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催化原理与方法复习题目..

催化原理与方法复习题目..

催化原理与方法复习题目..
催化原理与方法复习题目..

1.简述催化研究的基本思路

热力学分析;

活性组分,载体;理论分析,动力学分

选择制备途径。析,中间产物检测

反应器选择;

活性评价。各种物理化学方法

温度,压力,浓度,用量

2.按催化剂作用机理,催化体系可以分为哪几类?试述它们的特点,并举例说明相关的反应。

按反应机理中反应物被活化的起因,催化体系可以分为:

①酸碱催化反应: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之间发生电子对的转移而使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进行非均裂,从而形成了活性物种。如:异构化、环化、水合、脱水、烷基化。

②氧化还原催化反应: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之间发生单电子的转移,而使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进行均裂,从而形成了活性物种。如:加氢反应、氧化还原。

③配位催化反应: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之间形成配位键而使反应物分子活化。如:乙烯聚合。

3.催化剂通常包含几个部分?简述各自的作用。

催化剂通常包含四个部分:主催化剂,共催化剂,助催化剂,载体。

?主催化剂:在催化剂中产生活性的组分,没有它催化剂就没有活性。

?共催化剂:和主催化剂同时起作用的成分。

?助催化剂:本身无活性或活性较小,但加入少量后,可大大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寿命、稳定性等性能的物质。

载体:担载活性组分和助剂的物质。载体在催化剂中的作用:

1.它决定催化剂的基本物理结构和性能,如孔结构,比表面,机械强度等;

2.减小活性组分的用量,降低成本;

3.提供附加活性中心;

4.增加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抗毒性能,延长寿命。

4.按物质的类型来划分,催化剂可以分为哪几类?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特征有哪些?

①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②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③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④通过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

6.评价催化剂主要性能的指标?

活性:高;选择性:高;寿命:长;价格:低。

7.催化剂活性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转换频率;反应速率;速率常数;转化率;活化能;达到某一转化率所需反应温度。

8.什么是催化剂的失活?简述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催化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结构和组成等逐渐遭到破坏,从而催化剂活性或选择性逐渐降低,称为催化剂的失活。

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一是催化剂化学组成发生变化。例如,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变化,活性组分的流失,以及中毒等。二是催化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例如,活性组分在载体上分散度的变化,活性组分烧结和再结晶,积碳、表面覆盖,孔隙被堵塞等。

9.根据分子轨道理论,简要说明HF分子是如何成键的。

依据分子轨道理论,成键时需要满足三个原则:对称性匹配原则,能量相近原则,最大重叠原则。其中,对称性匹配原则是首要原则。

首先,与H原子的1s轨道相匹配的F原子轨道有1s,2s,2p x 。其次,依据能量相近原则,与H原子的1s轨道能量相近的为F原子2p x轨道,二者再进行最大重叠,即形成HF 的分子轨道。

10.分别从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来解释 [FeF6]3-的磁性。?价键理论:Fe3+的外层电子为3d5,而[FeF6]3-是由Fe3+离子的4s、4p、4d轨道,采用sp3d2杂化与6个F-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形成的。因此,[FeF6]3- 中有5个未成对电子,具有顺磁性。

?晶体场理论:中心原子Fe3+在周围配体的电场作用下,原来能量相同的5个d轨道发生分裂,其中2个轨道能量升高(记为e g),另外3个轨道能量下降(记为t2g);由光谱化学序列可知,F-离子是弱场配体,配合物采取高自旋的方式,电子尽可能分占各个空轨道,即Fe3+ 外层的5个d电子分占了5个d轨道。因此,[FeF6]3- 中有5个未成对电子,具有顺磁性。

11.简述多相催化反应过程。

界面层

①外扩散;②内扩散;③吸附;④反应;⑤脱附;⑥内扩散;⑦外扩散

12.什么是化学吸附?它与物理吸附有何异同点?

化学吸附:吸附后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和化学反应一样有旧键的破坏和新键的生成。物理吸附:吸附后分子结构变化不大,和蒸气凝聚成液体的相变很相似。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

13.画出吸附等温线各分类的示意图。

14.简述Langmuir方程依据的模型。

①.吸附剂表面是均匀的,各吸附中心能量相同;

②.吸附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③.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

④.在一定条件下,吸附与脱附速率相等,可建立动态的吸附平衡。

以上这些条件包含了吸附热与表面覆盖度θ无关之意。根据该模型可以建Langmuir等温方程。

15.请写出B.E.T.方程的数学表达式,并计算下面硅胶样品比表面积(用液氮来测硅胶的比表面,通过利用 P 对P/P S作图测得

Γ(P S - P)

斜率=13.85×10-3cm3,截距=0.15×10-3cm-3,硅胶样品量为0.83g,Am = 0.162nm2)

B.E.T 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

斜率 截距

16.列举出三种以上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并说明其制备过程与特点。 ①沉淀法

用沉淀剂(如碱类物质)将可溶性的催化剂组分(金属盐类的水溶液)转化为难溶化合物,再经分离、洗涤、干燥、焙烧、成型等工序制的成品催化剂。

沉淀剂 →金属盐溶液 →沉淀 →洗涤 →干燥 →焙烧 →研磨 →成型 →活化 →催化剂 ②浸渍法

将载体浸泡在含有活性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溶液,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

载体(如Al 2O 3)的沉淀 → 洗涤干燥 → 载体的成型 → 用活性组分浸渍 → 干燥 → 焙烧分解 → 活化还原 →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优点:

1. 可以用既成外形与尺寸的载体,省去催化剂成型的步骤

2. 负载组分多数情况下仅仅分布在载体表面上,利用率高,用量少,成本低

缺点:

1. 催化剂干燥时,有时因催化活性物质向外表面的迁移而使部分内表面活性物质的浓

度降低,甚至载体未被覆盖

2. 活性物质在载体横断面的均匀或不均匀分布

C - 1

V m C

1 V m C

S = A m × N A × × 1018 m 2/g V m 22414

p V (p s - p) = + 1 V m C

C - 1 V m C p p s

③共混合法

将活性组分与载体机械混合后,碾压至一定程度,再经挤条成形,最后煅烧活化。

特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品化学组成稳定;分散性和均匀性较低。

④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作为其主要制备工序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利用离子交换的手段把活性组分以阳离子的形式吸附到载体上;

适用于低含量,高利用率的贵金属催化剂;

用于活性组分高分散、均匀分布大表面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⑤熔融法

热熔融法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催化剂的熔合,使之成为均匀的混合体、合金固熔体或氧化物固熔体。经后续加工可制得性能优异的催化剂。

特点:催化剂有高的强度、热稳定性和长的使寿命。

17.简述Raney镍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骨架催化剂是一类常用于加氢、脱氢反应的催化剂。这类催化剂的特点是金属分散度高、催化活性高。常用的是骨架镍,还有骨架钴、骨架铁催化剂。骨架催化剂又称Raney催化剂。

骨架催化剂的制备分为三步:

①合金的制取将活性组分金属如Fe、Co、Ni、Cu、Cr等和非活性金属如Al、Mg、Zn等在高温下做成合金。

②合金的粉碎合金的成分直接影响粉碎的难易程度。

③合金的溶解溶去非活性金属。最常用苛性钠来溶解这些金属。

18.列举出三种以上的多相催化剂表征方法,并说明每种表征方法的目的。

X射线衍射、

⑴鉴定催化剂的物相结构以及定量分析该物相;

⑵分析催化剂制备过程或使用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⑶与其他表征手段如(DTA、TG、IR 等)联合,结合催化反应数据,分析物相和反应

特性之问的关系

NH3程序升温脱附、

主要用于考察吸附质与吸附剂或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可获得催化剂表面性质,活性中心,表面反应等方面的信息。

差热分析、

峰温可作为鉴别物质或其变化的定性依据。

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

都能得到分子振动和转动光谱,但分子的极化率发生变化时才能产生拉曼活性,对于红外光谱,只有分子的偶极矩发生变化时才具有红外活性,因此二者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而不可以互相代替。红外光谱适用于分子端基的鉴定,激光拉曼光谱适用于分子骨架的测定,给出红外光谱不能观察到的低频振动信息,且不受水的影响,可以对水溶液和固体催化剂进行表征。

物相鉴别

催化剂物性的检测粒子(或晶粒)大小及其分布的测定

孔结构的观察

研究负载型催化剂——金属分散度

催化剂制备过程研究

催化剂失活、再生研究

19.简述程序升温脱附(TPD)的操作过程。

吸附质和载气:高纯氮(氩气、氦气),氨气

方法要点:①样品准备:催化剂压片破碎筛选40-60目,0.1-0.2g;

②热吹扫预处理净化样品表面;

③吸附氨气并确认化学吸附饱和;

④除掉所有非化学吸附氨气;

⑤程序升温脱附在稳定的载气流中,以一定的升温速率进行;

⑥注意样品的热稳定性。

20.请列举几种常用固体催化剂表面酸碱性的分析方法,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

①指示剂吸附显色法:根据各种指示剂在不同pH值范围内的变色原理进行测定。

缺点:不能区分B酸L酸各自的强度。

②气态碱性物质脱附法:根据酸愈强,碱性物质脱附愈难的原理进行测定。

优点:可以原位进行,设备简单,重复性好,固体催化剂表面酸量、酸强度以及酸强度等信息可以同时获得;

③量热法:根据对一碱性物质的作用,酸愈强放热量愈大的原理进行测定。

优点:能定量的表面酸的酸量和酸强度进行测定;

缺点:仪器昂贵复杂,实验耗时长,不能直接区分B酸和L酸,而且吸附热的来源比较复

杂。

④红外光谱法:固体酸表面酸性部位一般是其作为催化剂等的活性部位,利用红外光谱可以研究固体表面的酸性,可判断出表面酸性部位是L酸还是B酸。L酸位特征吸收峰为1450cm-1 ,B酸位特征吸收峰为1540cm-1 。

21. 什么是分子筛?写出分子筛的化学组成通式。

分子筛是结晶型的硅铝酸盐,具有均匀的孔隙结构。分子筛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水,加热时可汽化除去,故又称沸石。自然界存在的常称沸石,人工合成的称为分子筛。它们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Mx/n[(AlO2)x?(SiO2)y] ?ZH2O

22.分子筛作为择性催化剂,其择性催化有哪几种形式?

⑴反应物择形催化(当反应混合物中某些能反应的分子因太大而不能扩散进入催化剂孔腔内,只有那些直径小于内孔径的分子才能进入内孔,在催化活性部分进行反应。)

⑵产物的择形催化(当产物混合物中某些分子太大,难于从分子筛催化剂的内孔窗口扩散出来, 就形成了产物的择形选择性。)

⑶过渡态限制的选择性(有些反应,其反应物分子和产物分子都不受催化剂窗口孔径扩散的限制,只是由于需要内孔或笼腔有较大的空间,才能形成相应的过渡态,不然就受到限制使该反应无法进行;相反,有些反应只需要较小空间的过渡态就不受这种限制,这就构成了限制过渡态的择形催化。)

⑷分子交通控制的择形催化(在具有两种不同形状和大小和孔道分子筛中,反应物分子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一种孔道进入到催化剂的活性部位,进行催化反应,而产物分子则从另一孔道扩散出去,尽可能地减少逆扩散,从而增加反应速率。这种分子交通控制的催化反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择形选择性,称分子交通控制择形催化。)

23. 何为B酸,何为L酸?

B酸:能够给出质子的都是酸。B碱:能够接受质子的都是碱。

L酸:能够接受电子对的都是酸。L碱:能够给出电子对的都是碱。

24.固体酸的酸强度、酸度及酸分布的定义是什么?

固体酸的酸强度:对B酸表示固体酸给出质子的能力;对L酸表示固体酸得到电子对的能力。固体酸的酸度:指固体酸的单位表面积的含酸量或单位质量所含酸量固体酸的酸分布:固体酸表面的酸中心类型不同,酸中心的强度不同,不同酸强度下的酸中心数目也不同,这种不同的分布称为酸分布。

25. 给你一种固体酸,你将采用哪些表征方法来说明这种固体酸的酸性质?

固体酸的性质包括三层涵义:酸中心性质,即B酸或L酸,酸中心的强度和酸中心的数量(酸量),酸浓度的测定可用非水溶液正丁胺滴定法确定,结合不同 Hammett指示剂可以测定不同酸中心强度的酸浓度,及酸强度分布;通过红外光谱法测定吸附吡啶的酸的振动频率,可以确定B酸中心或L酸中心,在红外光谱上1540 cm -1 峰是吡啶在B酸中心的特征峰,1450 cm -1 是吡啶在L酸中心的特征锋。

26. 田部浩三判断规则的两个基本假定及两个规定是什么?运用田部浩三规则来判断复合氧化物TiO2-SiO2混合物的酸性产生?

27. 固体酸催化作用特点?

1、酸的类型与催化作用的关系:有的反应需要B酸催化,有的反应需要L酸催化,有的反应可同时被B酸和L酸催化,有的反应要求L酸和B酸在催化剂表面邻近处共存时才进行。

2、酸强度与催化作用的关系:每一类反应对酸强度的要求一般是不同的,反应物只有在强度足够的酸的催化下才能进行反应。

3、酸量与催化作用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合适的酸类型与酸强度的情况下,催化作用的活性随酸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催化剂的酸量和活性间不一定成直线关系。

28.什么是巴兰金多位理论?

在多相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将断裂的键同催化剂活性中心应存在一定的几何对应关系和能量对应关系。

29.什么是金属晶体的费米能级?

电子占用的最高能级称为费米(Fermi)能级(金属的费米能级)

30.什么是d带空穴?

d能带中未填充电子的能级,d带空穴数可以由测定磁化率得到。

31.Ni催化苯加氢制环己烷,催化活性很高,若用Ni-Cu合金作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下降,

请解释?

H2在金属催化剂上化学吸附是与金属的d带空穴相互作用,如果金属的d带空穴不存在,就不能进行H2的化学吸附,也就不能进行加氢反应,而只要有d带空穴存在,就可进行催化反应。Ni的d带空穴数为0.6,所以Ni催化苯加氢制环己烷其催化活性很高;而Cu的d带空穴为零,与Ni形成合金是d电子从Cu流向Ni,使得Ni 的d带空穴数减少,造成加氢活性下降。

32.什么是d特征百分数?

杂化轨道中d原子轨道所占的百分数称为d特性百分数,用符号d%表示。

33.什么是双功能催化剂?

在催化过程中包含了两种不同反应机理,催化剂具有不同类型的活性中心,在反应时需要在各自独立的活性中心上进行才能完成。

34.半导体主要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定义。

半导体主要有本征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不含杂质,具有理想的完整的晶体结构,具有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体的半导体。 N型半导体:含有能供给电子的杂质,此电子输入空带成为自由电子,空带变成导带。 P性半导体:含有易于接受电子的杂质,半导体满带中的电子输入杂质中而产生空穴。

35.试解释P型半导体催化剂利于氧化反应,N型半导体催化剂利于加氢反应。

氧具有很大的电负性,是接受电子的气体。在n 型半导体上吸附是,夺取导带中的自由电子,因此随着吸附的进行,导带中的电子数逐渐减少,是n 型半导体的电导率随氧的吸附量增加而下降。相反如氧在p 型半导体上进行化学吸附,氧气表面受主的作用,相当与增加了受主杂质,它能接受满带跃迁来的电子,使满带中的空穴数增加,因而随着氧压力增加,其电导率上升。由于满带中有大量电子,因此吸附可一直进行,表面吸附氧浓度较高。所以从催化的角度看,p 型半导体有利于氧的吸附,是较为活泼的氧化催化剂。

氢的电负性很小,以给电子为主。这种吸附是吸附质将电子给予氧化物,以正离子的形式吸附在表面,在表面形成正电荷层,起表面施主的作用。H2的化学吸附是n型半导体的电导率增加,因而吸附量也较多。在p型半导体上吸附时,减少了空穴,降低了电导率。所以在n型半导体上吸附比在p型半导体上容易。因此n型半导体作加氢催化剂好一些。

36.在n型和p型半导体催化剂中各加入施主杂质后,它们的导电率和逸出功各有何变化?

N型半导体催化剂加入施主杂质后,它的导电率提高,逸出功降低。因为n型半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加入施主杂质会使导带自由电子增加,所以导电率提高, Ef提高逸出功降低;而p型半导体催化剂中加入施主杂质后,它的导电率降低,逸出功也降低。因为p型半导体靠自由空穴导电,加入施主杂质会使自由空穴减少,顾导电率降低,逸出功降低原因同上。

37.烃类催化选择性氧化,在工业上一般以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催化剂多为变价过渡金属

复合氧化物。为什么?

1) 就反应机理而言,大多数符合氧化-还原机理。它包括两个主要过程,指出这两个过程。 2) 在催化氧化过程中,氧化物表面吸附的氧分子接受固体中的电子形成多种形式的氧物种,不同形式的氧物种在选择性氧化过程中作用不同,常有亲电氧化与亲核氧化两种。请写出丙烯在不同氧物种作用下的可能产物。

38.如何确定半导体氧化物为n型或p型?

N 型氧化物的电导由导带中的电子数决定,而p 型氧化物的电导由价带中的空穴数决定。基于这个原理,可以用下述方法确定非计量氧化物是n 型还是p 型。将氧化物臵于一定压力的氧气气氛中,并测量氧化物的电导随氧气压力的变化,如果电导随氧气压力增加而增加,则此氧化物为p 型,相反则为n 型。

39.什么是络合催化?

络合催化是指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物起络合作用,并且使之在配位空间进行催

化的过程。

40.为什么起配位络合催化作用的催化剂主要是过渡金属络合物呢?

41.画出用RhCl(PPh3)3作为催化剂催化丙烯氢化反应的催化循环图。

42.什么叫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分子。

43.酶催化有什么特点?

(1)酶催化效率极高,是非酶催化的106~1019倍。(2)酶催化具有高度的专一性:绝对专一性和相对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进行一种反应,称为绝对专一性;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行某种相同类型的反应,称为相对专一性。(3)酶催化的条件较温和,可在常温常压和酸碱度(pH值为5~8,一般在7左右下进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副反应。

44.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是什么?

沉淀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含金属盐类的水溶液中,加进沉淀剂,以便生成水合氧化物、碳酸盐的结晶或凝胶。将生成的沉淀物分离、洗涤、干燥、焙烧、成型后,即得催化剂。

45.如何选择沉淀剂?

⑴尽可能使用易分解并含易挥发成分的沉淀剂。常用的有NH3、NH3·H2O、CO2、CO(NH2)2、(NH4)2CO3⑵形成的沉淀物必须便于过滤和洗涤。盐类沉淀剂原则上可以形成晶形沉淀,而碱类沉淀剂都会生成非晶形沉淀;⑶沉淀剂的溶解度要大一些;⑷形成的沉淀的溶解度要小,沉淀较完全;⑸沉淀剂不应造成环境污染。

46.晶形沉淀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⑴开始沉淀时,沉淀剂在不断搅拌下均匀而缓慢的加入,以免发生局部过浓同时也能维持一定的过饱和度。沉淀应在适当稀的热溶液中进行。沉淀完毕待老化、冷却后过滤洗涤;

⑵沉淀应放置老化。沉淀在其形成之后发生的一切不可逆变化称之为老化。这些变化主要是结构变化和组成变化。老化过程中,细小晶体会溶解并沉积在粗晶体上,从而可以得到颗粒大小较为均匀的粗晶体,同时也导致孔隙结构和表面积的变化。还可以去除杂质。此外刚形成的沉淀不一定具有稳定的结构,还应放置一段时间。

47.焙烧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⑴通过热分解除去水和挥发性物质,使催化剂转换成所需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形态;⑵借助固态反应、互溶和再结晶获得一定的晶型、孔径和比表面积等;⑶使微晶烧结,提高机械强度,获得较大孔隙率。

48.催化剂制备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并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多次浸渍法制备催化剂。

催化剂常用制备方法有:沉淀法、浸渍法、混合法、离子交换法及熔融法。采用多次浸渍法有两种情况:第一,浸渍化合物的溶解度小,一次浸渍不能得到足够大的吸附量,需要重复浸渍多次;第二,多组分溶液浸渍时,由于各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常使吸附能力强的活性组分浓集与孔口,而吸附能力弱的组分则分布在孔内,造成分布不均匀,改进方法之一就是采用多次浸渍法。

49.浸渍法的基本原理及浸渍法的优点是什么?

以浸渍为关键和特殊步骤制造催化剂的方法称浸渍法。浸渍法是基于活性组分(含助催化剂)以盐溶液形态浸渍到多孔载体上并渗透到内表面,而形成高效催化剂的原理。

优点:⑴可用已成型的载体(如氧化铝,氧化硅,活性炭,浮石,活性白土等)

⑵负载组份利用率高,用量少(如贵金属)

50.制备Pt/γ-Al2O3催化剂是,采用什么方法可使Pt更多地分散在载体的孔内,并简述其制备原理?

采用竞争吸附的方法来制备,因为氯铂酸吸附很快,其扩散进载体孔内是速率控制步骤,通过将盐酸加入氯铂酸溶液中,利用盐酸与氯铂酸对载体吸附部分的竞争性吸附,从而驱使铂深入颗粒内部,从而达到制备目的催化剂。

51.何为控制步骤?何为动力学操作区?何为扩散操作区?

总反应速度主要决定于其中起阻滞作用最大的一步,这样的步骤一般称为速度控制步骤多相催化反应步骤中的三个化学过程步如有一步为速控步骤时,称为动力学操作区四个扩散过程步之一为速控步骤时称处于扩散操作区。

52.CO分子的化学吸附都有哪几种可能的吸附态?为什么会存在多种吸附态。

吸附态:直线型、桥型、多重型、孪生型。 CO分子的化学吸附,既有π电子参加,又有孤对电子参加,所以它可以有多种吸附态;可以线形吸附在金属表面,也可以桥式与表面上

的两个金属原子桥联,在足够高的温度下,还可以解离成碳原子和氧原子吸附。

53.什么是有机催化?有机催化的优点有哪些?

54.烯胺活化和亚胺活化的机理分别是什么?

催化原理考试题A答案

西北大学研究生考试命题专用纸(专业学位课)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考试科目:《催化原理》A卷考试时间:2011年6月23日一.填空(25分) 1.“催化作用”一词最早是由瑞典化学家Berzelius于___1836__年提出的。(1分) 2.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可分为两类:__物理吸附_____和___化学吸附______。化学吸附类似于化学反应,吸附后,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表面原子之间形成_____化学键____,组成表面络合物。(3分) 3.高活性催化剂常易被外来分子污染而中毒,那些具有_孤电子对_的分子,如氨、磷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分子能与催化剂表面形成共价键,因此这些分子是毒性很强的毒物。(2分) 4.分子筛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硅原子在四面体的中心,氧原子占据四面体的顶点。四面体中的____硅____原子可被___铝__原子取代,便成为铝氧四面体。(2分) 5.催化剂的“三性”指的是活性;稳定性;选择性。(3分) 6.一个真实的晶体总有一种或多种结构上的缺陷。晶格缺陷主要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内部缺陷的存在将会引起晶格的畸变,还会引起附加能的出现。(4分) 7.美国人泰勒于1925年首先提出了活性中心理论,其出发点即催化剂失去活性这一实验事实。他认为催化剂的表面是不均匀的,位于催化剂表面微型晶体的棱和顶角处的原子具有不饱合的键,因而形成了活性中心,催化反应只发生在这一活性中心。(3分) 8.X射线衍射技术是揭示晶体内部原子排列状况最有力的工具,它在物质结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催化剂研究中,它主要用于物相鉴定、物相分析及晶胞参数的测定,由它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结构信息。(2分) 9.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方法有三:能带理论、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金属化学键的特征,每一种理论都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概念。三种理论,都可用特定的参量与金属的化学吸附和催化性能相关联,它们是相辅相成的。(3分) 10. 根据国际酶分类和命名法委员会的规定,酶的名称由底物和催化反应加“酶”字而成,这样,通过酶的名称就可以直观地知道,何种化合物承受何种反应。(2分) 二.名词解释(18分) 1. 催化剂的选择性 指所消耗的原料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分率。用来描述催化剂上两个以上相互竞争反应的相对速率。 2.d特性百分数 价键理论认为,过渡金属原子以杂化轨道相结合。杂化轨道通常为s、p、d等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称之为spd或dsp杂化。杂化轨道中d原子轨道所占的百分数称为d特性百分数,用符号d %表示。3.堆积密度 当用量筒测量催化剂的体积时,所得到的密度称为堆积密度或堆密度,这时测量的体积V中,包括三部分:即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孔隙V隙,颗粒内部孔占的体积V孔和催化剂骨架所占的体积V真。即:V=V隙+V孔+V真 由此得催化剂的密度为:ρ堆= m / V堆= m / (V隙+ V孔+ V真) 通常是将一定重量W的催化剂放在量筒中,使量筒振动至体积不变后,测出体积,然后用上式计算ρ堆。4.同工酶 同工酶的定义:指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但催化相同反应的一组酶。 5.固体酸 是能够化学吸附碱的固体,能够使碱性指示剂在其上改变颜色的固体。遵循Brφnsted和Lewis 定义,能给出质子或接受电子的固体。 6.金属催化剂的电子逸出功φ 金属表面电子移到外界所需的最小功(最低能量)

《编译原理》模拟期末试题汇总 6套,含答案

《编译原理》模拟试题一 一、是非题(请在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个2分,共20分) 1.计算机高级语言翻译成低级语言只有解释一种方式。(×) 2.在编译中进行语法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中所有错误。(×) 3.甲机上的某编译程序在乙机上能直接使用的必要条件是甲机和乙机的操作系统功能完全相同。 (√ ) 4.正则文法其产生式为 A->a , A->Bb, A,B∈VN , a 、b∈VT 。 (×) 5.每个文法都能改写为 LL(1) 文法。 (√) 6.递归下降法允许任一非终极符是直接左递归的。 (√) 7.算符优先关系表不一定存在对应的优先函数。 (×) 8.自底而上语法分析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候选式的选择。 (×) 9.LR 法是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 (×) 10.简单优先文法允许任意两个产生式具有相同右部。 (×) 二、选择题(请在前括号内选择最确切的一项作为答案划一个勾,多划按错论)(每个4分,共40分) 1.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_____,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 A.( ) 语法分析B.( )文法分析C.( )语言分析D.( )解释分析 2.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_____。 A.( ) 字符串B.( )语句 C.( )单词 D.( )标识符 3.语法分析器则可以发现源程序中的_____。 A.( ) 语义错误 B.( ) 语法和语义错误 C.( ) 错误并校正D.( ) 语法错误 4.下面关于解释程序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

(1) 解释程序的特点是处理程序时不产生目标代码 (2) 解释程序适用于 COBOL 和 FORTRAN 语言 (3) 解释程序是为打开编译程序技术的僵局而开发的 A.( ) (1)(2) B.( ) (1)C.( ) (1)(2)(3) D.( ) (2)(3) 5.解释程序处理语言时 , 大多数采用的是_____方法。 A.( ) 源程序命令被逐个直接解释执行 B.( ) 先将源程序转化为中间代码 , 再解释执行 C.( ) 先将源程序解释转化为目标程序 , 再执行 D.( ) 以上方法都可以 6.编译过程中 , 语法分析器的任务就是_____。 (1) 分析单词是怎样构成的 (2) 分析单词串是如何构成语句和说明的 (3) 分析语句和说明是如何构成程序的 (4) 分析程序的结构 A.( ) (2)(3) B.( ) (2)(3)(4) C.( ) (1)(2)(3) D.( ) (1)(2)(3)(4) 7.编译程序是一种_____。 A. ( ) 汇编程序B.( ) 翻译程序 C.( ) 解释程序 D.( ) 目标程序 8.文法 G 所描述的语言是_____的集合。 A. ( ) 文法 G 的字母表 V 中所有符号组成的符号串 B.( ) 文法 G 的字母表 V 的闭包 V* 中的所有符号串 C.( ) 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终极符串 D. ( ) 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符号串 9.文法分为四种类型,即0型、1型、2型、3型。其中3型文法是_____。 A. ( ) 短语文法 B.( ) 正则文法 C.( ) 上下文有关文法 D.( ) 上下文无关文法 10.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 G 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组非终结符号,一组终结符号,一个开始符号,以及一组 _____。 A.( ) 句子B.( ) 句型 C.( ) 单词 D.( ) 产生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

A 卷 一、 填空:要求有计算过程。(每空5分,共15分) 1、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4分) 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 为 。 二、 分别用节点法、网孔法和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图4 图5 图6 三、 求图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ab 。(10分) 四、 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6,V U S 00100∠=? ,求负载R 上电压有效值U 。(10分) 五、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15分) 图7 六、电路如图8所示,开关K 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 闭合后的u c (t)。(10分) 七、(10分) 电路如图9所示。已知:U=8V ,Z 1=1-j0.5Ω,Z 2=1+j1Ω, Z 3=3-j1Ω。 (1) 求输入阻抗Zi ; (2) 求? 1I 。 图8 图9 A 卷答案

一、填空:(每题5分,共15分) 1、-60W 2、-1.5A 3、115V 二、选择题:(每种方法10分,共计30分。要求有计算过程。) I=6A 三、U ab=60V (10分) 四、U=8.01V(10分) 五、(a)36Ω;(b)12Ω;(c)-6Ω。(每题5分,共15分) 六、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 c(t)。(共10分) 解:uc(0+)=5V (2分) uc(∞)=10V (2分) τ=RC=10s (2分) uc(t)=10-5e-0.1t V (4分) 七、(共10分) 解:(1)Zi=2Ω(5分) (2) I1=4∠0A (5分) B卷 一、选择题(单选):(20分) 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 。 A、7A B、6A C、5A D、4A 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 )

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美学原理试卷

美学原理复习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鲍姆嘉登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感性认识B.审美意识C.审美关系D.知、情、意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D)。 A.1725年B.1735年C.1740年D.1750年 3.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C)。 A.认识关系B.伦理关系C.精神关系D.实用关系 4.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A)。 A.主要方法B.具体方法C.次要方法D.综合方法 5.美学研究的问题是(D)。 A.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 B.美的规律的问题 C.美感问题 D.美的本质问题 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B)。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提诺D.黑格尔 7."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B)。 A.自然美与艺术美B.艺术美与自然美 C.自然美与艺术美D.艺术美与现实美 8.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的是(B)。 A.艺术美高于自然美B.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C.美与生活的差异性D.生活的辩证法 9.车斯托威尔指出:"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着天空,我们决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B)。A.美在理念B.美在移情C.美在关系D.美在完满 10.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C)。A.美在无意识B.美在愉快C.美在距离D.美在形式 11.在美的观念上,"万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A)。 A.美是主观的B.美是客观的 C.美是主客观的统一D.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2.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进化历程的根本前提是(B)。 A.以模仿动物为美B.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C.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D.性的选择 13."燕山雪花大如席"所用的想象的形式是(A)。 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C.再造联想D.对比联想 14.通感是(C)。 A.感官与心灵的沟通B.情感的充分表现形态 C.感官间感受的相互挪移D.审美中的豁然贯通感 15.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D)。

催化作用原理(名词解释+填空)

【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 持续发展。 2、催化裂化: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 过程。 3、加氢裂化:在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下,氢气经催化剂作用使重质油发生加氢、裂化和异构化 反应,转化为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或催化裂化、裂解制烯烃的原料)的加工过程。 4、催化重整: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从石油轻馏分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或芳香烃的工艺过程。 5、加氢精制:是指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石油馏分中含硫、氮、氧的非烃组分发生脱除硫、 氮、氧的反应,含金属有机化合物发生氢解反应,同时,烯烃发生加氢饱和反应。 6、温室效应:由于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对太阳辐射的红外线吸收而导致大气层温度升高,地球 变暖的现象。 7、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速度,却不改变化学反应热力学平衡位置,本身在 化学反应中不被明显消耗的化学物质。 催化作用:指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效应。 8、活化:通过还原或硫化使催化剂活性组份由金属氧化物变为金属态或硫化态的过程。 9、化学吸附是反应物分子活化的关键一步,反应物分子与催化活性表面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化学 物种——反应活性物种。 10、吸附现象:当气体与清洁的固体表面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气体的浓度高于气相的现象。 吸附质:被吸附的气体。 吸附剂:吸附气体的固体。 吸附态:吸附质在固体表面上吸附后存在的状态。 吸附中心或吸附位:通常吸附是发生在固体表面的局部位置,这样的位置。 吸附中心与吸附态共同构成表面吸附络合物。 吸附平衡:当吸附过程进行的速率与脱附过程进行的速率相等时,表面上气体的浓度维持不变的状态。 11、积分吸附热 在一定温度下,当吸附达到平衡时,平均吸附1mol气体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积分吸附热q积。 微分吸附热 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气体从n mol 增加到 (n+d n) mol时,平均吸附每摩尔气体所放出的热量。 12、化学吸附态一般是指吸附物种在固体表面进行化学吸附时的化学状态、电子结构和几何构 型。 13、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称为酸(B酸) 所谓酸(L酸),乃是电子对的受体,如BF3 固体酸:能给出质子或者接受电子对的固体称为固体酸。 14、相容性: 发生催化反应时,催化剂与反应物要相互作用。除表面外,不深入到体内,此即相容性。 15、d带空穴: 金属镍原子的d带中某些能级未被充满,称为“d带空穴”。 16、溢流现象是指固体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原有的活性中心)经吸附产生出一种离子或者自 由基的活性物种,它们迁移到别的活性中心处(次级活性中心)的现象。 17、结构敏感反应:反应速率对金属表面的微细结构变化敏感的反应。 结构不敏感反应:反应速率不受表面微细结构变化的影响。 18、沸石:自然界存在的结晶型硅铝酸盐(由于晶体中含有大量结晶水,加热汽化,产生类似

最新编译原理试题汇总+编译原理期末试题(8套含答案+大题集)

编译原理考试题及答案汇总一、选择 1.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_B__。 A . 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C. 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 D.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 2.正规式 MI 和 M2 等价是指__C__。 A . MI 和 M2 的状态数相等 B.Ml 和 M2 的有向弧条数相等。 C .M1 和 M2 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 D. Ml 和 M2 状态数和有向弧条数相等 3.中间代码生成时所依据的是 _C_。 A.语法规则 B.词法规则 C.语义规则 D.等价变换规则 4.后缀式 ab+cd+/可用表达式__B_来表示。 A. a+b/c+d B.(a+b)/(c+d) C. a+b/(c+d) D. a+b+c/d 6.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_A____,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 A.( ) 语法分析 B.( )文法分析 C.( )语言分析 D.( )解释分析 7.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__C___。 A.( ) 字符串 B.( )语句 C.( )单词 D.( )标识符 8.语法分析器则可以发现源程序中的___D__。 A.( ) 语义错误 B.( ) 语法和语义错误 C.( ) 错误并校正 D.( ) 语法错误 9.下面关于解释程序的描述正确的是__B___。 (1) 解释程序的特点是处理程序时不产生目标代码 (2) 解释程序适用于 COBOL 和 FORTRAN 语言 (3) 解释程序是为打开编译程序技术的僵局而开发的 A.( ) (1)(2) B.( ) (1) C.( ) (1)(2)(3) D.( ) (2)(3) 10.解释程序处理语言时 , 大多数采用的是__B___方法。 A.( ) 源程序命令被逐个直接解释执行 B.( ) 先将源程序转化为中间代码 , 再解释执行 C.( ) 先将源程序解释转化为目标程序 , 再执行 D.( ) 以上方法都可以 11.编译过程中 , 语法分析器的任务就是__B___。 (1) 分析单词是怎样构成的 (2) 分析单词串是如何构成语句和说明的 (3) 分析语句和说明是如何构成程序的 (4) 分析程序的结构 A.( ) (2)(3) B.( ) (2)(3)(4)C.( ) (1)(2)(3) D.( ) (1)(2)(3)(4) 12.编译程序是一种___C__。 A. ( ) 汇编程序 B.( ) 翻译程序 C.( ) 解释程序 D.( ) 目标程序 13.文法 G 所描述的语言是_C____的集合。 A. ( ) 文法 G 的字母表 V 中所有符号组成的符号串 B.( ) 文法 G 的字母表 V 的闭包 V* 中的所有符号串 C.( ) 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终极符串 D. ( ) 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符号串 14.文法分为四种类型,即 0 型、1 型、2 型、3 型。其中 3 型文法是___B__。 A. ( ) 短语文法 B.( ) 正则文法 C.( ) 上下文有关文法 D.( ) 上下文无关文法15.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 G 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组非终结符号,一组终结符号,一个开始符号,以及一组 __D___。 A.( ) 句子 B.( ) 句型 C.( ) 单词 D.( ) 产生式

电路原理试题答案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1.1 选择题 1——5CBBBA 6——10DACDC 11——15BCACA 16——20AAABA 21——25DBCCD 26——30DDDAC 1.2 填空题 1. 小 2.短开 3. 开短 4. KCL 电流KVL 电压 5. u=Ri 6. u=-Ri 7. 电流电压 8. 电压电流电流电压 9. 电源含有控制量 10. U=-I-25 11. u= us+R(i+is) 12. u= -us+R(-i+is) 13.0 Us/R 14. Us 0

15. [R/(R+Rs)]/Us Us/R+Rs 16.1V 17.7 Q 18.1 Q 19.4V 20.-0.5A 21.4A 22.-5A 23.8V 24.19V 25.4A 26.5V 27. -5V 28.4V -8V 29. x 0 TO 30. U+=U- I+=I-=0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1 选择题 1 ——5BABCC 6——1 0BADCB 11——15CDACB 16——20DAACC 21——25DBBAD

26——30CBDBC 2.2 填空题 1.12 2.16 3.3 4 4.8 2 5.2.4 6. 越大 7. 越小 8.54 9.72 10.24 11.80 12.7 13.4 14.24 15.2 16.10 17. Us=10V 电压源

18. Is=5A 电流源 19. Us=8V 电压源 20. Is=4A 电流源 21.3 22.18 23.30 24. 变小 25.15 26.3 27. -6 28. 串并联Y- △等效 29. Us=10V 电压源 30. Is=5A 电流源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3.1 选择题 1——5BCCBC 6——10DAABA 11——15BBDCA 16——20BBCDC 21——25CDADC 26——30CBBAD 3.2 填空题 1.KCL KVL 伏安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催化原理--期末复习题

催化原理期末复习题 一、给出下面概念和术语的定义 1、催化剂的活性; 2、Bronsted酸、Bronsted碱; 3、清洁能源; 4、原子经济; 5、金属分散度; 6、载体; 7、结构不敏感反应; 8、化学吸附; 9、清洁化工技术;10、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剂;11、晶面;12、择形催化;13、催化剂的骨架密度;14、催化剂的比孔容;15、努森(Knudsen)扩散;16、晶胞;17、催化剂的化学稳定性; 18、催化剂;19、催化剂的稳定性; 20、吸附等温式(吸附平衡式、等温吸附方程); 二、单项与多项选择题 1、下列多相催化反应步骤中()是化学步骤。 A.吸附氢解反应增强;B.脱附;C.内扩散;D.表面反应 2、下面()化合物为Lewis酸碱化合物。 A.MgO;B.NaOH;C.NH3;D.KOH 3、()不是多相催化反应步骤中的物理步骤。 A.反应物内扩散;B.产物外扩散;C.反应物吸附;D.产物内扩散 4、下面()物质含有固体酸中心。 A.分子筛;B.高岭土;C.烧碱;D.阴离子交换树脂 5、分子筛的空间结构基本单位有()。 A.八面体;B.四面体;C.六面体;D.环 6、催化剂的要素是()。 A.物质;B.没有消耗;C.能量;D.自由能小于零的反应 7、下面()物质不含固体酸中心。

A.阳离子交换树脂;B.活性白土;C.硅酸铝;D.(NH4)2CO3 8、金属、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可导致()。 A.H2吸附下降;B.氧化反应速率下降; C.CO吸附下降;D.加氢反应速率下降 9、下面()可作为活性的表示方法。 A.转化率;B.选择性;C.反应温度;D.时空产率 10、晶体中存在下列()因素将导致晶体不是理想晶体。 A.点缺陷;B.缝隙原子;C.面缺陷;D.线缺陷 11、下列物质有可能作为催化剂的是() A.高岭土;B.岩石;C.木炭;D.不锈钢 12、下列多相催化反应步骤中()是物理步骤。 A.吸附;B.脱附;C.内扩散;D.表面反应 13、()是Langmuir吸附模型的条件。 A.单层,定位;B.表面理想;C.吸附质间无作用;D.达到平衡14、催化剂的作用是()。 A.改变反应温度;B.改变反应压力; C.改变物质的组成;D.改变反应的途径 15、金属原子产生化学吸附的必要条件是()。 A.有未配对的d电子;B.表面理想; C.有未占用的d空轨道;D.有未配对的s电子 16、下面()化合物为Bronsted酸碱化合物。 A.HF;B.NaOH;C.NH3;D.MgO 17、影响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性能的酸性质因素有()。 A.温度;B.酸类型;C.压力;D.酸量 18、Miller指数的标记是()。 A.{abc};B.[abc];C.{a,b,c};D.(abc)

编译原理试题(卷)汇总-编译原理期末试题(卷)(8套含答案解析-大题集)

编译原理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选择 1.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_B__。 A . 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C. 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 D.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 2.正规式 MI 和 M2 等价是指__C__。 A . MI 和 M2 的状态数相等 B.Ml 和 M2 的有向弧条数相等。 C .M1 和 M2 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 D. Ml 和 M2 状态数和有向弧条数相等 3.中间代码生成时所依据的是 _C_。 A.语法规则 B.词法规则 C.语义规则 D.等价变换规则 4.后缀式 ab+cd+/可用表达式__B_来表示。 A. a+b/c+d B.(a+b)/(c+d) C. a+b/(c+d) D. a+b+c/d 6.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_A____,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 A.( ) 语法分析 B.( )文法分析 C.( )语言分析 D.( )解释分析 7.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__C___。 A.( ) 字符串 B.( )语句 C.( )单词 D.( )标识符 8.语法分析器则可以发现源程序中的___D__。 A.( ) 语义错误 B.( ) 语法和语义错误 C.( ) 错误并校正 D.( ) 语法错误 9.下面关于解释程序的描述正确的是__B___。 (1) 解释程序的特点是处理程序时不产生目标代码 (2) 解释程序适用于 COBOL 和 FORTRAN 语言 (3) 解释程序是为打开编译程序技术的僵局而开发的 A.( ) (1)(2) B.( ) (1) C.( ) (1)(2)(3) D.( ) (2)(3) 10.解释程序处理语言时 , 大多数采用的是__B___方法。 A.( ) 源程序命令被逐个直接解释执行 B.( ) 先将源程序转化为中间代码 , 再解释执行 C.( ) 先将源程序解释转化为目标程序 , 再执行 D.( ) 以上方法都可以 11.编译过程中 , 语法分析器的任务就是__B___。 (1) 分析单词是怎样构成的 (2) 分析单词串是如何构成语句和说明的 (3) 分析语句和说明是如何构成程序的 (4) 分析程序的结构 A.( ) (2)(3) B.( ) (2)(3)(4)C.( ) (1)(2)(3) D.( ) (1)(2)(3)(4) 12.编译程序是一种___C__。 A. ( ) 汇编程序 B.( ) 翻译程序 C.( ) 解释程序 D.( ) 目标程序 13.文法 G 所描述的语言是_C____的集合。 A. ( ) 文法 G 的字母表 V 中所有符号组成的符号串 B.( ) 文法 G 的字母表 V 的闭包 V* 中的所有符号串 C.( ) 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终极符串 D. ( ) 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符号串 14.文法分为四种类型,即 0 型、1 型、2 型、3 型。其中 3 型文法是___B__。 A. ( ) 短语文法 B.( ) 正则文法 C.( ) 上下文有关文法 D.( ) 上下文无关文法15.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 G 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组非终结符号,一组终结符号,一个开始符号,以及一组 __D___。 A.( ) 句子 B.( ) 句型 C.( ) 单词 D.( ) 产生式 16.通常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还应包括_C____。

电路原理课程题库(有详细答案)

《电路原理》课程题库 一、填空题 1、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将达到其最大值。 2、正弦量的三要素分别是振幅、角频率和(初相位) 3、角频率ω与频率f的关系式是ω=(2πf)。 4、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5、RLC串联谐振电路中,已知总电压U=10V,电流I=5A,容抗X C =3Ω,则感抗X L =(3Ω),电阻R=(2Ω)。 6、在线性电路中,元件的(功率)不能用迭加原理计算。 7、表示正弦量的复数称(相量)。 8、电路中a、b两点的电位分别为V a=-2V、V b=5V,则a、b两点间的电压U ab=(-7V),其电压方向为(a指向b)。 ) 9、对只有两个节点的电路求解,用(节点电压法)最为简便。 10、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是:(感抗=容抗)。 11、(受控源)是用来反映电路中某处的电压或电流能控制另一处电压或电流的现象。 12、某段磁路的(磁场强度)和磁路长度的乘积称为该段磁路的磁压。 1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通常有解析法、曲线法、矢量法和(符号)法四种。 14、一段导线电阻为R,如果将它从中间对折,并为一段新的导线,则新电阻值为(R/4)Ω。

15、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器电路,在性能上象是(低通滤波器)。 16、集成运算放大器属于(模拟)集成电路,其实质是一个高增益的多级直流放大器。 17、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率,感性负载电路中应并联适当的(无功)补偿设备,以提高功率因数。 18、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若电容两端电压为100V,电阻两端电压为10V,则电感两端电压为(100V),品质因数Q为(10)。 ' 19、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I=U/R)。 20、高压系统发生短路后,可以认为短路电流的相位比电压(滞 后)90°。 21、电路通常有(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状态。 22、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随(温度)改变而发生的漂移叫温度漂移。 23、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单相功率的(3)倍。 24、当电源内阻为R0时,负载R1获得最大输出功率的条件是(R1=R0)。 25、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其输入阻抗(很高)。 26、在电感电阻串联的交流电路中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 27、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分别为最大值、频率和(初相位)。 28、有三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分别是C1、C2和C3,已知C1> C2> C3,将它们并联在适当的电源上,则它们所带电荷量的大小关系是(Q1>Q2>Q)。 ;

2015超星《美学原理》课后题满分答案

2015超星《美学原理》课后题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 1.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 A )。 A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B W·塔塔科维兹的《古代美学》 C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D 贺拉斯的《诗艺》 2. 真正严格地区别美感和快感的是( A )。 A 康德 B 休谟 C 黑格尔 D 博克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原始人美感的第一个特点是( B )。 A 以模仿植物为美 B 以模仿动物为美 C 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 D 图腾崇拜 5. 美感的生理基础是( D )。 A 眼睛 B 鼻子 C 耳朵 D 感觉器官 6.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7. 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A )。 A 现实主义文艺 B 古典主义文艺 C 浪漫主义文艺 D 现代主义文艺 8.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9.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10.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11.西方美学一个重要传统是( B ) A 探讨美的本质 B 反功利性和反功利主义 C 现实主义在美学中的运用 D 探索美的目的 12.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 1. 在我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观念”的代表有( AB )。 A 吕荧 B 蔡仪 C 高尔太 D 朱光潜 E 李泽厚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4.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5. 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给艺术定义的有( AC )。 A 游戏说 B 模仿说 C 集体无意识说 D 教化说 6.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完整版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二章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电子型助催化剂的作用:改变主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促进催化活性及选择性。 金属的催化活性与其表面电子授受能力有关。具有空余成键轨道的金属,对电子有强的吸引力,吸附能力的强弱是与催化活性紧密相联的 在合成氨用的铁催化剂中,由于Fe是过渡元素,有空的d轨道可以接受电子,故在Fe-Al2O3中加入K2O后,后者起电子授体作用,把电子传给Fe,使Fe原子的电子密度增加,提高其活性,K2O是电子型的助催化剂 第三章吸附与多相催化 1简述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 包括五个连续的步骤。 (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 (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 (3)被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 (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脱附; (5)反应产物离开催化剂表面向催化剂周围的介质扩散。 上述步骤中的第(1)和(5)为反应物、产物的扩散过程。属于传质过程。第(2)、(3)、(4)

步均属于在表面进行的化学过程,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关,也叫做化学动力学过程 2外扩散与内扩散的区别 外扩散:反应物分子从流体体相通过吸附在气、固边界层的静止气膜(或液膜)达到颗粒外表面,或者产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通过静止层进入流体体相的过程,称为外扩散过程。内扩散:反应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扩散进入到颗粒孔隙内部,或者产物分子从孔隙内部扩散到颗粒外表面的过程,称为内扩散过程。 为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应尽量消除扩散过程的影响 外扩散阻力:气固(或液固)边界的静止层。 消除方法:提高空速 内扩散阻力:催化剂颗粒孔隙内径和长度. 消除方法:减小催化剂颗粒大小,增大催化剂孔隙直径 3解离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的推导过程 4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 物理吸附是表面质点和吸附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而引起的。具体地是由永久偶极、诱导偶极、色散力等三种范德华引力。物理吸附就好像蒸汽的液化,只是液化发生在固体表面上罢了。分子在发生物理吸附后分子没有发生显着变化。

电路原理试卷及答案详解A(超强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5个空,每空2分,共10分) 1、若RC串联电路对基波的阻抗为,则对二次谐波的阻抗 为。 2、电路如图1所示,各点的电位在图上已标出,则电压 。 图1图2 3、如图2所示的电路,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4、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是指完全依靠而产生的响应。 5、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中的电阻R表示的是线圈电阻,当R增大时,铁心线圈 中损耗增加。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图3所示的二端网络(R为正电阻),其功率 为。 A. 吸收 B. 发出 C. 不吸收也不发出 D. 无法确定 图3图 4图5 2、如图4所示的电路消耗的平均功率为。(下式中U、I为有效值,G为电导) A. B. C. D. 3、下列那类电路有可能发生谐振? A.纯电阻电路 B.RL电路 C.RC电 路 D.RLC电路

4、对称三相电路(正相序)中线电压与之间的相位关系 为。 A. 超前 B. 滞后 C.超前 D. 滞后 5、如图5所示的电路,,,则。 A. B. C. D. 三、作图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将图6所示的电路化简为最简的电压源形式。(要有适当的化简过程) 图6 2、画出图7所示电路换路后的运算电路模型。(设电路原已稳定,在时换路)

四、简单计算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用节点电压法求图7所示电路的电压U。(只列方程,不需求解) 图7 2、某二端网络端口处的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分别为, ,则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电路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3、已知某二端口网络的Z参数矩阵为,求该网络的传输参数矩阵,并回答该网络是否有受控源。 4、对于图8所示含有耦合电感元件的电路,设 ,试求副边开路时的开路电压。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D)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C)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B)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D)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C)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参考答案:11、B 12、D 13、A 14、B 15、B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17、"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18、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亚里士多德D、卢梭19、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参考答案:16、B 17、B 18、B 19、B 20、A21、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 )A、总的指导意义B、具体方法的意义C、重要启示意义D、实践意义22、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 )A、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B、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C、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D、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23、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 )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24、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25、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参考答案:21、A 22、C 23、B 24、B 25、A26、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二章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电子型助催化剂的作用:改变主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促进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金属的催化活性与其表面电子授受能力有关。具有空余成键轨道的金属,对电子有强的吸引力,吸附能力的强弱是与催化活性紧密相联的 在合成氨用的铁催化剂中,由于Fe是过渡元素,有空的d轨道可以接受电子,故在Fe-Al2O3中加入K2O后,后者起电子授体作用,把电子传给Fe,使Fe原子的电子密度增加,提高其活性,K2O是电子型的助催化剂 第三章吸附与多相催化 1简述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 包括五个连续的步骤。

(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 (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 (3)被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 (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脱附; (5)反应产物离开催化剂表面向催化剂周围的介质扩散。 上述步骤中的第(1)和(5)为反应物、产物的扩散过程。属于传质过程。第(2)、(3)、(4)步均属于在表面进行的化学过程,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关,也叫做化学动力学过程 2外扩散与内扩散的区别 外扩散:反应物分子从流体体相通过吸附在气、固边界层的静止气膜(或液膜)达到颗粒外表面,或者产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通过静止层进入流体体相的过程,称为外扩散过程。 内扩散:反应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扩散进入到颗粒孔隙内部,或者产物分子从孔隙内部扩散到颗粒外表面的过程,称为内扩散过程。 为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应尽量消除扩散过程的影响 外扩散阻力:气固(或液固)边界的静止层。 消除方法:提高空速 内扩散阻力:催化剂颗粒孔隙内径和长度. 消除方法:减小催化剂颗粒大小,增大催化剂孔隙直径 3解离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的推导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