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谈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谈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谈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谈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谈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家长会上发言稿李炳章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商讨有关中学生行为习惯问题,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中学生当前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

(一)

同学们,当你在雪白的墙壁上留下深深的脚印、球印或者在干净的校园内、教室里乱丢乱泼的时候;你遇到老师或长者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行;你看见他人衣着摩登,打扮得光芒四射,而你却心花怒放,久久不能平静;你遇事不冷静,哥儿们义气重,遇到一点小问题,怒气冲天大打出手;你上课迟到,不独立思考问题,时而拖欠作业;你整天忙于进机房,打电游,交网友而耽误学习;你徜徉于不愠不火的阳光下,突然一个清爽俊逸的身影闯入你的视野,你的心一刹那间亮丽起来,如风的清爽,如云的飘逸,就像沙漠里的一缕清泉让你心喜若狂,从此你开始心神不定,寻觅她(他)的倩影,等等这些,久而久之,长此以往。同学们,你是否已感觉到一种可怕的阴影正悄悄地走到你的身边,和你形影不离,这就叫做不良的行为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主观倾向,是客观环境长期刺激和作用于人的大脑,使个体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无法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行为习惯按性质来分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广大的同学中绝大多数量的同学具有好的行为习惯,但也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沾染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有时还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学生没有好坏之分,但有行为习惯上的好与不好之差别。如果一个人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轻则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使人沮丧,情绪低落,重则使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我们同学中,不良行为习惯是较为普遍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16个方面:

1、不讲卫生,乱丢乱泼乱放。

随地吐痰;不勤洗澡、衣服,东西甩在哪里就是哪里;留长发、指甲。个别同学的头发长得可以和刘欢的头发媲美。在现实生活当中,男性有3种人留长发:第一是艺术家;第二是理发的;第三是乞丐。我别的都不担心,就担心别人误认为你是理发的与乞丐。有的同学的指甲长得可以申请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2、不按时就寝,提前起床,(有的同学充分利用时间睡觉,例如早晨不洗脸,不漱口,不吃饭,不喝水,跑到教室里还是打瞌睡)。学习、生活无规律;

3、个别同学吸烟、喝酒甚至打牌赌博。

4、不诚实,撒谎成性,在家欺骗父母,在学校欺骗老师和同学。有不少的学生借买订报刊、买工具书,向父母大开狮子口,狂要钱。有一个学生为了向父母要钱,便撒谎,军训费只有80元,他说要交150元。以前还有一个学生,告诉自己的父母说把班上一个同学的收录机弄坏了,要赔248元。其父母信以为真,还关心地说:“儿子,你怎么搞的呢?不要紧,今后小心就行了”。

5、看黄色书刊,进黄色网站。在一个班上我收缴了有一位女生看的一本书,是日本的卡通画,我走到她的身边她都没有发现我来了,这种书很不适合我们青年学生看。有不少的同学喜欢从不三不四的书摊、店里借书看。

6、拉帮结伙,乱交朋友,网上交友(有的同学交网友交笔友,不分远近,湖北、江苏、广西都有);哥儿们义气重,为了朋友丧失一切正义与原则。

7、贪吃,比吃比穿比名牌。我们的楼下就有一个商店,这个商店好象就是为这部分同学开的,下课后就去了,像个“吃匠”,包装袋、盒子等垃圾到处甩,没有一点卫生习惯。

8、在公共场所不遵守公共道德,不讲究公共秩序。早晨铃还未响,有的同学就各就各位,作好了一切战斗准备,冲向食堂。下早读以后,以为是洪水猛兽来了,到处都是赛跑的学生,远看洪水奔跑,近看以为是100米赛跑,每个同学都想站第一,即使还修几个新食堂也未能满足这些同学的需要。好像几十年没有吃过饭。到了食堂一个人为很多人代带饭,一带就是六、七个。

9、不懂得文明礼貌,遇到领导、老师及熟人不扫招呼,视而不见。

10、遇事不冷静,感情用事,口出狂言,不考虑后果(动不动就“搞死你”、“你等着瞧”、“想打架吗?”)。

12、责任心、责任感差,进取心不强;

13、乱写乱画,乱察,不爱护公物。

14、崇拜艺界群星,如歌星、影星、视星等,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的同学整天听流行歌曲,下课听、自习课也听;有的上课听,听外国名曲。老师找他,还振振有词:我听的是英语;有的同学走路也听,碰到树和电杆还骂人。听的、唱的全是爱呀恨呀。有的同学崇拜影星,照艺术照、明星照、婚纱照。相照一叠一叠的,发给同学们,供同学们欣赏参观。

15、时间观念很差。中午午睡,晚上就寝以后,我们有一部分学生做得很不好,集体意识差,根本就没有考虑别人已经休息了,他还是在洗漱、上厕所,甚至讲白话,唱歌等。

16、最后就是早恋问题,这是当前中学生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在今后我将要专题重点这个问题。

以上1`6个方面,都是发生在中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良行为习惯具有长期性、隐弊性、稳定性、周期性,极大的有害于中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值得我们同学重视。

(二)

同学们,专家明确指出,语言指导人的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个性,个性决定人的命运。大量的事实证明,不良的行为习惯其害无穷,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有损于身心的健康与发展;

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异常的行为倾向,久而久之会使同学们出现焦虑、恐慌、嫉妒、怨恨、报复等严重的异常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

不良行为习惯中如不按时作息、睡懒觉等会影响正常的休息、学习、生活,使学习生活无计划,无秩序、无规律;吸烟喝酒则严重地

影响身体发育,正常的成熟与发展,摧残自己的身体。吸烟喝酒这种不良行为习惯在男生中发生的概率最高。(举一吸烟的例子说明)贪吃也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贪吃的坏习惯并非是我们同学的天性,而是由于我们同学父母的溺爱和纵容造成的。我们大多数的父母中,为了加速同学们的成长,使同学们的身体变得强壮,就拼命对同学们加强营养,给足够多的钱,而同学们则正好乘机索取,大肆挥霍。一天少则十几元,多则上百元。有几次我看到了个别学生,早晨用塑料袋提2个苹果,2个犁子,一排娃哈哈,2瓶豆奶,另加2个大面包;中行、晚上也是如此。上课吃、下课吃、边走边吃,吃得像个北极熊。

在这里,我郑重地告诉同学们:人吃得过多,不停地吃,像碾子一样不停地磨,不停地转动,人的脑袋就会发笨,心情就会变坏,有时还会生病,生了病,不仅苦恼和难受,而且还会严重地影响你的学习。吃得过多,每时每刻不停地吃,会使你的胃过于疲劳,促使大脑功能减退,因而贪吃、吃得太多会使人蠢笨。

2、严重地影响学习

任何一个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会对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有碍于学业成绩的提高。例如,不按时作息;不独立思考问题,上课讲白话;看黄色书刊,进黄色网站以及早恋等,都会严重地影响学习。不良的行为习惯它能够分散我们的精力,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不利于我们营

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特别是早恋问题,它在当前中学生中较为普遍,它会严重地影响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

3.不良行为习惯是犯罪的温床,它会导致同学走上犯罪的道路。

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导致同学们走上犯罪的道路。例如打牌赌博;看黄色书刊,上黄色网站;拉帮结伙,乱交朋友,打架斗殴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同学们犯罪的温床。有时一点小事就有可能酿成大祸,诱发同学走上犯罪的道路。作为青年同学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今年6月,有一所学校两个学生与另外一名学生就因为一点小事发生打架斗殴流血事件吗?前两年,浙江省江山市有一中专学校,在上课时因争座位大打出手,一名同学一拳将另一同学打死,被判刑7年,赔偿经济67000元。这些人由于平时行为习惯差,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一点法律意识都没有。出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寒冷的铁窗和高高的围墙。

去年,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对84名犯罪的青少年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从他们的学生档案中发现,有82名青少年罪犯在学校有敲诈、抢劫、暴力等不良行为习惯。俄罗斯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青少年犯罪都与其在学校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2006年我国某市摧毁了一个平均年龄为14-16岁的15人盗窃团伙,其中12人来自于单亲家庭,他们在校有不良的行为,曾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而且是累教不改。

不知道同学们听说没有,常德“9·1”特大抢劫杀人团伙主犯张君,从小就很霸道,像个霸王,同村的孩子和班上的同学都怕他。在他15岁时就因打架斗殴劳教三年。他不仅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反而在成年后变本加厉,以至于落到了悲惨的下场。他给社会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灾难!

众多的事实表明,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在校自觉地遵守各项纪律、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促使自己健康发展与成长。

4.动摇信念,失去理智,丧失做人的基本原则。

在同学们的不良行为习惯中,如早恋;看黄色书刊,进黄色网站;比吃比穿比名牌;懒惰等,都能消磨人的意志,动摇人的信念,丧失进取心和开拓精神,严重的使人志气消沉,精神委靡,玩物丧志。常言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事实证明,一个没有良好行为习惯又不善于加强自身修养的人,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是不可能大有作为、办成大事的。我们学校近些年来考起北大、清华等重点名牌大学的同学,没有一个同学曾染指过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乱交朋友,哥儿们义气重,它能使同学们失去正义,丢掉正气,放弃做人的基本准则。

以上四方面,是不良行为习惯带来的主要的共同危害。除此之外,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性还表现在:有损于集体荣誉,集体观念淡薄;对其他同学产生副面影响;给家庭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给社会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等。

(三)

同学们,不良行为习惯带来的直接危害或潜在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同学中,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不必害怕,更不要惊慌失措,或者意志消沉。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持之以恒,不良行为习惯是完全可以克服、消除的。下面就如何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向同学们提供一些方法和措施,供大家参考:

第一,为自己争取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抓住现在的机会,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二,热爱读书,多看书报,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用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第三,加强自我教育,学会自我管理,自觉地预防和克服一切不良行为习惯。现在我们青年学生的自制力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经不住个别同学的劝说或诱惑,参与一些违纪的行为或活动。

第四,树立理想和目标,给自己以鼓励、以信心,为实现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静心学习,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交往;特别是避免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

第六,自觉接受他人的监督,虚心学习,诚肯接受他人的批评与意见。

第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真诚与他人交往。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个别同学邀你做什么,你一定要想一想,特别是要想到做这事最坏的后果是什么?

第八,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同学们,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集中表现。高素质的人集中地反应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是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中造就与培养的。同学们平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并非完全是你个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客观因素如家庭环境、父母不良的个性与行为习惯、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等,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要防微杜渐,不要因为是“小善”而不为,更不能因为是“小恶”而为之。我们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勇于开拓进取、创新,克服一切不良行为习惯,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成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品学兼优,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未来的事业腾达飞黄!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过程中,在这一社会转型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些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客观上势必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历史传统的渣滓糟粕未能在短期内得以消除,以及人性中共有的许多弱点的客观存在,导致人们一些不良行为的形成和延续的条件得到强化,从而使一些不良行为现象在许多部门和单位、组织群体、个人身上漫延开来,有所区别的仅仅是其发生的阈值和频率有所差异而已。例如社会生活中的拜金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经济领域中的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些行为,诸如制假造假贩假,缺乏诚信,贪污受贿;甚至连人们认为非常神圣高雅的学术界近年来也屡屡发生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恶习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事件。此外,诸如人性中的许多弱点:有人喜欢责怪抱怨别人,对别人实行人身言语攻击;喜欢探寻别人隐私;盲目模仿他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自己做错事只会怨天尤人;婚姻关系中“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理论的盛行,离婚率上升,包二奶现象等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社会中人们的种种不良行为。 中学生也是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上述种种客观存在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中学生,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事,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久面久之形成了短期内难以改正的习惯。同时,中学和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目前的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逐年增多,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社会阅历正逐步拓展,思维方式受外界影响大,可塑性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在他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稍不注意,不良行为及不良行为习惯就会轻易地在他们身上找到缺口而附在他们身上,弹奏出与他们身份、身心发展阶段不相称的音符,进而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全 人格的形成。 中学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利用教育的手段方式途径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的行为朝符合历史客观要求的方向发展,从而教会他们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当代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构成,探讨产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发现寻求消退、减少、排除不良行为习惯的最经济最有效的理论和技术对策,促使学

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班会教案

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课,使学生对文明有一个认识和了解,体会文明的重要性。 2 使学生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讲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正确运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难点:培养会说话、会走路、会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告别不文明行为 当我们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的时候,我们就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就应该遵守《中学生守则》,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动,做个爱学习、讲卫生、守纪律的好学生,更应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少年。今天我们主要让大家知道怎么说话,怎样走路,怎样讲卫生。 二)学习内容: 1、我们美丽的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建造,我们良好的文明习惯要靠

一言一行去养成。请问:你们的语言行为文明吗我们周围有不文明的语言行为吗 2、交流。 3、会说话 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之间说话时应怎样 学生说后,教师总结,出示礼貌用语:请、对不起、没关系、打扰、你好 4、会讲卫生 我们应该讲哪些方面的卫生 个人卫生、环境卫生 教师提出讲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保持整洁,勤洗澡、勤 换衣、勤剪头发和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 5、会走路 怎样才是会走路 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三)学生自查自己做的怎样 (四)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才算会说话、会走路、会讲卫生,以前做的不够好的同学要迅速改正,做的好的同学要继续发扬,力

争人人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告别不文明行为 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自我控制

浅谈中学生不良行为自我控制的有效途径 一、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诊断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 是指中学生违反《中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有的是违纪, 有的则属于一般违法。从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本质上进行诊断,有不良行为的中学生,尽管其表现各异,但都具有如下共同的心理特征. (一)道德认识错误。美国戈达德的研究成果表明:低能与违法确有关联。不良行为中学生智力一般是偏低的,他们对许多道德规范认识不清,甚至错误,形成了模糊的或颠倒的道德观。个人英雄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是其道德认识中的三种主要的错误观念。 (二)道德情感失调。我国的郑和均、邓京华把道德情感分为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荣誉感、责任感、友谊感等五个方面,经过抽样调查:中学生对爱国主义感、集体主义感、荣誉感、友谊感持积极情感的分别接近或超过80%,而对责任感持积极情感的只占40%左右。不良行为中学生的责任感更是低下。道德情感的失调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正义感,甚至以受害人的痛苦为乐。 (三)道德需要畸形发展。在中学生的需要结构中,独立自主的需要和被理解、被尊重的需要占据重要的位置。不良行为的中学生,更

是强烈地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需要自主。但他们较为低下的认识能力和不良行为,又使他们难以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理解和尊重,难以自主。当他们的需要不能以合乎社会角色规范的方式得满足时,则只能用寻衅滋事、玩世不恭、打架斗殴、搞恶作剧等方式来争强好胜、表现自已而得到满足。 (四)道德意志薄弱。一般来说,中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性表现为抑制不够和冲动过剩两个方面,所谓抑制不够就是说,只要有一点冲动就会产生不良的行为;冲动过剩则包括一触即发的爆发性冲动和只要有一点不满就大发作。 二、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思考 根据中学生不良行为成因的上述诊断,思考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我们教育工作的误区就显而易见了。 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第一个失误。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忽视道德教育,一切问题全归结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这一失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道德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和道德教育力量的单薄性之间反差的存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第二个失误。道德教育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认

浅谈中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

浅谈中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 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形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一个人的品性与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习惯决定人生不无道理。因此,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习惯如不加以控制和矫正,对其健康成长和人格形成将带来不利影响。 一、中学生不良习惯的表现。 当今大多数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好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学生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不良习惯。不良习惯在中学生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就不良动作而言,有抽烟、嗜酒、赌博、迷恋游戏、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就处世和办事而言,有自由散漫、办事拖沓、讲话粗鲁、出口成“脏”等;就学习态度和程度而言,有态度不端正、厌学、怕学、精力不集中、懒得思考等。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至成为一种“动力定型”的结果。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使动作自动化的作用。所以,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习惯中受益匪浅,也会因坏习惯而深受其害。 二、中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 第一、家庭是不良习惯形成的直接原因。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经济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发生作用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实际行动的影响实现的。所以,父母的不良行为习惯,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习惯的形成。比如有的学生张口脏话,伸手打人,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他们都会说:“在家父母就是这样教我的。”可见,家长的不良习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 第二、社会环境是中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在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但某些制度有不成熟、不完善的今天,社会上某些人存有重物性。一些商人因经济性的需要心理,时不时给什么都好奇的学生出售烟酒,有的网吧仅找中学生的钱,这样有令不禁,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就逐渐染上了抽烟、酗酒、迷恋网吧,甚至染上赌博等不良习惯,既荒废了学业,又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园地,更是学生行为习惯得以形成的重要环节,可眼下,社会上的某些物质性,赌博风给宁静的校园也带来了影响,再加上,某些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法粗暴,久而久之,教师对学生的罚款、课堂上接电话、上课迟到等等,都会使学生仿效,形成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等不良习惯。 第四、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其不良习惯形成的关键。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因素诸如情绪、情感、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处于急剧变化时期,情绪易失控,行为易反常和重复,好走极端,兴趣爱好广但无恒心,这样的行为和心理特点使他们是非不分,常在外界的刺激、诱惑和影响下重复错误的行为,难以用理智的闸门控制住自己的言行,日积月累便形成不良习惯,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乃至走上不归路。 三、中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 第一、净化外界环境,帮助学生树造良好效果。 中学生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在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下,中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虽有所表现但还未“定型”,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各负其责,形成教育合力,将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重任,有计划,有目的地科学引导强化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行为习惯榜样。俗话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语言”。孩子的习惯就是在父母有意无意的行为影响下形成的。正如中央电视台的一句广告词所说:“其实,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 学校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改变家庭教育方式;教育要切实提高职业道德素和转变教育观念,切不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加大对不良社会环境的治理和监督的力度,对于少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与本质脱节的行为严惩不贷。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大全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大全 1.上课迟到,包括上课铃响后还末进入教室。2.在课堂上吃东西。3.在教室或宿舍等场所大声喧哗,影响他人学习或休息。4.欠交作业或抄袭作业。5.不认真做两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6.说脏话,带口头语,给老师同学起绰号。7.穿鞋踩鞋跟。8.不按要求放置好单车。9.在桌凳上乱贴影星、歌星相片。10.买饭菜时随意插队。11.到施工区玩耍、追逐。12.考试作弊。13.有乱涂乱刻乱画行为,或用脚踏或用球拍墙留下污点。14.损坏公物和学校花草树木。15.对班干部讽刺、打击、报复。16.串通外人进校扰乱或到校外闹事。17.穿奇装异服佩戴首饰。18.女生烫发或男生留长发。19.无理顶撞、侮辱老师。20.有偷窃、打架、勒索或抢劫行为。21.吸烟、喝酒、赌博或变相赌博。22.有早恋现象。23.有违法犯罪行为。被公安机关立案处理。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文明行为是中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中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剖析学生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探讨加强农村学校基础文明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一、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留长指甲,染彩色指甲,男生留长头发;没有正确的走姿、坐姿和站相,穿拖鞋、背心进出教室等公共场所;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里挽肩搂腰;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二、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学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学生在成

青少年如何抵社会不良现象(讲稿)

《青少年如何抵御社会不良现象》讲稿 团县委韩鸿儒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青少年如何抵御社会不良现象。看到这个题目,我们要问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不良现象?二是为什么要抵御社会不良现象?三是如何抵御社会不良现象? 一、什么是社会不良现象? 同学们,这个问题牵扯到一个定义的问题。就像我们在定义什么是好人一样。什么是好人?首先要定义什么是人。只有搞清楚什么是人,才可以探讨什么是好人。现在也是一样,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不良现象,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是指所有与人类共同体有关的活动。 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家都看过穿越剧,就是一个现代的人,一不留神,回到了古代,她手里还拿着MP3。于是,在那个时候的社会中,只有她一个人有MP3,这个就算不上当时的社会现象。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之前的一段时间,你们的哥哥姐姐们,甚至你们自己也有很多人有MP3,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年轻人几乎人手一台MP3。这就是现在的社会现象。也就是说,必须是与当前的人类群体相关的现象才能称之为社会现象。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问了,什么是社会不良现象呢?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种社会不良现象叫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显示,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 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这三张图片是我国贫困山区的孩子,第一个小男孩的父母都在打工中意外去世了,他只能跟着爷爷生活;第二个小女孩的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因过度劳卧床不起,她不但要照顾母亲,还要带着弟弟生活;第三张照片中的人是罗桂红,2 3岁的罗桂红是湘潭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由于母亲生病,她毅然把母亲接到学校,母女二人只能依靠她在课余时间打工挣的钱生活,她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200元…… 第二种社会不良社会现象是公民道德严重滑坡。我给大家讲一件最近发生的事情。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捡垃

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安居育才中学初2013级9班:曾利梅 一、班会课召开的目的: 1.使学生加强对校规班纪和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纪律及法律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中学生。 二、活动的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三、召开班会活动的形式:情景剧、快板、抢答、讨论、观看视频、讲故事等。 四、活动准备: (1)制定计划:为使这次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有据可依,要对整个活动过程做具体而细致的安排。 (1)落实: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提前安排好情景剧、快板的排练。 五、活动过程: 班会前播放《少年犯主题曲》,营造班会气氛。 (一)班会主题导入(5分钟) 情景剧--《看看他们俩》 场景一:周日返校教室里疲倦归来

场景二:周六晚上寝室里胜利大逃亡 场景三:周日中午网吧里恋恋不舍 主持人:请同学们判断这两位同学是合格的中学生吗?从而导入班会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二)根据情景剧内容学生活动(5分钟) 1.你认为这两位同学违背了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哪些条例,请选择: 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 ②学会料理个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自己的事自己做; ③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 ④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 ⑤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⑥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扔纸屑; ⑦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⑧不与社会上行为放荡分子来往,不上网,打游戏机; ⑨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⑩不迟到、早退、旷课; 2.如果让你去帮助这两位同学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你有何高招?请大家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主持人对以上活动作小结并过度:尊规守纪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那么,请同学们做好下面的抢答准备。 (三)抢答题:下列现象是对还是错(5分钟) (1)要考试了,我的钢笔不见了,小龙不在,我拿他的用一下;

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

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主题班会) 75班 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其在儿童时期没有受到良好的规训有关。"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人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而现在的中学生处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的环境中,社会价值呈多元状态,特殊家庭日益增多.许多家庭重养育轻教育,而社会上许多不良思想和现象又极容易使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的中学生走入思想与精神的误区,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习惯具有下面一些特征。 第一,是非不分,缺乏判别能力。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往往来自于对是非判断的偏差。由于接受了不良社会亚文化,容易产生与和谐社会不符的行为。 第二,遵纪守法观念薄弱,缺乏法律意识。他们的行为也常常表现出缺乏法律意识,对各种规范常采取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经常有意地违反各种法律法规。 第三,怀疑社会教育,存在普遍的不信任感。不良青少年一般对社会规范,以及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教育怀有普遍的不信任感。通常觉得这些规范都是对他们行为的束缚,妨碍了他们行为的自由,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教育都是对他们行为的有意刁难,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怀疑一切,对正面宣传和榜样报以不相信和嘲笑的态度,认为这些都是欺骗。 第四,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良青少年的人生观普遍是自私自利的,他们总是以满足个人或小群体的需要为最高目标,完全以个人或群体利益为中心,不顾这些行为可能对他人带来的不便或伤害。在他们眼里,个人或小群体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青少年群体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在校学生。青少年学生很多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同学和老师是他们除家长之外的主要交往群体,在校园内遇到的问题是他们可能遇到的主要的问题。 厌学、逃学。一般而言,青少年不太会遇到失学的困境,却存在着厌学与逃学的问题。他们被父母和学校寄予厚望,但是厌学的情况却并不鲜见。这些学生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文明行为是中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中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剖析学生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探讨加强农村学校基础文明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一.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留长指甲,染彩色指甲,男生长头发;没有正确的走姿、坐姿和站相,穿拖鞋、背心进出教室等公共场所;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男女交往不得体,在校园里挽肩搂腰;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 二.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学校有10%的学生来自外地,有9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导致道德普遍滑坡现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外地借读生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导致学生文明意识的下降。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受到经济体制改革中遗留的一

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开通使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给学校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严重腐蚀学生的灵魂,造成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 3.意识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措施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加上教育方式单一呆板,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空洞教学,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而已 4.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成绩,其它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都是些小事、琐事,无碍大局。其实这些“小事”确实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5 .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同其基础文明修养的程度不成正比,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反差。 6 .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标尺失准。部分学生盲目地追求“自我”,错误地把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当成了“有个性”、“有性格”、“潇洒”,如有的学生认为散散漫漫、不修边幅、浓装艳抹、奇装异服等是追求个性发展,是一种新潮,甚至认为是“有品位”;有的学生认为几个要好的聚在一起时,脏话连篇,才显得“哥儿们”,才有兄弟情,才够人情味。殊不知这些都不是高尚文明的行为习惯。

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阶段。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但身体好而且学习好,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这就需要在营养和饮食上要科学的搭配。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聪明的头脑。所以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时定量吃好三餐 这是保证脑血糖供给的重要措施。尤其要吃好早餐,一直就有"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说法,中学生大脑耐受能力低,,因为不吃早餐造成人体血糖低下,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对大脑的损害非常大。如果处于饥饿状态下,注意力就会明显涣散,记忆力下降,思维变得迟钝。早餐中鲜牛奶最为适宜,它不仅含有优质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大脑发育所必需的卵磷脂等。 还有一些同学早上不吃早餐或者经常吃垃圾食品,要知道不吃早餐会造成大脑营养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上午听课的效果,长期下去,甚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有一句话说“民以食为天”。说明食物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不注意合理饮食,会导致营养过剩或不足,进而引发多种疾病。例如油炸食品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汽水可乐类饮料会导致我们长不高;而冷冻甜品(冰淇淋、冰棒)因含过多奶油会引起肥胖等。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合理饮食,吃好早餐,多吃健康食品。 2、吃够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一切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多吃瘦肉、鸡蛋、鱼虾、牛奶、豆类和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这些食品都含有促进脑代谢作用的优良蛋白质。例如大豆中不仅氨基酸含量高,还含有大量的的卵磷脂。以卵磷脂为原料合成的乙酰胆碱,是人脑中的记忆素,有兴奋大脑,改善记忆的作用。鸡蛋不仅含有卵磷脂,还含有与大脑代谢密切有关的钙、磷、锌、铁,以及维生素A、D和B族。所以,学生早点最好每天能吃1-2个鸡蛋,并尽量多吃豆制品。 3、饮水要充足 水是人体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饮水不足是大脑衰老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饮用8杯水,以保证身体的需要。 4、多吃蔬菜水果 绿叶蔬菜或橙红色蔬菜,这些食物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的重要来源。绿叶菜里还含有叶酸,它能和维生素B12共同合成脱氧核醣核酸,促进脑的发育。所以,多吃绿叶菜,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有重要作用。 5、适当吃些坚果 如花生、核桃、葵花子等。这些坚果类食品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钙、磷、铁等,即益智又健脑,对大脑的营养很有好处。 (二)生活规律,养成健康良好的习惯 中学时期,正是养成生活习惯的关键时候,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生活规律,养成健康良好的习惯,而养成好习惯,就要从小事做起。但在平时,一些小事会常常被我们忽

中学生不文明行为之我见

素质教育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文明行为是大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的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大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校园内存在着种种与大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正视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剖析学生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探讨加强农村学校基础文明教育的对策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 一.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现象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 二.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学校有10%的学生来自外地,有9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导致道德普遍滑坡现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外地借读生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导致学生文明意识的下降。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受到经济体制改革中遗留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开通使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给学校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严重腐蚀学生的灵魂,造成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 3.意识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措施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加上教育方式单一呆板,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空洞教学,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而已 4.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成绩,其它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都是些小事、琐事,无碍大局。其实这些“小事”确实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5 .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同其基础文明修养的程度不成正比,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反差。 6 .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标尺失准。部分学生盲目地追求“自我”,错误地把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当成了“有个性”、“有性格”、“潇洒”,如有的学生认为散散漫漫、不修边幅、浓装艳抹、奇装异服等是追求个性发展,是一种新潮,甚至认为是“有品位”;有的学生认为几个要好的聚在一起时,脏话连篇,才显得“哥儿们”,才有兄弟情,才够人情味。殊不知这些都不是高尚文明的行为习惯。 矫正学生不文明行为教育的对策

对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引导

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引导矫正 嘉定区新成路小学赵青 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来自社会、家庭等各种环境的熏陶,造就了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新时代的学生。鲜明的个性无疑给教师的工作增添了一份多姿的色彩,却也对教师的工作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他们,我们教师是否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当他们幼小的心灵发生微小的变化时,我们是否有足够敏锐的观察力,我们是否有足够机智的头脑与丰富的经验,从而成功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呢?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尤其是那些行为上有些偏差的学生,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头疼。 学生行为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标准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这种现象在学校中,虽然只是发生在极少数学生身上,但是,矫正不良品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而且对全体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重大影响。品德不良的学生决不是生性愚顽,不可救药。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在引导的过程中,应当细致考虑到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 一、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及心理因素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学生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但是学生的某些合理的,尤其是基本的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都会导致产生不良品德行为。小A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经常和一些年龄较大的中学生在一起,不太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渐渐的,在她的身上就失去了小学生该有的天真和童心,整天向往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久而久之,它的行为举止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得行为。 2、消极的情绪体验。学校里有部分学生爱憎颠倒、经常会,被集体所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到损伤,这么多的失败和挫折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加上青少年情感强烈,易冲动,自控力弱,这些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品德不良行为。小B很调皮,总喜欢去惹这个惹那个,大家都不喜欢他,老师有时会发现他一个人无趣的对着墙壁,桌椅发泄,也时常会搞一些小破坏。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有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养成自我中心主义,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同学与教师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有的与集体关系不好,感到孤寂苦闷。这些人际关系的不良倾向,都可能成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小C就生活在这种关系复杂的家庭里,爸爸妈妈离婚了,都不再身边,他跟随着年迈的奶奶寄居在大伯的家里,不了大伯也离婚了,于是不再顾家,只留下了两个孩子和奶奶,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成了个问题学生。 此外,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强烈的好奇心、盲目模仿的心理都可能使一些中学生产生过错行为或不良品德行为。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引导及纠正 (一)学校德育工作有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 品德不良的学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对人有戒心,有敌意,他们往往会认为教师有偏心,厌弃自己。由此,他会对教师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态度,不肯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培养,亲近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们,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 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教师如果无视他们的自尊心,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教学设计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c orrection method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ad moral behavior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 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 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 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政治教学反思 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 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及矫正方法 ——xxx中学李凯 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 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在中学里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虽属少数,但消极作用大,经常干扰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的带坏其 他同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研究表明13-15岁是初犯品行不良 行为或劣迹行为的高发期,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期。这说明中学生中不良品德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新形势下 犯罪"低龄化"的趋势,给中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 重视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矫正教育,已迫在眉睫。 要矫正不良品德行为必须先了解它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不良 品德行为之所以在初中成为高发期,这主要是由于初中生身心变 化的过渡性与学校教育的不当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的。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可塑性极大,成人感的出现使他们独立地

关于开展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帮教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帮教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省综治办、团省委下发的《关于确定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试点城市的通知》(湘综治委青领联[2011]2号)、郴州市依法治市办下发的《关于开展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郴治市办发[2011]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重点青少年特别是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法治资兴”为主线,通过在全市开展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动员社会各种法制教育资源,为他们开展“二对一”的关爱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其提高遵纪守法和防范危险、抵制侵害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组织领导 成立资兴市开展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市关工委主任担任顾问,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市教育局局长、市司法局局长、团市委书记、市司法局分管法制宣传的领导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市司法局法制宣传股股长任办公室主任。 三、活动内容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带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普法教育活动,并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点带面、有计划的推进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帮教活动。 1、认真摸排,建立台帐。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各村(社区)对社会青少年开展一次认真详细的摸底排查活动,按照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两种类型(标准附后),分类造册登记并报市依法治市办,将其列入青少年重点帮教对象,明确帮教措施,落实帮教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在校青少年学生有不良行为的由所在学校负责帮教,毕业时仍未改正的,按其帮教对象的去向,将其造册登记报相关单位接管。青少年重点帮教管理台帐,是内部管理的底册资料,不应对外和帮教对象宣传,以免产生负面效应。 2、编写青少年普法教育宣传资料。根据青少年普法教育的特点和实际,结合“法治资兴”创建工作,编写《青少年普法教育宣传资料》,大力宣传《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湖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3、开展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普法教育宣传活动。邀请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模范等“五老”和大学生村(社区)官、乡镇(街道)聘请的法律顾问组成“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进学校进社区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加强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普法教育力度,使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和参与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法律常识的普及和教育是本次宣讲活动的重点之一。 4、进一步加强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按要求配齐配强法制副校长,健全和完善法制副校长工作机制。要组织法制副校长每年至少为重点青少年特别是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上一堂生动活泼、主题突出的法制教育课。要发挥他们在第一线接触、联系此类青少年的优势,采取结对帮教、培训就业帮教、生活扶助等方式,通过教育感化促其改正不良习惯,

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正

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正 摘要: 1.初中教育的新特点:知识广,学科多,作业难,教学进度快。 2.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朋友的影响,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传媒的消极作用。 3.改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教育对策:父母应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教育的困惑,教师担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职责。 4.为孩子交了损友支招。 关键词: 初中教育的重要性初中教育特点不良行为习惯产生原因教育对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责任学校教育主阵地为家长支招一、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初中在孩子求学生涯中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是孩子观察力,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阶段,也是孩子充满幻想的美好花季,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成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的起始和首要阶段,孩子的未来发展及幸福往往是由这一阶段奠基。所以在这一阶段,家长要特别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不仅要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更要密切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身心状态,给孩子特别的呵护,更多的关爱。为孩子健康成长、为孩子将来创造幸福成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二、初中与小学教育的不同点 小学教育学科少,知识比较浅,老师督促检查的时间多,家庭作业有家长辅导,学习感到比较轻松。进入初中后,孩子们感觉到

学习的学科多了,知识面广了,作业的难度大了,老师讲课的速度快了,笔记记不下来了,老师督促检查的时间比小学少了很多,家长的辅导有时也是力不从心了,有的孩子感觉一下子就跟不上学习的节拍了,有的孩子出现了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于是,有的家长开始抱怨了,我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怎么样怎么样的好,到了初中就学不走了,还是该花点钱到重点中学去读书,有的家长请家教,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家长钱花了,孩子的成绩还是没有多大的提高。其实,这样的家长缺乏对孩子成长规律的认识,不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需要。 三、初中生不良行为的表现 1.不遵守课堂纪律; 2.讲脏话; 3.追逐打闹; 4.劳动不 认真;5.怕吃苦;6.不讲礼貌;7.自己不知道安排家庭作业、复习预习作业和抄袭作业;8、喜欢上网玩游戏聊天;9个别孩子学会抽烟了。 四、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 他人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媒体的渲染。 1.他人的影响。主要是指同学、好伙伴等,这些人和孩子接触时 间较长,关系密切,形成一种无话不谈、无事不讲的哥们关系。孩子升入初中后,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他们需要受人尊重,渴望友谊,需要交往,特别是与同龄人的交往需要更为强烈。他们不愿再找父母或老师去倾诉,孩子与父母说得最多的就是三句话:晓得啦;随便;不晓得。而喜欢去找那些兴趣相投、地位平等的同龄伙伴,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由此,麻烦就来了,他们之间的不良行为习惯

远离不良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学生

远离不良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法律的话题,我感到非常高兴。面对青少年犯罪不断上升,未成年人也时常受到无辜伤害的现象,我作为公安机关的一名民警,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同学们每天生活在阳光下,你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既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在家又倍受父母和亲人的宠爱,可是你们知道吗?在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里,仍有一些与你们同龄的孩子不能像你们一样拥有自由和快乐,他们有的成为侵犯别人,给别人造成伤害的青少年罪犯,也有的成为被罪犯侵害的目标,成了无辜的受害者。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一些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又是什么原因使一些青少年受到无辜的伤害呢?经过深深的思考与工作的实践,我们发现,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对法律的无知,不懂得什么是犯罪,或是对法律轻视,故意以身试法而误入歧途,有的是因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成为犯罪分子的猎物。今天,我将重点讲述如何预防犯罪以及同学们如何远离社会不良因素的伤害和保护自身安全等问题。 对于同学们来说,怎样才能远离危害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呢?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中很多犯罪分子与他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有着必然的联系。小时候的不良习性如果不及时改正,对我们学生来说危害是极大的,因为以后很有可能发展成犯罪。我曾看到过一个讲述有关习惯方面的资料,资料里说:一种行为重复了若干次就会形成习惯,而一个习惯重复了若干次就会形成一种观念,而一种观念在你脑海中出现若干次后就会

成为一种信念。可想而知,习惯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好习惯会让你终生受益,一个坏习惯却会让你终生遗憾。在工作中我们有很多与青少年接触的机会,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在不自觉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看似平常,但却蕴含着潜在的危机,它会潜移默化的将青少年引向犯罪的道路,也容易使青少年受到不法行为的危害。所以说,我们不能忽视这些不良习惯的存在。下面我将学生中常见的五种不良行为习惯(随意旷课和夜不归宿、随身携带管制刀具、以大欺小和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顺手牵羊和小偷小摸行为、同学间缺乏宽容心,经常因琐事打架斗殴)介绍给大家,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引以为戒。 (一)、随意旷课和夜不归宿 为什么这样说呢?随意旷课和夜不归宿不仅仅会影响你们的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家长和老师对你们的监管。你们是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你们的学习和安全都是由老师负责管理的。放学回家后,则是由家长负责管理。这样,你的学习、生活情况都在家长和老师的掌握之中,而一旦旷课或是夜不归宿,不仅家长很难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也无法知晓学生的去向,这样学生就脱离了学校和家长的管束,非常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我们中学生社会经验少,平时又都是生活在温暖的花室里,所以很少看到社会上一些丑恶的、血腥的事件发生,所以想象不到各种危险的存在,很容易在无知的情况下受到罪犯的侵害。我们在座的同学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放学后不告诉家长自己去哪了,玩到很晚回家,有的甚至是住到同学或朋友家里。可能你是很幸运的,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可是有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 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文明习惯,这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倡导优雅言行,建设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提高文明素质。然而,在校园中,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概述起来有以下种种,权且称之为“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 一.乱丢乱扔。 有的同学乱丢瓜皮、果壳、纸屑、食品包装物、饮料瓶(或袋、罐、杯),甚至把塑料饭盒、食品包装物放在绿化带上。 难道他们就看不到与自己近在咫尺的垃圾桶,这种不文明的现象令人深恶痛绝。一阵风吹来,各种垃圾漫天飞舞,令人心情很不畅快。 假如人人都这样,我们的校园将不再美丽,我们的心灵也不再美丽! 二.折枝摘花,践踏花草。 有的同学总是闲不住手,不是折枝条,就是摘叶子,原本长得很茂盛、郁郁葱葱的花草,被踩得遍体鳞伤。 其实,旁边的警示牌上有着多么温馨的一句话啊——亲爱的朋友,不要吻我吆! 他们其实是缺乏环境意识,没有责任意识,岂不知,万物皆有生命,我们怎么能够忍心去破会自然的和谐呢? 三.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历来就是一种很低级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同学痰来就张口吐,不管是什么地方,无意的还是有意的,都是不文明的,更有甚者,有些同学故意从楼上向楼下吐,痰在空中自由下落,一个人走过,正好接个正着。 且不说随地吐痰,给人带来的不良情绪,它更多的害处是容易传播疾病,不仅损害他人的健康,也损害自己的健康! 四.翻越院墙、栅栏。 一些同学翻越院墙、栅栏进出校园,这不仅是不文明的行为,而且非常危险。一旦摔下来,轻者伤筋折骨,重者有生命危险。 且不论他翻越院墙、栅栏的目的是什么,就这种行为而言,不应该是中学生所为,但他们并不考虑后果,不知道“墨菲法则”,只要你不杜绝翻越院墙、栅栏的念头,危险总要来临的。 五.早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