和卖新闻的情况。为了自己或者自己公司旗下的明星能大红大紫,不惜以诋毁别的明星来上线。在政治上,有许多高官也会通过自己的权力和金钱来控制报业。所以,张季鸾的不卖思想是不党思想的基础。只有做到不卖,不被党派控制,才能做到不党。现代新闻工作者更要秉持客观公正,独立自主的理念,不为权势所迫,不为金钱所动。发掘新闻真相,客观报道事实。但这一点,对于新闻工作者在做某些新闻时是相当困难的,可能会以生命为代价。比如,调查地沟油事件的记者李翔被害死,难免不让人怀疑到时损害到某些高官的利益而遭迫害。为了新闻的公正,国家更应该制定完善的法律来保护这些维护公正的人。 不私,就是报纸并无私用,向全国开放,为公众喉舌。这个概念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与不卖有相同之处。就是不应为他人或机关或企业所控制为私用,变成专门宣传的工具。报纸应多体现公众的心声,为人民大众了解事实,抒发感想的平台,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不盲,即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这是张季鸾心中报纸言论的最高境界。现代大多报纸也是贪方便,图销量,没有经过更多的思考与调查,就跟风刊登一些新闻。比如4月11日凌晨发生在南加大校园附近的一起枪杀案。就因为被枪杀的两名中国留学生是死于一辆宝马车内,再有谣言称其为富二代。所有舆论的焦点便放在了宝马,富二代这两个词上。国内多家报纸在报道此新闻时特地强调这两个词,存在明显的意识形态。随后调查,宝马车是二手的,是被枪杀着辛苦攒钱买的,而两位被枪杀者的身份也只是普通的市民,家里条件只能属中等。微博上,论坛上那一条条抨击他们的言论,多么使人寒心啊。在这些舆论导向中起作用的报纸都应该好好反思,改正错误。现在太多因为盲从而失实的新闻。整个中国报业都该反思,是什么导致报纸,揭露事实真相的平台,变成了传播谎言的利器。是现代社会的浮躁,还是制度的不完善,还有待考证。但至少作为个人,我希望从事了新闻行业,就要秉持自己独立性。还有就是曹林老师讲的,要理性看待新闻事件。 “四不”方针的提出,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在中国形成的标志,为现代新闻事业树立了标杆,时时警醒着新闻工作者该如何做好新闻。

张季鸾新闻思想总概括

他接受关学教育,深受中国传统儒家J下统思想的影响,拥有渊博的传统知识, 传统思想贯穿和影响了他的一生;同时他留学日本六年,接受了假道日本的英美自由主义 思想的影响,希望用自由主义来救中国。传统和自由的交织和影响,使他的自由主义新闻 思想鲜明而又独特。 他“发愿终身作记者”,以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为指导,坚持“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独立办报立场,使《大公报》沿着自由主义职业报刊的路线快速发展,但同时又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充满“士为知己者死"的“国士"情结,游离在独立报人与国士之间; 他一生追求新闻自由,主张言论自由,不受干涉,吁求民主,实行宪政,但抗战全面爆发 一、追求言论自由 自由主义新闻思潮的核心命题可以概括为:新闻自由是个人自由,具有本体性价值。关于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张季鸾首先从统治舆论的负面效果进行论证的。他在《国府 当局开放言论之表示》社论中批评党国对于言论界有苏联或法西斯式理论之趋势,完全将 全国言论界置于党部指导管理之下,想造成全国报纸言论一律,纪事亦一律。当局谓黑俱白,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的理想局面。并说此种制度下之报纸,毫无自由宣达民隐之意。由此,他认为这种统治舆论的做法有两大流弊,一是宣传太统一严整,久了使人民神 经麻痹,反使宣传失效,二是报纸成为政府的宣传机关,会使全国言论界单调化,平凡化,使人民失去读报兴趣,最后使报纸失去信用。由前者言,对政府不利,由后者言,对报纸 不利。他主张政府奖励言论自由越大,减除社会危机愈多,对于党国利益愈大。“中国在今后救亡建国之漫漫长途中,实亟需勇敢切实之言论,以辅助政府,纠正官吏,鼓励社会” 1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他主张言论自由主要是从有利于国家、政府和国民来考虑的,自 由主义话语体系的背后依然游荡着传统思想的幽魂。其次,他也从言论自由是人民的基本 权利,具有神圣地位来论述言论自由的重要性的。“人民有拥护政府之责,同时亦具有批 评政府一部分政策,或攻击官吏一部分行动之权。”2“保障言论自由为各级政府本身固有之职责”3作为独立的公共舆论机关的报纸因而也获得了言论自由的权利。张季莺有一句 话颇得弥尔顿古典自由主义的神髓“报纸地位宜为一切人之喉舌,宫民各方,孰有冤抑, 皆得自由表现于报纸。” 张季鸾认为,“夫自由云者,最浅显释之,为不受干涉,其表现为随意发表”4但他同时表示:“自由之另一面为责任,无责任观念之言论,不能得自由”,他认为要解决言论界的问题,首先要依靠言论界本身的努力,“报界自身应努力之点亦多,诚不得滥用报纸武器,在道德上有缺憾。”“要公,要诚,要勇!’’‘‘倘动机公,立意诚,而勇敢出之,而其主张符合国家利益,至少不妨害国家利益,则无虑压迫干涉矣",但其实,这只是张季鸾 向政府表态的问题,在言论自由方面,主要是阐述防止政府压制舆论,统制新闻的问题。 法制成为张季莺应对新闻检查制度所倚重的对象。他认为政府实行新闻检查确有必要,但是检查必须依照法律,保障公众和报业应享有的言论自由权利。“应以充分尊重人民权利之精神行之,但可放则放,切勿但可扣则扣。??应依经常之法律,不依临时之命令。’’6“允不得以喜怒爱憎为偏颇或苛酷之处分”,7“愿政府与言论出版界之间,其关系一以出版法为准。而适法与违法之衡量,亦宽大,不亦苛刻。",并且在内政部正拟出版法施行细则时特别提出建议,“须知立法之目的,重在指导,不重在钳制。若当局持吹毛求疵之态度,则中国永无言论自由可言。"8在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统治之下,张季鸾对于言论自由的 追求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二、强调报纸的独立性和职业化 自由主义本身是一套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关系的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媒介究竟是为 保障公民权利服务,还是为实现国家权力服务。虽然这个问题不一定构成非此即彼的选择,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倡导者们还是倾向于认为媒介是社会公众手中的“公器”,而非政 治家手里的“利器”,强调媒介的独立性,认为报刊是独立的社会舆论机关。1张季鸾在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以及中国早期新闻学人的影响下,对很多报刊接受津贴,丧失独立性的现象

1999-2014中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新闻学考博真题

2014社科院考博真题 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 一、概述传播学芝加哥学派代表性人物关于传播的社会影响的主要观点。 二、列举一本你印象最深刻的新闻学理论著作进行评述。(包括主要学术观点、理论体系、有点与不足等) 三、试论大众传播中的宣传观念和宣传话语。 四、论新闻学研究中“学”与“术”的关系。 传播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 1、什么是发展?传播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该书传播与社会发展(发展传播学)的主要理 论。 2、联系你的个人或家庭经历谈谈你对传播与社会发展的治学旨趣。 3、谈谈你对“社会性别”概念的理解,并对某一媒介作品进行社会性别分析。 4、概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发展及不同流派。 5、举例说明商业流行文化或主流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的区别。 传媒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实践 1、在传媒经营研究中素有“内容为王”与“渠道为王”之争。请就此谈谈你的观点。 2、请阐述品牌在传媒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3、目前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主要有哪些类型,请举例概述之。 4、列举你所读过的3本有关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著作,并作简要点评(包括论题、主要学 术观点,理论体系、优点与不足等) 新闻法治与伦理的学理基础 1、在我国是否需要制定专门的《新闻法》这一问题上,国内学界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主张“暂缓制定”,另一种观点主张“尽早制定”,还有一种观点主张“未必制定”。请你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试述新闻报道活动中可能面临的伦理冲突及其应对方案。 3、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请简要分析说明上述引文中“言论自由”与“表达权”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4、简述你对国内媒介法(或传播法)研究的总体印象及评价。 5、请列举国内两至三位研究媒介与传播伦理问题的学者,简要点评他们在上述专业方向的 一项研究成果。(专著、论文或研究报告) 2013年人大新闻学考博真题 一、新闻史论 1、试论述中国与美国政党报纸出现、发展历史及对各自国家新闻事业的影响。 2、结合当前改革实践,论新闻观念更新与新闻制度建设的基本关系。 3、用“长尾理论”阐释Web2.0时代小众化群体传播现象。

中国新闻史人物篇

1.中国新闻史人物篇 第一章报业开端 马礼逊 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1807年由伦敦布道会派出。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但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书,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 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第二章戊戌时期 王韬 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 1874 年创办《循环日报》。 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了基础。 唐才常P95 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报人,与谭嗣同合称“浏阳二杰”。 1897年到长沙,成为南学会的骨干,并主编《湘学新报》,发表大量文章,宣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资产阶级民权思想,鼓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后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事前暴露,被张之洞逮捕并立即杀害。 严复 不仅是报刊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 幼年受到严格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曾在英国海军大学留学,回国后受聘于天津水师学堂任教,后升至改校总办。 甲午海战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连续发表文章猛烈抨击列强的侵略行径,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主张,在思想界有较大反响。 后在维新派办报热潮下,创办《国闻报》,大力鼓吹变法维新。提出报纸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而后者尤为重要。 后来思想渐趋保守,潜心于翻译工作。他反对辛亥革命,拥护复辟帝制,也反对五四新文化

论张季鸾新闻思想的变化

第4卷第2期2004年4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 RNAL OF HUNAN MASS MEDIA VOCAT IONAL T ECH NICAL COLLEGE Vol.4No.2Apri.2004[收稿日期] 2004-01-20 [作者简介] 全燕(1976-),女,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级研究生。 #新闻史研究# 论张季鸾新闻思想的变化 全 燕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摘 要] 细理张季鸾的思想脉络,其新闻思想经历了由/以自由为本位的英美式报刊理念0向/以 服从为主旨的传统文化思想0的变化:在对报纸性质的认识上,经由了/独立的舆论机关0到/国家的宣传 机构0的变化;在对政论时评的认识上,经由了/言论自由0到/言论统制0的变化;在道德观上,经由了/忠 于-主义.0到/服从统制0的变化。 [关键词] 张季鸾 5大公报6 新闻思想 自由主义 传统思想 [中图分类号] G21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454(2004)02-0104-04 辛亥苦命以来,旧中国报界风云际汇。在灿若繁星的报人英才谱里,张季鸾无疑绘写了颇具华彩的一章。综观这位传奇报人30年的报人生涯,在新记5大公报6主持笔政的15年后被后人视作是其事业的巅峰。作为5大公报6三位核心人物之一,张季鸾在总编辑的位置上笔耕不辍,有关新闻学专文约10余篇,里面表达的新闻思想对5大公报6的办报理念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这些新闻思想,有学者用/文人论政0来概括,[1]还有研究者将其定位为/自由主义职业报刊 理念0。[2]笔者认为,上述说法均失之全面。细理张公的思想脉络,我认为其新闻思想经历了由/以自由为本位的英美式报刊理念0向/以服从为主旨的传统文化思想0的变化。本文以时间为轴,试从变化的角度重新诠释这位报人的新闻思想。 一、在对报纸性质的认识上,经由了/独立的舆论机关0到/国家的宣传机构0的变化 言论独立建立在经济独立之上。张季鸾早在1924年为5新闻报630年写纪念祝词时,就称赞 该报将报业/视为一种纯粹商业,不假政治之力,不仰人资助,独立经营以维持而发展0。[3]这种视 报馆为独立职业的思想也被张季鸾带到了5大公报6。众所周知,报馆的经营是5大公报6最具特色之处。张季鸾身为报馆的副总,对此更是津津乐道。他在为纪念5大公报6发行一万号而撰写的社评中说:/自英君敛之创刊,以至同人接办,本社营业,始终赖本国商股,不受政治投资,不纳外人资本。0[4]因此,张季鸾自信:/大公报的唯一好处,就在股本小,性质简单。没有干预言论的股东,也不受社外任何势力的支配。因此言论独立,良心泰然。0[5]曾在该报工作过的老报人也评价说:/大 公报报纸是一种在市场上竞争的商品,不是免费奉送的政治传单0。[6]然而,正如张季鸾曾感言的 /现代任何事业,无不受社会连带原则之支配0。象5大公报6这样在舆论界名噪一时、南北为之翘楚的显赫地位也无法幸免地为国难所累。抗日战争时期,5大公报6津、沪版被迫关闭,并先后辗转汉、渝、桂、港等地,报纸的商业性受到严重打击。这就促使张季鸾深切地体会到,国家不保,任何个人事业皆难立足。作为一位有着深沉爱国情感的知识分子,他沉痛地反思战时某些报馆消极、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并尖锐地指责某些养尊处优的报人国难临头,却/一面束手无策,一面依旧写些一知半解的文字,号称做舆论的工作。0[7]他认为,积极为国家作抗战宣传是战时报纸义不容辞的责任。1938年10月,张季鸾借5大公报6被迫迁渝出版之机发表言论:/抗战期间,一切私人事业,精神上10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