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时政会议类新闻拍摄的几点体会

时政会议类新闻拍摄的几点体会

时政会议类新闻拍摄的几点体会
时政会议类新闻拍摄的几点体会

长期以来,时政会议新闻都是地方电视台、特别是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头戏”。随着电视媒体改进文风的力度不断加大,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时政会议新闻的数量、时长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减,而质量却有了显著提升,会议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多种创新。对电视摄像记者而言,拍好每一条会议新闻,这既是一门必修课,也是摄像基本功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年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笔者有如下几点浅薄的体会。

1 做好前期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时政会议类新闻具有不可重复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倡导精简会议,改进会风,让地方时政会议数量减少、时长缩短,这增加了采访报道的难度。县、区级电视台采访记者,一般都是单独行动,集文字与摄像于一身,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防止“新闻事故”的发生,当班新闻主任必须提前半天将会议采访任务落实,在会前一小时再次提醒记者,以防止记者遗忘或迟到。在出发前,记者必需再次检查摄像机、存储卡、录音笔等设备有无故障。为保证电视画面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在有条件的会议现场,应尽量携带摄像三脚架,如会议现场灯光昏暗,则须携带采访灯。如有可能,对一些主要领导的会议,可事先向“两办”询问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现场情况,并提前到会场规划好拍摄角度,调整好摄像机的滤色镜、黑白平衡和光圈。

2 把握拍摄时机,抢抓优质画面

时政会议画面拍摄的时机把握和选

择非常重要。首先,出席会议的每一位

领导,画面必须拍摄到位;其次,出现

在电视画面的所有人员,精神状态必须

饱满。在面对几十人,甚至几百上千人

的情况下,如何抢抓“优质画面”是个

技术活。一是在会议开始前五分钟,记

者必须完成所有准备工作,进入工作状

态,会议一开始,要抓紧拍摄会场全景

和领导镜头。因为此时,是参会人员精

神最为饱满的时段,所以这时机抢抓的

全景是最为优质的画面。二是完成全景

拍摄后,要立刻将镜头对准参会领导,

以防领导中途临时有事离场,造成画面

缺失。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曾经在一次

全区重量级会议中,遇到领导中途临时

离会的情况,后虽通过后期处理将小全

景镜头放大突出了这位领导,但画面质

量很不尽如人意。同时,要注意从不同

角度在领导听、写时各拍摄一组镜头。

三是记者在拍摄的画面中,尽可能将会

场工作人员服务时的场景避开,保持会

议画面的严肃性。会场中如有个别参会

人员接听电话、相互聊天、抽烟等情况,

要注意变换拍摄角度,防止此类画面在

新闻里出现。拍摄领导讲话时,要等待

领导脱稿讲话抬头时再进行拍摄,确保

所有镜头抓取到最佳一面。

3 画面力求规范,展现完美形象

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电视新闻

画面语言的运用,让观众的感受更加直观。

在拍摄会议画面时,要力求做到景别的丰

富和到位,有序搭配,为后期剪辑提供充

足的画面素材。一是突出主题。会标的内

容就是会议主题。拍摄会场全景时首先要

突出会标,并注意会标的位置,避免会标

不居中或出现歪斜、不完整等情况;二是

突出领导。领导是会议的主要角色,拍摄

领导特写画面一定要饱满,要从讲话和不

讲话两种状态下拍摄,要在领导面部表情

状态自然时进行拍摄。杜绝领导不雅动作

出现在画面上的情况发生。一般情况下,

避免俯拍和仰拍,确保在正面和左右侧面

进行拍摄。如话筒位置较高,在领导讲话

时有遮挡面部情况,则最好从两侧进行拍

摄。三是突出效果。在召开重大会议时,

主席台上会有多排座位。此时,拍摄前排

领导必须观察后排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免

某个举动影响整个画面效果。四是注意主

次。在出席领导较多时,除完成主要领导

特定镜头拍摄外,其余领导用两人以上一

组的画面进行固定拍摄或摇动镜头拍摄,

起幅落幅要左右对称、速度一致,相同级

别领导要景别一致,镜头运动要从领导排

名顺序从前往后的方向拍摄。五是上下兼

顾。会议报道除领导镜头外,也需要拍摄

大量参会人员画面。在领导画面拍足后,

台下的参会人员则以一排或多排的形式出

现,并注意画面时长,以防后期剪辑时出

现画面不足的情况。

4 捕捉精彩细节,提升传播效果

会场记者既是工作人员,也是参会

者,更代表着电视观众。在会议拍摄过

程中,记者要善于抓住会场内的细微细

时政会议类新闻拍摄的几点体会

戴启健

(作者单位:盐都区广播电视台)

摘 要:时政类新闻报道传递党的声音,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宣传形式。“走转改”活动的开展,让电视新闻媒体对时政类新闻报道有了更深的认识。严谨的工作态度,优质的画面保障,独有的电视语言,大大增强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使老百姓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大事。

关键词:时政新闻;创新形式;宣传效果;新闻拍摄

(下转第82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7116683765.html,时事政治时事新闻

THE FORUM 论坛

引移动收听人群、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FM100.7福建交通广播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参考文献:

[1]梁毓琳,赵景仁.2011年中国广播市场分析[J].中国广告,2012(5).

[2]黄学平.2010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分析[G]//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

版,2011.

[3]罗剑锋.步入“汽车时代”的广播之战[J].中国广告,2011(7).

[4]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赵楠楠.广电总局领导痛陈节目低俗“撒娇”现象严重[N/OL].(2005-08-27)[2016-4-10]https://www.wendangku.net/doc/7116683765.html,/05/0827/10/1S5HB6830001122B.

html.

[6]申启武.广播生态与节目创新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7]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8]潘力,李茵.中国交通广播20年发展再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2).

节,如会场内的宣传标语,先进人员胸前佩戴的红花、勋章、绶带等体现参会人员身份、渲染会议气氛的空镜头,让观众通过镜头感受到现场氛围。在领导讲话时,可对参会人员认真记录或阅读手中会议材料的画面进行抓拍,这样可体现较好的会议纪律。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宣讲类活动,要注意捕捉现场观众的生动表情,及时抓拍观众感动、流泪、拍手、紧张等画面。这些特写镜头的融入,通过电视画面就可以将会议现场的感人气氛准确传达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使会议新闻的电视镜头语言更加丰富,起到

较好的传播效果。

5 创新报道形式,需要“跳出会场”。

常规的会议新闻报道内容空洞、形式呆板、官腔十足,容易让观众在视觉上产生厌烦情绪。创新会议报道的形式,不仅需要对新闻稿件进行改革,更要“跳出会场”创新会议新闻的画面形式。记者在拍摄会议新闻时,不能拘泥于会议现场,要“跳出会议拍会议”。首先,要提前了解会议内容,在完成会议场景拍摄后,要根据会议所要表达的精神,到基层一线多拍一些与会议内容相关的鲜活画面,进一步缓解观众的视觉疲劳,

也可在新闻后期剪辑时穿插资料画面或通过后期编辑软件,制作图表提升画面语言。同时,记者所拍摄的画面也要从观众的角度对会议进行提问,如报道这样一条会议新闻,群众最希望从中看到哪些内容?结合会议内容,可以穿插哪些鲜活的画面?结合图表,哪些政府计划落实的事情能给群众带来实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形式呆板的会议镜头,跳出会场,增加会场以外多方面的丰富画面,真正将时政会议类新闻拍出美感,从而达到强化信息传播的目的。

(上接第69页)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116683765.html,

时事政治时事新闻

新闻图片的要求及拍摄技巧

新闻图片的要求及拍摄技巧 1、什么是新闻图片 新闻图片,用新鲜、真实、生动、感人的图像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及时报道新闻事件,其主要特征是借助视觉图像及时生动地报道新闻。 2、新闻图片的要求 ①求真,新闻中图片必须是这一事件中真实的照片,不可以将其他图片用于这个新闻上,除非特别需要! ②求新,图片包含的景象必须新鲜,色彩鲜明,清晰! ③求活,图片可以将新闻事件的现场气氛表现出活力,富有感染力! ④求情,能够抓住图片主体的表情特征,借以抒发主体的心理感情! ⑤求意,根据整体新闻的要求,新闻图片必须对新闻内容的侧重点有所表现。 ⑥文字说明要规范,描述画面的事实,包括日期、人物、事件等要素必须精确严谨,然后说明新闻事件的背景,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新闻图片的摄影技巧 (1)善于捕捉信息含量大的瞬间,图片含有的信息要能表达这则新闻的主题,交代新闻的背景及时间等。例如一场信鸽比赛中,将集鸽现场鸽友忙碌的场景和比赛横幅集于一张照片上,这就既交代了这场比赛的名称,也可以将现场的热闹尽收眼中。 (2)善于捕捉象征性瞬间,它是一种以形象的概括性和寄寓性见长的瞬间,其画面形象常常表露出某种若明若暗的寓意,喻示着某种画外的内涵,更多地渗透着摄影记者的主观认识和思想情感。 (3)善于捕捉幽默瞬间,新闻图片中如果加有幽默的镜头,既从另一角度、侧面反映事件意义、本质,又能启人心智、令人轻松愉快。例如在比赛时,将一些鸽友欢笑、谈论的表情摄入镜头,可以表现出鸽友对比赛胜利的坚定信心。 (4)善于采摄新颖瞬间,即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在不同的拍摄位置和角度,所采摄到的新闻事件让人耳目一新、与众不同的瞬间形象。这种瞬间以画面的新颖、独特见长。 (5)仔细观察人物动作,对于人物动作的拍摄,能够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等,在集鸽现场拍摄工作人员认真地给赛鸽盖章、贴密码条等动作,可以使这个协会或公棚给鸽友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要求

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要求 领导干部时政活动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记者的基本功,也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它的精彩之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视的特有手段,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突出领导形象,展现政策方针。时政新闻主要表现为会议、会见、考察调研三类,作为摄像记者,熟练掌握三大类题材拍摄和编辑中的若干个规则和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议新闻拍摄要求: 1、拍摄会议时必须要有以下镜头:主席台正面全景;主席台上领导单人特写镜头,特别注意要抓拍领导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营造气氛的镜头;会场正面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听众席全景,内容较长的会议,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要特别注意,会议新闻的画面一定要饱满、整洁,尽量避免会场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等进入画面,避免领导有小动作的画面,如喝水、吸烟、看手机等。 2、拍摄人物时对景别的要求:领导特写画面中要避开并排坐的其他人,更不能切半个人,画面要饱满,主体要突出,主要领导控制10秒左右,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讲话和不讲话时的特写。在拍摄主要领导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形象的角度拍摄,不需要单独给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多个人分切或横摇,控制10秒左右;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特写,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等杂乱的动作;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要把握好摇镜头和起落幅的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 3、其他注意事项:整条新闻片要求清晰明亮、色温要准确;在会场拍摄画面时,应尽量在会议开始时或者级别最高的领导讲话时拍摄,此时参会人员精神状态最佳;捕捉会议的特写镜头。比如,拍摄一个先进事迹报告会,就应该捕捉报告人

会议拍摄、新闻拍摄技巧

会议拍摄、新闻拍摄技巧 企事业单位常举办各种会议,遇到重要的会议,除了文字稿,免不了需要拍摄会议新闻图片和会议视频记录,这需要专业会议摄影和会议摄像。一年四季不知要参加采访多少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会议。怎样拍摄会议新闻图片,减少会议拍摄失误,交出满意的答卷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长期的实践,归纳出以下几点体会,可以为新入门的朋友的小小指南吧。 一、会前的准备 首先需与客户沟通了解清楚会议拍摄的目的、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议新闻拍摄,既要考虑到会场等大场景的拍摄,又要考虑到领导讲话等特写画面的拍摄,特别是重要的会议,拍摄者不可能靠领导太近,所以镜头的准备,必须考虑到广角端足够的广,远摄端能满足特写拍摄的要求。在会议开始之前首先向会务组索要一分会议议程表,最好能提前一天到达拍摄现场,实地考察会场的大小、灯光情况、主宾位置、自己的机位等。服装也要准备,国际会议务必穿西服系领带,国内大中型会议基本上也应如此。应向主办单位领取一份胸卡,出入方便。 二、会前拍摄 一般的会议半天就结束了,比较简单。一些大型的会议可能分主会场、分会场,时间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议程多,会议当中,开幕式、闭幕式,以及一些有主要领导和重要人物参加的会议活动肯定是拍摄的重点。拍摄者事先应该对这些情况了然于胸,明确拍摄要求和重点。会议当天应当提前到场,把各种器材布置妥当。开会前可以拍摄一些会议背景材料,例如所拍摄的会场外面的布置、拍摄横幅等宣传标语,这样可以让观众一下子就知道会议的主要内容。 正式拍摄从签到处开始,重要来宾签到的镜头应该拍摄下来。重要来宾签到时,工作人员会给他们佩戴胸花,因此很容易识别谁是贵宾。主要来宾在会议开始前先要在贵宾室休息,要拍下主宾之间握手、交谈的镜头; 三、会议拍摄 在拍摄会场的时候,时机最好是在会议进行一会儿以后再拍摄,或者在领导讲话一会儿以后进行拍摄。这样可以避免主席台前有许多拍摄者的身影,影响画面的整洁和美观。还有就是尽量能找一个高点拍摄,这样拍出的照片场面大,层次和透视感好些。大会正式开始,要拍下主持入主持大会的镜头,全体代表鼓掌的镜头,主席台全景,会场全景。然后是大会发言,每个发言人都要拍。 我们在拍摄照片的时候,要熟悉和善于运用自己手中的镜头,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尽量包含更多的有用的信息,让照片说话。拍摄会议新闻,拍好会场照片、领导照片当然是必须的,但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在拍摄会议新闻时,除了要拍摄好必须的会议议程,还要“一心二用”,注意发现和拍摄一些会议议程以外的东西。或者说在拍摄好规定动作的

【共享】关于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介绍和要求

关于新闻照片拍摄的技巧介绍和要求: 一:新闻照片的场景 包括大型讲座、小型讲座、面谈会、团体活动;根据活动地点可分为室内和室外 二:新闻照片的基本要求 ①照片清晰不模糊 ②色彩明亮不晦暗 ③中心人物不可少 ④每次可用照片不少于20张用于存档(300挑20是很正常的) ⑤每张可用照片都用描述/备注重命名 ⑥大方、自然,不用PS美图秀秀过分处理照片 ⑦拍照时戴好工作证 三:拍摄技巧 ①拍摄前注意闪关灯、红眼的开闭情况和电池、储存卡的使用情况 ②单反相机注意白平衡(推荐使用单反相机) ③场景对拍摄造成困扰的(比如就坐比较分散、上台发言的时候PPT映在脸上)问题 及时和相关工作人员联系 四:具体拍摄手法 ①大型讲座和小讲座:突出场景感、中心人物演讲者,注意连拍以获得一张正常的表 情,注意特殊时刻的记录,比如鼓掌、笑、提问、手势演示等(代表:主持人素养提升计划大型讲座、博士生论坛) ②面谈会:注意拍摄角度,怎样表现交谈的场景又兼顾到画面感。忌太多后脑勺、忌 半张脸;一张好照片有一个不和谐因素(比如一人神态很怪、误闯入镜头的人),可以尝试剪切或者柔光马赛克(代表:导师面对面) ③团体活动:注意场景感、光线、人物可以给特写而虚化背景和他人、可用剪切,注 意时机(代表:Movie Hour、文广摆摊、我最喜爱的学长现场评比) 五:示例 【背景虚化】

【看向镜头,表情自然,视野通透】 【失败例子:中心是红裤子,但是红裤子无法提供故事感,混乱无序】

【失败例子:后脑勺太多,注意拍摄角度】 【好的摄影师要善于找角度,俯拍仰拍都上手…多练就好】

【表情动作尚可,背景太暗】 【典型失败例子:新闻照片以人物为主线,PPT的文字除非能提供场景感】 【失败例子:暴露了教室的空当】

专题片拍摄手法在时政新闻中的运用

专题片拍摄手法在时政新闻中的运用 电视专题片向来是高品质电视文化的代表,无论是政论片、新闻专题片、文艺专题片还是文献纪录片,往往具有一流的选题、高水准的拍摄剪辑、优美的解说词和配乐等属性。 时政新闻是媒体对时事政治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以领导人的内外事活动、会议等组成,在当下主流媒体的新闻节目里占有很大的篇幅。时政报道担负着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重大使命,是主流媒体重要的特色和核心内容。权威性、政治性、严肃性和敏感性是它的特点。 就是这样两个在电视领域里很少相提并论的节目类别,如今却正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全新的互动和借鉴。 首先开始变化的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这档代表着全中国时政新闻的标杆节目正吹来阵阵新风。我们在联播的头条看到了《走起!航母style》、在总理访问贫困户的时候看到光屁股小孩、在街头采访里看到了“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样的“神”回答。这些让人惊讶的变化也给央视的收视率带了实实在在的高回报,据统计,新闻频道改版以来,收视率提升达 。 拍摄前做好功课,充分了解拍摄的整个过程,对要拍摄的内容了然于心,甚至可以提前构思一些镜头。2、要打好提前量,尽量不要仓促上阵,“早开机、晚关机”。3、熟练运用镜头语言,对事件的叙述条理清晰,符合逻辑。4、多用真实感最强的“长镜头”。 二、注意抓取细节 如果纪实风格是专题片左膀,那么细节就是专题片的右臂,两者都是专题片的基本因素。而细节在时政报道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所谓细节,就是指片子里那些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变化的展示。要做好鲜活的时政新闻,离不开生动的细节。细节往往是一条片子的动情点和出彩点,让严谨到有些刻板的时政新闻变得深刻和生动起来。这需要现场记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捕捉精彩瞬间。还记得在今年年初的浙商大会上,著名浙商马云因为堵车迟到了,在握手的时候,夏宝龙书记和他耳语了几句。拍到这个细节后,我感觉有戏,随时保持开机状态。果然,在随后的讲话中,夏书记提到了这个细节,而我则录到了很精彩的对话场面。记者做出了一条新闻特写,非常生动。 要强化细节是需要一组镜头的。而且每个镜头的编辑都要经得起推敲,尽量贴近主题、突出主题。一个片子里要有几个让人过目不忘的镜头,例如:总理的旧跑鞋、领导看望群众时紧紧握住的双手、群众热切期盼的眼神等,都是非常有表现力的细节。能够起到渲染情绪、震撼心灵的效果。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抓具有典型性和感染力的细节,这样的细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能够很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还有就是要围绕主题选择细节,一个细节能否运用首先要放在主题背景下加以思考。看其是否让观众产生联想,从而能更好的说明主题和深化主题。 三、积极的视觉创新 说到视觉创新,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图。构图是视觉创新里面最重要一点,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无限的空间当中寻找到最具有视觉价值的点,这是一个复杂的选择过程。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让片子具有形式感和美感,最终形成节奏。这些都可以通过构图来完成。构图的基本要求就是简洁、突出和连贯。这三点无论是对专题片还是时政报道都非常重要。绘画做加法,摄影做减法,看看现在中央领导的报道,陪同的人员越来越少了,背景越来越简洁,和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近了,亲民务实的形象越来越突出。这其中,光线、色彩、运动、角度、景别等摄影要素都可以用来简化背景、突出主体。 画面构图的基本形态可以分为:静态构图、动态构图、综合构图。应该说,静态构图是构成

时政新闻拍摄剪辑规范

浅谈时政新闻拍摄剪辑规范 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今天来到这里,台下有不少前辈、高人,实在是不敢谈什么“辅导”。各位领导同行邀请了我,我就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谈一谈自己9年来做时政报道的一点体会。今天我准备了不少的片子,结合实际来分析时政新闻拍摄、剪辑的一些要点。 时政新闻的常见类型,无非是会议、调研两大类。会议是静态的,一个会场,大家都坐姿端正,按照议程一项项进行。相对的,调研就是动态的,一般都要换几个场景,交流比较多。 首先讲一下会议类。会议类的片子,大家都能拍,机器架好,挨个人头扫过去就可以收工。但要拍的好,还有几点细节需要注意一下。 第一,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拍“全”,尤其是主要领导,镜头不要漏。这些都是最近我们的新闻联播里播出的片子,我拿来分析一下。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一条统战部的片子,问题在于,主席台就两个人,省委常委曾志权,还有省委统战部的常务副部长郭汉毅,这两位就是这条片里的NO.1和NO.2,但是,从播出的片子里,几乎看不到二号的身影,只有这样一个全景里有。可以看出来,参会的其他人至少都有一个中景的镜头扫过。唯独这场活动里的NO.2看不到。我还专门去查了这条片的原始素材,看到了其实有一号二号在一起的一个双镜。不过这个双镜是两人都在听的状态,不适合在这里用。所以,如果从比较讲究的角度来看,这条片就属于“拍的不全”。应该补一个领导在讲话的时候,两人的双镜,这样就会显得比较完整。第二个例子是汕尾台提供的这条片子,从播出片子里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

查查原始素材,就发现了问题。他们只给自己的杨市长拍了单镜,按照规矩,厅级干部是不可以在联播里出现单镜,所以后期编辑的时候这个镜头只能删掉,这样就出现了市里其他领导有镜头,而主要领导反而没出现的局面。对于市台来说,这应该就属于严重失误。我觉得在拍摄的时候,要“宁滥勿缺”,多几个镜头,多几个角度,素材多,“全”的要求也就更容易达到。统战部的这个例子,漏掉的的是一个厅级干部,一般对方也不会提出什么意见,但是从操作的规范来说,这条片子是有遗憾的。而且,如果真的出现漏出主要领导,可能就会出问题。这里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应该是15年的全国政协开幕,我们是拿央视的直播镜头来编,政协开幕时间比较短,央视在直播的时候,主席台在政治局委员这一排,只拍了一遍。当时省委书记是胡春华,他的旁边是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当时胡的状态没问题,低着头看报告,但是孟当时就在不停地拿手揉鼻子。我编的时候就觉得这个镜头不妥,领导形象不佳,于是也跟领导汇报,领导最后决定这一组镜头不要用了,出完七常委之后,镜头就过渡到台下,最后联播也是这么出的。结果刚播出完,不到7点省委的电话来了,问为什么书记的镜头没出?说今天是全国两会开幕,你们不体现一下书记是什么意思?那我们赶紧解释实际情况是怎样,镜头不好看之类,并且将原素材拍了视频发给对方。最后对方也表示了理解,不过还是要求赶紧改带子,重播的时候这个镜头一定要用上,体现书记出席。这个例子说明了在实际操作中,要先保证“有”,再去追求“好”。会议的新闻拍摄,主要领导一定要出齐,如果会议的时间比较短,镜头有瑕疵也

会议新闻的剪辑方法

会议新闻的剪辑方法 会议新闻是电视台新闻栏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政府召开的各类会议,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题材和内容。这些会议,特别是重要会议,往往包含着群众关心,非常希望看到的信息和新闻。作为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进程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搞好会议报道既是自己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事实上,很多社会关注的重大新闻出自会议报道,受众对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政策法规的了解更是出自于会议报 道。能不能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准确、生动地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达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去;能不能通过生动活泼的会议报道把基层干部、群众想了解的内容传达出去,是衡量新闻报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现在改革会议新闻的呼声很高,措施已经在各个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实施。如何让会议更有看头,更吸引广大电视观众的眼球,我个人觉得画面是关键之一。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文字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最大的优点在于其视觉上的直观性,能够将新闻现场直接呈现在屏幕上,最大限度地让观众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感。所以会议新闻画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会议新闻的画面稳、丰富和搭配连接合理都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会议新闻画面的剪辑方法。 会议新闻图像的一般剪辑方法 1.主席台领导镜头的剪辑主席台领导镜头的剪辑要突出主要领导。主席台前排主要领导可根据排次采用单个特写镜头进行连接,其他领导可根据排次选用固定双人、三人图像左、右对称或向右、向左摇镜头连接。这样的编辑方式对于介绍出席会议的领导显得十分实用。一条片子可根据时间的长度来确定编辑主席台领导镜头的次数。一般三四分钟片长的新闻出两次,五六分钟片长的新闻出三次。每次编辑领导镜头时,都要尽量选用不同神态和姿势拍摄得好的镜头,一是避免镜头的重复使用、二是树立了领导的形象。 2.主要领导讲话镜头的剪辑剪辑主要领导讲话的镜头时,首先应选用拍摄神态好的、正面的领导讲话特写镜头,并保持一定的长度。这里也可以用拉镜头,即在主要领导讲话的固定镜头达到一定长度时逐渐拉开,同时介绍其他主要领导。以后领导讲话的镜头的剪辑,根据新闻稿的内容和长度来确定,可以选用固定、推、拉等方式的侧面或正面的镜头。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教学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教学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新闻摄影基本技巧教学》的内容,具体内容:在当今的传媒格局中,新闻摄影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尤其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新闻摄影已经成为了一... 在当今的传媒格局中,新闻摄影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尤其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新闻摄影已经成为了一种现实媒介,把人与世界有效连接并整合起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1:提升篇1、找角度,选择新颖的角度。 2、找前景,注意哪个部分该虚哪个部分该实,虚化不重要的前景,更好的突出主题。 3、找反光,倒影。学会利用玻璃、镜子、水等折射作用。 4、虚实处理,主要是运用光圈的大小,焦距的大小,慢门、变焦摄影、追随等方法来实现的。 5、抓细节,找趣味点,新闻点。 6、使用剪影和影子。 7、注意光线,注意把握光线的方向和光比大小。 8、观察细致,抓住瞬间,抓住神态。 9、适当的题材,画面可以一定量的倾斜。 10、组照要兼顾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增加版面意识和编辑意识。 11、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在保证画面主次分明的前提下多摄入信息量。 12、对拍摄主题要有一定了解,如盲人用手辨认钱。 13、熟练使用闪光灯,慢速同步、反射闪光灯、平衡光比等。 PS:拍照的时候要先看看画面周围,再详细观察画面中的趣味点。

2:拍摄模式的设定白天在室外拍摄时,由于不同环境明暗差别较大,通常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新闻摄影师或许会选择自动曝光模式)。在非逆光情况下,用评价测光即能获得不错的曝光效果,逆光情况则可以使用点测光。对焦点可以视情况选择单点对焦或单点扩展对焦。 室内环境通常光线较为统一,可使用M 模式拍摄。镜头若有全时手动对焦功能,还可在对焦完成后微调,使对焦更精确。 长焦镜头适合在距离被摄对象较远的地方进行拍摄。 远距离抓拍能获得自然的画面。 3:选择适合的白平衡在白天室外拍摄的情况下,使用自动白平衡即可,若喜欢更温暖的色调,则可以选用阴天白平衡。 室内拍摄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室内光源若为色温很低、光线偏暖的白炽灯,若想保留温暖的光线环境,使用自动白平衡即可;若想削弱这种黄色,可以选用白炽灯模式,稍微修正灯光的效果。室内光源若为色温很高、光线偏冷的萤光灯,但校正相对容易,通常使用自动白平衡或萤光灯白平衡 即能获得不错效果。 自订白平衡是最准确的方法。准备一张白纸(或灰卡),将白纸填满画面拍摄一张照片,在机身功能表内注册白平衡资讯,相机会记录现场光环境下的色温资料。这时将白平衡模式调至"自订白平衡",就可以完全校正现场色温。 当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RAW 档拍摄,可以不用考虑色温问题,在后制时重新指定就能得到最佳色温还原。 云南,香格里拉。15mm 定焦镜头的超广视角,将土地上劳动的人们和头顶的蓝天白云一同收入画面之中,产生了强烈的画面冲击力。 4:抓拍,捕捉瞬间情感温度使用长焦镜头在远处抓拍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常用的做法,可以在离被摄体极远的地方,在被摄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摄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由于长焦镜头虚化能力极强,可以滤掉与主题无关的视觉干扰,使主体更突出。不过空间压

会议拍摄和领导活动画面拍摄规范

在经济快速的发展下,深圳会议拍摄、深圳高清摄像的需求也随着各类商务类活动渐增,、例如企业发布会、展览会、交流会、上市推荐会会等。一般会议、活动需用深圳摄影摄像公司专也摄像机,一些大型、重要的活动会用到深圳高清拍摄、深圳摇臂拍摄。有些会议比较有趣味,而有些会议相对来说就有些枯燥了。相当一部分朋友认为:会议有什么可拍的?还需要什么技巧吗?只要把机器放好开拍不就行了?其实,会议拍摄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面有许多的学问呢!今天我们给大家简单的讲一下会议的拍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不管大、小会议,摄像记者必须提前5分钟抵达会议现场,熟悉拍摄现场环境,如光线、主席台领导的座次等,发现不利于画面拍摄的问题,及时与会场工作人员或领导同志的秘书沟通。 2、摄像记者在拍摄会议时要求有以下镜头:A、主席台全景、中景、左右45度侧景(即小全、侧小全),领导人特写(单、双等分切镜头),特别注意要抓到主要领导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气氛的镜头(正、侧面多角度)。小全景画面拍摄,要分主要领导讲话和不讲话两组镜头。每个有效画面不少于8秒钟。 B、会场(带会议横幅的)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由主席台摇到听众席的镜头、听众席全景(站在主席台上或其他合适的位置拍摄固定、摇等画面)。若会议内容较长,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多角度、多手法如推拉摇移等)。 3、拍摄人物时对景别有以下要求: A、领导人近景或特写:画面中尽量排除并排坐的其他人,画面要饱满,主体突出,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的特写。在拍摄主要领导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形象的角度上拍摄(背景上的树枝、窗格,前景桌面上的话筒、茶杯、花束、领导面部缺憾,如发现他或她头发乱、坐姿欠佳等无法达到最好上镜状态时,应及时通过领导同志的秘书提醒)。不需要出单独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三个等人分切和摇。若领导职务有较大差别的,可以从职务高的特写拉到两人或三人落幅;所有领导画面的拍摄角度均以平视角为准,不准使用俯视和仰视角度。 B、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从笔记本拉出的特写,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喝水、揉眼睛、交头接耳等杂乱动作。 C、无论拍摄领导还是一般听众,都要求人物的画面尽量干净、饱满、主体突出; D、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要把握好摇镜头的起落幅和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起幅、落幅必须留足5秒)。 4、对会议画面元素的要求: A、主席台和整个会场的画面一定要饱满,尽量避免会场的照明顶柱廊柱等杂乱物进入画面。 B、每个画面的色温要统一(主席台和听众席照明条件不同应分别调白平衡)。 C、主要领导参加的固定地点的会议报道、会见和采访,必须使用三角架,确保画面的稳定性,必须使用新闻灯或随机照明灯,确保画面的照度;一般情况下不准使用摄像机上的“增益”功能。 5、在会议拍摄主要的、必须的画面时,动作应尽量快一些(在会议开始阶段),防止漏拍重要的画面,已经因参会人员出现懒散状态或部分领导离席而影响拍摄效果。 6、会议新闻中要注意领导讲话材料中讲话精彩内容部分,提前准备摄录同期声,没有讲话材料的要随时注意主要领导的讲话内容,抓录讲话同期声;领导视察、考察、慰问采访中,随机话筒保持开启状态,随时抓取领导讲话或领导与群众交流的同期声。

会议活动报道类摄像技巧

会议活动报道类摄像技巧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会议活动报道类摄像技巧 会议记录和现场报道一直是摄像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近年DV影像摄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的网络视频广泛应用。曾经是电视新闻的主力拍摄题材的会议和报道类别的摄像和制作已经开始演变成我们DV使用者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除了给本单位拍摄之外,如果时间允许,很多DV爱好者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搞点商业拍摄,为别人服务的同时,也是增加了工作的实践经验,那么,当然要掌握一些相关摄制技巧了,否则,拍摄结果不能让领导和客户满意,那就很不爽了! 还是老习惯,拍摄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器材的准备就不多说了,重要的还有和会议或者活动的主办方提前沟通详细很关键,你要事先了解要拍摄的内容、形式、大概的场景、流程、参与的人员等等,不要忘了,记录准确的时间地点、联系人等信息,并提前到达现场。由于这类拍摄的时间性比较强,一定严格做好交通方面的保证措施,有条件带上一个摄像助理会让你轻松不少。 拍摄的主要内容 会场全景和各个工作部门的状态: 全景包括整个会场的环境、人数、活动的自然地理风貌、现场的各种和会议有关的宣传画、广告、展台等等,尽量多方面大角度展示整个拍摄内容。同时,现场的工作人员、签到台、音响、灯光这些细节也不要漏下,当来宾签到或者嘉宾佩戴花朵、标识等内容也是不错的素材,这些都会给整个活动的过程带来丰富的视觉画面,有利于烘托正式会议的气氛。 如何开始:

开始拍摄不是指你开机的那一刻,而是这个会议或活动的报道第一个画面是什么。这和写文章有点相似,不同的文风,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达目的,这里面的学问深着呢。文字有限,这里无法讲解太多,暂且说几个比较常用的简单的拍摄起点吧: 第一,你可以从会议的横幅、代表性的宣传海报等开始,运用全景静画面,拉镜头,摇镜头等方法,给观众一个最直接的提示,观众会随着你的镜头画面读懂这个报道的大致内容,这个方法很老土了,但是很实用。 第二,采用主持人现场开始语的方式,这个是一种标准的电视新闻报道的开头,一般观众已经习惯和认可了这种开始模式,好处是清晰。直接、明了。但是要求主持人说话要提前想好,不能断断续续,更不能说错了,表情能够达意,镜头要配合主持人的手势和形态进行转场,过渡到具体的报道内容中去。 第三,可以用现场的气氛和众多的细节快速切换提前给观众一种急于看到怎么回事的渴望感,比如,人头涌动,摩肩接踵,彩旗飞扬,音乐震天,。。。是什么活动这么热闹啊观众一产生这个感觉,说明你的开头成功了,接下来就好办了,用你的镜头带着观众走吧。 重要领导人或嘉宾致辞: 不要轻视这个内容,因为,很多会议和活动都会在你拍摄之后要求提供这些重要人物的参与画面,你要记住,给你报酬的可是这些领导啊,哈哈哈!而且,这些重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也会影响这个会议的档次和方向,他们的致辞往往都和会议的主题绝对吻合,一定要把这些镜头都抓住。 拍摄的时候,要使用讲话人的近景、观众的反应、主席台的全景、重要嘉宾的分别近景等不同的画面。力争多的让讲话人的声音不间断,重要的发言要使用三脚架不间断录制,有

(完整版)关于电视新闻摄像的几个要点

关于电视新闻摄像的几个要点 电视新闻拍摄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第一个技术步骤。由于技术运用和表达要求的差异,电视摄像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纪实性)摄像和虚构(创 造性)摄像两大类。 新闻摄像侧重于新闻性,不在影像美学方面有苛刻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突发事件现场,有时甚至连画面稳定、亮度等基本技术要求都可以忽略,最为遗憾也是最为可贵的是,新闻摄像不能重新而来,除非是不影响新闻性的组织拍摄。 在拍摄前,一定要提前对所拍新闻的报道主题、报道角度以及相关切入点的情况了然于胸,才能理清思路;其次,在拍摄时,一定要以后期编辑的思想来构思相关的镜头。!!! 具体就当前我国的新闻类型来说,主要分为三类:时政新闻、主题报 道、事件新闻。 一、时政新闻拍摄要求 (一)会议新闻 1.拍摄会议时必须要有以下镜头: A.主席台:正面全景 B.领导人:副省级以上领导单人近景(讲话和听会的镜头都要有),特别注意要抓拍领导人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营造气氛的镜头(正、

侧面多角度)。小全画面的拍摄,要分主要领导讲话和不讲话时拍两组。 C.主席台其他人员(包括各州市主要领导):两人以上卡或者摇镜头。 D.会场:(带会议横幅的)正面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由主席台摇到听众席的镜头、听众席的全景(站在主席台上或适当的位置拍摄固定、摇的镜头)。若会议内容较长,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 注意:会议新闻的画面一定要饱满、整洁,尽量避免会场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等进入画面。 2. 拍摄人物时对景别的要求: A.领导人近景画面中要避开并排坐的其他人,更不能切半个人,画面要饱满,主体突出;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讲话和不讲话时的近景。在拍摄主要领导人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人形象的角度拍摄(背景上的树枝、窗格,前景桌面上的话筒、花束、茶杯,领导人面部缺憾、领导人或其后排人物的小动作等)。不需要单独给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多个人分切或横摇。(若领导职务有较大差别的,可从职务高的单人近景拉到两人或双人近景拉到三人中景落幅)。 B.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特写(从笔记本拉出的),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等杂乱的动作。 C.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要把握好摇镜头和起落幅的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

新闻视频拍摄技巧

一、镜头要稳,少用推拉摇移 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 原因是: 1、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 2、为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 3、使新闻节奏明快。 少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二、镜头要有连贯性,关键环节都要有 电视镜头是电视新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构成一条完整新闻的“零部件”,必须在前期采访拍摄中拍全拍好。 a、镜头内涵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 b、镜头景别要成龙配套。 c、镜头拍摄角度要成龙配套。 三、拍摄镜头要突出特征,角度常新 角度,是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夹角。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能表达不同的情绪及人、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角度具有鲜明的个性,它能够强调、突出、夸张某个事物的表现,也能减弱某个事物的表现。 5、新闻中的运动镜头 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因为新闻要求单位时间的信息量要大,而运动镜头少则5,6秒,会大大降低新闻的信息携带量和节奏。 少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例如去参加一网络会议新闻发布会,开会的人一边是真人,另一边是通过网络传输来的视频影像,这个时候从电视屏幕到真人的一个摇会显的非常的有意义。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所以拍摄之前最好确定移动镜头是否有必要.有很多人把两个没有必要的两个画面用运动镜头联系起来,这就是一种为了运动而运动的做法,当没有明确的意图和感觉的时候,不要随便移动,.随意的运动只会给看到你东西的人留下坏印象。 当开始拍摄运动镜头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λ起落幅要注意稳定,开始运动的时候,注意要有速度的缓冲,不能突然加速,也不能戛然而止。而且落幅一定要准,不能落幅没到就开始减速,快停的时候发现还没到落幅接着向前摇,更不能摇过了来一个回头摇,总之落幅一定要准。要摇出感觉就必须长期的练习,寻找节奏和韵律. λ新闻的运动一般都是比较快的,不像专题那样.注意中途速度控制,严防突快突慢. λ避免拍摄主体在画面中位置忽左忽右,甚至出画,一般在运动镜头中是由于摄像机运动速度快于或慢于主体的运动速度,致使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定。要克服它,除了注意自己的景别不要太小外,还要注意摄像机的速度和拍摄主体运动速度大体一致,同时注意主体的速度变化,给速度变化留提前量。对于固定镜头则注意采用的景别不要太小。 6、拍摄中的等和抢 当会议的重要流程将要开始,要集中全部精力拍好画面,因为接下来要拍摄的东西如果你没有拍好,基本就没有补救的机会了。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过“挑”,这个技能更多的是应对平稳状态下的会场,当有一些变动发生的时候,我们更多运用的是“等”和“抢”。 λ等是说要有等待的耐心,坐不住的记者,无法捕捉到那些在平静中爆发的精彩瞬间。去参加佩顿见面会,好多记者都在不停的动,一个记者在拍摄完相关内容后就一直把架子放在某个位置等待,最后互增礼物的时候,他得到了最好的角度. λ抢。当等待已久或突然出现的巨大变动在面前出现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捕捉下来,便瞬间变为永恒,不然就是电视摄像记者的失职。 无论是等和抢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正确判断出事情动态,某人将要做什么,他将要走什么样的路线,只有将这些准确判断,才能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位置拍摄到好的角度.比如去钓鱼台国宾馆,拍摄,当所有的记者都在里面等待吴仪的时候,我们在门口开始等待,在人很少的时候,及时的在最近的距离最早拍摄到了重要的画面. 采访的人需要具备代表性和多面性,很多时候只要采访一下出席的重要人物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一种表明观点的新闻还需要采访相关专家,高级官员,当事人等。 λ注意避开一些人先天的不足,当某个人左脸有一些伤疤的时候,可以拍摄右侧脸,避免一些让人感觉不自然的东西,拍摄耳蜗,主人公的某耳朵上长了一个肉疙瘩,没有避开. λ要采访的时候,事前一定先选好背景,以免事发的时候慌张.背景选择要注意简洁,如果实在不能避免一些杂乱的背景,千万要注意不要让后面有明显的物体从人的头部冒出来,当两个同是竖直的物体重合的时候,会让人不舒服.在拍摄人的时候,就会产生人的头上长了一个电线杆或者一堆杂草的现象.所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提醒被摄人换一下位置,如果换不了,自己就改变一个角度去拍. λ拍摄演讲人的时候,要边听他们说话的意思,边进行拍摄。只有他说完一句带结束语的话再停机。这样可以即使了解发生了什么。我们所拍摄的发布会发部分是商业性质的,决大多时候,都会有一些标志性的时间,如剪彩,赠送礼物等,但是当拍摄政府性质的发布会,一些东西会很隐性,只有你明确的知道对方在讲什么,才能知道到底做了什么。比如去年去钓鱼台国宾馆拍摄某世界级论坛,当时一些老外用英语说话,大家由于急于摄取画面,都没带翻译耳机,后来好长时间才知道会场里参加会议的两方产身了很大的分歧。 拍摄时候注意水平线与垂直线,避免画面中的人或物一边倒.需要注意的是,,在正面构图的时候可以采用找水平线与寻像器的平行关系,但当采用斜侧面构图的时候,就不能再次依

时政会议类新闻拍摄的几点体会

长期以来,时政会议新闻都是地方电视台、特别是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头戏”。随着电视媒体改进文风的力度不断加大,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时政会议新闻的数量、时长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减,而质量却有了显著提升,会议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多种创新。对电视摄像记者而言,拍好每一条会议新闻,这既是一门必修课,也是摄像基本功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年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笔者有如下几点浅薄的体会。 1 做好前期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时政会议类新闻具有不可重复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倡导精简会议,改进会风,让地方时政会议数量减少、时长缩短,这增加了采访报道的难度。县、区级电视台采访记者,一般都是单独行动,集文字与摄像于一身,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防止“新闻事故”的发生,当班新闻主任必须提前半天将会议采访任务落实,在会前一小时再次提醒记者,以防止记者遗忘或迟到。在出发前,记者必需再次检查摄像机、存储卡、录音笔等设备有无故障。为保证电视画面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在有条件的会议现场,应尽量携带摄像三脚架,如会议现场灯光昏暗,则须携带采访灯。如有可能,对一些主要领导的会议,可事先向“两办”询问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现场情况,并提前到会场规划好拍摄角度,调整好摄像机的滤色镜、黑白平衡和光圈。 2 把握拍摄时机,抢抓优质画面 时政会议画面拍摄的时机把握和选 择非常重要。首先,出席会议的每一位 领导,画面必须拍摄到位;其次,出现 在电视画面的所有人员,精神状态必须 饱满。在面对几十人,甚至几百上千人 的情况下,如何抢抓“优质画面”是个 技术活。一是在会议开始前五分钟,记 者必须完成所有准备工作,进入工作状 态,会议一开始,要抓紧拍摄会场全景 和领导镜头。因为此时,是参会人员精 神最为饱满的时段,所以这时机抢抓的 全景是最为优质的画面。二是完成全景 拍摄后,要立刻将镜头对准参会领导, 以防领导中途临时有事离场,造成画面 缺失。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曾经在一次 全区重量级会议中,遇到领导中途临时 离会的情况,后虽通过后期处理将小全 景镜头放大突出了这位领导,但画面质 量很不尽如人意。同时,要注意从不同 角度在领导听、写时各拍摄一组镜头。 三是记者在拍摄的画面中,尽可能将会 场工作人员服务时的场景避开,保持会 议画面的严肃性。会场中如有个别参会 人员接听电话、相互聊天、抽烟等情况, 要注意变换拍摄角度,防止此类画面在 新闻里出现。拍摄领导讲话时,要等待 领导脱稿讲话抬头时再进行拍摄,确保 所有镜头抓取到最佳一面。 3 画面力求规范,展现完美形象 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电视新闻 画面语言的运用,让观众的感受更加直观。 在拍摄会议画面时,要力求做到景别的丰 富和到位,有序搭配,为后期剪辑提供充 足的画面素材。一是突出主题。会标的内 容就是会议主题。拍摄会场全景时首先要 突出会标,并注意会标的位置,避免会标 不居中或出现歪斜、不完整等情况;二是 突出领导。领导是会议的主要角色,拍摄 领导特写画面一定要饱满,要从讲话和不 讲话两种状态下拍摄,要在领导面部表情 状态自然时进行拍摄。杜绝领导不雅动作 出现在画面上的情况发生。一般情况下, 避免俯拍和仰拍,确保在正面和左右侧面 进行拍摄。如话筒位置较高,在领导讲话 时有遮挡面部情况,则最好从两侧进行拍 摄。三是突出效果。在召开重大会议时, 主席台上会有多排座位。此时,拍摄前排 领导必须观察后排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免 某个举动影响整个画面效果。四是注意主 次。在出席领导较多时,除完成主要领导 特定镜头拍摄外,其余领导用两人以上一 组的画面进行固定拍摄或摇动镜头拍摄, 起幅落幅要左右对称、速度一致,相同级 别领导要景别一致,镜头运动要从领导排 名顺序从前往后的方向拍摄。五是上下兼 顾。会议报道除领导镜头外,也需要拍摄 大量参会人员画面。在领导画面拍足后, 台下的参会人员则以一排或多排的形式出 现,并注意画面时长,以防后期剪辑时出 现画面不足的情况。 4 捕捉精彩细节,提升传播效果 会场记者既是工作人员,也是参会 者,更代表着电视观众。在会议拍摄过 程中,记者要善于抓住会场内的细微细 时政会议类新闻拍摄的几点体会 戴启健 (作者单位:盐都区广播电视台) 摘 要:时政类新闻报道传递党的声音,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宣传形式。“走转改”活动的开展,让电视新闻媒体对时政类新闻报道有了更深的认识。严谨的工作态度,优质的画面保障,独有的电视语言,大大增强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使老百姓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大事。 关键词:时政新闻;创新形式;宣传效果;新闻拍摄 (下转第82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7116683765.html,时事政治时事新闻

浅谈时政新闻拍摄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O N GN A N C H U A N B O实务探索——新闻采编浅谈时政新闻拍摄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池毓混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一般重要的会议、领导视察、调研类的时政新闻是各级电视台新闻 节目的主要内容。现阶段,这些重要的时政新闻却无法吸引观众眼球,无法满足观 众需求,无法真正做到“三贴近”。那如何拍摄好时政类新闻,笔者在总结多年的拍 摄经验基础上,谈谈对时政新闻拍摄要做到的几个细节。 关t词:时政新闻拍摄细节镜头语言 大众从生活中了解到的时政新闻,主要是反映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家或地方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的新闻。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到全省各地市的地方“新闻联播”,都是时政新闻报道的主阵地。 然而,大多数电视观众对时政新闻画面的评价是“单调、刻板、不鲜活”、新闻“多、长、呆、空”,无趣不好看,没有反映基层实际”,觉得这样的新闻是给政府官员看的而不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久而久之就会无形中拉开电视新闻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不仅使收视率下滑,更重要的是在宣传贯彻落实一些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事关民生的具体决策、措施时,无法起到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 时政新闻不同于其他新闻类节目,是一个无法根据你的要求进行摆拍、重现的过程。那么,究竟怎么拍摄,运用怎样的画面语言才能将时政新闻鲜活起来,让广大受众接受呢? 一、对拍摄曹的准鲁工作 (一)检查设备 摄像记者在出发前首先要检查携带的设备是否齐全,设备是否正常,比如磁带有没有带足,摄像机电池有没有充满等。到达现场,提前调试摄像机机位、摄影灯、机头灯等必备工具,做到有备无患。除此之外,摄像记者在出发前注意自己的着装是否符合现场拍摄场景,尽量穿正装,方便工作。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场面,应事先向组委会详细了解情况,询问拍摄人员应注意的事项,为顺利拍摄做好充足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二)对拍摄对象的了解 时政记者与拍摄主体大多是一对一的工作关系,这类拍摄主体一般是长期拍摄对象,所以我们平时要做到对拍摄主体全面细致的观察。要对拍摄主体的言行,站立、行走、坐姿等肢体语言进行细致观察和总结,拍摄出最具有鲜活力的一面。 (三)对拍摄现场的调整 在拍摄前,摄像记者对拍摄内容要充分了解。比如,召开的主题是什么?背景有什么要求?现场发布哪些重要信息?参会人员有哪些?现场会议的流程环节、摄像机机位的如何摆放、参会人物的级别、发言人有谁等,都要预先掌握情况,提前在脑海里设想现场需要拍摄的画面,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现场顺利工作。在会议开始前,最好能尽量提前到达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试好话筒声音、光线等,达到最佳的声画效果。同时,在拍摄会议新闻时,提前到会场,对会议现场的座椅、话筒、桌签、水杯等物会影响构图拍摄的物品摆放,进行细微的调整,使其在图像的构图里不会喧宾夺主。如果话筒太高,桌面上的水杯、矿泉水瓶、毛巾等,摆得满满当当,当拍摄主体坐下时,这些摆放物体却影响画面的干净简洁,遮挡在对象脸部、颈部、胸部,画面突兀,严重地破坏主体画面表现力。而在拍摄过程中无法避掉,这样拍出的画面就显得太随意、凌乱。因此,在拍摄前,根据实际情况,要对现场环境的布置进行微调。 (四)与文字记者的良好沟通 摄像记者在拍摄前要与文字记者进行沟通,知道应该用 2013年第9期(总第109期)东南传播●

时政新闻拍摄规范(1)

各市县电视台记者拍摄编辑省领导活动新闻 规范指要 为进一步做好时政报道,确保各市台记者所拍摄省领导时政活动新闻的质量,现对拍摄编辑及传送方面做如下规范要求: 一、会议新闻拍摄要求 1.拍摄会议时必须要有以下镜头: A.主席台:正面全景 B.领导人:副省级以上领导单人近景(讲话和听会的镜头都要有),特别注意要抓拍领导人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营造气氛的镜头(正、侧面多角度)。小全画面的拍摄,要分主要领导讲话和不讲话时拍两组。 C.主席台其他人员(包括各市主要领导):两人以上卡或者摇镜头。 D.会场:(带会议横幅的)正面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由主席台摇到听众席的镜头、听众席的全景(站在主席台上或适当的位置拍摄固定、摇的镜头)。若会议内容较长,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 注意:会议新闻的画面一定要饱满、整洁,尽量避免会场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等进入画面。 2.拍摄人物时对景别的要求:

A.领导人近景画面中要避开并排坐的其他人,更不能切半个人,画面要饱满,主体突出;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讲话和不讲话时的近景。在拍摄主要领导人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人形象的角度拍摄(背景上的树枝、窗格,前景桌面上的话筒、花束、茶杯,领导人面部缺憾、领导人或其后排人物的小动作等)。不需要单独给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多个人分切或横摇。(若领导职务有较大差别的,可从职务高的单人近景拉到两人或双人近景拉到三人中景落幅)。 B.听众一般不出单独镜头,有在认真记录的听众,可以出特写(从笔记本拉出的),特别要注意的是画面中不要出现打哈欠、睡觉、揉眼睛、喝水等杂乱的动作。 C.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要把握好摇镜头和起落幅的节奏,起落幅要左右对称,并且要有足够的长度。 3.其他注意事项: A. 整条新闻片要求清晰明亮、色温要准确。(主席台、听众席若照明条件不同,应分别调白) B.在会场拍摄画面时,应尽量在会议开始时拍,此时参会人员精神状态最佳。 二、视察调研等拍摄要求 1、省领导到各市县视察、调研的时政新闻拍摄中,省领导镜头要拍足、拍够。尽量多拍摄体现领导工作认真、作风务实的镜头,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