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知识点

期中考知识点

一、默写

《观沧海》

1、借助奇特想象表现大概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写景叙事点明季节、渲染凄凉伤感氛围的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运用拟人手法,借月寄情,表达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的句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4、蕴含哲理新事物孕育在旧事物当中: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潮平岸阔,时光大好,正可干一番以事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天净沙秋思》

7、运用一系列意象写景衬托凄凉冷清的句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8、抒发游子之悲的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

9、秋月高悬,映在江中,陪伴诗人远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10、船行飞快,抒发思乡思亲之情: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11、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与故人重逢,抒发深沉悲哀与感慨: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2、化用典故: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13、墨客选用故园菊为意象,依靠惜花、思乡及对宁静渴想: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

14、运用比喻,写登城所望边城夜色,给人凄神寒骨的句子: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5、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笛声,唤醒征人绵绵不绝的乡愁: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论语》

16、谦虚讨教,到处都有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7、善于扬长避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研究和思考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光阴易逝: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

21、强调复习重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2、志向不能随意改变: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多研究、多请教、多考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个中矣。24、颜回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5、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同伙交而不乎?传不习乎?

2、字音字形:(听写并给加点字注音)

酝酿应和镶嵌着落贮蓄棱镜粗犷静谧........莅临吝啬干涩瘫痪诀别匿笑祷告荫蔽.......脑髓云霄倜傥淋漓鉴赏感慨争执企盼.......尴尬难堪枉然贪婪诅咒恭敬和蔼拼凑.......绽开众目睽睽煞有介事饥肠辘辘截然不同花团锦簇.....混为一谈人声鼎沸

..

3、白话词语注解

1、内集

2、后代

3、文义

4、俄而

5、雪骤

6、差可拟

...7、未若8、因风9、期行

..10、舍去11、去后乃至12、尊君在不

..13、下车引之14、入门不顾

..

14、学而时习之16、不亦说乎17、愠

..

18、吾日三省吾身

...

19、为人谋20、忠21、

22、传不习乎23、十有五24、逾矩

..

25、温故而知新26、罔27、殆

28、人不堪其忧29、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0、饭疏食31、于我如浮云

..

32、必有我师焉

33、逝者如此夫34、三军可夺帅也35、笃志..

36、切问

四、文学常识

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的复习提纲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的复习提纲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的复习提纲 一、古诗文 (一)诗:每周一诗第1—8首、第三单元所有诗歌,《小石潭记》要求:以理解为基础,背诵滚瓜烂熟,默写毫不犹豫、准确无误。 (注:题型为默写填空。) (二)诗歌理解:第三单元《杜甫诗三首》、《卖炭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 (注:题型为填空题与选择题。) (二)课内文言文: 《小石潭记》、《白洋潮》 要求:1.熟读课文。 2.熟记以下内容:文学常识(注释1)、加点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基本内容、写作手法、主旨。(参考资料:课堂笔记、《文言诗文点击》、《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课堂测验本、过关测验卷、语文公共博客复习指南等。) (三)课外文言文 要求:1.认真独立完成复习阶段布置的练习《文言文读本》等。 2.认真听讲评并记录、积累古汉语词汇和句式,初步掌握阅读方法。 3.可对课内外多次出现的文言词汇进行整理。 4.课内文言文是基础,牢固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掌握句译基本方法,才能迁移运用至课外。 二、现代文 (一)课内现代文三篇:《表哥驾到》、《滹沱河和我》、《壶口瀑布》 要求:1.词语默写、注音准确无误,熟记关键词语解释。 2.复习笔记,熟悉课文基本内容和主旨,理解标题含义,复习抓住段落中心句和课文中心句把握内容的阅读方法,能概括主要内容。

3.理解经典词句的表达作用,能完整表述。 4.熟读课文,熟悉精妙用词,能根据课文填空。 5.参考资料:课堂笔记、《现代文品读》、课堂测验本、单元测验卷、复习资料等。 (二)课外现代文(考记叙文) 要求:1.认真独立完成复习阶段布置的练习(包括当堂练习及回家作业),认真听讲评并记笔记。 2.回顾本学期记叙文类课文笔记、测验卷及练习中的课外现代文阅读的讲评笔记,熟悉记叙文阅读规律及基本题型答题思路。 三、作文 要求:1.复习作文讲评笔记,结合自己的作文和范文及老师评语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作些准备(如开头结尾不好的可专门阅读佳作,揣摩方法;描写不好的可重点读读别人的描写部分;议论啰嗦,不到位的可读读佳作中画龙点睛的议论,摘录一些精辟、优美的语句等)。 2.认真修改一篇作文(必要时根据老师意见反复修改至满意),在实践中领悟作文方法。 3.阅读《中考优秀范文选》,准备写作材料,思考立意。可根据参考作文题列出写作提纲。 注:此次作文继续考查记叙文写作能力。请家长朋友们提醒自己的孩子,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求首先是不要使用涂改液,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得随意乱涂乱改。写作方面,要求叙事清楚,有恰当生动的描写,材料真实充实,立意明确健康,表达真情实感,条理清楚,分段合理。忌胡编乱造、移花接木、抄袭优秀作文。 复习阶段可做这几件工作: 1.整理随笔和大作文,选出自己喜欢或觉得较有价值的材料进一步思考立意,并看看能否作材料的增删,使之更充实,更集中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1-2篇重点修改,体会作文之道。修改前可以翻翻老师的作文讲评,翻翻所发的优秀作文,找出自己的努力方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全面复习提纲!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全面复习提纲!《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一、词语匿名(nìmín g)林阴(lín yīn)敷衍(fūyǎn)膝盖(xīgài)并蒂(bìn g dì)浓阴(nón g yīn)莲蓬(l ián pén g)菡萏(hàn dàn)敬斜(qīx ié)慈怜(cíl ián)荫蔽(yīn bì)荫庇(yìn bì)覆盖(fùgài)祷告(dǎo g ào)姊妹(zǐmèi)木梗(mùgěn g)沐浴(mùyù)遮蔽(z hēbì)徘徊(p ái h uái)嗅觉(x iùj ué)揣摩(c h uǎi mó) 二、多音字荷:荷叶(hé);负荷(hè)闷:闷热(mēn rè);闷闷不乐(m èn mèn búlè);烦闷(fán mèn)会:会计(k uài jì);会议(h uìyì)卷:试卷(s h i j u a n);卷入(j u a n r u)便:便宜(p ián yí);方便(fān g b i àn);大腹便便(dàfùp ián p ián) 三、《散文诗两首》生字词匿笑、并蒂、桔(j ié)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敬斜、菡萏、慈怜 四、《散文诗两首》词语解释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②沐浴:洗澡。③匿笑:偷偷地笑。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⑤慈怜:慈爱怜惜。⑥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待放。⑦鼓斜:倾斜、歪斜。

五、文学常识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六、作者简介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冰心,原名谢婉莹。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她的创作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七、《金色花》描写了三次嬉戏:①让母亲嗅到花香;②投影到母亲读的书页上;③跳到母亲面前变成孩子。 八、《金色花》中心思想《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进行想象,描绘了儿童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了儿童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清单(人教部编版 第一、二单元)

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清单第二单元一、字音、字形 二、词语解释 三、文学常识 四、课内阅读 (一)叙述的顺序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顺序的 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 (2)倒叙。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

然时序”进行叙述。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例如《背影》、《父子情》就运用了倒叙。 (3)插叙。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如《羚羊木雕》。 (4)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不是死板的方法,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灵活运用。 (二)课堂练习:请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叙述顺序: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2)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3)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借物喻人相似,都是借别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赏析语句 ⑴通过看菊花,母亲意在给儿子的到底是什么?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深刻领悟。 答: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菊花,盛开的菊花淡雅、高洁、热烈、深沉、泼泼洒洒、烂漫,鲜花是生命的象征,母亲希望盛开的鲜花能激起儿子对生命的热情和对生活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好好儿活下去。 ⑵“金色花”有什么作用? 答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非常美好和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相似。本文借金色花来表现神圣的母爱。那金黄的色彩,正映衬着母爱的光辉。 (3)体会“荷叶”和“母亲”之间的相似之处。 答:托物言志,荷叶为风雨中的红莲遮风挡雨;母亲是心中有雨点的“我”的荫蔽。 规律总结:××采用了……手法,借用物……特点,表现了人物……特点(或精神)/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三)标题作用 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 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场景)。 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赏析:1.说说你对标题“秋天的怀念”的理解。 表层意义:①点明往事发生的时节。母亲是在一个秋天本要推我看花时去世,我又是在秋天去看花怀念母亲。②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深层意义:③“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与思想的成熟,“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过残酷命运的打击,终于走出暴躁绝望,在母亲去世后,在菊花绽放的秋天,才真正体会了母亲的坚忍与期望,悟出了生命应有的顽强洒脱的姿态。④标题简明而又意蕴悠长,“怀念”直接指向母亲,“秋天”则蕴含着“生命”的意味。 2.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 以《散步》为题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 可以基于对文章所叙事件和细节的不同关注点,拟出《一家人》《三代》《儿子和母亲》《初春的田野》等题目,也可以基于对主旨的不同理解(“和谐”“孝道”“责任”“生命”“选择”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把语文学好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大全》,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初一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 1.《散步》作者莫怀戚。文章主旨:《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3.《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作者张之路。文章主旨: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4.《散文诗两首》 ①《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文章主旨: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并无奇特之处。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国王和王后》,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②《荷叶母亲》、作者冰心。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资料大全【篇一】初一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 4.《散文诗两首》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 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 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了解自然。 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 的记忆,根据一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 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14.《古代诗歌四首》 17.《短文两篇》 【篇二】初一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文学常识 1.《散步》—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 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 隙碎笔》。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3.《在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 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 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荷叶母亲》—冰心,原 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两个家庭》等。本文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原题作 《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 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是由他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6.《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 7.《春》—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自华,号秋实, 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著有诗集《雪朝》(与 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 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本文选自《朱自清选集》。 8.《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9.古代诗歌四首 (1)《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蒿里行》等。本诗选自《乐府诗集》。

七年级期中语文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期中语文必考知识点作为七年级学生,期中考试即将到来,想要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你需要掌握哪些必考知识点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你详细介绍七年级期中语文必考知识点。 一、汉字拼音 在语文考试中,拼音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包括拼音的基本符号、声母、韵母、有无声调的认读,以及如何拼写汉字等内容。孩子们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做好精度、音韵、拼写的训练,以便在语文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 二、词语搭配 一个合适的词语搭配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准确、简洁,也可以更好地传达出文章的含义和目的。因此在七年级语文考试中,词语搭配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孩子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掌握词语的正确搭配,以便在语文考试中更加流畅、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三、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在语文考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需要不断训练的技能。要想顺利通过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孩子们需要熟练掌握阅读策略,比如浏览、扫读、略读等方法,并能够通过阅读对相关内容进行理解与表达。 四、作文写作 作文写作是七年级语文考试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需要不断训练的技能。要想取得好成绩,孩子们需要熟悉并掌握作文写作的要素,比如开头、结尾的写法,对开放性话题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的考核,以及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等。 五、古诗词默写 在七年级语文考试中,默写古诗词也是一个常见的考试题型,需要考生们掌握古诗词的词汇和写法,以便在考试中准确表述古

诗词的内容和意义。孩子们需要熟悉并掌握古诗词的文字、意思以及韵律等方面,并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默写能力。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七年级期中语文必考知识点的五个方面。希望孩子们在考试前切实掌握以上知识点,并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考试能力,最终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七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1、散步 信服xìnfú相信(并)佩服。敬佩。 嫩芽nènyá嫩绿的枝芽,形容刚出生而柔弱的生命。霎时shàshí霎,短时间;一会儿。霎时,极短的时间。 拆散chāisàn分开 委屈wěiqū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水波粼粼shuǐbōlínlín形容水面明净。 视野开阔了不少,真是各得其所。 2、秋天的回念 瘫痪tānhuàn: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 暴怒bàonù:大怒;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沉寂chénjì:非常寂静;杳无音讯。 捶打chuídǎ:用拳头或锤子敲打。 憔悴qiáocuì:黄瘦;瘦损。形容人脸色不好。央求yāngqiú:恳求,乞求 神色shénsè:神情面色 敏感mǐngǎn: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诀别juébié:分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 别 烂漫lànmàn:色彩鲜丽;坦荡,无做作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啰嗦 淡雅dànyǎ:(颜色花样)素净雅致;(花草等的香气)清淡 深沉shēnchén:指声音低沉;形容程度深;沉稳,不外露。

喜出望外xǐchū’wàngwài: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翻来覆去 fānláifùqù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 一、常识 1.《散步》:作者莫怀戚。 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3.《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4.《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家奖获得者。 5.《荷叶.母亲》:作者冰心。 6.《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著。 7.魏巍,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谁是最可爱的人》。 8.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十九个月时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9.丘吉尔,英国政治家,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0.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1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北京市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3.《观沧海》选自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4.《次北固山下》作者唐朝诗人王湾。 15.《钱塘湖春行》作者唐朝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知识点

一、识记知识点: 1.字的构成和拼音:声母、韵母、声调; 2.汉字的构造和形状; 3.八种基本笔画的顺序和书写方法; 4.基本笔画合并形成的结构规律; 5.生字词的认读; 6.常用词组、习惯用语、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7.诗歌、童谣、儿歌歌词的意思、表达; 8.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 9.识别字音、字形、词义的基本技巧; 10.填写拼音、字形、成语、词组的技巧; 11.书写字形基本规范。 二、理解积累类: 1.修辞方法: a.比喻:把一个事物或概念直接比拟到另一事物并进行说明、描绘; b.拟人:给非人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以人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来描写; c.夸张:对实际事物的一些特点或行为进行强调,加大其表现程度; d.排比:通过列举多个相同或类似的事物并逐一说明; e.设问:把提问的句子放在篇章中,用以引导读者思考;

f.反问:用反着的句子表达出来,以增强语气的疑问、肯定、否定等色彩。 2.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分析:通过寓言故事的方式进行道德、哲理的教育和启发; 3.修辞手法:递进、对比、并列、转折、扩展、省略; 4.先导导语:通过导语,把上文与下文衔接起来,以启发读者思考和引入主题; 5.主题句:文章的中心思想,含有主题观点和核心论述的句子; 6.写景手法:通过描写人物、场景、事物等手法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三、阅读理解类: 1.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2.根据文章主题,选择合适的标题;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4.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段落; 5.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6.推理判断,对文中观点进行推理和判断; 7.阅读材料,总结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8.为短文选择段落标题等。 四、写作技能类: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清单

一、字音、字形 《春》朗润涨起来捉迷藏轻悄悄散步酝酿窠巢宛转应和薄烟黄晕烘托蓑衣斗笠抖擞胳膊 《济南的冬天》济南单单出奇暖和着落发髻 镶嵌露水宽敞水藻贮蓄澄清 《雨的四季》花苞萌发彩棱镜粗犷睫毛掩饰迫不及待铃铛晒干高邈悠远莅临吝啬淅沥沥咄咄逼人干燥 《古代诗歌四首》谯县碣石澹澹竦峙萧瑟 子规啼夜郎归雁枯藤天涯 二、词语解释 《春》酝酿: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朗润: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卖弄:有意显 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抖擞:振作(精神)。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济南的冬天》秀气: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响晴:晴朗无云。温晴:温暖晴朗。设若:假若。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澄清:(水)很清亮。蓝汪汪:形容很蓝很蓝的颜色。

《雨的四季》吝啬: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莅,到。高邈: 高而远。邈,遥远。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掩饰:遮盖修饰使人看不出真相。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三、文学常识 课文作 者 简介 《春》朱 自 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他是五四以来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济南的冬天》老 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现代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茶馆》等。 《雨的四季》刘 湛 秋 刘湛秋(1935-2014),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著有诗集《无题抒情诗》《生命的快乐》等。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观沧海》曹 操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他的诗歌往往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代表作有诗歌《龟虽寿》《观沧海》《蒿里行》《短歌行》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兵法接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送友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 《次北固山下》王 湾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诗歌《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初一语文期中知识点

初一语文期中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 1.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一 《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观沧海》

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 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 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 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 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 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必须掌握的内容: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 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 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 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 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古名句。 杞人忧天《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 行止,奈何忧其坏?”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知识点Tomorrow Will Be Better, February 3, 2021

期中考知识点 一、默写 观沧海 1、借助奇特想象表现大概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写景叙事点明季节、渲染凄凉伤感氛围的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运用拟人手法;借月寄情;表达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的句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4、蕴含哲理新事物孕育在旧事物当中: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潮平岸阔;时光大好;正可干一番以事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天净沙秋思 7、运用一系列意象写景衬托凄凉冷清的句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8、抒发游子之悲的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 9、秋月高悬;映在江中;陪伴诗人远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0、船行飞快;抒发思乡思亲之情: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11、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与故人重逢;抒发深沉悲哀与感慨: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2、化用典故: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13、诗人选用故园菊为意象;寄托惜花、思乡及对和平渴望: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 14、运用比喻;写登城所望边城夜色;给人凄神寒骨的句子: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5、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笛声;唤醒征人绵绵不绝的乡愁: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论语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观沧海》魏武帝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庙号太祖。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①《观沧海》魏武帝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庙号太祖。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品:《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这首诗通过抓住环境和季节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描绘了钱塘湖的早春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④《西江月》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自号“稼轩居士”。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代表作有《稼轩长短句》。 这首词通过描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了作者的闲适心情。词的上片写景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初一语文期中必考知识点

初一语文期中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名著知识点整理 一、《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1、作者:鲁迅 2、书名含义: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文章。 3、体裁:散文 4、内容简介:这本回忆性的散文集收集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都是回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文字中透视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5、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文章。 二、《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1、作者:吴承恩(明)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3、精彩情节点击: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4、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5、孙悟空形象: 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化成。 ③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 ④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 6、猪八戒形象: 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

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7、艺术特色: 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8、资料链接:《西游记》的影视剧版本较多,其中以杨洁导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最为成功。蒋大为演唱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风靡全国。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形象深深地扎根于观众心中。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例:《海燕》以海燕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内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内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内容 期中考试有利于学生比较正式地检验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的复习内容,一起来学习吧!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内容】 一、字词 二、常识 1.《散步》:作者莫怀戚。 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3.《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4.《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家奖获得者。

5.《荷叶.母亲》:作者冰心。 6.《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著。 7.魏巍,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代表作有《谁是最可爱的人》。 8.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在十九个月时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9.丘吉尔,英国政治家,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0.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1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北京x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3.《观沧海》选自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14.《次北固山下》作者唐朝诗人王湾。 15.《钱塘湖春行》作者唐朝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16.《天净沙·秋思》作者元朝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三、背默 1.《论语》十二章 ①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②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总结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文学常识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词语解释: 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骤:急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何:什么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拟: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12、因:凭借 13、儿女古义: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义:专指子女(儿子、女儿) 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重点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公大笑乐。 译: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重要问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答: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4、谢太傅为什么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答: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5、“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答: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比喻)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 7、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答: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8、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