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火车站规划设计规范》

(完整版)《火车站规划设计规范》

(完整版)《火车站规划设计规范》火车站规划设计规范

作为火车站的规划设计规范,旨在为火车站建设提供准确的指导,确保火车站的功能性和美观性。本文档为《火车站规划设计规范》的完整版。

1. 规划设计原则

1.1 功能原则

火车站应满足列车运行、旅客出行和行李调配等基本功能需求,保证运行的安全、高效和便捷。

1.2 安全原则

火车站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原则,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爆、防

盗等安全设施的合理布局和使用。

1.3 环境原则

火车站建设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并提供舒适的室内和室外环境。

1.4 可持续原则

火车站的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

2. 站场布局与结构设计

2.1 站场布局

火车站的站场布局应考虑列车通行、旅客进出站以及货物运输等需求,合理划分不同区域,并提供便利的换乘和接驳设施。

2.2 主体建筑设计

火车站的主体建筑设计应兼顾功能性和美观性,包括但不限于候车大厅、售票厅、检票口等。

2.3 建筑结构设计

火车站的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安全、可靠和持久耐用的要求,包括建筑材料的选用和结构的设计。

3. 旅客设施与服务

3.1 旅客设施

火车站应提供满足旅客需求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候车室、卫生间、餐饮和商业设施等。

3.2 旅客服务

火车站应提供高质量的旅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咨询、安全指引和紧急救援等。

4. 环境与景观设计

4.1 环境设计

火车站建设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包括但不限于噪音控制、空气净化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4.2 景观设计

火车站的景观设计应提供美观、舒适的环境,充分考虑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5. 安全与应急措施

5.1 安全措施

火车站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安保人员和安全警示标识等。

5.2 应急措施

火车站应制定应急预案,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地震和恐怖袭击等。

以上为《火车站规划设计规范》的完整版,目的在于提供全面并合理的指导,确保火车站建设符合各项要求。

长兴县火车站广场设计说明

长兴火车站规划设计说明 【摘要】本设计是对长兴火车站广场及其周边环境的规划设计,根据长兴自身的地理条件,展望长兴未来城市的发展,将其定义为体现都市特色景观的城市生态花园客厅。以人为本,表达城市给予人的现代、高效、安全、轻松、文化、舒适的感受;贴近自然,突出绿阴、空气、山林等自然的特征要素,使城市环境生态化;融入社会,创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的人文空间环境,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社会意识,顺畅安全的城市交通,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鲜明的城市空间和地方特征及高品质的环境质量。 【关键词】广场自然生态长兴 【Abstract】The design is a very program in the changing square and the nearby area,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 of Changxing itself , prospect the changxing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definition its being for reflect city characteristic city ecosystem garden sitting room of view. People first, express the offering people's modern times , high-efficient , safe , easily , cultural , comfortable feeling of city; press close to it naturally , such natural characteristic key elements as outstanding and green and overcast , air , mountain forest ,etc; melt into the society, create with the humanities space environment that natural environment harmonize,with the society that ages develop synchronously realize, smooth safe city transportation,the urban lif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distinct urban space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 and high-quality environmental quality. 【Key words】square; natuarl; ecosystem; changxing 1.地理概况 长兴县火车站广场地处太湖之畔,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场地与现代社会进程碰撞的成果。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的进行,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的提高,长兴老的火车站广场已经不再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长兴县决定重新建造火车广场,人们对景观环境改善和提高的要求也代表了新时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特定环境地域上的体现。 太湖明珠—长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长兴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处在号称“天堂”的苏州与杭州之间,位于因一曲“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而驰名中外的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东南望县”之美誉。长兴是上海经济区的交通枢纽,雄踞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结合部,故有“三省通衢”之称。长兴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距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芜湖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由两条国道(北京—福州的104国道、上海—拉

(完整版)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1.0.3 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1.0.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2.0.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 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2.0.3 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 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2.0.4 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 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2.0.5 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 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2.0.6 站房Station 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2.0.7 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3 站址和总平面 3.1 站址选择 3.1.1 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 2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 3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 4 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3.2 总平面设计 3.2.1 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 2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 3 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 4 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 3.2.2 汽车进站口、出站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二级汽车站进站口、出站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三、四级站宜分别设置;汽车进站口、

(完整版)《火车站规划设计规范》

(完整版)《火车站规划设计规范》火车站规划设计规范 作为火车站的规划设计规范,旨在为火车站建设提供准确的指导,确保火车站的功能性和美观性。本文档为《火车站规划设计规范》的完整版。 1. 规划设计原则 1.1 功能原则 火车站应满足列车运行、旅客出行和行李调配等基本功能需求,保证运行的安全、高效和便捷。 1.2 安全原则 火车站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原则,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爆、防 盗等安全设施的合理布局和使用。

1.3 环境原则 火车站建设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并提供舒适的室内和室外环境。 1.4 可持续原则 火车站的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 2. 站场布局与结构设计 2.1 站场布局 火车站的站场布局应考虑列车通行、旅客进出站以及货物运输等需求,合理划分不同区域,并提供便利的换乘和接驳设施。 2.2 主体建筑设计

火车站的主体建筑设计应兼顾功能性和美观性,包括但不限于候车大厅、售票厅、检票口等。 2.3 建筑结构设计 火车站的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安全、可靠和持久耐用的要求,包括建筑材料的选用和结构的设计。 3. 旅客设施与服务 3.1 旅客设施 火车站应提供满足旅客需求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候车室、卫生间、餐饮和商业设施等。 3.2 旅客服务 火车站应提供高质量的旅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咨询、安全指引和紧急救援等。

4. 环境与景观设计 4.1 环境设计 火车站建设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包括但不限于噪音控制、空气净化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4.2 景观设计 火车站的景观设计应提供美观、舒适的环境,充分考虑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5. 安全与应急措施 5.1 安全措施 火车站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安保人员和安全警示标识等。 5.2 应急措施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top,terminus and depot engineering CJJ/T 15-2011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2 年6 月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1182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15—2011,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

范》CJJ 15—8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年11月22日 前言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5]84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的先进标准,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在原行业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87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车站;3停车场;4保养场;5修理厂;6调度中心。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 1 新增公共交通枢纽站和调度中心的设计; 2 对站、场、厂设施的功能和基本要求进行了细化; 3 对停车场总用地规模等概念不清和已过时指标进行了重新界定和调整; 4 新增了公共交通站、场、厂电动汽车、智能交通(ITS)、信息化建设等; 5 删除了城市水上公共交通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武汉市交通科学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交武汉市交通科学研究所(地址:武汉市发展大道409号五洲大厦A座6楼;邮政编码:430015)。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

车站建筑 设计原则 1.车站设计要针对哈尔滨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哈尔滨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周边环境条件相协调,做出功能完善、安全可行、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实施设计方案。 2.车站总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的要求,在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历史文物及市民出行的影响。 3.车站是乘客集散和乘降的场所,车站建筑设计应体现交通功能的特点,以人为本,合理吸引和组织客流,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的要求,方便乘客集散、乘降和换乘,包括与其它轨道交通线、公交线路、自行车等的换乘,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 4.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预测客流的集散量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其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机等均要与该站客流通过能力相适应,同时满足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 5.设计客流按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并考虑高峰小时内客流的不均匀性,计入超高峰系数,取超高峰系数1.1~1.4。处于突发客流较大的车站视实际情况而定。 6.根据路网规划考虑与其他轨道线路的换乘,并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远期线路换乘站(新疆大街站)要在总体上统筹考虑,分期实施,留置切实可行的接口。换乘车站设计时,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需满足远期换乘客流的需要,并考虑资源共享。 7.车站的防灾设计要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车站的紧急疏散能力,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将一列车乘客及站台上候车乘客、工作人员在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

1. 车站设计要针对##地方特色,充分考虑##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周边环境条件相协调,做出功能完善、安全可行、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实施设计方案. 2. 车站总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的要求,在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造、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造物、地面交通、历史文物与市民出行的影响. 3. 车站是乘客集散和乘降的场所,车站建造设计应体现交通功能的特点, 以人为本,合理吸引和组织客流,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的要求,方便乘客集散、乘降和换乘,包括与其它轨道交通线、公交路线、自行车等的换乘,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 4. 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预测客流的集散量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其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机等均要与该站客流通过能力相适应, 同时满足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 5. 设计客流按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并考虑高峰小时内客流的不均匀性,计入超高峰系数,取超高峰系数1. 1~1.4.处于突发客流较大的车站视实际情况而定. 6. 根据路网规划考虑与其他轨道路线的换乘,并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远期路线换乘站〔##大街站〕要在总体上统筹考虑,分期实施, 留置切实可行的接口.换乘车站设计时,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需满足远期换乘客流的需要,并考虑资源共享. 7. 车站的防灾设计要满足《地铁设计规X》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与其它有关规定.车站的紧急疏散能力,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将一列车乘客与站台上候车乘客、工作人员在6min 内疏散完毕.

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87发布时间:1987-12-03 信息来源:市规划局作者:不详字体: 大中小(双击滚屏)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

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入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第2.1.4条首末站宜设置在全市各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这些集散点一般都在几种公交线路的交叉点上。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条线路单独设首末站,而宜设置几条线路共用的交通枢纽站。不应在平交路口附近设置首末站。 第2.1.5条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 P CJJ/15-2011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top,terminus and depot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11-11-22发布 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84号文件的要求,由武汉市交通科学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对1987年頒布的《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1987进行修订。 编制组经调查研究、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车站;3停车场;4保养场;5修理厂;6枢纽站;7调度中心。 本规范主要对以下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 1 在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内外最新发展成果基础上,对旧版《规范》根据增删内容作适当调整、充实和完善。如新增枢纽站和调度中心两个章节等; 2 重点突出站、场、厂设施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如首末站站房、停车坪,枢纽站停车、保养、抢修、调度、监控等功能得到强化; 3 明确界定概念不清和已过时指标。如停车场总用地规模不能重复计算,必须减去首末站和枢纽站停车用地面积等; 4 增加发展新要求。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施用地综合开发利用,站场设计用地指标弹性区间核定,强化公交枢纽站内容,针对公交规划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多样化的城市公交运输方式,增补电动汽车、智能交通(ITS)等内容; 5 方式结构变化。按照城市公共交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修订要求,将旧版《规范》更名为《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仅涵盖道路公共交通方式,删除城市水上公共交通内容。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内容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武汉市交通科学研究所(地址:武汉市发展大道409号五洲大厦A座6楼;邮政编码:430015)。 本规范参编单位: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公交站场管理公司、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处、武汉市轮渡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志强、王有元、夏涌、霍斌、杜逸纯、刘依群、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2) 8.2客运设备 8.2.1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和旅客乘降所,应设置为旅客服务的设施,并视需要预留发展的条件。旅客站房的布置应与城市规划相配合。通过式车站的旅客站房宜设于靠城市中心区一侧。尽端式车站的旅客站房宜设于站台端部或线路一侧。 8.2.2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和旅客乘降所应设置旅客站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旅客站台的数目和位置,应与旅客站房和旅客列车到发线的布置相配合。 2客运站的旅客站台长度应按550m设置;当客运站位于Ⅲ级铁路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的下限地区时,其站台长度应按450m设置。改建客运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个别站台长度可采用400m。对接发短途和市郊旅客列车的站台长度,可按短途和市郊旅客列车的实际长度确定。采用尽头线的尽端式客运站的站台长度,应较上述规定增加机车及供机车出入的必要长度。 其他车站的旅客站台长度,应按近期客流量和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短于300m。在人烟稀少地区或客流量较小的车站和乘降所,站台长度可适当缩短。 3旅客站台的宽度应根据客流密度,行包搬运工具和站台上的建筑物等情况确定。 1)旅客基本站台的宽度:在旅客站房和其他较大建筑物范围以内,由房屋突出部分的边缘至站台边缘,客运站宜采用20~25m;其他站宜采用8~20m;在困难条件下,中间站不应小于6m。在其他地段不宜小于中间站台的宽度;在困难条件下,中间站不应小于4m。 2)旅客中间站台的宽度:设有天桥、地道并采用双面斜道时,大型客运站不应小于11.5m;客运站不应小于10.5m;其他站不应小于8.5m,采用单面斜道时不应小于9m,仅需设雨棚时不应小于6m。不设天桥、地道和雨棚时,单线铁路中间站不应小于4m;双线铁路中间站不应小于5m;当中间站台设于到发线外侧时,可适当减小。改建车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当旅客站台上设有天桥或地道的出入口、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时,站台边缘至建筑物边缘的距离,客运站不应小于3m;其他站不应小于2.5m。改建车站,在困难条件下,其中一侧距离不应小于2m。 4旅客站台的高度:应高出轨面500mm,对邻靠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线路的一侧为高出轨面300mm;特殊情况下,可高出轨面1100mm。 8.2.3天桥和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天桥、地道应设在旅客上、下车人数和行包、邮件较多且其通路经常被列车或调车所阻的车站上。 2天桥、地道的设置,应优先选用地道。天桥和地道的位置应使旅客通行和行包、邮件搬运便利和减少交叉干扰。 3天桥、地道的数量和宽度,应根据客流量和行包、邮件量确定。 1)天桥、地道的数量:当站房规模在400人及以上至2000人以下时不应少于1处,站房规模在2000人及以上至10000人以下时不应少于2处,站房规模在10000人及以上的大型客运站不应少于3处;设有高架跨线候车室时,地道或天桥不应少于1处。当客流、行包和邮件数量都很大时,可设置行包、邮件地道1~2处。 2)天桥、地道的宽度:大型客运站不应小于6m,客运站不应小于5m,其他站不应小于3m。行包、邮件地道不应小于5.2m。 3)地道的净高:旅客地道不应小于2.5m;行包、邮件地道不应小于3m。 4旅客天桥、地道通向各站台宜设双向出、入口,其宽度:大型客运站不应小于4m,客运站不应小于3.5m;其他站双向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2.5m,单向出、入口不应小于3m。行包、邮件地道通向各站台应设单向出、入口,其宽度不应小于4.5m,当条件所限且出、入口处有交通指示保证时,其宽度不应小于3.5m。 8.2.4客运站和其他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旅客站台应设置雨棚。地道的出、入口和位于多雨地区的天桥应设置雨棚。客运站应设置与站台等长的雨棚;其他站的雨棚长度可按200~300m设置。雨棚的宽度应与站台的宽度一致,雨棚应与进、出站口相连接。 8.2.5旅客列车上水车站,应在相关的到发线旁设置客车给水栓。 8.3客车整备所 8.3.1客运站设有客车整备所和客运机务设备时,其相互配置应满足车站的通过能力,减少咽喉交叉干扰,缩短机车和客车车底的走行距离,并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通过方案比较确定。 1客车整备所可纵列配置于客运站到发列车较少一端的咽喉区外方靠站房一侧;在双线铁路上,当客、货列车对数较多,客车整备所宜配置在旅客列车到发较少一端的两正线间。 2当始发、终到旅客列车对数较少,货物列车不经由客运站或为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客运站与客车整备所也可横列配置。 3客运机务设备与客车整备所宜配置在同一象限内;当始发、终到旅客列车较多,为均衡车站两端咽喉能力或结合其他条件,客运机务设备与客车整备所可分别设置在客运站的两端。 8.3.2客车整备所的作业方式可采用定位作业或移位作业。当采用定位作业时,客车整备所应按横列布置(图8.3.2-1)。当采用移位作业时,客车整备所宜按纵列布置(图8.3.2-2)。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1.0.1 为保证铁路旅客车站建造设计符合安全、合用和卫生等基本要求,制 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合用于标准轨距国家铁路旅客车站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 筑设计。 1.0.3 铁路旅客车站站房(以下简称站房)除应按设计年度远期的客运量确 定规模外,宜预留扩建的余地。易扩建的站场客运建造可分期建设。 1.0.4 铁路旅客车站的建造规模,应根据旅客最高会萃人数(以下简称最高 会萃人数),按表 1.0.4 划分为四级。 铁路旅客车站建造规模的划分 表 1.0.4 1.0.5 铁路旅客车站建造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 2.0.1 铁路旅客车站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为旅客办理客运业务, 设有旅客候车和安全乘降设施, 并由站前广场、 站房、 站场客运建造三者组成整体的车站。 2.0.2 旅客最高会萃人数 Maximum passengers in waiting room 旅客车站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 一昼夜在候车室内瞬时 (8~10min ) 出 现的最大候车(含送客)人数的平均值。 2.0.3 站房平台 Platform for station building 铁路旅客车站建造规模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最高会萃人数 H (人) H ≥10000 2000≤H <10000 400<H <2000 50≤H≤400

由站房外墙向城市方向延伸一定宽度,连接站房各个部位及进出站口的平台。 2.0.4 旅客车站专用场地Special area for passenger station 自站房平台外缘至相邻城市道路内缘和相邻建造基地边缘范围内,包括旅客活动地带与人行通道、车行道、停车场、绿化、建造小品使用的场地。 2.0.5 公交站点Bus stop 设于站前广场内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首末站或者中途站。 2.0.6 线侧下式站房Low —lying station building 旅客车站站场路线的高程高于站前广场地面高程,站房首层地面低于站台面,且高差较大,分层布置的站房。 2.0.7 高架跨线候车室Elevated overcrossing waiting room 位于旅客站台与路线上方,且与站房相连,主要为候车使用的建造物。 2.0.8 设计行包库存件数Designed of luggage office 设计年度内最高月的日平均行包库存件数。 2.0.9 站场客运建造Buildings for passenger traffic in station yard 在站场范围内为客运服务的站台、雨棚、地道、天桥、检票口、站台售货亭、站名牌等建造物。 3.1 选址 3.1.1 铁路旅客车站的选址除应符合铁路站场与枢纽总体布局和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1 特大型、大型旅客车站(以下简称特大型、大型站)宜设于市区方便旅客乘降的地点;中、小型旅客车站(以下简称中、小型站)宜设于主要居民点的同侧。 3.1.1.2 宜减少拆迁或者填挖方工程量较少。 3.1.1.3 宜具备必要的场地面积。 3.1.1.4 应符合环境保护、安全、卫生的有关规定。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结构)

车站结构 一般规定 1.哈尔滨市轨道交通1号线四期工程沿线车站均为地下站,车站结构设计应从各自的建设条件出发,根据城市规划、线路埋深、建筑布置、施工环境、工程水文地质,以及冬季气候等自然条件,按照工程筹划的要求,考虑相邻区间隧道施工工艺和站址地面交通组织的处理方式,本着既遵循技术先进,又安全、可靠、适用、经济的原则选择结构型式和施工方法。 2.车站结构应根据选择的结构型式、施工方法、荷载特性、耐火等级等条件进行设计,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并根据确定的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等标准进行耐久性设计,满足抗裂、防水、防腐蚀、防灾等要求。 3.车站结构要满足车站建筑、设备安装、行车运营、施工工艺、环境保护等要求,确保车站的正常使用,达到总体规划设计的要求,同时,考虑城市规划引起周围环境的改变对结构的作用. 4.车站结构的净空尺寸应满足地铁建筑限界以及建筑设计、相邻区间施工工艺和其他使用功能的要求。尚应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和后期沉降等因素的影响,其值根据地质条件、埋设深度、荷载、结构类型、施工工序等条件并参照类似工程的实测值加以确定。 5.车站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纵向刚度,并满足地铁长期运营条件下对结构纵向抗裂及抗差异沉降的要求.换乘车站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上述要求,以减少换乘车站续建工程对已建车站结构的影响. 6.结构设计应以现行国家的相关勘察规范确定的内容和范围,考虑不同施工方法对地质勘探的特殊要求,通过施工中对地层的观测反馈进行验证.其中暗挖结构的围岩分级按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确定. 7.对于基坑法、浅埋暗挖法等不同型式的车站结构计算模型应符合实际工况条件,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与其相符或相近的现行国家有效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标准条文-10站场(带强制条文)

10 站场 10.1 一般规定 10.1.1 车站设计应符合系统功能要求,满足运输需要,便于运营管理,方便旅客乘降,并应留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10.1.2 枢纽内客运站的数量应根据枢纽客运量、引入线路数量、客车开行方案、既有设备配置、枢纽客运布局及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综合确定。 10.1.3 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结合引入线路走向、既有客站位置和条件、城市总体规划、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综合比选确定。一般应优先选择引入既有客运站或深入市区。当设置两个及以上客运站时,客站间宜有便捷的联系通路。 10.1.4 当枢纽内有两个及以上客运站时,应根据客车经路顺畅、点线能力协调、旅客乘降方便等原则,按引入方向、客车类别、客车开行方案等方式进行客站分工。 10.1.5 大型铁路枢纽客货运布局,宜采用“客货分线、客内货外”布置。大型客运站应与城市交通系统有机结合,宜构建为综合交通枢纽,实现旅客便捷换乘。 10.1.6 有多条线路引入的大型客运站,宜根据引入线路不同的功能定位按线路别分场布置;在困难条件下,也可采用分线分场立体交叉布置;并应根据运输需要,按主要线路跨线,次要线路换乘的原则设置跨线车联络线。仅有第三方向引入的客运站,也可按方向别合场布置。 10.1.7 车站按技术作业性质可分为越行站、中间站和始发站;按客运量大小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及小型车站。 10.1.8 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应为650m,并应按双方向进路设计。 10.1.9 疏解线、联络线应在站内与正线或到发线接轨,当必须在区间内与正线接轨时,应在接轨处设置线路所,并应根据列车运行需要设置安全线。 岔线、段管线应在站内与到发线接轨,并应设置安全线,当站内有平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 为统一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原则,使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符合“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旳规定,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合用于新建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 旅客车站布局应符合城镇发展和铁路运送规定,并根据当地经济、交通发展条件,合理确定建筑形式。 1.0.4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应积极采用安全、节能和符合环境保护规定旳先进技术。 客货共线和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旳建筑规模,应分别根据最高汇集人数和高峰小时发送量按表1.0.5-1和表1.0.5-2确定。

表 1.0.5-1 客货共线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规模 表 1.0.5-2 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规模 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现行《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TB10083)和《都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旳有关规定。 1.0.7 铁路旅客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GB50189 旳有关规定。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强制性原则旳规定。 2 术语 铁路旅客车站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为旅客办理客运业务,设有旅客乘降设施,并由车站广场、站房、站场客运建筑三部分构成整体旳车站。 客货共线铁路旅客车站 mixed traffic railway line station 设在客货共线运行旳铁路沿线,重要办理客运业务旳车站。 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 passenger dedicated railway line station 设在客运专线铁路沿线,专门办理客运业务旳车站。 2.0.4 旅客最高汇集人数m aximum passengers in waiting room 旅客车站整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一昼夜在候车室内瞬时(8~10min)出现旳最大候车(含送客)人数旳平均值。 高峰小时发送量peak hour departing quantum 车站整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日均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 建筑等级划分表1.0。3 第1。0。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第1.0。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 第2.0.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2.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 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2。0。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 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2.0.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 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2.0。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 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2.0.6条站房Station 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2.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 3.1 站址选择 第3.1。1条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

火车站网络系统规划设计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火车站网络系统规划设计 专业: 网络工程(对口)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计算机学院 2018年12月5日 2018-2019学年 第一学期

目录 1.引言 (2) 1.1工程简介 (2) 1.2设计依据 (2) 1.3设计原则 (3) 2.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 (3) 2.1功能需求分析 (3) 2.2信息点数量及分布 (4) 3.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 (4) 3.1布线材料的选择 (4) 3.2信道总体设计 (5) 4.综合布线各子系统设计 (7) 4.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7) 4.2水平子系统设计 (8) 4.3UPS供电系统 (9) 4.4干线子系统设计 (11) 4.5设备间设计 (12) 4.6水管理设计 (13) 4.7进线间设计 (15) 4.8综合布线系统保护设计 (15) 5.设计总结 (16) 6.参考文献 (17) 7.致谢 (17)

1.引言 1.1工程简介 淮南火车站预计建设全长100Km,候车大厅共设作为500个,控制中心将设在火车站控制中心内。淮南火车站车辆段占地面积约二十五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八万平方米,是火车站的设备维修基地和车厢车库,共有二十八座建筑物。 主要布线建筑物包括: 综合办公楼维修中心综合检修楼、维修中心综合检修班组楼、车辆段控制中心及设备检修综合楼、检修库、材料总库办公楼,共计信息点680个。 根据火车站铁路管理决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外信息技术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在满足实用性要求的前提下,应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完成火车站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建设,使其技术水平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淮南车辆段的网络用户将统一使用安徽地铁总公司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MIS)。如使用MAXIMO系统进行设备维修管理,使用ORACLE FM系统进行财务管理,使用OA进行办公,以及邮件、上网等应用。 1.2设计依据 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1)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2)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3)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4)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5)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6)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7)GBJ32-82《电器装置安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9)《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1)《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及实验要求》; (12)(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13)GB4943-95《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

车站建筑 设计原则 1.车站设计要针对哈尔滨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哈尔滨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周边环境条件相协调,做出功能完善、安全可行、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实施设计方案。 2.车站总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的要求,在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历史文物及市民出行的影响。 3.车站是乘客集散和乘降的场所,车站建筑设计应体现交通功能的特点,以人为本,合理吸引和组织客流,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的要求,方便乘客集散、乘降和换乘,包括与其它轨道交通线、公交线路、自行车等的换乘,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 4.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预测客流的集散量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其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机等均要与该站客流通过能力相适应,同时满足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 5.设计客流按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并考虑高峰小时内客流的不均匀性,计入超高峰系数,取超高峰系数1.1~1.4。处于突发客流较大的车站视实际情况而定。 6.根据路网规划考虑与其他轨道线路的换乘,并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远期线路换乘站(新疆大街站)要在总体上统筹考虑,分期实施,留置切实可行的接口。换乘车站设计时,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需满足远期换乘客流的需要,并考虑资源共享。 7.车站的防灾设计要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车站的紧急疏散能力,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将一列车乘客及站台上候车乘客、工作人员在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_CJJ_1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 15—87 主编部门:武汉市公用事业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实行日期:1988年6月1日 关于发布部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的通知 根据(83)城科字第224号文的要求,由武汉市公用事业研究所负责编制的《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经我部审查,现批准为部标准,编号CJJ 15-87,自1988年6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本标准管理单位武汉市公用事业研究所.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87年12月3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能适应城市建 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站、场、厂等主要设施能根据规定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的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计划用地,做到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畅通安全、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轮渡和出租汽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站、场、厂。有轨电车、索道缆车的站、场、厂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4条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车站和渡轮站 第一节城市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第2.1.1条首末站的规模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第2.1。2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第2.1。3条首末站一般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使一般乘客都在以该站为中心的350m半径范围内,其最远的乘客应在700~800m 半径范围内.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