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解析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解析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解析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解析

第六章语法(二)——虚词部分

[教学要求](8 学时)

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各类虚词的语法特点,掌握各类常用虚词的主要用

法。

第一节副词

一、什麽是虚词?关于代词、副词的归属问题。

《辞海》:“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同句子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如介

词、连词、助词等。”《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

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这种词叫虚词。虚词可分为介词、

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叹词是特殊的实词。”《辞海》避开副词、代词不

谈,而黄伯荣、廖序东则是将副词、代词归入实词之中。吕叔湘《文言虚词》

则将代词、副词归为虚词。

因代词、副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故黄伯荣、廖序东将其归为实词,中

学教材将代词归实词,副词归虚词。吕叔湘将代词、副词均归虚词。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郭锡良《古代汉语》则将代词、副词归为半实半虚

的词。因它们不能单独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

实词的性质: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充当句子的次要成份。

虚词的性质:不能单独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事实,不能作句子的

主要成份主语、谓语等。

学习古汉语虚词,一般应回答三个问题:1.词类;2.语法规则(语法功能);3.

翻译。

二、什麽是副词?副词特点: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作用:

1.古今一致:基本作用是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

2.古今不同:古代汉语的副词能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词语。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作状语或补语。

可分六类:

1

(一)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的副词。

(1)表程度偏高:“、太、至、尤、良、益、甚、颇”——很、非常问:“年

事颇高”何解?

(2)表程度偏低:“少、稍、略、颇”——稍微、逐渐。现代汉语中的“少”

常作形容词,其含义与“多”相对;古汉语中“少”常作程度副词,是“稍微、

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如: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少解:稍微消解。

王力《汉语史稿》认为:“稍”在上古汉语中是“逐渐”的意思,不同于现

代汉语的“稍微”,“稍”具有“稍微”之意,是在唐代才产生出来的。如:

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齐大夫子尾多次受齐君封邑,但他逐渐把土地还

给了齐君。齐君认为他忠,对之更宠。)《左传·昭公十年》

“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深,是“很”的意思。而古汉语中的“颇”

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程度高,是“很”的意思;如: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颇有力:出了很大的力。

二是表示程度浅,是“稍微”的意思。如: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颇有:略微有。

(二)范围副词:表动作行为或性质的范围的副词。

1.表总括(范围大的):“皆、悉、尽、毕、咸、并、举、具、俱、既”——都、

全;“凡、共”——总、共。如: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众多的贤者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老的都聚集一堂。)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义明康乐宫”广告词:“群贤毕至康乐宫,少长咸集卫星湖。”

2.表限制(范围小的):“但、徒、特、直、第(弟)、仅”——仅、只。

现代汉语中的“但”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

副词,用来限制范围,是“只”、“仅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不但”、“但

愿如此”等词语中还保留“但”的古代用法。

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木兰诗》)但闻:只听到。

2

问:“但愿如此”何解?答:只希望这样。

徒善不足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只有善心却不推行之不能治理好国家,

只有好法度却不公之于众也不能独自推行。)《孟子·离娄上》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既然如此,

那么人之所以作为人,不只是因为是两只脚并且没有毛,而是因为人有分辨能

力。)《荀子·非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孙子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叫您

赢。”)《史记·孙膑》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没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五十步]。

《孟子·梁惠王上》

现代汉语中“仅”只是个限制范围的副词,“只”的意义,但是在古汉语中,

它除了表达这一含义之外,(上古“仅”只有“只”的意义)。

如: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齐王逃到莒国去,只免掉礼貌自身的死亡。)

《史记·乐毅列传》

还可以表示数量多,有“几乎”、“将近”“差不多”的意思,“仅”的这

一含义和用法,主要是出现唐代的文中,而且要读“jìn”,一般只用在数

词前。王力《汉语史稿》:“‘仅’字在唐代是‘差不多到达’的意思。是甚

言其多,不象近代的‘仅’字甚言其少。如: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张巡当初据守睢阳城时,士兵将近一万人,城中居住的人家也将近几万。)仅

万人:将近一万人。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仅十人围:将近有十围粗。

(三)时间副词

1.表示时间已经成为过去。

既、业、尝、曾——曾经: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卫灵公曾向孔子问及军事,孔子说:“俎豆[砧zhēn 板、祭盘]一类的礼器,

我曾经听说过,带兵打仗的事,我不曾学过。”)《论语·卫灵公》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梁王因此怨恨袁盎,曾经叫人刺杀袁盎。)《史记·袁

盎晁错列传》

3

现代汉语中的“曾”是时间副词,表示过去的时间,“曾经”的意思。古代

汉语中的“曾”除了这一用法外,主要是用为表示情态的副词,用来加强否定语

气,可译为“居然”、“竟然”读zēnɡ。如: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曾不容:竟然容不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曾不能:竟然不能。现代汉语中的“再”是副词,表示事情又一次发生。古代汉语中的“再”却

是数量词,一般是两次的意思,到了唐代,又可以专指“第二次”。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激发起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衰落了一点,第三次

击鼓士兵的勇气就泄尽了。)《左传·庄公十年》

现代汉语“再”的用法古代汉语用“复”,是“又一次”的意思。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史记·孙膑》)再胜:两次取得胜利。现代汉语中的“仍”是副词,表示事情继续发生,“仍然”的意思。古代汉语中的“仍”也是副词,但含义却是“频繁”、“多次”。

如:晋仍.无道而鲜胄。(《国语·晋语》)仍无道:多次做不义之事。(2)表示现在时的:方、会、适

(3)表示将来时的:且、将、行

(四)情态副词:表示一定情态的副词。

1.且

现代汉语中的“且”一般不单独使用,常常是以“而且”的面目出现,是连

词。古代汉语中的“且”除了相当于“而且”的这种用法外,还经常作副词用。

有时是情态副词,“姑且”、“尚且”的意思。有时是时间副词,表达“将要”

的含义。如:

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齐人蒯通劝韩信反刘邦,韩信说:“你姑且等一等吧,我将考虑你的话。”)(《史记·淮阴侯列传》)且休:姑且算了。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且不避:尚且不回避。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且奚适:将要到哪里去。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且为所虏:将要被俘虏。

2.固——本来、当然:

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固”与“也”结合成凝固形式,相当于“本来如此”、“当然如此”,常用

于应答。

(赵高曰)“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

也!吾欲言之久也。”(赵高说:“我想谏阻君王修阿房宫,但我的地位低贱,

这是你李斯[李斯封真君侯]的事,你怎么不谏阻君王呢?”李斯说:“本来如

此,我想谏阻君王已经很久了。”《史记·李斯列传》

(五)语气副词

“盖”

“盖”是表示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子开头,表示提示或推测性论断的

语气,起引起下文的作用,一般不好进行对译。如:

(1)表提示和推测性论断语气:不译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天下万物产生了,没有不死的。)

(2)表不肯定语气——大概:

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我登箕山,箕山上大概有许由[尧舜时隐居

贤士]的墓。)

(3)表连接:不译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作《离骚》,是自己胸中的怨世疾俗感情

的流露。)

(六)否定副词:

1.不、弗(表示一般性否定——不。)

“不”、“弗”都是表示一般否定的副词。“不”的古今用法基本相同,既可以

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又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

而在秦汉之前,“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一般来说,它只能否定及物动词,

而且这个及物动词还不能带宾语。如:

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

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功成而弗.居。(《老子》)

5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墨子·兼爱上》)“弗”所否定的及物动词带宾语的例子,秦汉之前很少见。如: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汉代之后,“弗”的使用范围放宽,偶尔能见到它否定形容词的用例。如:

今吕氏王,大臣弗.平。(《史记·吕太后本纪》) 2.毋(无)、勿(表示禁止或劝阻性否定——不要、别。)

“毋(无)”、“勿”经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不要”、“别”。“毋(无)”与“勿”用法的差异,与“不”与“弗”相当,

“毋(无)”相当于“不”,“勿”相当于“弗”,如: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莒人囚楚公子平。楚人曰:“勿.杀,吾归而俘。”莒人杀之。(《左传·成公九年》) 3.未

“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如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未”与“未尝”不同:“未”表示还没有实现,包含将来实现的可能性,“未闻”即“没有听说”;“未尝”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也许现在已经实现,“未

尝闻”即“没有听说过”。如: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史记·孙膑》)臣未尝..闻也。(《战国策·魏策四》)4.非(匪)(表示对后面的整个谓语进行否定——不是。)

非(匪)”否定的不只是它后面的动词,而是后面的整个谓语,并经常用于对判

断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如: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5.否(表示应答性的否定——不、不是的)

“否”是表示应答的否定副词,与“然”相对,经常独自成句,可译作“不”、

“不是的”。

如: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6

6.“微”表示事后的假设性否定——如果不是。

(七)表敬副词:用表示对人尊敬的副词。可分为两类,一是尊人的,一是自谦

的。一般不好对译,可灵活进行翻译。

(1)尊人:请、幸、谨、敬、惠、辱——“请”、“荣幸”或不译。

“请”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请您怎么样”,在古汉语中,除了表达这种含义

之外,“请”经常表达的含义是“请允许我怎么样”。如: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请允许我。

(2)自谦:窃、忝、猥、伏——“私下”或不译。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窃以为:私下里认为。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后汉书·史弼传》)忝荷重任:不称职地担当重任。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八)指代性副词:相、见

表示互指或偏指,用在及物动词前作状语,偏指随文译出宾语(1.2.3 人称)

表示指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用在及物动词前作状语,随文按宾语意义译出(第

一人称“我”或“自己”)

第二节介词

一、古代汉语介词的语法特点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

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7

1.语序上的特点——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

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如:

“吾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介词“以”的宾语

“一”前置在介词前面。

2.省略问题——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

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介词“以”

的宾语省略。

“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介词“与”的宾语省略。

3.语法功能——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

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

多作补语;“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现代汉语一般都用

状语来表述。

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前一介词结构“以

羽”(用羽毛)置于动词之前充当状语,后一介词结构“以发”(用毛发)置于

动词之后充当补语。今译时,则都译成状语。就是一例。

归纳总结:古代汉语介词用法与现代汉不同之处有四:

一是介宾短语除作状语外,还可作补语;二是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可前置;三是古

代汉语介词的宾语可省略;四是古代汉语介宾短语的介词可省略。古代汉语中的

介词大多是由动词转化而来。

二、常见介词的用法:

于(於乎)

古汉语中介词“于”也可写作“於、乎”。““于”、“於”上古不同音。

《说文》:“亏,於也,象气之舒亏(yū)……羽俱切,今变隶作于。”於(篆)

《说文》:“於,象古文乌省,哀都切(wū)。”但作为同一介词,二者音义则

无别,只不过是写法上的不同,它们的用法完全相同。“于”产生较早,“於”

产生稍晚。段注:“于、於为古今字,凡经多用于,凡传多用於。”王力《古代

汉语》:“《尚书》、《诗经》一般用‘于’,《论语》除引用《尚书》外,通

例不用‘于’,《孟子》多用‘於’。”亦足见“于”先“於”后。乎”与“于”

古时音近,也经常作介词用,其用法与“于”也完全相同。

8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补

语或状语。意思可随文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

方面”等。例如…

“王坐于堂上。”——“于”表示“在”。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于”表示“到”。

“虎兕出于柙。”——“于”表示“从”。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于”表示“在……方面”。

“敏于事而慎于言。”——“于”表示“在……方面”。

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随文意可译为

“向”、“跟”、“给”、“对”、“对于”。例如…

“问于桀溺。”——“于”表示“对”或“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表示“给”。

3.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

作补语,译为“比……更……”。例如…

“季氏富于周公。”——“于”引进比较的对象,意思是“比周公更富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为“被”。(参见

第十一节“被动表示法”)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为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

动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在“见……于……”句式里,“于”的作用仍然

是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5.介词结构“于是”的用法: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的凝固词组,在句

中作状语,意为“从此”、“在这里”、“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例

如…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于是穿黑色丧服来安葬文公。晋国从这个

时候起开始用黑色丧服。“于是”相当于“从这时”。

“于是鸱得腐鼠。”——这个时候鸱得到一只腐烂的死鼠。“于是”相当于“在

这时”。

现代汉语“于是”为一个连词。与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于是”用法并不

9

一样。这是需要加以辨析的。

“乎”与“于”上古音相近,用作介词,作用与“于”基本相同。例如…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乎”表示“在”。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乎”相当于“到”。

“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前“乎”相当于“在”,引进时间;

后“乎”引进比较的对象。

“志乎古,必遗乎今。”——“乎”用于被动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介词“以”由动词引申而来。动词“以”是“用”、“根据”、“认为”的

意思,作谓语,可带宾语,虚化为介词。介词“以”与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补语,主要用法有六种:

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例如…

“许子以斧甑爨,以铁耕乎?”——“以”相当于“用”、“拿”。

“以千金为鲁连寿。”——用千金来祝鲁连长寿。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可译为“率领”。例如…

“宫之奇以其族行。”——宫之奇率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

3.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或引进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

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论”等。例如…

“今以三寸舌为帝王师。”——“以三寸舌”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以时”即按照季节时令。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以中郎将”即凭着中郎将的身份。

4.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如…

“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以城”即“把城”,秦不把城邑给予

赵国。

5.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因为这个人的言谈好就推举他,

也不因为这个人的品行不好就废弃他的好言论。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可译为“在”。例如…

10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以”都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相当

于“在”。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以”构成的凝固结构“有以”、“无以”、“以故”、“以此”、“以是”、

“是以”等用法。“有以”、“无以”相当于“有什麽东西(或办法)用来……”

或“没有什麽东西(或办法)用来……”。例如:“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意思是,没有办法养家。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以”即“无以”,“亡以应”,即没有办法回答。

“吾必有以重报母。”——我一定有办法重重地报答您。

“以故”,相当于“由于这个原故”。

“以是”、“以此”,相当于“由于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用这

个东西”等。

“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

注意一:“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可用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也可用在谓语动词后

作补语。

注意二:“以”的宾语可前置。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楚国用方城作为城墙,用汉水作为护城河)“以”的宾语“方城“汉水”

前置

注意三:“以”的宾语可省略(p338)。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症羹。请以[之]遗(wèi)之。

(颍考叔对郑伯:“我有妈妈,我做的食物她全都尝过,没有尝过君王宴席上的

肉食。请把肉食赠与她)。“以”后省宾语“之”,指代“君之羹”。

附:连词“以”:

介词“以”虚化后可作连词,作用略同于“而”:

(1)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为

“又”。

“治国之音安以乐;乱国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以”连接两个

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

11

(2)“以”连接的两个动词,经常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

承接,“以”可译为“而”或不译。

表时间先后的联系: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以”连接两种先后发生的行为动作。

《史记·孙膑》)连

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前一项动作行为是后一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

式,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以便”、

“以致”等。“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以”连接两项动作行为,“假

道”的目的是“伐虞”。可译为“以便”。)

“上例说明,对于“以”连接两项动作行为所表的意思,要根据上下文加以判别。

(3)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以”

的这种用法相当于“而”,可不译。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潜师”意思是使军队潜伏着暗暗地前来。

“以”连接的是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平而近,那么游览的人就众多,险

而远,那么到的人就少。)

注意区别“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

“以”既可充当介词,亦可充当连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

需要辨别。尤其是介词“以”经常可以省略宾语,这样“以”就直接出现在动词

前面,看起来就同连词“以”更为相象。

对于“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的辨析,主要应从它们的语法功能考虑。

介词“以”的功能是介进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即使宾语省略,理论上也是可

以补上宾语的。

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羹)遗

之。”——“以”后面省略宾语“羹”,在理解时要补上(请允许我把羹送给她

吃)。如果不补上的话,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会感到句子成分的残缺。

连词“以”则不然。有时看起来,好象在“以”的后面也可以补上宾语,但

是这个补上的内容其实在“以”的前面已经出现,补上所谓的宾语,反而会觉得

累赘。

例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以撞”

12

似乎可以补成“以之撞”,即用盾来撞。但是补上的内容“盾”在“以”的前面

刚刚出现,因此这里的“以”其实是连词,也不需要补什么“宾语”。

作动词读wéi,意义灵活,可译为“是”、“变成”、“担任”、“制造”

等。作介词读wèi,与后面的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表

对象、目的、原因等。

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赵太后替安君套车一百辆。)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划事情不够忠诚吗?

这种用法今天现代汉语仍保留,如“为人民服务”。

2.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都为了利益而前来;都为

了利益而前往。

3.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例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老天爷不因为人们

讨厌寒冷而中止严冬,大地不因为人们嫌恶遥远而停止它的宽广。

4.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说。

“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为余言”,即对我说。

5.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

词”的被动句式。(介词“为”可表示被动,读wéi)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虏”,被俘虏。这是介词“为”后面

省略宾语,但意思还是表示被动。

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例如…

13

“汉王与义帝发丧。”——即为义帝发丧。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与人佣耕”即为人当雇工耕地。

2.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例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与之乘”,即跟他一起乘车。

“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为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

而前置,意思是,我跟谁同归呢。

3.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或“跟……相比”。例如…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所受到的天时与治世(比)是相同

的,但是遇到的灾祸跟治世(比)是不同的。

1.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

过……”之类的意思。例如…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因此时”,即趁着这个时机。“因此”在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的连用。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因我降”,即通过我投降。

“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因景监见”,即通过景监谒见(秦王)。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之类意思。例

如…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因为先前出使绝国的功劳。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一因为他的家世。

合音词——诸: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

语法练习题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练习题) 1判断题: ( 1 ) 副词和代词在古汉语中一般归入虚词。() (2 ) 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后者是临时改变功能。 () (3)古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2 解释名词术语:(1)实词的活用(2)词的兼类 3 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言”的词性 ①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尚书·无逸》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③彤弓弨兮,受言藏之。《诗经·小雅·彤弓》.)指出下列句子中加

点字“殆”的词性2(.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②殆有甚焉。《孟子·梁惠王上》..4 问答题: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者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 不磬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练习题)第二节 1 选择题:(1)《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相”的用法是 ( ) (A)名词用作意动 (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C)名词用作使动(D)动词用作使动 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在下列四句话中,(2).

( ) (A)《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B)《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C)《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 (D)《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 2 解释名词术语:(1)名词的使动用法(2)名词的意动用法 3 判断题:(1)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 (2)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 问答题: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有那些?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勿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汝狗白 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2)孟柯,邹国人,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作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书》、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古汉语语法、词性

语法词性 词分虚词、实词两类。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名词 一、名词的意义: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二、名词的分类 (一)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二)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三)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四)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五)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六)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动词 一、动词的定义: 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二、动词的分类: 1.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判断:是、就是、正是 7.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形容词 一、形容词的定义: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二、形容词的分类: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数词 一、数词的意义;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二、数词的分类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2.序数:第一、三掇、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 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 5.概数:十几个、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量词 一、量词的意义:表示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的词。 二、量词的分类 l_名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 (l)个体:个、位、尺、只、台、条 (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

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 一、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等等。内环式高粘度泵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 (1)一狼洞其中(《狼》)中“洞”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 (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中“名”带宾语“其一处”,活用做动词“说出”。nyp内环式高粘度泵 (3)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宾客”原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以宾客之礼相待”,可以翻译为“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招待”。(意动用法) 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NYP转子泵 (1)香远益清(《爱莲说》)中“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之意。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使……苦”,“使……劳”、“使……饿”讲,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高粘度齿轮泵 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 (1)此皆良实(《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之意。LC型罗茨泵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中“诚”原为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感”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诚心之意。NYP高粘度泵安装尺寸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中“废”原为形容词这里作“兴”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这里作荒废的事情讲。CYB系列稠油齿轮泵 4、动词活用为名词:原本为动词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临时充当名词使用,词形发生变化。(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中“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CYB稠油泵 (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记述的文字”讲。 5、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燃烧器油泵 (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中“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用手”之意。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中“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之意。ZZR重渣油燃烧器油泵

古汉语语法

古汉语语法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语法而言的,是区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的组词造句的规律。一、文字 文字之前结绳记事,图画记事,都不是文字。 1、造字法 六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后两种是用字法)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独体字:一个偏旁组成的文字,即象形和指事,而指事字只有二十几个(也有版本是36个),其余都是象形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文字,即会意和形声,8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少数是会意字。 ※指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上、中、下、本、末、亡、元、旦、刃、丹、引、寸、兮、凶、朱、亦、勺、血、玉、牟、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口诀:殷商甲骨西周钟(钟鼎文、金文),秦朝前后篆不同(大-小) 秦至汉朝手写隶(失去图画意),东汉楷书因毛笔。 隶书草写为章草,演变之后今、狂草,草、楷之间普及行。 3、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中学课本把这三种字都叫做通假字,“同”为古今字,“通”为通假字。 二、词汇 1、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扩大的,例如:江(长江)、河(黄河)、菜(蔬菜)、鸣(鸟叫) 缩小的,例如:谷(粮食的总称)、丈夫(男子)、臭(气味) 转移的,例如:股(大腿)、涕(眼泪)、烈士(壮烈的勇士)、穷(政治上失意) 2、词的本义、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本义:是汉字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就是词的常用义,一般来讲,古代汉语字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本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基本义。 比喻义: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 词的比喻义是固定的,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方法而产生的词义。 3、偏义复词(偏义词):由两个单音词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另一个陪衬。 例如:昼夜勤作息、今晚没动静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明哲保身、复辟、爪牙、衣冠禽兽、乖、谤、祥等。 5、名称说法改变:目——眼睛,日——太阳。 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前面,敌——敌人。 三、词法 1、名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翻译时①译为状语+动词。例如: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②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器重)之。 ③相当于一个动宾短语。例如:许子冠(戴帽子)乎? 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名词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即不作状语,文言文作状语其实是译 作一个介词短语(介词+名词)。例如: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很普遍,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充当动词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其类型有四: 1.事物——成为该事物: 微禹,吾其鱼乎!《左传》 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 2.事物——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 从左右,皆肘之。(用肘制止)《左传·成公二年》 范曾数目项王。(用眼睛看、示意)《史记·项羽本纪》 3.事物——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4.方位——向该方位移动: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为西。《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候雁北。《吕氏春秋》 二、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其类型主要有四: 1.比喻动作的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泣。《左传·庄公八年》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战国策·秦策一》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首功:谓以斩获敌首计功)《战国策·赵策三》文史、星历……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司马迁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 3.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的方式等。例如: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橐:盛物的袋子)《战国策·秦策三》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臣:指田延年。)《汉书·霍光传》 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译:没有表扬奖赏的勉励,没有刑法的威严震慑,抛开权势、放弃法治,让尧、舜挨家挨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辨析道理,那么他们连三家人也治理不了。)《韩非子·难势》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 ..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如: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 6.表处所。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含有“在……”之类的意思。如: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山、”“谷”分别译作“在山上”、“在山谷”。 7.表趋向。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有“向……”、“往……”等意思。这类词主要是方位名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东”译作“向东”。 8.时间名词“年”、“月”、“日”、“岁”等作状语时,除了起一般的时间修饰作用外,其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的词义有所不同。以下三种情况值得注意: ①时间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经常发生、频数很密,含有“年年”、“每年”、“月月”、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题目:论古代汉语中的“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比较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摘要:“者”“所”是古代汉语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词语, 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 主要是与其它成分结合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充当各种句法成分。“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是古汉语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它们在词性、功能、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有所不同,本文不能全部列出,仅选取其中一些观点进行归纳整理。本文从语法功能、结构的构成特点以及结构的性质三个方面尝试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者”字结构“所”字结构语法功能构成特点构成性质 一、从语法功能上看 从语法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中“者”和“所”字都是特别的指示代词,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语法功能,即指代作用;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即不能独立进入句子,充当句子成分。但二者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者”字的作用都是“指”指别而“代”代替 ,因此,“者”字的后面不会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所”字一般是“指”而“代”,但有时是指”而不“代”。指而代时,所字结构后面不

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指而不代时,所字结构后面另外出现名词。例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此二句的“者”,王力认为是特别的指示代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此二句中的“者”,王力认为是语气词。 君子所贵于道者三。(论语·泰伯)这一句中的“者”,王力认为仍是指示代词,但指示作用由“所”承担,“者”主要表称代。 天所立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史记·匈奴列传)中“所”为指而不代。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两个“所”恰好说明“所”字不仅可以指而代,有时也可以指而不代,前一个“所”是指而不代 ,后面另外出现“室 ,以示指别之对象 ,后一个“所”是指而代。正因为所字有指而不代的情况 ,因此可以出现“所……者”的结构,这时, “所”是指别, “者”是代替。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礼记·大学) 拱把之桐梓 ,人苟欲生之 ,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上) 二、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 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跟“者”、“所”结合的通常是谓词性成分。其中,“所”一般只跟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其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所+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二)所+动词+者,例如: 狄人之所欲者, 吾土地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所+介词+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者字结构则由形容词、动词、数词或动词性短语加“者”构成。例如: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者不惧。(论语·宪间) (3)此五者, 邦之蠹也。(韩非子·五蠹) (4)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战国策·齐策四) 在固定结构里,“者”字放在组合词之后,所字放在组合词之前,这种词序、语序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共同的指代功能 ,恰恰相反,由于“所”的虚化较“者”更强,“所”在实施指代功能并使整个结构名词化的过程中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往往求助于“者”构成“所…者”结构,从而巩固和加强其语法意义。 三、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都是名词性结构。者字结构表示的是具有某种特征意义的实体,如动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动态特征的实体,形容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特征的实体。 (1)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孟子·公孙丑上) (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 (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4)治国能使贫者富。(商君书·去强) 以上四例,(1)、(2)例为动词(短语)加“者”,分别表示具有“为此诗”、

【免费下载】知识英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的比较

【知识】英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的比较.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语法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但是,无论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或者作为交流工具的英语,在学习它们的语法的时候,常常会很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又不容易记忆。特别是汉语的文言文语法,更是令不少同学感到头痛。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研究对象,通常被作为不同的学习内容分别在英语课和语文课内进行教学,也就自然而然地一向被同学视为不相干,被作为孤立的两个学习内容来学习。 有没有学习这两种语法的好方法呢?如何让枯燥乏味的语法变得略微有趣一些呢?通过平时学习时无意中的初步比较,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如果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似或相近之处来学习,一定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这个课题的出发点就在于此。目的就是找出其中的相似和相近的地方来帮助学习。运用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记忆。当然,这也是“创新”,希望这些新的东西能够提起大家学习语法的兴趣。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的语法(包括词法、句法)都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我所要做的是找出只有古代汉语和英语才共有的相似部分。因为我做课题的目的是突出用古代汉语和英语的语法比较学习相对用现代汉语和以上两种语法比较学习有它的独特之处和一定优势。 以下是经过选材、比较和归纳后整理的成果——英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之间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注:只列出两种语法中的相似或相同处,所列出的语法点不涵盖两种语法的全部。所给出的例句中,古代汉语部分选自课内和课外的语篇,英语部分是造句,无出处。古代汉语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语法特点,在此不分年代,一并整理。) 省略句 为了避免重复,使句子表达更简洁、紧凑,在不影响句子结构和语意的前提下(即被省略的部分能够肯定地补出),往往省去一个或多个成分。 省略可以是主语、谓语、介词等。其中,主语的省略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相似,故不列出与英语作比较,在此,只讲谓语和介词的省略。 I.古代汉语 省略的两个条件: 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添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II.英语 在英语中,有时为了避免重复,使句子表达得更简洁、紧凑,在不影响句子结构语意的前提下,往往省去一个或多个成分。英语中的省略范围较广。 一、省略谓语 I.古代汉语 谓语是表达意思的最主要的部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因此,省略谓语的句子相对省略主语较少。 1.承前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 “再斯可矣”即“再思斯可矣”的省略,“思”是作谓语动词,因承“季文子三思而后

古汉语语法

一、教学内容 高考第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二、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古汉语语法专题达到四个教学目标 1、复习新教材古文中词类的变化 2、复习新教材古文中句式的变化。 3、复习新教材古文中语序的变化 4、复习新教材古文中的固定结构 三、专题知识点 (一)回顾新教材中必修、选修学过的古文篇目 1、《国语·勾践灭吴》 2、《殽之战》 3、《烛之武退秦师》 4、《邹忌讽齐王纳谏》 5、《冯谖客孟尝君》 6、《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7、《齐桓、晋文之事》 8、《逍遥游》 9、《庖丁解牛》《秋水》《安知鱼乐》《庄周梦蝶》10、《劝学》11、《五蠹》12、《非攻》13、《察传》14、《鸿门宴》15、《信陵君窃符救赵》16、《游侠列传》17、《苏武牧羊》18、《谏伐匈奴书》19、《陈情表》20、《归去来兮辞并序》21、《兰亭集序》22、《滕王阁序》23、《与韩荆州书》24、《师说》25、《原毁》26、《种树郭橐驼传》27、《阿房宫赋》28、《洛阳牡丹记》29、《游褒禅山记》30、《前赤壁赋》31、《活水源记》32、《聂小倩》33、《游栖霞紫云洞记》34、译《天演论》例言 (二)古汉语中的词类变化(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1)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谏伐匈奴书》 ▲反欲斗两主《苏武牧羊》 ▲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谏伐匈奴书》 ▲靡敝中国《谏伐匈奴书》 ▲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2)意动用法 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甘心匈奴《谏伐匈奴书》▲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谏伐匈奴书》 ▲高帝悔之《谏伐匈奴书》▲臣窃危之《谏伐匈奴书》 ▲宁大奇之《聂小倩》▲心德之《聂小倩》 ▲意甚乐其幽杳。《聂小倩》▲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 (3)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

古汉语语法

一、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1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2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3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A 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 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 )“于”字句。 a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省略“于”字,“动+ 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c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 “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 )“为”字句。a “为+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b “为+ 及物动 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 )“见”字句。a “见+ 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b “见+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c 南北朝后,“见+ 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

句)(4 )“为……所……”句。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东汉 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4 )“为……所”句。 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5 )“被字句”。 a “被+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 b 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c 汉代后,至今,“被+ 及物动词”。如:杯子被打破了。 二、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1 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 宾语前置的种类: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a 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 b 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需要注意的是:

古汉语语法

古汉语语法

一、教学内容 高考第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二、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古汉语语法专题达到四个教学目标 1、复习新教材古文中词类的变化 2、复习新教材古文中句式的变化。 3、复习新教材古文中语序的变化 4、复习新教材古文中的固定结构 三、专题知识点 (一)回顾新教材中必修、选修学过的古文篇目1、《国语·勾践灭吴》2、《殽之战》3、《烛之武退秦师》4、《邹忌讽齐王纳谏》5、《冯谖客孟尝君》6、《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7、《齐桓、晋文之事》8、《逍遥游》9、《庖丁解牛》《秋水》《安知鱼乐》《庄周梦蝶》10、《劝学》11、《五蠹》12、《非攻》13、《察传》14、《鸿门宴》15、《信陵君窃符救赵》16、《游侠列传》17、《苏武牧羊》18、《谏伐匈奴书》19、《陈情表》20、《归去来兮辞并序》21、《兰亭集序》22、《滕王阁序》23、《与韩荆州书》24、《师说》25、《原毁》26、《种树郭橐驼传》27、《阿房宫赋》28、《洛阳牡丹记》29、《游褒禅山记》30、《前赤壁赋》31、《活水源记》32、《聂小倩》33、《游栖霞紫云洞记》34、译《天演论》例言

(二)古汉语中的词类变化(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1)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谏伐匈奴书》▲反欲斗两主《苏武牧羊》 ▲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谏伐匈奴书》▲靡敝中国《谏伐匈奴书》 ▲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2)意动用法 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甘心匈奴《谏伐匈奴书》▲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谏伐匈奴书》

古代汉语语法专题

Course Title: Special Topics in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古代漢語語法專題 Course Code:CHI 4328 Year of Study:Second to Fourth No. of Credits/Term : 3 Mode of Tuition : Lecture and tutorial Teaching Hours : 2 hours lecture per week 1 hour tutorial per week Category in Major Programme : Elective Prerequisite : Nil Brief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o the students the syntax of classical Chinese. Aims: This course aims at imparting more advanced knowledge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with emphasis on its syntax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Learning Outcomes: Upon completion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s: 1.understand the grammar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Chinese; 2.demonstration of the ability to study ancient texts bu applying relevant grammatical knowledge; 3.demonstr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4.demonstration of skills of language analysis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dicative Content: 1) Parts of speech 詞類 2) Variable use of parts of speech 詞類活用 3) Special grammatical usage 特殊語法 (一) 使動用法(二) 意動用法 4) Word order 詞序 5) Elliptical sentence 省略 6) Special sentence patterns in classical Chinese 古漢語之特殊句式 Teaching Method: 2 hours of lecture and 1 hour of tutorial per wee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cal

古代汉语语法点

古代汉语语法点汇总 一、现代汉语中的介词与古代汉语中的介词有什么区别? 1.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除表示处所的以外,一般只作状语;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大都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例:古代汉语“赵氏求救于齐”,现代汉语则为“赵国向齐国求救”,由补语改成了状语。 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可以作定语,如:朝南的房子冬天暖和,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却不作定语。 2.现代汉语中,宾语总是放在介词的后面,而古代汉语中介词宾语有时却可以前置。例如:何以战?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一般名词作宾语也前置却是介词结构所特有的。 3.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但是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却有省略的情況。例如:客从外来,与坐谈。 二、连词“而”的用法 “而”主要用来连接谓词、谓词性词组或分句、主语和谓语。 1.表示并列:前后两项的关系是对等的,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可以译为“又…又……”、“而又”等。例如:“美而艳”、“任重而道远” 2.表示承接:前后两项在时间方面先后相承,意义方面密切相关,可以译为“就、便”等。例如:“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3.表示递进:前后两项在意义方面后项比前项有进一层的意思,

可以译为“并且、而且”。例如:“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4.表示转折:前后两项意思相反或不相协调,可以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5.表示目的:后项是前项的目的,可以译为“来、以便”,也可以不译。例如:“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6.表示因果:前项表示原因,后项表示結果,可以译为“因而、所以”。例如:“表恶其能而不能用。” 7.表示假设:前项表示假设,后项表示推论,可以译为“假如,如果”。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表示偏正:前项是状语,后项是谓语。例如:“吾尝終日而思矣。” 三、《诗经》古今韵部的不同 1.古代押韵,现在也还押韵。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雎、洲、逑、流、求”等。 2.古代押韵,现在不押了。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的“得、服、侧”等。 3.古代不押,现在反而押韵了。如《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中会把“荑”看成同“异、贻”押韵,而不是看作同“美”押韵。 这是因为语音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诗经》距离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上古的语音和现代的语音差别是很大的。清代以来,研究音韵的学者们就按照《诗经》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诗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摘要:语法是语言中蕴含的使用规律,汉语文化延绵至今,其语法规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力图站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明晰两者的区别,以便促成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古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 任何语言的组合都不能缺少一定的规则,所谓语法,正是语言表达习惯中所蕴含的规律。伴随着时间的递进,语言在演进过程中其语法规律也会发生相应的流变。从时间纵向轴上来看,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前者以后者为基础、从中发展而来。但受到各类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作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毕竟是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语言,它们的语法规律也有着必然的差异性。无论是学习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应当把握住两者的规律,并正确认识古今汉语语法所存在的差异性,从而站在比较的视野下深化对两者的本质理解。 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虽没有词汇、语音方面的差异大,但归结到词类、句式的微观层面上,可以发现两者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在此,本文尝试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古今汉语语法差异性的表现。 一、古今汉语词法上的差异 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词类也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古代汉语中的虚词除了副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连词之外,还包括一部分的代词,每类虚词的构成成分也与现代汉语存在不同。除此之外,古今汉语中的实词活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法上的区别主要可表现为: 其一,词类活用上的不同。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上也并不严格,存在词类分工不细、不明的状况,词类活用的使用较为复杂。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并不多见,而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范围则相对广阔许多。例如: (1)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词、意动词,或者直接作状语。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即为名词作动词使用。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王为使&&称王的意思,属于使动用法。在此不赘述详例。 (2)动词活用作名词、使动词。如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中的宿指歇宿的鸟,动词当作名词。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为使动用法。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或者使动词。例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指坚硬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再如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则是典型的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为使&&变绿。 (4)数词活用作动词。如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中的一是使&&一致起来的意思。 可以看出,词类活用在古今汉语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比如古代汉语中数词可以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这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存在;而现代汉语中代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形容词,这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没有的。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用于语法表意,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则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 其二,数量表示法上的不同。由于古代汉语中的量词使用并不发达,动量词使用频率较低。因此,当表示数量的时候,数词直接放置在名词或动词之前。三、五、九等定数往往表示虚数,或者在数词前加上将、几、且等字来表示概数。另外,在表示分数时,分子分母连用。 二、古今汉语句法上的差异 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其一,句式上的差异。按照句式的类型划分,首先,在判断句中,古代汉语以名词或者

古汉语语法

第二章語法基礎 本章首先介紹與句子、短語、詞有關的一些基礎概念,然後再由這些基礎概念出發來介紹與句子、短語和詞有關的基礎分類。由於古代漢語是以單音節詞為主,與詞的構成有關的問題,在詞的後面作些簡要的說明。 第一節語法的基本單位 這一節我們先簡要說明句子、短語、詞及它們最基礎的分類。 一、句子、短語和詞 句子是前後都有停頓,並且帶有一定的語調、表示相對完整意義的語言形式。古代漢語是書面語言,句子前後的停頓是通過後人所加的標點符號中的句號、問號、感嘆號等來表示的。如: (1)[齊師]{大敗}。(公羊傳·成西元年) (2)[子]{見夫子乎}?(論語·微子) (3)[子玉]{無禮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以上三例都是句子,例(1)句子的停頓用句號表示,後兩例是用問號和感嘆號來表示。至於這些句子的語調,今人只能根據現代漢語的語調比照地來認識,很難確切地知道古人當時到底用一種什麼樣的語調來說這些句子。以上三個句子全都表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意義。一個句子常由主語和謂語這樣兩個句子成分構成,在以上四個句子中,

用點和△標示的不同部分,分別是主語和謂語。主語表示一句話的話題,通常是說話者和聽話者已知的資訊,所以主語趨向於有定。謂語則是對主語的陳說,對於聽話者來說,謂語對主語的陳說常是未知的信息。主語、謂語可以由詞直接充當,也常由短語來充當。短語又叫片語,它有時可以直接成句,但更常見的形式是,在它用做主語或謂語之後,再構成句子。以上例(1)中的主語“齊師”和謂語“大敗”,就都是短語。詞是語言中最小的能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以上例(1)中的“齊”、師”等就都是詞。詞是由語素構成的。 短語、詞與句子是不同的語法單位,句子是使用單位,人們用句子來進行言語活動;而短語、詞則是備用單位,它們並不在言語活動中直接使用。從大的方面看,一個句子在使用時,可以有兩種不同的作用。一種作用是關於客觀世界說了些什麼,邏輯學上稱之為表述了一個命題;另一種作用則並未直接表述命題,即關於客觀世界沒有直接說些什麼。以上三個例句中,例(1)直接表述了命題:說了一件事實。後兩個例句與例(1)不同。例(2)是提出問題,關於客觀世界沒有說出什麼。例(3)是感歎,這樣的句子主要是表示說話人的感情,它間接地表述了命題,但不直接表述命題。短語和詞不是使用單位,它們沒有語調,也不存在句末停頓的問題。短語和詞既不表述命題,也不提出問題和表示感情,而是表示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徵和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通常是存在於使用語言者的頭腦中的。詞表示的是比較單純的概念,而短語則表示由片語合成的比較複雜的概念。

古代汉语语法教案

第一章词类活用 一概说 (一)词的语法分类: 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反之则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则有出入。《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 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 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此后,在古汉语教学中,“词类活用”的理论被普遍采用。 (三)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包含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三类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此外,“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为方便起见,姑列于该目之下。 二使动用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也叫“致动用法”,它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具有“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由于它们原来的词性不同,作使动用的时候,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古汉语语法 GAME怀旧魔兽独家撰写

古汉语语法 GAME怀旧魔兽独家撰写 本章首先介绍与句子、短语、词有关的一些基础概念,然后再由这些基础概念出发来介绍与句子、短语和词有关的基础分类。由于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与词的构成有关的问题,在词的后面作些简要的说明。 第一节语法的基本单位 这一节我们先简要说明句子、短语、词及它们最基础的分类。 一、句子、短语和词 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并且带有一定的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形式。古代汉语是书面语言,句子前后的停顿是通过后人所加的标点符号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来表示的。如: (1)[齐师]{大败}。(公羊传·成公元年) (2)[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3)[子玉]{无礼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以上三例都是句子,例(1)句子的停顿用句号表示,后两例是用问号和感叹号来表示。至于这些句子的语调,今人只能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调比照地来认识,很难确切地知道古人当时到底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来说这些句子。以上三个句子全都表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一个句子常由主语和谓语这样两个句子成分构成,在以上四个句子中,用点和△标示的不同部分,分别是主语和谓语。主语表示一句话的话题,通常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已知的信息,所以主语趋向于有定。谓语则是对主语的陈说,对于听话者来说,谓语对主语的陈说常是未知的信息。主语、谓语可以由词直接充当,也常由短语来充当。短语又叫词组,它有时可以直接成句,但更常见的形式是,在它用做主语或谓语之后,再构成句子。以上例(1)中的主语“齐师”和谓语“大败”,就都是短语。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以上例(1)中的“齐”、师”等就都是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短语、词与句子是不同的语法单位,句子是使用单位,人们用句子来进行言语活动;而短语、词则是备用单位,它们并不在言语活动中直接使用。从大的方面看,一个句子在使用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作用。一种作用是关于客观世界说了些什么,逻辑学上称之为表述了一个命题;另一种作用则并未直接表述命题,即关于客观世界没有直接说些什么。以上三个例句中,例(1)直接表述了命题:说了一件事实。后两个例句与例(1)不同。例(2)是提出问题,关于客观世界没有说出什么。例(3)是感叹,这样的句子主要是表示说话人的感情,它间接地表述了命题,但不直接表述命题。短语和词不是使用单位,它们没有语调,也不存在句末停顿的问题。短语和词既不表述命题,也不提出问题和表示感情,而是表示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是存在于使用语言者的头脑中的。词表示的是比较单纯的概念,而短语则表示由词组合成的比较复杂的概念。 在短语中,词和词的地位并不完全一样,有的词在短语中是“中心词”,有的不是;有的短语有中心词,有的短语没有中心词。中心词是指与短语的整体功能相同的一个或几个词,这一个或几个词能够决定该短语的功能。中心词之外的其他词是非中心词。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两个句子: (1)段入于鄢。(左传·隐公元年) (2)晋侯、秦伯围郑。(左传·僖公三十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