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用菌术语标准

食用菌术语标准

食用菌术语标准
食用菌术语标准

食用菌术语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菌形态、生理、遗传、育种、栽培、生产、加工、商品贸易等方面有关的中英文术语,适用于食用菌科研、教学、生产、贸易等领域。

2 术语及定义

2.1 概述

2.1.1 食用菌edible fungus

指可供食用的一些真菌。多数为担子菌,如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

2.1.2 药用菌medicinal fungus

指有药效价值的一些真菌。如灵芝、茯苓、雷丸、蜜环菌等。

2.1.3 真菌fungus

为一类营异养生活,不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真核细胞;营养体为单细胞或丝状;细胞壁含有几丁质或纤维素;具有无性和有性繁殖特征的菌体。

2.1.4 菇mushroom

泛指伞菌类或牛肝菌类的子实体。

2.1.5 胶质菌gelatinous fungus

泛指子实体属胶质的菌类。如木耳、银耳等。

2.1.6 草腐菌straw rotting fungus

生长在腐草类上的菌类。如蘑菇、草菇等。

2.1.7 木腐菌wood rotting fungus

生长在腐木上的菌类。如香菇、金针菇等。

2.1.8 担子菌basidiomycete

指有性孢子外生在担子上的菌类。如蘑菇、香菇等。

2.1.9 子囊菌ascomycete

指有性孢子着生在子囊内的菌类。如羊肚菌、块菌等。

2.1.10 伞菌agaric

伞菌目伞菌科担子菌的俗名。

2.1.11 霉菌mould

腐生在各种基物上的除细菌以外的丝状及粉状体的微小真菌。

2.1.12 放线菌actinomycete

分枝丝状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2.1.13 酵母菌yeast

营出芽繁殖的单细胞真菌。

2.1.14 细菌bacterium

以裂殖方式繁殖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2.1.15 病毒virus

专性寄生的核酸蛋白质大分子,只能在寄主细胞内依靠寄主的代谢系统进行繁殖。

2.1.16 微生物microorganism

微小或超微小个体结构的小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

及病毒。

2.1.17 培养culture

指培育菌丝的过程。

2.1.18 纯培养pure culture

只让一种生物或细胞生长繁殖的培养。

2.1.19 生物量biomass

培养基物中所生长的培养物的总量。

2.1.20 生物学效率biological efficiency

单位数量培养料的干物质与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干重之间的比率。

2.1.21 基质(基物)substrate

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

2.1.22 培养基medium

培养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液体或固体混合物。

2.1.23 完全培养基complete medium

在微生物培养中补充有蛋白胨、酵母浸出物等物质的培养基。

2.1.24 选择性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一种选择分离某种培养物的培养基。

2.1.25 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

全部由化学上已知成分构成的培养基。

2.2 形态结构

2.2.1 菌丝hypha

构成真菌菌丝体的丝状单元,由孢子或组织萌发后形成。

2.2.2 菌丝体mycelium

菌丝的集合体。

2.2.3 初生菌丝体primary mycelium

又称单核菌丝体或第一次菌丝体,多数由孢子直接萌发形成,较纤细,开始时一般为多核,随后产生隔膜,多数在每个细胞内含有一个单倍体的核。

2.2.4 次生菌丝体secondary mycelium

担子菌由初生菌丝细胞经质配形成的双核单倍体细胞发育而成的双核菌丝体。

2.2.5 三次菌丝体tertiary mycelium

由双核菌丝分化发育而成,组成子实体各部分。

2.2.6 气生菌丝体aerial mycelium

生长在培养基物表面空间的菌丝体。

2.2.7 基内菌丝体substrate mycelium

生长在培养基物内的菌丝体。

2.2.8 匍匐菌丝体stolon mycelium

贴生在培养基物表面的菌丝体。

2.2.9 菌落colony

由菌丝及孢子所形成的单个菌丝丛。

2.2.10 菌索rhizomorph

又称根状菌索,某些真菌菌丝集结而成的绳索状结构。

2.2.11 原基primordium

尚未分化的子实体原始阶段。

2.2.12 菌蕾button

由原基分化为有菌盖和菌柄的幼小子实体。

2.2.13 子实体fruit body

产生孢子的真菌结构。如子囊果、担子果。

2.2.14 子囊果ascocarp

产生子囊的子实体。

2.2.15 担子果basidiocarp

产生担子的子实体。

2.2.16 子囊ascus

产生子囊孢子的囊状细胞。

2.2.17 担子basidium

着生担孢子的一种结构。

2.2.18 孢子spore

真菌经无性或有性过程所产生的繁殖体。

2.2.19 子囊孢子ascospore

在子囊中产生的有性孢子。如羊肚菌的子囊孢子。

2.2.20 担孢子basidiospore

担子上产生的有性孢子。如香菇的担孢子。

2.2.21 有性孢子sexual spore

经两个不同性的胞核融合,再经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孢子。

2.2.22 无性孢子asexual spore

不经两个不同性的胞核融合而形成的孢子。如分生孢子。

2.2.23 分生孢子conidium

一种无性孢子,通常着生于分生孢子梗上。

2.2.24 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

一种着生分生孢子的特殊化了的菌丝。

2.2.25 粉孢子oidium

一种薄壁的无性孢子。通常由菌丝直接断裂而成。

2.2.26 芽孢子blastospore

又称酵母状孢子。由出芽方式形成的无性孢子。

2.2.27 休眠孢子resting spore

萌发前处于体眠时期的孢子。如草菇的厚垣孢子。

2.2.28 休眠体resting body

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是环境条件不利时营养生长停止,而形成具有再生能力的休眠结构。如厚垣孢子、菌核等。

2.2.29 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具厚壁能抵抗不良环境的无性孢子。

2.2.30 菌核sclerotium

由营养菌丝集结成的坚硬能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如茯苓、猪苓等菌丝体在地下所形成的块状物。

2.2.31 孢子印spore print

或称“孢子纹”,孢子散落而沉积的菌褶或菌管的着生模式,孢子印及其颜色是伞菌分类依据之一。

2.2.32 菌盖pileus(cap)

生长在菌柄上产生孢子的部位,也是主要食用部分。一般呈帽状。

2.2.33 菌褶lamella(gill)

菌盖下侧垂直排列的片状结构,其上形成担子产生担孢子。

2.2.34 菌管tube

子实体着生孢子的管状结构。

2.2.35 子实层hymenium

子实体孕育孢子的层状结构。

2.2.36 菌柄stipe

支持菌盖的柱状体。

2.2.37 菌环annulus

菌盖开伞后,环绕于某些伞菌柄上的内菌幕残余物。

2.2.38 菌托volva

或称脚包。外菌幕位于柄基的残余物,典型的呈杯状。

2.2.39 内菌幕veil

某些伞菌菌盖与菌柄间连接的包膜,覆盖菌褶。

2.2.40 外菌幕universal veil

包裹在整个原基或菌蕾外面的膜状物。

2.2.41 囊状体cystidium

又称隔胞,间生在子实层中的囊状不孕细胞。

2.2.42 侧丝paraphysis

生于子实层中的不孕丝状细胞。

2.2.43 孢子囊sporangium

包裹无性孢子的囊状细胞。

2.2.44 菌肉context

组成菌盖的组织。

2.2.45 丝膜cortina

某些伞菌菌盖与菌柄间的蛛网状物。

2.2.46 菌髓trama

真菌子实体的菌丝组织。如伞菌菌褶、多孔菌菌管中部的菌丝层。

2.3 生理生态

2.3.1 生活史life-cycle(life history)

食用菌生活史。一般是指从孢子→菌丝→子实体→孢子的整个生长发育循环周期。

2.3.2 腐生现象saprophytism

以死的动、植物体或有机质作为营养来源的生存方式。

2.3.3 腐生菌saprophyte(saprobe)

吸取无生命的有机质为养料的菌类。

2.3.4 寄生现象parasitism

从活的寄主细胞内或细胞间吸取养分,依赖寄主生存的现

象。

2.3.5 寄生菌parasite

从其他生物体吸取养料并赖以生存的菌类。

2.3.6 共生现象symbiotism

不同有机体生活在一起,彼此提供所需营养物质的生存现象。

2.3.7 兼生性facultative

既能生活在死的有机体上,也能与活的有机体共生。

2.3.8 兼腐生物(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saprophyte

兼有腐生能力的寄生物,寄生力较强,但有时也能腐生。

2.3.9 兼寄生物(兼性腐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 兼有寄生能力的腐生物,寄生力较弱,只能侵袭生活力衰弱的寄主体。

2.3.10 伴生现象commensalism

两种真菌共同生存在同一基物上,其中一种对另外一种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2.3.11 菌根真菌mycorrhizal fungus

能与植物根系发生有益共生关系形成菌根的真菌。如松口蘑与赤松。由于真菌菌丝深入植物根部程度的不同又有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之分。

2.3.12 代谢产物metabolite

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

2.3.13 拮抗作用antagonism

不同培养物在同一培养基质上,产生相互抑制的状态。

2.3.14 促成培养promotion culture

在琼脂培养基上促进子实体原基形成的培养方法。

2.3.15 继代培养subculture

通过分离移植继续传代的菌种培养方法。

2.3.16 菌龄fungus age

一般指菌丝在培养基物中生长发育的时间。

2.3.17 锁状联合clamp-connection

为双核细胞形成分裂产生双核菌丝体的一种特有形式,常发生在菌丝顶端,开始时在细胞上产生突起,并向下弯曲,与下部细胞连接,形如锁状。

2.4 遗传育种

2.4.1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由担孢子或子囊孢子形成的菌丝,经过配对的性结合而繁殖的过程。

2.4.2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没有进行性结合的一切繁殖过程。

2.4.3 同宗配合homothallism

由同型孢子萌发的两条菌丝间相互结合,经质配、核配可产生子实体的有性繁殖方式。

2.4.4 异宗配合heterothallism

由两种不同型的菌丝相结合,经核配而产生子实体的有性繁殖方式。

2.4.5 自交可育self-compatible

又称自交可孕,自交亲和。指一种菌体由其自身营有性生殖。为同宗配合类型,同型孢子结合可产生子实体。

2.4.6 自交不育self-incompatible

又称自交不亲和、杂交可育。指菌体自身不能营有性生殖。为异宗配合类型,同型孢子结合不能产生子实体。

2.4.7 多核菌丝multinucleate hypha

细胞内含有两个以上细胞核的菌丝细胞,由孢子萌发的初生菌丝体未形成隔膜前,常含有多个核。

2.4.8 单核菌丝monocaryon hypha

初生菌丝产生横隔后,每个细胞内含有一个核。

2.4.9 双核菌丝dicaryon hypha

由两条单核菌丝通过同宗或异宗结合而形成双核菌丝。如双孢蘑菇的初生菌丝多数具有双核。

2.4.10 单相核monophasic nucleus

初生菌丝细胞核的染色体数为单倍,常称单相核(单倍体),这种细胞则为单相细胞(单倍体细胞)。

2.4.11 双相核diplophase nucleus

处于子实层部位的某些单相双核细胞,经过核配,染色体加

倍而形成双相核(双倍体)。这种细胞则为双相细胞(双倍体细胞)。

2.4.12 单倍体haploid

双倍染色体减半的细胞或个体。常用n表示。

2.4.13 双倍体diploid

含有双倍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常用2n表示。

2.4.14 质配plasmogamy

两个性细胞质的融合。

2.4.15 核配karyogamy

两个性细胞核的融合。

2.4.16 同核体homocaryon

菌丝或孢子内含有相同基因型的细胞核。

2.4.17 异核体heterocaryon

菌丝或孢子内含有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核。

2.4.18 极性polarity

表示遗传因子中“性基因”的性质和数量。

2.4.19 两极性bipolarity

其性别只由一对独立分离的性基因所决定。

2.4.20 四极性tetrapolarity

其性别由两对独立分离的性基因所决定。

2.4.21 单孢子monospore

单个的孢子。

2.4.22 分离isolation

从基物、子实体、菌丝培养物中取得纯菌种的过程。

2.4.23 孢子分离spore isolation

挑取孢子获得纯培养物的方法。

2.4.24 单孢分离single spore isolation

分离单个孢子获得纯培养物的方法。

2.4.25 多孢分离multispore isolation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分离多孢单菌落的方法获得纯培养物。

2.4.26 组织分离tissue isolation

挑取菌体组织获得纯培养物的方法。

2.4.27 基质分离substrate of isolation

从菌类生存的基物中获得纯培养物的方法。如木耳、香菇等菇木分离。

2.4.28 移植transfer of culture

将菌种从一种基物移接到另外的培养基物中扩大培养的过程。

2.4.29 接种inoculation

将菌种移植在培养基物中的方法。

2.4.30 接种物inoculum

用于开始一个新培养的细胞或组织。

2.4.31 菌株(品系)strain

种内或变种内在若干遗传特性上有区别的菌类。

2.4.32 菌种退化spawn degeneration

菌种在生产栽培过程中,由于遗传性变异,环境条件的改变、混杂及由于人工选择的放松而使适应性及产量的逐渐下降。

2.4.33 菌种提纯复壮spawn rejuvenation

良种繁育中防止菌种退化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个体选择,分系比较和精心培育。

2.4.34 单孢杂交monosporous hybridization

利用单孢子分离物(单核菌丝体)进行组合培养,通过两个或几个亲株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或重组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2.4.35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将两个原生质体(脱掉细胞壁的),通过理化方法使之胞核融合,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2.4.36 理化诱变育种physicochemical factors induced breeding

采用紫外线、X光线、γ射线照射或采用化学诱变剂(亚硝基胍、氮芥等)处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核酸中的基因组,引起变异而获得新的菌株。

2.4.37 无孢平菇sporeless oyster mushroom

平菇的一个变异品系,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孢子。

2.4.38 固体菌种solid spawn

培养基为固体状态的栽培种。

2.4.39 液体菌种liquid spawn

培养基为液体状态的栽培种。

2.4.40 原种stock culture

习惯上称“母种”。由固体培养基培养保藏的原始菌种。

2.4.41 栽培种spawn

由原种移植扩大的菌种。

2.5 生产用语

2.5.1 吐黄水yellow water exudation

菌种培养期间,培养基物内出现的黄色液体。双孢蘑菇菌种在不良条件下,往往在菌丝萎缩后,出现黄色的液体。

2.5.2 萌发germination

在食用菌生产中,接种物在培养基物上菌丝恢复生长叫萌发。孢子产生芽管的过程常称为发芽。

2.5.3 无菌sterile

不含活杂菌体的状态。

2.5.4 菌种保藏spawn preservation

菌种在贮藏期间,使新陈代谢降低到最低水平,以便保持其生活力。

2.5.5 驯化domestication

将野生种经过分离、培养、选择成为生产上可以进行人工栽培品种的过程。

2.5.6 栽培cultivation

人工培育食用菌子实体的过程。

2.5.7 室内栽培indoor cultivation

在菇房内的栽培。

2.5.8 菇房mushroom house

具备栽培菇类条件的房屋。

2.5.9 菇房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 of mushroom house

菇房体积与用来栽培的培养料体积之间的百分比。

2.5.10 室外栽培outdoor cultivation

露天环境条件下的栽培。

2.5.11 畦栽ridge cultivation

在玻璃或塑料覆盖的阳畦内栽培的方式。

2.5.12 单季栽培seasonal cultivation

一年内从播种到收获只生产一个周期的栽培。

2.5.13 不时栽培unlimit cultivation

指在自然出菇期外,采用人工调控的方法,使其周年出菇的栽培。

2.5.14 床式栽培bed cultivation

利用搭架分层,铺设床架的立体栽培方式。

2.5.15 箱式栽培tray cultivation

利用箱、筐、盘进行栽培的方式。

2.5.16 屉式栽培drawer cultivation

抽屉式栽培箱内的栽培。

2.5.17 砖式栽培spawn brick cultivation

将长好菌丝的菌种取出,在框架内压制成菌砖的栽培方式。

2.5.18 木屑栽培cultivation on sawdust

以锯木屑为主要原料的栽培方式。

2.5.19 瓶栽bottle cultivation

在瓶内装料栽培的方式。

2.5.20 袋栽bag cultivation

在塑料袋内装料栽培的方式。

2.5.21 菇树trees used for mushroom growing 用来栽培菇类的树木。

2.5.22 原木log

砍伐后,未经锯断的菇树。

2.5.23 原木栽培log cultivation

用原木栽培的方式。

2.5.24 段木cut-log

按一定规格锯断的原木。

2.5.25 段木栽培cut-log cultivation

用段木栽培的方式。

2.5.26 菇木inoculated log

2.5.27 一场制one yard system

发菌和出菇在同一场地。

2.5.28 二场制two yard system

将栽培场分成发菌和出菇场的栽培方式。

2.5.29 假伏场temporary yard

设在阔叶、落叶林内的发菌场地。

2.5.30 本伏场fruiting yard

设在常绿针叶林内的出菇声地。

2.5.31 困山laying

使场地具备温暖、通风、排水良好、稍干燥,促使接种后的菌丝向菇木内迅速蔓延,防止杂菌感染。

2.5.32 抽水water drawing

一般情况下,砍树后,暂不剔枝,留下枝叶以便蒸发多余的水分,即谓“抽水”干燥。

2.5.33 剔枝trimming

砍伐的原木抽水干燥后,将所有枝条剔除。

2.5.34 截断cross cutting

接种前将原木按一定长度截成小段。

2.5.35 架木log standing

也叫立木、起架。凡菌丝已充分生长,具备出菇条件的菇木移至出菇场地,将菇木以人字形架起在横木两旁。

2.5.36 击木惊蕈stimulating fruiting by log taping

架木前用锤敲打菇木两端的截面,或将菇木竖直在平整的石

块上敲击,从而刺激出菇。

2.5.37 补水supplementing water

架木前若菇木水分不足,采用喷洒或浸水方式,使菇木得到适量的水分。

2.5.38 催蕾inducement to primordium

采取保温、保湿、通风方法促进菇蕾的形成。

2.5.39 白圈whitish hypha circle around inoculated hole

接种后,菌丝沿接种穴边缘往外生长,形成白色菌丝圈,标志已定植成活。

2.5.40 菌丝斑mycelial spot

接种后,在段木两端的断面上,常形成白色不规则的菌丝斑。

2.5.41 交接adjacency

两接种穴之间所蔓延的菌丝彼此接触。

2.5.42 表层菌丝化surface colonization

菌丝交接密布皮层称表层菌丝化。

2.5.43 菇木菌丝化colonization in inoculated

log

菇木形成层及木质部均长满菌丝,叫做菇木菌丝化。

2.5.44 菌丝徒长over growth of hyphae

菌丝在培养基物中营养生长过于旺盛,以致影响子实体的形成。

2.5.45 菌丝结块clumping of over grown hyphae

徒长的菌丝密集成块。

2.5.46 转色colouring

菌丝在培养基物内生长到一定阶段,由代谢产生色素而变色。

2.5.47 蘑菇堆肥mushroom compost

用来栽培蘑菇的培养料。

2.5.48 粪草料straw─manure compost

以畜粪和秸杆为主要原料的培养料。

2.5.49 合成料synthetic compost

以秸杆和化肥为主要原料的培养料。

2.5.50 堆料composting

将蘑菇的培养料,按一定规格堆制发酵的过程。

2.5.51 发酵fermentation

培养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引起有机质的分解腐熟同时产生热量的过程。

2.5.52 室外发酵outdoor fermentation(phaseⅠ)又称一次发酵、前发酵。培养料在室外堆制自然发酵的过程。

2.5.53 室内发酵indoor fermentation (pasteurization,phaseⅡ)

又称二次发酵,后发酵。经一次发酵的培养料,在室内控温

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食用菌生产课程标准 卢占龙 (一)课程名称《食用菌生产技术》 (二)建议课时90 ,学分4, (三)课程定位(课程体系中的角色)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生物技术、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素质拓展课)。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为学生学生学习食用菌菌种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开设的依据和内容选择标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食用菌生产技术》选择了常见的食用菌栽培、菌种生产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食用菌生产》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目标,需要通过学生主动地、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才能逐步达到,因此,课程内容标准建设建议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食用菌生产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掌握各种食用菌形态结构、菌种培养、各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等基本知识 讲清有关概念、教学主要以“菌种培育工”、“食用菌生产工”等职业岗位需求和创业需求为导向,以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 改革过去食用菌栽培的编排和讲授体系,首先以应用技能为突破口,尝试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本教研组现有的电化教学设施,展现信息、电子所赋予食用菌生产的新内涵,基本抛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基地教学模式,以实验室为教学基地。

(五)先修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是:基础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微生物学等。 后续课程是:微生物遗传、蔬菜栽培 (六)教学目标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是: 1.知识目标:要求系统掌握食用菌代谢、生理、形态的理论知识,菌种的制作方法 2.技能(能力)目标:学会食用菌制种,会栽培三种食用菌。 3.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 (七)教学内容介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科书是主媒体,学生必需从头到尾系统通读,最好两遍。从学期开始就制定阅读计划。应当指出,教科书只提供了大专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 录像教材是结合图片、标本讲解重点、难点及学科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提供的媒体,自主选择,经过刻苦学习,学好本课程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1绪论 2第一章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3第二章菌种的制作 4第三章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5第四章草腐型食用菌的栽培 6第五章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简介 7第六章食用菌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8第七章食用菌产品的储藏及加工 第一章食用菌学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一、菌丝体的形态结构 二、子实体的形态结构 三、食用菌的分类地位 第二节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与生活史 一、食用菌的生长 二、食用菌的生活史 三、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第三节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一、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二、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第四节菌种保藏 一、菌种的保藏方法 二、菌种退化的原因和复壮措施 [教学要求] 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食用菌类和菌类制品的通用标准

食用菌类和菌类制品的通用标准 1范围 本标准包括了适用于所有食用菌类,不管是新鲜的、还是加工过的蘑菇属(Agaricus 类)的一般要求,本标准所涉及产品的其它要求,可能在产品的系列标准或单独的标准中规定。 2描述 2.1产品的定义 2.1.1食用菌类 是指特殊植物的果实部分—野生的或种植的,经过必要的加工可作为食品的食用菌类。 2.1.2种类 是指植物学的种类和相近的种类,例如,可食用的牛肝菌属菌类和圆的或尖的菌丝均被视为同一类。 2.1.3新鲜的菌类 是指经过拣选和包装的食用菌类,被包装后尽可能快地运送给消费者。 2.1.4 混合的菌类 是指混合的菌类或为按本标准的2.4进行挑选后的不同种类的食用菌类的公认部分 2.1.5菌制品 是指干的菌类制品(包括冷冻干燥菌类、菌颗粒、菌粉)、泡制菌类、盐渍菌类、发酵菌类、浸泡在植物油中的菌类、速冻菌类、消毒菌类、菌提取液、菌浓缩液和干的菌浓缩液。 2.1.6干燥菌类 是指由同一种类的食用菌类经干燥或冷冻干燥而制得的产品,不论是整个的还是片状的。 2.1.7菌颗粒 是指同一种类的干燥的食用菌类经简单(粗略)的研磨而成 2.1.8菌粉 是指同一种类的干燥的食用菌类经细致的研磨而成,菌粉细到可通过200微米的筛网。 2.1.9泡制菌类

是指新鲜的或事先保存的一个或多个种类的食用菌类,在粗洗、洗涤和热烫、在醋中浸泡,添加或不添加盐、调味品、糖、植物油、乙酸、乳酸、柠檬酸、维生素C等,然后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巴氏灭菌。 1原来的CAC/RS 28-1970. 2.1.10盐渍菌类 是指同一种类的新鲜的食用菌类(不论是整个的还是片状的),在粗洗、洗涤和热烫后保存在盐水中。 2.1.11发酵菌类 是指同一种类的新鲜的食用菌类在盐水中保存,在乳酸中发酵。 2.1.12速冻菌类 是指在清洁、洗涤和热烫后的同一种类的新鲜食用菌类,在适当的设备里进行冷冻加工,加工条件符合本标准中本部分和7.2的要求。该冷冻工作应在最大的结晶化的温度范围,快速通过而完成。产品的热量的中心的温度达到-18℃,冷冻加工完成。 2.1.13菌提取液 是指从新鲜食用菌类的汁或从一个或多个种类的添加盐的干的食用菌类的水浓缩,浓度为7%无盐的提取物。 2.1.14菌浓缩液 是指从新鲜食用菌类的汁,或从一个或多个种类的添加盐的干的食用菌类的水浓缩,浓度为24%无盐的提取物。 2.1.15 干的菌浓缩液 是指从菌提取液或菌浓缩液获得的干的产品。 2.1.16消毒菌类 是指不论是一个或多个种类,整个的或片状的、新鲜的、盐渍或冷冻的食用菌类,在密闭容器中在水或盐水介质中包装,经过的热处理以保证产品有一定的抗腐败的能力。 2.1.17浸泡在橄榄油和其它植物油的菌类 是指同一种类的,不论是整个的,还是片状的,新鲜的或经过盐渍的食用菌类,包装在含橄榄油和其它植物油的密闭容器中,并经加热处理以保证产品有一定的抗腐败的能力。 2.1.18菌类菌丝的块 2.2缺陷的定义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doc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 设施农业栽培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 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 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 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知识,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分类识别,熟练掌握食用菌的菌种生产技术,并能根据播种期与生产量,确定出合适的各级菌种的生产时间与制种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制订食用菌生产计划,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了解食用菌菌种的概念,能够分辨出各食用菌种类。 (2)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3)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熟悉平菇、香菇、木耳、双抱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主要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栽培关键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类别教学内容考核要求参考学时 绪论 1. 食用菌的概念和分类 1. 了解蔬菜食用菌的概念 2 项2.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及分类 3.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2. 熟悉食用菌的营养和药 目 4.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用价值 一 3. 了解食用菌产业的现状 与发展前景 食用菌基 1.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1. 熟悉食用菌的形态结构8 础 2.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活和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 史 3 条件 项. 食用菌的营养 2. 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 目 4. 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 5. 食用菌遗传育种 3. 了解食用菌的生活史和 6. 实训育种方法 (1)食用菌形态结构观察 (2)食用菌抱子大小的测定 食用菌菌 1. 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 2. 培养基 1. 熟悉食用菌菌种生产的10 种生产的配制 3. 消毒与灭菌 4. 接种与培设备和菌种生产过程 项养 5. 菌种分离方法 6. 菌种的保存 2. 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 目与复壮 7. 液体菌种生产简介 8. 实制方法 三训( 1)菌种培养基制作( 2)接 3. 能够独立进行消毒与灭 种与培养菌、接种和培养、菌种分离 和菌种的保存 木腐型食 1. 香菇 1. 掌握香菇和平菇的栽培 用菌栽培(1)概述管理技术 ( 2)生物学特性 2. 熟悉黑木耳、银耳和金针 ( 3)栽培管理技术菇的栽培特点 2. 平菇 (1)概述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项 3. 黑木耳 目 (1)概述 四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4. 银耳 (1)概述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5. 金针菇 ( l )概述

食用菌菌种购买合同标准样本_2

合同编号:WU-PO-224-69 食用菌菌种购买合同标准样本 In Order T 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ach Party,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Reach An Agreement Through Common Consultation And Fix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Party,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Restricting All Parties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食用菌菌种购买合同标准样本 使用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协作的当事人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过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把各方所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从而实现制约各方的效果。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出卖人:签订时间: 买受人:签订地点: 起始日期:截止日期:计划金额(元): 第一条标的、数量、价款及交(提)货时间 产品名称 交货时间 单位 (kg) 数量 单价 保护价

(元/kg) 总金额 (元) 第二条质量标准:按《食用菌菌种管理条例》和《无公害江山白菇省级地方质量标准》标准执行。检验标准、方法、地点及期限;买方于菌种接种之日起10日内提出验收要求的,按前款规定的质量标准到买方种菇地验收。卖方自接到买方在上述期限内提出的验收要求之日起3日内未办理验收的,视为质量不合格。买方在上述期限内未提出要求的,视为质量合格。 第三条白菇菌种的交货地点、时间及提供方式:和方式为:_____________。 第四条定金:买方在xx年xx月xx日前向卖方支付收购定金______元。交货时定金(抵作货款)。定金

《食用菌罐头》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食用菌罐头》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标准起草工作组2019-11 一、工作概况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8年下达的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国标委发[2018]68号),计划编号为20183047-T-469,项目名称“食用菌罐头”,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起草单位为福建绿宝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2、主要工作过程 (1)起草(草案、论证)阶段 计划下达后,根据工作安排,于2019年3月26日在厦门组织召开标准起草工作启动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主要有来自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等二十多家单位32位行业专家和同仁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就《食用菌罐头》国家标准的前期预研工作、国内外标准比对、修订思路、工作方案进行了探讨,最终形成一致意见。 2019年7月30日在漳州组织召开了《食用菌罐头》国家标准修订第二次起草组内部工作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主要有来自福建绿宝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同发集团、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漳州佳伟食品有限公司、漳州金铭食品有限公司9名行业专家。此次会议主要就术语定义、产品分类、感官要求、氯化钠的检测等内容的修订进行了探讨,最终形成了一致意见,并将文本和编制说明做进一步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2)征求意见阶段 2019年10月-11月,根据两次起草工作会议的内容,收集福建绿宝、紫山等多家食用菌罐头主要生产企业生产数据,对文本和编制说明进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向全行业进行征求意见。 经标委会秘书处同意,2019年月日,发送到行业向有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截止年月日,共发函个单位,收到个单位回函,其中个单位提出了条意见或建议,采纳。 (3)审查阶段 (4)报批阶段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作的工作等 本标准由福建绿宝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负责起草。 主要成员:。 所做的工作:XX任工作组组长,主持全面协调工作。XXX、XXX为本标准主要持笔人,负责本标准的起草、编写。XXX、XXX为组员负责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并对生产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XXX负责对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归纳、分析。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制订符合产业发展的原则,本着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以及标准的目标、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和规范性原则来进行本标准的修订工作。

食用菌和菌类制品通用标准

食用菌和菌类制品通用标准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作者:发布时间:2019.08.17 1 范围 本标准包括了适用于所有食用菌类,不管是新鲜的、还是加工过的蘑菇属 (Agaricus 类)的一般要求,本标准所涉及产品的其它要求,可能在产品的系列标 准或单独的标准中规定。 2 描述 2.1 产品的定义 2.1.1 食用菌类 是指特殊植物的果实部分—野生的或种植的,经过必要的加工可作为食品的食用菌类。 2.1.2 种类 是指植物学的种类和相近的种类,例如,可食用的牛肝菌属菌类和圆的或尖的菌丝 均被视为同一类。 2.1.3 新鲜的菌类 是指经过拣选和包装的食用菌类,被包装后尽可能快地运送给消费者。 2.1.4 混合的菌类 是指混合的菌类或为按本标准的2.4进行挑选后的不同种类的食用菌类的公认部分 2.1.5 菌制品 是指干的菌类制品(包括冷冻干燥菌类、菌颗粒、菌粉)、泡制菌类、盐渍菌类、发 酵菌类、浸泡在植物油中的菌类、速冻菌类、消毒菌类、菌提取液、菌浓缩液和干的菌浓 缩液。 2.1.6 干燥菌类 是指由同一种类的食用菌类经干燥或冷冻干燥而制得的产品,不论是整个的还是片状的。 2.1.7 菌颗粒 是指同一种类的干燥的食用菌类经简单(粗略)的研磨而成

2.1.8菌粉 是指同一种类的干燥的食用菌类经细致的研磨而成,菌粉细到可通过200微米的筛网。 2.1.9 泡制菌类 是指新鲜的或事先保存的一个或多个种类的食用菌类,在粗洗、洗涤和热烫、在醋中 浸 泡,添加或不添加盐、调味品、糖、植物油、乙酸、乳酸、柠檬酸、维生素C 等,然后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巴氏灭菌。 1原来的 CAC/RS 28-1970. 2.1.10 盐渍菌类 是指同一种类的新鲜的食用菌类(不论是整个的还是片状的),在粗洗、洗涤和热烫 后保存在盐水中。 2.1.11 发酵菌类 是指同一种类的新鲜的食用菌类在盐水中保存,在乳酸中发酵。 2.1.12 速冻菌类 是指在清洁、洗涤和热烫后的同一种类的新鲜食用菌类,在适当的设备里进行冷冻加工,加工条件符合本标准中本部分和7.2的要求。该冷冻工作应在最大的结晶化的温度范围,快速通过而完成。产品的热量的中心的温度达到-18℃,冷冻加工完成。 2.1.13 菌提取液 是指从新鲜食用菌类的汁或从一个或多个种类的添加盐的干的食用菌类的水浓缩,浓 度为7%无盐的提取物。 2.1.14 菌浓缩液 是指从新鲜食用菌类的汁,或从一个或多个种类的添加盐的干的食用菌类的水浓缩,浓度为24%无盐的提取物。 2.1.15 干的菌浓缩液 是指从菌提取液或菌浓缩液获得的干的产品。 2.1.16 消毒菌类 是指不论是一个或多个种类,整个的或片状的、新鲜的、盐渍或冷冻的食用菌类,在 密闭容器中在水或盐水介质中包装,经过的热处理以保证产品有一定的抗腐败的能力。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可研报告

*********************蔬菜专业合作社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O一一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 1 - 1.1 项目背景 .......................................................................................... - 1 - 1.2 项目概况 .......................................................................................... - 3 - 1.3 可行性研究结论 .............................................................................. - 6 - 第二章市场预测和产品方案..................................................................... - 7 - 2.1 市场预测 .......................................................................................... - 7 - 2.2 产品方案 ........................................................................................- 12 - 第三章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 13 - 3.1 选址要求 ........................................................................................- 13 - 3.2 场址现状 ........................................................................................- 13 - 3.3 主要建设条件 ................................................................................- 13 - 第四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16 - 4.1 技术方案 ........................................................................................- 16 - 4.2 设备方案 ........................................................................................- 19 - 4.3 建筑工程方案 ................................................................................- 20 - 第五章原辅材料和燃动供应...................................................................- 22 - 5.1 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 22 - 5.2 燃动供应 ........................................................................................- 22 - 5.3 运输 ................................................................................................- 23 - 第六章总图布臵与公用工程.....................................................................- 24 -

食用菌等级分类标准

食用菌等级分类标准 一级种 1、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阿魏菇 菌丝洁白,爬壁力强,菌丝壮、旺,培养基无干缩、气生菌丝不倒伏,反面观察除接种块点外无任何斑点、条纹或阴影。 2、鸡腿菇 菌丝灰白,较平菇稀疏,菌丝成熟后略有土黄色,接种块色素较重,其余同平菇。 3、草菇 菌丝灰兰,伸长度大,呈半透明状,成熟后大多发生厚垣孢子。 4、猴头菇 菌丝白色、稍发暗,培养基不丰富时呈节状生长,气生菌丝少,爬壁力弱。 5、姬松茸、双孢菇 菌丝白色、初期呈绒球状,后期绒毛状生长,气生菌丝数量多,充盈整个试管。 6、杨树菇、柳松菇、大肥菇、大球 菌丝白色,稍有土黄暗色,营养不良或水分偏大时呈树枝状生长,余同平菇。二级种 1、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阿魏菇 菌瓶洁白,上下基本一致,瓶口处气生菌丝旺盛,瓶底部菌丝特浓白,普通旧罐头瓶个重550克—600克,无任何斑点、条纹或异色。 2、鸡腿菇 菌瓶色泽一致,瓶口处有气生菌丝,较平菇稀疏、纤细。其它同平菇等。3、草菇 透过菌瓶明显可见菌丝,一般品种菌丝成熟后即发生厚垣孢子。 4、猴头菇 菌丝纤细、节短,色泽白,成熟后瓶壁发生白点如同蕾点。 5、姬松茸、双孢菇 外观洁白、整齐,同平菇类。 6、杨树菇、柳松菇、大肥菇、大球

瓶壁可见菌丝色泽暗白色,瓶口处气生菌丝数量较少,无任何斑点、条纹或暗点。 三级种 1、平菇、姬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阿魏菇 菌袋洁白一致,两头接种口处菌丝稍疏,手感硬实,手敲有弹性,一般150×0.05规格、长35厘米的料袋,发菌后重约800克—900克。 无任何斑点、条纹或异色。 2、鸡腿菇 色泽同二级种,其它同平菇等。 3、草菇 瓶装、袋装表现同二级种,但厚垣孢子发生量少,菌丝成熟后纽结从接种口处伸出,结菇。 4、猴头菇 同二级种。 5、姬松茸、双孢菇 同二级种。 6、杨树菇、柳松菇、大肥菇、大球 同二级种。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规划【可编辑版】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规划 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瓜菜果茶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的意见》,提高我县食用菌质量水平,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全县食用菌生产现状,本着产业化发展思路,谋划我县食用菌201X—201X年发展规划。 一、食用菌生产现状 XX县从20**年开始,探索发展食用菌产业,尝试香菇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很快大面积推广。到目前,全县食用菌养殖大棚340个,食用菌养殖山洞96个,食用菌规模近50万平方米,主要品种为鸡腿菇、灵芝、黑木耳等,年实现产值近1700万元,收益近900万元,2600余户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900元以上。全县14个乡镇中有2个乡镇、近20个行政村从事食用菌生产,每个大棚或土洞可接内10-20人生产。成立了旧县乡食用菌养殖合作社,在技术、管理、资金、销售等方面实行高度统一。合作社与XX省食用菌研究工作站、XX曲阜大学生物系专家、教授常年合作,对食用菌生产进行全程指导,定期前来授课,以先进的实用技术保障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食用菌协会还建立了以旧县乡北吉城村支部书记任德祯养殖基地为纽带,上挂省市专家,负责提供技术,定期到基地培训,下联全乡专业村及周边县市的食用菌养殖专业户,对管理技术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上传下达,保证群众得到最先进的技术,最快的信息,任德祯养殖基地负责收集整理问题,以及专定教授有的放矢,提高效果。在种植养殖中逐步推广了测土配方施服,生物防治病虫害,袋装贮

存,保鲜保湿等先进技术等10多项,保证了鸡腿菇的绿色有机品质,同时,又通过产品认证,旧县乡“日升牌”鸡腿菇畅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旧县乡也因此成为运近闻名的食用菌特色乡镇。食用菌生产逐步由旧县乡辐射到了本县的新湖乡、斑鸠店镇和周边的XX县的孝直镇、洪范池镇等乡村。食用菌产业成为农民致富主渠道,特色产业明显。 二、食用菌生产制约因素 一是食用菌生产比较分散,对于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造成一定的障碍;二是食用菌深加工量小滞后,菇农销售鲜菇,靠经纪人进入市场,造成销售不稳定,价格忽高忽低,利润降低;三是乡、村食用菌管理组织、技术人员不足,甚至根本没有,一定程度影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四是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基本处于自发状态,菌种、生产资料质量无法保障,容易出现事故,影响食用菌生产;五是技术宣传、信息不够到位,制约食用菌生产和销售,降低菇农的经济效益。 三、食用菌生产发展规划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生产,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县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已列入“XX县农业发展计划”重点发展,是今后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我县食用菌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制定201X年—201X年全县食用菌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稳规模,调结构,抓管理,促增收”为工作主线,以品种结构优化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示范带动为载体,加速标准化、优

食用菌术语标准

食用菌术语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菌形态、生理、遗传、育种、栽培、生产、加工、商品贸易等方面有关的中英文术语,适用于食用菌科研、教学、生产、贸易等领域。 2 术语及定义 2.1 概述 2.1.1 食用菌edible fungus 指可供食用的一些真菌。多数为担子菌,如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 2.1.2 药用菌medicinal fungus 指有药效价值的一些真菌。如灵芝、茯苓、雷丸、蜜环菌等。 2.1.3 真菌fungus 为一类营异养生活,不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真核细胞;营养体为单细胞或丝状;细胞壁含有几丁质或纤维素;具有无性和有性繁殖特征的菌体。 2.1.4 菇mushroom 泛指伞菌类或牛肝菌类的子实体。 2.1.5 胶质菌gelatinous fungus 泛指子实体属胶质的菌类。如木耳、银耳等。 2.1.6 草腐菌straw rotting fungus 生长在腐草类上的菌类。如蘑菇、草菇等。

2.1.7 木腐菌wood rotting fungus 生长在腐木上的菌类。如香菇、金针菇等。 2.1.8 担子菌basidiomycete 指有性孢子外生在担子上的菌类。如蘑菇、香菇等。 2.1.9 子囊菌ascomycete 指有性孢子着生在子囊内的菌类。如羊肚菌、块菌等。 2.1.10 伞菌agaric 伞菌目伞菌科担子菌的俗名。 2.1.11 霉菌mould 腐生在各种基物上的除细菌以外的丝状及粉状体的微小真菌。 2.1.12 放线菌actinomycete 分枝丝状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2.1.13 酵母菌yeast 营出芽繁殖的单细胞真菌。 2.1.14 细菌bacterium 以裂殖方式繁殖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2.1.15 病毒virus 专性寄生的核酸蛋白质大分子,只能在寄主细胞内依靠寄主的代谢系统进行繁殖。 2.1.16 微生物microorganism 微小或超微小个体结构的小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

欧盟颁布新法规调整食用菌等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

欧盟颁布新法规调整食用菌等食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 7月3日,欧盟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EC)NO. 629/2008号法规,对(EC)NO. 1881/2006法规第三部分食品中铅、镉和汞三种重金属的最大限量标准作了调整。 其中涉及食用菌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修改:1、关于铅含量。原标准对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最大限量标准一律为0.30PPM,新标准修改为仅对蘑菇、平菇和香菇规定最大限量标准为0.30PPM,其他人工栽培食用菌未做规定。2、关于镉含量。原标准对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最大限量标准一律为0.20 PPM,在新标准中,蘑菇、平菇和香菇的最大限量标准保持不变,仍为0.20 PPM,其他人工栽培食用菌则放宽到1.0 PPM。 新法规将于公布之日起20天后,即2008年7月23日开始生效。 欧盟委员会法规(EC) No 629/2008 2008.7.2 对法规(EC)No 1881/2006关于食品中特定污染物最大限量标准的修订 欧盟委员会 考虑到建立欧共体的条约 考虑到1993年2月8日制订的理事会条例(EEC)315/93中关于食品污染物的委员会程序(1),尤其是其中的条款2(3)。 鉴于: (1)法规(EC)No 1881/2006 (2)制定了关于食物中特定污染物的最大限量标准,包括铅、

镉和汞等重金属含量的限定。 (2)为保护公众健康,保证污染物的含量水平不会成为健康隐患成为当务之急。铅、镉和汞的最大含量必须在安全水平,在良好生产和规范农业/ 渔业操作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低含量。 (3)根据新资讯,即使是良好农业和规范渔业操作也不能使某些水生物种和食用菌中铅、镉和汞的含量继续维持在法规(EC)No 1881/2006附件中所规定的水平。因此需要修改那些污染物的最大限量标准,以此保证高水平的消费者健康保护。 (4)欧洲议会2002/46/EC号决定第2条款和2002年6月10日讨论各成员国关于食品添加剂类似法规的理事会会议(3)都定义了食品添加剂。目前在其中特定食品添加剂中发现了高含量的铅、镉和汞等重金属,“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也发出通告。这表明这些食品添加剂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人摄入大量的铅、镉和汞。因此为保护公众健康,有必要给食品添加剂中的铅、镉和汞的最大含量做出限制。铅、镉和汞的最大含量必须在安全水平,在良好生产和规范农业/ 渔业操作的基础上,尽可能保持低含量。 (5)海藻会自然累积镉。因此干海藻或以干海藻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较其它添加剂含有更高含量的镉。鉴于此,放宽对干海藻或以干海藻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中隔的最大含量要求。 (6)各成员国和食品业经营者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食品添加剂最大限量标准,故食品添加剂最大限量标准的执行相应后延。 (7)有必要对法规(EC)No 1881/2006附件附注1做出修订,进一步明确水果的最大限量标准不适用于树生坚果。 (8)2007年3月28日关于食品(4)中农残监控的委员会建议2007/196/EC和2007年5月3日关于食品中丙烯酰胺水平监控的委员会建议2007/331/EC这两个文件中已经提出了新的监控建议。据此,法规(EC)No 1881/2006中关于监测和报告内容的条款需要给予完善。由于委员会建议2005/108/EC(6)中提出的对多环芳烃的监控操作已经敲定,因此该建议可以不予考虑。 (9)法规No 1881/2006因此需要做相应修订。 (10)本法规中提出的措施与食品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的意见一致,

绿色食品食用菌行业标准(1)

绿色食品食用菌行业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749—2003 绿色食品食用菌 Green food—Edible mushroom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豆食用菌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栽培和野生的食用菌鲜品和干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5009.19 食品中氟的测定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5009.105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110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188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 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12530 食用菌取样方法 GB/T12531 食用菌水分测定 GB/T12533 食用菌杂质测定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939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一般杂质common foreign matters

食用菌(蘑菇)的食品检测标准

食用菌(蘑菇)的食品检测标准 食用菌包含有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金耳、猴头菇、灵芝、天麻、白灵菇、杏鲍菇、冬虫夏草等食(药)用菌等等。 以下为各种菌类测试的项目标准: 香菇(GB/T1013-1998),灰树花(NY/T446-2001), 黑木耳(GB 6192-2008), 双孢蘑菇(NY/T224-2006),草菇(SB/T10038-1992,NY/T833-2004), 无公害食品质茶树菇(NY/T5247-2004),银耳(NY/T834-2004), 口蘑(NY/T445-2001,),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 从理化指标上来看: 新鲜的食用菌:水分应该≦86.0,灰分≦8.0(野生菌≦12.0) 干的食用菌:水分应该≦12.0(冷冻干燥≦6.0)香菇,黑木耳≦13.0. 灰分≦8.0(野生菌≦12.0)。干湿比例在1:7~1:10(黑木耳≥1:12)。 食用菌粉:水分应该≦9.0 从污染物,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限量上看,应符合以下指标: 项目指标检测方法 食用菌鲜品食用菌干品食用菌粉 镉(以Cd计)≦0.2 ≦1.0(香菇≦2.0)GB/T5009.15 六六六(BHC)≦0.05 NY/T761 滴滴涕(DDT)≦0.05 NY/T761 毒死蝉≦0.05 NY/T761 乐果≦0.02 NY/T761 溴氰菊酯≦0.05 NY/T761 氯氰菊酯≦0.05 NY/T761 多菌灵≦1 NY/T1680 敌敌畏≦0.5 NY/T761 百菌清≦2 NY/Y761 亚硫酸盐(以 ≦10 ≦50 GB/T5009.34 SO2计) 各农残检测项目除采用表中所列检测方法外,如有其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部文公告的检测方法,且其检出限和定量限能满足限量值要求时,在检测时可采用。 微生物指标: 大肠菌群,MPN/g <3.0 GB4789.3 霉菌和酵母,CFU/g ≦50 GB4789.15

绿色食品食用菌标准

绿色食品食用菌标准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食用菌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人工栽培和野生的食用菌鲜品和干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GB/T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5009.19 食品中氟的测定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5009.105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110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188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12530 食用菌取样方法GB/T12531 食用菌水分测定GB/T12533 食用菌杂质测定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

条件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 T939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一般杂质common foreign matters 附着在食用菌产品中的植物性物质(如:稻草、秸杆、木屑、棉籽壳等)。 3.2 有害杂质(detrimental foreign matters)有毒、有害及其他有碍安全卫生的物质(如毒菇、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玻璃、砂石等)。4、要求 4.1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2农药使用应符合NY /T939的规定。 4.3感宫感官应符合表l的规定。表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 干鲜形状菇形正常、规整菇形正常、规整、饱满破损菇≤10%(野生食用≤5%(野生食用菌的破 菌的破损菇≤15%)损菇≤10%)松紧度——较实、有弹性颜色 有正常食用菌的固有颜色大小 均匀一致气味有正常食用菌特有的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虫蛀菇无(野生食用菌的虫蛀菇≤1%)霉烂菇 无一般杂质无(野生食用菌的杂质≤1%)有害杂质无 4.4 理化及卫生

《食品标准》绿色食品食用菌行业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749—2003 绿色食品食用菌 Green food—Edible mushroom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豆食用菌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栽培和野生的食用菌鲜品和干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5009.17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5009.19 食品中氟的测定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5009.105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110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188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 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12530 食用菌取样方法 GB/T12531 食用菌水分测定 GB/T12533 食用菌杂质测定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939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一般杂质common foreign matters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099—2002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金霞、贾身茂、左雪梅、李世贵、姜瑞波、顾金刚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用菌培养基质用水、主料、辅料和覆土用土壤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化学添加剂、杀菌剂、杀虫剂使用的种类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栽培食用菌的栽培基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主料 组成栽培基质的主要原料,是培养基中占数量比重大的碳素营养物质。如木屑、棉籽壳、作物秸秆等。 3.2 辅料 栽培基质组成中配量较少、含氮量较高、用来调节培养基质的C/N比的物质。如糠、麸、饼肥、禽畜粪、大豆粉、玉米粉等。 3.3 杀菌剂 用来杀灭有害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的药剂,包括消毒剂。 3.4生料 未经发酵或灭菌的培养基质。 4要求 4.1水 应符合GB5749规定。 4.2主料 除桉、樟、槐、苦楝等含有害物质树种外的阔叶树木屑;自然堆积六个月以上的针叶树种的木屑;稻草、麦秸、玉米芯、玉米秸、高梁秸、棉籽壳、废棉、棉秸、豆秸、花生秸、花生壳、甘蔗渣等农作物秸秆皮壳;糠醛渣、酒糟、醋糟。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 4.3辅料 麦麸、米糠、饼肥(粕)、玉米粉、大豆粉、禽畜粪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

食用菌产品购买合同范文标准版本

The Legal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By Parties To Resolve Disputes Ultimately Realizes Common Interests. The Document Has Legal Effect After Reaching An Agreement Through Consultation.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食用菌产品购买合同范文 标准版本

食用菌产品购买合同范文标准版本 温馨提示:本合同文件应用在当事人双方(或多方)为解决或预防纠纷而确立的法律关系,最终实现共同的利益,文书经过协商而达成一致后,签署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出卖人:签订时间: 买受人:签订地点: 起始日期:截止日期: 第一条标的、数量、价款及交(提)货时间 名称 交货 时间 品种规格 单位 (kg) 数量 保护价

(元/kg) 总金额 (元) 合计人民币金额 (大写) 万仟佰拾元角分 第二条质量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准执行。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方法、地点及期限:。 第三条菌种的提供方式为□买方提供:□卖方自备;买方提供菌种的数量、时间和方式为:。对菌种验收的方式为。菌种价格为元/瓶,合计:元;菌种价款结算方式为□于xx年xx月xx日前一次性付清;□于交货时抵扣收购款。

第四条定金:买方□是/□否在xx年xx 月xx日前向卖方支付收购定金 元。交货时定金(□抵作收购款/□返还买方)。定金支付后,因买方违约解除合同的,定金不予退还;因卖方违约解除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第五条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时起转移,但买受人未履行支付款价义务的,标的物属于所有。 第六条交(提)货方式和地点:。 第七条运输方式及运输费用负担:由卖方送到买方指定的投售点。 运输费用由方负担。 第八条结算方式、时间及地点:。 第九条担保方式(也可另立担保合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