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

..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如: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

6.表处所。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含有“在……”之类的意思。如: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山、”“谷”分别译作“在山上”、“在山谷”。

7.表趋向。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有“向……”、“往……”等意思。这类词主要是方位名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东”译作“向东”。

8.时间名词“年”、“月”、“日”、“岁”等作状语时,除了起一般的时间修饰作用外,其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的词义有所不同。以下三种情况值得注意:

①时间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经常发生、频数很密,含有“年年”、“每年”、“月月”、

“每月”之类的意思。如: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②“日”充当形容词或变化意义比较突出的动词的状语,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相当于“一天天”、“一天比一天”。如:鸾鸟凤凰,日.以远兮。(《楚辞·涉江》)

③“日”用在句首主语前,充当全句的修饰语,往往含有追溯过去的含义,相当于“往日”、“以前”。如: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左传·昭公七年》)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如:走、趋、伐、见、为、有、欲、能、可。

动词的主要特点是:能受副词修饰,大多数动词能带宾语。动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能在句子中作谓语,也能作主语。如: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动词“伐”,前有副词“将”修饰,后有宾语“颛臾”。

按能否带宾语,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前者如:患、使、见、伐、问、助、哀等;后者如:走、行、活、止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悦、忿恚、喜、惊等,它们能受“甚”这类副词修饰。

有的动词表示主观意愿或客观可能,一般称为助动词,如:欲、能、可、愿等。它们能独立作谓语,但经常是作其他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修饰成分,如“臣愿.奉璧往使”、“壮士!能.复饮乎”、“欲.诛有功之人”等。

动词有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详细介绍见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二)。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如:廉、勇、强、老、壮、大、恂恂、融融等。

形容词能受一般副词的修饰或少数副词的补充,但不能受副词“勿”等的修饰。如:“城非不高.也”、“君美.甚”。

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是在句中充当谓语、定语,也能作宾语等成分。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良”作定语)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同上)(“倨”作谓语)

今杀相如……而绝秦赵之欢.。(同上)(“欢”为宾语中心语)

古代汉语的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并带上使动、意动意义,详细介绍见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二])。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如:一、二、三、十、百、千、万等。

表示数目的是基数词。基数词又包括系数(零、一、二、十等)与位数(十、百、千等)。系数放在位数前,二者是相乘的关系;位数放在系数前,二者是相加或分数的关系,如:“十八九”可能是“十”加“八”或“九”,也可能是“十分之八九”;系数与系数放在一起,常常是相乘的关系,如:“年方二八”即十六岁,“三五之夜”即农历十五的晚上。表示次序的数词是

序数词,古汉语的序数词经常以基数词的形式出现,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数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名词或动词,表示物量或动量,在句中作定语、谓语、状语。如: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阿房宫赋》)(数词后不加量词,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二”即“两次”,作谓语。)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前出师表》)(“三”即“三次”,作状语。)

五、量词

表示计量单位的词叫量词。古汉语中没有像现代汉语那样丰富的量词。有的量词是度量衡制度规定的计量单位,实际上也就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名词,如:丈、尺、寸、仞、斗、升、斛、斤、两、钧等。有的量词是借用盛器名词来充当,如“一箪食,一瓢饮”中的“箪”与“瓢”。这些量词都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叫作名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量词是动量词。在古汉语中,动量词起源很晚。“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中的“回”便是一个专用动量词。量词一般要与数词组成数量结构使用,在句中作定语或补语。如:

大王遣一介

..之使至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数量结构“一介”作定语,其后以“之”

与被修饰的名词“使”隔开。)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短歌行》)(数量结构“三匝”作补语)

六、代词

代词是指具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代词的基本语法特点是它的指代作用,跟它所指代的词语的语法特点大致相同,其句法功能也跟它所指代的词基本相同。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三种,分别介绍如下:

(一)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人称代词一般分为下面三类:

1.第一人称代词。常见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朕、余、予、吾、我。它们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2.第二人称代词。常见的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女)、尔、而、乃、若。“汝(女)”、“若”主要作主语、宾语;“而”、“乃”多作定语;“尔”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3.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有:之、其、厥、彼、夫。第三人称代词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其中,“之”多作宾语,“其”主要作定语,“厥”作定语,“彼”、“夫”可以作主语。

除以上三种人称代词外,古代汉语中还有两个反身代词“自”、“己”。这两个代词相当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加“自己”,即“我(们)自己”或“他(们)自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古汉语中,人称代词最初既没有性的区别,男性女性通用,也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

若表多数,便在代词下加数量词。如:“夫子欲之,吾二臣

...者皆不欲也。”(《论语·季氏》)后来,逐渐有了类似于表示复数的“侪”、“等”、“曹”、“属”、“辈”、“徒”等,它们黏附在第一

或第二人称代词、部分尊称与谦称以及人名之后,如:“不者,若属

..皆且为所虏!”(《史记·项

羽本纪》)“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二)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对人、事、物、处所等表示询问的代词。

1.代人的主要有“谁”、“孰”。二者都可以作主语,“谁”还可以作宾语、谓语和定语。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2.代事物的主要有“何”、“胡”、“奚”、“曷”。“何”主要代事物,有时也代人,可以作谓语、宾语、定语,相当于“什么”;“胡”、“奚”、“曷”一般只用于代事物,多充当状语,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代处所的主要有“安”、“焉”、“恶”。它们通常作状语,用于反问,相当于“哪里”、“在哪里”、“怎么”等;也可以充当宾语,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等。如:“若不厥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将焉取之”即“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三)指示代词

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代词叫指示代词。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分工较细,分别表示近指、远指、泛指、他指、虚指、无指、分指和逐指等。

1.近指代词

近指代词有:是、此、斯、兹。它们大致相当于“这”或“这些”。例如:“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2.远指代词

远指代词有:彼、匪、夫。相当于“那”、“那些”。如:“匪.鹑匪.鸢,翰飞戾天。”(《诗·小雅·四月》)“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荀子·接弊》

3.泛指代词

泛指代词指有所指代,但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确定的对象,读者需要从上下文中去体会。泛指代词有:之、焉。如:“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他指代词

他指代词有:他(它、佗)、馀。相当于“其他(的)”。如:“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史记·高祖本纪》)5.虚指代词

有些人或事物,说话人不知道,或者不愿、不屑于说出,常常用“某”代替,这叫做虚指。如:“欲作一屏风,张于某.所。”(《汉书·孝成许皇后传》)

注:有时候,“某”是谦称,常用在对话或书信中,指自己。如:“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合于法。”(王安石《答曾公立书》)

6.无指代词

无指代词表示没有人或事物,排除一切对象。常见的无指代词有:无(毋)、莫、靡。如: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史记·高祖本纪》)(“季”,刘邦字。)7.分指代词

在一定的范围里,仅指其中的一部分人或事,即为分指。常见的分指代词有“或”、“有”,意思是“有人”或“有的”。如:“书曰:‘……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孟子·梁惠王下》)

8.逐指代词

指同一范围中的全体或每一个,即逐指。常用“每”、“各”,如:“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令外国客徧观各.仓府藏之积。”(《史记·大宛列传》)

七、副词

副词是表示行为和状态的各种特征的词。古汉语中,副词主要修饰动词、形容词,作它们的状语,有时也能作补语。在名词谓语句中,副词也能修饰谓语名词。古汉语中的副词是一个很大的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1.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有“过去”、“以前”之类意思的,如:昔、向、乡、初、故;有“已经”或“已完”的意思的,如:已、既、毕;有“现在”的意思的,如:今、而今、今朝;有“将”、“将来”、“将要”等意思的,如:其、将、今、欲、要。

2.表示在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时时间的状态。略举几例如下: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早晚,如:早(蚤)、始、方、方始、才、纔、晚。

表示前后两事在时间上有间隔,如:须臾、俄顷、寻、顷、顷之、少、间。

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急遽、突然,如:忽、倏、猝(卒)、疾、匆、顿、乍、遽。

表示动作行为或者状态的持续或正在进行,如:方、正、犹、仍、永、久之、长、恒;

表示动作行为恰值某时或在某时发生,如:适、会、属、恰、一时、时、随时。

(二)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常用于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所达到的各种程度。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类:

1.表示程度高,如:至、极、最;大、太;重、甚、痛、颇、酷、特。

2.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如:愈、益、弥、尤、又(有)、增。这类副词主要表示程度的加深,有“(比较起来)更加……”或“(比现在)越来越……”的意思。

3.表示程度轻微,如:少(音sh╫)、稍、差、略、微、仅。这类副词有“稍微”、“稍稍”等意思。

4.表示程度正合适,如:恰、恰恰、正。

5.表示程度差不多,如:庶、庶几、殆、几。这类副词大都有“几乎”、“大概”、“差不多”之类的意思。

(三)状态副词

状态副词的共同特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或方式。此类副词很多,这里略举几例如下:表隐秘,即动作行为是在暗地里或私下秘密进行。如:窃,间,潜,阴,暗,私,偷。

表坚决、认真,即施动者在发出动作时的态度是坚决的,或认真从事的。如:固,决,期,坚,断,誓,死,苦。

表徒劳、枉然。如:徒,空,虚,枉,素,白。

表轮流交替地进行。如:递,迭,相,更、更相,互,交、交相。

(四)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指动作的发出者或接受者是全体还是个别,是多数还是少数,有时也指发出动作时是共同发出或各自分别发出的。范围副词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表全体,总括,共同,多数。

表全体,总括。如:胜,悉,举,咸,皆,毕,都,殚。表共同,即强调动作行为是若干主体共同发出的。如:偕,齐,胥,佥。表数量多,即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广,但不强调是全体、全部,有“广泛地”、“大致”、“大都”等意思。如:广,率,多,相。

2.表单独,个别、分头。

表单独、仅仅,即仅限于某种情况,或表示与谓语有关的人或物范围之小,有“仅”、“只”“才”等意思。如:徒,鲜,仅,唯(惟、维),啻,止,特,独,才,只。表个别、分头,即动作行为是各自或分头进行的。如:各,单,别。

(五)否定副词

表示否定或禁止,按作用可分为以下四类:

表叙述的否定。它们大多表示对行为或状态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不是”、“没有”等。如:不,非,匪,弗,靡,末,墨,罔,未,亡(音“无”),无,否,毋,勿。

表禁戒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要”、“别”。如:莫,不,无,毋,勿,休,别。

表疑问的否定。如:不,否,未,无。它们大多位于句末,且构成选择问句。例:“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假设的否定。如:非、否。常用于表条件的假设从句中,有“如果没有……”、“如果不这样”等意思。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六)推度副词

用以对事态、情况等的估计与测度。可以分为大约推度与肯定推度两类。

表示对事态、情况的大约推度。其中不少是表示一种模糊概念,含有“大约”、“大概”、“或许”、“可能”等意思。如:其,虑,略,约,大抵、大凡,将,可,盖。

表示对事态、行为的肯定推度或判断。大致有“一定”、“确实”之类的意思。如:必,实,信,诚,判,定,真。

(七)判断副词

判断副词用在名词谓语前。它们出现在判断句中,判断句的系词就常不出现,因而兼有系词的作用。它们也可用在系词“为”、“是”前,起加强判断的作用。如:皆,诚,即,固,乃,必。

(八)连接副词

这类副词常在单、复句中表示前后两项的连接,但主要起修饰谓语的作用,一般不用在主语前,也不起并列的作用,因此是副词而不是连词。分为两类:在连接之中表示顺承,有“就”、“便”等意思,如:乃,则,盖。在连接之中表示转折,有“但”、“却”一类的意思,如:乃,

顾,还,但,却,反。

(九)劝令副词

这类副词主要是配合上下文义表示劝戒、祈求或命令语气。如:尚(要、希望等义),但(尽管、只管义),第(尽管、只管义),千万。

(十)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同辈之间表示尊敬的语言中。对人用表敬副词,对己则用表谦副词。表敬副词如:幸,辱,惠,蒙,试,垂。它们一般用来修饰动词谓语,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由别人发出的,从而表示对别人的动作行为的感激和尊重之情。表谦副词如:敢,请,窃,备,恭,谬,忝,伏,猥,敬,谨。它们所修饰的动词大都代表说话者本人的动作行为。

八、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介绍,即把表示人、事物的结构介绍给表示活动变化、性质状态的结构,进行修饰、限制。从语法上看,介词跟它介绍的成分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主要有三种功能:用在谓语前作状语,用在谓语后作补语,少数介词结构还可以作定语。按照介词所介绍的不同内容可以将介词分为以下几类:

1.引进与动作相关的时间。如:自,从;于,在,向;迄,至,到。

2.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如:为、与、于、向、及、因、依、被。

3.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如:于、於、乎、自、向、在、往、循。

4.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条件、依据等。如:以、将、用、因、缘、循、凭。

5.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含有“因为”或“为了”等意思。如:於、用、坐、因、为、以。

6.引进训告或言谈的内容。这类用法的介词有“以”、“于”,其所在句的动词多为“告”、“语”、“言”、“训”等。这些介词可以译为“把”或“用”等。

7.引进动作行为处置的对象。如:将、把。

九、连词

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子、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连词自身不独立作句子的任何成分,也没有修饰作用。连词所连接的各部分一般是同性质的,不连接不同性质的两个部分,这是连词和介词的主要区别。常见的连词有:

并列连词,如:与、及、又、而、和、兼、且;顺承连词,其作用在于表示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在时间上的先后顺承,动作与目的、结果的关系,状语与谓语的关系等,如:而、以、然后、既而、则、于是;转折连词,如:而、则、乃、顾、抑、然、但、却;选择连词,如:与、且、若、抑、宁;递进连词,如:更、又、还、而且、况;让步连词,如:虽、虽则、即、纵;因果连词,如:则、以、故、是以、用、由、由是、所以;假设连词,如:若、如、如若、苟、假、设、使、倘、令。

十、助词

古汉语的助词不多,主要分为作用不同的两类。

一类主要有“之”。助词“之”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联系定语与中心语,使它们组成名词

性的偏正结构;二是用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此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的可能。

另一类有“所”、“者”,它们分别附在非名词词语的前面和后面,使它们变为名词性词语。

“者”字位于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使它们变成以“者”结尾的名词性短语——者字词组,表示特定的人、事、物。整个词组可译为“……的”、“……的人(事、物)”、“……的原因”等。如:“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所”总是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前面,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只要有了“所”,就不在是动词性的了。“所+动词(短语)”常常指该动作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动作的受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和介词结合也可以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工具、方法、原因、处所、时间、手段或对象等。最常见的是“所”与“以”结合,可译为“……的原因”、“用来……的(东西)”等。如:“此五帝三王之所以

..无敌也。”(李斯《谏逐客书》)

所字词组又常和“者”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所……者”的者字词组。如:“所.欲忠者.,国与主耳。”(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十一、语气词

语气词是附着于某一句子、配合语调表示语气的重要的语法手段。句子按照不同的语气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相应的,语气词也可以分为四类:表陈述语气的语气词有:也、矣、耳、而已、焉、其等。

表疑问语气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耶)、哉、岂、其、何、焉等。

表祈使语气的语气词有:唯(惟、维)、请、其、来。

表感叹语气的语气词有:哉、夫。

汉语不仅能表达各种各样的单一语气,而且还能够表达各种语气的复合。语气复合的外在形式就是语气词的连用。古汉语的语气词连用有两种情况:各类语气内部的语气词连用;各类语气之间的语气词连用。前者如:也已、也已矣、而已矣、耳矣、焉耳。后者如:也与、也乎、矣乎、也哉、也夫、矣哉、矣夫、乎哉、也乎哉、也与哉。语气词连用时,其重点在最后的语气上。

十二、叹词

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应或首肯之声的词。它们总是单独成句,从不与其他词组合。常见的叹词有:嗟、嗟乎、噫、嘻、呜呼、俞、诺。

十三、拟声词

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它具有形容词的许多功能,但不受副词的修饰。如:

“坎坎

..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

“车辚辚

..,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

..,马萧萧

词类的活用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有些词类改变了其基本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就是词类的活用。古汉语中,词类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一定的语法条件,比如:两个名词连用,排除并列、偏正、同位和主谓关系后,那么,其中一个便是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名词的前面或后面用连词“而”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接时,一般活用作动词;名词出现在充当补语的介词结构前,而其前又没有紧接动词,便活用作动词;副词“不”后面的名词。当名词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活用作动词,就具备了动词的一些语法功能,同时产生相应的适合特定语境的行动性联想意义。如:

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族”在此为“灭族”,作谓语。

秦师遂东.。(《殽之战》)“东”在此为“向东进”之意,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髓”意思为“挖地道”。

2.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语法条件有:出现在名词之前,但不构成修饰性的偏正关系;助动词“可”、“能”、“足”、“欲”等后面的形容词;助词“所”后面的形容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就临时具备了动词的一些语法功能,而且在形容词原有的表性质、状态的意义之外临时产生出切合具体语境的行动性意义。如: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韩非子·说林下》)“小”为“削小”,“大”为“变大”。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墨子·兼爱上》)“慈”为“对……慈爱”的意思。

3.数词活用作动词

代词前面的数词经常活用作动词,助词“所”、助动词“能”、“可”、“欲”等后面的数词活用作动词。能活用为动词的数词通常是指表数目多少的基数词。数词动化后,可带宾语,也有不带宾语的。如: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百”、“千”意思分别是“一百次地做”、“一千次地做”。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三”意思是“有三次”。

4.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

动词、形容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活用为名词,叫做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动词、形容词名物化后,除具有名词的功能外,意义也有相应的变化。如: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形容词“小”、“大”分指“小处”、“大处”。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动词“出”、“入”意思分别是“出产”、“收入”。

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形容词“坚”、“锐”意思分别为“(坚硬的)铁甲”、“(锐利的)武器”。

古代汉语语法(二)

常见句法

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常见句式,从今天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去,变成了一些特殊句式。掌握这些“特殊句式”,也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都不用判断词“是”,而是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构成的,因此,又叫做名词谓语句。常见的判断句句型有以下几种:1.名词谓语句的基本形式是用“也”字煞尾,即在名词谓语后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构成“……,……也”式。如:

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主语后还可以用“者”提顿,谓语后用“也”煞尾,构成“……者,……也”式。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史记·项羽本纪》)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句末不用“也”,构成“……者,……”式。如:夫礼者.,民之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4.有时候,“者”、“也”都可以不用。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赵,秦之深仇。(《战国策·秦策二》)

5.也有在谓语后,以“者也”连用的形式表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主语因对话而省略)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

7.名词和名词性结构充当谓语,可以接受副词“即”、“乃”、“皆”、“亦”、“必”、“则”等的修饰,并借助它们来加强判断的语气。如: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此二人者,皆.圣人也。(《韩非子·说难》)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8.古汉语中,还可以用“为”表肯定判断。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9.古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有时也出现“是”字,应注意这个“是”字大都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一般来说,先秦文献中的“是”是个代词,充当主语;秦汉以后的这样的用例,大多也还是个代词。如: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列传》)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同上)

秦汉以后,已可以见到用“是”作判断词的用例。如:

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注:古代汉语中的名词谓语句有时也不一定是判断句。主语和谓语所标示的人或事物,如果既不相同,又不相容,便构成了判断句的活用。有的表示隐喻,有的表示某种曲折复杂的联系,有的用于表示原因。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表隐喻)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表曲折的联系)

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韩非子·功名》)(表原因)

二、被动句

古汉语的被动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无标志被动句。

无标志被动句又叫做意念被动句。这是古汉语中最早出现的被动句形式。它没有特殊的外在语法标志,其外在结构形式与主动句没有区别。这类句子表示的被动意义只能靠上下文的语义关系判别出来。如: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谏逐客书》)(前一句为主动,后一句是被动)

兵挫地削

....,亡其六郡。(《史记·屈原列传》)

2.在动词谓语后,使用介词“于”或“乎”引进施动者。

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这实际是意念被动句的一种形式。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五代史伶官传序》)

志乎古,必遗乎今

...,吾诚乐而悲之。(《答李翊书》)

3.用“为”、“为……所……”、“……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①在动词前面加“为”表示被动,即“……为+动词”。如:

有一于此,将为戮

..乎?(《左传·成公二年》)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如果句中出现施事者,则将施事者放在“为”和动词之间,构成“为+施事者+动词”的形式。如: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③在“为+施事者+动词”句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为+施事者+所+动词”的形式,如果不出现施事者,则变形为“为所+动词”式。如:

为.虏所.生得。(《李将军列传》)

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

..伤云。(《李将军列传》)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虏。(《史记·项羽本纪》)

4.用助动词“见”和“见……于……”式表被动。

①在动词前用助动词“见”表示被动,即“见+动词”式。如:

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见”字式如果要引进施事者,一般要借助“于”得帮助,构成“见+动词+于+施事者”的形式。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有一种“见”位于动词前,但不表示被动意义,而是表示主动意义。其中的“见”大约起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经常表示第一人称代词作宾语的省略。如: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

..也。(《答司马谏议书》)(“见恕”即“原谅我”)

鄙人甚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

..,谨闻命矣。(《上林赋》)(“见教”即“教我”)5.用“被”表示被动。

在动词前加助动词“被”表示被动,即“被+动词”式。后来,“被”后面出现了施事者,构成“被+施事者+动词”式,此时,“被”是介词。由于受到“为……所”式的类化,还产生了“被……所”的格式。如:

今兄弟被侵

..,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

举体如被刀刺

...,呼叫而终。(《颜氏家训·归心》)

晋惠公被.秦所.纳,既而背秦。秦伯伐之。战于韩,被.秦所.获。(《礼记·坊记》)

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

..擒。(《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

三、倒装句

汉语的句子一般都是按照“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这样一个顺序构成。但是,在古汉语中,宾语、定语和状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变它们惯常的位置,和一般句子的顺序不同,我们称其为倒装句。古汉语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宾语前置。

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孰”“安”“何”“焉”“胡”“奚”“曷”等作宾语时,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如:

沛公安在

..?(《史记·项羽本纪》)

不然,籍何以

..至此?(同上)

微斯人,吾谁与

..归?(《岳阳楼记》)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多前置,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如: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孟子·梁惠王上》)

世溷浊而莫余知

...兮。(《涉江》)

③有些宾语可以依靠“是”、“之”、“焉”等提前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是”、“之”、“焉”是提前宾语的标志。这种提前的宾语,在表达上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是”、“之”、“焉”是宾语的复指代词,即宾语有这些复指代词时,宾语连同它的复指成分都位于动词前。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

...也。(《庄子·秋水》)

无乃尔是过

...与?(《论语·季氏》)

句读之不知

....。(韩愈《师说》)

.....,惑之不解

有时,宾语的前面还用“唯(惟、维)”进一步表示强调。比如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的“唯才是举”、“惟利是图”、“唯你是问”等。

④介词“以”的宾语,不论是名词、代词或其他词都可前置。如:

吾道一以

..贯之。(《论语·里仁》)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

...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桓伐楚盟屈完》)

...为城,汉水以

2.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句式有以下几种:

①“中心词+定语+者”式。如:

村中少年好事者

.....,驯养一虫。(《促织》)

②“中心词+之+定语”式。如: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③“中心词+数词或数量词定语”式。如:

以乘韦先,牛十二

...犒师。(《左传·僖公十二年》)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

....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

3.状语后置。

古汉语中,一些介宾词组作状语时,常放在动词后边。如: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史记·项羽本纪》)

良曰:“长于臣

..。”(同上)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使动句、意动句、为动句

古汉语中实词的活用,除了我们在前面的《古代汉语语法常识》(一)中所说的以外,还包括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动词的为动用法。为便于理解,我们把这

些相关的句子分别称为使动句、意动句和为动句。

1.使动句

所谓使动,是指动词对它的宾语有“致使性”。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直接出自主语,而是主语使宾语发生这种动作行为,即“使(宾语)怎么样”。能构成使动句的主要是不及物动词,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以及少量的及物动词。如: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来之”即“使之来”)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同上)(“愚黔首”即“使黔首变愚”)

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业诸侯”即“使诸侯成就功业”)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之”即“使[让]他为王”)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封郑”即“使郑国成为疆界”)2.意动句

所谓意动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形容词和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用作意动时,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以(宾语)为什么”、“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名词用作意动时,对它的宾语含有“处置性”,即“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战国策·齐策》)(“子万民”即“把万民当子女”)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三十年》)(“鄙远”即“把远地当作边邑”)3.为动句

有些动词所带的宾语,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我们把这种动词的用法叫做为动用法,相关的句子就叫做为动句。如: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国”即“为国死”)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丧死”即“为死者办丧事”)

大叔……将袭郑。夫人将启.之。(《郑伯克段于鄢》)(“启之”即“为之[大叔]开启[城门]”)

若死.君命,将谁雠?(《左传·定公四年》)(“死君命”即“因君命死”)

五、省略句

语言的省略现象,古今汉语都存在,但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更为突出。古汉语中,省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承前省略。如:“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后面几句承前省略主语“广”。

蒙后省略。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前面几句蒙后省略主语“蟋蟀”。

省略的成分只有通过上下文意推断出来。如:“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

石没镞,视之,石也。”(《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石没镞”前省略主语“矢”,这种情况便只有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出来。

古汉语中,句子里常见的被省略的部分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蹇叔

..”而..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主语承前定语“蹇叔省)

使子路

..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主语承前兼语“子路”而省)2.省略谓语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承前省略谓语“为乐”)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谓语动词“恐”蒙后省略)

3.省略动词宾语

动词宾语的省略一般都是承上文而省。如:

士以此爱()乐为用。(《史记·李将军列传》)(“爱”后承前省略“之”,代李广。)4.省略介词宾语

古汉语中,常用介词“以”、“为”、“与”的宾语常可省略,其他介词很少省略或不省略。其中,介词“以”的宾语省略只出现在谓语之前,“以·宾”出现在谓语之后时,宾语不省略。如:

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论语·季氏》)(承前省略宾语“之”,代颛臾。)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承前省略介词宾语“沛公”。)5.省略兼语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承前省略兼语“相如”。)6.省略介词

古汉语中,介词的省略主要有:于(於)、以。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史记·项羽本纪》)(省略介词“于”。)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省略介词“以”。)

六、习惯句式

古汉语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些结构已经凝固,从而形成一些习惯用法。如:

1.“有以”、“无以”

“有以”即“有什么可以用来……”;“无以”即“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如:

项王未有以

..应。(《史记·项羽本纪》)

军中无以

..为乐。(同上)

2.“何如”、“如何”、“如……何”等

“何如”、“奚如”多用于问情状或者商量可否,意思是“怎么样”或“怎样”;“如何”、“奈何”意思是“怎么办”;“如……何”、“若……何”、“奈……何”三者为同义结构,意思是“对

(把)……怎么样”、“怎么样对待……”之类的意思。如:

孔子何如

..人哉?(《史记·孔子世家》)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3.“何以……为”、“何……为”

“何以……为”多用于反问,表示“为什么要……”、“拿(要)……干什么”之类的意思;“何……为”也多用于反问,是“干吗要……”等意思。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

..伐为.?(《论语·季氏》)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4.“无以……为”、“无……为”

“无以……为”意思是“不要……做”、“拿……来没有用处”等;“无……为”意思是“不要(没有)作”。如:

吾无以

..瓠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史记·项羽本纪》)5.“何……之有”

“何……之有”是“有”的宾语“何……”提前,用于反问,如:

姜氏何.厌之有

..?(《左传·隐公元年》)

6.“孰与”、“……与……孰……”

“孰与”用于两个比较项之间,比如比较高下得失等,有“比……怎么样”或“……与……比起来怎么样”等意思;“……与……孰……”这一个句式也是用以比较,但重点在要求作出选择。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

..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

语法练习题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练习题) 1判断题: ( 1 ) 副词和代词在古汉语中一般归入虚词。() (2 ) 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后者是临时改变功能。 () (3)古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2 解释名词术语:(1)实词的活用(2)词的兼类 3 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言”的词性 ①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尚书·无逸》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③彤弓弨兮,受言藏之。《诗经·小雅·彤弓》.)指出下列句子中加

点字“殆”的词性2(.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②殆有甚焉。《孟子·梁惠王上》..4 问答题: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者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 不磬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练习题)第二节 1 选择题:(1)《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相”的用法是 ( ) (A)名词用作意动 (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C)名词用作使动(D)动词用作使动 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在下列四句话中,(2).

( ) (A)《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B)《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C)《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 (D)《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忘我,我何面目见之。” 2 解释名词术语:(1)名词的使动用法(2)名词的意动用法 3 判断题:(1)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无特殊的语法标志。() (2)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 问答题: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断方法有那些?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勿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汝狗白 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下》 (2)孟柯,邹国人,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作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书》、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古汉语语法、词性

语法词性 词分虚词、实词两类。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名词 一、名词的意义: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二、名词的分类 (一)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二)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三)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四)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五)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六)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动词 一、动词的定义: 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二、动词的分类: 1.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判断:是、就是、正是 7.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形容词 一、形容词的定义: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二、形容词的分类: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数词 一、数词的意义;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二、数词的分类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2.序数:第一、三掇、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 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 5.概数:十几个、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量词 一、量词的意义:表示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的词。 二、量词的分类 l_名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 (l)个体:个、位、尺、只、台、条 (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

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 一、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等等。内环式高粘度泵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 (1)一狼洞其中(《狼》)中“洞”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 (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中“名”带宾语“其一处”,活用做动词“说出”。nyp内环式高粘度泵 (3)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宾客”原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以宾客之礼相待”,可以翻译为“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招待”。(意动用法) 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NYP转子泵 (1)香远益清(《爱莲说》)中“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之意。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使……苦”,“使……劳”、“使……饿”讲,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高粘度齿轮泵 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 (1)此皆良实(《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之意。LC型罗茨泵 (2)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中“诚”原为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感”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诚心之意。NYP高粘度泵安装尺寸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中“废”原为形容词这里作“兴”的宾语,活用为名词,这里作荒废的事情讲。CYB系列稠油齿轮泵 4、动词活用为名词:原本为动词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临时充当名词使用,词形发生变化。(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中“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CYB稠油泵 (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记述的文字”讲。 5、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燃烧器油泵 (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中“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用手”之意。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中“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之意。ZZR重渣油燃烧器油泵

古汉语语法

古汉语语法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语法而言的,是区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的组词造句的规律。一、文字 文字之前结绳记事,图画记事,都不是文字。 1、造字法 六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后两种是用字法)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独体字:一个偏旁组成的文字,即象形和指事,而指事字只有二十几个(也有版本是36个),其余都是象形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文字,即会意和形声,8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少数是会意字。 ※指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上、中、下、本、末、亡、元、旦、刃、丹、引、寸、兮、凶、朱、亦、勺、血、玉、牟、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口诀:殷商甲骨西周钟(钟鼎文、金文),秦朝前后篆不同(大-小) 秦至汉朝手写隶(失去图画意),东汉楷书因毛笔。 隶书草写为章草,演变之后今、狂草,草、楷之间普及行。 3、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中学课本把这三种字都叫做通假字,“同”为古今字,“通”为通假字。 二、词汇 1、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扩大的,例如:江(长江)、河(黄河)、菜(蔬菜)、鸣(鸟叫) 缩小的,例如:谷(粮食的总称)、丈夫(男子)、臭(气味) 转移的,例如:股(大腿)、涕(眼泪)、烈士(壮烈的勇士)、穷(政治上失意) 2、词的本义、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本义:是汉字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就是词的常用义,一般来讲,古代汉语字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本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基本义。 比喻义: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 词的比喻义是固定的,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方法而产生的词义。 3、偏义复词(偏义词):由两个单音词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另一个陪衬。 例如:昼夜勤作息、今晚没动静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明哲保身、复辟、爪牙、衣冠禽兽、乖、谤、祥等。 5、名称说法改变:目——眼睛,日——太阳。 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前面,敌——敌人。 三、词法 1、名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翻译时①译为状语+动词。例如: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②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器重)之。 ③相当于一个动宾短语。例如:许子冠(戴帽子)乎? 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名词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即不作状语,文言文作状语其实是译 作一个介词短语(介词+名词)。例如: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 ..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如: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 6.表处所。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含有“在……”之类的意思。如: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山、”“谷”分别译作“在山上”、“在山谷”。 7.表趋向。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有“向……”、“往……”等意思。这类词主要是方位名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东”译作“向东”。 8.时间名词“年”、“月”、“日”、“岁”等作状语时,除了起一般的时间修饰作用外,其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的词义有所不同。以下三种情况值得注意: ①时间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经常发生、频数很密,含有“年年”、“每年”、“月月”、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题目:论古代汉语中的“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比较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摘要:“者”“所”是古代汉语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词语, 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 主要是与其它成分结合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充当各种句法成分。“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是古汉语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它们在词性、功能、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有所不同,本文不能全部列出,仅选取其中一些观点进行归纳整理。本文从语法功能、结构的构成特点以及结构的性质三个方面尝试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者”字结构“所”字结构语法功能构成特点构成性质 一、从语法功能上看 从语法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中“者”和“所”字都是特别的指示代词,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语法功能,即指代作用;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即不能独立进入句子,充当句子成分。但二者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者”字的作用都是“指”指别而“代”代替 ,因此,“者”字的后面不会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所”字一般是“指”而“代”,但有时是指”而不“代”。指而代时,所字结构后面不

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指而不代时,所字结构后面另外出现名词。例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此二句的“者”,王力认为是特别的指示代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此二句中的“者”,王力认为是语气词。 君子所贵于道者三。(论语·泰伯)这一句中的“者”,王力认为仍是指示代词,但指示作用由“所”承担,“者”主要表称代。 天所立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史记·匈奴列传)中“所”为指而不代。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两个“所”恰好说明“所”字不仅可以指而代,有时也可以指而不代,前一个“所”是指而不代 ,后面另外出现“室 ,以示指别之对象 ,后一个“所”是指而代。正因为所字有指而不代的情况 ,因此可以出现“所……者”的结构,这时, “所”是指别, “者”是代替。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礼记·大学) 拱把之桐梓 ,人苟欲生之 ,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上) 二、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 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跟“者”、“所”结合的通常是谓词性成分。其中,“所”一般只跟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其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所+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二)所+动词+者,例如: 狄人之所欲者, 吾土地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所+介词+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者字结构则由形容词、动词、数词或动词性短语加“者”构成。例如: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者不惧。(论语·宪间) (3)此五者, 邦之蠹也。(韩非子·五蠹) (4)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战国策·齐策四) 在固定结构里,“者”字放在组合词之后,所字放在组合词之前,这种词序、语序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共同的指代功能 ,恰恰相反,由于“所”的虚化较“者”更强,“所”在实施指代功能并使整个结构名词化的过程中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往往求助于“者”构成“所…者”结构,从而巩固和加强其语法意义。 三、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都是名词性结构。者字结构表示的是具有某种特征意义的实体,如动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动态特征的实体,形容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特征的实体。 (1)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孟子·公孙丑上) (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 (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4)治国能使贫者富。(商君书·去强) 以上四例,(1)、(2)例为动词(短语)加“者”,分别表示具有“为此诗”、

古代汉语(语法)复习整理

古代汉语(语法)复习整理 第一章古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战国时代,《公羊传》、《谷梁传》就已涉及汉语语序、句子成分和句式。 西汉初,《毛诗诂训传》提出了“辞”的语法概念。 唐孔颖达正式提出“语法”这一术语。 宋洪迈提出“句法”的术语。 元卢以纬的《语助》标志着古人对汉语语法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运用分析比较、排比归纳的方法,揭示出大量的古汉语句法结构的规律,接触到许多汉语语法方面带规律性的问题。 晚清马建忠《马氏文通》标志着古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词类研究 一、虚词 1.《墨子·经说上》:“自前曰且,自后曰已;方然亦且。” 2.《谷梁传·桓公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遂,继事之辞也。” 3.《说文解字》:“者,别事词也。”“矣,语已词也。”“乎,语之余也。” 4.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把虚词分为三类:“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劄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 ◎真正把汉语词类分为虚、实两大类,并在比较明确的语法理论指导下提出分类标准的是唐代的著名语文学家孔颖达。其语法思想集中在他的《五经正义》中。◎孔氏以词义为标准,把词分成“义类”和“非义类”两大类。“全取以制义”的是义类;“假词以为助”的是非义类,即语助类。 ◎元泰定元年(1324),卢以纬收集古籍中的常用虚词129个,著成《语助》一书,这是我国虚词专著的先河。 ◎清刘淇《助字辨略》,将476个虚词,分为30类,是对虚词分类的第一个人,奠定了古汉语虚词研究的基础。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收汉以前古籍中的虚词160个。因声求义;多解释特殊用法;材料宏富,分类细密,体例严谨。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力作。 二、动词、形容词 先秦人己知动词有主动和被动之别。 ◎《公羊传·僖公元年》:“夏六月,邢迁于陈仪。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 汉代开始对主动式和被动式外部结构进行探讨。 ◎《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 ◎《国语·楚语》:“使子南戮于诸侯。”韦昭注:“言为诸侯所戮。” 到了唐代,不仅对主动式和被动式的外部结构形式作了进一步探索,而且还试图在理论上加以说明。 ◎《诗·邶风·柏舟》:“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孔颖达疏:“小人见病于我既多,又我受小人侵侮不少。言觏,自彼加己之辞;言受,从己受彼之称耳。” 古人还接触到动词及物、不及物的问题。 ◎《诗·周颂·赉》:“我徂维求定。”郑笺:“今我往以此求定。”孔疏:“往者,自己及物之辞。”

古汉语语法

一、教学内容 高考第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二、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古汉语语法专题达到四个教学目标 1、复习新教材古文中词类的变化 2、复习新教材古文中句式的变化。 3、复习新教材古文中语序的变化 4、复习新教材古文中的固定结构 三、专题知识点 (一)回顾新教材中必修、选修学过的古文篇目 1、《国语·勾践灭吴》 2、《殽之战》 3、《烛之武退秦师》 4、《邹忌讽齐王纳谏》 5、《冯谖客孟尝君》 6、《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7、《齐桓、晋文之事》 8、《逍遥游》 9、《庖丁解牛》《秋水》《安知鱼乐》《庄周梦蝶》10、《劝学》11、《五蠹》12、《非攻》13、《察传》14、《鸿门宴》15、《信陵君窃符救赵》16、《游侠列传》17、《苏武牧羊》18、《谏伐匈奴书》19、《陈情表》20、《归去来兮辞并序》21、《兰亭集序》22、《滕王阁序》23、《与韩荆州书》24、《师说》25、《原毁》26、《种树郭橐驼传》27、《阿房宫赋》28、《洛阳牡丹记》29、《游褒禅山记》30、《前赤壁赋》31、《活水源记》32、《聂小倩》33、《游栖霞紫云洞记》34、译《天演论》例言 (二)古汉语中的词类变化(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1)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谏伐匈奴书》 ▲反欲斗两主《苏武牧羊》 ▲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谏伐匈奴书》 ▲靡敝中国《谏伐匈奴书》 ▲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2)意动用法 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甘心匈奴《谏伐匈奴书》▲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谏伐匈奴书》 ▲高帝悔之《谏伐匈奴书》▲臣窃危之《谏伐匈奴书》 ▲宁大奇之《聂小倩》▲心德之《聂小倩》 ▲意甚乐其幽杳。《聂小倩》▲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 (3)名词作状语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

古汉语语法

古汉语语法

一、教学内容 高考第一轮复习——古汉语语法 二、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古汉语语法专题达到四个教学目标 1、复习新教材古文中词类的变化 2、复习新教材古文中句式的变化。 3、复习新教材古文中语序的变化 4、复习新教材古文中的固定结构 三、专题知识点 (一)回顾新教材中必修、选修学过的古文篇目1、《国语·勾践灭吴》2、《殽之战》3、《烛之武退秦师》4、《邹忌讽齐王纳谏》5、《冯谖客孟尝君》6、《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7、《齐桓、晋文之事》8、《逍遥游》9、《庖丁解牛》《秋水》《安知鱼乐》《庄周梦蝶》10、《劝学》11、《五蠹》12、《非攻》13、《察传》14、《鸿门宴》15、《信陵君窃符救赵》16、《游侠列传》17、《苏武牧羊》18、《谏伐匈奴书》19、《陈情表》20、《归去来兮辞并序》21、《兰亭集序》22、《滕王阁序》23、《与韩荆州书》24、《师说》25、《原毁》26、《种树郭橐驼传》27、《阿房宫赋》28、《洛阳牡丹记》29、《游褒禅山记》30、《前赤壁赋》31、《活水源记》32、《聂小倩》33、《游栖霞紫云洞记》34、译《天演论》例言

(二)古汉语中的词类变化(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的词类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1)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谏伐匈奴书》▲反欲斗两主《苏武牧羊》 ▲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谏伐匈奴书》▲靡敝中国《谏伐匈奴书》 ▲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2)意动用法 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甘心匈奴《谏伐匈奴书》▲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谏伐匈奴书》

古汉语语法在成语中的遗存现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古汉语语法在成语中的遗存现象 作者:陈显顺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221116 刊名: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2009,(3)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力汉语史稿 2004 2.陈秀兰"成语"探源[期刊论文]-古汉语研究 2003(1) 3.毛学河成语是古汉语特点的缩影 1994(1) 4.金惠明汉语成语及其特性[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6)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王辉制约古汉语语序重要因素的研究——用可别度、语义靠近、距离标记对应律来解释古汉语语序现象2007 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是密不可分的,现代汉语语法承接古汉语语法而来,并有很大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语法应该也可以解释古汉语的语法现象。所以我们以此普遍的原理为基础,以陆丙甫先生近几年研究得比较深入和透彻的几个语法理论为代表,试图探讨它们在古汉语中的表现。这些语法理论主要为以下几个:一、可别度领前原理二、语义靠近原理三、内小外大原理四、距离标记对应律。这些原理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也会有相互冲突和矛盾之处,我们在文章中也会进行阐述。 2.学位论文丁建川《世说新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研究2007 在汉语发展过程中,中古汉语较之上古汉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长足发展。此期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的词汇量激增,口语词汇非常活跃 ,复音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多种新兴语法形式和语法现象在此期文献中都有所体现,语言表达的精密性加强,活用与兼类现象减少。《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作为中古汉语时期有代表性的语料之一,在汉语史上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在以往的研究中,前辈时贤在词汇、语法等诸多方面都已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世》词类的研究领域,人们一般把重点放在副词、连词、介词等虚词和实词中的数词、量词、代词三类上,纳入“词法”研究范畴。相对来说,对《世》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类实词的考察较为薄弱。《世》中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类实词约占全部词量的94﹪,“词类研究是专书语法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对这三类词进行研究考察,《世》的词类研究就是不完整的。本文在专书词类研究的框架中,在前辈时贤研究基础上,以《世》的6596个名词、动词、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分别归类,主要采用定量描写的方法,并将定量描写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词类研究与句法分析相结合,力图对词类及其各个次类的语法功能及语义方面的差异有所揭示。 在中古汉语研究领域,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研究多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从词汇学的角度,主要是从词义训诂、复音词及新词新义的抉发三个方面入手,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成果蔚为大观。二是从词类角度,词类研究包含在语法研究的大框架中。在专书语法研究中人们往往把研究重点放在虚词、新兴语法成分及句法的历时演变方面,对于实词的研究,尤其是对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类词的研究,历来是相对薄弱的。 本文的研究是在借鉴前辈时贤成功方法基础上进行的,主要采用“定量描写"和“比较互证”两种方法。文中的各项结论都尽可能地用量化的语言材料作为根据,为定性分析和比较研究提供依据。“比较互证”指专书研究不应是孤立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与共时截面上的其他语料结合起来;二是与汉语史纵轴上各阶段的其他有代表性的文献相结合,为语法现象的共时表现及历时变化提供清晰的演进脉络。 本论文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第一章“总论”部分,为论文主体部分的展开作理论上的准备。本章首先讨论了字与词、复音词与短语的区分,提出了在区分以上两组概念时所遵循的原则和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上个人的理解,把每个词都单独析出,这是论文展开的第一步。然后讨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的分类标准,并据此将析出的词以“语法功能为主,兼顾语法意义”为标准归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各自有其区别性的语法功能,其中名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主语和宾语,动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谓语中心语和带宾语,形容词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定语和谓语。由于表达精密化内在要求的驱动,各种复杂的新兴的语言表达式的不断出现,兼类和活用现象在中古汉语时期逐渐减少。《世》名词、动词、形容词中涉及兼类与活用的词在该类词中都只是少数。我们从词的语法功能、见次频率和意义三个方面综合考察《世》兼类与活用的情况。 本文以“自指和转指”理论为指导来分析《世》中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的情况。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是汉语自身特点之一,但与名词作主语、宾语不同,由于所处“语法位”的影响,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在语法上发生名词化,在语义范畴上发生指称化,指称化有自指和转指两种。 第二章“《世说新语》名词”部分,我们根据语义及语法特征,把名词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四类。 普通名词是名词的主体部分,数量最多,也最为复杂,分为有生名词和无生名词两大类。有生名词包括人物名词、动物名词、国家名词;无生名词包括事物名词、处所名词和抽象名词。它们都各自有不同的语法特点,有生名词多作施事主语,无生名词常常充任受事宾语。名词在句中最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充当主语和宾语,其次是充当定语、状语、谓语,很少充任补语。《世》中专有名词主要指人名、地名、书名等。人名一般不受形容词、数量词修饰。地名一般作处所宾语或处所补语,也可修饰人名。《世》中大多数时间名词在句中可以单独作状语。方位名词也可以表示时间。 我们在何乐士先生《<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一文的基础上对《世》的名词作状语作了进一步考察,补充了何文没有列为考察范围的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单独作状语的内容,并对何文列举的名词作状语例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一定的增删。 本章还考察了《世》名词的活用与兼类。名词活用以活用为动词为主,方位名词活用能力要强于其他类名词。兼类中以名词、动词兼类最为常见,其次是名词、形容词兼类。名词兼类能力受单音与复音、专指与非专指的影响,单音词占绝大多数,专有名词因其意义明确,不易引申出其他常用义,所以没有出现兼类现象。《世》名词词头、词尾较之前代又有新的发展,一些后世常见的词头、词尾在此期或者处于萌芽状态,或者已经成熟,如“阿”、“子”、“家”等。《世》中只有极个别单音名词有重叠现象。 第三章“《世说新语》动词”部分,先把动词分为助动词和普通动词两类,然后根据是否能带宾语及带何种宾语,把普通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由于单凭一部专书有时难以确定动词性质,我们在必要时把考察的范围扩大到同期文献。文中列举了《世》中部分动宾关系类型,并对使动宾语和处所宾语作了专门讨论。对于普通动词,在及物与不及物的分类法外,又采用了“带宾动词”与“不带宾动词”的分类方法,考察的结果是,《世》中带宾动词与不带宾动词基本持平。对于专书研究,这种分类法更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由于句式对动词语法功能及语义的选择和需要,一个动词是否为及物动词可以利用某些特定句式加以判别,如各种被动句中的动词、偏指副词“相”、“见”后的动词、受事主语句、施事宾语句中的动词、“所”后的动词等,或全部或大多数是及物动词。我们考察了《世》中的6个动词小类,如助动词、双宾动词、兼语动词、判断动词、完结动词、粘宾动词,结合句法讨论了它们各自的语法功能及语义特征。《世》动词可以在句中充当各种句法成分,作谓语中心语和带宾语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世》中没有动词词头,动词词尾有“当”、“于”2个,都是此期新产生的动词后缀。 《世》中“动宾+宾”(VN+O)格式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语法现象。《世》中VN+O式并不再是“罕见的语法现象”,共有53例。’VN可以是一个动宾式复合词,也可以是动宾结构。从语义上看,O的类型多样,以表处所和表对象最为常见。O是VN所关涉的对象,文中把VN+O与“动·宾·补”和双宾式作了区分。 第四章“《世说新语》形容词”部分,按语法意义将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其中性质形容词为主体部分。性质形容词可受程度副词

古代汉语语法点

古代汉语语法点汇总 一、现代汉语中的介词与古代汉语中的介词有什么区别? 1.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除表示处所的以外,一般只作状语;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大都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例:古代汉语“赵氏求救于齐”,现代汉语则为“赵国向齐国求救”,由补语改成了状语。 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可以作定语,如:朝南的房子冬天暖和,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却不作定语。 2.现代汉语中,宾语总是放在介词的后面,而古代汉语中介词宾语有时却可以前置。例如:何以战?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一般名词作宾语也前置却是介词结构所特有的。 3.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但是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却有省略的情況。例如:客从外来,与坐谈。 二、连词“而”的用法 “而”主要用来连接谓词、谓词性词组或分句、主语和谓语。 1.表示并列:前后两项的关系是对等的,没有先后主次之分,可以译为“又…又……”、“而又”等。例如:“美而艳”、“任重而道远” 2.表示承接:前后两项在时间方面先后相承,意义方面密切相关,可以译为“就、便”等。例如:“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3.表示递进:前后两项在意义方面后项比前项有进一层的意思,

可以译为“并且、而且”。例如:“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4.表示转折:前后两项意思相反或不相协调,可以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5.表示目的:后项是前项的目的,可以译为“来、以便”,也可以不译。例如:“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6.表示因果:前项表示原因,后项表示結果,可以译为“因而、所以”。例如:“表恶其能而不能用。” 7.表示假设:前项表示假设,后项表示推论,可以译为“假如,如果”。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表示偏正:前项是状语,后项是谓语。例如:“吾尝終日而思矣。” 三、《诗经》古今韵部的不同 1.古代押韵,现在也还押韵。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雎、洲、逑、流、求”等。 2.古代押韵,现在不押了。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的“得、服、侧”等。 3.古代不押,现在反而押韵了。如《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中会把“荑”看成同“异、贻”押韵,而不是看作同“美”押韵。 这是因为语音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诗经》距离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上古的语音和现代的语音差别是很大的。清代以来,研究音韵的学者们就按照《诗经》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诗

古汉语语法

一、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1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2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3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A 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 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 (1 )“于”字句。 a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省略“于”字,“动+ 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c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 “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 )“为”字句。a “为+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b “为+ 及物动 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 )“见”字句。a “见+ 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b “见+ 及物动词+ 于+ 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c 南北朝后,“见+ 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

句)(4 )“为……所……”句。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东汉 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4 )“为……所”句。 a “为+ 施事+ 所+ 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 “为+ 所+ 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5 )“被字句”。 a “被+ 施事者+ 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 b 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c 汉代后,至今,“被+ 及物动词”。如:杯子被打破了。 二、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1 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 宾语前置的种类: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a 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 b 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需要注意的是: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概述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 摘要:语法是语言中蕴含的使用规律,汉语文化延绵至今,其语法规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之处,力图站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明晰两者的区别,以便促成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古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比较研究 任何语言的组合都不能缺少一定的规则,所谓语法,正是语言表达习惯中所蕴含的规律。伴随着时间的递进,语言在演进过程中其语法规律也会发生相应的流变。从时间纵向轴上来看,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前者以后者为基础、从中发展而来。但受到各类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作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毕竟是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语言,它们的语法规律也有着必然的差异性。无论是学习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应当把握住两者的规律,并正确认识古今汉语语法所存在的差异性,从而站在比较的视野下深化对两者的本质理解。 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虽没有词汇、语音方面的差异大,但归结到词类、句式的微观层面上,可以发现两者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在此,本文尝试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古今汉语语法差异性的表现。 一、古今汉语词法上的差异 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词类也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古代汉语中的虚词除了副词、介词、助词、语气词、连词之外,还包括一部分的代词,每类虚词的构成成分也与现代汉语存在不同。除此之外,古今汉语中的实词活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法上的区别主要可表现为: 其一,词类活用上的不同。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上也并不严格,存在词类分工不细、不明的状况,词类活用的使用较为复杂。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并不多见,而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范围则相对广阔许多。例如: (1)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词、意动词,或者直接作状语。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即为名词作动词使用。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王为使&&称王的意思,属于使动用法。在此不赘述详例。 (2)动词活用作名词、使动词。如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中的宿指歇宿的鸟,动词当作名词。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为使动用法。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或者使动词。例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指坚硬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再如名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则是典型的形容词使动用法,意为使&&变绿。 (4)数词活用作动词。如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中的一是使&&一致起来的意思。 可以看出,词类活用在古今汉语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比如古代汉语中数词可以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这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存在;而现代汉语中代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形容词,这在古代汉语中也是没有的。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用于语法表意,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则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 其二,数量表示法上的不同。由于古代汉语中的量词使用并不发达,动量词使用频率较低。因此,当表示数量的时候,数词直接放置在名词或动词之前。三、五、九等定数往往表示虚数,或者在数词前加上将、几、且等字来表示概数。另外,在表示分数时,分子分母连用。 二、古今汉语句法上的差异 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其一,句式上的差异。按照句式的类型划分,首先,在判断句中,古代汉语以名词或者

古汉语语法

第二章語法基礎 本章首先介紹與句子、短語、詞有關的一些基礎概念,然後再由這些基礎概念出發來介紹與句子、短語和詞有關的基礎分類。由於古代漢語是以單音節詞為主,與詞的構成有關的問題,在詞的後面作些簡要的說明。 第一節語法的基本單位 這一節我們先簡要說明句子、短語、詞及它們最基礎的分類。 一、句子、短語和詞 句子是前後都有停頓,並且帶有一定的語調、表示相對完整意義的語言形式。古代漢語是書面語言,句子前後的停頓是通過後人所加的標點符號中的句號、問號、感嘆號等來表示的。如: (1)[齊師]{大敗}。(公羊傳·成西元年) (2)[子]{見夫子乎}?(論語·微子) (3)[子玉]{無禮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以上三例都是句子,例(1)句子的停頓用句號表示,後兩例是用問號和感嘆號來表示。至於這些句子的語調,今人只能根據現代漢語的語調比照地來認識,很難確切地知道古人當時到底用一種什麼樣的語調來說這些句子。以上三個句子全都表示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意義。一個句子常由主語和謂語這樣兩個句子成分構成,在以上四個句子中,

用點和△標示的不同部分,分別是主語和謂語。主語表示一句話的話題,通常是說話者和聽話者已知的資訊,所以主語趨向於有定。謂語則是對主語的陳說,對於聽話者來說,謂語對主語的陳說常是未知的信息。主語、謂語可以由詞直接充當,也常由短語來充當。短語又叫片語,它有時可以直接成句,但更常見的形式是,在它用做主語或謂語之後,再構成句子。以上例(1)中的主語“齊師”和謂語“大敗”,就都是短語。詞是語言中最小的能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以上例(1)中的“齊”、師”等就都是詞。詞是由語素構成的。 短語、詞與句子是不同的語法單位,句子是使用單位,人們用句子來進行言語活動;而短語、詞則是備用單位,它們並不在言語活動中直接使用。從大的方面看,一個句子在使用時,可以有兩種不同的作用。一種作用是關於客觀世界說了些什麼,邏輯學上稱之為表述了一個命題;另一種作用則並未直接表述命題,即關於客觀世界沒有直接說些什麼。以上三個例句中,例(1)直接表述了命題:說了一件事實。後兩個例句與例(1)不同。例(2)是提出問題,關於客觀世界沒有說出什麼。例(3)是感歎,這樣的句子主要是表示說話人的感情,它間接地表述了命題,但不直接表述命題。短語和詞不是使用單位,它們沒有語調,也不存在句末停頓的問題。短語和詞既不表述命題,也不提出問題和表示感情,而是表示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徵和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通常是存在於使用語言者的頭腦中的。詞表示的是比較單純的概念,而短語則表示由片語合成的比較複雜的概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