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_刘晓

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_刘晓

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_刘晓
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_刘晓

1514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第32卷

第16期2016年8月(总第222期

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

Analysis of linezolid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a peritonitis patient

收稿日期:2016-07-04

修回日期:2016-08-09

作者简介:刘晓(1983-),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通信作者:刘晓,主管药师

Tel :(010)66110802

E -mail :lovefaye1016@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14947775.html,

晓1,

任海霞2

,梁雁

1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4;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药学部,天津300192)

LIU Xiao 1,REN Hai -xia 2

,LIANG Yan 1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Beijing 100034,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y ,Tianjin First Center Hospital ,Tianjin 300192,China )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通过分析1例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后,及

时分析和判断血小板减少与利奈唑胺的相关性予以停药及相关对症治疗。

结果和结论

对于存在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低、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用药前

白蛋白水平低、老龄、利奈唑胺用药时间大于14d 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如必须应用,应严密监测患者血常规等指标,一旦出现血小板减少,及时采取停药及对症处理措施,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药物不良反应DOI :10.13699/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14947775.html,ki.1001-6821.2016.16.021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6821(2016)16-151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linezolid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of peritonitis patients.Methods

By analyzing a case

of a peritonitis patient who was treated with linezolid ,the doctors timely judged the relevance of thrombocytopenia and linezolid after the patient appeared thrombocytopenia.And the patient was given the drug with-drawal and other treatment.Results and Conclusion

To the patients

with dangerous factors such as low platelet count before treatment ,renal function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abnormal ,low albumin level before treatment ,ageing ,linezolid treatment time more than 14days ,the clini-cians and pharmacists should weigh the pros and cons enough.For appli-cation ,the patients should be close monitored with blood routine index and other indicators.Once the patients appeared thrombocytopenia ,they should be timely given the drug withdrawal and other treatment.Key words :linezolid ;thrombocytopenia ;adverse drug reaction

利奈唑胺是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

由于其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细菌翻译过程的独特作用机制,细菌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利奈唑胺相关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中,血小板减少是相对较为多见的一种。本文通过对1例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

的病例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有效地应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

1病例资料1.1

主要症状

患者,女,66岁,主因“蛋白尿20年余,规律维持性腹膜透析7

年,发热、腹痛、腹透液浑浊15d ”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服

用降压药血压控制情况可。曾于5年前及2年前发生2次腹膜透析

Chin J Clin Pharmacol 1515 Vol.32No.16August2016(Serial No.222)

相关性腹膜炎,经治疗后好转。15d前,出现腹透透出液浑浊,伴腹痛、发热,腹透液有核细胞数124 /mm3,多核64%;腹透液培养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予以万古霉素+头孢他啶治疗后好转。5d 前,因不洁饮食后出现腹泻,随后出现腹痛加重,腹透液有核细胞数>9000/mm3,多核>90%,腹透液培养结果显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并逐渐出现恶心、呕吐、排便困难。

1.2主要化验指标

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8.4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94.9%,血小板(PLT)269?109 /L;血生化示:白蛋白(ALB)27.4g·L-1,血清肌酸酐(CREA)665.30μmol·L-1,C反应蛋白(CRP)254.50mg·L-1。腹透液常规示:外观呈黄色浑浊,黎氏试验呈阳性,有核细胞数50960/mm3,多个核细胞99%。腹透液涂片结果发现真菌孢子,未见细菌。鼻拭子结果显示,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1.3入院诊断

入院诊断为慢性肾病5期,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真菌性腹膜炎,肾性贫血,肾性骨病,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2主要诊疗与用药过程

2.1主要查体症状

体温36.2?,血压137/77mmHg,心率78次/分,呼吸20次/分。右腹部可见腹膜透析置管,置管处无渗血、渗液,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余未见明显异常。

2.2用药过程

入院后,予以右颈内静脉置管并血液透析,同时进行急诊腹腔透析管拔除术,给予氟康唑+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入院第10天,患者仍有腹痛,WBC1.5?1010/L,PLT1.7?1011/L,NE% 90.7%,CRP178.76mg·L-1,万古霉素浓度15.45μg·mL-1,考虑万古霉素浓度不低,已应用近1个月,不除外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感染,因此将万古霉素调整为利奈唑胺600mg q12h,静脉滴注。

2.3治疗前后化验指标变化

入院第17天,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血常规示WBC14.90?109/L,PLT77?109/L,NE%93.7%。入院第21天,PLT降至18?109/L。考虑患者血小板持续减少与利奈唑胺相关的可能性大,予以停用利奈唑胺并改用无肝素血液透析。同时,予以输注血小板1U,血浆200mL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对症治疗,复查监测血常规。入院第24天,患者PLT缓慢回升至6?1010/L。入院第27日患者PLT升至1.32?1011/L,恢复至正常范围。

3讨论

本例患者在入院第17天,出现血小板降低,分析是由于利奈唑胺引起的可能性大。①时间相关性与停药后再评价:患者前期血小板正常,应用利奈唑胺第8天开始出现血小板降低,应用第12天血小板持续降至最低,分析考虑患者血小板下降与利奈唑胺相关可能性大,立即停用利奈唑胺并改用无肝素血液透析,同时予以输注血小板及血浆治疗后,患者血小板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②其他因素的排除:患者同时应用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氟康唑也有报道可引起血小板减少,但从时间相关性上看,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和恢复与利奈唑胺的应用和停药的时间相关性更强,因此考虑患者血小板降低与利奈唑胺相关的可能性大。③文献支持:利奈唑胺说明书中标明其可致血小板减少,但其发生率不同研究差异较大(国内外报道的发生率为 2.4% 64.7%)[1-2]。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短则1 2d,长达33d,多发生在用药后11 14d[1-2]。本例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第8天开始出现血小板降低,应用第12天血小板持续降至最低,符合文献报道特征。综合以上几点分析,该患者出现的血小板减少为利奈唑胺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性大。

目前报道的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有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低、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用药前白蛋白水平低、老龄、利奈唑胺用药时间大于14d。本例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第8天时开始出现血小板减少,其同时具备了肾功能不全、用药前白蛋白水平低、老龄3个危险因素,且同时应用了也可致血小板减少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氟康唑,在应用利奈唑胺的过程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较大。该患者在发生血小板减少,及时分析和判断血小板减少与利奈唑胺的相关性,予以停药及相关对症措施,患者血小板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

参考文献:

[1]刘晓,梁雁,李静姿,等.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10):1222-1227.

[2]TAKAHASHI Y,TAKESUE Y,NAKAJIMA K,et al.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linezolid therapy[J].J Infect Chemother,2011,17(3):

382-387.

(本文编辑戴荣源)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疗效。方法给2012年5月~11月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40例患者共治愈25例(62.5%),进步6例(15%),显效6例(15%),无效3例(7.5%)。结论利奈唑胺对治疗脓毒症效果显著。 标签:利奈唑胺;脓毒症 革兰阳性球菌是脓毒症主要致病菌,临床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利奈唑胺是人工合成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脓毒症疗效较显著。本文对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评价其疗效以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5月~11月将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其中女15例,男25例,年龄15~75岁。40例患者基础病变多有一种以上,其中高血压6例,器官移植5例,糖尿病8例,脑出血5例,多发性创伤6例,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血液系统疾病5例,甲亢危象5例。患者均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且明确感染灶诊断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特征为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和低灌注,40例患者中有25例符合严重脓毒症。 1.2方法给脓毒症患者注射利奈唑胺(600mg/支),2次/d,疗程为9~20d。在此期间观察细菌学疗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期间根据细菌病原学停止或继续抗菌治疗。 1.3疗效评判标准体征、病原学检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这4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为痊愈;使用药物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明显为进步;病情明显好转视为显效;用药后病情仍无好转为无效,痊愈加显效视为有效。 1.4细菌学清除判断标准菌学清除判断标准是按替换、清除、未清除3级来评定。经治疗感染的灶原致病菌消失,新病原菌培养出来视为替换;治疗后培养病原菌连续2次消失视为清除;初始病原菌在治疗后仍然生长视为未清除。 2结果 2.1治疗疗效40例患者共治愈25例(62.5%),进步6例(15%),显效6例(15%),无效3例(7.5%)。无效病例中合并屎肠球菌泌尿系感染及粪肠球菌血流感染的慢性肾脏病5期的有2例,MRSA感染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感染部位见表1。40例患者共检查出50株致病菌株,同时合并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有3例,同时合并MRSA与人葡萄球菌的有3例,同时合并人葡萄

常用抗感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常用抗感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物 剂量与给 药途径 血药峰浓度均 值或范围(mg/L) 血半衰期 (h) 口服吸收 (%) 蛋白结合率 (%) 清除途径 尿排出率 (%) 青霉素(G) 60万IU im 6~8 0.6 10~15 46~58 肾、肝75~90 青霉素V 500mg po 3~4 1.0 35 75~80 肾、肝35~40 苯唑西林 1.0g po 0.5g ivgtt 11.7 43 0.5~1.0 30~33 90~94 肾、肝23~31 氨苄西林 1.0g im 12 1.0 30~50 17~29 肾、肝50~60 阿莫西林0.5g po 7.5 1.0 60 18 肾、肝60 哌拉西林 4.0g ivgtt 350 1.0~1.5 17~22 肾、肝70 头孢唑林 1.0g im 64 1.8~2.0 74~86 肾70~80 头孢氨苄0.5g po 16~18 1.0~1.5 90 10~15 肾70~90 头孢拉定0.5g po 16 1.0~1.5 90 6~10 肾80~90 头孢克洛0.5g po 12.4 0.8 50~93 25 肾、肝52~85 头孢丙烯0.5g po 10.5 1.3~1.8 89~95 36 肾60~80 头孢克肟0.2g po 2.6~2.9 3 40~52 70 肾16~21 头孢替安0.5g iv 51 0.72 肾60~80 头孢呋辛0.75g im 0.75g iv 27 50 1.1~1.4 30~40 肾90 头孢呋辛酯250mg po 4.1 1.2~1.6 36~52 肾32~48 头孢噻肟 1.0g im 1.0g iv 25 102 1.0 35~45 肾、肝60 头孢唑肟 1.0g iv 132 1.5~1.9 30 肾80 头孢曲松 1.0g im 1.0g iv 55 150 8 95 肾、肝40~60 头孢哌酮 1.0g im 1.0g iv 44 153 1.7 90 肾、肝20~30 头孢他啶 1.0g im 1.0g iv 37 60~83 1.7 10~17 肾75 头孢吡肟 2.0g iv 163 2.1 20 肾85 氨曲南 1.0g iv 125 1.8 27~51 肾60~70 亚胺培南0.5g ivgtt 40 1.0 13~21 肾60~75 美洛培南 1.0g ivgtt 49 1.0 2 肾80 庆大霉素40mg im 2~6 2~3 2 0 肾70 妥布霉素80mg im 3.7 2~3 0 肾84~93 奈替米星2mg/kg ivgtt 7 2.5 <3 肾 60~90 异帕米星200mg ivgtt 17.1 1.8 <3 肾 85 7.5mg/kg im 7.5mg/kg iv 21 38 1.9~ 2.3 0 肾85~98 链霉素0.5g im 5~20 2~3 0.5 20~40 肾53~90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1例 患者女性,67岁,因“间断胸闷、气短5年余,加重3月”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劳力性心绞痛心功能III级高血压病(3级高危)”于2012年4月12日收住。入院查血常规示:WBC 6.81×109/L,RBC 4.21×1012/L,PLT 125×109/L。积极给予抗血小板、调脂、降血压、抗感染、化痰等治疗,为明确诊断,于2012年4月19日行冠脉造影,术中使用普通肝素3000U,术后继续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压等药物治疗,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患者于2012年4月26日患者出现右侧桡动脉搏动消失,右上肢血压无法测出,皮温降低,超声提示:右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血栓形成,遂于2012年4月26日行右上肢动脉造影见肱动脉血栓形成,行肱动脉球囊扩张术,见桡动脉血流恢复,术中予以肝素3000U,尿激酶50万单位以及罂粟碱60mg,术后每天予以尿激酶100万单位,连续3天,同时低分子肝素抗凝,双重抗血小板及抗炎治疗。术后查血常规提示:WBC 13.76×109/L,PLT34×109/L。患者血小板呈进行性降低,遂于2012年5月1日停用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4天后患者出现腹痛,以右下腹为主,腹腔穿刺抽出脓性积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腹部CT提示:脾梗死,考虑患者为肝素诱导所致血小板减少症,遂使用磺达肝葵钠替代肝素抗凝治疗并给予抗感染、激素、保护胃黏膜、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于5月5日复查血常规示:WBC 18.03×109/L,PLT11×109/L,血淀粉酶140U/L,因淀粉酶升高,不能排除胰腺坏死,给予禁食水、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同时继续抗凝、抗

(完整版)眼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眼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摘要:药代动力学研究在药品研发及评价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眼用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行了探讨。本文介绍了眼的药物代谢途径及其特点,眼部药代动力学样本采集以及常见的分析方法。通过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特征,指导临床用药的给药剂量、间隔、途径等,保证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关键词:眼;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 对药品研发人员、技术审评人员以及临床医师来说, 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所提供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甚至是其他研究所无法替代的。通过眼部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学者们可以获得药物在眼部代谢的浓度一时间曲线,了解药物在眼内的代谢特征,对于药物剂型设计、给药方案、治疗监测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眼具有特殊屏障作用, 眼用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不同于系统给药的过程, 那么其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及一般过程如何? 其意义何在? 常用的分析方法用哪些?另外,现有眼科局部给药的突破点在于,如何通过改进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保证病人良好的依从性和药物应用的便捷性, 安全性。因此,对眼局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加以了解和考察,能够更好的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和药物剂型, 对于临床诊治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眼部给药系统研究的兴起也要求有方便、准确、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来进行说明和验证。 1 眼的药物代谢途径及其特点 1.1 药物在眼球表面的流失 在眼局部应用滴眼剂时, 由于泪液在眼表的涂布,流动和循环使药物在接触眼表时即发生了流失。泪液在眼表的更新速度仅为1μl/min,相对多量的滴眼剂可在数分钟之内随着泪液的循环快速流入鼻泪管发生排泄[1]。由此可见,滴眼剂药物的全身吸收不仅在结膜囊的局部毛细血管中进行,同时也存在于滴眼剂流入鼻腔从而进入全身的情况。因此, 大多数以局部滴眼剂方式给药的小分子量药物在数分钟内即会进入全身循环,从而导致其在眼表的生物利用度仅在5%甚至更少。全身循环中的吸收降低了药物在眼表的有效浓集, 因此,通过应用固体药物

利奈唑胺的药理分析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14947775.html, 利奈唑胺的药理分析综述 作者:曲小艺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46-01 利奈唑胺(linezoli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致病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与其他抗菌药多无交叉耐药现象,加之组织、体液分布广泛以及给药方法便捷,使得其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很好,在临床上受到广泛的关注。 1 作用机制和抗菌活性 作为一种新型抗菌药,利奈唑胺作用于细菌的50S核糖体亚单位。但与其他抗菌药不同,利奈唑胺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而只是作用于翻译系统的起始阶段,通过抑制mRNA与核糖体连接、阻止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最终产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由于作用部位及方式独特,利奈唑胺与其他抗菌药多无交叉耐药现象。在耐药菌日益流行的今天,利奈唑胺的这一特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利奈唑胺对几乎所有的致病性革兰阳性菌、非典型病原体、各种分枝杆菌、诺卡菌以及革兰阳性的厌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阴性杆菌不敏感,可能与革兰阴性杆菌的外排机制有关。体外药敏试验还显示,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在内的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在内的肠球菌对利奈唑胺都100%敏感。10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表明,利奈唑胺对多种革兰阳性致病菌、包括耐药菌所致感染均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利奈唑胺对日益常见的耐多药结核杆菌和泛耐药结核杆菌也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和治疗疗效,但因利奈唑胺不是常规抗结核药,故目前尚无相应的体外药敏试验数据。 2 药动学特点 利奈唑胺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口服后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近100%,可以经静脉给药-口服方法进行序贯治疗。利奈唑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1%,分布容积为40~50 L,每12小时口服给药600 mg后0.5~2 h达到血药峰浓度(15~27 mg/L),血药消除半衰期(3.4~7.4 h)较长,且对敏感菌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可一日2次给药。利奈唑胺在体内被代谢为两种无活性的代谢产物氨基乙氧乙酸和羟乙基乙酸,给药量的65%经非肾途径清除(可能会有部分药物在肾小管被重吸收),30%以原药形式随尿液排出体外。利奈唑胺的组织、体液穿透性好,在肺、皮肤、肌肉和脂肪组织以及脑脊液中均有较高的药物浓度,故适应证也较广,临床地位重要。 3 临床应用

33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文献分析

中国药物警戒第11卷第5期2014年5月May ,2014,Vol.11,No.5 吹 恶利奈唑胺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作用于50S 亚基上核糖体23S 结合位点,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于抑菌剂,因其作用位点独特,不易产生交叉耐药,耐受性好,有注射、口服剂型,口服生物利用度100%,肾毒性轻微,在肝、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感染者中使用具有优势[1]。 我国批准其可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引起的成人及儿童社区及非社区获得性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菌血症。自1961年首次发现MRSA 以来,MRSA 分离率逐年增加,多重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利奈唑胺在临床的应用增多,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也逐渐增多。血小板减少症是利奈唑胺 的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将严重影响其预后,甚至与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2]。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 和维普医学期刊数据库中2001~2012年期间有关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文献资料。排除标准:非病例报道、重复报道、资料不全。经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共计19篇,包含33例病例。将所有病例输入Excel 表格,按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给药途径、用法用量、发生时间、预后等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本组资料中男25例,女8例。年龄最小22天,最大 33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文献分析 黄丽陆向红罗佳(株洲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湖南株洲412000) 中图分类号:R978; R99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29(2014) 05-0301-03 女,硕士,药师,临床药学。 摘要:目的通过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文献进行分析, 探讨其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规律,为临床合理应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方法以“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为关键词对2001~201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维普医学期刊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19篇文献中报道的33例病例报告进行统 计与分析。结果男性25例, 女性8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23例。高龄、基础血小板值偏低(≤200×109·L -1)、疗程长属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高危因素。经停药、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大部分可于7~14d 后恢复正常。结论应重视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在应用过程中注意观察,监测血常规,做到及早发现、正确处理。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Literature Analysis of 33 Cases of Thrombocytopenia Induced by Linezolid HUANG Li LU Xiang-hong LUO Jia (Department of Pharmacy,Zhuzhou Central Hospital,Hunan Zhuzhou 41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tures of thrombocytopenia induced by linezolid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linezolid.Methods To collect literatures from 2001to 2012reported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and VIP medical journal database with linezolid,thrombocytopenia and ADR as key words,and to analyze statistically the 33ADR cases involved in 19articles of linezolid inducing thrombocytopenia.Results Twenty five cases were male,8cases were female,23cases were more than 60years old.The high-risk factors of thrombocytopenia were advanced age,low baseline platelet count(≤200×109·L -1)and long course of treatment.Most cases returned to normal after drug withdrawal and corresponding treatments in 7~14days.Conclusion In order to detect earlier and deal correctly,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DR of linezolid in -ducing thrombocytopenia.It needs to observe closely and monitor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during application.Key words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linezolid;thrombocytopenia 301

利奈唑胺在大鼠血液、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利奈唑胺在大鼠血液、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在大鼠血液、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选用清洁型SD大鼠65只,采用利奈唑胺(53 mg/kg)单次注射大鼠尾静脉后,针对大鼠不同时间点相应脑脊液、脑组织及血当中相应利奈唑胺药物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施测定,并就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给与计算。结果:注射(0~18)h后,利奈唑胺在大鼠脑组织峰浓度为5.10 μg/ml,血的峰浓度为31.38 μg/m l,脑脊液则为23.96 μg/ml;血的消除半衰期时间为2.66 h,脑组织为2.41 h,脑脊液为1.98 h;血、脑组织及脑脊液在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则为134.54 h?g/ml、28.22 h?g/ml和136.42 h?g/ml。结论:利奈唑胺能在脑脊液较好进入,实现其抑菌效果的有效发挥,其在组织穿透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面均较好。 关键词:利奈唑胺;大鼠;药代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8937(2016)12-0072-02 利奈唑胺作为一种抗菌性药物,其实属为砥唑烷酮类,经结合于核糖体50S亚基,对核糖体和mRNA之间连接给与抑制,且对70S起始复合物相应形成进行阻止,进而对细菌

蛋白质相应合成予以抑制,就利奈唑胺而言,此种在结构及作用机制方面较为独特药物,其往往和其它抗菌药物在交叉耐药方面不易发生具有决定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用试药分别为利奈唑胺对照品(甲醇和乙腈);仪器为微量进样器、TG16-WS台式高速、WD-9415型超声清洗器、SIL-20A自动进样器及CTO-10ASUP柱温箱等。所选用实验动物为65只雄性SD大鼠,平均体重为(200±14)g。所选取65只大鼠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13组,且对自身对照实验设计予以运用,采用利奈唑胺就实验动物单次尾静脉注射,而后就脑组织、脑脊液及静脉血分别予以采集,以此就利奈唑胺在具体的脑组织、脑脊液及血方面相应动力学过程予以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品利奈唑胺的配制:采用浓度为乙醇,就浓度为7.4 mg/ml利奈唑胺溶液给与配制,依据剂量53 mg/kg,注射于大鼠尾静脉,分别与注射后30 min、1 h、2 h、……19 h,分别选取一小组大鼠,各为5只,并获取大鼠的脑组织、血浆及脑脊液。于直视下,且采用微量进样器,实施硬脊膜穿刺,采用脑脊液法对脑脊液实施抽取操作,当采用水合氯醛对大鼠实施麻醉后,将头颅固定,且将背毛剪去,且在两耳根相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破伤风的个案护理 【摘要】通过一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探讨破伤风相关的临床护理措施。 【关键词】破伤风;护理 【】 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并生长繁殖,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的为15%~40%。随着国内外对重型破伤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护理观念的不断加强,死亡率逐渐呈下降趋势。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病史摘要 患者杨玉琴,女 41岁,,因“左脚底铁钉刺伤8天,张口困难1天”入院。8天前因家中建房不慎踩到废弃铁钉,当时直接穿透鞋底,铁钉拔出后出血较多,未注意刺入铁钉深度,立即于当地卫生室进行碘伏消毒,并于口服消炎药及输液治疗,未予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具体治疗不祥)。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伴肩背部紧绷绷感,不能进食、说话,病程中出现2次黑朦,持续数秒恢复,过程中意识清楚。无呼吸困难、憋喘,无抽搐、晕厥、角弓反张,无寒战、高热,无胸闷、心悸,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我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无咳嗽、咳痰。就诊于仁怀市人民医院肌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建议转上级医院,遂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

科,并予双氧水清创包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多部位肌注等急救处理,以“左足铁钉刺伤并感染”收入综合ICU2病区。入院查体:℃;P125次/分;R40次/分;BP115/70mmHg,spo2 98%。入院后治疗以流质饮食,一级护理,下病危,心电监护,嘱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患者呼吸,抽搐情况;积极抗破伤风、抗感染:青霉素320wu ivgtt q8h;镇静、解痉:安定针 10mg im,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完善相关检验等治疗为主,经积极治疗15d后,病情明显好转,目前继续治疗中。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伤寒、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疫苗接种史不祥,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初步诊断: 破伤风 依据:1)患者8天前有明确左脚低铁钉刺伤史,一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张口困难,伴牙关紧闭、肩背部紧绷感。于当地诊所未予双氧 水清洗及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等处理。 2)查体:急性面容,口唇无发绀,张口受限一横指,左足敷料干燥在位,左足底局部青紫,轻度肿胀,穿刺部位见约1cm切口,武渗血,渗液及流脓,作足趾感觉、血运可,无角弓反张 鉴别诊断:

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

利奈唑胺注射液 【适应症】 1、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 2、院内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用法用量】 本品治疗感染的推荐剂量见表1。 表1.利奈唑胺推荐剂量 【不良反应】 上市后的经验 利奈唑胺上市后的临床应用中,有骨髓抑制报道(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参见警告)。曾有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病变有时进展至失明的报道。应用利奈唑胺过程中,有乳酸性酸中毒的报道。虽然上述报道主要出现在应用利奈唑胺超过推荐的最长应用时间(28天)的患者中,但在用药时间较短的患者中也有报道。 利奈唑胺合用5-羟色胺类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s)的患者中,有5-羟色胺综合征的报告(见注意事项)。在利奈唑胺应用的过程中有惊厥的报道(见注意事项)。过敏性反应、血管性水肿、描述为Stevens Johnson综合征的皮肤水疱也有报道。这些不良事件可能由于其严重性、报告的频度、与利奈唑胺可能的相关性,或同时伴有以上多种因素而被列出。由于上述事件为自发性报告,无法知晓其来源于多人样本的患者人群,故不能对其发生率进行估计,也不能准确地判定其与用药的因果关系。 【禁忌】 本品禁用于已知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正在使用任何能抑制单胺氧化酶A或B的药物(如:苯乙肼、异卡波肼)的患者,或两周内曾经使用过这类药物的患者不应使用利奈唑胺。 引起血压升高的潜在相互作用 与5-羟色胺类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 【注意事项】 警告 在应用利奈唑胺的患者中有出现骨髓抑制的报道(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症)。对发生骨髓抑制或骨髓抑制发生恶化的患者应考虑停用利奈唑胺治疗。 利奈唑胺未被批准且不应用于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或插管部位感染的患者。 利奈唑胺对革兰阴性病原体没有临床疗效,不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如确诊或疑诊合并革兰阴性菌病原体感染,立即开始针对性的抗革兰阴性菌治疗 ·一般注意事项 乳酸性酸中毒 应用利奈唑胺过程中,有乳酸性酸中毒的报道。在报道的病例中,病人反复出现恶心和呕吐。患者在接受利奈唑胺时,如发生反复恶心或呕吐、有原因不明的酸中毒或低碳酸血症,需要立即进行临床检查。 5-羟色胺综合征 利奈唑胺合用5-羟色胺类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患者中有关于5-羟色胺综合征的自发性报告。

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_刘晓

1514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第32卷 第16期2016年8月(总第222期 ) 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 Analysis of linezolid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a peritonitis patient 收稿日期:2016-07-04 修回日期:2016-08-09 作者简介:刘晓(1983-),女,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通信作者:刘晓,主管药师 Tel :(010)66110802 E -mail :lovefaye1016@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14947775.html, 刘 晓1, 任海霞2 ,梁雁 1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4;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药学部,天津300192) LIU Xiao 1,REN Hai -xia 2 ,LIANG Yan 1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Beijing 100034,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y ,Tianjin First Center Hospital ,Tianjin 300192,China )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通过分析1例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后,及 时分析和判断血小板减少与利奈唑胺的相关性予以停药及相关对症治疗。 结果和结论 对于存在用药前血小板计数低、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用药前 白蛋白水平低、老龄、利奈唑胺用药时间大于14d 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如必须应用,应严密监测患者血常规等指标,一旦出现血小板减少,及时采取停药及对症处理措施,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药物不良反应DOI :10.13699/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14947775.html,ki.1001-6821.2016.16.021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6821(2016)16-151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linezolid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of peritonitis patients.Methods By analyzing a case of a peritonitis patient who was treated with linezolid ,the doctors timely judged the relevance of thrombocytopenia and linezolid after the patient appeared thrombocytopenia.And the patient was given the drug with-drawal and other treatment.Results and Conclusion To the patients with dangerous factors such as low platelet count before treatment ,renal function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abnormal ,low albumin level before treatment ,ageing ,linezolid treatment time more than 14days ,the clini-cians and pharmacists should weigh the pros and cons enough.For appli-cation ,the patients should be close monitored with blood routine index and other indicators.Once the patients appeared thrombocytopenia ,they should be timely given the drug withdrawal and other treatment.Key words :linezolid ;thrombocytopenia ;adverse drug reaction 利奈唑胺是新型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 由于其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细菌翻译过程的独特作用机制,细菌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利奈唑胺相关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中,血小板减少是相对较为多见的一种。本文通过对1例腹膜炎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 的病例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有效地应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 1病例资料1.1 主要症状 患者,女,66岁,主因“蛋白尿20年余,规律维持性腹膜透析7 年,发热、腹痛、腹透液浑浊15d ”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服 用降压药血压控制情况可。曾于5年前及2年前发生2次腹膜透析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常规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得护理常规 【定义】 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得出血性疾病。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T、P、R、BP),神志变化。 2、出血情况得监测:应注意观察病人出血得发生、发展或消退情况。 3、出血部位、范围与出血量。 4、血小板计数。 5、用药后得观察,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6、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血小板计数在30×109~40×109/L 以上者,如出血不重,可适当活动,避免外伤;血小板在30×109~40×109/L以下者,即使不出血也应减少活动,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 2、预防与避免加重出血 避免造成身体损伤得一切因素,如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禁用牙签剔牙或用硬毛牙刷刷牙,避免扑打。衣着应宽松。忌玩锐利玩具,限制剧烈活动。尽量减少肌肉注射。禁食坚硬与多刺得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脑出血:血小板低于20-30×109/L要嘱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通便、镇咳与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颅内高压 3、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出血部位观察皮肤瘀点(斑)变化与出血量、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监测血小板、出血时间等、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与及时处理。 4、用药护理

向患者说明药物得不良反应与指导自我观察,说明在减量、停药后可以逐渐消失,以免病人担忧。如服用糖皮质激素约5-6周时易出现库欣综合征,指导患者饭后服药,注意观察粪便颜色,加强个人卫生,防治各种感染。 输血及成分输血得护理: ●输血前认真核对,控制输注速度 ●血小板取回后应尽快输入,每袋血小板要在20分钟内输完 ●新鲜血浆于采集后6小时输完 5、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患儿病室应与感染病室分开。注意保持出血部位清洁。协助家长做好患儿得生活护理,特别就是皮肤、口腔护理。注意个人卫生。 【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本病得防治知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技术操作可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不合作,烦躁哭闹,而使出血加重。故应关心安慰患儿,向其讲明道理,以取得合作。 2、饮食指导 饮食:根据病情可选用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流食、半流食或普食。可进肉、蛋、禽、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等;忌用发物如鱼、虾、蟹、腥味之食物。 3、休息、活动指导 慢性病人适当活动,预防各种外伤;血小板在50×109/L以下时,不要做强体力活动。 4、用药指导 1)服药期间不与感染患儿接触,去公共场所时戴口罩,避免感冒,以防加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_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棘手问题[1]。糖肽类抗生素曾被认为是治疗革兰阳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由于其严重的耳肾毒性和较差的组织穿透率,再加上近年来其对部分球菌的敏感性有所降低,使糖肽类的使用受到限制。口恶唑烷酮类新药利奈唑胺(linezolid)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糖肽类轻微,主要作用于翻译的起始阶段,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结合,阻止70S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利奈唑胺不易与其他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性。体内外研究证实该药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菌,包括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DRSP)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与糖肽类作用相仿或更优[2]。近年还发现利奈唑胺对多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3]。本文主要对利奈唑胺的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PPK/ PPD)研究方法及结论进行综述。 1 PPK/PPD基本概念和原理 1.1 PPK/PPD 传统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PK)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PD)的研究对象常为相对均一的健康受试者。然而,临床患者在年龄、体重、肝肾功能、基础疾病及合并用药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别,其PK、PD值均可能有较大变异,给药方案常需个体化,不能仅根据传统PK参数制定。PPK/PPD是将经典PK、PD或PK/PD链式模型和统计学模型相结合,分析PK/PD特性中存在的变异性,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PK/PD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PPK/PPD只需零散的血药浓度数据,易于被患者接受,是新药研究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有力工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药物开发指南中明确提出,2000年以后的新药申请必须报告PPK 参数。PPK/PPD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数学模型以预测不同个体的PK/PD参数,从而实现个体化给药,研究的关键是实验设计,包括数据收集(准确性和完整性)和样本采集(病例数和采样点)等。研究总病例数一般不应少于100例,达50例时可进行初步分析,考查的固定效应参数越多,所需病例数越大,个体取样点多则病例数可相应减少。 1.2 群体典型值 指描述药物在典型病人身上的处置情况,具有代表性,能表征群体或某一亚群特性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常以参数的平均值(也叫群体值)表示。 1.3 固定效应 又称确定性变异,指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 利奈唑胺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进展 张 雷,刘又宁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853) [摘要] 利奈唑胺属于新型口恶唑烷酮类药物,对于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社区、院内感染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文综述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在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在利奈唑胺研究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利奈唑胺;革兰阳性球菌;群体药代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57(2011)05–0315–04 Advance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on linezolid research ZHANG Lei, LIU You-ning (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 [ABSTRACT] Linezolid, a new drug of oxazolidinone, has satisfying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n community-acquired or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resulting from gram-positive cocci. We reviewed the priority of nonlinear mixed-effects modeling for analysis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and the present advances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on linezolid research. [KEY WORDS] Linezolid; Gram-positive cocci;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作者简介] 张雷,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肺部感染及抗生素耐 药。 E-mail:sunray168@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14947775.html,

利奈唑胺及与万古、替考拉宁组织分布差异

时间依耐型抗菌药物利奈唑胺给药方案的理解 一、给药方案理解 1.≥12岁及成人0.6g.q12h静滴 2.新生儿-11岁儿童10mg/kd/d q8h静滴 3.静滴=口服 理解:在有限的临床经验中,6例儿童患者中的5例(83%),利奈唑胺对其所感染的革兰阳性病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4μg/mL,经利奈唑胺治疗获得临床痊愈。与成人相比,儿童患者间利奈唑胺的清除率和全身药物暴露量(AUC)表现出更大的个体间差异。对未获得最佳临床疗效的儿童患者,尤其对于利奈唑胺最低抑菌浓度为4μg/mL的病原体,在评价临床疗效时,应考虑到患儿较低的全身药物暴露量、感染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以及其基础疾病(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儿童和用法用量)。 由上图利奈唑胺药物代谢曲线可知12hn内,C血药≥4μg/mL,故成人应用q12h给药。新生儿-11岁儿童药物消除速率加快,故建议q8h给药。 二、品种优势 1.药物结构小,组织分布广,利奈唑胺组织穿透性好,尤其在肺泡衬液内药物浓度高。对革兰阳性球菌包括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推荐用于各种MRSA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包括:SSTI、肺炎、骨关节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见下表:

2.能透过BBB 3.副作用相对少 4.不经肝药酶代谢,相互作用少 5.相对糖肽类抗菌药物更稳定、抗MRSA作用更强 6.不易于其他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 5.抗菌谱更广,见下表 三、药动学参数 1.吸收F100% 不受食物影响Tmax1-2h 2.分布Vd40-50L Vss0.6L/kg BPB31% 非浓度依耐性AB 3.代谢不经肝药酶代谢氧化开环,代谢成两种酸性代谢产物 4.排泄主要以酸性代谢物A/B形式尿液排泄,其中原型排泄占30%,肾小管重吸收比例大 四、主要ADE、禁忌及劣势 1.价格昂贵453元/瓶06g 300ml/瓶 2.ADE 腹泻、头痛、恶心

一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个案护理

一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个案护理 一、相关知识 1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产科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合并症,妊娠期的发病率为1‰~3‰,如果诊断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产时、产后大出血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妊娠可导致ITP病情恶化,或使处于缓解期的患者病情加重。 2临床表现:妊娠合并ITP多为慢性型,表现多为常规检查发现的无症状性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可有轻微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青紫、淤斑等。脾脏可有肿大。 3治疗:一般不必终止妊娠,只有当严重血小板减少未获缓解,在妊娠12周前需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需考虑终止妊娠。根据患者的孕期和血小板减少程度,可应用不同的方法,主要有糖皮质激素、静脉用丙球蛋白。治疗无效并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可在中孕期行脾切除术。不主张输注血小板,只有在血小板重度减低且有出血倾向,为防止重要脏器出血(如脑出血),或分娩时,才输注血小板。分娩有特殊的危险,包括:分娩时出血或手术中出血,需提升血小板到相对安全的范围,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二、病例介绍姓名:000 出生地:安徽省阜阳市 性别:女住址:—— 年龄:29岁 婚否:已婚入院时间:2019-8-17 民族:汉记录时间:2019-8-17 职业:职员病史陈述者:孕妇本人 主诉:孕39月+2.发现血小板减少7+月 现病史:孕妇平素月经不规则,15岁,4天/30-180天,末次月经。不详,据孕早期超声推算未次月经:2018-11-15,预产期: 2019-08-22。有早孕反应,自孕1+月出现,持续至孕3+月好转,无孕早期病毒感染、服用感冒药物史、放射线接触史、其他有害物接触史。在外院及我院产前检查11次,孕早期建册时查血常规示:血小板90*109/L,建议定期复查:。于临泉县中医院定期产检血常规示:血小板波动在56-61*109/L后建议就诊我院,07-20首次就诊我院查血常规示血小板61*109/L建议血液内科就诊,嘱氨肽素5片TID口服应用,未见明显改善,2019-08-11我院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58*109/L。停经18周自觉胎动至今:孕期于000人民医院行无创DNA筛查示:低风险。未行胎儿中孕结构筛查。临泉县中医院行糖尿病筛查示未见明显异常。孕晚期无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皮肤骚痒、乏力、无四肢抽搐。无心慌、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孕期有齿龈出血史,无鼻衄、无

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局部浓度太高引起。因此在达到一定浓度时产生浑浊的配伍,而在低浓度时虽然肉眼没有看见浑浊,但是有没有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3.3辅料的影响 PPC注射液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一栏中,明确记录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但许多常用注射液的辅料中均含有电解质,如胃复安注射液的辅料为:浓盐酸、无水醋酸钠、亚硫酸氢钠等。电解质总量虽然不多,但在局部浓度过高时也可能会影响混合液的性状。 3.3逐步完善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医护人员和患者了解药品特性、指导医师正确用药、以及评价医师用药是否合理、药师审核处方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6] 。在PPC注射 液的药品说明书中虽然明确说明静脉注射时“不可与其 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但在静脉输注栏中,配伍禁忌可参考的信息太少,没有具体不宜配伍的药品名称,是导致临床频频发生不良配伍事件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药物配伍不稳定的文献报道,各药品生产厂家应及时收集验证,并反映到说明书上,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刘梅,陆伦根,曾明德.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 究进展[J].肝脏, 2006,11(1):43-45.[2]蔡爱宁.肝得健与维生素C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实用 护理杂志,2010,26(1):26. [3]陈美花,陆秀英,陈晓蓓.多烯磷脂酰胆碱与4种药物配伍稳定 性考察[J].医药导报,2009,28(11):1515-1516. [4]韦曦,刘丽珍.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几种药物的配伍变化[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4):310-312. [5]高敏.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存在配伍禁 忌[J].护理研究,2010,24(1):93. [6]温学群.关于药品说明书的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10): 249-252. (收稿日期:2011-07-17编辑:郭述金) 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超1a郭代红1a*曹秀堂1b蔡云1a王芝林2徐元杰1a朱曼1a马亮1a赵鹏芝1a(1解放军总医院a药品保障中心, b统计科,北京100853;2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10033) 中图分类号:R978;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29(2012)02-0071-06 基金项目: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项目(10KMM41)。作者简介:陈超,女,学士,主管药师,临床药学。* 通讯作者:郭代红,女,硕士,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E-mail:guodh301@yahoo.com.cn 摘要:目的研究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以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间使用利奈唑胺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病生理情况、用药情况并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定义血小板减少症为低于正常值下限(即血小板计数<100×109/L),并根据排除标准控制混杂因素,对纳入病例使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观察指标进行逐步逻辑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预测发生特征。结果获得用药病例345例,按入排标准纳入有效病例208例,其中男性129(62.02%)例,女性79(37.98%)例,平均年龄为62.67±18.66(16~98)a,用药时间平均为9.68±6.07(3~39)天。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59例(28.37%),发生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或基础值的25%的有106例(50.96%),其中有20人(9.62%)发生了Ⅲ度和Ⅳ度血小板下降,需要输血或输注血小板。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肌酐清除率、基础血小板值、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对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逐步逻辑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础血小板值和年龄与血小板减少症密切相关。绘制血ROC曲线Youden指数最大时 (0.3855),曲线下面积为0.739时,对应切点的敏感度为62.71%,特异度为75.84%。结论基础血小板值、年龄是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基础血小板值≤204×109/L、年龄≥82岁的患者,容易发生明显血小板减少症甚至出血风险,应加强血常规监测频率。低肌酐清除率、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也是发生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呈浓度依赖性,并与免疫机制相关。此外,可尝试使用ROC曲线筛选预测利奈唑胺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风险特征,并在易感人群中调整合适剂量以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 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基础血小板值;ROC曲线;药品不不良反应AnalysisontheRiskFactorsAssociatedwiththeDevelopmentofThrombocytopeniainPatientsWhoReceivedLinezolidTherapy CHEN Chao 1a GUO Dai-hong 1a *CAO Xiu-tang 1b CAI Yun 1a WANG Zhi-lin 2XU Yuan-jie 1a ZHU Man 1a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