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县2020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三篇

最新县2020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三篇

最新县2020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三篇
最新县2020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三篇

为推动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赣州市2020年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方案明确,继续打造宁都等6个重点县(市),大棚面积最高按每亩7000元奖补。

方案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全年新(扩)建规模蔬菜基地钢架大棚8

万亩,规模露地蔬菜基地4万亩;改造提升原有设施和露地基地,提高基地运营和种植水平;突出分级包装、冷藏保鲜和销售体系等短板,推动服务体系向产前产后延伸;继续打造宁都等6个重点县(市),培育一批重点乡镇、专业村(组),带动更多农民成为种菜主体、基本菜农。

方案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持续扩大生产规模。鼓励推广顶部竖式通风双膜连栋钢架大棚,提升大棚设施实效性。推广信丰“三五”工作法、宁都“七统一分”模式,引进山东、江苏、福建等地家庭式、小农户型的职业菜农,发挥传帮带作用,培育壮大基本菜农队伍,引导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蔬菜种植。加强基地运营管理。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本菜农”组织模式,推进适度规模蔬菜生产。发挥大棚设施功能,主攻春提早、秋延后茬口,推广土壤改良、吊蔓栽培等技术,种植高质高效蔬菜品种。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小型蔬菜耕作机械,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推进清洁生产,减少蔬菜生产面源污染。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聘请蔬菜技术员开展指导服务。引导专业村建立蔬菜服务站,开展技术承包、农机租赁等服务。用好宁都、于都、南康蔬菜院士工作站平台,提升赣南科学院和市、县两级蔬菜产业“两中心一基地”团队能力。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年内对所有蔬菜种植主体轮训一遍。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加快培育种苗繁育、全程植保、加工冷链以及农资等相关配套产业,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增强应对蔬菜市场波动的能力。积极培育区域性蔬菜劳务市场,解决用工难、效率低等问题。拓展蔬菜美食、科普和农事体验功能,做活产业融合文章。唱响富硒蔬菜品牌。发挥富硒土壤资源优势,突出丝瓜、辣椒等吸硒能力强的蔬菜品种,建设一批富硒蔬菜基地。鼓励企业制定富硒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打造富硒蔬菜特色品牌。积极推动富硒国检中心筹建,加快创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启动宁都辣椒、于都丝瓜、会昌小南瓜、信丰黄瓜、兴国芦笋等区域性蔬菜标准制定工作。推广“赣南蔬菜”品牌认定及评价标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畅通市场流通渠道。在基地集中区、专业村组发展一批田间市场。扶持发展流通型蔬菜企业和合作社,大力培育蔬菜经纪人队伍。出台扶持政策,引进和培育“赣南蔬菜”营销团队。加快建设赣州(信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引导规模基地开展市场准入认证。

方案明确,今年市财政继续统筹安排资金,持续加大对发展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对新(扩)建相对集中连片100亩及以上蔬菜钢架大棚的主体,坚持先建后补原则进行奖补。对蔬菜产业重点县与非重点县实行大棚设施奖补差异政策,不再分棚型档次进行奖补。其中对信丰、兴国、宁都、于都、会昌、瑞金6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按大棚面积每亩7000元进行奖补;对其他县(区),按大棚面积每亩5000元进行奖补。2019年基本建成,但尚未验收的蔬菜基地大棚,继续按2019年验收标准和奖补标准执行奖补政策。各县(市、区)除适当奖补大棚建设

和规模露地蔬菜基地外,重点在良种良法、棚膜更新、土壤改良、品牌培育等环节进行奖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县现代农业攻坚战工作总体部署,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升级,根据《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蔬菜产业发展工作的意见》(赣市府办发〔2017〕7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把全南打造成为赣州南部重要的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区,全市工厂化育苗基地、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新技术培训基地和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重要蔬菜直供基地这个目标,按照种植模式多样化、销售渠道多元化、群众受益最大化的“三化”思路,发挥高标准蔬菜基地龙头带动作用,以品种引领、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主攻方向,统筹蔬菜品种、种植区域规划布局,重点在乡(镇)建立一批生产规模适度、利益联结紧密的大棚设施蔬菜基地,发挥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二)基本目标。2019年蔬菜播面稳定在11万亩以上,总产达到20万吨。在巩固提升原有大棚蔬菜基地的基础上,新(扩)建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3000亩,其中新增钢架大棚面积2000亩,全县钢架大棚面积在1万亩以上。蔬菜联产联销区面积稳定1万亩以上,辐射带动区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每个乡(镇)保持1个以上集中连片300亩以上的大棚蔬菜基地。江禾田园综合体全面建成,示范引领作用凸显;通过引领贫困户参与务工、土地流转,以及入股分红、返租倒包、联产联销等直接发展蔬菜产业联结方式,覆盖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开展适宜蔬菜种植地块调查,规划蔬菜种植重点区域和品种布局,有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发展蔬菜产业。要科学谋划布局,大力发展钢架大棚等设施,发挥技术和市场优势,合理安排种植品种,积极抢占粤港澳市场。重点以江禾田园综合体为支点,打造成为全县蔬菜产业的种苗繁育区、采摘体验区、休闲观光区;依托金龙镇木金村、水口村、增坊村、来龙村,城厢镇小慕村、黄埠村等产业基地,打造县域蔬菜供应区。同时,要以主要交通干道为轴,打造南线、中线、北线蔬菜产业带,形成以点带面、以线扩面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巩固提升规模基地建设。

1、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加强江禾田园综合体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和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提高优良种苗供应能力。全面建成南迳蔬菜冷链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北线冷链物流园建设,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

2、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在巩固原有规模基地基础上,改善大棚蔬菜基地的水电路渠和地力条件,提升设施蔬菜基地标准化水平。同时,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向蔬菜规模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户集中,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设计,原则上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段都要用于发展蔬菜产业。

(三)构建新型经营方式。一是推进联产联销,发挥江禾田园综合体龙头带动作用,推广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农资和产品回购销售,农户负责种植并按产量、品质获得收益的“五统一分”联产联销模式,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二是推进产业扶贫,落实“五个一”产业扶贫机制,推广“蔬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培育基本菜农,带动贫困户资金入股、就业务工、订单生产。通过“一对一”结对措施,把蔬菜产业打造成脱贫致富的平台。

(四)落实新型经营主体。各乡(镇)要抓紧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投资新建规模蔬菜基地。通过土地、资金、技术、品牌等入股或采取合同制、订单制、委托制、代理制等方式,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间由带动向合作转变,让更多的收益留给蔬菜种植户。大力发展村级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巩固提升已有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做到蔬菜专业合作社覆盖80%的村。

(五)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大力推广吊蔓栽培、长茬栽培、深浅根轮作、绿色防控、土壤改良等技术,以及水肥一体、生物调节等机械化装备。加快推进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提升1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辐射带动全县的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年内形成3个以上蔬菜品种种植技术规程,引导专业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积极对接赣州“两中心一基地”科研培训平台,全力以赴打造南部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区种植新技术培训基地。通过课堂培训与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开展4期业务骨干、种菜主体集中培训,加快培养本土农民蔬菜技术员和生产一线能手,破解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同时,组织乡(镇)领导及技术人员、规模蔬菜基地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和部分蔬菜种植大户到农业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种植和经营管理经验。

(六)加强质量监管。强化投入品和生产过程的监管,开展蔬菜农残速测,建立蔬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对生产的主体、品种、数量、销售渠道等进行登记,实现生产档案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溯。强化监督检查,将百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批发市场、超市纳入监管监测范围,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三品一标”奖补政策,引导各类蔬菜经营主体发展适销对路、绿色健康的高品质蔬菜、品牌蔬菜,开展基地认定、产品认证5个以上,打响高山蔬菜品牌。

(七)搞活市场流通。推动订单农业发展,鼓励连锁(超市、酒店、社区)配送等经营方式,减少流通环节,积极构建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供应链。鼓励蔬菜种植大户、基地等参与超市生鲜蔬菜采买对接。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形成一个功能完善、开放有序的蔬菜销售市场。依托江禾田园、中农益康、深圳和众、广州华行、全南天成等龙头企业的渠道优势,加强与珠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大市场的对接,大力发展蔬菜直销,实现蔬菜产品利益最大化。

(八)积极引进蔬菜加工企业。积极开展蔬菜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开展蔬菜深加工,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缓解集中上市压力,增加蔬菜附加值,解决蔬菜“销售难”问题。

三、政策扶持

(一)保持政策连续稳定。继续执行《全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南县2018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府办发〔2018〕20号)文件制定的奖补政策。

1、标准大棚。对集中连片面积50亩及以上的蔬菜基地,新建集中连片钢架大棚10亩以上、跨度在6米、内空高2.6米以上,棚架间距不超过1.5米,纵向各拱架间用拉杆或斜交式拉杆连接固定形成整体的钢结构大棚,补助10000

元/亩。

2、高标准大棚。对集中连片面积50亩及以上的蔬菜基地,新建集中连片连栋大棚10亩及以上,棚体高度不低于3.5米,肩高不低于2.5米,形成装配式连栋大棚,补助16000元/亩。主要材质:所有杆件和卡具采用热镀锌防锈处理,用专用卡具连接形成整体。

以上棚内面积按540平方米折算为1亩的标准进行测算,符合市级补助条件的,可同时享受市级补助。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种上菜的不予验收。

3、喷滴灌设施。露天连片50亩以上新建喷灌设施的,补助600元/亩;露天连片50亩或钢架大棚10亩以上新建滴灌设施的,补助400(原300)元/亩;钢架大棚10亩以上新建微喷雾喷设施的,补助500元/亩。滴灌、喷灌、雾喷补助政策不叠加享受。

4、预冷设施。基地新建并正常使用的冷库,累计面积在10平方米及以上的,每立方米补助200元(原2万元),并可同时享受市级补助。

5、完善基地道路。对进行人行道硬化、铺设吸水砖的,按其建成面积给予40元(原20)/平方米补助。

对已享受过蔬菜项目奖补政策的设施易地搬迁、按“一事一议”政策享受补助的招商引资项目不再享受上述补助政策。之前有关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与本政策不符的,以本奖补政策为准。

(二)加强信贷扶持力度。全力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和“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落实,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带动社会资金,共同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全县成立村级合作社,配合金融工作局做好“蔬菜贷”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把发展蔬菜产业摆上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位置,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发展举措,细化工作方案,出台本乡(镇)的扶持政策。把蔬菜基地和大棚建设任务,尽早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块,持续用力抓落实、促发展,要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抓蔬菜产业发展工作。

(二)破解发展瓶颈。创新土地流转新机制,探索推广土地托管和“政府垫付、先流转后招商”的模式,降低土地流转难度。探索蔬菜大棚等设施质权认证、抵押贷款,搞活金融资本,解决大棚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过大的问题。

(三)严格督查考核。将蔬菜产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攻坚重点考核内容之一,重点考核各乡(镇)落实蔬菜发展计划、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资金投入落实等情况。实行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约谈诫勉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约谈;年底根据考核结果,对在蔬菜产业发展中措施实、力度大、成绩突出的前三名乡(镇)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牢牢把握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围绕“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发展思路,结合旧州镇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嫁接苗蔬菜、辣椒为突破口,打造绿色生态蔬菜产业,特制定 2020 年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发展目标

以精品蔬菜种植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优势产业优先发把蔬菜嫁接苗、辣椒、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突出一个中心,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非农产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壮大镇村经济实力,通过强化政府的政策主推作用,用市场化规律发展蔬菜产业。确保到2021年,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型主体。

二、规划布局

(一)以高速路、旧九旅游大道、关双公路、旧刘公路沿线涉及村居为主,实现沿线村居全覆盖;

(二)各村居结合实际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平整度较好的农田优先发展,原则上每个村嫁接苗种植面积不低于100亩。

(三)充分调动(村社合一)合作社、种植大户、散户自愿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有一定种植经验的农户参与种植。

三、运作模式

按照“龙头企业+(村社合一)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由龙头企业(绿野芳会)与(村社合一)合作社及大户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

四、成立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促使旧州镇辣椒、嫁接苗蔬菜产业发展稳步推进,镇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农业服务中心,詹克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汪时胜和严勇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从农业服务中心及农旅公司组成,主要负责开展蔬菜嫁接苗、辣椒物资等相关工作事宜。

五、组织实施

(一)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10月下旬)

为抓好嫁接苗产业发展工作,各村必须根据本村情况,及结合旧府发﹝2019﹞64号文件,旧州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旧州镇2019年调减低效作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你制定实施方案并成立村级领导小组,由包村领导任组长、包村股室负责人和村支书及村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村委委员担任。领导小组要压实责任分工,明确包村领导负总责,村居支部书记负直接责任,确保产业推进工作有效推进。

(二)召开动员部署会议(11月初)

张贴公告,召开镇级动员部署会议,就各村种植面积做指导意见,层层落实,让广大农户种植蔬菜嫁接苗。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11月中下旬)

各村需充分利用村级广播站、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横幅标语、宣传车等有效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和玉米种植调减工作,组织召开村

干部及群众大会、院坝会,积极做好农户思想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并统计种植亩分于11月30日上报镇农业服务中心。

(四)抓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示范样板(12月至明年3月)

由镇农业服务中心牵头,联系绿野芳田、西秀区农业局、围绕重点区域签订订单、开展技术指导,召开技术培训会,做好土地翻犁、整地等相关工作。选择集中连片地点建立示范样板,确保看有典型,学有榜样,带动农户积极参与嫁接苗种植,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六、保障措施

(一)保险及订单:由镇农业服务中心对接区农业农村局帮各种植主体购买保险,并协调对接区绿野芳田公司种植主体签订定价销售合同,其中嫁接苗的茄子0.8元/斤,黄瓜0.7元/斤。

(二)投入资金:由镇农业服务中心对接区农业农村局协调安顺农商银行等金融部门按照区级“三心金融”模式,对照制定的《融资方案》解决。

(三)技术培训:由镇农业服务中心对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种植技术培训及现场培训。

七、监督与考核

(一)督促检查

建立镇级督查小组,由镇纪委办公室和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组成,每周督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确保嫁接苗种植工作扎实开展。

(二)考评考核

依据方案,对照各村制定计划,通过现场查看和资料查阅,每周对全镇各村(居)进行嫁接苗种植工作考核,对工作不力的将追责,并纳入2020年度目标考核。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宜兴市蔬菜办公室陆志新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49%,均居世界第一。 2007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达2.6亿亩,总产量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0多公斤。(中国经济网消息). 蔬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1.3%,总产值6300多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比例高达25.5%.蔬菜生产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57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13.8%. 2、蔬菜市场供应显著改善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优势产区的逐步形成,产销布局的日趋合理,我国已基本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目标。 2、蔬菜市场供应显著改善 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8个蔬菜重点区

域。 据介绍,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但同时,我国蔬菜产业发展也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 不稳定等问题。 针对蔬菜生产季节性强,蔬菜产品新鲜易腐,贮运困难的特点,根据气候、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农业部规划将全国蔬菜产区划分为4大功能区8大重点区域, 包括:华南冬春蔬菜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黄土高原夏秋蔬菜 重点区域、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重点区域、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重点区域、东南 沿海出口蔬菜重点区域、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区域、东北沿边出口蔬菜重点区域。 按照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基地县蔬菜播种面积占全国的42%,蔬菜产量占全国的48%,出口量和出口额占全国的90%以上,蔬菜生产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贡献额超过1200元,产品安全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产品商品化处理和精(深) 加工率达到65%以上。 为此,农业部将改善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实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水平;推行商品化处理与加工,提高产品采后产值;完善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产销衔接;发展产业化经营与品牌,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增收作用更加明显,蔬菜总产值约5000亿元。 对全国9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430元, 全国958个蔬菜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县,人均来自蔬菜的纯收入达725多元。 3.蔬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农业部200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参照国际标准判定, 37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4.3%, 以京津沪深四城市为例,2005年与2001年相比,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 合格率提高了近29个百分点 4.国际贸易快速增长

庄浪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定)

庄浪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庄浪县农牧局 (2015年5月) 一、基本县情 庄浪县位于甘肃中东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县共18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293个村,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总人口44.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3万人;现有耕地91.65万亩,人均2.2亩。县境内海拔在1405—2857米之间,无霜期160天,年平均气温8.1℃,近十年年均降水量530毫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人多地少,干旱多灾,交通不便,是国家扶贫开发六盘山特困片区重点县和全省58个特困片区县之一。201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26.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1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9.05万吨,农业增加值12.15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597元。 二、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庄浪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压粮扩经的工作思路,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蔬菜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蔬菜产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区域特色助农增收产业之一。围绕建立高产、高效农业,依托城郊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和省级整合蔬菜产业生产环节建设项目,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要求,大力推广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技术,强势推进反季节蔬菜生产,实现了精细蔬菜由季节性销售向周年均衡供应的转变,主要建成了城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水洛河流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庄浪河流域高原夏菜基地、葫芦河流域果菜间作套种示范基地四个蔬菜生产集中示范区,和水洛镇李碾村、良邑乡李咀村、万泉镇霍李村、南湖镇李庄村、朱店镇河北村、岳堡乡崔家村6个设施蔬菜生产专业村。2014年全县种植蔬菜11.5万亩,生产各类蔬菜25.28万吨,实现总产值2.1亿元。2015年计划新建日光温室120亩,塑料大棚1970座,种植蔬菜12万亩。至目前,新建日光温室30亩,塑料大棚300亩,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680亩,塑料大棚6320亩,今春种植蔬菜5000亩,总产各类蔬菜1.5万吨,实现总产值1852.8万元。 三、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开发工作,把蔬菜生产作为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安排。县上制订了“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蔬菜产业发展纳入乡镇、部门责任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成立了蔬菜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乡镇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重点村成立了蔬菜协会,为蔬菜开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最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坝上农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剂种植结构,蔬菜成为**等坝上几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产业之1。通过实行“优种优法、范围生产、市场引导、品牌销售”,大力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蔬菜产业已见成效,构成了种植范围化、生产标准化、品种多样化、质量安全化、销售1体化、服务多元化的生产格局,成为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是北方夏秋优良蔬菜生产基地。2002年**县被农业厅命名为“**省蔬菜之乡”。 2008年被肯定为北京奥运会绿色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被农业部命名为蔬菜产业重点县。 1、发展蔬菜产业的有力条件 1、气候条件独特,蔬菜品质高 **地处坝上冷凉地区,具有蔬菜生长发育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1是气温偏低年平均3.2℃,昼夜温差大,为9.4⑴4.6℃,比北京地区温差大2.8℃。蔬菜产量高、品质好、耐储耐运;2是光照条件充足,年照时数2908小时,比北京多202小时,78月份光能更好,非常适合露地菜生产;3是雨热同季,月平均气温不高于19℃,蔬菜生长旺盛,病虫害产生轻。 2、无公害条件具有 **县气候冷凉,地势高,空气相对干燥,冻结期长,限制了很多病虫害的产生。蔬菜病虫害产生种类少,危害程度轻,农药使用量少,农家肥多,化肥量少,这就减少了土壤、蔬菜的污染机会。所以**县是信得过的无公害生产基地。 3、错季明显区位优越 我县7月到9月份是蔬菜采收旺季,正是**以南地区的无菜

时期,错季明显,互补性强。我县地理区位优势也明显,交通10分便利,有310多家蔬菜贩运大户,与京、津蔬菜销售公司建立了长时间合作关系,市场活跃繁忙。 4、生产条件不断完善 随着蔬菜产业化的发展,农民种菜积极性高,蔬菜生产条件不断完善。全县大弄农田基本建设,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灌溉农业。同时积极沤制购买有机肥,自发的加大投工、投肥、投资力度,蔬菜生产水平得以提高。 5、良好品种不断引进 为了提高蔬菜品质,从科研单位引进了1批抗病力强、品质优的蔬菜名、优、特新品种,如大白菜主推品种有:金美、金峰、金冠等及迷你星娃娃菜、金童娃娃菜;甘兰有:中甘21、贝思特等;西兰花有优秀;莴笋主要是特大白尖叶;大白萝卜主要有春森、春蕾等;白菜花主要有:雪宝、椰莉亚等,逐渐代替过时淘汰的品种。 2、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1、发展蔬菜种植,引进名优品种 **县蔬菜从1961年开始小面积种植,80年代全县种植面积不足万亩,平均亩产唯一750千克,品种以农家品种为主,如晚熟甘蓝、油**菜和本地芹菜,这些品种单1,品质不高,所产蔬菜以自食为主。由于缺菜,特别是细菜,城镇居民食菜都需要从**、北京调入。进入90年代,蔬菜面积发展到5万亩左右,引进了各类蔬菜新品种,如大白菜、西芹、、早熟甘蓝、西兰花、接球生菜、莴笋、红胡萝卜、大白萝卜等。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以市场为导向,调剂种植结构,依照“重市场、要效益、重时差、错播期”的原则和压粗菜,扩细菜,种特菜的种植结构,发展了3白2绿1红的优良菜,积极引进西兰花、

蔬菜产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蔬菜产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蔬菜产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蔬菜分团何启伟焦自高周绪元 围绕目前我省蔬菜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蔬菜分团于近期召开了一次分团工作会议,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实现粮食安全和“三农”工作的新形势,就全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等,进行了分析和研讨。大家认识到,自1991年以来,山东蔬菜已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位,但目前正处在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巩固山东蔬菜的产业优势?怎样推进山东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应该重视探讨和建立可行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现就以上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一、坚定信心,巩固和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地位山东蔬菜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省种植业中的优势产业和全国最大的蔬菜产销基地。对蔬菜产业这一优势地位前景的分析和判断,事关对该产业发展的信心和今后工作的力度。(一)面对挑战,优势地位得到了加强首先,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两年多来,随着贸易壁

垒的打破,蔬菜进口国却显著增加了技术壁垒,我省蔬菜出口企业的速冻菠菜等产品曾一度被拒之门外,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但是,由于出口企业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的建立,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致使产品出口量增加,创汇额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省2000年蔬菜出口量为79.98万吨,创汇4.43亿美元;2003年蔬菜出口量达到177.5万吨,创汇7.98亿美元,分别增长121.9%和80.1%。而且,我省蔬菜出口量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量的份额也增长了10个百分点,达到了35%以上,全国第一蔬菜出口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再从国内市场来看,由于前几年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国内多数省、自治区将扩大蔬菜种植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导致全国蔬菜面积、产量迅速增加,国内蔬菜总量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面对如此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由于我省专业化、规模化蔬菜重点产区的形成,蔬菜产地、销地市场和运销体系的不断完善,重点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产品质量有所改善,提高了我省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统计,我省2000年瓜菜播种面积为3081.9万亩,总产量8375.7万吨,总产值549.5亿元;而2003年全省瓜菜播种面积达到了3765.0万亩,总产量10673.0万吨,总产值720亿元。2003年瓜菜的面积、产量、产值分别比2000年增长22%、27%和31%。说明我省蔬菜的播种面积、总产量近三年仍在持续增加,而效益增加更显著一些。(二)展望未来,有

我国绿色蔬菜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绿色蔬菜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绿色蔬菜产业现状分析 摘要:基于化肥农药的污染严重,野生蔬菜、无土栽培蔬菜等无公害绿色蔬菜正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蔬菜消费将进一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绿色蔬菜将成为我国蔬菜消费的主旋律。本文分析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突破现实束缚,能使其得到长足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蔬菜;意义; 途径 1 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的原因和必要性分析 需求紧迫性现代中国已经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 ,进入物质产品相对过剩的新时期 ,居民消费观念,内容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已更多的从讲求产品的数量到追求生活的质量,出现了对产品消费质量的多元化需求。据农业部在北京、山东、上海、浙江等地对蔬菜等农药残留量进行抽样检测,在抽检的

50个蔬菜品种中,有22种蔬菜不合格,接近50 % ,表明蔬菜中有机农药残留问题十分严重。因此 ,人们对安全可靠“绿色蔬菜”的呼声将越来越高。但我国目前绿色蔬菜食品还处于起步阶段 ,各地仅仅建立了一批示范性基地,未能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将不会满足于现在的蔬菜产品质量和数量,从而出现绿色蔬菜食品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社会的发展也要求食品结构向营养型转变,以人体健康为保证,这些都是绿色蔬菜食品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生态紧迫性我国蔬菜生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发生一些重大的技术和观念革命,引进了一些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但在我国农村,蔬菜生产仍然是以高产为目的,以粗放经营为主要模式,没有形成优质生产,精耕细作的蔬菜生产格局。这样的生产局面必将对生产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生产者在一味追求高产目标的同时 ,必以大量施入化学肥料、农药为手段 ,不顾生产环境的平衡 ,造成土壤环境的日益破坏,使得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同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三废的排出和污染,给生产环境中的水、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容易引起生态环境的恶性

对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 7页)

对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doc 7页)

关于农村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蔬菜产业化,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大成果,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四川等省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实践证明,蔬菜产业化是蔬菜种植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打破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是我县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怀仁县气候冷凉,导致蔬菜生产旺季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大量上市,正值以南蔬菜倒茬,以北蔬菜尚未收获,适合反季节蔬菜生产。我县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大棚蔬菜和大地蔬菜。目前我县蔬菜产业虽有一定规模,但发展滞后,各村的蔬菜种植分散,无法形成规模。以我县新家园村尚希庄村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从大地蔬菜产业和大棚蔬菜产业两个方面分析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新家园镇尚希庄村的大地蔬菜种植,分析如下: (一)、近年来,蔬菜生产变动情况 尚希庄村的蔬菜生产在过去属于家庭副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加之政府部门的引导,到2009年我县蔬菜产业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当年的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5万亩,是历史最高值,蔬菜形

成的产值40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蔬菜生产处于发展上升态势,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制约着农民增收。 (二)、尚希庄村蔬菜生产及销售的特点 1、蔬菜产业品种多、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是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蔬菜生产投资大、成本高,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同时产品鲜活,不易贮存、运输,市场风险较大。 2、我县气候冷凉,适合反季节蔬菜生产。蔬菜上市主要分以下几个时间段:6月上旬以前蔬菜产量很小,6月中旬,蔬菜产量急剧上升,到6月末8初达到高峰;直到9中下旬进入第二次高峰;9月份蔬菜主要以圆菜,胡萝卜为主,且产量比较稳定。 3、尚希庄村蔬菜的销售主要以自主销售、外地客商销售两种形式进行。外地客商销售是我县蔬菜销售的主体,其销售量约占全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4、蔬菜运输主要通过208国道,大运公路和大运高速公路外运。由于修路和车辆往来较多,特别是大货车,时常发生拥堵,对不易储存的蔬菜来讲,直接影响了我县蔬菜的外运。为了更好地促进蔬菜销售,应开辟蔬菜运输绿色通道,服务客商,有效地解决了蔬菜外运难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1、蔬菜种植风险大,且缺乏风险保障机制,导致蔬菜播种面积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11-20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 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12378048.html, 2012年02月22日 11:59 农业部网站 发改农经[2012]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农业厅(局):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附件: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前言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11.73,0.15,1.30%),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看到,蔬菜产业发展还存在市场价格波动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2010年国务院出台三个文件,对加强蔬菜生产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同时要求制定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商务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统计局等部门及部分省(市、区)组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成就和经验,梳理和探寻了蔬菜产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未来十年对蔬菜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提出了对策措施,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目的是引导各种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促进生产流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信息监测体系建设,引导生产和流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抑制市场和价格波动。为此,《规划》在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大中城市提高蔬菜供应保障能力提出了要求;划定了产业优势区域,选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县580个;提出了生产、流通及质量安全体系发展重点,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最新县2020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三篇

为推动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赣州市2020年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方案明确,继续打造宁都等6个重点县(市),大棚面积最高按每亩7000元奖补。 方案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全年新(扩)建规模蔬菜基地钢架大棚8 万亩,规模露地蔬菜基地4万亩;改造提升原有设施和露地基地,提高基地运营和种植水平;突出分级包装、冷藏保鲜和销售体系等短板,推动服务体系向产前产后延伸;继续打造宁都等6个重点县(市),培育一批重点乡镇、专业村(组),带动更多农民成为种菜主体、基本菜农。 方案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持续扩大生产规模。鼓励推广顶部竖式通风双膜连栋钢架大棚,提升大棚设施实效性。推广信丰“三五”工作法、宁都“七统一分”模式,引进山东、江苏、福建等地家庭式、小农户型的职业菜农,发挥传帮带作用,培育壮大基本菜农队伍,引导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蔬菜种植。加强基地运营管理。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本菜农”组织模式,推进适度规模蔬菜生产。发挥大棚设施功能,主攻春提早、秋延后茬口,推广土壤改良、吊蔓栽培等技术,种植高质高效蔬菜品种。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小型蔬菜耕作机械,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推进清洁生产,减少蔬菜生产面源污染。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聘请蔬菜技术员开展指导服务。引导专业村建立蔬菜服务站,开展技术承包、农机租赁等服务。用好宁都、于都、南康蔬菜院士工作站平台,提升赣南科学院和市、县两级蔬菜产业“两中心一基地”团队能力。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年内对所有蔬菜种植主体轮训一遍。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加快培育种苗繁育、全程植保、加工冷链以及农资等相关配套产业,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增强应对蔬菜市场波动的能力。积极培育区域性蔬菜劳务市场,解决用工难、效率低等问题。拓展蔬菜美食、科普和农事体验功能,做活产业融合文章。唱响富硒蔬菜品牌。发挥富硒土壤资源优势,突出丝瓜、辣椒等吸硒能力强的蔬菜品种,建设一批富硒蔬菜基地。鼓励企业制定富硒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打造富硒蔬菜特色品牌。积极推动富硒国检中心筹建,加快创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启动宁都辣椒、于都丝瓜、会昌小南瓜、信丰黄瓜、兴国芦笋等区域性蔬菜标准制定工作。推广“赣南蔬菜”品牌认定及评价标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畅通市场流通渠道。在基地集中区、专业村组发展一批田间市场。扶持发展流通型蔬菜企业和合作社,大力培育蔬菜经纪人队伍。出台扶持政策,引进和培育“赣南蔬菜”营销团队。加快建设赣州(信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中心,引导规模基地开展市场准入认证。 方案明确,今年市财政继续统筹安排资金,持续加大对发展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对新(扩)建相对集中连片100亩及以上蔬菜钢架大棚的主体,坚持先建后补原则进行奖补。对蔬菜产业重点县与非重点县实行大棚设施奖补差异政策,不再分棚型档次进行奖补。其中对信丰、兴国、宁都、于都、会昌、瑞金6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按大棚面积每亩7000元进行奖补;对其他县(区),按大棚面积每亩5000元进行奖补。2019年基本建成,但尚未验收的蔬菜基地大棚,继续按2019年验收标准和奖补标准执行奖补政策。各县(市、区)除适当奖补大棚建设

湖北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湖北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湖北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湖北蔬菜网 ?发布人:俞艳丽 ?字体:大中小 ?发布时间: -12-17 鄂农发〔〕149号 ( - ) 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中国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全国蔬菜年播种面积达2.73亿亩,总产量6.02亿吨,总产值约8800亿元,出口67.7亿美元,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1.8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800元,蔬菜产业已由原来单纯的保障大中城市蔬菜供应拓展到“保供,增收,就业,创汇”四大功能,成了保障城乡居民蔬菜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城乡就业和扩大出口创汇的朝阳产业。可是,近年来一些地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措施不落实,蔬菜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流通设施能力不足,部分大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务院决定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3月9日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18号), 8月18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并于 8月27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6号)。湖北省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于 9月1日召开了全省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并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鄂政发〔〕5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给的通知》(鄂政发〔〕68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全省菜地最低保有量的通知》(鄂政办函〔〕137号)。 这是推动我省蔬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也为我省蔬菜产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湖北作为全国蔬菜大省,其主要蔬菜产业已被纳入农业部“十二五”《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为此,在认真做好产业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全面规划我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蓝图,对促进我省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湖北是中国蔬菜生产大省,经过上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蔬菜产业稳步推进,正在实现“六个转变”:一是蔬菜布局由分散插花向相对集中规模化转变,二是蔬菜生产由简单低效种植向现代

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

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新形势下,在蔬菜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道路上,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1.1 产业规模基本满足需求,产业内涵发展不足① 2.1.1 蔬菜产业规模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从2001~2009年我国蔬菜总产量来看,基本保持平稳增长,2009年我国蔬菜年人均占有量已达440 kg,超出世界平均水平200 kg。而从蔬菜需求来看,短期内国内蔬菜人均需求量变化不大,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因此现有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正常年份(无大灾)基本能够满足国内蔬菜需求。过多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将导致蔬菜价格下跌,加剧波动。考虑到在1.2亿公顷(18亿亩)耕地红线下蔬菜与粮、棉、油存在争地问题,蔬菜发展应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为主。 1.1.2 蔬菜生产成本呈上涨趋势,其中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增加明显1998~2003年,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成本变化幅度都不太明显,6年共增长4.3 %,但2003年以后大中城市蔬菜生产成本增长迅速,到2008年大中城市蔬菜生产每亩平均成本已高达2 216.08元,比2003年净增904.92元,增加69 %,高于同期蔬菜总产值和净收益的增长速度(同期蔬菜每亩产值增长1 445.72元,增长率为54.5 %,净利润增长540.20元,增长率为40.3 %)。过快的成本增长速度直接导致了同期蔬菜生产成本利润率的下降。 蔬菜生产成本主要由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三大部分组成。1998年三大部分的比例为57∶39∶4,到2003年这一比例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为58∶38∶4,但2004年以后,由于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增长,这一比例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到2008年达到50∶41∶9。可见2003年以来土地成本在蔬菜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增加很快,而人工成本所占比例虽然只增加了2个百分点,但2000年以来,蔬菜种植中劳动量投入的减少却非常明显,每亩投入劳动的天数由51.25天减少到2008年的39.06天,减少12.19天,表明蔬菜劳动投入机会成本在不断提高,菜农经营蔬菜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劳动力投入逐渐减少。 1.1.3 蔬菜生产效益波动较大,并有下滑趋势1998~2008年的11年间,我国蔬菜种植无论是产值还是净利润都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其中,蔬菜每亩产值从2 394.78元增长到4 097.77元,增长71.1 %,蔬菜净利润由1 137.69元上升到1 881.69元,增长65.4 %。但在这11年间,蔬菜生产效益波动很大,蔬菜成本利润率最高为2001年的107.09 %,最低为2006年的76.50 %,只有2001年的70.9 %。从近十年来蔬菜生产成本利润率的变化趋势来看,蔬菜生产成本利润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 1.2 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待进一步培育和规范 1.2.1 蔬菜产业的小生产问题依然存在虽然我国蔬菜产业基本实现了区域功能集中,但是单个菜农蔬菜种植规模偏小的问题仍然存在,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在全国抽样调查的2 317户蔬菜种植户来看,蔬菜种植面积不超过3 335平米(5亩)的有1 384户,占59.7 %。小规模的蔬菜生产导致资金、技术投入不足,不利于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推广应用,蔬菜种植方式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蔬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2.2 农民专业合作社还难以胜任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重任在农业部及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近些年有了很快发展,但蔬菜合作组织仍然偏少,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服务能力弱,运作也不规范。据不完全调查统计,蔬菜合作组织成员仅占蔬菜从业人员的约4 %;中部地区63 %的合作社所吸收的菜农不足200户;大多数蔬菜合作社覆盖半径偏小,成员分布范围村内占51 %,乡内占33 %,市县区内占15 %,省区直辖市区占0.8 %,跨省直辖市区占0.2 %;蔬菜合作社服务多数只停留在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及蔬菜产品包装、销售方面,大多数蔬菜专业合作社缺乏物流配送能力,成为合作社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合作社带头“能人”严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调查中也发现,尽管每个合作社在成立时都建立了章程,但很少有合作社根据本社实际制定具体管理制度;一些合作社的重大事务都是由核心领导成员做出,社员大会有名无实,运行机制存在问题;普通社员对合作社经营情况很少知晓,

蔬菜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蔬菜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我国蔬菜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摘要:本文从世界蔬菜业发展趋势出发,分析我国蔬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蔬菜业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蔬菜业;现状;对策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world's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s, the analysis of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proposed that the future of China's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Vegetabl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目录 1我国蔬菜栽培的发展趋势 (1) 向绿色食品型转 (1) 向新鲜多样型转化 (2) 向加工方便型转化 (2) 由露地栽培向保护地栽培发展保持地栽培主要有温室、大棚、多层覆盖、网棚、遮阴等。 (2) 2 我国蔬菜业的发展现状 (3) 我国蔬菜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3) 我国蔬菜产销现状及批发市场发展的现状 (4) 我国绿色蔬菜发展现状 (4) 我国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的现状 (5) 3我国蔬菜的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 (5) 我国蔬菜业的发展策略 (6) 我国蔬菜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7) 4.参考文献 (8)

蒙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蒙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第一章蒙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章蔬菜生长需肥规律 第三章蔬菜病虫害防治原则 第四章露地蔬菜高效种植模式 第五章大棚菜茬口咋安排才高效 第六章如何安排日光温室蔬菜茬口 第一章蒙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一、蒙城县蔬菜产业发展政策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0?27号) 省农委《安徽省2010年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皖农菜[2010]45号) 县政府办《关于印发蒙城县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蒙政办…2010?59号) 二、蒙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特点: 1、面积日趋稳定

2、价格稳中有升 3、质量更加安全 4、效益显著提高 三、蒙城县蔬菜产业发展获得荣誉: 1、安徽省蔬菜产业化十强县 2、国家级蔬菜标准化实施示范县 3、省级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庄周马店甘蓝、马集马庙马铃薯、范集李圩日光温室 4、市级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马集马庙、小辛集城西、范集李圩、庄周马店 5、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范集李圩日光温室 6、省级蔬菜标准园:小辛集城西村、白杨林场出口蔬菜 7、省级标准果园:篱笆郭集黄花梨 8、省级蔬菜专业示范村3个:庄周马店、马集马庙、范集李圩 四、蒙城县蔬菜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2010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2万亩(含复种指数),总产量130万吨,产值9亿多元,直接为农民增收7亿多元。 我县不断整合各种资源、资金,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蔬菜规模经营,积极推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主要体现在: 1、以庄周马店为中心的甘蓝和黄心大白菜(韩国白菜)生产基地。总面积3万亩,总产量10万吨以上。主导品种:甘蓝主要是淮南新丰、上海新丰、京丰一号等。大白菜主要是青杂、黄心大白菜等。产

某县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18年某县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某县18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赣市府字〔2015〕38号)、《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18年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17〕24号)精神和市有关会议要求,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提升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发展思路。突出丰富市民“菜篮子”、建设优质蔬菜外销基地、推进蔬菜产业扶贫三大任务,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适度规模种植,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化服务,引领蔬菜龙头企业、规模基地、基本菜农同步发展,努力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二)工作目标。18年力争全县蔬菜播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较上年增加0.5万亩、1.38万吨和0.80亿元,达到15.45万亩(复种面积,复种指数为2.5)、23.95万吨和6.10亿元。新(扩)建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面积5600亩,其中钢架大棚蔬菜生产面积达到3400亩(含1个集中连片1000亩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8%以上,确保全年不发生产地蔬菜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把XX打造成为赣州重要的蔬菜生产县。 二、工作任务 (一)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按照《XX县2016—18年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科学布局蔬菜种植重点区域和品种,有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发展蔬菜产业,瞄准东南沿海和省内目标市场,合理安排种植品种,进一步拓展本地特色蔬菜品种销售市场,做大做强做优本地特色蔬菜品牌。 (二)大力发展规模基地。以赣州市中心城区蔬菜基地建设为抓手,以《XX县2016—18年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为原则,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蔬菜基地,着力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生产技术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高我县蔬菜产业现代化水平。 1.位于蔬菜产业核心圈的潋江镇、高兴镇分别新建1个集中连片1000的蔬菜基

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精选资料 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村**自然村地处县城南郊,距县城0.5公里,全村152户,人口602人,耕地326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36元,农民收入以蔬菜种植、外出务工为主。根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做大做强一个新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结合本村实际,经村民大会讨论,依托我村区位、资源及人才优势,做大做强我村蔬菜产业,制定本村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一、蔬菜生产现状 1、我村蔬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气候优势明显,是生产蔬菜的理想之地;第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蔬菜能当天采摘,当天上市,保持蔬菜固有品味和新鲜度;第三,水利基础设施好,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沃,为此产业规模化生产提供充分保证;第四,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此产业经几年发展,农民种植水平和市场意识有很大提高。 2、全村现有蔬菜种植面积82亩,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48亩,创产值106.5万元,以大蒜、西红柿、冬瓜、藕、辣椒、白菜种植为主,户均在蔬菜生产中的纯收入达1.2万元。但我村蔬菜销售仅仅面对县城,市场不广,品种不多,蔬菜产业没有真正形成规模,产业效益不显。 二、蔬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生产无公害蔬菜为突破口,以强化龙头企业建设为保障,抓投入、扩基地、拓市场、树品牌、促生产,提高蔬菜产业的综合效益。 2、发展目标: 基地建设:2010年计划发展80亩露天地菜、30亩大棚反季节蔬菜,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亩;2011年计划发展100亩露天地菜、40亩大棚蔬菜,计划种植面积达到216亩。 效益分析:2009年全村露天地菜面积84亩,大棚68亩,创产值208万元,户均从中创收1.78万元,人均纯收入从中达到4600元;2010年全村露天地菜面积164亩,大棚88亩,创产值306万元,户均从中创收2.1万元,人均纯收入从中达到6000多元。 技术体系建设:以县农业局蔬菜站为主要技术依托,以镇农技站为技术指导体系,严格按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实施,稳定和加强推广队伍建设,确保完善的推广体系。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村两级成立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负责,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抓出规模,抓出成效。 2、加大对蔬菜生产的支持力度。抓住国家产业政策倾斜农业的机遇,积极争取资金,用于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及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等。 3、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蔬菜产品的科技含量,每年至少引进示范蔬菜新品种4-6个,提高蔬菜产品的内在品质。 4、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镇、村两级组织经常开展有关技术培训活动,邀请有关专家上田间指导,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 5、积极推广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发展龙头企业,扶植大户,实施“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方式,健全和完善龙头经济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扶持重点种植大户,引导他们与龙头企业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使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蔬菜全国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报告

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 2011-11-30 我国蔬菜(含西甜瓜,下同)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不稳定。制定并实施《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下同)将有利于促进蔬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化生产布局,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地位突出,对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成效 1.生产规模稳步增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90年代,随着全国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瓜菜播种面积在上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近10%,90年代年均增长14.5%,本世纪前7年平均增长1.9%,到2007年达到 2.94亿亩,总产量6.41亿吨。其中,蔬菜2.6亿亩,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7公斤。设施蔬菜发展更快,1980年设施蔬菜不足10万亩,到2007年达到5050多万亩,增长504倍。另据FAO统计,2006年我国蔬菜产量占世界的49.6%,居世界第一。 2.供应状况明显改善。随着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和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通,依托气候、区位优势,沿路、沿海、沿边建立规模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华南、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基地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基地稳步发展,设施蔬菜特别是节能日光温室快速增长,形成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使我国冬春和夏秋淡季蔬菜消费,由过去的有什么吃什么变为吃什么有什么,缓解了供需矛盾,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蔬菜播种面积列前10位的省区(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四川、江苏、湖南、广西、湖北、安徽)播种面积都在1000万亩以上,共计1.68亿亩,占全国的64.6%;产量共计 3.86亿吨,占全国的68.4%。 3.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农业部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蔬菜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业部200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按照国家标准判定,37个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5.3%,以京津沪深四城市为例,2007年与2001年相比,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 4.国际贸易快速攀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蔬菜出口增长势头强劲,比较优势逐步显现。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累计出口蔬菜817.59万吨,与2000年相比增长1.55倍;出口额62.14 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2倍;贸易顺差61.06亿美元,居农产品之首,与2000年相比增长2.04倍。我国蔬菜出口量占总产量的1.4%。 (二)产业地位

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46种植科学 1.蔬菜产业发展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分析 当地的降水资源丰富,土壤面积广阔,地形多样化但相对来说地势较为平整,气候温暖适宜,全年气候类型较为单一,大大增强了当地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优势,可以实行一年多种的播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种植优势,增进当地蔬菜种植业全年收益和面向市场供应的连续性。并且附近的村镇较多,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较近,有利于蔬菜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与生产商品批量销售,能够有效连接市场,增强当地蔬菜种植业的特色产业化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 2.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蔬菜种植成本较高。蔬菜种植一般需要提前购置育苗来进行栽培,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必要的农药以及肥料对抗疾病和促进产量,然而蔬菜种植的整个时期相对较长,肥料及农药投入量较大,加大了蔬菜种植的成本。并且在种植中还有许多不可抗的因素,比如土壤内出现的根线虫等害虫消灭不彻底,导致蔬菜苗的不可补救,更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2蔬菜市场价格波动大。目前云南的大部分蔬菜种植仍处于个体种植阶段,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蔬菜产业基地,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加之蔬菜种植种类与数量不稳定,经常出现盲目跟风种植的现象,某类蔬菜种植量过多或过少因而导致蔬菜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都会引起蔬菜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大了蔬菜种植产业发展的风险性。 2.3蔬菜销路不畅通。蔬菜种植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没有专业的种植大户或者产业化种植基地的带动与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植,蔬菜的销售渠道不宽阔,并且蔬菜销售要通过一级一级的中间商,利润被多层剥夺,蔬菜种植者赚取的利润降低,严重影响了蔬菜种植者的积极性,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陷入滞后化境地。 3.蔬菜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当下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蔬菜生产中的病虫等灾害都有了相应的整治措施与科技产品,农业生产中投入的现代化机械设施水平与数量不断加大,无论是农业种植生产还是种植土地的养护都得到了现代化技术的支撑。未来蔬菜产业会不断朝向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蔬菜种植与蔬菜商品的生产也会朝着绿色、无公害的方向发展。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要及时转型,积极发展蔬菜种植的同时,加强产业化的加工线生产,形成当地蔬菜产业的自动化链条,增强当地经济发展收益。 4.蔬菜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4.1巩固和加强现有优质蔬菜种植产业发展。优势蔬菜产业指的是适合本地区自然环境下生长力旺盛并且产量高蔬菜品质好的蔬菜种植产业。在进行蔬菜种植产业发展规划时,要重点将优势蔬菜种植产业进行优化,联合附近种植区形成产业化种植,培养当地优质品牌蔬菜产业,以当地种植农户的联结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生产销售效应,打开当地农产品销售多渠道,提高当地蔬菜种植产业的竞争力。 4.2加强科学技术政策支持。相关农业种植部门要加强对当地蔬菜种植的技术指导,通过在各地设立农业指导科技站,为附近蔬菜种植提供理论化指导和病虫灾害等问题的解决。同时,加大当地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为蔬菜种植的创收提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节省人力和时间投入,保障蔬菜种植的现代化、科学性。 4.3以政策扶持打开市场销路。当地政府要紧跟国家政策,为当地的蔬菜生产与销售积极联络外地市场。增加与外地市场考察人员的交流,多加举办类似当地蔬菜种植产品展览会的活动,用当地优质蔬菜产品吸 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措施 侯增龙 (云南省易门县小街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易门 651102)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蔬菜产业越来越朝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甚至蔬菜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期,给农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要多方面考虑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时找出具有效力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待蔬菜产业要谨小慎微,做到提前预防,不至于使更大问题更大损失出现。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问题;措施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06-0046 (下转第93页) ·4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