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突出农旅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突出农旅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突出农旅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突出农旅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突出农旅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明确思路不偏移

发展思路直接影响着整个乡镇的工作布局,思路清了,方向明了,步子才稳,发展才快。我镇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打造全县农旅融合样板镇”的目标,全面阐释了“突出农旅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明确“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顺应发展大势。绿色发展是未来的主题,我国旅游产业方兴未艾,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旅游业将持续兴旺发展。省委、省政府实施“东禅西道”旅游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结合县委要求。县委、县政府着力发展禅文化生态旅游,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我们前接禅文化生态旅游核心区——五祖寺,后联柳林旅游风景区——玫瑰谷,是五祖的“后花园”和柳林的“前客厅”,这必将为我镇实现“农旅融合”后发赶超带来重大机遇。三是贴近停前实际。停前作为典型山区乡镇,拥有深厚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山水资源,南北山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古角水库生态良好,开发空间巨大;特色基地已具规模,多元发展基础完备。这些资源,是我们停前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

二、咬住发展不松劲

1、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以招商促流转,以流转促调整”的方法,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为目标,大力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作用,利用土地项目,支持种植基地的发展,大力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自行种植,打造三大产业基地,一是“万亩蓝莓园”,以童寨紫玉蓝莓种植基地为中心,将蓝莓种植基地扩大到胡寨、蔡桥等村,实现种植基地过10000亩;二是“万亩油茶园”,以刘壁、长冲村油茶基地为核心向周边辐射,面积扩大到15000万亩;三是“万亩黄白茶园”,以海山、蒋冲等村为中心将黄茶、白茶种植面积扩大到7000亩。

2、全力建设核心景区。主动融入“五祖禅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打造停前的核心景区。一是花仙谷,投资5亿元,一期为玻璃桥花仙谷核心景区,兴建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及栈道、全透明玻璃吊桥、微缩版江南十八景区、十大名花园区、农业水利设施等景点;二期为水磨冲至城柳公路龙须河观光采摘园、风情游乐园及水上戏水乐园等景点;三期在前两期建成国家AAAA级风景区基础上,向周边山区拓展,打造鄂东慢生活休闲体验区。二是古角湾,以南冲、柴下等环古角水库的村为中心,启动全域性旅游公路建设、逐步新建一批景观亭、观景台、卫生间等公共旅游服务平台,将柴下农家乐、南冲攀岩基地、南山古道等“一

线穿珠”,大力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经营实体,让各方“驴友”成为停前常客。三是蓝莓园,打造“观光、休闲、采摘、品果、垂钓”一体的休闲游,加快基地道路硬化、亮化、美化,高标准规划游客服务中心、垂钓中心、产品直销店、农家乐、停车场,建设“采摘园、观光园、体验园”融合发展样板点。

3、着力提升农旅融合品牌。一是产区变景区,以蓝莓、油茶、黄茶产业基地为重点,争取项目支持,浆砌水沟,硬化路网,美化路傍、亮化基地,开辟各种野外生存、娱乐、健身等一体的休闲项目,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二是产品变商品,打造“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链,新建蓝莓、油茶、黄白茶加工厂,对基地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目前蓝莓加工厂正调试生产线,近日即可投产。油茶加工厂正在筹建。黄白茶加工厂正在建设中,年底可投入使用;三是民居变民俗,加强集镇建设提档次,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加大沿山、沿河、沿路的绿化力度,落实“一村一景”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严格居民建房用地管理,健全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三、惠及民生不动摇

我们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切实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突出产业扶贫,不断提升群众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推广集体帮建、公司帮管、农户受益的新模式,鼓励贫困户利用承包山林、自留地和房前屋后空闲地种植蓝莓、油茶、茶叶。引导贫困户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就近务工,做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进度,确保286户657人按时有序入住。创新落实社会救助、教育扶贫、卫生医疗等政策兜底政策,保障弱势群体的整体脱贫。二是全面强化社会管理。突出抓好隐患排查,积案化解,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巩固新农保参保率,完善养老保险管理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制度,变上访为下访,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杜绝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教育,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健全治安防控网络,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三是全面繁荣民生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做好镇中心卫生院院内布局调整,巩固新农合参保率,做好建档立卡存量贫困户的医疗卫生保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继续以“经常抓、抓经常”和“村为主、镇负责”的计划生育工作方法,强化服务意识,落实“全面二胎”政策,确保责任目标完成。推进“村村通”、“组组通”工程,完善乡村公路行道安全护栏和标识、建错车平台。扎实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电信、广电等通讯事业。

四、从严治党不懈怠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形势,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继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和依靠广大党员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一是以“两学一做”为载体,发挥党员引领作用。要坚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确保广大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四种人”:做生产发展的领路人、做生活宽裕的带动人、做乡风文明的倡导人、做管理民主的促进人。二是以“从严治党”为根本,强化党内监督管理。要坚持不懈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干部言行,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牢固树立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实效的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把“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同时加强对重要部位、关键环节、重点人群的监督,使党员干部逐步习惯在有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防止党员干部容易掉落的种种“陷阱”,防止被利益集团“诱捕”。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运用“四种形态”监督执纪等一系列新精神、新要求,明确哪些是不能触的“高压线”,哪里是不能入的“戒严区”。对党员干部的“小事小节”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约谈函询,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防止小病拖成大病、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使党规党纪真正成为带电“高压线”。三是以服务中心为目的,严格责任落实。牢固树立全镇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对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到认识上真正理解、内心里真正认同、态度上真正拥护,保持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杜绝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突出“关键少数”,紧盯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通过“一案双查”、严肃追责,倒逼“一岗双责”落地生根。

调研报告:关于推动乡村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推动乡村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永禄乡农林文旅康产业发展情况,全面强化和拓展融合功能,深入挖掘永禄乡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自然风光、民俗名艺等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永禄乡一二三产业联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市委《关于做好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大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专题调研组就永禄乡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发展情况。永禄乡距市区7公里,总面积2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86.97亩,辖17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4567余户,12666口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素有“梨果之乡”和“生猪之乡”的美称。截至2017年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689.95亩,经济作物75.4公顷,中药材30.2公顷,蔬菜及食用菌45.3公顷,产量2492吨;全乡设施农业388个,设施占地面积25.9公顷,实际使用面积21.4公顷,其中日光温室36个,春秋大棚352个,产量1546.7吨。 (二)林业发展情况。全乡林地面积15881亩,国家公益林8759.8亩,退耕还林600亩,应补面积195亩,株树42900棵,人均林地面积1.26亩;园林种植面积122.1公顷,产量2332.7吨,其中梨树种植面积57.5公顷,苹果29.2公顷,其他水果35.3公顷;在林业改革过程中主要采取分山到组、分山到户、分股不分山的方式进行改革。目前按照市委安排,永禄乡千亩梨树种植计划正在有序推进。 (三)文化发展情况。永禄乡文化发展内涵丰富,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充分发

挥了文化惠民、文化利民的政策优势。主要包括乡文化站、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剪纸——玉先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传统的手工桑皮造纸工艺——山西晋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全乡17个村均设有农村书屋。其中乡文化站建筑总面积800平方米,内设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房、图书室、微机室、乒乓球室、占地300多平方米的舞蹈排练厅、图书室藏书达9000多册,投资150万元建设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建设了灯光球场、5人制足球场和电影院。乡文化站始终以服务为先导,遵循利民、惠民、乐民的原则,所有设施均面向群众免费开放。 (四)旅游发展情况。永禄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中韩王山欢乐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原老毛沟自然村旧址,开发集休闲、旅游、度假、游乐、民宿、拓展、采摘、户外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项目,2017年3月份同山西唐是文化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投资1.1亿元完善建设开发内容;见证了波澜壮阔改写中国历史进程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平之战纪念馆,年接待量约2万多人次;永禄乡庙宇文化深厚,全乡共有庙宇39座,其中市级文物4个,有开启中华文明历史篇章的仓颉造字传说和仓颉庙、许庄的阁楼、秋子古戏台等。 (五)康养发展情况。永禄乡现有2家康养中心,分别为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和夕阳红公寓。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位于永禄乡秋子村,总投资约4000万元,总用地面积6691.26平方米,建筑面积12499.62平方米,内设床位300张,目前一期建设基本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夕阳红公寓成立于2002年5月,总用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共有床位100个,实际入住83人,其中五保户55人,自费赡养28人。 二、存在的问题

--区农旅融合发展情况汇报-军民融合情况汇报

**区农旅融合发展情况汇报:军民融合情况汇报 **区农旅融合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全区旅游战线抢抓机遇,按照“全景吉安,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围绕“优质旅游、全域旅游”两个核心内容,统筹推进“全域旅游新景区”建设,全力促进**旅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获评“江西旅游强县”“江西省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创新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区年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两项指标年增幅均超过25%。 一、主要成效及亮点工作1、做好点,做到标杆引领,示范率先。一是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异军突起,匡家村和渼陂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有休闲观光农业园(景)区50多处,年吸引周边县(市、区)及省内外参观人员近百万人次。其中,渼陂的富之渼果蔬联合社就是农旅结合的典型缩影。自2016年8月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总收入达500万元。截止目前已投资1000万元,流转土地500余亩,种植白莲100多亩,生态采摘基地10余亩,垂钓鱼塘10余亩,建设房车基地1个,农家乐600平方米,樱花长廊1000米,并开通了环古村至基地的观光骑行线路。联合社充分利用资源,与旅游有利结合,不断开展相关活动。二是打造农旅联合项目。“旅游+农业”齐头并进,持续推动生态优势、文化内涵、美丽城乡、特色产业与旅游开发融合创新发展。**山景区、渼陂古村、富田古镇、东固景区提升了文旅融合品位; 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农旅融合的典范;

江右酒寨、岩溪根语、奥克1991创意产业园展现了工旅融合的风采; 白云湖度假区、青龙洲景区成为生态康养旅游的样板; 源中园、上红督之家被评为“省三星级农家乐”,逸乡园、富渼农庄被评为“省十佳休闲农庄”,逸乡园还列入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渼陂古村研学基地被评为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区研学旅行活动如火如荼。三是培育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农旅融合催生新业态,开发了富渼房车营地、青龙洲森林穿越、**山水上乐园、多彩田园骑行绿道、东固帐篷露营、基地写生、人体漂流等多类型体验性活动。 2、铺好面,做到项目提升,大放异彩。一是项目开发多姿多彩。立足资源自身特点,深挖文化内涵,因势利导快速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列入区全域旅游重点调度项目46个,计划投资3.66亿元。46个项目建设基本达到时序进度。**山景区实施了阳明广场、弘法广场、票务中心、**山水山洪沟治理等19个项目建设; 渼陂旅游集聚区实施了古村28口水塘治理、渼陂旅游主题酒店、精品民宿打造等26个项目建设; 富田启动了新游客服务中心、龙川阁古码头沿岸历史环境改造、匡家特色民宿等建设项目,白云湖生态康养度假区一期下沙洲岛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东固景区以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推手,游客中心、后河湾1957项目、东固烈士陵园等项目日渐成型。二是项目招商重拳出击。已与东方园林、光合新兴产业两个上市公司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东方园林针对渼陂旅游集聚区开发、光合文旅拟在富田镇打造中国**国际研学小镇两项工作均在正常推进中。此外,中建国际投资、港中旅、航盛电子等客商也纷纷赴区考察全域旅游。三是利用营销造势。**区庐陵文化旅游节常办常新; 各景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出了“桃花节”“荷花节”“桑葚节”“丰收节”“晒冬节”

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研究

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05T17:04:22.5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徐子麒 [导读]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想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必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只有重塑城乡关系,对过去的城乡政策不断反思并且学会打破和重组,才能够推进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城乡融合规划机制以及生态保护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成都天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想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必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只有重塑城乡关系,对过去的城乡政策不断反思并且学会打破和重组,才能够推进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城乡融合规划机制以及生态保护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城乡;融合;十九大;振兴 党的十九大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国家的整体战略,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农村。从这两种战略关系上来讲,在决胜全面小康阶段,我们需要消除绝对贫困,那么,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阶段,我们就必须要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的“强、美、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富强不富强,要看农村怎么样,这是标志性的 [1]。城乡关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经历颇多。这期间不断经历城乡分割、城乡共同发展以及城乡统筹等。笔者将在本文中着重分析新时期城乡融合对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以及乡村振兴有效途径。 一、新时期城乡融合对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乡村振兴”这个概念细化来拆解,其根本是振兴人才,而这个过程就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就业制度最终创新城乡人才流动机制。这样一来,既允许了农民脱离农业农村到城市自主创业,发挥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为农村的创业大潮扫除了障碍。那么,我们还涉及到一个名词是“城乡融合”,何为“城乡融合”,“城乡融合”的意义又是什么。“城乡融合”这一名词其实指的是城乡一体化,这个概念的第一次提出大约在80年代末期,因为当时的社会矛盾的出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了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演变至今,于今天社会的表达方式则更可以看作通过城乡一体化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目标。这个概念之所以被提出,是因为国家也看到了城乡融合对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持,将城市的经济意识形态引入农村,使农业逐渐产业化,最大限度的将城市功能外化,提升居民需求同时满足居民需求,在这个过程里引导乡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当然,城市的资金支持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因为城乡融合的不断加深,中国的农业农村在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是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这些变化标志着农业农村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从此站上了新起点、进入了新时代,这也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起点。 二、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农业虽然在发展但是因为质量不高,于是引发的效益竞争力不高;第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且公共服务建设滞后[2],使得硬件跟不上;第三,农民增收的后劲不足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可是当前中国城镇化率从数据上看已接近60%,而通过预测发现,即使今后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却仍然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而对于我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绝不是一面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一面农村却越来越萧条。为了扭转这种不协调的状况,政府有关部门就必须采取一些超常规的措施,这其中,主要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相对应的防止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凋敝。 城乡发展不均衡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体制机制的不协调已经直接影响到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3],因而,便严重制约着我国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更加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很大一部分束缚城乡融合的机制仍然存在,但是就激活而言,激活主体、要素以及市场却一定是城乡资源融合的必经之路。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是城市功能外化的一个绝佳体现,城市功能外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也十分有利于乡村振兴。例如,“农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就是构建现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过农业结合互联网、教育、研学、康养、科技、文创、会展、艺术、体育等多元城市功能,实现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主要是指城市功能外移带来的发展机遇,现在强调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老话说的好,产业兴则百业兴。我们必须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入期间,同时大力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主旋律,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培育乡村产业、乡土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富裕、农村经济繁荣。 其次,农业于其他产业需要有效融合,农业+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仅能够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例如,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农业结合旅游度假、生态博览、运动休闲等等多元化产业,鼓励农村开展乡村旅游,使得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们能够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求,促进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二)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一个好的人居环境,也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笔者建议,可以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的垃圾处理工作、严格把控污水治理,推进厕所革命,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使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使乡村风景重现清明,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 (三)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戏好要靠唱戏人,这也是一句老话,如果没有人,乡村振兴无法很好的实现,势必会变成一句空话。最好能够加大“三农”干部培养力度,从领导者抓起,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快速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兴业,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大显身手。 (四)改善农村公共设施服务 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与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个别地方几乎可以说云泥之别。我们必须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完善乡村教育和加强乡村医疗体系建设,尽快推进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并且积极调动各类农民经济组织参与提供农村公共服务,

文旅融合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文旅融合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以文化旅,留住乡情容貌,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文旅融合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县**镇 ** 促进文旅游合,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当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有效路径。在推动与实施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浅谈以下感受和观点。 一、立足规范实施,着力长远发展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文旅产业发展的无限潜力,我们开始意识到发展乡村旅游无疑是当下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大重要路径。发展乡村旅游业既需要政府的引领,也要靠项目的支撑,还需要企业的融合,更需要农户的参与。政府首先要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分析,将自身可利用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整合。然后依托各级项目和企业资本的支撑规范实施。规范实施过程序中,要规范租用补偿与征占相结合,一来可以很好的解决土地房产等权属问题;二来可以有效的规避矛盾和风险,不留后遗症;三则解决了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 长远问题。在这过程中不仅需要有效克服领导意志和拍脑袋经济,还需要发展意志的可持续性,否则极容易造成滥尾,最终祸害一方,留给政府和老百姓的便是无尽的矛盾与伤痛。

要知道老百姓的传统小农经济意识和土地的主人翁意识是根深蒂固的,我们要让美好的愿景变得可触摸,无疑需要实实在在的产业带动与培植。老百姓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中不能仅仅成为被补偿后的观众,也不能成为单纯的被供奉者。老百姓需要最大可能的成为实实在在的参与者与建设者,成为乡村旅游发展运行的主人。从项目开发实施的农民小工到旅游产业的生产经营,再到乡土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广大当地老百姓的积极参与。 二、突出资源共享,实现地域产业的有效培育 休闲、娱乐、观光、体验是当前乡村旅游消费的基本需求。看什么?吃什么?玩什么?感受什么?带走什么?都是乡村旅游的承载与支撑。风景筑物,吃农家菜和地方特色产业产品,玩娱乐项目,感悟名人思品,体验地域文化熏陶,既需要高雅又少不了民俗。这当中缺什么补什么,区域内的也是地方的,学会讲故事, 善于显特色,精而不杂是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基本要求。 三、留住乡情农貌,让大自然的情怀浸润心田 个人非常反感那种纯商业的开发模式,看过北京的古北水镇,感受过各地的各种古镇,给我留下的唯一印象便只有一个字,“假”。遍地是各种的现代仿古建筑和兜售毫无吸引力的小商店,人工的植被,规则的道路,全部都是出门就想

最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心得体会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心得体会 3月22日,市委市政主持召开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议”,会议中提出的文旅产业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获得各方积极关注、高度重视、广泛推进。此次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李贵富书记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议的讲话”更是从政府工作层面将全域旅游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书记对遵化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路清晰、资源优势分析透彻、下部工作举措部署有力,这不仅为遵化旅游发事业展鼓足了干劲,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对遵化重返百强、再创辉煌的发展信心。下面我总结一下参加此次会议的心得体会: 一、全域旅游地位显著,遵化发展全域游优势明显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旅游市场需求变迁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全面推动旅游目的地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全面优化旅游体验满意程度、全面释放旅游资源内在潜力的必然要求。此次由国务院制定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有利于增强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决心,有利于各部门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中的协调,有利于提振各地党政一把手抓好全域旅游发展的信心,从而更好地解决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工作落地、落实、落细、落好。当前,遵化在发展旅游业自身优势得天独厚、机遇千载难逢,一是我们旅游资源丰富有景区景点22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清东陵5A级景区一家;

二是文化底蕴深厚,遵化是千年古县,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有戢东第一城的美誉,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三是自然风光秀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1.7%,河流19条,可谓是有山有水,景区宜人;四是区位优势显著,处于京津唐承秦五大城市腹地,游客资源市场潜力巨大;五是交通四通八达境内高速2条、出口7个,铁路4条,可谓是西进东出、南承北联的重要枢纽;六是旅游纪念品丰富,有马兰峪金银器、红木、皮影、剪纸、满绣等民俗手工艺品。这些资源优势为我们推动文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地,李书记在会议所提出的扭住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4项举措,更是为我们遵化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定将积极落实李书记指示,立足优势、谋划思路,找准重点、集中突破,努力实现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促进遵化旅游大发展。 二、深入挖掘清东陵文化内涵,丰富市场营销手段 清东陵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唐山市唯一一家5A级景区,强大的竞争优势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希望。我们要抢抓省、市大力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历史机遇期,进一步挖掘清东陵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一是举办精品主题活动,在举办清明万众祈福盛典、暑假研学游、徒步大会等活动的基础上,举办“清东陵历史文化高端论坛”邀请著名清史专家参加,形成研究成果,使清东陵的历史文化研究达到新的高度,凸显清东陵在京东旅游景区的皇家特点。二是大力发展研学游,充分利用清东陵历史文化资源,加强与各地教育

美丽乡村 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美丽乡村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两张牌,盘活乡村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以美丽乡村汇聚产业与人气,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新晋网红地成都旅游“新名片” 崇州道明镇的竹里、竹艺村,集贤乡徐家渡林盘凡朴生活圈,还有蒲江的明月村,这些成功“转身”的川西林盘,早已是微博、抖音、朋友圈里的“网红”,成为各地游客追捧的乡村旅 游热点,今年端午假期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国际范”“天府味”的林盘生活。在凡朴生活圈,来自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的义工一齐参与打造,带来了自己对于生活的体验和对自然的理解。将当初林盘整治时老百姓拆除旧屋破棚废弃的材料重新利用起来,通过自然生态的建造手法,形成了一 处处充满着创意的功能建筑。在川西坝子,越来越多的传统林盘正在向乡村旅游综合体华丽蝶变,一幅“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徐徐呈现。蒲江县明月村,让几位外国大学生流连忘返,农房改造的乡村书吧、乡村小酒馆,处处洋溢着文创带来的新活力。这里将一个传统的村落通过艺术的手法,变成时尚现代、具有国际范的新

林盘,让他们改变了行程,留下来慢慢品味。国际化不只 是高大上,乡村的返璞归真也是国际化。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乡村绿道已经成为成都的一张“新名片”。6月14日,在端午小长假来临之际,市旅游局面向广大市民和游客推出了9条天府绿道、川西林盘旅游线路产品。根据今日头条大数据显示,在6月14日至18日期间,这9条“走绿道、玩林盘”精品旅游线路总计网络关注 度高居全国第一。经济新形态创造产业新机遇随着乡 村绿道打造成果初现,一条绿道,串联起了成佳茶乡的吃喝玩乐,乡村游玩法多样化对当地百姓增收和旅游产品多元化的带动作用也显而易见。成佳同心绿道沿线既可采茶、制茶、学习茶艺,也可以开展农事体验、自然科普教育,游客可体验最生态的成都乡村游,沿着一条绿道,就可以把茶乡的生态和文化“一网打尽”。伴随着天府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由此带来的成都乡村经济新形态也悄然改变,带来的不仅是秀美乡村绿道和宜居川西林盘的视觉感官体验,也带来着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位于大邑县青霞镇的“成都匠人村”,构建起乡村创意生态系统,孵化出100多个乡村创意品牌。在明月村,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文化客商在这里驻留,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巴金文学院签约作者马嘶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把一个农家院子改成了书院,每本书都是他亲自买回;传统文化爱好者冯玮开了遵生小院,和客人们一同聊天、做手

心得体会:以项目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最新)

心得体会:以项目建设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最新) 近年来,X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调结构、补短板、优服务、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业振兴工程,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2018年,全市实施文化旅游项目55个,完成投资140亿元,带动产业链投资390.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4%;全年旅游综合消费同比增长21.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5%;旅游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0.9%。 一、突出特色谋划项目。围绕彰显三大文旅特色,策划6大类154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1500多亿元。一是彰显历史文化特色,谋划人文景观旅游项目。围绕打响“一城两文化”(古城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文旅品牌,策划实施了投资100亿元的隆中风景区提档升级、投资80亿元的关圣古镇、投资52亿元的唐城等项目。二是彰显自然生态特色,谋划山水风光旅游项目。依托荆山生态景观优势建设精品景区,九路寨、尧治河等成功创建4A级景区,形成了生态文化旅游的新支撑;依托汉江生态风光优势,策划实施投资37亿元的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投

资30亿元的汉江旅游综合开发、总投资20亿元的4个国家湿地公园,百里汉江风光带正在加速形成。三是彰显美丽乡村特色,谋划田园民俗旅游项目。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打造全国、全省美丽乡村87个,谷城堰河村成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二、全力招商引进项目。一是引进龙头企业。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专题招商活动,引进了中旅集团、华侨城、鄂旅投、伟光汇通等一批国内龙头企业。2018年引进的X华侨城文化旅游示范区项目,投资100亿元建设集主题乐园、影视娱乐、水上旅游、创意街区等为一体、辐射汉江流域的旅游度假区。二是引进配套项目。围绕提升食、住、行、购、娱等旅游消费水平,着力引进高档酒店、特色餐饮、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产业链项目。三是引进新兴业态。实施“旅游+”战略,大力培育工业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型旅游业态,东风公司投资24亿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小镇,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园达到8家。四是引进品牌赛事。成功举办两届X马拉松,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永久落户X,引进天荣公司、雅居乐集团在X举办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X大奖赛、全国热气球联赛X站比赛等赛事活动,有力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强化机制推进项目。一是强化产业服务机制。X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文化旅

绿维文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五大产品体系

绿维文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五大产品体系 关键词:绿维文旅农村一二三产业产业融合三农 以农业为基础,农村产业融合的产品主要分为第一产业主导、第二产业主导、泛旅游产业主、商贸物流主导、科技主导融合产品五大类别。 1.第一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 第一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是农林牧渔产品通过产前科研、产中生产、产后销售整个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与与科研、物流、休闲、教育、旅游等产业的充分融合,在农业林牧渔功能基础上,具有多样化功能的产品形态。绿维文旅认为,其核心是通过产业融合,提高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产品附加价值。 2.第二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 第二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以农产品加工制作为主要形式。这类产品通过将农村传统手工制品、农产品加工食品等的制作过程与技艺传承、教育培训、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特色商品等相结合,提供复合功能的融合产品形态。绿维文旅认为,其核心是将农产品加工品遗产化、文化化、体验化、品牌化。 3.泛旅游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 泛旅游产业主导的融合产品是以农业、农村等资源为核心,以旅游目标为导向,在对资源深度挖掘基础上,通过休闲、旅游、医疗、文化、体育、会展等泛旅游产业的植入,开发的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医疗、教育等多种功能的产品形态。 4.商贸物流业主导的融合产品 商贸物流业主导的融合产品是以农副产品或深加工农副产品的末端销售为核心,通过电商、休闲购物、会议会展、品牌营销等在销售环节的介入而打造的产品形态。绿维文旅认为,品牌打造是这类产品的核心,从目前发展来看,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这类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 5.科技主导的融合产品 科技主导的融合产品是指在农业育种、培育、管理等环节,通过现代农业科技、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的介入,推出的具有科研、教育、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的产品形态。绿维文旅认为,这类产品的核心是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合理运用。

20180511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与实际分析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与实际分析 (2018年5月11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自恢复建制以来,xx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新理念,坚持把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业作为产业赶超的主攻方向,如何深刻把握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抢抓机遇,推动xx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融合,把xx乡建成周边地区文化旅游目的地,实现由人口小乡到文化大乡再到旅游强乡的转变,是近年来xx着力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在《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要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xx乡是人口小乡,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迎头赶上,

必须立足已有文化休闲旅游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才能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所作为。一方面,要清晰地看到,文旅融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对于旅游业来说,人们已从最初单纯的游山玩水拓展为饱含文化意蕴的探索寻访,没有文化的旅游将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不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样,没有旅游产业的支撑,地方文化可能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命运。因此,文化与旅游必须走向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文旅融合是打造全域旅游的内生动力。我县是旅游资源大县,如何实现由景点游向乡村游辐射、由区域游向全域游转变、由单一观光游向多元复合游拓展、由旅游产业向三次产业融合延伸,就要进一步选准突破口、找好结合点,而文旅融合正好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最佳路径,加之我县特别是我乡具有厚重的文化资源禀赋,做好文旅结合这篇大文章可以说是天时地利、水到渠成,必将产生文化旅游业的蝶变效应、雁阵效应。深入挖掘xx乡传统的土陶、米塑、药发木偶、龙凤狮子灯等优势非遗文化资源,并与旅游产业高度渗透,必将为全县的全域旅游进程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xx乡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农旅融合十大创意模式

农旅融合十大创意模式 农旅融合是农业农村发展大势所趋,也是城市消费需求的热点所在,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好途径。通过发展旅游,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产业,开发农业农村生态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从而很好的解决三农问题。 前瞻产业研究院就本文展示农业与旅游混搭所呈现的多层次创意模式,通过“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创新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业态,实现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速乡村旅游发展。 模式一:花卉+婚庆产业 产业依托:花卉种植产业。 规模要求:100亩至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

创意容:花卉产业在旅游开发上一般要与婚庆产业进行结合,打造花卉婚庆产业园区,以各种芳香、观赏和经济花卉种植为底色,形成七彩浪漫童话花海,种植本身可以形成景观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主要赢利点:花卉种植、销售、鲜切花;花卉深加工、延伸品、婚礼蜜月洞房;花卉养生、保健、美容等 模式二:苗木+休闲娱乐 产业依托:苗木种植产业。 规模要求:500亩至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 客群市场:花卉苗木和桑椹苗木休闲度假产业。 创意容:农业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苗木产业由于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在当下的广大乡村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升级选择。苗木花卉产业本就具备旅游观赏和开发价值。针对苗木产业,情景苗圃基地,木概念极为有效,即通过绿化样板间的形态展示苗木搭配的效果,将苗木产业,休闲游憩、游乐运动整合为一体。 主要赢利点:苗木种植、销售;运动、游乐、亲子等。

模式三:林业+游乐项目 产业依托:林业种植产业 规模要求:200亩至万亩不等,根据不同规模进行不同设计,本项目主要是针对经济林业资源。 项目定位:树上穿越,创意游憩森林公园。 客群市场:森林游乐游憩客群市场。 创意容:针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创建“树顶木屋、树中穿越、林下游憩”的三维空间开发理念,即依托树冠可以开发树顶温泉SPA、树顶度假木屋、树顶休闲书吧、树顶瑜伽健身台、树顶观光餐厅等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项目进行整合发展;树中依托树干通过空中吊桥、藤索、栈道和各种拓展运动结合,打造适合儿童、团队的拓展训练项目;树下利用陆地空间打造度假式营地、森林氧吧、塑料瓶建设的房屋、林下采摘项目等。 主要赢利点:游乐运动、度假、养生、林下经济等。

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湖州市和孚镇荻港村的实践

上海农村经济2019年第3期 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 —湖州市和孚镇荻港村的实践■史诗悦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物质与精神层面宝贵的财富,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于我国打造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意义深远。旅游是现代人们观光、游览、娱乐的主要方式,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主要途径,更是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旅游人次增长了近25倍,旅游中的文化消费有助于实现多元化、个性化旅游。这更显示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是诗和远方的组合,是助推我国文旅资源开发、 文旅产业发展、文化自信建立的重要举措。2018年3月,随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正式审议设立文化和旅游部这一政府职能部门,文旅融合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题之一。湖州市和孚镇荻港村位处江南水乡,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富,经过十几年的转型发展,荻港村已经成为新时代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模范生”,也彰显着文旅融合强大的生命力。 (一)从牺牲环境发展到关停“小散污”企业荻港村位处江南水乡,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宋人王质的《夜泊荻港》更是此处美景与文化底蕴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处江南水乡,发展油脂化工企业成为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上世纪80年代,“油脂一条街”的标签以及脏、乱、差的环境让荻港远近闻名。村里大大小小30多家油脂化工企业让昔日的江南古村空气中充斥异味、水源中漂满油花。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让荻港部分村民富了起来,但也造成了身体的损害及美景的褪色。2002年以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30多家油脂化工企业相继被整改、关停、搬迁。至2016年,村里原有的“小散污”企业已全部整治完毕。同样在这段时期,荻港村在创建小康示范村的契机下,通过项目资金推进“五水共治”,整治河道、修复古迹、完善设施、修葺民居,将村容村貌提升档次,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期规划。坚持关停“小散污”企业,荻港村迎来新的发展道路。 (二)从挖掘文化资源到打造文化品牌 荻港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该村共出过2名状元、50余位进士、200多位举人及诗人。村内现存50座名宅、32座古桥,文化遗址遍布周围。与此同时,由于地处江南水乡,南太湖独有的溇港文化时至今日仍在养育村民, 悄无声息地诉说自己的故事。荻港人善于养鱼、养蚕,渔文化与丝绸文化交织其间。被称为千年活化石的 “桑基鱼塘”将种桑、养蚕、养鱼结合在一起,打造出溇港文化中独有的生态循环资源,也成为荻港村努力挖掘打造出的文化品牌。2014年以来,在浙大专家考察建议后,通过对古迹的修复以及对“桑基鱼塘”整修、清淤、护坡等工作,原生态桑基鱼塘更为完善,并成功入围全球农业遗产名录。荻港村在几年间不仅成功打造“4A ”级景区,也在自身文化资源中挖掘出特色品牌。览江南水乡古村、看桑蚕丝绸文化展示、游古老桑基鱼塘成为荻港村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 (三)从践行绿色发展到文旅融合发展 荻港村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充分挖掘打造出文化品牌后,村两委通过考察学习制定了荻 一、荻港村文化振兴的三个阶段 长三角地区 46

蓝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商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蓝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商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住宅工程质量 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二零二零年三月

JL-B001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致:成都市市政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蓝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商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 附件:□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项目部(印章) 项目经理(签字、执业印章):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同意□不同意□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 年月日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同意□不同意□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补充 项目监理机构(印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 年月日 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建设单位(印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 记录编号:QB/SJS-J09-01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编制依据 (1) 2.1 编制依据 (1) 2.2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1) 第三章项目专项管理体系 (2) 3.1 成立防治领导小组 (2) 3.2 防治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 (2)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2) 4.1 模板工程 (2) 4.2 钢筋工程 (19) 4.3 现浇混凝土工程 (25) 第五章地下防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44) 5.1 防水混凝土工程 (44) 5.2 卷材防水层 (50) 第六章砌体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53) 6.1 砌体裂缝 (53) 6.2 砌筑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54) 6.3 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尺寸偏差 (54) 6.4 墙面抹灰层空鼓开裂处理 (55) 6.5 剪力墙、梁、柱与砌体交接处空鼓开裂处理 (56) 6.6 线管开槽处出现裂缝处理 (56) 第七章地面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56) 7.1 水泥地面起砂 (56) 7.2 水泥地面空鼓 (60) 7.3 带坡度地面倒泛水 (61) 7.4 浴厕间地面渗漏滴水 (62) 7.5 水泥踢脚板空鼓 (63) 第八章饰面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65) 8.1 瓷砖墙面不平整,缝格不顺直 (65) 8.2 外墙面砖空鼓脱落 (66) 第九章门窗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67) 第十章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68) 10.1 装配式住宅暗配线管、盒缺陷 (68) 10.2 箱、盒安装缺陷 (69) 10.3 管内穿线缺陷 (70) 10.4 配管安装缺陷 (71) 第十一章水暖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71) 11.1 地下埋设管道漏水或断裂 (71) 12.2 管道立管甩口不准 (72) 11.3 立管距墙过远或半明半暗 (72) 11.4 室内给水系统吹洗不认真 (73) 第十二章屋面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73) 12.1 找坡不准、排水不畅 (73) 12.2 混凝土面层起砂、起皮 (74)

乡村振兴与文旅新场景

乡村振兴与文旅新场景 各位好,因为一如往例我准备的内容有点多,所以为了使我自己不要超时,我来计时一下。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乡村振兴和文旅新场景,全方位的文创转型,产业升级策略,而这里面好几个核心的观点,刚刚我们清华大学的尹院长已经给我们大家做了一些阐释,其实跟我们实际在台湾实践的经验真的可以说是完全符合的。那么,所以我一开始就跟大家谈今天这个题目,因为2018年可以说对全中国大陆来讲是乡村振兴这个目标,大家举全力关注的时刻,那么这个乡村振兴里头用了文创赋能之后,要追求什么样目标呢?其实,在我们的看法里面,追求的是这两点,一个是生态乡村,如何可以成为文旅的新场景,而你原来的传统产业,也就是一产的农产品,二产的农业工业加工产品,怎么样一二产业可以进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讲到文创赋能,其实这就是一个真正核心的思路是大文创时代,他不是大家考虑文创产业里面的分门别类的到末端的产值而已,而是如何利用一种文创的方式整体的改变从你的上层的战略思路到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它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新型城乡发展策略。 文旅,即农商文旅的融合发展 过去我们在中国大陆,如果大家已经非常了解什么是互联网+,其实2018年大家就可能开始拥抱文创+的时代要来临了。

如果我们说在乡村拥抱文创+,+什么?大家会说我们+民宿,+设计,+非遗,+文史,+商业,商业中有餐饮和卖店等等,其实加到最后就是大家所关切的目标,就是文旅。 而这个文旅可以叫做农商文旅的融合发展,而实际落实的目标,其实就是一二三产的产业融合发展,大陆喜欢讲一二三产的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在台湾直接讲六产业,大家看看一二三相加和相乘是不是都是六呢,那么六产业的核心就是体验经济,体验经济,现在有一个关键点来了,很多的人在思考乡村的问题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现在我给大家写在这里的,你虽然在做乡村的振兴,可是你的消费者还有你的审美,跟你的服务标准是谁来衡量,其实你的目标受众是城市的中产阶级,个性化的消费。个性化的消费是配套中产阶级而来的。中国大陆现在中产阶级的人数以相当惊人的速度在发展,2020年,有可能进入五亿这样的数字,也就是说全中国大陆有一半左右的人口已经是中产阶级的时候,那么整个文旅的需求,不转型,也不可能了。 所以,在这种城市中产阶级个性化消费,你必须提供符合他的审美和服务标准的时候,大家马上遇到两大问题。这个服务谁来提供,你的运营人才怎么来,其实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刚才王旭在一开始他说比较长的报幕中都提到了,我到最后也会给大家提一些总结性的建议。 台湾在这个领域其实成功的关键是这两个,文创已经谈了很多了,那么核心的答案,我们讲原来怎么样储备提供服务的人才,是透过社造,

突出农旅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突出农旅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明确思路不偏移 发展思路直接影响着整个乡镇的工作布局,思路清了,方向明了,步子才稳,发展才快。我镇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打造全县农旅融合样板镇”的目标,全面阐释了“突出农旅融合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明确“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一是顺应发展大势。绿色发展是未来的主题,我国旅游产业方兴未艾,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旅游业将持续兴旺发展。省委、省政府实施“东禅西道”旅游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结合县委要求。县委、县政府着力发展禅文化生态旅游,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我们前接禅文化生态旅游核心区——五祖寺,后联柳林旅游风景区——玫瑰谷,是五祖的“后花园”和柳林的“前客厅”,这必将为我镇实现“农旅融合”后发赶超带来重大机遇。三是贴近停前实际。停前作为典型山区乡镇,拥有深厚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山水资源,南北山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古角水库生态良好,开发空间巨大;特色基地已具规模,多元发展基础完备。这些资源,是我们停前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 二、咬住发展不松劲 1、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以招商促流转,以流转促调整”的方法,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为目标,大力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作用,利用土地项目,支持种植基地的发展,大力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自行种植,打造三大产业基地,一是“万亩蓝莓园”,以童寨紫玉蓝莓种植基地为中心,将蓝莓种植基地扩大到胡寨、蔡桥等村,实现种植基地过10000亩;二是“万亩油茶园”,以刘壁、长冲村油茶基地为核心向周边辐射,面积扩大到15000万亩;三是“万亩黄白茶园”,以海山、蒋冲等村为中心将黄茶、白茶种植面积扩大到7000亩。 2、全力建设核心景区。主动融入“五祖禅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打造停前的核心景区。一是花仙谷,投资5亿元,一期为玻璃桥花仙谷核心景区,兴建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及栈道、全透明玻璃吊桥、微缩版江南十八景区、十大名花园区、农业水利设施等景点;二期为水磨冲至城柳公路龙须河观光采摘园、风情游乐园及水上戏水乐园等景点;三期在前两期建成国家AAAA级风景区基础上,向周边山区拓展,打造鄂东慢生活休闲体验区。二是古角湾,以南冲、柴下等环古角水库的村为中心,启动全域性旅游公路建设、逐步新建一批景观亭、观景台、卫生间等公共旅游服务平台,将柴下农家乐、南冲攀岩基地、南山古道等“一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平度经验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平度经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兴旺,融合发展是路径。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山东省平度市地处青岛市西北部,总面积3176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自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以来,平度积极探索多种产业融合形式,在乡村振兴工作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平度市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以“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指导思想,确立了以产业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城乡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的“两融合两促进”为发展思路,通过品牌引农、科技强农、加工惠农、商贸兴农、文旅富农和改革活农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发挥了产业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产业深度融合,初步实现了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截至目前,平度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到245.8亿元,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18年平度农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品牌引农。作为山东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平度市顺势而为、应时而动,把发挥品牌的产业引领作用作为产业融合的主要抓手,以品牌带动产业,以产业推动发展,坚持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为发挥好品牌的产业引领作用,平度市实施了品牌培育工程,紧紧围绕品牌的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推动作用和社会参与作用,引导鼓励企业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科技强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平度市坚持用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不断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新动能。在实际工作中,平度市以科技强农为目标,以科技助推产业融合为方向,通过建立健全“以政府为牵头、以院校为龙头、以园区为载体、以农业推广体系和新型经营主体为基础”的政产学研体系,汇聚各类智力资源,通过积极推广涉农先进技术、大力推行农机化规模经营、打造智慧农业标杆等方式,大幅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加工惠农。为切实提高第一产业的附加值,有效推动第二产业的增收增效,平度市瞄准市场需求,高度重视深加工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大力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农产品的深加工助推产业有效融合。通过打造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建设深加工基地,加快大项目引进,扩大对外出口等方式拉长产业链,全力促进产业加速聚集,加快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为产业融合发展强健新主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