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0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当前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经济增长粗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刻不容缓,要大力推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不仅昭示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而且也指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以解读。以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更充分的了解,并且取得广泛的共识。

一、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一)单纯追求GDP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直以来,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时主要采用的指标是经济增长。它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或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GDP)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仅仅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这种单纯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单纯追求GDP会导致忽视发展经济的目的。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为了增长的增长则把增长或追求GDP当作目的,这就会忽视很多有利于文明身体健康的公共事业。(2)单纯追求GDP导致为了增长而不择手段,由此引起各地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而且还对粗放式

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激励,结果是污染环境,使资源不堪重负。(3)单纯追求GDP还会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如果GDP 被当作唯一的目标或主要的目标,这会使地方政府形成GDP 导向的政绩观,如此,数量扩张成为经济增长的目标,提高质量或者为此需要的技术创新被忽视,其结果就是集中于制造环节这一产业链条的低端,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

传统的经济增长采取的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最明显地表现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这种“三高一低”的特征。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且也是不可持续的。目前,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在世界上比重已大大超过经济增长总量在世界上的比重,而且增长的速度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进一步地提高。这对我国的能源形势形成很大压力。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炭和石油为主,二者占能源总消耗的90%。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中比重最大,尽管我国目前的煤炭探明储量还可以开采上百年,但是,煤炭的高污染引起的过高的环境成本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导致对环境压力要求必须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炭使用的技术创新。石油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仅次于煤炭,但是我国相对不足的石油储备和快速增长的石油消费形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且这种矛盾引起的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度加大,不仅增加了中国经济受国际石

油价格影响的程度,而且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问题。

过高的能源消耗引起的高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忍受环境质量差的限度不断降低。过去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也越来越难被人们接受。因此,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日益彰显的背景下,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很难为继。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粗放式经济增长提出巨大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冲击表面上是通过外贸的渠道影响了我国与进出口相关的实体经济。但是,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这种冲击主要是对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冲击。

粗放式经济增长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1)这种增长方式所走的一条产品便宜路线。而产品便宜是由于劳动力便宜、资源便宜、环境便宜决定的。因此,这种路线走起来很被动,一方面劳动力便宜、资源便宜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工资和资源的价格都会提高,目前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拐点;另一方面会有劳动力、资源更便宜的国家会与我们竞争,而且我们在这种竞争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甚至是在下降。(2)这种增长方式所走的另一条产业链低端的路线,即附加值很低,没有核心的生产、核心的技术,没有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创意,没有后面的售后服务等等,挣的中间的加工层面的,仅仅是加工层面很少的利

3

润。(3)这种增长方式所走的还有一条路线是过度依赖外需。这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大国来说,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冲突,特别是我国不断强大的背景下,这种局面会使我们陷入日益突出的矛盾中。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挑战集中于这几个特点上。产品便宜引起的外贸摩擦越来越多;产业链的低端使面临着制造业大国带来的冲突,如现在世界市场上的许多商品都是中国制造,但是中国制造实现的利润却很低;过度依赖外需随着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需求的调整变成对我国的制约。

总之,我国过去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在目前的形势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了,而这种不适应不仅涉及到经济增长方式或者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应该转变的问题,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如果不实现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的未来的经济发展会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会出现更大的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的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经济发展经历中,加快经济增长始终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期间虽然有些政治路线斗争的干扰,但是,中国人近百年因落后而挨打的记忆,成为赶超和加快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因此,谋求经济增长几乎贯穿了新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当然,各个阶段选择的经济增长

方式有些不同。

(一)1949—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中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道路上基本采取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选择一是受技术约束而不得不作出的。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不仅是中国丧失了发生工业革命的机会,特别是因此拉开了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差距。这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在100年间受尽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欺凌。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具有的现代工业的比重只有7.9%,许多工业品都冠以一个“洋”字。这样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走粗放之路。二是从增长的难易程度进行的。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经济发展的起点也非常低。在这样的形势下,最容易实施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粗放型经济增长。因为相对于技术来说,当时的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自然资源也可以说是“地大物博”,因此,所选择的只能是以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三是受产业结构影响作出的。建国之初,中国的产业结构处于较低的水平,第一产业占70%,因此,还属于典型的农业国。第三产业很不发达,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更是落后。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实现经济增长只能是粗放的。

30年的粗放的经济增长,虽然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的较大

5

的变化,不仅建起了一个相对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年均经济增长也超过的6%,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一些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做法,使得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的代价非常高。

(二)1978年——: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20世纪80年代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后,在初期的拨乱反正时,就强调要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企业管理混乱、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1979年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提出在经济调整过程中药充分注意提高经济效益。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早在80年代初实际上已经提出。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国民就十条方针,可以说是重视和尝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开端。以后中央也多次提出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益。例如1982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二大,即提出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随后在同年底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又提出,“六五”计划要求,产品质量要不断改善,花色品种要适应社会需要,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要有较多的降低,这些方面的要求都比过去高得多。着重于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六五”计划的一

个显著特点。

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质量和数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产品质量差,物质耗费高,经济效益低,是我国生产建设中长期普遍存在的痼疾,目前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只有坚决改变这种状况,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较少的投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也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和扩大出口。必须加强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严明劳动纪律、财经纪律,健全检查制度、监督制度,大力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同时积极推进技术改造,采取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把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到新的水平。这是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根本途径。”

1987年,中共十三大又一次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且使用了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概念,具体提出:“实现第二步奋斗目标,我们有很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矛盾的焦点是经济活动的效益太低。只有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争取年年有所进步,才能逐步缓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等矛盾,保证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这

7

个战略的基本要求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讲求产品适销对路,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归根到底,就是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

1990年底,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又一次专门提出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必须坚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把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2.20世纪90年代提出两个“根本转变”

1992年,中国掀起了新的一轮追求速度的发展浪潮,在这种背景下,中共十四大仍然提出:“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认真转好引进先进技术的笑话、吸收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1995年9月,在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谈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时专门讲到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我们讲发展,难就难在吧速度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问题往往出在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这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正确处理速度和

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变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一思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提出,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效果还不明显。”

1996年3月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民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提出要实现的两个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指出这是未来十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3.新世纪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对建国5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通过的

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分析我国“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时,认为国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之一就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进而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正式将过去一直提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是一个发展观念的转变。科学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发展应该是一个更加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完成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有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胡锦涛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

如果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算起,中国为实现这种转变已经奋斗的近30年,但是,时至今日,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为什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此困难?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难题?

这是因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如下几个难点:

(一)投资、分配和消费结构的协调

实现经济增长不仅决定于生产,而且还要借助于流通、分配和消费,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不仅是生产的问题,而且还是流通、分配和消费的问题。因此,对于经济增长来说,不能单纯强调投资,还要看到分配和消费结构对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西方经济学家庇古和罗宾逊等人就强调公平分配对国民收入增长的主导作用,而以西斯蒙第、凯恩斯、库兹

11

涅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中国现有的投资结构的问题,主要是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部分行业因过度投资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突出。到2009年,我国绝大多数行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六个行业出现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即使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风力发电行业也出现过剩。利益方面,分配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又加剧了产能和产品过剩。在分配上,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1995年为2.71:1,2002年扩大到3.11:1,2009年进一步上升到3.33:1,收入差距拉大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全国居民基尼系数连续多年在不断上升。目前中国全社会的基尼系数已达0.46以上,远远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当收入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总消费的水平下降,由此产生生产能力与产品的过剩。这种制约经济增长的市场需求约束,实质是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价值形态补偿难以顺利实现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劳动力就业的平衡

产业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产业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一旦形成,由于其资产专用性,不容易在产业间顺利转移。产业结构还由于劳动力结构的原因,易于陷入“路径依赖”的陷阱。掌握一定技术知识的劳动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教育、培训费用等资源,也需要一

定的时间。人力资本形成的时间效应,无疑会制约新产业的增长,降低经济整体效率。然而,经济增长的过程总是和产业结构的变动相伴随,产业的内部升级和资源在产业间转移,是推动集约型增长的原因之一。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结构性失业是一个常态,而实现劳动力的再就业,则要困难的多。实现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需要正视和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每年新增的庞大劳动力就业问题。

(三)资源有效利用上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抉择的结合

任何经济增长都会面临着资源的约束,环节资源约束当然需要提高技术利用效率,但也需要提高资源的社会利用效率。资源的合理价格,是衡量资源社会利用效率的重要参照物。中国目前的资源价格不够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有人测算过,2004年中国GDP按当年汇率计算占全世界GDP的4%,但消耗了当年全球消耗总数8%的原油、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30%的钢铁和31%的煤炭。在能源方面消耗过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十五”期间超过1,其中2003年达到1.53,2004年达到1.59,导致中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从1990年的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环境恶化状况也令人担忧,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公布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33位。显然,这种经济增长中的高耗费,是与集约型增长的要求相悖的。

13

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需要政府的规划和管理,也需要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一方面,目前中国的矿产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的价格,长期受到国家管制,严重偏低,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健全,导致价格失真。特别是由于土地、资源和资金等要素的虚假低成本,鼓励了企业过度投资和忽视效益的倾向,误导了投资和消费,这是形成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增长方式的重要诱因。既要加强政府监管,又要完善市场价格机制,两者如何结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难点。

(四)转换政府职能和创新科技体制的衔接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改变科技投入主体、创新科技体制,这就需要转换政府职能。目前,政府职能转换滞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技术进步水平的重要原因。科技投入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将有限的财政收入,首先用于解决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衣食住行问题,必然造成消减科研项目和教育经费,是科技投入相对不足。如教育经费投入,在1994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要实现教育投入占财政收入的15%,占GDP 的4%,但这个比例到今天也没有达到。一方面,改变政府的科研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尚未成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导推动力量。在目前企业的外部体制环境尚不完善,企

业自身仍以压低劳动力价格进行低价竞争,而不是以质量竞争的环境下,试图在短期内很快就实现企业向技术创新主体的转变,也是不现实的。寻求政府职能的转换与企业改革的有机结合,是科技体制创新时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五)调整利益格局与实现利益平衡

在这3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社会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在政策等因素的扶持下先富了起来;一部分行业由于涉及到国家安全从而成为了垄断行业,进而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当然也不排除有一小部分人,通过“灰色地带”谋取了许多物质财富。总而言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格局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利益团体相互博弈的格局,尤其随着我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弱势群体和既得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更为明显。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然会触动到部分个人、团体的利益,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势必会成为改革的阻力。以房地产行业为例,虽然中央政府早已三令五申要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要求保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但是出台的各项政策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使中央的意图难以真正落实。其实不仅是房地产行业,想要让任何一个领域内的既得利益者将“嘴里的肉”吐出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将调整利益格局称为啃“硬骨头”绝不为过。但是,发展方式转型就意味着破旧立新,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

15

这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必须要啃掉利益格局这块“硬骨头”。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围绕这一目标,可以选择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在于:(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首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收入分配差距是目前中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别是在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后,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有是中国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缩小收入差距或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不仅关系着中国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问题,而且也是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社会稳定能否继续保持的问题。因此,这是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其次,调整城乡结构。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而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不仅

是造成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也引起中国经济社会部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制度和政策上的便利,加快推进城镇化。

最后,调整地区经济结构。30年改革开放呈现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协调,而且改变这种不平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新的动力。有人认为这种地区结构不平衡可以复制东亚发展的雁型模式,也就是说,改变中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潜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机会。

(二)以科技创新提高效率,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能源的节约

科学技术创新是集约型增长的基础与核心,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长主要都是依托于科技优势取得的。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加工生产基地,但是,我国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主要从事附加价值和盈利率很低的装配制造作业。面对这种情况,出路首先在于促进与科学相关技术的成长。这一方面要靠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识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另一方面要靠繁荣昌盛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基础性支撑。

但是,目前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开发性投入,都还难于为技术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一方面表现为研究开发的投入

17

不足,另一方面也表现在投入的结构上基础研究的支出比例过小。此外,从研究开发的主体看,主要开发研究是由研究所、高等院校等非企业组织进行的,而企业的开发研究能力很低。这种科研体制是不利于研究开发取得成果。

因此,推动科技创新,需要扭转中国在低效率基础上的重复技术引进的局面,确立知识自主创新的意识。中国科学技术落后,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自給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实力不强,高科技人才比较匮乏,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实现科技创新,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改变目前中国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效、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科研成果转化难、科技研发与企业生产经营在很大程度上相脱节等现象。克服这一弊端,一是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要加强职业和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企业对科技产品的消化吸收能力;三是深化科研部门和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

科技创新是升级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在新的科技革命的背

景下,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效率是一个非常有利的选择。较之先行工业化国家,我国工业化有一个更为优越的条件,这就是能够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善增长的质量,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率。由于信息产业创新活跃,发展迅猛,而且因为其基本功能是改善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利用,有效应用信息通信技术能够降低各行各业的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特别是交易成本,现代经济运行中交易成本对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意义变得更为突出。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猛,其产值很快从1993年的913.4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6920.9亿元,是1997年之后我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因此,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信息通信技术在我国各个部门的渗透,降低全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信息成本,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建立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制,以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央反复重申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是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却不断被复制出来,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增长模式乃是现行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因此,转变增长方式的要义,在于铲除传统增长模式的体制基础,建立和健全新增长模式的制度环境。

19

首先,技术进步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利于学术繁荣和技术创新的体制。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一直给予发展科学技术高度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就一再发出“向世界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进军”的口号,也制定了多个“赶超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规划。但是,赶超的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没有为科技创新提供适合的制度环境。

苏联在20世纪下半叶提出“由外延增长方式向内涵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后,从1971——1975年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开始,一直把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加快技术引进、有计划第进行企业的更新改造确定为重点,企图通过指令性的计划安排和大量的国家投资加快技术进步。为此,苏联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官办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然而,苏联加快技术进步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成功。直到苏联解体,苏联经济也没有到达主要靠提高效率实现高速增长的要求,全要素生产率逐年下降。

这种“苏联现象”,即一方面是庞大的教育科研和开发体系,一方面是越来越低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现象提示我们,庞大的研究开发和教育体系的缺乏适宜的制度条件的情况下,是无法提供足够的激励,使经济增长转移到以来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这里的症结在于,苏联建立了一种封闭、僵硬的行政性科研体制和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体

中国发展模式变革与调整思路

中国发展模式变革与调整思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迅猛发展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然而,这种高速增长的模式下面是否存在改变和调整的必要性呢?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内部经济问题的出现,中国正在逐步转变其经济模式,以适应新的环境和需要。这种转变并不是简单的调整和改进,而是一个完整的重新构建的过程。下面,本文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发展模式的变革和调整思路。 一、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以高速增长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然而,高速增长下面隐藏着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缺乏创新等。因此,中国开始逐渐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也是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 “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现有经济结构、提高生产力、通过创新和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此外,还需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利。正是这种转变,促使中国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从“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 在高速增长阶段,中国通过大量投资实现了经济的快速扩张。然而,这种模式下,许多投资并没有创造真正的价值,而是只是为了保持增长。对此,中国已经开始逐渐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 为了实现“创新驱动”,中国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同时,中国还倡导大气治理、能源革命、以及新产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内需,推进消费型经济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开始逐渐从“外向型经济”转变为“内需型 经济”,重点发展消费型经济。这种转变能够弥补因外贸订单减少而带来的损失, 并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变革,中国专注于扩大中产阶层和消费群体,提高消费力度和质量,降低消费门槛。政府还鼓励创新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推进自主品牌的发展。 四、深化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变革和调整,中国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 逐步打破垄断和促进市场化。 例如,中国已经放开了一些领域的外资限制,让外资企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同时,中国还大力推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打破行业垄断。政府还鼓励创新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推进自主品牌的发展。 总之,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正在逐步转变其中的发展模式。这一变革不 仅涉及到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也涉及到政策和社会环境。虽然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积极措施,帮助经济发展适应新的环境和需求。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不断地探索着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地进行转变。而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逐渐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转型,它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简单浅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作用,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示。 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在我国的历史上,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传统的资源型经济、重工业型经济、以及对外贸易增长型经济组成的。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由于资源的相对廉价和劳动力的相对充足,使我国的经济表现出不错的增长速度,不过这种增长速度不仅仅是由于技术的革新和产业的升级,更是建立在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枯竭的基础上,这种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的需求。 二、新型经济发展方式 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转变,是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大潮的浪潮下,我们必须强调技术革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探索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新的产业和机会,这种发展方式对于我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与传统经济相比,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表现出了一种以产业的升级为主导,创新和创业政策的驱动以及高端人才的引进为重点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再依赖资源的投入和人力成本的低廉。 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实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以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全球经济体系的调整,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逐渐转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逐渐透明,市场充满了活力,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种转变使我国的经济转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领域,同时也更具有挑战。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中,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被纳入了经济发展的主流范畴,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招聘也成为了重要的举措,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不再可以忽略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的积极作用在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推行现代化管理,不能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升级,更要注重对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在传统产业上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扩大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在提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城市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区域联盟和产业链,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

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转变

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这种转变在许多方面都是必要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转变,并探讨其对中国未来的影响。 一、从低成本和出口依赖模式向内需驱动模式转变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以低成本和出口依赖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然而,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的威胁下,这种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同时,中国国内市场的庞大也为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因此,中国正在朝着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内需市场的投资,推动了消费升级、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这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二、从投资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已经到了瓶颈。庞大的储蓄率和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都在限制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为了克服这些限制,中国正在朝着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研和创新的投资,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这将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三、从人口红利期向人口老龄化期转变 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造成威胁。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中国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正在朝着创新、创业和服务业的方向转变。政府增加了对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同时也加强了服务业的发展。这将有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社会总供给,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四、从资源依赖型经济向生态文明建设型经济转变

中国一直依赖资源依赖型经济模式。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开始威胁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了更加环保的政策。中国也在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的支持,这将为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性保障。 五、从国内市场一体化向全球市场一体化转变 中国正在逐步实现国内市场一体化,这将进一步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提高中 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全球市场一体化:中国加入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参加国际贸易和投资,加强了与亚洲、欧洲和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转变中,政府的政策调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和储蓄、投资的压力也将不可忽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转型,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优化生产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高考政治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高考政治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 持续发展 高考文综频道为大家提供高考政治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起来温习一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 网站的更新! 高考政治知识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生活 1.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原因。 ①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的。 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⑤有利于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⑥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提高自助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 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义新农村。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 ⑤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⑥调整内外需结构,逐步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倒经济增长新局面。 3.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原因。 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增加居民消费有利于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②是社义生产目的和社义本质要求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倒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当前我国外需不足,需要扩大内需。 4.经济生活分析如何扩大内需,让人民放心消费?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居民收入。 ③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保障社会公平,完善一个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两个举措(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以及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⑤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扩大就业。 ⑦企业要诚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 ⑧劳动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二、政治生活 1.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人大角度分析应如何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 新的挑战和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 将阐述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首先,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高能源消耗 和高排放的方式,导致环境恶化,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带来了严 重影响。转变发展方式,包括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大能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力度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是质量效益需要。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规模扩张,但 增长质量和效益相对较低。全面挖掘和发挥我国内需潜力,构建以消费为 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结构调整需要。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产业结构不均衡等原因, 中国经济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如劳动力过剩、产能过剩等。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性,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有效途径。 其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采取以下主要途径: 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加大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自主 创新步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环境意识,加强环保投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倡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当前,我国的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需要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来解决。一方面,重点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四是加强教育培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撑。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总之,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教育培训,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只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中国经济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的变化,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谈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谈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谈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五年来,我国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诸多问题。 究其根源,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理论尚未廓清,对诸如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哪个方向转变以及怎么转变等问题,尚待探究。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对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我们往往只从经济学的一般认识入手,只从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入手,片面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即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但是,离开对经济时代变化大趋势的根本认识,就会本末倒置,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错误,难免事倍功半。

经济发展方式,或称财富增长方式,是由所处经济时代的特点决定的。 一个时代有与其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驱动力是土地和体力劳动者,谁拥有的土地越多,谁拥有的劳动力越多,谁就越有财富。 土地是第一资源,劳动力是第一资本,简单的体力劳动是第一劳动。 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驱动力是资本和机器。 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劳动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形式。 工厂越大机器越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高,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 工业经济时代,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是第一资源,机器设备和货币资本等传统资本是第一资本,复杂体力劳动是第一劳动。 世界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 时代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做相应的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资本成为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知识成为第一资源,知识资本成为第一资本,创新劳动成为第一劳动。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时代进化,即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化到知识经济时代引发的问题。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如果仍沿用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逐步降低,经济发展的质量就会逐步变坏,经济发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最重要和最艰巨的工作内容。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率来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的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的效率提升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而经济结构优化则关系到资源的配置效率改善。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样才能解决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但过犹不及,连年追求超高速经济增长也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各地为了追求短期超高速经济增长,不断加大投资,而且大上工业特别是重化工项目,挤压消费。投资增速过高,粗放扩张,必然要付出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为保经济增速,财政支出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和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的财力不足,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因此,为了缓解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当前需适当放缓经济增速。最近,我们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取消一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控制银行放贷规模和增速,整顿地方融资平台,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都在使经济增速有所回调,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时,我们首次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5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其内涵有所扩展,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并且明确了具体要求,如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着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意味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丰富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内涵也从一个转变扩展为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010年初以来,中央一直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主要依赖于投资和出口,这种增长模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不平衡发展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 一、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投资。然而,这种增长模式已经达到了瓶颈,投资效益递减,资源浪费严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这意味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整体经济的竞争力。 二、从出口导向到内需拉动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然而,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出口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降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中国政府提出了内需拉动的增长模式。这意味着要扩大居民消费,提高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三、从资源密集型到绿色低碳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低碳的增长模式。这意味着要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四、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化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一些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这种单一产业的依赖使得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中国政府提出了多元化的增长模式。这意味着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经济结构的适应性和韧性。 五、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以高速增长为主,但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增长模式。这意味着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总结起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从出口导向到内需拉动,从资源密集型到绿色低碳,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化,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这些转变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转变增长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资源的数量却是有限的,特别是一些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同时,我国出现了能源、水资源等短缺问题,这些问题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 2、技术进步滞后 我国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研究与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在核心技术方面,无法独立掌握。对此,我国应该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入,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动技术进步。 3、投资主体单一 我国经济发展中以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为主导,而民营企业和海外投资方的数量和贡献还比较少,这样的投资主体单一会导致经济的发展不能够充分发掘市场潜力和创新潜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4、劳动力成本增加 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增加,这给企业的盈利

能力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寻求新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率,降低人力成本。 5、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我国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在金融领域。当前因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金融部门信用风险日益凸显,这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评估机制,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二、案例分析 1、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环保问题也愈演愈烈。近年来,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些污染问题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因此,我国的环保事业亟待加强,要从源头上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成就非常显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研发水平还显得比较低。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加强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人才的引进,推动技术创新。例如,针对新能源领域,我国应该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在新能源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的新能源技术水平。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与转型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与转型 农业科王开国 [授课老师简介]李翀,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金融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 一、中国现行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它包括对内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如何通过经济体制的变迁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来实现产值增长的方式。后者是指一个国家外部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对外金融和直接投资的发展方式。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一)中国对内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第一,在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上,中国实行的是以政府为指导的、由市场发挥基础调节作用的发展方式。中国的这种发展方式与日本和韩国采用的“东亚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

中国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的作用,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具有比日本和韩国政府更加重要的影响。 第二,在推动生产能力提高的方式上,中国采用的是高投入和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大量地投入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来实现产值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相似的,但是中国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强度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比拟的。 (二)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第一,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形成的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方式。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它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进口原料、材料或零部件,加工成制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外汇形式的附加价值。第三,在对外金融方面,中国对借入外国债务持谨慎态度,实行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借入外国债务为辅的发展方式。 二、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中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它是适合于中国改革开发以后的现实情况的。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也不高。再次,在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要通过劳动的高投入来实现产值的高产出,物质资本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急切需要资本。中国通过本国资本积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借入外国债务等方法加快资本形成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一)中国对内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背景与基本要求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背景与 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等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当前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将重点探讨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背景和基本要求。 首先,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背景之一是经济结构的调整需求。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导向型增长,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的问题。这种经济模式已经限制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创新驱动和提高科技含量,实现经济结构由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其次,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背景之二是科技进步的推动。新时期科技进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壮大和繁荣促使经济发展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提升科技水平,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将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 再次,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背景之三是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品质、环保和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经济发展方式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应更加注 重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基于以上的宏观背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以下基本 要求。 首先,高质量发展。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数量为导向,忽视了质 量的提升。而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注重质量优先,提高产品 和服务的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绿色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 大问题。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要注重绿色发展,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加大对清洁能源和生态产业的支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 循环。 再次,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新时 期经济发展方式要注重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 养创新型人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 集型转变。 最后,协同发展。新时期经济发展要注重协同发展,加强各地区、 各行业之间的协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通过跨地区、 跨部门的合作,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提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之,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背景是经济结构调整、 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我国经济实现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析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析 1人民币升值具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善效应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无法完全消除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要实现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人民币升值应该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 第一,人民币长期升值会从两方面对贸易依存度及过高投资率的降低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人民币长期升值具有给我国带来财富效应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内居民消费相同外币额度的进口商品所支付的人民币会缩减,并且还表现在人民币升值会带动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等人民币资产市场价格上升,它们升值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势必促进国内居民的消费。另一方面,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过程本质上看,它是非贸易品行业相对于贸易品行业价格提高的过程,但非贸易品行业主要是服务业,它相对于提高贸易品行业价格将会改善生产性资源向服务业转变的局面,所以人民币长期升值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使它逐渐提高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由于服务业对投资的依存程度偏低,因此,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势必会缓解投资率过高的矛盾。 第二,人民币长期升值将势必会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逐渐提高对外贸易的效率。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近年来国外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不停上涨,我国的进口价格不断上涨,将会引起中国贸易条件的继续恶化,因此应该借人民币升值的环境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改善贸易条件。事实上,在目前人民币仍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

国内企业原材料的进口仍是以各种国际货币支付,中国的整体进口成本仍旧不会随人民币升值而降低。

2人民币升值会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挑战 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升值可以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改善效应,但也会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新的挑战。 2.1人民币升值对工业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第一,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进口数量骤增和基础资源出口量的骤减,然而出口增长率的降低远小于进口增长率增大,易降低国内基础资源的价格。随之引起工业生产的能源消耗量加大,规模扩张,降低技术改良升级的刺激效应,并不利于当前高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充足低廉、劳动者素质整体偏低,若在此时大部分加工制造业急于提高生产效率,冒然引进新的生产技术,而培训或者高素质劳动者来不及到位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订单违约的风险。虽然现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目标,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能力的提高,但也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我国大部分出口型企业都属于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粗放型加工类企业。而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将会冲击这些出口贸易依存度很大、科技含量和出口价格弹性较低的企业,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2.2人民币升值阻碍科技变革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主要取决于科技变革的步伐,中国的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生产结构,而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改变势必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改变,技术变革导致产业结构发生与之相适应的改变。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国内商品相对于国外商品的升值,也是说国内产品变得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推荐阅读)[修改版]

第一篇: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意义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1995年党更在提出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转变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历史性转变。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 协调、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 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结构。而在当前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可能隐蔽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由此可以判定:当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

增长模式,而是已扩大和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除非有有力的政策干预,否则上述矛盾的持续和发展将会极大地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最终导致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因此,只有在宏观上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调控,才能实现和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即高质量)又快(即高速度)地发展。因此,及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第一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十六大以来,基于改革的伟大实践,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最终形成了用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发展观。与此相适应,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其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即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包括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内的全面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根据十七大关于转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应继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经济增长方式本身的可持续性。为此必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环保的关系,积极推广和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应着力加强对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以提高其自身发展的协调

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文档

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经济发展通常是指一国经济形态由低级转向高级的过程。经济发展通常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一定时期实际产出持续增加、维持经济增长所需的结构变化,以及经济增长中利益合理分配。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但是,如果透过各种经济发展的现象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转型无非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一、路径依赖应从以资源和投资为导向?さ木?济增长转向创新导向 一国经济发展过程面临着由低级经济形态向高级经济形态的转变。这种转变包括了若干相互关联的经济形态转变过程,通常表现在生产潜力扩张和创新能力提高上。[1]在经济形态转变的过程中,首先表现为生产潜力的扩张。按照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一国经济发展可能经历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2]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所需的条件有所不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生产潜力扩张,经济发展依赖的路径因素各有侧重。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进步这些生产要素,都有可能成为带动一国生产潜力扩张的因素。然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成效也是不同的。在生产要素导向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基本生产要素,本国经济发展依赖价

格条件进行竞争。本国产业技术主要来自模仿,产业本身尚无创造技术能力。而在投资导向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基本生产要素及本国政府和企业的投资意愿,本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价格竞争比较敏感的产业环节之中。本国产业具有吸收和改良外国技术的能力,但不足以发展独特的产品和应用独特的流程。其原因在于,此时仍缺乏能够积累的经验和高度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在创新导向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产业各个环节精致化和专业化程度,本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将从生产成本转向生产率。本国产业强调先进与高级的技术表现,产业发展的焦点放在技术和产品的差异上。因而,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这三个阶段,通常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繁荣。然而,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生产潜力扩张所依据的动力因素差别较大,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和投资导向阶段更多依据的是自然资源、劳动成本这些价格条件因素,而创新阶段更多依据高级的和专业性的生产要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和成本因素,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生产潜力的扩张。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生产潜力得到了快速提高。1978年至2006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7%,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保持了5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1.1%,明显高于世界同期5.4%的经济增长水平①,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更是增长了11.4%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规模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学习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要掌握几个重点内容,一是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概念,并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了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的历程;三是寻求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学习安排】5学时 【学习内容】 2010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当前经济工作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经济增长粗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刻不容缓,要大力推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不仅昭示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而且也指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以解读。以期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更充分的了解,并且取得广泛的共识。 一、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一)单纯追求GDP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直以来,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时主要采用的指标是经济增长。它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或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GDP)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仅仅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这种单纯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单纯追求GDP会导致忽视发展经济的目的。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为了增长的增长则把增长或追求GDP当作目的,这就会忽视很多有利于文明身体健康的公共事业。(2)单纯追求GDP导致为了增长而不择手段,由此引起各地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而且还对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激励,结果是污染环境,使资源不堪重负。(3)单纯追求GDP还会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如果GDP被当作唯一的目标或主要的目标,这会使地方政府形成GDP导向的政绩观,如此,数量扩张成为经济增长的目标,提高质量或者为此需要的技术创新被忽视,其结果就是集中于制造环节这一产业链条的低端,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 传统的经济增长采取的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最明显地表现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这种“三高一低”的特征。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且也是不可持续的。目前,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在世界上比重已大大超过经济增长总量在世界上的比重,而且增长的速度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进一步地提高。这对我国的能源形势形成很大压力。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炭和石油为主,二者占能源总消耗的90%。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中比重最大,尽管我国目前的煤炭探明储量还可以开采上百年,但是,煤炭的高污染引起的过高的环境成本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导致对环境压力要求必须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煤炭使用的技术创新。石油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仅次于煤炭,但是我国相对不足的石油储备和快速增长的石油消费形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且这种矛盾引起的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度加大,不仅增加了中国经济受国际石油价格影响的程度,而且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问题。 过高的能源消耗引起的高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忍受环境质量差的限度不断降低。过去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也越来越难被人们接受。因此,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日益彰显的背景下,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很难为继。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粗放式经济增长提出巨大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冲击表面上是通过外贸的渠道影响了我国与进出口相关的实体经济。但是,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这种冲击主要是对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冲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