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据一定空间、以不同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作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埃德加·胡佛

区域的类型依此可概括为:均质区、结节区两种类型

●自然资源:

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划分:地下资源,地表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划分: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划分:直接生活资源、劳动资料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可再生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特征

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资源经济学中关于有偿使用各类资源的依据”

地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特殊的地域分布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影响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它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出生率与死亡了之差,即区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它反映了区域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作用

下的人口自然再生产规律。

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1000?

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承载力:

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1910年的《适度人口》中,指出适度人口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达到最大值的人口规模;

法国人口学家索维(A.Sauvy)在其《人口通论》上、下册中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之人口”,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也相应的有多少个。除了经济适度之外,还可以有文化适度、政治适度甚至美学上的适度等等。目标不同,适度人口的规模也不同。如以个人福利为目标的适度人口往往少于以国家实力为目标所需要的适度人口。

所谓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水平下的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该区域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产业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比例)关系。或指区域内部各种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稳定占有产品和资源的比重。

●前(后)向关联:

后向关联: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

前向关联: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出现的诱导作用;

横向关联: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区位商:

区位商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可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

●产业结构高度化: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后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动力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异。

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着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中国工业生产空间结构的“开”字形结构形态。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及其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PPT134)

任何一个经济地域的空间结构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依靠三者的统一协调来推动经济地域的发展。三者的关系表现为经济功能的一致性和结节、网络与规模等级的协调性。而且空间结构是一个动态的、相对平衡的概念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提出:区域和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经济增长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极核上,而不是各区域同时增长,而且增长的过程亦各不相同;同时增长传播渠道的不同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也不同。布代维尔的定义:增长极是指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增长极的定义包含这样几层含义:

首先,增长极包括存在于经济区域内的一个实体;

其次,它有一个自身成长壮大的过程;

第三,它在上述过程中可以不断向其周围经济空间施加影响。

●发动型工业:

主导部门——指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不同阶段中,与之相适应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部门。其中,隶属于主导部门的发动型企业是位于增长极区位的大型企业,它是增长极发挥作用的实体。

最新科技成果、最高技术装备、产品市场好等(发动型工业)

企业家的投资决策能力偏低,因此可集中投资于若干特定产业(发动型工业)。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指某一产业的单位资本投入能带来倍增的产出效益的现象。一般来说,乘数效应的产生来源于产业的关联效应。

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财政政策乘数是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其中包括财政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劳动地域分工:

劳动地域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形式(自然劳动分工、社会劳动分工、劳动地域分工、国际间劳动地域分工)。

从个别区域来看,它表现为某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或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即区域生产专门化。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它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

●区域规划:

是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书P.235)

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区域发展战略:

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其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SWOT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 (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

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书P283,幻灯片117)

●创新:

经济学上,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的活动。在具体意义上,创新可以看作是一项发明被首次应用于一个新的领域,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新的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2.新的产品;3.新的原材料;4.新的市场;5.新的组织。(书P277,幻灯片118)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经济增长:PPT 121

S·库兹涅茨-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向它的人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而生产能力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改进,以及这种改进所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

●最低成本区位:

任何一个企业,因其必要投入的生产要素成本有差异,从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就不相同。显然,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最大利润)的企业区位,乃是收入总额与成本总额之差达最大值的区位。

●产业划分:

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业进行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

●土地: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2年出版的《土地管理基础知识》中这样定义土地:土地是地球表面上由土壤、岩石、气候、水文、地貌、植被等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因此,从土地管理角度,可以认为土地是一个综合体,是自然的产物,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活动的结果。

●贫困恶性循环

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Ragnar Nurkse)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

一是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二是需求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因此,他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及经济增长,必须同时在较大的产业发展范围按相关比例同步投入资本,以创造市场需求,增大生产规模,消除发展瓶颈。

●土地利用:

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可以是一项生产性活动,如种植作物,栽培树木,养殖牲畜,也可以是一项非生产性活动,如建筑住宅、修建公园等。

●高新技术产业:PPT 155

高新技术产业是研发、制造、服务紧密结合,以当代科技和新兴技术生产出高新产品的部门,具有资金、人才投入比例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明显的战略性、风险性、增殖性和渗透性特点。

●土地的无弹性自然供给

土地自然供给指地球所能提供给人类社会利用的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它不受任何人为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数量固定不变,因而是无弹性供给。

有弹性经济供给:

土地经济供给是土地在自然供给及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着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而增加的土地供给量。鉴于土地具有多宜性,土地利用效益存在差异性,因此,土地经济供给随着土地需求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变化,具有弹性。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即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并努力做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总量也有所增加。

●环境功能区:

环境功能区划是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不同区域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布局,确定具体环境目标和便于管理与执行。生态环境功能区,事实上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性功能区。(ppt246,书P.527))

●区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类型包括哪些(均质、枢纽)?

答: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据一定空间、以不同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属性包括:

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据一定的空间(三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不可重复性)

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界区域界线有时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过渡性的)。(可度量性)

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系统性)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客观性)

区域的类型依此可概括为:均质区、结节区两种类型。

1.均质区: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例如山区与平原区,干旱区与湿润区,农区与牧区,水稻区与小麦区,汉族区与少数民族区,吴语区与闽台语区,发达区与贫困区等等。

2.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例如,目前在区域研究和规划中普遍采用的城市经济区,即是以城市为中心,其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影响适度人口的因素有哪些?(地域、消费标准、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时间)

答:所谓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水平下的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离开了这些前提,就难以对这两个概念下定义。因此,

(一)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二)适度人口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

(三)适度人口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四)适度人口因时间而异

●区域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p44

1. 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技术越是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越是广泛,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越能够充分体现。

2. 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按照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特点,技术进步可分为三种类型: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由于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节约,使得区域生产对非本区域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际竞争能力。如“精致建造”中提出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理念

3.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技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于社会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新产品层出不穷,催生了新的需求,导致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日益丰富多彩;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原有产品的功能和效用不断引伸与“裂变”,独立而成为新的产业部门。

4. 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虽然技术进步具有节约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即在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一部门内劳动投入的减少,相应扩大了其他部门(特别是新增部门)的劳动需求,或者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因技术进步,使收入增加,而产生的需求增加)增加劳动投入。进而可以认为,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从而可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六阶段” 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有哪些?p56

美国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1. 传统社会阶段:2.起飞准备阶段:

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

5.高额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罗斯托理论的核心是“起飞”,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一个决定性的过渡时期”(生产性经济的活跃程度达到临界水平,并生产了一些能导致社会和经济大规模进步的结构上的变革);主导产业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哪个阶段的主要因素;较高的资本积累率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起飞顺利实现的保证。

●区域经济的空间运动方式包括哪些方面?p68

空间运动的方式

扩散方式:扩张扩散(由扩散源向周围地区逐次连续地扩散)

转移方式:重新区位转移、等级转移(跳跃式转移)

●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是怎样的?其中工业化的进程及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大体上有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类型,即:

(一)前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规模小,发展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中心城市开始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出现。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增长差异扩大。

三、工业化成熟阶段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支配)。次一级核心区域形成。

四、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区域城镇体系形成,网络结构-复合功能的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出现。

●区域主导产业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怎样?【?】【PPT p89】

1)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带动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2)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的高度化。

OR

1)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全部经济发展

2)随着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逐步演进

3)具有最新科技成果、最高技术装备、产品市场好等

4)国家和区域应保证主导产业优先增长和持续增长

●增长极极化效应产生的机制是什么?(规模效应、区位效应、城市化效应)

规模经济在一定区域条件和生产技术下,某一设施或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产生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此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是随着该企业本身产出量增长而获得。

2)区位经济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从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而获得经济利益,这就是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来源于企业外部、部门或行业内部的经济合理性,这种经济合理性是随着该区位的该部门或行业的总产出量增长而产生的。

3)城市化经济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谓之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经济来源于部门或行业外部、城市内部的经济合理性,它与一群工业部门或行业的总体规模而不只与一个部门或行业的总产出量有关。

●简述劳动地域分工的“绝对利益说”与“比较利益说”原理。

区域1.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

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李氏提出了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如两个地区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某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战略依据、目标、方针、重点、步骤、措施等。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

2)产业布局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力。即规划明确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并根据产业链的关系及地域分工状况,进行相关的新企业及原有企业调整和迁徙的布局规划。

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拟定城镇化目标、确定总体发展格局、明确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及方向、明确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确定各级中心城镇及新城镇的空间结构、提出重点城镇地区近期建设建议等。

4)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在现状分析基础上,根据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预测并布局各项设施的建设。

5)土地利用规划:点、线、面的结构组合关系。资源调查与现状分析、质量评价、需求量预测、八大类用地布局规划、整治保护规划。

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现状问题分析、环境及其诸要素发展状况预测及保护目标制定(近期、远期)(控制、建设)、保护措施明确等。

7)区域发展政策:劳动力、资金、产业及空间开发、基础设施等方面政策。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

●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包括哪些方面?

区域的1、突出优势2基础3薄弱4关键5动态五个方面

●创新活动要素包括哪四方面?

答:(二版书上P277;PPT118)一是机会;二是环境;三是支持系统;四是创新者。创新者根据技术上的发明和发现,根据市场信息,抓住创新机会,在核实的开发环境和创新政策下,利用可以得到的资金、技术人员、设备等条件和内部研究,经开发、试生产、设计和生产营销等环节,就可以将技术改革成果应用于生产体系,并使其成果成功地到达市场,占领市场,获得商业化效益。从本质上说,创新活动首先是技术的产生,其次是试验、生产,最后是产生效果。

●弗农的“创新周期”理论要点?

答:(二版书上P278;PPT118)R·弗农认为产品创新存在如下四个过程:

1)产品导入期:本地研制新产品问世,扩大市场,直至国内市场饱和;

2)产品增长期:新产品出口到国外,开拓国外市场;

3)产品成熟期:伴随产品输出,资本与技术出口并与当地廉价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资源结合,在输入国开发“新”产品;

4)新产品研发:国外“新”产品产生“飞去来效应”,输出国变成输入国。新产品研制国家受到国外竞争压力的

威胁,将专项研究开发更

新的产品。

●“雁行形态”理论要

点?(二版书上P279;

PPT118)

●比较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出口替代)的优缺

点?(第二版P287)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区域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国际、区际)紧密联系。一种低层次的发展模式,强调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本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具有比较优势的自然资源生产出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出口换汇以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实力,同时进口本地发展所需的高级制成品及管理技术。

优点:1.是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的一般发展战略模式,以初级产品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开端,比其他办法容易得多,,对于低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缺乏制造业发展的技术和设备,农、矿产品产量的增加更易实现

缺陷:1.生产分散;规模小,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产品深加工少,产业链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3.初级产品生产,技术层次低,科技含量少,能耗物资比较高

总的来说,经济利益比较低

进口替代战略:强调通过本国或本地区制造较高级的制成品来替代进口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谋求地区的工业化,减少经济上的对外依赖。因此,它必然要通过设立关税壁垒和进口限额,以保护其民族工业的利益;同时提供优惠的政策来吸引外资进入以满足其生产(这些制成品)的需要。

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民族工业中的消费品工业得到发展,加强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减少经济上的对外依赖;

但是进口替代战略对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有限的,他只是改变了进口商品的结构从成品进口变为进口国内不具备的原料、技术与资本等,当发展中国家用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时,发达国家也使用各种措施破坏关税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所以进口替代战略常常出现无能为力的状态。

出口替代战略:指以新的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从而在更经济的层面上扩大了其外汇的来源,有利于本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而使“剩余的出路”更容易得到解决;另外通过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更高的产业关联度,从而对本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也更明显。

出口替代产品的生产队工业发展的依附性强,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出口替代产品的加工工业门类不齐全;发达国家利用关税抵制进口,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替代战略受到影响;有可能使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外债负担更重。

●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扩散—回流效应)、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威廉逊的倒“U”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的理论要点。

●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后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动力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异。(PPT62)

产生过程: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成果之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

主要形成机制:1.收入弹性差异: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农业,而农产品的需求特性是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即它的收入弹性出现下降,并小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工业产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 2. 投资报酬(技术进步)差异:第一产业和第二次产业之间,技术进步有很大差别,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比工业要困难得多,因此,对农业的投资会出现一个限度,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印证: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

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1957年,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扩散—回流效应),“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是倾向增加而不是减小区域间的差异”。(PPT125)

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是倾向增加而不是减小区域间的差,即如果某一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那么它凭借已有优势,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展得更快一些。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这种累积效应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指落后地区的资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不足,发展更慢;后者指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

任何一个枢纽区,都存在着一定的核心区及边缘区,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吸聚与扩散的基本关系,它保证了该

枢纽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存在,并同时决定着该有机整

体及整个空间系统的演变——“革新、决策、移民、投资”

等空间活动过程的产生和扩散;不同层次(之间)形成一

种等级扩散传播网络,……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PPT125)

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

组成,其中:

核心区域:由一个城市或城市集群及其周围地区组成;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包括都会区、中心城市、亚区的中心、地方服务中心等类型;

边缘区域: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又分为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前者又分为上过渡区域和下过渡区域。其边界由核心与外围的关系来确定。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

实践意义: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对区域规划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如下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PPT136)

●威廉逊的倒“U”理论

背景及产生: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R·A·伊斯特林对美国区域间增长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自1880年以来,美国区域增长表现为一个均衡

化的过程。其后,威廉逊根据全世界24个国家截

面和时间序列资料,对区域增长的趋势进行系统分

析,指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

“U”形变化(倒“U”理论)(PPT126)

倒“U”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初期,经济资源因相对稀缺,为了追求最大的投入效益,只能向区域中的某点集聚,从而造成区内各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但区域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却可达到较高的水平。而当其整体经济增长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阶段时,过度的集聚却会产生一系列“外部不经济”的现象,为此必须调整其区域内的经济空间发展格局,以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扩散的形式向那些区位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转移,以获得区域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区域内部的平衡发展就实现了。(PPT126)

●梯度推移理论的理论要点:

梯度——一种广义的非均衡。地球表层的差异导致其间物质和能量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引起地表各部分之间的物质流动、能量传输和信息扩散的现象。(PPT127)经济梯度——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差距。(PPT127)类型:自然梯度;社会梯度;技术梯度等。梯度的客观存在是产生宏观运动及其过程的基础,反过来,这种宏观运动又会导致原始的平衡—非平衡格局。(PPT127)梯度理论是定性、定量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分布规律的一种理论。梯度理论认为,非均衡系统中存在的梯度,形成了促使系统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与传输的梯度力,它是促进区域经济运行发展的一种动力。这种力的方向和强度,决定着经济运行的方向和速度。因此,要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必须提高梯度力,促使区域远离平衡,使各个地区和各个部门之间都有不平衡的发展,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当区域经济布局思想由平衡发展转向不平衡发展时,梯度理论很容易为人们接受。梯度推移战略对当时的“七五”计划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PPT127)

梯度推移理论是:关于新技术、新生产力的梯度转移在区域开发中的运用研究,它与工业的生命周期理论相联系。其理论要点是: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产循环中所处的阶段。2、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处在成熟、衰退过程中,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样,高梯度地区承载的部门及技术等不断增加、拥挤,于是低梯度地区便不断地接纳、吸收相对低层次的产业技术。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城镇体系逐步拓展实现的。梯度推移理论可用于世界范围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简述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答:按照核心-边缘理论的表述,区域经济增长点同时,必然伴随经济空间结构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关系的变化。

(一)前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规模小,发展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中心城市开始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出现。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与边缘区经济增长差异扩大。

(三)工业化成熟阶段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支配)。次一级核心区域形成。

(四)空间相对均衡阶段后工业化阶段。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区域城镇体系形成,网络结构-复合功能的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出现。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

连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二是生产力各要素在空间中存在着相互吸引力而集聚,同时又通过“流”的形式向周围区域辐射其影响力,以取得资本、劳动力、原料等经济运行的新动力,即扩散。

点-轴渐进扩散模式的结果,将形成点-轴-集聚区的空间结构。

集聚区是扩大的“点”或“点”的集合,是最高形式的空间集聚形式。往往是区域内几条高级轴线交汇的地带。

●简述土地利用的分类体系。土地供需矛盾及其解决原则是什么?(ppt184)土地利用的分类体系:

1)、土地利用分类,主要是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因素进行土地分类。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年将土地分为8个一级类型、46个二级类型(1984):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庄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矿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自然生态保护用地)

2)、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将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

3)、土地利用状况:2007年8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

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PPT上为小字)

土地供需矛盾及解决原则:(ppt180)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对土地需求的无限增加性,决定了土地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这个矛盾最集中反映在农业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结构上。

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基本原则是: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次序)。——三大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高技术园区的规划布局特点有哪些?(PPT 里面P159)

答:高技术园区的空间布局特征,最突出的一点在于它不像传统工业区那样会大规模的占地;园区规模的大小是以其辐射能力来衡量的。

高技术园区的空间构成,由工业、研发、高等教育、居住以及城市服务构成。

高技术区的规模不宜太大(管理及运营成本的上升),而规模过小则会导致基础设施投资的不经济,高技术企业之间也会丧失合作的机会。一般认为,高技术产业区的规模不宜大于10Km2,一般以3~5 Km2左右为宜。

高技术区除去生产企业用地外,研发及教育用地占相当大比重;大面积绿化用地和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也常常见于各高技术产业区内。

高技术产业区的布局特点:

A.高技术产业区的组成以教育、研发、生产三者为核心,它们构成产业区的生产功能,在产业区中占据最主要的位置,形成产业区整体布局的核心。

B.高技术产业区还要满足服务功能的需求,包括行政管理、社会服务(金融、信息、

科技贸易、房地产等)、市政配套等方面。

C.高技术产业区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生活功能,包括居住、商业等方面。它们作为一种为生产和管理服务的基础职能,处于产业区布局的附属位置。

D.大量的绿化、四通八达的市政服务设施将这三者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E.高技术区的规划建设往往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区域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其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1)城镇体系的类型(PPT199)

a.以中心城市数量多寡组合方式可以分为:

单中心体系类型

多中心城镇体系类型

b.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可以分为:

矿区型、农业区等类型体系

以及流域型、铁路公路沿线型体系等

c.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以分为:

全国、省域、市域、县域城镇体系类型

此外,还有以特殊的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为对象的,如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城镇体系类型等

2)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与内容(《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PPT200) 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布局;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①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②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③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④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⑤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⑥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结构;

⑦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⑧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⑨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⑩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1998年建设部在《关于加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的核心内容为:(PPT201) a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

b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

c按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手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同时要求补充和加强三方面的内容:

a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从引导和控制区域开发建设的目的出发,依据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综合考虑空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控制开发的要求,确定规划中应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的地区,需要严格保

护和控制的地区,以及有条件地许可开发的地区,并分别提出开发的标准和控制的措施,作为政府进行开发管理的依据。

b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c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包括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国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指的是什么?其中“统筹区域发展”

战略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五个统筹指的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其中所谓统筹区域发展,就是中央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将不断扩大的区域差距重新回归到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范围,从而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动态努力过程。其的战略总体目标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理人口,经济,国土,城镇格局,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请阐述你所理解的“城镇化现象”与“城市-区域观”之间的关系怎样,它

对我们学习区域规划有着怎样的帮助。

○1城镇化快速发展,出现了“集群式”特征。一方面,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城市镇水平迅猛提高。另一方面,城市空间迅速扩展,在一些大城市地区,城市新区与郊区新城纷纷涌现,出现了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快速增长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则进一步出现了城市群现象或集群发展模式。从区域空间的观点分析,城市的集群主要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加强了,各种要素互动紧密了,反过来,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

○2区域观应当融入城市规划的全过程中。首先,规划目标的制定,应当充分体现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同质性,城市的发展是人地系统的整体发展,是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其次,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对城市的区域特征应当有充分的体现,区域的思维应当融入城市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在规划实施中,更要把握城市发展的地域性,把握城市内部空间层次性对实施的影响,同时,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应当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地方性法规。

○3城镇化是在国家工业化推动下的一个现代化建设的漫长过程,涉及到一个大的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城乡统筹、区域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格局和信息化区域合作等等方面的重大策略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资源的空间利用效率差异巨大: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十分粗放。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城市—区域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协调机制和合理的土地开发规划与政策措施。

因此,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城市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区或城市群区带动农村发展的步伐,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实现小康水平,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另一方面也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发展生产力,扩大城镇的经济辐射力,政府引导,以工补农、反哺农业,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保护环境,构建城乡的和谐社会,走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结合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内容论述其与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1、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

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2自然资源质的评价;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的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自然资源是区域产业发展与分布的自然物质基础。其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2、以下是区域自然资源评价与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关系具体分析:

(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与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不同数量的自然资源对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和保证程度不同。资源富裕程度对确定地区经济部门结构的比例、生产规模和合理布局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自然资源富集的区域,往往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部门,形成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并且其经济效益也高得多。

(2)自然资源质的评价与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对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应考虑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并据此建立质量评价的标尺,并用此标尺来进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适合程度的评价。不同自然资源,其构成质量的因素不同,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煤炭资源、森林资源等。在自然资源, 特别是工业自然资源富集, 自然资源组合良好的区域, 自然资源对区域主要专门化部门的形成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在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贫乏的区域, 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更多地依赖区位、交通、科技、信息、市场等条件。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与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关系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不仅取决于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分布、相互间结合状况和变化情况。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成本及效率,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的评价有利于明确其对区域生产力发展和地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区域赋存状况明显地影响着其开发利用的方式,如矿产资源的不同埋深和开采方式及精细效益有密切联系,而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则与河床落差大小、水流流速和水位有密切联系等。搞清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组合对一定产业结构的适合与保证程度。

(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的评价

不同自然资源的种类或组合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且同一类的自然资源或组合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因此,应该就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提出多种方案,并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对各方案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筛选出可行方案。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任何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只有正确分析各方面的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在产业发展战略制定前,要综合权衡经济、社会及环境各方面的收益与损失,并预先安排好预防措施,以减轻负效应的影响。

综上,在对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之后,确定该区域的自然资源情况(优势资源、限制资源等)和资源开发潜力,并结合当地社会发展条件,进一步调整该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合理的产业结构,最终制定出能够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

●试谈谈你对“及时转换区域发展战略对推进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

意义”这句话的理解。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其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及时转换区域发展战略,即指在适当的时候转换区域的发展战略以更好的推进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由该区域的经济状况,产业构成、资源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其目的是确定该区域的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等重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有自主发展战略、高速度增长战略、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信息化发展战略。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区域的经济、产业、资源等条件都会发生改变,因此,同一个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选择适应该区域发展的战略模式。日本经济学家赤松的“雁行形态学说”就很好的说明了及时转换的重要性。即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

另外,从台湾的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过程来看,也能反映及时转换的重要性。

台湾在现代经济启动初期,实行了初级产品出口战略(30~40年代);在岛内消费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后,以消费品进口替代战略(50年代),作为工业化的发展动力;一旦岛内市场趋向饱和,又迅速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实施出口扩张发展战略(60年代);当岛内资本财进口达到一定规模时,再推行高级形式的进口替代战略(70年代);最后又回归到技术型产品出口扩张战略(80~90年代)上。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口—进口—出口”的循环中可以看出,循序渐进的经济政策,由于重视市场机制与比较利益原则,有力地推动了台湾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现代经济的发展。

由此看来,及时转换区域发展战略对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任一地域的城镇体系规划都离不开对其发展条件的分析,试用框图形式梳理

城镇体系发展条件的分析内容。

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

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完整的区域城镇体系范围,与其中心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相吻合在以各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开展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以确定所规划区域城镇体系是否完整。如果中心城市吸引范围明显小于或大于所辖区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地域,而也不能规划完整的城镇体系,在规划工作中必须说明其不完整性。规划中还可以提出调整行政区划的建议,提出跨行政区域或若干行政区协调规划城镇体系的建议。

区位条件:区位既有区,又有位,还有被规划布局的含义

作为城镇发展区域条件之一的区位条件,包括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和各城镇的区位。既有与山川、水域等的空间关系,也有与周边区域、中心城市、工农业基地、道路交通、商品市场等的空间关系。

影响区位条件的要素:

自然要素 2)运输要素 3)吸引辐射要素 4)边缘区位效应

区位分析与区位图编绘

以地形图和行政区图为工具,同时收集区域内部及周边地区的资源、城镇、交通线路和港站、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布局状况等基础资料;

通过客流,货流、金融流、信息流以及经济技术协作关系等的调查,摸清区域内城镇之间以及与相邻区域和中心城市之间的现状经济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

调查掌握区域内和周边地区规划期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和主要城市发展规划情况,分析其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

4)一般地级市市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图主要表示这个市域在全省及周边地区的位置及联系,并附上市域在全国的位置示意图;县(县级市)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图主要表示这个县域在所在地区及相邻地区的位置及联系,并附上县域在全省及至更大范围的位置示意图。(可绘制区域“联系流”调查所得到的流量、流向分析图)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和森林、旅游

自然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图的编绘

1)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制城镇发展用地评价图:对各城镇发展用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开发条件等定出评价标准后打分定级

2)利用水系与水利工程图编制城镇水资源利用评价图:分析各城镇发展的用水条件,并打分定级;并标示各城镇的现状水厂及水源

3)矿产、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评价图:标示对城镇发展有影响的大中小型矿区、水电站坝址、旅游景区景点等,并打分评价其具体影响

三、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

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

1)划分城镇体系发展阶段,研究其发展条件和动因

2)分析主要城镇职能演变及原因

3)重视历史遗存,保留挖掘城镇特色

城镇体系现状特点

1)现状:数量、分布、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心城市在区域内外的地位作用,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等

2)特色:城镇现状职能、等级规模、空间三大结构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情况。

3)问题: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适应情况、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城镇设施建设情况、城镇的生态环境、城镇体系结构合理性等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和劳动力

分析区域及城镇人口数量近10年来的变动(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素质,劳动力数量及近10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

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

近10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变化及该指标在上一层次区域中的地位及变化;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商品率、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数量、分布与类型等(Ⅰ);主要工业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城镇工业发展情况,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情况(Ⅱ);商贸、金融及市场建设情况(Ⅲ)。

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是区域的铁路、公路干线及水运航线和快速交通的基本情况;区域供电和电信设施情况;区域与各城镇的自来水普及率。气化率等。

教育科技

主要是在区域内分布的大专以上高等学校的数量、学生数,还要调查了解中小学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等;了解专业科研单位的数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数,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人员数,高级职称比重等。

五、生态环境条件

区域生态环境

需要调查分析的指标有: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分布,气象灾害的类型、频度及危害程度,水资源丰度及水旱灾害情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肥力退化等情况。对一些乡镇企业数量多、分布散的地区也要分析评价区域的三废污染情况。

城镇环境污染

主要调查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情况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失情况,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污染的程度、污染的历史、污染造成的危害、经济损失和后果等是主要调查指标,还可调查城镇的绿化率、公共绿地情况、噪声污染、酸雨、垃圾处理等。

六、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计算确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

按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后分级编绘评价图

(PPT205~209)S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一章: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 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特征: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 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其品种组合上的差异; (3)整体性每一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多用途性 (5)社会性 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①它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②它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矿藏、气候) ③虽然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但其自然物质基础的地位未变(技术进步)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4.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应程度。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 相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 (3)步骤: ①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开发规模 大、重大经济价值、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带动影响作用); 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研究其 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③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 潜力; ④分析比较区域几种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 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 对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必须搞清主导资源

莲花山 区域分析与规划

莲花山 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是2007年4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其位于长春市东端,长吉两市的中间地带,总面积30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余人,城镇人口2万人。 近年来,长春二道区着眼保护好长春市的生态区、水源地,坚持统筹城乡、生态优先、合理布局,选择性抓好重点区域的开发。 他们立足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区位、产业和资源特色,认真研究莲花山的发展思路、方向和定位,先后组织编制了《莲花山生态区发展规划纲要》、《二道莲花山百里生态休闲带要领性规划》等各项规划。 特别是吉林省启动长吉图、长吉一体化战略以来,他们先后聘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五合国际规划设计院等13家国内外顶级规划团队到莲花山实地踏查,完善提升原有规划。 预计今年10月末,《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大纲》等重点规划将完成提升工作。 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发展纲要》颁布后,“长吉一体化”作为长吉图战略实施的核心,迅速提上日程。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在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调研时提出莲花山是推进长吉一体化的重要节点。这一战略举措必将加快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与建设,使莲花山区域承载着衔接和支撑长吉一体化城市拓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乡双向一体化的重任,战略地位举足轻重,莲花山因此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项目组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方向,以高端度假旅游为开发重点和优势产业,通过集聚项目落地、城市个性强化、旅游品牌彰显,全面建设山水特征鲜明、城市功能完备、服务要素齐全、现代产业活跃的长吉山水生态新城的总体定位可行、“一环双区双线多点”的总体布局合理,产业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含交通规划)和移民安置规划科学可行,对莲花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按照规划要求,抓紧做好近期建设功能区的详细规划,推进度假区的有序建设,同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同时,此规划也是作为指导莲花山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和各项建设的依据。 这里没有钢铁水泥筑起的高楼大厦,有的是推开门窗,满目山水的园林意境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有的是被田园环绕的“城市与自然”的和谐 在这里,若干个城区成为大地景观的零星点缀 多彩的田园景观成为城市的绚丽基底 完善的产业配套满足着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丰富的就业机会实现着每一个人的事业梦想 便捷的交通网络串联着每一个角落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 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 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 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6.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 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7.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 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8.适度人口: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候 都存在一个经济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

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9.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 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10.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 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 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13.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 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14.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 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6.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

区域分析与规划练习题

区域分析与规划 一、填空题: 1、区域规划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自然区区域规划、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区区域规划 、社会区区域规划。 2、主导产业评判标准就竞争能力来书表现在: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 3、区域优势的类型有: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绝对区域优势与相对区域优势 、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4、主导部门的条件有: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具有高度的增长率、与其他部门有广泛而强烈的生产联系; 6、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从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来讲,主要看: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 7、影响扩散效应(或反波效应)的因素 (1)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所隶属的主导部门的类型及其性质 (2)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为核心的工业综合体的规模大小 (3)增长极区位所在区域的区域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等社会条件) (4)区域决策系统的效率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 8、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9、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成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是: ( 1 )、(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0、规划工作的步骤有: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4)、(规划方案设计)、 (5)、(规划方案评估)、 (6)、(报批定案)等六个阶段。 11、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1)、(战略目标)、 (2)、(战略重点)、 (3)、(战略方针)、 (4)(战略布局)、 (5)、(战略措施)。 12、土地需求量预测必须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为依据,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 平均增长法)、 (2)、(回归分析法)、 (3)、(用地定额指标法)。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 区域经济:是指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和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技术进步: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科学含义是指技术科学和技术知识本身的发展和进步。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和价值。 绿色GDP:生态GDP,EDP,现行GDP扣除环境成本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竞争力:在一定的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要素在全球性国际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 区域优势: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较高水平。 区域规划:对未来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所做的总体部署。 狭义上指一定地区范围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适度人口: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区域发展的新趋势: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确立可持续发展观。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地扩大,但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背景:①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②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③市场化水平④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区域分析与规划 》课程实践指导书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实践指导书 课程代号:21050140 总学时(或周数): 4学时 适用专业:2007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一、课程实践目的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区域分析的理论与区域规划的编制方法,充分认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特点,能够对各种区域经济现象与区域所处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二、课程实践要求 根据本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体系,本实践项目的基本要求: 1、领会有关区位分析与规划的基本理念,并能辩证地分析有关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 2、能较熟练地阅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图件,并初步具有评判规划结果的能力。 3、能将《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调查区域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对区域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措施。 4、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 三、课程实践内容 (一)选择一个研究区域的城镇体系(中比例尺)进行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的调查(本次要求是全省九个设区市,全年段按各自所在的设区市为大组,进而可按4-5人为一小组,选择其中某一个县(县级市)域工作对象,全为城区的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二)进行研究区的空间数据库建设 1、空间数据建立过程图

*

非农业人口指标 (三)专题地图显示与分析 1、专题图: ①《╳╳县域区位分析图》,②《╳╳县城镇化水平分布图》 ③《╳╳县城镇规模等级分级图》;④《╳╳县城镇中心度指数分布图》 ⑤《╳╳县城镇职能结构分布图》;⑥《╳╳县总人口密度分布图》; ⑦《╳╳县土地经济潜力分级图》;⑧《╳╳县城镇空间结构发展分布图》 ⑨《╳╳县交通网络规划分布图》 注意:除②、④、⑥、⑦图用GIS软件制图外,其余用CAD软件制图 2、专题分析 结合县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该县城镇化水平差异、城镇规模等级、城镇职能结构分异、人口分布差异、土地生产潜力分布、城镇空间结构发展趋势,指出当前的特点及原因,并根据可能的趋势规划未来城镇规模、职能、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 (四)实践成果 《╳╳县域城镇体系规模、职能、空间结构及交通网络专题制图及其分析》 组员:(指导老师:) 一、研究区城镇发展自然、经济、社会支撑基础分析 二、研究区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城镇的规模分布特征 2.2 城镇的职能分布特征 2.3城镇的交通及空间分布特征 三、城镇的发展战略分析 3.1城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3.2城镇的空间发展战略分析 四、研究区城镇体系发展对策建议 4.1 城镇规模结构的构思 4.2 城镇职能结构的构思 4.3 区域交通网络构思 4.4城镇发展空间结构构思 4.5各类城镇建设的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四、课程实践进度安排 根据教学日历安排,集中完成课程实践任务在本学期的第14周至17周,以学生课外自主完成为主,课堂只作方法性指导,具体安排如下表。

16秋川农《区域分析与规划学(本科)》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区域规划的具体目标不包括()。 . 经济目标 . 社会目标 . 平均指标 . 建设目标 标准答案: 2. 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最常用的指标是()。 . 农业总产值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工业生产总产值 . 农村社会总产值 标准答案: 3. 按国家统计局1985年10月制定的标准,()划分为第一产业。 . 工业 . 农业 . 服务产业 . 信息产业 标准答案: 4. 并于劳动地域分工,有五种经典的理论模式,其中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是()。. 绝对优势说 . 相互需求论 . 地理分工论 . 比较成本说 标准答案: 5. 在工业化前期,()是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一般都占整个经济的50%-80%。 . 农业 . 工业 . 商业 . 手工业 标准答案: 6. 中国的基础设施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是比较落后的,属于()发展的国家。. 随后型 . 滞后型 . 同步型 . 先行型 标准答案: 7.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一般采用()。 . 长期趋势法 . 经验法 . 方差分析法 . 特尔斐法 标准答案: 8. 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美国属于()发展的国家。

. 超前型 . 平行型 . 随后型 . 同步型 标准答案: 9. 区域经济增长,简单地说是指区域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即()的增长。 . 农业总产值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工业生产总产值 . 农村社会总产值 标准答案: 10. 不能用()这一方法来预测土地需求量。 . 平均增长法 . 回归分析法 . 用地定额指标法 . 主成分分析法 标准答案: 11.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 国土规划 . 土地规划 . 农业区划 . 区域规划 标准答案: 12. ()是指在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个区域城市要高(或成本要低)。 . 有形区域优势 . 绝对区域优势 . 全局优势 . 空间优 标准答案: 13. 下面哪一种分析方法不属于区域分析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法 . 地理学的比较法 . 经济学的分析法 . 数学的模拟法 标准答案: 14. ()又称为区域增长过程的累积性模型。 . 输出基地模型 . 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 . 新古典增长模型 . 新剑桥增长模型 标准答案: 15. 影响旅游业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交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课后答案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 (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 (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川农《区域分析与规划学(本科)》18年9月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下面哪一种分析方法不属于区域分析方法()。 A: 环境影响评价法 B: 地理学的比较法 C: 经济学的分析法 D: 数学的模拟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在工业化前期,()是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一般都占整个经济的50%—80%。A: 农业 B: 工业 C: 商业 D: 手工业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 )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A: 土地利用分区 B: 土地利用布局 C: 农业用地分区 D: 工业用地分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下面哪一个基础设施属于交通运输系统() A: 给水的水源工程 B: 燃气 C: 输水管理 D: 水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A: 国土规划 B: 土地规划 C: 农业区划 D: 区域规划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工业装备制造()。 A: 仪表制造 B: 重型机械制造 C: 机车制造 D: 电力设备与电器制造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在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中,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称之为()。 A: 同步论 B: 滞后论 C: 超前论 D: 先行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A: 非金属矿 B: 化石燃料 C: 太阳辐射 D: 金属矿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农业建设用地预测()。 A: 农村道路 B: 特殊用地 C: 谷场#3农田水利用地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A: 增长极理论 B: 核心边缘理论 C: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 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 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 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 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 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 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 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区域概念:区域就是一个空间概念,就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得、以不同得物质客体为对象得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特征:区域得整体性、区域得系统性、区域得动态性、区域得不重复性等 3、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与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得机制、政策与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与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与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得现代市场. 5、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与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得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就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与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得方法,由区域或空间得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得差异与变化得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与类型区域得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得一门应用学科. 7、区域分析得概念:区域分析主要就是对区域发展得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得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与区域间相互联系得规律. 8、区域分析得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得资源条件分析得内容:自然资源得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得资源承载力就是指在可预见得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她自然资源与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得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得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得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利用得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得辩护者提供补偿得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区域发展得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得分析、区域发展动力得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4)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 2、适度人口概念:(二选一) (1)英国经济学家坎南: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得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

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一章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基本属性:(简答)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具有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区域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3.区域科学之父“沃尔特.艾萨德” 4.关于区域科学的定义,瓦尔特.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选择) 第二章 1.自然资源特征:(选择、简答)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的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4)多用途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5)社会性。自然资源上附加人类劳动是人类世世代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晶,是自然资源中的社会因素。 2.为何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论述) (1)外部性就是经济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或效用的最大化,但在实现这目的过程中,却有意或者无意地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或者组织造成了这样、或那样、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2)解决外部性最常用的办法是使外部效果内部化,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促使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成本的内部化。 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政府的直接管制。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包括命令、控制、税收、法律手段、补贴、收费等。 ②市场力量,通过产权协商。在外部性的内部化中,政府应当做的只是重组产权而不是直接干预市场,只要有了设计适当的产权,就可以靠有关当事人的自愿协商或判断解决外部性问题。 ③政府和市场的结合,污染权的买卖。政府可以出售污染权给卖家,其得到的收入来改善环境质量。这样,通过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的相互作用,政府有效地运用了它们对环境这个商品的产权,价格机制将促成一个最佳的分配。 ④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实际上,社会准则的内容(黄金律)和良心效应是依赖于社会机制的道德教育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第三章 1.区域经济:就是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幵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 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幵 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幵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 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 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4)区域科技条件评价: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与发展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技术产业 2.适度人口概念:(二选一)

最新区域分析与规划43205

区域分析与规划 43205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1、区域的概念及其属性 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 的地域结构形式。 属性:①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②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界区域界线有时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过渡性的)。③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④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2、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技术经济前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问题 3、对自然资源质和量的评价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量:①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亦即自然资源在合适的开发利用强度下的服务年限。如大型铁矿山和钢铁厂通常需要有50 年左右的铁矿石资源保证。

②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即预测资源的远景需求量 质: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即利用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度)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并据此建立质量评价的标尺,并用此标尺来进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适合程度的评价。 4、区域经济特色由哪些因素决定 ①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区域差异可分为:自然差、位势差、趋势差) ②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部门向能满足它主要要求的地区接近或靠近的倾向性。) ③劳动地域分工规律 ④区域利益 5、区域产业结构的组成 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部分组成。 注(主导产业是指几个地区比较,产值比其他地区高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一个地区产值最高的产业。) 6、区域市场化水平从哪几个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一个区域的市场化水平可以从需求规模、市场层次结构、市场环境、市场意识等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①市场对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区域优势发挥,增强区域产业化协作,促成区域具有个性特色的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②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 ③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题库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2)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3)评价方法: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 3、简述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算的方法。答:(1)成本—效益分析是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各种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基础。目前与之相关的评估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实验评价法和成果参照法。 4、说明生态补偿的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答:(1)补偿对象: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2)补偿主体: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获益的单位和个人,可将其分为三大类: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3)补偿标准:既切合实际又合理的生态建设的成本补偿,因时、地而异,因程度而异。(4)补偿方式: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证金制)、非经济补偿(实物补偿、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 5、何为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答:(1)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2)解决措施:外部效果内部化。政府的直接管制、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区域规划所指的“区域”概念是什么其具有何特征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组成要素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区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 区域是客观的,区界是主观的 2、均质区和结节区的特点 均质区(同质区或均一区):根据区域内部的同质性与外部的差异性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均一性分布;若是多种特征存在,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 结节区(极化区或枢纽区):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性划分,以一个结节点(焦点)或节点体系为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式对其周围地域(腹地)产生影响,结节点+腹地=结节区。 均质区内部的相关性更多地表现为一致性和同类性;结节区更强调联系性。 3、如何理解新的区域观 (一)新区域观的背景 1、知识化 知识和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改造着传统产业。 2、信息化 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空间逻辑,打破了工业化形成的集中式生产模式,使集中与分散并存,“同时化”摆脱了交通的束缚。 3、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和全球文化使区域必须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4、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未来的区域空间将成为生态化的空间。 (二)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对区域界线和区域形态的认识发生改变 新的区域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流动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实体的概念。 2、区域资源观:对资源类型和支配资源的认识发生改变 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显着上升,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环境、政府服务效能等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资源而受到重视。对区域资源的支配能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区域发展观:对发展理念、发展重点的认识发生改变 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4、区域区位观:区位要素、区位层次、区位模式、区位状态改变 知识和信息区位逐步成为主导区位要素,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不断改变着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 5、区域市场观:市场调节方式、市场形态、市场规制改变 逐步向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壁垒逐渐消除。 第二章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doc 187页)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 第二节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 第三节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 第四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自然资源 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 第三节技术条件 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第三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 第四章区域发展分析 第一节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优势 第二节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第三节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经济学观点 第一节总增长模型 第二节输出导向的增长模型 第三节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地区的增长极第四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六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第一节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第二节区域规划类型 第三节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

第四节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前言 从二次大战后以重建和恢复经济为中心的区域资源开发与生产力布局规划开始,60年代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土整治,70年代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为目的的综合规划,到今天强调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要求,区域规划已成为各国各级政府进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合理有序发展,实施政府对区域发展有效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不足、基础欠强、环境脆弱、城市化加速和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后工业化的多重压力,区域规划更显得迫切、重要。 区域规划是各相关学科共同的任务,而对以区域和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区域空间变化规律和区域空间各物质要素合理布局为中心的人文地理学来说,区域规划更是学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结合点与应用领域。当前,城市正在日益发挥强大的区域中心作用,并随集聚和辐射力的增强而呈现城市区域化的现象,因而,区域规划也成为城市规划专业重要教学和实践内容。据此,高等学校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教学指导组确定,由南京大学负责,会同中山大学、西北大学共同编写区域规划教材。由于种种原因,从决定编写到完稿,历时三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