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肌酸激酶mb同工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肌酸激酶mb同工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肌酸激酶mb同工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肌酸激酶mb同工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导语:肌酸激酶mb同工酶在生活中是一种物质的指标,但是很多人都不怎么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时候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了肌酸激酶mb同工酶偏高,但

肌酸激酶mb同工酶在生活中是一种物质的指标,但是很多人都不怎么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时候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了肌酸激酶mb 同工酶偏高,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到底肌酸激酶mb同工酶偏高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权威的专家是怎么样解答这一问题的吧。

肌酸激酶又称为肌酸磷酸激酶。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肌酸激酶位于肌细胞内,血液中肌酸激酶升高一般提示已有肌肉损害或正发生肌肉损害。慢性肌酸激酶升高称为高肌酸激酶血症,偶尔也见于正常人。1980年Rowland将无神经肌肉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证据的情况称之为特发性高肌酸激酶血症。

对于有神经肌肉病临床症状的高肌酸激酶血症者,一般情况下,就诊后行各种相关检查有可能明确诊断。符合以下条件者属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

1、偶然发现血清肌酸激酶升高;

2、至少3个月持续性高肌酸激酶血症;

3、无症状或仅在就诊时发现轻微和非特异性症状(偶然出现轻度肌肉痛);

4、无神经肌肉病家族史;

5、缺乏与高肌酸激酶血症相关的神经肌肉病临床表现;

6、无心脏疾病(CK-MB及心电图正常);

7、无其他高肌酸激酶血症的原因(恶性肿瘤、酗酒及滥用药物、全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肌酸激酶同工酶——MB评估

肌酸激酶同工酶——MB评估 上海仁济医院检验科 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是由M和B亚基构成的杂化型二聚体,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是心肌酶谱中最有特异性的酶,从80年代起公认为心肌酶学诊断的“金标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诊断[1,2]1979年Gerhardt[3]等人首次报道用免疫抑制原理测定CK同工酶,免疫抑制法以其快速、灵敏、定量且可进行自动分析等优点适合常规检测,随着方法与试剂不断改进与完善,1986年国外已有试剂盒供应,但价格昂贵;最近国内研制成功免疫抑制法测CK-MB的试剂盒,本文旨在对该试剂盒的特性作一评估。 材料和方法 一、标本来源 分正常组,AMI组和非AMI组,非常人血清来自体检健康人员,计30例,AMI 组53例,系仁济医院心内科病房已确诊为AMI者,非AMI组系心内科及其它科门诊病人,因胸痛、心率失常等初诊疑拟AMI,后经系列观察和酶学检查证实不是AMI患者,共20例。 血标本留取后及时分离血清检测或将检测血清置于-20度冰箱保存至测定。 二、试剂 1. 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试剂盒: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产品 (1)R1:含CK-MB抗体的咪唑缓冲液 (羊抗人CK-M多克隆抗体抑制剂>2000U/L,100mmol/L的咪唑缓冲液成 pH6.7内含葡萄糖20mmol/L,醋酸镁10mmol/L,EDTA 2mmol/L)(2)R2(A):酶干粉。 (AMP 5mmol/L,磷酸肌酸30mmol/L,五磷酸二腺苷10mmol/L,NADP 2mmol/L,V-乙腺半胱氨酸20mmol/L,已糖激酶≥2500U/L,G6PDH≥ 500U/L,ADP 2mmol/L)。

肌酸激酶升高的原因

肌酸激酶升高的原因及处理 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肌酸激酶位于肌细胞内,血液中肌酸激酶升高一般提示已有肌肉损害或正发生肌肉损害。肌酸激酶(C PK)增高,为一个化验结果异常,可见于很多疾患,不是个独立疾病。 临床上我们常常见到肌酸激酶(CK)单独升高的情况,但是,经过各种有关心脏检查排除了心肌梗死的诊断。此时,需要我们的医生要从多方面考虑,作出合理的有益的处理,以免延误病情,造成误诊误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杨铁生 临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如发现检验结果有疑问,应及时与检验科联系,了解相关情况,以做出正确诊断。 一、生化特性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系统命名为三磷酸腺苷:肌酸磷酸转移酶。 CK作用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在3种肌组织和脑组织中含量最高。 CK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这样正常人体组织常含3种同工酶,按电泳速率快慢顺序分别为:CK-BB(CK1),CK-MB(CK2)和CK-MM(CK3)。 二、组织分布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此外还存在于一些含平滑肌的器官如胃肠道、子宫内。而在肝、红细胞中含量极微或者没有。 三、生理变异 年龄、性别和种族对CK含量都有一定影响。 CK含量和肌肉运动密切相关,其量和人体肌肉总量有关。 14岁以下儿童的CK-MB无论是绝对活性或相对活性,均高于成人,在诊断儿童急性心肌炎时应考虑到这一生理差异。 四、CK的测定 (一)标本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为了减少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般主张化验前2天内尽可能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锻炼。早晨匆忙赶到门诊的患者最好休息。 (二)测定方法 CK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酶偶联法,荧光法和生物发光法等 五、CK同工酶的测定 (一) 标本采集、处理和贮存 CK同工酶检测血清和血浆均可。在4℃可保存数天,-15℃可保存2周,若用血浆宜用EGT A,而不用EDTA抗凝。 六、临床应用 CK及其同工酶是目前世界上临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 CK在骨骼肌、心肌和脑疾患时常明显升高,如同时测定同工酶还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 1 检验目的 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 使用CK-M 多克隆抗体对肌酸激酶(CK)中CK-M同工酶的活性进行抑制后,采用德国临床化学会(DGKC)和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推荐的连续监测法测定余下的肌酸激酶(CK)活性。其反应原理如下: ⑴CK-MM 型同工酶 + CK-M抗体→ CK-MM型同工酶的活性被抑制;CK-MB 型同工酶+ CK-M 抗体→ 50%的CK-MB 型同工酶的活性被抑制; ⑵剩余的50%无活性的CK-MB型同工酶 + N-乙酰半胱氨酸→有活性的CK-B型同工酶 CK同工酶 ⑶磷酸肌酸 + ADP 肌酸 + ATP 己糖激酶(HK)

ATP + 葡萄糖 ADP + 葡萄糖-6-磷酸 (G6P-DH) 葡萄糖-6-磷酸+NADP+6-磷酸葡萄糖酸+NADPH+H+ 式中:ADP为二磷酸腺苷;ATP为三磷酸腺苷;NADP+为氧化型辅酶II;NADPH+H+为还原型辅酶II。 在上述反应中,NADPH+H+ 的生成速率与样本中肌酸激酶B 型同工酶(CK-B)的活性成正比。通过在波长340nm 处监测吸光度值的上升速率,即可测得样本中肌 酸激酶B 型同工酶(CK-B)的活性。肌酸激酶B 型同工酶(CK-B)活性相当于1/2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的活性,将所测得的肌酸激酶B型同工酶(CK-B)的活性乘以2,即为肌酸激酶MB 型同工酶(CK-MB)的活性。 3 标本: 3.1 病人准备:无特殊。 3.2 类型:血清或肝素血浆。

3.3 标本存放:稳定性:-20℃保存稳定4周(避光保存)。 活性损失:2~8℃保存24小时或18~22℃保存1小时至少 损失10%。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血标本应尽快送往化 验室,室温下放置30―45分钟,后离心,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h. 血清必须吸出,转移至有盖的试管中. 3.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4 实验材料 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CK-MB试剂盒(沪 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 4.1.1 试剂组成 试剂1(R1): D-葡萄糖27mmol/L 咪唑缓冲液 60mmol/L 乙酸镁14mmol/L NADP 2.7mmol/L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a-L-岩藻糖苷底物测定AFU酶活的评估 元升生物科技技术研发部 1概述 a-L-岩藻糖苷酶(a-L-Fucosidase,AFU)的分类名为a-L-岩藻糖苷酶水解酶(EC3.2.1.51),催化岩藻糖苷键水解,参与含岩藻糖的低聚糖、糖肽、糖蛋白和糖脂的分解代谢。AFU合成于细胞内,定位于溶酶体,是一种酸性水解酶,它的本质是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肾、胰、脑和胎盘等组织以及血清、尿液、唾液和泪液中。AFU在人体内呈多形性,在等电聚焦电泳中AFU 可分出5~9条区带,血清中AFU除含有PI为4.68和4.84两种主要成分以外,还可见到5个次要成分。AFU具有3型同工酶,即AFU1、AFU2和AFU3,是由1个位于第一号染色体短臂(1p34)上基因位点的2个等位基因所表达,由于不同人所表达的同工酶类型不同,所以正常人群AFU活性也有所不同,大约有10%左右的正常人血浆AFU呈低活性。测定a-L-岩藻糖苷酶(a-L-Fucosidase,AFU)对诊断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它是PHC的特异性标志物,可用于PHC的早期诊断. 2 原理 底物CNP-AFU在血清样本中a-L-岩藻糖苷酶酶作用下,生成产物CPNP,而产物CPNP的生成量与样本中AFU的酶活性成正比,通过测定黄色产物在405nm波长的生成速率,即可计算出样本中AFU的活性。 3 实验方法 3.1 样本瑞安市人民医院临床新鲜血清样品。 3.2 仪器和试剂CNP-AFU元升生物科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213M05QH。进口底物购自美国sigma公司,批号1013C07QH;仪器为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抗坏血酸、胆红素、人胎盘a-L-岩藻糖苷酶均购自sigma公司,血红蛋白标准品购自上海血液中心。 3.3 试剂配制方法按常法配制,所用原料均为分析纯。 3.4 测定方法HITACHI 7080自动分析仪参数反应类型:Rate-A法;反应温

1岁半宝宝肌酸激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1岁半宝宝肌酸激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经常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家长们应该很清楚检查项目中有一项叫做肌酸激酶的,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宝宝这项检查的数值竟然比正常成年人的标准范围要高,其实宝宝的肌酸激酶数值比成年人高一些不用惊慌,不过高出很多的话就要考虑是否为心肌损伤了,那么,1岁半宝宝肌酸激酶高是怎么回事呢? 1岁半宝宝肌酸激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心肌酶高可能是心肌炎。查心电图和超声,看是否有问题。对于新生儿,考虑是由于存在心肌损害造成的,就是出生的时候缺氧,如果不是特别高,治疗起来也不难。一般就是吸氧,输些营养心肌的药,愈后一般都很好。 还有可能是因为经常的感冒,病毒感染造成的心肌损伤,这种情况会慢慢好转,但需要吃心肌营养药治疗,另一种情况是在孕期的病毒感染,这种情况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宝宝心肌炎由什么引起的 1、心肌炎的“元凶”是病毒在小儿中,心肌炎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较高,其“元凶”是病毒,最常见的一种是称为“柯萨奇”的肠道病毒,其他还有一些能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病毒,如腺病毒和艾柯病毒等。 2、病毒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心脏产生损害:一种是病毒进入机体后,随血流到达心脏,直接进入心肌细胞,对细胞形成破坏;另一种是病毒进入机体后,诱使机体自身产生一些伤害心肌细胞的物质,使心肌细胞受到损伤。 3、病毒性感冒也可引发心肌炎感冒好了,却出现胸闷、心慌、乏力、易出汗等症状?这也许就是病毒性感冒累及心脏导致了心肌炎。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炎。病毒性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发心肌炎,其原因是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如果宝宝肌酸激酶数值过高并检查出有心肌损伤或心肌炎,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多多引导孩子不要害怕惊慌,多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准备一些清淡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大部分患有心肌炎的病人都会在治疗后恢复正常的,家长一定要陪孩子好好治疗。

肌酸激酶同工酶MB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说明书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英文名称:Creatine kinase MB(CLIA) 【包装规格】 2×30 人份/盒、2×50 人份/盒、2×100 人份/盒 【预期用途】 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和)血浆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 的含量。 肌酸激酶主要催化高能磷酸键从ATP 转移到肌酸,生成磷酸肌酸。肌酸激酶是二聚体酶,包括骨骼肌CK-MM,脑组织CK-BB,心肌CK-MB 和线粒体肌酸激酶等四种同工酶形式。CK-MB 分子量80,000,由两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基MW= 40000):亚单位M 表示肌肉型,亚单位B 表示脑型。CK-MB 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占CK 总活性的20%,骨骼肌中也有微量分布。 血清中CK-MB 含量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肌缺血性疾病有重要意义。CK-MB 在心肌损伤早期即可出现于循环血中,于心肌损伤后2-6 小时开始升高,在12-24 小时内达到峰值,之后降至正常水平(36–72 小时), CK-MB 测值的升降伴随ECG 演变和胸痛病史。CK-MB 含量和时间变化,对评估心肌损伤发病时间、梗死体积 以及再灌注后损伤有重要意义。此外,骨骼肌损伤、横纹肌溶解症及中风等疾病中,也伴随有CK-MB 含量升高。 临床诊断上,CK-MB 经常与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I 联合检测。在心肌损伤相关疾病诊断上,肌钙蛋白I 特异 性强,肌红蛋白和CK-MB 早期敏感性高,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 【检验原理】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测定采用双位点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其采用的技术原理如下: 第一步:将样本与包被着CK-MB 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磁微粒(磁珠)以及CK-MB 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物添加到反应管中,经过孵育,样本中的CK-MB 和包被在磁珠上的CK-MB 单克隆抗体结合,同时CK-MB 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物与样本中CK-MB 另一位点结合。反应完成后,磁场吸住磁珠,洗去未结合的物质。 第二步:将化学发光底物(3-(2-螺旋金刚烷)-4-甲氧基-4-(3-磷氧酰)-苯基-1,2-二氧环乙烷,AMPPD)添加到反应管内,发光底物AMPPD 能有效地被碱性磷酸酶所分解, 脱去一个磷酸根基团,生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通过分子内电子转移产生间氧苯甲酸甲酯阴离子,处于激发态的间氧苯甲酸甲酯阴离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产生化学发光,由光电倍增管对反应所产生的光子数进行测量,所产生的光子数与样本内CK-MB 的浓度成正比。样本内分析物的量由定标曲线来确定。 【主要组成成分】 注: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分不能互换。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中肌酸激酶升高24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中肌酸激酶升高24例 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症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58例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肌酸激酶升高与否,分为观察组(升高组))24例和对照组(正常组)34例,对其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生化检测检查结果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发生急性并发症时,患者的心肌酶谱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对肌酸激酶的检测能为诊断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纹肌溶解综合征及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肌酸激酶升高酮症酸中毒纹肌溶解综合征高渗性昏迷 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呈上升趋势。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日益上升,主要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HHS)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等

急性代谢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目前,由于临床的诊疗水平有所高,DKA、HHS及RM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其死亡率仍然很高[1]。本文通过分析糖尿病并发症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58例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0例,女28例,年龄在27~79岁,平均年龄为41.5岁,根据肌酸激酶升高与否,分为观察组(升高组))24例和对照组(正常组)34例,对其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中血清肌酸激酶的值在637~6055IU/L,均升高至正常值的上限2倍或2倍以上,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血清转氨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无出现胸痛、胸闷,心电图检查结果为正常,或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无明显特异性T波或ST段的改变。两组患者均排除有外伤史、毒物接触史、药物滥用史、长期饮酒史、心脑血管疾病及卧床史等。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以往病史等方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均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XXX,型号:XXX)及其配套的试剂盒,所有患者均前一夜空腹超过10h,采集其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及心肌酶谱检测,离心后提取上层血清,采用酶比色法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进行检测,心肌酶谱检测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

肌钙蛋白升高可能的原因

肌钙蛋白升高可能的原因 肌钙蛋白(cTn)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是大家普遍认同的,但特异性却未必。很多非心肌梗死患者中都有明显的 cTn 升高,尤其是 ICU 及肾内科患者,大大增加了心内科医生的会诊量。 那么,除了急性心梗,还有哪些情况可见肌钙蛋白的升高吗? 心力衰竭 2018 年,一项覆盖 16 项前瞻性研究,6.7 万多例受试者的 Meta 分析显示,高敏心脏肌钙蛋白水平处于最高三分位的人出现心衰的风险,是高敏心脏肌钙蛋白处于最低三分位者的 2 倍。 将高敏肌钙蛋白水平加入到传统的心衰危险因素中后,对心衰的预测能力可提高 1%~3%,提示高敏肌钙蛋白水平与心衰有很强的关联。 可能机制包括:冠状动脉血流变化及心室重构导致氧供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心脏超负荷工作增加了心脏的剪切力,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直接损害心肌。 可见,cTn 升高可能与心衰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心包炎和心肌炎 正常情况下心包不存在 cTn,当炎症累及壁层心肌,也可表现为 cTn 升高,但不一定表示预后不良。 心包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cTn 升高、心电图表现不够典型时,需与心梗鉴别。 心肌炎是一种急性炎症过程,可能导致局部细胞壁异常、心肌损伤,从而导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 cTn 的释放。 一般在急性心肌炎时,cTn 有较高的血清检测值、敏感性,以及较长的上升时间,可为我们提供相对长的观察窗。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时,心肌的供血及供氧受损,进而产生的心肌损伤可导致 cTn 升高。

29% 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类似 ACS 的心电图改变,提示心肌损伤或缺血性改变;18% 的患者外周血中 cTn 升高,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 cTn 升高导致夹层诊断延误的风险增加 3.63 倍。 因此,对于胸痛症状与 cTn 升高程度不符的患者,应尤其警惕。同时,cTn 升高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是预后不良的提示。 肺部疾病 1. 急性肺栓塞 肺栓塞时,右心室室壁张力增高以及心输出量降低,导致冠状动脉低灌注、氧供减少,最终导致局部心肌缺血。缺血的右室心肌,是释放 cTnI 的来源。 肺栓塞和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导致的 cTn 升高趋势大不同: 肺栓塞时 cTn 约在症状发生 10 h 内达峰值,72 h 基本恢复正常; 而 ACS 时 cTnI 在症状发生 4~6 h 开始升高,24 h 达峰值,升高持续4~7 天,cTnT 可持续 10~14 天。 2. 慢性阻塞性肺病 随着 COPD 进展,外周气道阻塞、肺实质破坏及肺血管异常等,降低了肺气体交换能力,产生低氧血症,并可出现高碳酸血症,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受破坏,胞浆中呈游离形式的 cTnT 首先释放入血,浓度升高。 肾脏疾病 大量临床观察发现,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ESRD)可持续检测到 cTnI 升高。原因可能与亚临床心肌细胞损伤有关,包括肾衰合并心衰,内皮功能障碍,ESRD 常伴左室肥厚等。 此外,肾脏对 cTn 分解碎片清除率下降、异常蛋白代谢、促炎细胞因子慢性升高等也可导致 cTn 升高。 脑卒中 VanHouten 等通过定量分析,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与 ACS 患者的血清 cTn 水平。

肌酸激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结果解读

肌酸激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结果解读 摘要:在当前肌钙蛋白在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普及的情况下,依然有相当多 的基层医院在评价心肌损伤标记物时会选择心肌酶谱。目前这些指标已整合到生 化全套检测中,其中CK-MB在临床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至今仍然可以 作为心肌损害的重要的诊断指标。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 The results of creatine kinase and creatine kinase were interpreted Xu ying.(Anhui huainan east hospital group xiesan hospital,Anhui Huainan 232052,China)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troponin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hospital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cases,there are still quite a lot of basic-level hospitals in evaluating myocardial injury markers will choose myocardial enzyme spectrum. At present,these indexes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biointegration test,an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k-mb in clinical diagnosis can still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diagnostic index for myocardial damage. [Key words] Creatine kinase;isozyme 20世纪90年代前,肌钙蛋白还未广泛在临床应用,血清心肌酶谱是诊断心肌损伤的一 类重要指标,即使在当前肌钙蛋白在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普及的情况下,依然有相当多的 基层医院在评价心肌损伤标记物时会选择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目前这些指标已整合到 生化全套检测中,其中CK-MB在临床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至今仍然可以作为心肌 损害的重要的诊断指标。临床也经常能碰到患者拿化验单咨询的情况,护理人员对此应该有 所了解。CK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中,至少有3种主要的同工酶:CK-MM、CK-MB、CK-BB。 CK-MM 主要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心肌细胞损伤主要以CK-MB升高为主,总CK也会随之升高。解读CK-MB应该注意: 1药物原因 他汀是最常见的引起CK-MB升高的药物,主要与他汀肌溶解有关,故CK升高水平更为 明显。除此之外,某些麻醉药、镇静药、催眠药、乙醇、秋水仙碱等均可引起CK和CK-MB 升高。 2运动影响 一般生化检查要求检查者前两天尽可能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锻炼,尤其平常比较少参加锻 炼的检查者,即便检查前不很剧烈的活动也可能会引起CK明显升高,同时伴有CK-MB不同 程度的升高。 3发热 尤其是高热可以引起肌肉损伤,所以对于感染发热患者,如果CK轻度升高并不用特别处理。 4手术或挤压创伤 有时手术后1-2个月CK仍然会不同程度升高,这种患者如果因其他原因再次住院,如没 有仔细询问患者近期手术史,往往会因不清楚CK或CK-MB升高的原因而进行很多不必要的 检查。 5年龄因素 14岁以下儿童的CK-MB无论是绝对活性或相对活性,一般要比成人高出2-3倍,由于不 同年龄CK-MB正常值范围不同,建议有怀疑心肌炎的儿童,以肌钙蛋白作为主要血清学参考 指标。另外,妊娠3个月左右CK和CK-MB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人。 6其他系统疾病 肿瘤、脑部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发性肌炎、横纹肌溶解、低钾血症等病变也会引 起CK和CK-MB增高,其中肿瘤、脑部疾病可引起CK-BB增高,但由于CK-BB不能直接检测,

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说明书

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酶联免疫分析(ELISA)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组织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活性。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用纯化的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CK-MB,再与HRP标记的CK-MB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CK-MB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浓度。 试剂盒组成: 试剂盒组成48孔配置96孔配置保存说明书1份1份 封板膜2片(48)2片(96) 密封袋1个1个 酶标包被板1×481×962-8℃保存标准品:135U/L0.5ml×1瓶0.5ml×1瓶2-8℃保存标准品稀释液 1.5ml×1瓶 1.5ml×1瓶2-8℃保存酶标试剂3ml×1瓶6ml×1瓶2-8℃保存样品稀释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A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B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终止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 样本处理及要求: 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 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 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 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 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心肌酶高的原因

1.心肌酶升高(尤其是ck-mb,cTnT,cTnI升高)提示心肌受损, 2.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心梗,但是心肌酶高,提示心梗以外的原因引起心脏受损。 3.按照你的描述最有可能是酒精中毒引起,但是不排除其他疾病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心肌酶谱值升高新生儿窒息后心肌缺氧,无氧酵解过程中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细胞内酸中毒,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ATP减少,使细胞膜结构破坏,细胞通透性改变,使心肌酶谱及其同工酶释放增多〔2〕,导致血清心肌酶谱的活性升高. 心肌酶谱是血液中检测到的心肌细胞中的酶。 心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酶,心肌梗塞心肌细胞坏死,细胞内酶进入血液,引起血清心肌酶升高。包括肌酸磷酸激酶(CPK-MB)、CPK-MB同工酶、谷草转氨酶(SGOT)、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等。其中CPK-MB同工酶、LDH1在机体其他组织中极少,特异性比较高。其它几项增高也可出现于肝脏、脑、肌肉等损害和恶性肿瘤等。 心肌细胞受损伤.心肌细胞内的特异性酶会由于心肌细胞损伤而释放入血,我们查血会发现心肌酶增高.可能喝酒或冠心病导致心肌缺

血,心肌细胞受损引起心肌酶升高。

?一、心肌酶谱检测 ?二、心肌蛋白检测 ?三、心肌血管标记物检测 ?四、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 一、心肌酶谱检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aMB) ?乳酸脱氢酶(LDH)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6?a8小时,血中AST增高,18?a24小时到达高峰,4?a5天后恢复正常。其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和程度有关,若再次增高提示梗塞范围扩大或新的梗塞发生。 ?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

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大于30%分析

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大于30%分析 申学红 [摘要]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疾病,一般情况下CK-MB不超过总CK的5%,但在临床标本中经常发现CK-MB/CK超过30%甚至超过总CK的现象,现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 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心肌中重要的能量调节酶,[1]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和肌酸激酶同工酶作为诊断心肌梗死或心肌坏死的特异性指标,已经广为使用,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已经得到公认。如果血清中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升高,则应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且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不会高于肌酸激酶(CK),但由于测定方法的原因,临床上难免会出现CK-MB/CK大于30%甚至超过总CK 的现象,就会给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造成一定的困惑。现总结我院2014年全年的检测结果,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病历资料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检测该项目共1210例,采用上海丰汇FH-400生化全自动分析仪,厦门英科新创的原装试剂,以及配套校准品。其中CK-MB/CK大于30%的有56例,占总数的4.6%;CK-MB超过总CK的有5例,占总数的0.4%。标本均无溶血。且该部分患者经检查后排除了心肌损伤的情况。由此可看出,此种现象在临床并非个例,该现象的出现提醒我们方法学的局限性值得临床参考。 分析 CK广泛分布于全身,在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是心肌和脑,由M和B两类亚基组成CK-MM、CK-MB、CK-BB三种同工酶。[1]骨骼肌里几乎都是CK-MM,胎儿肌肉组织和富含平滑肌的器官如胃肠道、膀胱、子宫也含有一定量的CK,但CK-BB含量相对颇高,脑组织中CK-BB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心肌中CK-MB含量较高。 讨论 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测定方法所导致的。目前我国常规工作中测定CK-MB主要使用免疫抑制法,其原理是:试剂中加入CK-M抗体,它能完全抑制CK-M亚基的活性,而不影响CK-B亚基的活性,将结果乘以2即为CK-MB的活性。由于健康人和心脏、肌肉疾病患者血清中CK-BB的含量极少甚至没有,一般忽略不计。[2]如果血清中含有的CK-BB较多或者有巨CK出现时,再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时,就会出现CK-MB>总CK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二。 第一种情况是由于脑损伤、肠坏死、子宫肌损伤、前列腺炎等原因导致被忽略的CK-BB 异常增高[3],这时测得的B亚基为CK-MB中的B亚基加上CK-BB中的B亚基之和,再乘以2,就可能出现CK-MB/CK大于30%甚至大于总CK活力的情况。这些含CK-BB较多的组织发生病变时,组织中的CK-BB可能会释放入血,使得在测定时把BB亚基误认为是MB 亚基中的B亚基的活性,从而导致CK-MB的活性升高,甚至超过总CK的活性。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和危害性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和危害性 肌酸激酶增高的原因 1由于心肌里面含有肌酸激酶的量较多,所以患有心肌炎的人也长出现肌酸激酶偏高这一现象; 2营养不良,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人最容易出现肌酸激酶的偏高; 3大量运动,如距离自行车、滑雪及马拉松跑等运动都可导致肌酸激酶的偏高; 4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所导致,所以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肌酸激酶增高的危害 一、对骨骼产生影响 首先第一点肌酸激酶高对我们的骨骼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它是存在于我们的骨骼之中的一种病毒,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会感觉骨头发痛,肌肉发痛,一旦出现这种感觉就是肌酸激酶高的影响,大家需要及时的提高警惕,一定要要认真的进行对待,可以采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 二、会引发心脏疾病 肌酸激酶高的危害,就是会让到我们得心脏疾病,会对我们的心脏器官以及其他器官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身体比较重要,

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尽量减少让这种病毒的产生。 三、会影响肝脏健康 肌酸激酶高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肝脏健康,会产生肝炎,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因为以前就有很多的案例证明肌酸激酶高会产生一定的肝炎症状,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危害而没有好处的。 四、影响细胞成活率 肌酸激酶高影响到我们的肌肉血液细胞的成活率,影响到我们血液细胞的浓度和生长,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大家必须要提高警惕。 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 慢性ck升高称为高ck血症,偶尔也见于正常人。1980年rowland将无神经肌肉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证据的高ck血症称为特发性高ck血症。 对于有神经肌肉病临床症状的高ck血症者,一般情况下行各种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符合以下条件者属无症状性高ck血症: ①偶然发现血清ck升高; ②至少3个月持续性高ck血症; ③无症状或仅在就诊时发现轻微和非特异性症状(偶发轻度肌肉痛); ④无神经肌肉病家族史; ⑤缺乏与高ck血症相关的神经肌肉病临床表现; ⑥无心脏疾病(ck-mb及心电图正常);⑦无其他高ck血症的

肌酸激酶偏高的诱因有哪些

肌酸激酶偏高的诱因有哪些 对于肌酸激酶我们可能了解的不多,肌酸激酶是通过抽血检查,化验结果中的一项检查内容。肌酸激酶值的高低是和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息息相关的。那么当出现肌酸激酶偏高时,您是否惊慌无措呢?肌酸激酶偏高也不要过于紧张,了解其原因,对治疗调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肌酸激酶偏高的主要原因。 血清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我们的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其运动时很容易使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从而导致缺氧,若是 血清肌酸激酶存在异常很容易引发其他疾病,目前很多人可能还不清楚什么是血清肌酸激酶,那么针对血清肌酸激酶意义是什么,下面我来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肌酸激酶(CK)又称肌酸磷酸激酶,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应。在pH中性条件下,以ATP生成为主,以保证组织细胞的供能。正向反应利于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进入细胞液,满足细胞生理活动之需要。CK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1、营养不良,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人最容易出现肌酸激酶的偏高;

★2、大量运动,如距离自行车、滑雪及马拉松跑等运动都可导致肌酸激酶的偏高 ★3、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所导致,所以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当发现自己的肌酸激酶偏高时一定要第一时间 到正规的医院接受科学检查,根据病因来分析自己是否需要进行治疗,该如何进行治疗。切勿自私乱用药,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

关于肌酸激酶高的原因,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营养不良就是其中一种,此外大量的剧烈运动,甚至是病毒性乙肝的患者等,都容易导致肌酸激酶偏高。而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不适的状况的时候,千万不要私自用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这样才对肌酸激酶偏高这个疾病才会有帮助。

CK升高的原因

一、肌酸激酶升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CK升高的生理性因素:生理情况下,CK水平可受年龄、性别、种族、地域、运动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所致血清CK波动,是最常见的生理因素。 (2)CK升高的病理性因素:病理性血清CK水平升高,一般提示含有CK的组织细胞通透性增强或细胞破坏,尤其是骨骼肌纤维的膜通透性异常或肌纤维损害。病理性CK水平单独升高较为少见,临床上更多见的是CK与其相应同工酶均升高。常见CK及相应同工酶血清水平均升高的情况如下: ①各种肌病或肌肉损伤: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肌肉注射损伤、挤压综合征或手术后,以及全身性惊厥、癫痫大发作等持续肌肉痉挛状态; ②心肌损伤或坏死:各类心肌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脏介入或心脏外科手术等,甚至新生儿窒息、重症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所致心肌缺氧,均可使血清CK与心肌型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 ③脑部疾病及损伤; ④其他:应用某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新药替比呋定和拉米夫定等,也常使CK升高。 (3)特发性高CK血症:常见于儿童。 二、病例特点 1.老年男性,肾功能异常半年。TC:6.57mmol/L,CK:2011U/L。 2.中年男性,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曾有眼部手术史。肾病综合征半年。肌酸激酶5710U/L,总胆固醇12.88mmol/L,甘油三酯 2.38mmol/L,高密度胆固醇1.7mmol/L,低密度胆固醇9.04mmol/L。 3.老年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及痛风病史。肌酐升高5年。肌酐1448μmol/L,总胆固醇 3.7mmol/L,甘油三酯1.93mmol/L,肌酸激酶1531U/L。 三、肌酸激酶升高原因分析 肌酸磷酸激酶(CP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与心肌中,其次为脑组织,另有极少量分布于平滑肌、红细胞和肝脏等组织。这三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无大量活动病史,且肌酸激酶升高较明显,基本可排除生理性升高,均考虑为病理性升高。 首先应考虑是否存在骨骼肌损伤,Case2在近期曾有眼部手术史,但对骨骼肌影响较小,考虑手术所致骨骼肌损伤可能性小。其余两例无手术或骨骼肌机械损伤病史。 其次,考虑是否为心肌损伤,一般CKMB升高较明显,病史中没有提供,且患者无胸痛、胸闷等临床表现,目前暂不予考虑,根据临床情况可查心梗三项、动态复查心电图等进一步明确。 再次,三例患者均无脑炎、脑部疾病或颅脑损伤病史,排除脑源性CK升高。 最后,考虑药物性因素,很多药物均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升高等药物不良反应。常见的有他汀类降脂药、抗病毒药。该三例患者均有肾功能不全、血脂升高病史,可追查是否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以及其他可能导致CK升高的药物。 总结:三例患者均有肾功能异常,或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伴有高脂血症,目前存在肌酸激酶升高,需要警惕是否是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进一步处理,可暂停他汀类药物,并给予低脂饮食,观察肌酸激酶变化情况。另外,临床上尚需观察是否同时存在CKMB 升高,必要时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变化,以免漏诊。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和危害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和危害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 01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磷酸肌酸激酶在发病的3-8小时内就升高,并且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心肌血液再灌,也会导致肌酸激酶活性明显升高。 02肌肉创伤还有类型肌营养不良均可发生肌酸激酶偏高,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酶的活力约可达正常的10--50倍。 03一般来说,肌酸激酶在心肌里面的含量较多,尤其是患有心肌炎的人出现肌酸激酶偏高这一现象较为严重。 04长时间骑车、滑雪及马拉松跑等剧烈体育运动都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偏高。 05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他并发症也是诱发肌酸激酶偏高的一大主要原因。 肌酸激酶偏高的危害 一、对骨骼产生影响 首先第一点肌酸激酶高对我们的骨骼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它是存在于我们的骨骼之中的一种病毒,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会感觉骨头发痛,肌肉发痛,一旦出现这种感觉就是肌酸激酶高的影响,大家需要及时的提高警惕,一定要要认真的进行对待,可以采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 二、会引发心脏疾病

肌酸激酶高的危害,就是会让到我们得心脏疾病,会对我们的心脏器官以及其他器官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身体比较重要,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尽量减少让这种病毒的产生。 三、会影响肝脏健康 肌酸激酶高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肝脏健康,会产生肝炎,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因为以前就有很多的案例证明肌酸激酶高会产生一定的肝炎症状,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危害而没有好处的。 四、影响细胞成活率 肌酸激酶高影响到我们的肌肉血液细胞的成活率,影响到我们血液细胞的浓度和生长,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大家必须要提高警惕。 肌酸激酶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增高: (1) 主要用心肌梗死诊断,ck升高幅度较ast和ldh都大,且出现早,2-4小时开始升高,12-48小时达到高峰,2-4天恢复到正常。尤其对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比其他酶灵敏度高。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观察病情和预后估计。 (2) 还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心肌炎、肌肉损伤或手术后、脑血管疾病、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减退、肺梗塞等。 减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