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

谈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

摘要: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包括道德、技术、人文三方面。本文对我国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

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青少年

随着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社会的到来, 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化社会对人的挑战表现为对人的综合能力的挑战, 而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社会, 国民是否具备相当的信息素养和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 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更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目前, 信息素养的培养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有哪些基本特征,信息素养的结构是什么,怎样对青少年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信息素养及其信息素养人的特征

自从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也不断深化。1987年,信息学专家布雷威克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正式指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同年,道尔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他能够确定对信息的需求,能够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能够确定潜在的信息源,能够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信息。

虽然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界定了信息素养的定义,但由于信息素养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直到目前,信息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有信息素养的人最终是指那些懂得如何学习的人,懂得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组织知识,如何找到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在1990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出信息素养人是: 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 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 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 具有

识别潜在信息源的能力,能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能检索信息源,包括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 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 能为实际应用而对信息进行组织;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现存的知识体系中的能力; 能采用批判性思维,利用信息并解决问题。

1994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信息服务处的布鲁斯总结出了信息素养人的七个关键特征: ( 1)具有独立学习能力; ( 2)具有完成信息过程的能力;( 3)能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 ( 4)具有促进信息利用的内在化价值; ( 5)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 ( 6)能批判性地处理信息; ( 7)具有个人信息风格。

二、信息素养与相邻概念的关系

(一)信息素养与计算机素养( computer li teracy )

由于信息素养与计算机素养部分重叠,人们常常把两者混淆起来。实际上,信息素养比计算机素养更宽泛一些。计算机素养包括PC机操作、文字处理、E-mail等,所有这些集中于如何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工具。人们往往把计算机素养误认为是,了解多少计算机知识或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操作或会使用某种软件,也就是软、硬件的机械式学习。其实,计算机素养是指一个人是否具有能从计算机获益的能力,是否能熟练地、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及其软件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而信息素养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素养与媒体素养( media literacy)

媒体素养是指通过各种大众媒体进行分析、评价、存取以及制作信息的能力。它不仅包括判断信息的能力,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三) 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 lifelong learning )

终身学习是指“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是密切联系的。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个关键成分,它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它对所有学科、各种学习环境、各层次的教育来说都是共同的。信息素养使学习者掌握学习经验,成为自我激励的、自我指导的、自我控制的学习者,会利用合适的信息资源解决一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生活、工作的质量。有信息素养的人最终是指那些懂得如何学习的人,能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的人。而信息素养要通过终身学习才能获得和不断发展。

三、信息素养的构成

尽管信息技术可能会不断有所突破、不断有所发展, 新的技术会越来越推动信息传播的发展与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及其影响面, “信息素养”的内涵可能会有所发展, 但是它的本质仍然是:

(一)信息意识情感。

包括敢不敢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 以及遇到间题想不想得到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

(二)信息伦理道德。

应用信息技术时能不能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规范, 利用时对于人类社会好不好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

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知不知, 对于其发展与作用了解不了解。

(四)操纵、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

会不会与能不能利用信息技术, 能不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评价与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以及开发与传播信息.可以说, “信息素养”是“计算机文化”、“超媒体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的概括与发展, 也预计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新的信息技术对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的影响问题。

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构成。

1. 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意识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信息意识主要包括: ( 1)能认识到信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确立在信息时代尊重知识、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的一些新的观念。( 2)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每个人除了自身有对信息的需求外,还应善于将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自觉地转化为个人内在的信息需求,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并善于从他人看来是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信息中发现信息的隐含意义和价值,善于识别信息的真伪,善于将信息现象与实际工作、生活、学习迅速联系起来,善于从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信息技术尤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与传统伦理道德相悖的现象,如信息的滥用和泛滥、计算机病毒肆虐、电脑黑客、网络安全、网络信息共享与版权等问题,这就对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信息社会中的现代人,应认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要有信息责任感,能抵制信息污染,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主动参与理想的信息社会的创建。 2. 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它包括: ( 1)传统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素养包括读、写、算的能力。尽管进入信息时代之后,读、写、算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但传统的读、写、算能力仍然是人们文化素养的基础。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在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2月国情咨文演说中提出的美国教育在2000年应达到的四个目标之一,就是让每一个8岁的儿童能阅读。很难设想,一个人连基本的读、写、算能力都不具备,怎么会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很强的信息能力,他怎样步入信息时代接受计算机互联网中的信息呢? ( 2)信息的基本知识。包括信息的理论知识,对信息、信息化的性质、信息化社会及其对人类影响的认识和理解,信息的方法与原则(如信息分析综合法、系统整体优化法等) ; ( 3)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的原理(如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等)、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未来等。( 4)外语。信息社会是全球性的,在互联网上有80%多的信息是英语,此外还有其他国语种。要相互沟通,就要了解国外的信息,表达我们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应掌握1~ 2门外语,适应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

3. 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这也就是终身学习的能力,即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它包括: ( 1)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包括会使用文字处理工具、浏览器和搜索引

擎工具、网页制作工具、电子邮件等。( 2)获取识别信息的能力。它是个体根据自己特定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多种方式,从外界信息载体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时代,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面临着无数的信息的选择,需要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3)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个体应具有从特定的目的和新的需求的角度,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鉴别、筛选、重组,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的能力。( 4)创造、传递新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个体应有在对所掌握的信息从新角度、深层次加工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创新,从而产生新的信息的能力,同时,有了新创造的信息,还应通过各种渠道将其传递给他人,与他人交流、共享,从而促进更多的新知识、新思想的产生。构成信息素养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信息观念在信息素养结构中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伦理道德是保证信息素养发展方向的指示器和调节器。特别是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对信息的开发、利用和创造都需要一定的信息知识作为基本前提。信息知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对信息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信息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已形成的信息能力又往往会制约着对信息知识的掌握。作为信息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不然就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下去。当然,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来说,又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这正是我们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一个基本前提。

四、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为了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信息素养教育应该说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果信息素养教育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上,那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素养教育,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就可能会成为电脑的奴隶,“网中之物”。真正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通过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利用,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信息素养作为人的一项基本素质,如同传统社会里要求人们具有“读、写、算”的能力一样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理应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加以培养。据报道,中国的信息能力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美国的信息水平总指数为

71. 76,日本为69. 97,而中国仅为6. 17,公民的信息素养亟待提高。①从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出发,根据信息科学本身发展的规律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对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为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国外大学信息素养教育情况来看, 如澳大利亚的格里菲斯大学有自己的信息素养标准,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都有自己的信息素养标准。最详细的是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 ACRL) 在2001 年1 月制定并通过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我国目前还没有一所大学制定自己的信息素养标准, 笔者建议, 教育部应组织一批专家, 根据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特色, 展开讨论, 制定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二)在常规的课程和教学中对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新的探索

我国一些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全程式信息教学模式”包括“课前收集、储存信息→课中传递、交流信息→课后运用、创造信息”三个环节; 在教学中进行的“信息反馈教学模式”包括铺垫→探究→反馈→评价四个环节,在活动课程中开设信息活动课,开展信息竞赛活动等等。①上海市宝山区虎林路小学在Internet环境中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探索实践中,通过“明确方向,提出建议; 主题搜索,制作卡片;归

纳整理,阅读理解; 展示观点,深入认识”这样一个习流程,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②

通过这些方面的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过程,优化教学信息交流方式,强化儿童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三)通过基于资源的学习实现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促进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提高

学习资源成为学生主动猎取的认知对象,成为学生用来获取知识、进行信息交流

与传递、数据处理及思想表达的学习手段,成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既可分散独立学习,也可组成小组协作学习,进行调查、实验、资料搜集和发表意见等,互相交流心得、商讨问题。通过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逐渐成为自主的、独立的、终身的学习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网络环境的制约,学习模式还基本沿用传统的以集中授课点为主的同步教学,被动式、灌输式仍占有重要成份,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以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中的优势还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四)建立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新体系,确保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发展

要改变以往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只注重学生获取了多少知识、技能的做法,将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能力等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重要标准纳入学生学习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各科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确保青少年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并将信息素养迁移到各类学习活动中去。

(五)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是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教师是教育变革的动力。没有教师的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息素养教育。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应对职前和职后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中除了专门的信息技术运用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的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一些工具性软件外,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开发和利用网上

的信息为教学服务,学会创设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组织引导学生使用媒体,全方位地感知、认识学习对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六)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有利于每个公民都成为有信息素养人的良好氛围应由代表政府、教育、工商等各界的知名人士组成一个信息素养联盟,与国家的各级组织和机构协调,共同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可举办信息素养研讨会,出版与信息素养有关的通讯、刊物、书籍等,组成研究和传播信息素养的社会团体,建立信息素养网站,同时,可向公众开放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信息资源,以引起媒体的关注,提高公众的信息意识,培育有利于提高信息素养的氛围。要让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认识到,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从各种资源中搜集信息、综合信息、解释信息、评价信息,能有效地作出决定,提高学习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全力参与社会的变革,真正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有价值的资源。

(七)研究和论证与信息素养有关的问题,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许多与信息素养有关的问题还有待研究,包括: 目前已有哪些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文献? 怎样对信息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以实现教育目标和社会目标? 信息管理技能对整个学校和学生学业表现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阅读的社会影响是什么? 对许多人来说,由于电子媒体掩盖了阅读的重要性,印刷字的地位将会怎样? 信息资源的特征(格式、长度、年限)怎样影响其效用? 信息的使用怎样随学科变化?此外,还需要进行控制实验,将基于资源的学习与传统条件下的学习进行对比研究,看学生从中获益多少? 等等。

五、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高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将影响终身的学习和工作。具备较高水平的信息素养对于他们将来主动获取信息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要将大学生学习环境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大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高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为我们国家的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1] 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 2]王吉庆.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计算机教育观念的发展[ J].外国教育资料, 1998, ( 6)

[ 3]常正霞.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J] 电化教育研究,2011,(8)

[ 4] 张进良,张克敏,何高大. 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J] . 电化教育研究,2003,(8)

(完整word版)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的概念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的定义最早是1974 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柯斯基首次提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其后, 随着信息素养研究的不断深人, 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也说法不一。其中比较权威的是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89 年给出的定义, 即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需要信息, 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能力。[1]其中,最基本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能力。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高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二)信息素养构成要素 在已有的对信息素养构成的研究中有多种说法。从理性上说, 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三方面。有人曾提出过一种过程性的信息素养结构, 俗称信息素养的六大技能, 包任务、决定策略、搜索获取、加工利用、合成展示和鉴赏评价。[2]笔者认为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应该涉及信息知识、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信息伦理几个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表现为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且追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1.信息知识 知识具体包括基础知识和信息知识。信息素养所具备的基础知识是指学习者平日所积累的学习知识和生活知识,基础知识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信息素养所涉及到的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的了解,包括信息技术基本常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问题。 2.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指个人平时具备的自我知识积累的意识, 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 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 有寻求信息的兴趣, 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并具有一定创新的意识。意念决定行动,信息意识的提高是塑造信息素养的先决条件。 第一,自我知识积累的意识。具备这方面素质的人会有意识地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积累各方面感兴趣的有价值的知识, 丰富自己的视野 和头脑。 第二, 有意识地运用身边的信息技术手段与资源。信息的不完全性决定了我们对信息的认识只能是从某个侧面或多个侧面去认识, 要想对信息了解更加全

谈谈你对信息素养的理解;

1、谈谈你对“信息素养”的理解; 答:信息素养既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又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它因该包括四个方面:: 1、具有较好的信息道德伦理修养 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在信息社会尤为重要,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较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的人。具体体现在: (1)爱护公共设备,不随意偷换鼠标和键盘。 (2)负责任地使用设备和信息。不随意删除系统软件,篡改计算机的设置,或故意删除、修改他人保存在计算机上的文件,甚至给计算机加设密码等;不制造不传播黄色的、反动的信息等;主动抵制黄、赌、毒、反动等不良信息的入侵。 (3)不非法复制软件和购买盗版软件。 (4)不制造和传播病毒。 (5)自觉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不做黑客等。 (6)合作学习时注重集体、敬业精神。 (7)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法律法规。 (8)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做到网上文明聊天等。 2、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的态度 学生即使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不想用或缺乏使用的意识都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的态度,具体体现在: (1)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的意识,能快速判断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 (2)使用信息技术的渴望。例如,遇到问题想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如果知道做某一件事情必须要利用信息技术,那么自己一定会积极参加;一有空就使用信息技术等。 (3)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例如,利用信息技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通过信息技术能知道更多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更高的层次等。 (4)使用信息技术能获得美好的享受。例如,利用信息技术能做更有趣更富想象力的事情;利用信息技术能更具创造力地完成任务;使用信息技术使自己感到很舒适等。 (5)能克服使用信息技术的恐惧症或消极影响。例如,由于害怕出错,使用信息技术时常犹豫不决;使用信息技术觉得枯燥和心烦,精神高度紧张;使用信息技术剥夺了与别人交流的时间;使用信息技术感到很困难;学习信息技术是浪费时间等。 3、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的人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是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基础。各个国家对信息技术知识都作了很好的规定,我国在2000年11月颁布的《中小学生信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从使用的角度和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读后感

《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论文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读后感 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姓名:郭明凯学号:20181102212 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便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对于信息资源高速传递和当代科技迅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召开了美国图书协会仲冬会议,会上审议并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这一能力标准的公布,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提供了规范与目标,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学习,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能力是我们当务之急,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方法之一。 感悟一:我国教育标准距美国还有一定差距 同样是对高等教育学生提出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从五大标准,二十二项执行指标对学生的能力标准做出规定:从最基本的获取信息的要求,到信息的融合、使用,最后到信息使用的合法性。能力标准的制定是从更高的一个层面即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美国对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理论框架是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公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侧重于绩效的评估而不是对某些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掌握,强调信息技术以人为本的方法论和创新意识,定位明确,具有较好的操作性、科学性、前瞻性和普及性,强调传统的媒体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可见美国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不是简单的使用计算机,“信

息素养能力”才是核心,这也是我们值得借鉴的。 感悟二: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首先能够获取信息 我们生活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时时刻刻与外界进行着沟通、交流、互动,同时也在时时刻刻获取着信息,这种信息,拥有一定的信息量是我们相互交流的基础,也是我们能够互相交流的前提条件,对于研究生的我们来说,获取信息往往认为是查阅文献,其实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单只有这一种,新闻媒体的报道,临床实践的积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获取信息的基本形式。 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权衡其成本和收益,这种成本不只是金钱上的付出,同时也包括身体上、时间上的付出,为了获取一条重要的信息,得到一个重要的实验成果,生成一个未知的化学结构,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时这样的信息会得到巨大的收益,有时我们之间的几句闲谈,也是信息的交互与传播,付出的很少,得到的信息价值自然也会很低,这便要权衡获取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感悟三:获取信息要能够有效利用 这一标准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只拥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还不够,我们还要拥有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获取到的信息加以分析,融汇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对于文献的整理和运用,要能从所收集的信息中遴选出信息文本的中心思想,并能运用原始的标准来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在综述和评价信息当中具有创新理念。如写出高水平的信息文摘、构建新的假设所需要补充的信息、对新旧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等。

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思考

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思 考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备受重视。为了在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过程,研究如何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制定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模式、进行课程评价,为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实践变革的趋势正逐步转变为核心素养的培育。顺应新课改和信息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研究,对推动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研究早于我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典范例。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外一些学者将STEAM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STEAM素养发展。另外,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微课、慕课、互联网+等与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从课程开发到课堂实施都在不断完善中[2]。 我国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处于一个缓慢上升阶段。1996年出现第一篇关于信息技术的文章,2007年是发文量最多,也是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巅峰时

期。康桂珍[3]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研究,认为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是发展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核心素养概念提出后,众多学者开始进行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研究,例如,陈琳[4]在《走向智慧时代的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建构研究》中确立由信息理念、信息思维、信息技术与艺术、信息应用和信息创新构成的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体系结构。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标准》[5]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 1目标设计 1.1课程目标内涵 课程目标可以理解为某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即学习者学习本课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课程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课程目标需要从较广的视角去看,反映的是教育与国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狭义的课程目标则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因此它特指“教学目标”,如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的七个关键特征

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的七个关键特征:独立学习能力;完成信息过程能力;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能力;促进信息利用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 信息素养首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是传统个体基本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它要求个体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能够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并以此做出决策。 信息素养的培育有何重要意义? A.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中,生产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料,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充分检索和利用这些文献资料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是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重要而有效手段。 信息检索就像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掌握并有效利用它,便能获得和利用人类的精神财富,并使其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并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B.继承和借鉴前人/他人的成果,避名重复研究 科研人员在开始着手研究一项课题前,必须利用信息检索的方法来了解这个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前人或他人在此方面已经做什么工作,是如何做的,有何成果和经验、教训,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制订研究方案,防止重复研究,提高研究起点,降低研究过程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成本。 C.节省科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科研人员如果掌信息检索的方法,能熟练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无疑将大大缩短查询信息资料的时间,这等于增加或延长了科研人员的寿命,这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一个巨大潜力。同时,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缩短科研周期,达到多出成果、早出成果的目的。 D.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劳动者不仅要有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有善于收集、加工、处理和应用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是当代大学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的信息素养之一,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可以说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在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掌握了索取知识的门径,使自己在接受新教育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更加顺利。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就是要求学生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新时空去探寻知识信息产生,传播和利用的规律,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利用和创造知识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内容 a)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如何自觉培育信息素养? 1.坚定树立现代信息观 逐步自觉形成时代的信息观,坚定决心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 2.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 编辑技术:Word 网络知识:网络资源利用电子商务 数据表格:Excel 数据库知识:Access VFP 多媒体技术:Powerpoint Flash 3.以数字化图书馆为家,置身于知识的海洋

全2017年信息素养大赛初赛样题附答案及知识点

华南师范大学第四届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 初赛试题(样题) 注意:本试题共分三个部分,单项选择题共33题(每题2分),不定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3分),应用题共2题(每题8分),共计100 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应用题答案填写在横线上,答题时间为60分钟。 姓名:学院: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3题) 1.以下各项属于二次信息的是()。 A.文摘 B.期刊 C.文献综述 D.百科全书 2.在一个课题为“查找化工的相关资料”时,应该用()检索途径。 A.分类途径 B. 主题途径 C. 作者途径 D.高级途径 3.雅虎、谷歌和百度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三大互联网搜索引擎,其中百度搜索引擎属于()。 A. 全文搜索引擎 B. 元搜索引擎 C. 目录式搜索引擎 D. 垂直搜索引擎 4.信息素养的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学会主席()在1974年最先提出的。 A. 麦尔威·杜威() B. 阮甘纳桑(. )

C. 保罗·泽考斯基() D. 杰西·H·谢拉() 5.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6.在布尔逻辑检索中,布尔逻辑表达式:公务员(大学生村官) 的检索结果表示()。 A公务员的资料 B除了大学生村官以外的公务 员的资料 C除了大学生和村官以外的在职人员的资料 D大学 生的资料 7.国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不包括()。 A.科学引文索引 B.工程索引 C.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D.科技会议录索引 8.“魏则西事件”引发人们关于百度哪种盈利方式的争议?() A.竞价排名 B.软件检索 C.网络广告 D.固定排名 9.手气不错是指检索时检索结果直接指向查询后所找到的相关性最高的网站。它是哪一个搜索引擎特有的功能() A. B.百度 C.雅虎 D.谷歌 10.检索工具中在文献来源的著录中,常常将各类文献按照一定的缩写规则进行缩写,其中“科学技术报告”一般缩写为()

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最先提出的,他认为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Bruce提出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的七个关键特征:独立学习能力;完成信息过程能力;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能力;促进信息利用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 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社会责任三方面表述,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修养、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现在基本的共识是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其中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处理创新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处理创新能力就是能够有效的、高效的获取信息,精确的、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熟练的、批判的评价信息,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素养首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是传统个体基本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它要求个体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能够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并以此做出决策。 信息素养的内涵 从信息素养基本概念和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内涵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素养是指把被动信息获取式教育观念转变为主动信息探究式教育观念的一种个人能力,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整合教育方式,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受教育者能力的发展。 (二)信息素养既是个体查找、检索、分析信息的信息认识能力,也是个体整合、利用、处理、创造信息的信息使用能力。 (三)信息认识能力体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使用能力体现为信息能力。所以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两个方面。 由此可知,大学生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构成。 大学生信息素养是在信息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性技能,属于底层技能;信息能力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高层技能。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构成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又会对信息使用与信息处理过程具有反馈作用。信息使用和信息处理依赖于信息源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在社会能够提供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个体在对信息的使用与处理过程中形成了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外在表现 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 (一)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二)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并非所有的信息我们都需要,也不是拥有越多信息对我们就越有益。大卫?申克在他的书《信息烟尘:如何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中写到:“如果信息超出人类的承受能力,它就会破坏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更容易受到侵害,使作为共同体的我们更缺乏凝聚力。这种状况使大多数人控制生活的能力一点点削弱。” 大卫.申克的话指出人类面对信息可能会进入一个两难的困境:信息贫乏会带给人们痛苦;信息盈余也会给人们带来痛苦。人们真的没有办法应对信息爆炸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之所以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显得困惑迷茫,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种新的素质――信息素养。在信息社会中,个人要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幸福,公民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要发展壮大,城市和国家要提高国际竞争能力,都需要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应该如何定义呢?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提交给全美图书馆学和信息学委员会(NCLIS)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将之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原始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设的IL主席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有关IL的权威报告对IL的定义是至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在需要时能够识别、查找、评价和有效地使用信息”。 信息素养与日常生活 信息素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可以随时了解与自身生活相关的信息,就能提高生活质量。例如,求职者想要了解哪儿有就业机会;租房人想要知道与房东的权限纠纷可以依据什么法律来保护自己;一个家庭面对较大的支出,如金融投资、购房或购买保险等问题时,想要了解有哪些选择,如何选择。这些问题依靠个人原有的知识可能无法解决。但是当你具备了良好的信息

大学生如何加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如何加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班级:09人力资源管理(1)班叶惠玲学号:0907502106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 高中新课标强调了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事实上,在大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呢? 首先,作为21世纪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为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人才而努力,那么,我们就需要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而这首要工作就是了解什么是信息素养。而后就得意识到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继而分析造成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较低的原因,从而从学校和学生自身方面分别做出措施,改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低下的现状。 1.信息素养的概述。 信息素养的概念常生育信息技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是体现现代科学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综合范畴。信息素养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可以看出,信息素养的内涵丰富。根据问过的实际情况,从一下几方面来把握其内涵: (1).信息素养不但包括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而且包括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信息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2)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它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将纳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3)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底蕴(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需要不同的人才。目前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信息已经被当做是一种资源,一种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的大环境下,传统型的人才已显落伍。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崭露头角,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使“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保华镇发箐中学李菊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改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被确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了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涵义,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形成以下认识。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而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

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的定义。什么是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简称IL)或称为信息能力、信息素质,是一种涵盖面较广的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 在国外,信息素质归属于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也可追朔到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给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在未来十年中信息素养将是国家的目标。美国图书馆学会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弄清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具有如何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你具备了这样一种信息处理能力,那么,你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普遍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信息素养的内容。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养包括:①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②信息素养;③创新思维能力;④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⑤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要素。 美国高校和研究图书馆协会CRAL特别工作组要求学生应具备信息素养的6项指标: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和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而现在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信息素质内容应包括:①工具素质,能使用印刷和电子信息资源的有关工具,如计算机、软件等;②资源素质,了解信息资源的种类、形式和查找、检索方法;③社会结构素质,掌握信息的社会地位、作用和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过程,如发表学术著作的过程(同行评议等等),信息机构与用户(服务对象)的关系;④研究素质,掌握利用信息进行有关科学的研究;⑤出版和传播信息素质,能利用文本或多媒体出版研究成果;⑥信息道德,信息创造、信息传播、信息使用、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 信息素养的核心在于终生学习。 对于一般人来说,需要信息和知识,掌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竞争社会的本领。作为科研工作者来说,需要了解从事专业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而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老化,也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达到胜任一名“知识传授工程师”的角色。而这一切,就是终生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在于终生教育,终生学习使得个人、团体和国家达到他们的目标,并为实现共享利益而利用进化的全球环境中的新兴机遇。这帮助他们及其机构迎接科技、经济和社会的挑战,推进知识更新与创新,利用知识去创造财富,造福于人类。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信息素养是伴随着终身学习而逐渐提高的,了解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能够索取到所需的信息资源,并把其有效地利用或再去创新信息资源,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信息素养也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我国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要给全体学生创造一个信息教育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学生等得如何去找到解决和决策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知道如何去学习、去更新知识并重构个人的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学会认知和创新,成为有创新意识和宽阔视野的高质量人才。二是学校必须培养学生为以后的后继学习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这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构成高校培养目标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图书馆则理应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在提供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文献的有力保障的基础上,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把其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目标为并之奋斗。 《文献检索课》就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佳途经。自《文献检索课》诞生之日,就是为

信息素养概念比较及培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信息素养概念比较及培养信息素养的概念是谁提出的社会已进入到 __络化时代,面对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人们犹如逆水行舟,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吸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就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弃儿。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必备能力,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 信息素养最初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专家和机构都对其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各个专家和机构对信息素养的具体界定会有所不同,但是其内涵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对信息素养的正确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涵盖多种信息源)有效地检索、评价和使用; 2.能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将有用信息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3.具有对信息进行主动鉴别,有区别地对待信息的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海洋。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但是人们生存于信息时代的当务之急,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经之途。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入手: 一、基本技能 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懂得读、写、算是人们能走天下的得意功夫,就象一个人懂得一门手艺,能够以此来为自己谋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使用Inter的电子邮件功能、聊天室等与外界进行交流的能力,只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而永远地留在20世纪甚至19、18世纪。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教育工作者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利用和传播的方法。 二、思考技能 这是信息素养三大能力的核心部分。过去,传统的教育重视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概念,而忽视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 【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计算机可以说是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在家中普及和应用。计算机对于人们来说,帮助人们工作,学习,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前教育已经围绕着核心素养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作为一个近些年新提出的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探究发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一、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目前学生教育正是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深入开展的。闲杂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作为一个近些年新提出的概念。它包含着“三层结构”即学科思维层、问题解决层、双基层。它可以作为一个整框架为每个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指导。它通过学科技术将人的未来发展融合在一起。学生能够通过核心素养能够具备终身的技能并且能过适应以后未来的发展,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核心素养注重个人思想品质和修养、关爱社会和国家发展等等。那什么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呢?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以计算思维从由描述计算机的运行方式逐渐演变成以“人”而开展,成为一个由学科思想展现出的关于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包含基础性、社会性、开放性。通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掌握信息技术和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小学信息技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当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甚理想,学生对其失去了学习兴趣。一方面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课充满着好奇,兴高采烈的到信息技术教室上课,但实际上却是差强人意都是抱着玩游戏的态度上课。再加上网络世界上的游戏很容易吸引到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就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根据调查表明学生在家中除了上网聊天就是玩游戏,忽略了计算机被发明出来的正确用途。所以上一节信息技术课,对于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学到的知识几乎为零,更说不上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了。就目前看来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现在需要探索的一个严峻问题。现在是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人们掌握息息技术,具有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对当代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要顺应以后社会的发展需要,就要重视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以乐趣的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当中,小学生喜欢用电脑玩游戏,却忽视了计算机本来的正确用途。这样的学习状态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养成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

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对信息素养的认识 当前的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离开了信息将寸步难行,如何获取并利用好信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个人认为,要想获取并利用好信息,一个人的信息素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信息素养必定成为网络时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 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 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 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 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二、信息素养标准 标准,概括了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

标准一: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标准二: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 标准三: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标准四: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标准五: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标准六: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标准七: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标准八: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 标准九:对学习社区和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并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探求和创建信息。 综上所述,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术(技术层面)。即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共同构成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广大中小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栋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求。 三、信息素养培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为何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为何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每天当你醒来时,都会为技术的进步及其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激动不已。”是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信息素养已经渐渐成为了每个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更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素养确切的名称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而我认为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基本能力。一种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一种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一种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它关系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为此,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深切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具有超常的思想性、时代性和社会性。我认为仅仅是在学校和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完全不够的。现代社会正向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高中学生可以在课外参加社会活动,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进行网络探究学习,以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也会随之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新课改中高中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较多,与社会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他们在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必然会发现很多问题。他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分析问题并且最终解决问题,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信息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法宝”

对于21世纪的青少年来说,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信息素养也可以促进他们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离不开它,而高中生只有通过系统、完整的信息素养培 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从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和信息的运用能力入手,在社会实践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知识创新的本领,从而实现信息向知识转化、知识向能力转化、能力向技术转化的飞跃。可以说信息素养才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法宝”。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信息素养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列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毋庸质疑,作为21世纪国家建设主要后备力量的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参与国际市场上人才竞争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因此,作为21世纪的高中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在飞速的发展,使人们拥有了更加丰富而广阔的信息资源,因特网的产生,更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地球真的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曾几何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我们美丽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在信息时代已经变为现实。我们享受着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方便和快捷,同时,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只有有信息意识的人才能够充分的利用信息,才能更好的在网络中遨游。显然,信息素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