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05讲收敛数列性质 四则运算

第05讲收敛数列性质 四则运算

收敛数列的性质

§2 收敛数列的性质 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掌握收敛数列的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保不等式性,并会利用这些性质证明相关命题. 2.掌握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迫敛性定理,会利用其求数列极限. 3.掌握数列极限迫敛性定理 、数列与其子列的收敛关系,会利用其讨论数列的收敛性. 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收敛数列的性质. 难点: 收敛数列的性质的证明及其应用. Ⅲ. 讲授内容 收敛数列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 定理2.2(唯一性) 若数列}{n a 收敛,则它只有一个极限. 证 设a 是}{n a 的一个极限.我们证明:对任何数b a b ,≠不是}{n a 的极限.事实上,若取||2 1 0a b -= ε,则按定义'1,在U(a );0ε之外至多只有}{n a 中有限个项,从而在U(0;εb )内至多只有{}n a 中有限个项;所以b 不是}{n a 的极限.这就证明了收敛数列只能有一个极限. 一个收敛数列一般含有无穷多个数,而它的极限只是一个数.我们单凭这一个数就能精确地估计出几乎全体项的大小.以下收敛数列的一些性质,大都基于这一事实. 定理2.3(有界性) 若数列}{n a 收敛,则}{n a 为有界数列,即存在正数M ,使得对一切正整数有 .||M a n ≤ 证 设a a n n =∞ →lim 取1=ε,存在正数N ,对一切n >N 有 1||<-a a n 即 .11+<<-a a a n 记 |},1||,1||,||,||,max{|21+-=a a a a a M N 则对一切正整数n 都有n a ≤M . 注 有界性只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例如数列(){} n 1-有界,但它并 不收敛. 定理2.4 (保号性) 若0lim >=∞ →a a n n (或<0),则对任何),0(a a ∈' (或a ' ))0,(a ∈,

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设limAn=A,limBn=B,则有 法则1:lim(A n+B n)=A+B 法则2:lim(An-Bn)=A-B 法则3:lim(An ? Bn)=AB 法则4:lim(An/Bn)=A/B. 法则5:lim(An的k次方)=A的k次方(k是正整数) (n T+R的符号就先省略了,反正都知道怎么回事.) 首先必须知道极限的定义: 如果数列{Xn}和常数A有以下关系:对于?£> 0(不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N,使得对于满足n > N的一切Xn,不等式|Xn-A| v &都成立, 则称常数A是数列{Xn}的极限,记作limXn=A. 根据这个定义,首先容易证明:引理1: limC=C.(即常数列的极限等于其本身) 法则1的证明: ?/ limAn=A,二对任意正数 &存在正整数N?,使n > N?时恒有|An-A| v&①(极限定义)同理对同一正数&存在正整数N?,使n>N?时恒有|Bn-B| v 设N=max{N ?,N?},由上可知当n > N时①②两式全都成立. 此时|(An+Bn)-(A+B)|=|An-A)+(Bn-B)| < |An-A|+|Bn-B| v & + & =2 &. 由于&是任意正数,所以2&也是任意正数. 即:对任意正数2 &存在正整数N,使n > N时恒有|(An+Bn)-(A+B)| v 2 &. 由极限定义可知,lim(An+Bn)=A+B. 即:对任意正数C&存在正整数N,使n > N时恒有|C ? An-CA|v C&. 由极限定义可知,lim(C ? An)=C?A若C=0的话更好证) 法则2的证明: lim(A n-B n) =limA n+lim(-B n)(法则1) =limAn+(-1)limBn (引理2) =A-B. 为了证明法则3,再证明1个引理. 引理3:若limAn=0,limBn=0,则lim(An ? Bn)=0. 证明:?/ limAn=0,二对任意正数 &存在正整数N?,使n>N?时恒有|An-0| v &③(极限定义)同理对同一

数学基础训练45 数列的极限及四则运算

数学基础训练45 数列的极限及四则运算 ●训练指要 数列极限的定义与运算法则,若|a |<1,则∞→n lim a n =0. 一、选择题 1.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三项分别为a , 31,21++a a ,其中a ∈R ,则∞→n lim (a 1+a 2+…+a n )等于 A.9 B.6 C.2 9 D.3 2.在数列{a n }中,有∞→n lim [(2n -1)a n ]=1,∞→n lim a n 存在,则∞ →n lim (na n )的值为 A.0 B.21 C.1 D.-1 3.已知{a n }是等比数列,如果a 1+a 2=12,a 2+a 3=-6,S n =a 1+a 2+…+a n ,那么∞ →n lim S n 的值等于 A.8 B.16 C.32 D.48 二、填空题 4.设无穷等比数列{a n }的a 1=2,S =3,则公比q =_________. 5.已知∞ →n lim (2n -342+-kn n )=1,则k 的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6.求下列数列的极限: (1))21(lim 32 3232n n n n n +++∞→Λ; (2)302050)3()1(1lim --+∞→n n n n 7.求下列数列的极限. (1))1(lim n n n n -+∞→; (2)n n n n n b a b a -+++∞→1 1lim (|a |≠|b |). 8.正数数列{a n }中,a 1=2,lg a n =lg a n -1+lg t (t 为常数,且t >0).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求11lim n -+∞→n n a a . 数学基础训练45答案 一、1.A 2.B 3.B

高等数学第2章第2节收敛数列的性质

§2 收敛数列的性质 引 言 上节引进“数列极限”的定义,并通过例题说明了验证lim n n a a →∞ =的方法,这是极限较基本的内容,要 求掌握.为了学习极限的技巧及其应用极限来解决问题.还需要对数列的性质作进一步讨论. 一、收敛数列的性质 1 极限唯一性 定理2.2 若数列{}n a 收敛,则它只有一个极限. 2 有界性 定理2.3 若数列{}n a 收敛,则{}n a 为有界数列. 注:有界性只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重要条件.例如数列{} (1)n -有界,但它不收敛. 3 保号性 定理2.4 若lim 0n n a a →∞ =>(或0a <),则对任何(0,)a a '∈(或(,0)a a '∈),存在正数N,使得 当n N >时有n a a '>(或n a a '<). 注 在应用保号性时,经常取2 ' a a =. 4 保不等式性 定理 2.5设数列{}n a 与{}n b 均收敛,若存在正数0N ,使得当0n N >时有n n a b ≤,则 l i m l i m n n n n a b →∞ →∞ ≤. 思考:如果把条件“n n a b ≤”换成“n n a b <”,那么能否把结论换成lim lim n n n n a b →∞ →∞ <? 保不等式性的一个应用: 例1 设0(1,2,3,)n a n ≥= ,证明:若lim n n a a →∞ =,则n = 思考:极限运算与一般函数运算可交换次序吗? 5 迫敛性 定理 2.6设收敛数列{}n a 、{}n b 都以a 为极限,数列{}n c 满足:存在正数0N ,当0n N >时有 n n n a c b ≤≤,则数列{}n c 收敛,且lim n n c a →∞ =. 注:迫敛性不仅给出了判定数列收敛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提供了一个求数列极限的工具. 下面是其应用一例: 例2 求数列 的极限. 6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课本数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利用这些法则求简单的数列的极限。 二.教学重点:运用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求极限 教学难点:无限个数列极限的运算 教学过程: 1. 引入: 今天的主角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提出了三次方程的几何解法,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螺线,他曾求出许多图形的面积和体积,极限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几何图形面积体积的问题,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次数学家,研究重现一下他这一贡献的过程。我们来看这个例子,要计算由抛物线2y x =、x 轴以及直线x=1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S ,这是一个曲边三角形,不能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阿基米德是如何计算的呢首先把区间[0,1]分为两部分,那么作出的这一个矩形的面积必然小于曲边三角形面积,之后我们再尝试继续一分为二,那么作出这三个矩形,其面积比我们刚才计算的要大,但仍小于曲边三角形的面积,继续采取这种方法,增大区间段,不妨设把区间[0,1]分成n 个小区间,即用x 轴上的分点0,1231,,,.....,,n n n n n n - 分隔;那么在每个小区间上作一个小矩形,使矩形的左上端点在抛物线上,这些矩形的高对应就是 222212310,(),(),(),.....,()n n n n n -,我们来考虑这些矩形面积的总和: 2222222332 1112111123...(1)(1)(21)(1)(21)0()()....()66n n n n n n n n S n n n n n n n n n n -++++-----=?+?+?+?===我们不妨考察n S 与S 之间有何关系,我们尝试使n 越来越大,也就使分的每段区间越来越小,那么矩形可以要多窄有多窄,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n S 近似看作S 了呢,n 无限增大,矩形面积的和就可以无限逼近曲边三角形的面积~这就是一种极限的思想,当n 无限增大时,矩形面积的总和n S 可以近似等于曲边三角形的面积,它们之间的差极其小。那么这个极限我们上节课已经学过了,结果是多少哇(1/3)非常好,这是大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积分的思想,我们看到了极限的重要性,那么大家更要认真学习,积极理解。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上节课介绍的常见的三种数列极限。(提问)不错,功课做的很足~我们上节课呢,介绍的f(n)/g(n)模型是常考点,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复杂的数列,他们的极限比较复杂,那么应该如何求呢我们学过实数的四则运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性质: 揭示主题: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性质。 2. 概念详细讲解:

数学分析 数列极限

第二章 数列极限 §1 数列极限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同学们理解数列极限存在的定义,数列发散的定义,某一实数不是数列极限的定义;掌握用数列极限定义证明数列收敛发散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数列极限存在和数列发散定义的理解;切实掌握数列收敛发散的定义,利用数列收敛或发散的定义证明数列的收敛或发散性。 教学内容: 一、课题引入 1°预备知识:数列的定义、记法、通项、项数等有关概念。 2°实例:战国时代哲学家庄周著《庄子·天下篇》引用一句话“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古不竭。”将其“数学化”即得,每天截后剩余部分长度为(单位尺) 21,221,32 1,……,n 21 ,…… 或简记作数列:? ?????n 21 分析:1°、? ?? ???n 21随n 增大而减小,且无限接近于常数0; 2 二、数列极限定义 1°将上述实例一般化可得: 对数列{}n a ,若存在某常数a ,当n 无限增大时,n 能无限接近常数a 该数为收敛数列,a 为它的极限。 例如:? ?? ???n 1, a=0; ??? ? ??-+n n )1(3, a=3; {}2 n , a 不存在,数列不收敛;

{}n )1(-, a 不存在,数列不收敛; 2°将“n 无限增大时”,数学“符号化”为:“存在N ,当n >N 时” 将“a n 无限接近a ”例如对??? ? ??-+n n )1(()3以3为极限,对ε =10 1 3)1(3--+ =-n a a n n =10 11 n 只需取N=10,即可 3°“抽象化”得“数列极限”的定义 定义:设{}n a 是一个数列,a 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若对任给的正数ε,总存在 某一自然数N ,使得当n >N 时,都有 a a n -<ε 则称数列{}n a 收敛于a ,a 为它的极限。记作 a a n n =∞ →lim {(或a n →a,(n →∞)) 说明 (1)若数列{}n a 没有极限,则称该数列为发散数列。 (2)数列极限定义的“符号化”记法:a a n n =∞ →lim ? ε ?>0,?N ,当n (3)上述定义中ε的双重性:ε>0是任意..的,由“任意性”可知,不等式a a n -<ε,可用a n -替 “<”号也可用“≤”号来代替(为什么?)(4)上述定义中N 的双重性:N 是仅依赖..于ε的自然数,有时记作N=N (ε)(这并非说明N 是ε的函数,是即:N 是对应确定....的!但N 又不是唯一.... 的,只要存在一个N ,就会存在无穷多

数列求和及极限

数列求和及极限 【知识及方法归纳】 1、 数列求和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1)公式法;(2)通项转移法;(3)倒序相加法; (4)裂项相消法;(5)错项消法;(6)猜想、证明(数学归纳法)。 2、 能运用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数列的极限;求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学法指导】 1、 在公式法求和中,除等差、等比的求和公式外,还应掌握自然数方幂数列的求和公式,如:+++…+= 6 ) 12)(1(++n n n ;2、对于形式比较复杂而又不能直接用公式求和的数列,可通 过对数列通项结构特点的分析研究,将2其分解为若干个易求和的新数列的和、差;3、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当它与原数列相加时,若有公因式可提,并且剩余的项易求和,这样的数列常用倒序相加,如课本中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就是用这种办法得到;4、利用裂项变换改写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消去中间项达到求和的目的;5、若通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相乘而得的数列,其求和的方法类似于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方法,通过乘于等比数列的公比,在错位相减,转化为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6、通过对、、…进行归纳,分析,寻求规律,猜想出,然后再用数学归纳法给予证明。 【典型例题】 例1 求和:+++…+2)12(-n 【分析】这是一个通项为2)12(-n 的数列求前 n 项和,对通项公式展开可得:=1442++n n , 所以对原数列求和分解为3个新数列求和,可用方法2求和。 【简解】+++…+2)12(-n =(114142+?-?)+(124242+?-?)+…+(1442+-n n )=4(+++… +)–4·(1+2+3+…+n )+n =4。 3) 12)(12(2)1(46)12)(1(+-= ++?-++n n n n n n n n n 。 例2 求和:12510257541+++…+1 523-- n n 【分析】这是一个通项为1 5 23--n n 的数列求前n 项和,观察通项,不难发现它是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积,可用方法5求和。 【简解】设=12510257541+++…+1523-- n n ,则n S 51=25451++…+n n n n 5235531-+--,所以n S )511(-=1+2 5353++…+ n n n 523531 ---=1++++251511(53 (2) 51 -+n ) –n n 523-=1+5 1 1)51(1531 --?-n –n n 523-=n n 5471247?+-,所以=151********-?+-n n 。

数列的极限及运算法则

学习要求: 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正确认识极限思想和方法是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2.理解和掌握三个常用极限及其使用条件.能运用化归转化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列极限问题的能力. 3.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求简单的数列的极限 4. 掌握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公式. 学习材料: 一、基本知识 1.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n a 的项n a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a (即n a a -无限趋近于0),那么就说数列}{n a 以a 为极限,或者说a 是数列}{n a 的极限.记作lim n n a a →∞ =,读作“当n 趋向 于无穷大时,n a 的极限等于a ” “n →∞”表示“n 趋向于无穷大”,即n 无限增大的意思lim n n a a →∞ =有时也记作:当n →∞时,n a →a . 理解:数列的极限的直观描述方式的定义,只是对数列变化趋势的定性说明,而不是定量化的定义.“随着项数n 的无限增大,数列的项n a 无限地趋近于某个常数a ”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列的项 n a 趋近于a 是在无限过程中进行的,即随着n 的增大n a 越来越接近于a ;另一方面,n a 不是一般地趋近 于a ,而是“无限”地趋近于a ,即n a a -随n 的增大而无限地趋近于0. 2.几个重要极限: (1)01 lim =∞→n n (2)C C n =∞ →lim (C 是常数) (3)lim 0n n a →∞ = (a 为常数1a <),当1a =时,lim 1n n a →∞ =;当1a =-或1a >时,lim n n a →∞ 不存在。 3.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与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类似, 如果,lim ,lim B b A a n n n n ==∞ →∞ →那么 B A b a n n n +=+∞ →)(lim B A b a n n n -=-∞ →)(lim B A b a n n n .).(lim =∞ → )0(lim ≠=∞→B B A b a n n n 特别:若C 为常数,则lim()lim n n n n C a c a CA →∞ →∞ ==g g 推广:上面法则可以推广到有限..多个数列的情况如,若{}n a ,{}n b ,{}n c 有极限,则 n n n n n n n n n n c b a c b a ∞ →∞ →∞ →∞ →++=++lim lim lim )(lim 二、基本题目 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有极限,若有,写出极限;若没有,说明理由

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 的证明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271995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证明 设limAn=A,limBn=B,则有 法则1:lim(An+Bn)=A+B 法则2:lim(An-Bn)=A-B 法则3:lim(An·Bn)=AB 法则4:lim(An/Bn)=A/B. 法则5:lim(An的k次方)=A的k次方(k是正整数) (n→+∞的符号就先省略了,反正都知道怎么回事.) 首先必须知道极限的定义: 如果数列{Xn}和常数A有以下关系:对于ε>0(不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N,使 得对于满足n>N的一切Xn,不等式|Xn-A|<ε都成立, 则称常数A是数列{Xn}的极限,记作limXn=A. 根据这个定义,首先容易证明: 引理1: limC=C. (即常数列的极限等于其本身) 法则1的证明: ∵limAn=A, ∴对任意正数ε,存在正整数N?,使n>N?时恒有|An-A|<ε.①(极限定义) 同理对同一正数ε,存在正整数N?,使n>N?时恒有|Bn-B|<ε.② 设N=max{N?,N?},由上可知当n>N时①②两式全都成立. 此时|(An+Bn)-(A+B)|=|An-A)+(Bn-B)|≤|An-A|+|Bn-B|<ε+ε=2ε. 由于ε是任意正数,所以2ε也是任意正数. 即:对任意正数2ε,存在正整数N,使n>N时恒有|(An+Bn)-(A+B)|<2ε. 由极限定义可知,lim(An+Bn)=A+B. 为了证明法则2,先证明1个引理. 引理2:若limAn=A,则lim(C·An)=C·A.(C是常数) 证明:∵limAn=A, ∴对任意正数ε,存在正整数N,使n>N时恒有|An-A|<ε.①(极限定义) ①式两端同乘|C|,得: |C·An-CA|<Cε. 由于ε是任意正数,所以Cε也是任意正数. 即:对任意正数Cε,存在正整数N,使n>N时恒有|C·An-CA|<Cε. 由极限定义可知,lim(C·An)=C·A. (若C=0的话更好证) 法则2的证明: lim(An-Bn) =limAn+lim(-Bn) (法则1) =limAn+(-1)limBn (引理2) =A-B. 为了证明法则3,再证明1个引理.

收敛数列的性质

§ 2.2 收敛数列的性质 教学内容:第二章数列极限一一§ 2.2 收敛数列的性质 教学目标:熟悉收敛数列的性质;掌握求数列极限的常用方法?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并能证明数列性质、极限的唯一性、局部有界性、保号性、保不等式性; (2)掌握并会证明收敛数列的四则运算定理、迫敛性定理,并会用这些定理求某些收 敛数列的极限. 教学重点:迫敛性定理及四则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 上节引进“数列极限”的定义,并通过例题说明了验证lima, a的方法,这是极限较基本n 的内容,要求掌握?为了学习极限的技巧及其应用极限来解决问题?还需要对数列的性质作进一步讨论. 一、收敛数列的性质 性质1 (极限唯一性)若数列{an}收敛,则它的极限唯一? 证法一假设3与b都是数列{a n}的极限,则由极限定义,对0 ,N I,N2¥,当 N I 时,有an a 取N ma* N i, N2),则当n N时有 | a b| | (a n b) (a. a) | | a. a| | a. b| 2 由的任意性,上式仅当a b时才成立? 证法二(反证)假设{a n}极限不唯一,即至少有两个不相等的极限值,设为a,b

ba lim a n a lim a n b b 0 n 11n 11且a b故不妨设a取 2 a n a a b 由定义, N1¥,当n N1时有a n a 2 . b a b 又N2¥,当n N2时有a n b a n2, a b a ______ a 因此,当n ma)(N I,N2) 时有n 2 n矛盾,因此极限值必唯 性质2(有界性)如果数列{an}收敛,则{an}必为有界数列.即M0,使对n有|an| M 证明设回办a取1,N 0使得当n N时有an a 1 即|a n | |a| |a n a| 1 I a n | | a | 1 . 令M max(1 | a |,| & |,|a2 |,」a” |) 则有对n l a n l M即数列{a n}有界. 注:①有界性只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如{( Di. ②在证明时必须分清何时用取定,何时用任给.上面定理3.2证明中必须用取定 , 不能用任给,否则N随在变,找到的M也随在变,界M的意义就不明确了? 「十,亠…、lim a n a lim a n b 性质3 (保序性)设n,n, (1)若a b,则存在N使得当n N时有an bn; (2)若存在N,当n N时有an bn,则a b (不等式性质). 证明(1)取

高三数学试题数列的极限

数列的极限 1.数列极限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a n }的项a n 无限地趋近于某个常数a (即|a n -a |无限地接近于0),那么就说数列{a n }以a 为极限. 注:a 不一定是{a n }中的项. 2.几个常用的极限:①∞ →n lim C =C (C 为常数);②∞ →n lim n 1 =0;③∞→n lim q n =0 (|q |<1). 3.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设数列{a n }、{b n }, 当∞ →n lim a n =a , ∞ →n lim b n =b 时,∞ →n lim (a n ±b n )=a ±b ; ∞ →n lim (a n ·b n )=a ·b ; ∞ →n lim n n b a =b a ( b ≠0). ●点击双基 1.下列极限正确的个数是 ①∞ →n lim α n 1=0(α>0) ②∞ →n lim q n =0 ③∞ →n lim n n n n 3 232+-=-1 ④∞ →n lim C =C (C 为常数) A.2 B.3 C.4 D.都不正确 解析:①③④正确. 答案:B 2. ∞ →n lim [n (1-3 1)(1-4 1)(1-51) (1) 2 1 +n )]等于 A.0 B.1 C.2 D.3 解析: ∞ →n lim [n (1-3 1)(1-4 1)(1-5 1) (1) 2 1 +n )]

=∞ →n lim [n ×32×43×54×…×2 1++n n ] =∞ →n lim 2 2+n n =2. 答案:C ●典例剖析 【例1】 求下列极限: (1)∞ →n lim 7 5722 2+++n n n ;(2) ∞ →n lim ( n n +2-n ); (3)∞ →n lim ( 2 2n + 2 4n +…+2 2n n ). 剖析:(1)因为分子分母都无极限,故不能直接运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可通过变形分子分母同除以n 2后再求极限;(2)因 n n +2与 n 都没有极限,可先分子有理化再求极限;(3)因为极限的运算法则只适用于有限个数列,需先求和再求极限. 解:(1)∞ →n lim 7 57 222 +++n n n =∞→n lim 2 2757 12n n n +++ =5 2. (2)∞ →n lim ( n n +2-n )= ∞ →n lim n n n n ++2=∞ →n lim 1111++ n =2 1. (3)原式=∞ →n lim 2 2642n n ++++Λ=∞ →n lim 2 )1(n n n +=∞→n lim (1+n 1 )=1. 评述:对于(1)要避免下面两种错误:①原式=) 75(lim ) 72(lim 22+++∞ →∞ →n n n n n =∞ ∞=1, ②∵∞ →n lim (2n 2+n +7), ∞ →n lim (5n 2+7)不存在,∴原式无极限.对于(2) 要避免出现下面两种错误: ①∞ →n lim ( n n +2-n )= ∞ →n lim n n +2-∞ →n lim n =∞-∞=0;②原式=∞ →n lim n n +2-∞ →n lim n =∞-∞不存在.

收敛数列的性质

1 / 8 §2.2 收敛数列的性质 教学内容:第二章 数列极限——§2.2 收敛数列的性质 教学目标:熟悉收敛数列的性质;掌握求数列极限的常用方法.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并能证明数列性质、极限的唯一性、局部有界性、保号性、保不等 式性; (2)掌握并会证明收敛数列的四则运算定理、迫敛性定理,并会用这些定理求某些收敛数列的极限. 教学重点:迫敛性定理及四则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引 言 上节引进“数列极限”的定义,并通过例题说明了验证lim n n a a →∞ =的方法,这是极限较基本的内容,要求掌握.为了学习极限的技巧及其应用极限来解决问题.还需要对数列的性质作进一步讨论. 一、收敛数列的性质 性质1(极限唯一性) 若数列 }{n a 收敛,则它的极限唯一. 证法一 假设b a 与都是数列}{n a 的极限,则由极限定义,对0>?ε,12,N N ?∈¥,当 1N n >时,有 ε<-a a n ; 2N n >时,有 ε<-b a n . 取),m ax (21N N N =,则当N n >时有 ε2|||||)()(|||<-+-≤---=-b a a a a a b a b a n n n n , 由ε的任意性,上式仅当b a =时才成立. 证法二 (反证)假设}{n a 极限不唯一,即至少有两个不相等的极限值,设为b a ,

2 / 8 a a n n =∞→lim , b a n n =∞→lim 且b a ≠故不妨设b a <,取02>-=a b ε, 由定义,1N ?∈¥,当1N n >时有 ε<-a a n ?2b a a a n +=+<ε. 又2N ?∈¥,当2N n >时有 ε<-b a n ?2b a b a n += ->ε, 因此,当),m ax (21N N n >时有 n n a b a a <+<2 矛盾,因此极限值必唯一. 性质2(有界性) 如果数列 }{n a 收敛,则}{n a 必为有界数列.即0>?M ,使对n ?有 M a n ≤|| 证明 设a a n n =∞ →lim 取1=ε,0>?N 使得当N n >时有 1<-a a n 即 1||||||<-≤-a a a a n n ? 1||||+,则存在N 使得当N n >时有 n n b a >; (2) 若存在N ,当N n >时有n n b a ≥,则b a ≥(不等式性质). 证明 (1)取02>-=b a ε,则存在1N ,当1N n >时 2||b a a a n -<-, 从而22b a b a a a n +=-->.

数列收敛判别法

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 数列收敛的判别法 所在系别: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前言------------------------------------------------------------------III 第一章数列极限的概念--------------------------------------------------------1 1.1 数列极限的定义-------------------------------------------------------1 1.2 收敛数列的定义-------------------------------------------------------2第二章判别数列收敛的方法----------------------------------------------------3 2.1 定义法---------------------------------------------------------------3 2.2 单调有界定理---------------------------------------------------------6 2.3 迫敛性定理-----------------------------------------------------------8 2.4 柯西收敛准则---------------------------------------------------------9 2.5 关于子列的重要定理--------------------------------------------------12参考文献-------------------------------------------------------------------14致谢-----------------------------------------------------------------------15

收敛数列的性质

§2.2 收敛数列的性质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收敛数列的性质;运算法则;子列及其收敛性。 教学方法与设计:性质的证明以保序性为重点,以训练)(N -ε定义为主要目的;多以例题 讲解运算法则(包括迫敛性);子列及其收敛性为本节的难点,以子列的概念和)(N -ε定义突破之。 一、收敛数列的性质 1、极限的唯一性:若}{n a 收敛,则它的极限是唯一的。 证明:设b a a a n n n n ==∞ →∞ →lim ,lim ,则由N -ε定义及P 3例2和P 4习题3知a=b 。 2、有界性:若}{n a 收敛,则}{n a 为有界数列。即N n M ∈?>?,0有M a n ≤。 证明:设.l i m a n =∞ →取N n N N >?∈?=,,1ε有.1<-a a n 即a a n +≤1,取 {}N a a a a M ,,,,1m a x 21 +=,则N n ∈?有.M a n ≤ 注意:有界性只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例如数列{ }n )1(-有界但不收敛。 当然:无界?发散。 3、保序性:若b b a a n n n n ==∞ →∞ →lim . lim .且b a <,则N n >?有n n b a <。 证明:取,0)(2 1 >-= a b ε由N -ε定义有: ε<-?>??a a N n N n 11,,即)(21 b a a n +<; (1) ε<-?>??b b N n N n 22,,即n b b a <+)(2 1 。 (2) 取},m ax {21N N N =,则N n >?有n n b a <。 1o 、推论1:若.lim b a a n n <=∞ →则b a N n N n ??,. 2o 、推论2:若0lim <=∞ →a a n n ,则.0,??n a N n N 3o 、推论3:(不等式定理)。 设}{n a 与}{n b 均收敛,若00,N n N >??有n n b a ≤,则n n n n b a ∞ →∞ →≤lim lim 证明:反证法。 说明:(1)保序性及推论。1、2均为严格不等式,而不等式定理为非严格不等式。 若n n b a <是否有n n n n b a ∞ →∞ →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教案(优质课)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并会求简单的数列极限的极限。 【教学重点】:运用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求极限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法则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如果,)(lim ,)(lim 0 B x g A x f x x x x ==→→则[]= ±→)()(lim 0 x g x f x x ___ []=→)().(lim 0 x g x f x x ____,=→) () (lim x g x f x x ____(B 0≠) 二、新授课: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与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类似: 如果,lim ,lim B b A a n n n n ==∞ →∞ →那么 B A b a n n n +=+∞ →)(lim B A b a n n n -=-∞ →)(lim B A b a n n n .).(lim =∞ → )0(lim ≠=∞→B B A b a n n n 推广:上面法则可以推广到有限..多个数列的情况。例如,若{}n a ,{}n b ,{} n c 有极限,则:n n n n n n n n n n c b a c b a ∞ →∞ →∞ →∞ →++=++lim lim lim )(lim 特别地,如果C 是常数,那么CA a C a C n n n n n ==∞ →∞ →∞ →lim .lim ).(lim 三、例题: 例1.已知,5lim =∞ →n n a 3lim =∞→n n b ,求).43(lim n n n b a -∞ →

例2.求下列极限: (1))45(lim n n +∞→; (2)2)11 (lim -∞→n n 例3.求下列有限: (1)1312lim ++∞→n n n (2)1 lim 2-∞→n n n 分析:(1)(2)当n 无限增大时,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无限增大,分子、分母都没有极限,上面的极限运算法则不能直接运用。 例4.求下列极限: (1) )1 1 2171513( lim 2222+++++++++∞ →n n n n n n (2))39312421( lim 1 1 --∞→++++++++n n n

第二章极限习题及答案:极限的四则运算

分类讨论求极限 例 已知数列{}n a 、{}n b 都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q p ,,其中q p >,且1≠p ,1≠q ,设n n n b a c +=,n S 为数列{}n C 的前n 项和,求1lim -∞→n n n S S .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理科难度0.33) 解: ()() 1 1 1111--+--=q q b p p a S n n n ()( )()() ()( )()( ) 1 1111 1111111111--+----+--= ---n n n n n n q p b p q a q p b p q a S S . 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1>p 时,∵ 0>>q p ,故10<< p q , ∴1 lim -∞→n n n S S ()()()()????? ? ?????????????????? ??--+???? ??--?????????? ??--+???? ??-------1111111111111111111lim n n n n n n n n n n p p q p b p q a p p p q p b p q a p ()()()()()()010110 10111111?-+--?-+--? =p b q a p b q a p ()() p q a q a p =--? =1111 (2)当1

最新收敛数列的性质

§2 收敛数列的性质 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掌握收敛数列的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保不等式性,并会利用这些性质证明相关命题. 2.掌握数列极限四则运算法则、迫敛性定理,会利用其求数列极限. 3.掌握数列极限迫敛性定理 、数列与其子列的收敛关系,会利用其讨论数列的收敛性. 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收敛数列的性质. 难点: 收敛数列的性质的证明及其应用. Ⅲ. 讲授内容 收敛数列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 定理2.2(唯一性) 若数列}{n a 收敛,则它只有一个极限. 证 设a 是}{n a 的一个极限.我们证明:对任何数b a b ,≠不是}{n a 的极限.事实上,若取||2 1 0a b -= ε,则按定义'1,在U(a );0ε之外至多只有}{n a 中有限个项,从而在U(0;εb )内至多只有{}n a 中有限个项;所以b 不是}{n a 的极限.这就证明了收敛数列只能有一个极限. 一个收敛数列一般含有无穷多个数,而它的极限只是一个数.我们单凭这一个数就能精确地估计出几乎全体项的大小.以下收敛数列的一些性质,大都基于这一事实. 定理2.3(有界性) 若数列}{n a 收敛,则}{n a 为有界数列,即存在正数M ,使得对一切正整数有 .||M a n ≤ 证 设a a n n =∞ →lim 取1=ε,存在正数N ,对一切n >N 有 1||<-a a n 即 .11+<<-a a a n 记 |},1||,1||,||,||,m ax {|21+-=a a a a a M N 则对一切正整数n 都有n a ≤M . 注 有界性只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例如数列(){ }n 1-有界,但它并 不收敛. 定理2.4 (保号性) 若0 lim >=∞ →a a n n (或<0),则对任何),0(a a ∈' (或a ' ))0,(a ∈,

数列、函数上下极限的性质及其应用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数列、函数上下极限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前言部分 极限的概念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部分.极限思想在数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家拉夫纶捷夫曾说:“数学极限法的创造是对那些不能够用算术、代数和初等几何的简单方法来求解的问题进行了许多世纪的顽强探索的结果.” 极限思想 揭示了变量与常量、无限与有限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数学领域中的应用。借助极限思想,人们可以从有限认识无限,从直线形认识曲线形从不变认识变,从量变认识质变,从近似认识精确. 极限思想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极限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虽已有极限思想的萌芽.但从现在的史料来看,这种思想主要局限于哲学领域,还没有应用到数 学上,当然更谈不上应用极限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直到公元3世纪,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 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时创立了有名的“割圆术”.由于他所采用的圆的半径为1,这样 圆的面积在数值上即等于圆周率,所说刘徽成功地创立了科学的求圆周率的方法.刘徽采用的具体做法是:在半径为一尺的圆内,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然后逐渐倍增边数,依次算出内 接正6边形、正12边形、… 、直至562?(192)边形的面积。他利用公式22 n n r l s n ?=?(n l 为内接正n 边形的边长,2n s 为内接2n 边形的面积)来求正多边形的面积.他的极限思想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第一个创造性地将极限思想应用到数学领域.这种无限接近的思想就是后来建立极限概念的基础. 刘徽的割圆术是建立在直观基础上的一种原始的极限思想的应用:古希腊人的穷竭 法也蕴含了极限思想,但由于希腊人“对无限的恐惧”,他们避免明显地“取极限”,而是借助于间接证法——归谬法来完成了有关的证明.到了16世纪,荷兰数学家斯泰文在考查三角形重心的过程中改进了古希腊人的穷竭法,他借助几何直观运用极限思想思考问题 ,放弃 了归谬法的证明.如此,他在无意中将极限发展成为一个实用概念.从这一时期开始,极限与微积分开始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最终成为微积分的直接基础。尽管极限概念被明确提出,可是它仍然过于直观,与数学上追求严密的原则相抵触.到18世纪时,罗宾斯、达朗贝尔与罗伊里艾等人先后明确地表示必须将极限作为微积分的基础,并且都对极限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