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4课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岳麓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理解长征精神。

2、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阅读《红军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2、从红军胜利——失败——胜利的史实中培养学生找出因果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关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红军长征的原因及红军长征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红军长征的精神并能以实际行动向红军学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让全班同学齐读《长征七律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略加解释。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渲染课堂气氛,引入新课:

第14课,红军长征(屏幕显示标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新课讲授)

教师:红军在根据地好好的,而且根据地发展形势很好,红军为什么要离开根据地长征呢?那一定是根据地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先来探究红军为什么要离开根据地进行长征。

一、长征开始(屏幕显示)

出示问题1: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69,思考归纳: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学生思考回答: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师:对。通过前面学习我们了解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而且,很快中国革命形成了燎原之势。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敌人十分惊恐,从1930年10到1933年春,国民党连续对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反革命“围剿”。(1、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四次“围剿”(屏幕显示))

教师提问:这四次“围剿”怎么样?它们是由谁领导取得胜利的?采取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学生回答)师:前面四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于是又纠结100万军队对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屏幕显示)

继续提问: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会失败呢?(学生回答)

师归纳、明确:客观:敌强我弱;主观:“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教师要简单的解释什么是“左”倾错误,以及它的危害。强调“左”倾错误实质就是脱离实际,不讲究实事求是。)

过渡:由于博古和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是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

3、红军长征的开始及初期失利(屏幕显示)

教师展示《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指导学生了解长征开始时间(1934年10月),以及在图上找到出发地点——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

教师提问:红军长征初期情况怎么样?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领导和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是造成红军长征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的认识。

[过渡提问]红军过了湘江后,准备去哪里?(湘西)摆在红军面前的又是什么危险?(敌人布下口袋)红军有没有钻进敌人的口袋?

出示问题2: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为什么?

二、遵义会议(屏幕显示)

课件播放《长征》中遵义会议的视频片段。

(学生分四个小组分别从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意义、影响等方面讨论分析。各组推选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老师再进行补充和归纳。)

三、红军主力胜利会师(屏幕显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路线。边演示边指出长征中重大战役的意义。比如:四渡赤水——打乱敌人围追计划,也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巧渡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等。

1、红一方面军继续长征及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屏幕显示)

提问:红一方面军什么时候到达陕北?他们一路上克服了哪些困难?(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左”倾错误;物资的匮乏等)

[过渡提问]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是否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及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屏幕显示)

教师演示红二、四方面军长征路线以及三军会师路线。并强调:红军三大主力1936年10月在会宁大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四、长征的意义(屏幕显示)

出示问题:(展示李尔伯评价长征的一段话:“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深远地影响世界事迹的事件了。”)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持着红军走完了艰难的历程?红军长征胜利有什么意义?(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展示)

1、历史意义(引导学生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总结)

⑴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⑵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⒉现实意义

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长征精神?

出示资料:

据美国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经过11个省份;占领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畅所欲言】根据材料,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课件展示)

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联系现实,讨论分析

生活在战争年代的红军战士为了美好的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生活在当今和平时期的我们当中有些人却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周围: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夜不归宿,欺骗父母,欺骗老师;有的学生,吃饭时有意倒掉饭菜,浪费粮食;有的人甚至为了口角之争而打伤他人等等这样的现象很普遍,跟以往的革命战士相比,难道你们不感到羞耻吗?

有的人也许会说,长征对我们新世纪的一代太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我们可以不学长征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长征精神是革命前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赴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这种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揣摩。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在学习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这祖国的建设中发扬,要把长征精神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四、小结巩固、感悟领会

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并谈今天这节课的收获。

在音乐《长征歌》MTV中结束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再次感受到长征中所经历的千辛万苦,想像到长征中所创造的可歌可泣的辉煌战绩,从而领会到长征中红军战士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长征精神的体会。

五、课堂反馈、应用迁移(多媒体显示反馈练习)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

A.敌人的力量强大B.武器落后,敌众我寡

C.远离基地,缺少后援D.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

2.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 )

A.贵州B.广西C.云南D.江西

3.长征红军跳出敌人包围是( )

A.四渡赤水河B.巧渡金沙江C.抢渡大渡河D.飞夺泸定桥

4.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行军路线正确的顺序是( )

A.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

B.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抢渡大渡河·

C.四渡赤水河——抢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

D.抢渡大渡河——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

5.现在甘肃会宁城有个会师门,它的命名所依据的重大事件是( )

A.毛泽东同朱德的军队会师范B.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D.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二、问答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材料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长征教学设计教案

11、长征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诗的学习,体会红军长征途中越过千难万险的情景,学习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诗中“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暖、寒、更、喜、尽、开颜”等主要词语的含义;体会诗中运用的夸张手法的作用。 3、背诵全诗,并能讲出大意。 课前预习 1、毛泽东有关诗句、故事等 2、长征的路线图、长征的图片、歌曲等 教学过程 一、名人回顾:投影“毛泽东画像” 1、生生交谈,说说毛泽东的丰功伟绩。 2、过渡:是他们的正确领导,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所以说长正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心潮澎湃,为了讴歌长征的胜利,达到陕北时,就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并亲自向红军战士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听《长征》诗歌,边听边播放录音,投影红军长征系列片。 3、同学们你们听了这首诗歌,也目睹了长征的过程,谁能说说毛泽东的这首诗反映了什么?诗中哪一句最能反映《长征》这首诗的主题? 4、学生讨论,并半数学生讨论过程中的诗句(略)。 5、从你们归纳出来的词语小结:毛泽东写了这首诗,热情地赞颂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二、学习新诗 1、谈话:我们都学过许多古诗,谁来说说学诗的方法?(板书)学诗的方法(略)。 2、因为《长征》这首诗是一首律诗,学起来有一定困难,我们先来读一读。1)、自由朗读,质疑生字读音。礴bó、丸wán、岷mín 2)、三人小组轮读 3)、个人读 4)、表演读 5)、师生评读 3、好,我们刚才都熟读了这首诗,你们认为你们读出了这首诗的感情没有?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体会诗意,所以才没有把这种感情流露出来。 4、创设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播放《长征》歌曲,让学生从总体上体会长征的豪迈气势。 师言述:听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我们好像也看到了红军大队人马越过万水千山的场景,那五岭山谷乌蒙蜂峦留下了多少红军战士的足迹;金沙江畔仿佛回荡着红军胜利的欢呼声;大渡河上好像还闪动着红军战士攀着铁索桥奋勇前进的身影;潜力岷山好像还映着红军战士的张张笑脸……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 5、检查自学情况,学生发言。 6、生:老师我看到了……我看到了……红军长征翻过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河,也就是诗人所说的“万水千山,千山万水”。 师:但红军他们不怕这千难万险,红军用自己的双脚走过来了,把万水千山只看得很平常。只用了一个词来表达,表达战士们的什么精神?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板书:只等闲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培养学生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理解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十送红军》 提问:这首歌曲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红军长征)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 由歌曲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

1.出示材料: 材料一:从1928—1930年,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 ——岳麓书社高中必修一 材料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岳麓书社:高中必修一 材料三: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围剿”。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红军的壮大,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不顾国难,却积极围剿红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正确指挥,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 出示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 2.第五次反“围剿”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失败原因有:主观上,博古、李德等人错误的战略战术;客观上,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出示“相关史事” 教师总结: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掌握长征开始的原因、时间、出发地点、人数 3.结合地图掌握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的行军路线

长征教案

课题《七律?长征》页码136 课型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2、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3、指导学生能准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利用暖与寒对比突破体会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具准备 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相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准备相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录像。 3、准备“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长征》。 4、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预设个性设计 (一)揭题,通过课内外资料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谈话揭题,读通诗歌: 同学们,新中国的建立,是多少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不过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嘛? 2师小结: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投影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现在让我们一起领略这首气魄宏伟的七律诗长征。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能够把这首读通、读准。(让学生自由地读3分钟)

3、指名读: A:páng bó,我们学过的课文当中《两个铁球同时着落》中它读bàng,这是一个多音字。 B:一齐读注意刚才提醒的字音,我们一齐来读(生一起读整首诗)读得不错,大家读起来琅琅上口,它有一个秘密,你们看(把每行诗的最后一个字点红),出示音节发现了什么? “难、闲、丸、暖、颜”它们押韵。 C:押韵都知道,真不错。你看,“难、闲、丸、暖、颜”它们的音节中都有“an”,读起来就富有韵味,谁能读出这种韵味。 D:很有味道了,我们来看诗中这三个生字,注意这个“涯”,里面是两个土,在生字表下面的方格中认认真真地写一遍。注意“岷”字的山要适当的往上靠一点,这样才会更美观。 4、读了几遍了,那么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呢?听老师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师范读) 5、交流: (二)细读鉴赏,领略诗境 过渡:真了不起,毛泽东如此凝练的一首诗,用如此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出来了。那么哪句诗直接写出了红军克服困难呢?把它划出来。 1、体会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老师也看到很多同学划了这句,我们一起来看看,读读这句诗,哪个词理解起来有难度? B、“等闲”这个词确实难理解,“闲”在字典中有这几种意思(出示字典中的几种意思),你觉得应该选则哪一种,对,平常,平平常常。那“只等闲”呢?又该怎么理解呢? C、红军把什么只不过当作平平常常的事呢?谁能把整句话连起来说说。 2、抓万水千山体会难: A、经历万水千山只当作是平常事,诗中写了哪些山,哪些水呢?在诗中圈一圈,把山、水圈出来

红军长征优秀教案

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2.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红军长征》。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长征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三)长征的胜利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长征》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红军长征》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之后,强渡乌江,攻占贵州北部重镇--遵义。1935年1月,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在此召开了。 (2)发展过程: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14年党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935年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的内部分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过渡: 遵义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此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党和红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4)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1.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的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作业布置】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为什么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 3.长征红军什么时候跳出敌人包围? 4.现在甘肃会宁城有个会师门,它的命名所依据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11ieueer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11ieueer教案新人教版 一、看图说话,认读正音 如,教学复韵母 ie。出示椰树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若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椰树。 学生说话过程中,教师随机正音,并出示复韵母 ie。教师示范读音,学生模仿。注意提示发音要领:先发 i 音,紧接着发 e 音,而不是 e 音。 出示 ye。学生认读。与 ie 比较学习。 出示 ye 的四声,学生认读。找相对应的汉字。 二、重点指导特殊韵母 1、游戏导入:比一比,谁最灵: 教师说“眼睛、鼻子、眉毛、额头、耳朵”,学生用手指点,看谁的动作又快又正确。最后点到耳朵,告诉学生耳朵的“耳”的第一声就是 er 的读音。教师示范读音,学生模仿,配以手势。 2、告诉学生 er 不能与任何声母相拼,只能单独为汉字注音。 3、读准 er 的四声。er 有哪些汉字朋友呢?(儿童的“儿”、月儿的“儿”、而且的“而”、一二一的“二”、鱼饵的“饵”)三、拼读练习,游戏激趣 出示课件: 二人小组学习。先两人分工,分别扮演声母和韵母,看课件说:

我是声母n,我是韵母 ue,拉起手来就是音节 nue;再小组汇报表演;最后教师指名学生上台表演拼读游戏。 出示课件: 二人小组学习。先练习拼音,再自荐展示学习成果。 出示课件: 四人小组学习。先找一找拼读规律:小 u 见到 j、q、x,擦掉眼泪笑嘻嘻;再练习拼读;最后汇报学习情况。 四、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探究图意:图上有什么?老爷爷在干什么?学生练习说话。在说话时引出音节。练习拼读音节词语。 五、语境识字,巩固拼音 通过朗读句子和儿歌,巩固新学的字母和音节,并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家、飞、机、有、儿、河、入、校”八个汉字。

《红军长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4课红军长征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红军五次“反围剿”的情况,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识记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掌握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图;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能力培养 1、通过分析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并通过让学生讲述红军长征故事,培养学生展示自我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红军的长征能够给学生一种心灵的震撼,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也能够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今后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在新时代中体会运用“新长征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突破方法:1、对于遵义会议,指导学生从会议的背景引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来加强记忆,掌握会议的内容、意义,教师突出强调会议对以后革命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解决这一重点问题。 2、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通过课件展示红军长征路线图,让学生参与“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要求学生记住红军经过的重要地点及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来掌握又一重点。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突破方法:对分析这一问题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从在遵义会议上作出的重大决议和通过比较会议前后红军长征截然不同的状况,来认识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从而突破难点。 三、教学过程

ie ue er教学设计

ie ue er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P30、31页 二.教材分析: 《ie ue er》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11课。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情景图激发兴趣,引入本课所要学的两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以及两个整体认读音节及其四声;第二部分是声母与ue的拼读练习;第三部分是看图拼读音节;第四部分是看图认字读句子,句子表达了图意,同时启发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配有图画。儿歌中有要认识的字。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üe 、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 üe 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3、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4、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字、儿歌。 四.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拼音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老师要善于创设情景,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因此,我创设了和丁丁一起去海南岛游玩的学习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拼音教学即将结束了,学生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拼音的方法,教师就不用一一地讲解,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师生交流、适当讲解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受方言的影响,er的发音是难点,声母与üe的拼读是重点也是难点,可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掌握ü两点省略的拼音规则。 五.教学重点: ie üe er 的发音,声母与üe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教学难点:er的发音 六.课时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本课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学会复韵母ie üe 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让学生掌握ie üe和其他声母相拼的规律,初步练习拼读音节。第二课时继续训练音节的拼读,学习文中的句子、儿歌,感情朗读,并学会文中的8个生字;指导三个复韵母的书写。 七.课前准备:与教案相关的课件;写有声调的ie üe er ye yue的卡片;文中老爷爷图的音节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复韵母ie、üe,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3.初步进行ie ue 的拼读练习。 教学重点:

ieueer教案教学设计

ie ue er 教案教学设计 《ie üe er》教学设计 石狮市中英文实验学校柯丽华 设计理念: 一年级的汉语拼音要差不多两个月时间来学习,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显然是后者。通过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通过“看插图---读准音---记清形---拼音节---想汉字”的步骤,让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语拼音,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认识3个复韵母ie üe er,读准音,记清形,熟练拼读音节。 2、能根据图画正确拼读双音节词,进一步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方法。 3、继续运用“看、读、记、拼、想”的方法学习本课,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小朋友,我们今天到拼音乐园去秋游,好吗?瞧,拼音乐园里有好多气球。(课件显示:拼音乐园的上空

飘着不同颜色、图案的气球,背面写有学过的声母、韵母、音节。) 2、生摘气球 师:你们喜欢漂亮的气球吗?你喜欢哪个老师就点击哪个,不过,气球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你得把它读给大家听,读对了,才会有掌声送给你哟。 (这一环节通过课件创设出“拼音乐园”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前面学过的汉语拼音知识,使其轻松愉快地投入下面的学习。) 二、学习ie üe er 1、师:孩子们,摘下了漂亮的气球后,想继续往前走吗?可是拼音家族有三个复韵母不高兴了。他们说,你们必须认识了我们,闯过了“智力关”,才能继续往前走。请回忆前面我们是怎么学习汉语拼音的? 总结方法:看一看、读一读、记一记、拼一拼、想一想 2、出示第一幅图: 看一看:图上画着什么?(两片红红的枫叶) 读一读:ie怎么读?能说说它的发音方法吗?(口型由i快速滑向ê发出来的。) 记一记:看看谁是亮眼睛,能很快记住它?(i在前,e在后,挨在一起ie、ie、ie。) 拼一拼:声母哥哥x来了,它要和韵母iě做朋友,你能拼

《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2017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理解诗意,感受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长征路线图、歌曲《长征》、有关长征的电影录像剪集、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观看反映长征的纪录片或故事片,收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长征》导入新课 1.导入语: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律长征》 2.学生交流自己了解长征,教师介绍长征路线图,三读课题,介绍作者毛泽东。 二、放手阅读,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 a.请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b.请同桌互相读读、听听,纠正读错的字音。试着解答一下对方不懂的问题。 c.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读准下列词语: 逶迤(wēi yí)磅礴(páng bó)岷山(mín) 理解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学生可能质疑的词语: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感知诗歌内容。 过渡: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一个省,行程25000 余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三、细读鉴赏,领略诗境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找出全诗中心句。教师带领学生理解中心句,总结学习方法。 2.四字学习法:译、连、悟、诵 2.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四字学习法,前后桌同学为小学,自己学习这首诗的颔联,并进行汇报。 3.全班交流。 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你能根据学过的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吗?能把它读出来吗?

统编版新版七律·长征 教学设计

5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会写“崖、渡、索”3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带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初步了解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 结合诗歌注释,理解诗意。 难点: 1.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2.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 2.准备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录像。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每年十月一日,我们都会庆贺祖国母亲的生日,那雄壮的三军仪仗、庞大的群众游行、绚丽的烟火一直在我们脑海中回荡,让我们热血沸腾。大家都知道,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其中就有一次伟大的壮举——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伟大的历史。 二、简介长征,了解背景。 1.关于长征,你知道多少?(出示资料袋) 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了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过渡语:回顾这漫漫的二万五千里征程,毛泽东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七律?长征》这首诗。(板书) 3.释诗题:七律是什么意思? (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是一种体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ieveer名师教学教案(2020年度~)

11.ie üe er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 üe 、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复韵母ie üe 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3、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4、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字、儿歌。 教学重点: ie üe er 的发音,声母与üe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 教学难点:er的发音 教学时间: 9.28 课前准备:与教案相关的课件;写有声调的ie üe er ye yue的卡片;文中老爷爷图的音节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丁丁。(课件显示) 国庆节放假的时候,丁丁准备跟爸爸、妈妈到海南岛爷爷家里去玩,拼音宝宝也吵着要去,瞧,他们出来了!(课件显示:ui ou ai ei ao iu)2.来,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生齐读) 3.丁丁说:“别吵,别吵!乖乖地排好队,我就带你们走!” 谁来帮拼音宝宝排排队?(指名生回答) 我们把这一队拼音宝宝叫做——(复韵母)【激发兴趣,导入学习。】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今天,我们就跟着丁丁一边游海南,一边学拼音,好不好?让我们带上拼音宝宝出发吧!飞机“嗖”一下就飞到了海南。哇!海边的风景真美啊!丁丁一边看(课件显示椰子图),一边听(课件显示耳朵图),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显示月亮图)。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到什么了?(指名回答)2.是啊!丁丁身边的拼音宝宝也跳出来了:“这里藏着我的复韵母兄弟呢!你们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复韵母:ie ue er) 3.大家仔细看看图,想一想,这三个复韵母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试读) 4.全班反馈交流 你会读哪个复韵母?能教大家读一读吗? * ie: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i和e在一起,就变成了ie,这个ie就是椰子树的椰,) * ue:ie和ue中的e发音是一样的,可以迁移,前面是i就是ie,前面是u就是ue。 (ie和ue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重点还是ie和ue的区别,发音上没有什么难点,可采用优等生带读,老师范读,指名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巩固。) * er:这个复韵母可有意思了!你们看,里面藏着一个声母呢!这里的r可不读原来的音了,老师教你们一个口诀:“er中看到r,舌头卷一卷。”er 这个韵母不同于其它韵母,我们知道每一个韵母都可以和声母做朋友组成音节,可是,er是个小淘气,它和谁也不团结,只能自己独立成音节了。(er的

长征教学设计

《长征》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情感目标:感情诵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 3、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 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 一、谈话引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革命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举世闻名、气吞山河的历史事件,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者满怀激情的语言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 2、资料交流: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长征的资料,要求说清楚自己收集了什么资料,以及收集资料的方法。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里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课内外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3、小结过渡:是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长河中,长征是其中最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一页。整整12个月,每天天上有敌机的轰炸,地上有几十万敌军的围堵追击,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迈着双脚,纵横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创造了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奇迹。1935年10月,当长征即将胜利时,毛主席心`潮澎湃,满怀激情写下了一首壮丽的诗篇,即《长征》。 (课件演示敌机轰炸、敌军追击的电影片断;《长征路线图》那清晰的红线和箭头,明确的告知了学生红军的行踪、时间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到长征的特定情境中,学生如临其境,闻其声,见其形,加深了对长征的了解,为学生后面的自读、自悟、表达、质疑进行了有意义的铺垫。) 二、自学诗歌,理解感悟。 1、复习诗歌的学习方法。 (1)学生回顾汇报。 (2)师总结,课件出示诗歌学习的方法。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2、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 3、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 2、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 3、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4、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红军长征及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教学内容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本课有三部分内容:“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和“红军胜利会师”,这三块内容紧密联系,展现了红军从被迫长征到取得长征伟大胜利历时两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需要授课的内容较多,但是教材过程又过于简单,所以,在课上有必要提供一些资料来充实本课。 四、教学重点: 1、遵义会议; 2、长征经过和长征精神。 教学难点: 1、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感悟长征精神。 五、教学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2、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使用图,多媒体课件可以设计动态的长征路线,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红军经历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征。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4、充分挖掘课内外课程资源。如结合语文课学过的《强渡大渡河》等课文,选择运用相关音像资料配合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雕塑作品《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是坐落在甘肃会宁的长征纪念雕塑,雕塑的名称是《地球上的红飘带》。在红军长征的漫漫征途中,矗立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纪念碑。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瞻仰革命的丰碑,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同时依次出示图片,了解长征经过,体会长征精神) (二)新课探究 第一篇章:长征的原因(探索长征之源) 出示三则材料:通过材料一起回忆上节课所讲过的内容(红色政权的建立及革命根据地的发

ieueer教学设计

县级教学研究课 ie üe er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青神县学道街小学余筱璇 教学目标 1.学习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能认清形,读准音,正确书写。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读准其四声。 2.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对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 ie üe er的发音。 教学难点 er的发音,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教学准备 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 (出示课件:蛋糕)孩子们,瞧,这是什么呀?想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今天是我们的拼音宝宝e的生日,(出示课件:e戴了顶皇冠或生日帽)拼音王国的许多朋友都来向他祝贺了,让我们今天为e宝宝当迎宾使者,好吗?快看看,有哪些客人到了,让我们热情地和他们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iüɑi ei ui ɑo ou iu) 小朋友们真有礼貌,今天还会有几位新朋友来参加拼音宝宝e的生日聚会,可是这几位朋友长什么样儿,叫什么名字,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迎接客人呢?别着急,我们请几幅插图来帮忙。 二、利用插图学习复韵母ie üe,特殊韵母er的音形及四声 1.学习复韵母ie (1)出示第一幅插图(课件出示:一棵椰树)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师:椰树的“椰”的发音就是今天我们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的名字,注意看清老师口型的变化,听清老师的发音。(出示卡片) (2)教师范读,(提示发音方法:注意口型的滑动)学生跟读。 (3)指名读。(相机纠正发音及鼓励声音洪亮的孩子当小老师) (4)开火车读。 (5)教顺口溜。师:余老师为了让小朋友更好的记住新朋友,我编了一句顺口溜,请跟我读:椰树椰树ie ie ie 你还能编出别的顺口溜让我们记住ie的读音和样儿吗?(相机表扬:了不起,你的顺口溜让我们记住了新朋友的样儿。) 师:让我们一起拿出小手画声调符号读读他的四声吧。 再把新朋友的名字读三遍吧!(贴上卡片) 2.学习复韵母üe (1)出示第二幅插图(课件出示:月亮) 问:天空中挂着什么? 师:把月亮的“月”读得平平的就是第二位新朋友的名字。 要读准新朋友的名字,就一定要注意发音口型。跟老师做口型,不出声。(出示卡片) (2)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看老师口型)学生跟读。 (3)指名读。师:点兵点将。生:点到谁就是谁。 (4)师:你能编顺口溜记住我们的新朋友吗?(贴上卡片) 生用编顺口溜的方式记üe。(月亮月亮üeüeüe,月饼月饼üeüeüe, ü前e后üeüeüe) (5)创设情境复习ie üe (出示课件:ie üe)瞧,我们的两位新朋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他们相约来到了e宝宝的家,迎宾大使们,可别把他的名字叫错了呀!女孩子来迎接第一位朋友,(女生读)男孩子来迎接第二位朋友(男生读)我们一起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3.学习特殊韵母er

ieueer 拼音教案

兴趣盎然学拼音——《ie ue er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无法持久,喜欢听故事、做游戏。而传统的拼音教学是十分枯燥的,难以吸引的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尝试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其中,猜谜、游戏穿插其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情趣复习 1、师:孩子们,咱们在拼音王国里已经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来和他们打打招呼。(ɑo e i u ü) 2、师:昨天刚认识的复韵母朋友想念你们了。出示:ɑi ei ui ɑo ou iu 认读 3、师:有几个整体认读音节家族的朋友好久不见了。出示:yu wu yi 二、故事贯穿教学ie ue 1.学习ie 师:今天我们继续到拼音王国里找朋友,小n和小l也要跟我们去。出发了,哦,那边有椰子树,是谁在爬树呢,只见他爬上去又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那不是小ei 吗,小n兴奋地大喊:嗨!小ei !没想到他转过头奇怪地说:你认错人了吧。那他是谁呢

出示ie 师:原来是ie ,哪位小朋友认识他,来介绍一下。指名读,范读,开火车读,齐读。师:原来他跟ei 是双胞胎,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指名说,区别读。 2.学习üe 师:送走了小ie ,小n继续在拼音乐园里玩,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太阳公公回家了月亮姐姐上来了,咱们跟月亮姐姐打个招呼吧。生齐说:月亮姐姐,你好! 师:月亮姐姐特别喜欢上课专心听的小朋友,瞧,她看着小朋友呢。(组织教学) 就在这时小n突然听到有人在哭,会是谁呢? 出示üe ,师:哪位小朋友认识她。指名读,范读,齐读。 师:你能编个顺口溜记住她吗。指名说。 3.学习yue. 师继续编故事:你们知道小üe 刚才为什么哭吗?原来她因为贪玩,忘了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大y走过来对她说:我带你回家去,但有个条件就是把你的眼泪擦去。小üe 一听连忙擦去眼泪。 出示yue。师:大y带小üe 还读üe 只是成了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来,跟她交个朋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师:带上帽子后,你还能认出她吗。带调读,并选择一个说话或找朋友。 4.学习ye 师:刚才大y 送小üe 回家的时候,发现隔壁的小ie 正在

ieueer教案

《ie ue er》教案 罗莎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学会复韵母ie、üe,特殊韵母er,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教学重点:ieueer的发音及书写。 教学难点:er的发音。 教学准备:PPT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复习巩固。 1、复习旧知: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拼音朋友,还和一些复韵母也做了好朋友。看,我们的复韵母朋友也来到这里了,请看看,你还记得他们吗? (1)认读复韵母:(大屏幕出示学过的6个复韵母) (2)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他们吧!(齐读) 二、情境引路,学习ieueer 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今天,老师还要带我们的同学,去认识新的拼音朋友。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学习ie 1、(屏幕出示椰子树)你在图上看见了什么? 今天我们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就是椰子树的“椰”。(出示复韵母ie) 2、谁来试着读一读我们的新朋友?(指名读) 3、跟老师读,注意老师的口型。 4、谁有好的方法记住我们的第一个新朋友?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过渡:ie看到小朋友们非常高兴,他要给我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1)讲故事: ie的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工作,几年都没回家了,ie很想妈妈,决定去看看妈妈,可是他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妈妈了,他原来的衣服已经很小了,穿不下了,

于是,他脱下了那件小衣服,穿上了新买的大衣服(课件演示)。当他站在妈妈面前,可妈妈竟然不认识他了。 (2)小朋友们,妈妈不认识ye了,你们认识吗?谁来读读他?(指名读)我们一起读一读他(齐读)。 (3)妈妈终于认出了ye,妈妈还给他买了四顶漂亮的声调帽子(出示yē y é yě yè),看,带上帽子的ye多神气!谁来读一读他(认读四声)。 (二)学习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ue 1、不知不觉,过了好久,天都黑了,ie和妈妈往窗外一看,你们猜他们看见了什么?(出示月亮)我们的第二个新朋友,他的读音和月亮的“月”读音一样,但是没有声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多种形式阅读。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e 咦1大家听见了什么声音?(有人在哭啊),同学们想知道是谁在哭吗? (1)原来是üe在哭,没人和它玩啊,他一个人太孤单了,所以哭了!这时候,远处的大y姐姐听见哭声,她说:üe别哭了,我陪你玩,但是有个条件,你要把眼泪擦干吧! (2)大屏幕出示:y---üe---yue(大Y姐姐陪üe玩,üe擦了眼泪,不哭了。) (3)谁来读读这个音节?(认读yue) (4)yue想带声调帽子,老师考考你,声调帽子要戴在哪个字母的头上呢?(因为e在u的前面) (5)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带了声调帽子的yue吧。 (三)学习er 1、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的听。你听见了什么?(音乐)你是通过什么听见的呢?(耳朵) 2、我们的第三个新朋友出现了,他的读音和“耳朵”的“耳”一样,但是是没有声调的。 (1)出示er. (2)他呀,很特别,跟我们认识的复韵母朋友都不一样。他是由单韵母“e”和声母“r”在一起组成的(引说),r是翘舌音,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舌头要卷起来。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ieueer教学设计

11、ie üe er 教材分析: 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复韵母和两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一幅海岛月夜的情境图。圆圆的月儿爬了上来,两位海岛姑娘在椰树下休息,其中坐着的姑娘戴着耳机在听音乐,站着的姑娘戴着耳环,正在歌唱。图中的“椰”提示ie和ye的音,“月”提示üe和yue的音,“耳”提示特殊韵母er的音。 第二部分是声母与ie、üe的拼读。 第三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雪夜情境图。两个词语“夜色、雪花”中,都包含着本课新学的音节,其中“雪”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四部分是儿歌《月儿弯弯》,其中yuè、ér是本课新学的音节,“儿”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雪、儿”以及要求书写的音节词“xiě、zuò、yè”。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üe的拼音,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培养学生热爱语文,想学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ie、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ie、üe和ye、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ie、üe的拼音。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复韵母ie、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ie、üe和ye、yue,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卡片指名认读复韵母ɑi、ei、ui、ɑo、ou、iu,读后说说复韵母发音的口形特点。 2、我们学过哪些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认读音节:nü lü和ju qu xu,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的儿歌。(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个复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二、教学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学的?图上画着什么?板书ie。 2、教学ie的发音,记清形。ie老师范读(先发i,紧接着向e滑动,i重e轻,就成了ie。) 3、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板书ye,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 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 5、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习。(自由读、抽读、组词读) 三、教学复韵母üe及整体认读音节yue。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2、教师范读üe,出示复韵母üe。 3、看老师念üe,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ü音,很快地向e滑动。ü重e轻,就成了üe。) 4、读准音。(范读、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板书yue,yue与üe的读音相同,复韵母üe,整体认读音节yue。写yue 时,要把üe的两点去掉,前面加上声母y。 6、ü不但和大y在一块儿把眼泪擦去,回忆一下,ü见了谁也把两点给藏起来了?(小ü见了j q x,去掉两点还念ü。) 7、练习üe与声母的拼音。

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优质课教案

一.导入新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毛泽东《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 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去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征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教师讲解:由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 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均被红军粉碎。 2.教师引导: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 果?学生回答: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 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3.教师提问:长征初期,红军情况如何? 学生回答:1934 年10 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 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遵义。 4.教师过渡: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 局扩大

会议,成为影响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会议。那么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教师强调: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事务,是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指向成熟的标志。 目标导学二:过雪山草地 1. 教师出示图片,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