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英文名称:Compound Amidopyrine Injection

【成份】

本品为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的复方制剂。

【适应症】

本品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且解热镇痛作用较强。主要用于发热、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牙痛及风湿痛。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给药,每次2-4ml,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注意事项】

体质虚弱者防止虚脱。偶见皮疹或剥脱性皮炎;极少数过敏者有粒细胞缺乏症,连用1周以上应定期检查血象;贫血、造血功能障碍患者忌用。有严重副反应,常用而不宜久服。【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3岁以下儿童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本品可透过胎盘和在乳汁中分泌,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发生减退,本品半衰期有所延长,易发生不良反应,应慎用或适当减量使用。

【药理作用】

本品中氨基比林能抑制下视丘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反应性而起退热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3023482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保卫路3号;

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发表时间:2016-09-23T11:21:55.1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作者:刘沧[导读] 急性中毒患者大部分为意外伤害,常见的为酒精中毒、药物中毒与食物中毒等。 永州职院附属医院,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永州 42500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急诊收治的312例中毒伤害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患者的中毒伤害类型、造成伤害的相关因素及患者的分布情况。结果:在312例患者中,其中毒伤害类型包括:酒精中毒、药物中毒(包括农药中毒、毒品中毒等)、食物中毒(包括误食有毒动植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导致患者中毒伤害的相关因素主要为意外伤害与故意伤害;其中大部分中毒伤害患者均是在农村与公共场所发生,在20至50岁之间最为常见。结论:急性中毒患者大部分为意外伤害,常见的为酒精中毒、药物中毒与食物中毒等,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依据其具体情况给予对应的治疗处理。 【关键词】中毒伤害;类型;相关因素;分布 中毒伤害是社会公共卫生中一项重大的问题,在临床上,急诊中毒伤害患者均具有发生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若没有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救治,极易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1]。为了给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就对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急诊救治的312例中毒伤害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173例为男性患者,139例为女性患者;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34.28±4.72)岁。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急诊中毒伤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对其病史情况进行了解,且均进行相关检查,检查其中毒的类型,并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其文化程度、职业、中毒伤害的发生原因、发生地点等信息进行调查了解。 2结果 2.1患者的中毒类型情况 312例急诊中毒患者中,其中酒精中毒患者有91例(29.17%)、药物中毒(包括农药中毒、毒品中毒等)82例(26.28%)、食物中毒(包括误食有毒动植物中毒)患者有63例(20.19%)、一氧化碳中毒44例(15.71%)、其余32例患者为其他类型中毒(10.26%)。 2.2造成中毒伤害的相关因素 312例急诊中毒伤害患者中,有246例患者中毒伤害的原因为意外伤害(78.85%),主要是因患者中毒伤害的防范知识与意识比较缺乏;有66例患者中毒伤害的原因为故意伤害(21.15%),其主要是因患者存有自杀的想法。 2.3中毒伤害的分布情况 2. 3.1患者的职业分布情况 312例急诊中毒伤害患者中,其中有58例患者为农民(18.59%)、55例患者为学生(17.63%)、52例患者为工人(16.67%)、47例患者为无业人员(15.06%)、29例患者为专业技术人员(9.29%)、25例患者为办公职员(8.01%)、21例患者为自主商人(6.73%)、其余25例患者为其他职业(8.01%),详细情况见表1: 2.4治疗归转情况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英文名称:Compound Amidopyrine Injection 【成份】 本品为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的复方制剂。 【适应症】 本品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且解热镇痛作用较强。主要用于发热、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牙痛及风湿痛。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给药,每次2-4ml,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注意事项】 体质虚弱者防止虚脱。偶见皮疹或剥脱性皮炎;极少数过敏者有粒细胞缺乏症,连用1周以上应定期检查血象;贫血、造血功能障碍患者忌用。有严重副反应,常用而不宜久服。【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3岁以下儿童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本品可透过胎盘和在乳汁中分泌,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发生减退,本品半衰期有所延长,易发生不良反应,应慎用或适当减量使用。

【药理作用】 本品中氨基比林能抑制下视丘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反应性而起退热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3023482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保卫路3号;

小儿急性中毒相关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小儿急性中毒相关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2-10-16T16:04:24.5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作者:梁冰1 (综述)韦丹2 (审较) [导读] 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对百草枯中毒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30]。 梁冰1 (综述)韦丹2 (审较) (1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南宁 530011;2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小儿急性中毒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1-3岁婴幼儿多见。我国急性中毒以农药、药物和鼠药为主,主要因误服误食所致,重症急性中毒病死率较高。影响中毒的因素与儿童自身发育因素、社会家庭因素和毒物、药物的管理等因素有关。对急性中毒的治疗,重视支持疗法,维持重要脏器功能,血液净化疗法是抢救重症急性中毒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急性中毒儿童流行病学治疗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343-02 急性中毒是指具有毒性作用的物质进入人体后,引起器官和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是急诊科最常见急症之一。急性中毒往往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等特点。急性中毒对儿童危害较大,日益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1 小儿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化学制品和药品的广泛应用,同时导致了急性中毒患者及事件的日益增多[1]。根据WHO第56次世界卫生大会的报告,每年大约有5万名从出生到14岁的儿童死于意外中毒。在新西兰造成儿童伤害原因中,中毒居第3位[2]。国外文献报道:小儿急性中毒占所有儿科疾病的1.58%(13080人中就有209人)[3]。儿童急性中毒主要原因是误服中毒(总数73.3%),药物中毒最为普遍(48.3%)[4]。我国卫生部统计的资料显示,无论农村或城市意外伤害是我国1-14岁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中毒则是意外死亡的第三位原因。国内文献报道:急性中毒多见于1-5岁儿童,尤以1-3岁多见,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毒的发生率下降,至青少年期中毒的发生率又略增加[5]。意外中毒发生中以药物中毒为主(占57.14%);年龄以1-3岁为主(占56.57%),其次3-6岁(20.57%);中毒的流行特征是常见多发,无明显季节性。婴幼儿组是意外创伤和中毒死亡最高发年龄段[6-7]。 小儿中毒与成人中毒相比没有职业影响,小儿中毒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根据我国损害监测系统(NISS)2006至2008年监测数据分析提示,在伤害原因中中毒居第6位,中毒类型依次为酒精中毒、药物中毒、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8]。儿童中毒物种以农药、药物和灭鼠药三类为主,共占73.03%;中毒原因以误服误食为主,占 76.13%;死亡率达4.38%,因接触灭鼠药致死者占首位,达死亡病例的70.27%;中毒致残率为6.07%[9]。与发达国家不同,根据美国2008年中毒控制中心协会关于国家中毒数据系统第26界年会报道,急性中毒患者中年龄在20岁以下中占65.03%,其中1-2岁者占33.49%;20-29岁占7.9%;女性略多于男性;位于前5位的毒物是:止痛剂(13.3%)、化妆品(9.0%)、家用清洁剂(8.6%)、镇静安眠药(6.6%)、玩具等其他混杂物(5.2%);95.8%的毒物接触发生在家中;经消化道摄入者占77.7%,呼吸道吸入占7.8%;无意接触占82.8%,包括意外、误用、食物中毒、职业接触、环境污染;有意接触占13.5%,其中自杀占8.7%[10]。从以上统计数据,美国毒物接触主要发生在20岁的人群,而以1-2岁的婴儿最多见,主要以消化道摄入为主,毒物类型以药物和日常用品为主,无意接触是主要接触原因,杀虫剂和化学品所占的比例不高。 2 小儿急性中毒相关因素分析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缺乏自我保护及安全防护常识,成为中毒发生的危险人群[11]。中毒是意外伤害的一种常见类型,是引起儿童伤害的重要原因。意外伤害的发生不仅与小儿自身发育因素有关,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育儿知识及社会管理密切相关[12]。 2.1 儿童自身发育因素儿童的心理处于发育成长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活动力强,缺乏生活经验,不能辨别有毒或无毒,喜欢用口来探索多彩的世界,易将有害物质当食品或饮料误服[13]。儿童因机体发育不成熟,各脏器易受损伤,中毒病情相对成人发展更迅速、变化更快、病情更严重。8-14岁多为自服药物中毒,因为年长儿心理承受能力差,自尊心易受挫,性情自控能力差,在受到挫折时易产生自服自杀倾向[14]。 2.2 社会家庭因素国外的研究显示,儿童急性中毒与社会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过度拥挤,教育有限等因素有关[3]。引起意外中毒的因素有母亲的教育程度,兄弟姐妹的数量,存放有毒物质的地方[15]。国内报道:儿童中毒事件的发生与社会家庭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健康教育的落实和普及、产品和公用设施的安全状况)有关。对于家庭状况不富裕、子女多的父母来说,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维持生计,对子女看护不周;此类父母以低文化水平居多,其自我保健和安全意识往往较差,对子女的教育和监护不够,难以认识到潜在的危害[16]。家庭结构完整与否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及行为的塑造无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缺陷家庭的儿童易于发生伤害相关行为[17]。 农村儿童发生中毒的几率高于城市儿童,主要因素是生活在农村儿童接触农药、鼠药机会比城市儿童多,且小儿年幼无知,好奇心强,缺乏生活经验,不能辨别有毒无毒,父母忙于农活,缺乏对儿童安全教育,常常比城市儿童容易发生急性中毒[18]。国内研究报道影响农村儿童中毒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学校无健康教育课程、父母或监护人缺少中毒知识、热水器安装在洗澡房内、缺乏儿科医生指导用药、喷撒农药后不消毒工作服、隔辈老人作为监护人、洗澡房内无通风装置等[19-20]。 2.3 毒物、药物管理因素生活中的各种有毒化学品和药品随处可见,儿童每天都处于大量有毒物质的暴露中。对各种口服药物或者有毒药品的有效管理是影响儿童中毒的重要因素[13],众多家长防范意识差,对鼠药、有机磷农药及儿童不宜服用的药物等有害物品随意放置,导致儿童误服而引起中毒。即使是正常口服药,用量不当也会造成中毒。例如治疗感冒的非处方药(OTC)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些药物对儿童有益,而急性药物过量或者长期正常剂量的OTC药物摄入与儿童中毒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21]。 3 临床特点 小儿急性中毒病情相对较严重,这与儿童机体发育不成熟、易受损伤有关。许多急性中毒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或与其他疾病表现相似,毒物接触史不明确时容易误诊或漏诊[22]。农村患儿以鼠药、农药和生物制剂类中毒为主,就诊时临床症状重,预后差;而城市儿童常为误服各种医源性内、外用药物,各种消毒剂、防腐剂、去污剂等,因发现及时、就诊早,故多数预后良好[23]。临床表现主要以神经系统

常见不合理用药的分析

常见不合理用药的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我国有残疾人6000万,听力残疾占三分之一,其中60%至80%为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中毒所致。 由于不合理用药,导致大量药源性疾病产生,如因输液过多、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激素使用过多,导致胃肠出血、高血糖、股骨头坏死、感染失控等;使用解热镇痛药不当,引起肠胃出血、高血压或心衰失控,有的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病人中的发生率约为20%,四分之一是抗生素所致。 一常见不合理联合用药分析 临床上,医生为快速有效地治愈疾病,常常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给药方法包括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点滴和外用等)。这虽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对医生及医院的满意度,但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一)用药重复作用过强 案例:患者女,26岁,因发热(体温40℃)、头痛和咳嗽3天到某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肌肉注射,病毒灵片、维C银翘片和感冒通片口服。注射、服用药物约30分钟后,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头晕眼花等症状,即回医院复

诊。医生诊断为解热镇痛药使用过量所致的虚脱,经输液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 分析: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本身即为强效解热镇痛药,而维C银翘片含有扑热息痛,感冒通片含有双氯灭痛。三药合用作用过强,退热过快,以致患者出汗过快过多、血容量急剧下降而出现虚脱。此外,临床上常见感冒灵片加泰诺糖浆口服、头孢霉素加阿莫西林(静脉点滴、肌肉注射或口服)、红霉素加四环素(静脉点滴或口服)、清开灵口服液加抗病毒口服液、多种维生素糖丸加金施尔康等,也属于用药重复。 (二)联用不当疗效减弱 案例:患者男,45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空腹痛明显)3年,伴腹胀、反酸和嗳气到医院就诊。纤维胃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首诊医生给予法莫替丁胶囊口服以制止胃酸分泌,多潘立酮片(吗丁啉片)口服以缓解腹胀,以及抗炎、护胃等治疗。用药1周后患者症状未见缓解,2周后患者到医院复诊,二诊医生嘱其调整用药时间(法莫替丁胶囊与多潘立酮片间隔2小时服用)。次日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继续原治疗2个月后病愈。 分析:多潘立酮片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加快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从而缓解腹胀症状。但与法莫替丁同时联用可使法莫替丁在胃肠道停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难以达到治疗所需峰值而使疗效减弱。故此,多潘立酮(包括其他增强胃动力药,如胃复安等)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应间隔2小时左右使用,必要时可增加其他药物的

系数倍率法测定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安替比林的含量.

系数倍率法测定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安替比林的含量管祥虹 3061904025 肖舜 3061904046 (浙江大学药学院)【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安替比林的含量的方法。方法:用系数倍率法测定复方氨基此林注射液中氨基此林和安替比林的含量。结果: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安替比林的含量为19.2mg/ml(RSD=0.69%,n=3,232nm处加标回收率为102.60%(RSD= 0.36%, n=3)254nm处加标回收率为104.0%(RSD=0.42%,n=3)。结论:本法简单快速,可准确测定复方氨基此林注射液中氨基此林和安替比林的含量。关键词: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系数倍率法。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是一种具有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的药物。它作用较强,缓慢而持久。药典中规定每 1ml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应含:氨基比林(C13H17N3O) 18.0~22.0mg;巴比妥 8H12N2O3)(C 8.55~9.45mg。 47.5~52.5mg;安替比林 11H12N2O)(C 运用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时,由于氨基比林与安替比林在较广泛的波长范围内都有干扰,所以必须采取特殊的实验方法来消除氨基比林对实验的干扰。本文采用系数倍率法测定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中安替比林的含量,测定不同波长处吸光度,消除了氨基比林对实验的干扰。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UT-1810 紫外分光光度计1.2 药品: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规格:2ml,批号:991118-1 生产厂家:浙江新昌制药厂)、氨基比林对照品(浙江大学药物分析实验室提供)、安替比林对照品(浙江大学药物分析实验室提供),浓盐酸(标示:36%~37%)(浙江大学药物分析实验室提供)。 2 溶液配制 2.1 HCL 溶液配制:量取盐酸(标示:36%~37%)10mL,加蒸馏水 990mL,稀释成约 0.1mol/L 的盐酸溶液,作溶剂使用。 2.2 样品溶液配制:精密量取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1.00ml,用 0.1mol/lHCL 溶液稀释至 100ml,精密量取 3.00ml,用 0.1mol/lHCL 溶液稀释至 100ml。 2.3 氨基比林母液:精密称取氨基比林标准品 0.1000g,用 0.1mol/lHCL 溶液稀释至 100ml,配成氨基比林母液。 1 2.4 氨基比林标准液(10μg/ml精密配制:精密移取 1.00ml 氨基比林母液,用0.1mol/lHCL 溶液稀释至 100ml。 2.5 安替比林母液:精密称取安替比林标准品 0.01000g,用 0.1mol/lHCL 溶液稀释至 100ml,配成安替比林母液。 2.6 安替比林标准液(10 μ g/ml 的配制:精密移取 1.00ml 安替比林母液,用

16实验十六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九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干扰的原理和波长选择原则。 2、掌握紫外-标准对照法测定药物含量及计算方法。 3、熟悉紫外分光光度仪的构造和使用操作。 实验原理: 复方磺胺嘧啶片系由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组成的复方制剂。两者在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在盐酸溶液(9→1000)中,磺胺嘧啶在308nm处有吸收,而甲氧苄啶在此波长处无吸收,故可在此波长处直接测定磺胺嘧啶的吸收度而求得含量。甲氧苄啶在277.4nm波长处有较大吸收,而磺胺嘧啶在277.4nm处与308nm处有等吸收点。故可采用双波长法以277.4nm 为测定波长,308nm为参比波长,测定甲氧苄啶在该两波长处的ΔA(ΔA=A277nm-A308nm)值来计算含量。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又称安痛定注射液,系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组成的复方制剂,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安替比林的含量。根据巴比妥在酸性溶液中不呈解离状态,而无明显紫外吸收;安替比林在233nm处有较强的吸收;氨基比林在233nm和268nm处有等吸收,选择安替比林的吸收峰波长233nm为测定波长λ1,氨基比林的等吸收波长268nm为参比波长λ2,则△A =A233nm-A268nm只与安替比林的浓度有关,而巴比妥、氨基比林及其他辅料不干扰测定。 实验器材: 试药:磺胺嘧啶对照品,甲氧苄啶对照品,复方磺胺嘧啶片,安替比林对照品,安痛定注射液。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仪,石英比色皿,100mL容量瓶,移液管。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复方磺胺嘧啶片(Compound Sulfadiazine Tablets) 本品每片中含磺胺嘧啶(C10H10N4O2S)应为0.360~0.440g;含甲氧苄啶(C14H18N4O3)应为45.0~55.0mg。 [处方] [含量测定]

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与复方氨基比林退热疗效对比

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与复方氨基比林退热疗效对比 发表时间:2018-07-12T10:57:24.1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9期作者:杨蕤 [导读] 分析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与复方氨基比林退热疗效 平舆县中医院 463400 摘要:目的:分析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与复方氨基比林退热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发热患儿为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赖氨匹林注射液(A组)、对乙酰氨基酚栓(B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C组),每组各60例。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55.0%,结果对比,A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C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匹林退热起效快、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小儿高热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赖氨匹林;复方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发热 发热是人体在遭受致病因子入侵时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在小儿时期,发热是临床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诱因多为呼吸道感染。而患儿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则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患者而言,高热会诱发惊厥,进而对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1]。因此,针对小儿高热,及时采取安全、有效、快速的方法展开治疗尤为关键。本研究就对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与复方氨基比林退热疗效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发热患儿为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B、C三组。所有患儿腋温≥38.5℃,年龄6个月~ 12岁,体温在(38.5~ 41.5)℃,男100例,女80例。病种有上呼吸道感染66例,支气管炎35例,支气管肺炎34例,感染性腹泻2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7例等。将180例随机分成三组,各60例。三组分别为赖氨匹林注射液(A组)、对乙酰氨基酚栓(B组)和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C组),三组患儿年龄、性别、症状和体征等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组在抗菌、抗病毒、补充体液、物理降温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赖氨匹林注射液10~ 20 mg/(kg·次)加入150 ml NaCl溶液中,静脉滴注;B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10~ 25mg/(kg·次)直肠给药;C组给予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0.1 ml/(kg·次)肌内注射。三组病例用药前体温均在38.5℃以上,用药后30 min、60 min、120 min各测量体温1次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完全有效:T≤ 37.0℃;有效:T(37.1~38.0)℃;轻度有效:T(38.1~ 38.4)℃;无效:T≥ 38.5℃。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的相关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x±s)表示,如果常规组和整体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后,P值小于0.05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0%,结果对比,A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C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小儿高热在临床儿科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婴幼儿在出现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亦或是神经系统感染后,均可诱发高热。小儿发生高热后,会引起患儿肌肉疼痛、代谢与耗氧量增加、在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的同时,导致其消化道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患儿出现腹泻、脱水等症状[2]。如患儿在持续高热下,还会引起其大脑皮层兴奋过度或抑制过度;甚至导致患儿防御功能下降,诱发其他感染。因此,对于体温持续处于或高于 39 ℃的高热患儿,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是避免患儿发生惊厥,减少患儿损害的关键。对乙酰氨基酚与复方氨基比林是临床治疗小儿高热常用的退烧剂,两种药物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属于非那西丁代谢产物,该药物通过对环氧化酶进抑制,从而阻断前列腺素物质合成,以此达到解热和抗炎的功效[3]。但是这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算十分理想,与赖氨匹林治疗效果相比,赖氨匹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相结合的一种复盐,主要通过抑制环氧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而达到退热和消炎作用。赖氨匹林水溶性好,酸度适宜,静脉滴注起效快,血药浓度高,用药后开始降温在0.1~ 0.5 h,效果最好是2~ 3 h,有效率在95%以上,4~ 5 h后降温效果仍可持续。赖氨匹林是一种既能口服、又能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优良解热剂,填充了传统解热药仅能口服或肌内注射,而不道反应的缺点,又对重症及输液的高热患儿可直接静脉给药,退热效果快,也避免了肌内注射的痛苦,而且赖氨匹林注射液没有

不合理用药实例汇总

第一部分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 一、给药方案不当 实例1:男,42y,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处方:%NaCl500ml,氨苄青霉素,静滴,qd 用药分析:氨苄青霉素半衰期短,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qd给药根本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易引起耐药菌产生。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使其24h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至少60%的时间,或者一个给药间隔期内超过MIC时间必须大于40%-50%,方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此类抗菌药物无抗菌后效应(PAE),其用药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每次大剂量给药,当血药浓度达到MIC4-5倍时,再增大药物剂量,抗菌效力并不增加,反而增大其毒副作用。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日剂量分3-4次给药。宜%氨化钠100ml,氨苄青霉素,静滴,tid。 二、溶媒选择不当 实例2:男,20y,泌尿系感染 处方%NaCl100ml,依诺沙星,静滴,bid 用药分析: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注射剂具酸碱两性,为大分子物质,用NaCl等、含氯离子的强电解质溶液稀释,因同离子效应而产生白色沉淀,不宜合用。宜用5%或10%葡萄糖100ml稀释后溶解,稀释后缓慢滴注60min以上,滴完后继接其他含氯离子输液前顺用葡萄糖注射液冲洗,以免输液管内余液析出沉淀。 三、在同一输液中使用不宜配伍的药物 实例3:男,38y,带状疱疹 处方:5%葡萄糖250ml,阿昔洛韦,维生素,静滴,bid 用药分析:阿昔洛韦注射液碱性高,不宜与酸性的葡萄糖及维生素C配伍。宜用%NaCl250ml,阿昔洛韦静滴,一天两至三次,缓慢静滴,一次滴注1h。 四、重复用药 实例4:男,54y,混合痔

最新兽医处方单

最新兽医处方单 篇一:兽医处方 兽医处方 处方是兽医临床工作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它既是兽医对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书面指示,也是兽医院药房或药厂的制剂室制备药剂的文字依据。 处方按使用的文字分为中文处方和拉丁文处方。世界各国为求药名与处方书写的统一,通用拉丁文药名和拉丁文处方。药剂的标签要求注明拉丁文药名或制剂名。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见表4-1-1-1,制剂名称缩写见表4-1-1-2。按处方的对象可分为临床处方和调剂处方。前者是兽医师在临床中为畜禽等动物开写的处方,后者则是药房或药剂室制备或生产药剂的书面文件。 按处方的对象,处方可分为:兽医处方(临床处方)、验方或秘方、协定处方、法定制剂处 方等。 (一)处方的格式、内容和结构 1、处方上项(登记项)也称为处方前记,主要登记或说明处方的对象,包括编号、畜主姓名、地址、就诊时间、畜别、性别、年龄、体重等,须认真仔细填写,便于用药、保存、查对处方、书写病历和积累资料。本部分可用中文书写。 2、处方头记为R.(或Rp.),是拉丁文Recipe(请取或取药)的意思,中药则用中文“处方”开头。 3、处方正文是处方的主体部分,在R. 之后书写药物及其剂量,一般都开写治疗量。西药每药单独写一行(中药可连续写出药名),剂量写于同行的右方,以克(g)或毫升(ml)为单位者,用阿拉伯数字写出,不需要说明单位名称,而加一位小数点表示。但所用为“国际单位”、“滴”、“适量”等时,则需要特别注明。拉丁文处方药名用第二格(常用单数)或缩写字母表示。中药处方则用克、毫升表示剂量。药物名称应按正规名称的全称,也可用通用商品名或正规缩写(英文、拉丁文缩写)。药物剂量应标明规格和含量,注明如何配制和如何用药(包括给药途径、间隔时间和次数)。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 儿童意外伤害的概念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它包括窒息、溺水、车祸、中毒、烧烫伤、自杀、他杀等。儿童意外伤害的危害:意外死亡、后天致残、意外损伤、经济损失、心灵创伤。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的特点: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率高于世界许多国家。边沿地区高于内地。最主要的原因是意外窒息、溺水、中毒、车祸及跌落。我国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主要发生在家中和周围场所,无成人照看是根本原因。 然而,不同年龄儿童意外伤害的种类新生儿及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儿童。幼儿期开始学走路并初步具有行动的能力,但是动作的协调能力差、逃避能力差,是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阶段。跌倒、烧烫伤、耳鼻气管异物在此年龄最高。 南方地区家庭周围的池塘、沟渠的溺水事故多发生在幼儿期这个年龄段,而且水深多不足1米。学龄前期是指4-6岁儿童,活动能力增强,范围加大,好奇心强,什么都敢动,敢玩;这期阶段容易发生急性中毒、烧烫伤、触电、跌伤等常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原因和预防是意外窒息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烧烫伤。 第一,来了解下意外窒息的主要原因是异物吸入气管多见于1~2岁的幼儿。由于发育的不完善,此阶段的幼儿虽可自如地咀嚼、吞咽食物,但反射弱,也就是一旦异物呛入,无法通过强的咳嗽反应咳出异物,致异物吸入气管。

其次是意外窒息的预防措施是:1.不拉窗帘的绳索或绕在脖子上玩。2.不把保鲜膜、塑料袋盖在脸上或套在脖子上。3.不可以把小玩具放入耳鼻口中嘴里含着东西不要嘻笑打闹。4.吃果冻要注意。 再次我们来了解下意外窒息的急救:意外窒息时候,孩子会出现呼吸困难,常伴有异样咳嗽。此时家长切不可惊慌,应立即将孩子上半身前倾,防止异物进一步深入,用力拍其肩胛区,或自孩子后方将手置于其腹部,双手交叉,一下一下地向孩子的上腹部施加压力。这两种方法是通过突然增加胸内压促使异物排出,实施急救的同时,赶往医院。 第二,来了解下溺水原因主要有: 1.幼儿无人照管,在家周围的池塘玩耍不慎落入池塘;2.城市下水道井盖被偷,.下大雨看不清.3.儿童游泳时间过长,体力不支,或被水草缠住,误入深水。 其次我们来了解下溺水预防注意事项:1.在安全的地方,量力而行,不要随便跑深水区游泳,家长也要看好孩子。 2.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疯。 3.不可骤然入水游泳、饭后未过三十分钟、空腹时也不可以游泳,注意正确的暖身与紧急应变措施。 4.除非是具有经验的救生员,或是受过很好救生训练的泳客外,绝不可下水救人。 5.不要让儿童单独到池塘沟渠边玩耍、游泳 6.下大雨时不要让幼儿独自外出,教育其不要在路边玩耍。 再次了解下溺水的急救的方法是:在专业人员到来之前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1.以最快的速度清除口鼻中的泥沙和分泌物,头低脚高卧位,头部下方应悬空,使呼吸道的水流出 2.如果没有呼吸,即使只有微弱的脉搏也要马上开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最新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 英文名称:Compound Amidopyrine Injection 【成份】 本品为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的复方制剂。 【适应症】 本品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且解热镇痛作用较强。主要用于发热、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牙痛及风湿痛。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给药,每次2-4ml,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注意事项】 体质虚弱者防止虚脱。偶见皮疹或剥脱性皮炎;极少数过敏者有粒细胞缺乏症,连用1周以上应定期检查血象;贫血、造血功能障碍患者忌用。有严重副反应,常用而不宜久服。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3岁以下儿童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本品可透过胎盘和在乳汁中分泌,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发生减退,本品半衰期有所延长,易发生不良反应,应慎用或适当减量使用。 【药理作用】 本品中氨基比林能抑制下视丘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反应性而起退热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7023902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泗水县泗河办泗河路北首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说明书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说明书 【成分】每2毫升(支)含氨基比林0.1克,安替比林40毫克,巴比妥18毫克。 辅料:依地酸二钠。 【适应证】主要用于急性高热时的紧急退热,对发热时的头痛症状也有缓解作用。【用法用量】肌肉注射。 成人一次2毫升(1支),或遵医嘱。在监护情况下极量为一日6 毫升(3支)。 小儿2岁以下一次0.5-1毫升(1/4-1/2支),2-5岁一次1-2毫升(1/2-1 支),大于5岁一次2毫升(1支)。 本品不宜连续使用。 【不良反应】 1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胸闷、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大汗淋漓等症状, 应立即停药并抢救。 2粒细胞缺乏、紫癜、有时急性起病。 3皮疹、麻疹、表皮松解症等。 【禁忌】对吡唑酮类或巴比妥类药物过敏者,及用本品有过敏史者严禁使用。【注意事项】 1肌注前应向病人询问是否有吡唑酮类或巴比妥类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者 应避免使用本品,过敏性体质亦应慎用。 2不得与其它药物混合注射。 3长期使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肝肾损坏等严重中毒反应。 4呼吸系统有严重疾病及呼吸困难者慎用本品。 5体弱者慎用。 6本品仅对症治疗,在解除高热症后应对因治疗,在应用本品无明显效果时应改用其它方法,避免盲目大量应用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减退,应采用较小治疗量。【药物相互作用】巴比妥有抑制呼吸中枢作用,对能抑制呼吸的药物有加强作用,如硫酸庆大霉素等,应禁止同时应用。 【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本品为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同属于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能抑制下视丘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 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 合成而起镇痛作用。氨基比林并能抑制炎症局部组织中前列腺素的 合成和释放、稳定溶酶体酶,影响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起到抗炎 作用。合用巴比妥,可加强镇痛作用。 【药代动力学】氨基比林血浆半衰期为1-4小时,大部分在肝内去甲基成为4-氨基安替比林,再经乙酰化变成N-乙酰氨基安替比林,自尿中 排出。 安替比林血浆半衰期约12小时,肝中代谢羟化,与葡萄糖酸结 合在尿中排出,约5%为原形从尿中排出。 【贮藏】避光、密闭保存。

氨基比林质量标准

氨基比林 Anjibilin Aminophenazone C l3H17N3O 231.30 本品为4-二甲氨基-1,2-二氢-1,5-二甲基-2-苯基-3H-吡唑-3-酮。含C13H17N3O不得少于99.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遇光渐变质;水溶液显碱性反应。 本品在乙醇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水或乙醚中溶解。 熔点本品的熔点(附录45页)为107~109℃。 【鉴别】取本品约0.8g,加水20ml溶解后,照下述方法试验: (1)取溶液5ml,加稀盐酸3滴与三氯化铁试液lml,即显蓝紫色,再加稀硫酸数滴,应显紫红色。 (2)取溶液5m1,加硝酸银试液5滴,即显紫蓝色,渐析出灰黑色的金属银。 (3)取溶液5m1,加新制的稀铁氰化钾试液数滴,即显深蓝色或生成深蓝色沉淀(与安替比林的区别)。 【检查】氨化物取本品0.50g,加水15m1微温便溶解,放冷,依法检查(附录63页),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O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片)。 安替比林与氨基安替比林取本品0.10g,加香草醛0.1g,精密加人硫酸溶液(2→7)7m1,置水浴中加热5分钟,时时振摇,如显色,与对照液(取香草醛0.1g,精密加入硫酸溶液(2→7)7m1,置水浴中加热5分钟,时时振摇)比较,不得更深。易炭化物取本品0.50 g ,依法检查(附录71页),溶液应几乎无色。 炽灼残渣不得过0.1%(附录71页)。 重金属取本品1.0 g,加lmol/L盐酸溶液4m1与水适量使成25m1,依法检查(附录66页,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五。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加水40ml微温溶解后,放冷,加甲基橙-亚甲蓝混合指示液3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至终点的颜色与对照液(取水50ml,加上述混合指示液3滴与盐酸滴定液(0.5mol/L)0.05m1制成)的一致,自消耗盐酸滴定液(0.5mol/L)的ml数中减去0.05m1。每lml盐酸滴定液CO.5mol/L)相当于115.6mg的C13H17N3O。

分寒、凉、温、热四种药性,以及阴、阳两纲。寒、凉为阴,温热为阳,阴、阳之间属于平性。

170种兽用基本中药及其方剂应用 第一节中药的性味、配伍与炮制 一、中药的四性、五味 1、四性 分寒、凉、温、热四种药性,以及阴、阳两纲。寒、凉为阴,温热为阳,阴、阳之间属于平性。 (1) 寒与凉:寒性小的为凉,寒性大的为寒。凉、寒属阴纲。寒药与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护阳的作用。 (2) 温与热:热性小的为温,热性大的为热。温、热属阳纲。热药与温药有温里、散寒、助阴作用。 2、五味 分辛、甘、苦、酸、咸等五味,另加一种淡味。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和,苦能泻能燥,酸能收能涩,咸能软能下。辛如姜、蒜,苦如龙胆草、黄连、芦蔡、大黄,酸如鞣酸、五味子、石榴皮,咸如芒硝。 3、中药使用原则 寒症用热药,热症用凉药。实症用泻药,虚症用补药。寒热夹杂的病症,则可寒药、热药并用。 二、中药的升、降、浮、沉 这是指药物在机体内作用的趋向。升是提升,降是降逆,浮是发散,沉是泻下。 升、降:升,指药物作用上升;降,指药物作用下降。 浮、沉:浮,指发散作用;沉,指泻利作用。 升、降、浮、沉的作用程度相关密切:升极则浮,降极测沉。 升、浮作用:如桂枝(上行)、升麻(提升)、麻黄(发散)、附子(散寒)、防风(祛风)。

降、沉作用:如大黄(泻下)、黄连(清热)、木通(渗利)、龟板(潜阳)、牛膝(下行)。 三、中药的配伍 1、相须配伍 是指将性能相似的药物合用以增进疗效的配伍,故曰:“相须者同类不可离去”。如党参配黄芪能促进补气,黄芩配黄连可加强清泻里热作用。 2、相使配伍 是指将不同性能的药物合用以互相促进疗效的配伍,故曰:“相使者我之佐使也”。如黄芪配茯苓可增加补气、利水作用。黄柏配苍术能加强清热、燥湿作用。麻黄配桂枝能加强(麻黄)的发汗、解表作用。 3、相制配伍(相杀配伍) 是指用一种药物来抑制或缓和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如半夏配生姜(姜制半夏),可去掉半夏的呕吐副作用。 4、相恶配伍 两药配伍后一种药能减低另一种药的药效,即是相恶配伍。如人参与莱菔子(萝卜子)合用,两者作用都减弱。 四、中药十九畏与十八反 1、中药十九畏 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合用,其中一种能使另一种的药效降低或相互药效降低,称为相畏(或称相恶),属配伍禁忌: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 牙硝畏三棱,川乌、甘草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 十九畏歌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