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人员因何异化-文档资料

会计人员因何异化-文档资料

会计人员因何异化-文档资料
会计人员因何异化-文档资料

会计人员因何异化

问题引入】

今年阅读有关会计伦理方面书籍时偶遇名词“会计十戒”,因不甚了解便上网查阅了一番,但本人不慎输错为“会计十诫”,不曾想进入一贴吧,里面有会计业的老前辈对后辈的十条谆谆告诫,是为“会计十诫”。其中几条如是说:“ 会计要兼任行政/人事/ 后勤/秘书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把自己打造成

米'字型人才,假如会计行业也能出人才的话;财务软件也同样可以实现两套账甚至是n套账的效果,但是不要轻易告诉老

板,不然你就有的忙了;代理记账是会计这个行业为数不多的可以赚外快的手段之一;作为一个会计,要时刻记住“跳出会计看会计”,从公司发展战略、企业管理、资本市场、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这样一来,做的假账被查出之前自己跳槽就有牛可吹了;大家都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但是其实还有第四种人,那就是男会计”

从以上会计界老前辈的“教诲”中可以看出:我们会计人员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以致蝇营狗苟,对小利趋之

若鹜,对责任却避之不及;另外会计人员对自己的行业不看好,认为会计行业难出人才,特别是男会计人员自我感觉不好,自己是第四类人。这

认为与我们书本上所学完全相悖,不禁让我想到

内心扭曲”四个字,也就是哲学上所说人的“异化”。于是本

人萌生从哲学上社会异化的理论中寻找会计行业异化的原因和对策。

文献综述】

因为会计伦理道德是一个很宽泛的命题,所以与之相关的论文不可谓不多,但内容却都大同小异,大部分都是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人员自身方面入手分析原因,并相应地提出对策。如大连教育学院张瑾的《会计道德

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2012)认为:会计道德缺失的原因有:1. 会计行业自身的局限性2.环

境因素的不利影响3. 缺乏良好的从业环境4.会计道德教育不够5.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并相应地给出对策:1. 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2. 优化从业环境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4.

加强监督,加大惩罚力度。此类文章在结构和内容上与同类文章比,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另外,关于会计行为异化的论文也有人做过,如唐书楚、倪为民的《会计行为异化及其对策》。(2000)该文认为会计行为异化的成因有1.利益机制扭曲,2.财经法规不健全,3. 会计监督职权范围的界定模糊不清,4.会计的监督体系不完善5. 企业领导体制的弊端和领导人素质不高引发被动型会计行为异化6.

教育不够,会计人员法规观念淡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下降,出于一己之利产生主动性会计行为异化。给出的对策如下:优化外部环境,消除

1. 异化诱因。

2. 加快企业体制改革,建立起对企业领导人的监督约束

机制。3. 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日常监督,

遏制会计行为异化的产生和蔓延。 4. 加强教育和培训, 提高会计 人员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其责任心,自觉性和 敬业精神。该文引入了“异化”这一概念,然而究其根本,并没 有跳出同类文章的框子上升到“道”的高度, 仍旧停留在“术” 的方面,其只是徒有“异化”之名而无“异化”之实。

本文研究的问题与上述文章一致,内容可能也有重叠之处, 但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了西方古典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方法探索成因, 提出对策。 内容不在拘 泥于现象表面,重点探索本质,力争上升到“道”的层面。

异化理论概述】

哲学上讲”异化”是指自然、 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

于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它刚产生时并不是一个哲学术语,,而

引申。在近代英法经验唯物主义哲学家那里, 异化是指人的活动 指人的活动产物和活动本身越来越远离人的本性或本质, 人自己无法控制甚至要受其控制的一种社会现象。

有关异化的理论虽然百家争鸣, 但看其本质, 所有流派的异 化形成都逃不过“物化”这一过程。 “物化”是商品经济主导下 是一个普通词,在德语中意为

陌生化、夺走、取走”。黑格尔 最早开始把它引到哲学中来,

用它来描述“绝对精神”的外化; 费尔巴哈把它进一步引申,

指主体产生脱离本身的对象物, 此 对象物又反过来奴役主体; 马克思以及后来哲学家对此词都有 产物最终远离人的最初意志。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

异化是

成为

社会固有的现象,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来说就是:工人通过劳

动把自己外化在他的产品中,这不仅还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还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

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着,并成为与他相对立的独立量,意味着他灌注到对象中去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抗。这里的工人“自己”相当于黑格尔哲学里的“绝对精神”,工人把“自己”灌输到产品中,又由于私有制的存在, 产品被资本家占有,于是在资本主义运行的过程中工人逐渐被剥夺“自我”丧失自我。这便是社会从“物化”到“异化”的过程,所以不管哪个流派都把资本主义和私有制看成是异化的根源。古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描述的就是这个现象。

【会计人员异化成因分析】

把以上哲学中“物化”到“异化”的过程放到经济学的领

域来说,其实就是资产阶级剥削劳动阶级的过程:劳动者的劳动

付出得不到相应补偿,社会财富逐渐向拥有生产资料的一方转

移,由此引起的贫富分化导致了劳动者内心的不平衡,这样解释

又何尝不可呢?

家具行业的财务成本核算案例

家具行业的财务成本核算案例 如何理解家具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如何核算?如何达到核算的目的?业界及管理者们众说不一,见仁见智。有人说,除了赚钱就是本钱,本钱就是成本;有人说“肉烂了总会在锅里”,无需在成本核算方面耗费过多的资源,只需用自已的 人管好仓库、现金、门卫就行了;有人则视成本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的核心竟争力之一。无论对成本核算的理解和认识持何种态度,都不无道理,都与自身环境、管理基础、发展愿景以及管理者自身素质有密切关系。不少人说,家具制造业的竟争已进入白热化状态,是否如此严重,同仁们最清楚,但竟争的确加剧。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与完善,款式、品质和营销手法的同质化,家具业的竟争最主要的表现为价格的竟争,价格的竟争其实就是成本的竟争。然而,不少企业在竟争面前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感觉迷茫和困惑,对成本的理解和核算往往步入以下误区: 其一,重营销、重生产、重研发,忽视财务及成本 核算的重要地位。 其二,把成本核算简单化,仿佛成本核算只是财务 部门的事,成本核算不准主要是会计未算准。而财务部门

一般大都做事后核算,忽视其整体管理职能,忽视其核算方法和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应用和贯彻。 其三,不少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开展或很少开展成本核算,并无专职的核算管理人员,产品定价随意性,一般参照同款式而定,或者按估算的材料成本系数倒算。在这种成本意识的指导下,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水平差,其成本就象橡皮一样,可长可短,无准确可靠的量化指标。 事实上,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第一步,是控制的基础。无准确、及时、可靠、可比的核算资料,就难以知道成本高低、失控的真实原因,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持续改善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可见,成本核算对家具制造企业的重要性非同小可。针对目前不少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 首先,应清晰认识理会成本核算的概念、实质和目的。成本核算是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并按规定的方法计算成本的过程。其实质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指标的形式反映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达到成本分析、预测和控制的最终目的。第二,应正确认识成本的分类方法。成本的分类方

企业会计行为本质

企业会计行为本质 会计行为是指“会计行为主体,在其内部动因驱动和外在环境刺激下,按照会计目标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利用会计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理论、方法,对会计主体因其经济活动而引发的经济信息进行生产、加工并适时传递的一种实践活动"O 它是行为会计的一个主要方面,因为“会计一一实质上就是一个行为过程”。 一、会计行为的构成要素 会计行为导向 会计行为导向是会计行为管理的核心。导向不同,行为各异。影响会计行为导向的因素有众多方面,可作不同分类。笔者认为,其核心导向因素为会计人的价值观。具体包括三部分:主观能动性部分、客观环境性部分、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环境性所产生的效应部分。其中,主观能动性部分包括会计精神、会计意识、会计心理等。尤为重要的是,会计精神,具体如会计人群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方

针、宗旨、价值取向、会计管理哲学、会计人员的理想、职业道德以及会计人群之精神风貌等。客观环境性部分包括会计人群所处客观环境的各个方面。从宏观会计来讲,包括社会政治气候、社会文化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关系变革要求、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等;从微观会计来讲,包括会计经营管理活动、会计生产技术活动、会计教育培训活动、会计生活福利活动、会计人事管理活动、会计社会贡献活动等。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环境性所产生的效应部分是会计行为的核心部分,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会计人员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追求意识等。 会计人价值观的3个方面是紧密相关的。会计行为导向是三者的有机统一。会计行为导向的正确与否则直接影响会计个体的认识能力、鉴别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及创造能力等,直接影响会计管理的绩效。因此,正确把握会计行为导向,应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确定主要矛盾,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去指导,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不良会计行为外文翻译

Managers’ Bad Accounting Behavior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bstract Managers’ unintentional or intentional bad accounting behaviors will result in poor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making a great extent to interfere with investors, causing confusion in the capital market, is not conducive to reflect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on Managers bad accounting behaviors of listed compan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management,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discusses the manifestation and the causes both of managers’ unintentional and intentional bad accounting behaviors. It also puts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to prevent managers’ bad accounting behavior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so as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stakeholders and provide good environment for capital market b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Key words: Bad accounting behaviors; Managers; Listed companies;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TRODUCTION Accounting behaviors refer to the course of conduct highly relevant to accounting information generation, 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Accounting behavi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budget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st control and decision-making (Hopwood, 1974). From the micro view, accounting behaviors include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business accounting, and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s. In the accounting process, managers who master business decision-making power and control are important participants in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s, decision-making of significant accounting issues, etc. Thus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depends largely on the managers’ behavior. We call the managers’ actions and manifestations involved in corporate accounting practices as managers accounting behaviors. Managers are usually referred to the human capital owners who join in a business contracts with their management talent and really own the residual rights of control (XIE, 2005). Managers are responsible for determining organizational goals, formulate strategies

会计人员因何异化-文档资料

会计人员因何异化 问题引入】 今年阅读有关会计伦理方面书籍时偶遇名词“会计十戒”,因不甚了解便上网查阅了一番,但本人不慎输错为“会计十诫”,不曾想进入一贴吧,里面有会计业的老前辈对后辈的十条谆谆告诫,是为“会计十诫”。其中几条如是说:“ 会计要兼任行政/人事/ 后勤/秘书的工作,所以一定要把自己打造成 米'字型人才,假如会计行业也能出人才的话;财务软件也同样可以实现两套账甚至是n套账的效果,但是不要轻易告诉老 板,不然你就有的忙了;代理记账是会计这个行业为数不多的可以赚外快的手段之一;作为一个会计,要时刻记住“跳出会计看会计”,从公司发展战略、企业管理、资本市场、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这样一来,做的假账被查出之前自己跳槽就有牛可吹了;大家都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但是其实还有第四种人,那就是男会计” 从以上会计界老前辈的“教诲”中可以看出:我们会计人员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以致蝇营狗苟,对小利趋之 若鹜,对责任却避之不及;另外会计人员对自己的行业不看好,认为会计行业难出人才,特别是男会计人员自我感觉不好,自己是第四类人。这 认为与我们书本上所学完全相悖,不禁让我想到 内心扭曲”四个字,也就是哲学上所说人的“异化”。于是本

人萌生从哲学上社会异化的理论中寻找会计行业异化的原因和对策。 文献综述】 因为会计伦理道德是一个很宽泛的命题,所以与之相关的论文不可谓不多,但内容却都大同小异,大部分都是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人员自身方面入手分析原因,并相应地提出对策。如大连教育学院张瑾的《会计道德 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2012)认为:会计道德缺失的原因有:1. 会计行业自身的局限性2.环 境因素的不利影响3. 缺乏良好的从业环境4.会计道德教育不够5.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并相应地给出对策:1. 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2. 优化从业环境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4. 加强监督,加大惩罚力度。此类文章在结构和内容上与同类文章比,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另外,关于会计行为异化的论文也有人做过,如唐书楚、倪为民的《会计行为异化及其对策》。(2000)该文认为会计行为异化的成因有1.利益机制扭曲,2.财经法规不健全,3. 会计监督职权范围的界定模糊不清,4.会计的监督体系不完善5. 企业领导体制的弊端和领导人素质不高引发被动型会计行为异化6. 教育不够,会计人员法规观念淡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下降,出于一己之利产生主动性会计行为异化。给出的对策如下:优化外部环境,消除 1. 异化诱因。 2. 加快企业体制改革,建立起对企业领导人的监督约束 机制。3. 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日常监督,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实例解析.doc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实例解析.doc 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实例解析 摘要:施工企业与一般企业在会计核算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施工成本的核算以及对收入、成本确认方面的不同上。会计核算是要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的。作为会计熟悉相关会计流程和科目尤其重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各企业情况不同而进行相应成本核算。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 一、在建工程成本核算 1、在建成本转至完工成本 公司的成本一般是成本部提供的数据,每个月会向财务发送动态成本表。每个产品类型都有每平米的单方成本。假设这个项目只有一个产品类型,每平米单方是8000元,这个类型的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那么总投资就是8000×50000=4亿元。也就是要结转完工的金额。那么在月底时,结转成本分录如下: 借:完工开发产品 4亿 贷:房地产开发成本-成本结转(5001.10)4亿 2、预提完工成本 假设这个项目只有一个产品类型,且全部都竣工,且成本计提合理的话,这个4亿应该大于5001.01至08科目的合计。因为项目虽说竣工,但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付工程款了,所以预提的金额肯定要比实际发生的大。因此,在月末的时候,冲回上个月的预提成本,5001科目应该是贷方 余额。于是,我们预提成本的工作就要从每季度做一次,变成每月做一次。(各公司可能不一样)所以,先要冲回最后一次的预提成本: 借:房地产开发成本——预提成本(5001.09)-100万

贷:应付账款——各期预提成本-100万 计提: 借:房地产开发成本——预提成本(5001.09)4亿-(5001.01至5001.08合计数) 贷:应付账款——各期预提成本 4 亿-(5001.01至5001.08合计数) 检验:做完这一步后,5001科目余额为0;5001.10余额=1405(完工成本)发生额=预计投资总额 以上例子在实际工作中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一般某个房地产项目不会只有一期,而且这一期不会只有一个产品类型,再而且还全部同时竣工的。大多数的房地产行业都会有三到四期的房源,产品类型最少也得两个以上,每一期都会出现部分拟建,部分在建,部分竣工的情况。那个时候只能不同的状态不同处理。譬如拟建的部分不计提成本,在建的部分按下月付款数计提成本,竣工的部分按照投资与实际发生的差额数计提。 二、现房成本结算 一般当房地产开发商拿到“新建住宅商品房准许交付使用证”意味着房子可以考虑结算,房子就可以结转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因为拥有“准入证”只是条件之一。还有两个条件:房子处于“签约“状态;房款收到总房款的20%以上。只有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了,才允许结算。否 则就不行。 1、预收账款的结转 当初房款进账,入科目“预收账款”,现在项目结算了,我们就要把结算部分的房子收入转入“主营业务收入”。 案例1:结算楼盘四个楼400户签约合同价款为:390130346元。预收账款收 款:390150346元。经过核对,400户全部签约,房款全部收齐。后发现,预收账款

会计行为的灵魂

会计行为的灵魂 会计行为的灵魂 会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发展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更要求会计行为必须准确、真实、完整反映经济运行状况,也就是要求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即诚信。如果会计行为离开了诚信,会计职能也就不可能得到正确发挥,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可以说,会计行为的灵魂就是诚信。然而,由于缺乏诚信等原因,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部分企业无意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遵循诚信行为准则、不讲信用、拖欠赖帐、假账泛滥,致使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地扰乱经济秩序。如果任凭这些现象发展下去,不加以规范和引导,势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与加强诚信教育对于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来讲尤为重要。只有加强对会计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诚信理论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档案,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才能使会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迅速发展。 一、会计工作离不开诚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受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诚信是道德的根本,是社会的一种必要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也是社会和文化环境重要组成。可以说明,会计与诚信两者之间互相关联,相互制约。近年来,美国的“安然”事件和中国“银广夏”事件,给人们极大的震动,认识到违规的会计行为,即缺乏诚信,会对社会及经济造成极大危害。深圳某会计师事务所就为银广夏

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虚假会计报表出具了审计报告,从而为其三年虚假的盈利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这种虚假审计公证,对社会公众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等等这些,极大说明了会计只有适应所处的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各行各业都必须重视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适合自已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坚决纠正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业不正之风”。江总书记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偶然的,是针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关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来的,是非常适时的。大家在实践中可以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其根本是加强诚信建设,对于提高会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诚信观念,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对于强化内部管理、改善单位形象,促进会计各项业务工作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要做好会计工作,离不开加强诚信建设和教育。 二、诚信为促进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1、诚信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如果有高度的诚信觉悟,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就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这一职业集体与另一职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就能使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促进工作开展。2、诚信有利于会计部门处理好与其它部门的关系。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如果有高尚的诚信,就能正确地认识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遵循各自的诚信行为准则,就能按一定的诚信要求去待人接物,就会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我

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

管理层激励与会计行为异化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行为是企业绩效的基础,会计信息是企业绩效的反映。规范正当的会计行为(注:会计行为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规范正当会计行为是指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全貌的会计行为,而会计行为发生异化则是对正当会计行为的背离和走向反面。)是客观反映企业绩效、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前提,而后者则是现代资本市场赖以正常运行的基础。然而,近几年来,国内外证券市场上爆发的一系列重大财务报告舞弊案及相应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在使会计诚信陷入沼泽的同时,也使得现代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传统的资本市场监管模式、现行企业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和会计信息披露及其保障机制的有效性(注: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的出台,就认为是这种反思与进一步改革资本市场监管模式的结果。)。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现代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通过规范正当的企业会计行为产生的,因此,企业会计行为一直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与研究的焦点。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行为会计理论,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生产、传递、使用过程中的会计行为展开了研究。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异化的相关问题展开过研究,并取得一些重要进展。然而,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异化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规制,会计信息质量也未得到实质性提高。究其原因,一是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异化或肇因于管理层动机的异化,或源于会计信息保障机制的失效,或始于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诱发;二是我国特殊的企业产权结构和独特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使得会计行为异化的治理变得更为复杂。

企业会计行为是企业行为中的一种,而企业行为多由管理当局的行为所决定。现代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设计合理的报酬契约,以激发管理当局产生规范正当的会计行为。然而,报酬契约在激励管理层提高企业绩效的同时,也使得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而有机会操纵企业会计行为,从而使会计行为发生内生性异化(intrinsic alienation)。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管理报酬契约以诱正企业管理层的动机,从而优化企业会计行为,就成为扼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所必须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会计信息与报酬契约设计:理论分析 现代企业中,由于代理人的行为契约具有不可计量性,如何选择企业绩效的计量指标便成为设计管理报酬契约的核心(注:管理报酬契约主要指向对企业高管层的报酬激励契约,而企业高管层可统称为企业经理,因而管理报酬契约又可称为经理报酬契约。)。就绩效指标选择而言,它既可以是会计信息类指标,也可以是非会计信息类指标。会计信息在大多数组织设计和组织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而且充分可靠的会计信息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控制逆向选择、规制道德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会计信息成为设计经理报酬契约的主要依据。 如果经理报酬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直接相关关系,那么报酬契约便能惩罚对委托人有害的行为而激励合意的行为。最优报酬契约安排既应考虑经理报酬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又应考虑企业所在行业特征、发展阶段和管理层愿意承受的风险水平,以确定绩效标准和激励维度。如果经理是风险中性的,那么就需要让其报酬模式由代表保险因素的固定收入和代表激励功能的业绩收入所组成。大多数报酬契约都以会计收益为基础,既可采取线性模式(注:如w =α+βπ+ε,其中w为经理人应得薪酬,α代表固定部分,π为当期会计利润,β报酬与利润的相关系数。),也可采取非线性模式。如果经理是风

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它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12项,它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体会计核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总体性要求;二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三是会计要素确定、计量方面的要求;四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要求。 一、总体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要求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下面三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会计核算应当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可检验性,使会计信息具有可验证性的特征。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企业在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

编制会计分录实例

1、会计哪6大类科目 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2、会计的借贷法则 资产、成本、费用科目:增加时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科目:增加时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借贷法则: 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资产类,成本类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所有者权益类,负债类,损益类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全根据“资产+费用=负债+所用者权益+收入”来的 3、六大类正常的借贷方 4、一些重点的会计科目 编制会计分录: 1.职工李明出差预借差旅费2000元,以现金付讫: 2.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30000元; 3.职工李明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2500元,以现金支付其垫付款; 4.分配本月职工工资,生产工人工资5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4000元,福利部门人员工资10000元,另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20000元。 1、借:其他应收款——李明 贷:现金 2、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现金 3、借:管理费用——差旅费2500 贷:现金500 其他应收款——李明2000 4、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工资50000 制造费用6000 管理费用——工资24000 销售费用——工资20000 贷:应付工资 100000 某企业11月30日“本年利润”账户贷方余额为25000元,12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请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收到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100000元,存入银行。 2.向银行借入期限为2年的借款200000元。 3.采购甲材料500千克,单价100元/千克,增值税率17%,货款未付,按实际成本法核算。 4.以银行存款支付甲材料运费以及装卸费1500元。 5.上述材料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入账。 6.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2000元用以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1500元以生产B产品,车间一般领用材料500元,产部耗用材料300元。 7.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20000元,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工资8000元,生产B产品工人工资7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 8.制造费用按A.B产品工人工资进行分配。(分配率保留4位小数,分配结果保留整数)

财务人员行为规范新版

精品文档财务人员工作守则

财务人员行为规范 遵纪守法: 财务人员应熟悉并遵守国家财务、会计、税务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所在地区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企业有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规范会计行为。 及时准确: 财务人员应当坚持诚实守信原则,客观反映会计的原始记录,不做假账,确保提供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公允、及时地判断和反映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依据法律法规做好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工作。 精准核算: 财务人员应依法进行财务处理和会计核算,杜绝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等违法活动;认真履行职责,抵制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促进企业良性经营。 加强监督 财务人员应努力钻研会计业务知识,掌握会计法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范,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不必要的开支;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加强监督、精打细算、合理安排,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 秉公办事: 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做到勤勉尽责,客观诚信和廉洁自律。加强政治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模范执行各项财经制度,增强法律意识,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做到廉洁自律、秉公办事。 提高技能: 财务人员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应通过学习和参加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不断优化本职工作。 参与管理 财务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不断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协助所在地区业务部门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严格保密 财务人员应严格保守企业商业秘密,任何情况下不得与直属上司以外的人谈论财务事务,任何情况下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和违法使用在工作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会计岗位风险

会计职业风险与腐败预防 会计诚信缺失是我国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较突出的问题,给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失,滋生了经济腐败,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推动会计诚信建设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说,干上会计这行,会计职业风险就伴随而来。 职业风险是指职业行为产生差错或不良后果应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可能性。会计职业风险,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资料收集、会计凭证审核、发票开具、债权债务结算、帐务处理、会计报表编制和纳税申报等会计职务时,因错误或舞弊可能承担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风险也是会计责任风险或会计行为风险。 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产生或导致会计职业风险的直接行为:会计作假即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中存在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会计作假行为主要包括:伪造、编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贪污)单位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会计作假是故意的,是一种欺诈、故意违规违法甚至蓄意犯罪行为。会计作假给单位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包括国家利益)造成损失的,会计人员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后果,都要为自己行为付出代价,这就是会计职业风险的特点。 会计职业是高风险职业,其高风险行为主要表现为: 一是未按照《会计法》等相关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组织会计核算,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会计科目选用不当,核算程序极不规范,甚至很随意地无凭无据地处理会计业务,前后矛盾,会计账目和会计报表错漏百出,错报风险极大。 二是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资产安全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会计监督岗位和功能缺失,导致“缺位风险”。这类单位经常发生财产缺失、被盗,职务侵占,挪用、贪污、冒领等事故,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也常常出错从而面临经济处罚和税务检查风险。该风险称为会计监控缺位风险。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小抄全

1.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 2.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3.业务性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 4.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 5.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 6.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主体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 7.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营利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相对应的是预算会计制度。 8.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 9.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 10.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 11.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 12.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 13.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 14.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 15.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16.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17.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 18.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19.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 20.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21.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22.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 23.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 24.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 25.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 26.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27.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28.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29.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30.联合账簿:将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账。 31.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 32.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33.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4.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5.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年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6.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37.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38.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39.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 账的款项。 40.其他货币资金: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 41.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 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 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 42.永续盘存法:也称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其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分类账, 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 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 43.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 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 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44.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 现净值计价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时,期末存货按 成本计价。 45.低值易耗品: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的那部分用具和设备。 46.产品生产成本:工业企业为了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它一 般包括三部分内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劳动资料磨损转移价值和 劳动者为自己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47.实际成本会计制度: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成本计算的会计制度,它 强调在“实际费用”的基础上进行成本计算和管理。 48.计划成本会计制度:事前根据产品所需各项材料和劳动的数量与计划计算出产品的 计划成本,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制度。 49.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将产品生产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种产品 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主要包括制订标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以 及分析成本差异等内容。 50.标准成本:称为目标成本,它是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测定制订的。 它是从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方面的标准消耗量结合可行的标 准价格制订的。 51.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 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按照投资对象的可变现性和目的的不同,投资可分为短期投 资和长期投资。 52.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将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相比较,当市价低于 成本时按市价计价,当市价高于成本时则按成本计价,并将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一种 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 5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是指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成本作为登记“长期股权投 资” 账户的依据,投资金额不受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的影响。 54.长期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金额要随被投资单位的盈亏状况 进行相应调整,以完整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实际权益。 55.固定资产卡片:是为了反映、监督每项固定资产而开设的固定资产专用明细账,它 相当于固定资产的三级账。 56.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 余情况的账簿。 57.责任会计:是一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通过它,企业能有效地控制各责任中心的职 责履行情况,并能及时有效和正确地反映、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实际经营业绩。 58.责任中心:是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责任中心 的基本特征是责、权、利相统一。 59.贡献毛益:是毛利额减去直接费用后的差额。这里的直接费用是指那些由于特定部 门的业务所引起,能直接归属于该部门并能为该部门所控制的费用。 60.剩余收益: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最低预期收益的部分。剩余收益的计算公 式为: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最低预期收益=营业利润-投资占用额×最低预期报酬率。 61.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以其可控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为内容编制的预 算。它既是责任中心的努力目标和控制依据,又是考核责任中心业绩的标准。 62.可控成本:是责任中心自身能够控制的各种耗费。它是相对于不可控成本而言的, 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63.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 和规划。 64.单独设计:是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合格的 会计师负责设计。 65.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 66.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 来承担设计任务。 67.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 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 68.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 69.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 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 70.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 书面文件。 71.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 计凭证。 72.日记账: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 账簿,故也称日记账。 73.分类账簿: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74.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 登记的账簿。 75.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 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76.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 77.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 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 78.投资: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 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79.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 资。包括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和短期其他投资。 80.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 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8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 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82.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 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83.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84.债券契约:是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 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有者利益的措施。 85.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 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86.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87.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等形 式筹集资金的活动。 88.成本: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 89.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 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 90.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 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 预算的执行。 91.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 92.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 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93.会议设计: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如今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 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但只适用于政府部门。 94.设计方案:是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具体可分为 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 95.全面设计: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 的企业里需要进行。 96.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 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和修订性。 97.设计思路: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行动准则。 98.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功过的只能部门,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 会计人员组成 99.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应负责, 并相应地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对等。 100.适应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规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会计行为研究

基于心理学视角的会计行为研究 摘要:心理学理论介入传统会计领域,打破了会计的完全理性限制,重在研究会计个体认识规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基于认识和社会心理学的会计行为理论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解读,识别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会计行为优化建议,可以减少企业会计行为偏差和误区。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关键词:心理学会计行为优化 一、引言 著名行为学家克特·列文曾经给出一个行为函数B=f(P,E)。其中,B 指组织的行为,p代表个人的心理和意志,E表示个人所处的组织环境。这个行为函数证明,行为是心理和组织环境的映射,行为由个人心理因素和外部组织环境因素所反映。会计也是一个行为过程,所以会计行为主体(包括会计人和管理层)的心理因素对会计信息的输出至关重要的。立足于会计人的心理平衡点,提高会计行为主体自身的积极性,规范会计行为秩序才能事半功倍。 二、会计行为的心理学理论渊源 作为会计行为学的两大重要理论渊源,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一直引领着会计理论的研究方向。实质上,认识心理和社会心理就是克特·列文行为函数的P与E。会计行为取决于会计个体心理和企业组织文化环境。 (一)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内在心理活动,会计人员作为出发点,深入研究思考的过程(认知行为),有助于理解个人特征如何影响当事人的决定。会计人员的认知活动,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基于信息处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会计人员心里的信息处理系统由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使用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来解释会计人员的决策行为是有限的原因。在现实中,决策者是有限理性的,他们通常只有有限的决策信息,从记忆获得和保留信息的能力有限,信息处理和使用有限的能力。为他们的决策过程和优先级有限的理解。因为这个能力有限。人们总是试图简化执行行为的复杂性减少精神消费。经常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因此,心理战术是根据会计人员主观的,不同于“心理逻辑规则的目的。代表的心理战术,如锚定与调整,实证方法的使用、可用性等。(二)社会心理学。除了有限理性的影响,个人的行为会干扰到周围的环境。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提供重要的支持行为会计。影响人们的行为主要研究环境和它的结果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重点不同,前者主要研究社会环境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