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第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第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考纲要求]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知识讲解]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速度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在右图方框内以南极为中心作图。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o )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如右图是恒星日和太阳日比较。地球在轨道上有三个不同位置:第一个位置上E 1,太阳和某恒在P 地同时中天,这是一个恒星日和一

个太阳日的共同起点。在第二个位置上E 2,地球完成自转一周,恒星

再度在P 地中天,一个恒星日终了,

但正午尚未到来。到第三个位置上

E 3时,太阳第二次在P 地中天(SPE 3

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完成一个太阳日;那时恒星早已越过中天。读这个图必须注意,在太阳系范围内,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光线是辐散的;恒星无比遥远,它的光线可看作平行的,图中所示三颗星,指的是同一颗恒星。太阳日是日常生活的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例1、乘船从上海至旧金山,船上乘客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 C )

A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B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大于24时

西

E 1

E 2

E 3 地球轨道

日中天

星中天

星中天日

中天日 太 阳 日 恒 星 日 ●P

●P

●P S

C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小于24时

D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3、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 ),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

1670km/h × cos α°

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地球各地角速度(两极为零)相等,为15°/小时。

例2.完成右表,填写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 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 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 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o ;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o ;

③直射点A 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 B 的纬度之和等于90o ;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o26′N )时, 切点B 的纬度为66o34′N 。

当太阳直射在20oS 时,切点B 的纬度为70oN 。 例3:在下面两图中绘出晨昏线。

2.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上中天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跨经度15度的区域使用同一时间为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oE 的地方时。离北京所在的东八区较远的地区,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例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人们一般10点钟上班,14点吃午饭。因为乌鲁

直射点A

晨昏线与极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

N

S

太阳光线 昼 半 球

夜 半 球

木齐在东6区,与北京时差为2小时,如果乌鲁木齐的人们使用东6区的区时,作息时 间会与北京相同,但乌鲁木齐使用的是东8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所以他们的作息就在“北京时间”的基础上延迟了2小时。(上图解)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 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 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 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例4:观察长江入海口,其右岸(南岸)不断被冲刷, 沉积的砂岛不断与北岸相连,河道不断向南弯曲。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

例5.完成下列填空: (1)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交替现象,昼夜交替周期不长,使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

(2)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北半球向______偏,南半球向______偏,赤道处无偏向(因为那里的经线是互相平行的)。

(3)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______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______小时。

(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______力,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略扁的旋转______体。(地球赤道半径为______千米,极半径为______千米)。 [能力训练]

1.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 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 京时间可能是( )

A .接近7时

B .5时多

C .不到5时

D .7时多

2.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

A .该地此刻的区时为正午12点

B .该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C .该日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

D .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3. 下面四幅地球自转位置示意图中,表示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整的是:( ) A .图① B .图② C .图③ D .图④

4.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

A .北京时间6点

B .北京的地方时6点

长江入海口

C.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点D.此时东京时间为7点。

5.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A.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D.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6.科幻小说《80天环游地球》一书中最后到达伦敦时比原来多出一天,这是因为()A.记载日期错了B.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一致

C.东西方的日历不一样D.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相反

7.当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最大时()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 .北京昼夜等长

C .华北平原正是小麦播种的季节

D .广州白昼或黑夜达最长

某年9月15日(农历8月18日)中午12时,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中报道:原定今天12时20分开始向全世界直播钱塘江大潮的节目,因受台风影响改在明天同一时间直播,欢迎到时收看。据此资料完成8~12题:

8.中央电视台直播的钱塘潮,属于海水运动的哪一种形式()

A.波浪B.洋流C.潮汐D.海啸

9.钱塘潮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按形成和来源它应属于()

A.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B.地球内部的能量

C.重力能D.来自日、月等天体引力产生的能量10.关于台风或其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台风源地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B.对钱塘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台风在浙江登陆实属罕见D.钱塘潮与台风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11.中央电视台原定直播日的月相应该是()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凸月

12.第二天直播时,华盛顿(西五区)观众全程收看开始时间应是()

A.9月17日23时20分B.9月16日1时20分

C.9月15日1时20分D.9月15日23时20分

读右图,完成15~17题:

13.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

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D.1个

14.二分日,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且

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D.1个

15.某人测得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那么此人测量的日

期可能是()

A.12月22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D.不存在这样的日期

16.若A点的经度是160°E,则E→D附近的洋流名称应是()

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西风漂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17.若E点经度为120°E,那么A点与B点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A.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C.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箭头画出此时照射地球的太阳光线,及地球自转方向

(2)这一天是:____月____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点附近。

(3)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______。B点正午的太阳高度_______。

C点的昼长是_________时。D点的夜长是_________时。

(4)此时我国受_________气团控制。北印度洋洋流呈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

(5)开普敦港目前是什么季节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A

6、B

7、D

8、C

9、D 10、B 11、D 12、D 13、D 14、B 15、B 16、A 17、C、

18、(1)略(2)12 22 近日点(3)0o 90o 12 0 (4)极地大陆逆(5)夏季炎热干燥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砀山中学党东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2、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学会判读晨昏线。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图,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2、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限于学生对这部分地理知识的掌握和接受能力,高中教学的着手点是逐步深入,对概念的表述和解释要更加严谨、图像的选择更容易理解和更接近实际情况,要注意说明地球运动的变化等方面;而且对于涉及到一些知识,尤其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注意用图来使其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而且通过一些学生探究容易获得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策略:实物和多媒体动画演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自转的特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自学合作】 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16-18页的内容,找出地球自转产生了哪些地理意义? 板书:(板书设计部分) 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现象 ppt展示图片,学生分析得出昼夜现象的原因 学生读图得出原因。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引出晨昏线概念, 【精讲点拨】 方法规律总结: 1、晨昏线判断: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为晨线,由昼入夜为昏线。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沿赤道运动不偏。 3、地方时的特征:①东早西晚(早——数值大,晚——数值小); ②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地方时差 ①±——所求在已知东部取+,西部取-; ②地方时差:15°=1小时,1°=4分钟。 光照图中的四个特殊时刻:①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12点; ②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为0点或24点; ③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 ④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分别为东西各12区,每15°为一个时区,时区中间经线称为中央经线,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这个时区的区时。如我们常说的北京时间,就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值 ①±——所求在已知东部取+,西部取-; ②时区数差值:1个时区=1小时。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 区差用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时区差用 时区数相加。即“同减异加” 【独立建构】(5分钟) 当堂检测: 1.关于时区或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全球共划分12个时区,东边的区时总比西边的区时早 B.西五区比西四区早1小时 C.“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我国把"北京时间"作为东部平原地区的标准时间 2.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D ) A.地球是个球体 B. 黄赤交角的存在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 地球不停地自转 3.读下图,位于南半球的岛屿甲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最终与哪岸相连?( A )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第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考纲要求]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知识讲解]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速度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在右图方框内以南极为中心作图。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o )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如右图是恒星日和太阳日比较。地球在轨道上有三个不同位置:第一个位置上E 1,太阳和某恒在P 地同时中天,这是一个恒星日和一 个太阳日的共同起点。在第二个位置上E 2,地球完成自转一周,恒星 再度在P 地中天,一个恒星日终了, 但正午尚未到来。到第三个位置上 E 3时,太阳第二次在P 地中天(SPE 3 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完成一个太阳日;那时恒星早已越过中天。读这个图必须注意,在太阳系范围内,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光线是辐散的;恒星无比遥远,它的光线可看作平行的,图中所示三颗星,指的是同一颗恒星。太阳日是日常生活的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例1、乘船从上海至旧金山,船上乘客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 C ) A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B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大于24时 西 东 E 1 E 2 E 3 地球轨道 日中天 星中天 星中天日 中天日 太 阳 日 恒 星 日 ●P ●P ●P S

C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小于24时 D 、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3、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 ),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 1670km/h × cos α° 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地球各地角速度(两极为零)相等,为15°/小时。 例2.完成右表,填写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 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 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 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o ;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o ; ③直射点A 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 B 的纬度之和等于90o ;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o26′N )时, 切点B 的纬度为66o34′N 。 当太阳直射在20oS 时,切点B 的纬度为70oN 。 例3:在下面两图中绘出晨昏线。 2.地方时与区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上中天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跨经度15度的区域使用同一时间为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15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度差4分钟。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oE 的地方时。离北京所在的东八区较远的地区,作息时间与北京不同。例如,新疆的乌鲁木齐市,人们一般10点钟上班,14点吃午饭。因为乌鲁 直射点A 晨昏线与极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 N S 太阳光线 昼 半 球 夜 半 球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讲义(经典打印版)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标要求:1.地球自转的特征2.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4.地球上日期变更的判断5.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及应用 考点一 地球自转特征的判读与应用 1.方向 (1)侧视:自西向东。 (2)俯视⎩ ⎪⎨⎪⎧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如下面甲图所示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如下面乙图所示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下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0~837 km/h →高纬度837~1 447 km/h →中纬度1 447~1 670 km/h →低纬度 如右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5)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此外,影响因素还有:气象条件、安全因素、交通、地形等 (2019·重庆调研)下图为从极地上空的俯视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东北方 D .西北方 2.下列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 .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 .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 .甲地地方时比乙地早 (2019·郑州模拟)根据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e 点和其余四点线速度和所在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e 点线速度比a 点大,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a 点低 B .e 点线速度比b 点大,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b 点低 C .e 点线速度比c 点小,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c 点低 D .e 点线速度比d 点小,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d 点低 4.下列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名师教案:1.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原创精品)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导学提示】 内容精析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的影响;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章义:四季的形成、正午大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 方法指导 (1)采用逆向思维法,突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假如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那么对同纬度地区地方时的早晚,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再如,假如地球只公转不自转,考虑是否有昼夜交替现象?是否是周期24小时的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 (2)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复习地转偏向力时,可以探讨河岸两侧的不对称,风向改变,行驶的火车对两侧轨道的压力,沿河港口的建设,砂金矿的选择等等一系列的现象,来锻炼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规律和方法,如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地方时和日期的计算方法。 (4)复习本讲内容要迁移物理知识,利用左右手定则判断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向。掌心向外,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那么拇指所指方向,即为水平物体的偏向。

【自主探究】 一、昼夜交替 (1)关于昼夜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B .地球的自转 C .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表一半 D .地球的公转 答案:AC 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1)将下列地球所处的昼夜状态,与太阳高度连线 答案: (2)在晨昏线中如何判断晨线和昏线? 答案: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夜半球跨越到昼半球的为昏线,从昼半球跨越到夜半球的为晨线。 3、昼夜交替周期及意义 (1)昼夜交替的周期为 ( ) A .一个恒星日 B .一个太阳日 C .24小时 D .23时56分4秒 答案:AC (2)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就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夜晚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二、地方时 1、地方时产生的原因是 ( ) A .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有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B .由于地球自转,同纬度地区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早 C .纬度的差别能造成地方时的差别 D .经度每隔300地方时相差1小时 答案:AB 2、时区和标准时间 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标准时间。相邻两个时区的标准时相差1小时。 3、下面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北京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 B .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时区的标准时间 【能力提升站】 请思考: 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如何? 提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表的晨昏线不断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为自东向西。 请讨论: 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上还有无昼夜现象?有无昼夜更替现象?周期是多少? 提示: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但昼夜更替周期为一年。 请思考: 若地球的自转周期同月球一样长达27天,那么地球上的气温将如何变化? 提示:白天和夜晚将会长达13天以上,白天气温很高,夜晚气温很低,气温的日较差将增大,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想一想: 位置偏东的地点一定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在同纬度地区是这样,在不同的纬度地区还与昼夜长短有关。 昼半球 H>00 晨昏线 夜半球 H=00 H<00 昼半球 H>00 晨昏线 夜半球 H=00 H<00

第三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 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教学过程: [知识讲解]地球自转的同时,倾斜着地轴绕日公转,因此,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多媒体演示] 强调:1、方向为自西向东;2、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演示时注意地轴的指向要稳定。 [知识讲解]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如图1-3-4)。每年一月初,地球在它的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角速度都较快;每年七月初,地球在它的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公转的线速度、角速度都较慢。地球公转一周360o所需要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一恒星年。 [设问过渡]一月份日地距离近,七月份日地距离远,而我们感到七月气温要比一月气温高得多,为什么距日近时反倒比距日远时气温低呢?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 [课件播放]黄赤交角的形成 [问题导学](1)黄道和赤道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平面的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知识讲解]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课件播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知识讲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o26’之间作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南、北纬23o26’分别被称为南、北回归线。 [学生活动]通过看动画,结合图1-3-4,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在图1-3-5中,标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并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理解地转偏向产生的原因、偏转规律 理解时间差异的产生,掌握相关计算 2、能力目标 通过模拟自然现象自行分析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态度、情感及价值观 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晨昏线的特点与判读、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时区的划分以及计算 2、难点:时间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模拟演示 四、教学准备 课件、地球仪、手电筒、红墨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自转的方向。【推进新课】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自主阅读:P17(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提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三方面? 学生回答 小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 1、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3、产生了地方时(时间差异) (一)、昼夜更替 动动手 用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关闭教室里的灯管,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下列情况: 地球仪不动,会产生什么现象 用地球仪模拟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 基础知识梳理

1、地球自转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地球自转 2、周期:24小时(1太阳日) 3、意义:温度发生昼夜变化 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自主探究: 晨昏圈的特点与判断 1、观察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关系 2、晨昏圈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如何 3、晨昏圈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 4、你能区分晨线与昏线吗 小结:晨昏圈的特点与判断 1、形状:过地心的大圆,平分地球 2、移动:相当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晨昏圈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3、与光线是平行关系 4、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看由昼进入夜为昏线 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典型例题 判断图中的晨昏线,并画出太阳光线 练习一: AB为(晨、昏)线CD为(晨、昏)线 练习二: RP为(晨、昏)线MS为(晨、昏)线PQ为(晨、昏)线SN为(晨、昏)线昼夜更替 N A N s B R C D P Q M S(南极)

2022高三全国统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Word版含解析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考情核心素养思维导图 [考纲展示]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 义。 [考情分析] 常以生活中的实例 或光照图为载体,考 查时间的计算,运用 所学知识解释地理 现象等。 1.综合思维:区时与地方 时的计算,地转偏向力的 应用。 2.区域认知:时区和日期 的划分。 3.地理实践力:实验观察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4.人地协调观:树立科学 的宇宙观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7页 考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和地转偏向力 1.方向 (1)侧视:自西向东。 (2) 俯 视? ?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如下面甲图所示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如下面乙图所示 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 角速 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 度都相等,约为15°/h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素养盘点] 1.同一纬度的山地与平原的自转速度有何不同?(综合思维) 提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海拔成正比。如同一纬度(两极除外)的高山和地球同步卫星,都相当于延长了自转的半径,线速度大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或对应地面的地点,但角速度相同,均为15°/时。 4.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 (1)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垂直于水平运动方向,并随运动速度增加而增大。 (2)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 (3)产生影响:地转偏向力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如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洋流运动中的偏转。 (4)应用: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泥沙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左岸。 1.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对应点的线速度。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影响关系 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 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 3. (1)判断南北半球 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由南向北增大,为南半球;由南向北减小,为北半球。(右图示意地球自转速度) (2)判断高、中、低纬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 第四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东城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谢勇 【导读】从近年高考命题规律看,本部分内容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晨昏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侧重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日照图几乎是必考内容。本部分内容从考查的形式上,有两个规律:一是直接以日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联系实际,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或提供隐性信息,综合考查考生对地球日照图、经纬网、太阳直射点、晨昏线、季节与时间计算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宇宙中的地球(3)地球运动的地理 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复习并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规律。 2、通过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分析高考案例,进一步提高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知识引伸,树立探究宇宙奥秘,面向未来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2、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方法指导 (1)采用逆向思维法,突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2)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通过对我们学校一年四季昼夜长短的观察,了解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规律;通过对学校旗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3)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规律和方法,如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知识梳理 1、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1)地球公转方向是, 从北天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 (2)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的椭圆。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地球公转周期:真正周期是年,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年。 (4)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速度较,

高中地理教案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教案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知识梳理 一、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 3.自转速度 (1)角速度:每小时15°;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其他任何地点角速度相等。 (2)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为每小时1679千米,两极点线速度为0。 思考讨论 北京和上海哪一地的自转线速度大? 提示:上海由于纬度较低,线速度比北京大。 二、昼夜交替 1.昼夜的成因: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②太阳的照射。 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3.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日。为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某地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时间为24小时。 4.昼夜交替的意义:其周期(一个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球表面增热和冷却不至于过分剧烈,从而保证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思考讨论 若地球自转周期和月球一样长,那么地球上的气温将怎样变化? 提示:由于昼夜交替的周期将大大变长(27天),所以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温差将增大。

三、地方时 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比较而言,偏东的地点时刻要早一些。 2.时区和区时:为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各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 3.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沿地表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纬度越高偏转越明显,赤道上不发生偏移。 2.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它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垂直。 3.意义:对气流(风)、洋流、河流的流动都有一定的影响。 思考讨论 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建一河港,在哪里较合适?为什么? 提示:建在南岸比较合适。因为南岸为右岸,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泥沙不易淤积。 ●疑难突破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②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③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2.区时的计算:区时的换算涉及知识较多,如经纬度、日界线、

高中地球的自转教案

高中地球的自转教案 【篇一:地球自转的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一、教材分析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自转 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导致一系列现象的发生。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 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由 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还应分析这些现 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这一节主要讲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师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 图像,采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计算的思维方式,以地球自 转方向为依据引导学生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判读晨线和昏线,以晨 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为依据确定太阳直射点及日期,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及产生的地理意义;在教学生进 行区时和地方时计算时,要注意几个问题,如要理解北京时间、格 林尼治时间、区时和地方时等概念,要注意时差确定的方法,要注 意用“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的规律判断是用“加时差”还是“减时差”;在帮助学生掌握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时,要抓 住“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无偏转”这一规律,以降低学生因物理知识不足而带来的学习困难。 二、教学目标 1、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运用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理解昼夜交替产生的 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②明确昼夜交替现象 产生的原因 难点: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对知识点的 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

高中地理 第1章第3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1章 第3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对应的题目为地球自转与时差,不能概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本课时应该把题目定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自转的地理意义包括昼夜更替、经度时差和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教材没有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内容,但这个内容与以后的水体、气体运动等众多现象密切相关,是形成许多综合问题分析能力的基础,我们可以借鉴中图版相关内容予以补充。 经度时差时地球自转的直接地理意义,而时区、区时和国际日界线等内容是在经度时差基础上产生的,是经度时差的引申,是人类简化经度时差利用的一种规则,我们可以弱化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由于地球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现象和由此产

生的地方时和时差现象; 2。学会运用地方时和区时概念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3.理解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而导致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昼、夜半球图,得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并用此图说明相关问题,从而初步掌握用图形辅助空间思维的方法和步骤. 2.通过对不同区域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发生偏移现象的图像的感知,理解地转偏向力及其作用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相关地理图表的分析,结合生活现象,感受探索自然规律的乐趣。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昼夜交替、经度时差、水平运动物体偏向作为教学重点是因为它们是地球自转导致的最重要的地理意义,不仅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也是以后进行地理时空综合问题分析的基础,是空间思维能力形成的起点之一。 【教学难点】 昼夜现象、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的辨析,经度时差的简单换算和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判断。【教学过程】 三、昼夜交替与时差 1.昼夜交替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提问】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还会有昼夜现象吗? 参考答案:有.因为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本身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半个球,有光照的半球为白天,无光照的半球就是黑夜。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教案标题: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3. 能够解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 地球自转的定义和过程。 2. 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准备: 1. 地球仪或世界地图。 2. 讲解地球自转的PPT或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利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 探究活动: 2. 通过PPT或图片,向学生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过程,包括地球自转的轴、自转速度等基本知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如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地球上的日照时间和气候分布等。

4. 分组讨论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理现象(如季节变化、地球上的时间差异等),并解释该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5. 小组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释,并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巩固活动: 6. 练习活动:提供一些与地球自转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7. 地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观察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变化,并与地球自转进行联系,加深对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理解。 总结活动: 8. 教师总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拓展活动: 9.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地球自转对其他地理现象的影响,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延伸: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地理意义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评估方法: 1.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评价。 2. 练习活动的答案评价。 3. 实地考察或实验报告的评价。 教学资源: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案

课题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教学目标1. 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 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晨昏线的判别、画法。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关键点拨 加工润色【知识基础·自主学习】 一、复习地球、地球仪 的基本知识 1. 在图中找出地 轴南北极点经线 纬线 (注:地球自转时围绕 的一根轴称为地轴。地 轴与地球的两个交点称 为极点。在地球仪上, 沿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 周的圆圈称为纬线。在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 个极点并与纬线垂直的半圆圈称为经线) 2. 几条特殊的经纬线: 0度纬线叫做 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北纬23°26′叫做南纬23°26′叫做 北纬66°34′叫做南纬66°34′叫做补充地球、地球仪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地球有个初步的了解。

0度经线叫做 3. 经度、纬度的变化:纬度自赤道向两侧递增,向北是北纬,向南是南纬,最大 到90°经度自0°经线向两侧递增,向东是东经,向西是西经,最大到180°。 [学以致用]你知道同步卫星与地面对应点相比,自转速度的异同吗? 二、地球的自转 思考1: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为什么2022年暑假雅典奥运会期间我们得知刘翔等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都是在深夜或是凌晨?为什么途经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总是呈逆时针方向? 原因 1.地球自转的特征: (1)方向:自 向 从赤道上空、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等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旋转的方向 (2)周期: (3)速度: 角速度: (除 外) 线速度: (除 外) 思考2:北京、广州的速度比较:角速度: 线速度: 船的桅杆顶端和船底的速度比较:角速度: 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意义: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注意区别昼夜交替现象和昼夜现象)周期是 思考3:找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 观察太阳光线与晨昏线有什么关系? 怎样判断晨线、昏线? 补充:判断晨昏线的几种常见方法!

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二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展示]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 [基础梳理]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自西向东(如图A )⎩⎨⎧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 2.周期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昼夜交替周期 3.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 小时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为黑夜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为白天

(2)昼夜界线:AB 线为晨昏线。 (3)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或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上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时刻较早。 (2)地方时 ①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②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2时。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特别提示 (1)北京时间是指120°E 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 的地方时。(2)国际标准时间,又叫世界时,是指0°经线的地方时。 (4)日界线⎩⎨⎧自然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 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图文拓展] 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 线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在同一时间内,旋转的弧线的长度不同,赤道最大, 两极为零。 角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在同一时间内,旋转的角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他都相同。 2.地转偏向力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 地球自转和公转

图3 必修一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重点与难点】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梳理与拓展】 (1)轨道为赤道的平面 (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 点(1月初)和 注意:(1)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故北极星不移动。 (2)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 (3)物体如果向东运动所经历的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短;物体如果向西运动所经历的昼夜更替比一个太阳日长。 【经典例题一】 图3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1、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考点三: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 和 的夹角,目前度数为 。(图4) 2、意义: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图5)。 【经典例题二】 1、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2个纬度,则黄赤交角为 图4 图5

厉庄高中2013届高三 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点滴积累,终有进步!同学们,加油!!! A 、23026′ B .24026′ C .25026′ D .21026′ 2、(2009年福建卷)图6中若EF 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PQ 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 .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 .北温带范围变小 C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 .悉尼(约34°S )夏季昼变长 课后巩固: 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球自转一周(360。 )的时间为24小时,就是平时所说的一天 B .南北纬60。 处的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两倍 C .地球上的物体作水平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 D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且周期不长,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行驶的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 ) A .船的最前端 B .船的最末端 C .船的底部 D .桅杆的顶端 3.下列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4.北京和香港两地的地球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是 A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香港 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香港 5、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B.太阳位于椭圆轨道中心 C. 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 D.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一个恒星年 6、每年6月1日到7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规律是( ) 图6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一系列现象的发生。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一节主要讲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师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采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计算的思维方式,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引导学生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判读晨线和昏线,以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为依据确定太阳直射点及日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及产生的地理意义;在教学生进行区时和地方时计算时,要注意几个问题,如要理解北京时间、区时和地方时等概念,要注意时差确定的方法,要注意用“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的规律判断是用“加时差”还是“减时差”;在帮助学生掌握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时,要抓住“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无偏转”这一规律,以降低学生因物理知识不足而带来的学习困难。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成因。 2.能运用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自转现象和解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并通过认识地球运动,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2、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构建新知。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案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目标定位] 1.掌握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明确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地球自转的意义,熟练掌握光照图的类型并依此进行地方时的计算、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变化的判读。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①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② 方向旋转 2.周期:一个恒星日,时间长度为③____________,旋转360°。 3.速度⎩⎪⎨⎪⎧⎭ ⎪⎬⎪⎫角速度:约④ /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⑤ 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现象 a .昼夜半球⎩⎪⎨⎪⎧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⑥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⑦ b .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⑧________(圈),AOB 为⑨____线。 (2)昼夜交替 a .成因:地球的⑩______。b.周期:1个⑪________。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⑫____。 (2)地方时⎩⎪⎨⎪⎧ 概念:因⑬ 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⑭ 。经度相差15° ,地方时相差 ⑮ 小时 (3)时区与区时 a .时区:全球划分为⑯____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⑰______。

b .区时:每个时区⑱_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日期界线⎩⎪⎨⎪⎧ 自然界线:⑲ 经线人为界线:⑳ 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21____________。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 22____偏,南半球向○23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 【问题思考】 1.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何处?一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帆船,船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 2.晨昏线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 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 探究点一 地球运动与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称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这就是昼夜现象,这种现象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没有关系。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如果地球既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有无昼夜交替现象?若有,其周期大约是多长? (2)比较下面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一自转特征与地转偏向力 知识点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基础)

基本概念: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他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极星仰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南半球不可见。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俯视呈逆时针,南极俯视呈顺时针 (2)周期

速度 角速度:单位时间自转的角度。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h。 线速度: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 线速度=纬线周长/自转周期 线速度规律:由赤道至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为1670km/h,极点为0; 任一纬度θ,其线速度为1670cosθkm/h; 南北纬60°地区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注意: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①根据等值线数值和排列规律,判断所在半球和纬度高低

自转线速度由北向南递增的为北半球,递减的为南半球(如下图为北半球)。自转线速度介于1670~1447km/h的位于低纬度地区,介于837~1447km/h的位于中纬度地区,介于0~837km/h的位于高纬度地区(如下图为中纬度) ②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低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山脊或高地。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高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为谷地或低地。 1.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 1.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 30°;1月 B. 60°;7月 C. 60°;1月 D. 30。;7月 【小题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