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制品工艺学XXX年12月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制品工艺学XXX年12月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制品工艺学XXX年12月考试复习资料

2、选择:是指一种以多数物质中按预定目标就某种具有特定性质的物质进行精选的操作过程。

3、工业菌种的育种:是运用遗传学原理和技术对某个用于特定生物技术目的的菌株进行的多方位的改造。通过改造,可使现存的优良性状强化,或去除不良性质或增加新的性状。

4、菌种的复壮:狭义的复壮是一消极措施,一样指对已衰退的菌种进行复壮;广义的复壮是一积极的措施,即在菌种的生产性状未衰退前就不断进行纯种分离和生产性状测定,以在群体中获得生产性状更好的自发突变株。

5、种子扩大培养:指将储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通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6、培养基: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坚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样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

7、前体物质:指某一代谢中间体的前一时期的物质。

8、生长因子: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质都称为生长因子。

9、分批培养: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育,在特定的条件下只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10、补料分批培养:介于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之间的培养方法。在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消耗,间歇或连续地添加营养成分或新奇培养基,但不同时收成培养液。

11、连续培养:又称连续发酵,指在分批式液体深层培养至微生物对数后期时,以一定的流速向发酵罐中连续添加灭菌的新奇液体培养基,同时以相同的流速自发酵罐中排动身酵液的发酵方法。

12、发酵热:是发酵过程中开释出来的净热量。各种产生的热量和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和就叫做净热量。

13、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从外界吸取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坚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如蛋白质、核酸等。

14、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时期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育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

15、淀粉的液化:利用化学或生物催化剂,在具有一定量的水和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使淀粉分子断裂而变成较小分子,使淀粉糊的粘度显著下降而成为流淌性较好的流体的过程。要紧有酸法和酶法。

16、代谢操纵发酵:用人工诱变的方法,有意识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最大限度地积存产物。

17、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18、热原: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被污染后由杂菌所产生的一种内毒素。热原注入体内引起恶寒高热,严峻的引起休克。

19、前体:能被微生物直截了当利用,以构成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的一部分,而其本身结构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物质称为前体。

20、介质过滤除菌:是使空气通过经高温灭菌的介质过滤层,将空气中的微生物等颗粒阻截在介质层中,而达到除菌的目的。一样是棉花、活性炭,也有采纳玻璃纤维、焦炭等。

21、同型发酵:是葡萄糖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还原为乳酸的过程。理论转化率为100%,实际转化率80%以上。

22、异型发酵:是某些乳酸细菌利用HMP途径,分解葡萄糖为5-磷酸核酮糖,再经差向异构酶作用变成5-磷酸木酮糖,然后经磷酸酮解酶催化裂解,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乙酰磷酸。 3-磷酸甘油醛经EMP途径后半部分转化为乳酸。理论转化率为50%。

1、选择菌种的性能鉴定一样采纳两步法,即初筛和复筛,通过多次重复选择,直到获得1~3株较好的菌株,供发酵条件的摸索和生产试验,进而作为育种的动身菌株。

2、工业菌种育种的方法诱变、基因转移、基因重组。

3、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冷冻保藏、干燥保藏、低温保藏、传代保藏、悬液保藏法。关于重要的菌种,应该选用不同的保藏方法保藏,以幸免菌种丢失,其要紧保藏原理降低微生物的代谢水平或使其处于休克状态,因此低温,少水环境均可或者两者兼用.

4、发酵过程的要紧操纵要测量的参数能够分为物理参数、化学参数以及生物参数。

5、培养基组成物质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液体。按用途分为: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富集培养基等

6、发酵生产中的培养基往往是依据生产流程和作用分为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

6、培养基的组成物质有碳素化合物、氮素化合物、水、微量元素(无机盐类) 、生长因子。

7、有机氮源:花生饼粉、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蛋白胨、酵母膏、鱼粉、蚕蛹粉、尿素、废菌丝体和酒糟等。无机氮源:铵盐、硝酸盐、氨水等。8、发酵工业中为保证纯种培养,在生产菌种接种培养之前,要对培养基、空气系统、消泡剂、流加物料、设备、管道进行灭菌;还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消毒,防止杂菌和噬菌体的大量繁育。

9、发酵工业中除菌的方法有培养基的加热灭菌〔包括常压或蒸汽高压加热法〕、空气

的过滤除菌、紫外线或电离辐射、化学药物灭菌。

10、过滤介质一样是棉花、活性炭,也有采纳玻璃纤维、焦炭等。

11、一样来说,微生物学的生长和培养方式能够分为:分批培养、连续培养、补料分批培养

12、依照菌体生长、繁育的关系将合成代谢产物分为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

13、柠檬酸发酵的糖质原料有薯类:甘薯、薯干、木薯、木薯干、马铃薯、薯渣;谷类:玉米、小麦、面粉、大米;淀粉:谷类与薯类加工的淀粉;砂糖:白砂糖、赤砂糖、糖蜜;淀粉糖:淀粉水解糖(单糖、双糖、糊精、葡萄糖母液);果实、粮食加工下脚料:各种含糖果实、糖食加工的下脚料等。

14、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要紧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微量元素、生长因子和前体。

15、柠檬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是葡萄糖经EMP、HMP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丙酮酸一方面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另一方面经CO2固定化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生成柠檬酸。

16、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化学消泡剂要紧有天然油脂:玉米油、豆油、棉籽油等;聚醚类:聚氧丙烯甘油〔GP〕、聚氧乙烯氧丙烯甘油〔GPE〕,它们以一定的比例配制的消泡剂称

泡敌;高级醇和酯类:十八醇、聚二醇等;硅酮类:最常用的是聚二甲基硅氧烷,也称二甲基硅油。它表面能低,表面张力也较低,在水及一样油中的溶解度低且活性高。

1、发酵工业对菌种的要求?

答:①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生长,且生成目的产物产量高、易于回收;②生长较快,发酵周期短;③培养条件易于操纵;④抗噬菌体及杂菌污染的能力强;⑤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固;⑥对放大设备的适应性强;⑦菌种不是病原菌,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

2、诱变育种步骤

答:①动身菌株的选择;②处理菌悬液的制备;③诱变处理;④中间培养;⑤分离和选择。

3、调剂溶氧速率的方法?

答:①调剂通气量;②调剂氧的分压:富氧,增加空气压力;③调剂气液接触时刻:增加液位高度,增设挡板;④调剂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搅拌速率,空气分布管及其直径;

⑤调剂培养液的特性:粘度、表面张力、菌体浓度,离子浓度。

4、简述种子培养基的目的及其特点?

答:培养种子的目的:扩大培养,增加细胞数量;同时也必须培养出强壮、健康、活性高的细胞,为了使细胞迅速进行分裂或菌丝快速生长。

种子培养基特点:①必须有较完全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专门需要充足的氮源和生长因子;

②种子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不必太高。供孢子发芽生长用的种子培养基,可添加一些易被吸取利用的碳源和氮源;③种子培养基成分还应考虑与发酵培养基的要紧成分相近。

5、培养基中微量元素的要紧作用是什么?

答:微量元素(无机盐类)是微生物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紧作用是:①构成菌体成分;②作为酶活性基的组成部分或坚持酶的活性;③调剂渗透压、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④作为自养菌的能源。

6、用工艺流程图表述发酵生产中制备无菌空气的过程?

答:空气→高空取气管→除尘器→空气压缩机→贮气罐→一级冷却器→油水分离器→二级分离器→除雾器→加热器→总过滤器→分过滤器→无菌空气

7、简述纤维介质阻留微粒的机制?

答:①阻拦截留:微粒随空气气流向前运动,当气流为层流时,随气流运动的粒子在接近纤维表面的部分由于与过滤介质接触而被纤维吸附捕集,这种作用称之为阻拦截留。空气流速愈小,纤维直径愈细,阻拦截留作用愈大。然而在介质过滤的除尘除菌中,阻拦截留并不起要紧作用。

②惯性碰撞截留:空气气流流速大时,气流中的微粒具有较大的惯性力。当微粒随气流以一定速度向纤维垂直运动因受纤维阻挡而急剧改变运动方向时,由于微粒具有的惯性作用使它们仍旧沿原先方向前进碰撞到纤维表面,产生摩擦粘附而使微粒被截留在纤维表面,这种作用称惯性碰撞截留。截留区域的大小决定于微粒运动的惯性力,因此,气流速度愈大,惯性力大,截留成效也愈好。

③布朗扩散运动:直径小于1μ的微粒在运动中往往产生一种不规那么的布朗运动,使微粒间相互凝集成较大的粒子,从而发生重力沉降或被介质截留。然而这种作用只有在气流速度较低时才较显著。

④重力沉降作用机理:重力沉降是一个稳固的分离作用,当微粒所受的重力大于气流对它的拖带力时,微粒就容易沉降。

⑤静电吸附作用机理:干空气对非导体的物质相对运动磨擦时,会产生诱导电荷,纤维和树脂处理过的纤维,专门是一些合成纤维更为显著。

8、引起发酵液pH上升或者下降的因素有那些?

答:〔1〕引起pH下降的因素:○1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碳源过多,专门是葡萄糖过量,或者中间补糖过多加之溶解氧不足,致使有机酸大量积存。○2消泡油加的过多。○3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氨被利用,pH下降。

〔2〕引起pH上升的因素:○1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氮源过多,氨基氮开释,使pH 上升○2生理碱性物质的存在。○3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加入过多使pH上升。

9、pH值调剂和操纵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调剂培养基的原始pH值,或加缓冲溶液〔如磷酸盐〕制成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或使盐类和碳源的配比平稳。

②可在发酵过程中加入弱酸或弱碱进行pH值的调剂,进而合理地操纵发酵条件;也可通过调整通风量控pH值。

③采纳生理酸性铵盐作为氮源时,由于NH+4被微生物细胞利用后,剩下的酸根会引起发酵液pH值的下降,在培养液中可加入碳酸钙来调剂pH值。

④在发酵过程中依照pH值的变化可用流加氨水的方法来调剂,同时又可把氨水作为氮源供给。最好是采纳自动操纵连续流加方法。

⑤假如仅用酸或碱调剂pH值不能改善发酵情形时,进行补料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它既调剂了培养液的pH值,又可补充营养,增加培养液的浓度和减少阻遏作用,进一步提高发酵产物的产率。

⑥以尿素作为氮源进行流加调剂pH值,是目前国内味精厂普遍采纳的方法。尿素流加引起的pH值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易于操纵操作。由于通风、搅拌和微生物细胞内脲、酶的作用使尿素分解放出氨,使pH值上升;氨被微生物利用和形成代谢产物,使pH值降低,再次反复进行流加就可坚持一定的pH值。

10、说说过多的持久性泡沫会给发酵带来哪些不利阻碍?

答:①使发酵罐的装填系数减少;②造成逃液,导致产物的缺失;③泡沫〝顶罐〞有可能使培养基从搅拌的轴封渗出,增加了染菌的机会;④由于泡沫的液位变动,以及不同生长周期微生物随泡沫漂浮或粘附在罐盖或罐壁上,会使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发生了改变,阻碍了微生物群体的成效,增加微生物群体的非均一性;⑤阻碍通气搅拌的正常进行,阻碍了微生物的呼吸,造成发酵专门,导致最终产物产量下降;⑥使微生物菌体提早自溶,这一过程的进展又会促使更多的泡沫生成;⑦为了将泡沫操纵在一定范畴内,就需加入消泡剂,将会对发酵工艺和产物的提取带来困难。

11、化学消泡的原理?

答:①化学消泡剂是表面活性剂,消泡剂本身的表面张力相关于发酵液来说是比较低的,一旦接触到气泡的表面,将会使气泡膜局部的表面张力降低,力的平稳受到破坏,因而使气泡破裂或合并,最后导致泡沫破裂。

②当泡沫表面层存在着极性的表面活性物质而形成双电层时,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膜的弹性〔机械强度〕,或加入某些具有强极性的物质与起泡剂争夺液膜上的空间,并使液膜的机械强度降低,进而促使泡沫破裂。

③当泡沫的液膜具有较大的表面黏度时,加入某些分子内聚力较弱的物质,可降低膜的表面黏度,从而促使液膜的液体流失而使泡沫破裂。

12、柠檬酸、乳酸、核酸、氨基酸、抗生素的要紧生产菌种

答:柠檬酸的生产菌种:黑曲霉。

乳酸的生产菌种:德氏乳杆菌是乳酸生产常用乳酸菌。

核酸的生产菌种:发酵法生产核酸的产生菌要紧有: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产氨短杆菌及其变异株。

氨基酸的生产菌种:

①谷氨酸生产菌要紧是: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及节杆菌属中的细菌。

②赖氨酸生产菌要紧是:黄色短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谷氨酸棒杆菌。

抗生素的生产菌种:

国内的青霉素的生成菌种分为:丝状菌〔黄孢子丝状菌、绿孢子丝状菌〕;球状菌〔白孢子球状菌、绿孢子球状菌〕。我国生产上采纳的是绿色丝状菌。链霉素的产生菌是灰色链霉菌、比基尼链霉菌、灰肉链霉菌。四环素的产生菌是金色链霉菌、龟裂链霉菌。

13、简述黑曲霉中柠檬酸的积存机制要紧概括为哪些方面?

答:①Mn2+缺乏,抑制了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胞内NH4+水平升高和一条不产生ATP的呼吸链,这两方面因素分别解除了柠檬酸和ATP对PFK的代谢调剂,促进EMP途径畅通;

②由结构型的丙酮酸羧化酶提供草酰乙酸;

③一旦柠檬酸的浓度升高,就会抑制异柠檬酸脱氢酶,从而进一步促进柠檬酸自身积存。

14、简述柠檬酸发酵的要紧操纵点?

答:①EMP畅通无阻:操纵Mn2+ ,提高NH4+ ,解除柠檬酸对PFK的抑制。操纵溶氧,防止侧系呼吸链失活;

②通过CO2固定反应生成C4二羧酸,强化这一反应;

③柠檬酸后序的酶的酶活性丧失或专门低,操纵培养基中的Fe2+ 的浓度。

15、简述糖蜜的预处理方法?

答:糖蜜预处理:生产上要紧采纳黄血盐法和石灰硫酸法,目的是去除金属离子和部分蛋白质,以及用树脂处理法降低生物素的含量,以免阻碍氨基酸的积存。

①黄血盐处理法:糖蜜稀释至400Bx,加入糖蜜质量0.1-0.45%的黄血盐,升温至95℃,坚持30min,打入澄清罐,4h后吸取上清液,配制发酵液。

②石灰硫酸法:糖蜜稀释至400Bx,加入生石灰,糖蜜质量的1%,调pH至9-10,在70-80℃通风搅拌15min,然后用硫酸调pH至3-4.5,静止4h吸取上清液,配制发酵液。

16、试述淀粉两次加酶喷射液化工艺过程〔包括工艺流程及操作说明〕?

答:工艺流程:调浆------配料-----一次喷射液化-----液化保温------二次喷射------高温坚持------二次液化------冷却------〔糖化〕

在配料罐内,将淀粉加水调浆成淀粉乳,用Na2CO3调pH,使pH值处在5.0-7.0之间,加入0.15%的氯化钙作为淀粉酶的爱护剂和激活剂,最后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料液经搅拌平均后用泵打入喷射液化器,在喷射器中出来的料液和高温蒸汽直截了当接触,料液在专门短时刻内升温至95-97℃,此后料液进入保温罐保温60min,温度坚持在95-97℃,然后进行二次喷射,在第二只喷射器内料液和蒸汽直截了当接触,使温度迅速升至145℃以上,并在坚持罐内坚持该温度3-5min左右,完全杀死耐高温α-淀粉酶,然后料液经真空闪急冷却系统进入二次液化罐,将温度降低到95-97℃,在二次液化罐内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约30min,用碘呈色试验合格后,终止液化。

17、简述谷氨酸发酵中操纵细胞渗透性采纳的方法和机理?

答:细胞透性的调剂,一样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化学成分〔如生物素、油酸、甘油、表面活性剂、青霉素等〕,达到抑制磷脂、细胞膜的形成或阻碍细胞壁的正常生物合成,使谷氨酸生产菌处于专门生理状态,解除细胞对谷氨酸向胞外漏出的渗透障碍。

①生物素:阻碍磷脂的合成及细胞膜的完整性;②油酸:直截了当阻碍磷脂的合成及细胞膜;③甘油:甘油缺陷型菌株丧失α-磷酸甘油脱氢酶,不能合成α-磷酸甘油和磷脂。限量供应,操纵了细胞膜中与渗透性直截了当关系的磷脂含量,使谷氨酸排出胞外而积存;④表面活性剂:对生物素有拮抗作用,拮抗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导致磷脂合成不足,阻碍细胞膜的完整性,提供细胞膜对谷氨酸的渗透性;⑤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后期合成,形成不完整的细胞壁,使细胞膜失去爱护,使胞内外的渗透压差导致细胞膜的物理损害,增大谷氨酸向胞外漏出的渗透性.

18、谷氨酸高产菌模型特点

答:①丧失或有柔弱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力,使α-酮戊二酸不能连续氧化;

②CO2固定能力强,使四碳二羧酸全部由CO2固定反应提供,而不走乙醛酸循环;

③谷氨酸脱氢酶的活力专门强,并丧失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同时,NADPH2再氧化能力弱,这会使α-酮戊二酸到琥珀酸的过程受阻;

④有过量的NH4+ 存在,α-酮戊二酸经氧化还原共轭氨基化反应而生成谷氨酸却不形成蛋白质,从而分泌泄漏于菌体外;

⑤同时,谷氨酸生产菌应不利用体外的谷氨酸,使谷氨酸成为最终产物。

⑥生产菌株还应该具有生物素合成缺陷、油酸合成缺陷和甘油合成缺陷等特点。

19、简述谷氨酸发酵过程中泡沫的形成及排除泡沫的方法?

答:〔1〕泡沫的形成:搅拌与通风;发酵液中含有蛋白胨、玉米浆、黄豆粉是要紧的发泡剂;发酵液感染杂菌和噬菌体

〔2〕泡沫的排除〔操纵〕:调整培养基的成分〔少加或缓加宜起泡的原材料〕;改变某些物理化学参数;改变发酵工艺;采纳机械消泡或消泡剂消泡

20、论述谷氨酸发酵中杂菌污染的要紧缘故有哪些?如何防治?

答:杂菌污染的要紧缘故分析:①种子带菌。②罐体与管件渗漏所引起的染菌。③死角。

④空气系统染菌。⑤环境污秽造成染菌。

杂菌污染的防治与挽救:①一级种子经平板检查确认无菌后,方可接入二级种子中。②二级种子冷却,小于10℃保压12~16h,平板检验确认无杂菌后,再接入发酵罐。③发酵0~6h后,大幅度染菌,镜检发觉球菌,应放罐重消毒,消毒温度适当降低。④发酵12h后,发觉污染有少量芽孢或杆菌,但光密度尚正常,pH仍有升降,耗糖一样,谷氨酸产量在0.2%以上,那么可加大通风量,按常规发酵到底。⑤发酵后期确认染球菌,那么可加热至70—80℃放罐。⑥发觉染菌的罐,下次空罐消毒加入甲醛后,再用蒸汽熏蒸0.12~0.17L/m3。⑦加强车间卫生治理,防止活菌体飞扬。⑧选用抗药性菌种。

21、简述赖氨酸的代谢操纵发酵的方法?

答:①优先合成的转换—渗漏缺陷型的选育;

②切断支路代谢—营养缺陷型的选育;

③选育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

④解除代谢互锁;

⑤增加前体物的合成和堵塞副产物生成;

22、离子交换法提取赖氨酸的工艺流程及要点说明?

答:〔1〕工艺流程:发酵液→菌体分离→上清液→离子交换→真空浓缩→结晶→离心分离→粗结晶→重结晶→离心分离→结晶→干燥→Lys成品

〔2〕要点说明:①发酵液的处理:菌体分离;②离子交换吸附及洗脱:铵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洗脱剂为氨水加氯化铵;用茚三酮检查流出液,pH9.5~12,得率可达90%~95%;③真空浓缩:去除氨,并提高Lys含量,真空时温度65℃,浓度22~23°Bé;④中和结晶:加入工业盐酸,搅拌,pH5.2,自然冷却结晶,至5℃结晶完全〔粗结晶,含一分子结晶水的粗L-Lys盐酸盐〕;⑤重结晶:用蒸馏水溶解,11-12°Bé,加入活性炭脱色,压滤,再真空浓缩至22°Bé,再结晶、冷却、离心分离并水洗;⑥干燥:60℃热风干燥,去结晶水,得到L-Lys盐酸盐,含水0.1%以下。

23、IMP发酵生产菌种应具备的条件:

答:①选择肌苷酸酶弱或丧失的动身菌株〔不分解肌苷酸〕;

②切断IMP向下的两条支路,使IMP大量生成和积存;

③选育结构类似物双重抗性突变株;

④限量添加Mn2+,解除细胞膜渗透型障碍。

24、从鸟甘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剂机制分析,要积存鸟苷,应使鸟苷生产菌〔枯草芽孢杆菌〕具备哪些条件?

答:①枯草芽孢杆菌具有GMP的环形支路:菌株因丧失SAMP合成酶〔Ade-〕活性,切断从IMP到AMP的通路,使生成的IMP全部转向合成GMP,同时丧失GMP还原酶活性,使生成的GMP不致还原为IMP。

②为了积存鸟苷,核苷酶或核苷磷酸化酶等鸟苷分解酶的活性必须柔弱;

③鸟苷酸〔GMP〕是嘌呤核苷酸全合成的终产物,为了积存鸟苷,必须解除GMP对PRPP 转胺酰酶,IMP脱氢酶及GMP合成酶等的反馈抑制与阻遏。〔封闭基因或选择渗漏〕

④为了抑制肌苷产生,高效率积存鸟苷,由IMP脱氢酶及GMP合成酶所催化的反应应该比核苷酸酶〔IMP---IR)所催化的反应优先进行。

25、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肌苷酸的工艺流程及说明?

答:〔1〕工艺流程:发酵液→过滤→酸化ph1.5→阳离子树脂吸附→流出液碱化ph9.5→阴离子树脂吸附→洗脱→减压浓缩→溶解→结晶→溶解→重结晶→肌苷酸精品〔2〕提取工艺说明:○1过滤、酸化:发酵液加活性白土〔15g/L),压滤除菌体,清液加1.5倍体积的0.1mol/LHCl;○2阳离子交换:732#〔H+〕型树脂,上柱液体积为湿树脂体积的6倍。流出液用NaOH溶液调pH8.5-9.5;○3阴离子交换:上柱液体积为湿树脂体积的6倍,90%肌苷酸被吸附;○4洗脱:先用水冲洗柱子,再用0.05mol/LHCl 洗涤至流出液pH为3.5;然后用含0.05mol/LHCl和0.05mol/LNaCl混合液进行洗脱。收集肌苷酸流出液;○5减压浓缩:将洗脱液用40%NaOH调pH至7.5,减压浓缩15-20倍体积;○6结晶:浓缩液加入2倍体积的95%乙醇,低温育晶,析出肌苷酸粗品;○7重结晶:肌苷酸粗品加水溶解,加乙醇低温结晶,过滤,晶体用30%乙醇洗涤2-3次⑧肌苷酸精品:湿肌苷酸晶体烘干,制得肌苷酸精品。

26、简述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哪几类?

答:①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

②阻碍细胞膜功能的抗生素;

③抑制核酸合成的抗生素;

④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

⑤抑制生物能作用的抗生素。

27、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合成的代谢调控?

答:①碳源分解代谢物阻遏;②赖氨酸的反馈调剂;③L-甲硫氨酸〔调剂物〕对头孢菌素C形成的促进作用;④在头孢菌素C的合成过程中,扩环和羟化是其中的关键反应和限速时期。⑤缬氨酸是青霉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

28、青霉素发酵中造成专门溶氧可能缘故?

答:①染菌:溶氧迅速下降,镜检。

②染噬菌体:溶氧上升,C下降,发酵液迅速转稀,应及早处理,严防扩大;

③代谢专门:可能是有机酸大量积存,溶氧不足引起泡沫:

29、青霉素提炼工艺中采纳了哪些单元操作,什么缘故?

答:①预处理:发酵液加少量絮凝剂沉淀蛋白。缘故:浓度较低,含有大量杂质。目的在于浓缩目的产物,去除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点,利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②过滤:去除蛋白、菌体及其它杂质

③萃取:正相萃取:从滤液萃取到乙酸丁酯;反相萃取:从乙酸丁酯反萃取到水相中。反复萃取2~~3次,达到结晶要求。

④脱色: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热源,过滤,除去活性炭。在提取液中加活性炭150-300g/10亿单位。

⑤结晶:萃取液用0.5 M NaOH萃取得pH6.4-6.8钠盐水浓缩液。加2.5倍体积丁醇,16-26℃,0.67-1.3KPa下真空蒸馏。水和丁醇形成共沸物而蒸出。蒸出馏分中含水达2-4%时,停止蒸馏。钠盐结晶析出。结晶通过洗涤〔丁醇4-6L/10亿〕、干燥后,得到青霉素产品。

青霉素游离酸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专门大,当它与某些金属离子或有机胺结合后,由于极性增大,溶解度大大降低而自有机溶剂中析出。

30、菌种选择的方法?

答:①透亮圈法:在平板培养基中加入溶解性较差的底物,使培养基混浊。能分解底物的微生物便会在菌落周围产生透亮圈,圈的大小初步反应该菌株利用底物的能力。

②变色圈法:关于一些不易产生透亮圈产物的产生菌,可在底物平板中加入指示剂或显色剂,使所需微生物能被快速鉴别出来。

③生长圈法:生长圈法通常用于分离选择氨基酸、核苷酸和维生素的产生菌。

④抑菌圈法:常用于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选择。抑菌圈法是常用的初筛方法,工具菌采纳抗生素的敏锐菌。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含复习资料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 一、填空: 1、我国药物的三大药源指的是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 2、现代生物药物已形成四大类型,包括基因重组多肽和蛋白质、基因药物、天然生化药物、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 3、请写出下列药物英文的中文全称:()干扰素、()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4、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四环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多肽类抗生素有杆菌肽;多烯类抗生素有两性霉B;蒽环类抗生素有阿霉素 5、嵌合抗体是指用人源抗体恒定区替换鼠源抗体恒定区,保留抗体可变区;人源化抗体是指抗体可变区中仅(决定簇互补区)为鼠源,其(骨架区)及恒定区均来自人源。 6、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载体有质粒、噬菌体()、黏粒()、病毒载体等。 二、选择题:

1、以下能用重组技术生产的药物为 (B) A、维生素 B、生长素 C、肝素 D、链霉素 2、下面哪一种药物属于多糖类生物药物 (C) A、洛伐他汀 B、干扰素 C、肝素 D、细胞色素C 3、能用于防治血栓的酶类药物有 (D) A、 B、胰岛素 C、天冬酰胺酶 D、尿激酶 4、环孢菌素是微生物产生的 (A) A、免疫抑制剂 B、酶类药物 C、酶抑制剂 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5、下列属于多肽激素类生物药物的是 (D) A、 B、四氢叶酸 C、透明质酸 D、降钙素 6、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的速效胰岛素机理是 (D) A. 将猪胰岛素B30位改造为丙氨酸,使之和人胰岛素序列一致

生物工艺学复习资料

1、酿造酒的发酵形式有:(名称解释) 2、蒸馏:就是要把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酒精成分加以浓缩并把它从酒醅中提取出来,使成品酒具有一定的酒度。同时把发酵产生的香味物质挥发浓缩蒸入酒中,使成品酒形成独特的风格。通过蒸馏还要排除有害杂质,保证白酒符合卫生要求。 3、总的说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兑。(填空) 4、白酒的定义: 是以小麦或大麦和豌豆为主要原料,将其粉碎、加水、压制成砖状的曲胚,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使自然界的微生物进行富集和扩大培养,再经风干而制成的含有多种菌的一种糖化发酵剂。 5、饮料酒的分类(多选) 6、蒸馏酒:是以粮谷或代用原料等淀粉质原料,利用由微生物培养的曲类或麦芽、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调而成的透明的,酒精浓度大于20%(v/v)的酒精性饮料。它是三类饮料酒中酒度最高的一类。 7、白酒两高两低的特点:即杂醇油及芳香族化合物含量较低;酸和醛、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含量较高。 8、中国白酒分类方法

9、八字诀:匀、透、适、稳、准、细、净、低。 10、制曲原料基本要求:(1)要适于有用菌的生长和繁殖;(2)适于产酶;(3)有利于酒质。(填空) 11、制白酒原料的基本要求:高粱香、玉米甜、大麦冲、大米净。(填空) 对制白酒原料的一般要求:新鲜,无霉变和杂质,淀粉或糖分含量高,蛋白质适中,脂肪较少,单宁适当,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无机盐。果胶质越少越好。12、辅料的作用:起疏松作用,可调剂酒醅的淀粉浓度,冲淡酸度,吸收酒精,保持浆水,使酒醅有一定的疏松度和含氧量,并增加界面作用,使蒸煮、糖化发酵和蒸馏能顺利进行;辅料还有利于酒醅的正常升温。 13、白酒生产中主要有益微生物: 霉菌:米根霉、曲霉、犁头霉、拟内孢霉。而青霉、毛霉是有害菌。 酵母菌:酒精酵母、假丝酵母、汉逊酵母。 细菌:乳酸菌、醋酸菌(少量有益,过量则有害)、枯草芽孢杆菌、丁酸菌(量不能过多,其产物丁酸是大曲酒中丁酸乙酯的前驱物质)、己酸菌。 14、大曲白酒的生产方法可分为续渣法和清蒸法,在续渣法中又分为混烧法和清蒸混入法两种。浓香型酒 (泸香型酒)和酱香型酒 (茅香型酒)则采用续渣法生产,而清香型酒 (汾香型酒)大多采用清渣法生产。 15、固态法白酒的生产方法:

生物制品与工艺学复习大纲

1生物制品定义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2生物制品的分类: 按来源分:人源生物制品、动物源生物制品、植物源生物制品、微生物源生物制品 按用途分:预防类、治疗类、诊断类 3.英国科学家Edward Jenner在1796年5月14日做了一次具历史意义的新尝试,并于1798年发表了论文,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弱毒活病毒疫苗,即牛痘苗的应用,从而诞生了最早的生物制品。 4.生物制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安全性和有效性 5.生物制品产品免疫学鉴定方法: 放射免疫、酶联免疫 6.生物制品的生产特点:a、起步晚、发展快 b、巨大的科 研价值、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c、产品面广,具有高速成长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7.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特点:(1).效价高、疗效可靠(2).安全性好、不易产生副作用(3).稳定性好(4).资源有限、研究意义重大 8.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种类: a.按化学本质可分为多肽和蛋白类制品、糖类制品、脂类制品、核酸及核苷酸类制品等。

b.按其生理功能可分为酶与辅酶类制品、激素类制品、酶抑制剂类制品、细胞因子类制品等。 c.按原料来源可分为血液制品、尿液制品、胎盘制品及体液细胞来源的各种活性物质。 9.血液制品定义: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 10.血液成分制品定义:用物理的或机械的方法分离出来的血液的一部分,如各种血细胞、血浆等,属于“单供者制品”,即从单个或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血液中采集的。 11血浆制剂包括:新鲜冷冻血浆、普通冷冻血浆、新鲜液体血浆和冷沉淀. 12血浆蛋白主要成分: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13 IgG 是再次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主要Ig,在血清中含量最高,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从正常人血清中提取的IgG可有多种抗体活性,如抗甲肝、乙肝、麻疹、腮腺炎病毒、破伤风和白喉抗毒素等。 14.纤维蛋白原制剂(Fg)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是血浆黏滞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15.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是一种糖蛋白,可激活血液内的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临床上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生物工艺学复习题

09生物工艺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YX/S是细胞关于基质的得率系数,即每消耗1g基质所生成的细胞克数. 2、诱变育种一般分为出发菌株的选择、诱变和筛选三个步骤 3、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胶 4、微生物具有高RNA含量。通常在细菌中RNA占5%~25%,在酵母中占2.7%~15%,在霉菌中占0.7%~28%。 5、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溶剂萃取法分离时,当PH为2.5以下时,以分子形式存在,进入有机相;当PH大于2.5时,以离子形式存在,进入水相。 6、四环类抗生素是一类以氢化直骈四苯为母核的一族抗生素;链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7、红霉素是由红色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多组分抗生素,其中红霉素A为有效成分,红霉素B和红霉素C为杂质。 8、链霉素在中性溶液中以链霉素三价阳离子形式存在,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 9、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四环素时,最适当的生长繁殖温度为33-31℃,中后期最适当的生产温度是31℃--30℃--29℃,过低则生成金霉素。 10、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IFN 干扰素;IL-2 白介素-2 ;TNF 肿瘤坏死因子。 11、适合细菌生长的C/N比为(D ) A5:1 B25:1C40:1 D80:1 12、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 ) A 5.0-6.0 B 3.0-4.0 C8.0-9.0D7.0-7.5 13、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D ) A 5.0-6.0 B 3.0-4.0C8.0-9.0 D7.0-7.5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生物需氧量(BOD):在有氧的情况下,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并达到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2、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与强氧化剂作用所消耗的氧量。 3、碳氮比:一般指培养基中元素C与N的比值。 4、培养基:通常指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5、完全培养基:若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生长因子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胨、酵母膏等,就可满足各种营养缺陷型的生长需求,这种培养基称为。 6、什么是生理性酸性物质: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 7、葡萄糖效应培养基中葡萄糖这种速效碳源存在时,抑制淀粉等迟效碳源利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其分解代谢物阻遏了分解利用迟效碳源的酶的合成。 8、微生物代谢的中间体:是指养分或基质进入某一代谢途径后,被转化的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他们均被进一步代谢,最终成为代谢终产物。 9、选择性培养基:就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10细胞比生长速率:单位菌体浓度引起的菌体增长,反映了指数生长期细胞生长的快慢。

生物制品学—复习提纲

生物制品学 第一章——生物制品学绪论 一、生物制品与生物制品学的概念 1、什么是生物制品;(Biopreparate,biological products) 1)生物制品的定义:指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起始原材料,采用生物学技术,制成用以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的制剂。如疫苗、血液制品、生物技术药物、微生态制剂、免疫调节剂、诊断制品等。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某些生物作为原材料,通过生物学技术,制成可以用于疾病预防、治疗、诊断的制剂) 2)生物制品的特性 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性 2、什么是生物制品学;(biologics) 是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等方面知识的一门科学。 (简单来说:研究生物制品的相关知识的学科。eg:如何生产、结构特点、原理、来源、优缺点) (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是其理论基础;现代生物技术是其技术基础) 二、生物制品学的起源与发展 1、现代生物技术的定义、分类与地位; 1)生物技术的定义:指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应用生物学、工程学的知识,靠各种生物作为反应器创造可服务社会的产品的技术) 2)生物技术的特点:①多学科性和综合性;②微生物、动植物作为生物催化剂;③最终目的将生物反应开发成为工业生产的工艺过程,即生物反应过程(Bioprocess)。 3)现代生物技术的定义: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把生物体系与工程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预先的设计定向地在不同水平上改造生物遗传性状或加工生物原料,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新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生物技术的定义上,基础变了,更深层了,涉及不同水平) 4)现代生物技术的分类

生物工艺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生物工艺学:生物工艺学是一门利用生物代谢过程并借助于对代谢过程的控制来高效获得生物产物和以高效分离目标产物形成产品过程的组装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科学。 提取:利用制备目的物的溶解特性,将目的物与细胞的固形成分或其他结合成分分离,使其由固相转入液相或从细胞内的生理状态转入特定溶液环境的过程。 萃取: 利用溶质在两个互不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溶质从一个溶剂相向另一个溶剂相转移的操作。 浓缩:从低浓度的溶液除去水或溶剂,使之变为高浓度的溶液的过程。 超滤浓缩:把抽提液装入超滤装置,在5.05×105 Pa压力下,使小分子物质(包括水分)通过超滤膜,大分子物质留在膜内。不同型号的超滤膜可以截留不同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 干燥:是使物质从固体或半固体状经除去存在的水分或它种溶剂,从而获得干燥物品的过。 均一性:指所获得的制备物只有一种完全相同的成分,必须经过数种方法的验证才能肯定。 上游工艺:指生物材料资源生产的研究,包括基因克隆、细胞融合、微生物培养等。 下游工艺:指产品的后处理,包括产品提取、分离纯化、母液处理、溶剂回收。 单克隆抗体技术: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在PEG作用下,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分离筛选并培养单个杂交瘤细胞,使之无性繁殖形成细胞集落(克隆)。这种由单一淋巴细胞克隆所产生的高纯度特异性抗体,称单克隆抗体。特点:特异性强、免疫滴度高、质地均一、反应灵敏、可标准化,还可进行工业化大生产。 PCR: 生物合成技术:是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研究基础上,应用发酵法和酶法合成技术,研究生产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激素、氨基酸、小肽、辅酶和寡聚核苷酸等生理活性物质的一门技术 半合成药物:指一个药物其部分结构由天然资源得到,然后用合成法制得的产品或应用微生物转化法来解决药物合成中难以进行的某些步骤而制得的药物。如半合成青霉素. 抗生素:由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在微量浓度下就能选择性地抑制它种生物或细胞生长的次级代谢产物。 层析技术:又称色谱技术(Chromatography),是一种根据被分离物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使它们在某种基质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以特定的含离子溶液为流动相,利用离子交换剂对待分离的各种离子结合力的差异,而将混合物中不同离子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 二、名词缩写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尿激酶 (urokinase;UK )、叠氮脱氧胸苷(AZT)、胰岛素(h-Insulin)、人生长激素(h-GH)、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htPA)、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EPO)、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s)、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TN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细胞刺激集落因子(CSF)、免疫球蛋白(Ig)、转移因子(TF)、心钠素(ANP)、促皮质素(ACTH) 三、知识重点 简述生物工艺学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是一门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任务:1.生物药物的来源及其原料药物生产的主要途径和工艺过程;2.生物药物的一般提取、分离、纯化、制造原理和生产方法; 3.各类生物药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及其工艺和质量控制。 谈谈生物药物的特点和要求 特点:1.在化学构成上十分接近于体内的正常生理物质,容易为机体吸收利用; 2.在药理上具有更高的生化机制合理性和特异治疗有效性; 3.在医疗上具有药理活性高、针对性强、毒性低、副作用小、疗效可靠等特点; 4.化学与生物学性质不稳定,对各种理化因素敏感,生物活性易受影响。 要求:1.必须有严格的制造管理要求(GMP)质量管理要求; 2.对制品的有效期、贮存条件、使用方法必须做出明确规定; 3.对有效成分应拟定其生物活性检测方法; 4.对制品的均一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都有严格要求。

生物制品学复习重点2013年秋季

生物制品学复习要点2013年秋季 一、《生物制品学》有关的概念 1、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指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体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或手段人为地创造条件,生产某些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制成用以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或达到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通称生物制品。 2、外毒素: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 类毒素:外毒素经化学法处理后,失去毒力作用,而保留抗原性,这种类似毒素而无毒力作用的物质称为类毒素。 制剂的特点:吸收慢,刺激时间长,抗体滴度高,免疫效果好。 3、高免疫血清:指由特定抗原免疫动物(如,马),分离血浆或血清,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品。 4、中试:中间性试验(pilotscale experiment)的简称,是产品在大规模生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即产品 正式投产前的试验。 5、上游技术是指目的基因获得、载体建立、连接、转入合适的宿主细胞、筛选、克隆表达和优良生物物 种的选育、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反应过程。 下游技术主要是指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6、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s):指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 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有形成分统称为血液制品。用于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7、GMP: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 的缩写,即“良好作业规范”,或“优良制造 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8、疫苗:针对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其蛋白质(多肽、肽)、多糖或核酸,以单体或通过载体经预防接种 进入人体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预防该疾病的免疫力。 9、预防性疫苗:指用于尚未被感染的人体,使机体免疫系统做好准备,一旦将来病原体侵入能做出及时 的免疫反应疫苗。 10、治疗性疫苗:是指用于被病原体感染的病人,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反应,以达 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11、联合疫苗(mixed vaccine):由不同种病原体的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 12、基因工程疫苗:指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转入原 核或真核表达系统,使其表达出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疫苗,或者将病原的毒力相关基因删除掉,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基因缺失苗。 多肽或亚单位疫苗 颗粒载体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类型病毒活载体疫苗 细菌活载体疫苗 基因重配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

生物工艺学复习资料(含填空题)

一、名词解释 1.促进剂:指那些既不是营养物又不是前体但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对于菌体生长的抑制剂常是次级代谢产物形成的促进剂。2.组成型突变:在DNA上,调节基因R和操纵基因O的突变可干扰阻遏蛋白的形成或结合。RNA聚合酶不需要诱导物便能工作,这类作用称“组成型”突变作用。 3.反馈抑制:某代谢途径终点产物的过量积累抑制该途径前面第一步或第二步酶的活性。 4.次级代谢物:次级代谢物又称次生代谢物,是某些微生物通常在生长后期(分化期)合成的大分子化合物,不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但对产生菌的生存有一定价值。5.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或半连续培养,指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间遏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6.临界氧浓度:指不影响菌的呼吸或产物合成所允许的最低氧浓度。 7.连续发酵:也称连续流动培养,既培养基料液连续输入发酵罐,同时连续排出含有产品的发酵液。 8.工业生物技术:应用化学、生物学及工程学的原理,对生物催化剂进行改造和改良,并依靠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转化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9.富集培养:是指能增加混合菌群中所需菌种数量的一种技术。方法要领是给混合菌群提供一些有利于所需菌种生长或不利于其他菌种生长的条件。 10.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经吻哈(或接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中分离和筛选出具有新性状的菌株。11.原始亲本:经考察选定的准备用来配对杂交的菌株称为原始亲本,常是具有应用潜力的野生菌株或需要进一步改良的现用生产菌株。 12.自然选育:不经过人工处理,利用菌种的自然突变而进行菌种筛选的过程叫自然选育。 13.直接亲本:微生物杂交育种直接用来配对杂交的菌株称为直接亲本。直接亲本由原始亲本经诱变获得,经诱变后带有适当的遗传标记,常用的遗传标记有颜色、营养要求和抗药性等。 14.原生质体融合:在等渗条件下将两亲本的原生质体混合,由聚乙二醇(PEG)作为助融剂,使它们互相凝集,发生细胞融合,接着两亲本基因组由接触到交换,从而实现遗传重组。在再生细胞的菌落中就有可能获得具有理想性状的重组子。 15.组成型酶:细胞不管生长在什么培养基内,为维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有些酶总是适量存在,这种类型的酶称组成型酶。16.营养缺陷型菌株:是微生物经诱变处理后,由于基因突变,它丧失了合成某种必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或核苷酸碱基)的能力,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需要补加该种必须物质后才能生长。 17.生物反应过程: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工艺及工程开发,成为可供工业生产的工艺过程统称为生物反应过程,其实质是利用生物催化剂以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 18.分批富集培养:采用分批培养的方法把富集培养物分次移接到新鲜的同一种培养基并保持相同的培养条件以维持选择压力的培养方法。关键是移种的时间,应在所需菌种占优势的情况下移种。 19.反馈阻遏:某代谢途径终点产物(或其衍生物)的过量积累会阻遏该途径一系列酶的合成。 20.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并使产物的产量有较大的提高,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多大的变化。 三、简答题 2.青霉素的生物合成受哪些代谢调节的影响?如何正确控制?

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preparatics: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得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菌毒种:菌毒种就是有毒的菌种,像用于制造和检定生物制品的细菌、立克次体或病毒等,还有病原微生物等,用来制药或其它用途的; 灭活疫苗:该类疫苗由完整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剂灭活后制成,其关键是病原体灭活; 混合疫苗:又称多联疫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具有减少接种次数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针防多病的生物制剂; 多价疫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 异源疫苗:包含:①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②同一种中一种型生物型或动物源型微生物的菌毒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株制备,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生产出能使机体获得特异抗病能力的疫苗; 重组活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源微生物致病性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将病原体免疫保护基因克隆于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实现体外高校表达,获得重组免疫保护蛋白所制造的一类疫苗; 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 免疫程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免疫,第二阶段为高度免疫; 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是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 催化抗体:也叫抗体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兼具有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性; 无菌动物:用现有技术手段从动物体内外检查不到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诊断制品diagnostic preparation:指利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培养物、代谢物、组分提取物和反应物等有效物及动物血清等材料制成的,专门用于动物传染病和

生物制品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制品学试题及答案 1. 什么是生物制品学? 生物制品学是研究利用生物体制造的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品的学科。 它涉及从微生物、细胞或动植物中提取或合成生物制品,并用于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 2. 试题:请简要说明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 应用。 答案:细胞培养是指利用细胞外培养基、合适的生化环境和培养条件,将细胞体外培养繁殖的技术。细胞培养在生物制品生产中有广泛 应用,例如: - 人类重组蛋白药物的生产: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 重组蛋白药物,如重组胰岛素、重组人促红素等。细胞培养提供了一 个控制生产过程和产物质量的可控环境,保证了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 疫苗生产:细胞培养可以用来培养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以 制备疫苗。例如,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等都是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生 产的,这种方法更加安全、高效,并且能够保证疫苗的质量和稳定性。 - 抗体制备:通过细胞培养,可以培育产生特定抗体的细胞系,用 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这些抗体在治疗和诊断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例如癌症免疫治疗、病原体检测等。

- 细胞因子生产:细胞因子是用于调节免疫反应和生物过程的蛋白 质信号分子,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 规模生产这些细胞因子,用于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如肿瘤、多发性 硬化等。 3. 试题:请简要说明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原料检验:对用于生产生物制品的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的纯 度和质量符合要求。原料可能包括细胞培养基、菌种、培养基成分等。 - 工艺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生产 过程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工艺控制包括温度、pH值、气体浓度、搅 拌速度等参数的控制。 - 产品检验:对生产的生物制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纯度、 活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价。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ELISA)、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等。 - 环境监控: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空气质量、表面微生物等方面的 监测,确保生产环境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外源性污染。 质量控制在生物制品生产中至关重要。合格的制品质量保证了药物 的疗效和稳定性,减少了不良反应和治疗失败的风险。同时,质量控 制也是保证生物制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必要手段,确保产品的合 法销售和使用。 4. 试题: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生物制品及其应用领域。

生物制药复习提纲和答案

生物制药复习提纲和答案

基本概念: 1.生物药物 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 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 学和药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预防、诊断、治疗制品。 2.生物技术药物 是指采用 DNA 重组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抗体或核酸类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可以是在药理上有高度活性的,也可以是在免疫或其他生理系统上有活性的。生物技术药物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重组蛋白质、治疗性抗体和核酸。 3.生物制品 用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或动物血清制成的 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制品。 4.生物制药工艺学 是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化制药工艺、 生物制品制造与相关的生物医药产品的生产工 艺。主要讨论各类生物药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制造原理、工艺过程、生产技术操作和质量控制。 5.抗生素

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索等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它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质。 6.热原质 热原质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被污染后由杂菌所 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7.四环类抗生素 是以四并苯为母核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地美环素。四环类抗生素可与微生物核糖核蛋白体 30S 亚基接合,通过抑制氨基酰 -tRNA 与起始复合物中核蛋白体的结合,阻断蛋白质合成时肽链的延长。 8.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菌素,因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 或16 元环而得名,红霉素是本类药物最典型的代表。大环内酯类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蛋白体 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属于生长期抑制剂。 9.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0.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由氨基环醇 (aminocyclitol) 、氨基糖 (aminosuger)

生物制药工艺学思考题及答案——2023年整理

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 1. 青霉素发酵工艺的建立对抗生素工业有何意义? 青霉素是发现最早,最卓越的一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是抗生素工业的首要产品,青霉素是各种半合成抗生素的原料。青霉素的缺点是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排泄快,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青霉素经过扩环后,形成头孢菌素母核,成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原料。 2. 如何根据青霉素生产菌特性进行发酵过程控制? 青霉素在深层培养条件下,经历7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有其菌体形态特性,在规定时间取样,通过显镜检查这些形态变化,用于工程控制。 第一期: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原生质未分化,具有小泡。 第二期:菌丝繁殖,原生质体具有嗜碱性,类脂肪小颗粒。 第三期:形成脂肪包含体,积累储蓄物,没有空洞,嗜碱性很强。 第四期:脂肪包含体形成小滴并减少,中小空泡,原生质体嗜碱性减弱,开始产生抗生素。 第五期:形成大空泡,有中性染色大颗粒,菌丝呈桶状。脂肪包含体消失,青霉素产量提高。 第六期:出现个别自溶细胞,细胞内无颗粒,仍然桶状,释放游离氨,pH上升。 第七期:菌丝完全自溶,仅有空细胞壁。一到四期为菌丝生长期,三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 四到五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工艺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在第六期到来之前发束发酵。 3. 青霉素发酵工程的控制原理及其关键点是什么? 控制原理:发酵过程需连续流加葡萄糖,硫酸铵以及前提物质苯乙酸盐,补糖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不同时期分段控制。在青霉素的生产中,及时调节各个因素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如培养基,补充碳源,氮源,无机盐流加控制,添加前体等;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菌体浓度。最后要注意消沫,影响呼吸代谢。 4. 青霉素提炼工艺中采用了哪些单元操作? 青霉素不稳定,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和精制过程要条件温和、快速,防止降解。提炼工艺包括如下单元操作: ①预处理与过滤:在于浓缩青霉素,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便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②萃取:其原理是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易溶于水。 ③脱色: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热源,过滤,除去活性炭。 ④结晶:青霉素钾盐在乙酸丁酯中溶解度很小,在乙酸丁酯萃取液中加入乙酸钾-乙醇溶液,青霉素钾盐可直接结晶析出。 氨基酸发酵工艺 1. 如何对谷氨酸发酵工艺过程进行调控? 发酵过程流加铵盐、尿素、氨水等氮源,补充NH4+;生物素适量控制在2-5μg/L;pH控制在中性或微碱性;供氧充足;磷酸盐适量。 2. 氨基酸生产菌有什么特性,为什么? L-谷氨酸发酵微生物的优良菌株多在棒状杆菌属、小短杆菌属、节杆菌属和短杆菌属中。具有下述共同特性:①细胞形态为短杆至棒状;②无鞭毛,不运动;③不形成芽孢;④革兰氏阳性;⑤生物素缺陷型;⑥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突变;⑦在通气培养条件下产生大量L-谷氨酸。 3. 生物素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生物素是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过程中所需的乙酰CoA的辅酶。生物素缺陷型菌种因不能合成生物素,从而抑制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而不饱和脂肪酸是磷脂的组成成分之一。因此,磷脂的合成量也相应减少,这就会导致细胞膜结构不完整,提高细胞膜对谷氨酸的通透性,解除其对谷氨酸脱氢酶的抑制,源源不断生产谷氨酸。 维生素发酵生产工艺

生物制品考试题.docx

生物制品考试题 1、以仔猪副伤寒活菌疫苗说明生产工艺流程 2、以新城疫苗乳剂灭活苗说明病毒性组织疫苗的生产工艺 3、说明一下对无菌操作的理解 4、实验过程对超净工作台的使用注意事项 答:使用时应提前30分钟打开紫外线杀菌灯,处理净化工作区内台面积 累的微生物,30分钟后关闭杀菌灯,启动送风机。净化工作区内严禁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以保证洁净气流流型不受干扰。一般36个月检测一次,不符合技 术参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5、影响禽胚病毒增殖的因素/鸡胚孵化要点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答:(1)种蛋质量:①病原微生物②母源抗体③禽胚污染 (2)孵化技术:①温度②湿度③通风④翻蛋 (3)接种技术 6、细胞培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⑴培养液⑵血清⑶细胞接种量⑷PH值⑸温度 7、说明仔猪副伤寒疫苗活菌计数的方法和计算方法(方法说明) 答:⑴倾注平板培养法⑵平板表面散布法⑶微量点板计数法 计算方法:按瓶签注明头份,用普通琼脂平板做活菌计数。要求每头份活菌数不少于30亿个。 以3瓶最低菌数计数核定该批疫苗每瓶头分数,同时计算冻干后的活菌率,以确定疫苗的使用方法。活菌率在50%以上的疫苗,可以注射或口服;低于50%

的疫苗,仅限于口服。冻干后活菌率==冻干后3瓶苗样的平均活菌数/冻干前活菌数X 100% 8、鸡新城疫苗病毒的毒价测定(结果判断)P69/71 9、生物制品掌握的问题:种类,命名 答:分为:疫苗、类毒素、诊断制剂、免疫血清、免疫调节剂、微生态制剂6类。P3命名原则,命名方法:①一般采用:动物种名 +病名+制品种类。诊断制剂 在制品种类前加诊断方法名称。 ②由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制成的一种疫苗(多联疫 苗):动物种名+若干病名+X联疫苗 ③由两种以上血清型制成的一种疫苗(多价疫苗): 动物种名+病名+若干型名+X价疫苗 10、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与否可通过哪些指标判定 答:①细胞圆缩②细胞聚合③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④轻微病变。 包涵体和血凝性也可作为检查病毒增殖的指标。 11、如何进行生物制品运输和保存 答:保存:生物制品一般不耐高温,特别是活疫苗,必须低温冷冻保存。冷冻真空干燥制品,要求在一15度以下保存,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实践证明,一些冻干苗在27度条件下保存1周后有20%不合格,保存2周后有60%不合格。冻干苗的保存温度与冻干保护剂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一些国家的冻干苗可以在2~8度条件下仅可短时期保存。灭火苗、血清、诊断液等保存在2~8度较为适宜,不能过热,也不能过低于0度。冻结苗应在一70度以下的低温条

2023年生物制品学习题库

2023年生物制品学习题库 一、填空题 1.生物制品已经发展成以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为技术基础旳一门新旳独立学科。 2. 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递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旳防止、治疗和诊断旳药物。 3.生物制品种类繁多、用途各异,根据其构成及用途可分为防止类制品、治疗类制品和诊断类制品。 4.生物制品旳质量原则不能与一般商品相提并论,而是有其特殊性,即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5.不一样国家和组织颁布旳GMP在详细条款上有差异,但基本内容是一致旳,都波及了3个方面:①人员;②硬件;③软件。 6.对生物制品旳检定一般分为理化检定、安全检定和效力检定3个方面。 7.增进生物制品内部化学反应旳原因:水,热,氧,光和微生物。 8.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由罐体、搅拌系统、加温和冷却系统、进出气系统、进出液系统、检测和控制系统、管线和接头。 9.疫苗基本成分包括抗原、佐剂、防腐剂、稳定剂、灭活剂、及其他有关成分。 10.抗原是疫苗最重要旳有效活性成分,它决定了疫苗旳特异免疫原性。 11.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是抗原旳两个基本特性。

12、根据不一样疫苗旳研制技术可将疫苗分为老式疫苗和新型疫苗两大类。 13、制备减毒活疫苗三种常用措施为体外减毒法、冷适应筛选法和诱变法。 14、根据不一样疫苗旳研制技术可将疫苗分为老式疫苗和新型疫苗两大类。 15、老式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用天然微生物旳某些成分制成旳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 16、基因工程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及蛋白质工程疫苗等。 17、在生产用菌/毒种筛选是应考虑安全性、免疫原性、遗传学稳定性及生产合用性。 18、人体免疫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先天性旳非特异免疫系统和后天性旳特异免疫系统。 19、获得性免疫系统是在抗原诱导下形成旳,它包括中枢面议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及多种组织中旳免疫细胞、多种免疫活性介质等。 20、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及免疫作用旳有关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3大类。 21、根据淋巴细胞分化成熟旳场所、细胞表面标志和功能旳不一样,可将淋巴细胞提成T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3种。 22、生活垃圾用黑色污染带盛装,传染性废物用黄色污物袋盛装,放射性废物用红色污物袋盛装。 23、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及免疫作用旳有关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和粒细胞3大类。 24、根据吉姆萨或瑞氏染色后细胞内颗粒着色旳不一样,可将粒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

生物制品学复习重点

1、生物制品学:是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功能、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 2、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3、人用生物制品包括细菌类疫苗、抗生素及抗血清、血液制品、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体内及体外诊断制品、其他生物活性剂,如毒素、抗原、变态反应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调节剂及微生态制剂。 4、生物制品根据组成及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①预防类制品,主要是疫苗,用于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包括细菌类疫苗、病毒疫苗、联合疫苗。百白破(DTP)、麻腮风(MMR); ②治疗类药品,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生物制品,包括血液制品、抗生素及免疫血清、生物技术药品、免疫调节剂和微生物制剂;③诊断类制品,用于检测疾病或机体功能状态,包括临床生化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和基因诊断试剂、细菌学诊断试剂、病毒学诊断试剂、免疫学诊断试剂、肿瘤学诊断试剂。 5、体细胞治疗:指应用人的身体、同种异体或异种的体细胞,经体外操作后回输人体的治疗方法。 6、生物制品原料的保存方法及适用范围:①冷冻法,适用于所有生物原料,常用-40℃速冻,-80—-70℃可保存更久;②有机溶剂脱水法,适用于原料少而价值高、有机溶剂对活性物质没有破坏作用的原料,如脑垂体,常用有机溶剂为丙酮;③防腐剂保鲜,适用于液体原料,如发酵液、提取液,常用乙醇、苯酚、甘油。对于不同的生物,还有不同的保存方法,如对于动物细胞,可有组织块保存法、组织悬液保存法、单层细胞保存法等。 7、细胞破碎的方法及优缺点:①机械法,主要靠剪切力来破碎细胞,包括高速匀浆破碎法、高速搅拌珠磨破碎发、超声波振荡破碎法、高压匀浆法等。优点:速度快、处理量大、不会带入其他化学物质、细胞破碎完全;缺点:会产生热量,要采取冷却措施,防止有效成分失活;②非机械法,包括渗透压冲击破碎法、反复冻融法、热处理法、化学渗透法、酶解法等。优点:破碎条件温和,不易使生物活性物质失活,不许专用设备;缺点:不能将细胞破碎完全,且不能破坏DNA,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DNA会发生聚合,大大增加液体的黏度,耗时长,效率低,通用性差,成本高,仅适用于实验室规模。 8、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一般生物过程:获取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载体、构建工程菌或细胞、工程菌检定、工程菌的培养与表达、产物分离纯化、半成品检定、成品检定、包装。 9、半数致死量(LD50):一定时间内杀死全部实验动物中的半数所需的剂量。

生物制品学试题库

生物制品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生物制品学 3、联合疫苗 5、诊断制品 7、病毒类诊断制品 9、疫苗 11、遗传重组疫苗 13、冷链系统 15、微生态制剂 17、减毒活疫苗 19、细菌类疫苗 21、类毒素 23、血液制品 25、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27、基因治疗 29、基因置换 31、基因增补 33、集落刺激因子 35、基因失活 37、肿瘤坏死因子 39、干细胞因子 41、益生元 43、体内诊断制品 二、填空题 1、病毒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 2、生物制品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6、细菌类诊断制品 8、抗原 10、核酸疫苗 12、基因工程疫苗 14、免疫佐剂 16、免疫调节剂 18、灭活疫苗 20、病毒类疫苗 22、细菌内毒素 24、正常人免疫球蛋白 26、细胞因子 28、核酸药物 30、成分输血 32、静注丙球 34、细胞因子 36、干扰素 38、促红细胞生成素 40、益生素 42、合生元 44、体外诊断制品 )、()、()和()。 2、制备生物制品要选择最佳生长时期的原料,植物原料要注意生长的()、动物要选取适

当的()、微生物原料最好选取()。 3、自原始代工程菌种经传代扩种获得的菌种称为(),用于制备生产用的工作代工程菌种。 4、与其它商品相比,生物制品的特殊性表现在:()、()和()。 5、GMP根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三类:()的GMP、()的GMP和()的GMP。 6、生物制品的检定一般分为()、()和()三个方面。 7、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类生物制品主要包括()、()、()、()和()。 8、生物制品在制造过程中被某些细菌或其他物质所污染,可引起机体的致热反应。目前公认的致热物 质主要是(),其本质是脂多糖,通常用()进行检测或量化。 9、目前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诊断及血液筛查的诊断试剂主要有()、() 及()。 10、细胞因子通常以()或()形式作用于附近细胞或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在局部以 高浓度短暂地发挥作用。 11、干扰素的种类很多,根据结构、功能来源等主要分为()、()、()三种。 12、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按照其 防护级别,()最低,()最高。 13、由于()具有向内流动的气流,可防止柜内产生的感染性物质对工作人员和附近环境的污染,是 一个有效的防护系统,也称一级屏障。 14、()是疫苗中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 15、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是:()、()和()。 16、疫苗的基本性质包括:()、()和()。 17、疫苗生产用菌毒种采用种子批系统,分为三级,即:()、()和()。 18、影响佐剂质量的优劣或能否适用于人用疫苗的主要因素为:()、()和()。 19、根据所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的不同,可将免疫反应分为()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和()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相应地,不同的疫苗和不同的接种途径也会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 20、亚单位疫苗和死疫苗主要引起B淋巴细胞介导的()反应,活疫苗可以激发T淋巴细 胞介导的()反应。 21、对于多糖、糖脂和核酸抗原,B淋巴细胞可在没有T4细胞的辅助下产生抗体,因此这 些抗原被称为(),而蛋白质抗原需要T4细胞的辅助,又称为()。 22、()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能将抗原物质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辅佐细胞。 23、()也称可控缓释疫苗,是使用微胶囊技术将特定抗原包裹后制成的疫苗,是一种使用现代材料

2022-2023年药物制剂期末复习-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考试题库全真模拟卷3套(含答案)试卷

2022-2023年药物制剂期末复习-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物 制剂)考试题库全真模拟卷3套(含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1卷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 1.利用空穴作用式细胞破碎的方法()(章节:第三章,难度:2) A、匀浆法 B、超声波法 C、冻融法 D、酶解法 正确答案:B 2.下列阳离子凝聚能力最大的是()(章节:第三章,难度:2) A、Al3+ B、Mg2+ C、K+ D、Fe3+ 正确答案:A 3.利用产氨短杆菌发酵法生产肌苷酸,第一步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筛选缺乏 SAMP合成酶的腺嘌呤缺陷型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提供亚适量的 ( ) ;另外,改变细胞膜对5′-IMP的透性,选育不敏感的变异株。(章节:第十三章难度:3) 正确答案:腺嘌呤4.亲和力大小除由亲和对本身的解离常数决定外,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亲和吸附剂()。(章节:第九章,难度:2) A、微环境 B、载体空间位阻 C、载体孔径 D、配基和配体的浓度 E、配基结构 正确答案:A,B,C,D,E 5.红霉素中的去氧氨基已糖和红霉糖的碳架来源于()(章节:第十三章,难度:2) A、蔗糖 B、乳糖 C、甘露糖 D、葡萄糖 正确答案:D 6.目前蛋白质水解分为()、碱水解法及酶水解法三种。(章节:第十三章难度:2) 正确答案:酸水解法 7.EPO(Erythropoietin)的中文全称是()(章节:第一章,难度:2) A、干扰素 B、白介素 C、集落刺激因子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表皮生长因子 F、胰岛素 正确答案:D 8.根据蛋白质分子形状和大小的不同进行纯化的方法()(章节:第十三章,难度:2) A、凝胶过滤 B、超滤法 C、离心法 D、透析法 正确答案:A,B,C,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