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41

小城镇建设

Ur r ba a n i z a tion

黄亚平 陈 瞻 谢来荣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其中,城镇化过程中低质量的“异地城镇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探索如何保持“城镇化数量与城镇化质量”的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城镇化差距,提高后发地区城镇化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异地城镇化”的特点和问题,重点探索新时期“异地城镇化”出路,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其本质特征是农村人口的空间转换、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从世界发展史上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近年来把推进城镇化提升到战略高度,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6%,已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发展势头迅猛。同时,部分专家学者也深刻剖析了当代中国城镇化三大不平衡问题: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大城市与小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与能源保障不平衡。其中,因内地中小城镇普遍存在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异地城镇化”现象而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数量与质量不协调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一、相关概念辨析

(一)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

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在我国,以沿海地区早期粗放型工业化背景下城镇化大规模量的扩张为典型代表。新型城镇化,顾名思义,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其内涵要旨有: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城镇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城镇化;因地制宜、路径多样的城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见图1)。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强调适度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其目标指向应是“适度的城镇化增速”、“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二)本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

传统意义上,我们把本区域(一定的行政辖区)内的人口就地城镇化称为本地城镇化,而把迁居至本行政区域外,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城镇化称为异地城镇化(见图2)。

实际上,从人口城镇化的本意来说,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除部分农村地区变为城镇地域就地转化的人口之外,多数是人口从农村迁移至城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城镇化就是异地城镇化。但是,我们这里提出的异地城镇化,是工业化前期,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地区平衡发展被打破,以农业人口逐渐脱离农业生产为特征的农村推力大于就地城镇化的城镇吸力,产生大量农村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

Urbanization 城镇化研究

42

小城镇建设

Urbanization 城镇化研究

动力向发达地区集中的现象。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区域的概念,如市域异地城镇化、省域异地城镇化等。在我国,以中西部农村居民迁徙到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城市就业的跨省异地城镇化为典型代表。

(三)完全城镇化与半城镇化

根据城镇化的概念,人口城镇化后,其生产方式要转向非农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农民变成市民。在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多数城市城镇化率的提高,主要体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同时用常住人口统计计算为城镇人口。但是,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农民,仅仅是在城市工作,或者是农闲时候在城市工作,并不拥有城市户口,没有与拥有城市户口的人同工同酬同权,也没有买房融入城市,子女上学难,不能享受与城市户口密切相关的公共福利。这部分人,实际上就处于半城镇化的状态,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镇企业就地转移和“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城市异地暂居性流动为典型代表(见图3)。

二、异地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问题

(一)异地城镇化的形成缘由

“异地城镇化”的形成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地域经济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地域平衡被打破,促使一定规模人口从一个地域流向另一地域,迁移的动力来自城镇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的有机结合(见图4)。形成异地城镇化的主要原因有:

1.区域发展平衡被打破,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口

需求增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导致对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而这种需求在本地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促使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同时,东部地区也借助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成为全球制造业生产链的重要环节,扩大了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进而促使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继续外流,劳动力异地转移成为常态。

2.中西部山区农村劳动力过剩,城镇发展用地不足我国中西部地区普遍处于山地丘陵地带,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耕地质量不佳、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土地资源的不足和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迅速增加。用地条件差和耕地保护的压力,也导致了城市发展空间受限,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难度增加,剩余劳动力只有谋求异地发展。

3.中部地区小城镇基础薄弱,辐射力小,人口吸纳能力不足

从发展层次上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好的地域应该是建制镇和县城。但是,由于很多建制镇和县城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水平不高、产业支撑能力不强、就业不足、城市特色魅力不足,导致事实上建制镇和县城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吸引力并不强,失去了其作为城

镇化重要中转站的地位和作用,从另一方面迫使农村劳

图1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图示 图2 本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图示

图3 完全城镇化与半城镇化图示

图4 异地城镇化动力

43

小城镇建设

Ur r ba a n i z a tion

动力外迁,导致异地城镇化现象形成。

(二)异地城镇化的显著表征1.地域差异明显

通过对历年全国各区域流动人口跨区域(指跨省)迁移比率(简称区域迁移率)的演变分析发现,人口迁移而导致的省域异地城镇化地域差别非常明显(见图5)。东部地区迁移率从1987年的22.75%到2005年的34.53%,增长幅度为51.78%。而同期中部地区增长幅度高达183.64%,西部地区增长幅度仅为26.33%。东部地区成为省域异地城镇化的主要“输入”对象,而中西部地区则是主要的“输出”对象,具体表现为:

(1)东部地区省域异地城镇化较弱,人口外流少,变化趋势不太明显;

(2)中部地区省域异地城镇化最强,人口外流多,变化趋势最为明显;

(3)西部地区省域异地城镇化较强,但变化趋势不明显。

2.时段变化明显

分析自1949年以来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的关系(见图6),结合诺瑟姆提出的城市化发展的“S ”曲线及中国城市化转型的相关研究,可以将异地城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1)异地城镇化前期(1949—1978):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主要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分配学习、婚姻迁入、投亲靠友等

而导致的人口流动。由于这种人口流动数量较低,地域范围较小,省域异地城镇化不明显。

(2)异地城镇化初期(1979—1998):改革开放至中国城镇化步入加速期(城镇化率突破30%)。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人口的迁移也因社会因素的流动渐渐转变为经济因素的流动,这种影响尤其体现在跨省的人口迁移上,省域异地城镇化逐步凸现。

(3)异地城镇化高潮期(1999—2009):城镇化加速期至今。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在中国加入WTO (世界贸易组织)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促使中西部剩余劳动力急剧向东部流动,省际人口迁移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阶段省域异地城镇化显著,并成为中西部省域城镇化的重要特征。

3.主体人群明显

从历年的城市人口迁移原因及比重分析发现,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是人口迁移的主体,并随时间推移,比重不断加大,由1985—1990年期间的25.12%增长为2000—2005期间的43.07%(见图7)。《2008年及当前湖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报告》的统计表明,湖北省2008年外出人员中打工人员为751.98万人,占78.2%;经商人员133.7万人,占13.9%;其他外出人员75.82万人,占7.9%。据此推测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是异地城镇化主体人群,占流动人口的80%以上,而“农民工”又是这部分人群的主体。

(三)异地城镇化的作用效应

1.适度的“异地城镇化”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过度的“异地城镇化”将造成新的社会问题

通过异地城镇化,内地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向沿海发达地区,这部分人能较早接触大中城市的先进生产力,实现“就业城镇化”,而且在思想上也受到城市文明的洗礼,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助于保持社会稳

定。但是,过量的劳动力外流,一方面造成迁入地资源

图7 分阶段流动人口比重分析图

图5 1987—2005 年区域人口迁移率对比表

图6 1949 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变化趋势图

Urbanization城镇化研究

环境过度消耗,另一方面使迁出地出现大面积“空巢”现象,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2.推进了“异地”经济发展,减缓了“本地”工业化进程

以湖北省为例,劳务输出大省不断的将低成本的劳动力输送到沿海地区,促进了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的集聚与发展,使其具有国际及国内市场的双重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与观念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叠加,使得中西部劳务输出省份与沿海地区差距不断增大,工业化进程长期落后于沿海地区。

(四)异地城镇化面临形势研判

1.沿海产业结构升级,内地产业转型带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新变化,异地城镇化的格局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沿海大中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正导致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低素质、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萎缩,新兴产业、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熟练技工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增长,形成异地人员回流推力;内陆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城镇加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需求大幅回升,形成异地人员回流拉力。两者共同作用下,异地城镇化的格局必将发生变化。

2.“低质”与“脆弱”制约异地城镇化

前文中我们提到了“半城镇化”的概念,“进得来,住不好,用不了,留不下”是进城农民面临的普遍问题。由于流入人口很难融入本地主流社会生活,往往聚集在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居住质量差,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率低,缺乏本地消费欲望,“挣钱回家”的理念根深蒂固。脆弱性使得外来人口无法充分融入本地城市,低质性直接制约了异地城镇化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两者相互关联,增加了外来人口的回流动力。

3.资源环境压力促使部分异地人员回流

大量劳动力进入东部沿海城市后,对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城市交通、电力供应、住房保障、市政设施建设、社会治安各方面均有所体现。过量的人口集聚,能源供应紧张,产生大量城市垃圾,城市处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不可持续发展状况,必将促使沿海城市转方式、调结构,使部分低端劳动力回流本土。

4.异地城镇化再本地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从目前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思路来看,引导农民工回归本省不仅能够缓解沿海城市的压力,又能提升中西部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回归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表1显示了2008—2009年不同区域外出农民工的分布。《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指出,在全国省内务工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增加较多,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比重下降。同样这种迹象在湖北省也比较明显。2009年,湖北省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外出务工热情不减,但对打工收入期望值普遍不高,省内就业意愿增强。同年5月的《鄂州市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情况月报》表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地域省内、外全面增长,省内就业7.55万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60%。省内务工人数的明显增加,比重增大,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地域逐步从东部沿海转向本省。

通过对近几年的湖北省外出务工人员数统计分析发现,2008年湖北省外出务工人员出现大规模回流,回流人员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17.43%,相比较2007年,外出人员呈下降趋势。通过相关调查报告数据分析发现,2009年湖北省外出务工人数仅为2008年的85%(见图8)。因此,湖北省的异地城镇化已经出现转折,随着省外务工人员回流,异地城镇化再本地化趋势逐步凸现。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异地城镇化本地化的保障措施

中部地区人口众多,乡村人口比重高,农业生产比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现状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地区。另一方面,中部地区也是全国农业人口劳动力外出最集中的地区,解决大量农业人口再就业的压力巨大,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压力巨大,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难点地区。促进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必须逐步提升异地城镇化的本地化率,这就需要

图8 湖北省分阶段流动人口比重分析图

表1 不同地区外出农民工在省内、省外务工的分布(单位:%)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地区

20092008

省内省外省内省外

东部地区79.620.479.720.3

中部地区30.669.429.071.0

西部地区40.959.137.063.0

44小城镇建设

Ur r ba a n i z a tion

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

(一)差异确定城市产业转型方向,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产业基础良好、与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城镇化。为此,各城市应确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的产业发展战略;随着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内迁,中部中小城市也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这就意味着,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城市应该制定差异化城市产业转型方向。以湖北省为例,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首府、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试验区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武汉城市圈外围城市应注重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承接武汉市和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并积极支持大项目的建设,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在省域中部应注重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带动中部城镇密集地区的崛起;在省域西部山区应适度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就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吸纳回流农民工。

(二)层次分析城市类型,合理引导人口集聚

新型城镇化也是因地制宜、发展路径多样的城镇化,对于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应该区别对待。大中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承担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重任,如武汉、宜昌和襄樊等大城市,应利用自身优势,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提升经济实力,带动周边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中心城区的功能组团或综合型新城。而小城镇应是人口转移的调节器,实现服务三农基本职能,以“地方服务型城镇”、“综合发展镇”和“产业承接镇”为不同目标,吸引人口集聚。

(三)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吸纳回流劳动力的能力

除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就业以吸引跨省劳动力回流外,中西部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也是劳动力回流及定居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的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及建设方式,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宜居宜业城市环境。

(四)改革城镇人口社会管理制度,促进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进程

只有劳动力的非农业化和劳动力的空间转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仅有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优化而没有生活质量的提升、人居环境的优化也称不上高质量的城镇化。因此,中西部城镇吸引异地城镇化人口回流,更重要的是要改革城镇人口社会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居住地登记体制,让外来常住人口在医疗、教育、养老、失业救济等方面与城市人口享受平等的权利,赋予外来落户人口以完全的“市民权”。这意味着政府要放弃对城市原地方利益群体的单方面保护,大幅增加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全面实现户籍福利与权利的剥离,走向“普惠型”人口福利供给。

(五)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人口转移

现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农民工不能安心在城镇务工,从而呈现出“兼业性”和“两栖性”的特征。因此,必须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地流转机制形成,允许进城农民分享农地流转收益,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本文转载自《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8期)■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部大城市簇群式发展机理及空间调控关键技术研究》(50878091)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新型城镇化带动西部大开发———以南疆为例.在第二届中国创新大会上的发言,2010-01-09.

[2]张占仓.加快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在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31次会议上的发言,2010-04-24.

[3]黄亚平.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J].咨询与决策,2010(8):15-16.

[4]潘琼,等.异地城镇化: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重要选择——以浙江省文成县为例[J].规划师,2002(10):81-83.

[5]张佳勇,等.异地城市化:现阶段重庆三峡库区城镇化的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3):58-60.

[6]张立.论我国人口结构转变与城市化第二次转型[J].城市规划,2009(10):35-44.

[7]陈小京.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区流动的经济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7)(下):14-15.

[8]王新峰.关于异地城市化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4 (6):21-27.

[9]石忆邵,等.异地城镇化: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主旋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9-35.

[10]赵宏中,等.金融危机下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2):151-154.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45

小城镇建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之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1章。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第一时间做出了初步解读。 《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

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关注盘古智库(微信搜号码:pangoalzhiku,查找公众号:盘古智库),回复关键词“316”,可以看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第一篇规划背景 第一章重大意义 第二章发展现状 第三章发展态势 【第一篇规划背景】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一章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当前,当今,城市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最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作为了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象征,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程。然而,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非易事,所以需要一个较好的指导方针来作指导,不然就会陷入发展不合理的陷阱。但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太高,以至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关键词】:城市化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很长的道路,我国的城市化自1949年10.6%曲折的发展到1978年时为12%。从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城市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前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智慧的中国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从84年中国开放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大量扶持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90年代,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时中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2%。这主要得意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地普遍呈现出活跃现象,大中型城市迅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圈,国家也大力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把城市发展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8%左右。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到现在简直就不值得一比了,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国的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范恒山 2009年09月】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大城市膨胀发展,中小城镇发展缓慢。这就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合理,存在很大问题。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道路交通的拥堵,居住环境差等,因此,要建立现代化合理化信息化宜居型城市就得,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扩大绿化面积。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分担大城市的功能。其次,应根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发展不 合理等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不能盲目追求城市化的进程,而忽略了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交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和策略,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和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创新型特色城市,放宽大城市管理规模,重点建设几个国际型超级大城市。什么叫创新型特色城市呢?创新型特色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好。中国的大小城市估计有成千上万,但大多数城市不出名,城市形象不好,没有影响力,也许别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个城市的存在,何来出名,何谈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呢?举个列子:一个中型城市,也许你什么卫生、环境等都做得很好,但就是不出名。原因就是没有特色,但如果你一个中型城市,你把他的绿化全部弄成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比如把南昌的全部绿化植物卖了,全部改种成竹子),或者把整个城市重点发展一种产业。水城威尼斯,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论它人口多杀,环境有多好,我们大家都知道。但不是说把城市全部建成宗教圣地或是把城市全建在水上。主要说明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所创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80 摘 要: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 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又是当今城镇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分析小城镇当前发展的问题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阐释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发展小城镇应把握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城乡规划的角度为怎么发展小城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 ;机遇;挑战;策略Abstract:Developing small cities is a way to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overall d e v e l o p m e n t ,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lso, following a new path of urbanization is a trend in toda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 of small citie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t h e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a n 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small c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from the Angl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in the end.Keywords:new urbanization;small cities; opportunities;challenge;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080-02 1 引言 随着2011年我国内地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小城镇作为沟通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不仅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现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城乡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保持稳健的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发展小城镇。 2 小城镇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2.1 小城镇的定义 关于对小城镇的具体定义,各个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小城镇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镇),有的人认为小城镇是指小城市和建制镇,还有的人认为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农 村集镇。从行政建制来说,宪法规定,“镇”作为“县”以下层次的一级行政建制,其对应的行政管辖范围一般是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的、包括大量农业用地和以农业人口居住为主的村庄在内的“镇域”。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镇”又分为“镇域”和“镇区”两部分,镇区通常为镇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其面积通常很小,是一个镇的核心区域;镇域则包括其他的农田、林地等农业用地和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村庄用地。 综合各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小城镇一般是指以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的镇区部分,具有一定的非农业人口、非农产业聚集规模,并有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是当地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小城镇发展不仅仅是指发展和完善原有镇区区域,还应包括以原有镇区为基础,带动周边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移,实现农村城镇化。 2.2发展小城镇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小城镇不仅对农村地区有重要意义,对大、中城市,甚至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仇保兴部长总结了小城镇具有中间传导、分工、示范、提供就业、吸引劳动力和服务农业发展六大功能。具体来看,小城镇首先承担着大中城市向农村的经济辐射的传递功能,是农村和城市进行商品、信息交换的中转站;其次,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在生产成本、环境容量、自然禀赋三方面有协同作用;第三,小城镇是向农民展示城市文明的橱窗,也是推行科学技术的示范基地;第四,小城镇的创业与就业的成本较少、门槛较低,可以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五,小城镇是农业调整结构的引导中心,可以服务农民和农业。可见小城镇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价值,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我国小城镇发展概述 3.1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自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以来,我国的小城镇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0683个(含县城关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18万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39亿。在这些建制镇中,已经有14674个建制镇编制了总体规划,占总数的87.5%。全国村镇建设总投入达到10808万元(2010年《全国城乡统计年鉴》)。 3.2小城镇发展的问题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取得 了一定的成就,但具体来看,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处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背景下,再加上部分领导政绩工程的心态,导致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我国的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城镇规模源于长久形成的行政区划,由于早期我国的经济水平较低,而较小的城镇规模有利于管理,故形成了现阶段城镇规模较小的局面。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以及改革的深化,小规模的城镇由于发展空间以及辐射区域的狭小,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又难以扩大其规模,形成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聚集。 第二,资金短缺导致小城镇建设高速度、低质量。 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关键问题。我国小城镇建设,虽然投融资体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对于大部分小城镇来说,地方政府投资仍是主要渠道。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建设虽然速度快,阻碍小,成果明显,但是受到乡镇官员任期的影响,建设项目往往投入短,见效快,生命周期较短。并且小城镇的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不能依靠市场手段调节和维系其投资建设,缺乏吸引企业投资的能力,使得小城镇的建设缺乏长久的动力和支撑,小城镇发展质量不高。 第三,小城镇建设重“工”轻“农”。忽视发展农业经济,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我国目前小城镇发展的一大特点。虽然我国大力推行以城市反哺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城乡统筹战略,但是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其发展不可能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而成为另外一个经济体。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一味地壮大其工业结构,占用大量土地新建工业园区,企图通过招商引资来获得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会造成对土地及资金的浪费,而且引进的多为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对原有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笔者认为对于小城镇来说,农业是其区别与城市的优势产业,是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推力,故小城镇的建设应该重视和农业的关系,把握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尺度。 第四,小城镇建设缺少合理规划。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小城镇开始主持了总规的编制,但是有的小城镇在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情况,过分地强调其发展优势,夸大其定位,忽视其资源禀赋,使得在实施层面很难得以落实;其次,在规划实施中往往是优先布局产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较为迟滞, 作者简介:周维思(1991-),女,湖北黄石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Small C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周维思 Zhou Weisi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浅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及方向 摘要: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一直是跌宕起伏,自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开始蜕变,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行了30余年,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仅达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这还是按照统计局52%的标准进行比较的。从此可以比较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发展的道路上,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解决。 关键字:发展过程;问题;方向 正文: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二.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根据城镇人口的变化特点,可将中国城镇化阶段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恢复和起步时期(1949~1957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时期,城镇人口从1949年的5765万人增长到1954年的994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7%,是总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2%的3倍多。这一时期可再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49~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该时期城市经济迅速恢复,安排了大量失业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较多,1951~1953年间年均人口净迁入率为33.1‰,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②是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也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为满足工业建设项目的需要,“一五”期间从乡村进入城镇的人口达1500万之多,加上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至1957年,城镇人口增加了2400万,年均增长7.0%左右,成为城镇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2超高速城镇化阶段(1958~1960年) 这一时期强调赶英超美,提出了以钢为纲。全民大办工业的总路线,致使出现了爆发性的工业化过程和超高速城镇化过程,3年间新设城市33座,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 3停滞时期(1961~1976年) 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1961~1965年的经济调整时期;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盲目大跃进,至1961年时中国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大滑坡,中央政府不得不大力调整工业结构,通过提高设市设镇标准而大量精简城市人口。其结果,城市数由1961年的208座下降到1965年的171座,同时期内的城镇化率也由24.7%下降到18.0%,出现了城镇化的大回落。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出现强烈的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出现了第二次城镇化的大回落,其显著特征是大量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的城市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在工业建设方面,过份强调国防意识,导致“三线”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阻滞了基建投资对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造成城镇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的增长完全由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 4城镇化增长阶段(1977~1983年) 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城镇的发展,并适时适度地在1979年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如允许知青回城、允许下放干部返城等,从而使城镇机械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机械人口增长加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5城镇化高速增长阶段(1984~1995年) 1984年,中央政府颁布了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镇务工经商和进镇落户,同时又修正了1960年代以来的市镇建制标准,从而使全国城镇数量迅猛上升。1984年,全国设市城市数为300个;到1994年底,设市城市数即增加到622个,平均每年增加32个。按第四次人口普查口径,城镇化水平也由1984年的23.01%上升至1993年的28.14%。 三.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51.9万亿元,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全国城镇化水平也达到了52.6%,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 我国当前所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1860~1900年),而我国仅仅用了22年(1981—2003年)。2000年前后,美国和日本等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了76%~80%,但他们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高于这个比例,国家已实现了现代化。中国城镇化在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的现象,造成中国许多城市只追求外表繁荣的现象,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建筑质量都存在不少问题。另外,由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城市偏向政策”,从农业中获取剩余补贴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向城市集中,在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城乡差距越拉越大。针对上述严峻问题,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城镇化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我国要摆脱传统城镇化的老路,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我们结合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解读李总理的新观点,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策略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并提出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城镇主体产业发展与中国特色之路的思维导向。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太快,城市新增人口超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幅度,再加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普遍出现五个方面的问题。 (1)土地资源有限,用地效率偏低,出现“冒进式”的土地失控。城市化进程中的冒进现象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的城市化大于人口的城市化,许多城市郊区化泛滥,许多单位大量占用土地,尤其是开发区、大学城;二是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的冲动超越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政出多门,相互攀比。各地开发区广铺摊子,乡镇大量批租土地,导致投资密度过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极不合理,资源浪费极大。例如:南京城市地区有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式,值得引起我们的质疑,在1995-2000年时,市政府与一些专家主张“跨江发展”,除了主城外,规划浦口、大厂镇、泰山新村的发展方案,结果20年来,长江西岸仍然发展不起来;后来又转向河西新区、仙林大学城的发展方向,目前还没有形成城市新区,重要的服务设施(医疗、教育)不配套,城市缺乏人气;现在又转向重点发展江宁新区,建设副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各方面的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市区出城到江宁方向的交通常常受阻。同时市政府近年来又在马群、麒麟镇方向开发新区,四面开发,到处投资,布局极为分散,城市化地区缺乏重点,造成投资的效益很低。从全国大部分城镇的蔓延、扩张速度分析,“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地方政府过分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城市人口规模的集聚,农业的转移人员作为城市的生产者,却无法融入城市成为市民,导致当前存在比较严重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建设质量不高问题。我国的城镇化也正是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下起步和快速发展起来的,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安全与质量问题。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 宁越敏 杨传开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Ning Yuemin Yang Chuankai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As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gradually emerging. With the combination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the transition of urban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o, the concept of new urbanization is put forward, and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hot topic and focus of attention. The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in China, and then analyzed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Last,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ur strategic focus of new urbanization.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传统城镇化道路逐渐显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推动下,城镇化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新时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回顾了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然后从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角度探讨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最后就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若干思路。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城镇化发展新动力;以人为本,促进社会融合建设包容性城市,推进以国民为对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进体制创新,关注小城镇发展,提升小城镇发展活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融合;生态文明;新型工业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相辅相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作者简介:宁越敏、杨传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城镇化发体现状与思考 摘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城镇化发展 进程、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阜阳市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并分 别从滞后于全国全省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方面实 行深刻的剖析。最后,从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城镇功能,立足市情实 际明晰发展目标,依靠发展拉动增强城市实力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进程;现状;阜阳市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新的经济 增长极。近几年,阜阳把推动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 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但为阜阳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富民强 市的战略支撑点。 一、阜阳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城镇 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前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4.5%以下,发展滞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 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观,先后经历了平稳恢复阶段(1978~1995年)、加快发展阶段(1996~2005年)和快速推动阶段(2006年后)的发展过程。1978~1995年全市城镇化率由4.5%逐步攀升到10.6%,年均提升0.36个百分点,属逐步恢复提升阶段;1996年 阜阳撤地设市后,城镇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提升到2005年的26.5%,十年年均提升1.59个百分点;2006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动,城镇化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发展质量

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37.5%,2006年以来年均提升1.22 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空间扩 展加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GDP总量攀升到1146.1亿元,1978~2014年GDP年 均增长9.7%,其中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1.8%,“十二五”前四年均 速达10.5%,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推动,2014年城镇化水平提升到37.5%, “十二五”前四年平均提升1.4个百分点,是全市城镇化持续快速发 展时期。城镇常住人口发展到293.4万人,是2010年的1.2倍,分别 是2005年和1978年的1.3倍和10.7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全市城市外延和新区持续扩大,城市面积迅速拓展。2014年末,全市 城市面积788.6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大2.1倍,平均每年增加6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 增加135.9%和37.9%。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人口规模也在持续 扩大。全市城市人口179.7万人,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50.5%和8.1%。2.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显著增强近年来,阜阳市优化投资环境,持续增大对城市建设、道路和公用设施的投入,城市功 能日趋完善。2014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5%;房地产开发投资是2010年的4.3倍,年均增长 44.1%。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753公里,比2010年增长40.7%;城市公 交运营路网长度和客运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44.9%和81.2%;城市排 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分别增长79.0%和36.3%。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 增强,城市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质量和人 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园林绿地面积明显增加,绿 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正在显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3.产业层次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积极调整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 务业的发展,促动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同时,二、三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也有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 业岗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2014年,阜阳全市二、三产业增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地产发展的机遇与趋势

编者按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为工业地产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趋势下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线和实践方式。工业地产是我们企业必须要具备的发展能力之一,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分析研究与实践。作者在此文中,详细介绍了工业地产的发展历史和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并大胆地预测了工业地产良好的发展前景,观点鲜明地表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工业地产的信心和希望。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地产发展的机遇与趋势 前言 今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这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通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展开,也成为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亮点。在《规划》出台之后,伴随着国际形势趋于利好,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转型与升级,工业地产必然在生态工业园区、智慧城市、工业物流地产等方面迎来新一轮的市场发展机会。 新型城镇化针对目前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过分追求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等问题,未来单纯以住宅为主的新城新区规划将受到严格限制。而对于现有的新城新区,未来将加强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逐步纠正新城新区空心化。很明显,要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创建宜商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必然离不开工业地产的发展,工业地产的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中之重。 可见,在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工业地产所面临的新机遇和发展趋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工业地产的概念、环境、机遇以及发展趋势等角度来重点阐述和分析。 一、工业地产综述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从报告中可以得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而工业地产是这一进程的必然产物。 工业地产是指在新经济、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以工业楼宇、工业厂房、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用房为主要开发对象,集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为一体的工业物业总称。工业地产的发展与工业园区的发展密不可分。可以说,在专业的工业地产商出现之前,工业地产就是工业园。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并且在古代很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都居于所处时代的前列,而且出现过当时享有世界盛誉的大都市,但随着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入侵和殖民掠夺,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基本上被扼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2,3)。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为: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并且扩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城市,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57年176座,年均增加5座,城镇人口也增长较快,从5765万增加到9949万,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相当于年均提高0.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城镇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其中,在1958~1960 年三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影响,我国工业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高速推进,一大批工业项目盲目上马,致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镇,3 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352 万,年均约新增城市8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5%(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但这种由“跃进”式国民经济建设所导致的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镇化”并不持续。从1960年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特别是国家在1961年对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期间停建和缓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政府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农村,一部分新设市恢复到县级建制而一部分地级市则降级为县级市,3年间城市总数合计减少25座(1963年一年就撤销城市24座),城镇化水平也骤降2.46 个百分点为16.84%,出现了极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在随后的1964~1965 年,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化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到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缓慢增加到13045万,城镇化水平也恢复到18%附近(17.98%)。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整个“文革”十年以及受其影响的随后两年中,全国大约有3000 多万城镇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而且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使得基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城镇脱节从而导致城镇建设大大滞后, 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从1966年到1978年虽然城镇总人口从13313万增加到17245万,但由于全国总人口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增速(从74542到96259万),总体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整个13年间全国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板块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知识点整合 1.最近,城镇化成为了热点话题,新型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与镇集中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 二是各城镇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2.我国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二中,主要是推动的四化相互间的关系包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中,“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4.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5.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 6.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有:

①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②基本原则二: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③基本原则三: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④基本原则四: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⑤基本原则五: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⑥基本原则六: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⑦基本原则七: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7.城市化三大标志:第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第 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8.新四化”关系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9.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10.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11.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2.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摘要: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基于国际城镇化历史 演变的一般趋势,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历史积累与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新型城 镇化更加注重通过满足人的需求来实现城镇化,包括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和 权利的需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 引言 虽然当前国家推行的“特色小镇”建设,赋予了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等重任,但“特色小镇”仍然需要回归到现代城镇体系,惟有此,“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如 今房地产业两极分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去库存”的背景下,以房地产企业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非但不可行,而且势必会导致房地产库存增加,只有小镇产业发展的特色化,才能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背景、关键特征与发展机遇 1.1 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主要要首先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正如2014年我国所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所指出,应该做到对城镇生产区、办公区、商业区、生活区等等功能区的有效规划与建设,并全面推进功能 混合与产城融合,实现对城镇化空间结构与管理格局的发展方向优化。对于特色小镇的规划 建设而言,它应该基于先质后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来推动小镇综合发展,实 现它对于城市中心人口过于密集的疏解功能。从特色小镇的宏观发展规划来看,它也应该充 分体现自身特色产业,将农业服务与“三农”真正结合,大力开发特色资源与区位优势,将小 镇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并通过新型城镇化理念引导,包括市场培育运作、商贸物流、资源 加工配合交通枢纽大力建设来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城镇。本文认为,特色小镇在发展规 划方面一定要抓住城镇化优化发展机遇,做到科学发展自身定位,明确城镇功能内容,实现 对人口经济集聚能力的有效导向,即将人口与产业从大城市及城市主城区中引导、分散、转 移出来,为城市周边小镇带来更多资源与发展机遇,实现城市乡镇共同发展。 1.2 基于中观层面的特色小镇发展指导响应 从中观层面来看,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实现“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 大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资源、项目与产业整合,实现区域性产业集聚与升级,为特色小镇持续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再看中观层面,特色小镇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对产业进行 定位,对文化内涵与社区功能进行明确实施,进而实现发展空间平台的有效完善,为地区生 态环境发展助力,特别是强化政府方面的引导,做到服务保障到位。 2 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要素 2.1 “新”—创新发展理念 新型城镇化有别于传统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修正和优化,更注重质量和内涵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一是创新,把握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变革趋势,将智慧城市、“互联网+”、健康城市、低碳经济等新的发展理念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新载体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二是协调,从传统城镇化的二元结构框架向 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框架转变,将特色小镇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镇产业转型升级结合 起来,突出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和互补性;三是绿色,在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中要遵循资源 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原则,坚持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依托现代技术开发新能源、新材料, 打造绿色城镇;四是开放,顺应全球化发展需要,在开放环境下谋求发展,既要打破行政区 划限制,在大开大合的城镇体系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又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 手段植入新鲜活力;五是共享,既要实现城乡人民共享特色小镇发展成果,同时又要增强特 色小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引领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2.2 “特”—强化特色塑造 特色小镇建设要在“特”字上做足文章,强化特色塑造,避免小城镇建设的同质化。“特”重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日期:2009-9-16 一、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地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国土面积中适宜开发建设的空间十分有限。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背景下,既要立足自力更生,以我为主,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又要在有限的适宜人居的地区进行城市建设,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既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和城市地区,又要注重发展小城镇,通过减少农业人口,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服务水平;既要推动沿海地区继续率先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又要提高广大中西部的发展动力;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保持外贸竞争力,又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城镇化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稳步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城乡人口转移和社会变迁的规模在世界上将是空前的。在资源、环境、人口等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和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载体。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的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高,城镇体系不断完善 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6.07亿人,城镇化水平45.68%,比解放初期的10.64%提高了35个百分点;比1982年的21.1%提高25.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班级:冶金101 姓名:周英彪学号:08020110125 如同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是靠农民按手印分出来的一样,中国城镇化道路是靠农民用脚步走出来的。小城镇是农民进城的第一步,也是打通城乡的最重要一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催发了农业和农村改革的进程,十五届三中全会加速了统筹城乡的城镇化步伐。从“小城镇、大战略”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推进城镇化的政策不断取得突破。小城镇处于连接城乡的枢纽,既是建设新农村方略的龙头,也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基础。 城镇化进程加快,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扩大就业和加快转移农业劳动力的目标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平均每个镇财政收入2211万元,比2000年增长130%,与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基本持平。全国小城镇财政收入共4179亿元,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3.2%。财政收入超亿元的镇有751个,一些镇的财政收入甚至大大超过一些县市的水平,表明小城镇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来源之一。平均每个镇拥有企业从业人员数量5444人,比2000年增长了35%,快于同期全国非农就业11%的增长速度,表明小城镇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非农就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农民增收的目标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2002年增长44.9%,年均增加2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由4.8%提高到7.4%,打破了“十五”前三年收入增长缓慢格局。2004-2006年,农民增收连续三年超过300元,历史上前所未有。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6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60.2%,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38.3%,比2002年提高4.4个百分点。 三是农民工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完善,以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如各级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农民工工作管理机构;户籍改革从小城镇扩大到大中城市,12个省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农民工工资拖欠得到清理,权益保障日益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受到重视,72%的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学校为主就读的格局;计划生育服务不断完善,多数地方能为农民工育龄妇女提供国家规定的免费服务;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到2006年底,参加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达1417万人、2367万人和2537万人;农民工的居住和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农民工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不断扩大,已在30多个城市开展。 此外,千强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影响。2005年,千强镇平均每镇7.2万人,其中吸纳外来人口约2.2万人,占全镇人口的30%。共吸纳外来人口2200万人,占小城镇吸纳外来人口的47.3%,占农村流动人口的18.3%。部分镇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这些强镇,实际具备了发展成为城市的条件,但在管理上却还是按照农村管理的办法,已经严重不适应快速城镇化进程的要求,需要探索新的城镇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但是,全国小城镇发展水平和区域分布极不平衡,表现在千强镇占据了小城镇经济的“半壁江山”,它们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群。2006年的千强镇中,江苏入围275个,浙江入围266个。如果再加上上海和广东,这四个省市的入围镇数占全国的比重高达74.6%,约占千强镇的3/4。经济方面,行政区划面积仅占全国小城镇总面积2.3%、人口仅占全国小城镇总人口10%的千强镇,所创造的财政收入达2461亿元,占全国小城镇总财政收入的54.1%。教育方面,千强镇平均每个学校在校学生人数841人,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2倍多,教师数量也是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2.3倍。医疗卫生方面,千强镇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达到了23人、拥有的病床数26个,分别比全国小城镇平均水平高出27%和38%。 与此同时,部分小城镇还在土地整治、财政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规划衔接协调和区域发展整合上进行了超前试验,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