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问答题答案范文

毛概问答题答案范文

毛概问答题答案范文
毛概问答题答案范文

第一章导论

1、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性质:第一、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第二、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充分利用,而把资源配置作为是既定的。

第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国民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所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2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

3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哪些基本分析方法?

3、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哪些基本分析方法?

答:(一)形式逻辑(归纳法、演绎法、(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六)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发展变化的历史性、现实性和一般意义?

答:一个学科在形成与发展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历史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古典的经济学理论已不能解决这些问。因此必然要寻求和发展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目赌了市场机制的严重缺陷,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自此以后宏观经济学具有了一个较为成形、较为严密理论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5、怎样看待某一个时期占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那些占流行的、主怎样看待某一个时期占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那些占流行的、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是否就是最正确与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和政策主张是否就是最正确与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是否就是最正确与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答:在某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信的宏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和历史背景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它为解决人类社会那个时代所遇到的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绝不是最正确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因为人类的认识的局限性,任何理论必然也存在局限性。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会,会出现这些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必然要寻求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些之前占主流地位的理论和政策就不再是主流了。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和理论

1、用 GNP 和 GDP 指标来衡量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

量时,会有何不同?具体对中国大陆而言,这种区别表现在哪里?

答:GN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 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而 GDP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具体对中国大陆而言,这种区别表现在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 GDP 中。

2、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核算的 GDP 是否相等?为什么?答:用收入法或支出法计算 GDP 理论上是相等的。产能过剩,意味着生产出来的商品超出了社会需求,生产的多了,GDP 创造出来了——生产者从中支付了工人工资,工人获得了收入。这个产品作为社会财富,还是要通过市场来流通实现其价值的。但如果这个产品没通过市场流通,那这个社会财富会计入生产成本的,企业获得的收益减少,对工人的工资等支出当然也会随之减少。

3、区分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有何意义?

答:名义 GDP 是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 GDP,实际 GDP 则指定之前某一年为基期推算出几年的 GDP。实际 GDP 更有价值,名义 GDP 不考虑通货膨胀

4、国民收入核算的 SNA 和 MPS 体系有何区别?你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采用哪一种核算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核算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答:(1)核算观点不同: MPS 采用限制性生产观,限制性生产观是指它对生产的定义只限于物质产品生产和生产性劳务,相应地,社会产品只是从事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和提供生产性劳务部门的生产成果。

(2)核算内容不同: MPS 实质上是一种实物核算体系,主要描述社会再生产实物运动,对资金运动缺乏完整而系统的反映。

(3)核算方法不同: MPS 采用单式平衡表方法,设置一系列平衡表,通过左右两栏数字的平衡综合说明作为统一整体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SNA 核算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5、国民收入核算的 SNA 和 MPS 体系分别有何缺陷和不足之处?

答:SNA 核算体系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经济活动,从而造成统计上的遗漏。有时没有把收入分配状况、经济福利水平、环境破坏、资源消耗等因素考虑进去在国家间比较时,汇率失真带来的问题。MPS 核算范围限于货物和物质性服务比如交通运输和商业,即物质产品的生产,不包括非物质性服务, 比如医疗养老,金融保险,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服务的生产. 该体系的核心指标国民收入,只能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不能反映非物质性服务的生产,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体规模。

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储蓄对于均衡收入有何影响?

答:当储蓄增加时,用于投资的货币就相对少,对收入就没有促进作用,所以均衡收入就会下降。

2、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私人投资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怎样看待其决定因素的地位和作用?

答:私人投资是指以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的名义进行的投资。它与政府的对外援助不同,具有民间经济技术合作的色彩。投资的决定因素有:现值与贴现率、资本边际效率与预期利率、投资决策。他们之间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3、决定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各因素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1.全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越大,对货币的需要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2.市场商品供求结构变化。商品供给一方面决定于产出的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又受制于人们对它的需求,只有真正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供给,才会产生真实的货币需求。商品供求结构在经常发生变化,因而货币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3.价格水平。对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总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进行的,价格水平越高,需要的货币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4.收入的分配结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需求实际上是各部门因对其所分配到的社会产品或收入进行支配的需要而发生的。。

收入在各部门分配的结构,必然决定货币总需求中各部分需求的比重或结构。(5.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单位货币所实现或完成的交易量就越多,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需要的货币就越少;反之,货币流通速度越慢,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

(6.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信用制度和信用工具越发达,对货币的需要量将越少。(7.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及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运输状况等客观因素。如:人口密集地等。

4、为什么 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LM 曲线向左下方倾斜?答:IS 曲线向右下倾斜是因为较低的利率会刺激投资,这就要求有更高的收入水平来促使储蓄增加才能继续维持投资与储蓄相等,即维持产品市场均衡。LM 曲线向左下方倾斜,一般来讲,价格上升会提高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因此,人们会减少当前消费量,增加未来消费量。随着总价格水平的提高,人们会用未来消费替代当前消费从而减少对商品的需求总量。因此,实际替代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完整的总供给曲线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凯恩斯主义供给曲线短期供给曲线长期供给曲线

6、影响总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总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

的预期。

7、下列事件会对于长期总供给有何影响,为什么?

(1)汽车工人联合工会在工资合同的谈判中赢得了未预期到的高工资;(2)因特尔公司投资于功能更强大的电脑芯片。

答:长期中,总需求的变动并不会引起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长期中,无论是工资还是其他投入品的价格,都不具有粘性,而是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因为在长期中,伴随价格的上升,所有成本要素的价格都是可以调整的,并最终会使成本上升的幅度赶上价格水平上升的幅度,从而恢复到以前的成本-价格比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厂商就不会因为价格水平的上升盈利。这就意味着价格的上升不再能刺激企业部门增加产量,因而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不再相关。于是,长期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线。事件对长期供给曲线没有影响。

8、什么是乘数原理(定义、公式、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和过程)?

答:乘数原理又称倍数原理。指由于连锁反应,某一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相关变量成倍变化的经济理论。乘数原理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投资乘数:指投资的变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 Ki=1/(1-b)政

府购买乘数:表示政府购买的变动对国民收入收入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 Kg=1/(1-b)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表示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或倍减作用 Ktr=b/(1-b)税收乘数:表示税收对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倍增货倍减作用 Kt=-b/(1-b)

第四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自然失业致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的市场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

可分为:1、摩擦性失业 2、求职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技术性失业 5、季节性失业 6、古典失业…

2、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凯恩斯是如何解释周期性失业的发生的?

答:“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水平由总需求(AD)决定。总需求可以划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此外,凯恩斯还指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民收入”和“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但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增加的比例低于收入增加的比例)的影响,造成了消费需求的不足。

3、通货膨胀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哪几方面?

答:1、爬行的通胀 2、加速的通胀 3、恶性的通胀 4、平衡的通货膨胀 5、不平衡的通货膨胀 6、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7、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8、受抑制的通胀

原因: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 3、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4、进口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5、出口性通货膨胀 6、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胀理7、结构性通货膨胀

4、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和收入分配分别有何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和收入分配分别有何影响?

答:如果通胀率不稳定,而且通胀又没有被预期到,那么这样的通胀将会使相对价格发 4 生扭曲,进而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以及人们的经济活动。

5、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答: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稳定的交替关系

6、为什么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

答: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市场经济的失业率在长期中总是保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7、试评述“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

答:货币主义者的“适应性预期”仍然是一个不尽理想的概念,因为“现存的凯恩斯派宏观计量模型不可能为货币、财政或其它类型的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所以,“不能指望这些模型的次要甚至重要修改会导致其可靠性的重要改进。

第五章经济周期理论

1、前现代的经济周期理论大致有哪些?你认为哪一种理论能够较好地说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答:⑴前现代的经济周期理论大致有: 1、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2、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3、纯货币周期理论 4、投资过度周期理论 5、创新周期理论 6、消费不足周期理论 7、心理周期理论 8、太阳黑子周期理论

⑵内生经济周期理论这类理论并不否认外生因素对经济的冲击作用,但强调经济中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是经济体系内的因素引起的。因此,每一次繁荣都为下一次萧条创造了条件,是这些经济体系内的因素自发地运动引起了经济周期性的波动。

2、什么是加速原理(定义、公式、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和过程)?

答:加速原理是西方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具有影响力的有关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中短期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是用来说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与投资的变动之间的关系的理论。

它本质上反映了国民经济与投资之间客观存在的一定的比例关系。对资本品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对产出量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对资本存量需求的变化,从而引致投资。因此,它的特点是强调预期需求的作用,而不强调投入的相对价格或利率的作用。

3、什么是乘数—加速模型?试用乘数—加速模型来解释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答:乘数-加速模型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

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是最具影响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1.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是相互影响的。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只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发调节,那么,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就会形成经济周期。而在这种自发调节中,投资是引起经济周期的关键因素。2.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在乘数作用下使产量大量增加,产量的大量增加又在加速原理的作用下使投资大量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但是,产量增加到一定水平后,由于受到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这时加速原理的作用就会使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会由于乘数的作用使产量继续减少,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使经济进入萧条。萧条持续一定时期后由于产量回升又使投资增加、产量再增加,从而经济又进入另一次繁荣。正是由于乘数与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经济中就形成了由繁荣到萧条,又由萧条到繁荣的周期性运动。 3.政府可以利用经济政策来干预经济,以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如果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改变这些变量,则经济周期的波动可以减轻,甚至消除。

第六章

1、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答: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归结为两个:一是对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有效利用;一是对公共品的提供。经济增长源泉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即人力资本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是广义概念,包括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先进管理手段以

及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等)

2、什么是“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模型”?如何从凯恩斯主义理论推导出“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模型?

答:哈罗德——多马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与美国经济学家多马与 20 世界 40 年代中后期分别提出。由于这两个模型在内涵上基本一致,所以西方学者把它们合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模型用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这三个概念来分析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与波动的原因。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理论基础上的。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基础,考察一个国家在长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稳定均衡增长所需条件的理论。

3、什么是“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模型”的“刀锋问题”?

答:资本-产出比、存储率、劳动力的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是彼此独立地由不同因素决定的,因此,均衡增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是它的存在性问题。当实际增长率和均衡增长率发生偏差时.会导致经济短期波动。而当均衡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发生偏差时。则会导致经济长期波动,而且一旦偏差发生,就有自我加强的趋势。因此要实现实际增长率等于均衡增长率并等于自然增长率的长期均衡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常被形象地称为“刃锋式”的经济增长。4、什么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要使经济实现长期增长的

条件是什么?

答: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是罗伯特?索洛所提出的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

条件是:技术的进步、教育和训练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理论。

5、请评述“零经济增长理论”

答:第一、零增长理论模型的基本经济关系与参数的估计是不正确的,参数选择的变化会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

第二、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变动情况的分析是有缺陷的。例如人口增长问题,梅多斯和马尔萨斯一样,仅仅强调了人口增长第二个阶段的情况。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经济增长和发展才能得以缓解。经济增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人均资源消耗量也很高,经济的零增长或低增长对它们而言应该是适宜的。

6、经济增长怀疑论”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答:其主要论点是:经济增长本身并非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欲望的满足,而是更多的烦恼,不是幸福的生活,而是痛苦,因而为何还要继续增长。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1、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政策有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答: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

3、什么是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它有哪些局限性?

答: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趋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自动稳定器” 。

其发生作用机理是:个人与公司所得税有固定的起征点与税率,而失业补助与其他福利支出等财政转移支付也有其固定的发放标准。其局限性在于只能减轻经济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经济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因而其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替代“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4、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货币政策?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货币政策?

答: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实现财政目标。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

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5、请解释货币创造的机制?

答:银行的货币创造机制是指一笔相对小额的存款被存入银行之后,由于银行的放贷机制可以使得货币市场上的货币总量远远大于初始存款额,而且法定准备金率越小,银行系统创造货币的效果越显著。

6、什么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影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采用哪种政策配合方式可以减轻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要因素有哪些?

答: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成为挤出效应

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削弱挤出效应的对策:第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要一致,避免政策本身的内耗和效应的抵消。第二,政府应努力避免与民争利、与民争投资。第三,增强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第四,长期看,解决供给型挤出效应的最有利措施,同时也是目前刺激需求的最好措

施,就是大力鼓励民间投资,扩大民间投资的规模和范围。

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16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年 年 年 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年国民经济恢复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合作化 D.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答案:B 参见教材66页。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生活上给出路 D.剥夺生产资料 答案:B 参见教材63页。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0年大学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2020年大学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1、何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简述其内容?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 釆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2)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 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3〉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953年12月,毛泽东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作了完整准确的表述。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 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 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与建设同时进行,两个方面紧密相联,彼此 促进,相互制约,缺一不可。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答: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其特点是:(1)和平赎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运用政权的力量废除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是马列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依据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即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和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创造 性的运用了马列主义关于用赎买的办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思想,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使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 的一个创举。(2)逐步过渡。无论是对农业、手工业还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 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多种过渡形式,使被改造者能够逐步适应新的经济制度,而不致感到突然。避免了在生产关系大变革的情况下通常所难以避免的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 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3)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切实贯彻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是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 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这个在世界历史上很有特色的 资产阶级,终于以一种世界上从未有过的独特的方式最后走向消灭,而其中的个人则获 得了新生。(4)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造,解放了生产力,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也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才以保证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4、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二、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三、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大学生就业问题(毛概案例分析题)

现在的年轻一代,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他们的上一代,实际上仍然在吃传统体制的旧饭,并未真正的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他们的下一代,将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获得很大程度的劳动保障;而他们这一代,将注定在20年后的“白领失业浪潮”中变成中国社会最悲惨的人。这是时代的代价,没有办法的。 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有人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广大蒙蒙董董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 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因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方面,“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另一方面,“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和艰苦行业,以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大量积压,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一是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其中增加教育投入、改革管理体制、扩大招生规模这三项重大举措,使得整个高等教育战线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认真研究的新问题。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1.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2.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共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过度。3.从90年代初开始推广“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这是人力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使人才分布集中在具有优势的地域和行业。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已逐渐发展成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级技术实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1091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427万人。这些数字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1.经济转型期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下岗再就业人员多,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高校扩招使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增大,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需求仍然短缺。3.高职高专大

至善网2019毛概答案(上)

1.1 习题1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 o 空想社会主义 o 儒家思想 o 斯大林主义 o 马列主义 习题2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 o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相结合 o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 o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相结合 o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习题3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大理论成果。 o 二 o 四 o 三 o 一

习题4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o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o 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o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o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活动的实践 习题5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是在() o 党的五大 o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o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o 党的七大 习题6 (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不必坚持毛泽东思想。 o 正确 o 错误 习题7 (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名字命名的,包括毛泽东个人的所有思想。

o 正确 o 错误 1.2 习题1 (单选题) ()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o 遵义会议之后 o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 o 延安整风之后 o 三大改造之后 习题2 (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o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o 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农村根据地建设 o 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 o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习题3 (单选题)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人是()。 o 李大钊

毛概重点课后思考题答案

毛概重点课后思考题答案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 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36) 思想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重大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是实事求是?(P48) 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质和核心 (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

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5.为什么说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54) (1)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2)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权问题?(P69) 主要内容 (1)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 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和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 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 中。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 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7.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75)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 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8.如何理解新民主主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81) 三大法宝:

2020年毛概必考重点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2020年毛概必考重点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五)一、单项选择题 1.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B) A. 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B. 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C. 中国的资源状况 D. 中国的人口状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B)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经历的起始阶段 B. 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C. 走向社会主义的阶段 D.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3.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 A. 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 B. 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C. 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1979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

C.党的十二大上 D.党的十三大上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 6.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自力更生不动摇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原则 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D)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015版(修订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重大意义: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020年整理)毛概相关10个热点问题.doc

1、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贡献和历史局限?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性质。特点是“相适应又相矛盾”(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提出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调整来解决。 4)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二、局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分析的不完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揭示社会主义本身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1)生产社会化的现实程度和发展趋势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经济形式、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经济整体上的统一性、计划性和各企业或经营者的独立性、自主性之间的矛盾; 3)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各部分人的具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和上层建筑体系的各个环

节、各种形式、体制之间的矛盾等等。 二是没有始终坚持把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则贯彻于社会主义社会。他把改革现有体制误认为是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进行改革,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看成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导致其在政治上发动“文化大革命”。在经济上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试图以“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来解决这一矛盾。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最积极的因素。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生产力的是否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

2020年考研政治毛概重点复习试卷及答案(一)

2020年考研政治毛概重点复习试卷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1、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是 (C )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六 届一中全会 2、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和命题的是 ( D ) A.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 ) A.以人为本 B.共同富裕 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4、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 ) A.科学发展 B.诚心友爱 C.充满活力 D.民主法治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D ) A.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安定 C.民主法治 D.改革开放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 D.社会稳定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B ) A.经济发展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共同富裕 D.增

强社会活力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B ) A.党的领导 B.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各族人民 D. 各阶层民众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A ) A.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 B.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C.切实保持经济协调、健康地发展 D.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10、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C ) A.根本要求 B.发展基石 C.本质属性 D.内在条件 11、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 B.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形态 C.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组织得到很好协调或稳定的那种社会 D.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应该是社会主义( D ) A.经济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13、我国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历史上各种所谓的“和谐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 )

至善网毛概答案

1.1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 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是在()。 o中共一大 o中共八大 o中共七大 o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是在()。 o《实践论》 o《论新阶段》 o《矛盾论》 o《反对本本主义》 ?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 o对立关系 o没有关系 o承进关系 o否定关系 ?习题4(判断题)答题正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o正确 o错误 1.2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 o邓小平理论 o科学发展观 o毛泽东思想 o“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习题2(多选题)答题正确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o实事求是 o独立自主 o群众路线 o解放思想 ?习题3(判断题)答题正确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o正确 o错误 ?习题4(判断题)答题正确 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

o正确 o错误 1.3 ?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o党的十六大 o党的十五大 o党的十三大 o党的十四大 ?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o党的十六大 o党的十四大 o党的十八大 o党的十五大 ?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 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o党的十五大 o党的十七大 o党的十六大

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饿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科学内涵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具体内涵概括为三句话: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在基本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句话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 ③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一方面,毛泽东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那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毛概课后题答案2019修订版

毛概课后题答案2019修订版 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A)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①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③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④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文化纲领: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三、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必要性: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无产阶级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革命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这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这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理论的意义:①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②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

大学生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大学生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饿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内涵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具体内涵概括为三句话:毛

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在基本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句话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 ③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一方面,毛泽东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那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南京晓庄学院期末考试毛概问答题试题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首次提出在哪儿?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一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在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 性飞跃。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其一,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其二,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 其三,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毛泽东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 辛探索。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一方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方面又完全是中国的,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 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4)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 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中四个全面是指什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6.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完整表述这个内容的著作是什么?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其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